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態學的基本特點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業生態學的基本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業生態學的基本特點

篇1

關鍵詞:生態位生態工業園競爭力

21世紀,世界各國均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也就是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1989年,Frosh和Gallopoulos提出“工業生態學”概念,隨后人們發現了丹麥卡倫堡工業共生體,“工業共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學者們通過對丹麥卡倫堡工業共生體的研究,找到了工業生態學實踐的直接方式――生態工業園。自此,生態工業園實踐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開展,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建設生態工業園的熱潮,項目涉及多個行業,各具特色。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從2000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建設生態工業園區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截止2008年12月,已批準建設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發展到30個,其中行業類園區9個,綜合類園區20個,靜脈產業類園區1個。在國家級開發區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工作,對于全國其他各類各級工業園區的生態化改造也有著重要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全國大部分省市甚至部分縣都開始建設自己的生態工業園。但是生態工業園目前的實施狀況并不如預期。蔡小軍等研究表明:國外只有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給出了較詳細的技術經濟效益分析,國內只有魯北生態工業園有資料顯示獲得了相對較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本文從生態位的基本理論出發,闡述生態位理論與生態工業園競爭力兩者之間的聯系,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對生態工業園的規劃建設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

一、生態位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在眾多的生態學理論中,生態位理論一直處于十分醒目的地位,生態位理論現已被普遍認為是生態學的核心思想。生態位是指群落中某種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間、發揮的功能作用及其在各種環境梯度上的出現范圍。物種之間的生態位越接近,相互之間的競爭就越激烈。大多數生態系統具有不同生態位的物種,這些生態位不同的物種避免了相互之間的競爭,同時由于提供了多條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途徑,有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列舉以下生態位基本理論:

(一)群聚理論

生物營養級或者資源種團內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群,這是群內部的一個特征。對于一個特定的種群而言,群聚的程度取決于種的生理特點、天氣及其他環境條件、種的分工合作等。溫度、降水等物理環境的影響常常使種群呈現非隨機分布。種群總是避免過于分散和過份擁擠,使種群內個體擁有最適宜的生態位,能獲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條件。

(二)隔離與領域性理論

種群中個體間或者小群體產生隔離(isolation)或者保持間隔(spacing)可以減少對生存需求的競爭,對種群調節有重要的作用。某些生物種群的個體或者家族常將它們的活動局限在一定的區域內并加以保護,這塊地方稱為領域(territory)。領域性是保持個體或群之間間隔的積極機制。這種隔離減少了競爭,防止種群過度消耗食物資源、水和其他營養物質。

(三)種內競爭與自疏理論

物種內個體之間的競爭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種內競爭明顯受密度制約。在有限的環境中,種群數量越多,對資源的競爭就越激烈,對每個個體的影響也很嚴重,死亡率可能會升高而出生率下降。由于物種內競爭和密度是緊密相連的,即無論何時產生競爭,它都既來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因此,物種內競爭具有調節種群數量的動態趨勢。

(四)種間共生理論

種間共生理論又稱種間正相互作用理論,包括偏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是指兩個生物種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二者之間不存在依賴關系。偏利共生是指兩種共生植物,一方得利,而對另一方無害。互利共生是指兩個生物種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互相得益。共生的結果使得兩個種群都發展得更好,互利共生常出現在生活需要極不相同的生物之間。種間正相互作用者的存在傾向于擴大實際生態位。

二、 生態工業園競爭力內涵

競爭力是一個既具有廣泛涵義又極具爭議的概念。一般來說,競爭力是指一個行為主體與其他行為主體競爭某種(些)相同資源的能力。從競爭的行為主體來看,可將競爭力分為國家競爭力、區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作為基于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范式下建立的生態工業園區,其競爭力研究從總體上講也應該是屬于區域競爭力的一個子概念。但生態工業園構建的目的在于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一點是生態工業園與現有各類開發區的重要區別,所以有關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的定義也應該存在差別。蔡小軍等結合國內外文獻將生態工業園競爭力定義為是生態工業園在實現環境影響最小化的前提下,擁有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高的綜合素質,這種更高的綜合素質使生態工業園具有比競爭對手更高的生產率,進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另外,很多學者認為工業園區的實質是一種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企業集群。產業集群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集群企業間的合作與競爭及其集體協同效應,可以獲得諸多經濟效益方面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通過支撐機構和企業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個區域創新系統,進而提升整個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研究實際上是為生態工業園健康可持續發展而服務的。

三、生態位理論與生態工業園競爭力

(一)群聚理論從生態學的角度解釋了生態工業園

生物食物鏈中同一營養級生物或者資源種團群居生活在一起,要避免過分分散或過于擁擠,以使種群內個體能獲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條件。同樣的道理,建立生態工業園可以使園區內的企業享受到諸多好處。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基礎建設、信息服務和物流便利,可以充分享受集中的供應渠道和客戶優勢。俗話說,“輕霜凍死單根草、狂風難毀萬木林”,講的也是群聚優勢的道理。不過,與生物集聚不一樣,同類型的生態產業集聚并沒有擁擠效應。相反,聚集在一個區域同類型企業越多,聚集優勢越明顯。它們對供應商有廣闊的選擇空間,可以把自己產品展示給更廣大的顧客群體,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使其自身的競爭能力不斷提高,進而提升整個生態工業園的競爭力。同時,生態工業園區同類型企業多,可以避免生態工業園區的剛性化,增強生態工業園區生態產業鏈結構的穩定性。

(二)種內競爭理論與生態工業園競爭優勢分析

生物物種內競爭和密度是緊密相連的,競爭來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物種內競爭具有調節種群數量的作用。同理,生態工業園產業鏈中同類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來源于企業數量又作用于企業數量。當某產品生產企業很少時,需求旺盛,供給不足,這時每個企業都能在有利的環境中較快增長;當某產品生產企業具有一定數量時,供需基本上保持平衡,這時企業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和顧客就產生了競爭,從而淘汰成本高的企業,保留成本低、技術好、管理強的企業,進而調節著該種產品生產企業的數量。競爭的結果不只是優勝劣汰,優勝企業還必須面臨許多技術先進的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和競爭,從這個方面來看,生態產業系統的競爭比生物界的競爭更加多樣化、更加激烈。生態工業園產業系統內同類型企業之間的競爭與生物種內競爭有一點明顯的區別,產業系統內的競爭的結果并不只是企業數量的減少和留存企業平均競爭力的提高,而是生態產業園區該產品生產企業數量的增加和產品質量的提高、相關企業數量的增加和生態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的加強。

(三)隔離與領域性理論與特色生態工業園

生物種群之間產生隔離,可以減少對生存需求的競爭,而領域性是保持群間隔的積極機制。綜觀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生態產業園,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點,這種地域性是生物界的隔離與領域性理論在產業系統中的反映。在構建生態產業園區和產業鏈時,應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域特點,構筑特色生態工業園,這樣才能做到成本優勢、提高園區內生態產業的競爭力。

(四)種間共生理論引導建設生態工業園產業鏈

種間共生理論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總的來說,它們彼此之間的影響至少對一方有利,而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副作用。在建立生態產業園和規劃生態產業鏈時,要充分利用種間共生理論,使生態產業鏈條上的產業單位之間盡量有正面的相互影響,避免負面的不利影響。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講,就是構建生態產業鏈條時,是對原有產業系統的帕累托改進。

四、結語

充分利用生態位的理論知識指導生態工業園及其生態產業鏈的構建,將十分有利于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的提升。確定生態工業園及企業的生態位,構筑特色生態工業園,有利于構筑生態產業鏈,有利于工業系統的持續穩定發展,有利于吸納贏利的企業,并促使這些企業在全球、國家或地區等不同層面擴大潛在的或已有的市場份額,徹底避免了由于園區定位雷同而導致的惡性競爭。在確定生態工業園生態位的同時,進一步確定園區內企業的生態位,組建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企業。園區內的企業可以通過經營規模上錯位、檔次上錯位、業態上錯位、類別上錯位、時間和空間上錯位,形成企業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進而提升整個生態工業園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馮之浚.循環經濟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小軍,張清娥,王啟元.論生態工業園悖論成因及其解決之道[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4(3).

[3]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循環經濟國際趨勢與中國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蔡小軍,程國強,李雙杰. 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研究綜述[J]生態經濟,2006(8).

[5]曹湊貴.生態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沈滿洪.生態經濟學[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8.

篇2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城市園林綠化

Abstract: urban industrial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orse gradually, pollution, noise, such as crowded with our around. Therefor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urban garden landscape the role and function.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way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 index.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city landscape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 言:當今世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學隨之迅猛發展,成為時代背景。有人稱生態學為二十一世紀學科,正表明了它對社會發展影響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在這樣的生態浪潮激蕩之下,“生態園林”誕生了。雖然它尚無嚴格的定義,但卻表明了生態學理論與實踐對城市園林的進一步影響。 “生態園林”強調重視園體的生態效益、利用園林改善城市生態系統、造園要以植物為主要材料、模擬再現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觀的創造等。但這些,生態學還只是為園林提供了一部分目標及原則,稍稍涉及到一些原理和途徑。人類盼望園林和生態兩門學科互相引進互相借鑒,在理論和實踐上進一步融合以創造更美化、優化、凈化的高質量生活環境。景觀生態學的興起提供了這一契機。它提供的概念系統可直接應用于園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給予理論原則上的指導,甚至為園林學科的研究與實踐直接提供方法論。

1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景觀生態學分析

1.1城市景觀的特點

城市園林綠化是對城市公園系統、綠地系統和城郊風景區的規劃與管理,城市是其對象與主體。從景觀生態學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類干擾為主的景觀,是一種連續動態變化的特定景觀,也就是說,城市園林綠化的主體是一種特殊的景觀,其主要特點在于自然景觀的破壞和人工景觀要素的擴大。具體表現為:

①工業拼塊數量增多,環境污染 源增多,面擴大;

②內部綠地和水域等環境資源拼塊銳減;

③城市建筑急劇膨脹,向郊區擴展,取代農田模地和綠地拼塊;

④城市景觀的平均凈生產力呈負值,比其它任何景觀都更具有依賴性,需要依靠廊道運輸大量燃料及其它形式的能量來維持其正常運轉。

1.2城市園林綠化體系及其對城市景觀的作用在人類歷史上,城市景觀的出現是工業發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現代文明的標志,可是模地(城市景觀)性質的改變及相伴隨的人口、資源分布的改變使城市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如熱島效應、空氣污染以及人類遠離自然產生的生理失衡等。城市園林綠化是人類改善城市環境、緩和并最終解決這些難題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改變著城市景觀。

1.2.1公園系統

主要是人工景觀,在環境資源拼塊和殘存拼塊的基礎上引進新的拼塊,長時間高強度的人為干擾使殘存景觀逐漸消亡而形成以引進拼塊為特色的人為干擾景觀。這種景觀的持久性和穩定性弱,它們的存在源于人類的大量引進拼塊和努力維護,依賴于持續而有目的的經營管理,但人類的設計、經營卻使之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近年來造園更加注重植物材料的應用,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進行造景,在有意無意中已將生態學的原理、觀點落到了實處。也正因此,公園系統調節改善環境質量的功能才得以進一步增強,同時美化環境,豐富城市景觀。

1.2.2城市綠地系統

包括街頭綠地,庭院綠地,湖塘綠地,道路綠化帶和沙、湖、渠流的綠化帶。綠地保留丁城市一定的非市場價值空間,改善著環境質量。如美國紐約曼哈頓城市綠地面積約占13%,對改善環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景觀分析中,一般綠地仍歸為干擾拼塊.有些湖塘綠地可能是殘存拼塊,分布著破碎的自然景觀。道路綠化帶及河流綠化帶屬于人類塑造的一種特殊的綠廊,直觀地看,廊道(綠化帶)的樹冠阻擋了陽光和風,造成了微環境條件,實際上,這些廊道是承擔著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運輸通道。綠化改造形成綠廊后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環境,這在景觀生態學中可視作是綠廊特有的分割、屏障 過濾、連通性能的反映。而綠廊交織構成的網絡具有更重要的生態意義,它為實現城市景觀模地性質的再次轉換,徹底地改變城市環境實現“花園城市”、“生態城市”提供了可能。

1.2.3郊區自然風景區、森林公國、防護林帶

這是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管理的另一類景觀。這些景觀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為干擾的因素,有引進拼抉又有殘留拼塊,具有鑲嵌度高、景觀元素類型多種多樣、異質性大的特點。這類景觀把自然伸人到城市之中,為改善生態環境服務,是一種開放空間,開敞度大,以近自然的特色與魅力吸引人們去享受它、理解它,并提供開放游憩的功能。

概括而言,城市園林綠地建立了綠廊組成的網絡骨架。其中公園、綠地一般位于重要的“結點”位置,提供娛樂和游憩場所,調節環境的能力強。也正因此,在園林綠化中公園、綠地往往作為規劃布置的重點,以此“點”結合“線”、“面”構成城市綠化網絡。在此還需一提的是城郊風景區,它加強了網絡與自然模地的連通.形成具有更高性能的新網絡結構,這一結構具有高連通性。現代城市園林綠化強調綠地率,我國確定今后十年中城市綠化強調綠地覆蓋率要提高到30%-35%,井逐步向50%靠近,這是對今后城市園林綠化的――個方向性指標,是從根本上改善模地(城市景觀)性質而作的要求。若城市園林綠化網絡完善、配置合理、結構位置得當,則必能發揮環境的控制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城市景觀模地性質的改變,從根本上改善和調節城市環境,鑄就嶄新的城市景觀。

2景觀生態和不同尺度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

2.1城市景觀結構模型和大環境園林綠化

依據在歷史進程中人類的全部活動對景觀影響的綜合效果,可以把景觀的演變分為五個階段:自然景觀―管理景觀―種植景觀―郊區景觀―城市景觀。總結從自然景觀到城市景觀的空間格局特征的變化,可以得出理想的城市空間結構模型 。

城市大環境園林綠化主要需處理好城市中心區域園林綠化網絡與城郊景觀的配置和連通,以整體優化為原則在空間的連續視覺場中各類景觀及景觀要素和諧共存,融洽地交流,構成連續的整體。城郊景觀處于過渡區域為生態脆弱帶,既有自然景觀又不斷產生人為干擾景觀,是人與自然接軌的樞紐。要盡量保護自然景觀,加強城郊景觀 與城市園林綠化網絡的連通,再進一步加強城市景觀與自然景觀模地的連通,這是城市大環境綠化的要求。城郊地形豐富、自然條件較優越,同時,城郊之間有大片的過渡地帶、縱橫交錯的河渠、道路和眾多的湖塘,可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建設自然風景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防護林帶、環帶、林蔭大道、森林大道等,使之與城市綠化網絡貫通,加強兩者之間的交流,縮短人與自然的距離。當然,同心圓模型畢竟只是一種理想模型,只能研究說明幾種景觀類型或景觀元素之間的關系,還有諸如楔狀扇形和多核心 模型可能更能表現實際情況。例如:美國的一些學者也曾作過這方面的研究,他們應用景觀生態學對紐約州景觀類型時令變化進行研究,通過選擇若干個代表該區5種 基本景觀類型(城郊景觀、農業-城市景觀、農業景觀、過渡-農業景觀、過渡-城市景觀)的抽樣區比較其土地利用或地面覆蓋狀態的構成,分析了近40年中,區域景觀結構的變化。

2.2中小尺度的城市園林綠化

中小景觀尺度的城市園林綠化主要是城區及內部人造景觀拼塊或廊道乃至網絡的規劃與配置。對此,景觀生態學能提供一定的原則及方法、指標。

2.2.1公園系統

1)空間異質性和景觀多樣性原理的應用

城市園林綠化中植物造景,雖受地域氣候和城市小氣候的共性因素所制約,不同地段存在較大差異,利用地理條件即環境資源景觀要素空間異質性可創造出城市園林中異質而多樣的景觀。荷蘭的一些生態學家建立了一個試驗性生態園,通過以土和水為主的自然環境差異促成植物種類的多樣性而實現景觀的多樣性。景觀的多樣性還包括垂直空間環境差異而形成的景觀鑲嵌的復雜程度。這種多樣性往往通過不同生物學特性的植物配置來實現。這不僅在大型公眾園林中如此,在其它方面如庭園綠化、居住小區綠化、墻面綠化乃至更小尺度的室內植物裝飾等領域同樣可以利用環境多樣性、植物多樣性等創造景觀的多樣性。

2)城市園林綠化應遵循園林藝術中自然與文化并重的傳統,這與景觀生態學規劃的遺留地保護原則和綜合性原則相一致。日本提出,保持日本景觀為一種和諧的土地利用格局,如廟宇、農莊周圍保持有天然林,尋求恢復這一傳統布局,以使日本文化中古老和現代的東西融合到新的多用途的人類環境中,目標是理想的綠色都市環境和將人工修建的公園逐步發展成能自我調節的自然區域,為此正實行一項“綠色都市/工業區景觀”計劃,為都市和工業化地區重建新的森林。

2.2.2綠帶――綠色廊道

(1)廊道寬度

根據景觀生態學的研究成果,廊道寬度必須有足夠寬度才能發揮一定的作用。我國城市街道普遍狹窄,建筑擁擠已成痼疾,需慢慢根治。有人提出建立復層綠化行道樹廊道的構想,可能會有較高的生態效益。城市園林綠化中綠色廊道除改變小氣候外,主要還是起分割屏障、連通的作用。在規劃市區外緣,根據地形和可能條件,設置營造城市防護林帶,并和鄰近的農田防護林網相聯結。在規劃市區內,要在居住區、集團之間營造隔離林帶,特別是工業區與居住區必須盡可能設置一定寬度的衛生防護林帶。

(2)連通性

城市園林綠化中需注意綠色廊道的相互連通,增加連通性。有人提出夏天利用綠色廊道引涼風入城,消除熱島效應的設想,冬季設置防風林帶,都是考慮以綠色廊道的連通作用為必備基礎條件。廊道能有機地聯結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綠地,直接影響著城市園林綠化網絡的連通性及網絡 結構功能的整體優化。

3結束語:

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標志與結晶,并對世界園林產生過巨大影響。新的歷史時期賦予園林學科新的歷史使命。廣泛地借鑒、利用人類已有的文明成果,將園林學科與其它新興邊緣學科接軌已勢在必行。把景觀生態學引進城市園林綠化,結合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城市園林綠化的規劃與設計,將大大推動園林學科的發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園林綠化的外延和內涵,而且也為最終實現城市景觀中人與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續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肖篤寧,李秀珍,高峻等。景現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篇3

關鍵詞:文化生態學;柳州;工業遺產;保護;再利用

中圖分類號:TU-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3)01-0058-02

1 柳州的工業遺產

1.1工業遺產

1976年《工業考古學評論》期刊的創立,表明工業遺產的研究是由“工業考古學”開始的。工業考古學的產生為后來的工業遺產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978年,世界性的工業遺產組織——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在瑞典成立,該組織隨后于2003年在下塔吉爾召開的大會中通過了《關于工業遺產的下塔吉爾》,明確定義了工業遺產,并對其保護與普查進行詳細闡述。該指出: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筑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這些遺存包括建筑物和機械、車間、作坊、工廠、礦場、提煉加工場、倉庫、能源產生轉化利用地、運輸和所有它的基礎設施以及與工業有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如住房、宗教場所、教育場所等。

1.2柳州的工業遺產

2006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背景下,柳州成立了“工業遺產”普查小組,對全市130處工礦企業進行普查。初步確認保存較完好,有一定文物價值的工業遺產遺址、附屬建筑及設施有24個(處),主要集中在機電、電力、化工、輕工、建材等工業類型(見表1)。

根據調研統計顯示,柳州的工業遺產具有分布廣泛、種類多樣、工業類型豐富等特點,有較多保存完好的辦公樓、宿舍、車間、廠房、生產線、生產設備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技術價值。但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尚未及時被界定為文物和未得到重視的工業遺存,未得到有效保護而逐漸在城市中消失。因此,對其開展相應的保護工作是重要而又緊迫的。正如國家文物局發出的《關于加強工業遺產保護的通知》中提到的:工業遺產保護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中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的新課題。

2 工業遺產的文化生態思想

2.1文化生態學

文化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來源學科主要是文化學和生態學。它的起源是參照環境生態、自然生態,借用“生態”來表示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環境、秩序、狀態等。也就是說,生態本來是一個反映自然、環境狀態的詞,借用“生態”一詞應用于文化,就形成了文化生態的概念,目的是要表示文化現象也和自然現象相同,有自身內部的秩序和規律。

2.2工業遺產的文化生態思想

文化生態學是文化學的一個分支,通過研究文化系統與其環境系統的關系,以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在文化生態系統中的傳遞、流變和作用,揭示文化生態的狀態和功能。將文化生態學的思想應用于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正是符合了這個趨勢。

工業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技術條件、社會經濟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工業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種類豐富的工業文化,它們都可以被看成是有生命的有機體,眾多的工業文化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工業文化群落、工業文化圈,甚至類似生物鏈的工業文化鏈。在研究整個城市的工業文化生態系統時,用生態學的方法來研究文化系統,強調運用整體、多樣、共生、動態的觀點去分析探討,優化工業遺產內部和外部的結構,合理配置文化的資源與環境,完善文化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使工業文化系統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3 柳州工業遺產文化生態系統的問題

3.1文化生態整體政策機制的缺乏

柳州目前尚未頒布關于工業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缺乏政策法規的保障。同時,還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領導機構來統籌協調相關的工作,起到“火車頭”的作用。

3.2文化生態開發模式多樣的喪失

由于缺乏保護理念和經驗,柳州對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模式還需要不斷探索。可以根據不同的保護主體的特點,借鑒國內外成功案例,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開發模式。

3.3文化生態系統共生氛圍的淡化

柳州市已完成的工業遺產再利用項目,公眾參與度并不高,公眾與文化的共生氛圍逐漸淡化。蟠龍山供水設施位于蟠龍山半山腰,景點入口較隱蔽,不少市民還“不識廬山真面目”;102創意倉庫原址是柳州市供銷社的倉庫,曾于2009年舉辦了“廣西首屆涂鴉大賽”“紙墨畫展”等展覽,如今卻早已荒廢。

3.4文化生態能量循環動態的不足

由于缺乏統一的工業旅游發展規劃,導致柳州工業遺產與旅游資源缺乏必要的聯系,尚未充分發揮工業資源的優勢。目前僅有柳州鋼鐵廠和柳州卷煙廠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工業旅游接待規模有限,對其他工業企業的帶動力也不強。

4 柳州工業遺產保與再利用的文化生態系統對策建議

4.1從整體觀出發,實現整體保護

4.1.1成立保護機構

應建立工業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負責系統地總結遺產資料,整理和公布工業遺產基本情況,登錄遺產清單,科學地研究保護與再利用工作。同時與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推進小組共同協作,實施一系列的保護和改造項目,最后移交柳州市工業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管理運營。

4.1.2制定保護規劃

應根據不同的保護級別,對保護范圍內的工業遺址的建筑藝術價值進行細致的專業評估,對工業遺產建筑的再利用提出控制和引導要求,以防止出現盲拆、亂搭建或“千城一面”的改造局面。

4.2從多樣觀出發,進行多角度探索

4.2.1保護主體多樣化

自然環境下的生物群落具有很強的穩定性,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并且物種越豐富,穩定性越強。柳州工業遺產涉及的工業類型眾多、形式多樣,除了有形的,還有無形的,都應作為保護與再利用的對象。只有將保護主體多樣化,才能豐富工業遺產保護的內容和意義。

4.2.2利用模式多樣化

在對工業建筑進行改造的時候,應詳細了解其修建年代、結構特點、地理位置、環境特點等條件,選取適合的開發模式。如有濱水區的柳州化肥廠,其搬遷后可以改建為遺址公園,保留原有廠區的道路和綠化,適當增加娛樂設施,為原廠區居民提供一個游憩的空間和場所。

4.3從共生觀出發,平衡各方關系

4.3.1歷史與現代的共生

新與舊的交錯是工業遺產再利用的主題,可以既體現歷史特征的建筑原貌,又將具有現代感的元素融入其中,實現古與今的共生。柳州壓縮機總廠內留存有大型紅鉆木結構、磚混結構的鍛工車間、鋼材庫等17座,保存較完好。還有較多高大的樹木,環境十分優美,可以考慮對廠區進行區域性保護和適當改造,借鑒北京798藝術區的模式,改造成創意產業園。保留舊車間的建筑原貌,引入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還可以引入本土特色的奇石文化,讓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的高大敞亮和歷史滄桑感為藝術家們和創意人群提供激發創意靈感的場所。

4.3.2決策者與公眾的共生

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不僅僅需要相關部門單當面的努力,還需要整個社會公眾的共識,為工業遺產的保護提供廣泛的社會基礎。作為工業遺產的建造者、使用者,當地居民對工業遺產的使用狀況往往比規劃者更為了解,政府顧及不到的細節,可以依靠當地居民自身的力量加以解決。強調居民的參與性,強調“自下而上”的開發模式作為補充,有利于地區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4.4從動態觀出發,實現可持續再利用

4.4.1資源利用的節約性

生態系統具有獨特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規律,工業遺產的每一處遺存都應遵循整個系統的物質能量流動,形成文化生態的動態性。在對工業舊建筑內部空間進行重組時,拆下來的磚塊可以再利用到建筑外部空間的隔離欄、導游指示牌、景觀小品等,達到能量流動平衡。

4.4.2開發實踐的動態性

工業旅游作為旅游行業悄然興起的一個新領域,已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開發熱點。應充分利用工業文化資源,開發具有柳州工業特色的遺產旅游線路,通過參觀工業企業的廠房、設備設施、生產或工藝流程,了解企業文化和工作場景等,寓學習于旅游中。

篇4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污染生態學研究現狀討論了污染生態學的研究內容:①研究在污染環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與污染物的關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環境以及在生態系統、生物體內的化學行為、變化規律,即吸收、轉化、富集、降解規律和生態效應;③研究生物凈化機制與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態系統承受污染物的負荷能力,確定生態系統的環境容量,預測環境質量的變化趨勢。

    一、引 言

    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之后,隨著全球工業化的興起,生產和生活的性質與規模較之以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以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正不斷地向縱深發展。今天,人類強大的技術力量嚴重地影響和干擾著自然界的許多自然過程,如氣候、植被、水分乃至與之有關或包含于其中的物質化學組分的交換、循環等。特別是目前這種影響常常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影響或破壞人類生活的正常性與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的可怕后果,這即是當今環境問題成為倍受全世界關注的熱點的原因所在。

    與其他學科的興起和發展一樣,為了研究和解決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或出現的問題、探索人與環境關系方面的奧秘以及如何協調或控制這種關系,大約在20世紀中葉以來,一系列有關人類環境的新學科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和發展起來。而從自然循環、物質變化角度研究環境問題的學科目前發展起來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門:環境地球化學、污染生態學、環境化學和環境生物無機化學。這些學科都尚在形成發展中,其最主要特點是不同學科交叉,即用已有學科的理論、方法去解決已存在的或新出現的環境問題。

    也是在20世紀下半葉,生態學有了重大發展和認識上的飛躍。[1~2]新的生態學建立在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的基礎之上,成為介于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一門特殊的學科,研究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我國已故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曾指出:“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改善人類的生態環境,應是現代生態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人類與自然環境的最主要界面——地球表面存在和發生的一切現象及與生物的關系,[3]尤其是與人類的關系成了生態學研究的重點內容。[4]

    “污染生態學”是環境科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并已成為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前國家教委就規定其為與環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平行的本科環境科學專業必修專業課程,當時也曾提出了相應的研究任務和方向。然而,和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污染生態學”本身在許多方面尚處于發展、充實、完善階段,目前對之尚存在不同一的定義或認識,人們還尚未對它的對象、任務、研究范圍等作出確切的規定。其實,晚一點作出這樣的規定是好事,因為廣義的環境科學也包括生態學,其涉及內容較廣,學科交叉性很強,人們對它的理解不能不受到原先的專業知識范圍、研究經驗、興趣及對環境生態問題的不同認識等因素的影響。也正是這種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會促使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各有側重地去研究問題,由此可能會大大地豐富和充實這門新興學科的內容,同時也促使人們以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去研究和探索,以使其不斷成熟、完善和更有效地為保護人類、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目前,在國外能與“污染生態學”完全對應的詞條尚很少見,最為接近的可能是“Pollution Science”或“The Science of the Pollution”,但是,就針對自然界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的研究卻突飛猛進、日新月異。這一點在科技雜志刊載內容方面體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一些重要刊物更是如此。如“Ec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Research”、“Applied Geochemistr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Management”、“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以及“Nature”、“Science”、“AMBIO”等刊物經常刊登大量的污染生態學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有些污染生態學的研究成果也常常分散刊載于其它有關環境科學或生態學領域的期刊中。這些研究內容實際上已基本勾勒出了污染生態學研究內容的框架。筆者結合近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講授研究生“污染生態學”課程及科研實踐中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就“污染生態學”研究內容做些淺顯的討論,與同行交流,希望大家指正。

    二、污染生態學研究內容討論

    近年來不斷進展的污染生態學研究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內容基本體現出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①研究在污染環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與污染物的關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環境以及在生態系統、生物體內的化學行為、變化規律,即吸收、轉化、富集、降解規律及生態效應;③研究生物凈化機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態系統承受污染物的負荷能力,確定生態系統的環境容量,預測環境質量的變化趨勢。

    1.污染環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與污染物的關系研究

    污染物質之所以會對生物產生毒害是由于生物對這些有害物質的攝取與利用而引起的。環境一旦被污染,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即會自覺不自覺地攝取和吸收污染物質,當這些物質的量在生物體內超過生物機體本身的承受或轉化(無害化轉化)極限時,污染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毒害作用即發生了。不同的污染物質其體現出的效果往往區別很大,而自然環境中常常是多種生物并存和多種污染物質同時存在的。查明生物受害原因和明確厘定具體致害物質及致害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是污染研究的關鍵所在,這些問題在實際情況中常常非常復雜。環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與污染物的關系研究是污染生態學研究的最重要內容之一,是污染生態學研究的起點和基礎,同時也是目前的一個熱門研究領域。

    2.污染物在環境以及在生態系統、生物體內的化學行為、變化規律,即吸收、轉化、富集、降解規律及生態效應研究。

    污染物一旦進入環境或生態系統、生物體內,在新的物理化學條件下便會發生一系列作用和產生相應后果。在此過程中,污染物的化學習性、系統的物理化學條件是制約因素。因此,生物對污染物從攝取到進入體內的一系列生化作用及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對最終的毒害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如攝取、輸送、吸收、濃縮、轉化、富集、降解和排泄等各種作用和過程。它們是研究生物在污染環境中受害機理的最基本內容。這些作用和過程對不同生物不盡一致,因而相同的污染物質對不同的生物群體常常體現出不同的生態效果。因此,這項內容是認識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化學行為和運動規律,即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功能、運動循環機理和生物對元素的需求與中毒等基本原理的關鍵,對闡明污染生態環境的生態效果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的生態系統常常有不同的污染特點,如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和生物系統間同一污染物質各自分別有不同的生態環境效果。自然界大氣、水、土壤、生物體系又都不停地與生物進行著物質交換循環。在各種方式的交換循環中污染物質會體現出各自的毒害效果。生態環境污染生態效應研究是污染生態學的主體內容,是一個廣闊的研究領域。[5]

    3.生物凈化機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

    生物對污染物的抵御能力體現在生態效應上即為凈化功能,這項功能因生物種類不同而差別很大。生物凈化機制研究一方面是制定環境容量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可用于污染防治。這是目前污染治理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許多生物特別是微生物具有獨特的環境凈化功能,常常會起到其它人工措施難以起到的作用。因此,生物凈化機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是污染生態學環境對策的重要內容,對確定環境容量和治理、預防污染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個嶄新的、前景無限光明的領域。[6]

    4.生態系統承受污染物的負荷能力研究

    生態系統對污染物的自然凈化能力是污染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治理預防污染的主要參考條件。對生態系統的污染負荷能力或環境容量進行研究,以及對為促使人為污染物不超過其負荷能力或容量的相應政策措施進行研究是污染生態學的基本內容之一。生物機體本身及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對環境中有毒物質或污染的抵御能力和對策研究是目前一個充滿興趣而又具重要現實意義的課題。[7~8]

    三、結 語

    從學科史角度看,污染生態學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據目前本領域研究狀況,本文將其研究內容歸納如下:①研究在污染環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與污染物的關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環境以及在生態系統、生物體內的化學行為、變化規律,即吸收、轉化、富集、降解規律和生態效應;③研究生物凈化機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態系統承受污染物的負荷能力,以確定生態系統的環境容量,預測環境質量的變化趨勢。

    上述污染生態學的研究內容是作者學習污染生態學的體會,同任何一門新學科一樣,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得到補充和修正。

    參考文獻:

    1 Ronald S. Oremland1, John F. Stolz. The Ecology of Arsenic [J]. Science, 2003, 300(5621): 939~944

篇5

關鍵詞:生態經濟學 經濟發展方式 生態化轉型

圍繞經濟可持續發展形成的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復合系統,即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運動規律的學科。根據生態經濟學的理論,發展生態經濟,促進社會生產和自然界生產進行相對等的物質能量循環,有助于人類社會擺脫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的生態危機,走上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人和自然界之間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關系是生態經濟的內在特征,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本質要求。當前中國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制約,亟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此要借鑒生態經濟學思想,大力促進經濟生態化轉型。

生態經濟學的實質

生態經濟學相對于傳統經濟學而言是巨大變革。經濟學家把生態環境看作是經濟的一個子系統,生態學家則把經濟看作是生態環境的一個子系統。這種思想觀念的逆向轉變,將推動形成深刻的環境革命、經濟革命和技術革命。生態經濟基本理論的關注點在于社會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與生態需求,生態價值理論,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等,對于指導可持續發展具有傳統經濟學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生態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生態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20世紀60年代后期正式創建的,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在他的論文《一門科學——生態經濟學》中首次使用“生態經濟學”這一術語,成為生態經濟學的最早倡導者。1980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將生態經濟作為1981年《環境狀況報告》的第一項主題。1989年,《Ecological economy》的出版和國際生態經濟學會的成立標志著生態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誕生。中國生態經濟學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1994年《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的頒布,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引入,擴展了生態經濟學的理論研究框架。在應用上,生態經濟學逐漸在生態園、生態城市、生態農業的建設中發揮了指導作用。

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認識生態經濟學的內涵,認識生態經濟的生態學和經濟學的特征關系,是促進經濟與生態可持續性協調發展的理論前提。純粹意義上的生態經濟是一種理想的可持續發展狀態,在現實社會發展階段,即使最發達的國家,生態經濟也沒有完全實現,各國的生態經濟還處于經濟生態化階段。

(二)生態經濟及其基本特征和要求

根據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經濟是不破壞環境、不污染環境的經濟,是不以不可再生資源為基礎的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它具有生態學特征和經濟學特征。生態經濟的生態學特征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系統性,即生態經濟作為一個系統,包含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兩大子系統;二是整體性,即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是有機統一的整體;三是循環性,是指整個系統中存在著“資源—產品—廢物—資源”的雙向網狀的經濟運動循環,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從事高產量、高質量和高效益生產;四是價值性,是指隨著人類生產的擴大,當自然的再生產能力無法滿足人類需要,人類社會需要投入必要的勞動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保護,對自然物質進行社會再生產。

生態經濟的經濟學特征主要有兩個:一是公平與效率;二是外部性與內部化。根據生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發展生態經濟需要實現四個轉變:發展目標從增長型經濟轉變為穩態型經濟;物質流動方式從直線型經濟轉變為循環型經濟;能量來源由從化石型經濟轉變為陽光型經濟;生產與消費模式從產品型經濟轉變為功用型經濟。生態經濟學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需要借鑒的重要理論。

中國發展生態經濟的現實緊迫性

(一)自然稟賦相對不足

自然稟賦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包括了自然的環境屬性、資源屬性和發展條件屬性。中國在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制約下,與龐大經濟總量迅速發展對于環境容量的需求相對應,自然稟賦相對薄弱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無法回避的客觀條件和制約因素。

1.自然資源的匱乏。作為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卻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典型的人口大國、資源小國。我國的資源總量和人均資源都嚴重不足,其中最基本資源如水、土、樹、氣、礦,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態容量不足。環境經濟學理論認為,自然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大量資源,也是經濟發展的承載空間。“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擴散、貯存、同化廢棄物的機能,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相對平衡狀態”(徐康寧,2006)。生態足跡理論是研究生態承載量的重要理論,該理論認為“生態足跡是指能夠持續地提供資源或消納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空間”(Wackernagel M,Rees W E,1996)。中國人口眾多,生態足跡需求巨大,生態足跡供給(即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力)與之相比,處于相對不足的狀態,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形成了根本制約。

(二)經濟發展的生態代價過大

在社會維度上,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表現為粗放型經濟增長的生態代價過大。中國人口眾多,而且資源利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人均水平較高,生態損失成為經濟發展的代價,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篇6

關鍵詞:產業生態化;電子信息產業;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4025303

1國外產業生態化研究進展

產業生態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69年美國學者羅伯特·艾爾斯提出的“產業代謝”理念。羅伯特·弗勞什和尼古拉斯·蓋洛普受羅伯特·艾爾斯“產業代謝”理論的影響,在1989出版的《可持續工業發展戰略》一文中對“產業生態學”的概念明確了定義。他們認為產業生態學是一種用一體化的生產方式代替過去簡單的傳統生產方式。在傳統的工業生產活動中,每一道工序都區別于其他工序。傳統的工業活動應當轉換為完整的產業生態模式,實現能源和物質循環得到最優化、廢棄物產出的最小化以及工業流程中廢料的循環利用。

產業生態學是一門剛剛興起的綜合性、涵蓋多學科范圍的應用科學。目前對于產業生態學的定義還未達成共識。

保羅·霍肯(Paul Hawken)1993年在《商業生態學》中將產業生態定義為一種人工生態系統,能提供大規模、整合的管理工具來設計產業結構,使得與生態系統相互聯系。埃爾克曼Erkman(1997)指出,產業生態是一種以研究產業系統如何運作、規制以及與生態圈的相互作用,在我們對生態系統的認知的基礎上,對產業自身進行調整,實現同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理論。國際電力和電子工程研究所在2000年指出:產業生態學是一門研究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以及同自然系統相互關系的一門具有可持續能力的學科。《產業生態學》雜志主編Lifset(1997)指出:“產業生態學是一門迅速發展的系統科學分支,它從局部、地區和全球三個層面上系統地研究產品、工藝、產業部門和經濟部門的能流和物流。”

國外在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研究和實踐較早,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化市場機制。需要企業自覺完成的主要機制有: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綠色技術開發以及資源循環利用、污染控制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產品尖端核心技術的開發、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軟件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

在產品設計方面,國外的公司注重盡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易于回收再利用。在電子垃圾資源化研究方面,歐美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丹麥的卡倫堡共生體是工業共生體的成功典范。美國生態工業園的發展也較早,截至2005年,美國已經建立了近20個生態工業園,加拿大接近40多個生態工業園區。

2國內產業生態學研究進展

我國產業生態化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產業生態化”一詞最早出現在劉則淵(1994)的《產業生態化與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文中。劉則淵提出所謂產業生態化就是把作為物質生產過程為主要內容的產業活動納入到大生態系統中,把產業系統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置于大生態系統物質、能源的總交換過程中,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國內很多學者在20世紀90年代集中研究產業生態系統這一領域。從不同的角度對產業生態系統理論知識作了補充,對推動我國產業生態化系統研究具有深遠意義。

2.1產業生態化內涵的研究進展

張文龍、鄧偉根認為產業生態化是當今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是產業生態學理論指導下具有的高層次形態。通過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閉路循環模式以及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調整生產活動,實現產業系統的生態化,目的是為了達到資源循環利用,零廢棄物排放,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孔令丞、謝家平認為產業化是一種漸進的過程,是產業的反生態性特征日趨削弱生態特征逐漸加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為產業系統創造一個新的范式,將人造系統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運行模式中,逐步實現由線性(開放)系統向循環(封閉)系統轉變。樊海林、程遠(2004)在《產業生態——一個企業競爭的視角》一文中指出,產業生態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用以研究產業系統和自然系統互動關系的系統研究方法(思想、學科),認為產業生態理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倡導一體化的循環觀念。在環境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以及經濟系統內部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互為整體的。物質循環應貫穿于整個產業生產活動中,例如產品原材料的使用,加工生產、包裝,以及廢物處理的全部過程。②由線性的粗放型增長系統向循環封閉系統轉變。也就是說,其中一個產業的廢棄物可以作為另一個產業的生產材料。這是一種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可持續發展思想。③優化資源生產率為目標,這個概念適用于所有企業。④實現不同產業間的資源共享,例如生態工業園區的構建。總體來說,產業生態化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性選擇,是指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 運用生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經營和管理傳統產業, 以實現其社會、經濟效益最大, 資源高效利用, 生態環境損害最小和廢棄物多層次利用的目的。它的本質是把資源的綜合利用與環保結合在一起的產業發展過程, 要求所有的產業都要符合生態、經濟規律的要求。

在構建產業生態化上,國內著名的生態學者王如松提出產業生態管理的5種方法:生命周期評價(面向產品環境管理);產品生態設計(面向綠色產品開發);生態產業園規劃(面向區域的規劃);生態產業孵化(面向生態產業開發);生態管理(面向可持續發展)。其中我國沱牌集團是全國建立的第一個釀酒工業生態區,該工業注重生態規劃,避免交叉污染;將生態理念納入集團的成產經營模式,收效可觀。孟祥東、李東升認為產業生態化的本質并不是局限于尋求環境保護,而是尋找一條適合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在理論層面來說,產業生態學以生態經濟學為理論基礎,是轉化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向集約型方向轉變的研究過程。在制度層面來說,他認為政府行為在產業生態化中扮演著束縛產業行為的重要角色,規范政府在產業行為并賦予更多的責任。在文化層面來說,他認為轉變人類思維方式成為首要問題,進而決定了人們處理經濟行為的態度。丁繼鋒認為產業生態化并不僅僅關心對資源和保護的問題,而忽視經濟的發展的重要性。最終的目標是實現產業行為可持續發展,為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他注重充分利用產業廢棄物,以較低的成本回收廢棄物來代替原有的投入資源,提高產業的經濟利潤。產業生態化實質上避免了資源匱乏的困境局面。而且他還提倡構建生態工業園,運用生態學中“共生”的原理,通過加強交流合作,既減輕了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又能節約資源,使得不同產業間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在產業面臨的問題上,黃志斌(2000)分別從經濟學和政府公共管理角度進行分析,闡明首先是市場失靈導致企業外部資源達不到優化,其次是許多環境資源公共化導致價格扭曲、資源廉價或是無價,弱化了廠商開發高效、低耗、低能源的綠色消費產品。厲無畏(2008)談到中國產業生態化發展,其路徑從產業系統內部、制度方面、生產技術和工藝方面實現產業與環境的高度統一;加強法律和經濟手段,將產業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植入產業政策全過程;推廣環境無害化技術和環境友好技術,降低物質消耗和交換。

2.2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的研究進展

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就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和循環經濟的原理,運用生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經營和管理電子信息產業,以實現其社會經濟效益最大、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損害最小和廢棄物多層次利用的目標。

在理論層面上,袁增偉等(2009)針對電子信息產業存在的具體污染問題,將產業生態化內涵應用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提出構建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模式。首先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以技術創新提高電子信息產業處理污染物排放的能力。其次是行業布局優化和規模整合;實施信息化和數字化戰略;袁增偉等從環境倫理學的角度倡導建設企業生態文化,以及產品回收責任制度。最后應當加強企業供應鏈的生態化管理,從綠色原料、環境設計等方面進行闡述。閻兆萬(2007)在《電子信息產業環保發展戰略研究》中提出以“深綠色”環保戰略納入電子信息產業生產過程中,形成具有規模化、效益化的環保型產業。它考慮是一種系統地解決產業活動同生態環境、社會、資源的關系,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的結構體系,并在全社會建立“深綠色”文化,引導生產者、消費者共同維護電子信息產業良好發展。

在技術層面上,高麗霞(2009)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環境效應分析》一文中通過從系統動力學的角度模擬電子信息產業對未來環境造成的影響,設計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影響系統流圖。在圖中得出的結論如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應該更注意改進廢棄物的處理技術,通過長期提高廢水達標率和固體廢棄物的利用率意義是重大的。蔣國瑞、高麗霞(2010)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生態效益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一文中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物質流的分析構建生態效益評價體系,即資源消耗、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環保投資的一級指標,另外還包含15個二級指標,得出能源消耗是影響生態環境最重要的因子。

在構建生態產業園方面,我國起步較晚,截至2005年底,我國生態工業園示范園區累計15個。在實踐方面,我國生態產業園建設重心轉移到物質閉路循環和廢物利用方面,卻忽視了減量化生產這一原則,對產業生態化的本質缺乏充分的認識。

3關于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研究的思考

和展望由于產業生態學本身的復雜性、綜合性和跨越性。產業生態學的概念還未達成共識,仍然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之中。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國外對于電子信息產業化研究早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方面的資料很少,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比較少。但是整體來說,都沒有提出較為完整的生態化產業理念。在生態產業園區的建設方面應當將減量化生產放在首位,從更深層次來構建生態園區。筆者認為技術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唯一法寶,最重要的是轉變人類的價值觀,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研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應當向微觀設計和宏觀決策兩方面發展,未來的產業生態構建方面,運用社會生態學的相關理論,從立法角度、企業生態責任以及責任制度延伸、構建生態文明、建立社會公眾監督機制為切入點,研究人類生產活動和消費行為,共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屠鳳娜.產業生態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舉措[J].觀察與思考.2008(18):36.

[2]孔令丞,謝家平.產業生態化——人工產業系統的生態性回歸[J].前沿論壇,2005(4):47.

[3]王如松.產業生態學和生態產業轉型[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0(5):24.

[4]袁增偉,畢軍,楊潔,等.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化研究及其應用[J].產業觀察,2004(S1):162.

[5]樊海林,程遠.產業生態——一個企業競爭的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04,(3).

[6]厲無畏.中國產業生態化發展的實現途徑[J].綠葉,2008(12).

[7]張文龍,鄧偉根.產業生態化: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必然選擇[J].社會科學家,2010(7).

篇7

廣義地說,城鄉規劃建設就是城鄉規劃管理者通過城鄉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動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的手段,調動城鄉的各種資源,去實現一定時期內城鄉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狹義地說,城鄉規劃建設即為組織編制和審批城鄉規劃,并依法對城鄉土地的使用和各項建設的安排實施控制、引導和監督的行政管理活動。

(1)城鄉生態環境的概述

城鄉生態環境是指影響城鄉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條件的總和。廣義的城鄉生態環境除了物理環境外,還包括人口分布及動態、服務設施、娛樂設施、社會生活等社會環境、資源、市場條件、就業、收入水平、經濟基礎、技術條件等經濟環境以及風景、風貌、建筑特色、文物古跡等美學環境。城鄉生態環境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按人的意志,經人類加工改造形成的適于生存和發展人工環境。它既不是簡單的自然環境,也不是單純的社會環境。人是城鄉生態環境的締造者,也是城鄉生態環境的一員。城鄉生態環境的系統性,由自然、經濟、社會三個部分融合而成,是一個開放性的整體,具有一定的負荷能力。矅

(2)城鄉規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聯系

城鄉生態環境是城鄉規劃的前提和對象,城鄉規劃的對象是城鄉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生產建設活動,它們都是城鄉生態環境的組成要素。自然、人口、社會環境是城鄉規劃的物質基礎。城鄉生態環境的特點決定了規劃管理的方向、方式、方法和效果。城鄉規劃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就是從城鄉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合理有序地配置城鄉有限的空間、環境資源,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效益的協調發展。從古到今在城鄉規劃管理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思潮,都以提高城鄉的生態環境為基本宗旨。城鄉規劃決策系統是指城鄉規劃組織編制與審批管理,主要包括城鄉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組織編制審批管理。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不僅使城鄉建設和經營管理更經濟,而且是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生態環境的基礎。如工業用地的合理規劃布置綠地系統,對城鄉生態環境影響巨大。它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凈能力,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和“三廢”的集中回收與治理。

2、在城鄉規劃與建設中應對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的措施矅

(1)局部地區的成果

在我國經濟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許多農村已邁開了城鎮化的步伐,因此,做好城鄉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事關全局。生態學應用的缺失是現實中的一種常見現象,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生態的重要,但卻不一定能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規范自己的行為。為此,將生態應用到城鄉規劃中應該是規劃工作者該身體力行的理想。生態學在城鄉規劃的應用,更強調的是生態學的實踐部分,并且范圍更為廣泛,更側重于把生態學的原理應用到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中去。在應用過程中可能作為“應用者”不一定要把生態學的原理都講的清清楚楚,但應用者本人卻要對生態學的原理與方法非常熟練。矅

(2)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

要準確的把握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旨,重點是要了解城鄉生態環境本身的特點。首先城鄉的生態環境建設都是人工培植的綠樹和花草,與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植被不同。城鄉里的綠化對于自然環境的改造只是一小部分。防治水土流失靠的是樹木的根系緊抓土壤,還可以防風沙。但是在城鄉規劃中,城市里是不方便種植參天大樹的,通常人們都會選擇柳樹、松樹來替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美化了環境,實際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卻不顯著。其次城鄉主要是人們的密集區,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大量的垃圾就會產生。尤其是塑料袋、塑料瓶、還有各類化學藥品,無法在空氣中自己降解,都會嚴重的危害城鄉的生態環境。如今政府提倡垃圾廢物分類處理,政策很好,但是實施起來難度依然很大。甚至很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哪些是一直都以扔掉的,導致了多功能垃圾桶不能有效的發揮自身的功能。因此城市規劃中的生態環境建設基本上只能改變表面的環境,深層次上還需要人們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公共來完善城鄉規劃中的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3)城鄉規劃工作中生態環境建設的宗旨

篇8

關鍵詞:組織生態理論;創意產業;生態環境;產業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7)04-0086-04

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是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一種產業形式。根據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的界定,創意產業是指源于個人創造力與技能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創造財富并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主要包括設計、研發、咨詢、影視等產業部門。[1]盡管目前國內外對創意產業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創意產業在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表現出來的巨大作用已被人們廣泛認可。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2002)在《創意經濟》一書中指出,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并以5%的年增長速度遞增。在我國一些城市如上海、北京、杭州等,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創意產業既是從傳統產業鏈獨立出來的高端部分,又是由知識經濟時代原生造就的朝陽產業。運用組織生態理論來分析創意產業所需的生態環境和創新能力,能夠從一個新的視角對創意產業的成長、演進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通過構建適宜的生態環境來培育或激發創意產業的創新能力,為制定創意產業發展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一、對創意產業的文獻綜述

創意產業在我國一些城市正在蓬勃興起,但對該類型產業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P. Romer指出,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John Howkins(2002年)把創意產業界定為其產品都在知識產權法保護范圍內的經濟部門。知識產權有四大類:專利、版權、商標和設計。每一形式都有龐大的工業與之相應,加在一起“這四種工業就組成了創造性產業和創造性經濟”。Richard Florida(2002年)在《創意階級的興起》一書中認為美國除了勞動者階級(working class)、服務業階級(service class)外,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階級,即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屬于創意階級的人從事各種不同的行業,但共同點是他們經常會有創新的想法,發明新技術,從事創造性的工作。Landry(2000年)在《創意城市:都市創新的工具書》中指出,當代都市面臨的諸如經濟衰退、生活品質惡化等問題往往需要創意的方法來解決。其中,文化是創意的平臺與資源。

國內學者厲無畏(2004年)認為創意產業的出現是知識、文化在經濟發展中地位日益增強的結果,創意產業中的創新特指文化的創新。[2]王緝慈(2005年)從產業集群的角度指出創意產業的發展并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行為,而是需要集體的互動和企業的地理集聚。王如忠(2005年)認為,創意產業是一種從開發客體資源到開發主體資源(人之頭腦)的產業發展模式升級,是一種高度智慧的產業,也是一種典型的“頭腦產業”。

可見,由于“創意產業”這一概念提出時間還不長,目前對這類產業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大多以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分類標準等基本問題為研究重心。根據自然界的生物群落理論,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種群(population)與自然環境之間有著復雜的有機聯系,形成了以食物鏈、物質與能量交換為基礎的生態系統。企業界也存在著非常類似的機理,不同類型的企業組成了各類產業,即企業種群。產業與其依存的社會環境有著復雜的聯系,這種社會環境即企業種群的生態環境。運用組織生態理論,能針對這一產業研究的薄弱領域,從創意產業的生態環境、創新能力的培養等方面來剖析該類型產業。

二、對組織生態理論的文獻綜述

組織生態理論來源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強調自然對生物物種的選擇和決定性影響,基本的理念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3]把這個原理運用到組織研究中的是70年代后期的漢南和弗里曼(Hannan and Freeman,1977年),他們受豪雷(Hawley,1950年)和坎佩爾(Campell,1969年)的影響,創立了組織生態理論。Campell認為組織對環境適應的三個過程是變異、選擇和存留。變異指組織的創新,選擇指環境選擇適宜的組織,存留指組織的生存,這也是自然選擇的三個階段。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收納在Carroll(1988年)主編的《組織的生態模型》中。[4]Hannan和Freeman(1983年)用種群生態學的觀點解釋了為什么隨著新公司的增加,組織的多樣性也在不斷增強。企業為了有效地尋找到資源環境中存在的niche(生態位),應采用專業化的戰略。[5]按照Hannan和Freeman(1984年)的觀點,一個組織種群是那些依賴相同的物質和社會環境、依賴共同資源的組織的集合。組織能否適應、生存主要取決于環境對組織形式的選擇。[6]到80年代后期,漢南和弗里曼(Hannan and Freeman,1989)發展了他們的研究,把目標轉向探討組織類型和環境依附之間的關系。[7]Hannan和Freeman(1989年)合著的《組織生態學》對早期組織生態理論、方法和經驗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的總結。Singh(1990年)編輯的《組織演化:新方向》把組織生態學的中心任務定義為“對社會環境如何決定組織形態的產生與消亡率,組織的創建與死亡率,以及組織形態的變化率進行調查”,對組織生態學的內涵作了調整。[8]Hannan和Carroll(1992年)在《組織種群動力學:密度、合法化與競爭》一書中對組織種群動力學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進行了實證與模擬分析。Baum和Singh(1994年)編輯的《組織的演化動力學》側重討論“組織演化的層級本質”,并據此把收錄的文獻分成了四個層次遞進的部分,即組織內演化(intraor-ganizational evolution)、組織演化(organizational evo-lution)、種群演化(population evolution)和群落演化(community evolution),開始嘗試著去整合對不同層次演化問題的分析。Carroll和Hannan(1995年)在《產業中的組織:戰略、結構與選擇》一書中,對多種產業的演化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實證研究。[9]Micah D.Lowenthal,William E.Kastenberg(1998年)的研究認為,產業生態這一術語是指從生態學中借鑒的一系列工具、原則和視角應用于產業系統的分析,包括系統物質、能量和信息流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Aldrich(1999年)在《組織演化》一書中,從組織演化的角度對組織生態問題作了進一步的分析。Carroll與Hannan(2000年)在《公司與產業的人口統計學》一書中,借鑒人口統計學的方法深化了組織生態學的研究。

國內學者對組織生態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但也已經認識到了該理論的重要意義。席酉民等(2000年)編著的《經濟管理基礎》和《管理研究》都曾將組織生態學作為重要的新理論加以介紹,并與其它理論進行了比較。[10]李維安等(1999年)翻譯的美國學者Daft的《組織理論與設計精要》一書中,也有對組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介紹的章節。[11]而羅珉的“組織理論的新發展――種群生態學理論的貢獻”一文,則運用組織(種群)生態學的觀點解釋了為什么隨著新公司的增加,組織的多樣性也不斷增強,而且經過變革、選擇和保留,一些組織生存下來并得到發展,另一些組織則消亡了,指出了企業怎樣采取戰略求得生存。羅珉(2003年)在《管理理論的新發展》一書中,對種群生態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了進一步的介紹。[12]楊忠直(2003年)在《企業生態學引論》一書中,構造了企業生態學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并對系統生存理論、企業行為、企業生存競爭、企業適應性與進化等問題進行了分析。[13]郭龍軍等(2005年)探討了關于企業生態系統中組織的r-選擇,k-選擇和生態位(niche)戰略,并指出在網絡經濟環境中,企業間的協作及合作構成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14]何繼善等(2005年)指出產業集群與生物種群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利用種群生態學中研究物種個體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建立的產業集群內企業間的競爭、互利和上、下游關系的數學模型表明:集群內企業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差異性,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協作網絡,保持與外界的物質交流和信息交流,形成開放型的生態系統。[15]

從以上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組織生態理論的一個研究重點就是組織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與生物體類似,組織通過感知環境,在遺傳和行動方式上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同時,組織的適應行為以及組織間信息和能量的流動又對環境發生作用,改變組織所依存的生態環境。組織生態理論為創意產業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視角。從目前我國創意產業形成的區域來看,創意產業對環境的依存度較高,需要現代化都市為其提供人才、文化、基礎設施、知識產權保護、風險投資等必備條件,這些也是培育創意產業創新能力的基礎條件。由于創意產業涉及的具體范圍包括廣告、咨詢、設計等多個產業部門,不同產業部門的企業在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方面各有特點,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對創意產業在整體上進行分析,主要考察培育、激發創意產業創新能力的外在制度環境,為制定創意產業發展政策、建設創新型城市提供理論依據。

三、以組織生態理論為基礎對創意產業的研究:內容與框架

種群(population)與生態環境之間有著復雜的有機聯系,產業與其依存的社會環境也有著復雜的聯系,這種社會環境即企業種群的生態環境。運用組織生態理論來分析創意產業,研究如何通過構建適宜的生態環境來培育或激發創意產業的創新能力,將為制定創意產業發展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如圖1所示)。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研究內容:

1. 明確創意產業的產業特征。除產業的規模性、職業化等構成產業的基本條件外,創新能力是創意產業的顯著特征。與生物界的遺傳變異、自然選擇相類似,創新能力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2. 創意產業所依賴的外部因素構成其生態環境。創意產業生成、發展所依賴的外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構成了產業生態環境。現代化都市的人、財、物、知識、信息等資源為創意產業的成長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通過對上海、杭州、北京等幾個創意產業集群的考察,可以總結出創意產業生存、發展所依賴的一些共同的生態因子,即影響因素。

3. 創意產業的創新行為既依托于又改變著生態環境。創新能力是創意產業生長、發育的核心動力,持久創新能力的培養依托于適宜的生態環境。通過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發展風險投資、培養創新文化等,能夠為創意產業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適宜的生態環境。與生物體類似,組織通過感知環境,在遺傳和行動方式上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同時,組織的適應行為以及組織間信息和能量的流動又對環境發生作用,改變組織所依存的生態環境。創意產業的發展也會對其周邊環境產生影響,促進城市創新氛圍的培育。

4. 創意產業發展規模是產業與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平衡。根據種群增長方程,在種群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會受到環境負荷量的限制,種群密度增加,影響到種群內各生物體的和諧共存。創意產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由于產業規模擴張,生存競爭加劇。只有保持創新能力,才能獲得生存優勢。借鑒種群的增長規律,可以斷定在一定時期,創意產業必將保持適度的產業規模。這既是種內競爭、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也是產業與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平衡。

5. 創意產業的差異化競爭來自于創新能力的競爭,與適宜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自然界中,競爭的根源是資源的稀缺性,生態位重疊程度越嚴重,有限的資源將越稀缺,因此可以通過生態位的分離來減緩競爭壓力。在生態位分化過程中,各物種在其對群落的時間、空間和資源的利用以及相互關系方面,都傾向于用相互補充來代替直接競爭,從而使由多個物種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環境資源。在創意產業中,生存的壓力促使各企業通過產品差異化策略來細分市場,緩解資源的緊張局面。產品差異化來源于企業的創新能力,持久的創新能力導致了創意產業競爭形式的多樣化。所以,創意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實質上是創新能力的競爭。擁有持久的創新能力是創意產業生存與壯大必備要求,構建適宜的生態環境將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以組織生態理論為基礎研究創意產業的價值

創意產業在一些國家已經蓬勃興起,我國的上海、北京等地也開始將創意產業列為拉動城市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產業部門。運用組織生態理論,借鑒生態群落中的一些基本規律,分析創意產業生存、發展所必需依存的外在影響因素,將為制定創意產業發展政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組織生態理論的引入是產業研究視角的創新。組織生態理論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規律應用于對經濟、社會問題的考察。將組織生態理論應用于對創意產業的分析,通過種群與產業的映射、生物體和企業組織的對比,揭示創意產業成長中存在的一些客觀規律。在產業分析方面,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研究視角,屬于產業研究視角的創新。

2. 通過揭示創意產業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關系,明確創意產業的制約因素及其對城市創新環境的影響作用。運用組織生態理論對創意產業的生態環境進行分析。根據生態因子、營養最小法則、生物的指示性等生態規律,揭示創意產業生存、發展所依賴的一些共同的生態因子,是對創意產業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創新能力是創意產業成長的動力所在,與其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如何通過構建適宜的生態環境來培育或激發創意產業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研究目標。現代化都市所具備的人才、文化、咨詢、專利保護等為創意產業的成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便利條件。生物體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同樣,創意產業的創新行為也會對其依存的生態環境發生作用。研究創意產業的創新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揭示創意產業對城市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措施等領域的促進作用,對創意產業的功能及帶動作用進行更為清晰的刻畫,進而促進創新型城市的建設。

3. 明確創意產業的功能、地位,提出創意產業的發展政策。盡管我國一些城市已將創意產業列為未來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部門,但目前在這一領域尚缺乏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政策。通過對創意產業生態環境與創新能力的研究,將針對提高創意產業的創新能力給出具體的對策建議,為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的產業發展政策。

總之,創意產業的生態環境與創新能力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適宜的生態環境是培育、激發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同時,創意產業的創新行為影響、改變著周邊環境。創意產業的不斷成長促使創新文化的培養、創新城市的形成。根據組織生態理論中種群與生態因子的依存關系,創意產業對生態環境的依存關系主要體現在城市基礎設施、文化氛圍、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根據種群增長方程,在生態因子制約下,創意產業規模在一定時期內會通過種內競爭、優勝劣汰,保持合理的規模。創新能力是創意產業的靈魂,是其發展的動力所在。通過分析生態環境的各組成要素,為提高創意產業的創新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項目獲得2006年 “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支持,同時獲得華東理工大學2006年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資助。

――――――――

參考文獻:

[1]上海市經委,等. 創意產業[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2]厲無畏,王如忠. 創意產業――城市發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3]T. E. Graedel, B. R. Allenby著,施涵譯. 產業生態學[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Fischer,C.S.,Carrol,G.R.,Telephone and automobile diffu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02―1937,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

[5]Freeman J Carrol,G?R Hannan,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ath r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

[6]Freeman J Carrol,G?R Hannan,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ath r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4.

[7]John Freeman, Michael T. Hannan,Organizational Ec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Jitendra Singh,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New Directions, 1990.

[9]Hannan,M?T Carroll,G.R.,Dundon,E.A.,Tortes,J.C.,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in multinational context: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in Belgium,Britain,France,Germany,and Ital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

[10]席酉民,等. 經濟管理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美]理查德L.達夫特著,李維安譯. 組織理論與設計精要[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12]羅珉. 管理理論的新發展[M].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13]楊忠直. 企業生態學引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4]郭龍軍,徐艷梅,程昭力. r選擇-k選擇、生態位及企業協同進化[J]. 管理現代化,2005,(2).

篇9

    論文摘要:后現代生態觀對于我們確立科學發展觀視域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體現了人對生命進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選擇。它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強調用一種全新的價值觀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后現代生態觀的定義,起源與演變

    (一)定義

    后現代生態觀,顧名思義就是在批判傳統哲學理論,批判現代性基礎上,以生態學的觀點重新定位人類,重新看待人類在世界中的生存位置。認為人只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聯系的,每一種生物非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生態理由,并對其他存在產生著或大或小的影響。而生態系統是有其自身的平衡規律與資源限制的。人類當代的經濟增長繁榮,實際是以掠奪破壞自然資源,侵害其他物種甚至是人類下一代的生存權利換取,以地球的生態危機為代價的。而最終,將反過來傷害人類自身,導致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在地球上滅亡。因此,后現代生態觀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強調用一種全新的價值觀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用生態學整體主義的世界觀和生態科學的方法論去觀察、評價和調節自然,技術、社會的關系;以尋求人,自然,社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二)起源

    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西方工業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同時也造成森林資源和野生物種的破壞,帶來城市的空氣、水源和生活環境的污染。人們開始關注人類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反思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1933年,德國哲學家阿爾伯特·施韋茲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原則。1949年,美國生態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的論文集《沙鄉年鑒》出版,在該書“大地倫理”一章中,提出,為了保護“生命共同體的穩定、完整和美麗”,需要一種新的大地倫理。在這個生命共同體中,人類只是“普通的成員和公民”

    (三)演變

    20世紀80年代,“地球第一”的概念已經形成,許多哲學家、科學家以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論證自己的環境價值觀念,提出自己的環境保護方式,并開始確立起相對穩定和比較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1981年,斯可利穆衛斯基在倫敦出版了《生態哲學:設計新的生命策略》。1983年,湯姆·雷根出版了在動物權利理論方面的重要著作《動物權利的情形》。羅賓·阿特弗爾德出版了專著《環境問題的倫理學》。生態哲學的突破之代表首數阿倫·奈斯提出的深層生態哲學。深層生態哲學的目的在于克服西方二元論哲學,摧毀西方哲學關于自然的陳舊的思考、范式,變革西方的經濟、政治、社會和制度。所以,生態哲學的任務是人們在自然—技術—社會的關聯中加強對我們生存基礎和我們人類基礎的反思。在技術的運用上趨利避害,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利用自然,重新確立人與社會發展的方向,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生活。

    我國學者余謀昌在《生態哲學》一書中對生態哲學的特點作了概括:“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哲學方向。它產生于人們對當代生態危機的哲學反思,以及生態學發展的理論概括。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世界觀,它用生態學整體性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和解釋現實世界。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方法論。它以生態學方式思考,是科學的生態思維。”

    生態哲學家強調人類應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及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與組織方式中違背生態規律之處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層的改造。如一些生態哲學家指出的,“可持續發展”應以可持續的生態圈為前提。深層生態學從現代生態意識的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出發提出的現代環境價值新觀念,對社會學來說是富有啟迪的。它們從根本上有利于人們轉變傳統的思想價值觀念,對人與自然環境作出新的觀照與思考,促進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相處,推動人、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整體性的生態倫理思想

    有機整體觀是后現代生態觀的一個基本主張,它認為世間萬事萬物是聯結在一起的有機整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依賴,整個世界是一個生命整體,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與其他物種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其他物種的存在狀態關乎人類的生存質量。因此,整體的性質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整體和部分之間的差別是相對的,聯系才是基本的。有機整體論也被稱為新有機論,是一種生態主義世界觀。它強調有機創造性、內在聯系性,力圖克服現代性的機械觀和二元論方法,主張內在關系不僅是生命體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最基本的物理單位的基本特征。有機整體觀承認物種的獨特性和價值,但沒有將價值總體化和絕對化,與絕對生物中心主義不同的是,它承認人的特殊性并對之有適度的凸顯,在這種世界觀看來,人類的經驗也向這個星球注人了許多據我們所知其他物種所不能有的經驗。人際關系和人類的創造力所特有的享樂的特性具有獨一無二的內在價值。我們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點絲毫不有損于我們已實現的價值的獨到之處。

    在生態學中,人的悲劇性的弱點是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恰好相反),是其征服、人化、馴養、侵害、剝削每一自然事物的強迫癥。另一位美國學者查爾斯·詹克斯也于1986年發表《什么是后現代主義?》,明確指出后現代主義世界觀承認全球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聯系的生態學觀點。到了1989年,英國學者史蒂文·康納將生態思想定位為后現代思想:人們已經以各種方式指出,生態學思想是后現代思想,因為它不是要我們將文化與自然的關系設想為同一的、附屬的或對立的,而是要我們將其設想為動態的、差異的、相互交流的。在同一年里,美國出現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聲稱:生態學為后現代世界觀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

    后現代主義從解構轉向建構時,其生態學維度已經逐漸生長起來。生態批評既是這種成長的結果,又是其內在動力。作為聚焦于文學的生態學實踐,作為建設性的后現代的一支理論勁旅,它將現代性的思想基礎即機械自然觀、單一性的男性精神、經濟主義意義觀等視為現代性危機和生態危機的深層根源,并對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檢省。在深人發掘這些作為現代性的深層思想基礎的各種理念、因素與生態危機之間的內在聯系的同時,它倡導有機自然觀、恢復女性的文化象征,標舉后現代的生態世界觀,提倡后現代的生活方式,從而消除現代性的危機,重建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人與地方的關系。其目的,是想探尋恢復生態、救贖人類的理想之路。

      后現代生態觀的批判目標是單一性的現代性世界觀。對現代性世界觀的深層思想根基的檢省和批判,構成了這一思潮的主要內容。生態后現代主義者認為,現代性危機尤其是現代精神的危機,與男性精神的單向度膨脹擴張和女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有著密切的聯系。這種文化維度的缺失引發了嚴重的結果,造成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緊張和惡化,時至今日,這種單面精神仍在繼續產生著影響,而且,它在現代大規模破壞性技術中的體現使得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有更大的破壞性。美國后現代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大衛·雷·格里芬批評笛卡爾式的自然觀說:按這種觀念,“在決定對待自然的方式時,人類的欲望及其滿足是唯一值得考慮的東西。這就意味著一種掠奪性的倫理學:人們不必去顧及自然的生命及其內在價值;上帝明確地規定了世界應由我們來統治(實質上是‘掠奪’)。

    后現代主義則傾向于把人類當作自然的一部分,強調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連續性的親緣關系。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各種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環境因素及它們的關聯性,都是相互依賴的。因而,后現代生態世界觀強調自然世界本身的“內在價值”,要求將道德關懷的對象從社會擴展到整個生命和自然世界。激進的生態中心主義者甚至說寧愿殺死一個人而非一條蛇,也就是說,對于自然生態平衡的維護來說,他們認為某些瀕危物種的保護,其意義更有甚于某個社會成員的保護。

    生態倫理學現在已經為許多環境主義者所認可,被當作判斷人對環境的行為是否正當的價值基礎:如美國生態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在《大地倫理》中所說的,“一件事情當它傾向于保持生物群體的整體性、穩定性和美時就是對的,反之則是錯的”。和傳統倫理學相比,生態中心倫理學的激進之處表現在它對所謂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激烈批判上。

    由此可見生態中心倫理學和傳統倫理學差別之大。生物中心主義者則體現了類似于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以此與形形的人類中心論或人類優越論抗衡。生物中心主義者認為,既然動物賦有與人一樣的感覺痛苦與快樂的能力,那么也就理所當然地賦有與人同等的生存權利。英國學者彼得·辛格論證說:“如果一個存在物能夠感受苦樂,那么拒絕關心它的苦樂就沒有什么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個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則都要求我們把它的苦樂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樂同樣重要。”

    準確地理解評價國外不同派別的生態學與生態倫理思想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視域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科學發展觀視域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追求的是以價值論為基礎的生態倫理思想

    倫理學的基礎是價值論。價值論講內在價值也講外在價值。所謂內在價值是說事物x自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無須借助其他尺度來衡量;它自身就是尺度。這種價值顯然就是人,也只有人。而外在價值剛好相反,它是指事物y相對具有內在價值的事物x而具有的意義,或被認為是好的;它的價值是由后者經過評價所賦予的,后者是其價值有無、高低和正負的衡量的尺度。這就涉及到了人在歷史性的社會實踐中與之相遇的自然界或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的價值問題。自然界對人所具有的外在價值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自然界的屬人本性”或“自然界的人類性”;這種本性或屬性隨著人的全面發展也會變得日益豐富,換句話說,外在價值是隨著內在價值的提高而不斷增值的。環境保護論者說的“大地的價值”、“森林的價值”等等應該指的是森林或土地相對于人(即內在價值)的外在價值。價值論總應是人本主義的,它認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這種人類中心論至今沒有修正的必要,而且今天西方大多數生態倫理觀仍是這個意義上的人類中心主義。

    從人類中心論的價值論出發仍然可以持對自然進行保護的態度或立場。它的兩個基本方向是:1)屬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存在方式。它具有不斷增加著的外在價值以及無限多樣的可能性,同時也是人類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我們應為了自身發展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更好的利用它,保護它。這就是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當成人與家園的關系。2)屬于人的自然在歷史和社會中中介著人與人的關系,人對自然萬事萬物的關系實際上都是人與人(現實的他人、他民族、古人與未來的人)的利用關系。因此,應本著尊重基本人權和各民族平等發展權、尊重人類共同文明的原則處理有關自然、生態和環境的問題。這就是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看成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這也就是所謂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關系的真正含義。

    反之從生物物種的“內在價值”出發的“生態倫理學”在理論上是難以想像的;希望以自然科學為規范構建某種“科學的生態倫理學”,實際得到的只能是這個自相矛盾的術語本身,因為倫理學總是以價值論為基礎的而自然科學總是標榜價值中立,于是“科學倫理學”最多是一個總擁有零的分配方案。

篇10

[關鍵詞]循環經濟;工業企業;復合生態系統;生態工程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09)02-0050-04

[關鍵詞]河北省2008年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于循環經濟的河北省制藥企業復合生態工程及其評價研究”

(批準號:08457251D)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苗澤華,石家莊經濟學院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市場營銷學科學術帶頭人,研究方向為市場營銷、企業集團管理;

孫增輝,石家莊經濟學院商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

楊樹崗,石家莊經濟學院商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河北石家莊050031)

一、循環經濟的本質是生態經濟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為特征,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和能量流動方式運行的經濟模式,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經濟中自覺遵守和運用生態規律,通過資源高效和循環利用,實現污染的低排放,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循環經濟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結合起來,它既要求物質在經濟體系內多次重復利用,進入系統的所有物質和能源在不斷進行的循環過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續的利用,盡量減少對物質特別是自然資源的消耗,又要求經濟體系排放到環境中的廢物可以被大自然吸收凈化。循環經濟要求企業不僅僅提品本身,而且要求產品利用最大化。循環經濟包括企業、產業園區、城市和區域等層次,這些層次是由低到高依次遞進的,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平臺。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倡導經濟與環境的和諧。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在這種經濟中,人們高強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提取出來,然后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氣和土壤中,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為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與此不同,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應當說是生態經濟理論。生態經濟學是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經濟學原理為主導,以人類經濟活動為中心,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從最廣泛的范圍研究生態和經濟的結合,從整體上去研究生態系統和生產力系統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本質聯系和規律,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簡言之,生態經濟就是一種尊重生態原理和經濟規律的經濟,它要求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與其依托的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理論。生態經濟所強調的就是要把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多種組成要素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察與實施,要求經濟社會與生態發展全面協調,達到生態經濟的最優目標。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三R”為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以生態產業鏈為發展載體,以清潔生產為重要手段,達到實現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經濟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與生態經濟既有緊密聯系,又各有特點。從本質上講,循環經濟就是生態經濟,就是運用生態經濟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也可稱是一種綠色經濟,“點綠成金”的經濟。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為“資源利用――綠色工業(產品)――資源再生”的閉環式物質流動,所有的物質和能源在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環經濟所指的“資源”不僅是自然資源,而且包括再生資源。所指的“能源”不僅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而且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注重推進資源、能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和推行清潔生產,以便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生態經濟與循環經濟的主要區別在于:生態經濟強調的核心是經濟與生態的協調,注重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強調宏觀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循環經濟側重于整個社會物質循環應用,強調的是循環和生態效率,資源被多次重復利用,并注重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資源節約。生態經濟與循環經濟本質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經濟活動生態化,都是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物質循環不僅是自然作用過程,而且是經濟社會過程,實質是人類通過社會生產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也就是自然過程和經濟過程相互作用的生態經濟發展過程。確切地說,生態經濟原理體現著循環經濟的要求,正是構建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

循環經濟在發展理念上就是要改變重開發、輕節約,片面追求GDP增長;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擴張、輕內涵提高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既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一種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時又是經濟發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一體化戰略。循環經濟推行的主要理念包括:1,新的系統觀。它要求從復合生態大系統出發,對物質轉化的全過程采取戰略性、綜合性、預防性措施,降低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過度使用及對人類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使人類經濟社會的循環與自然循環更好地融合起來。2,新的資源觀。不僅要考慮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還必須考慮社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維持良性循環的復合生態系統。3,新的經濟觀。循環經濟是用生態學及生態經濟學規律來指導生產活動的。經濟活動要在生態可承受范圍內進行,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循環是惡性循環,會造成生態系統的退化。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循環,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4,新的生產與消費觀。循環經濟的生產觀念要求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循環經濟提倡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一種對環境不構成破壞或威脅的持續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5,新的發展觀。循環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是人類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受到日益增多的自然懲罰后

重新認識自然界、尊重客觀規律、探索新經濟規律的產物。循環經濟要求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前提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經濟、自然的共存共榮,促進永續發展。

二、循環經濟的生態工程原理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提出了“宇宙飛船理論”。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要靠不斷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資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肆意破壞環境,就會走向毀滅。隨著環境問題在全球范圍內的日益突出。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逐漸從稀缺走向枯竭,以資源稀缺為前提所構建的末端治理范式逐漸為循環經濟范式所替代。他要求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也可稱為資源循環型經濟。

生態工程(Eeologieal engineering)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全球解決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危機,尤其是生態危機加劇,人類面臨著生存與發展巨大壓力,在人們執著尋找解決危機的對策及資源環境保護的背景下產生的,是特定歷史下的產物。它是生態學及其他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發展起來的邊緣學科,也是應用生態學的一個新分支。我國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先生給生態工程定義為:生態工程是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與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結合系統分析的最優化方法設計的、促進分層多級利用物質的生產工藝系統。國際范圍內的生態工程建設異常活躍。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生物物質循環利用生態工程;廢棄水分散治理、系統回收再利用生態工程;清潔能源系統開發組合利用生態工程;生態復臺肥料生態工程;綠色化學工程等等。在發達國家,生態工程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當中。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基本原理:

(1)整體優化原理。以污水的土地處理為例。在污染的生態系統中,污水的土地處理涉及點源控制、污水傳輸、預處理工程、布水工藝、作物選擇和再生水的利用等基本過程。把污水的土地處理看成一個整體,對這些基本過程進行優化,才能達到控制和消除污水對生態系統的危害。

(2)循環再生原理。生態系統一方面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斷合成新的物質,另一方面又把合成的物質降解為原來的簡單物質,并歸還到非生物組分中。如此循環往復,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作用。這樣,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進行著循環和再生。例如,水的循環和再生為生態系統中化學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提供了基礎,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而且還起到了調節氣候、清潔空氣和凈化環境的作用。

(3)區域分異原理。由于生態系統存在著經度和緯度的地域差異,從而導致污染物質在遷移轉化和生態行為上的區域分異,這種區域分異不僅表現為空間位置的不同,也表現為污染物的毒性、循環通量、作用時間、積累和降解等生態行為上的差異。

(4)多樣性主導性原理。系統只有以優勢組分和拳頭產品為主導,才會具備發展的實力。必須以多元化的結構和多樣化的產品為基礎,才能分散風險,增強穩定性。主導性和多樣性的合理匹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5)生態發育原理。發展是一種漸進的有序的系統發育和功能完善過程。系統演替的目標在于功能的完善,而非結構或組分的增長。系統生產的目的在于對社會的服務功效,而非產品的數量或質量。

(6)生態系統的開放原理。生態系統全方位地與系統的外界進行交流。即使是相對獨立的池塘生態系統也是如此,它的四面八方都是與外界相通的,不斷有能量和物質的進入與輸出。生態系統的開放性也表現在熵的交換,生態系統不斷攝入能量,并將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熵排向環境。生態系統本質上不同于孤立的全封閉系統的行為,而在于同環境之間有熵的交換。

(7)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原理。整體性是生態系統最重要的一個特征,也是生態系統的實質和核心。整體性是指系統的有機整體,其存在方式、目標、功能都表現出統一的整體性。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是多個要素結合而形成的統一體,這個系統不再是各要素結合前的分散狀態,集中表現出系統的整體性,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整體性大于各個部分之和;一旦形成了系統,各要素不能再分解成獨立的要素而存在;各個要素的行為和性質對系統的整體性是有作用的,這種作用是在各個要素相互作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

三、循環經濟與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的聯系與區別

循環經濟與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

循環經濟與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一方面,循環經濟與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都以生態學為基礎,都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另一方面,二者的著眼點有所不同,循環經濟主要在宏觀層面上以社會總效益為著眼點,以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為決策依據,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浪費、實現環境保護為目標。而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則主要在微觀層面上以企業效益為著眼點,以企業效益最大化為決策依據,以提高企業生態系統優化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目標,同時兼顧社會生態效益。

四、實施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是促進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

我國是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較低、環境容量不容樂觀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滿足這一目標要求的自然資源儲備的矛盾日益突出,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日益突出。

(1)發展循環經濟需要企業實施復合生態工程。循環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互動的層面:一是微觀層面,即單個企業層面的循環,簡稱小循環;二是中觀層面,即特定區域中企業之間的循環,簡稱中循環;三是宏觀層面,即社會所有企業之間的循環,簡稱大循環。三個層面的循環,表現出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環環相扣,推動大循環的顯著特征。并且,每經歷一次循環,都促使經濟運行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業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單元和微觀基礎,是實施循環經濟的主體,也是體現循環經濟效益最直接的個體,中循環和大循環都是建立在發展生態企業這一小循環基礎之上的。在企業層次,循環型企業在企業內部交換物質和能量,建立生態產業鏈,通過企業內部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約型經營和內涵型增長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只有企業積極參與循環經濟,系統設計并實施企業復合生態工程,促進企業之間的共生與循環,才能更好地推動中觀及宏觀層面的循環,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實施企業復合生態工程是其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從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各種資源的支撐,企業作為耗散結構體,在生產產品滿足需求的同時,是以消耗大量資源、不同程度地污染環境為代價的。而企業實施復合生態工程,就是要按照大循環和中循環的要求,按照復合系統的要求,對企業進行系統地設計,實現傳統增長模式向循環經濟模式的轉變。而企業實施復合生態工程,

也有利于企業主動調整與自然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加強技術創新,變革生產模式,促進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與統一。

(3)企業實施復合生態工程也是全球化及打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一些發達國家不僅非常重視發展循環經濟,重視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實施清潔生產模式,加強產品生態設計,引導綠色消費,而且往往為了保護本國利益,在資源、環境等方面設置了不少發展中國家目前還難以達到的技術標準,從而形成了“綠色貿易壁壘”。這些壁壘對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擴大出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國的工業企業應積極實施復合生態工程,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使我國產品符合資源、環保等方面的國際標準。這對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實施企業復合生態工程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工業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是實施復合生態工程的最大動力。所謂動力是指工業企業受內部及外部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所產生的驅動力總和。工業企業實施復合生態工程,不僅是區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也是自身發展的根本需要。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理論基礎,利用系統生態控制原理及其技術對工業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調整、重組、控制與優化,促進企業趨利避害,以達到工業企業與區域協調發展為目的的系統工程。

五、發展循環經濟的幾點要求

循環經濟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種社會探索,已經在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并作為一種可借鑒的方式給予發展中國家以啟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深化調整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階段,探索循環經濟運行模式已成為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盡管目前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是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模式已成為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政策的主流,循環經濟戰略必將會全面實施。因此,我們必須對它保持高度的關注,用良好的運行模式設計和制度保障建設促進循環經濟戰略的貫徹落實。

1,制定相關經濟政策,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扶持循環經濟應該體現在:逐步提高各項排污費用,使污水、垃圾處理單位達到保本或盈利水平。這樣既可以吸引國內外資金和技術,保證其良性發展,也可以促使全社會加快實行清潔生產,減少排污,提高社會產品的循環率。同時,對清潔生產工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等鼓勵措施。

2,加快環境市場建設,發揮市場對循環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我國的環境市場雖然說已經有了一定發展,但是還相當不成熟。因此,需要采取一些舉措以振興我國的環境市場。首先,要有效地發揮環境法規的制約作用,確保他們能對環境產業的開拓和發展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其次,要有效地提高環保設備的運行效率。第三,還需要加強政府對環境產業的管理職能,促進環境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

3,加快循環經濟相關理論的研究和科技發展,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每一個原則的貫徹都離不開先進的處理和轉化技術,也離不開先進設備的開發和更新。

4,加強循環經濟的宣傳和教育,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在經濟、管理、環境專業等高等教育中,設置循環經濟相關課程,提高將來各級管理人才的循環經濟意識。通過各種媒體和手段,大力開展循環經濟的宣傳活動,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和垃圾分類等,使社會各階層人群了解并認可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