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范文
時間:2023-03-15 14:44: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走近科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請關注中央電視臺10套《走近科學》暑期系列節目《叢林秘影之探秘叢林矮人》。
是惡搞,還是致敬?
“走近科學體”躥紅
“開端一定要詭異,劇情一定要曲折,當事人一定要權威,結局一定要坑爹。”近日,有觀眾根據央視10套節目《走近科學》總結出的“走近科學體”的教程爆紅網絡,不少網友紛紛撰寫“走近科學體”奇文,或惡搞或戲仿《走近科學》欄目。相關人士認為,這并非壞事,而是對國內科普欄目的一種致敬,是一種成功的民間營銷。
部分網友惡搞“走近科學體”
據了解,《走近科學》欄目于1998年6月1日開播,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大型科普欄目。2001年7月9日央視科教頻道開播,《走近科學》作為其主打欄目在央視10套晚間黃金時段播出。該節目以傳播科學知識為宗旨,在各類節目評獎中屢次獲獎。
然而部分網友對該節目的評價卻并不高。搜狐網友“昏然”指出節目中將“打呼嚕”稱為“深夜里的恐怖怪音”;“神經病”稱為“靈魂出竅”或“僵尸附體”。新浪網友“游蕩的小影子”更是一針見血地說,《走近科學》里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這樣的語句,就是嘩眾取寵。
在網友們競相調侃、惡搞的過程中,“走近科學體”的教程也被好事者炮制出來。隨后,蠟筆小新篇《走近科學:成年的幼兒》、白雪公主篇《走近科學:探秘叢林矮人》、多啦A夢篇《走近科學:人貓傳說》等奇文競相出籠。
《走近科學》制造出了豐富有趣的情節
“無論怎樣,《走近科學》以其貼近讀者的態度,制造出了豐富有趣的情節,因為好看,才使更多觀眾和網友感到親切。”本土作家高銘指出,自己十分喜歡看科普節目,他認為《走近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鑒了《國家地理》的手法,“當然受某些題材局限,可能有些形式大于內容,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是一個國產科普的好節目。”
為了表達對《走近科學》的敬意,晉江文學網網友“飯卡”,寫了一部目前“最長科學體”小說《千妖百魅》,以女大學生江珧應聘入《非常科學》欄目組上班為開端,借用了《走近科學》的幾個著名調查事件進行發揮。該帖子在晉江文學網上,日點擊率最高達471823次,引發“走近科學體”創作。很快,這部網絡奇文被武漢一家動漫出版商所斬獲,今年6月已出版。
“其實,《走近科學》在一定意義上融娛樂、趣味、知識性為一體。”“飯卡”說,“網友們總結的一套‘走近科學體’教程,其實能更大程度地傳播該節目,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篇2
一、知識內容的傳授宜“泛”不宜“深”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中,《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漸漸代替了沿用了10多年的《小學自然教學大綱》。傳統的自然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知識的掌握的深度成為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目標的重要標準。換言而知,也就是學生掌握的知識得越深奧就越有水平。這造成了自然教學內容繁、難、偏、舊的狀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在開篇第一章并已經表明:“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小學科學課程。”表明小學科學教育更加著重于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而非知識和技能。
承言,科學素養的培養當然也包括科學知識的掌握,但應該指的是全面的并且基礎的科學知識,而非深奧和專門的學科知識。小學科學分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和地球宇宙三個知識模塊,涉及內容十分廣泛,但在課程標準的規定中,這三個知識模塊的知識目標也只是達到“了解”、“初步認識”和“感性認識”的層次上。可見小學科學的知識傳授上應該是“廣而淺”,而非“深而專”。然而在教學實踐上,很多老師沒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思路,一味著重傳授知識,更有甚者覺得教材上的知識過于基礎,不夠深,而補充上更加深奧專業的知識,小學科學頓時成為了物理課、生物課和地理課等學科教育的拼湊。知識的深奧導致了學生學習吃力,到最后,有限的教學時間都花在了局部深奧的知識的傳授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情感等科學素養的其他重要的方面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與課程標準背道而馳。
據此,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上,小學科學的在教學內容上應該降低知識的難度,宜泛不宜深,爭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于不同學科的基礎知識的教學上,讓學生多涉略,盡快對科學世界形成整體全面的認知。除此之外,應該從問題出發,讓學生多點動手,多點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著重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形成應有的科學態度、情感和價值觀,落實科學素養的培養。
二、探究實驗器材宜“常”不宜“專”
不少學校能夠認識到小學科學教育的意義,認識到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價值,本著致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學探究環境的出發點,引進專業和先進的實驗設備以供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學校能夠積極支持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投資實驗設備建設,這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因此而形成一種以探究實驗器材的先進程度或專業程度來衡量探究活動的檔次的認識的話,那么反而會適得其反。小學科學探究活動很強調源于日常,歸于日常。
故此,筆者認為,探究活動的工具宜“常”不宜“專”,這個“常”指的是學生所熟悉的和了解其原理的實驗探究工具。對于那些過分專業復雜的工具,那些看似專業但學生不了解也難以去了解其原理的實驗工具,還是少用為妙。
三、科學特色活動宜“面向全民”不宜“精英教育”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在對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中提出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和社會實踐,以提高未成年的科學素質。各色各樣科學競賽活動也開展開來,在教育部等部門積極指導和搭理發展下,每年都會產生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少年科學探究成果。而競賽的成績也越來越成為衡量一間學校科學教育水平的重要標準。
然而正是由于競賽的成績越來越得到重視,學校為了追求競賽的成績,針對競賽,組織相關方面顯得比較優秀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培訓,而剩下來的大部分學生得不到這種“精英”培訓的待遇。
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面向全體。作為深刻體現素質教學理念的科學教育也應該要面向全體。科學競賽作為科學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也是促進實現科學教育的目標,發展素質教育,其培訓和參與也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對于學校過分追求競賽成績,只針對個別“優秀”學生進行培訓的行為,明顯與素質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
因此筆者認為,為了使全體的學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科學教育,學校適宜定期開展科學教育特色活動如科技節或科技活動月等,來代替應付科學競賽的精英般的教育。如我校在2013年5月中開展了“魅力北,智慧城小”大型科技創意體驗節活動。本次活動倡導每一位學生制作一節科技作品,最終科技發明作品收集到耳朵數目達2000多件。而且還全校學生一起參與到“天地人和”大型科技展演中,讓每個學生都感受的科學帶來的樂趣。
篇3
暑假里我觀看了科技頻道播出的《走近科學之揭秘鐵砂掌》,這一期的主要內容是:主持人張騰岳將同清華大學著名科普專家高云峰老師一起,利用科學的方法對絕技表演中的硬功進行研究,并深入探討其中的物理原理,最終嘗試破解鐵砂掌的秘密。
我剛開始以為鐵砂掌是所向披靡的,不是什么人都能練的,可是看了這期節目我才明白,只要在劈斷磚頭時把磚頭稍微往上抬一點就能輕易地劈斷,只要運用了這個技巧,連沒練過鐵砂掌的主持人張騰岳也能輕松的把磚頭劈斷。
我真正地體會到:“這些所謂的武功全都是忽悠人的,都是運用了一些科學的技巧,才使得表演能夠成功。我還體會到:科學是十分神奇的。能破解這些武功的秘密,使沒練過武功的人也能練出一副好功夫。”
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去發現、探索并揭開這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四年級:小小可愛
篇4
面對新理念,我們在不斷學習、思考與實踐中,尋找適合幼兒園發展的,又能全面實施新課程的途徑。以下是我們的思考與探索:結合我園環境教育特色,以“因園而異”、“因人而異”去構建選擇性課程,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確立開放的、整合的教材觀,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積極推進園本化課程的建設。
1、學思結合,全面領悟新課程
《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和《指南》的出臺,為我們確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學以來,我們利用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教研活動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時間,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傳達上級課改精神、觀看新課程輔導報告錄象、組織專題討論、開展參與式培訓、問答式咨詢等等。一次次的學習與領會、討論與反思,教師們經歷了一個從不理解到逐步理解,從畏難、知難而上到熱情接納的過程。
首先,我們做到園領導先行一步,抓緊自身的學習,反復研究領會新課程的精神實質,在每一次組織教師學習之前先確定好本次學習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從而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師開展學習討論,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其次,園內成立了課改領導小組,由園長、業務園長、園長助理及三位教研組長組成,每二周召開一次碰頭會,了解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商討制訂相應的對策,確保課改能順利推進。這樣通過上下連動,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到目前為止,我們全園上下一心,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素質教育的啟蒙為核心,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確立開放的、整合的教材觀,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在認真學習《課程指南》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選用、創編適合兒童發展的教材。一般是以主題的形式來選用教材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興趣需要和生成課程來選擇、開發、運用教材。讓課程既面向全體幼兒,又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一個幼兒獲得充分的、全面的、和諧的發展。
2、以教研為主陣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a多種教研形式,開展專題研討。
為了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新教材,我們以教研組為主陣地,采取大組、班組的形式,展開層層推進的學習研討活動。我們根據學習計劃,安排參與式培訓活動、集體與分組、個別學習形式相結合,將課程理念、方案等通過專題進行詮釋、分解、嘗試。具體的操作方案通過班組的形式,通過案例評述、個案記錄等方式進行研討。本學期我們針對幼兒園研究重點,開展了專題“構建富有生命力的課程運行體系”、“探索型主題活動中的共同探索、一起成長”;“以整合的觀念實踐新課程”;“園本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新課程各類活動內容與實施”、“讓課程適合每個孩子的發展”等,一系列專題研討,讓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內容等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b創設多種條件,提供教師成長舞臺。
本學期,幼兒園舉行了教師教育教學比武活動。比武活動分三個項目進行,即教案說課、活動展示及案例評比。教師們根據新課程要求,以探索型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了較為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如“幫媽媽切蘿卜”、“造房子的工具”、“家鄉的牧場”、“有趣的數字王國”等,幼兒在廣泛收集資料、已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活動過程自然、活潑。教師還注重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能引發幼兒與環境互動的各種材料,幼兒能大膽自主地參與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及時記錄幼兒的操作情況,把握與關注幼兒生成的活動,幼兒學得主動而積極,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思維、動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教師在推廣與實踐新課程中的心血。在案例評比中,教師們將教學活動、主題探索活動中幼兒所表現出來的言行,通過教師的分析、反思予以呈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提高教師多媒體制作的能力,幼兒園舉行了教師的“班級網頁”制作評比。各班教師充分挖掘潛力,以幼兒學習、成長為主線,制作了內容全面、充實、豐富的網頁,為班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舞臺。
篇5
一、再現——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真實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表面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努力使品德與生活相融,通過運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創設情境,讓兒童感受、體驗真實生活,這有助于他們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開發,從而內化為學生的道德品質。
在教學《在餐桌上》一課時,我努力尋找教材與生活的結合點,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學一開始,我就以兒童當今的生活為起點, 創設“自助早餐”這樣一個模擬的真實生活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早餐的品種、數量。正是由于模擬場景的真實,使學生身臨其境,因而學生在選餐時非常認真投入,選擇種類,選多選少也體現了學生真實的想法。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我成為了一名營養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及時引導學生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選擇完畢,我再讓學生分小組觀察、交流、進行評價。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早餐的重要性,知道不吃早餐都身體的危害極大,知道了早餐要注意營養搭配,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相當重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兒童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和一兩片面包為最佳。牛奶可與果汁等飲料交替飲用。如此教學,提升了學生的飲食知識,糾正學生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從而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其自身健康地發展。
“生活是孩子接觸社會的唯一途徑(課程標準)。”通過各種體驗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孩子開始學會認識我們身邊的生活,關注生活的現實,開始思考我們周圍的事物,學習從生活中尋求結果。
二、體驗——引導學生感受生活
可以這樣說,在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中,沒有體驗的活動,是無意義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不能進行有效的體驗,也不可能帶來任何的教學效果。
教學《他們需要關愛》一課,為使學生了解殘疾人,尊重殘疾人,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之情,在第一課時的教學時,我設計了換位體驗活動。讓學生扮演盲人、手殘之人、聾人,充分體驗盲人走路的艱辛,手殘之人料理生活的困難,聾人在無聲世界里的痛苦,從而激起學生對殘疾人的同情之心。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認識到,雖然現在全社會都很關心殘疾人的生活,為他們設立了殘疾人專座、鳥鳴信號燈、無障礙通道、盲文書籍等,但殘疾人還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生活困難。請同學們設身處地想想,他們還會遇到哪些困難,有什么好的辦法,金點子、好創意幫助他們解除這些困難,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學們紛紛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困難,“設身處地為殘疾人著想,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一教學目標在學生的出謀劃策之中達成了。
“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這樣的設計較好地實現了“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既滿足了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他們在參與活動和文本的學習中享受到了快樂的體驗。
三、回歸——引導學生實踐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說:“要想獲得人類全體的經驗,必須教學做合一方為最有效力。”的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學生良好道德品質、良好習慣的形成不是一二節課能夠完成的。所以,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認知的習得、情感的激發和態度的確立,更應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根據具體的行為要求,設計合適的活動方式,把品德課教學延伸到課外,融入社會。讓學生回歸生活,創造生活、積累經驗,發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
如在 “春姐姐的腳步”這一單元,包括“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種植”、“我和春天一起玩”、“我心中的春天”和“清明去掃墓”等主題活動。在教學時,我不是讓學生硬性地去認識什么是春天,春天的物候、氣象怎樣,為什么春天是美好的等有關知識;而是以教材設計的系列活動為引子,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探究起來。諸如讓學生參與捕捉、搜集春姐姐光臨人間的信息,感受大地從嚴冬中蘇醒、萬物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探究春天為什么容易生病的活動中,去感知、掌握相關的保健知識;在參與植樹護綠的實踐活動中,去體驗保護花草樹木的意義;在養蠶、種向日葵的小實驗中,去感受動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并學會觀察和記錄;在春日賞花、玩風車、放風箏的活動中,去體驗春天的美和童年生活的快樂;在唱春天、畫春天、寫春天的實踐活動中,去抒發自己對春天的贊美;在做花棒,為先烈和已故親人寫祭奠話語的活動中,讓學生陶冶懷念先輩的情感等等。“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課堂”。難以想象,這種出自孩子自身的探究是何等地貼近我們的生活。正如一個孩子說:“我們通過調查,知道了家鄉原來這么美,這么讓人自豪。”這種自豪是發自內心的,是通過親身體驗得來的,比任何教材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篇6
關鍵詞:化學課;創新意識;探究學習;民主和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新課程已走進學校、走入課堂。新課程理念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之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力得到提高,實現全面發展。新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一、由單一授課改為小組合作交流
新課程中加入了小組討論這一環節,在課堂上采取小組合作好處很多:第一,促進認知、情意發展。小組合作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形成的知識在大腦中會保持很久,甚至終身難忘,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對他們的全面發展極有幫助。第二,鍛煉競爭與合作能力。小組交流中以合作為主,組與組間以競爭為主,競爭與合作相輔相成,使課堂氣氛緊張而又愉快。教師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不能袖手旁觀,要適時引導,充分發揮“撐船者”和“劃槳人”的作用,讓學生由“不會學習”向“會學習”和“主動學習”轉變。
二、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
過去的教學大部分是“填鴨式”,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新課改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善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激起求知欲望,產生認知沖突,展開思維,積極去發現新知識,從而提高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在講鈉與水反應時,反應特別劇烈,當鈉比較多時,實驗很危險,甚至會產生爆炸。教師在做實驗時,除了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外,可以不失時機地問:“能不能對這個實驗進行改進,以保證實驗的安全性?”這樣將學生思維引向深層次的思考,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規劃好探究實驗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探究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選好探究內容,否則會使探究過于空洞,學生得不到實質性的收獲。通過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之終身受用。新課程教材中設計了一些“活動探究”欄目,它的設計一般都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做稍微的提高,讓學生“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探究欄目有兩種形式,一是給定實驗程序讓學生進行探究,另一種是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
例如:設計原電池的實驗探究,學生的設計方案多種多樣,選出比較好的幾例:
①鐵釘插入稀硫酸中,觀察現象;②銅片插入稀硫酸中,觀察現象;③鐵片和銅片插入稀硫酸中,連接在音樂盒中的陶片上;④鐵片和銅片插入用濃食鹽水和的面團中,串聯上靈敏電流計;⑤鐵片和銅片插入純堿溶液中;⑥鐵絲和銅絲插入桔子瓣中,串聯上電流計;⑦用鐵釘和鋁條插入西紅柿中,串聯上電流計。通過探究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四、充分體現化學實驗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
化學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實驗是最好的學習手段。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化學實驗可以呈現千變萬化的現象,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例如:“緒言”課中可以先做幾個有趣的實驗,如巧除壺中污垢(用食醋)、自制壺膽(銀鏡反應)、自制豆腐(膠體的性質)、鐵片與銅片插入西紅柿中用導線連上小燈泡(自制原電池)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認識之母。只有通過觀察,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實驗中,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重點,自始至終必須認真、細致地觀察。如甲烷燃燒實驗,要注意觀察火焰的顏色、是否有黑煙,并與乙烯乙炔燃燒現象做對比。又如:酸堿中和實驗,酸堿中和到達滴定中點時,指示劑變色的時間很短。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的敏銳性。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做演示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的過程,能使思維從表象到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很好地培養思維能力。如銅與濃稀硝酸反應,學生通過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產生氣體的顏色及最后溶液的顏色,可以推出反應的實質及產物,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打造民主、和諧的高效課堂
篇7
【論文關鍵詞】生活;音樂課堂
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立足于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發展,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開展音樂學習是我一直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問題。為了組織小學低段學生開展有效的音樂學習,對于每節課的設計我都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分析學生的學情和原有的知識經驗背景,然后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凸現音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人文化的特點,使教學切實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此,我進行了讓生活走進小學低段音樂課堂有效性的嘗試。
1.創設情境,聯系音樂和生活
有專家指出:脫離兒童生活世界的間接經驗知識傳授所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教學中在構建知識、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積極的音樂學習情感,增進音樂學習的信心,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常常創設情境積極轉變教師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努力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在一年級《小寶寶睡著了》一課中,我事先讓孩子們帶來了自己最喜歡的毛絨玩具,每人頭上包好頭巾。我說:這里是一只大搖籃,你們是47個可愛的寶寶,讓我來做一回這么多孩子的媽媽吧,輕輕地躺下,搖,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搖籃孕育了一個又一個可愛的孩子,你們,也是在搖籃中慢慢長大的,想看看楊老師小時候睡過的搖籃嗎?(推出搖籃)我的媽媽就是這樣坐在搖籃邊把我搖大的。接著,我讓孩子們坐在搖籃邊輕輕地搖,他們立刻進入情境。你搖得多溫柔啊,真是位好媽媽,我走近學生及時評價,順便把搖籃中的娃娃獎給他。就這樣,孩子們邊搖邊聆聽,邊搖邊跟唱,感受到了歌曲的優美、溫柔、安靜,并認真、用心的思考、討論,如何給小寶寶唱歌,哄她睡覺。他們控制音量,調整情緒,為搖籃中的小寶寶唱歌。并律動感受:第一段輕輕拍孩子,第二段輕輕撫摸孩子。
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激發了孩子們參與音樂活動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音樂實踐的過程,感受音樂實踐的必要性,讓他們感受到音樂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展現音樂的魅力。
2.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學生的創編能力
音樂教師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主要是學唱歌曲,偶爾有創編的任務對他們來說也是很難的。首先,他們積累的詞匯很少;其次,他們寫字很慢,創編歌詞往往要花很長時間。這樣就沒有時間來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師們常常省去了創編歌詞部分。我通過不斷在平行班的教學嘗試中發現,其實,生活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
最近,我在一年級上了一節二年級的唱歌課《不再麻煩好媽媽》,而且歌曲有創編歌詞的要求。在第一個班上課時,學會了歌曲,還剩10分鐘時我讓孩子們創編歌詞,就遇到了這個難題,直到下課時只有幾個孩子寫出了兩三句歌詞,很多孩子根本就沒寫,竟然玩起來了。我問他們為什么不寫呢?他們委屈的說不會寫。課后,我認真分析了原因,主要還是我沒有抓住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引導,直接讓他們創編歌詞。孩子們不知所措,更何況有很多字不會寫。接下來的一個班,同樣的創編我先讓他們把平時生活中幫媽媽做的事兒說一說,然后再出示一些勞動的圖片來引導,最后讓他們在伴奏音樂中直接唱出所編創的歌詞。結果與上一節課大相徑庭,孩子們很出乎我的意料。雖然沒有將歌詞寫出來,但伴奏音樂剛停,就有孩子舉手,在我的伴奏音樂中,他們中的很多人井然有序的將四句新歌詞都唱出來了。我當時忍不住對她們說,你們太有才了。更有孩子將媽媽換成了爸爸、奶奶、爺爺,而且主動來表演。
看來,創編歌詞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不是做不到,而是可以做的很好。關鍵是老師如何設計,怎么引導。只要我們認真分析,深入反思,把學生生活經歷和教材相關的內容巧妙結合起來,就能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3.結合生活經驗,解決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唱變得輕松、容易,讓學生感興趣,是我一直在教學中思考的問題。通過實際教學的嘗試,我發現,教學方法是學生對學唱感興趣的關鍵。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教唱,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
比如在三年級教唱《嘀哩嘀哩》的時候,時值初春,春的氣息悄然而至,歌曲《嘀哩嘀哩》正好表現這一主題,學生對春天有較豐富的生活經念與知識。設計思路:整個教學過程以“春”為主題線索,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感受春天――尋找春天――歌唱春天――表現春天”這一系列的活動中進行音樂教學。(二)尋找春天的聲音 1、 找一找 師:春天的大地不但風景秀美,還有春天里特有的聲音呢。你聽到過哪些春天的聲音? 生:春天小鳥兒在歌唱。 師:小鳥兒怎么歌唱?能模仿么? 生:嘰喳喳嘀哩哩師:春天小鳥兒可高興了,他們的叫聲特別歡快,我們來學小鳥歡快的叫聲。 (教師引導下念出:嘀哩哩嘀哩 | 嘀哩 哩|……嘰喳喳 嘰喳 | 嘰喳 喳|……)師:還有什么聲音? 生:春天小河在歡快地流淌:嘩啦啦 嘩啦啦…… 生:還有春雨在歌唱:沙沙沙 沙沙 |沙沙沙|……淅瀝瀝 淅瀝| 淅瀝 瀝|…… 2 、念一念 師:這些春天的聲音給我們帶來一條新的節奏,老師用小黃鸝的叫聲念出這條節奏,大家來學學小黃鶯靈活清脆的叫聲好么…… (課件出示節奏×× × ×× | ×× × 0 | ×× × ×× | × ―― |) 活動:教師指出前十六分音符,先引導用小黃鸝的叫聲準確地念出節奏,后讓學生模仿其他春天的聲音鞏固。 師:你還想用什么聲音來表現這條節奏? 生:蜜蜂的叫聲: 嗡嗡嗡 嗡嗡嗡…… 生:小河的流淌聲:嘩啦啦 嘩啦啦……
音樂課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前提,強調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科學認識的緊密結合。這個環節的設置適應兒童的認知特點,從孩子們感知較為清晰的生活中的事物為教學活動的起點,由尋找春天的聲音引出節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然后讓學生在各種聲音的模仿與模唱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掌握難點,,并在集體個人小組等自由靈活的形式中進行,通過以上體驗 探究 合作等方式和過程,變枯燥的學習為有趣的活動,解決了歌曲的難點。
篇8
劉海峰,祖籍東北,生在青海,長在甘寧,從小就在這里摸爬滾打,身高1米85,典型的西北大漢。自從當上攝影記者,每年他有200多天行走在“山川”、“沙湖”之間,相機的鏡頭所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沉寂的西海固,黃河九十九道彎……海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是條“西北狼”。到了天津衛,卻如何適應這直轄市的水土?如何報道天津的城市特色?初來乍到時,人生地不熟,他走在天津的街道上,東西南北也分不清了。
彷徨時節牢騷多。一次劉海峰來北京,在總社我的辦公室里,我們有過一次談話。
他說:“以前在寧夏,只要下到地、縣采訪,根本不分誰管哪個‘口’,摟草打兔子還捎帶抓個鵪鶉,什么新聞都能拍;如今到了天津,本來地方就‘小’,分社也小,記者都有分工,各個路口分兵把守,我就沒什么活可干了!怎么辦?”
我一面聽他說,一面整理為“中國新聞獎”選送的照片。當他問“怎么辦”時,我正看著手中的照片,多年來一塊心結被觸動,便說:“你的攝影功底很好,可以嘗試拍一些科技類的新聞圖片,這可是新華社的弱項,也是中國新聞攝影的軟肋。”
我看劉海峰不吭聲,便激他:“我看過國外的攝影記者拍的獲普利策獎的科技類照片,非常震撼……”
與我國及全球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相比,我們的科技新聞攝影的確仍屬弱項。科技新聞攝影如何反映當今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甚至背后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的人和事,使讀者產生共鳴,受到震撼,應成為攝影記者思考的重要課題。
那次談話后不久,我就看到了劉海峰一組拍蒼蠅的科技新聞圖片。隨后,我發現他把拍攝科技類、環境類圖片作為報道的突破口,不斷拓展此類報道的視野和深度,力求圖片報道的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熱情投入科技攝影
劉海峰在工作中,用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關注科技類和環境類新聞,不斷在相關報道中探索實踐。先后有近百幅科技和環境類新聞攝影作品經新華社播發,得到媒體的廣泛采用。憑借“蒼蠅——人類的新資源”、“干細胞——人類的生命銀行”等作品,他連續3年獲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主辦的新聞攝影年賽科技新聞類銀獎(金獎空缺)和銅獎。科技攝影不僅要有各種學科知識,鏡頭要對準在點上,還要有熟練的攝影技巧,凸顯出科學思想與技術發展的特點。
科學研究是一個理性的過程,雖然科技新聞有獨特性,也給讀者以新鮮的感覺,但用圖片的形式去表現科技事件本身,其形象價值卻有限,這也使得科技新聞攝影難以擺脫程式化的表現形式,畫面常常止于科學家做實驗或展示科研成果等表象,使讀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種模式化的圖像僅僅是科研成果的,談不上“技術”,甚至也起不到普及科學知識、推廣科研成果的作用。劉海峰的想法是,通過對科研題材的理解,用多樣的表現形式,去展現科學家研究物體表象、探索并應用自然規律的過程,盡可能地用攝影這一視覺語言展示富于理性的科學試驗。
有人說,道行深的新聞記者是一個雜家,但不是專家。劉海峰采訪科學家、技術人員,近距離接觸科學成果的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實踐是走上成功道路的關鍵。
蒼蠅這種昆蟲,給人類的印象是丑陋和骯臟,要想使普通人科學地認識蒼蠅的價值,必須把蒼蠅的“可愛”之處拍出來。但面對一群嗡嗡亂飛的蒼蠅,常常是費力擺弄半天,仍然無法使它們聽話,用死蒼蠅拍出來的效果又會大打折扣。劉海峰拍攝《蒼蠅——人類的新資源》專題時,把這些不聽話的家伙放在冰箱里做了短時冷凍,麻木了的蒼蠅在鏡頭前變得乖巧可愛,任他盡情擺布,終于拍出了理想的效果,畫面栩栩如生。至今想起從微距下看到蒼蠅七彩的翅膀,幼蟲雪白的身體晃動著兩只黑黑的大眼睛,劉海峰仍不住稱奇。
這組照片在新華社通稿播發后,《北京青年報》等報章辟欄刊登,一時業界好評甚多。總社攝影部編輯呂淑梅發現劉海峰喜歡拍科技類新聞,專門給他找來一摞國外的科技攝影雜志,告訴他,科技圖片是一個門類,此類影像,畫面要有科技感。也就是說,攝影者對自己所拍照的主體,不是簡單的復制、映像,而是需要認識、理解,需要有自己準確的感覺。
此后,劉海峰在拍攝中一邊采訪,一邊學習,查找、參考國內外科技新聞圖片資料;科研人員做試驗,他在旁邊觀察;邊拍攝邊和科學家交流,詢問過程的細節,每個畫面的形成,都盡可能地征求他們的意見,取得他們的幫助,甚至是合作。
科技攝影對拍攝技術有特殊要求,有時需要自己動手制作道具,以襯托那些微小的昆蟲;必要時,還需要增加特殊的光線,盡可能地讓畫面生動,充滿科技的感覺。這些都需要在拍攝中不斷總結經驗。像蜂類昆蟲,只有0.3-0.5毫米,鏡頭焦點對準的往往是昆蟲身體某一部位,這些部位受光面積小,反射光弱,加上常用小光圈,又必須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手頭現有的攝影器材根本無法表現。劉海峰便自費購買微距增距鏡等器材,以便盡量多地捕捉微觀世界精彩的一面。
那種熱情上來了,真是難以抑止啊!劉海峰說:“這錢花得值!”
在拍攝組照《美國白蛾天敵—周氏嚙小蜂》時,從初春周氏嚙小蜂將卵一粒粒產在美國白蛾的蛹里,一直到夏季人工放飛周氏嚙小蜂,歷時半年間,劉海峰從0.5毫米內的微觀世界里,觀察到了昆蟲世界里一幅幅神奇的影像。
為拍攝《授粉之王—熊蜂》專題,讓更多人了解人工如何繁育熊蜂,熊蜂又如何在溫室傳授花粉提高農作物產量,劉海峰與研究人員在津冀幾處研究基地多次往返奔波。回顧拍攝時的感覺,劉海峰說:“熊蜂嗡嗡作響的振翅聲,仿佛仍在耳邊,拍打著我的心靈,我禁不住激動得顫抖。”
為拍《生命銀行》一組照片,劉海峰提前約好婦產醫院,征求孕婦和家屬的同意,終于在嬰兒呱呱墜地一瞬間,拍攝到了醫生們通過臍帶的負壓抽取臍帶血的畫面。
拍攝科技題材圖片,劉海峰的經驗是:科技攝影不僅要有科學性、準確性,同時還需要有較強的藝術性,使作品融科學性與藝術性為一體,增強形象語言的感染力;畫面構成愈簡練愈好,色彩愈簡單愈佳。
首先,要根據手中的器材,對拍攝項目、題材進行篩選,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兒。看菜下飯,量體裁衣,要做到有所不為而有所為。
其次,既要好奇,又要耐得住寂寞,還要長時間保持對拍攝物的激情。這些工作既費時又費力,常常為了拍一組圖片,要用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劉海峰還認為,科技新聞攝影者,在保持拍攝的激情和享受拍攝樂趣的同時,要學會用科學理性的思維去認識事物,通過鏡頭把最具形式感、最具真實性的科技規律,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來,既有效傳播了科技信息,又讓讀者了解了科技知識。
美術教師轉行攝影記者
劉海峰祖籍東北,出生在青海。他父親是軍人,劉海峰出生后,隨父母輾轉蘭州、寧夏等地。上中學時,他發現自己喜歡繪畫,便悉心于此,后考進寧夏大學師范學院美術專業。
1981年,劉海峰大學畢業,分配到一所中學當美術教師。
1987年,《銀川晚報》創刊時招聘美編,劉海峰報名,順利考進報社美術攝影部。銀川晚報創刊初期,美編就他一個人,主要工作是畫插圖、刊頭。隨著報紙發展成為日報,版面增加了新聞圖片。劉海峰領到一臺佳能相機,開始拍新聞圖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拍的題為《東方威尼斯》的圖片,在新華社所屬的《中國記者》雜志的攝影月賽活動中獲獎,這使劉海峰備受鼓舞,一下子喜歡上了攝影。銀川晚報幾乎天天都有他拍的照片,慢慢地他在銀川也有了點小名氣。
此時,有一個人開始關注這個初露苗頭年輕人。
一天,新華社寧夏分社的攝影記者吳文彪找到劉海峰,問他:“愿不愿意到新華社來干?”劉海峰一聽就激動地說:“太愿意了!”誰都知道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只是門檻太高,不知道什么樣的人才能進去。
吳文彪就帶劉海峰去見當時的寧夏分社社長陳思愚。陳社長也是攝影記者出身,內行人一看一個準,看劉海峰個頭高,專業學美術,又喜歡攝影,條件好啊!當即就說,這個人來了就能干活。經過考察,分社很快就派人與報社協商調人,開始報社不放人,可是想想人往高處走也沒錯,半年后終于同意忍痛割愛。
1993年初,劉海峰正式進入新華社寧夏分社。剛進社那兩年,分社攝影記者缺員,一度攝影記者只有他一人。分社領導對他說,分社人手緊張,你必須挖掘潛力,一個人要完成兩個人的定額,還要超30%。劉海峰是個老實人,他把領導的話看作是對自己的信任和鞭策,馬不停蹄地深入第一線采訪拍攝。劉海峰在寧夏分社工作7年,是分社公認的勤奮的人,他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寧夏的工廠、農村。分社攝影報道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領導的要求。
有人說,一個人的職業狀態能維持多久,要看他職業成就的高低,或者說,看他獲過多少獎。其實也不盡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華社的攝影記者很少參加社會上的各類評獎,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的職業狀態,經常想到的是專題、題材,一門心思拍照片,更在乎總社編輯部的認可。
但是,那個年代的一批攝影記者,他們的基本功和業務能力,就是在風雨中,在泥濘的道路上,在基層千辛萬苦的磨礪中培養出來的,以至于他們有了現在的成就。
在實踐中找到方向
劉海峰到天津以后,繼續保持勤奮和良好的職業狀態。他一頭扎進天津市縱橫交錯的街道,在實踐中辨清了方向。
近些年,天津每年都會發生一些突發、,劉海峰經常沖在報道的前方,事件現場總是能看到他的身影。為拍攝到化工企業對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劉海峰不顧危險,多次潛入到污染企業車間內部及事發現場,拍攝了10多組(幅)讓人觸目驚心、具有震撼力的現場照片。他拍攝的一些專題圖片,先后以內參和公開報道形式發表,特別是《天津寧河小土煉鋼》、《天津西堤頭化工污染觸目驚心》兩組照片被媒體采用后,中央和天津市主要領導都有批示,責成市政府多個部門在事發地召開現場會,徹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后一組圖片還獲得了中國新聞攝影年賽環境新聞類銀獎。
前面提到劉海峰的科技攝影,也是他從寧夏來到天津后,在實踐中逐漸開辟的報道領域。“我堅持拍科技新聞多年,不是為了獲獎去找題材。你去拍什么一定要想好,這樣就會把拍攝對象與攝影恰當地結合起來。但是不能急于求成。”
2006年,為加強新華社新聞圖片的信息源建設,已經擔任天津分社攝影部主任的劉海峰,又被任命為圖片總監,組建了覆蓋全市各行業和各區縣的100多人的簽約攝影師隊伍。他自己編寫簽約攝影師手冊和培訓提綱,樂此不疲地舉辦培訓班,組織采風、評選活動。
人高馬大的劉海峰對人不溫不火,和我們見面除了攝影幾乎沒有別的話題,攝影記者聚會時他又很少湊過去扎堆兒。但我參加過他組織的簽約攝影師培訓,他和那些不那么專業的攝影師聊起來,不僅有耐心還挺幽默,看得出來他對這幫“哥們兒”挺上心。
劉海峰是一個有事業心的人,凡是與攝影沾點邊的事他都愿意干,而且干得有板有眼。這兩年他又有新創意,利用新華網地方頻道的優勢,開辟了“新華視覺”圖片展示,分設圖說故事、今日圖片等10個欄目,頗有熱火朝天風生水起之勢。
我知道,有一批攝影記者已經看出“新媒體”這個概念的具體形態了。他們已經開始了又一次實踐。
把攝影當作一項事業
我問劉海峰:“如果重來一次,你還干攝影嗎?”
劉海峰回答很爽快:“還干攝影!”
他說:“剛入行的攝影記者,就應該把攝影當成一項事業,如果只當作為了生存的飯碗,你就做不到敬業了。攝影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它記錄社會和人,記錄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記錄人類對自然的探索。人類之所以有今天,就是不斷探索自然,認識其規律的結果。
“攝影記者這一行,有人關注科研,就要探索科技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貢獻;有人關注貧困,就要探索如何解決貧困;有人關注環境,就要探索如何保護環境……”
劉海峰認為,攝影記者在拍攝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經過思考,選擇自己喜歡和適合的方向。他認為新華社記者尤其應該如此。新華社的發展和記者自己的發展不矛盾。完成任務是必須的,是基本要求,而除了完成任務,還要有一個階段性的方向,有一個長遠的目標,不斷地去思考、去行動。
1 2008年3月31日,中國民航大學(位于天津)空管科研基地的科技人員在模擬陰雨天氣下的飛機起降訓練。 該基地成功研發出的“視景360度全真模擬機場塔臺飛行指揮三維運行仿真訓練系統”,解決了在特殊氣象狀況、飛行故障條件下的模擬訓練難題,為我國民航高效培養和訓練空中管制人員提供了技術保障。新華社記者劉海峰攝
2-4 2001年夏,天津市園林綠化研究所植物保護中心繁殖的國內首批人工養殖的2億只白蛾周氏嚙小蜂分別在天津10多個地區放飛,椐測定,這次放飛的寄生蜂可保護5萬棵成材樹木免受美國白蛾的侵害。新華社記者劉海峰攝
2 天津植保科技工作者探索出在蠶蛹里大規模繁殖周氏嚙小蜂的技術,并在美國白蛾化蛹期,將寄生蜂蠶蛹固定在樹木上放飛小蜂。一只蠶蛹可繁殖5000-6000只周氏嚙小蜂,一年可產四批小蜂。
3 周氏嚙小蜂成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遇到強光如同千軍萬馬直奔一個方向,表現非常活躍。新華社記者劉海峰攝
4 周氏嚙小蜂能在瞬間咬破美國白蛾蛹并將卵寄生其中。
7 2007年6月2日 ,我國成功克隆出的首批兩只歐洲哥廷根醫用小型豬存活第9天,該項目課題組成員之一的陳國宇博士在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 這項成果由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濟普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寶迪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農科院合作完成,該克隆技術的成功為我國開展異種器官移植研究、建立新藥篩選模型及參與相關國際競爭奠下基礎。新華社記者劉海峰攝
8 2008年8月4日,天津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心外科等專家用時3個多小時,為4個半月的聯體棄嬰施行了分離手術,目前嬰兒生命體征平穩。這對聯體嬰兒屬罕見的不對稱劍臍聯體,一胎發育基本正常,另一胎無腦、無心、無肺,兩胎從胸骨下端至臍部連接,共用一個融合的肝臟。目前世界上不對稱連體嬰兒發生率約為1/50000-1/100000,只有極少數具備手術分離條件。新華社記者劉海峰攝
篇9
【關鍵詞】國學;詩歌;生物教學
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學知識回歸到我們的腦海中。我國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語言文字更是源遠流長,歷代詩詞如同銀河繁星,不但豐富了世界文學寶庫,也為后人寫出華美樂章提供了典范。如果能將這些知識帶入生物課堂,相信能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與其它理科學科相比較,生物具有知識點瑣碎,系統性強,前后聯系緊密,特別是與現實生活關系密切的特點。而詩詞中又不乏以生物或自然景觀作為意象的作品。幾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將二者有機融為一體,終于總結出了以下幾種運用:
1.詩歌導入 教學設計中,新課的導語至關重要。有時運用詩歌導入新課,既可導出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又能在新課一開始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牽引住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授“種群”時,可運用學生們耳熟能詳的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火燒盡了草的個體,卻燒不盡草的種群。這樣就輕松導入到新課中。
2.設置懸念 新課改下派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了思考、討論、質疑、探索的過程。在這種氛圍下,設置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知識的遷移和深化。例如,“基因決定性狀”新授課時,帶學生回憶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同為早春二月發芽的植物,柳葉似針,櫻花葉子卻為橢圓形。為什么同樣的環境卻出現了不同的性狀呢?性狀是由什么決定的呢?帶著這樣的懸念,學習起來目標就更明確了。
3.釋疑解惑 對于一些比較抽象,學生不熟悉的問題,常常成為教學難點,有時可以利用詩來釋疑解難。例如,在講授猛禽類“鷹”的內容時,學生對鷹的生活習性缺乏直觀的了解。這時,我們巧妙地利用了唐朝孔壽山的詩句“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這首詩中,一只身姿矯健,目光銳利,志在四方,意在長空,不同凡鳥的蒼鷹呼之欲出。讀懂了這首詩,也就對鷹有了感性認識。
4.教育啟迪 新教學大綱對學生提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要求。許多詩是詩人用來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的,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啟迪作用。例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講到要保護物種多樣性,我們提到歐陽修的一首詩《畫眉鳥》:“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用以讓學生體會到只有保護動物,維持物種多樣性,才能有人類的生存空間。
除了古代的詩詞,我們還可以利用自己的國學知識,設計出朗朗上口的口訣來輔助學習。
5.過程描述 對于一些生理過程,語言描述比較復雜,也不容易記憶,我們曾嘗試自編口訣進行記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師生共同總結出了一條口訣:(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間期復制是關鍵,貌似靜止看不見;前期兩見兩不見,中心(體)分離各一邊;中期只有著絲點,整齊排列赤道板;后期著(絲)點分兩半,錘絲牽引到兩端;末期兩見兩不見,中間縊裂又一番。”記住這個口訣,復雜的有絲分裂過程就了然于胸了。
6.知識小結 運用詩歌進行課堂知識小結,形式新穎,效果較好。例如,在講授“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內容時,可運用老作家高士其得一首小詩,來小結一切生物細胞共有的十大元素:“碳為主;氫、氧、氮副之;鉀、鈣、鎂、鐵有其次;磷和硫居后。”再如,細胞中的微量元素,我給學生總結了一句話:小鎳(Ni)做了個銅(Cu)綠(Cl)色的夢(Mn),新(Zn)朋(B)友和他很鐵(Fe)很和睦(Mo) ,簡單俏皮的一句話,就將八種微量元素牢記在心了。
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余也能用國學陶冶情操,將日常生活中獲取的知識聯系到生物學習上來,我們也嘗試給學生留些詩歌課下回味。
7.余味纏綿 有一類詩中似乎沒有明顯的生物學知識,但只要仔細品味,仍能幫我們梳理知識脈絡。例如,舒婷的《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也不止象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吹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干,/象刀象劍也象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象沉重的嘆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篇10
關鍵詞:口語教學;“英語角”;進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7-0167-02
口語教學的一個基本特點是互動性強,因此口語教學應圍繞“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來進行。如:問答、對話、辯論、演講、采訪、演小品劇、角色扮演等。這些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其共有的缺點就是覆蓋面小,互動不充分,很難使所有學生在口語課堂上有充分的“說”的機會。我認為,“英語角”教學活動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將“英語角”歸類于外語教學第二課堂。事實上,“英語角”口語教學可作為一種很好的口語教學補充形式在第一課堂開展。
一、“英語角”教學的特點
“英語角”是一個自發的或有組織的以英語學習為主要交流工具的交流平臺,可以是關于某一話題或某些話題進行交談,也可以是自由閑談,可以在校內或校外、室內或室外來進行。其輕松的氛圍有利于英語愛好者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但因它經常受時間、地點、組織者等因素的限制,加之缺乏指導者提供適時的幫助,因此,“英語角”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英語學習者對現存的“英語角”的有效利用率也大打折扣。
我認為“英語角”口語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引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使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真實環境中全面參與的口語教學過程。
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要求。因話題一般圍繞學生的真實學習和生活或學過的且學生感興趣的知識為主題。學生沒有理解背景知識等的障礙,使學生沒有壓力和焦慮,輕松自然地“有的說”“想要說”。
2.符合教育學的要求。“英語角”口語課堂上,教師給每個學生以充分的、均等的機會學習英語口語,不論其成績好壞、性格內向或外向。
3.符合心理學的要求。中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具有很強的表現欲望。若這種欲望長期不能滿足,他們就容易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抵觸宣泄的情緒,繼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英語角”口語課堂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能滿足學生這種欲望的渠道,且學生可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能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和認同感(得到同伴的認同)。
4.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指導思想。在“英語角”口語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在教室自由走動,尋找交際對象。而在大多數傳統的口語課堂,教師處在教室前面中央位置,容易強化“教師中心主義”,即便有些教師站在教室走道,學生也仍需仰視才得以看見,這仍然會給學生“教師中心主義”的心理暗示。在“英語角”口語課堂,學生談論的是與他們相關的或者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的情感需要被高度關注,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地發揮,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教學活動中心。
二、“英語角”教學的實施“英語角”口語教學可分為三個階段來進行:
1.準備階段。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需要找到合適的材料,這些材料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與他們感興趣的或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最好能與教材內容相關。教師可提前給學生布置一些與“英語角”課堂教學有關的課外作業,這樣可以使他們能夠在“英語角”上“有的說”“能夠說”。材料可針對語言材料,也可針對交際功能。例如,運用對話He/She can dance/swim/sing。But I can’t dance/swim/sing等,學習表達活動的動詞短語。這些話題內容和交際功能完成可以融合到一次“英語角”教學活動中。學生可圍繞進入大學這個新環境所產生的對大學生活的困惑,對英語學習的困惑和心得進行交流;學生還可以借此機會熟悉新同學,學會用英語問候介紹,如何開始或結束交談,如何表達喜好等等。
2.操作階段。在“英語角”開始前,可以先讓學生熱身,教師可以先拋磚引玉,提出:“What do you like and dislike about your apartment??What is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most people?And what is it for you?”等等,激起學生與他人交流分享想法的欲望,鼓勵學生自由隨意交流。
3.評價階段。教師可請一些學生自由總結他(她)在“英語角”所獲取的信息,如新交的朋友有什么愛好,他(她)的英語學習目的是什么等。針對典型的語言或交際不當,教師可在總結觀點時有意識地多重復正確的表達,并在今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問題加強訓練。
三、進行“英語角”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英語角”口語教學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自身要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注意以下問題:
1.避免過多使用,以免打亂正常教學進度。一般情況下,“英語角”課堂教學可每學期進行三次左右,每次一到兩個課時。
2.建議在幾個關聯度較高的單元之后進行,選擇好的主題非常重要。
3.重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隨機運用已掌握的語言去完成口語任務,而不是去學習語言的特定部分。
4.教師千萬不要滔滔不絕,喧賓奪主。他應當是一個組織者、策劃者、傾聽者、監測者、協調者、鼓勵者、引導者等多個角色。
5.學生出錯時,切忌急于糾正他們的錯誤,打斷他們的表達。可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方式反饋給學生地道的、正確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