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9 17:51: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能制造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智能制造建議

篇1

一、發展的條件

目前,我市生產的環保、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的企業有80余家,20*年完成銷售收入60億元。產品主要有:污水處理設備,混凝土砌塊設備和節電器、節電電機、風力發電設備等,其中:污水處理設備、節電設備形成了一定規模,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風力發電設備具有潛在的發展優勢。xx市機械行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980家,零部件專業化協作已形成配套網絡,能夠為發展節能減排設備類產品,組織協作配套和快速形成生產能力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

二、發展重點

目前,我國的環保設備、節約能源及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的能力和技術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求,發展環保設備、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前景廣闊。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支持發展污水處理設備,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砌塊設備和節電器、節電電機、風力發電設備等產品,形成了一定規模,爭取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勢力。

1、污水處理設備。以xx機械(xx)有限公司、高密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主,重點加快水污染特別是造紙污水防治技術的研發和提高大型成套設備制造能力,實現工業污水處理通用設備與專用工藝設備及控制系統的系列化、成套化,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性能和標準化程度,實施“交鑰匙”工程。同時,帶動通用配套機械的同步發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氣污染防治設備。以安丘瑞貝輕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臨朐環新除塵設備有限公司、xx寶威濾清器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主,大力發展脫硫除塵一體化設備和電除塵設備。重點發展超高壓、寬距除塵脫硫成套技術與設備和大型、高效復合式袋式除塵脫硫成套技術與設備,開發250m2以上的大型設備和蜂窩式電除塵產品。

3、新能源設備。以xx宏力集團、青能動力、中云機械、豪邁科技、xx五洲風電設備等企業為主,解決關鍵技術,重點發展地源、氣源熱泵空調機組,風力發電設備等產品,加快推廣新能源設備的普及應用,盡快建成xx省重要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

4、節能設備。重點支持xx富源增壓器有限公司、xx康躍增壓器有限公司、xx瑞斯電子科技、雷奇電器、多元電器設備公司等企業發展節油、節電等產品,加速開發適應歐ⅳ、歐ⅴ排放標準的內燃機配套渦輪增壓器等產品,進一步推動增壓器的應用范圍。發展系列化、智能化節電裝置等節電產品,并加快推廣應用步伐。支持xx開元電機有限公司發展高效、節能、大功率新型電機。

5、資源綜合利用裝備。依托xx圓友建筑機械有限公司、xx中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改進,研制以建筑垃圾為主料生產新型建材的核心生產設備,盡快實現核心設備國產化。同時對前期研發的粉碎、配料、攪拌等配套設備系統,進一步完善生產系統和綜合技術規范,實施粉碎、揀選建筑垃圾環節的節能降耗技術改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專利和工藝專利,加快推進資源綜合利用。

三、保障發展的措施

(一)抓住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依據我市機械工業特點,統籌規劃,優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二)抓住國家增加投入、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擴大市場營銷網絡,創新產品營銷機制,引導企業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通過節能環保產品的認證,爭取更多的產品列入政府節能環保產品采購清單,擴大采購范圍,拓寬銷售渠道。

(三)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對列入國家、省、市重點節能減排新產品開發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加快項目建設,盡快形成規模。

篇2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 工程造價 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U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49-01

目前,建筑智能化工程在造價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已經成為了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要在擴大建筑規模的同時,完善建筑功能,引進先進技術控制建筑成本,進而增強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價管理特點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與工程設計產生直接影響,在大型與中型智能化工程施工過程中,設計程序一般都是由設計部門完成的,同時,也有很多設計工作是由設計院以及供應商完成的。要想有效提升智能化工程的管理質量,就要從設計程序階段對工程各類需求加以分析,保證設計方案符合相關要求,在優化設計之后,有效提升建筑智能化造價管理質量。同時,還要對造價管理工作的正確性與可靠性加以重視,保證不會因為技術以及設備問題出現造價管理上的失誤,對于傳統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也要逐一的轉變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利用智能化輔助系統,對相關機械設備加以升級,以便于對造價管理工作進行更新與換代。另外,對于不同生產廠家所生產出來的同一種設備,要對其型號、性能以及價格上的差異加以管理,在保證供應與設計方的溝通與交流基礎上,重視主導設備技術供應,以便于提升造價管理工作質量[1]。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問題

1.無法準確定位系統功能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系統功能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建筑功能、項目投資等因素,由于工程管理水平較低,多數投資方在實施工作的時候,不能做好初步調研與論證工作,對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系統功能制約因素沒有全面的了解,一味的引進先進技術,很可能出現盲目施工的問題,尤其在竣工之后,系統中的部分功能還沒有得以充分利用,導致出現工程利用效率低的問題[2]。

2.缺乏規范的計價工作

根據我國各個地區建筑情況的發展而言,很多定額制度還沒有完善,在國家頒布的新預算定額制度中,對于智能化建筑工程設備安裝等沒有良好的造價指導,使工程出現不規范的問題,再加上內容中的線纜敷設與設備安裝調試等方面的制度較多,沒有規范出造價管理軟件等的優化方式,導致造價管理工作人員沒有合理的依據實施工作。同時,材料費用、機械設備等費用的報價差別很大,導致造價管理工作效率難以提升[3]。

3.缺乏完善的招標準備工作

智能化工程在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主體設計在先、智能系統設計在后的情況,很容易導致出現設計工作脫節問題。雖然建筑智能化工程在設計之前,會根據投資方的要求實施工作,但是,還是會出現不全面的問題。同時,很多設計人員在執行設計工作的時候,投標人會根據設計結果列出工程清單,其中所包含的項目是不同的,導致評標人員難以判斷出其中是否存在判斷錯誤問題[4]。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方式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對上述管理問題加以了解,認識到管理問題的嚴重性,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進而提升造價管理效率。具體造價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明確建筑智能化工程系統功能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引進先進技術,集合各類技術提升施工效率,為了提升造價管理效率,相關管理人員就要不斷完善系統功能。同時,當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機械設備以及產品等都要是從不提廠家采購的時候,造價方案就會出現較大差異。因此,造價管理人員要明確各類系統的使用功能,根據其功能以及工程智能化需求,使建筑功能與智能化系統產生一致性,以便于促進建筑智能化工程日后的發展[5]。

2.重視智能化工程顧問公司的輔助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很多業主都不了解智能化工程,沒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尤其是質量監督單位。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想更好的管理工程造價,就要聘用智能化工程顧問輔助管理,利用其專業素質以及施工經驗對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進度加以控制,同時,還要重視投資預算工作,保證可以切實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3.重視建筑智能化招標準備工作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標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包括:設計評審內容以及系統功能的兼容性、材料種類、品牌、型號等,對于大型機械設備而言,造價管理人員也要做好報價控制工作,避免出現報價不平衡問題。

4.重視評標方式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評標方式,管理人員必須要選擇合理的合同模式,最為恰當的就是綜合評價方式。同時,還要設置評價標準,在設計工作上要充分的考慮此類問題,包括技術方案標準、投標報價標準、設備引進標準以及后期保養費用標準等,在此過程中,還要重視售后服務工作,以便于減少竣工之后的經濟損失。另外,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雖然建立評標方式會增加工作量,但是可以促進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

結語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價管理的時候,工作人員必須重視自身職責,提升造價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引進先進技術優化成本控制工作,并且,建筑企業還要重視造價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趙媛園.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價管理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

[2]秦玉濤.淺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價管理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7):143-143.

[3]吳林翠.淺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價管理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

篇3

【論文摘要】在夏熱冬冷地區(以湖南地區為例)建筑設計中綜合考慮建筑節能與建筑噪聲的一些技術手段,對建筑節能與建筑噪聲控制的實踐操作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0.前言

在全世界總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約占25%~40%。近年來,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隨著一系列關于建筑節能的國家法規及地方標準的頒布和實施,整個建筑行業從業人員不僅從觀念上對建筑節能有了一定的重視,而且在具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使建筑節能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上均獲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關于建筑節能,我們尚有許多工作要做。

本文試淺談在夏熱冬冷地區建筑設計中綜合考慮建筑節能與建筑噪聲的一些技術手段,借此對建筑節能與建筑噪聲控制的實踐操作產生積極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1.從理論上談談建筑節能與建筑噪聲控制的原理和措施

節能方面,不論從冬季保溫還是夏季隔熱方面,建筑能耗構成主要是通過圍護結構(墻、屋頂、樓板、門和窗)的傳熱及空氣滲透。關于圍護結構的傳熱,與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K[W/m2?K])緊密相關,而解決空氣滲透在于增強建筑的密閉性,密閉主要是在門窗這一塊,門窗要有很好的氣密性。噪聲控制方面,主要考慮建筑圍護結構的隔聲,為使所設計建筑達到允許的噪聲標準,必須使圍護結構具有足夠的隔聲性能,以防止來自外界的噪聲干擾。

因此,在建筑圍護結構中采用傳熱系數較低而又可提高圍護結構隔聲量的材料(例如離心玻璃棉等)或構造,可取得節能和隔聲兩方面的效果。另一方面,雖然增強窗的氣密性與減少圍護結構的孔洞、縫隙面積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對建筑密閉性的要求使其在構造上具有某些相近的措施。

2.可綜合考慮節能和隔聲的圍護結構

可綜合考慮節能和隔聲的圍護結構主要有外墻,外門、窗等,下面談談在這些圍護結構的構造和材料的選取上具體如何兼顧節能和隔聲。

2.1外墻

現階段南方地區建筑外墻以240厚粘土空心磚為主,分層增加約20~60厚膨脹聚苯板或聚苯顆粒保溫砂漿等材料形成外墻保溫構造以滿足整個建筑節能設計要求。而磚墻本身面密度大,隔聲較好,240厚磚墻雙面抹灰的計權隔聲量達到54.5dB,完全能滿足建筑隔聲要求。但建筑外墻有提倡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的趨勢,這種材料雖導熱系數較低,約0.2~0.3,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墻體傳熱系數。但其隔聲性能不如磚墻,200厚加氣混凝土墻雙面抹灰的計權隔聲量為44.5dB,這與其面密度有關(質量定律)。此時,若只采用200或24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自保溫則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難以達到隔聲要求,須采取增加其他材料或設空氣層等構造措施來提高隔聲量。在設計中應注意此類情況。

2.2門窗

2.2.1外窗

(1)窗墻比

不同朝向的窗墻比的大小對能耗有很大影響(由于外窗的傳熱系數一般來說比外墻小很多,影響外圍護結構的綜合傳熱)。隨著窗墻面積比的增大,外窗的傳熱系數要求更小,以達到相近的節能效果。不同朝向、不同平均窗墻面積比的外窗傳熱系數不同。

同樣,窗墻比對外圍護結構的綜合隔聲能力也是有很大影響的。窗戶的隔聲性能不好,如果窗戶的面積不大,隔聲性能與窗面積大、隔聲性能非常好的窗幾乎差不多,由此可見,在適當范圍內減小窗墻比可使節能和隔聲均更易滿足要求。

(2)窗體材料

節能方面,湖南地區窗框材料木、塑料、斷熱鋁合金優于鋼、鋁合金。 轉貼于

但木、塑料非現代建筑所青睞,斷熱鋁合金由于造價較高,使得鋁合金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窗框材料,同時采用復合層玻璃(如中空玻璃窗)等方法提高窗的節能效果。

隔聲方面,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對于不同的窗框材料的隔聲性能做了測試,可從其實測結果得出結論:鋁合金窗框與塑鋼窗框在1KHz以下,兩者隔聲量基本接近,但鋁合金窗框在中高頻隔聲性能優于塑鋼窗。而關于玻璃,我們知道可以單純增加玻璃厚度來提高隔聲量。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使用復合層玻璃來替代,可以取得窗扇重量大為減輕的優點。在隨復合層玻璃的變化,隔聲性能的數據對比中,可以得出一個很有實用意義的結果,即在玻璃+空氣層+玻璃的復合層中,單層玻璃的厚度宜控制在4~6mm,空氣層厚度約在10mm左右。經過對比,若節能設計時的采取相近的中空玻璃參數,可以取得節能和隔聲兩方面的效果。

(3)雙層窗

雙層窗對節能和隔聲都有利,雙窗的間距受到建筑物外墻厚度的限制,可供采用的間距一般為10cm左右。雙窗間隔10cm的計權隔聲量為33dB。在雙窗間隔作吸聲處理后,其隔聲量達36dB。隔聲效果較好,而雙層普通玻璃窗的節能效果從造價來說,雙層窗的工程造價約為復合玻璃窗的50%。

2.2.2住宅外門及陽臺門

住宅外門及陽臺門在節能設計中可采用多功能戶門(具有保溫、隔聲、防盜等功能)及夾板門等。夾板門一般中間填充玻璃棉或礦棉等作為保溫材料,而玻璃棉或礦棉等同時也是吸聲材料,節能設計中應用較多的如:雙層金屬門板,中間填充15mm厚玻璃棉板,可考慮適當增加填充厚度來提高隔聲量。而門的密縫處理對于門的隔聲也有很大影響,在防止空氣滲透上也能起一定作用。

3.建筑綠化

建筑綠化在節能上的含義及作用已是眾所周知的,而利用綠化減弱噪聲,也是常用的噪聲控制方法。

3.1節能方面,綠化可以調節溫度,尤其是降低夏季溫度,樹木枝葉形成濃蔭可以遮擋太陽輻射和地面、墻面和相鄰物的反射熱。經過測試,夏季林地及草坪的氣溫與普通場地氣溫比較,平均降溫值約為2.5~3℃。而西墻外有綠化的房間的室溫低于無綠化的房間約3℃,同時在11~16時段內的升溫速率有綠化房間也明顯優于無綠化房間。不同的建筑綠化布置方法對節能均能起到一定效果。如:臨街綠化,樓間綠化,樓旁綠化,建筑本體綠化等。

3.2減噪方面,在噪聲源與建筑之間的大片草坪或是種植由高大常綠喬木與灌木組成的足夠寬度且濃密的綠化帶,是減弱噪聲干擾的措施之一。在道路邊設置1.8~2.4m寬的灌木綠帶+6m寬的大喬木綠帶,其隔聲量可達8~10 dB。

南方植物基本屬于常綠植物,以香樟最為常見,香樟屬于常綠喬木,一般來說,可形成濃密的樹冠及濃蔭,在建筑綠化中以香樟與灌木綠帶的結合布置較為普遍,設計得當,在節能與減噪方面均能產生效果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柳孝圖.建筑物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篇4

關鍵詞:工程實踐;技能教育;科學發展

作者簡介:馮小萍(1975-),女,南昌航空大學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工程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35-0068-02

制造業中,完成產品制造的工藝技術是否先進,能否保證產品設計的質量和可靠性,取決于采用的制造加工手段(設備)和掌握該項作業人員的技術(技能)水平的能力上。在一定層面上講,后者的作用更加重要。

培養技能人才,特別是掌握高技術水平的技術(技能)人才,是國家和企業高度重視和全力推進的人才工程。在我國現行體制下,一般有幾個層次的培養渠道。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企業培訓和社會職業技能培訓等。在此就高等教育中工程實踐教學結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談一談技能培養的幾個問題。

一、科學定義和定位

在高等教育的實踐教育環節中,一般設置為一般性工業制造工藝認知和前沿技術的研究和掌握上。對一般性的工業制造工藝認知實踐,針對的是大學生普遍性的教育;前沿技術或高新技術的研究和掌握,針對的是相關專業及更高層次學生的教育。在實踐性教育越來越為社會和教育部門重視的時候,對高校工程實踐教育定義和定位的問題應進行更加科學的研究。

(一)定義

近十年來,大多數高校中的工程實踐教學逐步從實習工廠、車間或院(系)實驗室剝離,組建成規模更大、條件更加優越的實訓中心。這為提高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素質和實踐動手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條件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由于各高校專業設置要求和側重點不同,不能把實踐教學基地統一設定為“ⅹⅹ中心”,在名稱或命名上應科學、易懂。現在許多學校都把工程實踐教學單位(基地)稱為“工程訓練中心”、“基礎工業培訓中心”等,從字面上推敲很難讓人理解,“工程”能“訓練”嗎?對“工程”一詞美國企業工程協會SEE(Society for Enterprise Engineering)1995年的定義為:用于企業分析、設計、改進和運作的知識、理論與實踐的整體。而學生在訓練中心或培訓中心實踐通常是對工程(工業)制造中的一些技術或技能的認識、學習和掌握。

筆者認為,既然高校學生的訓練是指對工程技術或制造(加工)技能的學習、培養,在稱呼命名上叫做“工程技術訓練中心”、“工業制造技能培訓中心”似乎更為貼切。

(二)定位

高校工程實踐教育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實踐環節層次是不同的,大學生理論知識面更寬、掌握高新技術的能力更強。同時,高校工程實踐教育又與高校工科實驗室實驗和社會、企業培訓不同,訓練中心或培訓中心主要的教育目的是掌握工程技術方面較全面的工藝知識,為步入社會(企業)或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一種是一些高校為提升實踐教學水平或創建省級或更高層次的牌子,把許多工科實驗室納入中心,這些實驗項目并非大學生基礎技術訓練,也不是面對大多數學生學習,成了一個“混血兒”,甚至出現多頭管理,不利于整個中心的建設;另一種是重現代制造技術輕傳統制造項目、重冷加工項目輕熱加工項目,縮窄了學生實踐的知識面,不利于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培養。同時師資隊伍建設中,層次配備不盡合理,有工程背景的一線實習指導教師缺乏,有一種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的趨勢,與定位產生了矛盾。

(三)共享

從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開始,國內高校均加大了對實踐教學的建設投入,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政策上的要求。某地區有所本科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很有特色和一定的規模,本校畢業生非常受用人單位和社會的歡迎,曾被國家教委授予實踐教學優秀成果獎。一段時間來,本地區數十所高校要求與其合作,送學生來該校實習。

加強實踐教學建設固然重要,但首先應強調本校培養人才的特色,可以把主要資金投入到專業實踐特色項目建設上,而全面性的工藝認知實踐應該盡可能在本地區高校中資源共享。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重復固定資產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管理和運營上造成的浪費,比如,省級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就可以承擔這方面的義務。當然對該實踐教學中心可否采取認證制,該項認證不同于一般的企業認證,它應該是由勞動和教育部門共同制定的考核標準,只要達到標準并嚴格規范按照運行的就可以授予這方面的培訓權限,學生實習后取得的成績就應該為教育部門認可。

二、科學建設

科學地建設好高校工程實踐教育環節,應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視。如何科學建設,每個人都會有各自見解,但無論如何應統籌規劃、目標明確、管理規范、學以致用。

(一)培養人才的質量標準要明確

大學期間的工程技術訓練與企業中師傅帶徒弟的教授方法有顯著不同,師傅帶徒弟一般要二~三年才能出徒,而且專業性強;而大學通常是短時間培訓,掌握的知識面又需較為全面。因此,必須制定好科學的實踐教學大綱,圍繞大綱建設和培訓學生。

許多高校在拓展學生技能訓練方面與獲得社會承認的技能等級掛鉤,應該說有積極的作用,但一定不能把獲取技能等級證書作為商品來組織教學和培訓,1~2個月甚至只用幾周的時間就能培訓出中級工或者級別更高的技術等級工人嗎?即便他們是大學生,也只能證明他們是應試教育的優秀者,但在動手能力上他們并不一定比中學畢業后學徒或技校畢業從事產業制造的從業人員強,何況絕大多數學生入學前從未聽說或看過工業制造工藝技術。經濟利益的驅使會使整個培訓工作變味,證書也就失去了其鑒定掌握技能水平能力的價值。

在工程實踐教學或技能培訓中,學校一定要非常明確培養人才的目標是什么?怎么樣實現這個目標?檢驗的方法是否科學、真實?大學工程實踐教育應該把學生掌握較寬的知識面作為主要目的,培養他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技能培訓可以在一些有條件的大學的實踐教學中心開展,但應制訂專門的技能培訓大綱,建立培訓檔案,真正實行培、鑒分離,對社會負責。

(二)基地建設中產學結合要科學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很多高校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的實踐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新技術、新設備比比皆是,實踐場所寬敞明亮,有的學校還經過了ISO9000認證。如何看待和使用這些條件和資源呢?各高校的做法和要求不盡相同,也很難一樣。筆者認為應該重視實踐基地的產學結合。

實踐條件的配置是以大學生接受實踐教育為主要目的,營造企業環境和強調大工程背景不應重走校辦工廠的老路,但僅做教學(培訓)或過分注重產品加工的“造血功能”都是不利于基地建設的。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與社會制造業很好的結合對工程實踐教學的促進、學生開闊知識視野有很大的幫助。學產要結合,但要科學。不要怕生產影響教學,關鍵在管理要科學;也不要過于強調學校的資源給了中心,中心就要給學校創收多少多少,這樣一定會影響正常教學。

實踐基地的產品制造可以多種形式,即可以做單一的來料加工,也可以利用人才優勢自身研發產品,但一定要結合自己情況來支撐學校的實踐教學。同時要考慮教學的特殊性對產品交貨期的影響,反過來訂單的增加也不能影響正常的實踐教學。

綜上所述,在高校工程實踐教育建設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的探索和探討,只要以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就一定能使實踐教育更好的發展。

篇5

關鍵詞:國家電網; 輸電線路;智能監測;i.MX536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式下,高壓輸電線路的分布越來越廣。迅速增長的輸電線路給線路運行人員帶來越來越多的巡視維護工作,但對交叉跨越、人員活動密集地、自然災害區域等地的線路危險點的觀察巡視又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情況仍采用的是定期人工巡視手段,一般巡視期為一個月,而在巡視期內線路及周邊的環境情況是不得而知的,這就為輸電線路的運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近年來事故逐年上升,說明了傳統的人工巡視方式已不能滿足現有的安全需求,因此急需采用新的技術手段來進行線路的巡視維護工作。在數目繁多的輸電線路的情況下,實行狀態線路檢修手段,維護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積極開發應用科學技術來提高輸電線路的管理水平,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地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

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是指直接安裝在輸電線路上的設備,可實時記錄輸電線路、鐵塔、絕緣子等其他電力設施的運行狀態健康與否,它是實現狀態監測、狀態檢修的重要手段。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是指根據先進的狀態監測技術和診斷技術提供的設備狀態信息,判斷輸電線路的異常情況,有著預知設備故障的能力;線路運行維護人員可根據輸電線路的狀態來安排檢修計劃實施檢修。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是實現故障判斷、狀態檢修的重要基礎。

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主要是利用各種探測器、傳感器監測野外輸電線路的運行情況,將輸電線路的溫度、微氣象、泄漏電流、覆冰狀況、本體及廊道等環境變化等情況轉換為圖像、數據等數字化信息,通過GPRS、ZigBee等通信通道,傳輸至在線監測集控中心,方便運行人員了解分析線路運行情況,積累線路運行資料數據,診斷、預測線路運行狀態。

由于輸電線路位于野外,環境狀況復雜,容易出現極限惡劣天氣,對在線監測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達到非常高的級別;同時由于輸電線路本身可能發生故障,為保證故障狀況下的持續監測,監測設備自身的供電系統不能單純依賴輸電線電網供電,必須采用與太陽能電池相結合的饋電方式做后備儲備電源,因此系統本身必須能實現較低的功耗;而為防止盜竊、人為破壞等非環境事故以及各種故障動態行為的分析,新一代的監測設備需要能進行視頻分析和處理,并采用無線的方式傳輸視頻。最后,由于輸電線檢測的大規模屬性,要求新一代的設備必須比上一代的靠拼湊組裝成的設備具有更低的成本,能同時掛載多種傳感器并進行運算處理,掛載各種繼電器等外設進行控制,在各種外設運行時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便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這些問題需要新一代的電網在線監測設備采用的嵌入式處理器必須具有高級別的工業環境溫度要求,低功耗的特性,足夠的圖像視頻處理能力及豐富的外設接口。飛思卡爾的i.MX53芯片是面向工業汽車領域的現有成熟的最高端ARM處理器,采用這款處理器設計的電力線檢測設備具有極高的性價比。

圖1所示是采用這款處理器實現的新一代電網在線監測設備的系統結構。

由圖1可見利用一顆獨立的ARM處理器實現了對導線溫度、覆冰、風偏、弧垂、微氣象及視頻圖像等狀態參數傳感器信號的采集輸入,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壓縮后,通過各種靈活的無線組網方式如3G、GPRS、WiFi、藍牙、ZigBee、433、915M等無線網絡傳輸到監控中心或其他鄰近的檢測點。為防止監控點的災難性破壞,設備本身還可以通過多種類型的存儲介質如SD卡、NANDFLASH完成數據備份;設備具有的RS232、RS485、光纖等各種有線通信方式完成線路現場和遠程的控制工作,有效地增加了設備的可靠性。全設備采用滿足汽車溫度級別的器件,可在-40~85℃下穩定持續工作,設備整體設計實現防水、鹽霧等各種防護等級要求,可以用在大部分惡劣的高低溫及濕度環境。圖2所示是整體組網示意圖,圖3所示則是其現場實拍圖。

篇6

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醫院,廣東佛山 528000

[摘要] 目的 了解血清C-反應蛋白(CRP)和胱抑素C(CysC)聯合檢測對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痛風患者為研究對象,以腎小球濾過率(GFR)為依據,分為實驗組(痛風伴腎功能早期損傷,60mL/min<GFR<90mL/min)與對照組(痛風不伴腎功能損傷,GFR≥90mL/min),每組50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濁法,借助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兩組患者血清中CysC、CRP水平進行檢測。結果 實驗組CysC、CRP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實驗組血清CysC、CRP陽性率依次為82.00%、74.00%,差異無顯著性(P>0.05)。而CysC與CRP聯合檢測陽性率達92.00%,明顯優于兩者單一指標陽性檢出率,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 血清C-反應蛋白和胱抑素C聯合檢測在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能顯著提升患者陽性檢出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

關鍵詞 ] 血清C-反應蛋白;胱抑素C;痛風;早期腎功能損傷;診斷

[中圖分類號] R6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9(b)-0179-02

痛風作為臨床上一組較為常見的疾病,多因嘌呤代謝失衡、血尿酸異常增高而誘發組織損傷,易波及關節,誘導腎功能損傷,故最終誘發痛風[1]。嚴重狀況下,極其容易出現腎功能衰竭。由此可見,強化早期腎功能損傷檢測,并施以強效干預措施,可避免腎功能惡化。在臨床上,以往主要以血清肌酐為腎功能關鍵檢測指標,但考慮到其對腎功能損傷缺乏敏感性,故胱抑素C已成為了目前早期腎功能損傷的特異性指標[2]。當痛風患者腎功能出現輕度損害時,胱抑素C呈明顯上升態勢。而C反應蛋白作為一種具有特異性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當出現炎癥時,其濃度呈升高態勢。為了探究血清C-反應蛋白(CRP)和胱抑素C(CysC)聯合檢測對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本文主要對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痛風患者進行系統研究,相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擇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痛風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與1985年美國風濕協會(ARA)制定的痛風診斷標準(Holmes)吻合,其中男性占有71例,女性有29例,年齡32~85歲,平均年齡在(50.56±4.65)歲之間。以美國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生存質量分期標準為依據,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并應用MDRD公式對GFR進行計算,其中實驗組為痛風伴腎功能早期損傷者,GFR處在60~90mL/min之間,對照組為痛風不伴腎功能損傷者,GFR≥90mL/min。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采用CysC試劑(寧波普瑞柏公司產品、),CRP試劑(西班牙Biosystems S.A公司產品),于清晨空腹采集患者6 mL靜脈血,置入含有促凝劑的膠血清管內,采用每分鐘4000轉的速度進行血清分離。接著,利用透射比濁法并應用日本日立 HITACHI 7600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清CysC、CRP進行檢測。參照實驗室構建的參考范圍,并執行試劑盒說明書來進行陽性判斷。

1.3 評價指標

陽性評判標準:①CysC陽性判定標準:>1.1mg/L;②CRP陽性判定標準:>8 mg/L。GFR=186×血清肌酐-0.203×0.724-1.154×年齡。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清CysC、CRP測定結果分析

實驗組患者血清CysC、CRP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CysC、CRP聯合檢測痛風患者早期腎臟損傷患者效率分析

實驗組患者血清CysC陽性率為82.00%,CRP陽性率為74.00%,兩者對比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CysC、CRP聯合檢測陽性率為92.00%,明顯優于兩者單一指標陽性檢出率,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近幾年,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發病率呈顯著上升態勢[3]。而當血尿酸水平在420 μmol/L以上時,痛風患病率明顯上升,一部分高尿酸血癥易進展為痛風,最終形成痛風性腎病。由此可見,強化早期腎損傷檢測與治療,有助于延緩或預防腎功能惡化[4]。在現階段,臨床上以往血清肌酐等腎功能檢測指標對腎功能損傷缺乏特異性與敏感性,故急需挖掘新指標強化早期診斷。

在人體尿酸排泄中,腎臟作為關鍵器官,對血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而其作用的發揮主要依賴于腎小球濾過與腎小管重吸收、分泌及重吸收[5]。痛風患者基于高尿酸血癥刺激下,促使尿酸鹽于腎組織內沉積,易導致吞噬細胞出現吞噬反應,涵蓋炎癥介質釋放、呼吸紊亂、溶酶體異常溶解,最終易顯現炎癥[6]。CRP屬于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炎癥反應過程中具有參與作用。痛風者基于遠端關節、腎臟尿酸鹽堆積作用下,極其容易出現炎癥反應,導致CRP呈升高狀態,表明腎功能損傷程度與其升高程度具有關聯性[7]。而CysC作為腎小球濾過功能直接反映指標,亦為早期腎功能損害衡量指標。當患者腎功出現輕度損傷時,CysC呈明顯升高趨勢[8]。由此可見,將痛風炎癥指標與腎臟濾過指標進行聯合應用,可提高其診斷準確性與可靠性。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CysC、CRP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血清CysC、CRP陽性率依次為82.00%、74.00%,而CysC與CRP聯合檢測陽性率達92.00%,明顯優于兩者單一指標陽性檢出率(P<0.05),表明血清CysC、CRP與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害存在相關性。從整體角度上來看,聯合檢測可增強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檢出特異性與靈敏度,有助于指導痛風性腎功能早期損害早期診斷與治療,降低漏診率,保證患者生活質量[9]。

綜上所述,在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診斷中,血清C-反應蛋白與胱抑素C聯合檢測具有至關重要的應用價值,能指導患者早期治療,改善其預后,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

參考文獻]

[1] 陳莉萍,韓軍,劉香萍.胱抑素C與血清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診斷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3):595-596.

[2] McAdams MaraA,Maynard JanetW,BaerAlanN, et al.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self-report of physician-diagnosedgoutin the campaigna gainst cancer and heart disease and the atherosclerosisrisk in the community cohorts[J].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10.

[3] 任傳路,蔣天如,高純.血清胱抑素C、超敏CRP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診斷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0,31(11):1198-1200.

[4] 萬小健,陳輝,朱科明.胱抑素C及炎癥標志物對膿毒癥急性腎損傷患者預后的診斷價值[A].湖北省醫學會、湖北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第十五次長江流域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湖北省醫學會、湖北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2010:2.

[5] 沈恒山,高純,沈紅石,等.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應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對高血壓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藥,2012,25(1):57-58.

[6] 劉鵬,高利霞,觀美華,等.血清胱抑素C和C-反應蛋白對診斷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作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7):1234-1235.

[7] 任傳路,沈紅石,蔣天如,等.血清胱抑素C、超敏CRP和尿微量白蛋白對初診SLE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0):5359-5360.

[8] 王有法.尿微量清蛋白與血清胱抑素C聯合檢測對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臨床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1(6):763-764.

篇7

 

一、工業4.0的概念及現實意義

 

近年來,為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德國政府推出了“工業4.0”計劃,美國制造業產生了“工業互聯網”概念,我國也于2015年5月推出了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2025》。除此以外,日本、韓國、法國也不甘落后,分別推出“再興戰略”,“新增動力戰略”和“新工業技術法國”方案。工業4.0概念,正在引發全球性的關注。

 

德國2013年4月報告《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報告認為:在制造業領域,技術的突破和發展將工業革命分為四個階段。前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簡單智能化,而目前物聯網和制造業服務化宣告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到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深度網絡化為重要特征的。推動工業4.0的原動力是互聯網。工業4.0的實施過程,實際上就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過程。在工業4.0時代,虛擬世界將與現實世界相融合,物聯網、服務網、數據網將取代傳統封閉性的制造系統,智能工廠的定制通過App完成,到那時,我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將徹底被顛覆。

 

德國工業4.0,不僅為中國的工業生產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而且與我國正在實施的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戰略,不謀而合。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點是智能制造。連接,是工業4.0不變的主題詞,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也是從互聯開始的。將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制造業中,通過物聯網實現產品制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信息互聯和大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在搭建智能網絡的基礎上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對端的高度集成,在生產形態上,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使整個生產的過程更加柔性化、個性化、定制化。

 

工業4.0的核心是單機智能設備的互聯,不同類型和功能的智能單機設備的互聯組成智能生產線,不同的智能生產線間的互聯組成智能車間,智能車間的互聯組成智能工廠,不同地域、行業、企業的智能工廠的互聯組成一個制造能力無所不在的智能制造系統,這些單機智能設備、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及智能工廠可以自由地、動態地組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制造需求,這是工業4.0區別于工業3.0的重要特征。

 

工業4.0是數據。數據是區別于傳統工業生產體系的本質特征。在工業4.0時代,制造企業的數據將會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所有的生產裝備、感知設備、聯網終端,包括生產者本身都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數據,這些數據將會滲透到企業運營、價值鏈乃至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是工業4.0和制造革命的基石。數據又可分為產品數據、運營數據、價值鏈數據和外部數據。通過對采購、倉儲、銷售、配送等供應鏈環節上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將帶來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并將極大地減少庫存,改進和優化供應鏈。利用銷售數據、供應商數據的變化,可以動態調整優化生產、庫存的節奏和規模。此外,基于實時感知的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實時優化能源效率。

 

工業4.0是創新。工業4.0的實施過程實際上就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過程,制造技術、產品、模式、業態、組織等方面的創新將會層出不窮。

 

第一是技術創新。未來工業4.0的技術創新在三條軌道上進行,一是新型傳感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大數據在信息技術創新體系中不斷演進,并為新技術在其他行業的不斷融合滲透奠定技術基礎。二是傳統工業在信息化創新環境中,不斷優化創新流程、創新手段和創新模式,在現有的技術路線上不斷演進。三是傳統工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它既包括信息物理空間(CPS)、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等一系列綜合集成技術,也包括集成工業軟硬件的各種嵌入式系統、虛擬制造、工業應用電子等單項技術突破。

 

第二是產品創新。信息通信技術不斷融入工業裝備中,推動著工業產品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使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一方面,傳統的汽車、船舶、家居的智能化創新步伐加快,如汽車正進入“全面感知+可靠通信+智能駕駛”的新時代,萬物互聯(IOE)時代正在到來。另一方面,制造裝備從單機智能化向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到智能工廠演進,提供工廠級的系統化、集成化、成套化的生產裝備成為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向。

 

第三是模式創新。工業4.0將發展出全新的生產模式、商業模式。在生產模式層面,工業4.0對傳統工業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從過去的“人腦分析判斷+機器生產制造”的方式轉變為“機器分析判斷+機器生產制造”的方式,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PS)的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領制造方式的變革。

 

第四是業態創新。伴隨信息等技術升級應用,從現有產業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活動,將會發展成為新的業態。進一步來講,在新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將會形成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產業。就目前來看,工業云服務、工業大數據應用、物聯網應用都有可能成為或者催生出一些新的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制造與服務融合的趨勢,使得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加速重構產業價值鏈的新體系。

 

第五是組織創新。在工業4.0時代,很多企業將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現代管理理念,進行業務流程重組和企業組織再造,現有的組織體系將會被改變,符合智能制造要求的組織模式將會出現。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PS)的智能工廠將會加快普及,進一步推動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再造。

 

企業組織管理創新,也是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重要內容,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九大原則、四大核心要素、四個管理域中都涉及如何圍繞企業獲取可續的競爭優勢,不斷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

 

二、溫州企業對接工業4.0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之初,溫州小商品制造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搶占全國市場,創造了溫州制造業的輝煌。如今溫州電氣、服飾、鞋業、汽摩配、泵閥五大支柱產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制造實力與規模。

 

溫州制造能否走上工業4.0快車道,重現過去的輝煌,擺在了市政府和各企業的面前。正值市政府重振溫州實體經濟,打造時尚產業,轉型溫州制造發展之路時刻,迎來了世界新一輪工業革命,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難得的機遇。據悉,在溫州制造向溫州智造躍遷的路上,溫州民企中也涌現出了一些擁抱工業4.0的急先鋒,他們結合企業自身特征,選擇適合自己的智能化制造路徑,成效初顯。

 

樂清康泰電器是一家集科技型、外向型、規模型于一體的電子企業,經由市科技局、溫臺生產力促進中心牽線,與臺灣管顧鉅群聯盟和華宇企業管理公司開展合作,進行生產線的診斷與優化,改善電氣設備、車間管理,達到精益生產和智能制造管理,獲得了“施耐德供貨商大獎”。

 

報喜鳥服飾從2014年開始布局工業4.0智能化生產,通過近一年的規劃、實施、試運行,第一條智能化生產線已經改造完成,通過工業4.0智能化生產,克服服裝個性化生產品質和生產效率降低的瓶頸,率先實現“個性化縫制不降低品質,單件流不降低效率”這一服裝定制的最高生產目標。接下來,報喜鳥將以工業4.0智能化生產為支撐,打破個性定制難以規模生產的瓶頸,做深全品類個性化定制領域。計劃到2017年,定制將占公司自有品牌總銷售額的50%。

 

然而,由于溫州的制造業大型企業少,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工業制造技術在工業2.0-3.0的階段上。在走向工業4.0的路上,仍有許多制約條件。

 

1.溫州企業工業設備大多數處于中低端技術水平,需要完成自動化改造,達到工業3.0階段,才向工業4.0智能化沖刺。工業設備技術條件仍待提高,工業技術基礎薄弱制約企業發展。

 

2.工業4.0需要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除了大型企業有一定高級人才聚集之外,中小企業人才普遍不足。人才招聘困難,聚集困難,流失容易,是中小型企業的通病,不管是高級管理人才,還是高級技能人才,中小型企業普遍短缺,這是掣肘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3.工業技術設備需要升級換代,技改資金如何融資又是一個難題。中小企業資本金大多帶有沾親帶故因素聚集的、家族式的居多。雖然資金的聚集比較容易,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但是聚集帶有很大的排外性,一般只限于家族成員入股,不利于擴大化再生產,不利于企業設備升級換代。

 

4.從目前看,許多中小型企業主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對工業4.0的認識只略有知曉,認為目前還用不上。很多企業還不知道工業4.0狀況。企業界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認識不足仍然存在,輿論宣傳不夠,行業協會理論水平不足,無力引導企業了解,掌握工業4.0知識。

 

三、溫州發展工業4.0的建議

 

雖然,制約溫州工業4.0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技術設備先進性不高,高級別人才不足,中小型企業融資的局限性及中小型企業主的認識不足等。針對上述制約因素建議如下:

 

1.高級人才引進企業實行兩條腿走路,即直接引入企業。另一種是引進人才有難度。我們不妨遠程聘用,即高級人才可以不在企業辦公室上班,卻時時在辦公的電腦上。人員在國內國外都如在工廠一樣,通過互聯網就象上班一樣解決企業的技術、管理、設計、方案、問題等等,使受聘人員身在家庭心在工廠。為愿意受聘用但又不愿意來溫州的人才找到解決辦法。

 

2.政府牽頭建立以高校為依托,溫州龍頭企業參股的科研中心,負責溫州企業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既可解決中小企業人才不足,資金緊缺的局面,又能為溫州在知識產權研發領域開創成果。

 

3.普通高校畢業生學非所用嚴重。高技能高技工人才短缺,亟需培養。溫州高校應該多招技能技工專業,對準溫州支柱產業,為企業輸送人才。

 

4.出臺鼓勵企業股份向高管和職工擴張以及允許向職工集資政策,使企業走出家族內部集資的藩籬。引進企業高管、職工的股金,以及債券集資,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5.成立溫州工業4.0指導委員會,實施政府發展計劃,制定計劃進程,指導分析企業具體方案,解答企業管理技術疑難。

 

6.根據市十三五規劃,制定溫州工業4.0中長期發展規劃及近期行動綱領,以及溫州五大支柱產業的特點,制定優先發展產業和重點扶持的產業,支柱產業緊跟世界先進技術潮流,制定企業工業4.0具體實施方案。

篇8

關鍵詞:物聯網 物聯網應用 遼寧

中圖分類號:F49;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8-035-02

物聯網被稱為是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革命性創新,同時也被許多國家列為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物聯網的概念首先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凱文?艾什頓在1999年提出。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05年的《互聯網2005.物聯網》中正式采用物聯網說法。物聯網(IOT)是“物物相連的智能互聯網”,它包含了三層含義:(1)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2)物聯網的用戶端可以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通信和信息交換;(3)物聯網是可以進行智能控制、自動監測與自動操作的。

一、我國物聯網行業發展概況

我國政府對物聯網的發展十分重視,2009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同志,就提出要建設信息網絡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國務院又頒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物聯網的發展做出了規劃,同時出臺了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間,共啟動了28項國家物聯網重大應用示范工程,2013年10月又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14-2016年國家物聯網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區域試點工作的通知》,財政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部共同設立了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對物聯網研發項目的支持,已經累計安排物聯網專項資金15億元,陸續支持了500多個研發項目。

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綜合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充分體現了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地方政府出臺地方規劃和行動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對企業為主體的物聯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進行扶持。建立協同推進機制,積極推廣物聯網應用,取得了積極成效。物聯網技術已經融入到了紡織、冶金、機械、石化、制藥等工業制造領域。尤其是智能交通領域的車聯網以及智能制造領域的工業物聯網,市場前景良好,增長速度不斷攀升。到2014年,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5800億元,同比增長18.46%。

中投顧問的《“十三五”數據中國建設下物聯網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構成物聯網產業鏈中的支撐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分別占物聯網產業規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參與廠商眾多,成為產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從應用領域角度看,2015年占據我國物聯網市場主要份額的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其中智能家居領域由于和日常生活高度融合而受到廣泛關注,成為發展最快的應用領域。智能交通中的車聯網以及智能醫療領域,由于需求空間廣闊、產品附加值高,在2015年獲得了大量的市場投資,在2016年其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高。

預計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革命,物聯網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其理念也日趨成熟。當前,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創新活躍,發展迅速,真正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被認為是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

與國內其他省份相比,遼寧省在物聯網產業基礎、技術研發能力、網絡服務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物聯網產業也必將成為遼寧經濟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加速產業信息化智慧化的核心推動力量。

二、遼寧省物聯網產業應用發展和存在的問題

遼寧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在電網、工業自動控制,數字醫療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物聯網試點和示范項目,并且取得了初步進展。

例如,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的基于物聯網的綠色通信機房,為維護人員提供機房實時能耗水平并提供能耗優化建議,降低了故障發生概率與整體能耗,體現了物聯網的智慧應用的優點。通過部署統一標準的各類感知裝置,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環境數據,并且遵循統一信息模型和通信規約,系統統一對感知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加工。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開展了國家電網公司物聯網示范應用建設的試點工作,其建設內容涵蓋了變電、配電、機房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改造。特別是該公司的信息通信工作部以智能電網建設為契機,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電網,未來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與經濟價值。

篇9

【關鍵詞】中國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05-02

現階段,智能制造工程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與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裝備創新工程一同對整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起到引領作用。[1][2]其工程目標在于:到2020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命周期縮短50%,不良率降低50%。人才為本是《中國制造2025》的五項基本方針之一,“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也是其扶持政策之一。面對當前社會與國家的需要,培養出社會與國家所需要的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各大高校的肩上。雖然目前各大高校為響應時代的號召及社會的需要,開設了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培養計劃,但觀其模式及現狀,不難發現有如下不足之處:第一,缺乏高端融合型的培養人才,很難符合當前制造業所需的能將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相互融通的需求。第二,師資配置難以滿足人才培養的內在需求。第三,產學研模式的水土不服,企業與研究單位仍需進一步加強解決現階段雙方在合作層面出現的問題。為此,文章結合社會需求,針對現階段面對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提出若干建議。

一、智能制造對研究人才的要求

智能制造從其組成來看可包含一“大”一“小”兩個概念。“大”指的是智能制造系統,“小”指的是智能制造技術。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系統”,智能制造的基礎則是智能技術。[3]智能制造專業研究人員需要具備如下三方面的規格要求:知識規格要求、能力規格要求、素質規格要求。[4]

從知識規格上來看,研究生首先應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智能制造是高度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產物,由于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培養在中國也處于剛起步階段,其本科多來源于機械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工程等相關專業,對各學科之間的相關基礎知識有待補充以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其次,智能制造是在傳統制造業上進行的一次信息化升級,對于各學科的學生來說需要擁有適應量化的深入融合的信息技術知識以制造業實際生產需要。

從能力規格上來看,研究生應具備突出的工程實踐能力。現階段的研究生培養多重理論,輕實踐,但智能制造的發展不論是從技術上來說還是從系統上來說,都離不開人的實踐。脫離了實踐檢驗的理論最終也難以產生知識價值的體現。其次,隨著制造業的全球化發展,任何國家都再難以獨自“閉門造車”,智能制造的高度是各學科知識的融合,該方向的研究生還需具備一定的國際交流能力與工程領導能力以適應日后國際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從素質規格上來看,研究生需要具備強烈的改革創新意識。創新是推動制造業發展的源泉,也是具體產品的核心價值所在,在智能制造中更是附加值最高的體現。愛國敬業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感是當今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同時,良好的質量、安全與服務意識將更好地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

二、學科能力建設

當前,智能制造的發展可以從智能制造的始端、智能制造的過程、智能制造的管理以及智能制造產業四個方向著手進行學科能力建設。

第一,培養具備一定的專業軟件與工具的研發能力的人才,從智能制造始端推進,讓研發設計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保證。智能制造系統(IMS)是基于各項智能制造技術(IMT)集成發展的系統。與智能制造系統相關的智能化軟件及工具也是當今各工業國家所研究的重點。智能制造系統(IMS)也是一個動態不斷發展的系統,這樣的發展伴隨著智能制造技術(IMT)的前進而前進的,具備智能化軟件和工具的研發能力,將為智能制造系統的產品升級換代起到驅動作用。學校及科研單位在此方面,應提供相關的培訓,開設相關的課程,聯系工程應用給予研究生實踐機會。

第二,培養具備一定的實踐綜合應用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推進。現階段一個完整的IMS系統由各子專業智能制造單元組成,而智能制造的綜合應用也是在子專業智能制造單元的實踐應用后進行有機的整合。研究生應將現階段取得的理論結果應用到工程實踐中,以便對現在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反饋校正更新,進而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學校及科研單位,應主動聯系相關企業或在政府的協調下,幫助企業進行升級換代,在導師的帶領下,讓該方向的研究生主動實踐,以提高這方面給的綜合應用能力。

第三,培養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中對生產進行控制。IMS系統是多個子單元集合,對于不同子單元進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是保證產品生產與質量控制的核心。該方向的研究生應掌握一定的方法及相應的研發能力,使企業資源計劃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與制造企業生產執行系統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擁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學校及科研單位針對工科專業的學生,應開設相應的管理類課程,以培養學生在這一方面的理論基礎。

三、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能力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內在核心動力。創新的源泉在于知識體系的交叉、基于原本知識更深層的發現以及未知領域的開拓。縱觀智能制造的發展可知,智能制造源自傳統制造業中的信息化應用,因而在智能制造中的創新力主要還應來源于知識體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層的知識發現。

第一,創新能力源自知識體系的交叉融合。現階段的研究生培養的具體形式大致可分為:課程設置、導師指導、學生自學;校企合作、行業論壇、學術報告等六個方面。

課程設置、導師指導、學生自學:首先應開設基礎知識,保障該方向研究生具備一定的知識融合能力,作為儲備知識為創新提供保障。智能制造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整體,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在本科階段受專業素質所限,對于相關的知識領域缺少必備的知識儲備,難以達到智能制造業中對高度融合型人才的實際需求。故此,學校在這一方面應給與其必要的指導及訓練。其次,鑒于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寬廣,而學生在其培養期內的時間有限,導師應盡早幫助學生明確在讀期間的研究方向并予以相應能力的培養與指導。作為學生,應結合導師指導,儲備并鞏固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豐富自己所在領域的知識,同時通過論文、學術報告、行業論壇等多種形式了解行業動態,結合校企實踐,進行科研創新。

第二,創新能力源自原本知識更深層的發現。

根據智能控制“智能增加精度降低”的原則,以知識集成、通訊、協調等為例的高層控制目標,層次越高、智能化及其對應的制造精度也就越低;反之,智能系統所處的層次越低,對制造精度、反應速度以及信息處理的時間要求也就越高,其智能的難度也就越大。[5]因此,智能制造的創新能力可源自智能制造系統中的中低層探索。與之相關的校企合作、行業論壇、學術報告等相關方面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環節可圍繞著這個方向進行。學校與企業之間可聯合進行相關項目的攻關創新,校企合作、行業論壇、學術報告可為該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機會、掌握行業動態、了解智能制造相關方面的相關進展,從而為其創新能力提供幫助。

四、師資能力培養

機器的智能是人賦予的,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只有人與機器有機高度結合。才能實現制造過程的真正智能化。從耗散結構理論和進化論的觀點來看,要讓機器具有較高的智能行為,那么,首先是依靠人來向系統引入負殤流,即通過人工移植必要的基本知識,使系統具備主動學習和積累新知識的基礎和能力,然后進行自我主動學習、積累與拓展。[6]師資能力的培養,在人才建設與智能制造領域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對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導師的培養,特有如下建議:

第一:校企聯培,掛職實踐,積極參與到智能制造的實際構建中,提高導師自身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校或科研單位應積極安排導師參與到企業智能制造的構建之中,我國的智能制造一定程度上在核心關鍵技術和問題上還長期依賴于國外的引進和套用,缺少屬于自己的專家人才與關鍵技術,企業在遇到技術難題或項目難關時也應該積極與學校或科研單位的相關導師取的聯系,理論結合實踐性的探索智能制造在實踐中可能碰到的問題,這不僅豐富了當今以青年導師為主的師資隊伍,同時也減少了企業因技術依賴等問題而產生的高額開銷。

第二:伴隨著制造業的全球化發展,要努力提高導師雙語教學的能力與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國制造2025》緊跟美國在工業化、德國工業4.0等提出。在智能制造這一方向,伴隨著制造業的全球化發展,我們還有很多內容及知識需要向國外借鑒。在培育這一方向的研究生人才時,導師應加強自身的雙語教學能力。一方面,學校或科研機構要加強對青年導師在基礎英語方面的培訓與提高,借此來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與交際能力,另外也要注重他們對專業英語的培訓以及應用。做到能讀懂掌握專業范圍內的文獻資料、把握專業國際趨勢,提升教學與國際同步的能力。

五、結論

面向智能制造研究生人才的培養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對研究人才的要求,應包含知識規格、能力規格以及素質規格三個方面。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培養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如果結合智能制造創新力的本源除法,可以從知識體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層的知識發現兩方面去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伴隨著導師隊伍逐漸年輕化,青年導師漸漸占據了導師的主體,因此,在青年導師的實踐能力建設、雙語能力建設以及教學工作建設上也應該有相應的改革。

參考文獻:

[1]Weiming Shen,An updated review:Applications of agent-based system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2006)415-431

[2]《中國制造2025》.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10

[3]嚴英仕,楊愛民.智能制造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結.2014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全.2014

[4]靳晨,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體系研究,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3

[5]李圣怡,智能制造技術與智能制造系統.國防科技大學學報.1995.6

[6]姚賜凡,陳統堅.新技術革命與智能制造技術.中國機械工程.1997.7

基金支持:

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基于SOA和物聯網技術的制造業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2012BAF12B14)

2.貴州省重大科技專項:移動互聯網流媒體實時交互平臺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編號: 黔科合重大專項字(2013)6019)

篇10

關鍵詞:智能制造;物流;商業模式;互聯網;社群

中圖分類號:F4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Made in China 2015”, China began the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telligently in China”. The chain of manufacturing began to reconstruct. Meanwhile, new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verall logistics on societ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nd commun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bout how to innova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business model, Internet, community

一、前言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就是使“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智造”轉型,實現中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過去的中國具有低成本競爭優勢,而隨著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攀升,經濟發展放緩,中國經濟“高成本時代”逐漸來臨,這些都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這種背景正是傳統物流開始改變的動力[1]。

近年來,在智能化的壓力下,國內物流裝備技術行業已有企業在物流智能化領域進行了探索,或其智能化戰略,或實施了智能物流項目。不久前,圓通速遞獲得阿里巴巴聯手云峰基金的戰略投資,此次戰略投資完成后,菜鳥網絡將與圓通開展更深層面合作,依托雙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個互聯網和快遞行業的升級版,以滿足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因此,中國物流企業必須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來應對制造產業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二、智能制造的背景

智能制造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集成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組織方式創新的先進制造系統,是集成制造、精益生產、敏捷制造、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等多種先進制造系統和模式的綜合[2]。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網絡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等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可穿戴智能產品、智能家電、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拓展制造業新領域[3]。

物流是制造業的重要一環,因此制造業的變化也深深影響著物流領域。企業開始將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科學技術應用于物流領域,以及網絡眾包、協同設計、精準供應鏈管理等商業理念也啟發著管理者對物流產業商業模式的思考。新的技術與商業理念的結合使得物流產業商業模式有了多種的發展趨勢。

三、商業模式的概念

20世紀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4]在討論數據和流程的建模時,首先使用了商業模式這個術語。C.Zott,R.Amit(2007)[5]提出商業模式是超越單獨企業和其參與要素的一個活動系統,商業模式使得企業專注于自己的伙伴,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Stewart&David&Zhao(2000)[6]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能夠獲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邏輯陳述。我國學者李光斗[7]認為商業模式視為實現顧客的價值最大化,能使企業的內外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并通過提品和服務使系統持續達成盈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互聯網時代,羅珉和李亮宇[8]學者認為商業模式是在充滿不確定性且邊界模糊的互聯網下,通過供需雙方形成社群平臺,以實現其隔離機制來維護組織穩定和實現連接紅利的模式群。

從國內外學者對商業模式的研究來看,商業模式是在價值網絡之后一個企業創造以及獲得價值的核心邏輯。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僅要將企業的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而且需要企業與消費者連接,企業與消費者共創價值、分享價值,以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

四、智能制造如何對物流行業的商I模式產生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目前我國社會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18%,該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億元以上[9]。目前我國制造業物流總額在社會總物流總額中占到74.7%,可見,制造業在物流領域可以挖掘最大的潛力。

(2)大眾物流

互聯網時代下的社群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依靠網絡平臺,企業與外部人群能方便地進行交流溝通。比如,DHL將大眾商業模式運用于物流,在瑞典推出了眾包模式送貨的移動應用MyWays,人們可以通過移動應用報名投遞自己行動路線附近的包裹,并獲取報酬。大眾商業模式是大眾物流和分享經濟物流的概括。大眾物流基于社交網絡和人群,通過強調眾包和眾籌,物流供應商能夠加快市場創新周期,提升物流服務。眾包物流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所謂眾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業員工承擔的配送工作轉交給企業外的大眾群體來完成。分享經濟物流基于全球化帶來的“分享文化”,即共贏,物流公司與其競爭對手共享物流的基礎設施與服務。

四川創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人快遞”業務模式可以概括為此商業模式,其業務場景是,發件人通過APP寄件單,訂單除了包括預約取件時間、貨物名稱、聲明價值外,還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聯系方式,軟件會根據上述信息自動核算出快遞費用。在平臺注冊的自由快遞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路線進行“搶單”并從中獲得報酬。

(3)全渠道物流

隨著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商和傳統的實體店已不再是互不相交的兩條平行線,電商開始籌劃實體店,而實體企業開始籌劃利用互聯網平臺,比如蘇寧易購,小米開設實體店,各大品牌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等,這些企業的商業行為都意味著全渠道商業模式的興起。

全渠道商業模式有兩個核心[14],一是全渠道。消費者在其購買的整個過程中,與商家的“接觸點”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受時空約束的媒介,而是在各種“接觸點”大量使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互聯網工具,從而可以利用全渠道獲得交易信息,最終完成購物。二是O2O。這個概念的起源于團購,online(線上)交易、offline(線下)完成,形成一個完整的交易閉環。

由于全渠道商業模式的特性,若顧客要獲得良好的購物體驗,不管是孤立的線上和線下銷售,還是融合打通的線上、線下銷售,物流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將來,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物流技術,實現全渠道物流,在倉儲、配送各環節不同程度的融合打通,提高企業的全渠道服務能力,給顧客提供隨時、隨地、方便又快捷的購物體驗。目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互聯網企業主要是與線下商店合作,比如京東為了實現“最后一公里”跟達達物流、唐久便利店等合作,擴充京東的O2O生態圈,為京東建設全渠道商業模式的發展服務[15]。

4.對比分析六種商業模式優缺點

5.建議

物流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物流企業要在其中保證自身的存活于發展,創新商業模式勢在必行,中國的物流行業可以從以上的6種商業模式介紹中獲得啟發。

(1)現有的物流企業應該選取符合自身條件與本身的商業定位的模式來設計創新商業模式。物流企業可以不局限于其中一個商業模式,在現實的商業運營中,針對自身的優勢和弱勢,物流企業可以將多種商業模式融合運用,創新設計最切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比如制造業的供應鏈環節可以應用實時物流與預測物流相結合的模式;大型的互聯網企業,例如京東在構造自身的全渠道物流外,可以考慮構建自身的超級網絡物流,同時利用本身的網絡平臺優勢,也可采取一些大眾物流的模式,從而構建符合京東自身的獨特的物流商業模式。

(2)對于新進入物流行業的企業,由于其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若要迅速的占領物流市場大眾商業模式是很好的選擇。“互聯網+分享經濟2.0”理念的出現,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得普通大眾能夠參與進物流環節,將閑置資源集中利用,一方面,調整了物流成本結構,有利于行業新進入者早期的市場擴張;另一方面,新進入者可以與電商進行合作,嘗試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

六、結語

智能制造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趨勢,我國順應趨勢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國智造”成為我國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物流領域開始成為制造業新的盈利點,在此背景下,物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至關重要。物流裝備技術行業在智能物流領域進行了一些探索,一些互聯網公司也率先進行了物流產業商業模式的改革創新。本文在結合我國互聯網技術和物流行業商業模式的發展現狀,并聯系我國大眾群體特點,分析了未來中國物流產業商業模式將會向超級網絡物流、實時物流、預測物流、城市物流、大眾物流和全渠道物流6種商業模式。提出我國物流企業可以在結合自身優缺點的情況下,融合運用這6種商業模式,設計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物流商業模式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李冰漪.“中國制造2025”與物流智能化[J].中國儲運,2015(7):72.

[2]王曉明.從三個維度認識“智能制造”[N].經濟日報,2015.

[3]中國制造2025.

[4]ST.HLER P.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D r a f t 1 [E B]. D r a f t 1 e d . , 2 0 0 2 : 2 0 0 9 - 1 1 - 0 3 , h t t p : / / geschaeftsmodellinnovation. de/english/definitions. htm.

[5]C ZOTT, R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 spective [Z]. Long Range Planning DOI: 10. 1016 / j. lrp. 2009 - 07- 04.

[6]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business models,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 ( 2) : 287 - 296.

[7]王廉.商業模式是企業第一生產力,商業模式決定企業成敗[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8]羅珉,李亮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1(322):95-107.

[9]中國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18%[J].中國經營報,2015.

[10]王惠芬,賴旭輝,等.產業融合機制下商業模式發展的新趨勢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11]Dr. Nedialka Bubner ,Dr. Nikolaus Bubner .Logistics Trend Radar .2014:17.

[12]王付嬌.阿里巴巴的“超級物流網”計劃.新浪科技,2015.

[13]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續發展[D].2013.

[14]劉向東.移動零售下的全渠道商業模式選擇[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4(5):13-17.

[15]陶婭潔.京東合并達達:打響物流O2O之戰[J].中國產經新聞,2016(4).

作者簡介:張文娟(197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研究。

曹 燁(1993-),女,同濟大學中德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