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資源產業化的路徑范文
時間:2024-01-16 11:45: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資源產業化的路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甘肅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現狀
(一)區域布局初步形成
隨著我省農業產業化程度不斷加深,農業區域布局基本形成。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以河西地區、中部地區、隴東地區、隴南地區、甘南牧區等特色產業化區域,區域布局能夠結合獨特的自然條件、區域特色和資源狀況,區域布局合理。
(二)龍頭企業正在崛起
龍頭企業的發展水平是農業產業化程度高低的重要體現,是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重要載體,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著農業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截至2014年10月,我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已達到392家,其中國家級27家,省級365家。一方面從數量上來看,龍頭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從質量上來看,龍頭企業的的級別不斷提升,企業發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增強。
二、甘肅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低
甘肅省目前的農業生產主要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規模小,產業化程度地,產業聚集效應難以實現。生產收益率低下,一是對于勞動力的吸引力較低,二是對社會的資金吸引力不足,社會資本很難流入。由于分散經營,大型的機器設備無法投入使用,生產的專業化程度低,導致生產長期處于低效率運行,加大了生產的成本。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低
我省農業生產經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生產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產品種類單一并且區域趨同現象嚴重,科技含量也不高,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非常少。其次,由于生產效率較低,生產的產品數量有限,自給自足現象依然明顯。第三,農產品大多處于初級產品階段,產品加工層次低,附加值不高,農產品加工、銷售和社會化服務嚴重滯后,農業科技發展緩慢,轉化率低,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村市場經濟的生長發育還不成熟。
(三)農業生產技術落后,配套的扶持機制不健全
我省大多數地區,農民對生產的投入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土地與勞動的投入之上,普遍采用的是一種外延式的擴大再生產,粗放經營方式,從而削弱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農業配套的扶持機制不健全,在農業技術推廣、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農業生產組織的形式、人員專業能力的提高上沒有太多的支持或者支持不到位,從而導致農業生產技術落后,配套的扶持政策不能夠落實。
(四)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水平不斷提高,大量的水土資源被擠占,農業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將面臨日趨嚴峻的短缺。目前,隨著我省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卻不斷惡化,主要表現在:一是水土流失現象嚴重。二是大量的勞動力要素流入城市,導致土地荒廢;三是工業化帶來的“三廢”現象,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由此可見,我省農業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十分嚴峻,農業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正在威脅著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三、甘肅省農業產業化的路徑選擇
(一)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
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要以創新農業科技政策為先導,為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及政策環境。其次,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梯度建設,通過專業人才引進及相關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加快培養農業科技領導管理人才和創新研發團隊。再次,要持續加大農業科技資金投放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積極吸納民間資金投入農業科技創新,確保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社會民間力量為輔的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最后,要加快轉化農業科技成果,加快農業企業與農業科研院校、科研單位的合作交流,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市場化轉變周期,選擇條件較好的科研院校、科研單位組建農業生產經營企業集團,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
(二)扶持和建立一批循環型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和生產基地
以循環型農業經濟發展為目標,扶持和建立一批循環型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基地。一是以現有的生產要素為基礎,調整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集色、優勢產業,二是以原有基地建設為核心,加快推進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推進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特別是我省優勢特色產業馬鈴薯、現代制種、中藥材、經濟林果、蔬菜和草食畜等的建設。
(三)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
龍頭企業的發展是農業產業化水平的重要體現,因此,加大龍頭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國家和省上關于農業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至關重要。首先,完善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在稅收政策方面的優惠;其次,拓寬龍頭企業發展的投融資渠道;第三,為龍頭企業產品品牌建立搭建平臺。
參考文獻:
[1]衛東,馬家生.對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考.商場現代化,2009,(上旬刊):214.215
[2]莫凡.《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意義及相關措施》,國家發改委網站.2010.
[3]張晟.《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甘肅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綜述》網易新聞中心網站.2014.
[4]李世新.《產業融合:農業產業化的新路徑選擇》甘肅農業.2006
[5]李明芮.《白銀市靖遠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中國甘肅網.2014.
篇2
涪陵區的扶貧攻堅之路,正是沿著這樣的路徑,以破解扶貧工作各個重難點環節為目標,通盤謀劃、綜合施策,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制、對癥下藥,成體系地打通扶貧攻堅創新鏈條,以精準之“鏈”攻扶貧之“堅”,最終啃下了扶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為其他正在脫貧攻堅戰場上鏖戰的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鑒。
攻堅路徑一:精準識別貧困村個性化扶貧需求,讓扶貧從大水漫灌到量身定制。
外地有個村子,見鄰村發展核桃奔了小康,于是也引入核桃項目。
卻不想,核桃品質和鄰村差了十萬八千里。
為何?
原來,兩村雖相互接壤,卻因處在同一山脈兩側,氣候并不相同――臨村氣候干燥,因此核桃品質上乘;這個村氣候濕潤、缺少日照,因此核桃也就肉質稀松。
這個故事說明,精準扶貧的要義之一,就是不能“一視同仁”。同樣是貧困村,其資源稟賦、貧困程度、扶貧潛力卻各有不同,如果在扶貧工作中“一視同仁”,勢必造成大水漫灌的窘境,虛耗資源不說,脫貧也難顯成效;相反,只有準確識別每個貧困村的個性化脫貧需求,才能精準施策、順利脫貧。
在中央和市委“六個精準”導向下,涪陵創新推出“四定四評”精準識別標準體系,按照致貧原因、資源稟賦、產業潛力等不同指標,將貧困村劃分為三類,再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規劃,從而實現了扶貧資源的“精確投放”。這是涪陵打贏扶貧攻堅戰的一個重要前提。
攻堅路徑二:注重對脫貧生態環境的綜合改造,通過補齊地區生產力“短板”,助推大面積自主脫貧。
非洲國家馬里的北部名城通布圖,在古代憑借從其境內穿過的跨國商道,成為一個繁華城市。
近代以后,通布圖經濟迅速萎靡,淪為貧困地區。
這是因為隨著大航海時代到來,亞非商道改了道。
這個例子說明,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的貧富,自有其“生態環境”。
因此,在扶貧攻堅中,一定要注意改善“脫貧生態環境”。
打贏扶貧攻堅戰,涪陵除按照“解八難”“建八有”的貧困村脫貧標準進行建設外,還圍繞扶貧產業發展需要,確立了1222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力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幫助相當一部分貧困戶走上自主脫貧的小康路。
攻堅路徑三:深化產業項目和貧困群眾的利益聯結機制,讓項目紅利深度互惠。
對貧困群眾而言,一些扶貧產業項目催生的增收比較有限――要么通過流轉土地獲得租金,要么進入產業務工獲得工資。這就限制了產業項目的持續成長,也導致其拉動貧困群眾增收乏力。
涪陵的辦法是建立完善產業扶貧項目和貧困群眾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
在扶貧攻堅中,涪陵積極推動產業扶貧項目和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農村道路建設等民生政策“抱團”,同時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進一步擴大農業基地和園區規模,增加貧困戶租金、入股分紅、務工等收入,推動成熟產業項目和貧困人群深度融合。這就改變了以往產業項目對貧困群眾增收的單一拉動,形成了可以持續穩定增長的復合型增收模式。
攻堅路徑四:高度重視長效幫扶機制建設,構筑防返貧安全保障網。
“你最怕什么?”一次采訪時,記者曾這樣詢問一名貧困戶。
“最怕好不容易脫了貧,結果因為一場水災、一場大病就返了貧。”貧困戶說。
這個擔心,正是扶貧攻堅必須攻克的最后一道難關。
篇3
興村路徑之一:規劃先行
承德周臺子是河北名村的突出代表,其可貴之處在于,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矢志不移,創造了山區農村發展的奇跡。
許多名村的發展歷程表明,科學規劃是實現名村產業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村莊和諧的前提條件。村莊帶頭人不僅要從宏觀角度進行規劃,還要從產業、人才、村貌方面規劃。
村的帶頭人要考慮:究竟引導農民做些什么。名村帶頭人都擅長規劃,對將來做什么、怎么做都有長遠規劃,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帶頭人必須學會因地制宜。
村官應具有這樣的觀念:競爭意識,保持積極心態;創新意識,探索新的致富途徑;合作意識,發揮自身長處,結合別人長處,讓自己更強大;管理意識,將效率發揮出來;學習意識,不斷學習新知識。
產業規劃要注重高效、可持續發展。農業須從低效、高能耗、低附加值向高效、生態、高附加值發展,小農經濟須向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創造經濟價值須與提供生態服務并重。
工業規劃須注意工業建設與配套設施、人居環境相匹配,避免資源浪費。
農村人才規劃包括基礎教育、培育后備人才、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對人力資源應加以系統性開發,同時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村容整治須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適宜人居;避免重復建設,不加重農民負擔。
興村路徑之二:一村一品
許多河北名村的崛起是依托產業立村——利用本地獨特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而獲利,俗稱“一村一品”。
面臨國外質優價低農產品沖擊、國內市場激烈競爭、農業生產資源缺乏等壓力,傳統農業模式下農產品種類少、銷路窄、價格低的局面已顯疲態。一些村莊探索提高農業競爭力、開發特色產品,生產內容發生巨變,形成一批特色產業,包括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手工業。
由于市場需求較少,生產條件、技術條件各異,會存在市場風險,必須充分評估,對行業狀況及市場需求作精細判斷,適時調整發展思路,注重發揮科技、信息的作用,形成可持續發展力。
興村路徑之三:工業立村
邯鄲磁山二街的發展實踐表明,村莊以工業為主導產業,依據所在位置及資本、資源條件,以工業化對本地資源進行加工,獲得高效益,會明顯促進村莊經濟發展。
農村工業的發展可以深度利用農村土地、人力資源,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工業產業涉及輕工、冶金、煤炭、建材、機械等,好的地理位置能助其獲得市場、信息、資本,成功的工業型村莊往往如此。
興村路徑之四:依托生態
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并重,經濟發展、資源利用、生態建設有機結合,是現實的要求。
名村根據各自資源條件、地理位置、經濟狀況不同,選擇不同的效益實現模式,應用科技方法,建立多層次、多功能農業生產體系,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農業可持續發展——生物能源循環利用、農業生態結構調整、農業生產環境污染減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物多樣性和林木覆蓋率提高。相關生產形式如立體種植養殖、綠色種養,廢棄物得以綜合利用,避免污染物過度排放,能帶來多重效益。
興村路徑之五:服務取勝
依據村莊的地理、資源、產業優勢,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第三產業,形成村的主導產業。
適當的位置及資源優勢是做服務的基礎。服務城市是以勞動力流動為基礎,家政、餐飲、建筑等勞務輸出為形式;服務商貿是依托城郊結合位置,興辦市場來為城鄉提供商貿、物流服務;服務景區是圍繞景區提供住宿、商品服務;運輸經紀服務是為農產品供應與消費提供商貿經紀、物流服務,起溝通與橋梁作用。
當某個區域的經濟比較繁榮、經濟狀況較好時,服務模式才可能得到發展。隨著城鄉一體化,服務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興村路徑之六:有機整合
名村發展需要資金、技術、管理,對于根基薄弱的村莊,這些要素的整合并不容易。
名村發展過程中對于這些要素的整合可以為其他村提供借鑒。王營村算好六筆細賬,實行六個統一,就成功突破了新民居建設中的一系列難題。
名村獲取資金的方式有:民間渠道——民間借貸、合作入股、成立資金互助社,這涉及合法性及風險;社會渠道——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個人、集體通過扶持或聯合創業進行資金投入;銀行渠道——國家涉農金融政策日趨完善,村獲得貸款的難度明顯降低;政府渠道——政府對村及具體項目給予扶持,投放一定數額的資金;企業渠道——村企合作。
技術獲取途徑包括:附近產業發展成熟的地區,技術也成熟,通過實地考察等方式能了解到有關技術,這是捷徑;科研機構作為技術來源,有雄厚的研究基礎,其研發的技術往往處于該領域前沿地位;民間某些傳統技術也有實際意義,發掘并發揚之,能實現其效益。
村歷來具有傳統的管理方式,血緣、地緣都是聯系的橋梁,并且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時代頗具效率,但在市場經濟時代,經濟運行方式與農業生產已大不同,需要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這就要求平衡鄉情與效率。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轉移出去的主要是優質勞動力。鑒于此,必須注重發揮現有優質勞動力的積極性,選擇適合村莊發展的路徑。或以骨干分子為帶頭人,整合勞動力,形成合力;或一部分人先發展,進而形成吸納效應。城市化是大趨勢,但農村剩余勞動力仍應以就地轉移為主,返鄉創業的成功者已不少,隨著留村勞動力與打工返鄉者有機融合,村將獲取來自多個方面的信息,可望爭取到更多利益。
興村路徑之七:組織起來
篇4
一、西南民族文化旅游發展背景
(一)文化產業內涵
文化產業概念由工業產業而來,最早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被譯為文化工業或文化產業。西方學者對文化產業有多種定義,一般認為文化產業是按照產業化標準進行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再生產、流通以及分配的產業的總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是: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我國學術界較有代表性的定義認為,文化產業是從事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提供服務的經營性活動的行業總稱,其特征是以產業化手段矸⒄刮幕事業,以文化為資源來進行生產,向社會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隨著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的深入發展,其外延進一步擴大,從高科技向傳統文化轉向,包含著如文化旅游等。
(二)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許多發達國家將文化產業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日本政府于1995年提出“文化立國”,其動漫產業在較短時間內領先世界水平。美國的電影產業迅速擴大,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影輸出國,2011年美國國內及境外的票房收入共計103多億美元,整個電影產業產值高達600多億美元。英國文化產業產值900億英鎊,平均發展速度是經濟增長的2倍。韓國網絡游戲產業就業人員人均出口額高出韓國全國所有行業人均出口額的6倍。法國借助其豐富的文化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2005年,法國在世界旅游組織評選出的“2004全球十大旅游地排行榜”位居第一。各個國家都根據自己的相對優勢發展相應的文化產業,主要借助于科技優勢和資源優勢。
(三)西南民族文化產業的必然選擇
在全球范圍的文化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也隨勢啟動,但由于我國疆土廣闊,東西部地區因基礎條件和發展歷史的差異,經濟發展區別較大,文化產業路徑也不盡相同。東部地區借助良好的現代科技發展電子及動漫產業,西南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的相對滯后,在科學技術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等多種資源。
隨著全球化帶來了文化消費,西南地區的民族文化作為一種前現代的文化存在,也被卷入到這場文化消費之中,這一方面給西南地區帶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契機。但西南民族文化如何資本化,是一個有挑戰的命題,圍繞這個文化經濟學命題已經有多重理論研究,并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探索。西南所擁有的民族文化資源,是全球多元文化的有益補充,其多樣的民族文化、獨特的地域文化均符合深度旅游開發對文化的需求,也符合現代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訴求。順應文化發展的要求與旅游發展內在動力的趨勢,西南民族文化產業必然走出民族文化旅游之路徑。
二、西南三省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
西南地區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更多來自多樣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民族習俗,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依托民族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是西南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中一個突出的亮點,也是西南民族文化產業的有益探索。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旅游業尚處在初始階段,旅游層次較低。人們旅游的興趣主要集中在自然風景之上,旅游目的地也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名山大川。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對旅游的文化內涵需求越來越高,旅游開發注重地域性、文化性和體驗性。旅游熱點逐漸從過去的大城市風光、風景名勝區轉向生態自然環境保護好、人文資源豐富的民族地區,西南民族地區以優美的自然生態,豐富的民俗文化,逐漸成為人們熱衷的民族文化旅游地。
(一)搖曳生姿的云南風情小鎮旅游
云南省在2000年開始著手進行60個旅游小鎮的建設,圍繞云南多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將云南特有的農耕文化、民族文化、村鎮文化進行保護和開發,1999年昆明借助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機遇,以豐富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態,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使得國內旅游的熱點從過去的大都市和傳統的風景名勝地區,開始轉向擁有獨特民族風情的云南。云南旅游界提出的“七彩云南”宣傳口號,涵蓋了云南旅游資源的多樣性特色,彰顯了云南旅游的獨特風貌,它包括“熱帶雨林、貝葉文化、蒼山洱海、南詔文化,玉龍瀘沽、東巴文化、香格里拉、雪域文化”等,體現出云南多種民族文化傳承與自然生態結合的優勢特點。
在眾多的旅游小鎮中,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發展,最先引人矚目的是麗江古鎮,由麗江古鎮輻射帶動了云南一系列的風情小鎮文化旅游,這些風情小鎮旅游都依托濃郁的民族特色,提煉富有地域特色與民族特性的元素,以濃郁的民族風情為形象,充分表現出與傳統風光游所不同的民族文化魅力。麗江古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在文化旅游開發中,將古老神秘的納西族東巴文化從歷史的沉寂中打撈出來,通過一系列的挖掘、保護、提煉等手段,以不同的產品形式呈現在世人的面前。云南富有民族文化的風情小鎮比比皆是,共同營造出一個“七彩云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如大理主要是以深厚的南詔文化吸引著人們,還有獨特的白族文化,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西雙版納的傣族文化、瀘沽湖的摩梭習俗,都展示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中鮮明的民族特色,吸引眾多國內外的旅游者,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之處還在于,人們愿意重復地游覽,比如麗江、比如大理、比如瀘沽湖,它能滿足現代都市人們對于淳樸民風的熱愛與簡單生活的追求。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運作,取決于充分運用民族文化優勢資源,將其資本化,也取決于文化旅游開發中對民族文化的包容和尊重,從而走出了一條獨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路徑,這些事實證明,民族文化旅游是云南民族文化產業運作的最佳模式,被美譽為“云南模式”。
(二)絕美山水中的廣西古鎮民俗旅游
廣西以漓江山水為代表的自然生態,秀麗怡人,孕育著豐富的民族風情,悠久的歷史,創造了一個個民俗古鎮,這些古鎮依山傍水,古韻猶存,散發著歷史的幽香和民俗的魅力。
廣西的古鎮民俗旅游,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民俗內涵資源獨特。如黃姚古鎮,曾是古代著名的商業河埠,有著近千年歷史。古鎮處于群山環抱之中,江水蜿蜒穿鎮而過,古鎮水榭樓臺、寺觀廟社,掩映在參天古樹、依依垂柳中,有著古雅神秘的氛圍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沿街兩側的老房子絕大多數都是昔日的店鋪,在木頭窗戶上還留著一個圓孔,曾經是打烊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通道。
楊美古鎮,三面環江,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時代的古建筑。有清代一條街、明代民居、魁星樓、黃氏莊園、古商埠碼頭、清代市場管理條例碑、清代村規民約碑、梁烈亞故居等30多處遺跡,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完美結合,從高處往下鳥瞰,古鎮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古建筑群畫。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縣交界處的丹洲古鎮,在明清時期,曾一時成為方圓百里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丹洲四面環水,山懷水抱,猶如鑲嵌在青山綠水中的一顆翡翠。風格獨特的眾多明清古建筑群、其厚重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光彩奪目。 舊州古鎮,有“壯族活的博物館”之美譽。除了古建筑和傳奇故事之外,還有濃郁的壯族風情和繡球一條街:古鎮500多戶人家,家家繡織壯族吉祥物――繡球,代代相傳,生意十分紅火。繡球是廣西十分獨特、十分珍貴、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
(三)曠遠古拙的貴州村寨旅游
貴州的民俗旅游,起源于鄉村旅游,貴州是在全國最先提出旅游扶貧的省份。早在2004年第一屆鄉村旅游旅游論壇之后,根據世界旅游組織推薦的標準與貴州的實際情況,普查了有代表性的村寨200多個,形成了貴州鄉村旅游村寨名錄。
近年來針對這些村寨的歷史遺存和民俗特點,培育出具有貴州文化特色的村寨旅游模式。貴州的民俗旅游有著不同于云南、廣西的特點,特殊的地質地貌構建了貴州民俗旅游的獨特生態景觀,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奇山秀水、飛瀑異洞,成為典型的喀斯特王國。由于特殊地貌的割裂,導致文化的多樣性,貴州文化有“千島文化”的別稱,“十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形成許多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走進村寨,依然會透過服飾、建筑和風俗,發現漢晉遺風、唐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近年來,安順的天龍囤堡,西江苗寨、朗德苗寨、肇興侗寨、岜沙、占里,黎平侗寨等村寨,以其神奇古老的民族文化、淳樸原生的生活形態,吸引著眾多旅游者,成為貴州村寨旅游的名片,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多彩貴州已成為一張有貴州村寨特色的旅游名片和文化名片。貴州民俗村寨旅游同時還善善于圍繞世界自然遺產比如荔波景區,世界知名景區黃果樹,依托大量的外來和本省游客市場,結合民俗文化,形成了演藝娛樂、民族工藝品、民俗村、會展、影視休閑等相關的產業。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問題 實踐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作用。針對當前我國城鎮化所存在的問題,立足于當前我國城鎮化的優勢,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對于改善民生、統籌城鄉發展、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新型城鎮化的理論梳理
伴隨著黨的十報告創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政策目標,新型城鎮化逐漸成為理論與實踐的熱點,包括對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反思,對新型城鎮化概念內涵的辨析,對新型城鎮化不同層面的關系研究,對新型城鎮化面臨問題的分析,對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的分析,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證研究以及發展水平評價指標的研究等等。
從理論上講,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在總結和反思國內外城鎮化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科學發展道路。其本質特征和內涵包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城鎮化與工業化協調推進、不以犧牲農村發展利益為代價、以城市群推進城鎮化主體形態、構建合理的城鎮規模結構、走集約高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推進新型城鎮化應堅持從實際出發,避免全國“一刀切”;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消除體制制度障礙;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提高人口吸納能力;加強產業集聚分工,增強城市就業容量;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增強城市發展后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一)新型城鎮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對于新型城鎮化的內涵界定,主要基于兩個角度,一是對傳統城鎮化內涵的發展性運用,二是結合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方向,傳統城鎮化理論與當前實踐相結合。有學者從城鎮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認為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個層面:一是“四化”協調互動,通過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推動產城融合;二是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相協調,倡導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三是構建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四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建設包容性、和諧式城鎮。有學者認為新型城鎮化在內涵上包括六個層面: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城鎮化與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不以犧牲農業發展利益為代價,以城市群為推進城鎮化建設的主體形態,形成合理的城鎮規模等級體系,走集約高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有的學者在對比傳統城鎮化模式的基礎上,認為傳統城鎮化模式主要體現為“粗放型工業化推動下城鎮人口規模量的增長、城鎮空間無序膨脹、資源大量消耗、城鎮環境顯著惡化”,而新型城鎮化是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城鄉互促共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個性鮮明的城鎮化。有的學者認為新型城鎮化是對傳統城鎮化概念的發展,兩者在內涵、目標、內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區別,它具體是指“以民生、可持續發展和質量為內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轉型、綠色、健康和集約為核心目標,以實現區域統籌與協調一體、產業升級與低碳轉型、生態文明和集約高效、制度改革和體制創新為重點內容的城鎮化過程。”有學者從發展模式的角度認為,新型城鎮化應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推進”的原則,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內容,以信息化、農業產業化和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內涵增長”為發展方式,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為機制保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城鄉一體的城市。還有學者在總結概括的基礎上認為,新型城鎮化就是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由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城鎮化機制推動,形成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城鄉一體的集約、智慧、低碳、綠色城鎮化道路。
(二)新型城鎮化的問題研究
新型城鎮化的問題研究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傳統城鎮化的反思,來看待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從新型城鎮化目標與未來戰略的角度來談新型城鎮化面臨的問題。在這些研究上,不同學者往往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形成不同的問題發現。有的學者從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角度來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問題,包括遷村并居的問題、土地收益分配的問題、農民市民化的問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動力機制、模式以及政策調整問題。有的學者認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應該避免六個方面的認識誤區:城鎮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鎮化不等于放棄鄉村,城鎮化不等于建造城鎮,城鎮化不等于舍棄傳統,城鎮化不等于沒有差異,城鎮化不等于同一路徑。正是對以上問題不同程度的忽視,造成了近年我國“粗放式城鎮化”建設問題。有的學者從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分析,認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還面臨諸多問題,包括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鎮二元結構轉移、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失調、人居環境問題凸顯以及城市文化內涵缺失。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產業化與城鎮化發展不同步、城鎮化發展模式十分粗放、主體利益分配格局難以調和以及規劃建設不合理。有的學者從均衡的角度出發,認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面臨七大失衡問題,分別是城鄉發展失衡、空間分布失衡、規模結構失衡、要素結構失衡、“四化”發展不平衡、軟硬件失衡及生態失衡等。還有學者從城鄉一體化角度認為,新型城鎮化存在四個方面的難題,包括如何破除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如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如何實現城鄉金融資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確立農民的主體地位和平等權利。
(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路徑研究
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國城鎮化發展過程、經驗以及問題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關于我國新型城鎮化在未來發展路徑、方向以及戰略的思考。有的學者認為新型城鎮化是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道路,其發展路徑至少包括三個方向;一是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解決人口城鎮化的問題;二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新型城鎮化之間的協調和互動,確保有序增長;三是要堅持走生態、環保、集約型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有學者從新型城鄉關系的視角認為,新型城鎮化道路應該以新型城鄉關系為目標,走城鄉關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鄉結構協調的道路,走城鄉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樣性和諧的道路,走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和市場運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學者在“三化”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提出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應該處理好關系,分別是處理好新型城鎮化同“三化”協調發展、新型工業化主導、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新型農村社區為基點、創新土地集約利用機制、強化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應對全球化、構筑開放型經濟體系等八個方面的關系。有的學者從區域發展的角度認為,新型城鎮化應做到東中西有序差別的推進,具體包括西部實行集中連片模式,中部實行壯市強鎮模式,東部實行強市進化模式。有學者從發展模式的角度認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路徑包括八個方面,分別是走以人為本的道路、走傾斜平坦的道路、走產城互動的道路、走綠色發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長的道路、走創新驅動的道路、走政府引導的道路、走本土開放的道路。還有學者從發展模式的角度認為,傳統城鎮化主要是空間城鎮化,并給新型城鎮化發展設置了很多的問題,如人地分割問題、土地資源的低效率利用問題、農業人口無法向城市過渡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通過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調整,促進新型城鎮化從空間城鎮化模式向人口城鎮化和多元城鎮化模式轉型。
(四)新型城鎮化支撐體系研究
現有的文獻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撐”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從中國規劃研究視角,就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規劃和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尋求人口、經濟、資源、能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諧共生。他指出我國城市發展與城鎮化應該能夠為將要進入城鎮的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住房與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夠使現有城鎮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環境得到改善,能夠支撐城鎮的健康運行與可持續發展。他提出我國城鎮化急需“科技支撐”以推進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
劉江提出,農村城鎮化戰略目標是增強城鎮的經濟力量,完善城鎮的功能,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改善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依賴堅實的經濟基礎,而產業是經濟基礎最根本的體現。因此農村城鎮化戰略必須立足于具有支撐作用的產業,增強農村城鎮的經濟實力,從而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 (劉江,2014)。
朱杰堂認為城鎮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城鎮化的內涵、支撐體系及其測度指標都會有所區別(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鎮化進程中政府的職能作用時提出,要科學定位區域內產業分工與協作,為城鎮化發展提供動力支撐。“工業化是走向發達的必然選擇和必經過程”,“沒有工業化,就沒有財力、物力來支持農業的現代化,城鎮化也不可能加快。”
吳家喜直接提出“建設科技,為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提供可靠技術支撐”這一提法,“進一步厘清科技創新引領城鎮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加大城鎮化科技創新力度,對于促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非常關鍵。”
葉裕民相對全面的構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統。他提出,新型城鎮化本質上是一個綜合轉型問題,需要系統推進,實現城鎮化模式的整體過渡。為此,他提煉出總體模式、實現路徑、制度保障3個層面的12個轉型維度展開梳理與分析,力求從城鎮化的視角串聯、勾勒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主線與轉型路徑。
姚士謀給予城鎮化的定義是“工業化過程中社會生產力(主要含二、三產業)的發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間上城市數量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向城市(鎮)集中(也包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的流動),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與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將農業用地變為城鎮用地,形成一個持續發展的城市化過程。”
李曉莉從地理學的視角提到:城鎮化支撐體系由四個層次承載平臺和五個支撐子體系構成。四個層次承載平臺分別是鄉村承載平臺、單體城鎮承載平臺、城鎮體系承載平臺和城鎮――區域系統承載平臺。它們從空間地域構成方面支撐城鎮化進程。五個支撐子體系則是經濟產業支撐子體系、基礎設施支撐子體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撐子體系、資源環境生態支撐子體系和管理規劃制度支撐子體系。它們從城鎮化要素構成角度支撐城鎮化進程。
李雨提到,城鎮化的動力支撐機制分為兩方面:一是農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認為應對影響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制度進行設計并系統改革,如土地市場管理制度、財稅制度、居住證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時輔以相應政策措施。
郭凱峰在提到,山地城鎮化的支撐路徑分為三種,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鎮化用地資源普查路徑、順應自然的人口城鎮化生態噪音減量路徑、量力而行的空間城鎮化點狀組團演進路徑。
王艷紅認為,應完善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教育政策、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鎮化提供支撐。
錢鞠提出,西部地區要想發展,必須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完善的管理體制與法律體系、合理的產業結構及雄厚的科教基礎與創新實力作重要支撐。
李泉提出,城鄉協調發展的支撐體系包括:城鄉網絡協調互動的利益樞紐――構建穩定的農業反哺機制,城鄉網絡互動發展的產業樞紐――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城鄉網絡互動協調的創新團隊――重視農業企業家培育機制,城鄉網絡互動發展的必要支撐――構筑鄉村工業化推進機制,城鄉網絡互動協調的節點樞紐――重視區域城鎮化推進機制,城鄉網絡互動協調的關鍵環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機制,城鄉網絡互動發展的制度保障――城鄉制度創新機制,城鄉網絡互動發展的生態保障――城鄉生態協調機制。
總的來說,關于新型城鎮化的研究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理論層面的研究與建構很薄弱,沒有在解釋模式、理論模型以及學說貢獻上形成相對成熟的成果。
二、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實踐分析
從實踐上講,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實現新農村建設戰略目標的重要前提。城鎮化發展可以促進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形成區域經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能提高農民的收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全國先后出現過各種新型城鎮化的改革嘗試,例如成都模式、廣東模式、蘇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帶動大郊區發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對土地確權頒證,建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市場,設立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掛鉤機制。以發展較好的區域作為起步點,確立優勢產業,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為城鄉統籌改革發展實驗區,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國前頭,全面實施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的“世界生態田園城市”建設戰略,充分利用小城鎮對大城市和小鄉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協調發展理念,進行了將農田保護、生態環保、現代高端產業、城市先進功能有機結合的新型城鎮化實踐。成都經驗尤以“三圣花鄉”模式為代表,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錯位發展,打造特色產業優勢;二是景觀化打造、生態化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三是文化潤色,產業支撐,激發(下轉第289頁)(上接第287頁)農村發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場運作,創新農村融資模式。
(二)廣東模式:通過產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的模式
廣東模式又可以分為兩條主線: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集中的中心鎮為發展依托,通過產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進而實現城市周邊地區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區模式,即圍繞著縣城,發展專業鎮。
(三)蘇南模式:政府引導推動型的模式
蘇南地區的新型城鎮化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后至世紀之交,在這個階段,鄉鎮政府出面組織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資料,出資辦企業,并由政府指派能人來擔任企業負責人,這也造就了發達的鄉鎮經濟。第二個階段是21世紀初至今,在這個階段,蘇南地區的新型城鎮化以深化農村改革為主要推動力。主要包括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經營制度改革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溫州模式:以個體私營企業為發展主體的模式
溫州模式是以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為主要推動力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在溫州,當地政府扶持個體私營經濟,這是改革開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區可利用的資源,發展地域經濟的方法。
三、新型城鎮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鎮化是一個涉及各個方面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政策的協調配合,需要科技支撐、產業配合、創新驅動、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資源環境的容納力等各方面與之匹配。
一是加強制度保障體系建設,打破城鄉二元化結構,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方面,將城市的就業、培訓、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農村,失地農民擁有集體資產的處置權,準失地農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農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訓,保障實現就業,從政策、制度層面上保證農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業援助和教育權利,實現農民失地不失利、不失業、不失權。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是簡單地把農民從農村戶口改變為城市戶口,不是僅僅停留于農民身份的轉變上,而是促進城鄉人口的相互滲透,城市居民紛紛到農村區域從事經營活動,將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風帶到了農村。農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親身體驗城市生活規則,通過雙向互動,更直觀、更生動地促進農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轉變。
二是加強市場動力機制建設。市場是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決定性因素。市場機制的形成有三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產權的明晰,市場平臺的構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進一步推動農村各類產權的確權登記,實施確權登記頒證,明晰產權,為市場機制掃清障礙。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產權要素市場,推動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建設,構建市場平臺。要進一步提高流轉交易的透明度,通過立法等手段簡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礙,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資。
三是建立多元融資機制。建立多元融資和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加強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更加注重吸引市場資金,引入社會資本,注重村級集體資產的參與,實現多方共贏。一是要積極引進市場資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內的社會化、市場化的投融資辦法,積極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私營業主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二是要激發民間參與活力。創造環境,構建符合市場規則的利益導向型機制,鼓勵和扶持農民參與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來,讓農民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獲得更加直接的經濟利益,有效激發農民參與活力,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隋平.新型城鎮化的模式及路徑研究[J].學術論壇,2013(8)
[2] 李曉莉.河南省城鎮化支撐體系研究.河南大學博士論文,2008
[3] 李彥東,劉小新.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及路徑選擇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鎮化建設進程的調查與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篇6
關鍵詞:低碳產業;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產業化;低碳化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01
當今社會的主要威脅,挑戰,當屬全球氣候變暖。追究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最主要的應當是碳的排放。所以,如何減少碳的排放,如何發展低碳產業,已經成為了我國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課題。為了發展低碳經濟,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開發低碳技術,同時實現低碳產品產業化。發展低碳產業的過程中,低碳技術能夠自然而然的被推進,產業化過程也會自然地被推進,所以,為了實現低碳經濟,最主要的就是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產業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不可比擬的關鍵作用,我們應當把握發展低碳產業的內涵。
首先來說一說低碳經濟的相關理論,概念,內涵,及實踐方面的研究。
(1)低碳經濟的相關理論和概念。首先提出低碳經濟的是英國的首相布萊爾,他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一書中指出:低碳經濟的發展主要是為了使用較少的資源,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避免了環境的污染,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有學者認為實現低碳經濟的本質是改善能源的結構問題,提高其效率。為了使能源能夠更高效的利用,我們必須實現技術的革新。依賴政府的有效措施大力開展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逐漸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低碳化,并開展一場重大的能源革命。有些學者認為實現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能源消費方式,它將逐漸改變之前的現代工業文明,使國家的發展方向轉變為生態發展和生態文明。有些學者認為低碳經濟是為了大大地減少一些高碳能源的利用,比如煤炭和石油。減低了這些高碳能源,我們才能建立一種全新的低污染的經濟。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應當銘記低碳經濟的全球性,綜合性以及戰略性。它的確立能夠改善氣候的變化,實現節能減排,通過改變消費的方式來減少能源的排放。其他學者則認為,低碳技術的主要內容是人類生存觀的轉變,觀念的改變才能使能源問題真正得到改善。
(1)低碳經濟的實踐方面的研究。有許多國外的學者對低碳經濟進行了實踐研究。他們主要研究了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研究的是來自加拿大的生態學家。他主要提出了生態足跡理論。此后,來源于物理學的脫鉤理論被提出,并且由外國的學者將其延伸到了經濟范疇。后來,美國的惡學者發展出來了EKC假說,通過演變模擬,給經濟發展,環境的污染它們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有效的依據。在低碳經濟的實踐過程中,一些國家表現的較為突出,例如英國,瑞典,德國的一些社區都走在世界前列。他們都在交通方面,垃圾的有效處理,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低碳產業的規劃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對策,這些對策能夠有效地在減少能源耗費的同時降低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實現低碳,高效。這些措施在我國還沒有完整地被實施。但近年來,我國也在低碳社區,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低碳之路正在穩步進行。在我國,實施低碳產業比較好的當屬中新天津生態城。它已經成為對外展示的窗口,同時中新天津生態城也將帶領我國其他地區,將低碳經濟更好的發展,在它的帶領下,我國的另外兩所城市,上海和保定,也將沿著它的腳步,繼續推進低碳經濟的實施。
(3)如何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研究。我們應當逐漸調整能源產業結構,不斷地創新,同時樹立低碳經濟的理念。在技術上,應當主要研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收集,存儲,反復利用以及新科技的開發。有學者指出,發展低碳經濟首先要大力限制高碳的行業繼續發展,不允許高碳行業進入市場,同時開展一些有特征的低碳行業。其次,原有的高碳行業主要是化石能源行業,我們應當樹立低碳意識,降低對它的依賴程度,樹立走生態高效的新觀念。同時,大力開展低碳行業,將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在建設低碳城市的過程中,我們應當開展低碳化的城市系統,使群眾的生活空間處于低碳化。在城市中,大量種植樹木以及其他植物,使其吸收二氧化碳,達到生物固碳的目的。部分學者認為,在發展低碳經濟的時候不能過于盲目地調整結構,由于我國的狀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調整的范圍和空間都十分有限。所以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開發新技術,開發可再生能源或者提高效率上。
再來談一談低碳產業,低碳產業的構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行業本身含碳量較低,不需要施加外力使其低碳化;其次,有些行業含碳量很高但實施了低碳化的轉化,這些行業運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完成了低碳化的指標,轉入低碳領域。低碳產業的特征最基本的當屬低碳化,低碳化是入門的基本條件。其次,它有產業化的特征,這種特征是該產業發展的動力和途徑。為了更好的實現低碳經濟,必須更好地發展低碳產業。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雖然在初期需要政府的幫助,但不能完全依賴政府,要逐漸形成低碳產業的自我循環。同時,要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分工細致,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保證低碳產業能夠持續的良好發展,以此來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的低碳產業的發展,筆者將提出個人的對策:首先,鼓勵低碳經濟自主研發,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積極致力于研發新科技,主要以降低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科技為主,同時,完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按照我國法律的要求,制定一些高污染行業的準入標準,制定相關污染的控制標準;應當建立低碳城市標準體系。政府應當不斷設立標準,包括低碳的交通,建筑和其他產品的碳排放的標準,并積極給予補貼;制定清潔生產體系,使各種低碳的技術都符合循環經濟促進法的要求;最后,制定低碳產業的發展規劃,制定相關的戰略和詳細的發展布局,使得低碳產業可以深入操作,可以更好的實行。相信在我國的政府和相關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低碳產業必將得到良好的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順。
參考文獻:
[1]陳迎,潘家華,莊貴陽.斯特恩報告及其對后京都談判的可能影響[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2):114-119.
篇7
0 引言
2016年4月,德勤(Deloitte)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 (Council ofCompetitiveness)聯合《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公布了對全球制造業分布格局、國家競爭力排名、區域制造業集群、制造業競爭力驅動力量、公共政策等方面在全球企業高管中的調研結果,并對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和競爭格局進行了預測。報告認為,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創新、人才、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是未來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
Nelson 和 Winter 在《經濟變遷的演化理論》中指出, 動態演化的企業和自然選擇的市場機制是影響經濟變遷的兩個關鍵因素。驅動經濟增長的力量一般包括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等, 在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要素價格、資源投入、大規模投資拉動的傳統增長模式將不可持續, 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轉型升級,而宏觀經濟轉型升級依托于微觀企業變革, 企業轉型升級、自主創新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競爭力的前提,經濟發展中創新驅動的立足點是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激活中小企業的創新力量。正確理解現階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內涵、探索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路徑,對實施創新發展戰略、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1 中國制造業產業發展現狀及轉型
1.1 中國制造業產業發展現狀
從產業結構來看,近年來,制造業在GDP中所占比重呈現連續下降趨勢,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在三次產業中所占比重達45.5%, 首次超過工業, 2013年、2014年這一現象進一步加強,分別為48.1%和42.7%, 從投資規模看, 2002―2010 年,中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從47% 下降到42%,而第三產業投資比重由49%增加到55%, 表明中國投資的重點已由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 經濟服務化趨勢開始凸顯,“生產”、“服務化制造”、“二三產業融合”趨勢不斷加強。
從制造業先進性程度看, 在2010、2013、2016年在德勤《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中國連續被列為全球制造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但是,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國際競爭力并不等同于制造業的先進性,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主要以初級生產要素為依托,以加工貿易等方式“低端嵌入”全球價值鏈,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制造業出口技術結構不斷優化,但出口的比較優勢仍集中在中低技術產品領域,如紡織、木材、橡膠等,高技術行業,如通訊設備、光學設備等比較優勢逐漸加強。隨著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傳統制造業強國憑借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工業基礎設施,近年來提出振興制造業、向高價值先進工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中國制造業未來競爭力將面臨嚴重威脅,這也是《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預測2020年美國將取代中國成為最具競爭力制造業國家的原因。
1.2 制造業創新決定經濟長期發展水平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特別是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一般會出現下降的趨勢,這在歐美國家的產業發展進程中已經得到廣泛印證。但是,GDP的產業構成并不能完全解釋一國產業結構定行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程度。工業產品由于其制造技術、工藝等的復雜性,制造能力成為解釋一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最重要指標,制造業,尤其是復雜制造業所反映的知識能力決定了一國的長期發展水平(Hausmann R.,C.A.Hidalgo,et al,2011; 賀俊、呂鐵,2013),制造業創新決定經濟長期發展水平。由于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吸納就業多等特征,往往是國民經濟中研發活動最活躍、承載創新資源最多的經濟部門。制造業不僅是技術創新的來源部門,同時也是知識積累、技術擴散、應用和增強的部門(黃群慧,賀俊,2015),是技術創新的動力和載體。從技術創新來源看,制造業是技術創新最為活躍的部門,無論是技術創新投入,還是研發成果產出,制造業都承擔了一國技術創新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技術創新的應用看,制造業是將技術進步成果應用于生產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載體。一些學者的研究發現,一國的制造能力與其相關產業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有密切的關系。Pisano(2012)等學者通過對多硅晶、鋰電池、計算機、通訊等產業的研究發現,由于這些行業制造業外包,導致這些領域的前沿科技和研發也在向外包所在地轉移, 結果造成這些行業的技術 優勢和產業競爭力逐漸喪失; 從技術創新擴散的角度看,制造業通過對原材料、生產設備的供給和需求、生產工藝、產品、知識、服務而成為向其它領域傳播創新的源泉。
1.3 先進制造業技術范式及產業組織形式變化
先進制造業的基本特征是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應用。以預測分析、智能互聯(IOT)、高性能計算、增強現實(VR)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技術是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的關鍵,人才、成本控制、生產能力是未來制造業競爭力的主要驅動因素。以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為基礎的現代制造技術、基于可重構生產系統的柔性制造技術, 正在推動全球制造技術范式從大規模制造、模塊化生產向大規模定制甚至全球化個性制造轉變。從產品架構角度來看,模塊化產品由于技術要素都包含在承擔完整功能的零部件設計和制造環節中,其工藝和技術競爭力在于成本控制,通過采用新的制造技術和工藝,實現模塊化、柔性化和規模化兼容,進行成本創新;一些基于前沿技術的模塊化產品,如通信設備、工業基礎件等,以及一體化產品,其技術范式的基本特征是前沿技術的創新、應用、以及區域工業生態系統的完善。
技術范式的變革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方式、甚至制度系統的變革,因此,現代制造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將改變要素的投入方式、投入結構和組織方式,并對既有的制度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從而推進企業管理模式、產業組織方式和宏觀制度環境的變革。復雜的制造技術使得產業組織結構由傳統的大企業主導型和供應鏈主導型向產業生態型轉變。產業組織的生態化使得相關主體企業的活動從“上游選擇下游跟隨”轉變為“生態系 統中的平行互動”,生態系統中的眾多中小企業借助數字技術實現信息實時數據化,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傳遞,個體企業可以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技術,即時創新產品;生態系統中的核心企業,則可以通過平臺進行資源信息匯集、資源和能力整合,在多樣化的技術范 式、產品范式中進行選擇,在此基礎上展開協作生產。因此,生態系統中的企業通過“合作競爭”、“背對背競爭”, 展開并行研發,協同生產,實現系統演化與企業個體演化的相互促進, 這種競爭與合作機制為單個企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提供了巨大激勵。
2 制造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現狀
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之一, 其生產活動是知識吸收、積累、擴散的重要途徑,因此,企業創新能力的形成是中國經濟轉型、制造業升級最關鍵的因素,是“創新驅動”戰略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微觀載體。中小企業一直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力軍,中小企業目前占中國制造業企業總數的90%以上。目前制造業中小企業普遍面臨創新人才儲備少、流動性大、自身技術知識積累薄弱等問題,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由于創新知識產權保護、行業發展路徑、競爭環境等原因,缺乏自主創新動力。技術學習難度增大、外部協同創新機制不完善、企業自身演化進程等因素共 同決定了企業自主創新的必要性。
2.1 技術學習難度增加
隨著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達國家間的制造技術差距逐漸縮小,技術引進難度不斷加大。一方面,先進國家為保持其技術優勢,往往對核心技術進行“鎖定”,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和制度加以保護,嚴格控制向其他國家的轉移; 其次,作為核心競爭優勢的“核心技術”,技術的一體化、集成化、復雜化程度高,體現為隱含在日常程序中的“隱性知識”, 往往是難以交易、不易模仿的。當企業的制造技術所依托的知識基礎具有很高的默會性和一體化特性時,這類隱形知識就會形成一種“自然的隔絕機制” (Teece,2007),阻止模仿者進行知識學習和技術模仿。因此,知識本身的特征、知識學習過程的特征,也決定了當個體知識積累和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面臨外部學習難度增加的障礙,被動走向自主創新的路徑。
2.2 外部創新協作機制不完善, 協作效率低下
由于知識本身的特征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創新活動往往具有很強的外部性。企業創新本質上是一種經濟活動,經濟活動的外部性直接導致其活動主體激勵不足, 從而使得產品(服務)供給不充分。同時,由于創新、研發活動本身存在的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及資本市場不完善、融資體系不健全導致的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投入不足,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主體 (陳勁 等,2012,等)。當面臨外部市場環境、技術環境壓力時,企業往往尋求外部創新資源,作為內部創新不足的補充,因此,產學研用合作、產業 創新聯盟等合作創新成為企業創新不足的替代(盧仁山,2010;等)。但無論產學研用還是產業創新聯盟,普遍存在各方主體聯系松散、治理機制不合理、創新成果評估困難、轉移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何郁冰,2012;曹素璋,2010;等),制約了企業從外部尋求創新來源的效率,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科研結構、企業、政府等主體的多方協調,涉及政策層面、產業鏈治理層面的問題。在外部創新資源不足、技術難以外取的情況下,企業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成為應對外部技術和市場變革、尋求戰略轉型的合理選擇。
2.3 企業通過知識積累形成自演化
組織是特定知識的集合。企業通過培育對知識、資源的整合能, 形成應對外部變化的適當的“自然反應”,通過知識吸收、積累、整合形成自我演化能。企業的創新活動是企業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后的一種特定的技術創新范式 , 即企業依靠能夠調動的資源完成技術突破 ,并應用于特定市場、解決特定問題的活動。根據 Utterback &Abernathy的創新過程模型,組織的技術創新和演化會依次經歷流動、轉移、和專業化三個階段。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設備進行專業制造,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技術的消化、吸收、改進,形成改進型產品和工藝創新,逐步積累起基礎研發和原始創新能力,實現技術趕超。近四十年來,中國作為發達國家制造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國, 中小企業采用加工貿易、補償貿易等方式,通過技術轉移、模仿創新等方式逐漸完成了制造技術的“原始積累”,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力量和學習能力,根據組織演化的一般規律,必然走上從“模仿”到“集成”和“創新”的發展過程。
3 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內涵
3.1 自主創新能力的內涵
從學者們對企業創新的界定來看,“創新能力”的內涵主要指企業解決特定問題的“技術能力”,以及對資源、市場的“組織能力”(陳勁 ,2012;吳曉波等,2009;等)。理解企業創新能力,首先需要厘清“知識創造”與 “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知識”是認知范疇的概念,而“技術”是實踐范疇的概念,知識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技術創新是對前沿知識進行轉化和利用的過程,是對知識要素的具體運用和價值實現 。“知識”具有基礎性、前沿性、豐富性、產業共享性等特征,企業通過對新知識的復制、轉移、重新組合形成某項新技術;技術創新是企業對前沿知識綜合運用、創造出特定技術成果、并實現產業化的過程。技術創新的目的不是發現前沿知識,也不在于將前沿知識轉化為技術, 而是研發市場所接受的產品, 并取得收益的過程, 即技術創新是一個包含了知識技術化、技術產品化和產品市場化的知識產業化的過程。
企業的創新活動和能力系統包含比“技術創新”、“技術能力”更寬泛的概念。 Schumpeter(1934)在其“創造性破壞”理論中指出,企業面臨的戰略問題是決定和開發難以模仿的流程和路徑,來支持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開發新的競爭力。該理論將“產品與服務(創新)”與“組織內部流程和路徑”聯系起來,指出組織內部流程在解決特定需求的技術創新中的作用。Teece(2007)的“動態能力”理論也強調組織內部流程、位勢和路徑在創新的環境中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性。Nelson and Winter(1979) 開創性提出了知識與組織演化的關系,研究了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融合。Dosi等(2008)在技術范式理論基礎上,進一步將企業“能力”拓展為技術能力和組織能力,其中,技術能力是指“組織共 同的科學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科學知識的慣例”,組織能力則被定義為“有關組織內部協調和組織間 互動的知識和慣例”, 既包含組織內部、組織間交流協調的機制,也包含決定努力程度的激勵因素對“技術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區分,進一步闡明了企業創新活動的機制: 組織慣例和路徑決定了企業在“解決特定問題”的過程中,是否在“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 既 企業的技術路線和技術能力, 因此組織慣例和路徑是企業技術能力構建的基礎。從微觀主體層面看, 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必須通過技術能力以及互補性資源組織能力來實現競爭力提升。因此,企業的技術能力,以及與技術范式、技術特點相匹配的組織能力,共同構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2 制造業轉型背景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特定內涵
根據演化經濟學的觀點,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是一個能力構筑的過程,制造業競爭力的來源是基于知識積累的技術能力的形成,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實質是技術能力的提升,由此帶來的產品、工藝上的創新(路風,2006), 以及與技術路線相適應的資源組織方式、商業模式等管理創新(Figueiredo,2003,Teece,2007等)。因此,制造業轉型升級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產業技術能力培育、與技術路線相匹配的資源組織方式、商業模式等管理創新、以及制度機制的支撐和保障。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企業轉型升級主要包括技術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創新。
我國制造業發展的階段特征、產業特征、中小企業發展路徑決定了現階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具有特定的內涵。 在技術能力培育方面,由于全球價值鏈分工、明顯的要素成本優勢、區域產業競爭驅動的大規模投資等因素,導致中國制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大量進入模塊化產品制造領域, 基于模仿創新、知識積累、產業配套等因素, 在模塊化制造技術方面逐漸培育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吳曉波 等, 2009;黃群慧、賀俊, 2015)。因此,未來制造業中小企業應當基于自身技術路線和制造能力,借助區域創新系統、協同創新平臺等渠道,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 整合外部前沿知識和核心技術,加快知識-技術-產品轉化速度,充分發揮在模塊化產品領域的積累的技術和制造優勢,加強模塊化產品架構創新和模塊標準制定權,加強高端產品低成本化的成本創新,提高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主導地位和競爭優勢。
在組織能力方面,與模塊化產品制造相適應的現代制造業的核心是復雜制造技術的應用,復雜制造技術使得產業組織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從大企業主導逐步過渡到供應鏈主導、產業生態系統平臺主導, 企業競爭的重點不再是規模和供應鏈中的位勢,而是在動態環境中不斷獲取、形成動態能力,形成“連續的瞬時競爭優勢”。企業競爭戰略由“產品戰略”向“平臺戰略”轉移,運營活動的核心是向所在的產業生態系統提供互補性的產品和服務,與系統中的支持性企業形成積極的互動反饋,因此,企業的組織能力主要體現在如何動態使用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對資源的動態使用包括兩個方面:資源的靈活配置,以及為達到資源的靈活配置企業在協調活動上的靈活性(盧彬彬、羅仲偉,2011),采取靈活多樣的合作模式,對企業內外部資源進行動態配置。
4 制造業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培育路徑
中小制造企業由于資金、人才等資源和抗風險能力的限制,在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的路徑選擇方面有異于大型企業。基于產業集群、價值鏈、產學研用、或跟隨大企業的“協同創新”模式,成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戰略選擇。在具體的協作模式上,往往采用戰略聯盟、技 術外包、專利交易、人員流動等方式, 達成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研究機構、政府、高校、中介機構之間的合作創新,促進新技術、新知識在知識創造主體和技術創新主體之間順暢流動。企業通過對新知識的吸收、對互補性資源的整合,逐步提升在技術、工藝、制造方面的 能力,通過不斷的知識積累,將外部顯性知識內化為隱形知識,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中小 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路徑如下圖所示:
自主創新能力本質上是對知識的發現、獲取、轉化、使用的能力,制造業中小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培育自主創新能力:
第一, 在技術路線選擇方面,基于模塊化產品、大規模制造形成的知識積累和制造技術, 仍然是中國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制造企業的比較優勢,不斷積累模塊化產品領域的技術能力,進一步發揮大規模制造的成本優勢,利用信息技術和新興工藝對傳統生產設備和制造系統進行改造和提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制造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發揮比較優勢的重要途徑。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制造與服務、信息產業與傳統制造業的融合會逐步加深,制造企業有發展“生產型服務”、“服務型制造”的動力和趨勢,但同時也應當意識到,由于與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以及服務行業的進一步融合,制造環節的價值創造能力將會大大提升,在產業價值鏈上的收益分配地位也將進一步提高。
第二,在組織能力培育方面,一方面應加強對組織內部資源的管理能力,通過加強組織結構、程序、文化等方面的動態適應能力,提高組織的柔性和創新性;另一方面,通過組織間關系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尋找在產業價值鏈、產業生態系統中的適當位勢,積極拓展與上下游合作廠商、顧客、競爭者之間的知識合作與交流,尋求互補性的資源,進行關鍵性互補資產投資,建立長期合作的戰略聯盟關系,為自主創新主動創造機會和條件。
篇8
兵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雖已處于全國前列,但農業生態問題、產業層次低等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加快兵團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根本出路在堅持“生態、節約、高效和持續”的發展理念,以土地產權、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改革和創新為突破口,走出一條有兵團特色、各方面協調發展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發展優勢
兵團規模化經營和生產組織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2011年為例,當年,兵團實現農業生產總值675.85億元,以占新疆11.98%的人口創造出占同年新疆34.56%農業總產值的業績,棉花總產129.31萬噸,占自治區的44.63%,人均棉花產量、商品率居全國第一,同時還建立了以棉花、糧食、油糖、番茄、葡萄、香梨、干果、牛羊肉、牛奶和飼草料等為主導產業的一批特色農產品基地。
通過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普及率和加大“三大基地”建設力度等措施,充分利用和配置有限資源。兵團建設了全國節水灌溉示范基地、農業機械化推廣基地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三大基地”,高新節水灌溉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一半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1%;建立了2個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4個全國農產品示范基地。農業“十大主體技術”和精準農業六項技術對農作物增產明顯;高產作物品種培育、雜交育種、育苗移栽等技術激發了農作物持續增產潛力。
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集團優勢明顯。兵團實行“土地承包經營、產權明晰到戶、農資集中采供、產品訂單收購”的基本經營制度,提高了團場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集團優勢。職工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斷擴大,收入水平和農業勞動生產效率持續提高,社會保障和服務不斷完善,讓職工感覺到從事農業生產是穩定體面的職業。
構建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進程加快。目前,兵團已培育了一批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了以15戶國家龍頭企業為核心、54戶兵團級龍頭企業為骨干,100余戶師級龍頭企業為基礎的發展格局。兵團擁有國家農產品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6個,自治區名優產品和馳名商標83個。
面臨的問題
農業生態問題突出。過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污染,農業生態問題使兵團農業的不可持續性日益明顯。農資價格持續攀升,人工成本日漸增加,農業比較效益低。一些墾區無節制開采地下水,擴大耕地面積,使得水資源減少、綠洲生態問題日益嚴重。
兵團農業經營體制具有明顯的路徑依賴性。在兵團現有農業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下,部分團場為獲取更多利益,采用提高土地承包費用和壓低農產品收購價等辦法,導致團場與職工的利益矛盾突出,農業經營運行效率低,直接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
農業產業層次較低。兵團目前面臨著農業產業鏈條短、產業化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優勢特色產業同構、產品雷同嚴重等一系列問題。
發展建議
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加快推進兵團現代化農業發展步伐,首先應改進兵團農業生產方式,規范農業生產物質投入標準。加強農業科技研究開發和推廣,創新農業生態技術,提高農業參與主體的生態、持續發展意識,發展生態農業模式,實現真正意義的現代農業。
其次,要利用特色優勢農產品資源、區域優勢和主導產業集團化發展等有利條件,培育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加強農業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和信息化服務系統建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深化農業產業化發展層次,不斷推進兵團農業現代化發展。
篇9
[關鍵詞] 廣東 農業現代化 問題 選擇
一、廣東農業現代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區域差異較大
廣東提出在2030年率先于全國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但廣東內部區域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影響著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農業現代化程度較高,東翼地區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西翼地區總體水平與全省平均水平相當,而粵北山區的農業現代化則稍微落后。同時開始出現一種“馬太效應”,即達標程度高的越高,達標程度低的越低。由于每個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各不相同,所以要縮小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地區差異,需要進行農業區域分工,建立農業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農業扶持力度。
2.人地矛盾突出
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會導致耕地資源減少,但同時也會使農業勞動力從傳統部門轉向現代部門,如果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減少速度大于耕地減少速度,則現代部門經濟的增長能夠推動農村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緩解人地之間的矛盾。但是由于廣東人均農業勞動力占有耕地量本身較少,近20多年的發展并沒有促使大量的農業勞動力轉移,人均耕地基本保持不變,農業勞動力轉移速度與耕地減少速度相當。隨著廣東第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城鎮建設高速發展,人口密集,目前廣東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這也直接降低農業的生產效率。
廣東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41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9%,也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耕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而廣東人地矛盾日趨突出,嚴重影響著農業現代化的加速進程。
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
農村基礎設施包括農業水利設施、農村交通運輸、農村通訊網絡、農村能源利用、農村教育事業以及農村醫療衛生等方面。長期以來,我國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缺乏足夠投入,造成了農業水利設施落后,影響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時農村交通通訊不便,制約了農村的對外交流;此外農村醫療教育事業投入不足,農民素質的提高受到限制。廣東的農村基礎設施薄弱,除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和珠海等少數發達城市情況較好以外,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情況卻不容樂觀。2006年12月筆者曾到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龍江村進行實習調查,發現目前在村內的1768畝土地中,尚有40%的面積未建立配套灌溉系統,同時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戶擁有的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比較陳舊,大多是20世紀90年代產物,此外,村道公路建設滯后,農村師資力量缺乏。
4.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
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實施,農戶成為了農業經營活動的主體。農業現代化需要農業生產手段、技術管理和組織銷售等方面有一個高要求,而現有資源條件和制度約束決定的人均承包土地的做法,帶來了規模不經濟問題。農業產業化很好地解決了農業經營規模狹小與農業現代化的矛盾,它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廣東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不快,面臨著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和地區行業之間發展不均等問題。總體而言,廣東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制約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5.農民素質不高
農業主體現代化作為農業現代化新內涵的一個方面,指的是農業勞動者的現代化,即農民現代化。目前廣東農民的文化程度以小學和初中程度為主,對于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者接受專業培訓的比例極低,2005年僅為4.1%,而從事二、三產業的勞動者接受專業培訓的比例稍高,但均未超過30%。農民素質的表現主要包括價值觀念、文化素質、生產技能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由于接受教育程度不夠或缺乏專業培訓,許多農民仍然保留小農思想和封建迷信,民主法制意識比較淡泊,同時缺乏學習現代農業技術的能力,難以擺脫陳腐落伍的傳統生活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主體現代化是關鍵,農民素質不高是制約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一大因素,也是發展現代農業所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二、廣東農業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回顧廣東農業現代化歷程,從農業現代化的組織形式看,廣東農業經歷了從集體化到家庭承包制的轉變;從農業現代化的技術選擇看,廣東農業經歷了從機械化到以生物技術為主,以機械技術為輔的確定。總體來看,過去廣東發展現代農業,基本上走的是“石油農業”的路子,即通過大量投入化肥、農藥等石油制品來達到單位面積產量顯著增長的目的。然而,這條“石油農業”的路子削弱了生物間有機質循環利用及有益生物的生存系統,造成了資源過度消耗、環境嚴重污染和破壞生態平衡等問題,最終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種農業現代化道路,不是可持續發展模式,它不適合廣東的省情,應該予以矯正。
廣東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可供投放的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資金少,同時農村落后,大量勞動力剩余,以及農民素質不高,這是廣東的基本省情。與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比較,廣東的省情與日韓國情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結合自身情況,廣東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應該是:廣東農業現代化應該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礎上走產業化道路,大力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在不犧牲和惡化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大農業投資和提高農業科技含量,采取生物技術與機械技術相結合的技術路線,調整農業及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縮小區域與城鄉差異。
參考文獻:
篇10
一、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
1.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2013年上海市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至62%,服務業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正式步入“服務經濟時代”。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為:一是發揮現代服務業重點行業拉動作用。重點建設金融服務、商貿和物流業等支柱行業和信息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業等新興行業;二是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以建設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戰略性、功能性集聚區,逐步形成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重點區域;三是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服務貿易。一方面政府通過財政扶持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制造業分離生產業,將服務外包給服務業企業;另一方面提出大力發展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提升服務外包能級。2.杭州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2012年杭州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0.2%,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54.6%。杭州市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具體做法:一是明確發展戰略。在國內率先提出“服務業優先”的城市發展戰略,始終堅持將“服務經濟”放在發展首要地位。二是重點領域突出發展。確定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大旅游產業、金融服務業、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信息與軟件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三是大力增加資金投入。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
二、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分析評價
(一)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友誼農場位于黑龍江省友誼縣境內,與友誼縣政企分設、分工管理,農場服務業包含交通運輸、批發零售、餐飲住宿、旅游、居民及社會福利等服務產業。近年來,農場服務業經濟總量雖然逐年提高,從業人數不斷增加,2012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6.1億元,在紅興隆管理局12個農場中處于領先地位,但服務業增加值占農場GDP貢獻率較小,僅為16%,從服務業內部結構和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上分析,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傳統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大、提升空間有限,旅游、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小、發展動力不足,市場發育不完善、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現代服務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等因素嚴重制約農場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二)現代服務業存在的主要問題1.第一產業對現代服務業拉動作用不明顯友誼農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較高,2012年糧食總產達到94.6萬噸,是墾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全場共建設5個百畝核心區和1個萬畝示范片,玉米高產創建畝產分別達到900公斤和806.1公斤。糧食產能雖大,由于企業加工技術較弱和產業鏈短等原因并未實現加工增值,處于初級加工狀態,產業鏈條得不到延伸,與其他產業間銜接不夠,導致農產品積壓和過剩,嚴重制約了運輸流通業發展和現代服務業體系構建。2.現代服務業體系不完善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整體實力不強,2012年,友誼農場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等三大傳統服務業對服務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42.81%,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現代服務業企業數量少且多為小微企業,缺乏規模化的服務業龍頭企業和有帶動力、影響力的產業品牌。產業化水平較低、企業集中度不高、產業鏈條較短、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和規模效應不明顯等因素嚴重制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3.場縣政企分設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挑戰明顯友誼農場與友誼縣實行政企分設、共同管理的發展模式,公檢法司和工商、交通、文教等行政部門均設在友誼縣,農場無行政審批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場現代服務業的整體布局和統籌發展,只有積極促進場縣對話,創新場縣合作機制,明確農場定位,融入縣域經濟發展框架,才能在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與友誼縣建立緊密的深度合作關系,實現資源、資金、人才、信息、服務等發展要素協調互補,互利共贏。4.區域間產業與消費市場競爭以及差異化發展壓力較大農場周邊雙鴨山市、佳木斯市和富錦市等地現代服務業發展環境優于農場,紅興隆管理局各農場近兩年來均依托自身優勢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農場與周邊縣市和其他農場現代服務業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如何深入挖掘農場自身潛力,整合要素資源,有效規避同質競爭,與富錦、雙鴨山、集賢等縣市建立產業合作機制,在有限的消費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差異化發展是農場下一階段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選擇
借鑒國內外典型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經驗,結合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應以糧食和安全食品全產業鏈現代服務業為突破口,側重于農業現代服務體系的構建和農業富裕勞動力轉移,重點培育現代物流業和農業金融服務業,以兩大產業引領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具體發展路徑如下:
(一)構建“三二一”產業融合型發展模式以三次產業互動發展為突破口,以現代農業服務業發展推動三次產業融合,構建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揮生態優勢和綠色農副產品規模和品牌優勢,加強糧食和安全食品生產基地、安全食品精深加工以及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三次產業循環模式,建設以糧食和安全食品生產基地—糧食和安全食品加工基地—糧食和安全食品服務體系—市場終端為路徑的三產融合型產業鏈,重點建設由一產到三產的糧食產業鏈和由一產到二產再到三產的安全食品(以綠色果蔬和特色經濟作物為主)全產業鏈。
(二)以物流業和金融業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利用農場耕地和勞動力資源優勢,以農資、農機、農業流通、農業金融和農業技術培訓等服務體系建設為重要內容,培育農資流通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工廠化育秧(育苗)合作社、金融合作社等專業服務合作組織和專業化農業服務龍頭企業,為農場糧食和安全食品生產提前、產中、產后服務,重點突破糧食和安全食品流通領域,以現代農業服務業引領農場產業快速發展。
(三)以農畜產業中心帶動富余勞動力轉移針對農場勞多地少的現狀,重點發展工廠化育秧(育苗)等生產性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勞動力分流和勞動力專業化分工為途徑,重點解決農業富余勞動力就業,現階段的主要突破口是通過建設大型農畜產業中心等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消耗富余勞動力,隨著未來農場二、三產的不斷發育,通過組織勞務輸出和向二、三產業分流,實現勞動力專業化分工,促進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和就業。
- 上一篇:安全交流心得體會
- 下一篇:高溫中暑應急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