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12-20 17:3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繼電保護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交感電風暴;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303—0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期間,心肌電活動極不穩定,易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其中心室顫動為致命性心律失常,發病突然,患者可表現為意識喪失、抽搐等,如不及時救治,可導致死亡。心室電風暴又稱室速風暴、交感風暴、兒茶酚胺風暴、ICD電風暴。電風暴是指24h內自發的室速/室顫〉2次,通常需要電除顫或電復律終止。
2011年4月29日我心內二科收治了一名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引發交感電風暴患者,經過51天精心治療和護理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53歲,于2011年4月29日以間斷劇烈胸痛3天,加重2小時為主訴入院。該患者近3天無明顯誘因出現劇烈胸痛,每次發作呈間斷性及撕裂樣疼痛,向咽喉部放散,呈燒灼感,每次持續30-60分鐘不等,輔助檢查:心電圖 竇性心動過速,偶發室早,V1-V4ST段抬高成單項曲線,CK-MB273U/L,CK2531U/L,血壓211/149mmHg。診斷: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泵功能Ⅱ級,高血壓病3級。給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壓、抗心律失常等對癥治療。入院3天后,由于出現大面積皮下瘀斑,被迫停用抗凝藥物。10天后患者突發阿斯綜合征,心電監護頻繁室速、室顫,立即實施心臟電除顫、電復律搶救成功。每次發作前患者都自覺咽部成辣感后表情痛苦發作阿斯綜合征。此后一直于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羅帕酮藥物一種或兩種聯合抗心律失常,但仍頻發室早,室速、室顫交感電風暴現象,經專家會診交感電風暴是因為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缺氧所造成,于5月27日、6月10日在家屬迫切要求下,自愿承擔手術風險行CAG及PCI術2次,術后室性早搏明顯減少,于6月20日痊愈出院。
2護理措施
2.1休息與活動 患者一直有室早、室早成對等心律失常,不適合劇烈運動。但因臥床時間較長可以協助患者翻身,肢體被動運動,此期間密切觀察心電監測,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或有心律失常,應立即停止活動絕對臥床休息
2.2安置患者 最好是單患者監護病房,保持病房清潔、整齊、舒適、安靜、溫濕度適宜、空氣清新,并注意保暖,給予氧氣吸入。吸氧可提高動脈血氧分壓,改善心肌氧合,有助于梗死周圍缺血心肌的氧供,縮小梗死的范圍,從而減輕心肌缺氧性損傷
2.3 飲食護理 由于患者心功能低下及疼痛、氣短的影響,使其食欲下降。因此宜進低脂、清淡、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減少便秘與腹張。進食不宜過快、過飽、過熱、過涼,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和胃部不適。
2.4 保持大便通暢 鼓勵進食新鮮蔬菜及富含粗纖維食物及注意飲水。保持每日大便1次或2次。若2日未解大便須積極處理,加速腸蠕動,便秘者給予開塞露或溫鹽水灌腸,排便時須有專人看護,避免排便過度用力,防止因腹內壓急劇升高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量變化而發生意外。
2.5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心電監護 持續心電監護可及時發現室性期前收縮、室性心動過速,從而及早治療,有效控制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為搶救贏得時間。應十分重視病人的主訴及精神狀態,此患者每次發作都有向咽喉部放散,呈燒灼感癥狀,及時用藥,準備好除顫儀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引發意外。室顫是急性心梗病人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室顫發生前一般都有前趨癥狀出現,當發現病人有面色蒼白、紫紺、出汗及心律紊亂等,要考慮室速、室顫的可能。心電示波提示以下幾種危險信號要高度警惕:①多形性室早,室早呈二聯律;②多源性室早;③連續出現3個室早、室性心動過速;④Ron T現象。若發現上述情況,可配合醫生靜脈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時除顫。
2.6 要由經驗豐富的高年資專科護士承擔 根據患者的病情制訂出護理計劃,詳細列出護理事項。監護室的設備、藥品要齊全,護士要熟悉監護室內各種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悉各種急救藥品的適應證,用藥劑量、方法及放置地點。換班時要做到床前交班,心電監測要和病人癥狀體征的觀察緊密結合,不能脫節。對室顫和心跳驟停者立即平臥行心前區叩擊、胸外心臟按壓術、人工呼吸,同時即刻準備除顫,要求操作熟練,動作迅速。
2.7 心理護理 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急,癥狀反應劇烈,治療措施復雜,易使患者擔心自己病情嚴重,產生焦慮、恐懼、緊張、悲觀心理等,而這些負面情緒又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因此做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
2.7.1善于緩解緊張情緒 護士應以從容的神情贏得患者的信任,在處置和搶救時應操作熟練、忙而不亂,給病人以信任感和安全感。
2.7.2及時關心安慰患者 護士應盡快消除患者焦慮,孤獨感,當患者有病情變化時,護士應盡量陪在患者身邊,給與有效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溫暖,鼓勵其樹立自信和戰勝疾病的勇氣。
2.7.3做好解釋工作 應先向病人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講明病情與情緒的利害關系,取得家屬支持,避免在患者面前哭啼或驚慌失措而致病情加重。安慰病人不要失望,使其樹立樂觀的情緒和戰勝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療,充分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
篇2
繼電保護發展現狀
電力系統的飛速發展對繼電保護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不斷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繼電保護技術得天獨厚,在40余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發展的4個歷史階段。
建國后,我國繼電保護學科、繼電保護設計、繼電器制造工業和繼電保護技術隊伍從無到有,在大約10年的時間里走過了先進國家半個世紀走過的道路。50年代,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國外先進的繼電保護設備性能和運行技術[1],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繼電保護理論造詣和豐富運行經驗的繼電保護技術隊伍,對全國繼電保護技術隊伍的建立和成長起了指導作用。阿城繼電器廠引進消化了當時國外先進的繼電器制造技術,建立了我國自己的繼電器制造業。因而在60年代中我國已建成了繼電保護研究、設計、制造、運行和教學的完整體系。這是機電式繼電保護繁榮的時代,為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50年代末,晶體管繼電保護已在開始研究。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晶體管繼電保護蓬勃發展和廣泛采用的時代。其中天津大學與南京電力自動化設備廠合作研究的500kV晶體管方向高頻保護和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研制的晶體管高頻閉鎖距離保護,運行于葛洲壩500kV線路上[2],結束了500kV線路保護完全依靠從國外進口的時代。
在此期間,從70年代中,基于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集成電路保護已開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電路保護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漸取代晶體管保護。到90年代初集成電路保護的研制、生產、應用仍處于主導地位,這是集成電路保護時代。在這方面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研制的集成電路工頻變化量方向高頻保護起了重要作用[3],天津大學與南京電力自動化設備廠合作研制的集成電路相電壓補償式方向高頻保護也在多條220kV和500kV線路上運行。
我國從70年代末即已開始了計算機繼電保護的研究[4],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著先導的作用。華中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華北電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和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都相繼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機保護裝置。1984年原華北電力學院研制的輸電線路微機保護裝置首先通過鑒定,并在系統中獲得應用[5],揭開了我國繼電保護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為微機保護的推廣開辟了道路。在主設備保護方面,東南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研制的發電機失磁保護、發電機保護和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也相繼于1989、1994年通過鑒定,投入運行。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機線路保護裝置也于1991年通過鑒定。天津大學與南京電力自動化設備廠合作研制的微機相電壓補償式方向高頻保護,西安交通大學與許昌繼電器廠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頻保護也相繼于1993、1996年通過鑒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機型的微機線路和主設備保護各具特色,為電力系統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優良、功能齊全、工作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隨著微機保護裝置的研究,在微機保護軟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可以說從90年代開始我國繼電保護技術已進入了微機保護的時代。
2繼電保護的未來發展
繼電保護技術未來趨勢是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保護、控制、測量和數據通信一體化發展。
2.1計算機化
隨著計算機硬件的迅猛發展,微機保護硬件也在不斷發展。原華北電力學院研制的微機線路保護硬件已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從8位單CPU結構的微機保護問世,不到5年時間就發展到多CPU結構,后又發展到總線不出模塊的大模塊結構,性能大大提高,得到了廣泛應用。華中理工大學研制的微機保護也是從8位CPU,發展到以工控機核心部分為基礎的32位微機保護。
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一開始就研制了16位CPU為基礎的微機線路保護,已得到大面積推廣,目前也在研究32位保護硬件系統。東南大學研制的微機主設備保護的硬件也經過了多次改進和提高。天津大學一開始即研制以16位多CPU為基礎的微機線路保護,1988年即開始研究以32位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為基礎的保護、控制、測量一體化微機裝置,目前已與珠海晉電自動化設備公司合作研制成一種功能齊全的32位大模塊,一個模塊就是一個小型計算機。采用32位微機芯片并非只著眼于精度,因為精度受A/D轉換器分辨率的限制,超過16位時在轉換速度和成本方面都是難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32位微機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很高的工作頻率和計算速度,很大的尋址空間,豐富的指令系統和較多的輸入輸出口。CPU的寄存器、數據總線、地址總線都是32位的,具有存儲器管理功能、存儲器保護功能和任務轉換功能,并將高速緩存(Cache)和浮點數部件都集成在CPU內。
電力系統對微機保護的要求不斷提高,除了保護的基本功能外,還應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數據的長期存放空間,快速的數據處理功能,強大的通信能力,與其它保護、控制裝置和調度聯網以共享全系統數據、信息和網絡資源的能力,高級語言編程等。這就要求微機保護裝置具有相當于一臺PC機的功能。在計算機保護發展初期,曾設想過用一臺小型計算機作成繼電保護裝置。由于當時小型機體積大、成本高、可靠性差,這個設想是不現實的。現在,同微機保護裝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機的功能、速度、存儲容量大大超過了當年的小型機,因此,用成套工控機作成繼電保護的時機已經成熟,這將是微機保護的發展方向之一。天津大學已研制成用同微機保護裝置結構完全相同的一種工控機加以改造作成的繼電保護裝置。這種裝置的優點有:(1)具有486PC機的全部功能,能滿足對當前和未來微機保護的各種功能要求。(2)尺寸和結構與目前的微機保護裝置相似,工藝精良、防震、防過熱、防電磁干擾能力強,可運行于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成本可接受。(3)采用STD總線或PC總線,硬件模塊化,對于不同的保護可任意選用不同模塊,配置靈活、容易擴展。
繼電保護裝置的微機化、計算機化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但對如何更好地滿足電力系統要求,如何進一步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尚須進行具體深入的研究。
2.2網絡化
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和數據通信工具已成為信息時代的技術支柱,使人類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它深刻影響著各個工業領域,也為各個工業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到目前為止,除了差動保護和縱聯保護外,所有繼電保護裝置都只能反應保護安裝處的電氣量。繼電保護的作用也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縮小事故影響范圍。這主要是由于缺乏強有力的數據通信手段。國外早已提出過系統保護的概念,這在當時主要指安全自動裝置。因繼電保護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響范圍(這是首要任務),還要保證全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這就要求每個保護單元都能共享全系統的運行和故障信息的數據,各個保護單元與重合閘裝置在分析這些信息和數據的基礎上協調動作,確保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顯然,實現這種系統保護的基本條件是將全系統各主要設備的保護裝置用計算機網絡聯接起來,亦即實現微機保護裝置的網絡化。這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對于一般的非系統保護,實現保護裝置的計算機聯網也有很大的好處。繼電保護裝置能夠得到的系統故障信息愈多,則對故障性質、故障位置的判斷和故障距離的檢測愈準確。對自適應保護原理的研究已經過很長的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實現保護對系統運行方式和故障狀態的自適應,必須獲得更多的系統運行和故障信息,只有實現保護的計算機網絡化,才能做到這一點。
對于某些保護裝置實現計算機聯網,也能提高保護的可靠性。天津大學1993年針對未來三峽水電站500kV超高壓多回路母線提出了一種分布式母線保護的原理[6],初步研制成功了這種裝置。其原理是將傳統的集中式母線保護分散成若干個(與被保護母線的回路數相同)母線保護單元,分散裝設在各回路保護屏上,各保護單元用計算機網絡聯接起來,每個保護單元只輸入本回路的電流量,將其轉換成數字量后,通過計算機網絡傳送給其它所有回路的保護單元,各保護單元根據本回路的電流量和從計算機網絡上獲得的其它所有回路的電流量,進行母線差動保護的計算,如果計算結果證明是母線內部故障則只跳開本回路斷路器,將故障的母線隔離。在母線區外故障時,各保護單元都計算為外部故障均不動作。這種用計算機網絡實現的分布式母線保護原理,比傳統的集中式母線保護原理有較高的可靠性。因為如果一個保護單元受到干擾或計算錯誤而誤動時,只能錯誤地跳開本回路,不會造成使母線整個被切除的惡性事故,這對于象三峽電站具有超高壓母線的系統樞紐非常重要。
由上述可知,微機保護裝置網絡化可大大提高保護性能和可靠性,這是微機保護發展的必然趨勢。
2.3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
在實現繼電保護的計算機化和網絡化的條件下,保護裝置實際上就是一臺高性能、多功能的計算機,是整個電力系統計算機網絡上的一個智能終端。它可從網上獲取電力系統運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數據,也可將它所獲得的被保護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數據傳送給網絡控制中心或任一終端。因此,每個微機保護裝置不但可完成繼電保護功能,而且在無故障正常運行情況下還可完成測量、控制、數據通信功能,亦即實現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
目前,為了測量、保護和控制的需要,室外變電站的所有設備,如變壓器、線路等的二次電壓、電流都必須用控制電纜引到主控室。所敷設的大量控制電纜不但要大量投資,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復雜。但是如果將上述的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的計算機裝置,就地安裝在室外變電站的被保護設備旁,將被保護設備的電壓、電流量在此裝置內轉換成數字量后,通過計算機網絡送到主控室,則可免除大量的控制電纜。如果用光纖作為網絡的傳輸介質,還可免除電磁干擾。現在光電流互感器(OTA)和光電壓互感器(OTV)已在研究試驗階段,將來必然在電力系統中得到應用。在采用OTA和OTV的情況下,保護裝置應放在距OTA和OTV最近的地方,亦即應放在被保護設備附近。OTA和OTV的光信號輸入到此一體化裝置中并轉換成電信號后,一方面用作保護的計算判斷;另一方面作為測量量,通過網絡送到主控室。從主控室通過網絡可將對被保護設備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體化裝置,由此一體化裝置執行斷路器的操作。1992年天津大學提出了保護、控制、測量、通信一體化問題,并研制了以TMS320C25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為基礎的一個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裝置。
2.4智能化
篇3
【關鍵詞】電壓并列裝置;異常;電壓源頭;傳送過程、切換輸出
【中圖分類號】TM7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0-0281-01
交流電壓是電力系統中最基本的電氣量,它是電力系統傳遞與統計電能的基礎。高壓交流電便捷的將電能從一個電源點安全可靠的傳輸到另一個電源點,但是高電壓對人的生命存在重大的安全威脅。發電廠與供電公司又需要根據電能收取費用,同時又不能直接采用高電壓作為計量工具,因此只能通過電壓互感器將高壓交流電壓轉換為低壓交流電壓,我們在變電站中稱為二次電壓。交流電壓二次回路就是將電壓互感器二次繞組引出,通過二次電纜線,進入空氣隔離開關上口,從下口進入電壓并列裝置,由電壓并列裝置經過切換繼電器切換后,分布給計量表、測控裝置監視、繼電保護裝置使用;電壓并列裝置本身有保護與測量電壓回路及監視繼電器,用來判斷電壓并列信號、直流消失、保護電壓消失和計量電壓消失以及母線是否接地。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可以簡要的知道二次電壓回路的組成部分和可能存在的異常情況與故障。通過裝置的信號我們可以推斷電壓回路是處在異常狀態還是故障狀態:當裝置發出保護電壓消失或者計量電壓消失時,我們可以通過現場用萬用表測量電壓是否存在來分析電壓并列裝置異常(如果測量電壓實際存在,那么電壓并列裝置存在故障,及時處理電壓并列裝置;否則電壓并列裝置正常,二次回路存在異常現象,及時處理二次回路)。
電壓互感器是與電壓并列裝置連接的源頭點設備。交流電壓二次回路異常既包括二次電壓回路本身的異常,也包括電壓切換二次回路的切換、并列控制回路的異常。在運行中,經常遇到的異常現象與故障主要又一下幾種:電壓消失、母線接地(發或者不發)、電壓并列裝置不能并列和直流消失信號。下面我將分別對各種故障或異常信號發生時進行分析與舉例說明。
首先分析回路本身的異常現象及故障。當短路、接地發生在空氣開關后的回路時,會使空氣開關跳開,保護及其他裝置會發出相應的異常信號。當短路、接地發生在電壓互感器二次線圈或者二次線圈與空氣開關之間的回路時,由于這部分回路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異常發生后不能切除異常回路,只能導致回路燒毀或者互感器損壞電壓二次回路極性錯誤的原因主要時安裝是接線錯誤或是由于在回路上工作后恢復錯誤。
下面舉一個電壓A相缺失的實例。2012年9月1日,110kv舊縣變監視到10krA相電壓為OV,B相與C相電壓升高到100V,判斷為10kv母線A接地。當檢修人員趕到現場時,辦理工作手續后,將10kv母線刀閘小車拉出后,測量A相高壓熔斷器,高壓熔斷器已燒毀,需要更換高壓熔斷器;同時將A、B、C三相電壓互感器一次接地N斷開,分別對地測量一次電阻,結果顯示A相對地電阻為O歐姆,B相與C相對地一次電阻為1600歐姆,因此判定A相電壓互感器燒毀,需要更換A相電壓互感器。
其次分析電壓切換回路的直流部分的異常,空氣開關上下口有正常電壓,而分布給各個裝置二次回路沒有電壓,這往往是因為回路接線接觸不良、電壓互感器的母線隔離開關輔助觸點接觸不良引起的異常現象。它的產生的原因多半是在母線隔離開關更換后隔離開關輔助接點沒有調整、或者是母線工作結束后在恢復送電操作時,隔離開關操作不到位引起的。這類異常又著共同特點:就是在檢修操作前,電壓測量正常,電壓并列裝置監視燈點亮,而在工作結束后,操作送電時發現裝置沒有電壓,電壓并列裝置監視燈不亮。這是因為在電壓切換回路中,由于隔離開關位置輔助接點不通,造成電壓并列裝置切換繼電器不動作,電壓并列切換后沒有電壓輸出。2012年10月29日,110kv臨泉變35kV電壓并列裝置并列燈閃爍,操作后母線沒有電壓。這是因為在35kv母線隔離開關檢修后,隔離開關輔助觸點沒有調整。當恢復送電時,輔助觸點不通,造成35kv電壓并列裝置切換繼電器不動作,沒有電壓輸出。在經過現場測量母線隔離開關輔助接點后,發現隔離開關輔助觸點接觸不良,經過調整輔助觸點后,重新操作,異常現象消失,電壓并列裝置正常運行。
再次分析電壓并列裝置經常發出的異常信號與應當發而發不出的異常信號。這類信號主要包括保護電壓消失、計量電壓消失和母線接地信號發不出。這些主要是因為電壓并列裝置插件被燒毀引起的。2011年4月8日,110kv光武變電站10kv母線發計量電壓消失信號,現場測量計量母線電壓正常,并不存在母線電壓消失的現象。因此測量電壓并列回路信號接點31D58與31D64之間的電壓,發現兩點之間電壓為O,對地測量時,兩點電壓均為110V判定電壓并列裝置插件故障,拔下電壓并列裝置插件后,果然法相插件燒毀。更換新的插件后,計量電壓消失信號消失。2010年5月6日,110kv阜南變35kV電壓并列裝置發保護電壓消失信號,現場測量35kv保護電壓,發現保護電壓三相值正常,測量電壓并列回路信號接點21D58與21D63之間的電壓,發現兩點之間電壓為O,測量兩點對地電位,兩點對地電壓均為110V,判定35kv電壓并列裝置插件燒毀,拔下插件后,發現該電壓并列裝置插件燒毀嚴重。2012年6月29日,110kv細陽變電站10kv Ⅰ母、Ⅱ母同時發生C相電壓為O,A相、B相電壓為100V,應當發母線接地信號,然后后臺并沒有收到10kv Ⅰ母、Ⅱ母接地信號。本人到現場后,首先檢查開口三角回路接入是否正常,發現開口三角回路并無電壓,并且回路導通,認定電源回路無故障;其次檢查電壓繼電器是否正確動作,結果顯示電壓繼電器動作情況正確,因此排除外回路存在故障或缺陷的可能;最后測量開口三角回路切換回路31D21與31D37,發現回路不通,測量Ⅰ母隔離開關位置輔助觸點、Ⅱ母隔離開關輔助觸點,結果均為導通,因此斷定10kv Ⅰ母、Ⅱ母電壓并列裝置插件燒毀,拔出這兩個裝置插件后,裝置插件燒毀明顯,與判斷一致,更換裝置插件后,裝置運行正常。
最后分析電壓二次并列回路的直流部分的異常。電壓二次并列回路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不判斷一次設備運行方式是否滿足二次電壓并列條件,直接通過并列的控制把手并列或者由控制把手啟動并列繼電器并列。第二種用于雙母線接線或單母線接線,將母聯或分段斷路器輔助開關的動斷觸點、隔離開關輔助開關的動斷觸點與并列控制把手串聯后啟動并列繼電器。第三種用于3/2接線,將每串接線的斷路器輔助開關的動斷觸點、隔離開關輔助開關的動斷觸點串聯,再將各串串聯后的回路串接并列控制把手啟動并列繼電器。當斷路器、隔離開關輔助開關、并列控制把手觸點不通、并列繼電器帶電后不能動作時,二次電壓無法并列,當并列繼電器單個觸點不通時,并列后的二次電壓缺相。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電壓回路異常處理的一般步驟:1.掌握異常現狀,弄清異常原因。2.根據異常現象和圖紙進行分析,確定可能發生異常的元件與回路。3.確定檢查的順序,結合經驗,判斷可能發生故障的部分。4.采取正確的檢查方法,查找出異常的元件、回路。5.針對找出的異常元件,回路進行出路。
當然,在處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需要停用有關保護和自動裝置時,應首先取得相應調度的同意,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免造成保護及自動裝置的誤動作。
篇4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公司經營形勢總體平穩,呈現好的發展趨勢。1-5月公司實現售電量18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負增長態勢明顯減緩;6月份以來發受電量同比增長5.1%,出現了去年10月份以來首次正增長。這說明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和我們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總體形勢企穩向好。
(二)認真研究安全風險體系建設,為電網建投保駕護航
自2009年01月以來,根據遵義供電局和公司領導的要求,以安全監督部牽頭,組織生技部、工程部、車管所、變管所、調度所、辦公室、人資部、黨群部等相關部門編制定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標準共67個,現各部門正在審核定稿之中,審核合格后將于07月份行文實施。
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標準的制定,公司人員思想觀念轉變了,員工的安全意識才能改變,員工安全意識增強了,公司的安全目標和指標才有可能不發生突破。經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2009年上半年公司安全生產形勢基本平穩,沒有發生有責任的縣城大面積停電事故;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設備事故;沒有發生發生負同等及以上有責任的生產性一般交通事故;沒有發生一般及以上火災事故;沒有發生誤操作事故和誤調度;沒有發生違反調度紀律的事件;沒有發生有責任的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事件;沒有發生有供電責任的煤礦安全事故;沒有發生責任事故;沒有發生有供電部門主要責任的農村觸電死亡事故。上半年發生35kV輸電事故3起(均為35kV龍團鐵線路引起),與去年(3起)同期持平(不包含去年發生的冰災事故4起);配電事故2起(不含去年發生的冰災33起),與上年(0起)同期相比增加2起,變電事故2起(不含去年發生的冰災1起),與上年(4起)同期相比下降了50%。截止2009年06月20日止,公司實現連續安全生產3059天
(三)加大電網建設力度,提高了對大電網的駕馭水平。
電網建設進展順利以科學規劃指導電網發展,滾動優化調整**地區“十一五”電網發展規劃,一批輸變電工程納入地方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體系。完成新開工項目核準工作,配合開展特高壓工程前期工作。電網建設進展順利,在爭取上級資金的同時,公司自身加大電網投資力度,提高供電可靠性。在加大電網建設的同時,認真編制年度運行方式、年度電網事故預想方案、年度事故限電序位表,年度超計劃用電限電序位表、年度電網緊急限電序位表以及認真編制重大慶典活動保供電方案、反事故預案等,有效防止誤調和負荷控制,切實保障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四)落實內部管理制度,形成制度評估體系
公司成立了制度委員會,對內部管理制度的規劃、制定、頒發、修訂、作廢等方面全面負責,形成制度評估體系。
一是落實內部管理制度。在這半年以來,根據制度執行情況,對不適用的制度或條款及時進行修訂,對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進行及時的補充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逐年完善和健全。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從層級上來劃分,主要包括公司治理層面規章制度、公司經營管理層面規章制度,其中公司經營管理層面規章制度包括:基礎制度及重要制度、專業制度、實施細則;從專業上劃分主要包括:資產經營類、財務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類、市場營銷類、采購類、工程建設類、安全保衛類、審計監察類、科技管理類、綜合管理類、電力生產類等規章制度。
二是形成制度評估體系。現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管理業務的職責分工、管理流程進行了明確規定,已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通過“三標一體化”認證、復審,內外部審計、內部控制制度評估工作等相結合,促使公司各項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并在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五)認真組織、精心籌備,落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每個階段的工作
今年3月份以來按照上級黨委開展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安排,為了認真貫徹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順利地完成了前二階段的各項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目的。
一是精心部署安排,抓好學習培訓。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活動實施意見,嚴格按照會議和文件所規定的要求對整體活動作出了周密部署,從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紀律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采取集中和自學方式,要求各部門、各支部利用每周五的半天時間組織集中學習,突出學習重點,即《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干部學習文件選編》和上級領導的重要講話以及學習實踐活動規定篇目,學習培訓時間達90小時。在學習培訓中全體黨員認真做好了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體會(97份)
二是認真組織實施,取得明顯實效。在學習動員、分析評議階段中,都能緊密聯系實際,認真落實上級黨委文件的各項要求,不僅整個活動有計劃、有小結,在學習動員、分析評議的基礎上,制定實施班子整改提高方案,確保活動效果落到了實處。一是通過學習培訓和黨員自學使全體黨員真正認識到開展“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使廣大黨員對實踐活動的基本內涵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對“實踐”活動的思想認識。二是通過學習理論以及分析評議以及查擺問題,黨員同志都能認識到自己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距,一致表示一定要按照新時期黨員的先進性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爭取做一名合格黨員。
三是認真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為了使民主生活會不走過場,保證質量,解決問題,會前充分準備做好生活會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提前公布生活會的時間和要求,生活會采取本人先作自我批評,其他黨員接著逐一對其提意見和建議的方式進行,與會黨員以對黨對工作對同志高度負責的精神,真心實意地幫助同志敢于觸及問題,不回避矛盾,不糾纏細枝末節,不搞無原則糾紛,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保證了生活會質量,同志們相互得到了提高。
(六)規范供電服務、加快營銷信息化建設
規范供電服務、加快營銷信息化建設,在營銷過程中,按照省公司系統建設指導方案,編制詳細、合理的實施計劃,隨時督察,使系統建設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軌道。各項業務平穩開展,未出現客戶投訴情況;組織開發可為特殊群體隨時提供現場收費服務的移動收費系統;查找整改供電服務中的薄弱環節,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克服困難,實現安全生產保障、經營業務平穩、有序過渡;為確保煤礦等重要用戶安全供電,按照年初計劃及措施,在調度協議、通信和遠動系統、供電方式、調度運行監管等方面進行了合理安排,對煤礦、化工、水泥等重要用戶運行人員和調度業務聯系人進行了調度業務持證上崗培訓、考核工作。營銷指標完成情況:元—6月共完成供電量萬kWh,售電量萬kWh,10kV及變壓器線損率%,低壓線損率%,電費回收率100%,供電單價0.元/kWh,售電單價0.元/kWh,毛差萬元,“一戶一表”240622戶,2009年上半年客戶投訴件。
(七)農電水平整體提高
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地開展創建工作。鳳臺公司被命名為省一流縣供電企業,潘集公司被納入創建計劃。謝橋公司從基礎管理薄弱環節整改入手,初步理順了勞動用工機制。認真組織開展新農村電氣化建設,2個鎮、17個村通過新農村電氣化驗收。以農電“問查”活動為契機,推動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水平的提高。深化供電所梯級晉階活動,被省公司命名為示范供電所4個。切實加強供電規范服務,行風建設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同業對標,實行縣公司和供電所線損指標排序通報制,安全“交叉互查”經驗被納入省公司農電管理典型經驗庫。鳳臺公司“省一流”目標的實現,標志著公司農電管理水平得到了整體提高。
(八)生產技術創新成效顯著
2009年上半年,生技部緊緊圍繞公司年初制定的生產目標,在公司領導的關心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以供電可靠性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為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作出了一定貢獻。精心謀劃、加強管理,認真做好電網設備大修、更改工作;以供電可靠性為總抓手,提高電網供電可靠率;積極配合,扎實開展風險體系管理標準的修編工作;4、不斷完善技術監督管理體系,設備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生產技術部上半年生產指標完成情況:主設備完好率為98.8%;110KV繼電保護正確動作率為100%/35KV繼電保護正確動作率100%、10KV繼電保護正確動作率100%。電壓合格率為97.2%;供電可靠率為99.46%:其中(城鎮99.83%、農村99.45%、)預試定檢完成率100%。開口點避雷器預試完成率100%。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安全生產基礎仍顯薄弱。人員安全意識、安全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安全責任傳遞、現場措施落實還有不到位的地方。二是供電保障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配網建設長期滯后,結構薄弱,設備陳舊,“卡脖子”問題依然存在。市場營銷與基建、生產、運行等部門之間還沒有形成相互銜接的客戶需求反饋機制。三是公司整體運作能力還不夠強。集團資源的整合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各單位盈利能力差異較大。部分縣級供電企業的潛虧掛賬、或有負債帶來的影響逐步顯現。四是管理仍然較為粗放。現有制度還存在不銜接、不配套的問題,流程不夠清晰,執行中隨意性較大。有的單位在招投標、物資、工程、資金包括電費等方面的管控上存在薄弱環節。縣級供電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五是人才結構和人員素質還不能適應公司的發展需求。培訓工作與崗位的實際要求結合得還不夠緊密,一線員工的培訓有待進一步深化。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1、要抓緊抓實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整改落實階段是學習實踐活動出成效的時期,關鍵是要制定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整改落實方案。各部門要保持前兩個階段緊張有序的狀態,用心用腦地參與整改落實方案的制定。整改落實方案要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切實、責任落實、可操作性強。要注意做好整改落實方案與《分析檢查報告》相銜接、與各分子公司整改落實方案相銜接。要注意充分征求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一個抓好整改落實的合力。
篇5
關鍵詞:電網調控;一體化;系統建設
作者簡介:韓海龍(1970-),男,內蒙古巴彥淖爾人,內蒙古巴彥淖爾電業局,工程師。(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張海霞(1972-),
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力培訓中心,工程師。(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3-0202-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繁榮,電力工業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電網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給電網的運行管理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利用傳統的方式對電網進行調度和運行管理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需求。在這種形勢下,電網調控一體化系統應運而生,使電網的調度、集中運行、監視、控制成為可能。
一、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的概念和優勢
1.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的概念
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就是在電網調度和變電監控中實施一體化設置,使電網調度、監控中心和運行操作站等各方面結合起來,共同對電網進行管理。
在傳統的電網管理模式中,電網調度由電網調度中心負責,而對變電站進行監控、運行、維護等內容則由集控站負責,這就需要較多的人力,而且工作分配也很不均衡。集控站往往表現為忙閑不勻,有時人手不夠,有時人員又大量閑置,提高了運營成本,形成了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
在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中,電網的調度、對變電站進行監控都由調度中心負責,而且還可以執行在特殊情況下的緊急遙控等操作;對于調度指令的分解、執行和運行、巡視等內容則由運維操作站負責,二者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在實際運行中,取消縣級調度,把原來由集控站負責的監控工作調整給調度控制中心,進行集中監測,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有利于建設和運用統一的監控管理系統。[1]
2.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的優勢
電網調控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更好地實現調度運行的集約化管理,提高了調度人員的日常工作的效率。具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精益化管理提高電網設備操作效率。在一體化模式下,監控人員一旦發現事故及異常,可以在第一時間匯報給調度中心,不同于原來那種調度、集控站、操作隊的調控模式,省去了中間環節,因為調度能夠直接參與對故障性質的判斷,縮短了匯報時間,同時又能提高故障結論的正確性;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當值的調度員能夠直接給監控員下達命令,利用遙控操作,及時隔離故障發生點。例如,當系統出現單相接地故障,當值的調度員、監控員通過分析和判斷,直接實施遙控操作,迅速地切除故障。如果需要臨時調整電網的運行方式,當值的調度也可以通過遙控操作,改變電網的過渡方式,切實提高對事故的處理效率和應變能力。[2]
(2)通過集約化運行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調度和監控共同值班能夠有效減少值班人員的數量,降低監控設備和場地等方面的投資,對資源進行優化布局,實現減員增效的目標。從原來的監控、倒閘操作、運行、維護等多種人員變成單一的監控電網設備人員,能夠使監控人員對監控信號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全面,可以借助上傳的信號作出快速的判斷,及時發現影響電網設備運行的問題和程度,從而能夠保證更加及時地隔離故障,促進電網的安全運行。
(3)通過智能化技術平臺促進電網技術裝備的完善。電網設備和技術水平的發展和變革使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成為可能,而這種新的運行模式反過來又能促進電網運行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水平的再提高,這與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不謀而合。事實上,為了保障順利實施調控一體化,體現這種新模式的特點和優勢,各地的電力系統都在人才培養和設備更新上進行了相應的投入,對老電站、電網進行了綜合性、自動化的升級和改造,大大提高了電網運行的技術水平和裝備程度,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電網調控一體化系統的建設
根據調控一體化的要求,我們對電網調控一體化進行了建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建設目標
根據調度集控集約相融合、優化調整調度結構的基本原則,推行調控一體化的運行和管理模式,根據調度管理、設備運行維護的職責范圍,把地(市)、縣公司的輸變電站的運行、監控業務集中納入電網調度的范疇,進行統一管理,切實實現調控合一。在省級調度層面上,結合電網特高壓的建設進度進行結構和功能方面調整,實現電網的一體化運作。同時,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機制、工作流程、業務體系、技術平臺,對整個體系進行優化。
2.實施內容
對省電力公司直管的電業局、縣級公司的變電運行進行集中監控、統一調控的一體化模式,建立電網調度監控中心運行所。在建制上,電網調度監控中心歸調度部門管理,而運行所則劃歸到變電運行部門進行管理。在地調層面上,根據原有的地市公司機構設置情況,加強了對變電設備運行和集中監控的功能,把原來屬于變電部門負責運行和維護的35~220kV輸變電設備納入到地調進行統一監控和管理,把原來的調度班組改制成為調控中心,對所屬地域的電網設備進行統一運行,集中監控和調度管理。在縣調層面上,把轄區內的配電網絡集中納入到縣調統一管理,同樣把原來的調度班組改制成縣級調控中心。
運行所接受對應的調控中心的運行指揮,無需承擔輸變電設備的運行和監控業務,只需要做好所轄變電站的日常操作、巡視維護、事故及異常情況的處理。在建制上,按片對運行所進行劃分和設立,原則上要位于所轄變電站的中心位置,從運行所到所轄的各個變電站所用的時間,按正常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5min;同時,在人員配置上和所管轄的變電站數量相適應。[3]
3.業務流程的優化和變更
設立地區調控中心后,省級調度員只是和地調調度保持業務聯系,不再和運維站、變電站等值班人員進行直接的業務聯系,這樣簡化了工作業務的流程。針對調控運行結構、功能方面的變化和調整,整個電網需要制定統一的調度運行業務流程,強化工作規范,保證和電網調控一體的運行管理模式相適應。[4]
4.技術平臺的升級
為了滿足電網調度一體系統的需要,對原有的EMS等設備進行擴充、開發,建立了新智能化的技術平臺,為實現信息共享、實施高級應用操作提供了技術和信息支撐。并借此時機對信息分類工作進行了全面整頓,治理了信息抖動等突出的問題,實現了規范和“五防”等系統的關聯和配合,確保調控機制的高效運轉。
三、當前電網調控一體化模式中問題
由于電網調控一體化與原來的電網運行方式明顯不同,是一種新的變革,在實施和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問題與不足。
1.調度人員對新設備的認識和操作能力不夠
有些調度人員多年來一直工作在調度運行的崗位上,具有豐富的調度運行經驗,可是,由于電網的發展,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更新,有些工作人員在對新設備的認識和接受、操作能力上都相對缺失,監控信號時很容易形成疏漏。在技術層面上,調度一體化系統能夠實現開關的遙控,可是對于刀閘、繼電保護等設備卻不能進行遙控操作,仍然要靠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操作,無形中降低了運行的效率。
2.影響和干擾調度人員的因素眾多
在原來調控相對分離的運行模式中,調度人員在運行值班時的環境較為封閉和獨立,便于調度人員集中精力對電網進行監視、處理故障。在新的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由于監控機會頻繁發出語音告警、彈出窗口等信息,帶來信息的堆積,越是有事故發生時無用的信息就越多,信號迅速刷屏,監控人員根本不可能篩選出最重要的信息,從而影響對事故性質及程度的判斷和應變,必然會延緩處理故障的時間。
3.人員協調溝通不暢影響電網的服務質量
由于一般電網中的變電站較多,各變電站的地理位置跨度又比較大,每天安排的當值工作人員的數量是一定的。如果某一天需要檢修的電網設備較多時,調度往往不能按照計劃的時間下令進行停電操作,就會推遲電網的檢修和送電時間,影響電網的服務質量。特別是如果電網發生故障時,如果沒有及時對故障進行隔離就會增加電網的運行風險,帶來更大的事故和損失。
四、完善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模式的對策
1.加強培訓,提高調度人員素質
為了提高調度人員的業務能力,需要經常組織調度和監控人員到現場認識和學習新變電設備的操作能力,要求他們撰寫出現場學習報告,內容包括對設備的了解掌握情況、學習效果和心得體會、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要求等內容;同時,要加大在電網設備方面的升級和改造,使設備更加適應遙控操作。
2.加強信號監視確保重要信息及時上報
在信號監控方面需要配備專門的信號監視工作人員,對信號進行分工監視,強化、細化信息篩選和分析手段,必要時可以關小信號上報聲音。明確信息監視的原則,使用規范的信息名稱,采用更加科學的技術,開發智能化的信號分析系統,濾除誤報信息,實現信息的智能、分層、分流管理,在信息顯示方面采用更加直觀、簡潔的人機界面,提高信息監視的安全性和高效率,避免錯過重要信息,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3.優化人員配置,確保信息通暢
調控中心和運行所的人員配置要合理優化,每天的值班人員要充足到位,確保電網設備的操作及時。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每日檢修,按設備的數量配備合理的人數,避免調度、運維站操作時出忙閑不均衡的情況,保證各方面的人員溝通協調通暢。
五、結語
實施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模式是滿足電網安全、穩定的現實需要,也是電網調度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監控人員適應電網調控一體運行,早日實現電網的智能化控制。
參考文獻:
[1]趙亮,錢玉春.適應集約化管理的地區電網調度集控一體化建設思路[J].電力系統自化,2010,34(14):96-99.
[2]羅濤,何海英,呂洪波,等.基于全壽命周期理論的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評價[J].華東電力,2011,39(2):172-175.
- 上一篇:公積金補貼和公積金的區別
- 下一篇:冬季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