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學匯報范文

時間:2023-03-20 22:0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年級數學教學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一年級數學教學匯報

篇1

作為學校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是連接學校上下級之間的一條紐帶,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工作,今天,利用這個“述職”的機會,我愿意和大家做一次真誠的交流。

一、工作經歷

我于年6月在內蒙古師范大學畢業后,在一中工作。

我曾擔任過班主任、英語備課組長、07年冬季高三年級副組長、10年冬季高三年級組長兼政教處副主任。

二、工作情況

1.年級組工作

(1)配合校領導、黨政辦、教導處、政教處、團委開展工作,包括衛生大掃除、對違紀學生的處理、各種會議、檢查等。

(2)堅持早操從不遲到、缺勤。堅持早晚辦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組里設立舉報電話。我們組長可通過學生打電話或發短信來發現問題,如打架、抽煙、過生日、破壞公物等。

(4)課間操,我們提倡班主任走教學樓道去操場,方便班主任發現問題,能及時的解決。

(5)執行冬季作息時間以后,取消晨鍛煉。為了能讓學生按時到班,我們利用每天值班人員在6:50準時進班查缺勤人數和班長記缺勤對應學生的名單,并下早自習后交班主任相結合的方法,然后班主任對缺勤學生針對性的進行教育。這樣既避免了有些學生在宿舍或家里偷懶而不到班的情況,也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學生也不由自主地按時到班學習。

(6)認真組織好每一次月考。及時召開教師的試卷分析會、優秀及進步學生表彰會、不同層次的學生座談會。差距大的學科和班主任,及時組織好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碰頭會議,大家一起來分析原因,找到對策。

(7)每次考試前后的安排,包括監考表、學生的考號、座號和門牌,成績分析表等。認真組織好每一次月考。及時召開教師的試卷分析會、優秀及進步學生動員會、不同層次的學生座談會。及時組織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碰頭會議,大家一起來分析原因,找到對策。

(8)加強常規教學管理,倡導集體備課,學科教研,向每節課要質量,狠抓教學過程“五關”:即備課關、上課關、作業關、考試關、質量關。確保年級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9)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從班級形象入手規范學生儀容儀表,細化到男女生的頭發,集體活動隊列要求,放學后路上的儀表等。

(10)抓好班主任工作。每周班主任碰一次頭,對上周工作進行小結,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對下一周工作進行布置。面對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們共同探討班級管理方法。他們逐漸成長起來,工作各具特色。

(11)負責請假老師的調課和調自習。這個工作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基本上每天要做而且隨時要做。

(12)周六日補課表的安排。我本著盡量做到公平、公證、合理。

(13)自習表、值班表的公平合理的編排。我本著盡量做到公平、公證、合理。

(14)開學初年級組的工作計劃和學期末年級組的工作總結。

(15)主持每周年級組例會,布置工作和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

(16)年級資料的發放工作。保證按時的把資料發放到學生的手中。

(17)負責本年級每月教師津貼的匯總和解說工作。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照學校的津貼標準,按時準確的將津貼按月發放。

(18)為了讓學生在周三下午最后一節課能有效地利用起來,而且對近一周所學知識的鞏固,安排各科輪流考試,時間45分鐘。由備課組長指定專人精心制作試卷。由班長、學習委員和課代表共同組織本班學生考試,考試結束后將試卷交回老師,老師要閱卷并抽時間講解。

2.教學工作------抓好教學,提高教學成績

我雖然事多,繁忙,但堅持上好課,不耽誤教學,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本人現擔任高一兩個班的英語課教學工作,我始終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熱愛學生包括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是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多給予熱情幫助。人的感覺是相互的,教師的真誠學生是感受到的。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鼓勵他們談自己的想法,盡量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習慣。我堅信: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這個人,才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

盡到教育人的職責,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勤奮鉆研,科學施教。教育活動有其客觀規律,正確運用教學規律,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我不管工作有多忙,堅持反復鉆研教材,大量閱讀參考書,以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我想,作為教師,知識面越廣,自己的感覺也好,學生對你的感覺也好。

在工作學習中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正視自己的不足。在教學英語實行新教材的過程中,認真思考和組織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鞏固練習,加強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對教材教學內容在加工,揚新教材之長,避其由于新而不夠成熟、不夠完善等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效果,進行針對性地施教,如何進一步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習慣,是我常常思考和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在教學中需要加強知識形成和獲得的過程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育和年級工作中,認真組織學生各次學習能力診斷測試和期中、期末測試,及時進行反饋和各種表彰,激發學生積極進取的上進心,做好和家長的溝通交流。

一年來,在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創建了一個團結、和諧、向上的集體。大家在合作的前提下勤奮工作,甘于奉獻。都能顧全大局,服從領導分配,積極為年級組工作獻計獻策。老教師以身作則,做好新教師的帶頭人;年輕老師謙虛好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成長。我們這個年級組,可以說是最和諧最團結的年級組。我在其中,只是做好他們的服務工作。每當有老師來向我提出問題時,我都能耐心傾聽,能當場答復的馬上就去解決;不能解決的也向他們做好解釋工作,并向上級反映情況,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

三、不足之處,加以改正。

篇2

關鍵詞:情境 激發 創設 探究 故事 感知

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多聯系生活,利用學生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當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被激發,學生會更喜歡數學,喜歡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老師要多與生活聯系,創設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學的主動,在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境,放手讓學生去探索,適時地引導,就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筆者結合多年的低年級教學,從以下三個方面淺談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一、巧設挑戰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習中,老師要創設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挑戰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學生在挑戰的游戲情境中,認真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知識,學習時激情高漲。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蘇教一年級數學《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時,老師創設做相反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的求知興趣。老師利用課件出示“算一算”的挑戰題目。()-60=4,()-48=10,()-50=40,()-26=30,()-12=40,()-66=2。學生在試著算一算的過程中,發現要求原來的數是多少,可以用一個數加上另一個數來計算。其中的一個數是差,另一個數是減數。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得出被減數=減數+差。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會把算出的原來的數和已知的兩個數進行比較,就能迅速地發現三者之間的關系。學生依據自己的發現,快速地算出剩下的括號里面應該填寫的數。學生很高興幫老師解決問題,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上課時老師設計的挑戰練習,大部分學生利用已學過的數學知識可以計算出來。在匯報交流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計算的方法。

二、創設生活情境,有效探究新知

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時,老師可以積極創設情境,利用經驗引領,提升思考水平。低年級的數學老師,要多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機會。巧設生活情境,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借助已有的經驗有效地探索所學的數學知識。

在教學蘇教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時,老師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究。老師利用課件出示一幅情境圖,其中左邊有三個盤子,每個盤子中放有10個桃,右邊放有4個桃子,接著出示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思考時,老師提示這個問題中哪個詞語最重要?學生會找出關鍵詞“一共”。問題應該怎樣解答呢?學生能很快地想到用加法來計算。學生列出算式30+4,結果是多少呢?學生從情境圖上可以看出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一共有34個桃。這時也有學生會想到另一道加法算式4+30=34(個)。依據得出的兩道加法算式,學生會很快地想出另外兩道減法算式。34―30=4(個),34-4=30(個)。學生觀察得出的四道算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出示的同一幅圖片,要讓學生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相應的兩道減法算式。一圖四式的練習,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

三、借助故事情境,動手操作感知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于童話故事形式比較喜歡。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動手擺一擺、捆一捆、數一數等,在操作活動中學生充分感知數學的全過程。學生在感受的過程中,能想出多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對比中會發現最簡便的方法。

篇3

【關鍵詞】激發低年級數學;學習興趣;有效方法

低年段的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學生的感知與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很明顯,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注意力不易穩定,集中意志力比較薄弱,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因此,興趣對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起決定性作用,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本文認為,應當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規劃出具體可行的興趣教學實現路徑,以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實效,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學得好.

一、以愛激趣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尊重、熱愛、贊揚與鼓勵.教師應該相信自己所教的學生是具有發展潛能的獨特個體,并且每一個個體都有獲得發展的可能性,這樣才能熱愛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投入.學生正是從教師這種積極的情感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發生積極而有效的學習行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那么容易被察覺,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它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信賴、尊敬,同時,更能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他們不再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不再感到枯燥乏味.相反,他們會變苦學為樂學,變難學為易學,變死學為活學,變會學為善學.因此,我熱愛每一名學生,對每一名學生都抱有希望,我甚至利用整節課去了解他們的優點和長處.特別是那些接受知識較慢的學生,我從一年級就經常在課堂上說出他們各自的優點或者長處,不讓其他學生小瞧他們,讓他們體驗、感受到我的關愛,從而不懼怕我這個數學教師,不懼怕我的數學課堂.

二、藝術用語,提升興趣

語言是教師表達思想、傳授知識、啟迪學生智慧的最基本的工具,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一)教師語言應童趣化

童趣化的語言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弱的特點,使學生聽起來有親切感,能鉤住學生的心弦,激起情感上的共鳴并通過情感遷移產生內源性動力,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教學“認識8、9”時,可以以小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今天,數字王國里非常熱鬧,數字娃娃們在做游戲呢!數字娃娃0覺得自己太胖了,它想減肥,于是在腰間系了一根腰帶,結果,它變成了幾?數字娃娃6看見了直笑,于是對它說:你怎么變成8了呀?要減肥得多做運動,我來做個倒立給你看(將數字6倒過來),數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變了!同學們,你們看看6變成了幾?……那我們今天就來和8、9交朋友.”

(二)利用課堂評價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授課語言的啟發性和鼓動性是激發、鼓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曾經我在新教師匯報課中,教師們指出我對于學生的回答和表現用了不下20個“你真棒”來評價,這樣的評價太過平凡,甚至是無效的.于是我開始在W上查找“教師評價語”,觀看網上優質課堂中那些特級教師是如何評價學生的,收集實用、有效的評價語記下來,適時用于課堂.另外,當學生思維受阻、解題遇到困難時,我總是用“你是這樣想的,再換個方法試試看”“你們看,如果把學過的哪個知識用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容易了”等啟發語啟迪學生,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門扉.

三、創設有效的活動情境

由于小學生的人生閱歷較淺,他們的認識往往只限于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他們周邊的現實活動來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投身到所創設的情境中去,從而使學生在眼看、耳聽、口說、手做、腦想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所在,開闊他們的知識面,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同時,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元、角、分”這一課后,我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模擬去商店買東西或者在市場中買菜等,使之能夠切身地投入活動情境中去學習數學,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激情,還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四、以游戲活動,激發樂趣

游戲是兒童酷愛的一種活動,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把游戲引入課堂,把教學內容寓于游戲之中,變靜態的課堂教學為動態的數學活動,進而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獲取知識.在教學中,教師組織找朋友、開火車比賽、數學醫院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了知識.

篇4

一、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兒童,兒童普遍具有好奇、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熱情,寓教于樂,寓學于趣,使他們在玩中學,趣中學,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質量,發散學生思維、點燃創新的火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創設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信息技術能使文本、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有機組合,圖、文、聲、形、像并茂,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創設多樣化的情境,具有豐富的感受性和新穎性,有利于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教學“分一分”時,教師可以首先通過自制的動畫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圖形,不同樣的顏色、形狀等一系列的直觀的東西,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許多的學生平時在家顯而易見的數學情境。然后讓學生在屏幕上產生對物體最直觀的視覺認識,從而在自己心中有一個初步的分類方法:長的、短的、高的、矮的;黃色的、綠色的、藍色的、紅色的;吃的、玩的、看的……讓學生在這些生活情境中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之后,教師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問:“現在有這么多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圖形,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東西,應該怎樣分類擺放呢?”學生興趣盎然,各抒己見。生甲: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生乙:擺整齊。生丙: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生丁:把同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教師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導入課題,探求新知。然后通過小組合作把學生帶來的的東西進行分類,并說明分類理由,總結分類的方法。各小組操作完后,小組代表匯報結果。生甲:我們把長的分一組,短的分一組,高的分一組,矮的分一組。生乙:我們把黃色的分一組,綠色的分一組,藍色的分一組,紅色的分一組。生丙:我們把吃的分一組,玩的分一組,看的分一組……(學生回答分類理由和方法時,教師適時引導,及時給予肯定和評價)。最后教師在按學生們自己從教學情境中感悟出來的分一分的方法總結歸納出來:可以按形狀分,可以按顏色分,可以按用途分……

這樣將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運用信息技術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放飛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提供實踐體驗機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應注意,形式要靈活,效率要高,在教學中使用哪些信息技術,到底是用傳統的小黑板,還是網絡化教室,在什么環節上使用,都應該由我們的教學目標來決定,而不是趕時髦,搞“花架子”。比如,課本中有些要求實踐的教學內容,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其境,從而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與數學進行整合教學,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或虛擬現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其中體驗,學會在信息學習環境中學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主動構筑自己的學習經驗。如,教學二年級“千克、克的認識”,運用模擬教學課件,創設一個“虛擬公園”的情境。“公園”里動物們正在比體重。這讓學生非常激動,刺激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網絡中做“裁判”。根據電腦顯示,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點擊到合適的秤上去稱,再說一說誰重誰輕。在一年級下冊(西南師大版)學習《鐘表的認識》中“大約幾時”這個內容時,學生往往容易把“快到幾時”和“剛過幾時”混淆不清。主要是不能分清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兩者的區別,我設計一個時針和分針能聯動的特大的鐘面,用不同顏色和長短來區分時針和分針,讓學生通過時針和分針的聯動,理解“快到幾時”的時針還未到“幾時”,同時分針未到“12”的位置;而“剛過幾時”的時針過了“幾時”,分針也已經過了“12”的位置。如果采用教師自制的或者買的鐘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因為鐘面的相對擴大,時針和分針的位置會看得比較清楚,這樣學生就容易區分開“快到幾時”和“剛過幾時”。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主動參與互動,也得以充分展示,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生活經驗走進了教材內容,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優化練習,深化學生思維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達到優化練習,從而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地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練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省時、容量大、拓寬思路的特點來強化練習效果,提高練習效率。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后,我們就利用計算機創設“虛擬商店”讓學生當售貨員與消費者,進行仿真練習。由于信息技術演示具有“應變”“重復”的功能,因而這種練習可不斷重復,使練習效果不斷強化。而這僅僅靠老師一張嘴,一支粉筆是很難達到這個效果的。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入,從而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5

關鍵詞 低年級 數學教學 無聲語言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學簡單的數學,學有趣的數學,學鮮活的數學。”要想達到這個要求,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性好動,自控力差,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事物吸引。所以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中,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保證。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有聲教學固然重要,但教師的無聲教學也必不可少。教者巧妙地運用微笑的表情、會說話的目光、恰當的動作,有時可以表達出用語言不能表達出來的信息,在實際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微笑的表情

在二年級“確定位置”公開教學中,前半部分的教學非常順利,學生也學得較輕松。鞏固練習時,我站在兩大組學生的中間,問:“現在老師在你們的哪個方向?”由于教室辨認方向,要根據實際方向再辨認,而現在學生所在的位置與方向板的方向不符合,再加之每個學生與我的位置又有所不同,學生都呆呆地看著我,顯得“一籌莫展”,無法回答。這時,我微微一笑,示意學生轉轉身體,再想一想。學生的情緒都放松了下來,開始積極思考,不一會兒多數學生豁然開朗,爭著:“我說!我說!”“老師在我的西北面。”“老師在我的東面。”……這時的課堂達到了。課后,聽課老師都說,課上的一笑成為今天的最大亮點。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用愛的微笑去征服學生的心靈。教師的微笑像和煦的春風,平撫、溫暖著學生的緊張和不安,易與學生產生“心靈的接觸”。這樣的課堂是快樂的、和諧的。走進這樣的課堂,總能聽到學生的歡聲笑語。這種快樂源于教師精心的設計、詼諧的語言、生動的表情。

二、會說話的目光

愛默生曾說:“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一切。”可見,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最能傳神、會說話,最能表達細膩的情感。課上提問時,教師用飽含期待的目光,會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可用眼神加以告誡,既能照顧到犯錯學生的情面,又會使絕大多數學生渾然不知,更不影響全班學生的教學進度。

在教學小學第二冊數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口算)”時,33-8該怎樣算?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再在全班匯報。學生的想法多種多樣。生1說:“把33分成20和13,先算13-8=5,再算20+5=25。”生2說:“把33分成23和10,先算10-8=2,再算23+2=25。”生3說:“把8分成3和5,先算33-3=30,再算30-5=25。”生4說:“33分成30和3,先算30- 8=22,再算22+3=25。”正當我要繼續講課時,一只小手舉了起來,原來是平時很少發言的王杰。我請他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見他慢慢吞吞地,似乎有點害怕,這時我充滿期待地看著他的眼睛,讓他有了“我能行!”的勇氣,于是他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是這樣想的,33分成30和3,3減8不夠減,就用33-3=30,8-3=5,再算30-5=25。”其他同學對他的想法很懷疑,不敢肯定。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呢?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完全可以。王杰的想法實際是將33-8轉化成30-5后再計算。課后,細細想想,如果沒有當時那信任、贊許、期待的目光,怎能消除這位學生因可能回答錯誤而產生的害羞和畏懼心理?哪會引起他的思考呢?

三、恰當的動作

低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占優勢,他們注意力不穩定且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持續時間一般為8至10分鐘。如果教師一節課始終站在講臺上講課,課堂會顯得單調,學生也會神游。而教師若能適當地在教室內走動,課堂氣氛就會變得輕松了,還會促進師生雙邊教學活動。例如,解決問題時,教師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則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也想和他們一起共同探討,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視,對做得較好的學生,用手輕拍他的肩膀,以示表揚和鼓勵。

曾有這樣一名學生,上課時眼睛雖然看著黑板,但他的眼神告訴我:他已神游了。此時,我有點生氣,轉念一想:若使用生硬粗暴的言語進行制止,就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也會不同程度地傷害其自尊心。于是我邊講課邊走到他旁邊,用手輕輕往他肩上拍了一下。就是這樣輕輕一拍,結果一節課下來,他的思維一直跟著老師走。其實只要老師肯多做一個動作,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篇6

“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是在教學過程諸要素配置和諧的基礎上,依托教師、學生、課程間具有思維含量的對話來實現教學高效的理想課堂形態。低年級學生思維中的的抽象概括水平低下,還停留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具,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以動手操作為突破口,實現師生主體間有效思維對話,建設和諧高效課堂。在具體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適度指導,提高動手操作的效益

合理的利用操作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效率,但是如果在操作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不當,就會出現操作材料變成玩具的現象。

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時,在探究階段,教師讓同桌之間互相介紹各自帶來的積木,再把帶來的積木分一分,集體匯報為什么要這樣分?結果,學生帶來的積木色彩斑斕、造型各異,有的學生就搭起了小房子,有的學生玩起了小拼圖,一節好好地數學課一不留神變成了幼兒園小朋友的玩具活動課。學生根本不理會老師的提問,教室里亂糟糟的,有的學生大聲地喊:“我的球不見了。”有的學生干脆離開座位跑去撿球。教師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最后只能強行阻止了種種混亂的現象。

少年兒童天性好奇、好玩、好動,自律性差是他們共性。如果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教師不注意檢查與調控,就會致使部分學生操作不合要求,各行其是,這樣的操作就無法實現預定的目的,同時還會因為學生注意力分散而影響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的年級越低,越需要教師的指導。對于操作過程中的指導,要引導學生將觀察與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離開操作材料后,才有可能在頭腦中留下準確、完整的表象,進而達到促進分析綜合,幫助抽象概括的作用一方面,在選擇操作材料時,應選擇一些顏色、形象等吸引力相對較弱的物品,突出操作材料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在指導學生操作時,教師對操作過程要及時檢查調控,以避免操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創設情境,提高動手操作的主動性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為了避免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操作材料上,玩弄操作材料,影響學習效率,于是在操作材料的使用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采取了嚴令的措施,使學生不敢私自動操作材料。這樣,導致學生習慣于聽教師的指令行事。學生潛意識中形成一種想法:老師沒有說動用操作材料那就是絕不可移動。另一方面,日常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探究的時間,想用最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的結果,經常直接規定操作的每個步驟,學生只是機械的操作操作材料,長此以往,學生面對操作材料缺乏操作和自主探究的熱情,他們只不過是教師操作命令的執行者,使得操作流于一種形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在操作活動中實現自主的發展,做深層的探究者,就必須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操作活動中去。只有學生認為操作活動不是在教師的命令下展開,也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義務,而是一種自身需求引發下的自覺行為,這樣的操作才是有效的。

例如在執教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時,教師先出示隨意擺的11根小棒,讓學生快速說出多少根?引導學生意識到這樣很難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產生自己動手擺擺看的欲望。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有的同學了2個2個擺,有的5個、5個的擺,有的3個、4個、4個的擺…還有的想到了把10個捆1捆的擺,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掌握了11的擺法,突破了十幾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這一教學難點。

(三)語言交流,實現師生主體間的思維對話

篇7

【關鍵詞】教學;教師;課堂;學生

一、科學地設計“電教”教材,深入鉆研、剖析教科書

教科書主要靠文字符號表達教學內容,而電教教材則是用圖象、聲音等形象地表達教學內容。在電化教學中,兩種媒體各有作用,不能互相取代,而只能互相配合。而且,由于電教教材是根據教科書來編排、設計的,把教科書的部分內容形聲化,因此,教學中應以教科書為主,電教教材配合教科書。

例如,教學旋轉中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征和性質時,我的課件設計如下:

出示課本第5頁例題3的風車。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

教師:指針的旋轉我們都見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圖形的旋轉。

觀察:(出示動畫:呈現由線段三角形風車圖案的全過程)

提問:這是什么圖案?(風車)

教師:大家注意觀察,風車在風的吹動下,它就會旋轉起來了。(出示動畫:風車從圖1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度到圖2)

2.小組活動。

提問:從圖1到圖2,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① 從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多少度?

② 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的?

3.小組匯報。

① 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度;

② 根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來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③ 根據對應的線段來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④ 根據對應的點來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4.小結(教師邊做小結邊演示)。

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不僅是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度,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度。

5.揭示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師:從畫面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風車旋轉后,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那什么是沒有變的呢?

①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②點O的位置沒有變;③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④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由于動畫很清晰地演示了風車的旋轉過程,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學起來也很容易上手。

二、選擇適當的“電教”方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人類對個別差異的探討源遠流長,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曾提出關于智力的“上智”、“中人”、“下愚”三種類型的差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曾提出:“沒有兩個人長得完全一樣,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自然素質區別于另一個人,因此某種工作對這個人適宜,對另一個人是另一種工作適宜。”在學校里,也沒有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學生在視力和聽力、智慧和思維方式、興趣志向、動機與焦慮、精力與毅力、情感的穩定性、家庭背景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那么教師在選擇適當的“電教”方法輔助教學時,就要慎重考慮。

“電教”方法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數學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發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能力,還要符合具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特點,要有利于良好知識結構的形成。當然,選擇好的“電教”方法,也與老師的水平、素質、教學經驗、教學能力等息息相關。所以,老師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充分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兒童的自身特點,采用與之相適應的“電教”方法,來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三、合理地運用“電教”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在教學中,將各科教學資料通過使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計算器和計算機等電教手段,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小為大,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觀物質宏觀化,復雜過程簡明化,從而將文字、聲音、圖象、圖表、照片、動畫、音樂、電影融匯為一體,直觀形象,簡明易懂,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情緒。

例如,教學比一比中的長短時,課件出示了“跳繩圖”。

① 提問:兩根繩子哪根長?哪根短?(下邊長,上邊短)

② 我邊說明邊動畫演示:下邊長,在旁邊的方框中畫“√”。

③ 演示完后,我再要求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長的畫“√”來做題,學生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舉手躍躍欲試。

四、創設特定的“電教”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并能使學習活動富有成效。贊可夫曾說,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的動機。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但是數學的抽象性、嚴密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又常常使學生難于理解,甚至望而卻步。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數學時,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材中的9加幾時,結合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年齡特征,我在一邊出示主題圖的同時,一邊給小朋友配以小猴買桃的故事錄音。有一天,一只小猴帶著一個盒子上街買桃,在一個水果攤前,看到了又大又鮮的桃子,趕緊買了9個裝在盒子里。它繼續往前走,看到另一個水果攤上的桃子更大更鮮,忍不住又買了4個。通過配以情境圖和故事錄音進行教學,學生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電化教學手段的出現和運用,不僅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而且使得教學活動本身產生了重要的變化,擴展了小學數學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界限,達到了過去所沒有的廣度和深度,將小學數學教學帶進了一個新的階段,真正地走進科學的殿堂。

【參考文獻】

[1]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篇8

[摘 要]畫圖策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解題策略,是學生根據所揭示的數學問題內涵,采用畫圖的方法,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直觀化,從而達到解決問題之目標。畫圖策略是“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體現,通過畫圖的價值、策略、反思等三方面,探尋畫圖策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關鍵詞]畫圖策略 思考 數形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8-021

在日常數學學習中,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題,比如一年級的排隊問題,圖形的拼組問題,二年級上冊的搭配問題,等等(如圖1)。

我們怎樣才能引導學生迅速地找到突破口,打開思路呢?數學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指出:“要使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策略是眾多解題策略中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從心理學角度講,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因為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水平不高,因此通過畫圖能夠把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把一些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因此,本人覺得很有必要進行畫圖教學的嘗試,從而改變一些學生的行為和想法,同時切實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體驗簡潔,感悟畫圖價值

我們都知道畫圖的重要性,可學生未必知道,即使有些學生知道畫圖卻未必想用。因此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通過畫圖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畫圖策略的價值,知道畫圖的簡潔、有效,讓畫圖成為學習數學的好助手。

1.一年級的“畫圖學數學”

(1)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2)提出要求,畫出過程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鳥兒只數發生變化的過程畫出來。

(3)獨自畫圖,展示匯報

實際小鳥圖 圖形與實際物體相結合 圖形

(4)對比交流,初悟價值

師:這么多的表達方式與原來的文字圖表示,你喜歡哪一種?

生1:當然是第三種了,最簡單。

生2:我喜歡畫圖,因為它方便,能看懂。

生3:第一種很好看,只是要很多時間。

生4:文字太多了,好多字不認識,所以喜歡畫圖。

……

2.教學四年級的植樹問題的導入片段

(1)情境引入:操場邊上,有一條長25米的小路,學校打算在小路一邊植樹。請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設計一份植樹方案,并說明設計理由。

(2)學生獨自思考,展示匯報。根據畫的情況有以下三類:

可以看到,中高年級學生已有意識畫簡潔的示意圖,大部分學生喜歡用線段圖來分析,因為從圖上可形象地看出樹與間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從而找到解題的方法。

從上面的兩個案例來看,學生在整理以往原始、樸素的經驗的同時,激發了“畫圖”的欲求,在原始知識整理過程中、畫圖經歷過程中、圖片比較過程中、智慧提升過程中,凸現了數學本身應該體現的智慧——簡潔,同時讓學生真切感受畫圖的必要性。用學生的話說,圖是越畫越省勁,越畫越簡易,越畫數量關系越清晰,越畫越有利于思考了。

二、多種維度,領悟畫圖策略

1.展現豐富的畫圖方式,理解內涵

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和聯系。”畫圖的方式有很多種,應該豐富展現學生的“各種畫圖方式”,而不是武斷地去判斷學生畫圖方式的好與壞,要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學生。

如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的“拍照留影”練習設計:3只小羊要站成一行拍照,有哪幾種不同的方法?

情景展示:激烈的比賽結束了,3只小羊都想拍集體照留影。請你利用剛才學到的知識,當一回小小攝影師,這3只小羊可以怎么站?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給出了自己喜歡的方式。教師進行分類展示:

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棒!用了這么多方式解決了拍照問題。你最喜歡哪種方式?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該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所要做的只是提供平臺放手讓他們去活動,而對一個有獨立思想的學生來說經歷這樣豐盈的過程性活動會比接受枯燥的結論性講授更有意義。

2.展現個性化的畫圖思考,拓展思維

教學畫圖策略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從不同的視角出發,真正拓展學生的思維。排隊問題,是一年級教學的難點之一,運用畫圖策略嘗試解決排隊問題,學生會冒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想法。例如 “有12個小朋友排隊,小明從前面數排在第3位,小剛從前面數排在第10位,小明和小剛之間有幾個小朋友?”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進行了如下展示匯報。

生1:有12個圓圈,表示12個學生,減去小明和前面的2個,再減去小剛和小剛后面的2個,就是12-3-3=6。

生2:我只要畫10個圓圈,減去小明前面的2個,再減去小明和小剛2個,就是10-4=6。

生3:我也要畫12個圓圈,減去小明前面的2個,再減去小明和小剛2個,最后減去小剛后面的2個,就是12-2-2-2=6。

生4:我只要畫有8個圓圈,減去小明1個,再減去小剛1個,就是8-1-1=6。我的圖是這樣的,你們同意嗎?

(大家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沒有馬上回答,同意的很少。

生6:8是哪里來的?

生4:從第3個到第10個,就是有8個小朋友。(這時有一部分學生恍然大悟)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指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是獨特的,需要展現和碰撞。通過畫圖這一橋梁,溝通了學生動手操作和思維發展的聯系。所以,培養學生的畫圖策略,既能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可以促使思維更加完善、精確。

3.展現層層深入的畫圖理解,揭示本源

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是一堂充滿挑戰的課,眾多的名師和專家對此進行了不同的演繹,其中不乏開放而經典的操作設計理念令人折服。我從畫圖的思路出發進行了重新設計。

第一次操作畫圖。

(1)說說1 / 4表示什么意思。

(2)畫出你心目中的1 / 4。(學生展示的都是一個物體的1 / 4。)

第二次操作畫圖。

(1)你能會畫出下面的1 / 4嗎?

師:現在我給每一個人一張練習紙,有4個小立方體,8個面包,6個餅干。通過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創造分數1 / 4。

(2)展示匯報。

(3)初悟意義。

師:很奇怪,分的東西不一樣,分的結果不一樣,為什么都可以用分數1 / 4表示?1 / 4到底表示什么意思?

(4)認識單位“1”。(課件顯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

第三次畫圖創造分數。

(1)師:看到這些材料,我們還能創造出哪些不同的分數?請你畫一畫,說一說含義。

生1:我得到的是3 / 4,因為前面是1 / 4,后面是3 / 4,表示把4個小立方體平均分成4份,選3個,就是3 / 4。

生2:我創造的是4 / 8,表示把8個面包平均分成8份,選4個,就是4 / 8。

生3:我創造的是2 / 3,表示把6塊餅干平均分成3份,選2份就是4個,就是2 / 3。

……

(2)揭示意義。師:到底什么叫分數?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3)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這個“若干份”是分數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分數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數)

通過畫圖這個載體,一層又一層地撥開分數意義神秘的面紗,學生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學生“學習的”色彩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回顧反思,整理畫圖建議

實施畫圖教學一段時期后,在實際解決問題中,還是有少部分的學生解題時沒有畫圖,通過與這些學生的訪談,得到不畫圖的原因有2個:一是不需要,覺得有些題不畫圖也可以很輕易地解答;二是不會畫,不會把題目中的信息用圖示來表達。對此,我給出以下的建議。

1.靈活畫圖的評價機制

畫圖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畫線段圖、畫圖形、畫示意圖、畫面積圖、畫點子圖、集合圖等。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所畫的圖也許有優劣之分,但學生的思考過程并沒有好壞之別,都反映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做出的努力。只要學生畫的圖能夠有效地幫助分析和解決問題都應得到教師的肯定,不必強求統一的格式。

2.加強畫圖的能力指導

小學生畫圖策略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教師應站在一個較高的層面上用現代數學的觀念去審視和處理教材,注重不同階段對畫圖策略的滲透、總結和整理。

低年級教學可從實際圖形過渡到畫示意圖,比如二年級的乘法問題:同學們澆花,每人澆4盆花,3個人一共澆多少盆花?可以讓學生通過“擺圖形、擺小棒到畫圖形、畫示意圖”進行理解。中、高年級可從關注模擬演示、畫圖示意及抽象的線段圖中體現畫圖策略,如行程問題:小明和小紅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86米處,相遇后繼續前進,各自到達對方地點后返回,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58米處,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這個問題如果以線段圖的形式來展現,數量關系就非常清楚了,很容易得出86×3-58=200(米)。

因此,教師應該整體把握畫圖策略,系統地進行指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從而系統地培養學生運用畫圖策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整理畫圖的系列內容

在教材中,畫圖策略并沒有獨立的單元形式出現,但確實滲透在數學的各個領域。我們初步整理了教材中滲透畫圖策略和思想的內容。(如下表)

對教材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把握,就能做到胸中有數,可以更好地實施畫圖策略教學。

篇9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A-

0035-02

2011年版新課標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數學學習“迷路”時不要直接告訴他們前進的方向,而是啟發引導他們去明辨方向。教師的“導”十分重要,教師必須把握好“導而弗牽”的分寸和原則,靈活利用教學技藝,促使學生“動”起來。

一、在學生思路迷惑不清、認識不到位時給予引導

在學生思路迷惑不清、認識不到位時,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循序漸進,對他們進行啟發式的“開導”,給他們提供思維的“支撐”,有目的有指向地鋪設思維便道,使他們能理清思路,逐步提升認知水平和能力。

如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厘米和米》一課上完后,筆者給學生出示了一道題:請你估計一下老師的身高是( )。結果學生有的說2米,有的說100厘米,還有的說140厘米……課堂成了“鬧市”,混亂不堪,這超出了筆者的預料。由于學生對米和厘米的認識不到位,致使他們的估測失準。怎么為學生的思路導航呢?筆者快步走到班級前門并站在門邊對學生作引導:這門有多高?(學生在前節課對門的高度作了測量,很快說出是2米)那老師跟門相比如何呢?(生都說老師比門矮)矮得多嗎?矮了一半嗎?(生說矮是矮了,但沒有矮到一半)那我的身高應該在門的什么位置呢?(生1用教棒從門的一半到門頂進行了指畫;生2說老師的身高在1米6左右;生3說老師的身高大約是165厘米……)就這樣,通過一步步的有效引導,學生經歷了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和體驗,思維變寬了,有效發展了估測意識。

在本教程中,學生對“米和厘米”的認識不到位、不深刻導致他們估測困難,這時,筆者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針對他們的認知現狀,選用了直觀形象的參照物――“門”來進行引導,讓他們的思維經歷了從教師的“扶”到自主探索的過程,實現了從“學會”到“會學”的質的飛躍。

二、當學生求知遇到困難、解題思路堵塞時給予輔導

課中學生在參與問題討論或問題解決遇到理解困難或思路堵塞時,教師不能“置之不導”,應在尊重學生個性和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輔導,給他們指點迷津,消堵通塞,使他們疑難即消、思維頓暢,繼續進行探究活動。

如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時,筆者給學生出示:小朋友們去出操,走在隊伍中間的小明說:“我前面有7個小朋友,后面有20個小朋友,你知道我們這一隊有多少人嗎?”學生獨立思考后,寫出了答案“27人”。這讓筆者心頭一顫:學生怎么都答錯了呢?于是追問:誰能說說是怎么想的呢?大多數學生認為:小明前面有7個小朋友,后面有20個,一共就是27人。對此筆者沒有做出任何判斷,而是讓學生討論:這樣對嗎?學生都愣住了,似乎陷入了思維死胡同。見狀,筆者立即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第一步,讓學生進行現場演示。由班長代替小明,其他學生配合。第二步,要求學生用學具操作。第三步,讓學生根據剛才的操作用符號畫圖示意(符號由學生自己設計)。通過輔導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到符號化的過程,理解了要把“小明”與他前后的小朋友合起來,才是這一隊的總人數,由此問題的解決就水到渠成了。

從以上教例可知,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離不開教師適時的輔導,尤其是在他們遇到思維障礙時,更需要教師恰到好處的輔導,以便獲得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保證學習活動順利展開。

三、當學生思維產生差異、意外生成時因勢利導

數學教學活動是多元的、互動的,當中學生生成性的資源可謂“連綿不斷”。教師應獨具慧眼緊緊抓住學生的生成進行有效利用(因這些生成往往是學生經過思考后獨特的數學靈感的萌發),同時張揚學生的個性。當然,教師有時候也可以利用學生的智慧去啟引其他學生積極地進行數學思考,把課堂變成師生、生生間多向的啟智陣地。

如筆者這樣上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厘米和米》“練習十”中“第7題:先估計,再測量,把數據記錄下來”的內容:

師:請拿出小尺子量一量,看看數學書究竟有多長。請注意用尺量之前先估計一下再量哦。

學生進行小組操作、估計、測量、記錄后匯報:

生1:我們估計數學書長25,測量是26。

生2:你們不對吧,我們組測量的長是29,不是26啊。

師:哎!同樣的數學書,怎么會測出不一樣的長度呢?哪個對呢?(有學生提出讓他們PK一下)

師:嗯!是個好辦法。你們把自己測量的過程說一說,其他同學認真聽一聽、找找錯因。

當生2說測量過程時,生1立刻就指出:你們錯了。你們沒有從刻度0開始量,應當把0刻度后面的那點點去掉。

師:為什么要把0刻度后面的那點點去掉,怎么去呢?去掉多少呢?

生1:……

師:生1說得真好,現在大家知道正確的結果了吧?(26)

師:到目前為止啊,你們都犯了一個錯誤,知道嗎?(學生們都愣住了)你們沒有說數學書長是26厘米還是26米呢?(生恍然大悟)

在這個“先估計再測量”的活動中學生間出現了測量的偏差,筆者沒有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直接下正誤的判斷,也沒有急于糾正錯誤,而是讓兩個小組的代表進行PK,說說“自以為是”的原因。學生在PK中,回顧了測量方法和注意點,暴露了存在的問題,爭辯出了是非,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靈動。由此可見,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善于把控學生的生成性資源,并因勢利導,就能促進學生積極地進行數學思考,發展其數學思維。

篇10

關鍵詞: 數感 聯系 體驗 表征 模型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與各種各樣的數打交道,這時總會有意識地將一些現象與數量建立聯系,如走進一個會場,在我們面前的兩個集合,一個是會場的座位,一個是出席的人。有人會自然地將這兩個集合做一下比較,不用計數就可以知道這兩個集合是否相等,哪個集合大一些,大到什么程度,這就是數感在起作用[1]。

數感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數感的論述是:“數感主要是指關于數與數量、數量關系、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于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

可見,數感強調的是一種感悟。在日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感悟“數是對數量的抽象”,還要讓學生感悟“抽象出來的數與數量是有聯系的”[2]。可見,數感是將數學與現實問題建立聯系的橋梁。

那么,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實現數與現實的連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感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運用溝通聯系、情境體驗、多元表征、算法多樣、建構模型等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數感的培養。

一、溝通聯系,建立數感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所有數學知識都是經過抽象得到的。例如,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純粹的點、線、三角形,它們都是從客觀世界中大小不一的點、粗細不同的線、形狀各異的三角形物體中提取出的“理想化”的思維產物。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將數學與實際背景聯系起來,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如,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1―5的認識”。

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每個數都是在數幾個具體的人或物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如教學“1”時,要讓學生數1個奶奶、1只小狗、1座房子、1串玉米等;教學“2”時,要讓學生數2只鵝、2個盤子、2個筐等。學生通過數物體,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到抽象出的“1”和“2”來源于客觀世界,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理想化”的思維產物。同時還要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從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如當學生認識了1―5之后,可以讓學生分別拿出數量是1、2、3、4、5的小棒并用數量2、3、4、5的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這樣的教學,能及時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感悟到抽象出來的數與數量是有聯系的。

上述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完成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認知過程,實現數與現實的聯系,讓學生很好地建立數感。

二、情境體驗,豐富數感

數學來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的數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學時,我們要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創設與知識背景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實物數量或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積極體驗、主動建構,從而使學生更具體更深刻地把握數概念,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數感。

【案例1】[3]

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認識1000”時,由于二年級學生的生活經歷還不十分豐富,認識1000這個較大的數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可以把認識1000作為認識大數的開始。此時可以組織一次綜合與實踐活動。

課前先把班級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每兩個小組承擔下面任務之一。

A組通過調查說明:1000是一個不大的數;

B組通過調查說明:1000是一個不小的數;

C組通過調查說明:1000是一個很大的數。

課前引導每一個小組制訂調查計劃,并且在課前完成調查。在綜合與實踐課上,讓每一小組介紹調查的結果,并且發表感想。無論是制訂計劃還是發表感想,教師都應當加強指導。比如,學生可以制訂下面的計劃、發表相應的感想:

承擔第一項任務的小組,可以計劃:數出1000粒小米、大米或者黃豆,發現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測量1000毫米的距離,發現1000毫米并不很長。

承擔第二項任務的小組,可以計劃:到超市調查1000元錢可以購買的東西,發現數量比較大、或者東西比較貴重,知道1000元錢不少;測量1000米的距離,發現1000米并不短。

承擔第三項任務的小組,可以計劃:從樓房的高度推測1000米的山有多高,發現1000米的高度很高,還可以進一步調查本省高于1000米的山峰有多少;從停車場一輛汽車所占面積推測1000輛汽車所占面積,發現占地面積相當大。

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的總結:同樣是1000這個數,用在不同的情境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應當把數與數所表達的情境結合起來。

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中充分感知、深刻體驗到生活中的數,通過1000感悟生活中的大數,豐富了學生的數感。

三、多元表征,增強數感

當知識被從現實原型抽象出來時,就形成知識的內核,同時也就失去了知識形成過程的火熱活動。如何對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即賦予意義,只有將其納入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才能實現,這個過程的消化吸收,離不開對知識的多元表征。教學中,要盡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多元表征,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進行個性化的知識建構,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實質的思考。

如,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比大小”時,當學生在“誰能通過擺一擺、排一排,讓別人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猴子分別和三種水果的多少情況?”這一問題的啟發下,擺出有序的象形統計圖時(如圖1),教師應及時啟發學生用不同形式表征比較的結果:首先可以用文字表征比大小的結果(如圖2),這樣能夠溝通文字與圖形之間的關系;接著可以用符號表征比大小的結果(如圖3),這樣能夠溝通符號與文字、圖形之間的關系。

圖1 象形統計圖

圖2 文字表征

圖3 符號表征

通過對“比較結果”的多元表征,促使學生更全面深刻地把握住“比大小”的實質,增強了數感。

再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幾分之一”。教學時,可以先按教材創設的情景,在4次平均分物活動過程中,依次畫出圖示,再分別給出分數1/2、1/4、1/3、1/5的“符號”;接著再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折一折,表示它的1/4。反觀這一教學過程,可以發現執教者能充分考慮操作、圖形、符號等表征方式的關系,并注重它們之間的轉換,既幫助學生讀懂操作過程和圖示,會用符號表示;又能根據符號,用操作活動和圖示進行解釋。

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表征同一概念的能力,即表征轉換能力,代表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水平。教學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多種表征方式,建構個性化的知識,提升思維品質,增強數感。

四、算法多樣,培養數感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

如,教學一年級上冊“8+9”例題時,可以先出示8+9,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交流、展示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三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把8湊成10;把9湊成10;根據9+8=17,想出8+9=17的算法)。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方法,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又如,在解決“星光小學有25個同學到游樂場游玩,游樂場里每架空中飛機最多可乘坐4人,他們想同時乘坐空中飛機,至少需要乘坐幾架空中飛機?怎樣乘坐合理?”這一現實生活問題時,因為學生已經具有乘坐空中飛機的生活經驗,所以在解答本題時,學生并不是簡單地計算25/4=6……1,而是能夠主動結合問題的實際背景,深刻地領悟到商6和余下的1的具體含義,即6表示6架空中飛機,1表示如果6架空中飛機都坐滿4個人,還剩1個人也需要一架空中飛機,因此需要7架空中飛機才可以。同時在面對這個實際問題時,這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有4架乘坐4人,3架乘坐3人;或5架乘坐4人,1架乘坐3人,1架乘坐2人等解決方法。像這樣,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選擇恰當的算法,切實了解計算的意義和如何運用計算的結果,很好地培養了數感。

五、建構模型,發展數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四能”,即“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使學生學會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從一個復雜的情景中提出問題,找出數學模型,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感,需要學生在遇到具體問題時,能自覺主動地與一定的數學知識建立聯系,這樣才有可能建構與具體事物相聯系的數學模型。

如,學習了“比和比例”的知識后,張老師在一個晴天的上午第四節課將全班學生帶到操場上,指著高高的旗桿問學生:“誰能知道我們學校旗桿的高度?”這是一個實際問題,如果學生不能自覺地將問題與學過的解比例的知識建立聯系,建構與實際問題相聯系的數學模型,就無法順利地解決問題。此時,有的學生猜測旗桿高度可能有10米、15米、20米;有的學生認為可以爬上旗桿的頂部,從頂部垂下繩子進行測量;有的學生認為干脆把旗桿放倒后再測量……更多的同學搖搖頭,表示無從下手。這時,張老師把早已準備好的一根2米長的竹竿筆直地立在操場上,地上立即出現竹竿的影子,然后啟發大家觀察竹竿的長與影子的長有什么關系?同學們開始議論紛紛,有的同學立即聯想到剛學過的“比和比例”的知識,很快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將實際問題先轉化為數學問題,再聯想數學模型解決,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把數感的建立與數量關系的理解及數學模型結合起來,長期堅持這樣教學,必定能發展學生的數感,提升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

綜上所述,數感的培養有利于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有利于學生數學地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當然,學生數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體驗和建立起來的。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教材,靈活運用溝通聯系、情境體驗、多元表征、算法多樣、建構模型等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數感的培養,讓數感的培養真正落實到日常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美]T.丹尼克.數――科學的語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