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脆弱生態區;生態敏感性;生態環境問題;區劃;淮河流域
[JP3]中圖分類號 Q149;X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10-0169-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29
我國自然條件復雜多樣,人類活動歷史悠久,生態系統受到深刻的影響,可以說生態環境先天脆弱。脆弱生態區是指穩定性差、對自然或人為干擾比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擾時易向生態退化方向發展的生態環境區域[1]。隨著人類干擾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的敏感性日益凸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越來越顯著[2-3]。研究脆弱生態區的生態系統特征、空間格局及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加強脆弱生態區環境保護、整治恢復退化生態系統的關鍵,也是實現區域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脆弱生態區區劃為認識脆弱區的生態系統特征、形成機制和脆弱單元劃分提供了科學方法。
生態區劃概念自提出以來,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成為國際宏觀生態學領域的研究熱點,相繼編制了世界各大洲的生態區劃圖[4-6]。我國學者在自然區劃工作的基礎上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生態區劃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提出了不同區域、不同尺度的生態區劃方案[7-14]。然而有關脆弱生態區的區劃研究還非常薄弱,鮮有研究報道,亟需加強這方面的理論和應用研究[15-16]。本文以淮河流域為例,在分析生態系統敏感性空間分異的基礎上,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態區區劃方案,以期為流域內脆弱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區概況
淮河流域地處111°55′-121°25′E、30°55′-36°36′N,介于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之間。地形總體上西高東低,西部、西南及東北部為山地、丘陵,其余為平原,平原面積約占2/3。氣候屬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類型,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以南為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
11-16 ℃,平均日照2 000-2 650 h,平均降水量888 mm,無霜期200-240 d。
淮河流域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和山東5省40個市、181個縣(市),面積27×104 km2,人口1.72×108,耕地
1 272×104 hm2。流域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較好,但是工業發展還相對落后,加之人口分布密集,尚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近年來,隨著資源的高強度開發利用,生態系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水環境污染、水旱災害、礦區塌陷、耕地質量退化等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生態系統越來越敏感,脆弱生態區面積逐漸擴大。
2 研究方法
2.1 生態敏感性評價
生態敏感性是指生態系統對自然干擾和人類活動的敏感程度,反映區域生態系統遇到干擾時發生生態環境問題的可能性和程度[17-18]。本研究根據淮河流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選擇土壤侵蝕、鹽漬化、沙漠化和酸雨等進行生態敏感性評價。評價方法和分級標準依據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年的《生態功能區劃暫行規程》。數據資料包括流域的植被、土壤、氣象、高程圖、TM影像、土地利用等。
2.1.1 土壤侵蝕敏感性
根據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土壤侵蝕敏感性選擇降水侵蝕力R值[19]、土壤質地、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蓋等因子進行評價,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ESj為j空間單元土壤侵蝕敏感性,Ei為i因素敏感性等級。
陳杰等:淮河流域脆弱生態區生態系統特征及區劃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 第10期2.1.2 鹽漬化敏感性
鹽漬化敏感性評價,首先根據地下水位劃分敏感與不敏感區,再利用蒸發量/降雨量、地下水礦化度與地形指標進行敏感性評價,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YSj為j空間單元鹽漬化敏感性,Yi為i因素敏感性等級。
2.1.3 沙漠化敏感性
沙漠化敏感性利用濕潤指數、土壤質地、冬春季大風天數及冬春季植被覆蓋等進行評價,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DSj為j空間單元沙漠化敏感性,Di為i因素敏感性等級。
2.1.4 酸雨敏感性
生態系統酸雨敏感性是指酸雨的間接影響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改變的相對難易程度,與區域的氣候、土壤、母質、植被及土地利用等因素相關。研究根據周修萍提出的指標體系進行酸雨敏感性評價[20],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Sj為j空間單元酸雨敏感性,Ai為i因素貢獻率,Ii為i因素權重。
2.1.5 綜合生態敏感性評價方法
綜合考慮生態系統對土壤侵蝕、鹽漬化、沙漠化和酸雨的敏感性,采用最大值法,通過ArcView的空間分析功能,計算不同空間單元的綜合生態敏感性。公式如下:
2.2 區劃原則與方法
脆弱生態區區劃是在一定的原則和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脆弱生態環境形成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來劃分區域單元,為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整治服務。因此,區劃應遵循以下原則:區域分異和等級性原則,是脆弱生態區區劃的理論基礎和逐級劃分的理論依據;綜合分析和主導因素原則,脆弱生態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區劃必須抓住主要因素和主導類型;相似性和差異性原則,通過識別區域內的相似性和區域間的差異性,來劃分不同的脆弱生態單元;服務脆弱生態環境整治恢復原則,是脆弱生態區區劃的一個重要原則。
區劃方法主要是利用GIS技術自上而下進行分區[14]。首先根據生態敏感性評價結果和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劃分出幾個大區,然后再根據地形地貌、脆弱主導類型、生態系統特征、生態敏感性程度、人類活動因素等細化脆弱生態環境單元。在劃分區域單元和命名過程中還考慮了流域的水環境污染、洪澇災害和質地災害等因素[21-22]。
3 淮河流域生態系統敏感性特征
3.1 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間分布特征
水土流失敏感區占流域總面積的99.46%,以輕度敏感為主,中度及以上敏感區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和東北部的山地丘陵區(見圖
1-a)。極敏感區僅占0.04%,分布在大別山區,尤其是安徽六安市;高度敏感區1.47%,集中分布在沂蒙山區,涉及臨沂、日照、濟寧、棗莊和淄博等市;中度敏感區5.90%,散布于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江淮丘陵、蘇北低山丘陵以及沂蒙部分山區;輕度敏感區占
92.05%,廣泛分布于平原區。
3.2 鹽漬化敏感性空間分布特征
鹽漬化敏感區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區,以中度敏感和極敏感為主,輕度及以上敏感區占流域總面積的62.54%(見圖1-b)。其中,極敏感區占6.73%,絕大部分分布在鹽城、連云港和南通的沿海平原,日照及山東、河南、安徽三省接壤的區域有少量分布;高度敏感區0.50%,分布于洪澤湖至高郵湖地區;中度敏感區47.22%,主要分布在黃淮平原和沂沭平原;輕度敏感區占8.09%,分布于中度敏感區的周邊地區;不敏感區為丘陵山地,占37.46%。
3.3 沙漠化敏感性空間分布特征
沙漠化敏感性分布類似于鹽漬化,集中在平原地區,以中度敏感為主,敏感區占流域總面積的67.80%(見圖
1-c)。其中,極敏感區占1.35%,主要分布在黃河沿岸的鄭州和開封;高度敏感區占1.42%,集中分布在濟寧西北部;中度敏感區占65.03%,廣泛分布在皖北、豫東、魯西南和平原;不敏感區占32.20%,主要是山地丘陵。
3.4 酸雨敏感性空間分布特征
淮河流域對酸沉降比較敏感,敏感區占總面積的
85.93%,中度及以上敏感區主要分布在森林植被區域(見圖1-d)。其中,極敏感區占7.15%,分布在桐柏山、大別山及江淮丘陵;高度敏感區占8.46%,分布于極敏感區周邊、沿海和魯豫邊界兩側;中度敏感區占8.95%,分布于伏牛山、沂蒙山區、大別山等地;輕度敏感區占61.37%,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不敏感區占14.07%,零散分布于輕度敏感區之間。
3.5 綜合生態敏感性空間分布特征
淮河流域綜合生態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為主,幾乎沒有不敏感區(見圖1-e)。其中,極敏感區占流域總面積的15.0%,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別山、沿海、魯豫黃河(廢黃河)沿岸地區;高度敏感區占9.0%,分布于駐馬店、信陽、沂蒙山區和江淮丘陵;中度敏感區面積最大,占66.59%,分布在流域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區;輕度敏感區占9.41%,分布在洪澤湖周邊及沂蒙山區、伏牛山的山間盆地。
4 淮河流域脆弱生態區區劃
4.1 分區等級及命名方法
本研究采用3級分區體系,根據流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和生態敏感性評價結果,劃分脆弱生態區;然后根據中小地貌特征和區域脆弱主導類型劃分脆弱生態亞區;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小地貌特征、退化生態系統類型、生態敏感性程度與人類活動因素劃分脆弱生態地區。
各級脆弱生態區命名規則如下:脆弱生態區,大地貌類型+脆弱生態主導類型組合,反映脆弱生態環境大尺度區域分異規律;脆弱生態亞區,中小地貌類型+脆弱生態主導類型,具有相似的脆弱生態成因和脆弱生態主導類型;脆弱生態地區,小地貌類型+生態脆弱程度+人類活動因素,脆弱成因、脆弱特性、恢復和整治技術基本相同。
4.2 脆弱生態區區劃方案
一級區按照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劃分為3大區域,即伏牛山―淮陽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態區、黃淮平原鹽漬化沙漠化脆弱生態區和山東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態區,在此基礎上,再逐級劃分出13個二級區(脆弱生態亞區)和43個三級區(脆弱生態地區)(見圖2)。
Ⅰ伏牛山―淮陽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態區
Ⅰ-1伏牛山水土流失脆弱生態亞區
Ⅰ-1-1鄭滎農業生態地區
Ⅰ-1-2嵩山水土流失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1-3汝嵩魯水土流失輕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1-4平許農業生態地區
Ⅰ-2桐柏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態亞區
Ⅰ-2-1南陽盆地農業生態地區
Ⅰ-2-2桐柏山水土流失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3大別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態亞區
Ⅰ-3-1大別山北麓丘陵崗地農業生態地區
Ⅰ-3-2大別山水土流失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4江淮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態亞區
Ⅰ-4-1霍壽六丘陵崗地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4-2江淮分水嶺水土流失輕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4-3鳳定明丘陵崗地水土流失輕度脆弱生態地區
Ⅰ-4-4張八嶺水土流失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黃淮平原鹽漬化沙漠化脆弱生態區
Ⅱ-1魯西南平原鹽漬化沙漠化脆弱生態亞區
Ⅱ-1-1[JP2]魯西沿黃沙漠化鹽漬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1-2西南鹽漬化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1-3南四湖濕地脆弱生態地區
Ⅱ-2豫東平原鹽漬化沙漠化脆弱生態亞區
Ⅱ-2-1[JP3]黃泛平原沙漠化鹽漬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2-2許漯平原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2-3[JP3]商周平原鹽漬化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2-4豫南平原農業生態地區
Ⅱ-3沂沭泗地區鹽漬化脆弱生態亞區
Ⅱ-3-1豐沛碭蕭黃泛平原鹽漬化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3-2皇藏峪銅山丘陵崗地水土流失輕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3-3宿淮中部黃泛平原鹽漬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3-4[KG(*25]駱馬湖平原鹽漬化輕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3-5[JP3]東贛低山丘崗水土流失輕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3-6沂沭平原鹽漬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4淮北平原水環境污染脆弱生態亞區
Ⅱ-4-1潁洪河間平原水環境污染地表沉降脆弱生態地區
Ⅱ-4-2渦淝河間平原水環境污染脆弱生態地區
Ⅱ-4-3[KG(*25]淮北平原東部鹽漬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5淮河中下游濕地與農業生態亞區
Ⅱ-5-1淮河中游行蓄洪區脆弱生態地區
Ⅱ-5-2淮蚌煤炭開采塌陷鹽漬化脆弱生態地區
Ⅱ-5-3洪澤湖濕地脆弱生態地區
Ⅱ-5-4天長平原鹽漬化中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5-5高郵湖濕地脆弱生態地區
Ⅱ-6里運河以東農業生態亞區
Ⅱ-6-1蘇北灌溉總渠農業生態地區
Ⅱ-6-2里下河平原澇漬脆弱農業生態地區
Ⅱ-7海岸帶鹽漬化脆弱生態亞區
Ⅱ-7-1濱海平原鹽漬化極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7-2云臺山鹽漬化水土流失輕度脆弱生態地區
Ⅱ-7-3沿海沼澤濕地極度脆弱生態地區
Ⅲ山東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態區
Ⅲ-1魯中山地水土流失脆弱生態亞區
Ⅲ-1-1寧兗鄒滕沙漠化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Ⅲ-1-2[KG(*25]蒙山西部水土流失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Ⅲ-1-3沂蒙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中高度脆弱生態地區
Ⅲ-1-4臨蒼郯莒農業生態地區
Ⅲ-2山東半島水土流失脆弱生態亞區
Ⅲ-2-1沭東丘陵水土流失輕度脆弱生態地區
4.3 主要脆弱區生態環境
沿海鹽漬化脆弱區:受海洋潮汐和成土過程的影響,沿海灘涂及毗鄰平原土壤鹽漬化嚴重。沿海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由于圍墾和濕地開發,致使沿海灘涂、濕地面積日益減少,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
沂蒙山區水土流失脆弱區:天然植被破壞殆盡,是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農業植被面積最大,分布于平地和低丘;灌叢分布在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問題突出;闊葉林、針葉林面積不大,分布在人類活動影響較小的海拔較高的區域。
淮北平原水環境污染脆弱區:光熱水等條件良好,適于農業的綜合發展,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目前水環境污染嚴重、水旱災害頻繁,地下水超采突出,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導致地面沉降的發生。
桐柏山―大別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區:自然植被保存較好,降水量豐富,水土流失相對嚴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也有發生。由于質地構造、植被組成及降水量大等因素,生態系統對酸雨敏感性高,是淮河流域酸雨最敏感的地區。
5 結 語
淮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和煤炭基地,在農業生產和能源開發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多年以來對資源高強度的開發利用,也產生了多種生態環境問題,造成脆弱生態區不斷擴展,生態系統趨于退化,嚴重影響了區域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也是我國許多地方普遍面臨的困境。如何遏制脆弱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恢復重建退化生態系統,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必須重視的緊迫問題。
脆弱生態區是在自然和人為干擾下形成的,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敏感性強、穩定性差是其顯著特點[1]。生態敏感性評價為分析脆弱生態區生態系統特征提供了方法。淮河流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除了土壤侵蝕、鹽漬化和沙漠化等以外,還有水污染、旱澇災害、地質災害等[21-22],由于缺少詳細的資料,文中僅對土壤侵蝕等生態敏感性進行了評價,其他因素只是在脆弱區劃分和脆弱單元命名時予以考慮,這在以后的研究中還需要加強。
脆弱生態區區劃的目的是通過分析區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結合生態系統敏感性評價,劃分出不同的脆弱生態區單元,為合理利用資源、制定區域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脆弱區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基礎。本研究初步將淮河流域劃分為3個脆弱生態區、13個脆弱生態亞區和43個脆弱生態地區,基本上反映了流域脆弱生態區的生態系統特征和空間分布格局,有助于確定脆弱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整治的重點和措施,同時也為其他區域開展脆弱生態區區劃研究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趙躍龍.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分布及其綜合整治[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Zhao Yuelong.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Vulnerable Environment Types and It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9.]
[2]劉燕華,李秀彬.脆弱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Liu Yanhua, Li Xiubin. Vulnerable Eco-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07.]
[3]冷疏影,劉燕華.中國脆弱生態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框架設計[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9,9(2):40-45.[Leng Shuying, Liu Yanhu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Fragile Environment of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9, 9(2): 40-45.]
[4]Bailey R G.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Geoforum, 1985, 6(3): 265-275.
[5]Bailey R G. Ecoregions: the Ecosystem Geography of the Oceans and Continent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nc, 1998.
[6]Loveland T R, Merchant J M. Ecoregions and Ecoregionalization: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34(Suppl.1): 1-13.
[7]侯學煜.中國自然生態區劃與大農業發展戰略[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8.[Hou Xueyu.China Natural Ecological Reginalization and GeneralizedAgriculture Strategy[M].Beijing:Science Press,1988.]
[8]傅伯杰,陳利頂,劉國華.中國生態區劃的目的、任務及特點[J].生態學報, 1999,19(5):591-595.[Fu Bojie,Chen Liding,Liu Guohua. The Objectives,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J].Acta Ecologica Sinica,1999,19(5):591-595.]
[9]傅伯杰,劉國華,孟慶華.中國西部生態區劃及其區域發展對策[J].干旱區地理,2000,23(4):289-297.[Fu Bojie,Liu Guohua, Meng Qinghua. Eco-regionalizationofWestChinaanditsRegional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J].Arid Land Geography,2000,23(4):289-297.]
[10]“河北省生態與災害研究”課題組.河北省生態區劃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19(5):
82-85.[Research Team of“Hebei Ecology andDisaster”.Research on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3,19(5):82-85.]
[11]鄭度,葛全勝,張雪芹等.中國區劃工作的回顧與展望[J].地理研究,2005,24 (3):330-344.[Zheng Du,Ge Quansheng,Zhang Xueqin,et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Retrospect and Prospect[J].GeographicalResearch,2005,24(3):330-344.]
[12]常兆豐,李發江.民勤荒漠生態區劃研究[J].干旱區地理,2007,30(5):253-258.[Chang Zhaofeng, Li Fajiang.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Minqin Desert in Gansu[J]. Arid Land Geography, 2007, 30(5): 253-258.]
[13]倪健,郭柯,劉海江等.中國西北干旱區生態區劃[J].植物生態學報,2005,29(2):175-184.[Ni Jian, Guo Ke, Liu Haijiang, et al.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Arid Lands Northwestern China[J].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005, 29(2): 175-184.]
[14]傅伯杰,劉國華,陳利頂等.中國生態區劃方案[J].生態學報,2001,21(1):1-6.[Fu Bojie, Liu Guohua, Chen Liding, et al. Scheme of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1, 21(1): 1-6.]
[15]申元村.中國脆弱環境區劃的初步研究[A].見:趙桂久,劉燕華,趙名茶.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與恢復技術研究[C].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69-76.[Shen Yuancun. A Study on the Regionalization of Vulnerability Environment in China[A]. In: Zhao Guijiu, Liu Yanhua, Zhao Mingcha. Study 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of Eco-environment[C]. Beijing: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5: 69-76.]
[16]孔慶云,寇文正,陳謀詢.烏蘭察布盟生態脆弱區區劃的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5,(1):35-38.[Kong Qingyun, Kou Wenzheng, Chen Mouxun. Discussion on Division of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Regions in Wulanchabu League[J].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5, (1): 35-38.]
[17]歐陽志云,王效科,苗鴻.中國生態環境敏感性及其區域差異規律研究[J].生態學報,2000,20(1):9-12.[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Miao Hong. China’s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0, 20(1): 9-12.]
[18]劉康,歐陽志云,王效科等.甘肅省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及其空間分布[J].生態學報,2003,23(12):2711-2718.[LiuKang,Ouyang Zhiyun,WangXiaoke,et al.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Gansu Provinc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3,23(12):2711-2718.]
[19]王萬忠,焦菊英.中國土壤侵蝕因子定量評價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1996,16(5):1-20.[Wang Wanzhong Jiao Juying.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Soil Erosion Factors in China[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6, 16(5): 1-20.]
[20]周修萍.我國東部七省生態系統對酸沉降的相對敏感性[J].農村生態環境,1996,12(1):1-5.[Zhou Xiuping. Study on the Relative Sensitivity of the Ecosystems in East China to Acid Deposition[J]. Rural Eco-Environment, 1996, 12(1): 1-5.]
篇2
駝絨藜種子橢圓形,千粒重2.5~3.0g,具有后熟特性。通常在自然貯藏條件下,種子壽命為8~10個月,被稱為短命種子,但在內蒙古西部干旱地區和生產實踐表明,駝絨藜種子可維持發芽率達18個月。據栽培觀察,溫度在4℃左右時,土壤水分適宜,種子很快萌動,在溫度25℃時,24h之內發芽率可達75.9%。駝絨藜是一種溫帶旱生半灌木,適宜于≥10℃年積溫1700~3000℃及年降水量在100~200mm的干旱與半干旱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土壤為棕鈣土、灰鈣土、灰棕荒漠土或棕色荒漠土。主要分布于荒漠地帶,也可進入荒漠草原地帶。在上述地帶的山地、山麓、山間谷地以及河岸沙丘等處,形成單純優勢群落,或與其他小半灌木及多年生禾草等共同組成不同類型的駝絨藜群落。
駝絨藜的經濟價值
1營養特點與飼用價值駝絨藜是營養豐富、品質優良的飼用植物,尤其是幼嫩枝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隨著生育期的增加,植株體逐漸老化,粗蛋白含量逐漸下降,而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含量有所增加,見表1。駝絨藜放牧地在冬春季是抗災保畜的重要基地。因其植株較高,大雪不易全部覆蓋,地上部分莖保存良好,牲畜易從雪下采食到枝條,這具有較大且獨特的飼用意義。近幾年,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試驗示范中心在四子王試驗基地種植的駝絨藜和其他旱生牧草如冰草(Agropyroncristatum)、木地膚[Kochiaprostrata(L.)Schrad.]、苜蓿(MedicagosativaLinn)、錦雞兒(Caraganasinica)組合建植的人工草地是荒漠草原區效果顯著的放牧地、割草地和草場改良方法。
2適口性駝絨藜的當年生枝條和葉片為各類牲畜終年采食的飼草,在各種家畜中,駱駝與山羊、綿羊四季均喜食,秋冬最喜食,綿羊與山羊除喜食其嫩枝外,亦喜食其花序及果實,馬四季均喜采食,牛的適口性較差。天然駝絨藜草地放牧條件下,最適宜利用的年限為1~6年,內蒙古人工建植的駝絨藜草地可刈割或放牧利用10~15年。牲畜采食駝絨藜的部位主要是當年生的幼枝嫩葉。秋季霜打后,枝條變軟,適口性提高;冬季葉脫落,枝條干硬,適口性下降,家畜只采食頂部1/3~1/2的較細部分;降雪后,硬枝條變軟,適口性有所提高。
3產草量由駝絨藜組成的天然草地因分布的生態地理區域不同而產量各異,一般在年降水量200mm的地區即能正常生長并形成一定的產量。據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原內蒙古畜牧科學院)多年研究的結果顯示,華北駝絨藜現蕾期單株鮮重200~600g,干鮮比1∶16,莖葉比45.4∶54.6,地上植物量7500~11250kg/hm2,籽實375kg/hm2。1株駝絨藜可產新鮮飼料0.5~1.8kg,或風干飼料0.21~0.8kg。由此可見,駝絨藜不僅可以收獲相當可觀的地上植物量,而且種子產量也較高。
建植技術
駝絨藜在荒漠草原區直播很難成功,但根據多年推廣種植的經驗,總結出較為成熟的人工栽培技術和模式。目前,生產利用中主要推廣小面積育苗大面積移栽技術。小面積育苗采用種子撒播(播量每667m21.5kg)或條播(播量每667m21kg,行距20~30cm),淺覆土,播深1cm。夏季搶雨播種,最佳播種時間為7月中旬—8月上旬。育苗6月齡以上植株即可移栽,起苗后可在土壤化凍前進行假植。春季移栽成活率72.6%,秋季移栽成活率90%以上。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推廣利用價值
在北方農牧交錯帶和牧區進行以人工種草及草場改良為主要內容的草業建設,恢復植被,是這一地區生態建設的主體。西部干旱地區生態建設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缺乏適宜的當家草種,以及牧草旱作種植不易成功等,嚴重影響了生態建設的進程。如何在干旱地區提高人工種草的成活率,選擇適宜的牧草品種是關鍵所在。選擇適宜干旱地區種植的優良牧草品種,一方面應引進優良牧草進行引種栽培試驗篩選;另一方面更應當注重立足于本地區,將本地優良的野生牧草資源引種馴化栽培,從而進行生產開發和利用。
篇3
科技關注民生
多年來,兵團廣大科技工作者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現實需求,開展民生科技行動。兵團“十一五”社會發展規劃中,科技工作者將以醫藥衛生、水資源、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城鎮化建設、公共安全、農業生物技術應用研究與示范、清潔發展機制為主要內容,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醫藥衛生方面:以創新藥物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為重點,開展新藥創制,常見病、地方病、多發病研究,建立了全民健身指導指標體系,注重藥品、食品、飲水安全檢測,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源性疾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的監測技術研究。建立了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性疾病資源庫,進一步完善了科研、生產相結合的疾病預防控制技術體系。
水資源方面:開展了水資源評價、承載力、合理利用等技術的研究開發,建立了不同類型的節水科技示范工程。
環境保護方面:以荒漠化和鹽漬化控制與治理為重點,開展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土地鹽漬化等綜合治理;綠洲生態環境安全與生態經濟系統重建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農業“五防一治”技術(防凍、防雹、防旱、防蟲、防風和治理殘膜污染);作物秸稈高效綜合利用技術、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及控制技術的研究,建立了兵團較完善的生態與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循環經濟方面:以“減量、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開展了農用殘膜及廢舊塑料、作物秸稈、工業廢水、工業廢棄物、包裝材料等再利用的技術研究,建設了石河子循環經濟技術示范園。
城鎮化建設方面: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開展了兵團師、團城鎮規劃與定位,城鎮建設與節能,城鎮建設與環境,城鎮廢棄物處理,城鎮水安全與合理利用,城鎮綜合服務體系等技術研究。
公共安全方面:在公共衛生、事故災害和自然災害等方面,開展了應對突發生產事故、自然災害、外來有害物質及生物入侵等的預警預報和預防技術研究。
農業生物技術應用研究與示范方面:開展了生物育種、生物發酵技術的研究,注重分子水平上的生物育種技術與育種方法研究,動植物轉基因與生物安全性評價研究。推進了生物農藥、生物獸藥、生物肥料、動物疫苗、植物生長調節劑、飼料用酶制劑的研制與中試示范。
清潔發展機制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兵團清潔發展機制(CDM)技術服務中心能力建設,開展改善終端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供應方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開發、替代燃料開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減排技術和碳匯等項目開發與示范,重點實施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者通過碳封存或碳匯作用從大氣中消除溫室氣體的項目。
科技改善環境
“十一五”以來,兵團科技服務社會發展成效明顯,在生態治理、環境保護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促進了民生改善。自2007年以來,新疆農墾科學院主持的“干旱半干旱區土壤面源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石河子大學主持的“準噶爾盆地南緣荒漠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技術研究與示范”、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主持的“年產40萬噸電石法聚氯乙烯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工業化示范”等3個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得到國家3954萬元資金支持。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科研院所、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改善了生態環境,為兵團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干旱半干旱區土壤面源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研制出棉田應用的可降解膜在產量上與普通PE膜相當,降解效果明顯,研制的殘膜回收機當年殘膜回收率80%左右,有效減輕了農田殘膜含量,避免土壤板結,增強土壤透氣性。采用新型的素養分管理技術,有效減少氮素的環境排放,氮環境排放量減少8.8%至12.9%。項目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業的增產增收和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準噶爾盆地南緣荒漠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已篩選出適宜沙生植被恢復的灌木頭狀沙拐棗、多枝檉柳、多花檉柳、草本羽毛三芒草四個物種,集成水利、生物、化學和農藝等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技術,總結出綠洲與沙漠交錯帶植被防沙體系構建模式,為廣大新疆鹽漠帶地區植被恢復、保障生態安全、土壤次生鹽漬化的控制和治理、棄耕地生態恢復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示范樣板,保障了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
“年產40萬噸電石法聚氯乙烯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工業化示范”項目,實現生產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達到排放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使傳統電石法聚氯乙烯高污染、高消耗、工藝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構建了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的新概念。在工藝的各個環節,實施資源有效利用,實現節能減排,新疆天業(集團)公司年廢水排放量降幅達70%以上、COD排放量降幅達80%、廢氣排放量下降了70%。“天業”成為了高效環保、節能減排的綠色國企,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保的雙贏。
科技惠及民生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提升百姓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2001年至2008年,獲兵團科學技術進步獎的447個項目中,約36.2%的成果直接惠及民生。這些科學技術成果涉及衣、食、住、行、醫療衛生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以食為天”,在獲獎的項目中,“優質、高產、抗病特種稻新品種新稻10號選育”、“食品中天然色素番茄紅色素、辣椒紅色素、甜菜紅色素、紅花色素的檢測方法研究”等項目,都與“吃”緊密相關;“天然彩色棉紡織產品的開發”、“綠色環保內衣產品開發”等為百姓衣著提供了更多優質的選擇;而“墾區公路鹽脹和凍脹病害防治技術應用研究”、“風積沙路基(墊層)在道路中的應用”、“道路交通事故物證鑒定系統研究”等成果為百姓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西部干旱地區節水技術開發與示范”、“囊型肝包蟲病外膜內外囊完整摘除術臨床及基礎研究”、“兵團農場戶用沼氣生態建設示范與推廣”、“大規模現代化數字化農業技術應用研究與開發”等多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也在更大范圍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提高了生存質量、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
生態保護技術改善生存環境。近年來,兵團應用環保新技術、新成果,有效改善了團場生態條件。大力推廣沼氣技術,充分利用了農業秸稈和牲畜糞便,不僅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推行了清潔生產,而且極大地改善了團場的生態環境。在棉田周圍積極推行頻振式殺蟲燈、楊枝把誘蛾等生物防治技術,不僅減少了防治害蟲過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大大減少了藥物對人、畜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大力推廣環保節能型廁所,雙甕漏斗廁所結構簡單,造價低,可有效降低腸道疾病傳播,改善團場環境衛生。同時,可將發酵的糞便變成田間優質的農肥,既節約能源,又減少了對化肥的使用,使團場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通過環保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使農四師62團、農五師90團等9個團場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36個團場獲得“兵團環境優美團場小城鎮”稱號。
篇4
關鍵詞:桉樹;高產林;營造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7-0216-2
1 大化縣基本概況
1.1 石漠化狀況
大化縣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斜坡上,是廣西最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喀斯特石山巖溶貧困縣,喀斯特石山區基巖率大,坡度陡峭,植物生存環境差、植被生長發育極為緩慢,生態環境極度脆弱,是縣境內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全縣國土總面積275331.1hm2,主要以碳酸巖分布面積為主。根據2009年全縣石漠化調查監測數據表明,全縣石山巖溶地貌面積220264.9hm2,占全縣總面積80%,分布于115個行政村,占全縣156個行政的74%。其中全縣石漠化面積為123443.3hm2,占國土總面積45%,潛在石漠化面積154426.8hm2,占國土總面積56.9%,石山區人口31.2多萬人,其中石漠化地區人口約17.8萬人,占全縣人口44.9萬人的39.6%。石山區水土流失情況比較嚴重,旱災內澇頻頻發生,如不盡快治理,將對周圍石山生態環境構成一定威脅。
1.2 石漠化的危害性
據測定,巖溶地區的成土速值為每年10.4-26t/km2,一般需600-1500年才能溶蝕30cm厚的巖石,積極1cm厚的成土母質,而平均年土壤侵蝕模數高達170噸/平方公里,是其成土數值的6-17倍,這些地區由于森林植被稀薄,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旱災、洪澇災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對水利設施、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據統計,大化縣成立14年間已發生了5次重大自然災害。如1988年發生的大水災;1992年10月-1993年4月發生的大旱災;1994年發生的大水災;1995年4月30-5月2日發生的特大暴雨且局部夾有冰雹:2008-2010年又是全縣大、小水災頻繁發生。而且近幾年來我縣每次發生的自然災害都造成農作物大面積的減產、糧食減收,侵蝕了山林、水塘、水庫和公路,威脅了村屯、道路交通的安全。尤其石山地區洪澇災害頻頻發生,由過去一遇變為兩三年一遇。嚴重威脅我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阻礙了我縣的經濟發展。
石漠化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嚴重危及長江珠江流域各項水利工程設施各項效能的正常發揮。石漠化地區嚴重的土壤侵蝕在大量地、源源不斷地向河流輸送著泥沙,河床淤高。據測定,大化縣目前水土流失面積達18666.7hm2,占國土總面積的6.8%,大化庫區1992-1996年年淤沙量為115億m3左右,巖灘庫區1994-1999年年淤沙量2億m3左右,年侵蝕量92.5萬t,泥石流容易發生面積0.85km2/a,滑坡0.57km2/a,石山土地石漠化率已達24hm2/km2,全縣約有4千多hm2的表土基本流失。每年的水土流入、石漠化面積不斷增加,嚴重地影響了我縣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危及我縣境內兩座水電站及長江、珠江下游地區各項水利工程設施的壽命和各項效能的正常發揮。
1.3 治理的緊迫性
大化瑤族自治縣上世紀90年代已開始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探索和治理試驗,雖然現階段石漠化綜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經驗和成績,但石漠化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據衛星遙感資料顯示,我縣石漠化的速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逐漸加快,擴張速度逐年加快。巖溶地區石漠化已成為大化瑤族自治縣現階段生態建設中面臨的一項突出問題,若再不及時對這些退化系統采取有效的恢復措施,隨著表土的進一步流失,在不遠的將來將逆向演替為不可恢復的石山禿嶺。可以想象到那時,無論將來科學如何發達,不論采取工程治理,還是生物治理,都將消耗巨額的投資。大面積的石漠化對大化的后代子孫來說都將是一個沉重的包袱。而從現在開始石漠化的綜合治理,代價相對要小得多,成效也將十分顯著。
大化瑤族自治縣巖溶區石漠化不僅是現階段生態建設中面臨的一項突出問題,而且嚴重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恢復和重建石山生態系統,已成為大化生態環境治理的緊迫任務,也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統籌規劃,加快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已成為大化瑤族自治縣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
2 桉樹種植
桉樹屬桃金娘科熱帶樹種,原產地在澳洲,因其耐瘠薄、生長快和用途廣而被大量引種。在大化縣對桉樹高產林的營造技術進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大化石縣漠化面積,為大化縣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推廣,現將桉樹高產林的營造技術介紹如下。
2.1 桉樹品種選擇
由于大化縣的年均氣溫為18.2-21.7℃,而最低氣溫在10℃左右,因此在選擇品種時對桉樹的耐寒能力要求不高,但大化縣的干濕季較明顯,要選擇相對比較耐旱的桉樹品選比較好,符合這些條件的可以選擇尾巨桉,它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好。
2.2 造林地的選擇
上述桉樹品種適宜在大化縣低丘陵地區進行種植,由于桉樹耐肥性較強,生長速度較快,因此可以選擇土層深度在70cm以上的地區進行種植,如果種植地區的地勢比較平坦,那么種植效果更佳。
2.3 造林技術
桉樹的造林技術相對比較復雜,從耕作到種植的密度和病蟲的防治等,無論哪一方面都要重視,否則可能都會影響桉樹的生長,現將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2.3.1 備耕 備耕主要為桉林的種植做準備,如積肥,松土等,為桉樹的種植做好充分的準備。
2.3.2 挖穴 在環山環水帶進行挖穴,種植穴的標準為50cm×50cm
×40cm,每株桉樹的間距為2.5-3m。需要注意的是在挖穴時,可以將表面的土壤置于穴的左右兩側,而下層的土壤則放在穴的下方,這樣在回土時就更加方便。
2.3.3 回土和施肥 在回土之前要確保土壤中沒有碎石并且土塊的直徑不能超過4cm,然后將肥料和土壤拌勻,最后填土,一般來說,回土在2月之前完成。
2.3.4 種植密度 根據以往的經驗,桉樹的種植密度在1500株/hm2比較合適。
2.3.5 苗木的挑選和處理 在對苗木進行挑選和處理時選擇那些價格合理比較生長速度相對較快的樹苗,在種植之前,可以將樹苗的根部放在呋喃丹溶液中進行浸泡,這樣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時還可以防止根部被白蟻所食。
2.3.6 種植、補苗 種植季節一般為5-7月。種植時先將袋內營養土稍加壓實,再撕去容器苗塑料袋,用手或鋤頭在穴的中央挖1個洞,栽后用手壓實,深度以根系不接觸肥料為宜,覆土高于營養土面3-5cm即可。
2.4 病蟲害防治
桉樹常見的病蟲或者病癥的防治有以下五種:(1)白蟻。白蟻的防治可以使用滅蟻來進行誘殺,實踐證明效果較好;(2)桉小卷葉蛾。桉小卷葉蛾的防治可以使用濃度為50%的巴丹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進行噴殺;(3)尺蠖。尺蠖對桉樹的破壞力較大,可以使用90%敵百蟲進行噴殺;(4)焦枯病。焦枯病是桉樹常見的病癥之一,可以使用瑞毒霉錳鋅600-8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5)青枯病。桉樹在感染青枯病之后,葉部失水但不脫落,沒有很好的防治方法,將病株進行及時清除,以防感染其他的樹苗。
在進行桉樹種植以后,大化縣的水土流失現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沙漠化面積也從原來的45%減少至現在的25%,大化縣的經濟也呈快速發展的趨勢,由此可以看出桉樹高產林可以有效地緩解水土流失的地區,從而為地區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因此桉樹高產林營造技術在各個沙漠化較嚴重的地區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華富,林中大.桉樹人工林高產栽培的技術分析[J].江西林業科技.2006,(z1):22-25.
[2] 李金.桉樹速豐林高產技術概述[J].吉林農業,2011, (3):19-24.
[3] 李俊,楊平.營造桉樹人工林―林漿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J].企業技術開發,2009,(1):29-33.
[4] 王忠林,陳源,李俊,何仕廣.營造桉樹中林農輪作的經濟效益淺析[J].桉樹科技.2005,(1):41-44.
篇5
關鍵詞 土地利用變化;生態系統服務;生態價值;科爾沁沙地
中圖分類號 F 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7)03-0060-06
土地是陸地自然生態系統的載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資源[1]。土地利用是人與自然生態系統交叉最為密切的環節,它在帶給人類巨大直接利用價值的同時,還兼具改變陸地表層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的間接生態價值[2]。由此,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導致的土地覆蓋變化對維持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3,4]。然而,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大多是公益性的,尚不能直接通過市場反映出來。正是由于人類對這些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認識的局限性,長期以來, 在環境演變的敏感地帶,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半干旱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一直是以耗散環境的服務價值來獲得產品服務功能最大輸出的非持續型方式發展,這種以草地開墾、超載過牧為主體的土地利用活動,加速了區域環境的沙漠化過程,導致區域經濟、生態雙重滯后的局面。由此,量化研究農牧交錯生態脆弱區土地利用的生態服務價值是迫切需要的。有鑒于此,本研究以地處半干旱農牧交錯帶的科爾沁沙地為研究區域,估算土地利用變化引起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改變情況,定量地評價土地利用活動對沙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旨在為研究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土地利用模式,促進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進程以及制定區域生態安全管理決策提供基本的理論支持。
1 研究區概況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科爾沁沙地位于我國東北地區西部,西起燕山山系的七老圖山,東至松遼平原西部,南以努魯爾虎山為界,北接大興安嶺山地南緣。地理坐標為42°41′~45°15′N,118°35′~123°30′E。沙地的主體處在西遼河下游干、支流沿岸的沖積平原上,北部沙地零散分布在大興安嶺山前沖積洪積臺地上[5]。行政區域包括了東部的17個旗(縣、區),主要分布在通遼市、赤峰市和興安盟的科右中旗,并涉及遼寧省彰武縣、康平縣的部分區域和吉林省通榆縣的部分區域,沙地總面積5.18萬km2(1994年全國荒漠化普查數據),約占行政區域總面積(16.46萬km2)的31.5%。
科爾沁沙地處于東北平原向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氣候具有從暖溫帶向溫帶、半濕潤區向半干旱區過渡的特點,年太陽總輻射5 200~5 400MJ/m2,年日照時數2 900~3 100h,年平均氣溫5.2~6.4℃;年降水量343~500mm,降水空間分布為北部少南部多,西部少東部多,年降水的70%~75%以上集中在6、7、8三個月,冬春季降水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1%~16%;年平均風速3.5~4.5m/s,其中1~3月平均風速可達5.0~6.0 m/s,一年內大風日數平均為21~80d,冬春兩季大風頻率可占全年的69~81%[6]。區內主要土壤類型有栗鈣土、黑壚土、沙土、草甸土和鹽堿土等;原生植被景觀為典型草原到森林草原的過渡類型――疏林草原,是傳統的宜牧地區。然而近100多年來,由于受干旱多風等氣候因素和濫墾、過牧、過度樵采等人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動的影響,其原生景觀已被沙丘、沙壟和丘間低地相間分布的沙地景觀所替代。已有研究表明,該區域2000年的沙漠化土地面積為5.02km2,占全國沙漠化土地的47.5%[6] ,是我國沙漠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目前,科爾沁沙地正以1.9%的速度在擴展[5]。
1.2 研究方法
1.2.1 土地利用數據與歸類
研究區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數據來源于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數據庫中的全國1∶10萬土地利用數據庫。該數據為土地資源的二級分類(25類),應用時將其合并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濕地、城鄉工礦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7個類型(見表1)。
土地類型二級類型含義耕地水田、旱地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開荒地、休閑地、輪歇地、草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的農果、農桑、農林用地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指生長喬木、灌木等林業用地草地草地指以生長草本植物為主,覆蓋度在5%以上的各類草地,包括以牧為主的灌叢草地和郁閉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水域河渠、湖泊、水庫坑塘、灘地指天然陸地水域和水利設施用地濕地沼澤地指地勢平坦低洼,排水不暢,長期潮濕,季節性積水或常積水,表層生長濕生植物的土地城鄉工礦
居民用地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其他建設用地指城鄉居民點及縣鎮以外的工礦、交通等用地未利用地沙地、鹽堿地、裸巖石礫地目前還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難利用的土地
1.2.2 土地資源動態度計算
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K)指的是某研究區一定時間范圍內某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變化情況。
式中Ua、Ub分別為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某一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T為研究時段。當T的時段設定為年時,K值就是該研究區某種土地利用類型的年變化率。
1.2.3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
美國學者Constanza等人采用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系數,對全球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進行了估算[8],我國學者謝高地等人總結Constanza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處,在對我國200位生態學者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出中國不同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表[9],用于我國區域生態資產價值的評估。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應用Constanza等人的估算方法或謝高地等人的測評體系,對全國、海河上游農牧交錯區、黑河流域、吉林省以及三江平原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進行了評估[7,10~13]。考慮到科爾沁沙地地處半干旱農牧交錯帶的具體情況,本文采用謝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表(見表2)[9]來計算科爾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氣體調節、氣候調節、水源涵養、土壤形成與保護、廢物處理、生物多樣性維持、食物生產、原材料生產、休閑娛樂共9種生態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V為研究區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元);Pij為單位面積上土地利用類型i的第j種生態服務價值(元/hm2?a);Ai為研究區內土地利用類型i的分布面積(hm2)。
2.1 土地利用變化及分析
從科爾沁沙地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類型及面積變化動態度(見表3)看,全研究區草地和耕地面積所占比例較高,土地利用以農、牧業為主。5年間,科爾沁沙地的耕地和濕地面積有所增加,其余類型面積均在減少。其中耕地明顯增多,面積增加了2 007.93km2,增幅為4.87%,年變化率為0.97%;未利用地明顯減少,面積減少了1 458.74km2,減幅為8.83%,年變化率為1.77%;林地和城鄉工礦用地面積有所減少,年變化率分別為0.45%和0.64%;草地、水域和濕地面積變幅很小,年變化率僅為0.01%~0.26%。
從研究區各旗縣2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數據(見表4)看出,5年間,科爾沁沙地土地利用變化的區域差異性較大,表現為20個旗(縣、區)中有16個旗縣的耕地面積呈增加趨勢,其中12個旗縣的耕地增加部分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轉換而來,以敖漢旗、科左后旗、翁牛特旗、奈曼旗和庫倫旗尤為突出,其耕地面積共增加了1 305.10km2,變化率為7.71%~12.59%,相應地林地和草地面積分別減少了321.33km2和842.51km2,變化率分別為0.99%~21.42%和1.75%~9.13%;科左中旗的耕地面積增加了416.83km2,但其增加部分主要由城鄉工礦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轉換而來。此外,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的草地增幅很大(變化率為11.61%),面積增加了1 050.92km2,幾乎平衡了整個科爾沁沙地喪失掉的草地面積,林地也增加了20.51km2,草地和林地的增加部分全部由未利用地轉換而來;科右中旗的濕地增幅較大(變化率為7.80%),面積增加了43.67km2,主要由草地、耕地轉換而來;康平縣、彰武縣和通榆縣的土地利用結構則較為穩定。
由此表明,在1995-2000年間,科爾沁沙地的主體部分僅有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對其境內61.64%的積沙荒地進行了林草植被建設的有效治理,而大部分旗縣仍維持著毀林毀草開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動。
2.2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
科爾沁沙地1995年和2000年的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及其變化如表5所示。5年間,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中草地的生態價值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4%,其次為林地,約占22%;耕地和濕地的生態價值接近,但耕地面積卻是濕地面積的近10倍;僅占總面積約3%的水域所產生的生態價值約為總價值的9%,而占總面積9%~10%的未利用地所產生的生態價值最小,僅為0.4%。
1995年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額為1 463.67億元,2000年為1 467.36億元。5年間,沙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增加了3.69億元,增幅為0.25%,平均每年增加了7 381萬元,其中各種土地類型生態價值的變化幅度與土地利用類型面積的變化幅度相同。
從研究區各旗縣1995-2000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數據(見表6)看,5年間,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的區域差異性亦很大,表現為凡是將草地、林地和濕地開墾為耕地的大部分旗縣的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呈下降趨勢,以敖漢旗、科左后旗和翁牛特旗尤為突出。雖然這幾個旗縣因耕地面積增大后所產生的生態價值分別增加了2.80億元,1.51億元和1.05億元,但因林地和草地等地類面積減小導致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分別下降了2.57億元,4.08億元和1.04億元;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則由于大面積的沙荒地得到有效治理后轉換為草地、林地、濕地和耕地,其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顯著增大,增加了8.36億元,僅草地的生態價值就增加了6.73億元,占總增加部分的80.5%;科右中旗由于濕地面積大增,其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增加了2.10億元;科左中旗由于大面積沙荒地和城鄉工礦居民用地轉換為耕地,其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增加了1.56億元。
2.3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構成及變化
科爾沁沙地1995年和2000年的各項生態服務價值如圖1所示。從其服務價值構成看,研究區廢物處理、土壤形成與保護、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保護、氣體調節等間接生態服務功能起主導作用,所產生的價值占總價值的88.9%,而食物生產和原材料等直接產出價值僅占總價值的7.3%,娛樂文化價值占總價值的3.8%。表4 科爾沁沙地各旗縣1995-2000年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km2)
5年間,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各項服務價值的變化都很小,但區域差異性很大(見圖1)。例如敖漢旗除了食物生產產出價值增加了7.83%以外,其廢物處理、土壤形成與保護、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保護、氣體調節等間接生態服務價值、原材料產出價值以及娛樂文化價值均呈下降趨勢,其中原材料產出價值和娛樂文化價值均下降了16.33%,氣體調節、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形成與保護以及氣候調節生態價值分別下降了8.75%,8.60%,6.68%,3.95%和3.42%;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無論是直接產出價值還是間接生態服務價值均呈增
3 結 論
(1)科爾沁沙地草地和耕地面積所占比例較高,1995年和2000年分別為47.7%,25.1%和47.6%,26.3%。在1995年到2000年的5年時間里,科爾沁沙地土地利用結構變化幅度較小,其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濕地、城鄉工礦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積的變化率分別為4.87%,-2.25%,-0.03%,-1.32%,0.54%,-3.21%和-8.83%,但區域差異性較大,如敖漢旗的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較為劇烈,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濕地和未利用地面積變化的幅度分別為12.59%,-21.42%,-9.13%,-2.58%,10.94%和1.15%;奈曼旗耕地、林地、草地面積變化的幅度也很明顯,分別為11.14%,-4.51%和-8.34%,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積變化的幅度十分顯著,分別為11.61%和-61.64%。
(2)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廢物處理、土壤形成與保護、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保護、氣體調節等間接生態服務功能起主導作用,所產生的生態價值占總價值的88.9%,而食物生產和原材料等直接產出價值僅占總價值的11.1%。在1995年到2000年的5年時間里,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僅增加了3.69億元,增幅為0.25%,但區域差異性很大,如敖漢旗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下降了2.57億元;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則由于大面積的沙荒地得到有效治理后其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增加了8.36億元。
研究區各旗縣土地利用結構及生態服務價值的變化趨勢表明, 1995-2000年5年間,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增加實質上并非因耕地面積的增加所產生,而主要是由于沙荒地轉換為草地、林地、濕地和耕地以及城鄉工礦居民用地轉換為耕地后引起的生態價值增值所致。敖漢旗和扎魯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各項服務價值的變化趨勢進一步表明,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可換得一時的直接經濟利益,而注重環境的治理則可獲取生態、經濟雙贏的效果。由此,有步驟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生態工程,有效治理沙荒地,有效控制城鎮建設用地的擴展,是恢復和提高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有效途徑,也是該區域生態恢復重建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劉紀遠, 張增祥, 莊大方等. 20世紀90年代中國土地利用變化時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地理研究, 2003, 22 (1):1~12.[Liu Jiyuan, Zhang Zengxiang, Zhuang Dafang, et al. A 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 Changes of Land-use and Driving Forces Analyses of China in the 1990 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1): 1~12. ]
[2] Lambin E F, Ehrlich D. Land-cover Changes in Sub-Saharan Africa (1982-1991): Application of A Change Index Based on Remotely-sense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Indices at A Continental Scale[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7, 61(2): 181~200.
[3] Turner B L Ⅱ, Skole D, Sanderson S,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research Plan[R]. IGBP Report No. 35/ IHDP Report No.7. Stockholm: IGBP, 1995.
[4] Lambin E F, Baulies X, Bockstael N,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 IGBP Report No. 48/ IHDP Report No. 10. Stockholm: IGBP, 1999.
[5] 蔣德明, 劉志民, 曹成有. 科爾沁沙地荒漠化過程與生態恢復[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3.[ Jiang Deming, Liu Zhimin, Cao Chengyou. Desert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Keerqin Sandy Land[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3.]
[6] 王濤. 中國沙漠與沙漠化[M]. 石家莊: 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Wang Tao.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M]. Shijiazhuang: 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Press, 2003.]
[7] 王宗明, 張樹清, 張柏. 土地利用變化對三江平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影響[J]. 中國環境科學, 2004, 24(1):125~128.[Wang Zongming, Zhang Shuqing, Zhang Bai.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of Sanjiang Plain, China[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 24(1): 125~128. ]
[8] Costanza R, Arger R,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 253~260.
[9] 謝高地, 魯春霞, 冷允法等. 青藏高原生態資產的價值評估[J]. 自然資源學報, 2003, 18(2):189~196.[Xie Gaodi, Lu Chunxia, Leng Yunfa, et al. Ecological Assets Valu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2): 189~196. ]
[10] Chen Zhongxin, Zhang Xinshi.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 45(10): 870~875.
[11] 高清竹, 何立環, 黃曉霞等. 海河上游農牧交錯地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變化[J]. 自然資源學報, 2002, 17(6):706~712.[Gao Qingzhu, He Lihuan, Huang Xiaoxia, et al. Dynamics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Farming-pastoral Zone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of Haihe River[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7(6): 706~712. ]
[12] 張志強, 徐中民, 王建等. 黑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J]. 冰川凍土, 2001, 23(4):360~366.[Zhang Zhiqiang, Xu Zhongmin, Wang Jian, et 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1, 23(4): 360~366. ]
[13] 王宗明, 張柏, 張樹清. 吉林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研究[J]. 自然資源學報, 2004, 19(1):55~61.[Wang Zongming, Zhang Bai, Zhang Shuqing.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Jilin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4, 19(1): 55~61. ]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Horqin Sandy Land
ZHANG Hua ZHANG Aiping YANG Ju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 China)
Abstract Studying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can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activity on the regional eco-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of 1995 and 2000, and referring to the table of Chinese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unit area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Xie Gaodi, etc.[KG-0.5mm],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Horqin Sandy Lan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ere estim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from 1995 to 2000, the area of farmland increased 4.87%, the area of forestland decreased 2.25%, and of grassland decreased 0.03%, of water bodies decreased 1.32%, of wetland increased 0.54%, and the land of rural-urban, industrial mining and residents reduced 3.21%, unused land decreased 8.83%. The land use in the study area were different from region to region, as most county kept abusing land by destroying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The tot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Horqin Sandy Land increased from 146.367×109 yuan to 146.736×109 yuan in period of 1995-2000. There was 0.25% net increment of 369×106 yuan, and the increment was not caused by the extent of farmland, but by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n the sandy land in some counties.
篇6
關鍵詞:內蒙干旱地區;高等級公路;生態邊坡; 穩定性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ailure form of slope deform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gr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arid reg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facto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lope, slope protection is proposed using the ecological method, to achieve the least to sabotage the slope stability objectives. And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slope stability, plants play mechanics and hydrology effect its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plants play a negative role. Finally pointed out that the ecological slope construction in arid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it should use more drought tolerance of grass and shrubs, to find suitable for local climate plant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quantitative study o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slope stability problem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West service.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drought area; highway; slope; stability
中圖分類號:S731.8
1 概述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多樣,山地占國土面積的70%以上,內蒙干旱地區地質構造復雜,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區,伴隨著內蒙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鐵路、礦山及工業民用建筑等各種工程的大規模建設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破壞了當地原有植被,形成大面積不同程度的邊坡。如果不采取治理,容易形成新的沙漠。
在修建高速公路等線狀工程時,需要大量的填方和削坡,形成許多人工邊坡,這些邊坡的存在增加了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的發生可能性,對當地的生態平衡破壞規模大、影響持續時間長且范圍大。由于本區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系統比較脆弱,一經根本性的破壞,恢復需要漫長的時間。
生態環境保護和高速公路建設的需要,使得生態邊坡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得到較多的關注,生態邊坡可以理解為利用植物及合適的工程手段處理邊坡中遇到的環境問題,國內外不少研究者對此也付出了大量的工作。在國外,比較系統科學的研究始于工業革命后[1],當時的歐洲為了應對部分地區森林過渡采伐,導致的邊坡侵蝕,頻繁的滑坡和雪崩,堤岸退化等嚴重的環境問題,于19世紀末開始土體生態技術的研究,如今其生態邊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已達到較高水平,從植被選擇、噴播基質配方、施工工藝到養護管理均已經很成熟。植被上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立體式綠化,既能保證邊坡綠化穩定長久,又能美化環境、恢復原有的自然植被。施工工藝上主要采用液壓噴播與客土噴播相結合的原則;我國高速公路邊坡生態研究自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高等級公路的不斷修建,生態邊坡逐漸受到重視。但是我們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針對內蒙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研究成果則更為缺少,如何在內蒙干旱地區發展公路生態邊坡是我國生態保護者和工程建設者的共同責任。這不僅是因為生態邊坡防護上經濟可行,更是由于其具有其獨特的社會效應和生態效應。
文章通過對邊坡破壞形式特點分析,綜合考慮內蒙干旱地區的氣候及生態特征,綜合分析了現有的生態支護方法,并對其在該區的適用性和可行性進行了探討研究,對生態邊坡加固后的穩定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力求使生態邊坡既達到工程安全,又美化生態環境的目標。
2 傳統邊坡工程治理
2.1 邊坡的破壞形式
由于所處的地質環境不同,邊坡的破壞模式也有多種,其中主要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因素破壞和人為因素破壞,又以自然因素的破懷最為廣泛。自然因素有地震、降水侵入、地層節理、張力裂縫等,人為因素有削坡、水土保持不良等。
內蒙干旱地區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災害頻繁,其中不乏規模巨大的不穩定邊坡,小型邊坡更是層出不窮。當修建高等級公路,遇到的邊坡問題十分復雜,如已建成的省際大通道、京藏高速內蒙段等,公路沿線的滑坡非常明顯。
2.2 傳統邊坡治理
邊坡按穩定程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邊坡整體穩定無問題,另一類是可能存在潛在滑動面的邊坡。整體穩定的邊坡只僅需對表面或局部變形破壞采取工程防護措施,而有滑動面的則需需采取增強邊坡穩定性的工程防護措施。
傳統治理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綜合排水,以增加邊坡地層的剪力強度和防止坡面風化與沖刷流失;挖除軟弱或潛在危險的地層;建立支檔結構物;增加邊坡整體穩定性的工程措施;以及化學處理以增加邊坡土層的抗剪強度。主要施工手段有掛網、混凝土噴漿、土釘、微型樁、抗滑基樁、擋土墻、土釘錨桿等。
3 新型生態邊坡治理
內蒙干旱山區修建高速公路時,不可避免地造成深挖高填、原有植被破壞、大量邊坡、水土流失加劇。而傳統邊坡防護措施主要為純工程的防護形式,如灌漿、噴射混凝土等,這些防護形式雖然能夠起到穩定邊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其缺點也較明顯。即地貌破壞,植被難以恢復,生態破壞難以估計;防護效果隨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無自我更新能力;道路景觀效果較差,不利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
篇7
關鍵詞:木材;資源保護;精細加工;高效利用
中圖分類號:TS652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林業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木材消費量不斷擴大。這種背景雖然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林業的發展,但也引發了眾多環境問題,由此產生的自然災害不在少數,如泥石流、土壤沙漠化等。基于此,以保護環境為核心的木材精細化加工概念逐漸被人們重視,這也是做好木材高效、科學利用的關鍵,更是保護環境的主要舉措。
一、木材加工現狀
在目前林業生產中,如何讓有限的木材資源發揮更大、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已成為森工企業工作重點,也是林業部門研究核心。但長期以來,受到我國人口眾多、人民素質低下以及人均資源不足的影響,我國木材生產與加工長期處于粗放型狀態,給林業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構成重大阻礙。就我國木材加工現狀而言,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對森林資源認識不夠。森林作為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它的生態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其合理開發、利用對維持生態平衡、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由于過去我國居民素質、社會現狀等方面影響,使得大多數人員對森林生態功能認識不夠、對木材的作用僅局限于經濟效益,而很少有人重視生態、環境效益,這就造成森林工作中重砍不重植,造成大面積森林資源破壞,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
2 木材加工設備落后。時至今日,我國木材加工設備主要以木材鋸等設備為主,雖然近些年來這些設備有了很大的改變,也產生了一系列木材加工新機械,如手提刨床、手提鋸等,但大型加工機械仍然以過去常見的帶鋸機為主,這種設計落后、結構簡單、加工精度低的設備在木材加工中造成嚴重的材料浪費,甚至連最基本的產品質量都無法保證。
3 加工生產技術水平低。在國外,發達國家對木材加工生產技術研究已經相當成熟,掌握了各種先進、優良的加工設備和技術,特別是以數控技術為主新設備,它自出現以來使木材加工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木材利用率也得到有效保證。以這種技術為主的木材加工產品的合格率高達95%以上,這種技術讓木材綜合利用率超過了八成,但就我國的木材加工技術分析,大多都沿用傳統的加工技術,整個木材利用率不到七成,加工精度很低、產品合格率也不高。
二、木材細加工與資源保護之間的關系
人類的森林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一種,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許多國家為了提升本國經濟實力而大范圍砍伐森林資源,讓木材資源成為國家工業發展的關鍵,雖然這種方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也留下了許多難以磨滅的生態問題,引發了眾多的自然災害。尤其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全球出現了眾多的環境問題,也引發了許多自然災害,從局部的空氣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塵暴發展成為全球性的自然災害,讓人類舍該村環境變得十分惡劣。面對這種情況,為了保護有限的生態環境,以保護環境為主的環保工作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我國看似森林面積大,但人均資源不到世界1/8,因此可謂是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人均面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開放式、破壞式森林開發與利用,那么森林資源供需危機已經不遠,目前我國已經面臨優質木材供應枯竭的現象,嚴重影響和威脅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必然會面臨木材工序總量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局面,這也讓我們有必要對木材細加工、環境保護進行研究。
為了防止生態環境問題的進一步惡化,更好的防止自然災害的發生,我國從上世紀末就已經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口號,并且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和環境保護需求制定出了一大批的有關森林資源消耗與樹木培育的政策,使得木材產量和森林恢復得到有效的保障。隨著改革力度的不斷深入,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對林木產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我國年度木材消耗總量已經達到3億平米,因此實現木材精細化加工勢在必行,這是解決我國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徑。
由于人工林木材直徑與天然木材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必須要對我國木材加工設備進行改進,讓這些設備在生產中能更好的滿足當今環境保護、維持生態平衡觀念需求,讓其適應木材工業生產結構變化的要求。做好木材加工設備優化能更好的提高木材生產浪費現象、提高加工精度、避免二次加工的出現。
三、計算機輔助精細加工
目前,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木材工業中廣泛使用高新技術,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日益普及,基本實現了從原木檢側到鋸材尺寸規格的確定均以出材率最高為準則的計算機管理與控制的自動化生產過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木材加工生產模式,完全避免了由于人為控制而產生的誤差損失.計算機輔助木材加工生產過程將被加.工的原木經檢測轉化為數字信息,通過計算機作以出材率最高為目標的鋸解優化(BOF),再將分析結果轉化為加工過程的控制程序,實現木材加工生產過程的自動化。
結語
我國木工機械行業的科研、生產、信息和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完全具備了徹底改變木材加工業技術設備落后面貌的能力.隨著我國森林資源的大幅度減少,供需矛盾日益尖銳,必須加強對木材工業的科學研究,提高制材工業的技術水平,以達到既滿足人們對木質產品的需求,又能減少森林資源消耗,維護生態平衡,實現木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謝益林.試析高效利用木材生產“三剩物”[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0(09).
篇8
但是,由于全球氣候的變暖和日益加劇的人為活動影響,祁連山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正在快速惡化,冰川退縮,雪線上升,森林和植被減少,動植物資源面臨重重危機。
整體生態系統不容樂觀
祁連山海拔為3000-5000米,主峰團結峰海拔為5826.8米。山系海拔4300米以上均終年積雪,并分布有2860條冰川,儲水量約為954億立方米。祁連山的冰雪儲積為河西走廊的主要水量來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大水系56條內陸河均發源于祁連山,年出山徑流量達70多億立方米。
河西走廊是國家12個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那里生活著近380萬人口,有耕地80萬公頃,所產糧食占甘肅省糧食總產量的1/3,商品糧占全省商品糧的70%多。因為西北總體氣候屬于內陸干旱氣候,河西走廊年降雨量只有60-100毫米,所以農牧業、工業和人民生活用水,主要是靠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可以說,祁連山是河西走廊的命根子,也直接影響到祁連山南坡青海地境農牧業及其生態環境。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祁連山的生態狀況正在因氣候和人類活動加劇等原因,發生著前所未有的不利變化。
祁連山生態系統處于一個基礎相當脆弱的環境中,它是青藏高原的北部邊緣,又地處內陸腹地,遠離海洋,加之受高原高山阻隔,降水極為稀少。而且,它的周圍旱荒漠、沙漠、戈壁、鹽堿荒地等包圍,自然干擾強烈。生態系統內部的有機體與環境條件相互依存的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尤其森林植被,多分布于陰坡、半陰坡,且呈斑塊狀,樹種多為青海云杉純林,結構簡單,生長緩慢;灌草植被受水熱條件限制,也較為低矮,生長緩慢。整個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340mm,氣候干燥,蒸發量偏大。據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工程研究所的專家們稱,如此脆弱的高山生態系統,很難經得起越來越明顯的氣候變暖變干和人類過度利用資源的影響。
尤其是近些年來,人為干擾的因素相當突出,在祁連山的農林、林牧交錯地帶,人類活動日漸加劇,開荒、放牧、砍伐木材、盜獵等活動從來就沒有終止過,有些地區甚至有日漸嚴重的趨勢,導致森林分布面積逐漸萎縮,有些地段的森林已經消失。由于氣候變暖影響,使祁連山區的降水、溫濕度和蒸發量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土壤含水量降低,地表徑流減少,冰川后退,雪線上升,河川涇流量逐年減少,草地濕地退化,荒漠化開始蔓延。
中科院專家張景山等人警告說:祁連山是個復合的高山生態系統,脆弱而敏感,它目前的退化狀態令人擔憂,而且沒有根本的遏制辦法,如果人為活動的影響再得不到徹底的禁絕,退化的速度還會加快,到那時,祁連山就不再是人們所說的“河西的生命線、幸福線”,而是“河西的死亡線”了,“西北的綠色走廊”可能最終不復存在,而且東西綿延長達1000多公里的祁連山廣大地區的大氣候環境也將發生不堪設想的變化。
毀林是最大的人為干擾因素
我們知道,森林和綠色植被是水源涵養的最有效介質。有了良好的林草植被,水土才得以很好的保持。我國廣大自然森林綠地,正是因為有長期地域性氣候有利條件和無人類干擾的環境存在,才得以保存下來,使一方受益。而相反,人類如違反規律向自然索取,進入自然林區過度開發利用,森林植被就必然蒙受災難,很快退化,進而出現一系列的不利生態變化,讓人類最終承受不能承受之重。祁連山在這方面也是有著沉痛的教訓和警示的。
據史書記載,祁連山早在西漢初期時,就有廣茂的森林分布。西至甘肅和新疆交界的伊吾地區,東至蘭州以北的白銀地區,東西長達1200公里,都是連片的松柏古木大森林。即使到明末清初時,祁連山的森林覆蓋面積也相當廣闊,有這樣的記載為證:“高山亙矗,積雪皚皚”;“水聲與松聲相應,白雪與江水交輝”;“松山萬本,雪山千仞,近觀林木千行,遠望郁郁蔥蔥”。歷史上的河西走廊,因為有祁連山良好的生態系統和充足的冰雪水源滋養,水草豐美,牛肥馬壯,“芳林漠漠青山碧,風光旖旎如煙織”,儼然仙境。
但是后來人們的毀林和亂砍濫伐,使祁連山的森林和植被開始走下坡路。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征西將軍年羹堯,為平定反叛,帶兵赴青海征討地方勢力羅卜藏丹津,因力量對比懸殊,羅卜藏丹津兵敗后逃入祁連山密林。由于山大林深,清兵又不熟悉祁連山地形,清剿久拖不決。于是年羹堯下令放火燒山,使幾萬畝森林毀于一旦,成為焦土,這是歷史上祁連山毀林最慘痛的一幕。至今那里仍赤山一片,森林植被沒能恢復,而且周邊的林草也因失去了生態鏈的完整性,出現了擴展性的萎縮和退化。
祁連山歷史上另一次大規模毀林,出現在1937-1941年間。駐甘青的馬家部隊,為了建材的需要,連續幾年對祁連山的林木,進行剃頭式的大規模砍伐,使幾千畝林地成為永遠的荒山禿嶺。在駐軍部隊的此行影響和帶動下,后來甘青兩省沿山一帶的地方政府、老百姓便開始了亂砍濫伐,從此,祁連山的林木生態狀況步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一直沒有得到遏制。至解放初,整個祁連山區幸存下來的天然林不足200萬畝。
解放后,這種愚昧的毀林行為仍沒有被認識。1958年至1959年,、大建設,政治頭腦的發熱,導致對天然林的更嚴重的破壞,千里線上全面拉開了破壞性砍伐林木的熱潮,僅僅兩年時間,祁連山森林總蓄積量就下降了53萬立方米,減少比率達25%。此后,因建設需要和人口增加,長期的過度砍伐和毀林開荒從來沒有停止過,到上世紀末時,祁連山森林面積僅存155萬畝,與建國初期相比減少了32%。森林下限已由1900米退縮至2400米,淺山森林大部消失,深山區的森林也逐漸分離成片塊狀分布。尤其是祁連山東部冷龍嶺北坡的油松林和青桿林已砍伐殆盡,楊樹林和樺木林也嚴重退化。另據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調查,另有40萬畝灌木林被毀,水土流失面積擴大到670萬畝。由于多年過度放牧和祁連山農業人口增加,農林交錯,草場與灌木相互重疊,大部分灌木林淪為荒漠或草場,約有200萬畝。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成立后,由于線長、站少、經費不足等種種原因,仍不能有效地實施監控和管理,破壞性盜伐、開荒毀林的事件無法禁絕,使祁連山森林植被仍未能擺脫危局。
氣候變暖使“冰源水庫”受到威脅
我國冰川學者們自1958年發現、登臨并考察了祁連山首條冰川“七一冰川”后,對祁連山的冰雪資源先后進行了上百次長期考察,發現祁連山共有冰川近3000條,冰川總面積達1972.5平方公里,冰川總儲量為954億立方米,是我國內陸腹地最大的干旱荒漠冰雪固體水庫。冰川的分布,西段多于東段,最大的冰川達到57平方公里。
據中科院研究員、院士程國棟和研究員楊針娘等專家介紹,他們在長期的考察中發現,祁連山冰川屬于內陸干旱荒漠大區的冰川,因而極易受環境生態變化的影響。每當氣候低溫濕潤時,祁連冰川的消融減弱,積累增加;而當氣候變熱干燥時,冰川就大量釋放融水。總體地講,祁連山的冰川比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氣候趨熱,加上人類活動的干擾,祁連山的雪線在全面上升,冰川的退縮也很明顯。據觀測發現,1956-1976年間,祁連山東部的冰川年均退縮了16.8米,中部退縮了3.3米,西部退縮了2.2米。近30年特別是近10多年來,冰川雪線的退縮更加明顯,曾經退縮較慢的中段和西段,也加快了退縮的速度,退縮最快的冰川,年退縮量高達23米。
據中科院冰川凍土專家們稱,祁連山冰川退縮的數據遠遠超過了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縮幅度。祁連山東段冷龍嶺冰川,從1956年以來50年,年均后退了18米。因生態惡化,雪線和冰川退縮,冰川融水和自然降水一年比一年少,水文資料顯示,上世紀五十年代流域年平均徑流量為17.8億立方米,到九十年代減少到12億立方米,二十一世紀前5年平均年徑流量又下降到不足10億立方米。在走訪中我們看到,石羊河發源地冷龍嶺沿山麓一帶,原有的源流和溪水大部已變成了干河溝。九條嶺一帶的河道也變得水流很小,兩邊的干河床越來越寬。由于來自祁連山的水源明顯減少,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出現水荒,導致民勤盆地出現前所未有的嚴重水危機,成為中國四大沙塵暴源區之一,水庫干涸、耕地荒漠化和沙化,大批居民棄家園而遠去。
祁連山中段的冰雪水源危機最突出地表現在黑河流域。黑河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發源于青海的祁連縣,自南向北流經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直至內蒙古的額濟納旗,終點為居延海。這是一條穿越3個省區的古老的河流,全長821公里。長期的水文觀測發現黑河祁連山北出水口流量,近二十年來大幅度減少,年徑流量只剩5.6立方米/秒。這主要是因為黑河發源地青海祁連縣境內出現嚴重的生態危機。冰川退縮,濕地減少,源頭諸多溪流干涸,加上淘金、林木亂砍濫伐、挖蟲草、盜獵以及過度放牧等人為因素,引起高寒草原和河谷灘地生態急劇退化,黑河源頭產流區水量大大減少。我們在野牛溝鄉源頭區看到,幾年前下伸的冰舌,已回縮到幾公里以上,露的河道無奈地干涸著。
祁連山西部的 “七一冰川”是中國科學家發現和登臨最早的冰川,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條冰川在1986年被開辟為旅游點以后,狀況很不妙,每年夏秋季節,數千人進山,帶來了垃圾污染和一些人為的破壞。更讓人擔憂的是,科學家通過實地觀測和分析發現,“七一冰川”正在萎縮!近年萎縮速度還在加快,主要表現為冰川物質出現嚴重的負平衡和冰川零平衡線位置不斷升高。專家們發現,“七一冰川”近幾年的冰雪消融量遠遠大于積累量,冰川物質虧損嚴重,冰面已出現顯著的減薄狀態,這是近30年來所有觀測資料中負平衡值最大的年段。“七一冰川”的零平衡線平均為海拔4970米,與上世紀70年代(海拔4600米)和上世紀80年代(海拔4670米)實際觀測的平均結果相比,升高了近340米。專家們指出,如果氣候變暖趨勢繼續,冰川的萎縮還會加劇。
其實,祁連山西部的冰川萎縮不僅是“七一冰川”一條,其它許多冰川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萎縮現象。據中科院和甘肅水資源部門的專家們考察觀測,祁連山西尾段的冰川雪線,每年在以3-9米的速度退縮;森林界線平均退縮了32公里,森林覆蓋率下降了一半,有的山段原有的森林已蕩然無存。作為重要水資源產源地,祁連山已無法正常給流域供冰雪融水。
與此同時,祁連山地區氣候變干變暖,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差距越來越大。據甘肅氣象部門氣象資料表明,河西地區5個市的降水量均比10年前減少30%左右,而蒸發量卻普遍翻倍,張掖和酒泉地區甚至年均蒸發量上升到年均降水量的15-25倍。這無疑給祁連山的生態和山兩側青甘兩省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威脅。
生態惡化導致動植物資源的衰亡
祁連山生態狀況的惡化,首當其沖受害的是寶貴的動植物資源。
祁連山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尤其南北寬80公里、東西長800公里的中段,分布著以青海云杉為主的喬灌木帶,面積達700多萬畝,活立木蓄積1500多萬立方米,這些森林是祁連山賴以成為“綠色水庫”的根本保證。
祁連山原有高等植物1034種,其中喬木48種、灌木140種、草本植物846種;有優良牧草48種、纖維植物17種、芳香植物20種、藥用植物89種、觀賞植物24種。這些植物中許多屬于國家保護的珍貴植物,特別是星葉草、桃兒七、裸果木等等。當地群眾稱祁連山是他們的命根子:“山上一棵樹,山下一眼泉。”
然而,由于祁連山區近十多年來,自然降水偏少,氣候原因導致冰川和雪線退縮,加上人類盲目開發和盜伐、盜采,林木和植物資源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和衰減,尤其是雪線以下的不少珍貴高山植物死亡甚至滅絕。祁連山中段,年均氣溫比上世紀七十年代提高了0.39℃,七一冰川、八一冰川均以每年1-3米的速度在后退,使林區灌木林下線比五十年代上升了42米,灌木林與草原交錯地帶32%的灌木林已經或正在逐漸枯亡,在迅速荒漠化。據甘肅省統計局和省林業廳資料顯示,祁連山林地面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已減少32萬公頃;疏林和灌木林減少了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50年前的22.4%,減少到現在的13%。祁連山山麓地帶草原,全線存在超載問題,許多濕地、沼澤地已消亡或正在逐漸消亡,不少地方出現大面積嚴重的荒漠化和沙化。
由于祁連山林地處于“冰源水庫”和河川水系之間,起著調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增加水量調節氣候的作用,所以祁連山是以冰川森林為主體的生態系統。這個大系統中,又包含著具有各種自然特征的動物區系和微生物區系生態系統。這個系統能否穩定而安全,對上面的冰雪儲積和下面的河流濕地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由于原有生態的變化和人類的頻頻干擾,祁連山的野生動物也無法安寧地過它們原有的悠然生活,要么遷徙它鄉,要么自然死亡或被獵殺,有的已經絕種。
祁連山中原有脊椎野生動物265種,占全國的13.5%,其中經濟獸類有110多種,占全國的26%;有鳥類290多種,占全國的16%,僅屬國家一、二類保護珍稀動物的就有50多種。由于生態環境惡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及盜獵,祁連山固有的眾多野生動物世代生存的家園,打破了平靜,生存范圍越來越小,在遷徙和逃生過程中,它們遭遇到種種的困難和不適應,所以野生動物的繁殖受阻和自然死亡日漸嚴重,到目前,雪豹、猞猁、石貂、馬鹿、水鹿、白唇鹿、藏羚羊、麝、野牦牛、馬熊、獵隼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基本滅絕或瀕臨滅絕,其中不少是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尤其是一些具有祁連山地域特色物種種群數量的銳減和滅絕,成為無法補救的損失,永遠的痛。這種生物鏈的斷裂和缺損,對森林草原生態系統和生活在祁連山地區的人來說,產生著長久的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拯救和保護祁連山生態刻不容緩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其實何止于此?保護生態環境,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一定會回報我們以福祉,而且惠及我們的子孫。否則,我們人類,將遭遇到無情的懲罰和報負。
祁連山是河西走廊生態環境的主體,也是山南青海海北地區和柴達木盆地的生態環境主體,影響兩省相當廣闊的地區,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的56條內陸河都發源于祁連山,年出山徑流量達到72.6立方米;而且它對于青藏高原北緣乃至河西北部阿拉善高原的氣候和沙塵暴南進,都有直接的影響。如果任其生態衰退下去,用不了很長時間,整個西北綠色通道將不復存在,到那時,西部內蒙古沙漠、新疆沙漠和青海柴達木沙漠就會合圍,那將是一種何樣的情景?不堪設想。
自1998年,祁連山成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祁連山編制了天然林保護工程方案,并本著“積極保護,優化生態”的原則,已經啟動了一些工程,重點是封山育林,平均每年有近10萬畝的山林納入封育范圍。國家林業局也將祁連山生態工程列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計劃一期工程,給予資金扶持,在宜林地區新增了一些造林面積。而且近年來,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還與有關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完成了部、省、地各級科研項目50多項,如森林營建技術、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綜合培育、水源林營建技術、護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小流域治理等等,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起到好的作用。甘肅省還出臺了“保護區管理條例”和保護區總體規劃設計,在祁連山全線成立了20多個保護站,近距離監控和實施保護管理。甘肅省還動員全國的科學家,為保護祁連山生態和合理開發祁連山冰雪資源獻計獻策。
許多專家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不能不在開發自然資源、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下,審慎地對待大自然原有的生態格局。回顧發展史,這方面的教訓深刻,而且不少的領域環境問題成堆,大自然已開始懲罰人類。我們應該認真反思,在自然萬物的生存鏈中,人處于什么位置、人與自然如何相處、什么樣的發展模式才是合理的等等。國家在西部開發戰略中同時提出:“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以生態建設為中心”,是非常正確的,體現了國家的認識和決心,應該一直堅持不動搖。
中科院研究員楊根生、楊針娘等專家指出,祁連山生態系統是復合生態系統,又地處西北內陸干旱地區,比較脆弱,而且歷史破壞很嚴重,恢復和保護的難度很大。他們認為,祁連山的問題,經過長期的大量的科學考察、調查和研究,是很清楚的了,規劃、工程方案也都有了,現在的問題是做,各涉及地區政府如何下決心落實和能不能有效落實的問題。他們建議,首先是對現有林區進行全面堅決的封育,不能再似管非管,不能讓人畜隨便進出破壞、盜伐和干擾,促其自然恢復,應力爭每年封育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這樣在10年之內,就大體可恢復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水平;宜林地區可進行補植造林,樹種要因地制宜,分地區對待,避免劃一,盲目求多;對冰川和雪線以上地帶,雖不能抗拒大氣整體變暖變干影響,但至少應避免人為干擾成分,如開發冰川旅游、登山活動等,以減少環境污染和破壞。劉興旺、李兵等專家指出,祁連山森林生態系統,是整個祁連山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的核心,分為青海云杉林、祁連圓柏林和灌木林三大系統,應根據植被類型和種群自然分布規律,分別對待,施以保護、恢復和重建措施,這樣可有效地維持其生物多樣性;要設立核心區、實驗區,分區管理,有重點地保護;人為干擾強烈地段要堅決退耕還林,解決好林農、林牧矛盾,使其自然恢復。何占璽等專家建議,處在河流源頭和水源涵養林區的水域濕地,要嚴禁開墾、填埋、采礦和污染,促其自然恢復。山麓地帶草原生態系統,應科學地使用和經營,嚴禁超載放牧和牧轉農,同時防治鼠害,保護好系統內生物成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我們相信,祁連山生態發生的不利變化,雖不能從根本徹底扭轉,完全恢復到原有的狀態,但通過科學有效的保護、管理和重建,仍然有可能控制住森林覆蓋率不斷下降的局面,遏制住生態系統的急劇惡化,使祁連山水源涵養功能和生物多樣化得到較好保護,采訪中,多數專家對這一樂觀前景也持有支持態度。
篇9
關鍵詞:呼和浩特;城市和農村生態環境;對策
可持續發展戰略已被納入我國2010年的中長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其城市生態環境、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戰略最主要的前提和保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在建設及其規劃中的一大課題。呼和浩特作為國家確立的全國46個重點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城市之一,可看作黃河中上游及華北地區的生態屏障,其環境質量的好壞,既關系著呼市經濟能否持續發展,也關系著呼市的形象和全民的生活質量。我區自建立環境保護制度以來,環境污染防治的重點一直是工業污染和城市污染,而忽略了廣大農村的環境問題,所以把農村環境問題和城市環境問題一起研究討論。
一、呼和浩特市區、轄旗縣區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一)呼和浩特市、旗縣區農村生態環境分析
1.呼和浩特市、旗縣區生態區域類型
呼和浩特市現轄4縣、4區、1旗,即新城區、賽罕區、玉泉區、回民區、托克托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和林格爾縣以及土默特左旗共77個鄉鎮、1007個行政村。呼市地處干旱半干旱區,降水少、蒸發量大,降水量僅是蒸發量的1/5。風沙大、土質疏松、地表植被覆蓋度低,這是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市轄9個旗縣區都不同程度存在著自然生態惡化、森林面積縮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現象。水土流失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34%。森林覆蓋率現為20.69%。把呼市分為四種明顯的景觀類型區域,即低山丘陵草原――農田景觀,大青山、蠻漢山山地森林景觀,土默川平原農田景觀和黃土丘陵農田――草原景觀。武川縣屬大青山和低山丘陵草原地帶,此地自然條件惡劣,干旱少雨,風蝕沙化,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極度脆弱,森林覆蓋率僅為5.42%,由于干旱、風蝕沙化、過度放牧,草場已遭到嚴重破壞,已呈荒漠化的趨勢。森林景觀帶主要位于大青山、蠻漢山山地,此處是呼市地區的風水寶地,水土條件好,以山地喬木林、灌木林和森林草原景觀為主。土默特平原農田景觀包括土左旗、托縣、和林縣及呼和浩特周邊部分地區,這一地區生態環境相對較好,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和人為的破壞,耕地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及鹽堿化隨之而來,造成環境質量破壞嚴重。
2.大青山生態環境
作為呼市天然屏障的大青山生態保護問題更是刻不容緩。多年來,由于超載放牧、牲畜驟然增多,致使大青山土壤植被遭破壞。在放牧集中的夏、秋兩季,據統計大青山北坡、南坡牲畜總量近60萬頭(只)。其中北坡超載約80%―90%,南坡超載110%一120%,帶來的惡果是草原被嚴重破壞,剛剛長出的嫩枝嫩葉慘遭啃食,草場喪失了結籽、繁衍的再生能力。近年來,呼市有關部門在大青山植被覆蓋率最高的地段建設賓館、別墅群、高爾夫球場等豪華的樓堂館所和餐飲娛樂設施。與此同時,沿山地區的數十家鄉鎮、個體采石廠、小金礦、陵園墳地對大青山植被也造成嚴重破壞。
二、呼和浩特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呼和浩特市區大氣環境不容樂觀
目前,呼和浩特城市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是:空氣混濁,水質污染、土壤變壞,作物綠化受害。伴隨工業化而來的城市化以及交通運輸的現代化,經濟活動的強度日益加大,人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強烈,呼和浩特市的經濟發展使自然資源匱乏,“三廢”排放量加大,城市人文生態環境條件日趨惡化。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氣體排放量大,城市居民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城市大氣污染已成為居民的頭號殺手。
(二)呼和浩特市區缺水、水環境污染較嚴重
呼和浩特是我國缺水城市之一,由于不合理的開采利用,已出現了降落漏斗,若不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水資源問題將成為制約呼和浩特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呼市農村飲用水問題也很多,據呼市水務局普查統計,目前,在呼和浩特農村仍有55.87萬人飲用水不安全,飲用水氟含量超標的有17.6萬人,飲用苦咸水的有7.06萬人,飲用未經處理地表水的有1.25萬人,飲用水細菌指標超標的有1.25萬人,飲用未經處理受污染地下水的有1.05萬人,其他飲水水質問題的有1.28萬人。 呼市有9個旗縣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的縣就有4個,即清水河縣、和林縣、武川縣和托縣。而這些地區也被聯合國人口組織定為人類不適宜居住地區。呼市鄉鎮企業的水環境污染也非常嚴重.他們中有的在選址時缺少合理規劃布局和科學論證;有的在選擇生產項目時,未進行充分的環保論證,沒有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致使一些屬于嚴格控制和禁止投產的生產項目被立項投產或被盲目引進;有些鄉鎮企業科技含量極低,機器設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后,粗放經營。在污水排放方面,可以說大部分未經處理,隨意排放,不靠河的排入荒灘、土地,土壤經“潛移默化”,污染著地下水;靠河的排入大、小黑河、清水河、渾河等,但最終流入的還是黃河。廣大村民對如何預防和減輕身邊的污染知之甚少,對受到污染侵害常常無可奈何。
(三)農村環境問題堪憂
在呼市的周邊旗縣的鄉村中也大都存在著不合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如濫用農藥和不合理使用化肥,不止造成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還對農副產品的安全構成危害。同時,農用地膜殘留和積累破壞了土壤結構、影響農作物生長并危害牲畜安全。呼市作為國家確立的“乳都”,乳業發展前景廣闊,奶牛養殖本來可以成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但分散的以戶為單位的生產方式,造成人畜禽混居、畜糞便隨處堆放,極易造成人畜禽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前些年在我市發生的禽流感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三、實現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控制城市“三廢”污染,合理開采利用水源,加強對污染源的治理;實行清潔生產,依靠科技進步解決環保問題
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故要努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預防和控制環境破壞和污染。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呼和浩特市環境質量想要有所改善,基本改善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使城市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要達此目標,必須嚴格控制城市“三廢”污染,合理開采利用水源,杜絕浪費,切實加強對污染源頭的治理。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或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的生產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清潔生產的定義中,不但含有技術上的可行性,還包括經濟上的可盈利性,體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依靠環境科技技術,以技術創新促進環境問題的解決。根據生態環境的要求,進行產品和工業區的設計和改造,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在生產環節,要嚴格排放強度準入制度,鼓勵節能降耗。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處理資源化回收,建設節水型城市。要大力發展高效益,低能耗,輕污染或無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引導企業進行環境管理體系論證。
(二)加大教育,倡導綠色消費,提高全民環境意識,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在中國,節儉消費是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為規范,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提倡節儉消費尤其重要,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層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消費者通過重復使用和多層利用,提高物質的利用率。 此外,還要加強環境教育反對過度消費,改變人類傳統的觀念,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教育,增強全民環境意識,促進可持續發展。通過多種形式、多層次、多方位的生態環境教育,努力營造可持續發展的氛圍,使廣大民眾更多地掌握環境保護意識,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法規、政策,從而更自覺地參與到環境的保護中。循環經濟有利于促進資源枯竭地區的結構調整,實現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有利于開發一次資源,發展替代產品,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經濟社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它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循環經濟作為新經濟的一種,日益受到重視,是我市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
(三) 加強政府職能,全面提高城市競爭力
呼市政府要加快解決目前比較突出的道路建設、飲水安全、污水排放等問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的排名中,鄂爾多斯排名較為靠前,位列第28位,包頭37位,呼市第58位,這表明呼市在提升城市競爭力方面任務十分艱巨。在文化城市競爭力和知識城市競爭力排名中,呼和浩特充分顯示首府優勢位于38位。一個城市只有競爭力增強了,經濟才可以大大發展。城市的環境面貌大大改善,帶之農村環境也會迅速改變。身居西部生態環境落后的呼和浩特,應在提高競爭力上狠下功夫。各旗縣區應認真落實吸引區內外人才,特別是優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到城市農村去工作。讓他們指導建設一批不同層次、布局合理、功能齊備、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的示范性新農村環境樣板模式。
(四)重視農村環境建設,因地制宜,建立市區、郊區和農村相連的大生態保護系統
呼市政府要像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樣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加快村莊規劃、糞便無害化處理、人畜禽分離、推廣沼氣使用清潔能源等問題的解決。針對呼市9個旗縣區綠化先天條件不足、生態脆弱的現狀,必須走以開發促重建、以重建促開發、開發與保護并重、開發與重建相結合的道路,由過去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掠奪自然資源,轉變為保護、恢復和優化生態環境,從分散治理轉為綜合治理,從先破壞后治理轉為工程建設和生態保護重建相協調。對一些生態環境特別惡劣,短期內難以恢復植被的貧困地區,應對該地區的“環境難民”采取搬遷轉移的措施。呼市在綠化建設中應借鑒其他園林城市的好經驗和好辦法,還要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建立市區、郊區和農村相連的大生態保護系統。
參考文獻:
[1]王莉波.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和措施.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2002
[2]李秉成.中國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干[J].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6.20
[3]探索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貴州日報,http://.cn
[4]高燕茜.呼市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及可持續發展.http://.cn/s/blog
篇10
一、生態整體主義的提倡
葦岸對梭羅的接受是直抵本質的,“梭羅的本質主要的不在其對‘返歸自然’的倡導,而在其對‘人的完整性’的崇尚。梭羅到瓦爾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歸自然的隱士,而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現之一。”在葦岸看來,“人的完整性”體現在他對待外界的態度:是否為了一個“目的”或“目標”,而漠視和犧牲其它。正是因為對梭羅精神的深刻理解,葦岸的長篇散文《大地上的事情》呈現出了中國散文的新質——“土地道德”(LandEthics)。“土地道德”由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利奧波特(他被人們稱作20世紀的梭羅)首倡,是道德向人類生存環境包括土壤、水、物種、生態系統、植物和動物等的延伸,簡言之,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現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中的一份子。葦岸用心地領略并思考著與他平等的一切眾生的生命狀態和生存方式:螞蟻營巢的不同方式,日出與日落在時間和形態上的差別,麻雀在日出之前與之后叫聲的不同,喜鵲和麻雀這兩種留鳥各具特征的飛翔姿態……他在普通人早已程式化的視野之外竟然體察到了那么多本來存在但卻一直為我們視而不見的每個個體的生命特征。
在他未完成的遺作《一九九八:二十四節氣》中葦岸徹底擺脫了現代社會線性時間的束縛,通過觀察古老農耕社會符合自然節律的二十四節氣之間細微的嬗遞和農事舒緩的變更,來體會大自然微妙的靈性和富于啟示性的細節,帶領讀者去領略自然本身準確、奇妙和神秘的運行節奏,在喧囂急促的現代社會中以他精美純粹的文字讓人去體會融入自然的完整性。比如立春:“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陽光是銀色的,但我能夠察覺得出,光線正在隱隱向帶有溫度的谷色過渡。……它還帶著冬天的色澤與外觀(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個剛剛投誠的士兵仍穿著舊部褪色的軍裝。”而谷雨時節,“麥子拔節了,此時它們的高度大約為其整體的三分之一,在土地上呈現出了立體感,就像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開始顯露出了男子天賦的挺拔體態。野兔能夠隱身了,土地也像驕傲的父親一樣通過麥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續。”與“棄絕于自然而進入數字化生存的人們”的生存時空相對照,簡約、生動的《一九九八:二十四節氣》雖只到谷雨就隨著作者的離世戛然而止,但它卻開啟了人在自然這個整體中另一種更為本原的生存方式。除了葦岸之外,有“中國的梭羅”之稱的劉亮程(雖然這一稱呼并不恰當),在《風中的院門》《一個人的村莊》等散文集中,也以一種平等的、友愛的、審美的目光守護著新疆那個叫“黃沙梁”的人畜共居的村莊。這里的陽光雨露、花草蟲魚、頗通人性的驢、盡職盡忠的狗、執著的螞蟻和蜣螂、默默死去的甲蟲都以各種不同的生命形式自在質樸地存在著,進行著類似于人的生命體驗。在《那些鳥會認人》中鳥儼然成了我的鄰居之一,它們有脾氣,有性格。“鳥跟我們吵過好幾架,有點怕惹它們了”,其實是鳥誤解了人的好意,當誤解消除之后,院子里做窩的麻雀會隨著“我”去割草、跟著大哥去打柴,而且“大哥裝好柴后它們落到柴車上,四只并排站在一根柴火上,一直乘著牛車回到家”。就是那些偶爾路過的喜鵲或黃雀,飛累了落在樹枝上歇腳時,也會象無所不知而又熱心助人的巡邏官一樣,高高在上善意地訓我們幾句:“那堆包米趕緊收進去,要下雨啦。”“鐮刀用完了就掛到墻上,锨立在墻角,別滿院子亂扔。”這樣家常、親切、和諧的場景在黃沙梁比比皆是。黃沙梁的世界因為有著生界萬物的參與而變得博大和深遠,作者的情感也因為有著大自然的浸潤而格外細膩和敏銳。劉亮程憑借一種親人般的關注恢復了我們和整個世界本來就存在著的血脈親緣。
新生代散文家周曉楓是近年來致力于生態散文創作的新秀,從出手不凡的《它們》到《鳥群》《斑紋》《翅膀》等,其美輪美奐、流暢精致的文字堪稱中國生態散文中的“美文”。如果說梭羅對于葦岸和劉亮程的影響主要是生態意義和生存態度上的,那么對于周曉楓來說,除此之外還另有一重美學上的啟發意義。對于梭羅生態思想的重視使人們多少有些忽略他的散文的美質,譬如善用修辭、幽默風趣、意蘊深遠等。周曉楓在對“它們”投之以平等、親切的凝眸之際,酷愛修辭的她還賦予了文字飛翔的力量,將漢語的凝練、想象之美推向新的高度,其散文可以看作是對《瓦爾登湖》從思想到修辭的遙遠呼應。且看她在《鳥群》中的幾個片段“:鳥是神的擬態。人們想象中的天使,就是根據人與鳥的結合形象設計而出。……我對鳥抱有永久的驚奇,它們令我感慨于造物的精巧安排:啄木鳥每天在堅硬的樹干上敲呀敲的,卻不會得腦震蕩;仙鶴穿著細黑的高筒靴子,不怕站在寒冷的雪地上;鵜鶘松馳的下嘴唇,松鴉嚴謹的八字胡;黑鷺的蝙蝠俠斗篷,企鵝的黑白晚禮服……除了風格迥異的鳴囀方式,它們還有各自獨特的飛翔節奏,或高或低,或收或展:海鷗的圓舞,佛法僧的弧步,雨燕的華爾茲,大雁的集體舞……鳥優美地起伏身體,天空中充滿生動的舞蹈。”
二、文明批判:對消費主義、技術主義的反思
“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沒有一個可以容忍的擺放它的星球?”梭羅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思考的問題在二十世紀末才真正進入中國人的視域。人們似乎是突然之間不得不面對一連串的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土壤侵蝕,森林銳減,陸地沙漠化擴大,水資源污染和短缺,溫室效應,酸雨污染,大氣臭氧層遭到破壞,有毒化學物質擴散……人們發現在關注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同時也不得不去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地球上的土地和環境。正是對生態危機的關注使梭羅在中國重新被發現并且持續地“熱”了起來。據統計,自199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重版徐遲先生翻譯的《瓦爾登湖》至今,國內已有六個不同的中文譯本,另外還有英文的各種編選版本。數年來《瓦爾登湖》一直是各個書店擺在顯眼位置的暢銷書,其中的精彩片段也被陸續選入高中語文教材和大學語文教材。《瓦爾登湖》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生態整體主義的可能性,而且率先預見了以消費主義、技術主義為主導的現代文明的弊病。一方面現代人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使得人類能夠輕易地大肆征服自然,另一方面現代文明最充分地激發了人的欲望,并使這種永無滿足的欲望指向大自然,把大自然僅僅視為滿足人的欲望的工具和資源。產生于19世紀末的消費主義(Consumerism)在二戰之后逐漸在歐美各國成為主流價值傾向,它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所謂現代生活方式引發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消費主義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幸福觀和價值觀,更造成了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雙重惡化。對那些只想到金錢的價值的農場主,梭羅不無憤慨地指出“:在他的田園上,沒有一樣東西是自由地生長的,他的田園沒有生長五谷,他的牧場上沒有開花,他的果樹上也沒有結果,都只生長了金錢;……在一個高度的文明底下,人的心和人的腦子變成了糞便似的肥料!”梭羅在那個時代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人類過著靜靜的絕望的生活”。
如果要擺脫這種為金錢奴役而帶來的絕望,只有徹底拋棄舊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過一種簡單而擁有豐富精神生活的生活,“我們必須學會再次醒來,并讓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機械的幫助,而是靠對黎明的無限期望。”梭羅倡導并身體力行的“生活簡樸、精神崇高”的生活方式為當時開始在精神和生態危機中沉淪的人類帶來一股清新健康的空氣,并為后人在文明的沙漠中保留了一小片荒野中的綠洲。然而,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發達國家不僅將消費品推向世界各地,更將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推向世界。“消費主義是到目前為止最強有力的意識形態——現在,地球上已經沒有一個地方能夠逃脫我們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中國也不例外,“仿佛一夜之間,天下只剩下了金錢。對積累財富落伍的恐懼,對物質享受不盡的傾心,使生命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功能,一切追求都止于肉體。”宣稱生活在梭羅“陰影”中的葦岸,對“大地上的事情”的熱忱關愛毋寧說同時也是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喧囂、污染、放縱和掠奪的堅決抵制。他從鵲巢高度的降低悲哀于“被電視文明物品俘獲的鄉下孩子,對田野的疏離”,從果實累累的大地上領悟到“土地最宜養育勤勞、厚道、樸實、所求有度的人”,為此,葦岸甚至有些極端地認為把人與土地維系在一起的前現代社會才是人類生長的健康環境,“人類社會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化,不光污毀了自然,顯然也無益于人性”,“有一天,人類將回顧它在大地上生存失敗的開端。它將發現是一七一二年,那一年瓦特的前驅,一個叫托馬斯•紐科門的英格蘭人,嘗試為這個世界發明了第一臺原始蒸汽機。”
對工業文明這種發自內心的悲哀的抵觸,使葦岸在生活中也選擇了一種堂吉訶德式的方式:他是個素食主義者,為了不增加地球的負擔寧愿不要孩子……也許葦岸的生存方式與他對工業文明的批判是極端的,但他對現代文明的反思精神卻能夠警醒無數被物欲與消費蒙蔽了五官與心靈的讀者,這也是一共只創作了17萬字,英年早逝的葦岸越來越被更多人所喜愛的原因所在。創作了與《瓦爾登湖》同列為“綠色經典文庫”的《伐木者,醒來》的徐剛,從90年代以來一直致力于生態散文的創作。幾十年來,他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先后推出了《綠夢》、《中國風沙線》、《傾聽大地》、《地球傳》、《長江傳》等一系列重要作品。他用社會學的調查方法,大量的真實數據直面中國土地荒漠化、江河與濕地、森林等生態問題,表現出鮮明的反對技術主義消費主義的傾向。“當我們從生態自然這些角度去考察這個世界時,不得不沮喪地發現:所有的技術進步都是暫時的,而由此帶來的衰退和混亂卻是持續的乃至無法挽回的。”“聰明絕頂的人們正在共同地、世界一體化地做著同一件蠢事:把追求物質財富當作人生至上的目標!”這個在崇明島長大的農民的兒子,在這舉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幾十年如一日地為森林的茂盛、為江河的奔流,為地球的無恙,為家國的安寧而奔走呼告。其代表作《伐木者,醒來》以紀實文學的形式報導濫砍亂伐造成森林的銳減,以及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當今全球范圍的諸多生態危機的原因,提綱絜領,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于森林和自然的認識,顛覆了傳統觀念,并深深影響了高層的決策。當時的林業部長說:“我們應該感謝徐剛,他在我們的背上猛擊了一拳!讓我們從睡夢中醒來。”自此,林業由以采伐木材為主開始向以生態建設為主進行艱難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