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生態安全范文

時間:2024-01-22 18:0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林草生態安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林草生態安全

篇1

一、基本情況

10月29日,縣林業和草原局在縣古豐鎮組織開展了縣森林草原火災撲救知識培訓和演練。參加培訓和演練的人員包括:縣林業和草原局撲火隊隊員10人,平頂山林場撲火隊隊員10人,古豐鎮、鎮分管領導和生態護林員共計40人參加了縣林草局組織的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演練。

縣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在演練現場,對防撲火中常見問題、火場緊急避險措施和森林火災撲救等相關理論知識作了詳細講解;對常用撲火器具的使用和通訊工具的維修進行了現場演練;對撲火專業隊的撲火機具協同配合作了針對性的訓練。本次演練使用的森林草原防滅火工具有:撲火2號工具40把、風力滅火機6臺。

二、收獲和經驗

本次演練活動,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總結:一是組織有序、部署周密。各參演單位和人員對這次應急演練高度重視,提前組織了預演,密切配合,積極參與,演練取得了實效。二是方案具體,任務明確。此次演練方案設計合理具體,不僅結合了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特點和應急處置工作實際,符合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的全部程序,職責明確、分工合理。三是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各演練小組分工合理,演習過程符合實際,配合默契,多部門的協調配合環節在面臨突發森林草原火災時非常重要,在實戰中能夠派的上用場。

三、存在問題

(一)無經費保障。防火經費緊缺,部分鄉鎮沒有專門的防火經費,導致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撲火工具嚴重缺乏、落后,給撲火帶來困難。

(二)物資儲備不足。主要表現在裝備不足。各鎮鄉、由于受經費投入不足的影響,防火設備難以及時更新。雖然每年縣林業和草原局均會補充一定數量的森林草原防滅火設備,但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森林草原撲火隊伍建設的需要。各森林草原撲火隊伍用于森林火災撲救的專用車更是為零,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只能臨時尋找車輛,將會導致快速反應能力和撲救火災能力大打折扣。

(三)使用撲火工具不熟練規范。缺乏對不同的火勢、風勢、植被類型的變化合理使用各種撲火工具的能力水平,應該加強對隊員正確使用滅火器材的知識培訓。

(四)管理訓練水平不高。雖然各鄉鎮、林場每年組織一兩次較大規模的培訓或演練,但由于撲火隊伍屬于半專業和義務性質,撲火隊員往往無法全部到位,導致隊伍的整體撲火技能不高。

四、改進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演練活動的重要意義,日常工作中加大應急演練頻次,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切實做到演練要日常開展、隊伍要經常鍛煉、應急要快速有效。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進一步完善修訂應急預案。無論是林草部門還是各鄉鎮、林場(站),應急預案在日常應急管理工作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應急預案對防范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查找日常應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斷完善和修訂應急預案,明確事前、事發、事中、事后各個環節由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要確保制定的應急預案用得上、行得通。

二要經常性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日常演練中,我們要加強對森林草原火災應急突發事件規律和特點的研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合理選擇應急演練的方式,合理確定應急演練的頻次、規模、形式;加強預案中各部門和協同配合,著重提高相關部門和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解決好應急響應中的應急準備、組織指揮和協同配合等方面的問題,做到演練思想貼近實戰,演練場景貼近實地,演練過程貼近實際,切實提高應對處置突發森林草原火災的實戰能力。

篇2

關鍵詞:淤地壩建設 人文思考三農問題

中圖分類號: S15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眾所周知,治理水土流失的三大措施為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淤地壩系作為主要的工程措施,利用水土流失的自然過程,集大面積上的水、沙、肥在小塊壩地上使用,從而獲得高產穩產的農田,深受黃土高原地區群眾的喜愛,同時淤地壩可以迅速的攔截入黃泥沙,減少河道淤積,又為治河部門所關注,所以淤地壩有機的統一了當地致富和治河的關系,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本文從人文和社會發展的角度探索淤地壩建設發展的思路,為黃土高原淤地壩規劃建設和當地社會發展提供科學參考和技術依據。

一、淤地壩的形成及現狀

現存最早的淤地壩叫“聚湫”,是自然形成的,距今已有400多年。明代龍慶三年(公元1569年),陜西子洲縣黃土洼,因自然滑坡、坍塌,形成天然聚湫,后經人工休整而形成高60m、淤地54hm2的淤地壩。1945年黃委會批準關中水土保持實驗區在西安市荊峪溝流域修建淤地壩一座,是黃河水利委員會在黃土高原地區修建的第一座淤地壩。隨著社會條件的不斷發展,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經歷了由重點試驗到全面發展,由農民群眾打壩為主到政府組織和出資建設,由缺乏規劃、設計到不斷完善前期工作的規范化建設,由重建輕管到建管并重的發展階段,取得了巨大成就。黃土高原地區幾十年的淤地壩建設實踐充分證明,壩系建設具有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在治理水土流失,減少入黃泥沙,發展區域經濟,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它還能緩解退耕還林所帶來的糧食緊缺問題。淤地壩系建設作為近期全國水利建設的三大亮點工程之一,國家給予高度重視,這是黃土高原淤地壩在發揮巨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客觀反映。

但是淤地壩建設過程中,由于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一直困擾著有關部門的宏觀決策以及壩系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在淤地壩運行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如壩體的頻繁水毀,壩系建設、規劃不科學,壩地鹽堿化和利用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一直阻礙著黃土高原淤地壩的建設和發展。事實上,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發展之所以走走停停,斷斷續續,并屢遭非難,其最大根源就在于壩系水毀事件頻頻發生。

二、淤地壩建設的人文思考

淤地壩建設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與當地的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因素息息相關,因此要充分發揮淤地壩的水土保持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區,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時代目標,需要將淤地壩建設與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淤地壩的優勢,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發展。

1、林草生態恢復建設與淤地壩建設的關系

林草措施是生態修復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手段,它與工程措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林草措施為工程措施提供了良好的運行條件,同時工程措施也為林草措施的運行提供了保證。實踐表明,離開工程措施,林草生長所需的水分得不到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離開了林草措施,泥沙淤積使工程壽命大大縮短,甚至造成洪水摧毀水利工程的現象。據黃委天水水保站羅玉溝對比流域實測資料推算,有林草措施保護的工程運行年限將是無林草措施保護的2倍以上。

林草措施與淤地壩建設同步發展,是生態環境標本兼治的需要。淤地壩所攔截的泥沙主要來自坡面和溝道重力侵蝕。大量的泥沙主要來自坡面,控制坡面進入溝道的泥沙將主要由林草措施來完成。據天水水保站徑流觀測資料介紹,有林草措施的坡面要比沒林草措施的坡面減少泥沙達69%。溝道有了淤地壩,坡面仍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因為坡面面積遠遠大于溝道面積,坡面泥沙并沒有出溝而留在淤地壩里,且建壩護溝正是為了保護坡面、防止重力侵蝕。因此,坡面采取林草措施是從源頭上進行治理的做法,是治溝的標本兼治之舉。坡面治理達到一定程度后,為溝道進行淤地壩治理提供了良好條件。

林草措施是保證淤地壩長期健康運行的需要。據有關氣象資料預測,今后若干年內,氣候將由南澇北旱逐漸轉為北澇南旱。如果這個預測實現,溝道中的淤地壩因設計標準偏低,可能無法承受來自坡面的大量來水來沙,沒有坡面林草措施的保護,淤地壩的“生存”將面臨嚴重的挑戰。與此同時,大量的降雨給原本干旱的黃土高原的植物提供了生長發育所需水分,植物能夠良好生長,實際上也是對淤地壩的保護。如果這個預測不能實現,即使是干旱年份,林草措施在涵養水源的同時,如遇突發暴雨,也能有效攔截雨水,延長匯流時間,削減洪峰流量,減小洪水對淤地壩的沖擊。良好的植物措施,等于延長了淤地壩的使用年限,降低了淤地壩的投資成本。因此,林草建設是維護淤地壩長期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之一。

2、從淤地壩看“三農”問題

農民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業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而且是一些基本的難題。目前農村絕大多數勞動力仍然從事農業,收入的來源也主要是農業生產活動。而中國的農業又受人多地少之困,難以開展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技術落后,人均勞動收入較低。增加農業產量、提高農民收入、擴大市場容量的能力有限。有關研究表明,淤地壩能較好的緩解這些問題,對增加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業結構調整都具有積極作用。

打壩淤地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提高糧食產量,如何實現這些糧食的經濟效益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調查中發現,土豆和高粱是當地產量極高的作物,但是因為交通等客觀原因無法出售;而當地糧食加工企業極少,無法將農民自己種植出來的農產品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這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限制的。如果能在當地建幾個淀粉制造廠和釀酒廠,生產出來的淀粉和高粱酒向外出售,而并不局限于當地農村這個小市場,這樣將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結論

淤地壩建設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措施。保證淤地壩規劃、設計和建設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是目前生產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將淤地壩建設與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淤地壩的優勢,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發展,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區,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時代目標。

參考文獻:

郭文元,賈志軍等.晉西淤地壩試驗研究文集.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實踐與研究二.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1998.10.

鄭寶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淤地壩建設效益與存在問題.綏德:黃河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2003.

篇3

當前,正值森林草原高火險期,經旗委、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召開這次防火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任務:一是統一思想,全面分析當前我旗森林草原防火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提高全旗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二是統一行動,認真落實各項防撲火責任和措施,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剛才,武瑞局長通報了全旗2008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做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重新審視我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過去幾年來,全旗各族干部群眾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幾十年的生態治理成果得到了有效保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形勢十分嚴峻。2008年全旗累計發生各類森林草原火災10起,與2007年相比增加了1起,進入2009年的短短兩個多月就已發生火災12起。總體上看,火災呈現高發頻發態勢。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在客觀方面,一是生態環境持續得到改善。由于生態建設的大規模推進和全年禁牧政策的有力執行,使我旗的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隨著林草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農村牧區人口的大量轉移,也給防火工作的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帶來困難。二是城鎮周邊、交通干線、旅游區防火壓力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們在阿鎮城郊、阿大線、包茂高速、礦區、成陵等區域栽植了大面積的針葉類樹種。這些地區一旦發生火災,就現有的防火力量,難以從容應對,不但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會產生極為不良的社會影響。三是火險等級高。入冬至今,全旗幾乎無降雪。據氣象部門預測,最近一個時期也無明顯降水過程。由于氣溫快速回升、大風季節來臨,風干物燥,加之今年林草可燃物累積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而且開春燒荒、燒茬、野外吸煙、清明上墳祭祀等使用明火行為增加,多種因素相互疊加導致著火機率大幅增加。在主觀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干部群眾對森林草原防火心存僥幸,沒有真正樹立起火患意識,違規用火引發火災的事件屢屢發生。二是行政不作為、監管乏力。今年春節剛過,白玉嶺副市長在包茂高速公路附近發現1處明顯的火災痕跡,過火面積約20余畝,但旗、鎮防火部門卻毫不知情。僅2月份,折家梁村就連續發生4起森林草原火災。其中1起是在12月13日上午全市防火會議剛結束后的中午一點多發生的,過火面積近800畝。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思想,和由此產生的工作懈怠,極有可能造成驚天動地的大事故,這絕非危言聳聽,務必要引起同志們的注意。三是部分地區防火責任有盲區。近年來,全旗建設了不少的開發區、園區,并進行了大面積的綠化,但部分鎮未按照森林草原防火屬地管理的原則,將這些開發區和園區的防火工作納入當地防火任務,隱患較大。

森林草原火災突發性強、破壞性大、危險性高、處置困難。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清今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嚴峻形勢,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今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清醒認識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面臨的嚴峻挑戰,要切實把森林草原防火作為維護生態安全的基礎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的民生工程來抓。在思想上要倍加警惕,行動上要狠抓落實,措施上要細化強化,緊急動員起來,做到工作早部署、責任早明確、隱患早排除、火險早預報、火情早發現、火災早處置,嚴防重大森林草原火災,嚴防重大人員傷亡。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各項防火措施落到實處

做好2009年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堅持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依靠科學、依靠法制、依靠群眾的工作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工作舉措,堅持專群結合、軍地協同、各方支持的工作方式。要突出工作重點,堅決打好重點區域和重要時段的森林草原防火攻堅戰。

(一)完善應急預案,科學防火。

一要及時完善預案。《全旗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已經進行了修改完善。各鎮、國有林場站及有關企事業單位要結合實際,修訂本級的應急預案。今后,應急預案要根據實際情況,每年修改完善一次。旗防火辦要根據應急預案要求,明確應急處置流程、應急響應程序、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完善信息報告制度,增強應急預案的實戰性和可操作性。二要加強對森林草原火災的研究,逐步把握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發展、蔓延的規律,根據火場環境、氣候風向、植被類型等科學制訂撲救方案,實行科學指揮、科學撲救。

(二)狠抓防火責任制落實。

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和強化森林草原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屬地管理責任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對行政轄區內所有派駐單位、企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屬地管理。要辯證對待防火和撲火工作,防火時,要將保護森林草原資源放在首位,力爭不發生火災。撲火時,要將保護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確保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各鎮、各有關部門、企業要將各自轄區的防火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直至分解到森林、林木、林地、草原的經營單位和個人,確保責任分解不留死角,確保責任追究有章可循。各鎮、有關部門、企業的主要領導要帶頭深入防火責任區,落實防火責任、檢查指導防火工作,要開展防火大檢查,對森林草原防火期內的防火值班和護林員巡防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發現的隱患要及時進行排除,切實解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旗林業部門、鎮林工站及天保工程森林管護人員要加強巡邏和火情監測,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其他成員單位要按照防撲火預案要求,切實做好通訊、宣傳、救護、撲火、運輸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對領導得力、防范到位、撲救及時、成效顯著的鎮、單位和個人要予以獎勵;對防火責任不落實、發現火災隱患不作為、發生火情隱瞞不報、撲火組織不力等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據《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予以重處重罰,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決不姑息。根據工作需要,今年又把旅游局、民族事務局、農機局、水保局、園林局、交警大隊列為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旅游局要監督指導各旅游景區做好防火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對游客的管理;民族事務局要對塔布烏蘭公墓,園林局要對阿大線、包茂高速以及所屬綠化區擔負防火責任;農機局要把防火機具購置列入年度工作計劃;交警大隊要對司機開展防火常識教育,嚴禁亂扔火種;水保局、農牧業局要對水保治理、退牧還草等生態項目區擔負防火責任,要和農牧戶簽訂項目區防火責任狀。

(三)加強隊伍建設。

要堅持“專群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大力抓好管火、撲火、督查三支隊伍。一要加強“管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森林公安、鎮林工站和天保工程森林管護隊伍的作用,加強火源管理。森林、林木、林地、草原的經營單位必須配備兼職或專職的護林員負責巡護森林草原,管理野外用火,及時報告火情。切實加強對森林管護隊伍的培訓,使其掌握所需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技能、程序。要嚴格按照我旗森林草原防火期野外用火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嚴格執行封山禁牧、林區用火審批制度,未經批準不允許在森林草原周圍動用明火。各鎮要對本地區的人為火源進行認真分析排查,研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嚴格控制火災源頭。防火期內,防火責任單位要選配責任心強、忠于職守的人員在重點地區把守巡邏,堅決禁止將火種帶入林區草原。森林草原高火險期、全旗9個重點火險區及墳頭、路口等重點地段,防火責任單位要落實專人嚴防死守。二要加強“撲火”隊伍建設。去年底,我旗共組建了旗、鎮、國有林場站及有關防火責任單位的撲火隊伍19支、324人。有了隊伍,還要配備必要的撲火裝備,要明確每支隊伍的裝備配備標準,并按要求配備裝備。旗防火辦要對撲火隊伍進行定期培訓和實戰演練,切實提高撲火隊伍的火場作戰能力。各責任區的行政主要負責人要特別注重加強隊伍建設,確保關鍵時刻隊伍能拉得出、用得上。一旦發生火災,責任單位的行政主要負責人要帶領撲火隊伍在第一時間到位,并在旗防火指揮部的指揮下,第一時間撲火。一旦發生大的火情,旗防火指揮部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旗防火辦要立即組織旗專業撲火隊伍趕赴火場滅火。旗專業撲火隊由林業局、農牧業局、園林局、武警中隊、消防中隊抽調人員組成,上述單位的撲火隊員在防火期內要隨時待命,接到命令后,要迅速集結,聽從調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三是督查隊伍建設。旗鎮兩級防火辦要認真履行森林草原防火監督和管理職能,不斷健全常規檢查和重點抽查相結合的督查制度,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督查,特別是在森林草原高火險期更要加強防火督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森林火災隱患,要及時向有關單位下達森林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消除隱患。旗、鎮兩級的禁牧工作隊伍要同時肩負森林草原防火監督檢查的職能,做到禁牧、防火兩手抓、兩不誤。旗黨政兩辦督查室要會同旗防火辦,對全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進行跟蹤督查,確保各項防火措施落實到位。

(四)確保火情信息暢通。

各防火責任單位要高度重視值班調度和火情報告工作,每年一進入防火期,要立即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不允許值班人員脫崗、漏崗,不允許將值班電話轉接到手機上。要確保火情動態、撲救情況和領導指示等重要信息上傳下達通暢,為及時、快速、妥善處置火情提供保障。去年市政府督查室、市防火辦來我旗督查時,發現個別單位有防火值班電話無人接聽的現象,今后不允許再有類似情況發生。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凡是不能及時發現火情、不及時報告、不及時組織撲救、延誤戰機,以及火情火災不報、漏報、瞞報的,要嚴格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

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防火工作在預防時不花小錢,一旦發生火災就會花大錢,蒙受更為巨大的損失,因此一定要防患未然,防火于未燃,再困難也要加大投入。今年旗財政已安排30萬元用作防火經費,今后還要根據實際需要逐步增加投入,保證資金足額到位。今年計劃投資500萬元建立防火遠程監控系統,進一步提高火情監測的科技水平。各鎮及其他防火責任單位也要加大防火資金投入,要及時檢修維護現有設備,充實防火裝備,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充分發揮作用。要加快推進9個重點防火區的治理步伐,采取得力措施,消除火災隱患,確保不出問題。今后,凡新開辦工礦企業、設立旅游區或者新建開發區的,要同步規劃、設計、建設森林草原防火設施,旗林業局要抓好項目前期的監督和落實工作。

(六)積極推進依法防火。

強化執行和監督是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發生火災后,要在遵循火災追究制度和火災報告制度的基礎上,依法加大對火災案件的查處力度。新修訂的《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已于2009年1月1日開始施行。為依法懲處違法行為,防范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新修訂的條例在法律責任方面作了進一步完善。一是強化了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按照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的要求,增加規定地方政府、防火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職責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二是明確了森林、林木、林地、草原的經營單位和個人及其他相關責任人違反有關防火管理行為的法律責任。三是增加了違反條例規定,造成火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條例規定追究法律責任外,還可以責令責任人補種樹木。四是為有效遏制和懲處各種違法行為,條例提高了罰款的數額。對違反森林防火規定行為的處罰由原來的10元—500元的罰款提高到對個人處以200元—5000元的罰款,對單位處以2000元—10萬元的罰款。今后,對發生的火災事故要嚴格按照新修訂的《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的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當事人和責任單位,盡快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推向法制化軌道。

三、強化宣傳、加強教育,切實提高全民防火意識新晨

篇4

近年來,寧夏造林面積迅速增加,但林木管護資金沒有增加,林木病蟲鼠兔害的防治、森林防火等經費嚴重缺乏,林木管護困難。部分林區存在管護人員少、林區道路不暢、防火器材不足的問題。特別是隨著封山禁牧政策的實施,林草生長茂盛,植被蓋度逐年加大,防火形勢十分嚴峻。寧夏林業科技發展水平不高,一些基礎性的研究長期空白,部分成熟適用技術因為資金投入、技術推廣人員少等原因不能得到廣泛推廣,造成林業生產科技含量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同時,部分市、縣在林業建設中沒有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種植,存在“重喬輕灌”的問題,不僅提高了造林、管護成本,而且保存率很低。此外,森林資源的數字化管理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二、加強生態林業建設的建議

1加快生態林業建設,促進森林資源快速增長

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著力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通過培養和發展森林資源,著力保護和建設森林生態系統、荒漠化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充分發揮林業在農田生態學系統、草原生態學系統、城市生態學系統循環發展中的作用。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北部引黃灌區以農田、濕地和城市生態系統建設為核心,重點完善農田林網和賀蘭山東麓防護林體系,保護綠洲濕地,打造黃河金岸綠色長城;中部干旱帶以防沙治沙為核心,繼續實施封山禁牧和退牧還草,恢復退化草場植被,積極推進沙產業開發;南部山區以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為核心,加快涇河、葫蘆河、清水河、祖厲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積極打造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大力推進沿黃城市帶綠色景觀長廊、賀蘭山東麓生態產業長廊、中部干旱帶防風固沙長廊和六盤山生態保護長廊的建設,形成祖國西部生態屏障;切實做好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恢復,所有遷出區進行圍欄封育,通過封禁保護、荒山造林、退耕地造林等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做到遷出一片、生態恢復一片。扎實做好生態移民區莊點綠化,積極扶持、重點發展造福移民的慈善林業、特色林業,培育林業產業基地,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2加快富民林業建設,促進林業產業提質增效

加快建設葡萄、枸杞、紅棗、蘋果等林業優勢特色產業基地,為發展新型加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充分發揮地域自然優勢,加快賀蘭山東麓百萬畝葡萄長廊建設,把葡萄產業發展成寧夏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切實抓好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發展、區域化布局和產業化經營,努力擴大產業基地建設規模、創新產業運行機制、培育龍頭企業和名牌,扶持“西夏王”、“同心圓棗”、“靈丹牌靈武長棗”、“茂源濃縮果汁”等知名深加工品牌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經濟林產業開發,加快林業產業化發展步伐,鼓勵和引導各種社會主體投資發展林業產業,著力提升林業產業效益。把林業優勢產業的發展作為關系農民增收、關系民生的大事來抓,把林業項目建設與富民強縣結合起來,使林業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優勢主導產業。

3加強休閑林業建設,推進生態文明

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為核心,加強休閑林業建設,著力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圍繞構建和諧寧夏的目標,加大生態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公民的生態意識,調動全民參與義務植樹的積極性。加強野生動植物、濕地等自然保護區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積極建設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發展生態旅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高標準建設濱河景觀大道,以黃河文化為基礎,建設一批生態旅游景觀與文化景觀,發展休閑度假、生態觀光、農家體驗等產業,形成500km生態文化景觀帶,再現“塞上江南”秀美景色。打造賀蘭山東麓葡萄長廊,形成集觀光采摘、酒莊體驗、度假休閑為一體的旅游新亮點。

4堅持科技興林,提高科技對林業發展的支撐力

尊重生態適應性規律,堅持適地樹種,堅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封則封。注重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治理,科學搭配喬、灌、草的比例,形成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態體系。科學設計造林模式和林草配置模式,努力探索生態功能完善、產業體系發達的生態治理模式。加強林業技術創新,研究攻克一批制約林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林產品加工水平。加強林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提高林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5加強法制林業建設,切實鞏固林業建設成果

篇5

關鍵詞 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恢復;治理措施;寧夏固原;原州區

中圖分類號 X1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4-0178-01

生態移民是原州區“十二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是一項山區農民脫貧致富與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相結合的重大工程。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恢復是改善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惡劣的重要舉措,對提高生態移民遷出區植被恢復、構建原州區綠色生態屏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針對原州區生態移民遷出區立地條件和氣候概況,提出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植被恢復治理措施,以供參考。

1 原州區“十二五”期間生態移民任務

根據《寧夏“十二五”生態移民搬遷規劃》,“十二五”期間,原州區共計劃實施生態移民15 204戶61 948人。其中,縣內搬遷移民5 983戶24 377人,占移民總戶數的39.4%;縣外搬遷移民9 221戶37 571人,占移民總戶數的60.6%。移民涉及11個鄉鎮109個行政村412個自然村。

2 移民遷出區生態環境現狀

原州區移民遷出區均處于道路不暢、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偏遠山區,區內植被稀少,林草資源匱乏,干旱、冰雹、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嚴重,生態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土地肥力大幅下降,糧食產量低而不穩,農業生態平衡失調,群眾生活長期貧困。當地農民為了生存,出現了靠山吃山的情況,違背自然規律,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經營,對林草植被濫墾、濫牧,破壞了賴以生產、生活的資源,陷入了“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由于過度開荒、過度放牧,生態環境承載負荷日益加重,昔日林草茂密的大山日漸呈現出不堪重負的“病態”。要改變這一現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進行生態移民,杜絕人類在這些地區的開發性活動,把這些區域強行保護起來,由里而外,大規模地進行保護和恢復生態。這是一種適應客觀規律的主動策略,是深入貫徹落實第2輪西部大開發“更加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著力建設美好家園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固原市原州區生態良性循環的戰略選擇。

3 移民遷出區生態植被恢復治理措施

林業生態建設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和保證。原州區移民遷出區生態脆弱、環境惡劣,而要走出這一困境,最有效的措施是遵循自然規律,加大林業生態建設力度,堅持宜造則造、宜封則封、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原則,對移民遷出區全面實施植樹造林和封禁保護,最終實現人退林進、恢復生態、造福子孫的目標。移民遷出區立地條件差,地形復雜多樣,因此要堅持因地制宜、分區分類、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規模化綜合治理,達到移出一片、治理一片、見效一片的目的。一是對遷出區所有耕地要實施退耕還林。二是對宜林荒山、荒地、荒溝、荒灘要進行人工造林。三是對立地條件過差、難以造林的地塊要進行封山育林,讓其自然修復。四是要將鞏固成果與新建工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原有造林地進行補植補造,做到應補盡補,不留死角[2]。

3.1 退耕還林

由于部分移民群眾廣種薄收的思想還未根本改變,雖然搬遷了,但依然放不下種植多年的耕地,隨時會回來耕種。因此,在遷出區,除留1~2間較好的房屋做護林點以外,對其余住宅區要全部拆除平整,拆除電力線路,對所有耕地進行退耕還林。退耕還林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選用云杉、油松、落葉松、杜梨子、山桃、山杏、結杏、早酥梨、刺槐、沙棘、杞柳、檸條等鄉土樹種,采用魚鱗坑、反坡帶子田、水平溝、集水坑等集流整地方式,進行喬灌草合理搭配[3-4]。在六盤山外緣區的黃鐸堡、彭堡2個鎮部分區域及張易、開城、中河3個鄉鎮營造以落葉松、云杉、油松、山桃、山杏、刺槐、沙棘等鄉土樹種為主的水源涵養林,其主要樹種配置模式為:在>25°的坡耕地采用魚鱗坑整地方式,配置沙棘、山桃等灌木樹種;在15~25°坡耕地采用魚鱗坑、集水坑整地方式,進行針闊混交、喬灌搭配,配置落葉松、云杉、油松、山桃、山杏、沙棘、刺槐等樹種;在

在東北部黃土丘陵溝壑區的三營、頭營、彭堡、黃鐸堡4個鄉鎮的部分區域及官廳、河川、寨科、炭山4個鄉鎮營造以杜梨子、山桃、山杏、結杏、早酥梨、刺槐、杞柳、沙棘、柳樹、榆樹、新疆楊、檸條等鄉土樹種為主的水土保持林,其主要樹種配置模式為:在>25°的坡耕地采用魚鱗坑整地方式,配置沙棘、山桃、檸條等灌木樹種;在15~25°采用反坡帶子田、魚鱗坑整地方式,進行喬灌搭配,配置山桃、山杏、沙棘、刺槐、杜梨子、杞柳等樹種;在

3.2 荒山造林

對移民遷出區的宜林荒山、荒溝、荒灘進行人工造林,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選用油松、落葉松、杜梨子、山桃、山杏、刺槐、沙棘、檸條等鄉土樹種,采用魚鱗坑、反坡帶子田、水平溝等集流整地方式,進行喬灌草合理搭配。其樹種配置模式與退耕還林相同。

3.3 封山育林

對移民遷出區立地條件差,難以造林的地塊實施封山育林。封育采取機械圍欄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辦法,在封育區進行機械圍欄、設立固定標志牌、標準樣地,并設置專職護林員,加強巡護,提高封育成效。

4 參考文獻

[1] 於方,周昊,許申來.生態恢復的環境效應評價研究進展[J].生態環境學報,2009(1):382-387.

[2] 李貴祥,方向京,邵金平,等.昆陽磷礦山損毀林地生態植被恢復技術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12(3):49-52.

篇6

[關鍵詞]水土流失 成因分析 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293-01

1彰武縣樂園小流域基本情況

樂園小流域位于彰武縣后新秋鎮境內。樂園小流域距彰武縣城30km。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22°44′58″~122°45′18″,北緯42°31′49″~420 36′36″之間,屬于繞陽河流域,面積為20.98km2。境內最高峰海拔231.5m,平均海拔130~170m,流域屬于低山丘陵區。

該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70m m,屬季風大陸性氣候,為溫帶半干旱、半濕潤氣候區。土壤主要為棕壤和草甸土。主要植物有楊、柳、榆、梨、黃柳、堿草等,林草覆被度為32.75%。

樂園小流域總土地面積20.98km2共涉及1個小流域,3個行政村。總人口3042人,農業人口2631人,農業勞動力1983人。近些年雖進行過水土流失治理,由于資金短缺,水土流失相對較為嚴重。流域內有侵蝕溝13條,總長度24.61km,其中干溝長度19.32km,支溝長10.69km,溝壑占地面積124hm2,溝壑密度1.25km/km2,溝道比降平均為6%。小流域截止2012年末現有水土流失面積4.39km2,占小流域總面積的20.92%。侵蝕類型為水力侵蝕兼有風蝕,侵蝕程度輕度面積為3.83km2,中度侵蝕面積為0.52km2,強烈侵蝕面積為0.04km2。輕度侵蝕主要分布在地形緩的耕地和林草覆蓋率低的疏林地上,中度侵蝕主要分布50以上的坡耕地上,強度侵蝕主要分布在林草覆蓋率低、坡度較高的荒山。該小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1376t(km2.a)。

2樂園小流域水土流失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很多,可歸納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方面。

2.1自然因素

小流域的地形、氣象、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發生發展的客觀條件。

地形地貌:小流域地形為緩坡丘陵,海拔在80m-310m,3°-5°坡地占總土地面積的70.07%,5°以上坡地占總土地面積的29.93%。地形的坡度大小對水土流失影響很大,在45°坡度范圍內,坡度大小和水土流失強弱成正比關系。

氣象:降雨特別是暴雨對土壤侵蝕影響最大。小流域處于溫暖半濕潤的季風大陸性氣候地帶,多年平均降雨量為433m m,7、8兩月份降雨集中,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8%,集中而較強降雨對表土沖刷力很強,特別是坡度較大地區,對土壤的侵蝕更加嚴重。項目區內全年平均風速3.9m/s,多年平均≥10m/s的大風全年出現65d,大風多集中于春、秋、冬旱季,這樣就產生了對土壤的風蝕。

植被:項目區現有植被覆蓋率24.2%,但是疏林地面積較大,林種單一,地表在雨水沖刷和大風作用下極易形成水土流失。

2.2人為因素

小流域內的不合理的生產建設活動,破壞了地面植物和地貌,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了水土流失,而人為破壞植被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關鍵因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a)人類生產活動,造成人為水土流失。由于人口不斷增長,平緩耕地糧食生產已滿足不了社會發展需要,大面積的坡地被開墾,林、草植被遭到大量破壞,土壤侵蝕進一步發展;

b)產業結構不合理,過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目前不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造成農、林、果、牧、副各業發展失調,農民采用廣種薄收方式,靠天吃飯;牧草地與載畜量失衡,過度的放牧并且只利用不管理不改良,使得地表植被逆向演替,無法恢復,長時間造成草場退化、沙化而失去水土保持功能。牧業發展形式較落后,還存在一家一戶的分散放養的情況,這給牧業管理增加一定難度,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3樂園小流域治理舉措

根據小流域地貌特點、土地利用狀況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充分吸收彰武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經驗,以治理水土流失為中心,以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為目標,結合縣域經濟,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地安排各項治理措施。

坡耕地面積集中,地塊較大,侵蝕溝發育,針對這一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地布置各項治理措施。相對于坡度較緩,土層較厚的地塊實施保土耕作,坡度較大,土層較薄地塊實施坡改梯工程和地埂植物帶工程。

在小流域的荒坡地,坡度在30°以下,土層較薄,立地條件差,對于這樣的地塊,實施截水溝工程,攔蓄坡面徑流,減少水土流失,截水溝工程完成后有當地林業部門進行植物配套。溝道治理工程主要措施采取漿砌石谷坊措施。谷坊措施的布設,能夠有效控制侵蝕溝的發育,防止溝岸擴張和溝底下切。谷坊布設要遵循“層層設防、頂底相照”的原則。對于覆蓋度較小的疏林地采取生態修復措施。多方舉錯并行,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篇7

關鍵詞:生態環境;狀況;治理意見

中圖分類號:X17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26

1基本概況

舟曲縣位于甘肅省南部,長江二級支流白龍江的上游,介于N33°13′~34°01′、E103°51′~104°45′。東西長99.4km,南北寬88.8km,總面積3009.98km2。水土流失面積2584km2,占土地總面積的85.7%,全縣現轄2個鎮、210個村委會,總人口13.27萬人,其中農業人11.26萬人,占84.6%,海拔高度1173~4505m,相對高差達3331m,多年平均降水量400~800mm,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極為復雜,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雖然通過“長治”等生態項目的實施區域內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縣域生態環境依然脆弱,有待進一步加強治理。

2自然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森林資源開發早,消耗大,生態環境過早過快衰退

縣域內由于森林開采早,時間長,森工企業過度采伐,加之隨著人口日益增長,群眾因建房生活等需要而大量取用林木,使得境內大多數地方,尤其是白龍江沿岸、拱壩河中下游等人口密集區的原有林木采伐利用過度,林相日益殘敗,林線不斷后移,使森林資源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據林業區劃統計數據,僅舟曲林業局所轄的沙灘、插崗、鐵壩、憨班四個林場,自1958年建場以來,僅僅到1983年的25a間共計劃內采伐274.46萬m3天然木村,平均年消耗森林蓄積10.98萬m3,盡管4個林場對采伐面積0.948萬hm2的95%都進行了跡地更新,更新程度很高,但因林木生長周期長,森林生長量和生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消耗量和消耗速度,從而使得整個森林生態系統嚴重失衡,處于失調狀態,森林資源永遠都難以再恢復到當初的狀態,因此,過度采伐森林資源對舟曲縣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為嚴重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2.2超載過牧,導致草場嚴重退化,人為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在利益驅動下縣域群眾大量飼養放牧各類牲畜,導致天然草場嚴重超載放牧而日益退化。雖然從數據看草場面積大,但多為退化的劣等草場,實際載畜量極低,草蓄矛盾突出;現在,除少量位于海拔較高處的森林草原草場和高山草甸草場外,草畜矛盾越來越突出;還有因人口的增長,群眾為了生計,長期不合理的采挖藥材、開礦修路建電站等開發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不重視植被保護,都使得境內大量原本有植被覆蓋的林草地日益遭到嚴重破壞,土地大塊大塊,直接人為加劇了水土流失,導致生態環境更加惡化,人口環境容量不斷下降。

2.3生態基礎差,自然災害頻發

舟曲縣境內地質結構十分發育,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土地差異性大,水土流失類型主要以水力侵蝕為主,伴有一定量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自然資源資源依賴利用過度,對生態自然環境做了過多地干預和影響,使得舟曲縣的生態基礎變得更加脆弱不堪。在縣境內,無處不在地分布有大面積的坡耕地和植被覆蓋度較極差的荒山荒坡,這類面源性水土流失類型數量廣范圍大,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同時還廣泛分布著以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為主要形式的點源性、線源性流失類型,分布范圍遍及全縣大部分鄉村。據調查統計,全縣境內有大小滑坡100余處,泥石流溝道250余條,災害性較大的滑坡有32處,泥石流溝道有60多條,數量眾多、分布極廣的這些滑坡、泥石流災害嚴重威脅著近80個村莊、2.12萬人的生命和國家及群眾財產以及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安全,成為嚴重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3生態環境建設基本思路及構想

3.1坡改建設依然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中之重

舟曲山大溝深坡陡,坡耕地數量多,且坡度都較大,一遇降雨,無論強度大小都會因徑流很快從地表匯集而產生細溝狀侵蝕,接著變成切溝狀侵蝕,最后形成深溝,導致坡耕地被沖蝕下切變得支離破碎,耕地被沖蝕毀壞,且坡耕地是舟曲縣最易發生水土流失,且流失程度較嚴重的地類。這使得耕地治理應在繼續抓好陡坡耕地退耕還林工作的同時,狠抓宜修梯田坡耕地的改梯工作,以改梯后提高的產量保障糧食生產的安全和有效解決退耕后耕地面積減少而造成的糧食減少問題,進一步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的開展和成果的鞏固。

3.2不斷加強林草措施建設

3.2.1加強水保生態林建設舟曲境內還有數量眾多的荒山荒坡荒溝荒灘等四荒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也較為嚴重,因此,要對宜林荒山荒坡進行整地后,有選擇性地栽植適應性強的速生水保林樹種,并加強栽植后的管護工作,盡快讓荒山先綠起來。3.2.2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力度盡管舟曲縣的退耕還林工作已開展了多年,但由于受退耕指標、群眾觀念、糧食壓力等的影響,還有許多本應退下來的陡坡耕地還未完全退下來,把林造上去。因此,在鞏固好現有退耕還林還草成果的同時繼續加大這方面的項目投資,將那些應退尚未退下來的坡耕地進一步納入治理,尤其是對陡坡地、田塊過窄過小十分零散不便耕作的耕地、土地瘠薄生產水平低下的耕地、高山區陰濕地及低洼低產地這些耕種價值過低的土地全面進行退耕還林或還草,實現以林促農、農牧互補。3.2.3搞好經果林增收工程要讓群眾接納認識生態建設的重要性,變被動為主動,還需要在增加群眾收入方面做好文章。要充分利用氣候溫和,適宜多種林果生長的有利條件,將村旁、路旁、靠近水源處閑散地及光照充分的荒山荒坡和小塊零星坡耕地,加以整地后栽種適應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的經濟林果樹,并加強后期撫育管護,促其早掛果,早見效,盡快切實增加群眾經濟收入。

3.3狠抓封禁管護工程

認真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尊重自然規律,充分發揮自然修復能力。加強對現有植被較好的天然林、人工林及行道樹、各類草地的管護,完善落實各項管護制度和措施,積極爭取管護費用,落實管護人員報酬,強化管護人員工作職責,促使其切實負起保護現有植被的職責。對部分氣候適宜有稀疏植被但具備生態自我修復能力的荒山荒坡在調查確認后結合適當補植補種加強封禁管護,減少人為干預影響,逐步實現自我更新,加快郁閉,增加植被。

3.4加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和治理工作

國土部門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和監測預報,完善各類地質災害應急躲避防范預案,并經常性深入有地質災害隱患地區,對廣大村民進行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知識培訓,在鄉政府村委會組織領導下,有針對性地組織村民進行防災預案的演練,作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實減輕災害損失;對于那些小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小的地質災害點,通過實地調查分析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積極爭取資金,盡早進行科學治理,全面消除隱患,避免造成更大的災害和損失。

4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實施的建議及保證措施

為確保各項治理措施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通過項目的實施,切實達到改善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民,促進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經濟協調發展、環境優化、社會和諧目標,應做到以下幾點:

4.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構

屆時縣上應成立生態環境功能恢復建設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全面對項目進行總體管理,協調有關工作,督促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項目實施區鄉全面搞好工程項目的具體落實和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相應職能部門的領導為副組長,縣發改委、財政局、審計局、水利、農牧、水保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項目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辦理相關工作。

4.2制定惠民政策,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通過制定有關惠民政策,有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如向群眾發放有關糧食補貼,解決群眾吃糧問題,則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藥方能讓群眾樂意接受;如能通過向群眾提供低價煤炭、低價生活用電、太陽能灶和修建沼氣池等,發展替代能源,等有效解決群眾生活能源問題,則大大降低群眾對薪柴的需求,同時通過向群眾提供補貼價建材,讓群眾建房不再單純依靠木料,則可保護現有植被不被破壞,新栽樹木正常生長,生態自我修復方可實施。

4.3強項目及資金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切實發揮資金作用

嚴格按項目管理程序和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對建設資金實行專賬專戶管理,杜絕與其他工程項目相交混;項目實施中重大資金支出實行項目領導小組集體決定,按項目實施進度及時足額撥付下達資金;強化審計監督,確保專款專用,防止違紀違規使用資金。

4.4立獎懲機制,嚴格項目考核

對項目實施單位制定目標責任管理制度,嚴格考核,要由上至下,層層簽訂責任書,一級向一級負責,全程量化考核,實行獎懲機制,切實調動工作積極性,增強工作責任心。

4.5強建后管理,鞏固治理成果

“三分建設,七分管護”,要使項目長久發揮應有的效益,除了要在實施過程中抓好工程質量外,還要制定有效的管護制度,安排相應的管護費用,落實人員、制度,切實把完工后各類工程的管理管護,特別是造林管護工作放在與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嚴格有效周密管理。如果結合林權制度改革,將宜林荒山荒坡劃包給農戶經營,再由國家投資治理,讓其通過項目實施得到相應實惠,將大大提高管護效果。

參考文獻

[1]舟曲縣水土保持局編.舟曲縣水土保持總體規劃[R].2000.

[2]舟曲縣統計局編.舟曲縣統計年鑒[M].甘肅鑫統印務有限責任公司,2015:1-66.

篇8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河北省平泉縣地處冀、遼、蒙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在東經118°20'一119°15',北緯40°22'一4l°22'之間,東與遼寧省凌原市接壤,北與赤峰市相連,西鄰承德,南通京、津、唐。全縣19個鄉鎮291個行政村,總面積3307.8平方公里。最高處為西北部柳溪鄉境內的光禿山,海拔1756米,最低處為黨壩鎮大石湖村瀑河出境處,海拔335米,平川地多集中在河流兩岸的河谷中,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淺山區,即是一個水土流失重點縣,又是資源缺水和工程缺水并存的缺水縣,因此,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全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平泉縣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以來,為緩解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力時機。通過實踐證明,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農業生產力、發展農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好渠道,同時能有效提高涵養水源能力,發揮緩洪減災,防治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作用。因此,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途徑和保障措施。

1.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對提高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1水土保持為改善水環境提供基礎條件

水土保持綜合運用工程措施、生態措施,通過人工栽植刺槐、山杏等適應當地的水土保持樹種,使降雨通過林草植被的林冠吸收、阻流,改變了降雨下落方式,削弱了雨水對地面土壤的濺蝕程度,同時延緩了入滲時間,為土壤涵養水源提供了前提。森林具有很高的透水性和很強的持水性,它比一般土壤含水率高,林木根系不斷發展伸長,穿透土層,給地表水滲入土壤打開了許多通道,也大大增加了土壤的透水性,從而可使大量的降雨滲入土內,轉變成地下潛流。土壤水分達飽和后,水土保持工程(魚鱗坑、竹節壕)將蓄存暴雨降水量。俗話說“森林是看不見的水庫”,“森林是天然的配水站”,很形象地說明了森林涵養水源的這種作用。

1.2 水土保持減少洪澇災害,保障汛期安全

水土保持是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因山制宜,通過“山、水、林、田、路”多方面綜合治理,達到了“小雨不下山,大雨緩出川”的目的。綜合運用坡面治理與溝道治理,增加蓄水,攔截泥沙,減少了地表徑流,削減洪峰流量,同時防止泥沙下泄對河道及水庫的淤積,起到防洪與抗旱的雙重效果。

1.3 水土保持防治面源污染,凈化了水質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對水質具有良好的凈化作用,通過在遠山、深山河流源頭和集中水源地周邊實施生態修復工程,重建喬灌草混交植被帶,能顯著滯留和降解水流中的有機染物;通過實施推沙壩工程,可以清理河床中的垃圾廢物;坡面造林和溝道谷坊壩工程,可增土壤入滲,防止泥沙下泄,達到控制固體污物和其中所含化學污染物的排放。

1.4 水土保持提高用水效益,提升了水資源利用率

通過水土保持項目,結合我縣主導產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用水效益,大力實施水源與節水灌溉工程,加強管灌、滴灌、噴灌等技術,使農業節水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通過改善灌溉、排水條件,可以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用水效率,使農民增收,同時也節約了用水量。

2.水土保持建設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人水和諧共處為目標。近年來,我縣以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為契機,大力實施水利項目水土保持工程,以小流域治理、封嚴治理等多種形勢綜合治理的原則,以坡面治理和溝道治理為主要建設內容,共治理水土流失286平方公里,使平泉的荒坡變成了“綠色銀行”。

2.1 林草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構筑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

近年來,平泉縣水保局本著改善生態環境,為首都阻沙源、保水源,為平泉增資源、為農民拓財源的目標。實施了省級重點治理小流域、以工代賑重點治理小流域、灤河上游重點治理小流域、“三廳”試點小流域、“桃上”重點治理小流域、國債拉動資金水土保持項目;保護母親河重點治理小流域、生態縣建設水土保持項目、京津風沙源治理水土保持項目等一大批國家、省級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開展綜合治理、重點治理和規模治理,堅持“坡面治理與溝道治理相結合,林草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和開發相結合,近期效益和遠期效益相結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建設以竹節壕、魚鱗坑、水平梯田為主的坡面整地工程,以谷坊壩、防洪壩為主的溝道壩系工程和以打井、節水灌溉、風能提水和作業路為主的配套工程,營造以生態林、經濟林、防護林為主的林草防護體系,形成了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科學合理有效配置的綜合治理體系。

2.2 建立生態修復區,實現大自然自我修復

在主要河流源區、水源地和高山遠山等適宜地區,對覆蓋度在5%-50%的草地、郁閉度小于40%的灌木林地和10%-30%的稀疏林地實行了生態修復。以封山育林、舍飼養畜為主要措施,禁止一切人、畜入內活動,充分利用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完全封閉后讓稀少或幼小的樹木及一些草本植被自然生長、以提高植被覆蓋率。落實封禁措施,加大封育保護力度,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確保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群眾安居樂業的前提下,控制人為破壞,使水土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2.3 推廣節灌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發展農業節水灌溉代替傳統大水漫灌,大力推廣噴灌、微灌(包括微噴灌、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技術設備。為了減少土渠輸水滲漏,我縣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項目,結合我縣設施蔬菜大棚、食用菌產業、畜禽養殖、花卉大棚、林果業等主導產業,因地制宜規劃設計,充分考慮當地群眾產業發展積極性,大力開展水源與節水灌溉技術,合理配置小型水利工程與大型水利工程,確保所建工程為產業發展、經濟和群眾脫貧致富發揮更大的作用。項目的實施,不僅使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農業抗旱能力顯著提高,培育了主導產業,加快了群眾致富步伐,而且帶來了社會、經濟、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進步和發展。實踐證明:農業節水灌溉與傳統大水漫灌比較,其優點是:節水、節能、省地、增產。噴灌節水30%-50%,滴灌節水50%-70%。噴灌可減少渠道占用耕地10%-20%,增產效果20%-30%。

2.4 加強水保監督執法力度,保護水資源

以全縣鐵選業為重點,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對不同開發建設項目,無證采礦、亂采亂挖破壞礦產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與治理機制,明確資源開發單位和法人的生態保護責任,建立生態破壞限期恢復治理制度。全縣樹立了鑫達、永輝、柏泉、富有、寶海等多處水土保持返還治理樣板工程,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加大宣傳教育,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工作制度,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為目標,深入開展水土保持的預防監督管理工作。

篇9

關鍵詞:太白林區;沼氣;循環經濟

沼氣是一種優質、衛生、廉價的氣體燃料,屬于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國農民利用能源是以秸稈、薪柴和畜糞的直接燃燒為主,它們占農村能源消耗量的67.75%,這種燃燒方式的熱能利用效率很低,僅10%左右,且燒掉了植物營養元素和有機質,是一種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開展農村沼氣建設,將人畜糞便通過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替代煤炭、薪柴和秸稈,既可以解決農村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也可以滿足廣大農民對使用優質、清潔能源的需求。生產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清潔了環境,改善了廚房衛生,縮短了炊事時間,減輕了農村婦女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1]。隨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推進,農村能源消費也由傳統的燒柴、燒煤向沼氣、煤氣、電磁爐方向轉移。目前發展沼氣工程,徹底解決林區的燒柴和取暖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筆者就太白林區如何發展沼氣循環經濟加以探討,希望對林區發展該項產業提供一些參考。

1 陜西省太白林業局發展沼氣循環經濟的優勢

陜西省太白林業局位于秦嶺山脈西部中段的太白縣,分別與佛坪、長青、太白山,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老縣城、牛尾河、水生野生等省級自然保護區相鄰或接壤。太白林區氣候類型多樣,植被群落復雜,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生態區位極為重要,維系著國家生態安全和國防安全。

監測結果顯示:普及沼氣比未普及的村社細菌總數合格率提高41.88% 一78.26%[2]。利用沼氣技術可以引導職工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營造、呵護綠色家園,改變林區的面貌。太白林區發展沼氣循環經濟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社會資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減少木材砍伐,及時發展沼氣項目,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太白林區職工的增收問題、做飯取暖問題和太白有機肥缺乏的問題。同時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作用[2]。太白林區發展沼氣產業的主要優勢如下:

1.1 政策扶持、社會環境優越

對發展沼氣循環經濟,國家有明確的政策支持和經濟上的補貼,目前,陜西省森林資源管理局已將發展沼氣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準備爭取農村沼氣補貼項目到林區,爭取林區單位和職工也能享受這一優惠政策,徹底改變林區艱苦的生活、工作條件。另外,太白縣多年前就開始以“家居環境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循環利用無害化”為目標,在農村發展“養殖業--沼氣—蔬菜”產業,實施沼氣建設與“改圈、改廁、改廚、改水”同步進行,積極推廣循環經濟模式。可為林區沼氣發展提供了經驗和技術。

1.2 太白林區有成功的養殖技術和豐富的沼氣原料

太白一直有發展養殖業的習慣,養殖技術成熟,林區部分職工1999年就開始發展養羊、養豬、養雞、養鵝、養蜂等養殖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太白縣對養殖業提供免費技術服務和獸醫服務。只要能解決好產品銷售問題,職工對養殖業、種植業還是充滿信心的。只要養殖業得到發展,牲畜的糞便就給發展沼氣提供了原料。

此外,太白林區共管護森林面積15.81萬hm2,林區林草異常豐富,加之秦巴山區雨水充足,草木生長茂盛,適宜以圈養形式大力發展養牛、養羊、養豬、養雞等產業。另外,林草也可以直接作為沼氣原料,太白種植6667hm2的蔬菜和幾千畝的苗木,每年所除的草和剩余的次品菜,都是很好的沼氣原料。

1.3 成熟的沼氣技術

沼氣技術在我國農村已經廣為推廣,國家一直提倡和大力支持沼氣循環經濟的發展,專業技術人員很多,幾乎每個村鎮都有好多名經過專業培訓的技術人員,他們技術熟練,服務指導到位。沼氣的發展,為作物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料,減少了農民的種植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加了收入,給生活帶來了方便和清潔,另外國家新開發的秸稈發酵技術,一次填料,可半年產氣。

1.4 沼肥用途廣,需求量大

沼肥的肥力高于農家肥。沼渣作為農作物和苗木培育基肥肥效很好,若用沼液浸種,根外追肥相結合,效果更佳。按照沼渣、秸稈、沼液一定的比例種植蘑菇,蘑菇肉質鮮美,病蟲害少。用腐熟3個月以上的沼渣與風化較好的山土拌勻,可配制花卉培養土。沼液還可以用于蔬菜果樹防蟲。總之,沼肥是最好的有機肥料,不管用它做基肥還是葉面肥、還是配置營養基,都能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和林產品。另外,太白大力發展綠色蔬菜和培育苗木,對沼肥的需求量很大。

2 發展沼氣循環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沼氣循環經濟對陜西省太白林業局來講,是新問題,有畏難情緒

大部分基層林場和管護站,利用能源方式還是以燒柴為主。未發展沼氣經濟,不掌握沼氣的生產技術,不了解發展沼氣循環經濟對發展林業的重大意義。林區薪柴生產成本低廉,便于生產,加之林區溫度常年偏低,原料發酵不充分等原因的存在,領導和職工對發展沼氣經濟有為難情緒。

2.2 沼氣生產成本上升,現有沼氣池出現大量廢棄

隨著農村人口的外流,大部分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農村基本上是老小留守人口,無力無智管護或無力管護沼氣池,加之農戶散養數量銳減,養殖規模小,糞源嚴重不足,糞的售價不斷提高,加大了沼氣生產成本。據調查:在發展沼氣之初,沼氣確實為農戶提供了方便和清潔能源,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積極性很高,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沼氣遠不如使用電能、液化氣等其他能源方便和安全。目前農戶都在發展蘋果、花椒、梨等經濟林,每年修建的枝條,夠一年家庭做飯之用。另外沼氣原料來源不足,價格上升,能源利用多元化,農村能源利用轉向煤氣和電磁爐。導致戶用沼氣池大量廢棄。

2.3 以發展戶用沼氣池為主轉向發展大中型沼氣循環經濟

原來的“一池三改”下的沼氣池分散且規模小,不能滿足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當前農村發展沼氣的方向有所變化,由原來發展戶用沼氣為主,轉向配合大型、中型養殖企業或小區發展沼氣,實現集中供氣,統一管理,統一收費,給廣大農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3 建議和對策

3.1 依據林區現實,編制沼氣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依托管護站標準化建設、棚戶區改造、森林公園開發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項目,運用“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規劃太白林業局沼氣產業,這種模式以土地資源為基礎、太陽能為動力、沼氣為紐帶,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在全封閉的狀態下,將沼氣池、豬禽舍、廁所和日光溫室等組合在一起,形成“畜一沼一菌(菜、果、花卉、藥材等)一日光溫室”相結合的生態循環系統[5]。這種模式可以解決太白地區溫度低、發酵不徹底問題。太白林區沼氣循環經濟的發展以南灘苗圃為龍頭,率先發展沼氣養殖小區,帶動各林場管護站的發展。按照“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包抓領導具體抓”的原則,在各林場、管護站逐步實施“一池三改”(建造沼氣池與改圈、改廁、改廚相結合)工程,用兩年時間全面落實“一站一池”的總體目標。

3.2 廣泛宣傳,提高認識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廣泛宣傳發展沼氣循環經濟在促進職工增收、改善林區生態環境和職工生活工作條件中的重要作用,讓林區職工了解和支持沼氣產業發展。

從寶雞市能源辦公室和太白縣農村能源辦公室聘請專業人員對我局林區職工進行專項知識和技能培訓,使職工通過培訓能熟練掌握沼氣池的日常維護和安全使用知識,以及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技術,從而在全局發展沼氣循環經濟。

3.3 實施激勵機制,大力推廣沼氣生產新技術,拓寬沼氣原料來源

合理使用制度手段和經濟手段,形成發展沼氣循環經濟的發展合力,發展沼氣經濟需要一定量的資金,沒有錢也是辦不成事的。沼氣建設,財政上要給以扶持和傾斜[3]。太白林區適宜養羊、養鵝、養鴨子、養雞、養豬等,鼓勵職工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只要能給管護站無償供氣,可免費使用“一池三改”工程。林區土壤肥沃,林草異常豐富,推廣林草發酵技術和推廣純秸稈發酵技術,可以解決沼氣原料不足的問題。

3.4 加大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推進綠色林業循環發展

發展沼氣,通過沼氣池對人畜糞便進行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是優質衛生的燃料,可供做飯、照明;產生的沼液和沼渣是優質、高效、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可用作基肥、追 肥、葉面施肥和浸種,基本解決了農業生產中長期過量使用化肥和未經處理的有毒有害肥料對環境污染問題[4]。沼氣循環經濟的發展不能僅停留在沼氣的使用上,要不斷地研究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技術,讓沼渣、沼液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造福林業,按照《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要求,養殖產業通過沼氣循環經濟的發展,把廢棄物轉化為可利用的清潔能源和有機肥料,使養殖產業持續增效,實現養殖零排放,生產出無公害綠色林產品和農產品。

林區應圍繞沼氣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林業綜合開發和和諧林區建設,使之成為節約型林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參考文獻

[1] 李培霞.發展沼氣工程 建設環境友好型新農村[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0,4:105-106

[2] 李榮富.發展沼氣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林業,2009,10:58

[3] 邱坤.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農村養殖發展沼氣的政策資金支持[J].農業養殖技術,2011,16:10

[4] 李花蓮.山西省呂梁市農業環保站,對貧困地區發展農村沼氣的思考[B].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10:52-53

篇10

關鍵詞:開發利用;模式;掌區;環縣

1掌區概況

環縣掌區位于縣城西北部,分布在蒲河、馬蓮河、清水河三條流域的上游源頭區,現有掌面382條,長280~12 000m,寬53~907m。掌面農耕地240km3,地形比較平坦、開闊,交通比較方便,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飯碗田”。由于掌區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土壤侵蝕劇烈,以水力侵蝕為主,其次是重力侵蝕和風蝕,平均侵蝕模數9 000t/km3,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2水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實踐與模式

2.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2.1.1梁峁頂。坡耕地進行退耕,全墾整地種植優質紫花苜蓿,迅速恢復植被,發展草業;荒山沿等高線開挖魚鱗坑(行距2m,株距1.50m)呈品字形排列栽植耐旱的沙棘、檸條灌木林。

2.1.2山腰。對坡度較緩、完整的坡面從上游向下游沿等高線開挖口寬1.50m,底寬1m,深0.80m,長5m,間隔0.50m的蓄滲槽,行距6m,集流比1∶7,防御標準為50年一遇24h最大降水量。充分利用徑流,蓄滲槽蓄洪后,在槽內營造以杏樹為主的經濟林;在槽外虛土上種植紫花苜蓿、沙打旺。蓄滲槽間隔原荒山帶上栽植沙棘或檸條保持水土,形成經灌混交林;坡度較陡或破碎地段挖魚鱗坑栽植沙棘灌木林。

2.1.3掌地。掌面沿等高線,從上到下集中連片興修梯田,田面寬20~40m。統一規劃,統一施工,不留空檔,全面推進。并每隔一定距離因地制宜選取適當位置建設小型淤地壩,緩洪攔泥、淤地造田。在坡掌結合地帶依掌傍山修建排洪渠,出口修建筑物,使洪水安全排向下游溝道。

2.1.4道路、宅旁。每條掌修一條主干道路,在道路、村莊周圍和坡面徑流匯集處修建土澇池、土谷坊、水窖,解決人畜飲水,并在路邊、宅旁植樹、建果園,發展綠色通道和庭院經濟。

2.1.5溝道。根據庫容、壩址地形等重要條件,在溝道內選擇建設骨干壩或淤地壩,滯洪攔泥蓄水,防止溝道侵蝕,保護掌地。

2.2規模連片,綜合治理通過抓好典型示范,以示范點為突破口,使點連成片,片連成帶,最終形成示范區。抓好典型示范,初步建成了李大莊綜合治理、秦鋪子梯田建設、宋掌種草養畜等一批各具特色、高質量的掌區水土保持治理典型。治理后的示范區域已經達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地平了,山綠了,生態環境改善了,群眾生活富裕了。規模連片治理,通過示范點帶動輻射,形成了李大莊-秦鋪子-二條儉,元城子-桃李灣-三角城,佛家岔-黃家山萬畝林帶3處,磚城子5 000畝梯田點1處,李大莊、宋掌3 000畝梯田點2處,二條儉、吳大洼、楊掌、劉坪2 000畝梯田點4處,宋掌10 000畝種草基地,黃家山、佛家岔、桃李灣1 000畝側柏、油松示范工程3處等規模基地。多項生態措施配套實施,通過協調農、林、水、牧、企事業等有關單位綜合配套各項措施,合理開發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采取封山禁牧、舍飼養畜的辦法,保護植被,恢復生態,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建立良好運行的生態系統。

多年來,掌區累計完成綜合治理面積331km3,其中梯田7 420hm3,灌木林7 444hm3,喬木林1 464hm3,經濟林4 300hm3,人工種草11 900hm3,小型水保工程2 660處。治理程度達到36%。

2.3轉變觀念,創新機制改革管理體制,在掌區內對國家投資建設的各項工程及群眾治理后的荒山,進行產權改革,把管理受益權以承包、拍賣、租賃的形式全面推向社會。誰管理,誰受益,做到治、管、用結合,責、權、利分明,激發群眾管護和治理的積極性,確保各項治理成果發揮效益。示范區內農戶共承包荒山6 540畝,承包淤地壩7座。大力推行水保專業隊治理。水保部門與專業隊以承包的關系進行合同化管理,專業隊包任務、包質量、包管護,提供治理成果,精心組織施工隊伍,提高項目建設的科技含量,嚴把質量關,加強管理。水保部門嚴格進行檢查驗收,對達到標準者給予支付報酬。2003年春季 ,黃家山組織30多人的專業隊造林兩個多月,栽植側柏(油松)1000畝,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

2.4注重科技,高效開發調整產業結構,以梯田及種草面積較大的蘆家灣鄉宋掌為突破口,將人均13畝坡耕地中4.20畝按照“退二平一”的政策,動員群眾修建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其余8.80畝全部種草,共種植優質紫花苜蓿671hm3。為促進草畜轉化,水保局投資8.60萬元扶持建設養畜暖棚50處,養羊600只,養牛30頭。2005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 560元,成為掌區的典型致富村。引進優良品種,通過不斷引進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質抗旱農業品種,加大播種面積,發展高效農田,先后引進小尾寒羊、絨山羊、早勝牛等優良品種,大力發展舍飼養殖。通過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在農閑季節舉辦種植、養殖、加工管理等各種農林科普知識講座,邀請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授課,農忙季節組織“科技下鄉”活動,現場指導農民進行病蟲害防治、畜牧養殖等。另外還組織農民到外地參觀學習,提高技能。挖掘耕地潛力,由于項目的帶動,群眾的農業經營方式和種植技術有了很大改進,新修梯田通過深耕施肥,引進良種,覆膜套袋,科學種植,防治病蟲等一系列先進管理措施的引用,使田、埂、邊合理經濟利用,糧、草、畜全面開發,土地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快速增長。

3水土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成效

3.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掌區治理后,年攔蓄徑流831.52萬m3,減少泥沙277.63萬t,有效地攔截了洪水,保護了溝臺掌地良田面積不受損失,雨水就地攔蓄利用,減少了洪澇災害的發生。

3.2土地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通過大面積的梯田建設,坡耕地退耕還林草和荒山造林,使該流域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土地利用率由51%提高到83%。隨著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產業結構也得到調整,土地生產水平相應提高,農村社會總產值由5 678萬元提高到1.02億元,提高了45%,糧食單產由每公頃1 650kg提高到2 850kg,產值提高了1 200元,提高了73%。

3.3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形成節節攔蓄,層層開發,達到有效利用天上水,合理攔蓄地面水,年攔蓄水量831.52萬m3,人均197m3,土壤墑情緩解,人畜飲水困難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