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經濟發展戰略范文
時間:2024-02-07 18:09: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沿海經濟發展戰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目前環渤海經濟區內各省市行政區劃的限制開始打破,各自為政現象逐漸消除,經濟區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業開始形成主導,產業群落漸漸形成。
北京有全國最大的中關村電子信息產業科研、貿易、生產基地,集中了軟件開發及信息技術的優秀人才。天津開發區已成長為環渤海沿海經濟活躍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完成工業生產總值1013.25億元,同比增長40.24%,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7%左右,繼續保持第一支柱產業的地位;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93.98億元,同比增長48.55%;實現利潤總額89.22億元,同比增長240.04%,居全國第一。統計數字表明,國內5部手機中有1部、4臺錄像機中有1部、3根電焊條中至少有1根均來自天津開發區,這里還是全國最大的電子通訊設備、液晶顯示器等生產基地。而山東半島也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家電、電子生產基地。
環渤海區域同時是中國汽車工業比較發達和集中的區域,京津遼魯汽車產業各具特色,同時,毗鄰中國汽車綜合性生產基地吉林,積極開展了相關配套協作。2002年6月,中國最大的微型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車集團與一汽集團聯合,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重組,成為帶動環渤海區域汽車及配套產業發展聯合的動力。
(三)文化底蘊深厚,人力資本充足,日漸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條件
環渤海地區是全國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對外交往中心,人力資本積累能力強、人口和勞動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礎設施相對發達、數字化程度高,科學家和工程師密集、研究開發投入高、創新能力強,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具有明顯優勢。據北大中國區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國地區新經濟指數》,環渤海地區在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方面已處于領先地位。北京的知識密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環渤海經濟圈擁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萬科研人員,占了全國的1/4。這一地區不僅聚集了全國第一流的科研、教學、規劃等機構,而且是全國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圖書資料中心,這無疑為發展知識密集型經濟和技術密集型經濟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證。
二、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
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相繼迸發活力之后,在環渤海地區蓄勢待發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比如國有經濟比重過大、中小企業不夠發達、體制改革滯后、產業創新乏力、產業結構雷同、港口競爭無序、市場意識淡薄等障礙,其中最為突出的是:
(一)傳統資源依托型工業仍占主導,高新技術產業尚未壯大
根據36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區位商計算,環渤海地區在全國具有一定專業化優勢(區位商大于5)的產品為15種,其中多為傳統資源依托型,如原鹽、原油、“兩堿”(純堿和燒堿)、鋼鐵、玻璃等。雖然這些工業產品仍有市場需求,但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受資源約束強;有的產品生產工藝落后,并嚴重污染環境。近些年,環渤海地區在加大對傳統工業改造的同時,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型材料和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但迄今這些產業仍處于幼小階段。
環渤海地區高新技術實力比較強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14.1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產總值為3663.1億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開發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幾年北京市大中型工業企業尤其是聯想、清華紫光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加大了科技經費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對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為2.54%;R&D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強企業一般為5%―10%)。
(二)國有經濟比重仍很大,體制創新上處于落后地位
環渤海地區國有工業比重不僅遠高于東南沿海地區,而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據2002年統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7.53%,而環渤海地區則為39.36%,最高的遼寧省達58.11%,遠遠高于珠三角和長三角。環渤海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全國國有經濟的比重為 25.83%,高于該地區整個工業產值占全國的比重(24.64%)。另據北京市最新統計,2003年北京市國有經濟比重為53.85%,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70.16%。在全社會固定投資中,國有經濟投資的比重,天津高達86.74%,北京和遼寧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環渤海地區工業結構偏“重”(重工業比重超過全國近6個百分點),因而從企業規模結構看,大型企業比重略高,中小企業相對較小。正是因為環渤海經濟區內的國有經濟比重最高,行政干預經濟發展的力量比較強,市場力量決定資源配置還相對較弱,中小企業沒有形成氣候,致使在體制創新上,環渤海地區遠遠落后于珠三角和長三角。
(三)產品出口競爭力和外資引力相對較弱
東南沿海5省市與環渤海地區5省市面積都是51萬平方公里,而東南沿海的出口份額占全國70%多,環渤海地區的份額僅占20%,僅廣東一省的出口額就是整個環渤海地區出口的近2倍。
環渤海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全國進出口依存度高達60.2%,環渤海地區平均為46.7%,低13.5個百分點;出口依存度與全國的差距還有所擴大,由1996年的2.49個百分點擴大到2003年的13.5個百分點。5省市間外貿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依存度較大,河北和山東相對較小。
利用外資的情形與外貿相類似。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大部分集中在東南沿海,環渤海地區的FDI占全國的份額較小,近些年還略有下降。2003年為25.29%,較之1999年的20.04%,增長幅度不大。環渤海地區外資區位引力(外資區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資引力較大,河北和遼寧較小;雖然從近幾年的變動趨勢看,北京的外資引力在不斷增強,河北在波動中略有上升,而天津、遼寧和山東均在波動中有所下降。出口競爭力和外資引力較弱,對環渤海地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無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區內產業趨同化,缺乏緊密的分工協作關系
由于長期條塊體制的分割,環渤海地區在項目安排上呈現產業結構的趨同現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鋼鐵、煤炭、化工、建材、電力、重型機械、汽車等傳統行業外,目前又在競相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為明顯的是鋼鐵工業,各省市都自稱體系,但是設備陳舊,而且往往只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產品不能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要。區域內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環的“都市經濟圈”。區域聯合的意向多于實質性行動,爭當“龍頭”的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動特別是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項目開發和區內跨省市資產重組或共同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方面,進展并不大。各自與國際經濟聯系的緊密程度甚至大于區內聯系,在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上存在著相互競爭這一客觀現實。
三、加快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環渤海經濟區要全面展現其經濟發展的實力,必須突破行政區限制,城市之間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公共設施體系,既與世界經濟和全國市場有開放的聯系,又有相當的區域特色,這是實現環渤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思路。對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對地方封鎖,全面清除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體制障礙,讓各類企業成為區域經濟活動的主體,實現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其次,核心區、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環渤海的三大核心區(京畿圈、山東半島、遼中南地區)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這個區域應該注重全國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識經濟發展潛力大、優勢明顯,而且應該注重地緣政治。山東半島在石油、石化與海洋化工、機械制造、電子、輕紡等領域有較好的產業整合機會,通過調整重組、企業搬遷和產業調整,促進傳統產業優勢整合。同時這個區域旅游資源豐富,統籌規劃旅游路線,促進旅游業的發展。遼東半島是以重型機械、造船、化工等為主體的重型工業基地。對于這個核心區,在原油工業的基礎上,應該積極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益,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對于區域中的城市來說,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為全國的首都,北京應該強化商務、金融、信息、科技創新功能,疏解部分生產和服務功能。天津則要進一步發揮港口和濱海新區的作用,增強生產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強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發揮已有優勢的通信產業。河北要加強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出口型創匯農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醫藥和紡織等行業。在遼中地區的沈陽要增強現代服務業功能,發展現代制造基地功能;大連要發展物流功能、國際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發展制造基地,加強與兩大都市的產業配套。山東半島城市群中的濟南要增強中心城市的服務功能,青島、煙臺加強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發展農產品加工和功能互補關系,現階段特別要加強港口間的合理分工和物流發展的合理配置。
(二)京津協同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
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往往要靠一兩個城市的帶動,珠三角要靠廣州、深圳的帶動。長三角要靠上海、蘇州、南京、杭州的帶動。環渤海灣的經濟建設,與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競爭力的提升關系密切。天津要努力建成現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北京要繼續發揮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時建成為金融中心,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天津要進一步發揮港口和通信業的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為主的私營經濟。京津經濟整合機制一旦理順,環渤海地區就有了核心和龍頭,就有了推進與遼中南地區和山東半島經濟整合的條件。
最近幾年,天津的經濟發展比較迅速,GDP已經連續多年增長12%―13%,比全國的增幅高。天津是環渤海灣地區工業競爭力最強的城市,是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的前十位,工業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天津的科技競爭力也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三,海關出口總值在4個直轄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能力和有條件發揮在環渤海經濟圈中的經濟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從各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競爭力,如進一步解放土地、勞動、資本、管理和科技,轉變企業的所有制結構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實施五大戰略舉措,即重點發展海河經濟、海洋經濟、優勢產業、區縣經濟、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這些都是天津的優勢所在,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對于優勢產業,天津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今后將重點發展和扶植電子信息、汽車、生物制藥與現代醫藥、無縫鋼管和高檔金屬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細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產業和12大產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預測到2010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工業增加值超過2400億元。圍繞區縣經濟發展,重點建設5個衛星城、13個中心鎮和100個建制鎮。天津約有賬面凈資產500億元的中小國有企業可供境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兼并收購。為了促進境內外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必須在建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務體系的基礎上,發展產權交易市場。
在天津和北京的協同發展上,有關方面也已經有了思路。兩市已在醞釀策劃京津塘城際鐵路專線,增建2條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輕軌交通等建設方案。隨著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京津冀區域經濟合作必然加強,環渤海地區將成為新世紀中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區召開京津塘科技新干線論壇,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條戰略合作措施,來促進京津協同發展。這八條措施是:共同構造、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鏈,增創產業新優勢;共同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增創競爭新優勢;共同打造一體化流通市場,增創市場新優勢;共同加強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增創科研新優勢;共同促進環境協調發展,增創生態新優勢;共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增創交通新優勢;共同創新區域利益分配機制,增創財政新優勢;共同建立各園區政府間合作、協調機制,增創合作新優勢。
(三)積極推動產業整合,建成世界制造業基地
環渤海地區不僅要進一步發展制造業,而且還要發展成為以京畿圈、山東半島、遼中南地區為支撐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業正在經歷從歐美日韓向中國大陸的轉移,中國已經進入新的重工業化階段,正在迅速成長為世界制造基地。環渤海地區,特別是京畿圈、山東半島、遼中南地區是中國與世界的結合部,近鄰日本、韓國,同時又都是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制造業集中地區之一,建設世界制造基地,既面臨重大機遇又具備優越條件。
環渤海地區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從許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現有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依靠技術創新搶占產業技術的制高點;要通過制度創新,盡快建立起機制靈活的、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體制;推動區域內產業的跨省市重組,實現環渤海地區的產業整合,以此形成區域整體競爭優勢。
推動環渤海區域產業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對策。一是要調整不利于跨地區重組的體制和政策尤其是稅制和金融體制,如改變按隸屬關系納稅的辦法,企業所得稅全部改為屬地征稅;改變按行政區劃貸款,銀行存款不能異地貸款使用的原則,對不同地區注冊的企業一視同仁,根據企業還貸能力發放貸款。二是在產業整合過程中,要加快現有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依托科技力量來加速產業的整合。三是要強化政府對跨地區重組企業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區域聯合協作貸款、允許企業發行股票上市、企業兼并破產中給予呆壞帳核銷及債務清償時免息等優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區產權交易市場。
(四)統籌決策,促進環渤海一體化
一個區域的發展,往往不能光就某個行政區劃為出發點來考慮,要通過區域內各省市的協調統籌。環渤海地區在協調發展方面應該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建立區域統籌管理的機構。要加強區域的統籌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區域統籌管理的機構,例如長江三角洲有市長聯席會議,就整個長三角的重大事項進行協商討論,長三角的學術會議也是年年召開;珠三角也有這樣類似的機構。所以環渤海要建立這樣的協調和仲裁機構,重點研究制定區內產業發展戰略以及協調解決區內跨省市協作、聯合、重組涉及的各方利益關系,減少經濟活動的摩擦。
(2)制定區域發展的總體規劃。要推進環渤海的一體化,必須要制定區域發展的總體規劃,以避免重復建設和內部惡性競爭。尤其是面對不同的行政主體,不同的區域定位,要構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復合體,規劃制定和學術研究要走在前面。
(3)構建京津冀交通的網絡化體系。實現區域一體化,很大程度上依賴交通體系的完善。京津冀北、遼中南和山東半島等地區,可盡快形成以通勤為軸線的交通通道,將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產業擴散到近郊、遠郊以及周邊城市。反過來,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承擔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強化空間、功能上的互補。環渤海地區受傳統重化工業的影響,運輸對象過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貨物,鐵路運輸依然是長距離運輸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公路運輸和城市間軌道交通發展,發揮人流、物流運輸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區域內部合作機制,比如,建立異地銀行間的結算體系,企業異地注冊等。
(5)消除各種關卡,建立環渤海地區統一大市場,使資源、人才、資金、企業資產等生產要素在區域內順暢流動。
(五)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積極引進外資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是實現經濟起飛的必備條件,要實現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絕對不能忽視民營資本和外來資本。
要放寬民營企業投資領域,根據民營經濟的綜合投資能力,即包括經濟實力、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等,引導他們進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運輸等現代產業。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改造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甚至在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適當參股。
為促進環渤海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1999年以來,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內蒙等6省市區的工商聯已經舉行了4次環渤海地區非公經濟發展研討會,希望以此推動這一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在環渤海地區投資的民營企業家,要揚長避短,突出主業,培育核心競爭力。還要提高企業家的素質,提高他們對市場的敏感、決策的藝術、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誠信的品格。
各級政府要建設要素市場,實現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讓各類企業發揮區域經濟活動主體作用,促進環渤海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在這一區域的跨越式發展。
加入WTO后,由于我國的外經貿政策將會加快與國際接軌,外商的顧慮將會逐步消除,加上環渤海經濟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是外商投資的熱土,又具備發展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和醫藥、新材料與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的良好基礎,將可能出現外商紛至沓來的局面和外商投資傾向于高新技術產業的趨勢。環渤海經濟區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大吸引以世界500強為主體的著名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公司前來投資各類前導產業項目;設立研究開發中心,建立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基地;加快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和一定市場規模的特色產業;帶動培育風險投資業、高新技術商貿業、中介服務業、教育培訓業、文體業和傳媒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政府部門應該提高服務意識,暢通服務通道,積極為吸引外資做鋪墊。
參考文獻:
①楊開忠:《振興環渤海地區:破解21世紀中國發展的新密碼》,《領導之友》2004年第2期。
②李衛玲:《環渤海經濟圈全力搭建區域平臺》,《國際金融報》2004年第6期。
③陳立杰:《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經濟圈發展比較》,《河北經濟》2004年第8期。
④王一鳴:《區域經濟整合:環渤海的當務之急》,經濟日報2003年9月17日。
篇2
關鍵詞:大浦東 鎮域經濟 SWOT分析 北蔡鎮
一、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的背景
(一)上海市“兩個中心”的建設
2009年4月,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有利于提升上海的比較優勢,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此《意見》的,為上海、特別是上海浦東地區帶來了重大利好消息,為其新一輪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浦東建設的戰略機遇
2009年5月6日,國務院批復上海市《關于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并人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區劃調整后的浦東新區,面積達1210,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達268,6萬。新的浦東新區不僅擁有著陸家嘴、外高橋、金橋、張江4大傳統國家級開發區,同時又增加了洋山保稅港區、上海臨港新城等正在快速發展的新的國家重要產業集聚區,如虎添翼。
二、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大浦東背景下北蔡鎮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
結合上海市“兩個中心”建設和大浦東建設的政策背景,又充分地考慮到北蔡鎮自身優勢與劣勢以及其外部的機遇和挑戰,以下對北蔡鎮新一輪的發展進行SWOT分析,并得出相應的策略。
(二)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定位
結合SWOT分析的結果,并依據區域經濟規劃中的區域協調互動原則、資源充分利用原則及區域功能互補原則,對北蔡鎮新一輪的發展進行如下戰略定位:以商貿服務、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現代制造業為支撐,都市型工業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新浦東的區域中心和上海市中環經濟帶上的新亮點。
(三)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1 堅持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戰略。新一輪的發展,北蔡的制造業和服務業面臨著三個方面的融合:第一,要在制造業企業內部實現融合,逐步使制造企業的制造和服務功能相疊加:第二,要實現產業鏈上的融合,使北蔡的制造業和服務業互為延伸、互為補充:第三,要在北蔡區域內實現融合,使得北蔡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實現集群式的發展。
2 堅持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并舉戰略。北蔡服務業的發展要堅持“雙管齊下”,在大力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傳統服務業的提升發展。既要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又要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既要培育發展生產者服務業,又要優化提升消費者服務業。
3 堅持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戰略。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推進的原則,北蔡鎮近階段要以穩定提升支柱行業、培育壯大新興行業、突破發展潛力行業為總體推進戰略,分層次、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重點選擇體現區域功能定位、自身具有綜合優勢以及發展潛力大、產業關聯帶動效應強的行業進行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穩步帶動整個鎮域經濟的發展,
4 堅持區域聯動發展戰略。應從更高的角度審視北蔡鎮,把北蔡鎮新一輪的發展看作是整個區域發展的一個部分。北蔡鎮在考慮區域發展的功能定位與產業布局方面,應充分考慮陸家嘴金融中心區、張江高科技功能區、三林世博功能區以及康橋工業區等周邊區域的發展態勢,充分利用其它區域已經具備的各種資源,結合自身的優劣勢,進行“錯位競爭、聯動發展”的戰略設計。
三、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實施對策
(一)宏觀對策
從宏觀上分析,要保證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應主要從制度完善與政策保障方面下大力氣:一方面,北蔡鎮應突破體制,著力提高鎮域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在明確行業要求和經營資質的前提下放松進入管制,形成多元經濟主體參與的、充分競爭的發展格局;另一方面。北蔡鎮應進一步完善其企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統籌協調各個方面的利益,吸引優秀企業落地,用政策體系保障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快速發展。特別要在人才引進政策方面加大力度,引進適用人才與有效使用現有人才、提升現有人才的素質,優化人才環境、建立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為加快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中、微觀對策
從中、微觀層面分析,要保證北蔡鎮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應著力于重點產業的選擇。聚焦鎮域內的產業發展,優先選擇那些帶動作用大、發展潛力明顯、科技含量高、能夠有效增加就業的重點行業、領域重點突破。
1 重點發展商貿服務業。根據北蔡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北蔡鎮的商貿服務業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以交通樞紐商業、社區便利商業為特色的生活服務業:以中高檔品牌專賣為特色的主題商業;以生態休閑、特色餐飲、綜合娛樂等為特色的休閑文化業;以商務辦公、研發設計、信息服務、會議研討、酒店服務等為特點的高端商務業;以國際性和區域性采購中心、營銷中心、分銷中心、品牌中心,
2 穩步發展房地產業。北蔡鎮在新一輪房地產開發中應注意優化房地產的開發結構,確保重點地區的用地需求,加快商辦樓的建設步伐,不斷提高住宅商品房的開發品質。調整土地的利用結構,加快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工業、倉儲用地的再開發進程,推進土地的集約化利用,
篇3
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長期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將使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多的難題與挑戰,也會使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合作面臨越來越高的成本與代價。
(一)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已成為一個迫切的實踐問題
“環渤海”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20多年。其間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機遇與條件,不論是學術界,還是各地各級政府都進行了大量論證。然而時至今日,區域產業同構和無序競爭依然存在,區域市場一體化遠未實現,區域公共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難以有效展開,區域產業轉移無法有機進行,區域環境保護的壓力不斷增大。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改善,將會演進成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難題,難度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加大,甚至會阻礙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每一個行動。
開展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多贏,這是實現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前提。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最終還要靠市場之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允許來日方長。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是一個過程。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找到縮短這一過程的路徑。
(二)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桎梏的主要表現
環渤海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尚未成為一個具有制高點作用的“域面”,其經濟合作桎梏的主要表現:
首先,合作機制與制度建設不完善。獨成一體的地方經濟造成各方聯系松懈,優勢難以互補,整體實力難以增強,阻滯了環渤海地區生產要素按市場規律流動和配置。第二,鼓勵合作的政策力度太弱。區內大部分省市都具有自成體系的傳統行業,如鋼鐵、化工等,目前又都在競相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由于區域內競爭大于合作,難以出臺具有一定力度的鼓勵合作政策。第三。參與合作的意愿不強。北京、天津關注的是如何聯手打造環渤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以及“京津冀經濟圈”的建設,遼東半島發展重心偏向東北,山東半島經濟重心向南偏移,導致整個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意愿較弱。第四,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產業梯度落差較大,優勢產業不突出,特別是缺乏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參與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不足。第五,沒有從國家戰略層面全面推進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一些地方只考慮從國家戰略層面獲得更多的利益,較少顧及實現國家戰略所要承擔的責任,實際上是把地方或部門的利益放在國家戰略層面上加以放大。
二、空間寬曠是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最主要制約因素
(一)環渤海地區的范圍過大
一般來講,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經濟區域。然而,現實中環渤海地區的范圍過大:
1 “2+3”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面積51.8萬平方公里,人口2.3億。
2 “2+5”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山西和內蒙古中部地區,面積112萬平方公里,人口2.6億。
如此之大的范圍不利于開展區域內的經濟合作。
第一,面積太大。長三角的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4億。珠三角的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00萬。由此可見,環渤海地區的面積約是長三角的2.5-5.4倍,是珠三角的20.7-44.5倍。在這樣大的范圍內進行經濟合作。合作的成本很高,必然引發“行政區利益”與“經濟區利益”間的沖突。
第二,行政色彩太濃。長三角雖然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組成,由于其面積不大,而且在歷史上、在民間就存在比較好的分工與合作,特別是寧、滬、杭地區各種淵源交錯。具有一定的一體化基礎,行政色彩并不強烈。環渤海地區進行經濟合作,必然借行政之力,由政府推動。然而。每個行政區域本身經濟發展就不平衡,不可能采取不顧本行政區域經濟均衡發展而進行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行動。
第三,內部成分太復雜。從地理區域看,環渤海地區由3個相對獨立的“港口一腹地”區域構成:以大連為出海口,腹地是東北地區;以青島、煙臺為出海口。腹地是山東全省并兼華東、華中少部分地區;以天津為出海口,腹地是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從經濟區域看,環渤海地區由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寧半島圈構成。由于其復雜的內部成分,且各組成部分自成體系,導致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在政策制定、信息共享以及要素流動等方面不一致,進而影響其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
(二)環渤海地區應該是區位
區位是人類進行經濟活動所占有的場所。區位既有區的含義,也有位的屬性,還有被設計的內涵。區是地區范圍,是不受行政區劃限制的開放的經濟系統:位是對經濟活動有利的空間位置;被設計。即區位是根據一定經濟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而規劃設計的,是資源的配置能力。
從區位的概念出發,環渤海地區應該體現出以下內涵:
1 開放的區域系統。一是環渤海地區要有條件向其他區域開放。如開放市場。開展經濟合作,進行合理分工,實現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環渤海地區要有能力向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國家產業政策開放。國家推行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最終要落實到各個區域上,向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開發的區域不僅要從全國的經濟發展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利益,得到政策上或直接投入上的傾斜,而且還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三是環渤海地區要有基礎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搞得好。有利于吸引外資、特別是吸引跨國公司投資,有利于引進尖端技術、核心技術和新型技術,有利于改造傳統產業。特別注重圍繞以增加品種、改善質量、節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工藝水平和裝備水平為目標,來帶動產業升級換代,有利于加快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2 臨海的有利地理位置。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臨海布局對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沿海地區一般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由于渤海已經成為中國近代和當代經濟發展一條對外聯系的重要通路,形成了該地區基本經濟特征和社會特征。因此,環渤海地區應回歸其臨海的屬性。
3 具有科學的規劃設計。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通過資源有效配置、創造財富的過程。然而,各種稟賦的資源怎樣結合在一起轉化為現實的經濟發展,以及怎樣高效率地進行配置,取決于規劃設計。環渤海地區的規劃設計必須體現出以下方面:①利用、整合資源以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能力:②能夠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③能夠通過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促成區域內各經濟部門的有機結合,形成整體競爭優勢,增強經濟運行的穩定性的協調各方關系的能力:④有利于本地區與周邊區域實現依托發展的能力。
三、對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空間設想
(一)環渤海地區的圈層
第一個圈層是以大連、秦皇島、天津、北京、煙臺、青島為核心的環渤海圈層。該圈層除北京外,核心城市都是1984年中國沿海首批開放的港口城市。受這些城市發展的影響,
該圈層開放的區域系統日臻完善:瀕臨海洋,使得該國層地理位置優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不斷演進,規劃設計日益科學縝密,經濟發展中市場的力量不斷加強,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不斷提高,已初步具備為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依托的能力。
第二個圈層是以沈陽、呼和浩特、太原、石家莊、濟南為核心的環渤海圈層。該圈層的核心城市都是1992年開放的省會城市,這些城市通過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通過國家在財政、稅收、投資等方面給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開放系統,并且通過不斷改善區位條件,進行科學化的規劃設計,使得該圈層的區位優勢不斷得到提高。
第三個圈層是第一、第二圈層以外的地區。該圈層的開放方向不一定是環渤海方向,可能具有自身的引力方向:其地理位置會以相對的沿邊、臨近資源產地等顯示其有利:其規劃設計的科學性雖不十分完善,但潛力與可塑性很大。
(二)對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空間設想
1 極核對接成軸
第一圈層的核心城市相向拓展形成環渤海地區的沿海經濟合作軸。
沿海經濟合作軸不僅是支撐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一個空間地帶,而且能夠有效地引領該地區經濟合作的過程。沿海經濟合作軸必須考慮到與周圍空間形態的連續與對接,必須融入環渤海地區整體經濟環境的發展秩序,這樣才能有助于環渤海地區結構、形態的有機形成和良性發展。另外,沿海經濟合作軸表現為一定功能的物質載體,一經確立,就需要對要素進行組織以完善該軸的整個形態,進而體現出沿海經濟合作軸對構建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積極作用。
2 點軸相連成帶
第二圈層的省會城市與沿海經濟合作軸相連形成若干條垂直于環渤海地區沿海經濟合作軸的放射性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帶。
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帶也是支撐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一個空間地帶,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要保證環渤海地區的沿海經濟合作軸對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過程的有效引領:二是要保證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有機聯系并確保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帶上的地區能否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利益。
環渤海地區的沿海經濟合作軸和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帶是共生共榮、相輔相成的。“軸”和“帶”在規劃之初時處于基態,所具有的能量不高,輻射力和影響力較弱。當對要素進行組織后,使“軸”和“帶”吸收了能量,躍進到較高能級,處于激發態,具有強勁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既實現了“軸”對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的有效引領,又實現了“軸”和“帶”與周圍地區的有機聯系。
3 網絡展開成面
篇4
打京津牌、吃沿海飯,構筑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拓展非鋼產業
經濟總量破2萬億元大關、已占全國第六位的河北省,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河北特點”的發展之路?2011年11月18日,河北省召開第八次黨代會,省委書記張慶黎作了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而奮斗》的報告,提出要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關鍵是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河北特點的發展路子。這就要求河北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實際出發,按照優勢地區聚集發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城市鄉村統籌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總體布局,深入實施“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升、三產抓拓展”的經濟發展戰略,用活京津優勢,做大沿海經濟,走出產業新路,打好扶貧硬仗,創造幸福生活,全面建設小康。
對于經濟強省的定位,張慶黎在報告中指出,經濟強省,就是總量要大,素質要高,結構要優,活力要足,質量要好。總量是規模、是實力,代表發展基礎;素質是內涵、是核心,體現發展能力;結構是體系、是構架,提供發展支撐;活力是容量、是能量,反映發展環境;質量是檔次、是效益,標志發展水平。對于和諧河北的定位,張慶黎指出,和諧河北,就是生活品質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高。
打京津牌、吃沿海飯,構筑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河北是京畿重地,內環京津、外沿渤海,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用省委書記張慶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的話,河北內環京津外沿渤海,這種區位優勢全國任何地方都沒有,打個比喻,河北是“雙黃蛋”,北京天津是“雞蛋黃”,河北是“雞蛋清”。所以,這個這種獨特的優勢是全國沒有的,是很獨特的,這個機遇前所未有。
如何抓住這樣重大的機遇?張慶黎在黨代會報告中就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提出,要充分發揮環京津、沿渤海優勢,著力抓好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沿海經濟隆起帶、冀中南經濟區建設。舉全省之力打造曹妃旬新區和渤海新區兩大增長極,加速優化港口布局,拓展港口功能和腹地縱深,大力度推動港口、產業和城市互動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現代新型城市。
有區域經濟專家形容河北是“東部的位置,中部的經濟水平,西部的思維”。以前,河北把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瞄準京津冀一體化,但這個藍圖仍有名無實。2011年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現在看來,京津冀地區的規劃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到位,接下來還要進一步研究首都經濟圈的問題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問題。”2011年,盡管河北的GDP總量達到24228.2億元,比2010年增長11.3%,居全國第六位,但其人均GDP卻僅居全國第十四位,被中部的湖北、西部的重慶雙雙超過。不僅如此,在京津周邊,還有一條“環京津貧困帶”的存在。
對于這樣的局面,河北新的領導班子有什么樣的策劃呢?在執掌5年后,2011年8月張慶黎出任河北省委書記。與他搭班子的是一位“60后”干部,51歲的張慶偉從事了20多年航天工作后,首度執掌地方,出任河北省省長。張慶黎于2012年2月21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完整地闡述了對于河北未來發展的構想。張慶黎將河北的優勢、機遇與挑戰概括為:一個全國獨有,一個前所未有,兩個同時并存。一個全國獨有,就是環京津、沿渤海的區位,在擴大對外開放、接受京津產業轉移和先進生產要素輻射方面,有著得天獨厚、近水樓臺的優勢。一個前所未有,就是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首都經濟圈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冀中南地區被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百家央企走進河北,這些都是千載難逢的大機遇。兩個同時并存,就是部分現代化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大量的傳統產業、落后的生產方式同時并存;東部沿海較為發達地區與張承壩上、燕山太行山區、黑龍港流域等欠發達地區同時并存,這反映出河北發展的不平衡性、艱巨性、繁重性異常特殊。2012年春節前后,河北省政府召開兩次專題會議,研究曹妃旬開發建設問題。節后上班第二天,也就是1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唐山市召開加快推進曹妃旬新區開發建設現場辦公會議,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和省長張慶偉均到場主持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會議的信號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大力度啟動曹妃旬新一輪開發建設,欲造河北省經濟新引擎。”這也意味著“二張”主政后的河北開始主動發展,并從借力京津的京津冀一體化、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抽身,重回加快培養沿海經濟隆起帶,“打造沿海經濟強省”的發展戰略。區域經濟專家任國剛認為,這是河北從被動發展謀求主動發展進行轉變。從張慶黎2011年8月底到任之后,他便積極展開了密集調研,其行程集中在河北沿海地區。隨后《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到2012年河北省兩會明確提出,舉全省之力打造曹妃旬新區和渤海新區兩個增長極。圍繞環渤海做文章是張慶黎主張下的河北選擇的新戰略。2011年年11月下旬,111家央企走進河北,簽署了投資690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大部分項目都落在沿海地區。
篇5
關鍵詞:“五點一線”;遼寧沿海經濟帶;腹地;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9)10-0119-05
一、遼寧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現實
1、內在動力
(1)制度層面的限制。我國以行政區劃界定行政事權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對于社會公共問題的管理,歷代統治者習慣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從治理的技術層面來說,這些治理主要為“行政區行政”。所謂行政區行政,簡單地說,就是基于單位行政區域界限的剛性約束,民族國家或地方政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是在一種切割、閉合和有界的狀態下形成的政府治理形態。在這樣的制度層面之下,目前,遼寧省各地方政府間的協調發展存在地域上的限制,無論是招商引資、還是產業發展都只是考慮地方政府的利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發展模式,忽略地區間的協調合作。這導致了行政壁壘和地方保護盛行,造成了區域內部各地方政府都以本地區GDP的增長和財政收入的增加為施政目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少考慮全局經濟的系統發展,大大制約了地區間的比較優勢發揮和協同發展的整體效果的體現。
(2)空間布局的缺陷。①空間相互作用薄弱。空間相互作用是指區域之間通過交通、通訊等手段所發生的人口、貨物、服務、信息、技術、金融等的相互傳輸過程。烏爾曼從地理學角度分析,認為互補性、可達性和中間機會是空間相互作用發生的三個因素,其中,可達性是區域之間空間相互作用發生的前提,可達性好,并且沒有干擾機會或干擾機會影響小的條件下,空間相互作用才會發生。它對區域之間經濟聯系的建立與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遼寧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空間相互作用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從勞動力和技術要素的區際流動來看,一些技術和高學歷人群都涌向了大城市,包括一些具有成熟技術的農民工都涌向沈陽、大連等省內大型城市;而縣域經濟的發展則受到制約。從資本要素的區際流動方面看,資本也都投向了大城市、大項目,尤其是那些資本回報率比較高的地區,這也造成了各地區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使得各地區間難以互動發展,部分地區已經成了“黑洞”。例如,遼寧西部的朝陽、葫蘆島等一些城市及縣域經濟的發展都比較落后,產業發展特色不明確,資本要素形成了單一方向的“黑洞”效應,卻沒有任何生產要素的回流和循環。②空間布局中區域性發展缺乏特色與比較優勢。遼寧省目前有14個地級以上城市,其中,6個沿海城市和8個內陸城市。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2005年GDP為1904.60億元,第三產業產值為739.25億元。其中,沿海地區GDP為2059.78億元,第三產業產值為788.27億元;內陸這兩項指標分別為1793.81億元和704.25億元。遼寧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第三產業產值對于近似規模的城市而言,只是略高于內陸地區,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優勢。
目前,我國各地典型的城市經濟圈在區域協作時都普遍遇到這樣的問題:中心城市作為龍頭城市,其自身的經濟實力還有限,總體上還處于吸納和積聚大于輻射階段,對周邊城市的服務功能、輻射功能、集聚功能還沒有充分發揮。特別是為周邊城市產業服務的功能不完善,城市圈的產業發展對市場特別是對生產要素市場的需求還很難在中心城市實現。遼寧“五點一線”發展戰略中的主要問題就是,各個中心城市群的市場體系仍不健全,沿海與腹地城市群的首位度不高,即使經濟發展最好的大連也不具備輻射全省的能力,這也限制了全省的經濟互動發展。
(3)區域內部協同發展規律的需要。沿海地區與內陸腹地構成了人類活動的一種特定的地域空間系統,這不僅包括各種自然物質成分,也包括按照一定規律布局和發展起來的城鎮體系和交通通訊網絡,以及經濟社會資源、農工商貿等各種經濟部門,這些組成成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而這種內在聯系必然不斷地推動著沿海一腹地地域空間系統內各地區與多種要素之間的日益整合,從而推動著沿海地域與內陸腹地的一體化進程,最終將形成一個共生共榮的區域經濟系統。這種沿海地區與內陸腹地的相互依存、彼此促進的動態協同演進規律,成為二者互動發展的內在動力。
2、外部壓力
(1)國內區域性競爭愈加激烈。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地區在國家沿海對外開放政策的帶動下,包括遼寧在內的沿海省份經濟迅速崛起,成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沿海省市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最開放的地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等都已經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與之相比,同為沿海省份的遼寧卻處于相對落后的位置,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處于劣勢。
本文選取了中國沿海10個省、直轄市2006年的相關數據,采用Q型聚類法進行分析。指標主要選取了代表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比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貨物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居民消費水平等。從沿海各省市的發展狀況看,雖然各省市之間經濟存在差距,但是聚類分析的結果分為了四類,足以顯示各省市經濟發展差距。從聚類分析的結果看(見圖1所示),處于第一類別的是經濟最為發達的廣東省,浙江和山東處于第二類別,上海與江蘇歸為第三類別,而遼寧則與福建、廣西、海南以及直轄市天津處于同一層次。可以看出,雖然同樣在國家開放沿海地區的傾斜性區域政策引導下發展經濟,但是遼寧與其他沿海省份相比仍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實力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2)國際經濟發展契機不斷出現。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擴展,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加速自身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各地區的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沿海地區被推上了至關重要的戰略位置。遼寧沿海地帶由于連接東北亞各國的地緣位置,處于日本和韓國連接大陸的重要口岸位置,充當著東北亞地區產業鏈條和經濟合作的中間環節。這一地區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和先進,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擁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其內陸腹地向北可延伸至整個東北地區和內蒙古部分地區,腹地規模巨大且交通便捷。遼寧具有吸引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尤其是重化工業轉移的優勢,而這種優勢的發揮必須借力于沿海地區與內陸腹地的互動協調發展。
二、遼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實選擇――沿海經濟帶與腹地的互動協同發展
按照遼寧省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部署,將重
點開發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丹東產業園區和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等五個重點發展園區,并以此為依托,五點連一線,形成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6個沿海城市所轄的6個省轄市和12個沿海縣市,長約1400千米,寬至30-50千米的沿海經濟帶,最終實現沿海與腹地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將遼寧建設成為國家新型產業基地、新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和沿海經濟強省。與“五點一線”協調互動發展的腹地經濟則被概括為三大區域定位:遼寧中部城市群――現代化裝備制造業基地和重要原材料生產基地的建設重點區;遼南沿海區――外向型經濟重點發展區,以大連為中心,是遼寧對外開放前沿地帶;遼西濱海走廊――石油化工為主體重化工業發展區,以錦州為中心,以石油化工為主體重化工基礎比較雄厚。“五點一線”與腹地經濟互動局面的建設不但可以加速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遼寧臨港經濟帶,還可以成為進一步打造遼寧沿海經濟增長區域的有力保證。
沿海經濟帶位于東北地區的前沿、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和東北亞經濟圈的關鍵地帶,是歐亞地區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陸橋”之一。沿海經濟帶不僅是遼寧,也是整個東北地區惟一的沿海經濟開放帶,沿海各主要港口通過交通發展軸線,承擔了遼寧及整個東北腹地的內外貿易的絕大部分。遼寧及整個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為主導的重工業基地、林業基地和商品糧基地,每年通過大連等沿海口岸輸出大量的石油、鋼鐵、建材、玉米、化工原料、機械設備等物資,同時輸入大量的煤炭、金屬礦石、小麥、鋼材等物資。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的目的,不僅限于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其戰略目的在于通過沿海經濟帶的構建和發展,帶動腹地經濟發展,最終形成沿海與腹地互動的發展態勢。一方面,沿海經濟帶連接內外兩個市場,能夠顯著提高地區經濟的外向度,引導遼寧及整個東北地區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加快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遼寧沿海與經濟腹地之間存在發達的交通通訊網絡,通過沈大、沈山、哈大等區域干線以及連接丹東港與牡丹江沿線的東北東部鐵路以及連接錦州與遼西及內蒙古東部地區的東北西部交通發展軸線,沿海經濟帶的發展最終將輻射遼寧、東北三省,乃至內蒙古東部地區,總面積約125萬km2。這些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林業基地、商品糧基地和外貿出口基地,也必將成為沿海經濟帶發展的有利支撐力量。
遼寧三大經濟區將助推沿海經濟帶的快速騰飛。通過產業鏈條延伸、高新技術應用與轉化等途徑將遼寧三大城市區域的現實優勢轉化為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優勢,實現生產要素在沿海經濟帶的優化配置。沿海經濟帶攜遼東、遼西沿海經濟區梯度發展。遼西與遼東半島沿海經濟區在發展上具有非均衡性,要形成梯度推移的發展態勢。政府要消除梯度推移的粘性因素,提高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沿海經濟帶與遼寧中部城市群協調發展。沿海經濟帶與遼寧腹地在產業的布局上要實現專業分工、優勢互補,使沿海經濟帶與腹地形成上游、中游、下游產業鏈條。
隨著區域經濟的縱深發展,沿海城市帶內外城市之間、港口之間、各城市群板塊之間的經濟聯系將更加密切,最終將形成沿海經濟帶與經濟腹地之間的良性互動發展格局,共同推進輻射帶的經濟發展。
三、遼寧沿海經濟帶與經濟腹地互動協同發展的漸進式路徑選擇
1、進一步發揮區域增長極的聚集作用
從理論上講,在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情況下,由于產業效益的差異,經濟增長并非同時出現于所有地區和部門,而是首先在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和部門得到發展,表現為主導產業和創新企業首先在某些城市和地區積聚并優先得到發展,形成“增長極點”,然后向擴散,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這種增長極(點)在經濟意義上特指推進型主導產業部門,在地理意義上特指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建設,便是首先人為地將經濟發展的優勢要素集聚到少數極點,加快某些推進型部門或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或行業在這些極點的集聚,形成一種資本與技術的高度集中,隨著極點自身的迅速增長,從而對周圍鄰近地區產生強大輻射作用。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比較優勢、定位及主導產業選擇如表3所示。
2、積極構筑區域經濟發展軸線
經濟發展軸線的形成首先是為區域經濟增長極點服務的,但軸線一旦形成,對人口、產業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產業向軸線兩側集聚,并逐步形成產業密集帶。同時,經濟發展軸線上集中的先進產業和資源又會通過產品、信息、技術、人員、資金等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的流動,對鄰近區域產生擴散作用,并與鄰近地區自身的優勢要素相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隨著沿海經濟園區與中心城市的不斷發展,相互作用強度的不斷增加,輻射和作用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張,產生了更高層次的互動要求。目前,正在規劃建設中的濱海公路西起葫蘆島市綏中縣,東至丹東東港,全長1443千米,總投資近60億元人民幣,預計5年內基本建成通車。一旦建成,濱海公路將整合沿海有效工業用地250萬畝,建設24個工業園區,并營建若干個沿海小城鎮,形成集港口運輸、觀光旅游、農業產業化于一體的新興城鎮地帶,將為遼寧省帶來1400億元產值。同時,遼寧還規劃新建大窯灣、長興島、鲅魚圈和仙人島港(區)至沈大公路的4條疏港公路;建設鴨綠江大道、渤海大道、長興島環島道路等連接“五點”與周邊城市、相鄰港口的聯絡線和內部道路體系。沿著這些交通軸線的建設,沿線將會興起的眾多中小城鎮,這些城鎮將成為連接“五點”園區和中心城市的次級或者三級增長中心。隨著這一過程的循環往復,將會形成一條環繞遼寧省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長軸帶,“點-軸”系統形成并不斷完善。
3、充分發揮區域集聚與區域擴散作用
集聚與擴散作用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同時并存的復合過程,盡管二者作用的強度及方式隨著區域經濟成長階段的不同而不同,但區域經濟系統的演化卻始終遵循著集聚與擴散及相應的空間均衡與不均衡過程循環往復、交替進行,呈螺旋式上升并不斷地趨于均衡的規律。
沿海經濟帶與三大經濟腹地(遼寧中部城市群、遼西經濟發展區、遼東半島經濟區)同屬于遼寧區域經濟系統的范疇之內,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共同發展,從而使系統呈現出各單一要素所不具備的“整體功能”,從而獲得“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隨著沿海經濟帶的不斷發展,并不會囿于帶狀的區域范圍之內,會向更大的范圍內不斷擴散,從而與經濟腹地形成互動發展的格局,實現共贏。發展中,可以以沿海經濟帶與遼中城市群的互動為核心,沿海經濟帶與遼西經濟發展區、遼東半島經濟區的互動為兩翼,在遼寧整個省域經濟范圍內形成多層次的互動合作體系,取得區域經濟的互動協調發展。
按照一般有機體的成長過程,是成熟之后就走向衰老,甚至是死亡。這是因為其內外諸要素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原先先進的區域主導產業部門可能進入成熟甚至衰退階段,拉動經濟增長的能力急劇下降;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區域產品滯銷,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科學技術進步,使原先的區域優勢轉化為劣勢,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沿海經濟帶與內陸三大經濟腹地都是遼寧省、東北地區乃至全國區域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其與東北腹地發生經濟聯系是必然的。向東北腹地的縱深擴散,可以增加遼寧經濟增長的空間,腹地擴大意味著市場規模的增加和遼寧區域經濟增長空間的拓寬。并且,東北所有的港口資源都集中于遼寧,這些港口為東北腹地的國際貿易和貨物轉運提供了暢通的運輸服務,同時,這也會提升遼寧各港口的功能,并增加其貨物吞吐量,有利于臨港產業等的發展,帶動遼寧區域經濟的增長。這種互動發展,會取得協同發展、雙向共贏的結果,形成沿海經濟帶-遼寧內陸三大腹地-全東北腹地的空間格局。
參考文獻:
[1]胡建偉,論環渤海開發戰略背景下的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J],管理世界,2006,(12)。
[2]徐江,遼寧沿海經濟帶結構優化問題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08,(3)。
篇6
[關鍵詞]海洋強國;遼寧;海陸聯動
[中圖分類號]F120.4;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4)08-0053-05
21世紀是人類全面開發利用海洋的世紀,開發海洋資源,發展藍色經濟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國際上,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韓國等海洋強國紛紛制定面向21世紀的海洋經濟發展戰略。黨的“十七大”報告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就曾明確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黨的十又提出“海洋強國”戰略,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海洋戰略”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海洋強國的內涵是指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發達、海洋科技綜合水平先進、海洋產業國際競爭力突出、海洋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大、海洋軍事實力和海洋外交事務處理能力強大的臨海國家;外延為通過海洋的強勢使其成為陸域的強國,此為海陸聯動強國。遼寧省作為海洋資源大省,2011年海洋經濟總產值在全國11個沿海省市中排在第八位,占全省生產總值15.1%,而排名第一位的廣東省海洋經濟總產值占全省生產總值18.6%,陸海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因此,本文在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全新背景下研究遼寧省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的統籌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意義。
一、我國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發展概況
海洋經濟是以海洋(包括海岸帶和海島)為空間活動場所,以海洋資源、海洋能源為開發利用對象的所有海洋產業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總稱。陸域經濟是相對于海洋經濟,以陸域為主要經濟發展載體,以陸域資源為對象而進行的各種經濟活動。
201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45496億元,比上年增長9.8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62%,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15.7%,涉海就業人員3421.7萬人。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18865.2億元,占海洋生產總值的41.5%,海洋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傳統海洋產業穩步增長,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迅速、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海洋產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上升。
沿海11個省市海洋總產值以廣東、山東、上海為前三位(圖1),體現了以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為重心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特別是由山東、天津、遼寧組合的環渤海地區近年來海洋經濟發展迅速,2011年地區總產值占全國海洋總產值35.9%,超越長三角的31.7%和珠三角的20.2%。而衡量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程度需要測算海洋產值占地區總產值的比重,天津以海洋產值占地區GDP比重為31.4%而高居首位,之后為上海29.3%、海南26%、福建24.5%、山東17.7%、廣東17.3%、遼寧15.1%、浙江14.2%、江蘇8.9%、河北6%、廣西5.3%。
二、遼寧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遼寧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發展現狀
1.海洋總產值呈逐年遞增態勢,在遼寧省經濟地位不斷增強。遼寧省海洋資源豐富,全省海岸線長292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2292.4公里,島嶼岸線627.6公里,海洋生物種類多樣化,資源量豐厚。遼寧省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五點一線”發展戰略后,海洋經濟總量逐年上升,從2005年1039.9億元增長到2010年3345.5億元,增長了2倍多,年平均增速達26.3%。海洋總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12.9%增長為2010年的15.1%(表1),在2006年和2011年,海洋經濟總產值增長率分別為42.2%和27.7%,超過了陸域經濟15.6%和20.4%的增長率,均表明海洋經濟的發展在遼寧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2.大連海陸經濟地位突出,增長極作用明顯。大連海岸線長1906公里,占全省海岸線總長度73%,陸域與海洋資源優勢互補,海陸立體交通運輸系統完善,城市現代化程度較高,已成為遼寧省甚至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1年大連市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033億元,陸域經濟總產值5150億元,分別占全省的比重為60.7%和23.2%,其中漁業經濟總產值646億元,占全省61.5%。大連港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達到2.67億噸,占全省34.2%,集裝箱量635.1萬TEU,占全省52.9%。可見,在海洋經濟發展上大連市作為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在陸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也較突出,2011年大連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150.63億元,超過沈陽市的5915.71億元,高居全省首位。
3.海洋產業結構呈現傳統態勢,第三產業比重提升優于陸域。遼寧省海洋產業仍以漁業捕撈及養殖業占較大比重,2006年至2009年,海洋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由9.9%增加到14.5%,說明我省海洋產業發展仍以傳統水產業為主,漁業資源的發展慣性依然存在并且養殖業作為優勢產業的地位不斷加強;海洋第二產業小幅下降,由2006年53.5%降為2009年42.4%;而海洋第三產業比重出現上升,由2006年36.6%增加到2009年42.4%,這一趨勢符合產業結構的基本演變規律,海洋產業呈現出由“資源開發型”向“海洋服務型”轉變的態勢,是一種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表現。陸域產業結構呈現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波動上升,第三產業保持平穩的態勢。
(二)遼寧海陸經濟聯動發展存在的問題
1.傳統產業占比重較大,新興產業發展緩慢。戰略性新興海洋產業是指以海洋高新技術發展和海洋資源大規模開發為支撐的,具有重要引領作用、較強產業關聯和巨大發展潛力的海洋新興產業。遼寧省傳統海洋產業結構所占比重較大,戰略性新興海洋產業發展緩慢,所占比重較小。2009年傳統海洋產業(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產值比重為93.3%,新興海洋產業(海洋油氣業、生物醫藥、工程建筑、海洋電力、海水利用、化工業)產值比重僅為6.7%;2010年,傳統海洋產業比重為93.7%,新興海洋產業比重為6.3%;2011年,傳統海洋產業比重略有上升為86.1%,新興海洋產業比重增加為13.9%,仍然低于全國海洋新興產業占海洋總產值18.3%的平均水平。其中,海洋生物制藥產業總產值為5.1億元,占全省海洋經濟總產值的0.15%。而山東省2010年海洋生物制藥產值達81.1億元,占山東省海洋總產值的1.0%。
2.海陸經濟缺乏聯動機制,難以發揮系統整體作用。海陸經濟系統的自發聯動需要較長的技術、產業轉移的過程,根據國內外海陸經濟發達地區的實踐經驗,政府牽頭建立科學、合理的聯動機制是推動兩大經濟系統要素流動的有效力量。一方面,遼寧省沿海經濟主管機構分散,初步建設階段沿海經濟帶常設辦事機構掛靠省外經貿廳,發展階段發改委設立遼寧省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交通廳、環保局、海洋與漁業廳等部門也涉及沿海地區的工作,造成多頭管理、反復協調的問題,缺乏權威性的國家層面的海陸經濟管理及評估機構來負責制定沿海發展規劃,提供相關政策。另一方面,海陸經濟技術欠缺共享平臺,海洋高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政府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遼寧省科技廳在現有項目支持的基礎上應在計劃項目安排和經費分配等各個方面進一步向海洋領域傾斜,構建海陸自主創新技術基礎研究與應用配套平臺。
3.海洋科研力量薄弱,高端人才缺口較大。遼寧省在發展海洋科研與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傳統優勢,擁有一批像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國內知名的專業院校和科研機構。從統計數據看,截至2010年,遼寧省共有海洋科研機構17家,從業人員1993人,與我國沿海其他省市相比,處于中等水平(圖2),但是,遼寧省高技術海洋科研力量較薄弱,缺乏高端人才,造成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緩慢。截至2011年,遼寧省共有海洋科研機構17家,從業人員2118人,其中高端人才(博士)所占比重為5.5%。廣東共有海洋科研機構25家,從業人員3088人,但是高端人才比重達到20.7%。
4.海陸規劃缺乏統籌意識,出現重復建設問題。隨著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海陸經濟在用海、用地等方面由于缺乏統籌意識而出現矛盾,在地方保護主義的阻礙下,遼寧沿海地區出現了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惡意競爭等問題。陸域項目建設需要大量的圍海、填海,造成海洋不同行業在分配使用岸線、灘涂和淺海方面的矛盾,致使海域污染日益嚴重。以港口建設為例,遼寧省港口群以大連港和營口港為核心,錦州港、丹東港、盤錦港、葫蘆島港共六港口,近年來大連港與營口港相互殺價行為雖然推升了貨物吞吐量,但港口利潤并沒有同比提高,內耗造成遼寧省港口整體利益的損失。與此同時,在港口建設上出現各市爭上億噸大港的局面。
5.海陸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尚未建立,造成近岸海域污染嚴重。由于海陸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尚未建立,造成近海陸源污染的監控、執法檢查等相應管理的缺失。根據近幾年《遼寧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遼寧省近岸海域污染形勢嚴峻。2005-2011年遼寧省近岸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總體上呈現逐年增多的態勢,綜合潛在生態風險為中等。2012年遼寧省監測的鴨綠江、大遼河、雙臺子河等八條入海河流攜帶入海的主要污染物總量為47.47萬噸,其中約53.6%的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污染物。從近五年的監測結果看,陸源污染排放是海洋環境質量惡化的重要壓力來源。遼寧省雙臺子河口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始終處于亞健康狀態,錦州灣生態系統處于不健康狀態,遼東灣北部和兩側的濱海地區海水入侵嚴重、鹽漬化程度較高。
三、促進遼寧陸海經濟聯動發展對策
(一)培育海洋新興產業,實現與腹地無縫對接
海洋產業與腹地產業間具有天然的對應關系,在加速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的同時,應借助遼寧省陸域雄厚的產業基礎,實現陸海產業有機聯動。
以高技術支撐海洋養殖業發展,構建海洋水產業與陸域食品加工、生物制藥業產業鏈;海洋交通運輸業以綜合物流服務為主要模式和方向,注重與陸域集疏運網絡的對接,構建陸海聯運大通道;修造船業可借鑒鞍鋼與大連新船重工的合作模式,借助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資源、技術及人才優勢,與陸域鋼鐵業、裝備制造業以及專科院校構筑產、學、研鏈條;鼓勵遼河油田向海發展,加速深海油氣勘探,構建與裝備制造業科研院所的研發合作;濱海旅游業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加強與陸域景點的打包、串聯。《廣東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專項項目管理辦法》已由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與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專項資金將集中扶持海洋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優先支持海洋生物高效健康養殖、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海洋裝備等產業發展,強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爭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
(二)優化港口群功能,推動臨港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遼寧港口群呈現大連港與營口港“雙足鼎立”的發展格局,今后在功能上形成錯位式發展的同時,遵循市場規則,允許各港口企業及相關部門適度的開展行業競爭,從而提高各港口的綜合服務水平。遼寧省港口群建設應適度超前于腹地市場的現狀,規避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周期,能夠及時滿足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
政府應著力培育或吸引那些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拉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帶動臨港產業集聚。并且,注重吸引那些為臨港核心產業服務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配套產業,加強集群效應。例如,鼓勵為大連臨港修造船業服務的先進船舶機電制造業的發展,提高集群的配套率和附加值。
(三)提升交通經濟帶水平,發揮集聚-擴散作用
沈大交通經濟帶作為沿海港口與陸域城鎮經濟要素的載體,首先必須加大交通經濟帶內交通運輸網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以沈大為一級發展軸,以本溪―丹東、盤錦―錦州、撫順―阜新為二級發展軸,并緩慢向朝陽和鐵嶺等地區輻射的點-軸系統。其次,將濱海大道建設為高技術產業帶,積極發展新材料、生物制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使這些產業在濱海經濟帶里不斷集群。最后,加強沈陽和大連中心城市對于周邊區域經濟、技術的擴散,加快生產要素、資源的流動與配置,發揮沈大經濟帶對于港口和內陸的拉動作用。
(四)創新管理機制,構筑腹地支撐沿海模式
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市場機制主導和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原則,支持陸域民間資本進入陸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等領域,創新陸海統籌管理機制。
首先,遼寧省應先試先行,成立省級陸海統籌委員會,協調管理陸海各產業的發展及陸海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以使各部門、各市、縣(區)目標明確、互相配合、提高效率,克服當前陸海綜合管理方面的弊端。并且遼寧省海洋漁業廳和環境保護廳應聯合制定《遼寧省海陸環境保護合作發展規劃》,完善近岸海域的監測評價體系,明確管理職責和執法檢查的責任與權利。其次,在對接《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與《遼寧海岸帶保護和利用規劃(2012-2020)》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出臺《遼寧省海陸統籌發展規劃》,進一步爭取國家更多的優惠政策與支持。規劃設立海洋經濟發展實驗區建設專項基金,重點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建設,支持涉海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支持海洋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最后,建立不同層次的管理結構,尤其加強橫向部門之間的聯系性,鼓勵民間機構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對陸海統籌規劃方面的不足進行彌補,加強海洋人才的引進與管理,造就一批適應海洋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創新團隊,形成更加科學、完整的陸海一體化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遼寧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遼寧海洋經濟蓄勢待發[J].遼寧經濟,2012,(2).
[2]姜江等.中國戰略性新興海洋產業的選取原則與發展重點[J].海洋經濟,2012,(2).
[3]常麗,薛巍等.遼寧海洋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時代,2013,(25).
篇7
【關鍵詞】江蘇 海洋經濟 產業集群 領先發展
自上世紀中葉以來,由于全球經濟發展大量消耗陸地資源給人類帶來的諸多問題,迫使世界各國開始重視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海洋經濟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現在,我國已把海洋開發作為重點經濟戰略,制定了《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擴大海洋經濟規模,提高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江蘇是擁有近千公里海岸線的沿海大省,承擔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任,海洋經濟崛起勢在必行。
一、江蘇海洋經濟崛起的必然性
1、海洋經濟是最具開發潛力的經濟
地球上海洋面積占71%,陸地面積占29%。由于過去人類對海洋資源的認識有限,世界經濟的主體是陸地經濟。隨著人類自身的擴張和工業化規模的擴大,現在已面臨陸地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的嚴重威脅。人類生存資源的供給正趨向海洋,海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主體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從當代科學發展觀來看,地球上絕大部分資源蘊藏在海洋,海洋經濟是最具開發潛力的經濟。
海洋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如今世界海洋經濟形成了4大支柱產業,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業。2006年世界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約為1.6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經濟總產值的4%。目前世界海洋經濟發展由直接開發海洋資源的產業階段跨入了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海陸一體化的,以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基本內容的系統整體協調發展階段。
2、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
我國既是大陸國家,又是海洋國家。發展海洋經濟是順應新世紀全球海洋大開發潮流的客觀需要。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比較緩慢,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大約滯后10年左右。2008年2月,我國正式《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總的指導思想是:海洋事業要加強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調控、指導和服務,提高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壯大海洋經濟規模,優化海洋產業布局,加快海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海洋循環經濟,提高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也把海洋科技列為我國科技發展五大戰略重點之一。因此,開發利用海洋,發展海洋經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發展海洋經濟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進一步戰略部署。一是要積極支持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二是深化沿海地區的改革開放,拓展海洋產業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海洋經濟的水平。三要大力發展海洋等產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據統計,200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24929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11%,遠遠超出同期世界主要海洋產業產值占世界經濟總產值4%的平均水平。從實施海洋開發到發展海洋產業,標志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從資源型經濟向知識型經濟、高新技術產業轉變,向整體協調可持續方向發展。
3、江蘇不應該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洼地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在沿海,而江蘇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卻在沿海。這深刻揭示江蘇經濟發展的嚴重缺陷――沿海地區內陸化經濟現象。無庸質疑,江蘇現在已經是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洼地,明顯落后于廣東、福建、山東、浙江等沿海省市。如果這一被動局面不及時扭轉,將會使江蘇逐漸失去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地位。
江蘇省政府把實施沿海開發戰略作為江蘇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是一個事關江蘇經濟發展全局的方向性選擇。江蘇是人口和經濟大省,資源緊缺是長期制約江蘇發展的客觀因素。從長遠看,要想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穩定性,增強資源的自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實施沿海開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才能使江蘇未來發展具有更為廣闊的空間。沿海開發的可利用資源是極其豐富的,如海洋生物資源、化工資源、新能源、旅游資源等,都屬于世界性未來經濟資源。
二、科學構建江蘇沿海開發產業集群
1、海洋經濟開發需要產業集群支撐
從世界范圍看,產業集群化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大多是集群模式。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海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沿海各國發展起點都比較高,采用產業集群模式發展海洋經濟是經濟趨勢。它所具有的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是其他形式無法比擬的。
沿海經濟帶的開發和崛起,是人口和產業向特定自然區的集中、集聚、軸向擴散的過程,也是以產業活動為核心的社會經濟活動與自然資源、環境的有效融合。資源和環境具有自然和吸引人類繁衍生息、從事產業活動的集聚力。臨水區位帶來的便利和低成本運輸,是許多產業集聚的基本動因和動力。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國的海洋經濟發展,都是由早期的自由式發展逐漸調整為有規劃的產業集群式發展,以產業集群的結構支撐與配合取向,來確定本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
2、江蘇沿海開發需要構建七大產業集群
江蘇沿海開發的核心是科學構建產業集群。江蘇省這些年在沿海經濟發展方面雖然有些落后,但在實施新一輪沿海開發過程中,也決不能急功近利、盲目發展。應該以后來者居上的目標和戰略遠見來審視江蘇沿海發展的前景。要在世界海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看江蘇海洋資源的價值趨向;要從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中,明確江蘇海洋經濟的區域定位和方向;要從沿海其它省市的發展模式中,借鑒經驗,力爭在高起點、高水平上做到科學發展。要從戰略高度重視培育沿海產業集群,樹立新觀念、接受新思維、開創新路徑,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區域整體發展為系統,以科學構建沿海產業集群為核心,培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這是江蘇沿海開發的重要方面。
江蘇沿海的區位交通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非常明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應構建和培育7大產業集群。
(1)臨港工業產業集群――發揮國際通港口優勢
(2)港口城市服務產業集群――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
(3)生態旅游產業集群――發揮生態型海濱城市優勢
(4)重化工產業集群――發揮海洋能源、資源綜合優勢
(5)醫藥產業集群――發揮當地龍頭企業優勢
(6)海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發揮近海漁業資源優勢
(7)重型裝備制造、修造產業集群――發揮海陸聯運優勢
在上述7大產業集群中,港口城市服務產業集群將對其它6大產業集群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要充分發揮連云港的領先發展作用
1、連云港在江蘇海洋經濟崛起中占核心地位
縱觀國內外海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港口城市歷來都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基地。龐大復雜的海洋經濟系統運行,所有環節都與港口城市的服務功能密不可分。江蘇沿海開發的首要任務應該是重點建設和發展港口城市,圍繞港口服務提升城市功能。連云港是江蘇第一大港,也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都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這也是江蘇發展海洋經濟所必須利用的第一資源。現在連云港市的城市定位已基本明確,需要江蘇省下大力氣加大投入力度,把連云港打造成本省的沿海港口城市品牌,充分發揮其在江蘇海洋經濟崛起中的領先發展作用。
2、政府提升城市服務功能要把連云港市作為以港興市的港口城市,服務港口發展是城市的主要功能
長期以來,在連云港市的城市建設中,存在著主城區與港口相脫節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對港口服務功能的支持力度,不僅影響了港口的發展,還模糊了港城的發展特色。自2005年以來,連云港對城市長遠發展規劃進行了科學論證,確定了主城區東移,重點發展港口所在地連云區,提出了“一體兩翼”的港口發展戰略。只有城市與港口聯合發展,才能真正實現以港興市的目標。從政府層面來看,支持港口發展的關鍵是提升城市的服務功能,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重點完善金融、物流、貿易、餐飲、文化旅游服務等各種中介服務,營造海港城市活力氛圍,創造良好的投資服務環境。
3、著力發展臨港工業產業集群
港口經濟是海洋經濟的龍頭,而臨港工業是港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連云港港口的發展比較單一,物流海運是主要內容。從國內外港口發展的成功經驗來看,圍繞港口先行發展臨港工業產業集群,是支撐港口經濟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連云港在新的“一體兩翼” 發展戰略中,要吸取先進理念,把發展臨港工業產業集群作為大港口建設的重要方面,以“一體兩翼”所展開的廣闊空間,吸納與港口優勢聯系密切的新興產業集群,使更多的工業產業分享港口的便利輻射。同時依托優越的港口城市服務功能,實現相關海洋產業經濟,真正使連云港成為江蘇海洋經濟發展的龍頭。
4、盡快創建江蘇海洋大學
在連云港市創建江蘇海洋大學,已列入江蘇省“十一五”規劃當中,這是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國外來看,一個重要港口城市的發展,人力資源供給是締造軟環境的決定性因素。大學是集聚和涵養高級人才的場所,它對港口城市文化、投資、服務環境等的改善,是全方位的。連云港的建設需要大量海洋專業人才,江蘇海洋經濟發展更需要大批科研人才。以淮海工學院為基礎,在連云港創建江蘇海洋大學,使其成為支持江蘇海洋事業發展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對江蘇實施沿海開發戰略和海洋經濟崛起有重大意義。淮海工學院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聚集了一批與海洋科學密切相關的教學科研人才,已具備創建江蘇海洋大學的條件。在連云港創建海洋大學,將會有力地推動連云港及蘇北地區的跨越式發展。
(注: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08SJB7900002。)
【參考文獻】
[1] 李珠江:21世紀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戰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 葉向東:現代海洋經濟理論[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3] 于謹凱:我國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4] 褚同金:海洋能源開發利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篇8
一、國內海洋經濟發展要求與人才培養的基本特征
(一)國內海洋經濟總體發展良好
據統計,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為3843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7%,創造就業崗位3350多萬個,比2009年增長了12.8%。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22370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6069億元。《201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4557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0.4%。創造就業崗位3420萬個,比上年增加70萬個。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26508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9062億元。從中不難看出,我國海洋產業增長態勢良好,海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加快促進我國海洋經濟的戰略轉型。自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發展“海洋經濟”后,沿海各省紛紛開始規劃“海洋夢想”。2011年1月4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正式批復,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發展戰略;隨后,國務院又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和《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自此,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為代表以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深圳經濟特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等沿海經濟區域的“3+N”沿海經濟區發展布局業已基本形成。
(二)三大沿海經濟區涉海人才培養基本特征
同樣是海洋經濟區,但三個省份的稱呼各有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洋經濟的發展側重點也不同,面臨的海洋人才培養問題也各不相同。
1.山東省海洋科研實力居全國首位,科技進步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半島藍色經濟區的7座城市共有高校54所,與海洋相關的專業,如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洋資源環境、船舶制造、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港口海岸工程等26個本科專業,分布在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煙臺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7所院校。其中,中國海洋大學有12個相關專業,占了較大比例。高職專業主要面向水產養殖、水上運輸、港口運輸、港口水利工程等,與海洋高端產業有關的專科專業幾乎空白。可見,山東海洋人才培養面臨著海洋高端產業相關的專業空白點較多、涉海學科專業單一,分布點少且過于集中、人才培養層次搭配不合理及高校定位有待調整等問題。
2.廣東省在海洋經濟發展進程中,基本形成了一支匯集海洋管理、海洋執法與海洋科技人才的生力軍,很多實力雄厚的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如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湛江海洋大學等,在海洋生物、海洋漁業、海洋地質、海洋工程和造船等領域都有一批高水平的帶頭人。但是對于廣東省的海洋經濟建設,仍存在著海洋專業人才總量不足、海洋人才分布和專業結構不太合理等方面的不足。
3.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在近十年中發展迅速,海洋科技教育力量已初具規模,涉海學科和專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目前,全省已有涉海高等學校19所,省部級涉海重點學科9個,海洋本科、專科專業點數居全國第二位,擁有海洋類專業在校生4200多人。總的來說,海洋教育結構不斷得到優化、涉海專業布局也日趨合理。但是,與山東、廣東等地相比,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如缺少學科優勢鮮明的綜合性海洋大學、缺少涉海國家重點學科、涉海專業種類分布較狹窄、人才培養層次較低、海洋新興專業缺乏等。
二、浙江省高職涉海人才培養現狀
(一)加強浙江省高職涉海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浙江省處于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處沿海,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港口條件得天獨厚,全省海域面積26萬平方千米,為陸域面積的2.6倍,海岸線長6500多千米,海岸線長度和海島總數分別約占全國的1/5和2/5,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產總值達4500億元。2011年《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獲國務院批準,意味著浙江海洋經濟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是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浙江省綜合實力和維護國家海洋利益的重要舉措。作為海洋資源大省,浙江省的海洋人才培養與海洋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目標還不相適應,海洋科研機構和海洋開發人才相對缺乏。海洋經濟的發展需要海洋人才的培養來推動,只有加大海洋教育的投入,加強海洋人才的培養,才能促進海洋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力發展海洋高職教育,加快涉海工程類、涉海開發類和涉海管理類等涉海專業建設,為海洋經濟提供人才保證和科研支持,實現大海、大地、大橋、大島一體化,海洋風能、潮汐能的開發利用,以及海洋旅游、港口物流、港口貿易等蓬勃興起,對早日實現海洋經濟強省和海上浙江的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二)浙江省高職涉海人才培養特點
1.涉海專業設置面相對狹窄。浙江省內涉海專業涉及面較廣的高職院校主要是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涉及的專業有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國際航運業務管理、集裝箱運輸管理、船舶機械制造與維修、船舶工程技術、船舶舾裝、船機制造與維修、港口業務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物流管理、海洋旅游管理、國際郵輪乘務等。其他高職院校往往只涉及一兩個涉海專業,尤其是對應浙江省現代海洋產業要求的涉海專業明顯偏少。
2.契合海洋經濟的新專業缺乏。海洋產業一般包括海洋新材料業、海洋旅游業、海洋服務業、海洋港口運輸業、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造船業、海洋石油化工業、海洋紡織業、海洋地礦業、海洋藥物業、海洋捕撈業、海洋養殖業等12類。國務院批復的《關于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中明確提出:浙江省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包括海洋新興產業、海洋服務業、臨港先進制造業、現代海洋漁業等4大產業。從圖1中不難看出,與目前浙江省高職院校涉海類專業設置對比,契合海洋裝備制造業、清潔能源產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水利用業與海洋勘探開發業等新興海洋產業的涉海類專業嚴重缺乏。與浙江省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中各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海洋工程建設類專業明顯偏少。
3.涉海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無法適應經濟和社會對涉海人才的需要,必須根據不同的涉海學科、專業要求,用多維視角創新涉海人才培養模式。涉海學科、專業對高技能應用型的高職人才的要求不僅要接受涉海專業教育、專業技能的培養,還要接受傳承文理融合的通識教育和注重創新精神的創新能力的教育。#p#分頁標題#e#
(三)海洋經濟示范區背景下的高職涉海人才培養思考
1.優化專業設置,增加契合海洋新興產業的專業。學科專業建設是提升高校辦學水平和層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主要載體。浙江省涉海專業人才培養就要圍繞海洋新興產業、海洋服務業、臨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漁業等現代海洋產業的發展要求,對高職院校涉海專業進行合理設置、優化布局、整體提升。《浙江省高校海洋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中明確提出,“在涉海專業建設上取得突破”,“增設一批海洋經濟發展急需的新專業群,建成一批涉海特色專業,加大專業調整力度”,“根據海洋經濟發展對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涉海高等職業教育的浙江經驗,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平、中國特色的涉海高等職業學校”。作為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中的重要試點———舟山,土地資源十分有限,沿海灘涂資源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舟山市近期可圍墾灘涂面積為12308.09平方千米。因此,科學合理推進圍海造地是促進舟山新區建設的有效途徑。《浙江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方案》中提到,要提高港口航運能力,海陸聯動的集疏運網絡日益完善,構建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網;積極開發風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供應結構。風能、潮汐能等資源豐富的舟山正在積極研究開發海上風力發電、潮汐能發電等海洋新能源“富礦”。涉及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的相關產業還有與民生相關的海水淡化處理、海島旅游等方面,這些產業都需要大量的涉海類人才。因此,有關高職院校要以海洋經濟建設為導向,主動對接海洋經濟對技能型人才的實際需求,對現有涉海專業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并適時增設契合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專業,加快涉海專業建設,構建高職涉海專業群。海洋知識領域的多學科性和交叉性也十分明顯,單一海洋學科的高校已不能適應海洋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還要把涉海學科專業通過與其他學科專業交叉融合,進一步衍生新的涉海學科或專業方向,滿足海洋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擴大涉海專業、涉海行業的人才培養覆蓋范圍,促使更多的高職院校參與到涉海人才培養的隊伍中來。根據海洋經濟的發展前景,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契合浙江省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將涉海學科與學校優勢學科相結合,積極發展海洋開發專業群建設。學校涉海類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思路是開設海洋工程類、海洋開發類、海洋管理類專業。其中,海洋工程類包括港口工程技術、海岸工程技術、海水淡化、近海測量等方向;海洋開發類包括風力發電設備及電網自動化(海洋風力發電方向)、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海洋動力等方向或模塊;海洋管理類包括港口物流、濱海景區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等方向或模塊等。
2.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將海洋經濟融入教學。海洋知識領域涉及的學科面多而廣,海洋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不但要具備扎實而豐富的海洋開發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通曉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基礎知識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現代海洋人才的過程中,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教學內容和體系中融入海洋經濟的相關知識;在課程設置中增加海洋文化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拓展涉海專業的教學實踐平臺。將海洋經濟領域涉及的知識充實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去,改變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具有學校特色和水平的涉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3.開展校企合作,為涉海專業人才提供實踐平臺。高職教育的特點就是要緊貼市場需求培育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市場需求的特點主要來源于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建立一批涉海類專業的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形成開放性、專業性的技術服務平臺。要以涉海企業為主體,以海洋經濟發展為導向,構建起產學研相結合的海洋人才培養平臺。同時,高職院校要積極參與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加大與政府、部門及企業的對接力度,與涉海類企業開展重大科研和產業項目的合作,加強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力度,積極建設海洋科研基地和創新服務平臺,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社會服務。如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在“十二五”期間,擬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為港口物流)和海洋開發技術兩個學科;擬新建海洋能源開發與利用研究團隊,海岸工程技術研究所、海洋經濟研究所、海岸防災減災研究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海洋動力研究所等6個科研團隊。隨著海洋經濟的發展,如何開發、利用、管理好海洋是一項很重大的工程。學校積極與國內一流的海洋教育資源、海洋科研基地合作,擬在海岸工程、海洋測繪、港口物流、海水處理、海洋防震減災、濱海旅游、海洋動力、港口自動化等方面開展科研與技術服務。
4.加強涉海師資隊伍建設,為人才培養提供智力保障。《浙江省高校海洋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中明確提出:“根據海洋學科建設、科技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需求,為打造形成海洋科技人才高效匯聚、快速成長、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啟動海洋類師資與科技人才提升計劃。”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由于涉海類專業的專業性較強,對師資的要求更有其特有的高要求、高標準。高職院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涉海類專業師資隊伍,就要通過聘用、外引和內培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學校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的需要,重視涉海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同時,高職院校還要采取“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派出去”是把教師送到國內外知名的涉海企事業單位和同類院校學習、進修;派教師去沿海水利、港航、交通等單位掛職鍛煉,從事管理、施工、勘測等,獲取最新的海洋開發技術和實踐經驗來指導教學。“請進來”是把海洋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學者請到學校講座或作學術報告,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徑地提高涉海師資隊伍素質,提升涉海專業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不僅滿足了教學的基本要求,也為培養高素質的涉海人才提供了智力保障。
5.政府積極引導,整合資源,錯位發展。涉海專業人才培養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在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的背景下,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政府應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特點,給予不同程度的扶持。積極引導高校從自身實際出發,準確定位,重點發展自身優勢涉海專業或方向;整合教育資源,錯位發展,避免省內高校涉海專業重復設置。#p#分頁標題#e#
篇9
[關鍵詞] 外向型經濟 產業升級 關系
一、江西外向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問題
近年來,江西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勢頭雖然良好,產業結構調整也在不斷優化,但我們仍然不難看出江西外向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還存在不少問題,表現在:
1.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脫節
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江西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思路日益完善和成熟。然而,各地在貫徹實施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過程中,各自為政,缺乏橫向協調,而且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嚴重脫節。主要表現在:重復引進外資項目,既浪費資金,又影響主導產業發展;為爭取外引項目競相提供優惠,妨害了優勢地區的形成;為推銷外貿產品競相壓價,損害國家整體利益;實行地方保護,阻礙了優勝劣汰的企業兼并過程和產品升級換代。工業園建設遍地開花,平均每縣一個,甚至有些小鎮都有自己的工業園區,園區規模偏小,且大多資金緊缺,制約工業園區健康發展,進園企業少且大多為小規模項目,難以形成集約型經濟效應。江西省工業園區普遍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強企業,如不協調好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關系、不加扶優強企業的引進和對現有企業的培優扶強步伐,則江西工業園區難有大的作為,江西外向型經濟也將難有大的起色。
2.引進外資的方向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偏差
江西省引進的外資多集中在第二產業,比例為58.8%,而在我省發展相對落后的農業和采掘業等第一產業比例都非常低,只有1.76%,這與我省第一產業利潤率較低、投資回報期長相聯系。目前江西省的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只有35%左右。第三產業亟待發展,而外資進入的比例卻不高。由于實行比較優勢戰略,江西省各地都比較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進入第二產業的外資也多是投入了勞動密集型行業。外商投資的這種結構性傾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三次產業的結構性偏差,在產業經濟理論中,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成為帶動產業升級的領頭產業已經得到了說明。同理,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也是無力帶動我省產業結構升級的。甚至在一些地區,利用外資越多,產業結構的劣化可能越是嚴重。外資企業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占用我國配額,壓縮了國內企業的出口,另外,外資企業還與我國企業爭奪國內市場。這與我省想利用外資提升我省產業結構的本意有偏差。
3.產業結構層次低與增強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要求的矛盾
江西省的產業技術級次低,而且產業中傳統產業比重大,技術含量低,而高新技術的優勢產業比重偏低。以至于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占主導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術資本密集型產品占次要地位。在世界貿易利益的分配中,由于我省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獲得的出口利潤的份額是很小的,許多出口產業由于缺少利潤無法擴大規模、改進技術、提高國際競爭力,這又對我省企業出口產業結構的升級帶來阻力。如果長期靠出口大量低需求彈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很容易陷入一種出口與貧困化同步增長的尷尬境地,也就是說,出口不斷增長,但出口企業卻舉步維艱。
二、江西省產業升級與外向型經濟發展關系不協調的原因分析
1.進口貨物結構轉換與國內工業升級的內在要求不一致
最近幾年來,隨著我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我省進口增長也較快,但國有企業進口先進技術設備的較少,進口貨物結構中原材料進口比重相對偏高。2004年,江西省進口同比增長49.9%,其中原料性商品如鐵礦砂、鋼材、銅礦砂增長迅猛,增速分別為65.5%、93.4%、3.0倍,而機電產品及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比例及其增幅都較小,進口貨物結構轉換與國內工業升級的內在要求不一致,進口品質量下降也較為嚴重,走私嚴重沖擊正常進口,使進口貿易對先進出口產業結構升級和進出口貨物優化中的積極作用受到抑制。
2.經濟開放度有限,不足以帶動產業升級
隨著國內市場供求總體格局的轉變,長期困擾我省經濟健康發展的結構問題更為突出,以往在結構調整中,較多地強調增量而非存量調整,較多地依賴政府力量而非市場機制,較多地局限于國內市場而非在世界經濟背景下展開,因此,結構調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盡管多年來我省出口產品結構有所改善,制成品特別是機電產品比重有較大提高,但由于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一定程度上的脫節,出口部門對整體結構優化的促進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從我國沿海經濟發展經驗看,越是開放的部門,技術進步越快,國際競爭力越強。我省在開放型經濟中不僅要獲得借助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帶來的比較利益,更要借助開放型經濟提升和優化自己的產業結構,提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比重,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提升我省的產業結構。
3.產業選擇缺乏戰略部署,也沒有解決好結構矛盾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進行結構調整,我省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發展所有的產業,而只能是發揮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全面參與國際國內分工,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在國際分工中取得最大的效益。長期以來,注重地區經濟傾斜,忽視產業結構傾斜的經濟政策,使得江西經濟缺乏產業布局區位功能和產業結構效益,產業選擇也缺乏總體戰略部署。隨著專業人才及勞動力大量流向發達的東部沿海城市,制約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農業、能源、原料和交通運輸等基礎產業也逐漸日薄西山,基礎產業遠沒有成為我省經濟起飛的基礎。
三、我省產業升級與外貿發展戰略關系協調的政策建議
1.兼顧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
在外向型產業結構條件下,各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對一國或地區貿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產生若干直接的影響,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較快,在貿易結構中的比重必然趨于上升。而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較慢,甚至出現衰退現象,因而在貿易結構中的比重趨于下降。同樣,一國或地區的貿易結構對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很大影響,如果進口與出口之間缺乏產業結構的有機聯系,即在進口與出口之間缺乏有效的產業鏈,二者則難以相互提高。進出口通過國內產業結構有機地銜接起來,形成較高的互補關系,不僅能極大地發揮一國或地區的比較利益,而且能有效地促進一國或地區產業結構的改造,促進一國或地區對世界競爭適應性的提高。因此,江西省經濟發展要兼顧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提高進出口的互補性,在進口和出口之間建立了一條穩定有序的產業結構鏈,通過產業的調整,在進出口之間建立了類似投入產出的關聯方式,這樣對外貿易有效地推動了產業結構的改造,加強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而產業的改造和世界競爭力的提高,又從根本上保證了貿易結構的改變,促進著進出口之間的結構聯系和良性循環。
2.重視外向型經濟戰略與產業升級協調發展
在發展外貿與引進外資過程中,充分考慮對本省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一方面要利用我省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和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并提高其中的技術含量,同時,注重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以及不可再生的生產性資源產品;另一方面在現有比較優勢基礎上,抓住新一輪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我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有利時機,通過技術創新,培育新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進一步促進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從而提升和優化我省進出口產品的結構,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產業的不斷升級。在引進外資上,盡量避免外國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的消極影響,我們有必要通過有關的措施,加強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引導力度,加大對第一、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在工業中,要引導外商增加對重工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投資,在第三產業中,引導外資適度增加對公共部門和技術服務業的投資,提高對商業服務的投資質量;外資來源地盡量分散,促進歐美外資的進入,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跨國公司的進入。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外資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擴散。
3.發展戰略主導產業,實施競爭優勢戰略
戰略主導產業的選擇是產業升級的前提和關鍵,合適的戰略主導產業的選擇,是推動整個產業結構優化和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我省應根據本省的歷史條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發展戰略的需要,正確選擇適合本省的戰略主導產業。我省應緊緊抓住國內外資本大流動和產業梯度大轉移的機遇,主動接軌長、珠、閩經濟圈,融入電子信息及家電產業全球化潮流,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著力擴大增量,努力培育新的增長極。要培育強大民族產業,尤其是重點培植收入需求彈性高、生產率上升快、產業關聯效應大的主導產業。要做到充分發揮我省固有的靜態比較優勢和發掘動態競爭優勢,以體制機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為強動力,激活資產存量,強化已有優勢,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戴左偉江:江西外貿發展中的結構問題及對策(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11)
[2]鄭伯紅張方:中國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差距與對策(J).經濟師,2001,(9)
[3]陳滿湘:湖南經濟開放度的空間差異與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J).當代財經,2004,(3)
篇10
【關鍵詞】城市群 現狀 路徑
一、引言
“十二五”時期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生產總值預期突破30000億元。明確提出了環首都經濟圈、沿海經濟隆起帶和冀中南經濟區三大戰略,而省會石家莊被確定為冀中南經濟區的中心和龍頭。因而,如何推進冀中南城市群建設,打造以石家莊為核心的冀中南經濟增長極是“十二五”期間工作的重點,對推進全省經濟發展水平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二、冀中南城市群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中心城市作用不強
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對石家莊的定位即“省會城市和京津冀第三極”。雖然石家莊經濟總值逐年上升,但是與周邊省會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沒有發揮作為冀中南經濟區核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就目前發展來看,石家莊和衡水、邢臺、邯鄲等地未能實現資源整合,良性互動;石家莊城市化水平低,競爭優勢不明顯,沒有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高污染高能耗企業比重大
據河北省統計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結構指標》,河北省第二產業占生產總值2000年為49.9%,2005年為51.8%,2011年上升為53.5%,而第三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是2000年33.8%,2005年33.3%,2011年為34.6%。冀中南地區的經濟增長主要以第二產業推動,依托臨近礦產資源的地理優勢,鋼鐵,煤炭化工產業比重很高,因而導致資源能耗高,環境污染重。據河北經濟年鑒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情況》顯示,全省2005年能耗達13976.29萬噸,2011年耗能達19996.33萬噸,其中石家莊工業耗能也從2005年的2256.15萬噸升至2011年的2883.07,邯鄲、邢臺等地的耗能也在逐年增大。目前發展來看,石家莊的服務業發展規劃相對成熟,但是還需進一步落實,邢臺,衡水等地產業結構規劃不成體系,經濟結構單一,沒有形成發展規模,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冀中南經濟區的發展進程。
(三)對外開放程度低,利用外資不足
2013上半年,河北省實際利用外資完成34.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3.3億美元,增長8.2%。外資向大項目聚集。合同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到位外資28.3億美元,增長6.3%,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資的85.0%。雖然利用外資數量呈上漲趨勢,但是與周邊山東,河南,山西等省份相比,比重偏小,增速偏低。并且,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省會石家莊,冀中南城市群中其他城市利用外資情況更不理想。
三、冀中南城市群發展路徑
(一)發揮省會石家莊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
借鑒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理論”,要想帶動冀中南地區城市群的發展,石家莊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不容小覷。打造以石家莊為核心的區域增長極,由點及面擴散開來,輻射周邊城市,帶動石家莊周邊各縣市的經濟增長。深入貫徹執行河北省“十二五”規劃,要抓住機遇,制定詳細發展規劃,把石家莊打造成冀中南地區工業、交通、現代服務業、旅游等行業的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二)推進冀中南城市群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首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重點發展第三產業,如教育、金融、商貿流通,電子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其次,擴大高污染高耗能產業整改資金規模,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服務業,擴大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鼓勵并支持冀中南地區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給予必要的資金政策支持,減輕小企業發展負擔,激發創新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三)促進產業集聚
促進區域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就必須提升區域產業集聚度。產業集聚是推進冀中南經濟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冀中南地區要明確做好主體功能區規劃,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1)加快工業聚集區建設。高標準編制產業聚集區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項目和產業聚集。(2)加快工業向沿海轉移。以黃驊港、曹妃甸港為依托,推動鋼鐵、石化、煤化、鹽化、重型裝備制造等重化工業向沿海轉移。(3)加快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在資金政策方面推動河北鋼鐵、冀中能源、河北航空、長城汽車、英利集團等企業做大做強。(4)搞好工業生產運行調節。加強協調調度,推進產需銜接、銀企對接,完善省、市、協會、重點企業“四位一體”的監測體系,抓好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煤電油運等要素供應,保證企業生產經營,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首先,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推進清潔生產示范,從源頭和整個過程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其次,針對冀中南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提高煤礦、鐵礦的資源利用水平。推進工業固體廢棄物,農業廢棄物和建筑、道路廢棄物的資源化水平,提高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最后,冀中南地區要嚴格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規劃和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構筑鏈接循環的產業體系,提高資源產出率。
(五)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優化投資結構,改善投資環境
首先要轉變招商理念,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領域,開展多渠道招商,加快利用外資轉型升級,加快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等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和龍頭企業,培育利用外資新的增長點,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爭取利用外資實現突破。其次要加強利用外資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嚴格把好環保、節能、安全、質量準入和審核關,加強對重大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最后是優化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對外商吸引力。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機遇,發揮河北獨有的區位優勢,展示河北良好形象,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企業投資興業。
參考文獻
[1]王樹功,周永章.大城市群資源環境一體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12.3.
[2]胡冬原.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J].河北經濟,2004,(11).
[3]逯小平.冀中南經濟區規劃設想[J].經濟論壇,2004,23.
[4]劉秀蘭.河北省冀中南經濟隆起帶發展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09(2).
[5]菲利普·麥卡恩.城市與區域經濟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