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29 12:2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板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板書設計

篇1

關鍵詞:板書設計;精縮;優化

板書設計,是指根據教學內容,抽取關鍵詞,按照某種內在聯系和邏輯結構構建成一個有機關聯的板書整體的規劃形式。它雖然是一種傳統的傳授方式,卻是教師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一個好的板書設計,是一堂好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精彩的藝術表現形式。板書設計得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把握課文重點,突破難點,增強記憶效果,而且還能夠發掘學生的潛力。那么,該如何精心地進行板書設計,從而助力一堂精彩的課堂教學呢?

一、合理布局,美感天成

普通教室的黑板大約為4.5平方米的面積,而某些部位還會被投影所遮蔽,實際可使用的板面是有限的。板書經驗尚缺的教師,常常因課前沒有進行精心的規劃設計,板書則隨心所欲,或信手寫上幾個詞語,或把主要內容和盤托出。這樣的板書教學,使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蕩然無存,更容易給人一種單調乏味的感覺。因而,在謀篇布局方面,板書設計要有章法可依,均勻布局,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具有一種形象而鮮明的視覺效果。

二、精縮內容,渾然一體

人們常會將板書稱之為“微型教案”,這突顯了其精縮的特點。譬如,在教學《趙州橋》一課時,就可以設計一套如右下方所示的板書:

這是一套復合多邊形的板書,它能夠很好地做到與講解的高度契合,而且貴乎“少而精”。板書更要書在點子上,書在關鍵處,才能真正起到畫龍點睛、提綱挈領的作用。因而板書的設計要能夠集中反映教材的精華。用準確、簡約的詞語將事物的本質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抓住要領,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善于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同時,板書內容還必須做到正確地反映知識體系及其相應的邏輯結構,不應該有常識性的偏差。在選擇板書內容時,還應該重視學生的認知特征,以便起到循循善誘的作用。如有的教師在教學《套中人》一課時,只板書“套子、諷刺、夸張”等幾個詞語,我認為,這是很不妥當的。從中很難看出事物、情理間的某種關聯。誠然,解決問題的教學需要,重視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但這些方法必須依附于具體的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深入體驗的感悟過程。否則,學生對這些抽象的詞語很難形成感性的認識,更談不上對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深刻把握。

三、靈活機動,富于創新

實際的課堂教學,往往是靈動而不可預測的。這樣,就容易發生一種事先設計好的板書難于自然成型,即所謂“水到而渠不成”的情況。這就給“設計者”以更高的要求。如果在盡可能周全地設想出不難實現的板書之外,能夠主動地留有“空隙”,留給學生“填補空白”的探究機會,就容易使之產生發現和創造的快慰。果其如此,既可以使教師的板書設計不受固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又可以更高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從而獲得一種“靜待花開”的教學效果。

四、優化形式,意蘊雋永

篇2

一、體現教學意圖,突出重點難點

板書設計是教師備課階段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調動自己的學識積累,對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和整理,把握知識間的聯系,板書是經過科學和藝術地加工而提煉出來教學內容的精華。只有精心設計板書,講課時,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同時,板書可以把教學內容及其內部關系提綱挈領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對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一目了然,所以有人把板書比成教師的“微型教案”。

二、顯示教學思路,調控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不只是進行板書的靜態結構的設計,還要根據需要進行板書的動態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時間、時機、順序等方面的規劃安排。教學時,板書是—個有步驟、有進程的活動,教師的板書意味著要對整個過程進行協調、控制,以保證其有條不紊地進行。板書活動必須與語言講解、直觀演示等其他教學形式相互協同與支持,為此,教師必須從教學的全過程考慮,調整教學思路、教學節奏,以便更好發揮板書的激發、啟示、引導、強化等功能,使師生緊密配合,張弛有度,有效完成教學任務。

三、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板書運用簡要的文字、符號和圖表,適時適地展示給學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冗的言語說明,節省了教學時間。板書的內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盡可能反映知識的根本所在,富含啟發性,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思維活躍,找到未寫的意蘊,牽一發而動全身。板書要把知識間內在的結構、聯系反映出來,必須要用一定的布局手段進行知識點的串聯,使板書最終連接成一張清晰的“知識之網”,直觀地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影響很大。

四、展示教學風格,培養審美情趣

精湛的板書直觀形象、簡潔明了、生動有趣,是教師勞動創造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思想、能力等多種素質的融合,滲透著教師教學的智慧,個人的審美情趣和獨特風格。高超的板書,教師在一筆一畫、一招一式間所展示出來的不只是流暢美觀的符號、文字,更是濃縮精練的知識,厚重淵博的學養,嚴謹求實的精神。教師的板書,實質上是通過藝術化的方式傳遞知識、傳承文化,同時使學生得到智慧的啟示、精神的愉悅、情感的熏陶。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更有利于全面育人功能的實現。

篇3

教學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和提煉,是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必要途徑。所以,要精心設計板書。

(一)根據學科特點

每一門學科都有其鮮明的特點,板書設計要為學科服務,突出學科特征。首先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提煉”,在理解作者思路及編者意圖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的,再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概括,有重點且有系統地在黑板上表示出來,形成板書。所以,板書設計就應該根據學科教材的不同特點,從教材的內部線索入手,反映教材的知識體系。

(二)根據課型設計

在數學教學中,新授課重點在理解概念,掌握運算步驟和方法,揭示歸納定律或規則等等,板書要突出概念內涵,加深印象;突出新舊聯系,優化山舊知到新知的遷移過程,突出教學規律的集納,板書要條理。對于一些難于理解的內容,可通過直觀演示的方法,并輔以圖解式板書來解決。

復習課的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理解并系統化,通過練習加以運用。板書設計也要相應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把它們互相串聯起來,形成知識網絡。

自學課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重要課型,板書應列舉出自學提綱,并指點“學路”。在自學課上,討論是一種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側重于此,板書的重點則應是討論的問題和結論,做到既放得開,又收得攏。

(三)結合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律

板書設計受教學對象的制約。

不同年齡、年級段的學生,其知識基礎、認識能力、思維特點不同,教學中的板書設計應有針對性。高年級學生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已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把分析、歸納、推理、概括、綜合、比較等思維方法滲透于板書設計中。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增強板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特別是多設計一些圖文并茂的板書,便于學生加深印象,牢固掌握知識。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同一個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甚至同一教師在不同班級執教,設計的板書也不一樣,原因就在于教學對象不同,教師的教學目的、要求有所不同,導致板書設計有所區別。

(四)教師要形成各人風格

我們教師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首先要繼承,要學習,走多樣化的道路。而板書是我們教師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進行的創造,是個人教學個性魅力的折射,因人而異,不可能是一個模式,應該是有自己的個性的。

(五)結合多媒體合理應用板書

電子課件、幻燈片等高科技產品會給我們教學帶來許多便捷,但板書有著電子課件無法比擬的優勢:人性化!而且,板書內容固然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預先制作,但更多的內容卻是課堂教學中的即時生成。所以,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寫板書,更容易理解。

篇4

關鍵詞:歷史教學;板書;設計

板書,是服從并服務于課堂教學的。好的板書設計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把握所學知識,并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即便是教學信息化手段不斷豐富的今天,傳統的板書也顯得十分重要。在歷史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水平,從教學需要出發,注重科學性、系統性和直觀性相結合,采用對比或圖表等多種表現形式進行板書設計。

一、注重板書的科學性,使板書與學生思維活動相一致

板書的科學性,是指通過板書要達到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的目的。因而,板書層次要清楚,設計要合理,要與講課的進度、學生思維活動相一致。為此要從課堂教學的整體出發,將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依其講解的先后,適時地寫在黑板上,并注意隨著課堂教學的進行與發展,將各知識點系統地連珠串線,以使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必要時,可采取主體板書(主板書)與輔助板書(副板書)相結合的形式。如在講授二萬五千里時,因過程很復雜,教師設計如下板書,可幫助學生了解、把握的整個過程。

二、突出板書的系統性,使板書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維

板書內容要體現課堂教學的脈絡,有助于學生把握所教內容的層次,全面理解并系統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板書要突出系統性原則,通過板書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在設計板書時,要注意板書內容之間的邏輯聯系,哪些先寫,哪些后寫,哪些是主板書,哪些是副板書,要恰如其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如在講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過時,由于內容很多,加上課本上有很多個副標題,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在設計板書時,應突出板書的啟發性,完整性和先后順序,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將復雜的知識體系變得簡潔明了。可進行如下板書:

通過這樣的板書,學生能更好地把握革命的起止時間、標志及革命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可在復習時根據板書的提示,對相關內容進行回顧。如1649年大事,板書上盡管只有這一句話,但實際上這一年發生了多件影響革命進程的事件,比如:處死查理一世、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回顧。

三、體現板書的直觀性,使板書便于學生區別異同

板書是寫給學生看的。因而,板書內容應體現直觀性,以有助于學生從外顯活動向內隱活動的轉化,便于學生從直觀感知,到建立教學表象,再上升到抽象的知識概念。板書直觀一般分為文字直觀與圖表直觀兩部分。文字直觀是指板書的文字要簡練明確,便于學生接收而設計的板書;圖表直觀是指教師為準確反映教學內容的特點或關系,加深學生感知印象而設計的板書。圖表式板書的特點是表現簡潔、示意明了、直觀形象、分門別類、井然有序、可供比較、利于歸納。利于引導學生區別異同、發現規律。如在講“新航路開辟”時,可結合“鄭和下西洋”作表格式板書如下:

鄭和下西洋與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是發生在同一個世紀的航海壯舉,為作這些史實的比較,教師可在黑板上列出較詳細的表格。通過這個表格,一方面能反映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時間、船上情況、人數等,從而揭示我國古代航海和造船技術的先進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它們對世界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影響。鄭和下西洋主要是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但沒有使中國跟上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步伐,對世界及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都不大;而新航路的開辟不光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還把新舊大陸聯系在一起,使世界邁出了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關鍵性一步,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影響是巨大的。

通過這樣的比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更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歷史知識。

蘇聯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育事業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成功的教學是高度的科學性和精湛的藝術性有機結合的結果。教學板書設計需要教師依據一定的條件,遵循一定的原則,掌握一定的技能,懂得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驟,才能完成。教學板書既是教師對教材科學研究的結果,又是教師審美旨趣、藝術個性的體現。所以堅持教學原則,采用藝術手法,澆灌學生心田,努力使教學過程審美化,正是我們教師不懈的追求。

人 名

時 間

船只數

最大船只

人 數

影 響

鄭和

1405年

62

長147米、寬60米

(1000噸)

27800人

促進了中、非經濟文化交流

達·伽馬

1492年

17

長24.5米、寬6米

1500人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世界連接為一個整體

哥倫布

1497年

4

篇5

好的板書設計能使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關鍵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鮮明深刻地理解、掌握老師所講授的內容。給學生積極思考引路,對于突出教學重點,加深理解記憶,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能留下一堂課教學內容的縮影,啟發學生思維、回味、鞏固所學知識,為課后復習提供方便。并且也發揮了無聲語言的作用,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表達能力。常常有學生對某些問題(如某概念的嚴格定義、某幾何圖形的性質)是心明口不明,難以書面表達,而正確的板書,恰好能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從每年的中考及其他形式的考試的大量試卷課看出,學生答題不規范,字跡潦草,語病嚴重。這不能說與老師平日教學的板書無關。老師板書時態度嚴謹,書寫工整,作圖、計算準確、規范,論證嚴密,這無疑能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的板書設計能給出準確、直觀的圖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在教師的課堂板書設計中應注意到:條理清楚,簡單扼要、重點突出。課堂上多數學生既聽又記,但是他們記筆記能力較差,不會擇要,更不會取精去粗,總是老師寫什么、寫多少,他就記多少,如果板書寫的多了,學生忙于記筆記,就會影響他們的聽課。結果記了一大篇,課堂效果卻不好。因為板書力求簡單、意義要深刻完整,既言簡意賅,使學生記得簡單,聽得明白。板書不是教材的摘抄,而是教材精髓的濃縮。其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部分:課題名稱、重要概念、主要公式、基本圖形、典型例題、注意事項以及布置的作業。板書的文字、式子或符號都要精練和準確。重點之處,不妨加大字體或彩筆描繪,使之突出醒目,以增強板面的美感。教師的字跡既清楚有又工整,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有縮短了記得時間,不影響聽課效果。教師還應該根據教室的大小,學生的多少,光線的強弱,確定好板書字體的大小,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看清。同時寫字不要太小,這樣字跡清楚工整又大,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解題的格式也要正規。字體應力求工整,易于辨認。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和課型不同,應分別采取先講后寫、后講或邊講邊寫的方法。要善于把握時機,使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配合默契。如遇一些難懂的敘述較長的定義,可先板書然后再逐字逐句講解;再如一些幾何論證,需調動學生思維,則可邊講邊寫,逐步展開。在板面的整體布局上,應有主、輔之分,一般把黑板分成幾大塊,主要板書寫課題名稱、重要概念、主要公式、基本圖形等;輔助的板面寫典型例題、注意事項、布置作業或留給學生板演。板書安排應在備課時候就設計好,且主要板書不能隨意擦掉。要努力做到講課結束時,整個板面整潔清晰、重點突出,且有疏密得當、錯落有致的和諧美和整體美。同時板書設計要合理布局、計劃用黑板,不能這里一個公式,那里一個標題,寫了擦,擦了寫,隨寫隨擦。計劃好了,一般情況下,課堂上不擦也夠用,做到一堂課一黑板,黑板滿了,講課也結束了。下課后,學生看著板書,能看出這節課的重點內容和教學過程。復習時,學生對照筆記,就能回憶、領會這節課的內容和要點。

篇6

一、設計美的造型,促進美的熏陶教育

教師在設計板書的過程中要設計好板書的整體造型,從整體造型的美感中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比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課文時,把結構順序板書設計為孔雀開屏狀,突出了文章的結構美。

再如小學語文《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文的教學中,將第1、2兩小節的內容設計為簡筆畫,邊教學邊描繪畫面。這樣將美育與語文教學巧妙結合,在板書設計美的造型中促進了美的熏陶教育,也學到了知識。

二、設計文中問題,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是實力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可把重點問題巧設成板書,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課文邊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像我在教小學語文《“你們想錯了”》時,是這樣板書的:

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讀后回答,教師再加以點撥,學生在自我思考的過程中,結合課文內容,很快弄清了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設計文中思路,培養分析能力

分析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種現象、一個概念分成較簡單的組成部分,找出這些部分的本質屬性和彼此之間的關系。在板書設計中,要理清作者所寫文章的思路,思路清晰了,學生才能正確把握課文重點,走進作者心靈深處,提高分析能力。比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這樣,理清了作者的思路,促進了學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再如初中語文《萬紫千紅的花》的板書設計,我突出設計了文章思路,讓學生按邏輯順序分段。

設計文中思路除了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之外,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根據板書復述課文,對初步學習復述課文的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式。

四、設計文中內容,培養記憶能力

為了讓學生在學過文章后對文中內容有所記憶,設計板書時要盡量緊扣課文內容,讓學生利用文中生字、詞語總結歸納,依照板書復述課文內容,從而培養學生記憶的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如小學語文《晨讀》板書如下:

這樣的板書使學生輕松地記住了這篇看圖學文的圖與文的內容。

五、設計文中精華,培養概括能力

篇7

【關 鍵 詞】 教案板書;圖片化設計;教學方法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1]。再好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設計,如果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實施,那它也只能停留在“空中樓閣”之上幻想;再好的課程目標和內容,如果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和展示,那它也只能止步于“雨霧深山”處飄浮不定。

從教案中的板書這一理論層面導出的課堂現場板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初學者而言,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是一般鋪陳所不能取代的。

先秦時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中所說的“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后得。”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將教案中的板書進行圖片化設計處理,這一華麗的轉身能引發授課教師直覺思維的立體空間構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此做一個膚淺的介紹:

教案的圖片化板書設計,即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首先順其綱要進行構思排版,形成腹稿后即在黑板上進行上課之前的板書,待板書生成,則使用相機進行全景拍照以形成圖像,將圖像轉換成圖片格式鑲嵌于word文檔的教案之中,便形成了圖像式的板書設計文本。其主要流程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

一、梳理內容,形成板書框架

教學內容從何而來?教材是主線,此處不再談及,在這里只想說明兩點事實:一個事實是,“內容”并不是靜態確定的,而必須是在動態的過程中獲得的;另一個事實是,世上的全部事實,即不管是天上人間有的,抑或是天使與魔鬼爭論的東西,都可以作為教學的對象,也就是說,成為教學內容。一個化學方程式甚或是學生做的白日夢都可以成為教學內容[2]。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在板書設計環節,充分發揮其靈活性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的理性思考,這是非常值得考慮的,如果繁瑣花哨而擠占了過多的版面,這與“庭槐高臃腫,屋蓋素模胡”一樣大煞風景。

二、收集資料,打造板書形象

充分利用色彩的簡易加工信息和化學用語的獨特表達方式,預留給學生足夠的創作空間,必要時,提前邀請學科代表共同熱身創作,動態生成的板書絕對不用懷疑它的生命活力。運用模型研究方法進行啟發式講解和探究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感受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了解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方法。[3]教學實踐中,如使用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圓形磁鐵來表示原子,并在這一種假設的基礎之上構建不同的分子模型,這一方法很值得嘗試運用。誰都知道,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學生通過自己在磁性黑板前的左右騰挪,實現著微觀世界里的新舊物質變化,這個活動過程比一般的多媒體課件展示更有效果。

三、相機拍照,攬盡板書全貌

考慮到板書設計的科學實用性,建議將教案板書提前謄寫在小黑板上,在教案過渡到課堂的中間地帶提前體驗預設的效果,是一件痛快的事情。但小黑板過于精致,的確難以做出大氣的作品出來,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移動式黑板算得上是教學靈感閃現的絕好載體,經過一番深耕細作,便可以將成型的板書移到走廊或是其他光線明亮的地方進行拍照。工夫在課外,形成的圖像成了呼之欲出的活生生的藍本。

四、圖片處理,生成板書文本

相機拍照的圖像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素材存放在電腦內提供日后參考。編輯時可以將圖像直接復制到教案板書設計的word文檔中,也可以采用文本框的形式進行更為靈活實用的編輯。這里以文本框編輯為例,其具體操作步驟為:插入文本框雙擊文本框設置對象格式線條與顏色下拉鍵填充效果圖片點擊圖片選擇圖片插入確定再確定。

運籌帷幄之中,相信一面以圖片形式設計編輯的板書,于一位成竹在胸的化學教師而言,一定能為課堂教學活動增色添輝。

借此,舉一實例如下:

板書設計內容及圖片:九年級化學人教版/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課題2 燃料和熱量

課題2 燃料和熱量(fuel and heat quantity)

一、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卡紙制作)

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放熱現象、吸熱現象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篇8

【關鍵詞】板書設計 科學合理 清晰 靈活多樣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08)12-0134-01

教學板書,是教師經常使用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快捷、 靈便,即使在多媒體教學方興未艾的今天,在課堂教學中,板書 也不可能被幻燈、投影等所完全取代,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是毋庸 置疑的。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的對話和交流中,可能隨時迸 發出思想的火花,發現值得探究的現象,產生引人深思的問題, 這些往往是課前無法精確地加以預測的,是不可能事先進行固定 的板書設計的。適時地將它們板書出來,有助于師生交流,學生 參與面廣,主動性強。那么,應該如何設計板書呢?應做到哪些 要求呢?

一、設計科學合理的板書

1.根據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要求設計板書

各科教材的板書,首先是對內容的“提煉”。板書要能揭示 教材的特點,圍繞課程標準,有助于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所以, 板書設計應以課程標準為本,以教材為依托,從教學內容的內部 聯系中尋找連接點,以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

2.根據學生年齡、年級特點設計板書

不同年齡、年級的學生,其知識基礎、認識能力、思維特點 不同,教學中的板書設計應有針對性。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差,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增強板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特別是 多設計一些圖文并茂的板書,便于學生加深印象。高年級的學生 已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把分析、推理、綜合、比較等思 維方法滲透于板書設計中。

3.根據課型設計板書

課型不同,教學設計也會不同,為此,板書的設計也會有所 不同。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可通過直觀演示的方法,并輔 之圖解式板書解決。復習課的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 加深理解并使其系統化,最后通過練習加以運用。板書設計也要 相應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把它們互相聯起來,形成知識網絡。 自學課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重要課型,這種課型 的板書主要應列出自學提綱,并指點“學路”。在自學課上,討 論是一種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側重于此,板書和重點則應 是討論的問題和結論,做到既放得開,又收得攏。實驗課課型多 見于小學自然課和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的教學。板書設計 應著重體現學生實驗的過程和結果,訓練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

4.根據教法的需要設計板書

設計板書,除了從教材出發外,還應從教法方面考慮,選擇 相應的形式。板書滲透了教法,體現出教師處理教材的用意,方能有機地融入教學全程。 由于教學對象的不同,教者的教學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導致板書設計也應有所區別。板書的設計,應根據教材特點、教 學要求和學生接受水平等具體情況而定。

二、遵循板書設計的內在要求

1.板書設計要清晰、條理,具有層次性。

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便于理解和系統記憶,板書應具有 “形象、概括、條理”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層次清楚,條 理分明,主線清晰,重點突出,具有目的性。一般情況下,講課 的重點就是板書的重點,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地看清一節課的重 點是什么,這是板書的目的,但必須做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 如果語言繁瑣,板書過多,則會影響教師講課和學生聽課。

2.板書要內容突出,布局合理,具有計劃性。

要充分體現一節課的內容和教學目的,板書必須有周密的計 劃,合理的布局,既要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也要考慮板書在黑 板板面的設計和使用,哪些寫在左邊?哪些寫在右邊?都要做到 心中有數。需相互比較的內容要對比著寫,緊密聯系的內容要寫 在一起,以利于加深學生理解、記憶。

3.板書形式要靈活、多樣,具有趣味性。

以教學內容為依據,采取靈活、多樣的板書形式,好似一 支美妙的樂曲,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字跡要工整,繪畫規范,具有示范性。 教師板書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 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繪圖、語言表述習慣。通過板書示范, 潛移默化地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答題習慣,樹立 嚴謹的學習觀。

4.教師的板書必須和講解的語言、體態有機密切配合

篇9

計;要求;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6—0090—01

板書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講課者、聽課者與評課者的普遍重視。其是評價教師教學基本功、教學技能好壞與否的基本標準之一。良好的板書設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就思想品德課板書設計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 思想品德課板書設計的要求

1.布局合理。課堂教學板書有正副板書之分。正板書是一種提綱挈領地反映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一般書寫在黑板的正中或偏左位置。而副板書作為正板書的補充,往往處于黑板的兩側或右側。其主要用于幫助學生理解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專用名詞、專業術語,或對人名、地名等進行強調。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的特點來確定板書設計的主題和結構。但無論怎樣設計,都要充分考慮板書布局的合理性,要讓學生一看板書就能明確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直觀形象。板書是教師在教學中即時在黑板上進行呈現的。呈現方式包括文字、圖示等。直觀形象的板書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教師應當從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要出發,采用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對于一些需要學生注意的內容,教師可以考慮用不同的字體或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

3.簡明扼要。思想品德教材所引用的材料多以文字形式呈現,其中要求學生識記、理解的內容比較多,而板書不可能面面俱到,無法將所有內容都予以呈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備課時認真提煉教學重點與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板書。板書應當做到簡明扼要、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盡可能地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

4.整潔規范。整潔、規范的板書能夠為教學增光添彩,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視覺享受。其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作業書寫習慣。

二、思想品德課板書設計的基本形式

1.提綱式。提綱式的板書是思想品德教學中最為常見和普遍采用的一種板書形式。其是教師在對一節課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通過板書將所歸納出的教學要點按順序呈現出來。

2.圖示式。圖示式板書具有直觀、簡潔、形象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把握各概念之間的關系。如,在講授“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相互關系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簡筆畫的形式將板書設計為:一艘輪船在大海中航行。船身部位標注上“經濟建設”字樣,船尾動力系統部位標注上“改革開放”字樣,船頭舵手位置則標注上“四項基本原則”字樣。如果把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比作一艘輪船,那么,兩個基本點就是“輪船”的動力系統和導航系統。只有這兩個系統工作正常,輪船才能沿著正確的航向全速前進。由此可以概括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3.提問式。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區分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可將板書設計成提問式,即教學的重點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黑板上。這種板書能夠較好地反映教師授課的過程,其適用于指導學生合理地解答習題。如,在講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將本節內容分解為三個問題并呈現在黑板上,即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這樣的板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引發學生的思考,又能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篇10

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本無可非議,因為多媒體能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的直觀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我們很遺憾地看到,運用多媒體后,老師們卻將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棄之不用。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多媒體屏幕可以完全取代黑板和粉筆嗎?傳統的板書設計沒有存在的必要嗎?

一、板書設計——語文教學的“眼睛”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的教育活動,板書是課堂教學這一系統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堂課的“眼睛”。一則好的板書設計,能夠對整堂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學內容;一則漂亮的板書,能夠喚起學生美的情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非常重視板書的設計和運用。

教授王松泉說過:“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展示作品場面的屏幕;是教師教學引人入勝的導游圖,學生學習中掌握真諦的顯微鏡;是開啟學生思路的鑰匙,進入知識寶庫的大門;是每堂課的眼睛,讀寫結合的橋梁……”王教授的這個比喻,生動地揭示了語文板書的使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具生動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板書設計,因為其新穎別致、新鮮活潑的特點,能給學生以視覺美感和新奇感,使學生保持對課堂的興趣,且能提綱挈領地把握住教學重點。精美的板書設計,還具有強有力的示范作用,一個語文老師,就應該要具備會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的基本功。著名特級教師程翔對板書的認識是“準確規范,美觀大方”,一筆一畫,規范準確的板書,對學生的寫字教學,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二、板書設計——使你的語文課堂“靚”起來

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一個沒有板書的語文課堂猶如一個盲人,失去了亮麗和色彩。既然板書設計在語文課堂中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如何設計語文課堂的板書,如何為我們的語文課堂安上一對明亮的“眼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精心設計,體現重點。一堂好的課,要求我們能夠落實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落實教學的重點難點。課堂教學主要內容的落實,除了通過講解分析、討論探究、質疑問難外,還應該充分利用板書設計這一教學手段和策略。

心理學實驗證明,外界進入人腦的信息,有90%以上來自眼睛,以現代信息科學的觀點分析,學習知識過程中的記憶公式是這樣的:記憶=視覺85%+聽覺10%+觸覺5%,這公式說明視覺在記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課堂教學就是知識存儲記憶的過程。那么,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應該充分調動在記憶中占85%的視覺功能。這時,就應該根據學生記憶的特殊現象,選擇“板書”這一有效的教學策略,利用板書將課堂的主要內容展示給學生,以達到使學生掌握課堂主要內容的目的。同時,單次的視覺記憶又是很容易遺忘的,被學生做成筆記的板書非常有助于學生日后的復習鞏固,達到一見板書就猶如重新上了這堂課的效果,知識的掌握必將深刻。

2.深化主題,畫龍點睛。板書設計是對課文內容的精練概括,所以在設計板書時要盡量輻射出文章的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幫助理解課文,所以不可寫得太多。有的老師喜歡滿黑板地板書,板書太多了,都是重點也就無所謂重點了。這與不板書沒有多大區別。因此教師應該精選最重要的,學生最應理解和記憶的內容板書。如教《將相和》,其板書設計是:

完璧歸趙 智

澠池之會 勇

負荊請罪 讓

3.提綱挈領,簡明扼要。板書貴在精要。精要才能醒目易記。教學《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時,其板書可憐這樣設計:貪貪貪貪貪貪。

4.系統完整,條理清楚。好的板書應系統完整,讓學生可以借以了解課文整體結構。霍懋征老師教《》,其板書設計是:

奪取高地 偽裝潛伏 烈火燒身 勝利結束

起因——發展————結束

5.形象藝術,激發興趣。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如果讓學生老是看一成不變的板書,學生就會很快厭煩,失去興趣。所以在設計板書時,就要考慮板書的新穎性、形象性和藝術性,不時給學生以新的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斑羚飛渡》,設計板書時,就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斑羚群”、“年輕斑羚”用綠色粉筆,代表生命;“(老斑羚)”用紅色,代表著死亡和犧牲精神;飛渡的箭頭用彩色,蘊涵著彩虹、生命的美麗。這個板書,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斑羚飛渡的過程及斑羚在逃亡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思想境界。圖文并茂的形式,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板書既是一門學問,亦是一門藝術。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意圖和教學特長,各顯神通,靈活設計。這樣就能使我們的板書設計“靚”起來,在教學中發揮出它巨大的作用。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可目前許多中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觀念陳舊、課堂沉悶、考試頻繁、教法呆板等問題磨滅了學生對數學現象的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學生參加數學活動幾乎是一種被動的行為,由此導致數學成績不佳。那么如何才能激發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新穎的導入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課引入問題情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整堂課的注意、情感、意志、思維等心理狀態。好的引入,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一步步探索新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引入方法。

如:在教七年級“正數和負數”這一節課時,我先給學生看一幅圖畫:一個小男孩戴著帽子和圍巾,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正在雪地里艱難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時地落在他身上。然后我提出問題讓同學們思考:“如果你是天氣預報員,請問,此時此刻的溫度是多少?”“零度以下8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等等,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答。雖然“天氣預報員”的誤差較大,但在同學們的回答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這就比較自然地引出負數的概念。如此以“趣”引路,以“情”導航,給學生以新、奇之感,把僵化的課堂教學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變“苦學”為“樂學”。

二、營造寬松快樂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堂教學應引起良好的情緒感覺”。只有建立一個寬松愉悅的教學課堂,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放得開、馳得遠。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試想:在一個死氣沉沉的毫無生機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能力會有多大的發展呢?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習的知識精編成簡短的故事或一個個情景片段等,逐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學習。這樣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僅能夠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而且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將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三、建立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發揚教師的職業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要以朋友、合作者的身份進行教學,用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善待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鼓勵為主,注重師生感情交往,決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對做得好的同學及時表揚,對做得差的同學先肯定他的優點、成績,然后加以指導,繼續讓他自己完成任務,使他品嘗成功的喜悅。學生對知識一點一點地掌握和理解,自信心就會一點一點地加強,對你所授學科的興趣也就一點一點地濃厚起來,同時還會得到心理的安慰。

如:我班的趙健聰同學各科成績都優秀,就是對數學不感興趣。我便主動找他談心,發現他原來是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失敗了,受到很大的打擊,由此很害怕數學。于是我平時注意對他的指導,幫他分析原因,讓他做小老師,在課堂上和其他同學競爭學習,鼓勵他多動腦筋,在課堂積極回答。慢慢地他找回了自信,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秀的成績。這說明老師的關心、贊揚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

四、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深入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感興趣的重要條件。”我常常利用數學學具進行操作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感知學習內容,動中促思,玩中長知,樂中成材,使學習內容在有趣的實驗中被牢牢記住。

如: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就可設計一個拼圖活動。活動開始時,先讓學生自己裁剪一個三角形,然后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動手拼一拼,再小組合作交流各種不同的拼合方法。通過活動使學生不僅體會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還發現了各種不同的證明方法。再比如:在教學“勾股定理”一節課時,課前先讓學生預先準備好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拼剪,計算面積,得出勾股定理。在整個推導過程中,枯燥的概念變得形象而具體,學生興趣高亢,通過具體操作加深了理解。我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如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這些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很強,不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同時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領略成功的同時更加喜歡數學。

五、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中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較為薄弱。如果數學脫離實際生活,讓他們體驗沒有經歷過的抽象數學題目,他們一定會因沒有找到落腳點而無從入手,學生會覺得很痛苦,這樣的學習是徒勞無功的。其實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若脫離生活,學習數學的內容會變得空洞而乏味。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多聯系實際生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學習,讓他們覺得數學時時在我們周圍,生活處處有數學,這樣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自然提高了。比如購物是現實生活中常做的一件事。將商家打折、讓利、積分獎勵、消費者購物最佳方案等引入數學,學生就會報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性有了,興趣來了,自然會主動參與、思考、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積極創造生動有趣的情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進而培養其創新思維。下面結合自己的中學數學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注意挖掘教材中隱藏的“發現”因素,創設一種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自己探索知識,解決問題,使教學過程圍繞學習中產生的問題而展開,才能滿足學生“發現、研究、探索”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介紹歷史上關于勾三、股四、弦五的故事,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在講解概率時,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買彩票不易中獎,通過問題的引導啟發,喚起學生心理上的學習動機,形成學習數學的心理指向,等等。教師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設置問題懸念,既能化難為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主動探究。

二、注重公式或定理的發現過程,給學生創造探究的機會

公式定理課的教學,不能只滿足于結論的證明與應用,而應鼓勵學生以探索者的姿態出現,去猜想,去探索它們的發現過程。這一環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運用類比、聯想、歸納、綜合等方法去探索、去研究,使問題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逐步得到解決,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猜想,不斷發現新問題,獲得新知識、新方法。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去猜想結論,猜想規律,猜想策略。猜想的一般方法有:1.觀察——實驗——猜想;2.類比——聯想——猜想;3.分析——歸納——猜想。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猜想難免會有錯誤,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最終得到有價值的猜想。

例如:講“垂直于弦的直徑”可以引導學生:1.以兩條互相垂直的直徑,用運動的觀點很自然地過渡到垂直于弦的直徑,遵循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規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猜想,主動地探索垂徑定理的知識。2.將弦的兩個端點對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得出垂徑定理。這樣做不僅給學生創造了自己探究的機會,還能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嘗試探究成功的甜頭,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他們的創造性。

三、有機整合信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顯示了它的優越性。如果在教學中,把重點、難點及容易混淆的知識制成課件,就能起到許多語言表達所起不到的作用。

例如:教“弦切角”時,可借助多媒體,從學生熟悉的圓周角入手,將角的一邊繞頂點旋轉,讓學生觀察,當旋轉至與圓相切這一特殊位置時,教師應抓住這一運動特殊情形,設疑:“這樣的角有什么特點?它與圓周角有何關系?”引導學生觀察圓中的兩個角,然后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弦切角等于它所夾的弧所對的圓周角”;接著利用小組討論,通過度量、分類情況證明,驗證得出結論正確。由此可見,在課堂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學科課程的整合,構建一種理想的數學教學環境,對于實現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不同解法的探究,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決數學問題要指導學生按照著名數學教育家喬治·波利亞的解題表中的四個步驟(弄清問題──擬訂計劃──實現計劃──回顧)來進行。例題教學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應啟發學生對一個數學問題從多方位、多角度去聯想、思考、探索,這樣既加強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又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參與意識。

如:等腰三角形的頂角∠A=108o,BC=a,AB=b,BD平分∠B交AC于D.則AD=( )(這道題沒有給出圖形)。

課堂上,學生A、B分別給出了解法一:在BC上截取BE=BA,連結DE運用三角形的全等可得;解法二:延長BA到F,使BF=BE,連結DF。則ΔBDF≌ΔBDC。可得答案。

學生C舉起了手:在BC上截取BE=BA,連結AE。然后運用ΔABC∽ΔEAC,即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