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25 17:3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業互聯網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業互聯網認識

篇1

菲音科技、云游控股創始人黃凱在演講中表示,O2O的輕模式可能會有問題,而重模式有五大特點:1.強管理;2.強運營;3.強執行;4.都是苦活、累活、臟活;5.做體量。他認為做O2O公司的CEO必須“會忽悠、會打雞血,會鼓干勁,會盯細節?!?/p>

O2O今日的火爆場面也讓他想起了他經歷過的幾次輪回:2003年到2005年個人站長的流行,隨后的SP服務,再之后的網頁游戲、手機游戲。

他還表示“O2O的本質就是人與服務的連接。在互聯網上有5個連接,第一是源于信息的連接,這是百度公司做的,第二是源于人的連接,這是騰訊,第三是源于商品的連接是阿里和京東,第四是源于設備的連接是小米,最后一個源于服務的連接,還有機會出300億、500億、1000億美金的公司。”

以下為黃凱演講全文: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其實看到整場那么多的人,以及上午我們在項目點評的時候有那么多優秀的項目(創業世界杯O2O專場,16家O2O企業進行了路演),其實我自己心里有很多感觸。我應該算是中國比較早一批扎到互聯網領域的人,今天我們這樣的火爆場面,其實我已經經歷過好幾個輪回了。

第一個輪回是2003到2005年的時候,那時候是中國做個人站特別興起的時候,那時候是千千萬萬的個人站長,一開全國的個人站長會,臺下就是一大片人,這是第一波。到后來做手機增值那一塊,那也是行業非?;鸨?。到后來做網頁游戲,也是非?;鸨?,到后來做手機游戲,也是特別火爆。最近兩三年,O2O這個領域的確也是特別火爆的領域,或者說在中國的互聯網上面,可能在別的領域你要做一個300億美金、500億美金的公司,可能機會比較少了,在眼下這兩三年,比較火爆的這樣一個領域里面,我相信肯定是有機會的。

我們看最近的幾個例子,像快的、滴滴融資六七億美金,還有美團、餓了么也融資達到幾億美金。為什么資本這么看重這樣一個市場?資本圈是一幫最聰明的人,他們相信在O2O領域一定能起來一個300億美金、500億美金甚至1000億美金的公司,或者說好幾個這樣的公司。所以大家一起在O2O領域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行業可以做得更好。我跟宋煒(世界O2O組織創始人)有點共同之處,他是從游戲行業轉過來的,我也是這樣,其實今天我站在這里還是有點小慚愧,我不是真正做O2O的人,可能在座的比我要更專業,我現在頂多只能算半只腳已經踏進來了。接下來我會講我自己對O2O模式的一些觀點,也會跟大家分析一些案例。

第三方合作的美麗陷阱

2014年我大概前前后后看了100個團隊,100個創業項目,絕大部分都是O2O的,發現很多的項目都是走輕模式的,就是跟第三方合作。在這里我給大家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京東快點是2013年3月份開始做的,號稱跟全國的幾萬家線下商店合作,它是在京東的App里面完成支付和訂單,把訂單指派給離用戶最近的商家去完成線下的服務,看起來是挺好的,但是它在實際運作中碰到了幾個關鍵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商超庫存信息對接的問題,就是那個商店里面有哪些商品,這個APP的數據庫是無法知曉的。包括前段時間特別火爆的一個做社區電商的公司,它的模式就是做代購,它自己沒有倉庫,沒有采購。它怎么做呢?你下了單之后,它幫你去超市買,買完之后給你送過來,我特別用心地去體驗了他們這樣一個服務流程,經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我想買這個,過一會兒那個導購人員就打電話給我,不好意思,這個沒了,要不要換一個?我本來是想買可口可樂那個350毫升的,結果他問我要不要百事的,要不要500毫升的,反正就是非常的反復。這個核心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因為它跟商超無法打通庫存信息?;蛘哒f反過來講,假設我是開商超的,我肯定不會傻到我要把我的庫存信息告訴你。所以我覺得與第三方合作的第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跟商家的庫存信息的對接肯定會存在問題。

第二個致命的問題是商品質量的問題。當用戶下了單之后,你把這個單指派給離用戶最近的一個小賣店,讓它完成線下的配送。假設我是一個小賣店,這個單來了,我去送貨,我就把快過期的東西先送,或者說我在一箱的礦泉水里面摻一瓶假的,反正那個用戶是在平臺上下的單支付的,那個品牌也跟我沒關系。簡單來講就是在商品質量這個環節里面,是無法掌控的。我們看最近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平臺的假貨,其實那種假貨是因為它對線下這一端無法掌控造成的。簡單來講就是這個開店的人是誰,賣什么,什么時候賣,什么時候送,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其實是無法控制的,這是第二點,就是商品質量的控制問題。

第三是服務質量問題。我們今天講O2O,O2O的本質就是人與服務的連接。在互聯網上有5個連接,第一是源于信息的連接,這是百度公司做的,第二是源于人的連接,這是騰訊,第三是源于商品的連接是阿里和京東,第四是源于設備的連接是小米,最后一個源于服務的連接,還有機會出300億、500億、1000億美金的公司,所以現在這個方面非常火爆,在接下來幾年里面肯定會有優秀的公司出現。在連接源于服務的這樣一個本質的工作里面,O2O也好,線下的實體店也好,它賣的是服務,也就是說你有能力把這個服務做到極致,你的O2O的業務就能做好。

第四個致命的問題,我們今天講移動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的每一個角落,互聯網金融顛覆傳統的金融模式。我們社會中每個角落,房產也好,旅游也好,信息咨詢也好,每一個角落都在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或者說移動互聯網今天正在一點一點地顛覆傳統行業里面的每個角落。假設我做一個社區電商,我要革掉誰的命?我要顛覆哪個行業?我要顛覆社區周邊的一堆的商店,我要顛覆家樂福、華潤萬家的一部分的業務?;蛘哒f今天的電子商務,京東也好,阿里也好,他們對傳統線下的商超的沖擊,可能大家是遠遠想不到的,家樂福每年以30%的速度關門,沃爾瑪中國區準備收場,覺得沒得玩了。我們要去革他的命,你還找他合作?這不是一個矛盾的地方嗎。

到今天我們去看,開淘寶店的有幾個賺錢?基本上都沒錢賺,也就是說你跟第三方合作,實際上是一個美麗的陷阱,第三方一開始可能愿意跟你合作,覺得你這個東西高大上,但是慢慢的他店里的生意沒有了,他怎么跟你合作?他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少了。這里面核心的問題就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跟你第三方合作的時候,總有一個甲方和乙方,平臺成長起來了,其它的小商家就是魚肉。

對幾家互聯網公司O2O業務擴張的一些認識

58同城,很早就在做信息的同城分類,實際上它就是同城的信息O2O,把這個城市的信息匯總到一起,給所有的用戶提供信息的分類和你所需要的東西,方便你的衣食住行,它就是信息類的O2O。

今天你認為它在干嗎呢?它在做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做58到家。58到家是自己招聘幾千個阿姨給你上門做家政服務,那些阿姨全部都是它自己的員工,統一培訓、統一著裝,給每個阿姨發工資,不管這個阿姨有沒有活干。而且它是用什么模式?給每個阿姨每個月發3500的工資,阿姨每干一次活所收的錢,58到家這個公司是不要的,也就是說在58到家上的阿姨,如果勤奮一點,一個月可能賺七八千。

58同城用58到家這種重模式的方式,在顛覆傳統的家政行業,要把所有的家政全部干掉。它采用燒錢的方式,虧本做,每個月給阿姨發工資,那是它純虧的,他只是為了讓所有的用戶、所有的市場都培育這種習慣,習慣用58到家,它是賺用戶,而不是賺錢,而且它走的是重模式,自己招阿姨,自己做培訓,自己做管理,它不是跟第三方的中介機構合作。58同城最近還收了安居客,我估計對房地產中介那塊也是有些動作要開始了。

美團和餓了么,前兩天我跟一個餓了么的朋友聊天,他是一個總監級的人,我跟他閑聊,他說,你不知道我們餓了么特別害怕美團。我說餓了么不也很牛嗎,怎么怕美團,你怕什么?他說最害怕美團的地面部隊。什么地面部隊?就是地面推廣的團隊。也就是說餓了么的業務模式相對比較輕,它是找第三方合作去做地面部隊的,美團是自己招人,每個城市、每個大區域去布自己的地面部隊。要打仗的時候是雇傭軍厲害,還是自己培養起來的有信仰的部隊更強一點呢?所以當時跟那個餓了么的高管聊天的時候,他就說他們最怕美團的地面部隊。

大眾點評,這個公司很優秀,成立十多年了,很早就開始做餐飲領域的信息分類以及O2O領域的事情,大眾點評到現在仍然不溫不火,雖然它的估值也不算太低。為什么這樣的一個公司做了那么多年,行業里面都認可它這種模式,但是它到今天還是發展比較遲緩呢?

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是它沒有落地的能力,或者說它當年在落地的時候不夠堅決,它走的是輕模式,只有線上?;蛘哒f它跟商家的互動不夠緊密,包括利益的分享、幫助商家把生意做得更好方面,它做得不夠,簡單講它就是線上的輕模式,或者說它在嘗試做重模式的時候切入的不夠徹底。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我覺得現在很多的互聯網公司在嘗試O2O領域,其實有很多是從輕模式起家的,有很多一直停留在輕模式,有很多從輕模式慢慢往重模式轉變,反正是各有各的方式,大家去看你們手上的項目到底是輕模式還是重模式,我的觀點是,輕模式未來會出一些問題。

重模式會出現一些什么樣的特點呢?

我列了幾個簡單的特點:

第一是強管理,這樣的公司地面部隊肯定是不可少的,地面部隊主要來自兩塊,第一塊是推廣,第二塊是服務,你的服務有沒有,是第三方的還是自己的,你的推廣有沒有,是委托第三方做,還是只是做線上推廣。強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呢?因為是一種重模式,它的鏈條又長,需要的人又多,環節又多,它必定是一個強管理的公司。

第二是強運營,就是環節多。

第三就是強執行。

第四是苦活、累活、臟活。當年劉強東做京東的時候就講,我做的就是苦活、累活、臟活,我們現在要做的O2O,也是一個比現在看到的所有的公司的活更苦、更臟、更累,只要你熬過去了,你就能夠起來。

第五是做體量,找一個邊際效應的平衡點。2014年我看了100個項目,其實主要是看他們的CEO,他如果是做O2O的話,我就看他有沒有做一個這樣的公司的CEO的潛質。我覺得這些特點也是做O2O公司的CEO所必須要匹配的特點,簡單來講就是會忽悠、會打雞血,會鼓干勁,會盯細節。

重模式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如何把重模式做快

我現在也在做一些嘗試和摸索,比如說你要布點,從深圳的這一個點要布到全國去,假設要布1萬個點,你怎么去布,怎么在兩三年內布完,怎么樣把你的模式一下就鋪開。我覺得是取決于兩點,第一點是你的標準化和流程化是否做得足夠優秀和簡單,第二是你的人才梯隊建設是否足夠快,簡單來講,假設你未來某一個月需要1000個配送員,你是否有能力一下子招到這些員工,而且培訓好,而且這1000個有可能下個月就跑掉500個。

篇2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傳統制造業 存在的問題 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263-02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制造業互聯網思維產生的背景

隨著互聯網發展日趨完善,互聯網漸漸由消費領域擴展到生產領域,從服務業拓展到制造業,互聯網在金融、教育等領域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互聯網+”在其他領域大有作為。當前中國經濟形態正在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方向發展,信息基礎設施為“互聯網+”提供了支撐,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協同的社會分工為“互聯網+”注入了新動力,“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創新網絡經濟、滲透傳統產業為導向,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換擋提質,產業的轉型升級開辟新路徑。

(二)互聯網思維的定義

互聯網思維用當下熱門的詞匯來說就是“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盎ヂ摼W+”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三)研究互聯網思維下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實施“互聯網+”行動的主戰場。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也是互聯網大國,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有利于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倍增效應,加快新舊發展動能和生產體系轉換,前景廣闊、潛力巨大。當前,我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步伐不斷加快,傳統制造業在互聯網大潮的推動下正煥發出很強的生機,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顯得意義重大。

二、我國傳統制造業在互聯網時代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工業化思維仍然盛行

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均以弱化差異性、強化同質性的大規模生產為特征,以追求更高效率為目標,追求管理的標準化、生產的規模化。在這種理念指導下,資源和生產能力被當作企業的主要競爭力。在傳統的生產消費模式當中,制造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是單線的,即企業進行大規模生產,以產定銷,用戶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接受特定的產品,缺乏主動權。而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獲取能力,用戶角色、行為和力量正在發生根本變化,由之前的孤陋寡聞變得見多識廣,由分散孤立變得相互連接,由消極被動變得積極參與,被擱置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被激發,使得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以企業為中心的產銷格局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新格局。然而,我國多數傳統制造企業還沒有真正適應這種變化,仍以傳統工業化思維為主導,以自我為中心、以技術為中心、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一種技術從工具屬性、應用層面到深入融合并改變社會生活,往往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互聯網+”也同樣如此,其影響存在滯后性,因此,舊制度和新時代在企業家身上難免會形成觀念的錯位。

(二)對于“互聯網+”存在認識偏差

目前,我國很多制造企業對“互聯網+”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沒有將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放到戰略層面去推動,在認識方面存在偏差:一是過度夸大互聯網的作用,盲目地去照搬其他企業的成功模式,沒有真正把互聯網與行業特性結合起來,往往以失敗告終。二是“+”號的兩端是兩張皮,部分制造企業只是簡單追求形式,認為觸網就靈,比如在互聯網上做營銷、投廣告、賣商品,認為就是互聯網化了,而沒有認識到“互聯網+”的本質是用互聯網工具逐步把企業內外價值鏈全部數據化,是互聯網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這需要對業務、組織、團隊進行徹底改造。三是數據價值沒有挖掘,不能把在互聯網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用于科學決策的支撐,還是延續過去模糊的、定性的決策方法,而不是基于大數據的量化決策。認識上的偏差使我國制造企業在應用互聯網時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有時急于求成,難以切實為轉型升級服務。

(三)缺乏核心競爭力,難以應付互聯網帶來的挑戰

首先,缺少核心技術,產品低端。我國制造業的各類產業仍處于較高的分散狀態。目前很多企業的生產成本高,消耗卻沒有減少,在很多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生產的產品很多都是貼牌生產,很多企業的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都需要依賴先進國家,出口的很多產品都不是我國的自主品牌。企業的利潤十分微弱,主要的利潤靠的是廉價的加工費用。隨著近兩年人工成本的上升,企業更是舉步維艱。

其次,成本上升,人才缺乏。隨著傳統制造業城市的經濟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員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地上升,加上現在很多能源、原材料等價格上漲,產品成本也隨之升高,與那些低成本產品的國家相比,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逐漸下降。

最后,創新能力欠缺。很多傳統的制造業沒有自己的品牌,而是進行貼牌生產,根據客戶的要求生產或者加工產品。很多企業在最開始創建的目的就是通過為其他企業加工產品來獲得利潤,對產品的各方面都缺乏自主創新的意識。隨著企業的發展,這部分企業由于缺乏自主創新的意識,一方面沒能及時地轉變經營理念,另一方面,因為缺少先進的技術支持而迫不得已只能從發達國家引進外來的新技術,使得企業的發展依賴外部,企業的創新能力也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企業。

三、推進互聯網時代我國傳統制造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近幾年,隨著經濟轉型和互聯網的普及,很多企業都在努力向互聯網化轉型,作為中國三大產業之一的制造業也不例外?;ヂ摼W的發展和應用,對傳統制造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比如產品的銷售。作為“制造大國”的中國應該如何在“互聯網+”的時代將中國制造變成“中國智造”,讓企業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能一直堅持而不被取代已經成了很多傳統制造企業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樹立制造業的互聯網思維模式

互聯網思維,是相對工業化思維而言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方法、價值、規則、機會,及其民主、開放、平等精神,對產品、市場、用戶、服務、價值鏈乃至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制造業的互聯網思維,就是要用互聯網時代的新思維來思考、處理、實踐制造業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充分利用和發揮互聯網的特性,創新資源配置方式,主動變革生產與組織方式,積極開展網絡營銷,在用戶層面,戰略制定、商業模式設計、業務開展、組織設計和企業文化建設等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在價值鏈層面,要與利益相關者建立“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商業生態平臺,圍繞著用戶需求和體驗進行研發、設計、生產,消減產品到達用戶的中間渠道環節,為用戶提供更大價值;在員工層面,要與其形成民主、平等的關系,激發員工更加自主地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并給員工豐厚的福利和良好的發展預期。

(二)擁抱互聯網,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1.營銷融合――互聯網+制造業。雖然互聯網的發展對中國傳統的制造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機遇,傳統制造業企業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聯網這個很好的平臺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擴寬產品的銷售和流通渠道,更好地對客戶資源進行管理,從而推動我國傳統制造業的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可以根據企業的現狀和業務特點進行電子商務銷售,有效利用“互聯網+平臺”。在銷售服務環節可以采用以下模式:第一,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線上銷售可以依靠于第三方平臺,自建B2C電子商務平臺,選擇建立行業性的電子商務平臺,嘗試跨境電商,通過自建跨境電商平臺將國內的電商模式復制到國外,或通過與海外電商平臺的合作來打通跨境營銷渠道;第二,“會員制”營銷模式。通過互聯網,建立企業自己的會員系統,為會員提供更多的便捷,時刻關注會員的需求,并且可以通過會員帶動會員的模式來發展更多的會員,使得傳統銷售和互聯網銷售相結合,讓企業不斷的發展。

2.管理優化――互聯網管理,精簡企業結構。傳統制造業企業大部分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管理組織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使得企業的管理過于等級化、官僚化,嚴格的等級結構和規章制度使得整個企業的決策速度減慢,員工的執行力降低。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減少,工作效率降低。現代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企業的要求也需要適應飛速的發展,這就需要企業的決策速度和員工的執行力提高。所以,企業可以在傳統的縱向溝通基礎上提供橫向溝通的機會,讓員工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發展合作――內外結合,共同發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會越來越透明化,對企業來說從產品材料的選擇、生產制作和銷售,已經十分透明,企業如果想要發展,就不能按照自己原來的老思路、老想法,要放下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接受新的技術,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尋求創新和合作,融合自身優點和同行業的發展趨勢,找到適合企業自己的發展之路;不斷地發展智能裝備與系統,提升工業產品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制造服務支撐體系。

參考文獻:

[1] 肖斌,賴新峰.“互聯網+”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的柔性化生產研究[J].企業經濟,2015,09:148-152

[2] 張艷.我國互聯網產業經濟波及效應研究[D].東華大學,2016

[3] 吳陽芬.“互聯網+”時代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模式、路徑與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6,07:139-141

篇3

在中國,過去把產業分成三個板塊:農業、工業、服務業。過去15年里,很多資金和資源都投入到了服務業。從2012起,互聯網來到了農業和工業。我認為,互聯網+制造=工業4.0。工業4.0是包含在“互聯網+”里面的一個模塊,現在互聯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產業互聯網。

很多人問,這輪產業變革是不是一次新的工業革命?主流制造業國家,如美國、德國、中國都認為,這是一次由科技革命推動的新的工業革命。美國在2012年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德國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了工業4.0,中國在今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美國在設備互聯、數據分析、業務洞察、模式創新等方面十分有優勢;德國在機械制造業有非常強大的基礎和素養;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過程中的頂層設計和路徑選擇。雖然這三個國家提出了不同的戰略,但最終指向卻是一致的,都是智能制造。

工業4.0是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其中包含“1438”架構。一個網絡是信息物理網絡系統,即CPS;四大主題是智能生產、智能工廠、智能物流、智能服務;三個集成是橫向集成、縱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八項計劃是標準化和參考架構、管理復雜系統、一套綜合的工業寬帶基礎設施、安全和保障、工作的組織和設計、培訓和持續的職業發展、監管框架、資源利用效率。

工業4.0的兩大目標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因為當不相干的設備和設備之間、人和人之間、人和設備之間、物和物之間產生連接的時候,必然就會產生一個系統連接到另一個系統,小系統會組成大系統,大系統會組成更大的系統。智能制造再具體一點,就到了智能工廠,就成為了機器之間的并存連接與集成。

工業4.0有五大特點,分別是互聯、數據、集成、創新、轉型。這些特點可以將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連接在一起。全球現在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連接”。當傳感器可以進行互連的時候,必然會形成數據,所以數據非常重要。通過對數據的清晰挖掘和分析再造,可以產生新的商業價值。工業4.0的集成特點可理解為企業間的橫向集成和企業內部的縱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則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鏈創造,通過價值鏈上不同的企業資源的整合,實現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使用維護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務。

談到創新,美國的創新重點在高新科技領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德國的創新重點在嚴謹治學體系,面向全球的高端市場;中國的創新重點在商業模式,借助龐大的市場和顛覆式打法逆向全球化。工業4.0是轉型,中國要實現從要素驅動到效率驅動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

篇4

和總理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發展,也多次作出過重要的指示。講,“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總理在6月15日還專門到工業和信息化部視察,提到《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工作時,他特別強調,必須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要拓展“互聯網+”來實現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形成新優勢。國務院的領導也多次對“互聯網+”給予了重視和指示。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實體經濟與網絡虛擬經濟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外整個發展的趨勢,并呈現出三個基本特征:第一個特征,現在社會比較流行的術語叫“跨界融合”,互聯網的特點是開放、共享,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科技的跨界與融合發展成為當代社會的主流特征;這個特征引發了第二個特點,就是技術與經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它們的深度融合對社會的發展會創造無限的空間;第三個是互聯網本身自有的特征,開放和共享,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了極其適宜的空間和成長的環境。這三個特征結合“互聯網+”指導意見,為建立生態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實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環境和政策支持,這對我們國家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經濟向更高的程度發展,以及實施 “走出去”的戰略,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初步具備了推動“互聯網+”發展和不斷壯大的基礎準備。第一個表現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產業應用規模在世界上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全球10大互聯網公司中國占4家,前30家我國占40%以上。第二個表現是互聯網的跨界融合,已經開始從過去的與新聞媒體、商業流通等第三產業的融合向第二產業轉移,如研發、設計、制造,以及能源等等,并且也涌現出一批典型的企業。第三個表現是一個基本共識,即沒有實體經濟發展和制造業的充分發展,很難推動生產服務業的有效發展,沒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和新經濟形態的發展,實體經濟和制造業也很難再進一步發展壯大。

《“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的出臺,對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個難得的發展空間,對管理機制體制、管理方式的改革創新也會推進政府服務形態的轉化。工業和信息化部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在基礎能力的建設、軟硬件發展方面,更有效的做好“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服務于中小企業,來為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空間做好基礎工作。下一步的工作中,工業和信息化部會積極的配合各個部門,特別是結合市場和企業發展的規律和需求,做好政府服務、營造環境等工作,并肩合作,務實推進。

《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的目標一致

苗圩部長經常講,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英文縮寫詞叫MIIT,所以有兩個IT,一個是工業技術,一個是信息技術,它們的融合對產業有影響。今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歷史發展機會。

5月了《中國制造2025》,6月《“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在《指導意見》當中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基本就緒在2018年形成格局;第二個階段是在2025年要具備能力。從時間的周期來看,和《中國制造2025》的“三步走”策略當中的第一步不僅是時間上的巧合,更重要的是推動實體與互聯網發展,也正是切合總理的指示,要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所以在《中國制造2025》當中,提出要建立以提質增效為基礎,突破高端裝備,組織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同時提出強化協同創新,開展一系列的工作,并超前謀劃相關工作。

在“互聯網+”遇到《中國制造2025》的時候,將會通過多種政策、多種生態環境機制的形成,更有效地來推動提質增效的工作。所以從“互聯網+”本身的工作來看,11項行動中的第二個就是“互聯網+”協同制造。在“互聯網+”制造業方面將會通過制造業能力的提升,特別是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來配置和部署技術的攻關、技術的改造以及相應生態環境的建設。

“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有一定的交集。因為“互聯網+”將會基于互聯網特有的形式,特別是逆向整合設計、生產、流通、制造、維護這樣幾個關鍵的環節,通過逆向整合要素這樣一種有效的方式,既提升制造業的能力,增強競爭力,同時延伸發展生產服務業,形成有效的互動局面,切合了當前互聯網從第三產業轉型發展到第二產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而中國作為制造大國,很多領域的產品都處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如何提質增效,如何更有效的實現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在這方面是一個難得的契合點。對于技術的發展、經濟社會新的業態的形成和有效釋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群體智慧,將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同時也對中國制造業“走出去”、裝備 “走出去”,像高鐵等重大裝備的“走出去”,提供有效的支撐。所以,《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在發展方式上,可能側重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所面對的中國走向中高端發展和形成強國的夢想是一致的。

關于工業互聯網,現在有幾種不同的叫法,有叫工業互聯網,以對比現在的通訊互聯網,有叫能源互聯網,以對應互聯網在工業領域、制造業領域的發展。作為工業互聯網,它要求和通訊互聯網有一些差別。如何借助于互聯網的優勢,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和應用快速發展所形成的新的生態環境,來更有效地推動和增強制造業的能力,在“互聯網+”和中國制造當中進一步突出了智能制造,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實現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協同化,這對未來中國在技術、工業和生態環境建設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

在工業互聯網當中,要積極部署對工業互聯網的系統研究、試驗網絡的研制,以及在重要的工業行業領域開始應用示范。特別是在工業互聯網尚未成型,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技術的規范、產品平臺的時候,中國應該、也能夠與主要的國家在合作當中形成共識的標準和相應的平臺。在下一步發展中,中國也會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以進一步提升技術的引領、科技的創新,服務于產業的發展。

《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作為中國發展的經濟轉型方式,特別是把工業和信息產業結合起來,是國家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要求和社會的期待。作為行業管理部門,要在未來發展當中,在機制和資源配置上努力為社會營造更好的空間。

“互聯網+”行動會帶來實在的好處

《“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中涉及一、二、三產業,“互聯網+”行動會帶來很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首先,“互聯網+”帶來了一個新的生態環境,這種生態環境帶有體驗經濟、分享經濟和社區經濟為主要的特征。這個特征帶來一個特點,從制造業來看,老百姓不是遠離制造業,而是近了。過去企業是所謂的B2C模式,設計、制造、定價、營銷,傳統的工業經濟是這樣一個基本特點,是以B2C為主,到商店買衣服、家具、彩電、日常消費品,做出來什么消費者選什么。而在體驗經濟和共享經濟的環境下,個人定制化出現了,所以衣食住行有了配套和選擇。比如想學什么課,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包括學分的內容等。對制造業而言,提出來是從C到B的轉型,就是客戶為中心的定制化,是當下時代和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衣食住行對于生活和曾經遠離的制造業有新的要求。比如依靠3D打印技術,可以在家里,設計打印出專屬于自己的產品,這樣的一些技術已經從一些玩具開始,到可以在家里做一些小型的生產。

第二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互聯網+”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不僅僅是降低價格,同時提質增效。中小企業原來的融資、信息化成本都很高,現在有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在互聯網可以進行眾包設計,進行眾籌資金,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機會。

第三是為產業或者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過去人們看到的是被動的,現在是個人主動化,就是定制時代開始來臨,也出現了零邊際成本社會。這對整個社會發展、消費能力提升和國家整體建設有很大的促進。

面對“互聯網+”也要有規范的監管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過去的一些認識會發生變化,生活的方式和工作的模式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是要做好的最重要的準備。

篇5

列為2015年十大流行語之一的“互聯網+”,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大放異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9%。這是2009年以來我國GDP增速首次低于7%。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回應稱:“傳統產業不僅在去庫存,而且在實實在在地去產能,鋼鐵、水泥、建材這些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的增速都出現了下滑,短期來講對工業下行產生了壓力?!?/p>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原本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產業結構亟待調整,工業企業需要轉型升級。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注定面臨淘汰,綠色低碳、高附加值和服務化轉型才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敝袊娮有畔a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強調,“互聯網+”的提出和實踐將成為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

“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2015年3月5日,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自此,“互聯網+”成為各級政府機構、各類企事業單位頻繁討論的焦點話題。

同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在該意見起草和編制前夕,楊春立曾隨工信部領導前往上海、江蘇、浙江進行相關調研。她告訴《經濟》記者,一方面,工業企業希望能夠借助互聯網改變原有生產方式,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也很愿意向傳統企業滲透,實現跨界融合。不過,不少制造業企業對于“互聯網+”認識不清,也不認同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而互聯網企業對于制造業的發展規律和文化理解也十分有限。

作為業內公認的“互聯網+鋼鐵”成功企業,找鋼網認為,“互聯網+”的出現給中國工業制造業帶來了一個短時期內實現轉型升級的機會。

據了解,找鋼網于2012年5月正式上線。經過3年半的發展,找鋼網目前每月交易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員工1400多人,合作鋼廠90多家,活躍買家企業會員超過6萬。

找鋼網創始人兼CEO王東告訴《經濟》記者,借助電商平臺,生產企業不僅由以前的“批發制”轉向“零售制”,提高了庫存周轉率和利潤率,還能通過電商提供的工業消費者數據,反向制訂自身的生產和營銷計劃,真正實現精益生產、降本增效、調整產品結構、銷研產一體化的目標。

楊春立也認為,“互聯網+”確實能夠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巴ㄟ^調研,我們發現,部分制造業企業通過機械設備的物聯網技術,已經實現了對其售出產品的遠程監控、故障預警甚至設備維護。從賣產品走向了賣服務,實現了制造業的服務化轉型。”

除此之外,“互聯網+”還規避了傳統生產方式中的大量中間交易環節,極大地壓縮了企業經營的可變成本,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同樣實現了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

“我們認為,傳統行業應用‘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手段后,不僅能夠創新供給,還可以拉動有效投資、激活新的需求,形成傳統經濟發展與未來經濟發展之間的接續增長點?!睏畲毫⒄f。

“雙創”熱潮將蔓延至大型企業

回首2015年,一大批創業公司成立了,也有一大批創業公司倒下了。創新創業之所以能在此時蓬勃興起,固然有賴相關的政策利好,在楊春立看來,更與“互聯網+”的提出和實踐密不可分。

“‘互聯網+’能夠突破時空的界限、行業的界限,聚合全球的各類創新要素,建立創客空間,這些都是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睏畲毫⒄f,2015年,我國的“雙創”政策主要側重于鼓勵和扶持中小微企業,但在2016年,國家戰略會出現調整,大型企業將成為創新創業的主體。

“海爾此前開發了幾款冰箱和空調,都是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網絡平臺,對接線上的各類政府、行業、研究機構的創新資源,采用眾創、眾包的模式做出來的。”楊春立說,海爾的例子說明,大型企業有可能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

篇6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以新發展理念推進網信事業發展、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是“4.19講話”最鮮明的特色?!霸谯`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边@是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深刻闡明的新形勢下互聯網發展的正確方向和實踐路徑,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創新驅動是網信事業發展的動力之源。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我們必須樹立頑強拼搏、刻苦攻關的志氣,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辦大事,在核心技術上盡快取得突破。牢牢把握互聯網發展主動權,鼓勵和支持互聯網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創新主體、產業主體,成為創新驅動的重要生力軍。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網信事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ヂ摼W的發展,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造福于民,才能行穩致遠、基業長青。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讓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術變革帶來的便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們要不懈努力,久久為功,使互聯網發展紅利更多惠及廣大人民。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工信部既是信息化的推動者,也是信息化的受益者,更要成為率先實踐者。要樂于用、善于用網絡走群眾路線,切實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做好新聞宣傳,充分了解民意、征求公眾意見、接受人民監督,以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為支撐,創新行業管理方式,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做好網上輿論的釋疑解惑和引導工作,為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4.19v話”發表以來,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有關部委的密切配合下,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推動“網絡強國”戰略研究,切實加強頂層政策設計。工信部聯合中央網信辦,會同外交部、發改委、科技部等14個部門,建立了網絡強國戰略研究工作機制,初步完成了網絡強國戰略研究報告。下一步,工信部還將進一步細化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為網絡強國建設做好頂層政策設計。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網信事業更好造福人民,是總書記“4.19講話”強調的首要問題。一年來,在網絡覆蓋、提速降費、助推扶貧攻堅等方面,工信部著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加強服務質量監管等工作,以扎實成效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

三是努力搶占信息核心技術制高點,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運用。強調,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要努力掌握網絡發展主動權,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工信部認真落實總書記要求,在技術研發、技術運用等兩方面不斷取得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積極推進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互聯網+智能制造”助推中國制造2025。

篇7

8月底,“德稻全球創新網絡夏季峰會”在德稻上海中心舉行。本次峰會以工業設計、3D打印、智能硬件和工業智能化四大領域為切入點,探討基于德稻全球創新網絡下的“行業垂直互聯網”創新模式在中國落地的機遇與挑戰。

此次峰會是在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創新科技國際聯盟、北京中美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單位的指導下,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德稻集團、IBM與第一財經共同主辦,德稻集團旗下“行業垂直互聯網+”云平臺“得到格子”承辦。峰會吸引到來自海內外的政界精英、行業院士、經濟學家,以及“工業4.0”相關領域專業協會、科研院所、高校、金融和上市公司等行業代表,包括原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朱燾,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德稻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卓智,德國德累斯頓經濟技術大學制造工程、技術工程教授榮譽教授DETLEF KOCHAN,英國工業設計協會(BDI)主席GUS DESBARATS,日本千葉大學副校長MAKOTO WATANABE,國際3D打印論壇主席SOON-IN LEE(李淳寅),國際著名工業設計大師TIMOTHY JACOB JENSEN(延森),美國南加州大學航空航天和機械工程usc沖擊實驗室教授YAN JIN(金雁),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KALYANMOY DEB,軟銀中國資本主管合伙人宋安瀾等嘉賓。近10位嘉賓從政策、不同產業、學術研究、金融資本等方面與參會人員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現場反響熱烈。

中國行業創新面臨雙重困境創新型人才短缺成根本難題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互聯網創新氛圍空前活躍,創新從企業內部間的合作擴展到行業內外不同主體、不同地域間的網絡協同,并進一步向全球網絡的形態擴展。

在中國,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正在積極推進中。創新的范圍從單點突破到全面滲透,培育新產業進而改造或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并深入參與到全球化的競爭與合作體系之中。對此,國家相繼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如“互聯網+”旨在利用互聯網鼓勵技術、產品、模式及業態創新,增強創新主體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然而,由于融合創新標準缺失、創新型人才短缺、資源水平不均衡等問題,目前互聯網技術及模式在與實體行業融合創新的過程中,普遍面臨互聯網服務功能與行業發展需求不對接,行業認識與互聯網服務能力不同步等問題。與此同時,企業間依靠強關系、強作用開展生產組織的傳統模式并未轉變。

盡管以行業聯盟、龍頭企業為主導的傳統行業組織架構也在逐漸向網絡化、扁平化發展,但這類模式目前也僅停留在消費型服務和產業互聯服務階段,難以從全球一體化層面深度整合行業內外各類創新要素與創新資源,尤其是不能深入到行業內部觸及到創新根本一一創新型人才。

作為行業創新的核心動力,跨國界跨領域的創新型人才之間如果能通過專業化、開放式的全球創新網絡實現深度交互與智慧共享,將能更好地為全行業服務,真正促進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德稻全球創新網絡應運而生行業創新格局或將重塑

在此背景下,以“資源連接”與“開放合作”為特點的德稻全球創新網絡( DETAO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簡稱DGINETWORK)應運而生。DGI NETWORK是德稻在不斷整合全球智慧資源的基礎上建立的全球創新組織,通過半社會化、半商業化(即“社會組織+企業”)的開放運營模式,為我國各行業下的創新主體有效引入國際創新資源與智力支持。同時在海外金融機構、投資基金等外部機構的加持下,致力于推動全球智慧資源的采集、傳承和應用,將國際智慧與經驗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構建完善的創新業態與創新機制。

作為一家以全球本土化為使命的創新母體,德稻全球創新網絡正在積極開展多領域下的創新實踐,逐步建立起覆蓋全行業的教育創新平臺、促進中小企業轉型與升級的知識資本服務平臺、建立連通全球的金融服務平臺,以及大師工作室等創新平臺在內的全球行業服務網絡體系。

目前,德稻全球創新網絡已在全球匯聚超過30多個國家、24個行業領域的50位院士、500多位行業領軍人才,與全球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智庫機構、行業協會及商會、高校機構、科研院所、跨國企業及其全球研發中心等200多個行業權威機構達成合作,網絡覆蓋范圍處于不斷擴張之中。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行業創新生態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與重塑,DGI NETWORK依托其覆蓋全球的創新網絡資源,積極構筑以弱關系、弱作用為核心理念的“行業垂直互聯網”創新平臺體系,先期涵蓋工業設計、3D打印、智能硬件、工業智能化等一系列行業垂直互聯網平臺。

篇8

東方所于1979年提出“軟件制造儀器”,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2009年——云智慧儀器測試分析與制造的大時代。東方所名譽所長應懷樵認為,如今中國遇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起步大潮,而能源互聯網就是云智慧時代的一部分,云智慧中心,或者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中國興起。

云智慧技術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云智慧技術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發動機。里夫金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始于19世紀蒸汽機和煤炭的利用,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第二次工業革命正處于20世紀,是電力、內燃機、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石油、核能與計算機等技術的結合與交匯;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走來,是新能源與互聯網之間的結合,即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和新能源結合基礎上的新經濟。應懷樵認為,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新能源+互聯網+軟件制造+云計算”的云智慧時代。

云智慧技術和“云智慧時代”概念的發展分為三個部分:1979年11月,中國COINV創始人在杭州全國防護工程核試驗總結會上提出“軟件制造儀器”的概念,如匯集各種軟件的手機:2009年11月,在全國第三次虛擬儀器大會上提出“云智慧儀器和云智慧測試分析時代”的概念;2012年5月,東方所提出“云智慧技術對軟件制造加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緊密結合,云智慧技術加新能源等于云智慧時代,等于第三次工業革命”。

“從軟件制造儀器”到“軟件制造一切”

軟件制造取代硬件制造

首先,應懷樵提出“軟件制造取代硬件制造,軟件可以制造一切”。在過去,軟件算法并未得到很多人的理解,而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如在各類智能移動終端中,除了少量硬件外,有大量的技術軟件:又如膠片照相機已經普遍為數碼相機取代。應懷樵說;“從前提出的軟件制造一切,是用算法替代方法來測試:未來,軟件制造將取代大量硬件制造,軟件幾乎可以制造一切,把儀器改成一切?!避浖圃烊〈布圃煊写罅康膶崳簾o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汽車、火車,以及無人操作各種設備和各種機器人等?!胺彩切畔⒘扛叨让芗?,需要更多智慧核心控制的關鍵場合,都可以用軟件和微電子芯片制造,簡稱軟件制造。至此,人們的生產,生活,機器制造,社會活動都將進入云時代?!睉獞验赃@樣說。

軟件逐漸制造了文化、藝術、通信的大部分內容

軟件制造取代硬件制造的例子不止于此,數字革命帶來的深刻變化,改變了信息與物質載體之間的關系。如經過化學處理的物化影像變為了數碼圖像;原來印在墨水上的紙張訂本現在變成電子書;曾經的唱片變成了MP3、電影變成了MP4甚至更多格式:膠片變為了數碼照片……照片、書本、地圖、電影、電視、電話、電報、傳真、唱片等承載的信息都數字化了,即轉化成數列和數組,經過各種算法處理,又失去了原有的物質性,轉變成了一種軟件。

軟件可以集聚人類智慧

軟件的特點就是可以集聚人類的智慧。人們大腦中的思想不能直接繼承遺傳,但是把思想和智慧變成軟件,人類就可以將其集聚起來并繼承。軟件是人類智慧的載體,是信息的集中匯集處,以前人類的智慧大多儲存大腦中,現在可以儲存在電腦上,運用可以集聚人類的智慧。例如,對于“比光速還快的中微子”,物理學家自己發現無法理解這種現象,他們在互聯網上公布了所有數據,并表示“希望全世界都研究這個問題,我們還弄不明白它”,這樣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在做一場全球化的行動。

互聯網和物聯網促進全球合作化

應懷樵認為,互聯網與物聯網的促進了合作的全球化。物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二者之間的結合實現高速通信取代了電報、電話、傳真、電視以及各種書寫、印刷、圖書館的形式,并且改變了各種知識和信息的存儲地,使整個出版行業受到震撼。另外,醫療方面也可以發生驚人變化:大規模合作將成為一場頭腦革命。

當然,應懷樵認為,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數據的安全性、知識產權、服務形式和費用、網速和IPV6等的問題另外,由于真實和虛擬信息都在膨脹。信息的權威認可尚未解決。我們愿意相信這些問題將會在未來得到逐步解決。云智慧儀器(Cloud Smart Instrument,CSI)時代

云智慧儀器具有幾大重要的里程碑節點:1946年2月,第一臺數字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1969年互聯網在美國研發成功;1979年中國COINV創始人提出軟件制造儀器;2008年,美國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中國COINV提出云智慧儀器的概念,2012年2月,美國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書在法國出版。在這樣的理念下云計算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展望、云智慧能源中心、能源互聯網、云智慧科學儀器實驗室、云智慧故障診斷中心、云智慧安全中心、云智慧機器人,以及云智慧科研中心等。在未來科研機構都可以漫步云端,一種神話式“云智慧”時代即將到來,即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其中,2009年,應懷樵所在的東方所提出云智慧儀器時代可續模式,認為從VI虛擬儀器(Virtual Instrument,VI)發展為云智慧儀器,將是下一代科學儀器的未來,必然對全人類科學試驗和科學儀器帶來重大變革,從而使服務變成科學儀器生產制造和使用的關鍵形式。至此,人類將進入神話式的云智慧儀器時代。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3G網絡實現云應用。2011年12月,實現了云智慧儀器初次實驗成功。應懷樵說:“多功用、高精度、更疾速的計算方式和計算軟件的不時發作和結合為云智慧儀器的降生奠定了堅實的根底。目前,基于‘云計算和嵌入式零碎的結合’、”物聯網(傳感網)和互聯網的緊密結合“的云智慧儀器不僅可實現跨Windows、Linux、Unix等平臺義務,而且還能兼容IE、Firefox、Opera、Safari、Chrome等閱讀器?!?/p>

篇9

關鍵詞: 在線學習 第年級小學數學 教學改革

隨著全球工業4.0時代的來臨,傳統的教育行業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近年來,從騰訊的馬化騰先生等諸位互聯網精英“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到各行各業對這一概念的認可,再到互聯網與傳統各行業的融合與發展,我們不難看出,信息的迅速發展對傳統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前是一所學校、一間教室、一個老師、一群學生,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海量學習內容,學生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學遍各種知識。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教育形式還有何優勢?如何讓互聯網+融合教育,讓互聯網為教育所用,又讓教育促進互聯網的發展,達到共贏共生?

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他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注定有很多誘惑:游戲、動漫、科幻、玄幻……他們更應該得到正面引領,讓互聯網積極的一面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快樂學習錦上添花。

為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我積極轉變教育觀念,邊學習,邊思考,引領學生走近“互聯網+”的世界。

一、合理使用觸摸屏一體機,引領學生走近互聯網

筆者所在的學校給每間教室都配備了連接互聯網的六十五寸觸摸屏一體機,可以說是引領學生走近“互聯網+”時代的必要條件。有了這樣的裝備,教師才有更好地施展教育技藝的媒介。

1.傳統課件的繼續使用。

傳統課堂教學中PPT、FLASH等課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生成性,課前備課時老師充分預設各種可能性,課上學生直觀感受知識的呈現和發展,并通過思考和交流,獲得知識技能等。

如:教學《觀察物體》一課時,筆者在課件中制作了學生分組活動的視頻場景,并通過出示的活動步驟,學生能明確了解課堂合作內容,并有條理地進行后繼學習。

2.互聯網介入,擴大認知外延。

不難看出,以上介紹的傳統課件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實效性不夠,預設內容較多,互動性不強。

在當今的“互聯網+”背景下,更多的電子產品可以介入到課堂學習環境中。如,傳統課堂的展示環節,學生個人或小組把學習成果拿到講臺前,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F在,教師可以協助學生用IPAD等平板設備或智能手機,實時拍攝學生的小組活動場景,利用無線網絡上傳到觸摸屏一體機,結合全班各學生不同的認知原點和其他各組的研究反饋成果,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如:教學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一課,老師在課的第一環節,指導學生用“一”測量桌邊的長度。像這樣的活動內容,學生無法到黑板前面展示,因為講臺的長寬和學生課桌的長寬不一樣,也沒有必要課前老師拍攝相關畫面在課件中播放??梢栽谡n上,當場利用“蘋果錄屏大師”等軟件把學生的測量過程進行拍攝,并通過無線網絡實時傳送到大屏幕,這樣課堂反饋內容就一目了然了。

又如:在《認識方向》一課中,當學生認識了生活中的方向和平面圖上的方向之后,筆者實時打開了一體機中的百度地圖,學生驚喜地發現學校周邊的地圖和線路,以及他們熟悉的小區名稱、建筑物名稱。這樣,學生對方向的認識從教材中一下子就轉變到了生活中的運用,強化了教學效果。

二、充分利用各種軟件平臺,達成家校共同體建設

傳統家校聯系的平臺是教師與家長打電話或發信息,這是一個二維的交流互動方式。現在,我們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教育云平臺等媒介和家長交流,這樣,教師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三維的互動平臺就建立起來了。

如:遇到難題時,家長在QQ群里提出疑問,在線并看見問題的老師或其他熱心家長能積極參與到難題討論中。如,有學生對于有關圖形周長變化的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有家長提出疑問,教師可以實時畫圖拍攝并上傳到QQ、微信等互動平臺,解決問題一目了然。在這樣的平臺上,教師、家長、學生都在平等、和諧的空間內交流,對教學的促進很有幫助。此外,各個平臺中有很多正能量的親子教育等文章可以推薦給家長和老師,教師還會對學生在校、校外活動利用“初頁”等APP進行設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實況播報,這些都能成為家校溝通的橋梁,增進交流,實現家校共同體建設。

三、及時關注“互聯網+”動態,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當今世界的知識和資訊增長速度驚人,每天互聯網中的各種新詞層出不窮。如何讓一線教師永葆對新知識的敏銳認知,認清新形勢、學習新知識、了解新資訊,互聯網功不可沒。知識是系統的,資訊是有實效的,兩者缺一不可。為此,筆者經常瀏覽各教育類知名博主的博文,了解當今教育動態。

篇10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 互聯網 發展 應用

物聯網的雛形最早可于追溯到1990年,物聯網的概念提出是在1999年,在這幾十年的發展里,物聯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并且有著一個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物聯網的本質是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完美融合,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實現了物與物直接的信息聯系、或缺、融合、傳遞等,真正達到物物相連的網絡模式,使人與人直接的信息交換上升到物與物直接的信息交換,本文就物聯網,談一談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

1 何為物聯網通信技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物聯網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2 物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工作的應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的應用關系體現在物聯網技術與專業技術行業的結合,實現智能應用的解決;物聯網應用層讓信息技術與行業結合,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影響,可以說物聯網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它主要有九大應用領域有: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保、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等。

2.1 智能物流

現在的物流管理有著明顯的信息化發展,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物聯網技術與物聯網與衛星定位技術、GSM/GPRS/CDMA移動通訊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使物流管理的每一個流程都被準確無誤的感知和掌握,GIS與GPS與感知信息的結合,構成了物流信息一張強大的網。

2.2 智能醫療

自動識別技術為醫療領域提供了方便,最典型的代表是RFID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與醫院信息系統(HIS)及藥品物流系統的融合,是醫療信息化的必然趨勢,智能醫療能夠幫助醫生實現對病人全方位的監控,達到會診記錄,病情記錄等關鍵信息的共享,還有對病人醫療器械和病人病情發展的追蹤,這種智能醫療必然會得到更大的推廣。

2.3 智能交通

物聯網在智能交通上的應用也非常普遍,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乘坐公交車時IC卡的使用,物聯網技術與公交系統的融合,統籌運用GIS和GPS等手段,達到調度,發配,收費等管理于一體,同時還有智能化的停車,系統調配紅綠燈,及時查看路況信息等交通控制調配等手段,都體現了物物相連的物聯網對于交通的幫助,還有公路、橋梁、交通的智能檢測,都體現了智能交通的作用。

2.4 智能農業

智能工業。智能農業與智能工業最主要的體現上是在對于數字的實時監控上,從生產、加工、運輸、分銷、零售上,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從生產監控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到信息跟蹤,事故追溯系統,質量評估系統,統計分析系統,信息門戶系統等,使農業和工作都達到智能化的水平,方便生產。

2.5 智能安保

智能安保體現在傳感節點的利用上,利用傳感節點的覆蓋全面性,來防治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威脅安全的入侵,這種智能安保已經應用到世博會當中。

2.6 智能家庭

物聯網對于智能家庭,數字家庭的建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家庭不是簡單地將家中的電子產品結合到一個遙控裝置當中去,這樣做只是一個簡單的電子設備相連,物聯網所要達到的智能家庭,數字家庭的目的,是通過物聯網建立外部聯系,讓服務與設備之間產生聯系,達到互動效果,一個最理想的例子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指揮家用電器的工作,在下班回來的途中各個家用電器已經各司其職,回家時就享受自動化的成果與便利。

3 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

物聯網是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有人把它比作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這樣的比喻一點也不為過,1990年的施樂公司可樂售飯機可以被看作是物聯網技術的最早實踐,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在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的支持下提出了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概念.比爾蓋茨1995年在書中提及了物聯網的概念,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闡明了物聯網的含義,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這種含義也產生了變化,再隨后的時間段內,各國開始提高了對物聯網的認識,并把物聯網當作一項國家戰略來發展,目前的物聯網當中有三項關鍵的技術,分別是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系統技術;所涉及的四大關鍵領域分別是:RFID;傳感網;M2M;兩化融合,隨著各國對于物聯網技術的重視,一些關于物聯網發展的戰略也相繼被提出,如日本的u-Japan計劃,韓國確立了u-Korea計劃,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美國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智慧地球被提出并引起強烈反響。

2009年8月,總理的感知中國講話和建立的感知中國研究中心將中國的物聯網信息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4 總結

物聯網通信技術作為一項前沿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技術企業,都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價值看的很重,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但是人們在享受物聯網所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對物聯網的概念認識還并沒有互聯網那么深入人心,人們對于互聯網的認識要遠遠高于物聯網,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技術會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相信人們對于物聯網的認識將會逐漸提升,同時,物聯網通信技術將會更好更快的發展也必將有一個更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董新平.物聯網產業成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郝罡.物聯網的發展及在通信運營商領域的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3]焦文娟.物聯網安全―認證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4]趙靜,喻曉紅,黃波,譚秀蘭.物聯網的結構體系與發展[J].通信技術,2010(0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