我看家鄉新變化范文

時間:2023-03-25 16:54: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看家鄉新變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我看家鄉新變化

篇1

灤南縣第一實驗小學六(6)班高偉

我的老家在灤南縣,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過的。這幾年里,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的家鄉真可謂是日新月異,日日都有新變化,天天都有新氣象。原來凹凸不平的土道變成了一條條柏油馬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斑斑點點的亮光;道路兩旁還栽種了一排排小樹,它們就像一個個威武的勇士捍衛著自己的家鄉;汽車在道路上快速行駛,卻感覺不到一點顛簸,道路兩旁的房屋由又低又矮的老房變成了又高又大的磚房,外面鑲著一層瓷磚,真是美極了!

我的家鄉不僅在面貌上發生了變化,而且人們的思想也在進步,對科技的需求意識日益強烈。我的家鄉被稱為蔬菜之鄉。以前,人們卷大棚上的簾子是用手,現在,人們都用卷簾機,這樣既省力,效率又高;我還注意到很多村民家里都建了沼氣池,沼氣是一種環保能源,這樣既可以變廢為寶,又可以節省能源;現在有許多村民家里都買了電腦,通過上網查找信息,把外地的客商招到家鄉來,讓人們的農作物都能賣個好價錢;通過上網人們還進行網上購物;還遠不止這些,你看,有手機成了普遍現象,有些人家里還買了小轎車呢!說起科技,它對人們的幫助可真大啊!

篇2

一、學校教學工作方面

本學期雖然短暫,但是學校各項活動并沒有因此而減少,而且保質保量。學校公開課,家長開放日以及教學反思,每一項活動我都積極的參與。認真備課、上課、寫教案,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在課堂上滲透課標的新理念。針對自己平時上課的缺點,在課堂上有目的的鍛煉自己,比如上課語音語調的變化等問題。并且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美術課。

二、美術活動方面

四月份的比賽也特別的多,具體的比賽已經記不太清楚了,看到的都是一份份除了標題不一樣,其它都大同小異的文件。于是乎我們幾個美術老師開始天天留學生畫作品,除了周二周三下午放學生上課以外,其它時間也留學生輔導。每天都是絞盡腦汁的想,怎么樣才能和別人的不一樣?怎么的形式才能吸引評委?從哪個角度來畫才能更容易得獎?有時候看到自己的桌子上滿滿的彩筆覺得特別亂,但是想到一會兒還要用,就懶得再收拾了。學生畫完以后,我們還要進行修改,白天的時間總是特別的短暫和充實,所以我們都把作品放在晚上修改。四月中旬的教育局組織的“我看家鄉新變化”活動中,我校一六班郭嘉諾的作品在全省中小學生中脫穎而出,被放在展廳展覽。當看到來自各地的老師拿著照相機在不停地給她的作品拍照時,自己也覺得很驕傲,更多的欣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到五月份反而更多了。每周都有不同的任務,現在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把每周每天要做的事都記錄下來,害怕自己會漏掉那件事。哪個比賽需要什么時間交畫,組織哪些學生繪畫,讓學生畫什么樣的內容,一樣一樣的都需要布置好,因為留學生的時間非常少,如果學生來了再布置會耽誤時間。現在學生的時間比老師的都要寶貴,大多都在外面還有學習班,我們還得插空輔導。每周二、周三我們美術上面還有特長課,所以留學生的時間只能放在周一、周四、周五了。繪畫能力強的學生基本上都被選來上特長課了,也就是說有的學生(除了外面有學習班的學生)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放學都要來美術教室畫畫。上周五我校美術組也組織了校級現場繪畫展示,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優秀學生直接拿畫筆在我們準備好的畫布上作畫。旁邊圍觀的學生不停地發出“哇”“好厲害呀”等感嘆詞,但我們的小畫家們都從容鎮定,不驕不躁的繼續畫自己的畫,真是有大家風范呀!畫完的時候都是長吁一口氣,我們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竟然想出這樣的話,“老師,我們怎么整天畫畫呀?早知道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裝作不會畫畫了,這樣就不會被老師發現了!”我聽后哈哈大笑,小孩子的天真可愛,看到她的小花臉又覺得很心疼,確實是,比賽多了,就需要學生不停地畫,老師不停地修改。而且我們的這些小朋友對獎狀似乎不是很感興趣,就算得到的是省級的獎狀他們也不屑一顧,但是如果是些獎品的話,一個個都樂開了花。這也是孩子的可愛之處。

三、副班主任工作方面

篇3

汽車有什么稀奇,要去看它?現在公路四通八達,大車、小車、貨車在公路上來往奔馳,誰沒見過汽車?城里還以車滿為患呢。

我這里說得看汽車,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跑到幾十里遠的地方去看汽車。那時四川的好些縣區鄉鎮都沒有公路,特別是少數民族邊遠山區,長一輩子沒見過汽車的人不少。我們于佳鄉雖說是屬淺丘陵地帶,但有些人沒出過遠門,活一輩子也沒有見過汽車。解放前,這里有錢人出門騎馬坐滑竿,窮苦人都是搬腳板勁走路。所以那時看汽車就很稀奇了。

我外婆家在竹園鋪,解放前那里修了一條樂山經過竹園鋪、長山橋、榮縣城到自貢、內江的公路。這條公路也是我們榮縣解放前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唯一的一條公路,小時候我常去外婆家,所以我對汽車不陌生。

我的一位同鄉同學朱龍華,他與我就不同了。他家住我鄉楠木村,在村里讀初小,1952年考取鄉中心小學讀高小,與我是同桌同學。1954年7月,我倆又同時考取榮縣牛峰初中,分派在丁班,又是同桌。他十多歲了,沒見過汽車是啥樣子,感到很遺憾。有次聽我講汽車和洋馬兒(腳踏自行車),他感到很新鮮。

上初中二年級時,他給我約了一個時間,叫我星期天一早帶他到離學校二三十里遠的長山橋看汽車。他大學畢業分派到東北工作,還把這件事寫進了他的回憶錄。幾年前我看過他的著作,書中那段跑遠路看汽車的經過還記憶猶新。

他書中寫道,山里孩子就像井里青蛙,只見過斗大的天,讀初中二年級了,光聽說汽車比狗跑得快,卻沒有見過真正的汽車。曹(我姓)說去長山橋可以看到汽車,另有一種烏龜車(指小轎車)比大汽車還快。去看汽車那天,我倆從牛峰寨下山后,走了一段溝深路窄的山路,兩邊是高山原始森林,溝底有幾塊稻田,無人居住的山溝非常靜。我倆手里拿著木棍,邊走邊說話,互相壯膽,害怕遇著野獸。我膽戰心驚,不停地跟著曹往前走。剛走攏長山街頭,忽然聽見隆隆馬達聲,一輛大客車駛來,車里坐滿了人,前面的人在觀看兩邊街市。那天長山橋趕場人很多,車速很慢,我倆緊跟車后,為什么車不停下來讓我們看個夠呢?曹說這是最大的載人客車。我倆跟著車走,曹同學說話小聲,不停的給我介紹汽車,我倆一直攆到出場口汽車速度加快,我倆追不上汽車了才停下腳步。汽車經過一段平路后開始爬坡轉彎。“啊!那聲音為什么越來越響呢?”曹說,“汽車爬坡要使勁,同人爬坡增加呼吸量一樣唄!”我說,“有道理。”

過了中午,肚子咕嚕咕嚕響,我倆到面館吃了面條,又到街上看汽車,邊等邊問曹,車上可坐多少人,一天跑多遠,坐車里頭昏不昏,風大不大,烏龜車能坐多少人,車有多高,靠什么使它跑那么快?我向曹提出一連串問題。他呢,像個小老師,一一給我解答。其實,他也知之甚少,只不過比我早些時候見過汽車罷了。我倆等了大概半個多鐘頭,看到兩三輛汽車駛過,我和曹同學高興極了。我想,今天沒有白來,看到了客車和貨車,增加了見識,收獲頗大,值得。

回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于佳看車難,坐車更難,。那是還沒有修路過于佳鄉的井榮路(井研到榮縣的公路),出遠門要到很遠的地方才有車坐。

我1958年9月調阿壩藏羌自治州的松潘縣教書,從于佳出發,翻山越嶺到榮縣,80里山路全憑腳走。從榮縣坐車到自貢,再坐火車到成都。成都到茂縣城三四百里,不是天天都有車,要等車,車到茂縣后再沒公路,三四百里公里騾馬茶道到松潘的人又不會騎馬,只有走路。要走攏站口才能停下來吃住,有的地方要走棧道,翻高山。特別是中午從疊溪海邊山腰過,道窄路險,最怕刮風被坡上沙石推下海去。我們從茂縣走路經過六七天才攏松潘古城。

寒暑假請假回家探親坐車更難。為了趕時間有時不分晝夜趕路到茂縣買票,那時人多車少買票難。不僅是茂縣買票難,到成都一路車站買票都難,一切都憑關系碰運氣開后門。有時等好幾天也買不到票。沒買到票的人又約成一路到下一站買。就這樣一站接一站走威州、汶川、映秀、漩口、灌縣、郫縣,一直走攏成都,從成都坐火車到自貢后,買榮縣車票也不一定好買。有時也走90多里到榮縣城,再走80里山路回到于佳。

現在我們于佳已有高質量的水泥路,各村組公路也相繼修通,到周邊城鎮,坐車不再難了。沒有看過汽車的人也沒有了。有的走南闖北的打工農民,車出于佳后還坐過大臥鋪車,坐過火車,坐過輪船,坐過飛機。你看,現在交通多方便。

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大發展,四川大變樣,各縣市公路修通,有的地方還相繼新修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農民有錢了,溫飽不愁,有的農民新式樓房修得亮堂,買汽車跑運輸,這樣汽車玩膩了又換那樣車過癮。

我們省出川鐵路大通道已由現在的4條,增至了11條,形成成都至周邊省會城市貴陽、蘭州、昆明、西安、武漢4小時交通圈。成都至京津翼、珠三角、長三角地區8小時交通圈。20xx年至20xx年,將新增鐵路12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