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研究方向范文

時間:2024-01-11 17:4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學研究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學研究方向

篇1

關鍵詞: 對外漢語專業 文化方向 泰語教學 教學現狀

自東盟博覽會在廣西開辦以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處該區域橋頭堡位置的廣西,人文傳統、生活習慣、地理位置與東盟國家接近,成為中國與東盟教育合作交流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雙方高等教育合作方興未艾,中等教育合作得到拓展,職業教育合作不斷延伸。廣西與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開展職業教育合作不斷升溫,并取得可喜成就,跨國培養的實用型技能畢業生成為熱門人才,大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河池學院中文系從2009年開始開設了對外漢語(泰國語言文化方向)專業。

1. 河池學院中文系對外漢語專業泰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河池學院中文系對對外漢語專業學生泰語課程制定的教學大綱是:第一學期學習《基礎泰語》上16周,每周2個學時,共32節課;第二學期《泰語視聽說》及《泰語寫作》上16周,每周2個學時,共32節課;第三學期學習《泰語翻譯》,上16周,每周2個學時,共32節課。

針對該教學大綱,教師給學生訂了4本教材,分別是:

第一個學期《基礎泰語》,讓學生復印了一本內部版的學習泰語基礎的資料。該資料系統全面地將泰語最基礎的語音知識歸納在一起,讓泰語零基礎的學生比較容易地去接受和學習。

第二學期《泰語視聽說》使用的是《泰語三百句》,北京大學出版社,傅增有編著。此教材主要是為了使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掌握泰語日常用語而編寫的,每課配有場景對話,提供一個生動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開口練習鞏固知識,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

第二學期《泰語寫作》沒有給訂閱教材,其原因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沒有關于《泰語寫作》的教材。

第三學期《泰語翻譯》的教材是《實用泰漢翻譯教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高彥德、李志雄主編。該教材以介紹泰國國慶與文化為主,每課由教學重點、課文、詞語注釋、重點句子翻譯注釋、練習和補充詞語等七部分組成,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泰國文化的學習及翻譯練習,有效地提升泰漢翻譯能力和語言轉換水平。《泰漢翻譯理論與實踐》,重慶大學出版社,梁源靈主編。該書包括翻譯概論、泰漢兩種語言的對比、詞義的選擇和運用、翻譯的技巧、翻譯中的增補、省略和重復等進行簡明扼要的理論闡述,讓學生能從大量的實踐中領會到翻譯的技巧,加深對翻譯理論的理解,從而提高翻譯水平。

2.問題所在

任課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給學生訂閱的教材基本上符合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考慮到泰語是小語種,其國內的教材市場提供的書籍還遠遠不能滿足泰語學習的需要,因此比較適合學生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比如第一個學期任課老師給學生使用的是復印的資料,是根據學生的零基礎的情況來定的。泰語的難點是語音,往往拼讀課文比理解課文難。但由于周學時只有2節,學生每周只上一次課,時隔一周再來學習,很多音都忘記或者讀偏了。《基礎泰語》只開設一個學期,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需求。往往這本教材上的東西還沒有學完就得換科目換教材了,基礎的東西沒掌握,何談進一步學習其他東西?因此《基礎泰語》的課時量不夠,教師很難把握教學的進度,學生也很難掌握好泰語語音的基礎。

《泰語視聽說》這門課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必須在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拼讀沒有問題,單詞積累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能開設,而教學大綱卻把該門課程排在第二個學期來進行。這樣安排不夠科學,其原因在于學生只上了一個學期的課,語音部分才剛剛結束,就要進行視、聽、說的訓練,在學習的鏈接上是脫節的、不切實際的。而且在排課的時候,該系也沒有安排有多媒體教室來給學生上課。

《泰語寫作》是針對高層次泰語人才才開設的一門課。比如語文課,會對連句子都不會造的學生開設作文課嗎?學生的泰語還未達到寫作的水平,開設這門課就顯得沒什么意義了。

《泰語翻譯》教師給學生訂了兩本教材,《實用泰漢翻譯教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對外漢語專業的必修課教材,此書可使用一個學期,但是必須保證周學時達到4―6節才能學完。《泰漢翻譯理論與實踐》是讓學生自學的一本書籍,目的是擴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非泰語專業的學生中,沒必要開設這門課,因為沒有扎實的基本功,談不上翻譯。翻譯學講究“信、達、雅”,根據學生的泰語水平,最基本的“信”都很難達到。

3.解決問題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解決以上問題的相應對策。

3.1修訂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對語言教學內容和方法等作出選擇,其主要任務就是確定教學內容,并為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細化處理。大綱除了要對語言內容和語言要素進行描述外,還要設計語言的其他內容,并且反映語言的教學理念、形式和方法(范愛克,1975)。教學大綱的制定是針對學習者而言的,其出發點就是適合學習者的實際語言水平,符合學習者對語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適合學習者學習習慣和要求的教學理論和方法。

目前的教學大綱對學生的泰語學習目標要求較高,超出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而且沒有明確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其規定的教學內容不實用,不能反映出學生學習泰語以期實現交際目標的要求。因此,修訂教學大綱,使新的大綱教學適合學生零起點的泰語水平,滿足學生實現交際目標的要求,教學理論和方式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是改變中文系泰語教學狀況的當務之急。

建議重新擬定的泰語課程的教學大綱為:第一學期學習《泰語語音》,16周,每周4個學時,共64節課;第二學期《基礎泰語》,16周,每周4個學時,共64節課;第三學期學習《綜合泰語》,上16周,每周4個學時,共64節課;第四學期學習《泰語視聽說》,上16周,每周2個學時,共32節課。

3.2選用適當的教材。

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重新選定了一套教材(廖宇夫編,《基礎泰語》(1―3冊),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出版,該教材(附MP3光盤一張)。這套教材從語音、詞語、句子到文章整體性、連接性比較好。不像以前使用的教材,一本教材跟另一本教材鏈接不上,教學內容繁雜陳舊,句子冗長,語言缺乏時代性,導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學性,失去針對性和實用性。而且整套教材包含了泰語語音、泰語基礎、泰語聽力、泰語口語的內容,教師就不用根據不同的課程名稱來選不同的教材,學生也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適應教材。

3.3采取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根據修訂的教學大綱,結合選取教材的特點,教學方式也應該隨之而改變,采用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兩種課堂教學形式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提高,使學生的泰語學習處于良性上升狀態。

通過傳統的課堂教學,從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學生的基礎語言理論知識和形成較為系統的泰語語言體系。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是符合學生的認知方式和長期以來養成的學習習慣;二是為多媒體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認知法的教學原則之一是“母語是學習者已有的知識,應該在教學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過母語與目的語的對比,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規則”,而且,“把新的語言材料跟學生母語和目的語已有的知識銜接起來,跟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選擇和創造合適的情境教學”。因此,通過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泰語語言的基礎理論知識,為進一步地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多媒體課堂教學可有效實踐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兩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是兩種教學理論體系的結合,相互補充、相互配合,既可促進和完善學生基礎泰語知識的學習,又可加深他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而且通過多媒體提供的教學材料,進一步了解泰國人民的生活、政治、經濟、文化等,從而激發學習泰語的內在動機,提高對泰語的學習興趣。

3.4采取平時與期末、口語和筆試相結合的測試方式。

根據前面談到的修訂教學大綱、選用適當的教材、采取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建議采用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相一致的測試方式:采取平時與期末、口語和筆試相結合的測試方式(具體細節不是本文討論的話題)。教師把平時學生的課堂表現列入測試分值之一,能有效地督促學生平時的學習;而期末的成績則是一個學期階段整體效果的顯現;口試與筆試的結合則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水平和交際能力,這一反撥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該測試方法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也符合學生的要求。

4.結語

對外漢語專業的很我學生剛進校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新專業學習上,大部分學生的對新的課程倍感興趣,可是教學大綱制定的不合理性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所以,本文通過對河池學院中文系對外漢語專業泰國語言文化方向學生泰語教學狀況的分析,發現該系泰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對策,并且希望對對外漢語專業泰語語言文化方向學生的泰語教學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篇2

理論授課滲透科研動態,提高學生科研意識

首先,生態學授課過程中,每章結束后設單獨一次課來做生態學方向的進展專題。例如,在第三章《種群生態學》中設“植物化感作用及應用”專題,第五章《生態系統生態學》中設“農業生態系統能流分析”專題等,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生態學研究熱點的了解[5],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而且,在理論授課中,結合生態學知識點,介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成果。例如,介紹東北師范大學“重污染支流伊通河水污染治理與河道生態恢復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課題(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與水質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綜合示范項目)和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線蟲對銅鋅污染土壤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的實際應用價值。對生態學科研成果進行介紹,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生態學可以解決農業生產以及環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問題,使學生重視生態學的實踐性。

同時,介紹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態學專業研究方向的設置,為學生考研提供方向。例如,介紹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的生態學專業包括系統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產業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生態毒理學等六個方向,介紹南京農業大學的生態學專業包括信息生態學、污染生態學、恢復生態學、農業生態學、等六個方向等,使學生了解到生態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學科,為他們考研和從事工作確定研究方向提供參考。

實驗授課結合科研項目,培養學生自學和創新能力

一方面,在實驗課的內容設計上結合教師在生態學方面的科研優勢,利用承擔科研課題的條件,設置綜合性和研究型實驗[6]。結合教師的教育廳課題和佳木斯大學青年項目,帶領學生對土壤動物進行深入研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實驗中提高學生準備試驗、設計實驗的能力,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如“生命表的編制”實驗中,不再是教師的單獨講授,而是以學生自學為主,由師提供枝角目分科檢索表,讓學生主動學習水蚤中裸腹蚤屬、象鼻蚤屬和低額蚤屬等的鑒定方法。在“種群增長模型”試驗中,教師給出大草履蟲、雙小核草履蟲、多小核草履蟲和棘尾蟲的圖片和區分依據,由學生嘗試來做出不同物種的種群增長模型。

實驗課程內容上增加相關知識內容的講授,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如在“物種多樣性指數的測定”試驗中,介紹DPS、SPSS和SAS統計軟件的應用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植物群落多樣性的數據整理和統計處理。學生掌握了生態學野外取樣、群落調查及數據統計等技能,具備了獨立進行研究實驗的能力,為學生畢業論文及畢業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篇3

關鍵詞:道路;生態學;景觀;生態;問題

1 道路生態學中景觀生態問題的研究方法

道路生態學中景觀生態問題的研究方法多種多樣,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對道路修建區域環境破壞狀況的分析研究、對生物的調查研究以及對環境、生物、景觀等因素的綜合分析研究。1.1 對道路修建區域環境破壞狀況的分析研究肥市 對環境破壞狀況的分析研究主要是指道路的修建對道路兩旁及所屬區域的土地、植被等破壞情況的調查分析。這種研究方式主要是針對那些擁有豐富的森林、巖石、山地的地形、地貌較為復雜的地帶。通過比對道路修建前后該區域各因子出現的差異來分析道路對景觀的影響,這種方式尤其是被歐洲國家所重視。

1.2 對生物的調查研究 對生物的調查研究是指通過對道路影響區域的物種組成、遷移和死亡率等因子的調查,統計分析道路對物種生存或遷移的影響。具體可以通過對所研究區域的物種組成成分、密度等的調查及對道路致死事件的統計,來分析道路建設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這種方式可以很直接的反映出研究區域生物的生存狀況,并以此推斷出道路對生物物種的影響程度。

1.3 綜合分析 破壞環境和景觀的因素有很多,在進行道路生態學研究時不能以偏概全,將所有造成負面影響的原因全部歸咎于道路建設上來。而應該將諸如房屋密度、土地所用權、土地覆蓋和土壤類型等等各方面的影響因素與道路建設結合起來,進而全面考慮道路與生態環境、景觀格局、土地利用變化等之間的關系,綜合分析各因子對景觀格局的影響,避免因調查對象的片面性而造成研究結論的偏頗。

2 道路生態學中的景觀生態問題

道路是交通運輸的載體,是人們出行的基礎,道路的景觀不僅影響著人們的觀感,而且與生物的繁殖、遷徙和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如何避免道路建設對動物季節性遷徙造成的不良干擾、降低動植物的死亡率、有效扼制日益加快的物種滅絕速度等都是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重大發展,道路建設速度也空前加快。鐵路、公路、高速路等等從以往的縱橫交錯發展到如今的宛如條條長龍互相盤纏。道路的修建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造成了對生態環境和區域景觀的嚴重影響。研究表明,國內外大興修路工程首先破壞了道路兩旁的植被。植被的破壞嚴重干擾了昆蟲、鳥類、哺乳動物等小型野生動物的活動,增大了它們的死亡率。從生物鏈關系的角度講,等同于破壞了生態平衡。20世紀90年代,GIS和遙感技術得到發展,科學家們利用這一技術對道路生態學中景觀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大肆修建道路,不僅干擾了動物的活動,而且對巖石、山地、森林的景觀結構也造成了負面影響,加速了它們的破碎化。

3 道路生態學中景觀生態問題的研究方向

道路生態學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對于它的研究需要從理論方面、道路對生態的影響方面、道路與土地利用關系方面進行。首先,從理論方面進行研究。對于理論方面的研究,國外取得了非常多堪稱權威的成果。比較經典的就有Spellerberg出版的《道路的生態影響》,它主要闡述了道路的直接生態和理化影響,列舉了多方面考證結論和實例,提出現有的景觀生態學理論不足以解決道路系統帶來的問題。同時,作者提出道路生態學是21世紀的前沿學科;其次,從道路對生態的影響方面進行研究。很多學者認為道路就是生態環境的“破壞王”,因為道路的修建毀壞了生態環境,交通流量的增加帶來大量的固體污染和噪音污染,影響物種的繁殖和生長。同時,道路還會導致加大區域景觀的破碎化,而且這種破碎化對周圍生境的影響遠大于道路建設本身導致的生境破壞,并且道路的密度越大,景觀的破碎程度也就越深;第三,從道路與土地利用關系方面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式主要是對道路兩側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及引起變化的成因進行分析。對于這種研究,很多學者普遍認為道路是導致區域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也有很多有關于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的研究,比如我國張鐿鋰通過對青藏公路的研究發現,道路的修建導致沿線建設用地增加迅速,而耕地等則大幅減少等等。

4 結語

本文主要論述了道路生態學的研究方式、研究方向等。相對于國外的研究成果,我國對道路生態學中景觀生態問題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如研究起步晚、沒有完善的研究體系、研究內容不夠整合和深入等等。因此,國家的相關研究機構還需要加大對道路生態學的研究力度,減少道路工程帶來的問題,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思,孔德良.基于道路網絡特征的建設用地擴張及其對林地景觀的影響——以深圳市為例[J].生態環境學報,2012(2)

篇4

關鍵詞:生態學;課程改革;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0-0051-02

生態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關系,通過生態學研究可以了解生態系統在人類活動的干預下的各種運行機制與變化規律。現代生態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是如何解決如今全球所面臨的各種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眾多生態問題。在如今這個十分強調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下,生態學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近年來,國家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生態建設越來越重視,這表明了社會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急迫渴求,生態學專業的發展將會具有美好的前景。農林業是與生態環境建設關系最為密切的行業,農林高校在培養高素質的生態學專業人才方面既擔負著重要責任,也擁有一些特殊的優勢和便利條件。本文對農林生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并就其改革措施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生態學專業教學改革需求分析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了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的戰略地位上。建設生態文明,不僅僅完全符合經濟發展階段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人民群眾的長遠根本利益。生態學專業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對生態學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也要求我們去對生態學專業的教學進行改革。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如今全球范圍的生態危機已經讓環境問題國際化,想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眾多的國際環境焦點問題進行還原以及傳遞國際重要會議的精神,就需要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原始的教學資源,而這對學生的英語識讀或者聽說能力的要求都較高。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時播放一個13歲女孩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講話,在講解生物與環境時為學生播放美國黃石公園的相關視頻時基本都是使用的英文版的內容,而且在生態專業的后續課程設置還擁有相關的專業英語學習,如果在相關的課程中使用雙語教學,那么就能夠為后續的專業英語的學習減輕壓力,并且還能夠有效地拓寬學生的視野。

當前生態學專業中存在的名詞概念較多、學科較多、內容也相互影響、理解和記憶非常困難等特征,對老師的教學以及高校生的學習形成了許多的難題;多年來,老師滿堂灌輸的傳統教學方式和不能發揮真正優勢的“多媒體”應用,高校生仍然是被動地學習,沒有參加到教學本身中,根本不能增加對學習的興趣,整個教學效果都會受到干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造能力更是空談;生態學課程優化方面研究不夠,且生態學理論的課時相對較多,實踐的機會過少,一樣干擾著生態學教學成果和降低高校生理論同現實聯系的才能。

當前的生態學專業除去學校開設的公共課程外,生態學專業還開設有多門基礎課程,其中包括有土壤學、植物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資源學等多門課程。但是在這些課程設置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

1.課程以及課程內容上存在較多的重疊。在對課程的設立上需要考慮到專業的綜合性與應用性,雖然需要一定的數量,但是卻不能夠忽視了各個課程之間的內容重疊。例如生態規劃與生態工程、生態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之間就有著較大的交叉關系,重復的內容會讓學生感到厭煩,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沒有明確的專題方向。生態學專業有著非常強的理論性,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專題方向,那么就難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激發學生的心情,也很容易讓學生因為在知識結構上的趨同而導致他們的競爭優勢不強,也難以實現就業分流,在這方面的探索需要進一步加強。

3.重復使用實習基地。通過實習的方式來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相當重要,但是當前學校中能夠滿足要求的實習基地相當少,并且專業所能夠獲得的實習經費也相當有限,這就使得很多課程的實習需要在同一個地方開展,不利于擴大學生的視野。

二、生態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1.參考書的選擇。挑選適宜的參考書,優化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專業,將相應專業的前沿發展情況、最近的研究產品與當前熱點等加入到授課中,能使高校生得以接觸更廣的知識面。授課內容的及時更新是生態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授課內容不僅要突出專業性,而且要對身邊的實際情況加以關注,增強高校生使用理論研究現實的環境狀況,并從中歸納出生態學原理,能夠使高校生對所學習的內容加以鞏固。

2.優化課程設計。在對生態學專業的課程進行優化時,可以考慮使用專題的模式來對課程進行優化。主要可以分為基礎專業課程設計與專題方向課程設計兩大模塊。在進行優化的過程中需要對專業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統計,以了解課程中知識點的重疊之處,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對專業課程進行優化整合。在設計專題時可以根據當地區域的實際情況與社會需求來設計專題方向,例如可以分為生態規劃、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工程設計等多個專題方向。在每一個專題中,所設置的課程都必須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操作性,同時還需要根據設計的專題的方向來選擇和設計實習基地,這樣才能讓實習基地具有較為明確的功能分類。通過專業的專題方向的設計,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去對相關的課程進行選擇,同時還能夠根據學生所在的專題的方向來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幫助學生為未來畢業時的就業分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3.改進考評方式。在傳統的專業課程設置中,因為不是以專題來設置的,缺少針對性,很容易讓學生對課程的設置感到茫然。通過專題改革之后,課程設置具有更強的針對性,這能夠讓學生清楚課程設置的目的。與此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考評時不能像以前那樣一把抓,這樣對學生的成長不利。例如在生態環境監測與效益評價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如果能夠讓學生熟悉各種生態環境效益的評價方法,那么就是這門課程教學的成功。同時在每一門課程的教學中都要能夠看到學生的細微進步,都需要對學生進行肯定,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前進步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教學也是如此,評價考核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一種肯定,是一種必要的手段。為此需要根據具體的專題方向來為學生設定出合理的評價內容,不僅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考核,同時也可以增加競賽考核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考核。

4.加強對實踐基地的建設。實踐基地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特別是專業課程通過專題方向的整合之后,就需要對實踐基地進行改善以滿足不同方向的具體需要。對于實踐基地不能夠僅僅是依靠學校對實踐基地的建設,同時還需要通過多種渠道為學生建設不同的校外實習基地,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專題學習與社會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對社會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早地適應社會。

三、結語

生態專業屬于一門新興專業,即使是對于農林高校來說其在課程設置上也有很多是處于探索的階段,而對于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就業等都存在許多不夠合理的地方。農林高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順應社會需求,適時開展生態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培養質量,為生態環境建設輸送合適的畢業生。

參考文獻:

[1]楊洪曉,潘艷霞.農林院校生態學教育的任務、問題與改進[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

[2]王智紅.生態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20).

[3]王光軍,田大倫,閆文德,朱凡.生態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

篇5

[關鍵詞]波茲曼;媒介生態學;娛樂化;人文價值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2)06-0019-06

李西建(1955-),男,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文化理論;

張春娟(1975-),女,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陜西西安 710062)

按照學界的基本看法,把生態學思想引入傳播研究或媒介研究領域,并提出“媒介生態學”這一概念的,是多倫多學派的領軍人物馬歇爾·麥克盧漢,但使用與闡釋這一命題的卻是紐約學派的主帥尼爾·波茲曼。自“媒介作為環境的研究”這一定義和范式被提出后,它就成了媒介生態學研究的重要理論命題和基礎分析框架。有感于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所顯示的深刻的文化反省與理論預見,結合消費時代人類生存境況與文化形態的種種變化,本文以消費時代的價值期待為主旨,結合消費時代“泛娛樂化”現象,進一步探討媒介生態學的另一理論面向及其未來。

一、《娛樂至死》與消費時代的娛樂問題

篇6

【關鍵詞】生態學理念;高校英語;教學啟示

一、教育生態學理論

生態化已經漸趨成為了當前高校教學的一種趨勢,關于生態學的研究也層出不窮,這些與教育以及教育學相關的研究為教育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進一步的促進了教育學的研究與發展。

生態學原本是研究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基于這種研究內容,教育生態學研究的是教育與所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變化規律。根據教育生態學的理論,高校的英語教育研究不僅要著眼于師生之間的關系、生生之間的關系還要注意對師生與他們所處環境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全方位的考慮與研究,來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二、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阻礙生態教學實施的障礙

(一)生態因子之間不平衡

作為生態教學理論的構成因子,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師在教學實踐工作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

目前的高校英語教學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導以及中心,對教學活動進行著全面的掌控。而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的學生不僅沒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也不會在思想表達方面受到教師的重視,長時間的不平等關系,使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教學效率便難以提升。

(二)認知程度的不平衡

理想狀態下的教育生態學理論條件下,各個因子之間應該是和諧而平等的相處模式,但是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工作中,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在認知方面并不平等。

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指導進行教學的設計以及安排,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學校水平不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會認為教師教授的內容過于簡單,而另一部分則會認為教授的內容具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環境的束縛

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響會對環境造成反作用,影響與塑造著生態環境,進而形成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但是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并不具有在動態中發展變化的性質,難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高校的英語教育工作基本都具有幾年之內不會變動的特點,加上教學工作不能夠與時代接軌,致使高校的英語教學工作幾乎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這種不具有動態發展的環境限制了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三、生態教學理論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啟示

通過以上的分析與探討,我們可以看出生態教學理論強調的是外部教學環境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幫扶與促進,強調的是通過師生以及生生之間關系與地位的改善來推動教學環境的改善。這種相互關系的闡述與注重,為當今的高校英語教學工作帶來了啟示與靈感,為教學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一)提升師生之間關系的平等性

教育生態學理論認為在同一個生態環境中每一個環境因子都應該具有平等的地位,通過相互之間的作用與影響,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自身的發展。為此,需要通過以提升師生之間的平等性的方法來提升高校的英語教學水平。

知識是連接師生之間的紐帶與橋梁,所以知識的傳授過程是提升與改善師生之間平等關系的主要環節。雖然教師在知識的儲備以及知識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學生,但是這不意味著教師就能夠將學生視為簡單的知識接收者,進行硬性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生態教育學強調的是環境因子之間的平等性以及相互促進性,目前的教育體系中的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的現象難以適應生態教育學理論的要求,急需院校進行改革與完善。

為了提升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水平以及平等地位,需要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能夠與學生之間進行恰當適度的情感交流,以平等對話的方式促進教學環境的發展。

(二)開放教學環境

生態環境具有較明顯的內部性,但是在自然界中,任何一個生態環境都在與周圍的環境進行著物質的輸入與輸出,進行著能量的交換以及信息的交流,這種開放式的環境特征不僅促進了個體生態環境的發展,更提升了整個大環境的質量,進而實現了和諧共進。

這種道理也同樣適用于教育學的研究,需要高校為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創造出一個開放的教育環境。不僅表現為鼓勵教師創新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語言環境、豐富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效率,同時也表現為對師生之間交流與溝通的鼓勵。

根據生態學的理論,交流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而開放的生態環境也能夠提升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水平。為此,教師可以在學期開始的時候便公布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能夠及時的提出自己的見解,促進教學計劃的完善;增加英語教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促進英語教學在師生共同努力的條件下實現發展進步;同時也可以通過校際之間的交流與競賽的方式,激發本校教學理念的完善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水平。

四、結語

篇7

關鍵詞:海綿城市;建設路徑;園林規劃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57

前言

伴隨著生態學的出現與發展,風景園林設計思想也逐步經歷著“人定勝天”、“以人為本”到“遵循自然”3個階段。自19世紀下半葉至今,鄉土化設計、自然式設計、保護性設計以及恢復性設計成為生態設計思想的4種傾向,在保護性設計中,麥克哈格開創了園林生態設計的科學時代。園林生態學是傳統生態學向宏觀方向發展的自然延伸,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景觀生態評價和規劃,景觀格局、生態過程和尺度,景觀生態保護與生態恢復;從研究層次來分,由生態系統、景觀和區域深入到城市園林綠地的范疇,其中生態評價、斑塊和廊道等理論為園林綠地規劃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與方法,使園林規劃在形式和功能相結合的同時發揮著生態效益。

隨著園林生態學研究的深入,新的學科生長點在知識交叉融合中得到形成與發展,其內容主要包括水域景觀生態學、景觀綜合模擬、多功能景觀研究、景觀遺傳學、景觀生態學與可持續性科學5個方面,“海綿城市”則是解決城市水域景觀生態環境問題的一種途徑。

1 海綿城市理論內涵

海綿城市是指一個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具有良好的“彈性”去適應環境變化、應對自然災害。其工作機理為:在保證城市排水安全的前提下,通過自然方式與人工措施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實現城市雨水的吸收、蓄水、滲水、凈水,并在需要時將儲存的水釋放,從而促進水資源得到科學合理利用,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

2 海綿城市建設路徑

海綿城市轉變排水防澇思路,主要體現在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低影響開發3個方面,其建設路徑通過對雨水進行收集、儲存、凈化利用來實現。首先,在能產生雨水徑流的起始場所以建造雨水花園、屋頂花園、下凹綠地、透水鋪裝等景觀元素來匯聚并吸收降水,補充地下水源。當地面入滲能力小于降雨強度時,則結合園林設計手法配置植物、挖溝筑渠、建造景觀等過濾凈化雨水,隨后將溢流匯集的雨水運輸到生態濕地、景觀雨水塘等,若景觀水體容量達到飽和,則溢流至人工蓄洪池或城市河道。

2.1 雨水收集系統

2.1.1 綠地生態水渠

針對現存地形條件和景觀需求設計3種形式各異的綠地生態水渠:對截洪溝改造利用,成為收集、存儲、過濾3種功能兼具的生態水渠;在山坳設置引水渠,將雨水引入人工濕地進行過濾凈化處理;結合現狀地形設計滲透式采集通道。

2.1.2 道路滲濾溝

不同位置及不同使用功能場地在設置滲濾溝時同樣采取不同形式:園路因行人較多,雨水受一定程度污染,滲濾溝需結合綠地過濾設計滲濾溝;硬質廣場路面每隔20m左右設置滲濾溝,設計時需結合地面找坡及鋪裝設計;停車場應在植草磚停車區設計多孔瀝青車道,盡可能讓雨水下滲,并結合棄流及土壤滲濾設置穿孔管集水。

2.1.3 滲透性鋪裝

滲透性鋪裝具有入滲、滯留的能力,能夠讓雨水回歸大地,解決地下水回灌問題。透水鋪裝成功實例很多,例如,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山路道路,全長84km,斷面寬50m,道路坡度2.8%,橫坡1.5%,人非混行道橫坡1%。機動車道為瀝青混凝土路面,人非混行道路面為普通花磚鋪砌。該工程通過雨水下滲實現道路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5%,同時提高了綠化帶土壤保水量,降低綠化用水量。然而,人流密集的主廣場上在污染清理和耐用性上均存在一定問題,所以不宜選用透水性過高的鋪裝材料。因此,透水鋪裝的應用中有很大考究。

2.2 雨水貯存系統

2.2.1 人工湖

結合景觀水景要求設計人工湖,建設時溢流口與駁岸的標高都應根據常水位設計,一般溢流口要高于常水位10cm,這樣處理在保證使用者親水活動的同時,又為雨季蓄水打下基礎。此外,人工湖多設有若干水生植物種植池,豐富湖區景觀效果;沉積雨水攜帶的泥沙,保證湖水清潔。

2.2.2 地下貯水池

結合生態水渠、道路滲濾溝等集水系統設計地下貯水池,根據場地條件及綠化灌溉就近原則可將貯水池分為2種形式:草坪高位坡地上多設自動滴灌式貯水池,將清水池中雨水抽取后貯存于坡頂土層下方貯水池中,利用重力作用灌溉下游草坪;高位集水溝收集過濾的雨水是山地貯水池的主要水源,經過濾后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供給附近低標高廁所沖廁以及綠地灌溉。

2.3 雨水凈化系統

2.3.1 土壤滲濾凈化

大部分雨水先通過土壤滲濾凈化后再進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次級凈化池或貯存在滲濾池中,未經過土壤滲濾的表層水一般由水生植物過濾后排入初級凈化池中。

2.3.2 人工濕地凈化

人工濕地凈化由2個處理過程組成,初級凈化池,未經土壤滲濾的雨水在此經過第一步凈化;次級凈化池,初級凈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經土壤滲濾排出的雨水在此進一步凈化。初級凈化池與次級凈化池之間、次級凈化池與清水池之間用水泵進行聯接。

2.3.3 生物處理凈化

生物處理凈化為利用生物自身的新陳代謝凈化雨水中的污染物,多與人工濕地凈化系統結合。如生物滯留池,通過利用流經區域的土壤和植被來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最終,將徑流作為片流傳遞到治理區。在治理區中有草地隔離帶,水洼區,有機層或覆蓋層等。

3 海綿城市理論在園林規劃中的實例分析

位于柏林的波茨坦廣場承載著東、西柏林分裂而遺留的歷史創傷,由戴水道設計。廣場建設中,水面用地占總面積的19%,可收納周邊屋面和地面雨水約1.5萬m?,以水作為設計主題能夠營造出的所有可能性捕獲了人們的想象力;以雨水作為如廁沖水和灌溉綠色空間的建議符合生態需求。另外,這樣的設計提供了建造階段不降低地下水位、且能夠適當收集建筑體滑落雨水、填充附近運河的可行性。

瑪琳黛德麗廣場水體是波茨坦廣場設計的亮點,水體自主體部分向流動階梯滑行,在此處創造出具有韻律感的波形結構,之后毗鄰廣場,水體從兩側緩緩移動穿過線形水階,清晰地與建筑體形態呼應。最終,水流進入一個狹窄的水渠。這一設計的實施使水質保持很好,對于降雨也具備一定的緩沖能力,同時能夠節約建筑物內部的凈水消耗量。用設計語言來講,這一處具有城市水敏特征的設計賦予了波茨坦廣場開放空間獨特的魅力。

4 結束語

海綿城市建設是生態設計研究的一大突破,是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的轉型,它通過利用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地上和地下相結合、人工和自然相結合,解決了城市內澇、水體黑臭等問題,起到調節微氣候、改善水生態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海綿城市相關建設的分析借以提醒在園林規劃中應秉承節水優先、系統整治的原則,著力建設集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于一體的“海綿城市”。

參考文獻

[1]劉青林.景觀生態學的研究進展及其在園林綠地中的應用[J].現代園林,2013,10(1):12-16.

[2]傅伯杰,呂一河,姚雪玲,劉宇.國際景觀生態學研究新進展[J].生態學報,2008,28(2):798-804.

[3]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S].2014.

[4]董淑秋,韓志.基于“生態海綿城市”構建的雨水利用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1(2):18-21.

篇8

摘要:研究生課程教學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高級生態學》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實際出發,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開展了教學改革,達到增強學生生態學應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高級生態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4-0108-02

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1],創新能力培養是研究生培養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課程教學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從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教學內容改變[2]、課堂中引入科研實例[3]、教學模式改變[4、5、6]等方面都進行了不斷的研究、探討及實踐,以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適應科學研究對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據我校選修《高級生態學》研究生課程教學背景的特點,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開展了教學改革,希望找尋適合我校實際的、切實有效的生態學課程教學模式,達到增強學生生態學應用能力的目的。

一、我校《高級生態學》課程教學背景

本人從2006年開始講授《高級生態學》,由于(1)選修本課程的學生生態學基礎參差不齊,每年選修學生中有50%以上的沒有學習過生態學;(2)選修課程的學生專業方向差異較大,有環境科學、草業、生態、農業資源與利用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因此讓學生掌握生態學知識、理念及研究方法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主要以知識傳授為主,教學方式也一直采用課堂教學,考核分基本知識掌握和綜合應用二部分。由于授課及考核方式的單一,缺乏引導學生對生態學知識深入理念及應用的有效途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的理解及應用能力受到較大的限制,不能完全實現教學的目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掌握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隨著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不斷調整,科學研究工作對研究生要求的不斷提高,此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研究生培養的需求,需要對本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從教學目標、方法、考核手段等諸方面入手,使課程教學從知識掌握上較系統,從知識理解上更準確,從知識應用上更具指導性、創新性。

二、教學改革內容及課堂實踐

1.對教學目標及教學大綱的調,教學改革首先從教學目標的調整開始,根據學生生態學知識背景的特點,將教學目標由生態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的學習和掌握,調整為:在學習和掌握生態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對生態學知識的應用及分析能力的提高。課程教學學時:32學時。內容由以下幾部分構成:①基本理論授課,包括:緒論、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生態學5大章,學時1時;②引導性課堂討論及案例分析,每章平均1小時,共計5學時③教師專題講座,4學時④每位學生的Seminar報告,4學時。

2.課前預習與課堂講授相結合,針對超過50%的學生以前沒有學過生態學相關課程,以及學生研究領域也并非完全是生態學研究方向的實際,加之受授課學時的限制,對學生提出課前預習的要求。根據學生研究領域或已初步確定的研究課題(本課程在研一第1學期開課)了解,如果涉及到相關的內容時,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出應注意的生態學問題,培養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應建立的生態學意識、思維方式,讓作為專業基礎課的《高級生態學》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3.增加引性討論和案例分析環節,在以往的研究生教學過程發現,有的學生也掌握了基本的生態學知識,但遇到問題或綜合考核題目時不知怎么應用生態學知識去分析,因此在本次教改的課堂環節增加了引導性討論及案例分析。每章課堂理論授課結束后,配合3個引導性討論題和1個案例分析。引導性討論題通過教師有目的的針對主要知識點的應用進行引導分析,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盡可能利用照片或圖片構建不同的討論題目,這樣即直觀,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2-5章的案例盡量選擇新疆干旱生態系統常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資料,案例與每個章節的內容緊密結合、并體現綜合性,方法是在課堂上先進行引導性分析,提示案例中應用或體現的生態學知識及規律,建立應用與實際結合的分析思路,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態學知識綜合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總之,通過教改實踐,實現《高級生態學》的“自學-課堂講授-知識應用-深入學習”的學習過程,對生態學知識和理論有較清晰、系統、全面的理解,并掌握生態學研究的理念及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科學研究所具備的基本素質。2015年9月第一次課改實踐活動,以課堂提問并開展討論形式進行,但在課程結束時的考核中發現,沒有達到設計希望達到的目標。分析原因:(1)可能是因為討論僅是口頭進行,有的同學真正理解了,有的同學并沒有理解或完全理解,雖然討論完成后老師進行了總結、歸納,但也沒有注意;(2)課堂討論沒有與考核方式緊密結合,重視程度不夠。2016年9月第二次課改實踐活動中,總結上一學年的經驗,在教師完成引導性討論及案例分析后,由學生口頭回答問題調整為課堂上完成書寫答題,并作為最終考核成績的一部分。通過對部分同學的調查,認為這種方法有助于對生態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開展。

4.增加對學生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考察,在完成教學計劃的授課內容后,由每位學生進行一次Seminar報告。選題內容沒有做嚴格的設定(因為學生所研究的領域有所不同,學生的學習背景也有差別),可選擇將開展的研究工作涉及內容、計劃進行的研究工作內容、自己感興趣的生態學研究內容、最新生態學研究動態文獻等。內容要求:必須是與生態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并能分析解決生態學問題及原理應用。

5.由單一的知識考核轉向學習過程考核,以往的課程考核,主要針對生態學知識和原理掌握情況,兼顧知識應用。課程結束后的一次性考核,即沒有體現研究生教育的特點,發現問題也沒有時間補救,因此教改后調整為學習過程考核,這樣學習進程可以掌握,存在不足或問題可及時發現,更有利于學生對生態學知識及理論的掌握。總評成績=課堂引導討論成績(書面)(30%)+案例分析成績(書面)(30%)+學生匯報成績(30%)+考勤(10%)

三、結語

總體來說,通過2輪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教學設計目標基本實現,教學效果有所提高。今后在教學過程中,除不斷完善教學內容、體現因材施教外,在教學方式應引進青年學生更易接受并參與的“翻轉課堂”、“小慕課”等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為碩士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文永勇.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80-181.

[2]占志勇.從教學內容來看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12,(7):179,+209.

[3]伍玉鵬,王佳,趙小虎,譚中欣.碩士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科研實踐與課式探索-以《現代生態學》課程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3):340-341,+344.

[4]葛皓,馮韻,楊森,李惠男,楊文麗,安江勇.生態學專業碩士生應用生態學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J].凱里學院學報,2016,34(5):168-171.

篇9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

研究方向

總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70501自然地理學

24

01

濕地生態學

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二

④自然地理學或地理信息系統或生態學

④中任選一門

02

湖泊環境

03

3S技術在資源環境中的應用

070801固體地球物理學

01

地球重力學

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一

④理論力學或地球物理學或大地測量學

④中任選一門

02

地球內部物理

03

地殼形變與地球動力學

04

地震學

05

地球物理勘探

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一

④理論力學或地球物理學或地震勘探原理

081601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01

測量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一

④測量平差基礎或大地測

④中任選一門

02

衛星精密定位與定軌

03

組合導航

04

變形監測理論與方法

05

大地測量及重力測量儀器

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一

④電子線路或大地測量學

085215測繪工程

 

01

測量數據處理方法

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二

③數學二④測量平差基礎或大地測量學

④中任選一門

02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及其應用

03

組合導航技術

04

變形監測技術與方法

篇10

城市社會生態系統則是城市生態系統和社會的一種融合,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逐漸建立起來的,包括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各種自然網絡和更為重要的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等關系的網絡。城市社會生態系統是人類社會群體與生存環境的有機結合,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長期共同發展的產物,是自然生態系統進化的必然產物和最高形態,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與任何生命系統一樣,城市社會生態系統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統結構與功能以及控制規律。社會生態的系統性質既存在于結構方面,也存在于功能方面,還存在于系統效益方面,這就是社會生態學的結構系統性、功能系統性和效益系統性。城市社會生態系統具有與其結構相適應的四種基本功能:社會生產功能、能量流動功能、物質循環功能和信息傳遞功能。

城市社會生態系統由社會要素和環境要素構成,其中,環境要素包括理化、生物及人文等各類因子,而社會要素則由各個階層、各個類別的社會人組成。城市社會生態系統的功能主要通過自然力和社會力實現,自然力是自然界的各種能量,而社會力由經濟杠桿、社會杠桿和文化杠桿三種作用力構成。城市社會生態系統的控制規律可歸納為三大原則:競爭、共生和自生。競爭原則強調對有效資源及可利用生態位的高效合理利用;共生原則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以及不同種類間生物個體與整體間的公平與共生,以維持系統穩定;自生原則是城市社會生態系統應付環境變化的一種自我調節能力,通過循環與行為維護系統在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穩定。

如果把人類看成城市這一復雜巨系統中的一個組成因子,那么人類因子無疑是城市這一復雜巨系統中最為活躍的因子。人類具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雙重屬性,這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所謂自然屬性,是指人與自然界發生的物質交換、循環時所產生的關系總和,即生態關系,是人存在的基礎,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所謂社會屬性,是指在實踐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總和,即社會關系。人的自然屬性對城市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已逐漸減弱,而人的社會屬性卻越來越多的在人的各項活動中體現,人類也正是作為社會人在城市中扮演主角。人類與其所存在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長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人類通過自身的各種行為作用于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當人類改造自然的水平超越了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時,便會破壞人與自然協調的生態關系,產生人為災害,造成各種生態危機,從而阻礙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而當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超過人類改造自然的水平時,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相互協調,保證了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運作,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相對應的,自然界對人類呈現的亦是雙面性: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及發展提供時空資源和物質資源,當這些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協調利用時,自然界促進人類及社會的發展;若自然界發生自然災害時,則阻礙人類及社會的發展。

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分配不合理,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占有量產生極大的差距,這種差距若長期得不到調整,會進一步拉大人類對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占有量的差距,從而產生極大的社會和生態矛盾,矛盾的不斷激化就會產生社會危機和生態危機。在現代社會的分配機制未得到完善之前,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資源的占有量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從而導致人們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便會產生一系列影響人類社會正常發展的阻礙因素。在國家之間,發達國家通過各種手段掠奪欠發達國家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拉大了貧富國家之間的差距,增加了民族矛盾,激化了地區沖突。不發達國家常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從而陷入了“生態經濟”的惡性循環中,導致了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的全面爆發。兩種危機都會阻礙人類及社會的發展,應該全面地研究社會生態系統,綜合采用政治手段、經濟手段和可持續發展手段,科學地解決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

解決生態危機應從人類社會的總體高度來考慮問題。許多社會生態學家認為生態危機的實質是社會哲學和政治哲學問題,其本質根源是社會生活模式的弊端。為了消除當今世界的生態危機,根據不同的理論提出了不同的辦法:計劃生育、有限生產及建構生態文化等。然而,這些辦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筆者認為,應根據社會生態系統的特性和演替動力,遵照自然法則和社會發展規律,利用科學技術,合理分配資源,積極協調社會關系和生態關系,實現生物圈的穩定和繁榮;強調社會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信息的高度綜合和合理競爭,共生與自生能力的有效結合,生產、消費與還原功能的協調,社會、經濟、環境的耦合,時、空、量、構、序的統籌,最終實現社會關系和生態關系的和諧發展,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解決社會危機也應從根本問題入手,合理分配資源,實行公平競爭,實現共同發展。注重社會關系協調,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時地調整人類社會內部的各種關系,合理分配資源,減小人與人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資源占有量的差距,推動公平競爭,促進共同發展。同時,注重軟環境的構建,強調文化的地域性、生態的社會性及設計的人文性等。

社會生態學

1社會生態學的產生背景、研究對象與研究方向。大部分生態類學科研究的重點仍屬自然學科的內容,但采用自然學科的理論來解決社會問題顯然并不合適,所以有必要從社會的角度去審視生態問題,由此產生了社會生態學。

社會生態學研究的是作為社會主體的人類與周圍環境及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是從社會角度對生態問題進行考察的生態學理論,是研究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學科,即人類社會的生態科學。當前社會生態學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①社會學方向,即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社會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著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變化和空間組合;②行為科學方向,即從社會生物學的角度研究生物的社會行為;③人類生態學研究方向,即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研究社會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社會生態學包含社會向度和生態學向度兩個向度:所謂社會向度,是指分析生態問題和尋求構建理性生態社會的社會視角;所謂生態學向度,是指運用生態學的觀點、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啟示和指導人們重建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社會生態學的認識主體是與生態系統共存的社會人,認識客體即社會生態系統。社會生態學將人類社會系統、社會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并進行整體性和交叉性的綜合研究。

2社會生態學的研究目的。“人和社會因素在社會—自然系統中起著積極的主導作用,自然與社會間的相互關系如何,取決于人所選擇的自然資源利用戰略”[3]。在前蘇聯社會生態學家馬爾科夫看來,社會生態學的目標從對自然過程的簡單描述逐步過渡到對這一過程的控制,即通過對環境的管理促進生物圈轉化為智力圈。“人類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4]。我國的社會生態學者丁鴻富等人運用系統論的觀點探討社會生態問題,并對其概念和演化機制做出闡述:生物之間互為環境。對于人類來說,地球上所有生物組成的生物圈是人類的生物環境。人類本身在生物環境中棲息繁衍,是生物圈的一個組成部分。社會生態學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減少和消滅人類已經或可能發生的、對人類自身賴以生存與發展的人類社會生態系統的種種不利甚至有害的行為,從而逐步自覺地建立和維護有利于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生態平衡。

3社會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城市社會生態系統具有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系統的整體性和動態性原理,城市社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效益大于它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三部分的總和,城市社會生態系統優化的核心是整體最優,即在實現系統整體與長遠最優的前提下,兼顧各個局部與眼前的效益。

首先,社會生態學呼吁道德再生。社會生態學認為,無論是人口、科技和文化,還是經濟、生產和消費,都是社會本身的構成要素,它們的發展和運行都受到社會存在本身的觀念影響和制約。只有從社會生態學的角度,深刻認識人類社會本身,破除社會的壓迫制度,人類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

其次,社會生態學呼吁沿著生態路線重建社會,形成“生態社會”。社會生態學認為,人類是具有獨特社會意識的大自然的組成部分,生態危機是人類作用的結果,這個結果對人類自身亦有損害。如果在生態學原則基礎上沿著生態路線重建社會,將改善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城市生態系統整體最優效益。

社會生態學注重人和環境的關系,把社會和自然看作是在統一的完整系統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追求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的本質統一,也即人與人關系的辯證統一和人與自然關系的辯證統一。“生態社會發展的內在目的就是使自然世界的存在不再外在于社會,使生態的社會存在與發展不再是單純地追求人自身利益的實現,還必定要維護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進化”[5]。

空間規劃

1空間、規劃及空間規劃的基本概念。在城市規劃和空間規劃的理論與實踐中,空間一般被理解為“生存空間”,即物理空間和人類使用功能的合成,包含物質空間和非物質空間。規劃是從長遠和全面的角度制定發展目標,并對現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實現預期目標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內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間的組合、交通運輸網絡的架構和城市政策的設計與實施。空間規劃是“主要由公共部門使用的、影響未來活動空間分布的方法,其目的是創造一個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關系的領土組織,平衡保護環境和發展兩個需求,以達成社會和經濟發展總的目標”[6]。空間規劃包括了每個層面和各個空間相關的專業區域的公共手段。由此可見,空間規劃的實質是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環境的一種手段,通過對各種空間發展引導和控制來影響資源的配置,實現人類對其所在環境的作用與影響。

2空間規劃的手段。空間規劃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盡管沒有一個全面、綜合的理論可以概括,但規劃工作者卻有著非常廣泛的專業方法:傳統的概念設計、專業規劃,以及新興的基于項目的規劃、相關人參與性規劃及各類合作性規劃等。

社會生態系統的空間規劃思考

傳統意義上的空間規劃僅僅對城市的用地布局、景觀環境及城市空間進行設計和改造,在提出建設生態社會的發展目標后,空間規劃也融入了一些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的要素,注重對城市生態系統的保護。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綱要指導下,空間規劃應汲取社會生態學的內容,關注人類社會及其所處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與作用,從社會角度考察城市的生態問題,并用研究城市生態系統的方法來解決城市社會問題,建立人類自身以及人類與環境之間和諧發展的穩定生態格局。

1全面發展—深化理解空間規劃的概念。很長時間內我國一直沒有以“城市空間規劃”命名的規劃類型,而城市規劃工作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城市的空間布局,以致于很多規劃工作者認為把城市規劃的成果落實到城市空間中就是城市的空間規劃。長期以來,人們對空間規劃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空間形態的表達是大多數物質規劃與設計的終極指向,所有的意念與價值都由它來承載,因而要求所有的規劃設計體現出精確和肯定的空間特征。傳統意義上的空間僅僅注重城市空間的物質空間,忽視城市空間的社會性、經濟性,所以城市空間規劃的內容偏重于空間的藝術布局和技術處理,對于空間發展的經濟、社會、生態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缺乏關注。這種不考慮經濟、社會及生態等要素的單純的物質空間規劃無法引導城市空間的發展,促進人與環境和諧共生格局的形成。

盡管城市空間規劃的直接對象是城市物質空間,且其規劃成果常常由城市空間布局的變化與調整來體現。但城市空間規劃的依據并非僅僅來源于城市的物質空間,而是基于城市空間的多種組成要素的綜合研究。“因此,城市空間規劃的內容不僅是空間布局(表現為土地利用的狀態),還包括相應的空間政策。空間布局中包含了對社會、經濟、生態和技術等內容的思考,空間政策的內容非常豐富,直接體現為城市空間發展的政策指引,它的實現需要各種影響到空間演變的政策的協同”[7]。

空間規劃應將各個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和生態學等)的理論引入到對城市空間的研究中,提出城市綜合空間發展的新模式及其規劃調控手段,包括從社會學角度闡述社會—空間互動的總過程和從生態學角度研究城市空間生態系統—空間規劃的理論與方法,通過規劃行為控制城市空間資源、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分配,促進城市空間協調發展。

2可持續發展—注重生態系統的發展。盡管由于城市空間作為城市活動的物質空間載體與城市的各項要素有著緊密的聯系,并因此在規劃過程中受到格外的關注,但并不能將城市的物質空間布局作為城市空間規劃的唯一著重點,因為城市的各項物質性、非物質性要素不僅對城市空間產生重要影響,其本身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亦同樣對城市發展有著深刻影響[8]。因此,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及景觀等各項因素都應當成為城市空間規劃的對象。長期以來,我國的空間規劃都以建筑空間、公共空間為主體對象,城市生態因素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對城市社會生態系統的考慮則更少。

生態環境對城市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發展應當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原則。但生態環境并不只是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某些特定的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與之密切關聯的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觀實際上還是城市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注重對獨特自然和人文景觀環境的維護與提升。城市空間規劃應該吸收生態學的方法,構建一個基于生態學理念的城市用地空間結構,營造可持續的人居環境;積極運用景觀生態學理論,對城市空間發展的基本狀況和條件進行生態適宜性評價,即根據區域內景觀資源、環境特征及發展需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特性,從景觀的獨特性、多樣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學價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觀類型的資源質量及其與周圍景觀的關系,以確定這一類型對該用途的適宜度[9];在此基礎上,對城市生態系統的各項用地與建設做出更為合理的安排,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并能動地調控城市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使之和諧相容和可持續發展。

3健康公平—引入社會生態學理論。城市空間不僅僅是城市物質空間結構的體現,更是城市社會、經濟及文化的綜合表征,社會因素對城市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空間規劃中,社會因素往往被忽略。而社會生態學認為,所有的生態問題都是由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造成的,要創建和諧發展的“生態社會”,就要建立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的良好關系,除了關注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之外,還需要關注人類社會結構與活動及其環境,即城市社會空間的發展。

傳統城市的社會空間往往根據居民的社會地位、宗教關系與信仰等來劃分,現代城市由于工業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空間的劃分往往與居民的職業、身份及收入水平等密切相關。我國大多數城市正處于人口急劇增長與社會轉型時期,一方面大量新型社會空間,如高檔住宅區和棚戶區等在城市邊緣區快速形成;另一方面老的社會空間在舊城改造與更新的過程中面臨解體和重組。隨著住宅商品化、私有化以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貧富分異所形成的城市居民社會空間結構調整將成為引導城市社會空間結構調整與重組的主要方式[9]。從合理引導城市的社會空間發展的角度對城市進行空間規劃,要對城市的社會基礎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包括城市居民的階層、職業、遷移、年齡、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等,以及居民的空間分布,在分析、確定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發展與城市綜合發展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城市社會空間發展的策略性建議,作為城市空間規劃的組成部分。

一個理想的現代社會結構,應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開放性的重要特征。各國的發展經驗表明,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數的社會,即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或“紡錘形”社會是比較穩定和理想的社會。2010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報告明確提出,目前中國社會結構落后于經濟結構大約15年。要達到城市社會生態高標準—“安居立業,讓城市成為更多人的生活家園”這個目標還需要不懈努力:一方面,國家應進行相應的社會體制改革,促進社會結構的轉型;另一方面,規劃師應借助空間規劃的手段創造合理的社會空間,以促進社會結構的更新。

對資源的分配與再調配是空間規劃對社會空間發展引導的一個重要手段,如對城市各級中心、公共空間及綠地系統的配置。按照等級區分,級別越高的中心享有越多的資源與權利,這樣會造成地區間差異的急劇擴大,從而破壞社會結構的平衡發展。因此,可以通過創立和引導多中心發展、扶植低等級中心的方式,采取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資源調配、空間發展引導等手段來減少因城市中心地區位差異造成的社會空間分化。按照規模來分,城市公共空間包括服務于城市的大型公共空間、服務于社區的中型公共空間和服務于鄰里的小型公共空間。大型公共空間一般作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舉辦大型公共活動的場所,其規劃建設往往基于政治和經濟的考量,對于改善市民生活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型公共空間的規劃建設更多基于公共健康的考量,但由于服務半徑等問題往往造成市民使用的不便;小型公共空間具有方便到達和形式靈活等特點,對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適應現代公共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中小型公共空間的建設常常被忽視,這對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極其不利[10]。在空間規劃的過程中,面對城市公共空間尤其是中小型公共空間建設不足的情況,應盡可能完善公共空間體系,合理分配各類公共空間的建設資源,改善公共空間環境,提升人們生活的品質。

4以人為本—合理組織城市功能。伴隨著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城市飛速發展,當城市發展速度快于人們認識水平的發展速度時,城市發展就會缺失許多生態、文化及社會元素的植入,導致不同的城市病態現象的出現。

城市功能主義是病態現象之一。功能是城市空間的基本要求,在現代主義運動的影響下,規劃師特別強調城市的功能性,往往遵循“形式必須服從功能”的理念,將住宅當成“住人機器”,將城市當成“增長機器”,背離了以人為本的規劃原則。城市發展一味追求效率,而缺乏人文情懷,導致了功能主義的出現[11]。例如,目前我國的很多工業區、開發區的建設過于注重城市的單一功能,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和需求,使得文化、娛樂、休憩、運動及交往等活動很難進行。為了創造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空間規劃應合理組織城市功能,即優先考慮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運作密切相關的功能;慎重處理城市現有的特殊功能,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形象;考慮城市自身的發展,開發城市的新功能并妥善處理新舊功能之間的關系。

《雅典》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動,明確了人及其活動與利益是城市規劃的基礎,確立了現代城市規劃中的人本主義思想,要求規劃師把“以人為本”作為規劃設計的前提和目標。在微觀層面上,空間規劃以創造舒適幽雅的城市環境空間為主要目的,主要體現在對人本身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尊重和人文關懷的增加;在中觀層面上,空間規劃著眼于為城市居民創造舒適的社區環境,主要體現在具有強烈歸屬感的社區空間設計、反映居民的生活習慣和創造融洽的鄰里環境;在宏觀層面上,空間規劃力求創造有機的城市結構,通過合理的交通組織、適度的城市規模控制和有機的城市更新,滿足人們的日常活動需求。

以人為本還體現為廣泛的公眾參與。在進行空間規劃時,應充分考慮規劃主體的切實利益和協調各種利益間的矛盾,通過在規劃設計和管理過程中對公眾參與的強調,提高公眾對規劃的滿意度,創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間。

5新規劃理念的運用。土地混合使用、功能混合、TOD開發和PPP模式等新規劃理念的運用可就近滿足居民需求、促進鄰里交往、降低機動車使用頻率,引導城市邁入良性循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