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修復專業范文
時間:2023-12-28 17:38: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環境修復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由于我國城市建設速度越來越快,以及工業發展取得空前進步,對我國生態環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響,使得我國生態自然修復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進而影響我國工業和城市建設的長遠發展。為此,我們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來將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實到人們心中,進而做好生態文明建設,以加強我國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
1生態自然修復的基本意義
生態自然修復就是當某區域的生態環境在經過破壞或者退化后,進行自主恢復的過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進而建立一個和諧文明的生態環境。通常情況下來說,生態修復是指相關部門采取各種生態工程技術等,針對生態環境中所出現的問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改善生態環境的破壞,其目的是對生態環境或生態系統進行重新調整、優化,使其與外部信息和能量進行相互融合,進而促進生態環境恢復到原始狀態。此外。隨著各國專業人士對生態環境的研究發現,生態環境修復主要是從生態恢復、生態重建、生態修復以及生態改良等方面來實現的,這幾方面雖然是針對不同問題來對生態環境進行改良的,但是其含義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圍繞著對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發展”來進行的,使得已受到損壞的生態環境能夠進行系統的修復,并且達到持續利用和發展。
2采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相關措施
2.1注重利用生態環境自我修復能力。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中,主要以自然恢復為主,即我們應該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環規律等,使生態環境能夠實現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復。此外,相關人員還應該注意掌握生態環境中各種生物與生態因子之間的關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規律、物種之間的競爭與存亡等問題,這些都屬于自然所擁有的基本屬性,我們只有盡可能將其掌握到位,并對其加以運用,才能使生態環境得到很好地恢復。2.2注重因地制宜式的生態修復。我國是一個土地面積非常遼闊的大國,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地區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區還有著不同的氣候、環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積等特征,這些因素對我國生態環境的自我恢復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并且各種地區生態環境的修復過程也是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因此,我們不能從單一地區生態環境成功恢復的案例來對其他方面進行控制和治理,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生態問題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而保證生態環境能夠最大程度上進行自我修復。2.3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修復工作。在我國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存在著植被面積小、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但由于這些農村大多是地廣人稀、經濟不發達等一些偏遠地區,所以常常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理,影響了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因此,我們必須認真重視起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尤其針對農村的水土流失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考察和研究,進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因地制定一些生態移民或者生態修復方案,從而更加科學地治理、恢復和建設農村生態環境。此外,還要注意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格局進行科學嚴謹的劃分,建立系統的生態治理格局,以防止后期生態修復工作產生在在破壞現象,從而促進我國生態修復的長遠發展。
3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措施
3.1加強和完善人們的生態保護理念。通常情況下,我國水土流失主要是受到人為和自然兩方面影響而產生的。自然因素一般不可避免,我們只能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是人為方面卻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變的,這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究其原因,近年來產生一系列的人為破壞問題主要是由于人們心中缺乏加強生態保護的意識,他們認識不到生態環境被破壞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其后果的嚴重性沒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常常在監督較為寬松的地區,由于各種利益等因素,而對生態環境造成大量的破壞,這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大力度對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行教育,以此來促進生態保護觀念深入落實到人們心中,讓人們懂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覺進行監督和管理,不做那些傷害環境、破壞環境的事情,進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3.2加強先進科學技術的引用。為使得我國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恢復,我們除了采取相關措施來促進生態環境進行自我恢復外,還要注意引進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促進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由于近年來我國科技的發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優異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比較高端的科學技術,對我國生態環境的恢復將是十分重要的。相關研究人員在對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將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體現出來,同時也要注意以生態環境建設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相關的技術,進而保證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更加綠色化。此外,相關部門之間也要注意加強科學技術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建立全面系統的水土保持監測體系,從而保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
4結語
總之,加強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和生態文明的建設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前我國在生態修復與生態文明建設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阻礙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因此,我們需要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從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加強技術引進等各方面,來對生態環境進行治理,進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蘇江 寧何 單位:昆明龍慧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崔騰嫻.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方式與運用實踐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6):33-34.
篇2
關鍵詞:礦區;土地修復;生態恢復
中圖分類號:X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6-0066-02
1 引言
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通過能源和資源的供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但必須看到,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礦產資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同時很多礦產資源埋藏在地下非常深的位置,對這些礦產資源進行開采,如果保護措施不當,勢必會破壞生態景觀以及造成土地壓損;另外,在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也會形成各種有毒性的廢棄物,長期堆放成為持續污染源。也就是說,礦產資源的開采會對當地土地資源、水資源、大氣資源、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等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并影響到民眾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礦區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合理與否,是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可見,針對礦區的廢棄地和生態破壞進行有效的生態治理,對于生態環境的改善恢復、促進礦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礦產資源開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2.1 造成重金屬污染及大面積擴散
礦山開采特別是重金屬的開采過程比較繁瑣,要經過選礦、采礦以及冶礦等一系列的活動,在這些過程中造成重金屬污染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在實際開采過程中,廢棄物往往隨意堆放,有些里面含有大量的硫化礦物和原生硫化物,在持久的雨水淋濾和自然氧化的作用下,會慢慢滲入到礦區的土壤之中。一般來說,硫化礦物氧化反應需要一定的條件,其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溫度和時間;二是硫化物質的含量是必要條件;三是包括水、氧氣、氧化鐵桿菌等方面的外界環境因素,這是最重要的條件。相關研究表明,這3個條件同時具備了便會產生酸性廢水。再加上圍巖中往往都含有砷、鉻、鎘、鉛等重金屬,并且含量都較大,在礦物開采過程中酸性廢水不可避免的要與這些重金屬金屬混在一起,在化學反應的作用下就會成為礦區的重要重金屬污染源。
2.2 造成生態景觀的破壞
礦產資源的開采活動會對地表的生態景觀及土壤表層造成破壞,并可能引起其發生重大變化。在礦產資源的露天開采方面,要進行露天開采第一步工作是將礦區表層土壤剝離,在開采中要有專門的場地堆放數量巨大的廢石、尾礦、礦渣等,這些都會對植被和地表景觀造成破壞;在礦產資源地下開采方面,因大面積的地下開采會造成巖體內部受力不均、地質結構不穩、覆巖層支撐不足等問題,甚至會形成大面積的地下采空區,如果繼續在礦區范圍內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會有引起地裂縫、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危險,造成房屋、道路、電網、管道等基礎設施的損毀,影響居民正常的生活。另外,各種采礦活動還會造成耕作土壤支離破碎,影響正常的耕作和地表景觀的生態服務功能。
2.3 影響水循環過程
礦產資源的露天開采,會對表層土壤造成損害,造成兩方面的嚴重后果:一是破壞植被,削弱水分涵養方面的功能,二是降低地表徑流的滲透性。對于礦山資源的地下開采,會因深度礦井的修建而改變地下水流動的方向,進而引起河溪斷流問題。另外,在礦山開采中也會對地面河流及河流區域的生態功能造成直接的影響,一是將未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河流,這會對河流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二是將河床作為廢石堆放場。
2.4 造成生物棲息生境破壞,降低生物多樣性
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中為了修建開采場地和廢石堆放場,需要砍伐礦區的林木和草類,這會對礦區的生態環境造成顛覆性的破壞;開采中有毒廢棄礦物的隨意堆放或者處理不當會對礦山的生態環境造成毒害,形成嚴重的污染,造成動植物的死亡。總之,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土壤退化、水體污染以及擴散到大氣中的各種有害氣體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3 我國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發展歷程及存在的問題
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是綜合利用生物技術、工程等技術將礦山資源開采中被破壞的生態系統恢復到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景觀相協調、接近原生生態環境、具有有益用途狀態。我國在礦區土地修復和生態修復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本部分主要介紹我國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發展歷程及存在的問題。
3.1 我國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發展歷程
我國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工作起步較晚,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的,如今已走過了60年的歷程,根據發展特點可以將之分為4個階段:一是20世紀50年代,由于受到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主要以礦山土地的可耕種恢復為目標,開展的實際工作和相關研究的規模非常小,整體發展較為緩慢。二是20世紀70年代,我國頒布了《土地復墾規定》,從此礦區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工作步入有組織的修復治理和快速發展的階段。此階段主要以土地資源利用的持續穩定為主要目標。三是90年代以后,隨著礦區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及認識觀念的轉變,通過引入生態學理論來促進礦山廢棄地基質改良。第四階段是21世紀以來,此階段生態恢復理念的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以礦區生態系統健康與環境安全為恢復目標。
3.2 我國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存在的問題
(1)在我國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理論和實踐方面,普遍存在過度追求恢復目標和成本節約,不根據礦山實際進行恢復的狀況。調查中發現,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追求短平快,為了在短期內達到礦山植被覆蓋或覆綠目標,不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與礦山生態環境相應的物種,而是選擇生長快速的樹種和草皮,到最后在此政策導向的作用下形成單一的草地或純林,相應的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也不強。
(2)雖然我國已經有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度,并逐步完善,通過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了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的責任和基本準則。但也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詳細的相關標準,主要表現為沒有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二是沒有具體規定相關主體在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中的職責和義務,這就造成了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礦山資源的開采混亂、相應的權利關系不明確、責任相互推脫等問題。這就造成了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形成礦山資源管理中的難點和盲點。
(3)對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的監督主體和監督形式單一,不能形成有效監督。現階段,我國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工作的監管體制的不健全,監督主體僅僅是政府部門,面對眾多的監督對象,監督成本高和監管不力的現象非常明顯,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
(4)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不夠協調。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是一項多專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復雜、龐大的工程,而在我國的實踐中對礦山廢棄地所進行的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工作大多是迫于法律和國土管理部門的壓力而開展的,并且是礦山業主自己組織實施。由于其專業性不夠,相應的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的意愿也不高,在具體操作中不能真正進行科學的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同時缺乏相應的研究機構、咨詢機構、社會組織和專業技術人員。可見,我國的現實情況是研究機構在理論研究與實踐上不同步,應該加強。
(5)對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的前期工作重視不夠。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需要進行大量前期工作,否則會加大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的工作難度,相應的效果也不佳。目前,在實踐中大部分礦山都沒有開展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前的準備工作,比如進行礦區基本狀況和資源調查和分析,對于采用何種恢復技術也沒有相應的支撐,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工作的難度,也會降低礦山生態恢復效果。
4 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的策略
當然,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策和技術的共同支撐。從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整體進程而言,未來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4.1 增強管理者的環境意識,加大公眾參與程度
一般來說,有效進行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工作的關鍵因素包括切實可行的政策、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意識等方面。因此,應改變政績考核方式,不再僅僅考察經濟增長單一指標,可在實際操作中結合當地實際構建具有操作性的綠色GDP考核指標體系。另外,當地居民的參與和認識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效果。因此,有效推進礦區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不僅需要建立以綠色GDP政績考核為核心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更需要各參與主體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并積極主動以各種有效形式參與到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之中。
4.2 建立礦區生態補償機制
根據我國實際構建切實可行的礦區生態補償機制,以促進污染者付費、受益者獲得補償、開發者自覺保護、破壞者恢復局面的形成。并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對補償機制的補償方式、補償主體和受體、補償額度進行明確的規定,加強礦區生態補償的理論研究。并設立專門的礦區生態補償基金,專款專用,基金主要來源于政府的專項撥款和征收礦區生態補償費。
4.3 從源頭考慮,樹立預復墾和清潔生產理念
長久以來,我國比較重視礦區破壞后的事后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而對于開采前(事前)和開采過程中(事中)的預防重視不夠,影響礦山土地修復和生態恢復效果。因此,應建立全過程的治理和恢復模式,即從開采源頭、生產過程和采后治理的一系列過程中,都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生產過程中解決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在開采方式上,加大礦產資源綠色開采技術的推廣力度,最大限度減少礦山開采中的塌陷、矸石占地以及環境污染。拋棄傳統的礦區“先破壞、后恢復”模式,在實踐中推廣動態預生態恢復技術,實現事前預防一事中清潔生產與治理結合一事后生態恢復的一體化模式。
篇3
論文摘要:海河流域現有綜合規劃是1986年編制的,已經難以適應現今流域 經濟 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必須站在新的制高點上進行修編。結合流域當今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闡述了規劃修編的指導思想及原則,指出了規劃修編工作圍繞流域發展與管理應關注的主要內容。
海河流域是我國 政治 文化中心和經濟發達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新
規劃修編要重點把握以下八項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解決好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水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環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堅持人與 自然 和諧的原則。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促進水利的可持續 發展 。三是堅持資源節約和保護的原則。繼續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四是堅持流域水利發展與區域 經濟 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強化流域水利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提高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五是堅持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的原則。在統籌考慮流域各方面對水利需求的同時,牢牢抓住海河流域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防洪保安要求高的特點,在規劃中著重解決生態環境修復、供水和防洪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六是堅持協調統一的原則。妥善協調流域規劃與區域規劃、綜合規劃與專業規劃、水利規劃與其它行業規劃的關系。WWW.133229.COM七是堅持繼承與發展的原則。現行規劃是修訂的基礎.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八是堅持以創新促發展的原則。規劃修編力求體現先進性、 科學 性、經濟性,并應重視采用新思路、新資料、新方法、新技術,提出新成果,努力提高規劃的科學性。
三、圍繞流域發展與管理的需求,突出規劃修編的主要內容
流域綜合規劃應對流域的防洪、排澇、供水、灌溉、發電、航運、岸線利用、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等各項任務,進行全面規劃,結合海河流域特點和實際,海河流域綜合規劃要突出解決以下四方面重大問題。
1.優化水資源配置,構建安全高效的城鄉供水保障體系
通過建設南水北調東中線,溝通流域水系,組成海河流域“二縱六橫”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合理配置引江水、當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引黃水以及非常規水等多水源.統籌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受水區和非受水區用水,城市和 農村 用水。
按照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的要求,提出主要省際河流水量分配規劃方案.加大農業節水、 工業 節水和城市節水力度,統籌灌溉規劃、城鄉供水規劃,以及區域產業布局調整建議規劃等,保障飲水安全、糧食安全。
2.維護河流健康,構建清潔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保障體系
確立河流生態功能,明確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目標,確定基本生態水量,開展北運河等生態修復試點,保障白洋淀、七里海等重要濕地生態用水。
以京津等大中城市水源地、省界緩沖區、地下水資源保護為重點,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提出水域納污能力和限制排污總量及分階段目標,提出地下水限采方案,建立完善的水質水量監控體系。
充分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擬定官廳和密云水庫上游、太行山等重點區的水土保持方案。
3.實施洪水管理,構建人水和諧的防洪減災保障體系
建立較完善的防洪體系,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溝通水系、相機調度,注重洪水資源利用。加強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山洪災害防治、洪水資源利用和岸線利用規劃,制定不同標準下的洪水資源利用方案及措施,提出洪水調度方案調整意見。
4.加強綜合管理,構建有序可行的水管理能力保障體系
提高流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健全流域水法規體系,完善規劃體系,建立新型的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高效的協商機制。完善水利應急機制,積極調處和預防以晉冀豫漳河上游和京津冀晉省界地區為重點的水事糾紛。加強水利信息化.提高水利行業自身管理能力。
篇4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地區環境恢復與治理情況,介紹了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建設的主要特點,分析了存在問題及產生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盡快啟動生態補償機制;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發展生態修復后續產業;加快形成生態修復長效機制。
【關鍵詞】 生態移民;生態建設;環境恢復與治理
寧夏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人工撫育的基本方針,1999年以來實施退耕還林還草,2001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區范圍的封山禁牧,實施了大六盤生態經濟圈及水源涵養林建設、防沙治沙、六盤山“三河源”水源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天然保護林等六個百萬畝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實施生態移民遷出地1270萬畝土地的生態恢復。累計造林1300萬畝,人工種植多年生牧草430萬畝,建設高標準旱作基本農田400萬畝,治理沙化土地面積20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6萬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逐年提高,固原市森林覆蓋率由4.2 %提高到21.4%。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進村入戶。貧困地區生態退化趨勢基本遏制,昔日荒塬變綠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大部分地方已明顯逆轉。[1]據監測,2014年資源環境經濟綜合指數(資源環境經濟綜合指數是由環境、資源及經濟等多個因子綜合確定,它代表了某行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是一個反映重要屬性的指標)。[2]有8個縣區超過80%,其中,最高的彭陽縣達到93.45%,最低的涇源縣為82.62%;“地表水質達標率”所有縣區評價值達到100%,均提前完成目標任務;“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除同心縣評價值為94.12%,其他7個縣區達到100%。[3]
為統籌推進六盤山地區生態建設,2013年寧夏政府制定了《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工程規劃》,規劃在2013-2020年期間,重點對380.1萬畝耕地、宅基地實施造林種草人工修復。寧夏生態移民生態建設主要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一、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建設主要特點
1、林業建設步伐加快,生態修復工作逐步推進
中南部移民遷出區始終把生態恢復工作作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打造“生態宜居市縣”的重點來抓。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推進,確保實現移民一片,生態恢復一片的目標。采取封、造,育、管,對生態移民遷出區進行大搬遷、大綠化。生態移民遷出地區都建成了生態恢復示范區,如固原市采取人工修復與自然修復相結合措施,建立起以山脈為骨架,以流域為單元,喬灌草復合搭配的生態體系。涇源縣對整村搬遷的區域建立了護林點,并配備專業護林員,同時對遷出區宅基地、院落及空閑地進行植樹造林3000畝。原州區把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恢復與壯大國有林場有機結合,將移民遷出區土地全部劃歸國有林地并由林場經營,承擔生態恢復工作。
2、落實治理措施,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在生態移民搬遷過程中,遷出區結合組織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重點林業工程項目,加大生態修復的力度,使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林草植被大面積恢復,沙化土地逐年減少。固原市在移民遷出區實行退耕還林后的土壤侵蝕程序比退耕前有了大幅降低,草原植被覆蓋度由退耕還林以前的35%提高到73%。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發生次數減少、強度減弱,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初步實現了生態環境由“整體惡化,局部治理”向“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根本性轉變。鹽池縣在移民遷出區采取“封、飛、造”相結合,“草、灌、喬”合理配置措施,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流動沙丘基本固定,植被得到恢復。
3、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通過移民搬遷、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逐年修復生態等措施,固原市農村產業結構也得到了有效調整,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單一種植結構開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大量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在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中,林業產業發揮了主要作用,特色優勢逐步顯現。固原市大力培育“兩杏”、枸杞、中藥材、針葉樹育苗等林業產業,已建立起以彭陽縣為主的“兩杏”面積80萬畝、原州區無公害枸杞基地6萬畝、隆德縣林藥間作面積10萬畝,涇源縣針葉樹育苗面積26.8萬畝。
4、充分挖掘各類資源,帶動生態休閑旅游產業發展
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工作初見成效,接近林區和草地的地方植被已連成一片。依托良好的森林、草地資源環境,挖掘人文歷史和自然地貌景觀進行休閑旅游,前景可觀。涇源縣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和人文資源,著力打造自然生態展示、民俗文化發掘、“農家樂”民俗接待、城市綠化景觀建設等產業項目,特色優勢逐步顯現。鹽池縣經過對干旱荒漠區多年的治理和修復,已形成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局部地區呈現出沙海綠洲現象,具有周邊地區無法比擬的旅游價值,也為休閑旅游帶來了商機。
二、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地區環境恢復與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態修復資金投入不足
寧夏用于生態林業建設資金有限,國家對林業建設的投資是補貼性的,且標準較低,喬木每畝300元,灌木林120元,與實際需要不相適應,市、縣(區)均存在造林經費不足,欠賬多、壓力大的問題。固原市生態林占森林面積的85%以上,主要起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群眾直接受益不高。固原市生態補償面積少,國有林每畝僅補償5元,個人林補償10元,影響企業、群眾參與造林綠化的積極性。
2、移民規劃區內存在遺留問題
有的移民規劃區內的自發移民雖然人已搬遷出去,但地還在規劃區內,常回來向政府提出各種要求,影響移民區的整體規劃。一些村莊整體搬遷后,村莊又規劃為生態養殖區,建立了養羊、養牛、養雞場,雇用外來人員看護養殖,這些人員也有拖家帶口的,時間一長就會形成新的移民,造成搬走一大批,又來一小批的問題。
3、后續產業規模不大、帶動力不強
生態移民遷出地區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工業發展滯后,服務業發展不足。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種養業還沒有形成產業規模,產業鏈條不健全,農產品深加工滯后,龍頭企業少、帶動力不強。同時,生態建設與旅游產業項目支撐少,產業化程度低,旅游產業與農業、林業、文化產業等結合不夠緊密。有的生態移民區發展旅游的前景很好,在移民時應留下一些好的設施作為今后的基礎設施,避免再進行二次投資,結果實行一刀切都進行了拆除。另外,制定生態恢復區旅游發展規劃還不夠完善。如涇源縣老龍潭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后,對景區生態破壞嚴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將要對景區生態進行再次修復的問題,不利于生態建設成果的鞏固。
4、植被修復重造輕管
生態修復人工措施以人工造林和草原補播改良、人工種草為主,但由于管護經費缺乏,生態修復區域面積大,后期缺乏有效管護。部分人工生態修復區病、蟲、草害嚴重;群眾偷偷在林區放牧牛羊,損毀林木現象時有發生。致使部分生態修復區域林木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綜合效益低。[4]
三、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地區環境恢復與治理對策
1、盡快啟動生態補償機制
一是國家應將生態移民遷出地區全部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進一步加大生態修復力度;二是將寧夏生態移民遷出地區列為生態效益補償綜合試驗區,將該區域林地、草地和濕地等生態建設用地全部納入國家生態補償范圍,加大補償力度;三是在六盤山生態圈涇河、渭河、清水河“三河源”15?-25?主要水源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進一步提升水源涵養區生態修復功能,為西部水資源安全提供保障。[5]四是制定出臺寧夏生態建設補償機制,充分調動基層政府和企業在生態建設中的積極性。同時,探索市場生態補償方法,將生態建設編制為CDM項目,爭取市場融資,加快生態移民區建設。
2、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
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使生態優先變成生態移民遷出地區普遍行動和遵循的道德準則,認真貫徹落實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強生態移民遷出地區生態修復與建設的意見,不斷推進生態移民遷出地區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相關部門要及時指導移民遷出地區生態修復工作。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持分類指導,分區突破,以封為主、封造管相結合,使350萬畝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得到恢復,為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發展生態修復后續產業
立足地方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型產業,以產品市場需求和比較優勢為導向。大力培育以地方適生經濟樹種為主的林果產業;以優質牧草、兼用飼料林為主的飼草料產業;以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種植產業;以牛羊舍飼、草原劃區輪牧及林草地家禽生態養殖為主的畜牧養殖產業;以馬鈴薯、牛羊肉、果品、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為主的二、三產業。積極引進推廣先進工藝技術和優質品種,努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修復優勢產業,不斷提高產業化發展及綜合效益,實現生態移民區生態修復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生態移民遷出地區生態修復、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通盤考慮,自治區級生態建設和旅游項目資金使用應向生態移民遷出區傾斜。保留一到兩個完整的移民村莊,建立原始移民自然博物館,供人們旅游參觀或進行傳統教育。
4、加快形成生態修復長效機制
一是創新生態建設投資機制,建立和完善鼓勵各類社會主體參與生態林業建設政策體系,把全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來,實現生態建設主體的多元化。二是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圍繞建立“四項制度一個體系”深化配套改革,積極探索建立各級林權管理服務機構,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森林保險試點,規范林地林木流轉程序,大力扶持林下經濟發展和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創建工作。三是加強管護隊伍建設,按照《森林法》《草原法》《封山禁牧條例》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實行封、造、管一體化管理,嚴禁亂占亂墾遷出區土地、亂砍濫伐現有林木。
【參考文獻】
[1] 寧夏農村貧困人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情況[R].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2016.8.
[2] 楊月梅.基于環境承載力的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區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例[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7.
[3] 寧夏六盤山片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評價報告[R].自治區統計局,2016.5.
[4] 張耀武.寧夏南部山區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報告[C].2016寧夏生態文明藍皮書,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2016.127.
[5] 六盤山片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R].六盤山片區政協精準扶貧交流推進會資料,2016.7.
【作者簡介】
篇5
十個人的團隊里,六位是博士,其中一位還是博士后。
在一些人眼里,這些頭頂高學歷的人似乎有些學究甚或刻板。但是,當記者采訪時,他們卻給筆者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心高氣不傲,眼高手不低,謙虛而不恭,熱情而理性!
這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博士們,因為學識和閱歷,他們更敬業,更執著,更穩健……
轉型:一切從新開始
肖榮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生態學專業博士,長期從事城市生態、生態修復以及GIS與遙感分析等領域的研究,參與了19項國家、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在PE&RS、JES等國內外專業期刊40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規劃設計獎5項。三年前被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從廣州某大型綜合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挖”來,奉命籌建低碳與生態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雖然面對與過去相比相差近兩倍的收入,以及環保科研中相對冷僻的生態領域,但是強烈的責任心與挑戰心,驅使他迎難而上。
萬事開頭難。招兵買馬、建章立制、溝通協調、帶好隊伍、申請項目、統籌課題……新部門組建千頭萬緒。作為部門負責人,年僅33歲、在學術上“小有名氣”的他,幾年來親力親為,通過實干、苦干加巧干,實現了從過去純粹研究者到研究者與管理者雙重身份的成功轉型,贏得了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李義純,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環境土壤學專業博士后,一年前博士后出站后流動到本中心。
“選擇中心,除了我的家人很多都在廣東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看重環科院是廣東省環保廳直屬事業單位的性質,這里更有利于開展應用科學研究。”這位學了十多年環保理論的博士后,決定投身土壤修復工程應用領域。
然而,轉型并非一帆風順。李義純初來中心幾個月也頗感不適。“當時要做一份好的方案都感覺很難。因為我們在學校搞的是SCI論文,而方案寫作更像公文,講究條理性、針對性。”
不懂就學!今天,對于方案制定這樣的“小菜”,李義純已是得心應手。談其秘笈,這位博士后自言,喜好聊天,向同事學習,少走了不少彎路。
執著:源自內心的熱愛
美麗、善良、熱情、開朗——眼前的這位女博士,一掃一些人對女博士“第三種人”的印象。
黃柳菁,人如其名。這位在肇慶鼎湖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長大的女孩,與青青世界結下不解之緣。大學念的是園林專業,研究生讀的是植物學專業,博士學的又是生態學。
因為這份熱愛,她主動請纓負責廣東省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野外調查。因為這份熱愛,她對1767個核查點、51天時間、28012公里行程的安排,不僅毫無怨言,反而精益求精,確保每個點都嚴格按照要求核查。
在一次野外核查過程時,黃柳菁不慎掉入石灰池。“好在石灰池已冷卻!”談起這起意外,這位愛美而又頑強的姑娘仍心有余悸。“也許我們不及男同事能吃苦,但我們有時會更細心,在科研中也要發揮這樣的優勢。”
一個科研示范點一年去了近四十次!為了心中“打造低碳社區、建設低碳城市”的理想,去年肖榮波博士帶領他的團隊,前后去了生態社區建設示范點——中國電子集團第七研究所社區近四十次。從游說社區領導到協調社區居民,從實地考察論證到方案規劃設計,一步步推進方案實施……
因為種種原因,該示范點建設項目最終擱淺。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熱情。為了心中的夢想,如今肖榮波和他的團隊,又朝著杏園社區——第二個建設示范點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盡管研究還在繼續,但“低碳社區建設”的理論已得到學界認可,2012年該項目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的資助。
謙虛:越是深入越是感到不足
狹小的辦公室里,擺放著幾張簡陋的桌子,幾位年青人正在忘我地工作,“對于工作環境,我們沒有太在意,關鍵是要踏踏實實做些事。”
來自新疆的郭洪旭博士,今年剛從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畢業。談及工作感受,這位有些靦腆的小伙子坦陳角色的換位。“以前做學生時主要是配合導師開展相關的科研工作,如今工作了則要更加主動積極,感到要學的東西很多。”
“在工作中,學得更快,學得更好!”去年從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畢業的韓存亮博士,在一年的重金屬土壤污染調查和修復的實踐中,有著更深刻的感受。
也許是經常日曬的緣故,這位來自河南的博士皮膚略顯黝黑。可是,他卻對戶外調查情有獨鐘。“每一次調查,從調查方法選擇到調查人員安排,都是一次學習積累的過程。”而對修復物種的培育和污染土壤的修復,這位專業出身的博士更是心神向往。“經過以往研究工作的積累與大量的文獻調研,終于選出合適的治理土壤鎘鋅等重金屬污染的植物品種;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看到曾經“死”去的土地重煥生機,那種喜悅之情是難以言喻的!”
在科研探索的征程上沒有停頓的步伐。從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畢業已有三年的山東人莊長偉博士,同樣強烈感到這份不足。作為“廣東省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技術負責人,兩年來,他和項目組成員一次次深入野外實地調查,一次次上門收集相關資料,一次次交流討論評估方法……“白加黑”、“5加2”成為團隊常有的工作狀態。“該項目涉及面廣,數據量大,要協調的事情多,工作節奏快,需要充實許多相關專業知識,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務!”
鏈接
近年中心承擔的主要課題題目
1.廣東省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STSN-05-19)
2.廣東省土壤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研究
3.廣東韶關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研究
4.珠江三角洲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研究
5.廣東省土壤環境保護優先區域劃定研究
6.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社區低碳規劃設計與管理關鍵技術研究(2012BAC13B04)
7.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碳排放交易支撐技術研究與示范(2012BAC20B00)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居住區規劃碳足跡評估方法與實證研究(41201601)
9.廣東省低碳技術創新與示范重大科技專項:廣州海珠生態城低碳建設技術集成與示范
篇6
關鍵詞: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課件建設;難點;重點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6-0123-02
一、《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課件建設的背景和意義
《水生態保護及修復》課程的誕生和建設的原因是:1)嚴重的與水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由于當前水問題是區域發展的一大問題。因此為了保持和發揮我國的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以水為主線,從應用的角度進行現狀各種生態系統的保護并對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成為了必然[1];3)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的有力途徑。《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課程是2009年開設的新課程,2012年有正式出版的教材。目前還沒有公開出版的課件。該課程是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以解決當前我國面臨的嚴重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水問題為目的,實現水生態文明而設立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也是專業核心課程。課程內容具有實踐應用性。針對各種生態系統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出生態保護與綜合修復的措施及方法,并與實例相結合。課程的內容會隨我國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進程而發生改變,需要及時更新和擴充。本課程定位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和全國水利行業規劃教材課程,適合于生態學、水文學、環境科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老師、學生及科研工作者。多媒體課件的建設可以讓使用者更便捷的自主學習。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時代,適應大學課堂教學時限性及提倡學生的自主性有機統一的特點、網絡課件建設的需要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推行,均決定了多媒體課件建設的必要性。課件的建設不僅可以讓河海大學的大學生受益,也可讓想學習該課程的其他高校的老師、學生及科研工作者受益。
二、《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課件建設的重點
1.確定課件內容遵循的原則。《水生態保護和修復》課件內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水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本課件內容遵循的原則是水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
2.典型案例素材的收集,突出課件的實用性和代表性。《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突出特征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學習此課件的目的就是會制定一個區域的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方案。如何把一個區域的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方案包含的內容(生態概況介紹、生態問題及其成因分析、生態退化程度的判定、生態保護與修復方法及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恰當的實例相結合,讓此課件的學習者可以模仿,可以成功地按自己學習的課件理論,為自己關心的區域制定一個完美的生態保護與修復方案,以解決當地由于人類活動所造成與水相關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扼制并使退化的生態系統逐漸修復。
3.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收集相關文字、聲頻、視頻素材,充分利用來自Internet的信息資源,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視頻、聲音、動畫)圖片、文字等來表述并構成課堂要件。在制作多媒體網絡課件中,既體現課本知識,如主要知識點、典型區域生態退化程度的判定、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適宜保護及修復方案的制定等的講解與交互操練的設計,又駕馭于課本內容之上,突出背景知識的介紹、注重相關知識的鏈接,以增大學生的信息輸入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解Q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實現學生的自主化學習。
4.課件的后評估及完善。通過調查問卷,反饋學生對使用本課件的意見和建議,匯成研究報告,探索適合以學生和使用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網絡課件建設的進一步完善的方法。
三、《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課件建設的難點
1.內容言簡意賅。言簡意賅是好的課件的特點。《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涉及的內容包括基本理論、生態系統的功能及退化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退化程度的判定、生態保護、生態修復、流域生態修復及水生生態系統的修復。共7章36萬2千字的內容要在32學時內以課件形式展現,以水為主線突出應用性也需要言簡意賅。
2.案例及時更新。《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研究對象是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自然生態系統,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在不斷加深加大,如何在案例上體現這種影響。當前全國各大流域和省市都在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水生態保護和修復,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問題會解決,新問題會產生,相關案例也會及時更新。例如南京市母親湖--玄武湖的主要生態問題是每年六月份左右出現的水體富營養化,已經受到重視,通過清淤疏浚、種植水生植物、放養濾食性魚類、水道改造、城市雨污分流、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轉和城市綠化帶的建設等修復方案來得到改善,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流動性的加大,寵物的放養概率加大,以及中國節日放生的習俗和人們對放生的誤解,水生寵物的放養將給玄武湖水生生態系統帶來了的另一潛在的生態問題――生物入侵問題,玄武湖生態系統生物入侵問題及其如何修復成為了需要更新的案例。
3.及時補充前沿知識。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是新發展起來的學科,知識體系還不完善,好多問題還沒研究透徹,得隨著學科的發展不斷地補充新知識、新理論。比如:生態修復還沒有公認的統一的概念和分類體系;生物修復的分類體系還不健全;微生物從胞外環境中吸收攝取物質的方式--胞飲作用的機制還沒被公認。針對生態環境問題分類的生態修復研究僅限于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和環境污染的生態修復;生態系統的生物入侵問題;工程生物在生態修復方面的應用及其風險問題等等,都是有待通過未來的研究來補充的內容。
4.把握全局突出重點。《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涵蓋內容很多,但課件要在整體框架下突出重點,讓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目的及用途學習和掌握最需要的。而且目的人群不一樣,重點不一樣。對于河海水文水資源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大多數生活在南方水多但水質差的地區,他們關鍵需要掌握的是水生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但也需要了解總體的思維過程,在課件中如何體現是一大難點。
論文中已討論了《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課件內容的難點和重點,但還有以下方面沒有提到:1)某一區域在進行生態修復之前如何設立生態示范區進行生態修復試驗,了解決定生態物修復技術效果的關鍵因素并評估生態修復技術的可行性和局限性。2)退化的生態系統的修復既是合理地采取可能的一切措施,短期內要達到顯著的修復成果是不容易的,因為生態系統對于修復的措施要進行消化,做出反應,得花時間,另外,大氣污染的干濕沉降帶來的非點源污染是無法短期內徹底消除的,只有每個國家、每個流域、每個地區、每個產業及每個人,都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均采取節能、節材的生產方式,進行水土保持,不亂砍亂伐、不亂獵亂捕、不隨意排污,才有可能保持整個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良性發展,最終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因此,生態修復不是靠個人的努力,或靠某個專門部門,而是要靠全世界所有的人,所有的部門,同時為有一個健康良性發展的生態型地球而努力才行,因此說“水生態保護與修復不是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或一個國家的挑戰,而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戰”。如何在本書中闡述和貫穿這種思想,是未來需要探討和補充的內容。3)當前是與國際接軌的時代,水污染等生態問題也不僅僅是中國有,關于水生態保護與修復不僅僅只是國內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現在高校培養的學生將來不僅僅只在國內,完全有可能在國外就業,這也要求進行雙語化的教學,因此也要進行課件的雙語化建設。
篇7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TV5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1
水是人類生產與生活中的基本條件,人們在利用水資源的同時,還要保護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水利工程建設能促進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為了使人們使用水資源期間滿足最大的發展需求,在施工過程中,就要避免相關物質以及行為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一、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對陸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能改變地質變化以及地貌的發生,特別是一些規模性比較大、施工范圍比較廣的工程,不僅會造成地質嚴重破壞,還會給社會與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災害。主要是由于該工程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影響地殼變化,在斷層中能夠增加水壓,從而形成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現象[1]。施工建設必然會影響自然環境,也會使一些水生動物失去生存能力,并縮小物種的生存空間。例如:城鎮在建設交通線路過程中,就會侵蝕一些動植物的生存空間,不僅破壞了生態系統的正常發展,還給各個物種的生存帶來較大生存影響。
(二)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也會影響水生態環境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大壩施工會帶來一定的生態問題。堤壩能對河流進行截滯,不僅會影響農業的耕地現象,還會減少物種種類。水流在堤壩中會減少流動的速度,并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成長。由于堤壩河流中會淤積泥沙,并阻礙了河流的正常輸送,對水生生物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因為在水體中生存的一些生物在河流堵塞、阻礙下,不僅會影響它們的正常遷移,還會減少水生生物的生存種類,更嚴重的是,還會出現物種滅絕現象。
(三)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1.對社會人口、土地以及文物的影響
水利施工能影響人口遷移現象的發生,由于工程在修建過程中會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特別是一些名勝風景、土地耕種以及人們的經濟發展都帶來較大影響。一些工業在該形式發展下,也會影響它的正常運營,并降低經濟力量的發展來源。工程施工還會破壞一些自然名勝古跡,特別是一些具有文化價值與考古開發價值的建筑,不僅淹沒了這些因素的發展,對社會環境也產生較大影響。
2.不良疾病以及災害產生的影響
水利工程是在水生環境下形成的,它是在破壞原有的水生系統中建立的,也帶來了一些疾病與災害的發生[2]。例如:陸地形成沼澤地的過程會生成各種有害生物,并給人們帶來一些疾病與災害。而且,水利工程建設還會形成復雜的環境變化,不僅會影響社會環境的規律發展,還會給動植物的正常生長帶來較大影響。特別是在水利施工工程中利用的工業廢水、廢棄物的排放以及毒氣的排放等,都會給社會環境帶來較大影響,都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二、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對策
(一)保證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
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是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要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做出工程實施的科學計劃,無論在工程施工的地址變化、施工條件等方面,都要降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3]。在施工過程中,特別是一些污染性比較高、高端技術的使用要盡量控制,保護好當地的名勝古跡以及具有文化價值的建筑物。還要減少一些天然河流的開發與污染,保證該河流在使用過程中能保持自身清潔。只有維護一些自然性的生態環境,才能為我國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
(二)開發科學性實施項目
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耕地、占地以及移民等現象,并出現一些賠償等問題,會加大該施工期間的運行成本。為了減少該現象的發生,施工過程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就要開發科學性的施工項目,不僅要選擇正確的開發位置,降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還要有針對性、選擇性對項目進行開發。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要保證地下水的有利供應,并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在這種形式發展下,不僅能實現生態平衡建設,以全局的發展眼光進行優化,還要合理調整水域建設施工條件,禁止在中下游水域開發堤壩,從而實現水利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開發。
(三)調整水生態系統
對水生態系統進行科學調整,利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修復[4]。水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具有緊密聯系,它對水資源的合理布局、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都能產生條件。所以只有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與安全性,才能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多種河流的存在,實現水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在對水生態系統修復過程中,不僅要利用現代化的實施技術,還要保證水生態系統調整過程中的協調發展,并實現水生態系統建設期間的和諧發展。
(四)科學安排受眾遷移
為了減少對社會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還要對移民現象進行合理安置。不僅使他們能在受災過程中享受補貼,還要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實施合理投資。在工程建設工程中,要對居民的房屋、土地等因素進行評估,并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實施補貼,使人們群眾能促進工程施工建設的合理發展。
三、總結
水利工程在建設施工過程中,能促進我國經濟力量的穩定提升,還能改善我國的洪澇災害現象,并使我國在利用水利設施過程中改善生態環境。所以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良好的經濟效益,完善保護生態生境工作,還要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工程形式,這樣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建勛,李佳超.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江西建材,2014(17):108-108.
[2]王克勤.淺談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解決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3).
[3]智來姝.淺析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4(11):221.
[4]王茂華,王澤.淺談水利工程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4(2):51,78.
篇8
關鍵詞: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生態學;難點
隨著時代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覺醒,對環境問題愈發關注和重視。水利工程建設活動對水環境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及建設過程中,有必要樹立并融入生態理念,針對傳統水利工程建設活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予以反思和改進,進而推動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及建設模式的創新,采取新的技術手段和規劃設計,將原先的粗放型水利工程建設方式轉變為環境友好型水利工程建設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及破壞等負面影響,最終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然而在現實情況中,如何有效推動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更好地開展生態水利工程活動,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擬就個人實踐經驗,歸納總結出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中面臨的難點問題,并針對這些難點提出解決思路,豐富完善生態水利工程理論體系的同時,還可用于指導水利工程規劃的工作實踐。
1生態水利工程的內涵
生態水利工程,顧名思義,指的是以生態理念為指導、強調生態保護、生態修復以及生態治理的水利工程活動。生態水利工程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都江堰水利工程,其所蘊含的生態思維仍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借鑒。而近現代的生態水利工程則是在傳統水利工程的基礎之上逐步演進而成的,現代生態水利工程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現階段時展的需要,在以生態理念為指導的同時,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方面用于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則為了維護生態水域的健康。生態水利工程在注重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更強調對水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對水利工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創新和應用要求。生態水利工程中,須在傳統的規劃設計及建設理論的基礎之上,以生態環保理念為基礎,生態學專業知識、技術為手段,并對河流水域當前的生態環境予以修復或優化,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2生態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的關系
水利工程是通過人為的工程建設活動對水資源進行調配并加以利用,起初人們興建水利工程主要是出于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或者防洪的目的,之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工程的建設開始逐步為水力發電、蓄水養殖以及旅游觀光等活動服務。生態水利工程,是基于傳統水利工程建設,將保護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作為核心服務目標的水利工程活動。生態水利工程具備雙重屬性,其一自然是能夠滿足傳統水利工程建設目的的功能型屬性,其二則是能夠提供生態修復功能的環境友好型屬性,利用生態水利相關技術進行生態改造或者對傳統水利工程所在水域進行生態修復,均屬于生態水利工程的范疇[1]。生態水利工程是以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為基礎、以生態開發目標的明確為背景、以生態系統健康為主要目標的情況下逐步演化而來的,相比傳統的水利工程活動,生態水利工程具有明確的生態服務目標和功能,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有關生態系統健康的考量是被排在首要位置上,在水利工程的選址、布局、項目成本以及環境成本等方面,要做到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并重,在保護生態系統健康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水利工程建設活動的雙贏。由此我們不難得出,生態水利工程是由傳統水利工程發展演化而來,但在規劃設計階段,生態水利工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如何平衡生態系統健康和水利經濟效益是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關鍵,其規劃設計過程中往往也是難點重重,需要通過多方面決策和管理才能實現[2]。下面,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工作實踐以及相關文獻資料,著重論述當前我國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中面臨的難點,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3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中面臨的難點
3.1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方法和評價標準不合理、不明確。地域性和特定性是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及其服務目標的主要特性,即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及建設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展開,并需要考量經濟和生態之間的一系列特定要求,才能最終實現生態系統健康和水利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具體而言,不同地域中的生態系統會呈現出明顯的地理趨于差異性,這就要求生態水利工程能夠相應地適應當地的地理區域差異性特點,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滿足當地在地質、水文和生物等多生態領域上的功能性需求[3]。要使生態水利工程對當地的地理區域差異性特點具有足夠的適應性,就需要通過相應的水利工程設計方法和評價指標來予以明確。現階段,我國雖然出臺了針對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方法和評價標準,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而言,但現行的方法指標存在較大的缺陷和不足,無法滿足具體的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需要,給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帶來了困難。例如,我國幅員遼闊,地理區域差異性明顯且類型眾多,但現行的設計方法較為單一且不合理,且并未針對具體的地理區域制定相應的明確評價標準,導致設計方法和標準在實際的生態水利工程中難以發揮其指導及實踐作用[4]。事實上,這一難點不僅只限于某一地區內的生態水利工程,國內有關水利工程對于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成果較少,國家政府、相關單位得不到足夠的、有效的理論指導信息或實踐參考經驗。除了設計方法和評價標準給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所造成帶來的直接影響之外,還存在一定的間接影響,即由于設計方法和評價標準不合理、不明確,導致無法形成配套的、明確的規范,造成了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處于“無準可依”的困境。3.2規劃設計人員生態學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匱乏。相關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不足的問題是制約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短期發展的一大難點。生態水利工程注重在傳統水利工程活動中有機融入生態學領域的知識,并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規劃設計出修復和優化水域生態環境系統的水利工程。這也就向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者們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知識要求,作為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者在扎實掌握傳統水利工程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還應熟練掌握生態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并且擁有足夠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必要的實踐經驗。國內外眾多生態工程實踐也告訴我們,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活動的成效是與相關規劃設計人員的生態學專業知識水平成正比的。然而,就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而言,鮮有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人員具備足夠的生態學專業技術能力和相關實踐經驗,我國很多地區的生態水利工程活動由于缺乏足夠的經驗,導致其規劃設計工作對于工程的生態開發往往只是淺嘗輒止、流于形式[5]。例如,盡管有一些水利工程在其規劃設計階段有考慮到生態系統問題,但在實際建成后,依然對工程周邊的生態環境和水文環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周邊水域中的生物群落在工程建成后發生了顯著變化;同時,不少地方的防洪工程和水壩,沒有充分考慮到生態學方面的影響,工程建成后,嚴重威脅水體中生物群落的生存狀態。上述任意一種情況的出現,將會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并破壞所在水域原有的生態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當前市場運行體制下,水利工程設計人員缺乏足夠的生態學專業知識,并且和環境保護工作者之間缺少直接的合作機會,再加之現行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方法和評價標準不合理、不明確,都造成了當前我國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在整體的設計水平上存在落后性問題[6]。3.3水利和生態二者的平衡協調復雜性高。社會發展也好、自然演變也好,都需要遵循各自的運行變化規律,同理,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及建設也應遵循相關的自然規律。水利工程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社會活動,勢必會對自然演變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因此,如何平衡協調水利工程活動和生態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不論是水利工程活動,還是生態環境變化,其中所涉及到的影響因素及其變量都是極其復雜的,要實現二者的平衡協調,相關的影響因素及其變量更可謂是海量的。對于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而言,應充分考量相關變量以及變量之間的關系,結合某一地區的地理區域差異性特點,如水文條件、河道形態、生物群落等等,在規劃設計階段進行反復的推演論證,最后方可形成一套有利于當地水域生態系統發展的設計規劃方案。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水利和生態二者之間平衡協調的復雜性給生態水利工程活動造成了巨大的困境和難點,這就要求水利工程設計人員應加強對水利工程所處水域的生態環境變量進行考量,有針對性地開展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7]。
4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改善對策
生態水利工程是由傳統水利工程發展演化而來,但在規劃設計階段,生態水利工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如何平衡生態系統健康和水利經濟效益是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關鍵,其規劃設計過程中往往也是難點重重,需要通過多方面決策和管理才能實現。4.1轉變傳統觀念、提高規劃設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利工程活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筆者看來是兩者在辯證中統一,即水利工程活動的效益離不開生態環境的支持,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需要水利工程發揮優化治理功能。因此,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人員應轉變傳統觀念,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規劃設計的各環節中以生態理念為基礎、為指導方針,重視生態學的客觀規律,并結合當地水域的生態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促使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互動發展方向由消極轉變為積極。為了更好的實現上述轉變,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途徑來著手:第一、可定期組織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人員進行生態水利工程知識的學習培訓,學習培訓內容可主要以生態學專業知識的講座和國內外優秀生態水利工程案例的分析總結兩種形式進行;第二、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可組織召開全市、全省范圍的專題研討會或者座談會,加強規劃設計人員之間的技術經驗的交流,通過同行分享心得的形式,促進規劃設計人員綜合能力的提高[8]。綜上所述,通過組織培訓學習和同行交流,來改變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人員在思想觀念以及技術能力上的不足,以克服相關的難點。4.2提升工程水文和生態水文在規劃設計中的融合程度。傳統水利工程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只用考慮工程水文學領域的內容,而生態水利工程其建設服務目標不同于傳統水利工程,需要在工程水文學的基礎上深度融合生態水文學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從而提高水利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系統的保護,更好地實現預期建設服務目標,促進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以某水庫工程的規劃設計為例,該水庫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備用水庫,由于是備用水庫,因此具有用水頻率低、換水周期常的特點,針對該水庫的這一特點,規劃設計人員就需要充分考慮水庫的規模設計以及水庫水質維護方面的工作,規劃設計過程中,基于水庫所處水域的生態環境系統情況,將工程水文和生態水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分析推演出水域生態系統結構與水庫水質、水量的變化關系,根據水庫工程的服務目標,控制水庫建成后水域生態系統的變化范圍和程度,以確保該水庫建成后,在不破壞水域內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滿足水資源儲存的要求。4.3高度重視并明確生態敏感目標。生態環境敏感目標的明確,是實現生態水利工程服務目標的重要途徑,通過對所有的生態敏感保護目標進行識別、分類和優先級排序,可以有效指導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形成一套具體可行的設計解決方案。例如,在如今城鎮化建設的浪潮下,不少水利工程的選址會位于城市的心城區或者開發區,這類區域是當地政府在城市規劃中大力投入的地區,可謂是寸土寸金。這就要求生態水利工程在規劃設計階段,除了水利功能、生態功能的考量之外,還應綜合考量該工程與其服務對象之間關系的協調、該工程的經濟價值等等,這里就應充分重視、明確并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敏感目標,最大限度地處理好水利工程活動與生態保護目標之間的關系。
篇9
黨的十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一論述,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不僅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還體現了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的不斷加深。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項目。林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產業,還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其兼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起來,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生態系統保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經濟增長和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其對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供給林業產品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視和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一、陜西省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情況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已經成為當前林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以及在陜西省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陜西省各地緊握生態文明建設時代的新機遇,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和農業現代化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建設、修復和保護,加快推進造林綠化,加強保護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繁榮林業生態文化等各項工作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進而為促進本省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體現在:
1、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陜西省上下全力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建設、防沙治沙等林業重點工程,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提高本省的森林覆蓋率。截止 2012年陜西省累計造林5525萬畝,平均每年造林550多萬畝;治理濕地0.27萬hm2,治理荒沙9.67萬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08萬 km2,黃土高原區年均輸入黃河泥沙量由原來的8.30億t減少到4.00億t,北部沙區每年沙塵暴天數由過去的66d下降為24d,綠色向生態脆弱的陜北地區推進了400多公里;全省林地面積達到1.84億畝,森林覆蓋率由37.26%增長到41.42%,林木蓄積4.2億立方米。全省大地實現了從黃到綠的轉變,實現了生態環境由以前的整體惡化到現在的整體轉好的良性發展和改善。
2、提升林區民生水平
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915萬農民享受退耕還林補助239.9億元,人均直接受益2622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農戶均資產性收益增加 1.2萬元,發展林下經濟、干雜果、種苗花卉人均年增收310元。國有林區職工收入近兩年增長較快,住房條件明顯改善。隨著棚戶區改造、引水通電通路、廣電網絡覆蓋等基礎民生工程的陸續實施,林區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和改善。
3、重視文化引領,強化生態意識
陜西省加快林業文化基地建設,如建立多處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積極開展林業文化研究與交流,成立相關協會和舉辦林業生態文明研討會,大力弘揚和傳承林業歷史文化。同時,隨著各級領導對林業工作的越來越重視,以及社會造林、愛林、護林積極性的空前高漲,每年1200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8000多萬株,增加890萬方森林蓄積。
4、勇于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
近些年來,本省通過對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使得農民真正成為山林的主人,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同時,積極探索國有林場改革,整合現有資源資產,積極籌備組建林業集團;不斷完善生態建設思路,組織編制諸多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實施方案;此外,本省在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又依托森林、林地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林業經濟產業,截止2012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就已經達到了515.9億元。
二、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陜西省結合本省林業的特點和森林的多種效能,緊抓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新機遇,突出重點,謀求突破,積極實施林業大生態建設和保護戰略,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陜西省作為中國生態環境最為敏感和脆弱的省份之一,在發展林業生態建設中還依舊存在水土流失嚴重、森林分布不均、質量不高、效益低下等問題,只有勇于正視這些問題,分析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從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勻,質量不高,效益低下
陜西生態條件多樣,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但是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勻,質量不高,效益低下。總的來說,南邊多,北邊少,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區、關山、黃龍山和橋山林區,這幾大林區的森林資源已經占到全省森林總面積的83%,然而由于這些林區的森林資源多為自然次生林,并且林分生產力不高,生態效益低下,森林每公頃蓄積量僅為61.2m3,比全國平均 75.8m3低了19%還多。
2、水資源嚴重短缺,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陜西屬于生態環境脆弱的省份之一,水資源嚴重短缺,且地區分布不均,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洪澇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導致土壤肥力和土地承載能力降低,威脅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經濟損失嚴重;土地沙化、荒漠化問題突出,治理難度大,任務艱巨;投入不足,綜合配套差,生態保護建設效果不理想。
3、林業生態意識水平不足
具體表現為:缺乏對自然生態的敬畏,浪費自然資源嚴重;缺乏生態責任意識,一些人甚至認為保護生態環境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缺乏生態憂患意識,對生態環境惡化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威脅視而不見;對生態環境缺乏科學的認知,過于重視提高森林的覆蓋率,缺少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從而無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4、各部門間的協調與溝通不暢
在實際工作中,還未建立健全各部門的協作工作機制,無法有效實現各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導致工作效率很低。同時,工作流程不夠完善,工作銜接不暢,各部門出現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無法形成合力。
此外,還存在林業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不足、業務素質不高等問題,這從根本上無法適應生態林業發展的新要求。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成為制約陜西經濟社會可持續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重視這些問題,并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問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陜西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水平,進而促進本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措施
1、積極實施生態建設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強對關中大地園林化、陜北高原大綠化、陜南山地森林化的生態建設戰略的實施。具體而言:把關中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園林化地區。即:加快以絲綢之路為新起點的關中生態示范帶、秦嶺北麓生態保護林區、渭北生態經濟防護林區、關中森林城市群及田園生態景觀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域的建設和發展;加強陜北高原大綠化工程建設。針對陜北生態脆弱、森林覆蓋率低的實際狀況,加快推進三北防護林和風沙治理工程的進度,加快百萬畝野櫻桃、百萬畝樟子松基地建設,擴大綠色植被的覆蓋率,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防沙治沙工程的成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從而提高陜北高原生態脆弱區的森林質量與環境質量;實現陜南山地森林全覆蓋。陜南不僅是陜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區域,還是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是陜西及關天經濟大發展的生態保障和物質基礎。在陜南地區,全面綠化宜林荒山荒地,增加森林植被,優化森林結構,提升森林、濕地質量,加大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森林撫育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的力度。
2、提高思想認識,制定合理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林業在經濟建設、生態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因此,在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中,要提高對林業生態建設的全面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制定合理的、長遠的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規劃和模式。根據本省的實際狀況,制定適合當地的林業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優勢產業,搞好服務,為農民帶來真正的實惠,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才能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的共贏,才能實現山清、水秀、人富的和諧境界;由于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狀況等存在差異,因此,制定規劃時,要在全省林業生態建設規劃的前提下,結合當地林業資源的發展與利用實況,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制定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具有實效性和操作性的林業生態建設規劃。
3、建立和完善各項林業生態制度
健全林業法制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完善林權流轉市場體系和管理服務體系;加強和規范林業生態區域的管理;完善林地征占用管理辦法和審核審批制度;有序開展林業生態補償制度,進一步完善補償方案,做好兌付工作;建立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制度,積極實施有關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林業法制宣傳和普法培訓工作,提升法治觀念,堅持依法辦事,規范執法行為;進一步加大林業大案、要案的查處和打擊力度;提升林業重點項目的自查和檢查力度,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安全高效運行。
4、增強各部門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
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各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至關重要,因此,要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中建立各部門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便于他們遇到問題積極交流溝通,并及時解決問題,同時也促使他們在互相交流學習中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效率。
5、加強林業信息化,實現林業治理現代化
當前,隨著林業信息化在林業改革發展各領域、各環節的不斷深化,實現林業業務與信息技術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改變管理方式,擴大服務范圍,創新服務形式,這已經成為加快林業發展、實現轉型升級的創新平臺的戰略舉措,從而為實現林業治理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而言:一是推進林區無線網絡建設,全面加強各種傳感設備在林業資源監管、林產品運輸等方面的應用;建設統一完善的視頻監控系統及應急地理信息平臺,為林業生態部門提供可視化、精準化的應急指揮服務;二是依托林業基礎數據庫,對海量林業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林業數據;三是加強信息技術在林業重點工程監管、林業文化等方面的應用,提高林業工作效率和協同性;四是圍繞全面建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要求,構建智慧化綜合服務平臺,努力提供智能化、整體化的林業商務服務。從根本上解 決林業面臨的問題,推動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6、提升林業系統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為了適應現代林業的發展趨勢,提高林業系統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做好林業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好林業人的服務作用,有效開展林業工作,加強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提升林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必不可少。具體而言:要加強繼續教育,以提高全省林業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為目標,采取脫產培訓和在職學歷教育方式,鼓勵和支持在職人員提高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和學歷水平,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制度;為了培養高素質的林業技術人員,始終堅持“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由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按照職業技能規范要求和崗位工作需要組織林業技術人員參加崗位技能培訓;加大對林農的培訓力度,大面積推廣先進林業科學技術和致富實用技術,大幅度提高林農隊伍整體素質;增強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林業文化結構,從而為推進林業事業的科學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簡介】
篇10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省委省政府“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要求,推進漁業經濟轉型升級,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推進我省生態漁業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生態漁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浙江漁業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漁業跨越式發展路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省漁業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特別是近五年來,我省漁業圍繞“產業強基礎、發展上水平”戰略,堅持統籌兼顧、重點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保障市場安全有效供給、增加漁農民收入、促進漁區和諧穩定、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漁業發展正面臨著空間資源日益緊缺、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生物資源日漸衰退等壓力和經營體制機制滯后、發展方式粗放、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不足等問題的雙重挑戰,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大力發展生態漁業,推廣應用新型生態漁業發展模式,逐步構建生態合理性、經濟高效性、功能良性循環的現代漁業體系,實現漁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既是轉變漁業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舉措,也是實現生態環境修復、推進漁業生態安全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促進漁農民增收的重要保證。歷史經驗和實踐證明,只有大力發展生態高效、優質安全的漁業(即生態漁業),實現漁業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浙江漁業才能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路子。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生態漁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漁業建設。
二、生態漁業的發展方向、建設內容和工作重點
(一)發展方向。
以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為根本,通過應用現代科技、設施裝備和合理的生產模式,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水體單位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具體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修復保護為重點,強化漁業在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資源保護、促進生態安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實現漁業和環境的和諧。
二是以“百萬畝生態型水產養殖塘標準化建設工程”為主要載體,全面推行水產健康養殖,推進漁業向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現代漁業方向發展,實現生態和高效的協調。
三是大力引導傳統漁業向休閑漁業、景觀漁業方向發展,積極拓展產業業態,實現漁業空間的拓展。
(二)建設目標。
依據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今后五年,在我省構建沿海生態高效漁業發展區、內陸設施漁業示范區、山區生態漁業建設區、大水面潔水漁業開發區等幾大漁業塊狀經濟區,基本形成自然環境和諧、基礎設施優良、漁業結構合理、區域特色鮮明、科學技術先進、運營機制新穎的現代生態漁業發展格局,促進漁民收入穩定增長和漁區社會繁榮進步。
到2012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10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出達到1860億元,年均增長8%;漁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200元,年均增長5%。
(三)主要模式。
根據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結合我省實際,重點推行下列七種模式:
1、池塘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以配合飼料為基礎,以安全、高效的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有效減少藥物使用,降低對水體的氮、磷排放,并通過構建一定比例的人工濕地、生態氧化塘或利用生態溝渠、稻田、藕田等進行養殖排放水處理或實現養殖水體的重復使用。
2、湖泊水庫潔水型漁業開發模式。潔水型漁業開發,又可稱“保水型漁業”,以保護水環境為目的,選擇以鰱鳙魚等濾食性魚類進行人工放養,利用生物食物鏈原理,消耗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從而達到保障生態平衡,保護水環境,充分利用水體漁產力,提高廣大庫區農民致富能力的目的。
3、文化傳承和創新型生態養殖模式。利用稻田、山溪等豐富的淺水資源,輔之以現代科技手段,傳承和創新具有悠久歷史的稻魚(蝦、蟹)共生和山溪以草養魚等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既種稻(草)又養魚,把植物和動物、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物質和能量良性循環轉化,實現“穩糧豐魚增收”的目的。
4、大水面魚、蝦、貝、藻立體增(養)殖模式。在大江大河和淺海海域,選擇適合該類水域生長繁殖、經濟價值高、宜于人工苗種培育以及放牧飼養的魚、蝦、貝、藻等水生生物,利用生物間不同的棲息特性和食物鏈關系,實施規模化立體型增(養)殖,構建水域的生態平衡,改善水體環境,修復漁業資源,實現水生生物多樣性。
5、工程化漁業養殖模式。采用高效水處理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功能性飼料等,有效控制凈化養殖污水等自身污染,減輕對環境與資源的破壞,大幅度提高養殖單產和經濟效益。工程化養殖包括集約化養殖和工廠化養殖,具有高密度、集約化、高效益、少污染等特點。
6、休閑生態漁業技術模式。利用漁村設備和空間、漁業生產場地、漁具漁法、漁業產品、漁業經營活動、漁業環境及漁村人文資源等,經規劃設計,充分發揮漁業與漁村休閑旅游功能,集漁業、科普、旅游、觀光、健身、娛樂、休閑為一體,使漁業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7、“負責任”水產捕撈模式。逐步減少漁船數量,探索和推行限額捕撈制度;推廣漁船節能,改進漁具漁法,禁止嚴重破壞漁業資源的作業;壓縮底拖網、定置張網、桁桿拖蝦網等作業,鼓勵發展選擇性較好的流刺網、釣具和籠壺作業,促進捕撈產業發展與漁業資源再生能力相匹配,實現永續利用。
(四)工作重點。
主要是實施“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
1、漁業資源養護和生態環境修復行動計劃。以涵養資源、修復生態、改善環境為目標,以我省水系和重要漁業水域為重點,實施漁業資源增殖和生態環境修復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在我省錢塘江、甌江、曹娥江、甬江等重點水系有序開展規模性增殖放流工作,完善和加強執法管理,推進增殖保護區和資源生態保護區建設,加強重要漁業水域劃型和保護,推行“負責任”捕撈模式,強化許可管理和伏季休漁制度,控制捕撈強度,使主要漁業水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到較合理水平,捕撈水域漁業資源穩中有升,使我省漁業資源衰退和水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起,計劃先在錢塘江流域舉行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
2、生態強漁富民行動計劃。在加快漁業三大重點工程建設(標準漁港、標準魚塘、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基礎上,堅持“生態立漁、生態強漁”的發展理念,以生態、安全、高效漁業建設為目標,以做大水產養殖主導產業、發展設施漁業和培育休閑觀賞漁業為重點,實施生態強漁富民行動計劃。加快標準魚塘建設改造,實施符合“四個一”(一個優勢品種、一個知名品牌、一個健康養殖模式、一套完善的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現代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建設,推行池塘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大力發展山區新型稻魚共生養殖,開發淺海魚貝藻類立體養殖,實施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工程,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培育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提高養殖綜合效益,增加漁農民收入。加強主導品種良種選育和推廣,推進規模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加快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水產養殖主導產業。深化漁業經營體制改革,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創新現代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推進工程化設施漁業建設,大力培育發展休閑觀賞漁業,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
3、漁業潔水保水行動計劃。以潔水與漁業協調發展為目標,以水庫等大中型水面為重點,實施“以魚養水”“以魚潔水”的漁業潔水保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漁業在改善水質、保護水環境和打造生態品牌等方面的突出作用。通過放養濾食性魚類,增殖放流土著魚類,大力推行發展水庫有機魚生產,積極發展促進水質改善的潔水漁業,打造生態漁業品牌,引導、推動全省潔水漁業建設。
三、發展生態漁業的主要措施
實現傳統漁業向現代生態漁業的跨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貫徹落實“兩創”總戰略,推進“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著重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著力完善漁業經營體制機制。
進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推進水域、灘涂承包經營權合法合理流轉,加強規范管理和服務,努力構建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漁業經營體制。
積極培育現代漁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力爭到2012年在全省培育、扶持和認定100家有一定規模、運營規范、效益明顯的省級規范性漁業合作組織,構建起以漁(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各類產業(行業)協會為輔助的漁業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積極鼓勵工商企業等社會力量投資發展水產養殖主導產業、水產品精深加工和市場流通業,大力扶持發展漁業龍頭企業。
推進捕撈漁船法人制公司化改革,探索海洋漁業資源產權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制度框架,逐步實施產出配額管理,統籌漁業資源保護、漁民權益維護和漁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大力推進漁業科技創新推廣。
1、建設新型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深入實施以首席專家、漁技指導員、責任漁技員為主要形式的新型漁技推廣責任制度,建立健全“四結合”(推廣、科研、教學、生產相結合)工作機制,加快推進“五有站”(有機構人員,有工作場所,有試驗示范基地,有信息和交通服務手段,有經費保障)建設,著力增強漁技推廣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普及性,全面提高漁業科技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
2、創新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提高漁業科研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科技對生態漁業發展的推動和支撐作用。加強水產養殖容量、微生態平衡控制、水域生態調控功能等基礎理論研究。圍繞主導品種,加強良種選育、高質量配合飼料研發、病害防治等工作。以推廣的七種生態漁業發展模式為重點,加快循環利用、高效生態的集約式健康養殖技術及其配套水質凈化和廢水處理技術研究,不斷總結、開發適合大面積推廣的高效生態漁業模式。
3、加強漁民技術培訓。提高廣大漁農民素質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加大漁業實用技術、漁業職業工種技能、轉產轉業漁民再就業等培訓工作力度;深入實施“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組織科技下鄉活動,積極培育扶持科技示范戶,切實提高廣大漁民的從業技能和素質。
(三)努力加大生態漁業建設的投入。
1、切實推進“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各地要統籌謀劃,整合資源,制訂積極的產業引導政策,全力推進“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進漁業增殖放流工作,加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的基礎研究和后續管理;深入實施標準魚塘建設工程,積極開展現代化高標準魚塘建設;加快推進漁業生產標準化,加強水產原良種選育、引種、提純復壯和優質種苗繁育推廣;積極培育發展休閑觀賞漁業,做大做強水產養殖主導產業;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和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強化手段,提升能力。
2、實施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工程。省里將積極籌措資金,圍繞稻魚共生、淺海貝藻魚蝦、池塘高效生態和工程設施漁業等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扶持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基礎設施完備、模式生態健康、經營體制機制健全、生產管理規范科學的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引導和推動全省生態漁業建設工作。
3、不斷創新投入機制。采取政策性獎勵、財政貼息等多種措施,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等投入、參與生態漁業建設,建立“業主主導,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促進事業發展。妥善解決水產養殖業用電參照農業用電問題。
(四)切實加強生態漁業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充分認識生態漁業建設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大力宣傳,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加強調查研究,創新破難,扎實推進工作的開展;要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協同,切實抓實抓好。
- 上一篇:過境貿易和對外貿易的關系
- 下一篇:有機高分子材料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