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商業規劃范文
時間:2024-03-01 17:4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街區商業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商業中心;步行街區
生活中提及的城市中心系概念是指城市中人們公共生活的區域,一般在城市中集中的主要是第三產業的發展,而第三產業又包含各種項目,比如公共建筑、行政辦公建筑、科研和文化學校建筑、商業建筑等等,這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筑在施工過程中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比如一般市中心為商業中心,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等,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起居和生活需要的,而一些政治性的建筑如天安門廣場的建筑,這主要是為了滿足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具體來說,商業中心和居民的生活最密切,許多商業、金融、購物的職能單位都在這些商業中心進行,很多情況下,人們進行商業活動都是依靠步行的,從開始到結束,無論是休閑購物、還是需求某些幫助,尤其在繁華的地段,步行可能比汽車還要實用。一段步行街的繁華程度能很好的證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程度,城市的商業中心街區總會劃分眾多的功能區,以方便人們前往。
1.商業中心區的問題與矛盾
1.1交通效率下降
在世界各個地區,商業中介區的堵塞問題都是讓人頭疼的。城市的交通相對集中給商業中心區帶來的壓力逐漸加大,這種問題主要體現在,交通擁擠和堵塞兩個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群的過多以及城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停車面積的減少。
1.2環境質量下降
干凈的城市向來是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而商業中心區的環境主要取決于周圍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強度。一般來說,中心街的建筑過密,就會造成很多時候的氣候和氣流的堵塞,空氣不流通,污染擴散條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心的車流量加大,長久下來,就會造成城市空氣水平下降的情況,汽車尾氣的排放,已經使得很多的上班族有頭暈、惡心的現象發生,工作的效率會隨著下降。
城市人群過多,是造成環境質量下降的另一原因。由于商業中心區本身就有過量的交通和過密的建筑,而單一的交通方式使得步行的區域逐漸縮小,甚至和一些行車路段的道路相似,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路段就被行人放置了自行車,占用車道。由于步行空間的限制,人口密度的提升,很多人不會滿足狹小的生活環境,環境的質量下降的水平提升,人們自身的擁擠程度更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隨之加大,沒有人愿意到戶外來進行運動,甚至買東西,口罩成為人們出門的必備,公共活動中心失去了原有的樂趣。
2.步行街區對商業中心的重要性
2.1交通管理
為了進一步的優化環境質量,對于交通管理部門來講,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衡管理,通過一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環境的局部改善,從而達到環境質量提高的目的。進行私家車限行或是提倡大家乘坐公交車,或是以步代行的方式,從而實現步行、公交和汽車之間的良好平衡。
2.2經濟復興
眾所周知,步行街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體現,而發展步行街能更好的促進商業板塊的發展,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步行交通可以促進臨街商鋪的開張,因此,搞好步行街內的環境衛生,對于對生活質量要求極高的今天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這點在歐洲國家已經被證明,主要是因為:
(1)步行至少增加了50%的人流。
(2)行人不再恐懼來往車輛,因而更易于購物。
(3)行人更傾向于逛商店購物。
2.3環境改善
步行街的增加和修建對于環境的影響很大,當步行的人數增加之后,開車的人數自然就會減少,在商業區購物或是尋求服務的人群增多,一方面可以改善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第三產業的盡快發展,是一項雙贏的事情。通過減少對古建筑有損害作用的汽車廢氣的排放,以及消除汽車對古建筑周圍環境的破壞,有助于盡情欣賞古建筑風格,保護古建筑及商業中心的歷史風貌。
2.4社會效益
當商業中心環境因步行化而得到改善后可產生許多社會效益。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的機會大大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種族的人相互交往,多元文化共存的機會大大增加,這對兒童的成長尤為重要。步行街往往配備有舒適的座椅,尤為受到年長者、孩子、殘疾人和帶嬰兒的父母的喜愛。一個人行走在行人眾多的市中心比獨自在一條街上會感到更安全。
步行化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商業中心的活力和形象常常由街道上行人的活動來衡量。盡管其他一些指標可能更準確的反映出商業中心的經濟狀況,但平民百姓看待一個商業中心是充滿活力還是死氣沉沉則是根據街上行人的數量及步行環境的質量來判斷的。
3.步行街區系統的組成
3.1步行購物中心區
商業中心區的現代步行購物中心通常是一個規模龐大的,集購物、娛樂、消閑、觀光于一體的室內建筑(圖一),并通常附以燈光,花草樹木,雕塑及其它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舒適物。步行購物中心通常提供以下場所和服務:零售業,包括百貨商場和各種專業商店;餐館、酒吧、咖啡廳、電影院、劇院、商業俱樂部、兒童樂園;生意及業務洽談室等等。
3.2步行通道
步行通道是步行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將商業中心的主要步行點聯接在一起,步行通道可分為凌空性,如空中走廊和天橋;地面型如便道,步行街及地下通道三種類型。
3.3廣場
廣場通常是指購物中心與公園之間的空曠地帶,是商業中心步行街區的結合部,它可以提供專門來此消閑和過往行人稍事休息的場所。廣場的三個基本用途是:循環功能——提供足夠的步行空間;休息功能——為步行者提供稍事休息的區域;美化功能——為步行區增加一些綠色。
3.4步行區
步行區是指城市商業中心區的某幾條街區對機動車關閉、禁行的區域。它為步行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購物、消閑環境。在這一區域中,各種步行區設施往往最為發達,步行區的規模視需要而不等,美國大部分城市的步行區在任何方向上的長度一般不超過500米,這是因為步行者愿意徒步行走的最大距離一般就是這個長度。有的步行區很大,這樣的步行區通常需要輔助交通設施,如迷你車等等。
篇2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科學規劃、挖掘文化、強化特色、提升層次”原則,以創建商業特色街區為抓手,確立歷史與現代交融、經濟與文化并舉的發展思路,把商業特色街區打造成美化城市面貌的新景觀,體現城市商貿繁榮的新載體,展示傳統內涵和現代時尚的新名片,成為商貿和旅游互動的新亮點,為廣大消費者創造優美舒適的購物休閑環境。
二、基本原則
(一)規劃先行,科學定位。以《市城區商業網點規劃》和各鎮(區)商業網點規劃為指導,按照“提升老街區、建設新街區、創建名街區”要求,遵循“一街一特色”原則,因地制宜,明確各條街區的布局定位、個性特色、業態規模和發展目標,做到理念創新、規劃先行。
(二)依托基礎,強化特色。充分挖掘原有商業特色街區的歷史文化內涵,保護具有古鎮傳統風貌的商業建筑,依托街區的現實基礎,發揮各條街區的商業特色、產業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優勢,強化街區獨特性和差異性的塑造。
(三)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府充分發揮規劃布局、政策支持、建設管理、優化環境、提供服務、督促檢查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同時鼓勵國內外著名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和商業企業,采用先進的形象設計理念、現代的經營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參與商業特色街區建設。
(四)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確立生態街區、人文街區的理念,強調城市文化內涵挖掘和生態環境塑造,充分反映民心、體貼民情、滿足民需、推動民生,積極為商家和消費者創造安全、方便、舒暢、親切、誠信消費環境和人居環境。
三、工作目標
以“培育特色、完善功能、加強管理、創建品牌”為目標,秉承“高品位打造、精細化建設、專業化經營、規范化管理、優質化服務”發展理念,根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通過以點帶面,重點推進,對基礎較好、規模較大的現有商業街區實施改造提升工程,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成46條市級商業特色(著名)街區,爭取在國家級商業特色街區的爭創上有所突破,促進商旅互動,打造城市品牌。著力打造:
(一)以中檔百貨、精品服飾為主的永康路綜合商業街。鎮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依托時代超市、廣場等主力商家,大廈、商廈、廣場和廣場等物業管理單位,通過正確引導,規范管理,豐富業態,提升檔次,著力打造集購物、餐飲、休閑、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示范街。
(二)以餐飲服務為主帶動休閑娛樂、百貨零售業發展的步行街。鎮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依托步行街商業發展有限公司,針對城區居民、東方絲綢市場商務人員的商務需求,加快對現有6.2萬平方米商業設施的整體業態布局規劃和招商工作著力引進一批國內外著名品牌商家,成為引領城區現代休閑美食的亮點,推動整個街區餐飲、休閑和購物的業態對接。
(三)以美食休閑為主的花園路餐飲街區。鎮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依托水鄉、等物業管理單位,通過正確引導,規范管理,提升檔次,著力引進一批品牌連鎖主題餐飲和休閑餐飲店,成為城區現代休閑美食街區。
(四)以真絲綢面料和服飾批發、零售為主的北路真絲綢特色街區。鎮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依托蕩口社區、絲綢房產物業等管理單位,通過發掘絲綢文化歷史積淀,正確引導,規范管理,創“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逐步改造成集千年絲綢文化、商貿于一體的街區,成為綢都形象品牌。
(五)以明清古建筑風貌為特征經銷土特產和旅游產品為主的明清歷史文化特色街區。鎮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通過分類引導,逐步形成具有風味小吃、休閑茶室和風味菜館等的美食街區、土特產為主的購物街區、古玩、字畫街區,不斷規范管理,提升檔次,吸引人氣,逐步打造成以傳統商業和人居文化為內涵,集旅游、購物、休閑于一體的步行街,以商業繁榮促進古鎮旅游業興旺發展。
(六)以古建筑風貌為特征、經銷土特產和旅游產品為主的特色街區。鎮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依托鎮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分類引導,逐步形成具有風味小吃、休閑茶室、土特產和蠶絲制品銷售為主,集旅游、購物、休閑于一體的步行街。不斷提升檔次,吸引人氣,以商業繁榮促進古鎮旅游業的興旺發展。
(七)以時尚女裝為主的油車路女裝街區。鎮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積極引進加盟店、連鎖店、專柜等業態,提升檔次,著力打造時尚女裝街區,形成輻射全市的時尚女裝集中銷售區。
(八)以精品服飾為主的南路精品服飾街區。鎮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通過正確引導,引進品牌服飾加盟店、連鎖店、專柜等業態,提升檔次,精品服裝銷售輻射南片區,形成精品高檔服飾消費集散地。
(九)以船餐為特色的休閑餐飲區。鎮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為管理主體,通過政府推進,發揮交通便利和太湖資源優勢,建設形成集水鄉漁家船餐特色、生態農產品特色和太湖風光特色于一體的太湖休閑餐飲、游玩娛樂集中區,加強包裝宣傳,提高在上海等周邊地區乃至整個地區的知名度,吸引外來客源。
同時,著力推進面上商業特色街區的爭創工作。對規劃新建的商業街區,如經濟開發區新商業街區、經濟開發區新商業街區、高檔美食休閑商業中心等,要精心選址,合理布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吸引更多的品牌入駐。對在建的商業街區,如新城商業街區、中心街,要完善整體規劃設計、形象設計,把握業態功能定位,加強包裝宣傳工作,實行選擇性招商。對有一定基礎和規模的已建商業街,如鎮南橫服裝街和七都鎮(廟港)水產品交易一條街等要加強整合、改造,優化整體外觀效果,增加公共設施,調整業態結構,增強街區特色。通過卓有成效的商業特色街區建設工作,爭取到年,鎮、鎮、鎮、經濟開發區和經濟開發區各有不少于2條、其他各鎮不少于1條市級以上(含)商業特色(著名)街區,全市有12條國家級商業特色(著名)街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工作機制。成立市商業特色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經貿委、發改委、建設局、財政局、國土局、文廣局、城管局、工商局、公安局、環保局、衛生局等部門以及相關鎮(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貿委。辦公室主要負責制定和落實全市創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和完善推進工作機制;負責重大問題的協調指導工作;負責各街區年度工作任務的目標考核管理;抓好創建特色商業街區的督促檢查和驗收工作;做好街區工作動態、信息反饋工作;做好整體策劃、宣傳以及街區風采展示工作。
(二)積極探索,強化街區管理。學習借鑒其他城市商業特色街區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辦法和營銷策略,結合我市實際,探索和開創商業特色街區管理的新模式。按照鎮(區)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鎮(區)政府負責,建立由建設、城管、工商等部門組成的鎮(區)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辦公室,配備相應工作人員,明確管理職能,制訂好創建商業特色街的規劃方案并組織實施。擇時組建街區商會,發揮街區民間社團的作用,堅持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結合,推動街區規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建設“誠信街區”等活動,推進誠信建設,綜合運用評比、信息、輿論監督等手段,規范商家的經營行為,營造健康、有序的商業環境。加強工商、城管聯合執法檢查,維護商業特色街區正常的經營秩序,保持街景街容的整潔,加大街區經營業態結構的調整力度,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三)政策扶持,加快工作進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商業特色街區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政策,通過設立專項引導資金,對創建成功的市級、省級、國家級商業特色街區的管理主體分別給予15萬元、20萬元、25萬元的獎勵。各鎮(區)要負責落實街區管理的辦公場所和辦公經費,將街區的戶外廣告收入專項用于商業特色街區的建設和管理,對創建工作成效突出的單位和有功人員進行獎勵。對重點培育的街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各種資本參與。要整合社會商業資源,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爭取各方面的財力支持。
篇3
關鍵詞:小尺度街區;開放街區;街巷尺度;可達性;交通管控;公共空間
一、背景――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1933年勒?柯布西耶在其著作《光輝城市》中,[1]以宏大視角描繪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在隨后的數十年中,柯布西耶以極大的熱情在各類城市設計競賽中推廣光輝城市,但是無一得到理睬,理由五花八門,國際聯盟給出的拒絕理由最戲劇――柯布西耶制圖墨水不合規范。這雖是一則軼聞,卻也反應出某種對宏大街區尺度的本能抗拒――就如J.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1961年)[2]犀利地指出的那樣: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將田園城市運動與柯布西耶倡導的國際主義學說雜糅在一起,在推崇區劃的同時,貶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開放空間的混合使用,破壞了城市的多樣性。歸根到底,這不是“人”的尺度的城市。繼而,她提出了著名的4點補救措施:保留老房子從而為傳統的中小企業提供場所;保持較高的居住密度從而產生復雜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鋪從而增加街道的活動;減小街塊的尺度從而增加居民的接觸。隨后這些想法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興起的新城市運動思潮中,得到充分體現。
而在東半球,對街區的觀點同樣充滿了螺旋式的辯證。宋代以降,我國始廢唐之閭坊制度,形成較為開放的街區形態。在北宋都城汴京,以往的坊墻變為開放式的街道,不少住宅和商鋪開向臨街,同時多層式樓宇也出現了。樓宇高度和密度增加,并混合了工、商、住等三種功能,街道多是15~20米,比唐代窄。至近代,一些通商口岸城市還保留了較為適中的街區尺度,例如在上海市中心城區,一些較老的街坊尺寸約為100m×150m,一個里弄的平均居住規模也僅為46戶,里弄內道路窄處僅2m,僅能伸臂。[3][4]
與此同時,受早期蘇聯模式及90年代后商品房模式的影響,國內大部分地區事實上采取了模式化的封閉大尺度街區,給街區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和功能的問題。[3]
2016年初,我國的《城市規劃若干意見》中提到,“優化街區路網結構。加強街區的規劃和建設,分梯級明確新建街區面積,推動發展開放便捷、尺度適宜、配套完善、鄰里和諧的生活街區”。事實上也試圖在實踐的層面反思大尺度街區的思潮。
事實上,在國內確實有一類街區較好地繼承了人際互動、步行友好、尺度宜人的特點,這就是各類傳統街區、歷史文化街區。這類街區是否可以實現街區制改革的目標、作為小尺度街區回歸的標桿?是否可以依托傳統街區實現復興?這些問題需要從社會、經濟、文化等角度綜合分析。本文主要從交通的角度,以蘇州為例,討論城市機動化進程中傳統小尺度街區面臨的挑戰。
二、機動化背景下的傳統街區現狀
(一)傳統街區特點:建筑、街道寬度、業態
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了蘇州在內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古城歷來都是商業、居住和手工業聚集的地區,是建筑最為密集、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3]街巷圍合的建筑雖然建筑更迭,但是由于極為嚴格的規劃控制(古城內建筑限高局部區域24m,一般區域15m),其體量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加上保留較好的街巷肌理,現在還能通過衛星照片觀察到集聚的傳統街區。
本文選取古城中軸人民路沿線的居住街區,以及山塘、平江兩個歷史文化街區進行研究。
(二)人民路沿線街區――居住街區為主
研究范圍內人民路沿線接入街巷共有40多條,背街街巷60多條(圖1),圍合的街區包括打線里、敬文里、長康里等街區數十個。
街區以1~2層磚瓦建筑為主、間雜少數3~4層商業樓;大多數街區沒有清晰的物理邊界,對穿越交通基本不設管制。為了更好地對沿線街巷進行區分,研究根據街巷的寬度將其分為可行駛機動車街巷和不可行駛機動車街巷。
在人民路北段,平門橋D景德路段街巷較為密集,沿線接入街巷主要有校場橋路、敬文里、大王家巷、喬司空巷等,其中喬司空巷現狀為東向西單行。背街街巷主要有北塔東弄、石塘橋弄、殿基巷、承天寺前等街巷,背街街巷中有些街巷不能行駛機動車,只能供非機動車行駛和行人行走(圖2)。[4]
在人民路北段,平門橋-景德路段街巷較為密集,沿線接入街巷主要有校場橋路、敬文里、大王家巷、喬司空巷等。列入市政道路的支路寬度一般小于12m,背街街巷寬度為1~5m左右,超過2.8m的街巷即有機動車行駛的情況。
(三)山塘、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商業、居住街區兼顧
山塘歷史文化街區依托山塘街,于古城西北綿延3公里,連接石路與虎丘,歷史沉淀極為深厚,在保留大量各級文保單位的同時,也保留了成系統的傳統民居、水巷和街市。2002年起,蘇州市政府對山塘歷史街區進行了三次改造。東段約500m在第一次改造(遷出所有居民、民居改為商鋪)后成為了商業步行街。而其他段落在吸取第一段經驗后,目前僅對市政設施、景觀環境進行了改造,不再對業態、居民遷移進行過多干涉,因而較好地保留了鄰里關系和文化傳承。
山塘街主街寬2.5~8m,兩側延伸街巷寬度基本在5m以內,街巷狹窄,建筑低矮。對進出交通工具暫時沒有有效管制,沿街商販較多,公共空間被擠占情況普遍。
平江歷史街區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東起外城河、西臨臨頓路,南起干將路、北至白塔東路,面積約116.5公頃。與山塘歷史文化街區類似,也保留了路河并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和極為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不同的是,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商業化改造更為徹底,在阮儀三先生主持制定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中,對交通進出進行了嚴格的管控措施。[5]
(四)近年來蘇州市城市交通性質的轉變
近年來,蘇州市機動車總量持續增長,私人小汽車依然高速增長(圖3)。截至2014年末,市區機動車擁有量為141.2萬輛。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導致了蘇州市,特別是姑蘇區的交通堵塞愈發嚴重。2015年,蘇州市區主要道路的平均行程車速為25.47km/h,其中,姑蘇區道路平均行程車速為21.39km/h。姑蘇區的行程車速與行駛車速低于其他各片區。[6]
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問題,蘇州市著重推進兩項措施的實施,一是城市快速路的完善,二是軌道交通的建設。
盡管快速路的修建有效疏通了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對外疏散,軌道交通的發展也大力促進公共交通的發展,慢行交通比例超過50%,但由于路網和道路條件相對較差,高峰時間機動車運行基本處于飽和狀態,道路交通情況仍不容樂觀(圖4)。
古城城市肌理導致道路等級較低、長度和密度不夠,道路網服務水平差,具體表現為主干路嚴重不足且存在大量的背街小巷。這一特征在機動化程度不高的時候尚無太大矛盾,但在機動車保有量井噴的近幾年,給傳統街區的集散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如缺乏主干道,城市道路網通達功能較差,眾多支路、街巷直接連接到主干路。這些問題導致主干路承擔的集散功能要多于過境功能,對主要的交通流向造成了一定影響。
開放街區、促進微循環,無疑提供了一種緩解傳統街區周邊擁堵問題的有效嘗試,但具體實施過程中的相關挑戰與策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在這種情況下,如要以現狀傳統街區為依托,打造較具活力的小尺度街^,存在各類的挑戰。其中來自交通的挑戰主要來自于街巷尺度、交通管控、交通可達性的供給以及公共空間這幾項。
三、來自交通的挑戰
選取街區活力、居民的健康、安全與出行便利作為三個指標,研究街巷尺度、交通管控、交通可達性的供給及公共空間對傳統街區的影響。
(一)街道尺度
傳統街區,特別是平江及山塘等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內地塊內部道路條件有限,街巷拓寬、地塊內外道路銜接甚至涉及城市肌理和建筑格局調整等措施,因不利于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需極為謹慎地對待。由于街區的街道尺度和結構一般都較為固化,造成的影響有:
街區活力:一般認為較為狹窄的街區能帶來較多的人際互動,促進街區商業和社交的發展,但是事實相反。在大多數的傳統街區中,大量的背街街巷寬度一般在2~4m之間,這樣的尺度下,街道僅能勉強完成通行功能,沒法布置有效的沿街商業,不可能提供鄰里活動的空間。即使在稍寬(6-7m)的山塘街,由于沿街店面外擺擠占行走空間,致使交通和商業兩大功能產生相互矛盾。
居民健康與街道安全:較小的街道尺度可以有限限制機動車的通行,至少減慢機動車的通行速度。減少交通隱患的同時也可以減少噪聲與尾氣的影響。但要看到,較窄的街巷中電動自行車利用率非常高,高速行駛的電動自行車對行人、特別是老年人有一定的安全沖擊,而且電動自行車的制動、警示設施通常都較為缺失,存在較大事故隱患。
出行便利:較窄的街巷客觀上限制了出行方式的選擇,對居民出行便利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雖然較窄的街巷對街道活力塑造和街道安全塑造有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太過狹窄的街巷將不利于活力社區或者商業的形成。交通方式的選擇也不夠多樣,電動自行車的引入會引起新的交通安全隱患。這些都是狹窄的街道尺度帶來的新挑戰。[5][7]
(二)交通管控
除了平江路,多數傳統街區物理邊界模糊,缺乏有效的交通管控。快慢交通、過境集散交通進出不受限制。造成的影響有:
街區活力:多數街區缺少必要的交通管控措施,快慢交通方式缺乏有效分隔,而慢行交通作為活力街道布置的必要條件之一,無法得到路權上的保證,間接導致街道活力不足。
居民健康與街道安全:背街街巷連通至市政道路的節點,由于路權不清,往往容易發生快慢交通的相互沖突。
出行便利:由于指示標志缺失、對機動車缺少有效引導管控,街區內的一大問題即是機動車通行空間與停車空間的界定。當缺少有效引導時,極易引起狹窄街巷的擁堵而造成出行不便。
小結:較為粗放的街區交通管控,對居民出行、街區活力、街道安全帶來較為負面的影響。
(三)交通可達性
對占地較大的傳統街區,其街巷肌理往往縱深延續,在自然發育過程中形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斷頭街巷。對居民、特別是年邁的老人和幼兒,這樣的街巷并非理想的居住環境。對山塘及寶林寺前等街區,局部位置距市政道路路線長度超過250m,市政道路可達性較差。悠長的街巷與市政道路的連通性較差,容易造成破敗蕭條的街區環境。這類情況主要集中在居住街區。
街區活力:距離市政道路較遠的盡端路,其人氣和街道活力明顯不足。商業活動和社區溝通缺少足夠的慢行交通作為客流來源。
居民健康與街道安全:盡端街區節點往往是市政設施的盲點,環境往往較差,不利于居民健康。
出行便利:傳統街區的出行、特別是日常通勤還是需要轉移至市政道路,通過公交和私人交通實現,因此傳統街區在圍合的市政道路間距較大的情況下,存在出行不便的可能。
小結:傳統街區由于存在斷頭街巷、或者市政道路間距較大的情況,交通可達性往往不甚理想。
(四)公共空間的利用
傳統街區一般缺乏系統性的用地功能切分,公共空間本就不足,在缺少管制的前提下,更是存在著被停車、設攤、雜物占用等問題。上述幾個街區,除平江路在規劃之初即劃定了街區停車空間、街區內部公共互動空間、商業空間外,其余街區還處于較為自然粗放的空間利用階段。存在如下問題:
街區活力:對商業街區,較少的公共空間不利于各類交換活動的進行,作為靜態堆放的消極空間更不利于良好街區環境的塑造。
居民健康與街道安全:對商業街區和居住街區,傳統街區的公共空間往往被用于機動車停車,不利于街道安全。
出行便利:由于缺少統一規劃的泊車位置,靜態交通空間和各類商業活動空間交叉,互相影響,在弱化街區活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出行的不便。
小結:傳統街區由于存在斷頭街巷、或者市政道路自然粗放的情況,交通可達性往往不甚理想。
(五)改進方向
傳統小尺度街區既具有開放性、混合性等優點,同時在街道尺度、交通管控、可_性及公共空間利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此外,其所處的區位,商業或居住的定位也影響了街區功能的實現。為將傳統街區推向現代意義上的混合開發小尺度活力街區,應在交通管控、空間管控、設施改善等三方面入手,打破規劃、交警、城管、城建等部門壁壘,從規劃設計到實施管理,綜合考量。
四、展望
傳統小尺度街區所能承擔的街區復興的期待,應當被謹慎的對待。現代意義上的街區活力,并不能完全依托小尺度傳統街區自然發展達到。可能需要人為的在規劃、設計、實施、管理層面多方介入。至少在交通層面,需要對相應的基礎設施、管理進行升級改造,以實現現代意義上的活力共享的小尺度街區。
參考文獻:
勒?柯布西耶.光輝城市[M].金秋野,王又佳,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金衡山,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05.
包淵秋,顧天奇,等.基于蘇州歷史文化風貌保護下的開放式街區研究(2016年蘇州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R].蘇州:悉地(蘇州)勘察設計顧問有限公司,2016.
顧天奇,許威,周雨.從“開放”到“筑墻”,國外城市街區開放的反思與實踐[J].上海城市管理,2016(5):66-69.
史建華,盛承懋,周云,等.蘇州古城的保護與更新[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篇4
關鍵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 A
0.引言
城市的發展、建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同時,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及更新也越來越受到人們以及城市規劃者的廣泛關注。在現代化城市中,歷史文化街區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一個城市文化底蘊的體現,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特色音符。歷史文化街區既包含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又具有獨特的空間藝術特征,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保和更新,將能更好地挖掘歷史文化街區的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文化空間格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城市規劃中進行保護、更新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風貌、文化環境,將是時代賦予城市規劃者以及管理者的一項嚴峻的考驗。
1.歷史文化街區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時代在進步,也在逐步的遺忘,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街區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傷害。現今,許多的歷史文化街區在發展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商業發展混亂、住房管理無序以及公民保護意識薄弱等。
1.1商業發展混亂
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對于歷史文化街區,也帶來巨大的困擾。在我國的許多歷史文化街區,特別是那些沒有進行商業業態規劃的街區,普遍存在著原住居民受利益驅動,自發地在街區進行個體形式的、小規模的商業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帶來的好處,但是由于商販們不注重環境以及街區文化的保護,嚴重地影響了歷史文化街區的原有面貌,以及人們的正常通行,也嚴重損壞著一個城市,以及國家的形象。
1.2住房管理無序
歷史文化街區現今發展存在的第二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居民住房的管理無序。歷史遺留是歷史文化街區的可貴之處,但也是問題的主要來源。對于歷史文化街區而言,其內的住房已經成為了街區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進行謹慎的對待。城市建設中一項十分常見的工作就是拆遷工作,為了更好地建設現代化的城市,許多城市規劃者都是采取重建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于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至于破壞了歷史文化街區風貌,甚至使歷史風貌蕩然無存。如何處理好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住房的更新改造之間的矛盾,住房管理問題需要嚴肅對待。
1.3公民保護意識薄弱
歷史文化街區發展存在的第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居民的保護意識的薄弱。雖然有政府的指令,規劃者的管理,但是街區的保護還是需要廣大居民的參與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但是,現狀情況十分堪憂,許多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居民對于街區的保護以及更新工作采取漠視、置之不理的態度,只有極少的民眾參與到街區的保護工作中來。歷史街區的居民是歷史街區的重要主體,只有提高了居民的保護街區的意識,才能更好的做好保護街區的工作。
2.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更新的原則
針對上文所述歷史文化街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予以糾正,尤其是做好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更新工作十分必要。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工作中,必須遵循三項原則,包括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并重的原則、保護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以及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
2.1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并重
對于歷史文化街區而言,街區的傳統建筑、歷史遺址、生態環境、傳統的手工業等物質文化需要得到保護以及更新,同時,歷史文化街區的非物質文化,如民俗、風情、遺留的生活習慣等同樣需要得到保護以及傳承。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底蘊是同時體現在其物質文化表現以及非物質文化表現之上的,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更新工作中,不能出現偏頗,兩者需要得到同樣的重視。
2.2保護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及更新,保護是前提,利用和發展才是目的。對于歷史文化街區中的歷史文物,一方面應該采取的態度是保護,因為街區中的歷史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價值,而且這種價值一旦破壞之后是無法彌補的,所以更顯得彌足珍貴。另一方面,更應該要做到善于利用歷史文化街區中的歷史文物,對其進行創造性的發展和更新。歷史街區中的許多歷史文化仍然發揮著其原有的作用,應該更好的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已有的基本設施,在恢復傳統街區往日的輝煌、展示其豐富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發展,促進人們經濟與生活的發展。
2.3 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
歷史文化街區不但需要得到政府行為的保護,更是需要街區內的居民以及廣大民眾的參與保護才能更好的得到保護以及更新。政府的行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街區內的居民才是街區保護的真正參與者。只有增強街區內的居民對城市的認同感,使得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街區的保護、更新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修繕、維護歷史文化街區,使得歷史文化街區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更加閃耀的光芒。
3.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更新措施
3.1規劃工作
要想做好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及更新工作,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好街區的規劃工作。城市的規劃是進行城市建設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據。在歷史街區的保護、更新工作中,需要做好完善的規劃準備工作,這樣才能為今后的街區的保護、發展提供藍圖。在街區的規劃過程當中,出現了編制不當,或者是實施失誤的情況,那么將會給歷史街區帶來嚴重的、無法彌補的傷害。對于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排水工程、供電工程、燃氣工程、住房工程等都需要進行妥善的安排,只有對街區內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最優的規劃,才能做好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及更新工作。
3.2管理工作
進行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總的來說,管理工作包括了商業以及住房管理兩個方面。對于商業活動的管理,需要在街區內的集中路段進行統一的店鋪、集市的建設,更有利于進行統一的、科學的管理。另外商業去的環境、衛生問題同樣需要得到重視,要進行街區內環境、衛生的宣傳教育,在必要時輔助適當的懲罰措施。對于住房管理,主要還是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國家應該發揮“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于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居民的住房進行相應的修繕工作,同時兼顧街區規劃的需要,妥善的處理街區保護以及居民正常生活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做到歷史文化街區在新時代的的創新發展。
3.3相關人員素質的提高
不管是歷史街區的規劃工作,還是街區的管理工作,最終都需要落實到人的身上,因此,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及更新工作中,提高相關人員的素質工作是一項必須的任務。只有對于在進行街區保護、更新工作的人員進行具體的工作培訓安排、思想教育、工作技能的訓練等,才能保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更新工作順利進行。
3. 結束語
隨著當前歷史文化街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凸顯,做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工作勢在必行。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工作中,必須遵循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并重的原則、保護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以及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在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管理以及相關人員素質培訓等方面采取措施,從而切實保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工作的順利進行。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D UPDATES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s a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sedimentation, reflecting the taste of a city, the city represents a unique character. Through the historic district to protect, update, and ultimately achieve both retain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context, but als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urban neighborhoods planning. In this article, I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the proposed conduct and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to update the historic district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to protect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updating measures, designed to be more man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construction managers to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d update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
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protection ; updates
參考文獻:
[1] 張勁農,周波. 創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J].中國房地產.2013(23)
[2] 王鵬,趙敏. 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規劃探討[J]. 山西建筑. 2014(09).
[3] 潘航. 城市中心歷史街區多維度保護模式構建[J].價值工程. 2014(02).
篇5
關鍵詞:文物建筑 保護歷史街區 可持續利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blocks, reaffirming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s to protect the inevitable wa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historic distric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中圖分類號:TU984.1 文獻標識碼:A
1.必要性與迫切性
1.1必要性
歷史街區是指在某一地區(主要是指城市)歷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這一地區發展脈絡和集中反映地區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或許每一幢建筑都不是文物保護建筑,但整體上具有非常完整而濃郁的傳統風貌,是這一地區歷史的見證[7]。
由上述定義可知:歷史街區是城市乃至人類歷史文化傳統的載體,反映著城市及人類歷史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6]。其保護的本質就是保護城市及人類的歷史信息,保護城市及人類的文化資源。
1.2迫切性
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城市建設得以空前的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興起的舊城改造熱潮,也使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問題提到重要的日程.進入90年代,舊城改造中“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處理好歷史街區的保護與城市建設發展的矛盾,使之既能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又能更好地保持和延續該地區的建筑文化,成為當前城市設計工作的首要問題[6]。
我國具有多民族性、多地域性、文化多元性,但是,現在所有這些正經受“國際化模式”的沖擊,民族文化與地域特色面臨衰竭。所以,對歷史街區的保護有利于發揚我國的民族傳統和地域特色,時下已迫在眉睫。
2.現行保護評述
2.1現行保護措施
(1)國外經驗[5]
保護范圍。國外對歷史街區的保護范圍很廣,從開始的宮殿、教堂、官邸等發展到住宅、作坊等及其周圍的歷史環境,甚至整個歷史街區。
法律保障。對于歷史街區的保護,國外大都有較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如法國,1962年頒布《馬兒羅法》,規定將有價值的歷史街區規劃為“歷史保護區”,并且成立了“國家規劃師”制度。
保護規劃任務。規劃工作主要是修整住房與改善交通。修整住房的目的是能夠使人們繼續居住使用;改善交通主要是在修建環路,截流外來交通,只有居住在老城的人才可以開車入城,當然還要輔以改善城內公共交通,改善交通管理等措施。
(2)國內措施[1]
保護范圍。
對于歷史街區的保護,我國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指定了3批歷史文化名城[9]。可以說保護范圍從建筑到城市,面面俱到。
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從文物保護法的角度,如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頒布;二是從城市規劃法的角度,對文物建筑及其周圍環境進行保護。在1991年頒布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從宏觀(總體規劃)、微觀(區域規劃)上規定了對文物建筑的保護。
保護措施。
目前,我國歷史街區的保護主要有以下模式。1、文物保護型開發。2、文史博物館型開發。3、旅游景觀型開發。4、轉換功能型開發。5、糾偏復原型開發。6、生態園林型開發。但是,所有這些模式都沒有考慮使用適度性原則,導致一些歷史街區每天的外來客流量及交通量太大,因此,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相反卻遭到某些破壞,如敦煌石窟等。
2.2差距及評述
我國歷史街區的保護工作從體制及范圍上已經系統化、體系化,日趨完善。但是,實際實施卻有一些偏差[10]。
保護觀念的誤區
包括幾種常見的現象:對重點保護單位予以保留,相鄰建筑全部拆除,變歷史街區保護為歷史建筑保護;拆除歷史建筑,代之以歷史風格建筑,即所謂的“假古董”等。
保護方式不當
比如新加的建筑尺度控制不當,及交通規劃不當,對街區景觀、肌理和路網結構造成破壞等。
以追求經濟利益為根本目標進行保護
常見到一些保護,為增加商業面積以追求經濟利益,變居住和文化等功能為商業功能,對原有生活形態造成破壞。還有為追求建筑面積,擴大建筑體量,對街區景觀造成破壞。更為嚴重的干脆進行房地產開發,將歷史街區保護演變成舊城改造。
生活網絡破壞遭破壞
出于保護要求,降低歷史街區的建筑密度和居住人口是必然的要求。但是,常見到一些保護動輒把街區里的大量居民遷往其他小區,甚至遷到幾個小區。絲毫不會顧及到居民潛在的各種生活危機。
公眾參與不夠
對歷史街區的任何保護措施,都會對居民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我國的歷史街區保護規劃方案,在房地產公司、政府和設計部門的合力作用下形成。居民只有接受的義務而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侵犯居民利益的做法有意無意間隨時發生。如果說其它規劃中尚可做到消極的公眾參與,那歷史街區里的居民就沒那么幸運了。
保護資金來源單一
我國的歷史街區保護都面臨著資金缺乏的問題,因此大多是作為舊城改造的一部分,以房地產開發公司為主體進行的,政府出政策和場地,房地產開發公司出錢進行“保護”。
保護實施效果不佳
近幾年,由于國家行政決策的引導,財政資金的資助,極大地推動了各地歷史街區保護工作的開展,各地紛紛制定以保護為名的各種總體、詳細規劃,然而實施結果卻差強人意。例如有些城市對于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只注重單體文物建筑的散點保護,忽視了其生成和存在的環境,割裂了文物建筑、歷史古跡與城市歷史脈絡的密切關系;有些城市將歷史街區視為危房、棚戶地區,對其進行早已被西方國家否定了的推土機式危房改造,代之以“現代建筑”的板式公房,或者借助于對墻頭、檐口等部位的處理而加以美化,雖然從房屋、材料、質量等配件等方面有了提高,但是在商業利益驅動下的市場行為,拋棄了對居民社會、心理及其傳統生活形態選擇的權利的考慮,破壞了原有社會結構的穩定,將居民遷居的各種利益損失轉嫁給城市社會,還有些城市在產業調整重一味地注重以旅游業、商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比例提高,任意杜撰歷史興建仿古一條街,破壞了真正的歷史遺存,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這些問題使人們不得不對歷史街區保護與整治工作的整個過程進行深入的思考[8]。
3.我國保護措施之我見
(1)單純為保護的保護不利于調動保護的積極性
一提到保護,人們自然就會聯系到投入。在當今百業待興的前提下,資金到處都急需,因此,要對歷史街區投入相當多的資金是會叫人舍不得。何況為了保護歷史街區的投入,是無直接經濟效益可言的,因此,單純為保護的保護不利于調動保護的積極性。
(2)為利用的保護不利于長期的保護
像開發房地產那樣,進行大投入、大改造,開店面、搞集市,走商業化道路的保護,這對“保護者”來說,積極性肯定高,既進行了“保護”,又能迅速得到回報。但是,過度的改造勢必會偏離保護的正確軌道,形式上得到了“保護”,實質上是換了一種方式的破壞。
(3)走可持續利用的保護之路是唯一正確的保護之路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當今世界共同追求的發展之路。歷史街區的保護也應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什么說走可持續利用的保護是唯一正確的保護之路呢?因為———歷史街區的保護當以保護為重,保護是歷史街區能長盛不衰的根本保證,保護是本,因此,必須認真保護;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單純為保護的保護不利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所以,必須要在保護中進行合理的利用。如平遙南大街、屯溪老街、臨海紫陽街、紹興倉橋直街等就是可持續利用保護的典范。歸納它們的共同的特點就是走了可持續利用的保護之路:
保留了歷史的特色。即歷史街區歷史上是什么樣,現在還是要保留什么樣。簡而言之,一是歷史上是商業街還是保留商業街,歷史上是居民區還是保留居民區,歷史上是居民與商業夾雜的還是保留居民與商業夾雜;二是原來建筑是什么年代特色現在仍保存原來的特色,以明清建筑風貌特色的街區,還是保存明清建筑風貌特色,清末民初建筑風貌特色的街區,還是保存清末民初建筑風貌特色;三是保留了當地民俗特色的建筑風貌,平遙南大街就是晉派,屯溪老街就是皖派,紹興倉橋直街那就是典型的浙派了。
合理進行了利用。即一是吸取國外歷史街區保護的經驗,在建筑外貌保存的前提下,對居民居住的建筑內部進行現代裝修,例如紹興倉橋直街居民家家都有了抽水馬桶,都能安裝空調,好的條件居民也樂意居住,合理的利用也促進了保護;二是能開設店鋪的盡量開設與居民、游客相關的店鋪,例如屯溪老街、紹興倉橋直街,合理利用店鋪的設置不僅滿足了廣大居民與游客的需要,也收到了較好的回報;三是出賣部分空置住房;四是用部分空置住房給現在還在外地的當代名人居住,使之成為今后的名人故居;五是嚴格保護富有特色的樓堂館所、名人故居、富有民俗特色的民居、店鋪、作坊等,這類建筑是歷史街區中的精華所在,這是歷史街區最具投資價值的部分,保護得好與不好,關系到整個街區的文化品位,是歷史街區能否合理利用的關鍵,保護好,這些建筑都能合理利用為旅游業的寶貴財富,將會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平遙南大街、屯溪老街就是實例[1]。
4.結語
新的開發要從街區的現狀與特點出發,在總的城市設計原則與整體構思下,運用城市設計的觀點,注重歷史街區中的建筑形態、城市環境、建筑文化三者間的有機聯系,做到歷史街區的保護與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協調統一[6]。
【參考文獻】
顧鑒明. 對我國歷史街區保護的認識.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王景惠. 保護歷史街區的政策和方法. 上海城市管理學院學報,2001(6).
李和平. 歷史街區建筑的保護與整治方法. 城市規劃,2003(4).
劉敏,李先逵. 歷史街區探析.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3(4).
王景惠. 國外是如何保護歷史街區的. 建筑創作,2003(12).
阮宇翔,彭旭. 傳統歷史街區的環境更新與可持續發展. 武漢大學學報,2002(5).
吳良鏞. 關于北京市舊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幾點意見[J].城市規劃,1998(2).
高偉,顧曉偉. 對歷史街區保護的一些思考. 城市規劃,1999(1).
王川. 近百年來中國對文物建筑與歷史地段的保護.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5)
篇6
關鍵詞:歷史街區;建筑;保護整治
中圖分類號:G62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歷史街區的建筑類型和特征
歷史街區建筑的類型與特征歷史街區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并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條件的變化而演變,街區建筑基本上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自由生長而成,這使得建筑的類型和特征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1、建筑性質
歷史街區建筑性質的構成是由街區的職能所決定的,一般包括公共建筑(祠廟會館)、店宅和民居。居住性街坊以民居為主,商業性街區以店宅為主。公共性的祠廟會館雖然數量較少,卻是街區空間組織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南方地區的歷史街區一般都是城市傳統商業活動的中心,店宅往往占據主導地位,其空間構成形式也極為豐富,如前店后宅等。
2、建筑年代
歷史街區的建筑是各個歷史時期逐步增建、更新、完善而形成的。從風格上劃分,我國歷史街區的建筑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年代,即清代至民國初期、民國中后期、1950 - 1970年代、1980年代以后。清代至民國初期的建筑是構成我國大部分歷史街區風貌特色的主體,它們占整個街區總建筑數的比例是評價歷史街區真實性及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標準。
3、建筑風貌的完好度
具體表現為建筑的形態、空間、色彩、材料等風貌構成要素的完好程度,它是街區建筑歷史文化價值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一般可分為風貌完好、風貌較好、風貌一般、風貌較差等四種不同的特征。研究顯示,歷史街區內風貌完好和較好的建筑比例應達到50%左右,最低不應低于30%,風貌差的障礙建筑比例一般不應高于30%,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街區總體風貌的完整性。
4、建筑保存狀況
是指建筑的質量,即建筑未被損壞的狀況,一般分為質量較好、質量一般、質量差三種特征。中國傳統的木構建筑衰敗快,且易于遭至自然的和人為的破壞,因此歷史街區中保存質量好的建筑較少,而質量差的建筑多,而且,越是年代久遠、價值越高的建筑其保存質量越差,這就增加了保護工作中的難度。
(二)歷史街區建筑保護的矛盾分析
歷史街區建筑類型和特征的多樣性帶來了建筑保護中矛盾的復雜性,這些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原真性保護要求與提高建筑質量和居住水平的矛盾
由于歷史街區大部分傳統建筑的功能性衰退與物質性老化現象嚴重,提高建筑質量、改善居住環境是歷史街區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形成了原真性保護與建筑更新改造之間的矛盾。針對不同性質、不同年代、不同風貌完好度及不同保存質量的建筑確定不同的原真性保護要求,并采取不同的保護與整治措施是歷史街區建筑保護的現實性策略。
2、同一性的風貌保護要求與多樣性現狀建筑的矛盾
歷史街區保護的目標是保持或恢復街區的傳統風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由于街區風貌的主導要素———建筑是不斷發展演變的,其建造年代、風貌完好度、保存質量等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少有整體風貌完好無損的街區。在歷史街區同一性的風貌保護要求下,必須針對不同類型和特征的建筑采取相應的保護與整治措施,以維護街區風貌特色的整體性。
(三)歷史街區建筑的整體性保護與整治方法
歷史街區建筑保護與整治的具體措施除要考慮建筑自身的價值、保存狀況外,要從街區整體風貌環境的保護要求出發加以綜合判定,明確重點保護與整治的地段,同時要使保護與整治的各個建筑相互協調。
1、保護
與整治的重點地段歷史街區的建筑不僅類型和特征多樣,而且數量多,在保護資金收入有限的條件下,應突出重點,既保持和延續街區整體風貌特色,又使保護規劃建立在現實可行的基礎之上。歷史街區的空間節點(街區出入口、碼頭、街巷交匯點、人流活動集中的空間場所等)以及空間界面(街道兩側建筑界面、臨河邊緣等)是街區景觀的重要構成要素,是展現街區風貌的重要地段。處于這些空間節點和空間界面的建筑由于具有特殊的景觀價值,因而是重點保護與整治的對象。一般來說,建筑價值和保存狀況相近的建筑,處于重點地段的往往采取趨于保護性的措施(保存、保護),而處于非重點地段的往往可采取趨于更新性的措施(更新、修景)。歷史街區空間界面的保護與整治是街區保護的重點之一,它包括臨街或邊緣建筑立面及屋面的保護、修復或恢復,以形成完整、連續的界面形象,展現街區風貌特色。除“保存”建筑外,“保護”、“更新”、“修景”的建筑都要將立面和屋面的保護和整治作為主要內容,在形態、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盡力恢復傳統的空間界面形象,對于建筑內部則可以進行必要的更新以滿足現代生活要求。對于非臨街(臨邊緣)的建筑,其保護的尺度和標準可適當放寬,采取較為積極的整治措施。對于“更新”建筑以及“修景”建筑,要根據建筑在街區中所處的位置,充分考慮其與周邊建筑的相互關系,采用適宜的體量、形式,以保證它們與其它建筑的協調,恢復傳統的街區風貌。
2、歷史街區建筑的利用
歷史街區大部分建筑都不是法定保護的“文物保護單位”,不能完全按“博物館式”的保護利用方式,而要按“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綜合考慮建筑的現狀性質和街區整體功能的發展要求加以確定,將建筑的保護、生活環境的改善、街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等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在歷史街區保護中建筑的利用一般有以下三種方式。
1) 繼續原有的用途
歷史街區的大部分建筑均可保持或恢復原有的用途,如臨街店宅、街區內非臨街民居、仍在使用的寺廟宮觀等。由于街區傳統商業職能的退化,許多臨街店宅已改作住宅使用,應予以恢復,使其成為帶動街區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街區內非臨街民居大多存在居住擁擠、環境條件差、不適應現代生活要求的問題,應搬遷部分居民,對內部空間進行功能化更新改造,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仍在使用的寺廟宮觀在歷史街區發展中一直并將繼續發揮核心作用,是街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應加以保持,并通過物質環境的保護和更新以及交通條件的改善強化其宗教活動功能。
2) 增加商業服務職能
恢復和振興街區傳統的商業和文化職能、利用街區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是目前我國大部分歷史街區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建筑作為街區職能的主要載體在其中應發揮主導作用。根據街區總體發展要求,對于臨街的部分非商業性建筑要加以功能化改造,增加商業服務職能,以增強街區活力,為街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在規劃設計中,應通過對建筑現狀性質、結構、保存狀況以及其所處區位的分析,分別賦于其適當的用途,將其改造為商業(各類商店)、服務業(飲食、茶館、照相等)、旅館業(家庭旅館、招待所等)、文化娛樂業(小戲院、活動中心等)的場所。
3) 作為博物館或陳列館使用
對于街區內價值較高的文物建筑和“準文物建筑”,可以根據其現狀布局特點分別改造為歷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傳統工藝陳列館等,既可以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價值、增強街區的文化職能,又有利于它們的保護。這類建筑包括名人故居、保存完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宅院、已改變用途的(如作為學校、倉儲等)寺廟宮觀等。在保護改造中要搬遷現有單位、居民,按文物保護的要求進行重點保護維修,根據所確定的博覽功能組織陳列展覽,賦予其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阮儀三,王景慧,王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M].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8.
[2]方可.當代北京舊城更新———調查·研究·探索[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0.
[3]日本觀光資源保護財團,編.路秉杰,譯.歷史文化城鎮保護[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 社,1991.
[4]王瑞珠.國外歷史環境的保護和規劃[M].淑馨出版社, 1993.
[5]王景慧.歷史地段保護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規劃, 1998 (3).
篇7
[關鍵詞] 歷史商業街區 保護 改造
青島市在1994年1月4日被批準為國家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青島市中山路是最能體現青島市老市區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積淀的傳統商業街區,其曾是青島市的商貿中心,隨著城市東部的開發建設,城市中心向東部轉移,削弱了中山路的吸引輻射能力,使其失去了昔日的輝煌。最近幾年,青島市以承辦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為契機,決定對中山路進行全面整治改造,希望通過調整商業布局,發揮傳統優勢,強化旅游休閑功能,將中山路街區建設成商業購物、旅游消費為核心,凸顯陸海交融特色,歐陸風貌特色的市級商業購物觀光綜合區。
一.我國歷史商業街區的保護與改造的現狀
歷史商業街區是在長期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和獨特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它記錄著城市發展演變的軌跡,蘊藏著城市的文化脈絡,承載著城市獨特的空間環境,是城市中一個特殊的空間范疇,急切地需要得到保護。同時,由于它們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在城市經濟結構調整和土地市場化的今天,歷史商業街區也必然會面對更多市場經濟的沖擊。在市場經濟日益活躍的今天,歷史商業街區的保護與更新還不可避免的要和城市經濟活動聯系起來。
我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進行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是經濟騰飛的結果。城市面貌變化日新月異,很多城市的中心,其中包括舊商業區幾乎是徹底拆毀重建。然而,不少城市在這樣的建設速度下,并無多少時間去深思城市歷史文化的延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的遺憾。時至今日,人們已開始認識到舊市中心或商業區在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方面的價值,很少再有城市對舊商業區作脫胎換骨的改造了。
二、青島市中山路商業街區的歷史沿革、街區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政府收回青島,青島的民族工商業得到迅速的發展,亨得利、宏仁堂、盛錫福等國內老字號紛紛在中山路北段建立分號。許多青島本地的老字號也憑借著中山路及周邊地區而日見其名,如順興樓、春和樓、聚福樓、天真照相館、鴻新照相館、萬寶金樓、國貨公司、山東大戲院、福生德茶莊等包括餐飲、購物、休閑、娛樂在內的眾多商家。中山路商業中心的地位漸漸凸現。20世紀30年代老青島人有句俗話:"身穿謙祥益、頭戴盛錫福、吃飯春和樓、看戲去中和、看病宏仁堂。"青島人的吃喝玩樂在這里都能得到滿足。中山路的落寞始于1994年。當年青島市政府宣布東遷計劃,并在青島市香港中路附近建造了新的政府辦公大樓。還修建了氣勢宏大、直通海濱的五四廣場。新的城市形象性雕塑――“五月風”如火炬般矗立在廣場中央。由此,昔日曾經以棧橋為“原點”的城市坐標揮手東去。 隨后幾年,青島市區急速東拓,東部新區開發了成片的住宅小區。黨政機關、有錢的人,大都搬到了東部,留給老城區的,是年邁的老人和作為“城市新移民”的低收入人群。中山路街區的消費能力整體下滑,其曾作為中心商業區的根本優勢也迅速消失。
三、中山路歷史商業街區保護與改造研究
1.提高整個中山路商業街區的品味
中山路由于自身特殊的歷史地位、突出的品牌資源、獨特的景觀環境,它有成為青島市重要的中高檔社區的潛力。中山路規劃改造的首要目標就是要讓其潛在優勢能夠在市場中顯性化,通過政府的典型地塊示范引導市場力量的投入,提升整個中山路地區的城市品味、文化品味和產業品味。
2.改善街區景觀與基礎設施,優化環境
中山路地區作為青島市的老城中心,是近代青島建筑,歷史風貌的主要承載地區,具有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但是,由于長期高強度使用、自然老化、人為破壞等原因,中山路的城市景觀受到了較大損壞,社區所面臨的基礎設施條件已經不能支撐社區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為了為中山路地區社會經濟的復興與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中山路規劃設計應該全面保護歷史風貌,在分類保護單體建筑的前提下,改善城市的建筑與景觀環境,適當改變部分建筑的結構、形態和使用功能,改變部分建筑間的聯系方式,以支持相關產業的發展。將中山路建設成為青島市最重要的記憶走廊、最有特色的城市社區、最有吸引力旅游景點和最有活力的商業區。
3.復興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經濟與社會發展條件的惡化,成長動力的缺乏和特色的喪失,是中山路地區面臨的嚴重問題。只有一個在社會經濟上充滿活力的社區,才能真正在營造良好城市景觀、維護城市歷史中起到持續性和建設性的作用。中山路規劃通過城市物質環境的改善為社會經濟的復興奠定條件,并通過合理的產業空間控制、新型業態的引進、旅游設施的建設、規模適度的房地產開發等手段促進中山路社區的社會經濟復興,溝通中山路地區與整個青島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機聯系。使中山路社區成為青島市的一個富有活力的細胞。
總之,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加快,歷史街區迫切地需要加以更新,在保護街區歷史文化信息的前提下,改善建筑質量,整治空間環境,使歷史商業街區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得以傳承發展。對中山路及其周邊區域進行整體改造,充分挖掘中山路的歷史、文化資源,切實保護好現有歐式建筑風貌,并通過強化其文化旅游休閑功能,帶動其商業功能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1.概念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是指具有文化特質的休閑類歷史街區。在經過千百年的時間自發形成,具有歷史底蘊、文化特質、地區特色、人文風俗、情感記憶的歷史文化街區中,以尊重歷史文化街區遺產為原則,開發整合性的改造模式,應處理好古街風貌保護和商業環境整合規劃。導視系統設計是指人們在對空間環境布局的認知基礎上對導視系統進行有規劃的空間信息設計,使人們能有效接受信息并主動、獨立、快速地引導回路。
2.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分析
當現代化城市發展出現相似度越來越高的現象時,歷史文化街區愈發顯得珍貴。做好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的開發與保護,不僅能有效保護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結合旅游產業,促進經濟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可以增添我國城市的個性與魅力,既提升了城市的歷史厚重感,又可以使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在主導商業功能的同時,成為這個城市的文化名片。
3.導視系統設計存在的問題
雖然導視系統設計在當今城市建設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我國部分城市的公共導視系統設計跟不上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城市中的一些導視牌單調呆板,形式雷同,設計陳舊,沒有形成系統,也缺乏特定環境的人文內涵。城市導視系統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公共導視的缺失。如,公共水池旁邊沒有標注水深的警示標志。第二,系統規劃不合理,導致信息密度的不平衡。第三,信息不符合標準。導視信息的布局設置應該遵循國際標準和慣例。第四,信息識別性不強。在一些地方,公共標志的顏色遭到亂用。第五,導視設施品質低。如,導視牌時常顯得突兀,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第六,對于弱勢群體欠考慮。如,有的盲道被自行車或垃圾桶占道。
二、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導視系統設計
一些城市中商業環境導視系統的設計大同小異,缺少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也沒有體現傳統文化。一組良好的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導視系統設計既可起到指示的作用,又可以美化環境,同時還傳達了歷史街區的文化精神,塑造便利、可識別的城市形象。
1.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導視系統設計過程
(1)前期對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的考察要想設計的導視系統能夠起到實際引導作用,第一步就是對于設計對象的考察。導視系統設計的前期考察分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考察、公眾對于歷史文化街的意向考察、歷史文化街區的人流狀況考察等,以配合下一步的設計工作。(2)對商業性歷史文化街文化精髓的定位“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各種顯性以及隱性的與城市內在本質相關聯的背景,形成了一條或清晰或隱晦的文化脈絡,這條文化脈絡源于地域、環境、歷史和傳統,它記錄著該城市的自然與人文特色,是城市之間相互區別最本質的因素。”導視系統作為城市文化的承載者和城市形象的呈現者,必須使人們清晰地感受到這個城市獨特的文化精神。而商業性歷史文化街文化精髓的定位,應提煉當地廣泛的文化脈絡,用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進行創作,強化這些主題元素的特征,以最佳的方式呈現出最能代表商業性歷史文化街的文化精髓。這種城市文化精髓帶動著城市形象的發展,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3)運用規范的視覺形象體系商業性歷史文化街的導視系統面對的群眾不僅僅是當地人,更多的是外地人和國際友人。導視系統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必須在色彩、造型、字體設計和文字內容方面做到規范,導視信息的布局設置也必須遵循國際標準和慣例。這樣可以無形中提高文化街的知名度,從而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2003年,成都市歷史文化街區寬窄巷子改造工程確立,希望打造以旅游、休閑為主,具有濃郁巴蜀文化氛圍和鮮明地域特色的復合型文化商業街,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同時,改造工程根據三條巷子的不同特點,將寬、窄、井三條巷子各自的精神提煉為“閑”“品”“泡”,根據對于寬窄巷子的文化定位,做出了一系列的導視系統設計(圖1、2)。
2.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導視系統設計原則
(1)注意與公共環境的融合性在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中,對于導視系統的設計,很多時候都應考慮究竟應該“跳出來”還是“隱進去”,設計師要注意導視牌與環境的融合性。導視設計充當了環境空間里的仆人角色。當人們不需要引導時,這些導向牌可以悄無聲息地等候在一邊;而當人們需要時,它們又及時出現。(2)注意與公共設施的整合性導視系統的表現形式是各類公共導向設施。其作為城市公共設施的一部分,設計者必須將其與別的城市公共設施進行整合、拼接設計。這種拼接組合靈活性強,可以根據后期運營需要變換組合或變換位置,進行取舍,同時也方便人們尋找。(3)注意與公共藝術的結合性導視設施在很多情況下,需要與公共藝術作品相結合,使導視牌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牌子,而能夠被引入公共藝術的范疇。這種結合可以有效體現商業性歷史文化街的人文關懷。這種結合性的具體表現形式有雕塑導向藝術、壁畫導向藝術、地景導向藝術。
三、結語
篇9
關鍵詞:城市規劃:田園城市;洲國
1931年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并選定長春作為“國都”,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桂林路街區就形成于這一時期。
1 桂林路街區的歷史名稱
“新京特別市”在遴選街道時,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因素:一是“滿洲”各地含蓄且有余韻的地名;二是音調上口便于記憶:三是考慮歷史因素。將南北走向的稱為“街”,東西走向的稱為“路”,寬幅超過38米的加“大”字,稱為“XX大街”、“XX大路”,輔助道路一般以最近的街路命名,稱為“XX胡同”。從歷史的變化來考察,長春之后的街路更名與命名也基本遵循了這些原則。
今日桂林路街區道路自北向南分別為隆禮路、隆禮胡同、桂林路、桂林胡同、西康路、西康胡同、自由大路;自西向東分別為新疆街、牡丹胡同、牡丹街、長慶街、同志街、立信街、百匯西胡同、百匯街、豐順西胡同、豐順街。其中隆禮路、隆禮胡同、長慶街、立信街、百匯西胡同、百匯街、豐順西胡同、豐順街等名稱自“滿洲國”時期沿用至今。桂林路、桂林胡同原稱寶清路、寶清胡同,名稱源于黑龍江省寶清縣;西康路、西康胡同原稱金輝路、金輝胡同;自由大路原稱至圣大路,其東起南嶺體育場門前、西至安民廣場(今新民廣場),是新京城區道路規劃中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干線道路。新疆街原稱龍門街,因此街以西為“滿洲國”官廳街,分布著各個主要政府部門,取“魚躍龍門”之意。牡丹街原稱五色街,取“滿洲國國旗”黃紅藍白黑五色之意,暗指“五族協和”。同志街原稱同治街,取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解放后因“治”、“志”同音,改為今名。
2 桂林路街區的歷史規劃
“滿洲國”為加強市民的組織性,市民居住區域以集團住宅區作為城市構成的基本單位。所謂集團住宅區(neighborhood unit 今譯為鄰里居住區)是指由主干道路圍成的居住社區,這一概念最早于1929年由美國人克拉倫斯?佩利(Clarence Perry)提出,他認為一個鄰里應該按照一個小學的服務半徑來組織,住戶1000戶,人口5000人為宜。“新京”的規劃在中國東北最早引入了鄰里居住區理念。在新京,鄰里居住區的基本標準為住戶1500戶,人口6000人,面積1kO。桂林路街區就是按照鄰里居住區理論建設的。
桂林路街區在“滿洲國”時期被稱為順天居住區,是位于核心行政區順天大街(今新民大街)附近的高級居住區,始建于1934年,是日本殖民者第一個建設的鄰里居住區,到1941年基本建成。居住區的外側為公共建筑和商業建筑,中央為小學與寺廟,親水綠帶公園從中間穿過,整體設計基本遵循了佩利的理論。位于隆禮路與同治街交匯的順天小學居于居住區的中心位置,各個社區圍繞建設,小學東北為滿洲中央銀行舍宅,西北為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舍宅,東南為第二政府代用官舍,西南為第三政府代用官舍,住戶多為政府職員或特殊會社社員。寶清路、五色路周邊規劃有小商店,至圣大路周邊規劃有大型商業地塊。順天居住區是當時新京首屈一指的住宅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
3 桂林路街區在時期長春城市規劃中的位置
“滿洲國”建國后,將長春定為“國都”,改名為“新京”,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在規劃中,城市布局采取同心圓內向結構,以大同廣場(今人民廣場)為中心,縱向以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橫向以興仁大路(今解放大路)為軸線,組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新市區。行政中心位于安民廣場(今新民廣場)至順天大街(今新民大街)。建設“帝宮”及宮內府、國務院及政府各部。城市中心位于大同廣場,附近設有中央銀行、電氣會社、國都建設局、首都警察廳。文教區設于南嶺、協和廣場,建設亞洲最大的動植物園和綜合體育中心。社交中心規劃在盛京大路(今南湖大路)與和平大路。日本人娛樂區設于開運街,建有高級飯店、酒吧、賭場、高級妓院、高爾夫球場、賽馬場等。中國人娛樂區在“新天地”(今桃源路)。
道路系統采用直角交叉與方格狀結合,設置環島廣場,加寬道路設計,綠化帶結合公園形成綠化系統。干道網采用放射狀、環狀與方格狀結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設置了廣場,如直徑300米的大同廣場、直徑244米的安民廣場。道路按不同功能分為主干道(寬26米至60米)、次干道(寬10米至18米)和輔道(寬4米至5米)。干道由綠化帶分割為汽車道、公共汽車道、馬車及自行車道,兩旁為人行道。路旁建筑不得超過23米,辦公樓和大型商業建筑要從道路界限后退10米至15米。
新京的城市規劃借鑒了巴黎、華盛頓、堪培拉等城市的規劃,同時受到了當時流行的“田園城市”理論影響。英國社會改革家霍華德與十九世紀末提出了“田園城市”理論,提倡建立一種兼具城市與鄉村優點的“田園城市”,用綠帶將相對獨立的居住區隔離開,為此,在“新京”的城市規劃中,設計了大量的公園綠地,如白山公園(今杏花村公園)、牡丹公園(今牡丹園)、大同公園(今兒童公園)等,在最初納入規劃的100平方公里中,公園和運動場用地占7%,1940年,公園用地總面積為10.8平方米,人均31平方米,不僅遠超日本,甚至達到了歐美先進城市的標準。桂林路街區就位于順天公園、黃龍公園、南嶺動植物園的環繞當中,充分體現了“田園城市”的特點。
4 桂林路街區的現狀與對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改革開放前,桂林路街區基本延續了“滿洲國”時期形成的格局,以住宅區為主,商業建筑屈指可數,僅有一個副食商店,一個桂林市場,一個新華書店。改革開放特別是90年代以來,桂林路街區才迅速興起為長春的重要商圈,以桂林路為中軸,方圓1.2平方公里的區域,被市政府命名為“長春韓國商業街”,是長春人流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但后天的快速發展不能彌補先天的不足,由于長期作為住宅區,道路狹窄,在轉型為商業區的過程中又缺乏系統的規劃,給今日的桂林路商圈遺留了許多問題,街路狹窄,缺乏公共停車場和公共休息區,對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根據都市級商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衡量標準,應將桂林路商圈劃為區域級商圈。此處屬城市老城區,普遍建筑高度較低,不適宜設立大型商貿網點;建筑密度大,商圈空間范圍不宜擴大,考慮將此處設為步行街,減少車流量,改善購物環境;業態和銷售品種較為多樣,異域特色明顯,但多屬小商品規模化集聚;同時桂林路大市場和恒客隆超市又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故將此處規劃為區域級商圈較為妥帖。
參考文獻
[1]越澤明.洲國首都規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2]梁江,劉泉,孫暉. 時期長春城市規劃形態探源[J]. 城市規劃學刊,2006,04:93-98.
[3]蔡亞冰. “新京”規劃對長春現代城市發展的影響研究[D].吉林建筑大學,2013
篇10
城市建成區中的舊城和歷史街區曾經擁有過繁榮,有的核心街區曾經作為代表城市形象的標志地區,而這些街區在當今城市空間規模快速發展和功能要素豐富綜合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原有的活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歷史街區作為物質載體有使用壽命,二是歷史街區作為空間場所無法承載當今城市功能要素和人們行為活動的發展需求。而換一個角度審視,歷史街區又擁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承載著城市在歷史中的演進軌跡和發展脈絡。
再生發展面對城市中歷史街區的物質環境和文化價值狀況 通過對衰落的物質環境進行實體性更新,對喪失活力的功能環境進行再生性改造或置換,對歷史文化價值進行順應城市發展趨勢的延續和拓展。作為城市有機組成部分的歷史街區,通過保護整治而實現的再生發展進一步體現在其作為空間場所對當今人們行為方式的適應方面。
1 空間物質環境
前門地區是北京城市中軸線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南中軸的獨特空間位置使其成為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中的核心片區。當今的城市建設已經對前門地區進行了交通系統的改造,城市中軸線的東西兩側分別開辟了前門東側路和煤市街,將前門地區劃分為三個部分。前門東側路以東地區為前門地區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其用地規模為58.6ha,四至為北起前門東大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門東側路,東至新革路。
前門東側路以東地區在空間環境和物質實體上,具有典型的北京舊城環境特征。在北京城市發展演變過程中,由于本地區沒有跟上城市建設和功能更新的步伐,導致了空間物質環境上的衰落。空間物質環境的衰敗同樣也影響到人們的行為活動,商業活動縮減以及低層次運行方式,使得本地區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商業活力,居住空間環境的衰敗也使得原有的生活行為活力逐漸消失,存在著居住人口老齡化和行為單一化的現象。
為達到本地區再生發展的目標,對空間物質環境進行更新整治既是必須的也是基礎的 在前門東側路以東地區保護整治規劃中,梳理整治空間物質環境,改造實體形態,置換內部功能等,成為保護更新規劃中更新部分的主體內容。
2 歷史文化淵源與價值
在整體肌理方面,本地區順應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地勢以及三里河河道的走向,形成了弧形街巷和斜向、南北走向胡同的肌理形態。在單體建筑形態方面,平民化的居住空間和市井商業。造就了以草廠三條至十條和長巷二條至九條為代表的東西向布置、小巧的四合院群落。在街區空間形態方面,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筑與清末民初殖民地時期西式風格的磚石建筑相互參差,展現中西建筑風貌并存和裝飾藝術精致多彩的魅力,也體現出老北京建筑文化發展脈絡和興衰變遷的歷程。
挖掘本地區的歷史文化價值并加以拓展,使其成為可依托的核心資源是街區再生發展的目標。分類整理歷史文化信息信的物質載體。甄別其歷史文化價值、建立保護的措施等,成為保護更新規劃中保護部分的主體內容。
保護更新途徑的架構組成
保護更新途徑的建立以建設目標為指向,其架構組成也與所達成的建設目標緊密連貫。就前門東側路以東地區的保護更新規劃而言,面對本地區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和衰落的物質環境現狀,首先要明確的就是對象。即保護什么和更新什么,其次要明確的是措施,即怎么保護和怎么更新再次要明確的是落實,即保護和更新措施如何操作。
在本地區保護整治規劃中對保護更新途徑的探尋順應以上三個層次展開,并進而形成了保護更新途徑的架構組成。
組成一:進行本地區滿覆蓋調查,建立起以院落為基本單元,以胡同為串聯線路,以地塊為集合面域的建筑實體歷史信息檔案。以圖表與圖則相結合的登錄統計方式構建起本底資料,并以地區本底資料的歸類統計數據為基礎對現狀進行判斷與甄別。
組成二:在判斷與甄別所形成的結論基礎上,明確保護更新的具體對象與措施方法,即以文保單位、文物普查單位和保護院落為保護對象,建立起本地區的保護控制點,在保護地區成因肌理的格局下梳理街巷,更新改造衰敗的院落和置換功能。
組成三,以保護整治規劃所形成的保護與更新措施系列為基礎,引入控制性詳細規劃就地區更新改造的部分建立起控制性指標體系 以地塊的剛性控制指標明確更新改造在量上的制約條件,并據此建立規劃管理和操作實施的平臺,以保障保護整治規劃目標的達成。
1 本底資料的建立
鑒于前門東側路以東地區的成因特征、功能性質和現實狀況,以院落為基本單元 以地塊一胡同 院落作為本底資料的構建層次進行本地區的滿覆蓋調查。并以15個方面的基礎數據,作為地區內調查的基本內容建立起分類統計檔案。
以地區本底資料為依據,在歷史文化資源,街巷肌理、建筑風貌,建筑質量等方面進行價值量,完整性、特征性的比較評價 從而甄別出保護更新的具體對象,類型特征以及空間分布,為在其后的保護整治規劃中選擇適宜的更新改造措施提供了依據和實施的對象。
通過對覆蓋整個地區的本底資料的分析研究,明確了區位環境、傳統商業、地方文化、旅游價值等方面的地區發展優勢,并據此進行地區內部和跨地區的外部比較判斷,為其后的保護整治規劃提供方式上和程度上的選擇依據。
2 保護與更新規劃
根據本底資料明確街區保護整治的價值所在 由此明確了保護整治規劃的功能定位: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傳統文化,商業,旅游及居住相結合的城市歷史文化區。明確了保護整治規劃的理念取向,即面向街區再生發展的目標,在更新中進行保護,將街區的建設融入當代北京城市的發展格局之中。
在保護整治規劃中,對不同的分區選擇有差別的措施。在重點保護區內以保護為主導,側重就甄別出的院落具體落實保護措施,并以其為風貌形態的控制點梳理街巷肌理;在建設控制區內保護與更新并重,側重對更新地塊和院落在建設量與功能構成上的控制,在保護和延續街巷走向與格局的前提下,以街區功能定位為依據進行更新改造,在風貌協調區內以更新為主導,側重在對更新地塊和院落在形態尺度上的引導,側重地塊內部的功能置換引導以及與城市功能的銜接,在形態尺度協調和過渡的取向下進行更新建設,總之,針對不同的分區確定有差別的保護更新措施,形成主導取向層級關系清晰并覆蓋整個街區的保護更新措施體系。
3 規劃方法的綜合 針對本地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功能構成多樣。現狀建筑混雜,基礎設施缺乏等等現實狀況,面臨當前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推動,當代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變遷等等狀況,街區內不同區位條件的地塊,不同功能性質和類型規模建筑物需要運用綜合的保護更新措施予以應對。
概括起來,綜合規劃方法所形成的保護更新途徑序列為:本底資料理性判斷為基礎 保護更新措施體系為主體一指標控制為支撐一城市設計為引導。以規劃方法的綜合,探索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并便于管理操作的保護與更新途徑。
再生發展目標的體系確立
保護整治規劃并不以保護與更新為目的,不同層次的保護與更新措施僅僅是運用于物質對象的措施手段,而措施手段的實施是為了達成街區再生發展的目標。由此,目標的確定以及相連貫的構成體系的確立,是選擇相對應的更新與保護措施體系的基礎,也是評價更新與保護措施是否適宜的判斷依據。
街區的再生發展目標是由多方面要素相互作用并整合匯聚而成,即整合而成一千總目標,歷史街區的再生性發展,與總目標相關聯的多方面的要素依據其影響程度,分解并確立再生發展目標的體系。
1 再生發展的目標
街區再生發展的總目標是引入城市發展的諸多活力要素,使得更新后的街區融入城市發展的總體格局,與其周邊的城市地區協同發展,再生發展目標的核心指向,是通過對作為人們行為與生活的物質載體的更新,達到對街區人們日漸凋敞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的再生。由此形成的再生發展的目標體系內涵構成的各個方面,均是以應對物質環境問題而導向街區內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當代適應性更新。
2 目標的內涵構成
街區再生發展目標體系的內涵構成涉及到當今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針對本地區的現實狀況和歷史文化價值狀況,將引入街區的多個層次城市發展活力因素歸為四類分支目標。目標體系中四類分支均以現狀物質載體為更新對象,更新實施效果指向街區內人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的呼應性再生。
(1)更新街區功能
街區內實體和空間環境的功能組成直接對應著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街區中各種新的功能活力因素的引入,必然為日漸凋敞的生活行為注入再生和發展的力量。鑒于此,更新街區內的功能類型和功能構成。成為街區再生發展目標體系的首要部分。保護整治規劃通過更新,置換和合并等措施,引入合院居住,休閑商業、特色餐飲,胡同旅游和商務辦公等新型城市功能,形成獨特的城市功能增長資源,結合街區發展的功能定位。打造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城市綜合區。
(2)拓展風貌特征
具有悠久歷史淵源與傳統文化特色的街區風貌和傳統建筑形態特征,在城市發展中是獨特的優勢資源。通過強化形態格局和拓展風貌特征,提高獨特的形態資源在城市發展中的價值,匯集街區內人們尋古發史的體驗行為,重塑人們對歷史街區風貌的心理認知。保護整治規劃建立起胡同一合院,的格局清晰的空間網絡,保護重要歷史建筑和重點院落,通過實體和空間環境的更新改造強化街區獨特的肌理形態,拓展風貌特征,形成具有強烈形態感染力的城市特征標志區。
(3)提升環境品質
居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質量是評價城市及街區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街區環境品質的優化和提升是各項發展功能可持續增長的重要環節。歷史文化街區內人們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再生和發展,與環境品質的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保護整治規劃采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綠地景觀規劃手法,以調整空間功能、增設公共空間和優化綠地景觀等方法來提升街區的環境品質,從而提高人們各項生活行為的舒適度并保障街區的再生與可持續發展。
(4)完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街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項發展的基礎支撐 是街區能否更新再生和可持續發展的標志。它的配套與完善是街區所引入的各項發展活力要素能否運行的重要條件,鑒于此 完善街區基礎設施成為街區再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再生發展的保障。保護整治規劃結合街巷胡同的梳理和地塊的規劃調整,將現代城市基礎設施引入街區,特別是利用地下空間完善道路交通設施,使之成為街區再生發展的基本保障。
再生發展目標的規劃實施保障
在保護整治規劃中引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標體系和城市設計導則,以引入兩者在規劃管理上的優勢建立起具有有效操作性的規劃與實施平臺。
對街區整體肌理和街巷尺度格局的保護,是保護整治規劃在實體環境建設中的基本內容,在更新中進行保護的工作內容也是圍繞著這個部分展開,所以“有度”更新的控制指標體系和“有源”引導的城市設計導則成為規劃實施的保障,控制性更新和引導性設計這兩大類規劃實施保障,均以“面狀”的街區分區和“線性”的街巷胡同為主體對象,落實在更新中進行保護的規劃理念并形成規劃實施的保障。
1 基于保護管理的控制性更新
街區整體肌理是風貌特征保護與拓展的基礎對象,其街區尺度的規模和“面狀”的分布構成了風貌特征的“基質”,因此對“基質”更新的控制是風貌特征保護與拓展的必要保障。
根據保護整治規劃對前門東側路以東地區的分區劃定,在重點保護區、建設控制區和風貌協調區采取從強到弱,由緊到松的控制,指標體系,使街區的更新形成由中心向邊緣的遞減過渡,體現出與對象分區保護整治目的相對應的不同更新強度的規劃控制,在空間形態上形成與城市尺度的銜接。
街巷尺度格局是風貌特征保護與拓展的另一基礎對象,其貫穿街區的特性和“線性”通道的分布構成了風貌特征的體驗線索,因此對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是依據人的行為角度和感知角度對風貌特征的保護和拓展,
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內容,包括道路系統及交通組織、停車場地及停車方式、胡同梳理和胡同開辟等方面,形成街區的車流。人流網絡以及風貌體驗網絡。為保障建立起來的街巷胡同網絡具有親人的尺度,在兩側地塊的更新強度采取外側緊內部松的控制方式。
2 基于再生更新的引導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