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云計算的理解和看法范文

時間:2023-12-28 17:39: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云計算的理解和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云計算的理解和看法

篇1

21年前,國家提出了“甩圖板”的號召,各級政府開始重視CAD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并促成了一場在工業各領域轟轟烈烈的企業革新。

主營三維設計、工程及娛樂軟件的歐特克公司的AutoCAD產品作為主要電子制圖工具,在全國性的“甩圖板”工程中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

如今身處云時代,歐特克對工業設計有哪些新的看法和行動。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歐特克大中華區總經理黃

志銘。

CEI:在線應用與云應用兩者間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黃志銘:微博、在線詞典、數據中心、車聯網等都算是云應用,其主要是以服務為基點,比如IaaS、SaaS、PaaS。在線應用可以是上述其中的一部分,在線應用更多是從它的形態來看;而云服務它的概念更廣泛一些,我們現在可以利用云平臺去實現比原來要多得多的

事情。

CEI:歐特克是如何理解云設計的?

黃志銘:設計者設計完成的作品或元素,只要設計者愿意,就可共享,成為其他設計者可以使用的設計資源,并提供在線儲存。這就是我理解的云設計。具體來說,從工程設計和外觀的角度為設計師提供更完善的產品;為設計師、工程師和數字藝術家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以及更先進的功能和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從而擴展其桌面電腦功能;讓創作者更好地獲取高性能渲染、設計優化、仿真分析和協作等改良功能;加快設計渲染,以更少的時間和資源生成更多設計迭代。

CEI:對于工程設計人士而言,云計算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黃志銘:關于云計算的應用,大部分人不會關注計算能力有多少,而更關心能否通過平臺迅速獲取信息、數據。

現在,汽車、建筑物、橋梁、電影等用戶已經開始使用基于云的應用程序進行更快速、更準確的分析,以確定產品的可持續性能。現在制造商能利用歐特克云計算強大的處理能力進行設計優化和仿真分析,并針對一系列影響產品重量、成本和安全的因素做出決策。

CEI:從設計到協同是工程設計領域的大方向,歐特克云是如何順應這一趨勢的?

黃志銘:2011年9月底,歐特克推出云戰略,讓用戶更好的獲取設計能力。歐特克云集成了十余種基于Web的功能、產品和服務,使用戶能夠擴展其桌面功能,擁有更大的移動性,獲得新的查看和共享功能,并增強計算能力,從而更好地對其創意進行設計、可視化和仿真分析。

事實上,AutoCAD WS的網絡和移動應用功能早已具備,歐特克不僅將AutoCAD放到了蘋果公司的App Store,更擴展了其基于安卓系統的軟件。

篇2

問:這次是扮演了一個什么角色?

劉:在戲中我是飾演一個消防隊長,戲中的太太是李心潔,弟弟是古天樂。

古:我在戲中是做一個前消防員,跟劉青云飾演的哥哥意見不合,所以我離開了消防隊,自己開了一間消防的防火公司,這戲一開始我就已經是老板。

問:《逃出生天》全程都是真3D拍攝,那會不會比普通拍攝要困難,進度要慢很多?

劉:其實3D方面對拍攝進度不是影響很大,本身拍電影就不是很快的工作,我覺得時間上是團隊比較辛苦,因為每個鏡頭也要重新調整,很少拍一套電影會有這樣多火、爆炸,有一場戲要跳出天秤,比較高難度的演出,但武術指導Dion及導演也接受得非常好,很多看似很危險的地方,做了很多安全措施。

問:怎么會選擇接拍火災題材的電影呢?

古:我小學時候,中秋節跟弟弟在家中陽臺玩點蠟燭,愈玩愈高興,試試淋上天拿水會不會更大火,那時候是晚上,父母正在睡覺,我們在陽臺玩,誰知爸爸醒了,弟弟害怕起來,把整支天拿水倒在我衣服上,我全身起火,真的拍電影一樣,最后我的腿燒傷了,敷了半年藥,眼眉毛沒了,頭發焦了大部分,醫生說我很幸運沒有毀容,只是燒傷了腿。那次讓我知道燒傷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敷藥最難受,燒了表皮會長出新的皮膚,敷藥時揭開紗布,全部都是膠,很痛,還要用消毒藥水清洗,那半年的日子真的很難過,小時候每天敷完走回家又很痛,所以我覺得燒傷真的很辛苦。奉勸大家首先不要玩火,第二小心做好防火,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很重要,即使真的有火災要知道逃生路線,滅火器在哪里,逃生門有沒有阻塞,這個真的很重要,萬一發生甚么,燒傷的人是你,痛苦的亦是你。

劉:類似的經歷其實也有的,但不是發生在我身上,我記得十多歲時住在工廠大廈附近,很多時候都看到火災,也試過到天臺看救火,那時候很小很無知,看上去覺得很有趣,火從窗口噴出來,會聽到冷氣機掉到地上。如果真的發生的話,眼看跟在災場中是兩回事,火災是非常非常危急的事,我小時候沒想過當消防員,我從小到大都沒想過要工作,但消防員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工作,消防員不止是救火,很多災難,例如沉船、撞車、困于升降機,都是由消防員拯救,他們的工作類型是最特別,某程度上比警察更不同,每一天上班,聽到鐘聲響、跳上車出去,都是救人。

問:你們以前也扮演過消防員,為什么會選擇再次嘗試?

劉:這部電影很立體,從不同角度,不同人物,去看一個消防員。通常我們看這類型的電影都是看英雄,但今次不是單純說英雄,還有身邊的人、兄弟、家人親眼看他如何面對工作,這個很有意思。他的情緒比較多,消防員是一個職業,我在火場看到很多受傷的人、需要拯救的人,某程度是習慣了,今次不同的是自己太太在里面,很有趣就是我經常要面對,是否要先救她,還是先不救她,我的角色是我能救誰就救誰,不過刻意不救前面的人而救她。

古:我跟青云在戲中里應外合去逃出生天,其實我以前也拍過消防員的戲,知道消防員是需要很大體力的工作,加上這套戲爆破連場,大家要很機智很有謀略去利用身邊的一切去逃出災場。這套電影好的地方是通過災難展現人性真實的一面,互相扶持、爾虞我詐,很多不同的層面,但我覺得這電影最好的地方,除了很商業外,也表現出人性丑惡及善良的一面。

問:在這部電影中主要的矛盾沖突是跟誰呢,青云古仔還是青云心潔?

劉:其實都有,古天樂已經離開了消防,找了另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太太亦覺得丈夫一天到晚都置身危險之中去救人,太太又懷孕了,希望丈夫安全地陪伴在身邊,找一份沒那么危險的工作。但當大家都在火場時,古仔發現為何哥哥堅守崗位,不轉一份薪金較高的工作,我太太亦看到丈夫在火場中如何去救人,是一個很矛盾的心情。

古:他(劉青云)太講求原則,不懂得靈活變通,一直按守則做事導致我們的爸爸死了,但到故事完結時知道原來不是他的錯。意外發生時沒有人想,即使我們的爸爸的死也不是因為他守原則或不懂變通,火場中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他是你爸爸而先救他,不救其他人,最后我明白消防員這偉大的精神就原諒了他。

問:所以您(青云)是理解他們的對吧,那后來是怎么處理的呢?

劉:對,一開始她不理解不明白為何不救我,有這個矛盾,情緒起伏會比較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丈夫安全陪伴在旁,但也看到丈夫在火場中所面對的困難,看到很多需要拯救的人都是由丈夫去救,也明白一點就是,有時候人真的要很清晰的抉擇,理解你丈夫在做甚么,這是我很喜歡的故事的一部分。

古:跟青云合作很多次,我覺得這次很有趣,因為起初大家見不到,是透過電話或對講機溝通,那種聯系性比起以往面對面去談、做戲、交流很不同,真的依靠電話溝通,大家互相配合去救人,再合作逃出生天,這次跟他合作最少有一半時間我見不到他。

問:導演說其實你們每個人都有心結,那您(青云)的心結在哪里?

劉:我覺得兄弟情是很重要的,其實消防員之間經常出生入死,培養了感情,但反而親兄弟在很多事情上有心結,因為大家一起工作比較單純,兩兄弟從小到大談談感情,哥哥如何看弟弟,弟弟又如何看哥哥,中間有大家不同的看法,反而會比較復雜,尤其兩人在火場中看法不一樣。如何是好呢看法不一樣,其實兩個方法都可行,但哪個方法比較穩妥,消防員其實有守則,進入火場該做甚么是有準則的。古仔的角色是他不會跟你的準則,他能救便救,盡力去救,其實他的心態很正確,但做哥哥的不同,很堅持他的準則,因為守則就是來由很多有經驗的人定出來。這個方法不是最好,但一定是最適合最正確,所以兩兄弟經常為此沖突,加上弟弟的性格比較直接,哥哥跟弟弟之間有分別,哥哥比較淡定,他比較激進,所以又多了另一樣東西,大家不是消防員那么簡單而是兄弟,最后兩兄弟有了共識如何協助所有人逃離現場。

問:聽說你們在拍的時候還是遇到很多危險的,有沒有很險想要放棄的時候?或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戲?

劉:當然到不了那個程度,原因其實很簡單,指導做所有都很安全,我覺得這點很重要,演員、所有工作人員、動作指導必須互相相任,讓我覺得很安全,他說每件事都很清晰,然后他叫助手示范給大家看。我做時便有信心,信心很重要,好像拍天秤,我是有信心的,覺得安全的,下面也做了安全措施,我便會大膽地做。如果我真的沒有信心,好像不太可行,做起來都會比較膽怯,或者可否找替身,其實做了這兩天就知道我絕對不可以做動作演員,因為動作演員還要厲害很多,不是這么簡單。

古:有很多場戲,一些大火戲。我記得有一幕印象很深刻,導演跟我說,那場戲可能會很熱的,你盡量能撐多久便行,其實還有心潔跟思成,但只拍我一個,放最大的火,我是由開機開始到五秒就不行了,要懂得走,因為臉己差不多被灼熱似的。有幾場戲我很深刻,有一場是青云在天秤上,要把繩拋給他把他拉上來,雖然拍的時候有鋼索,但真的要花很大的氣力把他拉上來。另一場是我要救心潔和一個醫生,也是用游繩的技術把他們由下面的火場拉上來。我起初跟導演談時沒想過要花這么大的氣力,雖然大家也有鋼索綁著,但真的很用力拉。我記得那兩場戲還要連續拍的,拍了十天,到最后那兩天,手臂疲乏得我說不出話來,拿筷子也震。

我那天在升降機槽拍攝,人在水中說一大段對白,因為下面有很多鐵,真的會撞到,我試過一下子潛下去,小腿位置已經撞到了,無論如何都會撞到,另一次潛下去又撞到了頭,幸好水中有阻力不是很傷,因為在升降機槽注滿水,水很混濁,拍攝時要弄污那些水,例如倒入咖啡粉,我試過潛下去但看不到東西。有一場戲要潛很深,是講述我一個人潛到幾層樓深的水底,真的要互相合作,有氧氣筒及蛙人在候命,一個鏡頭不知潛到多深。但最辛苦的是,我第一次感到泰國很冷,冷得很厲害,我們還要兩天要潛,這個才是最辛苦。

問:決定演這個戲之前,有沒有進行過相關消防知識的培訓?

古:真的需要接受訓練,因為體力付出非常大,大家都說消防員的犧牲很大,其實他們的心理壓力最大,所以我覺得消防員的工作,除了可以隨時犧牲之外,都要照顧一下他們的心理質素,我拍攝了這套電影后更甚,看見現場消防員真實的一面。因為我們面對火時,真正感受到熱力,感受到災難的迫切性時,人究竟如何面對,過了這件事后,逃出生天之后,你又如何面對。因為可能有很大的陰影,所以我覺得無論是消防員或是從災場走出來的人。他們的壓力或心理的影響都會很大。

問:您(青云)以前跟兩位導演有過合作嗎,這次合作有什么感覺?

劉:有,上次我是跟弟弟合作(《追兇》),今次是兩位一起合作,我覺得今次的合作更加證實他們的想法跟我們一般的不同,很多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樣,在電影的角度亦不一樣,令我覺得很有趣。我覺得他倆很堅持自己的想法,有時對一件事有不同看法,但他倆都很堅持,我覺得好玩的是,他們都是比我年輕的導演,他們的世界、影像都跟我有點不同,我覺得很有趣,到底出來的效果,他們兩位加上我、古天樂、李心潔,到底電影會變成怎樣。

問:這部電影在是首次嘗試3D拍攝火災,拍攝過程中技術上有難度嗎?

篇3

“世界的技術進步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在歐特克公司行業戰略與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Andrew Anagnost看來,技術的進步總是有跡可循的: “歐特克發現工程技術領域五大技術方面的趨勢,包括:現實捕捉、云數據、無限計算、仿真和數字模擬轉向現實,谷歌汽車就是這些未來技術的綜合應用?!?/p>

隨著 IT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創造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球,每天都有無數的創意變成現實,無數的發明被申請專利,無數的新型技術在源源不斷地產生。但是,這其中到底有多少能夠真正影響人類未來的生活?這顯然需要一個更具說服力的判斷?,F實捕捉、云數據、無限計算、仿真和數字模擬轉向現實,這五個 Andrew Anagnost談到的技術趨勢,從嚴格意義上講,都不是最新的發明,但是很顯然,這些技術的深入應用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明天將要面對的世界,尤其是對于工程技術人員。

現實捕捉對于工業用戶來講,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 ――最早作為逆向工程掃描設備,如今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整個設計流程的前端。以工程設計為例:現在要建設或制造的所有事物其實都是存在于一個已有環境中,因此無論是新修一條道路或新建一棟建筑,或是對現有的工廠進行改造,都必須基于其周圍現有環境完成。所以從設計師和工程師的角度來看,他必須能夠捕捉現實的狀態,然后再把自己新設計的產品與現實融合到一起。不僅如此,現實捕捉除了能夠幫助設計者了解周圍環境的基本物理形態,同時又能幫助設計師了解建筑的物理形態、功能、運行情況、內部溫度信息、能源的使用情況、人流,甚至燈的開關模式,從而在設計階段就可以完整計劃與建筑真實使用需求結合起來的功能。

“現在這個趨勢之所以這么令人激動,是因為原來用于現實捕捉的掃描設備也許要12萬美元一臺,但是現在的價格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幾萬美元,甚至幾千美元。而且,單純從技術角度看,這類設備的價格每兩年就會降一半,使用起來也越來越方便,過去需要耗時9個月的工作現在也許只需要幾個小時。”Andrew Anagnost認為,在未來,現實捕捉技術的大量應用能夠幫助工程技術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更加有的放矢。

與現實捕捉相比,云計算技術是近期影響最大的IT技術之一。這種聚沙成塔的技術,將人們之前定義的IT硬件極限邊界向外擴張了很大一圈,也使得原本熟悉的軟件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性能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功能也更加多樣……云計算正在考驗著人們在應用IT技術時的想象力。

“云上的數據是海量的,我們希望通過云技術可以更好地解讀這些信息?!弊鳛橄鄬^早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工程軟件的廠商,歐特克的軟件系統中有很多云計算的成分,Andrew Anagnost此次提到的云數據和無限計算就是對云計算技術的深入應用。

“早前,歐特克就已經在美國全面鋪開了云的仿真以及可視化解決方案,這些方面的應用在美國已經非常廣泛,歐洲使用少一些。但是在過去的12個月當中,歐洲整體上對云端應用的看法變化非常大,正在開始不斷地擴大使用范圍?!盇ndrew Anagnost表示,“歐特克的云服務都是基于第三方的服務器基礎設施,包括亞馬遜、微軟的服務器,因為他們在全球都在建設自己的云服務器中心,而今后用戶所使用的數據,其存儲的服務器一定是離用戶最近的。”

在工程應用范疇,云計算技術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擁有無限的計算能力,這也改變了人們對計算成本的最初理解?!坝腥苏f,一臺計算機運行1萬秒的仿真計算成本是25美分,那么,1萬臺計算機同時運行1秒的仿真計算,成本也是25美分,”Andrew Anagnost認為,云計算對于計算成本的改變不單單在于價格的降低,而是時間成本的大幅減少,“例如,機械工程師在做飛機上的曲面板設計時,利用云計算無限的計算能力,他就可以一次性地仿真該零部件多種不同的情況,也可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進行并行仿真,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獲得各種情況下的仿真結果,從而挑選出一個合適的最終設計?!盇ndrew Anagnost認為,從這個角度講,計算所需的時間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有了云計算之后,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實現這種無限運算的能力,而且非常方便。”

五個趨勢當中的“仿真”實際上同樣需要借助云計算無限運算能力的支撐:“我們理解的仿真,不僅是虛擬空間的建模及仿真,同時,我們還希望能夠實時地看到仿真出來的虛擬空間與真實世界之間的互動表現。”Andrew Anagnost所定義的這種仿真,事實上是將設計師置于虛擬和現實的空間邊界:用現實的環境驗證虛擬設計,用設計來虛擬現實。當這種影響不再僅限于工程設計人員時,當這種仿真的虛擬世界開始有能力影響現實世界時,就恰好是Andrew Anagnost所談到的“數字模擬轉向現實”這一趨勢。

從數字模擬轉向現實,在工程技術領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三維打印技術。

三維打印技術源于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簡稱RPM)技術,其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是一種基于材料堆積法的制造技術。最早用于將設計轉變為具有一定功能的零件原型,從而為零件原型制作、設計思想的校驗等提供一種高效低成本的實現手段。但是,現在的三維打印正在呈現出更廣泛的應用空間?!?0年前,如果我想要利用一臺添加式的數字打印機打印一個鉗子式的結構,我首先要購買一臺價格高達50萬美元的打印機,然后把零件一個一個打印出來,再把零件組裝起來。但是如果在今天,我只需要花上大概1000美元買一臺三維打印機,就可以一次性打印出一個完整的鉗子結構,無需組裝。十年當中,價格降了100倍,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打印出來的結果比過去更好?!盇ndrew Anagnost認為,不久的將來,普通用戶也可能會打印復雜的航空器零件或汽車里的某個零件,甚至服裝、食品也都可以打印,“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加拿大一家公司已經打印出了整個車的外部結構,美國的一個教授還直接打印了建筑物的水泥構造。”

篇4

將廠商與設計公司對接,九強邀請展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一定要使計算機廠商中真正做產品的人與設計公司進行對接和溝通,才能更好地整合資源,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此外,計算機領域的工業設計范圍可以更為廣泛,從普通的UI開發到架構都可以有所涉及。同時,還可以將智能家具、智能家電等計算機周邊相關聯的產業涵蓋入整個體系,因為它們的核心控制部分仍然是計算機。此活動如果將這些設計領域全部納入進來,就可以通過工業設計來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通過此次邀請展,我們也很好地展示了浪尖在各個行業的專用電子產品,例如教育、軍用、警用、金融等。

宇朔工業設計公司總經理 程益浪

工業設計組成元素就是:人、產品、環境,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以及內容,是需要通過設計來實現的,設計不僅是產品設計,它是廣義的概念,且不能狹隘地把設計當成簡單的外觀造型、結構設計、配色等。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工業設計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成長的。

設計公司與企業對接互動的重點是:企業文化、核心理念、設計價值觀、核心團隊、行業對口、業內沉淀等。對接的成功必須是:政府或主管部門主導(課題、項目、扶持政策),設計機構和需求企業平等的市場化的對接才可能有效,這中間需要政策和相關機制的支持。設計公司和企業產品在設計上的對接要想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實現真正的落地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并實現共贏。邀請展的形式能在企業和設計公司之間建立集聚交流、評選、推廣宣傳的平臺,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易造工業設計(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勇

云和交互技術的出現對傳統工業設計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的電子產品的交互將根據人的需求,實現更立體和更真實的交互。今天的觸控技術是平面,未來的可能是三維。未來的交互將不僅以目前的平面圖標等形式出現,而是涉及有形的、人機的交互,將會有很多有為之處。

傳統工業設計解決的是人與物之間的對話,目前平面的交互淡化了人與物的交互,更多的是和內容。技術的發展會再次將交互推動到人與人或者是人與物的交互?,F在所謂的傳統工業設計的很多理念或者很多手段會有一種新的光芒,是當前設計理念的一種延續。工業設計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強,新技術的涌現并不意味著傳統工業設計思路的終結。設計服務于產品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類似的,但毫無疑問會帶來更大的挑戰和機會。

沒有對接的設計會形成價值的短路,如果不對接的話所有的概念就飄在空中,對產業是沒有貢獻的。品牌和設計公司的直接對接能讓設計的價值產生通路。如果設計能夠和相關的廠家對接,形成一個創新的產品,才是設計大獎真正的意義。

北京藝有道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邱豐順

在未來設計中,技術因素作為驅動力的地位將越來越顯著。技術的發展會為設計人員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電子產品將呈現設計趨向簡約化、設備與人之間的互動性增強等趨勢。以前的電子產品從設計到成品,由于技術條件影響會受到許多制約。隨著云計算等技術的興起,設計師可以發揮想象和創造力的空間比以往更大。設計師需要不斷理解并吸收新技術,并將這種理解轉化成設計上的創新和創意。

本次大賽企業命題組這種形式的對接節省了企業尋找設計公司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內部的設計團隊和外部的設計公司之間形成了良性的競爭關系,這也更有助于優秀設計創意的誕生,并真正實現落地。產品的設計哲學是要與品牌形象相結合的,設計者需要對品牌有足夠的認識。與此同時,設計需要回歸消費者,一切以用戶體驗為核心。

深圳怡美工業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琦

將中國電子產品設計公司九強與計算機廠商的需求進行對接的邀請展非常有意義。這樣,設計機構能夠將在其他領域設計作品中汲取的創新觀念帶入到電子產品的設計中,把以前沒有實現的設計概念轉化成為可量產的產品,最后轉化為商業價值。

“昆山杯”已經成為了銜接專業設計師與計算機廠商的橋梁,這樣的方式提升了大賽的整體形象,使得設計大賽的性質有所改變,增進了設計的可實現性,讓設計師有了一個很好的練兵機會。

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 賈偉

要把中國的設計公司與廠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方面是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一方面是諸如洛可可這樣的設計領域的中堅力量,它們的緊密聯系和頂層合作,同時基于對消費者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產生更多的產品和創新。

在從工業化時代邁向后工業化時代的進程中,將會有更多的情感注入到產品之中,產品由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轉變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和物質需求。蘋果只開啟了交互時代的冰山一角,未來基于云端的設備將非常豐富,并具有更為個性化的色彩。在云時代的終端將非常的個性化和私有化,將會有更多全新的產品出現,而這些產品必然基于對消費者更為深入的理解以及消費者個性化的體現和細分。

龍域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文慶

工業設計最主要的是做好用戶分類,明確定位。設計師在設計之前,應該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什么人在用這款產品?設計師由于受到過專業訓練,在審美和概念上會有定向思維,往往會與最終用戶的感受不符,不能產生足夠的吸引力,設計師要盡量克服這種思維豎井。

將設計公司和筆記本電腦廠商聯系起來,可以讓專業設計公司充分表達對電子產品設計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拓展設計師的思路,使他們得到鍛煉。這一平臺讓中國設計界有集體發聲的機會,獲得更多關注,進而體現中國的電子產品設計水平。

上海木馬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丁偉

設計推動的產品革新過程本身就是一部創新史,設計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設計所展現的力量和智慧經歷的是從“吸引人”、“感知人”到未來的“理解人”的不同階段。目前以各式終端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智能化和感知的體驗。

云和相關技術為工業設計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將顛覆傳統的工業設計理念。傳統設計發揮的空間可能越來越小。未來的電子產品的設計將是一場精細化的革命。例如,設計聚焦和爭奪的可能是毫米級的觸屏,精確到像素的創新,這對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從工業設計和產業配合的角度看,設計的重要性將被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上,成為產品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深圳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劉斌

篇5

【關鍵詞】問題意識提問設問教學

從教這么多年,盡管我們也一直在課改精神的指導下,用課標的理念精神潛心研究我們的教學,但總感覺在實施過程中與設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還是視教師為權威,總覺得跟著老師的步伐走放心,老師怎樣說,學生就怎樣去做,學習欠思考,提問的主動性不夠強,質疑的意識無法形成自覺行為。古語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現象的改變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漸進的改變。在這里我僅從如何從改變提問開始,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提出:"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樹立問題意識很重要,學生要勇于提問,教師巧于設問,有了雙“問”,課堂教學才有效、高效。

一、精心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2011年版的新課標把培養學生的能力從“兩能”向“四能”轉變,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了問題的重要性,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教師只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才能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去發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在狀態轉入活躍狀態。例如在教學比較大小時,學生快速的說出幾個數,教師快速回答用大于號、小于號還是等于號,在共同判斷對誤后,學生就會主動地向老師提出問題:您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就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可見,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來,緣于教師的激趣和創設的良好發問情境。

二、積極鼓勵學生敢于提問

我小時候也是個不愛發言的孩子,我怕自己說錯老師說我,怕同學笑話我。即使自己有很多小問題卻不敢提問,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不思考了,老師怎么教我就怎么學。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同學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一種“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狀態中,由于他們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課堂上表現出這種懼怕心理,不敢提問。因此,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問,首先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放心提問。比如對于在課堂上提問由于情緒緊張而說不清楚的學生,可以讓其在課外繼續補問;對于不敢在廣眾場合提問的學生,可以讓其個別提問;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讓其把問題寫成文字后再提問。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教學中各個環節的誘導,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比如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預習中認真去發現問題,為課堂上提問作好充分準備。

三、巧于開導關鍵“節點”提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小學生提問的能力。通過問題解決,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創造性。通過提問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了強烈的問題意識,能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而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也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注意難易性,善于抓住關鍵“節點”啟發學生提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能主動地去探索發現,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在導入處設問。

語文習慣在導入新課時設問,數學同樣可以在導入新課時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這樣能使學生加強映像,學習新知識時,教師的設問要根據學生好新、好奇等心理特點,抓住時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設問要有新穎性,具有吸引力,盡量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當學生弄清周長的含義后,我首先出示了一個用鐵絲圍成的圓,讓學生自己動腦求出圓的周長,學生發現只有把鐵絲剪斷、拉直就可以測量圓的周長,即“化曲為直”的計算方法;接著我又讓學生計算手中硬紙片圓的周長,他們有的沿圓的一周貼上透明膠帶,有的用繞線的方法,還有的把圓滾動一周又可以測出圓的周長

2、在疑難處設問。

在學生難以理解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識時,這時教師的設問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問題。教師的設問既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理解程度,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既能起到學生啟發引導的作用,又能促進學生的思考,體現提問的技巧性。

3、在解題規律處設問。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發現、理解和掌握規律。在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教師在歸納概括規律時要精心設計提問。例如學生學習了同分母分數、異分母分數和帶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后,為了把這三個計算法則統一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有關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規律。作了概括性的提問:計算分數加、減法的方法步驟是怎么樣的?啟發學生從計算步驟、計算方法進行討論與概括,引導學生提示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規律:1、分母一定要相同,不同的要先通分。2、是減法的,如果被減數是整數或者是帶分數,而且分數部分不夠減時,一定要先從被減數的整數里拿出1或幾化成假分數后再減。3、整數部分相加、減,分數部分的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4、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是假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誠然,“問”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必須環節,也是提高教學實效性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將教師的“設問”和學生的“提問”結合起來,“雙問”齊下,才能引導學生樹立問題意識、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才談得上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導”,要適時介入交流之中》 中教網 2007年11月4日

篇6

云計算已無處不在

現在云計算這個概念非常熱,能不能講講到底什么是云計算?

王陽:目前這個概念沒有統一的定義,中國電子學術云計算專家委員會80多位專家,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給出了一個基本的看法。他們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模式,根據這種計算模式,所有的計算資源或者叫交互能力,都是動態可伸縮的,且被虛擬化的。這種新型的計算資源組織、分配和使用模式,可大大降低成本。

我們依然聽得“云山霧罩”,能否具體說說云計算到底有哪些優勢?

王陽:云計算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和規模性,很容易實現各種資源的共享,并可實現資源的動態分配管理。另外,還有一個特點是跨地域,像百度的搜索引擎,其主要的服務器雖然可能是在上海,但所有的中國人都可以用百度非常方便地搜索信息。實際上,搜索本身就是云計算非常典型的一種服務模式,為搜索所做大量的后臺存儲和處理的工作,就是云計算。

為什么要有云計算?云計算對企業有哪些價值?

王陽:云計算使我們的計算資源能夠合理地配置,使應用能夠隨著我們的需求變化而變化,還大大節約了IT運營維護的費用,企業之間的資源也可以互補。對于用戶來講,不需要購買軟件和硬件,甚至也不需要知道誰來提供這個服務,用戶只要關注自己需要怎樣的資源、得到怎樣的服務,就可以了。應該說,中小企業是云計算最大的受益者。

行業云實現商務流程標準化、自動化

能不能通俗一點,用企業的案例來說明云計算的運用?

王陽:比如說醫療行業,病人的電子檔案應該怎樣管理,醫生之間的協作平臺應該怎么做,所有這些都有一些標準。如果把這些標準拿出來,而且按照每一個行業進行集聚的話,這就是一個行業云。行業云對我們生活非常有用――這是云計算最終的價值體現。按照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有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制造,各個行業都可以去應用這個架構。

行業云是什么概念?有沒有更為通俗的解釋方法?

王陽:云是一個比較具象化的概念,很多人坐飛機時會有一個感覺――把云踩在腳下。這時候,你就覺得云是實實在在的;而你仰頭看天時,總覺得云是飄忽不定的。十年之后云計算會怎么分布呢?我認為,企業的系統上面會飄著兩朵云,一個是私有云,一朵是公共云。公共云是為所有外界的人服務的,私有云是為行業或者企業服務的。通過這兩朵云,不管是企業內部的人,還是企業外部的人,相互之間都能夠協作。行業云就是一個協作的平臺。

云計算讓中國企業實現跳躍式發展

中國在云計算,特別是在行業云方面的發展,有什么商機?

王陽:中國的企業相對于國外企業來說,信息化水平比較低。但是如果我們打造行業云,把行業當中最好的流程放上去,把它做成一個生態系統,讓整個行業的上下游都在這個云計算的過程中進行交互,價值就相當大,可以實瑚跳躍式發展。國外的企業正在努力往這個方向走。

不管什么行業都可以運用云計算?

王陽:通過行業云,我們可以一下子提升整個云計算的水平,這是我們國家和企業面臨的很大契機,在中國各行業發展計劃中,行業云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方向。不管是在金融、貿易、物流,還是制造、石油、化工,都可以用行業云、用行業的流程,把它打造成為一個非常有效率的智慧行業。

有人認為,中小企業可以先進入低成本、信息流非常充裕的云服務,來提升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你如何理解呢?

王陽:云計算和物聯網是一樣的,本質上要降低IT的成本,提高IT的資源利用率,優化業務流。我認為,這各傳播的過程需要五年以上,這個過程中,IT服務業,包括電信、軟件、網絡運營提供商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因為IT的成本會下降,投入的風險會降低。不過,短期內想看到顛覆性的變化則不太現實。

電子商務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行業請問云計算在這其中有怎樣的作用?

王陽:中國的零售市場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市場,而零售市場中發展最快的是電子商務。我們今天所談到的電子是商務,只是在網上進行購買行為,而電子商務云所涉及的范圍是相當寬泛的。電子商務首先要抓住什么?市場。那就得進行個性化營銷。在網上,消費者可以比較,然后下單、匯款、送貨。這個過程涉及到物流、倉儲,它是把整個行業的上下游全部串在一起:產品價格、客戶管理、市場引導……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數據,端到端進行優化,這就是電子商務云在零售行業的應用。

除了零售,你認為什么行業用到的云計算比較多?

王陽:除了零售行業,物流行業也是云計算運用相當廣泛的行業。中國是制造大國,中國的制造依賴于物流,而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目前相當低。在中國,物流公司到底是什么概念?原來叫運輸公司,現在叫物流公司。物流這個行業可以通過云計算的形式來進行整合,加速它的轉型。

篇7

一、要用老師的人格魅力和豐富的知識去吸引學生

化學教學中,我們設身處地的為學生作想,讓學生知道教師的苦心,讓學生感受學習的重要性,與學生談心、交流學習心得。例如,部分內容要求教師講解,這就要求語言上有吸引力,語言要豐富、準確、精練、邏輯性強,而且表達要清晰、形象,講課聲音大小、速度快慢,都要講究:做到抑揚頓挫,富有幽默感和戲劇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這就要求自己要有淵博的知識。比如講解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如施塔爾的“燃素說”;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故事;居里夫人發現放射元素鐳的忘我精神和愛國精神;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的故事。還有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化學事例,比如,我國在商代就能制造青銅器,這比歐洲早1900多年,河南出土的古劍,能切開疊在一起的15枚銅幣,生活中的化學小魔術,用白磷自燃的事實講二次大戰中英雄的故事等等。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向學生描述一個又一個有趣的事實。讓他們感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體會到學化學不是簡單枯燥的記憶元素符號、化學式、物質分類等概念。從而讓他們具有進取的精神,愿意聽老師講,愿意到老師身邊來。

二、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辯正地統一起來

發散性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的思維形式。收斂性思維是以集中思維為特點的邏輯思維,具有同一性,程序性、比較性三個特點。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辨正地統一起來。運用發散性思維,從一個目標出發,啟發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全部信息,進行放射性,多方位發散,多方位論證,多因素分析。例如,化學計算的一題多解,基礎理論教學中,對一個問題,一個論點,從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徑加以論證,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分離和物質的鑒定,多種鑒別方法的設計等訓練,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爆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發散性若沒有收斂性思維作補充,容易發散無邊,變成幻想空想瞎想。因此,當學生的思維發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適當收斂。例如,學生對同一實驗進行多種方案設計后,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對眾多的方案進行比較和可行性檢驗,從而尋求較好的方案。從而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所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以及二者的辯證統一,是提高中學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三、教學方法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傳統的教學手段是黑板粉筆,幻燈投影片,這些手段簡便快捷,隨時可以按照課堂情況書寫內容,易學易用,經濟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現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現化學中的微觀問題,且容量小。而多媒體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以電視、錄像、實物展示臺等現代媒體與計算機結合的多媒體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個別學習環境,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可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靜止的內容動態化,以便于學生獲取準確深刻的直觀感知,從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如“電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師用語言、掛圖均不易表達清楚,采用多媒體仿真技術模擬“電子云”,學生可以直觀地感覺到電子出現的“幾率”大小,從而理解“電子云”的概念。用多媒體展現有機化學中一些分子的立體結構和取代反應、加成反應的歷程,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這些難以理解的問題。

篇8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展示微觀現象,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1、微觀粒子運動?;瘜W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電子等微粒運動的科學,而微觀粒子的運動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著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只有借助于掛圖和模型,通過我們教師的講解而使得學生理解。而微粒運動變化的過程卻無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微粒的分開和結合的過程,卻能使學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學的電子云、化學鍵、晶體結構、有機物分子空間結構、有機物反應機理如消去反應等、電解池原理、原電池原理、膠體的滲析與電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體課件來模擬。

    2、有毒、有害、現象模糊以及較難完成的實驗。如膠體的電泳、硫化氫的性質與制取、CO、SO2、Cl2等毒性實驗、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等。

    3、錯誤的實驗操作后果。如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先加熱后通氫氣、將水加入濃硫酸以稀釋濃硫酸、用啟普發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學生產流程的宏觀演示。如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產流程等。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不能濫用多媒體技術,應注意“合理、適當”,所謂“合理”就是該用的時候用,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錦上添花,不是為用而用,單純追求美觀、擺樣子。所謂“適當”就是恰到好處,用得適時。

    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1、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將抽象復雜的理論,形象地表現出來,減少了教師的重復工作,使教師的活動不象以前: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加簡單電教手段組成,而是綜合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增加課堂容量和知識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剛學習化學時,學生不易理解排空氣集氣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講述明白,若制成多媒體課件,設計為一種氣體將另一種氣體從集氣瓶中排擠出來,展示給學生,學生一看就懂,大大節省課堂教學時間。

    2 、再有,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節奏慢,課堂容量小,教學方式比較單調呆板。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呈現信息量大,速度快,圖文并茂的優勢,進行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復習,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識。尤其在總復習時,運用計算機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例題、練習制成一個多媒體課件,既可增大課堂信息量、減少板書時間,又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再如進行實驗室制取實驗裝置及相關練習的復習中,用傳統的方法若把裝置圖畫在黑板上很浪費時間,用一些掛圖,又沒有動態效果,如果制成多媒體課件,只需一按鍵即呈現出來,運行極為方便,且有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在總復習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充分以導為主,啟發學生思維,增加課堂練習容量,提高教學效果。

    3、一堂課45分鐘,有的實驗時間長,不易馬上見到實驗效果,如鐵生銹的實驗,若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時,需很長時間,不可取,如果改用多媒體計算機演示其實驗過程,幾分鐘即可,既節省時間,又加快了課堂節奏,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采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的聯系

篇9

【關鍵詞】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經常運用的一項能力,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是一項經常運用的能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計算方面也是存在著差異的,有的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很好,有的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只是一般般的,很多老師都覺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老師們也一直在想辦法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數學成績,也可以讓學生很好的生活。那么,到底該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讓我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當前,學生對計算有著輕視的態度,認為計算是死知識,不需要動腦筋,照著教師教的方法去算就可以了,一旦遇到了計算較大的數或者步驟比較多的試題時,學生就感到厭煩了,缺乏信心和耐心。所以,首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正確對待每一道計算題,要對計算題進行分析,算后仔細檢查、驗算。其次是讓學生重視計算,知道計算在數學成績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幫助學生分析每一次測驗計算的失分與成績的關系。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識,將干巴巴的計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給學生講解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以次激發興趣。例如:在教學簡便運算前,我首先給學生講解了數學家高斯創造性地解答“1+2+3+……+99+100”這100個自然數之和的故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不自覺地產生了和數學家比一比的念頭。由此,學生審題比以往認真了,對題目的特點分析比以前仔細了,并能靈活利用有關定律、法則,找出解題規律,學習的興趣增強了。

在計算中,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做題前先看清每個數字和每個運算符號。二想,想數據的特點與運算之間的關系。三算,認真的進行計算。四查,每算一步要及時“回頭看”檢查方法是否合理。

針對小學生一見難題、簡算題就產生畏難情緒的特點,我采取“每日一題”、“難題找家”、“誰是常勝將軍”、“我的解法最奇特――一題多解”的方法鼓勵學生在競爭中征服難題,戰勝困難,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在上述方法的實施過程中,我讓學生每人設計一個統計圖,記錄自己的成績;每組設計一個統計圖,記錄本組成績,定期評比,定期表揚。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和團隊精神。

三、理清思路講清算理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筆算教學應把重點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據算理,掌握法則,再以法則指導計算”。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為什么要這樣算。如教學《用兩位數乘》(“九義”六冊),要使學生理解兩點:①24×13通過直觀圖使學生看到,就是求13個24連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數是多少即3個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數是多少即10個24是多少,然后把兩個積加起來,從而讓學生知道,計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要分兩步乘,第三步是相加,這樣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通過例題教學,使計算的每一步都成為有意義的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計算過程中還要強調數的位置原則,“用乘數個位上的數去算”就是求3個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數3對齊寫在個位上?!坝贸藬凳簧系臄等コ?,就是求10個24個得240,(也可看成24個10)所以4要寫在十位上”,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數位對齊的道理。這樣,通過反復訓練,就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法則。

四、注重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在小學新課程中,要求對同一個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比如:在計算65-36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以后,再討論交流,抽樣以后發現有以下幾種算法:生1:按照筆算的方法來計算,個位5減6不夠減,向十位退一當十,就是15-6=9,十位上5-3=2。結果是29。生2:把36看作30與6的和,先從65中減去30得35,再從35中減去6得29。生3:把36看作30與6的和,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先從多65中減去6得59。再從59中減去30得29。生4:把36看作40,65-40=25,多減了4,就要加上4,所以25+4=29。生5:我發現個位相同的兩個數相減,計算時很方便,因此,先從65中減去35等于30,因為少減了1,則要減去1,所以結果得29。這樣,提倡算法多樣化,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因材施教,發現每個學生的潛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

五、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就需要給學生做出榜樣,流利地講出10以內加減法的算法,讓學生從心底里敬佩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習。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還能夠在課堂上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學生融入自己的教學中,并且給予學生營造高效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導,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并且在數學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素質,與教師共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成果。

總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老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出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應用題來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老師也可以采取游戲和故事的形式來激起學生的計算興趣。

【參考文獻】

篇10

互聯網不像計算機而更像是一個大腦

以前提到人工智能的時候,人們總是提到計算機,甚至個人電腦初期,計算機與電腦之間的界限,在常人看來也是模糊的。但是,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種不準確的定義。計算機是按照人類輸入的程序或者命令高速運轉的一種人工智能。除了高速,計算機的最大特點,就是邏輯性與精確性?;ヂ摼W不是這樣,可以說,互聯網是一種更高級的人工智能,它更接近于人腦或是人腦真實活動的仿真效果。真實的人腦是如何活動的呢?是一種不由自主的精神溜號活動。本來的動機是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這代表了理性與邏輯的傾向,也是早期計算機所解決的問題,即按照預想的方案按部就班地活動。可是,人腦的真實活動情形不可能這樣,集中的注意力總是在活動的中途被一再打斷。精神的線條不是直線的,而是中斷的曲線。我們靠直覺去領悟,來不及計算。

換句話說,“人類的大腦是相當笨拙的――但那恰好是它如此聰明的原因?!?同上書,第26頁)比如,人腦的速度與真正的計算機比較,是相當緩慢的。人類的智慧并不依賴于計算的速度快,而是來自于選擇的正確程度,這是一種相對模糊的預測性。相比之下,計算機反倒是笨拙的,因為計算機要把所有的數據都核對一遍然后再下結論,而人腦只要大致瀏覽一下,就心里有數了。這就像預測對方打過來的網球,我們總能大致知道它的落點并且把球擊回去。大腦的真實活動不僅是記憶,而且是一種毀滅與創造同時發生的心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人事先是把事情將要發生的過程能預測清楚的,我們只是思考那些說不清楚的問題。

“如果像我們的大腦一樣思維,那么計算機就要這樣:一開始高度集中注意力去搜索一個條目,接著就心神不定了,然后發現自己茫然地盯著窗外(假設有一扇窗),思緒遠遠地飄向一個溫暖的意境空間――那里綠草如茵,其間跳動著縷縷陽光,或是類似的地方――突然,砰的一下,被硬生生地拽回了現實:‘別忘了買狗糧!’這就是人類的思維方式?!?第4頁)這也正是互聯網活動的特點。也就是說,審美、創造、沉思、想象,都是互聯網本身的活動特點,它的連接方式是穿梭、反轉、迂回,如此等等。換句話說,互聯網這種靈活多變的系統,將取代那些固定的、預先設計好了的、按照幾條基本路徑運行的系統。

大腦――互聯網的運行

從來的社會學家都把人看成相互依賴的整體,其實,人首先是單獨的個體。人的絕大部分內心世界都是無法與他人交流的。這種情形的最極端與最普遍的表現形式,就體現在那些給親人留下一紙遺書而自殺的人,這是一些絕望的人,當極端不被世人乃至親人理解時,他們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勇氣說明這樣一種悖論:人同時是不可能被人理解的并極其渴望被他人理解的。正是這樣的情形,使人無比孤獨并陷入無限的沉思,這就是意識的來源,它的一個典型總結,就表現在哲學家笛卡爾的著名命題:“我思,故我在”。這些類似的心情不僅始終存在著,而且被一再重復或模仿――這是最基本的人類精神活動?,F在,人類的精神文明已經達到這樣的階段:將最深刻的精神活動折射到一臺機器上,以至于使這臺機器不再是“機器”而成為人的精神活動的化身。具體可以說,互聯網是一個大腦,而不是說,互聯網像一個大腦。

具體到實踐領域就是,一個從事腦科學研究的專家,決定把腦科學知識應用到互聯網的發展上,他開辦了很多家公司并且獲得巨大的成功。他就是以上那本書的作者斯蒂伯。

人腦從來不是以專注的方式從事思考的。我的意思是說,腦子里不是先出現一件事再出現另一件事。不是的,事情在腦子里從來不孤立地出現,而是同時、許多、一片――它們如何連接起來,是我們事先無法清晰知道的――這樣的情形,既是腦子的弱點也是腦子的優點,它使我們的精神生活充滿情趣。還有,由于記憶與視覺錯誤等多種原因,“正確的想法”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有什么正確的想法,只是想法。換句話說,人的一生是在錯誤與被誤解中度過的,這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人生的常態。

同時的多樣性以及多樣性之間連接的多樣性,這不僅是人腦也是互聯網運行的特點。如果說人腦――互聯網運行在某一種相似的系統中,那么它總是同時面臨新奇不精確的事物,就像“我們可以同時走路、嚼口香糖、說話,并且記住某個人的名字?!?16頁)類似的情形在互聯網中實現,就最真實地模仿了人的智慧。

云計算或互聯網如何思考

所謂云計算,是將幾十萬臺計算機組成的龐大計算系統,以最快捷方式獲取信息。這個“云”之所以更像是一種生物活動,就在于它是并行處理各種信息的。換句話說,任何一臺計算機,即使它龐大無比,速度驚人,它也是一臺單獨的計算機?,F在的“云計算”究竟是如何運行的呢?“我們正在從獨立的計算機階段發展成聯網的計算機階段。Google、微軟、亞馬遜、雅虎等正開放它們的‘云’資源,這樣很多公司就可以使用這種計算能力,來代替各自的個人計算機和服務器?!?第33頁)

互聯網和云計算有什么關系呢?根據斯蒂伯的看法,互聯網就是一塊“云”――大量的計算機連接一起進行交流――凡是在中國有QQ聊天號碼的人,都不難領會這里的情形。當然,這里有一個區別,互聯網的主要功能,不是用來進行計算,它被用來完成大腦的三項重要工作:信息存儲、處理和交流。

互聯網如何模擬大腦的思考,這里我們用一個例子說明:在最近一個熱門的計算機編程競賽中,一個失業的心理學家打敗了眾多計算機專業領域里的高手,問鼎頭名。為什么呢?只因為他是心理學家,盡管他在計算機方面是個“外行”。這個競賽由一家在線影碟租賃公司組織發起。這家公司用一項被稱為電影選擇的技術來幫助顧客搜索喜好的電影。這是一個有關預測人們的喜好的難題,它既要滿足人們對熱門電影的需要,又要滿足對某些電影的特殊愛好者的需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預測人們的喜好與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有密切關聯我們的大腦,就是一臺優秀的預測機器。早期人類就是通過動物的爪印和糞便來預測其蹤跡的,否則人類早就在物種競爭中滅絕了。這就是靠大腦的奇特之處:直覺。直覺雖然不是絕對正確,但是它迅速且只靠相對稀少的信息――當然,它們是一些最為關鍵的信息。同樣,以上那個失業的心理學家的解決方案是:使用更少的信息――只是挑選那些符合觀眾胃口的電影,而不是所有的電影。這是一種快速辨別某種模式,然后進行預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