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兒童心理輔導范文
時間:2023-12-15 17:34: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單親家庭兒童心理輔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R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0-056-2
單親家庭是指子女只能跟隨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另一方可能是因亡故或離異等原因而幾乎完全放棄了對子女的監護和撫養義務的家庭。生活在這類家庭中的兒童的處境較完整家庭的兒童有很大差異,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
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觀念趨向寬容和理性,中國的傳統婚姻家庭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離婚、婚外戀、婚前等反傳統婚姻家庭觀念逐漸被社會接受,導致單親家庭數量越來越多。從另一個角度看,單親家庭的增多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如果選擇了單親家庭,理想狀態是帶孩子的一方要有成熟的心態與良好的社會與經濟地位。現代社會發展的多樣性,正如世界具有多樣性一樣,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都應該從容面對。一切以孩子健康心理發展為主要出發點。
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對今后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這早已成為心理學家們的共識。心里不健康的兒童與別人很難相處、意志薄弱、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不能遵守社會規則和道德規則,他們將在社會生活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因此,應該關注兒童的心理發展狀況,為孩子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使兒童能更加順利的融入社會。
1單親家庭兒童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
有研究表明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狀況和問題行為父母與完整家庭子女差距巨大:品德方面存在問題的,離異家庭子女為24.92%,而完整家庭子女僅為6.8%;性格方面存在問題的,離異家庭子女為21.22%,遠遠高于完整家庭子女的平均值5.81%:學習方面存在問題的,離異家庭子女為28.18%,也大大高于完整家庭子女的平均值8.06%;情緒方面存在問題的,離異家庭子女為19.32%,而完整家庭子女只有5.58%。
1.1智力發展障礙
離異家庭子女的智力發展明顯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學習成績也顯著地差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這種差異在7-13歲的各個年齡階段都表現得十分顯著。在智力表現表達等級及其條件的研究中,發現家庭關系的緊張度與兒童智力發展直接相關,即隨智商降低,家庭關系呈現越來越差的趨勢。
1.2情緒情感障礙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是一種心理活動過程的兩個不同的側面。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對象會引起肯定、積極的情緒、情感。反之,妨礙和干擾需要得到滿足的東西就會引起否定、消極的情緒、情感。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緒情感剝奪都會造成情緒情感創傷。這種創傷在日常生活中具體的表現為抑郁、暴躁、孤獨、易怒、發呆、焦慮、冷漠、過分膽小等情緒障礙。有調查表明,離婚頭6個月子女的不良情緒發生率相當高。
1.3性格發展障礙
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特別地敏感多疑,他們常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處處不如別人,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長處。所以,他們一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到別人的諷刺、嘲笑時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漸漸地,他們有的因自卑而不善交際、膽小怕事、憂郁冷漠,有的卻將自卑心理轉化為攻擊,希望能在與別人的打斗中找回自信,找到優越感,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衡。
單親兒童對老師或家長的言行產生抵觸情緒和對抗行為,這是逆反心理的一般表現。你叫他往東,他偏朝西:你讓他干這,他偏做那;你批評他,他反而覺得你是錯的,固執己見、知錯不改。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或害怕受到別人的傷害而形成的。逆反心理表現較為極端的兒童甚至會希望借助自己的逆反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
2單親家庭的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對策
2.1從家庭角度
(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單親家長對子女的評價要以積極性為主,要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形成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關系。還要調節好對子女的期望水平,確立適度的期望值,把生活的支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這樣才不會讓子女感到壓力,才能促進子女健康成長。
(2)加強親子溝通,增強交往意識。心理學家哈貝馬斯強調交往對人的社會性發展的影響,所以為了單親家庭兒童社會性良好發展,必須重視家庭內部成員的交往。父母應增加與孩子的溝通,要引導子女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并要樂于傾聽。在這種平等基礎的親子溝通中。單親家長和其子女會更加理解對方,這樣有利于親子關系的改善,也有利于單親家庭兒童心理失調狀況的改善。
2.2從學校角度
(1)學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還應根據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變化特征,因材施教,進行強化教育。如針對他們的憂郁情緒,通過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對他們進行合理的情緒疏導;針對他們的家庭氣氛疏淡或緊張,通過家訪和召開家長會,融洽親子關系,幫助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針對他們的不合群,通過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對他們加強人際交往教育等等,采取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來維護他們心理健康發展。
(2)離異家庭學生所處的環境,特別是他們每日每時所生活的班集體的班風和同學之間的良好關系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老師要要求同學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關心,不要諷刺、取笑離異家庭學生,用愛心撫慰創傷;還要有意識地選派熱情、有同情心的同學主動與離異家庭孩子交往,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用愛心激活信心。
2.3從社會角度
傳統觀念認為單親家庭是有問題的、有缺陷的,在單親家庭兒童潛意識中形成一種被拒絕、被歧視的消極心理。因此消除社會的偏見和歧視,給予單親家庭兒童更多的關愛和支持,才能消除他們的心理創傷,發展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參考文獻
[1] 王振宇.兒童心理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1.
[2] 李學寧.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分析和對策[J].教育導刊,2004,16.
篇2
關鍵詞 離異家庭子女 心理健康問題 成因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3-0008-03
家庭結構的穩定狀況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正常的家庭結構,兒童得到較多的關心和愛護,有安全感,它有利于青少年維持一種順暢、和諧的狀態;而家庭的缺損,勢必會給家庭成員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痛苦。正如前蘇聯社會心理學家瑟先科指出的那樣,家庭環境和家庭中父母間緊張的沖突關系會成為孩子心理創傷的背景,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兒童心理學家李索克曾經說過:“對于孩子來說,父母離婚帶來的創傷僅次于死亡。” 專家指出,“離婚問題是當代兒童面臨的最嚴重、最復雜的精神健康危機問題”。
對于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很多研究已經做了充分研究。但對于其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則研究者較少,且已有研究籠統地認為是家庭結構的缺損導致了孩子的心理問題。但該結論的解釋力有限,無法解釋為什么一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卻仍然心理健康。因此,本文擬探討離異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一、親子關系的失調
親子關系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重大的影響。所謂親子關系是指在兒童與父母親(和其他直接照料他們的人)之間進行的、并伴隨著情感關系的交往和互動。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指出: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和諧而穩定的親子關系。離異單親家庭中親子關系的異常主要表現在幾方面:首先,家庭的缺損意味著從此有一方要從家庭中退出,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上則會產生被雙親中的一方拋棄的擔心。很多離異家庭子女的監護者限制前配偶探望自己的子女,希望以此來懲罰他們,為了懲罰對方,不讓對方接觸孩子,謊稱對方“死了” “出國了”,對孩子隱瞞情況,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其次,家庭的缺損容易導致他們的監護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無暇給孩子以溫暖和愛護,從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親子關系冷淡;而作為孩子,當他們看到父(母)情緒不好時,他們也不敢貿然地與父母交流,這勢必會影響親子交往的數量和融洽程度。更為極端的是,有的監護者根本就把孩子當作“累贅”“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來生活的絆腳石。在這樣的觀念下,他們輕則對孩子冷眼相對,重則對孩子拳腳相加,如學生孫某某,隨母,其母下崗,該生前去找爸爸要生活費,卻被趕了出來。此事對該生打擊很大,致使孩子離家出走3天。第三,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來應付家庭困擾帶來的緊張,他們的心理調適受到家庭人際沖突的影響。另外,離異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孩子面前講配偶的壞話,相互詆毀,把孩子作為傳遞仇恨的工具。因此,在離異家庭中,孩子在與家人的相處中得到的多是反面經驗,他們看到的是父母之間的討價還價和相互敵視,這種現象容易使孩子產生不良的社會學習,他們也變得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種不信任會擴展為對整個社會的不信任,伴隨著這種心理而長大的兒童,極有可能會產生一些行為。
親子關系的失常使兒童心理上產生“被遺棄感”,從而焦慮、感傷,變得孤獨;父母之間仇恨的傳遞使孩子產生“怨恨感”,他們不再相信人的熱情,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還有關心與愛,他們變得多疑、敏感;家庭缺損的挫折感壓抑在內心深處,找不到合適的途徑去宣泄,因而部分學生沖動,有出走、甚至自殺的念頭,想以此來逃離挫折情境。他們孤僻、敏感,十分注重他人對自己的議論和評價,然而又不善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因此,對于剛進入青春期而涉世又不深、生理和心理上發生巨變、自尊心迅速增強的孩子來說,家庭的破裂會給他們心理上造成較大創傷,從而引起對人的焦慮和恐懼心理。
二、監護者教養方式的失當
教養方式與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密切相關。父母的教養方式是父母的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兒童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許多研究都表明: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前蘇聯、捷克等國家的一些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后指出:“家庭教育方式對保持和鞏固心理健康有最為直接的關系,不正確的家教方式――這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學和教育學問題,而且也是一個醫學問題。因為由此而引起的一些個性品質(如易激動、情緒不穩定、內傾性格等)往往會導致病態的個性和神經官能癥,而這正是引起許多其它神經――心理障礙的基本原因。”
盡管在現代社會,人們對于離婚已經能夠平靜地對待,但這畢竟是一種離散,它給人們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帶來痛苦和無奈。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在較大的生活、心理和經濟的壓力之下,單親子女的撫養者容易在撫養方式上走向偏頗。這種教養方式的偏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孩子要求很高,嚴教過度。有的家長總怕孩子因自己的離婚而開始“不學好”,而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對孩子賦予了極大的期望,相當多的離異單親家庭的家長與孩子相依為命,對孩子的期望值比雙親家庭還高,有的把全部心思撲在孩子身上,自己節衣縮食,忍辱負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他們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進,對孩子的教育過度關注,一旦孩子的行為表現與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 便會引起“嚴教過度”,出現責備、嘮叨甚至體罰等不良教育行為。另外,單身父(母)親長期的育兒疲勞無人分擔,就會使他們感到孤立無助,從而出現過度嚴教。這種過度的嚴教剝奪了兒童的尊嚴,容易使孩子對自己產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從而出現自卑、自責等問題。
單身母(父)親忙于生計或缺乏責任感,對孩子監管不力。離異后的單身父(母)親在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沒有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撫養孩子,他們往往把孩子交給隔代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長沉湎于自己的傷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對孩子的關愛;有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包袱和拖累,把孩子當作“皮球”那樣踢來踢去,把自己的煩惱發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成為父母繼離婚大戰之后綿延冷戰中的犧牲品;甚至有的家長對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把孩子遺棄。筆者所輔導的學校,處于南岸區羅家壩,該校學生大多來自于周圍的企業。許多企業倒閉或處于半癱瘓狀態,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崗,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謀生 ,對于他們來說,能夠承擔起孩子的教育費用就已經不錯,至于對孩子的照顧與監管,他們實在是缺乏心力。還有一部分家長缺乏責任感,或沉迷于賭博;或各自重組家庭,忽視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冷落孩子,因為害怕孩子影響自己新家的和諧,甚至有家長冷酷地把孩子推到門外,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傷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體會不到自己的成長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情緒,不求上進;更為重要的是,孩子易在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下變得焦慮、抑郁,最終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監護者心懷內疚,對孩子過度溺愛。有的家長離婚后,對孩子常有一種負罪感,將一切問題都歸結在自己身上,無原則地一味滿足孩子、遷就孩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孩子進行補償,傾向于溺愛型的撫養方式;有的父母為了博得孩子的歡心,“收買”孩子,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在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極易出現自我控制能力差、沖動等問題。
監護者把孩子放在封閉的家庭中進行撫養,使孩子缺乏社會交往。離異后,很多單身父(母)親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依為命,老是把孩子關在家里,以免受他人欺侮;他們按照自己給孩子設計的“理想”的人生航線來對孩子進行培養。在這種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于缺乏與他人相處、交往的經驗,在與人交往時,必然會產生孤獨與焦慮。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跟隨母親和父親的孩子在心理問題上表現的側面不同――隨母的孩子在孤獨傾向、對人焦慮、自責傾向上表現得較為明顯;隨父的孩子則在沖動傾向上表現得較為突出。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不同性別的監護者所采取的教養方式不同而造成。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女性在撫養孩子上,常常喜歡控制與干涉;而男性則不同,他們對孩子的控制與干涉較少,但因此也可能致使對孩子的放縱。過分的控制與干涉容易使孩子缺乏自信,出現自責、焦慮;缺乏管教、過度放縱則使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較為沖動,容易出現攻擊等問題行為。
三、實際存在或臆想的社會評價壓力大
人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并在某種特定的社會文化關系中生活、成長和成熟,由此形成某種特定的內在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人對客觀現實中各種刺激的反應,取決于由人的社會文化關系決定的刺激物對人所具有的意義,也取決于人對特定社會關系的理解。因此,人的心理活動能否正常地進行,是與人的社會文化關系密切相關的。一個人如果不能夠根據社會關系的變化而作出適應性調整,那么這種變化就會使人的內部產生一系列的矛盾沖突而難以調整,從而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
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中,離婚雖然是可以理解,但畢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的兒童,必然也會在內心深處習染上這種觀念;加之他們思想意識尚不成熟,不能正確地看待父母的離異,因此,家庭的缺損特別是父母離異這種人為因素的出現,對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的兒童來說,往往意味著突然的打擊與壓力,許多兒童難以承受,更無力調整和擺脫,這勢必會導致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異常。
家庭的破碎,可能導致其他人對離異單親家庭中孩子的歧視,精神上會受到他人的歧視,這種壓力對孩子來講是很殘酷的。孩子在同學當中被認為是沒有爸爸(媽媽),心里將是多么難過!有的孩子為躲避這種壓力,遠離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其他孩子在離異家庭子女面前議論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可能會使這些孩子觸景生情,引起感傷,他人無意的談話也會使這些敏感的心靈受到傷害;有的孩子怕別人提爸爸(媽媽),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淚。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痛苦。當父母離異后,他們總會產生自己不如別人的感覺,把父母的離婚當作見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諱談到或問到相關的話題;他們總懷疑別人在背后議論自己、嘲笑自己,這種實際存在或臆想的社會評價壓力使他們為了避免傷害而慢慢從人際交往中開始退縮。他們自己給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墻,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殼中,表面冷漠,實際上內心非常虛弱。另外,這種社會評價壓力還會使單親家庭的學生對人產生懷疑,對人缺乏信任,極易導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四、個體對家庭缺損這一挫折情境的適應困難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父母離異、家庭破碎這些家庭生活的變故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巨大的、從未有過的沖擊與挫折。一個人是否能順利地應對挫折,取決于個體自身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個體面對挫折時,免于行為失常的能力。挫折情境的產生,對于挫折容忍力較強的子女來說,一般尚能順利度過;而對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較差的學生,則會為挫折情境所困擾,如果沒有合理的引導,就很容易導致心理的失衡。同樣面對家庭的缺損,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產生心理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抗挫折能力不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生活的閱歷還相當貧乏,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自我調節能力還較差,心靈更容易受到傷害。家庭的破裂對于孩子來講,意味著失去與父(母)親在一起生活的權利,甚至失去父(母)愛,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被遺棄感、怨恨感。這些消極的情感必將作用于孩子與他人的交往,最終影響到他們的人際交往、同伴關系,造成與人交往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礙、對人焦慮。
綜上所述,離異并不必然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家庭結構的缺損也不一定就導致孩子的心理異常,離異對孩子心理的沖擊要通過一些中介因素產生作用,如父母之間的離婚大戰,父母的教養方式、親子關系等。認清這一點,有助于我們有效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參考文獻:
[1]牟映雪.試析家庭教育中嚴教過度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科學,1999,(3).
篇3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研究;對策
伴隨城鄉差異的縮小,大量的農民工涌向城市,然而他們的孩子卻留在了家鄉。因此,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即“留守兒童。問題,這不僅關系到孩子的成長與成才問題,也關系到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造成留守兒童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是心理問題。本文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探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情況,挖掘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途徑。
一、“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
本研究對河南南部某縣一鄉鎮三所學校的44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部分監護人和學校老師進行了深度訪談。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1心理危機
心理危機,可以指心理狀態的嚴重失調,心理矛盾激烈沖突后難以解決,也可以指精神面臨崩潰或精神失常。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脾氣火爆、孤僻和消極自卑。與此同時,當地學生中非留守兒童只有在焦慮和孤僻方面低于留守兒童,其他方面差距不大因此,留守兒童在焦慮以及孤僻方面的心理問題是較為突出的。
1.2性格、人格極端
由于“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和性格發展的異常。對比非留守兒童29%的選擇“忍受”,可發現“留守兒童”在性格、人格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激,不團結,易產生敵對的心理,例如易沖動、挑訓、神經質等等。
1.3人際交往障礙
兒童對父母都有依賴傾向,心理交流機會的缺失,內心煩惱與沖突無從傾訴的痛苦,導致他們對外部環境缺乏信心、安全感以及信任感,這種情感的缺失勢必將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調查顯示,大多數留守兒童在父母長時間在外務工時有失落感,經常性的封閉自己,性格孤僻和脆弱成為留守兒童最大的心理問題。與非留守兒童對比,留守兒童的社交焦慮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
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成因
通過對比調查后發現,留守兒童發生心理問題的概率高于非留守兒童,而且相同情況下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可能會更為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2.1家庭方面
造成留守問題的根源與父母出外務工,隔代教育,甚至單親家庭密切相關,脫離了父母的關愛才形成了“留守”等一系列問題。家長長期在外,不僅親情缺失,而且在家長自身缺乏知識和觀念的更新、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家庭教養方式與觀念不當方面等方面也存在問題。
2.2學校方面
我國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授,卻忽視了對學生內心世界的關注。由于教育資源、辦學條件、教育理念、師資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數農村學校未能開展心理方面教育,一直延續重教學管理輕心理輔導模式。加之學校教師忽視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導致留守兒童在學校內,心無歸宿。
2.3社會方面
受到戶籍制度的限制,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輸送。他們子女不能享受與大城市孩子同樣的教育、醫療保障,大多數農民工只能選擇把孩子留在家鄉。
三、“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解決途徑
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必須深入了解兒童的心理需求,并采取適當的解決途徑。
3.1政府和社會支持
“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主要靠政府發揮作用,不僅要在政策、法規、制度上給予支持,特別是基層政府部門要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差異,消除戶籍制帶來的問題,去除醫療、就業、教育等制度壁壘。加快新農村的文化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解決留守兒童的關鍵在于逐漸的消除城鄉差異。
3.2發揮學校教育主體作用
轉變教育方式,知識教育與心理關愛齊步走。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成立關愛留守兒童教師團隊,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走訪,關注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對心理以及行為有問題的學生,學校要開展心理矯正工作,開展心理咨詢、豐富文化活動、開設興趣小組,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展現自我,獲得自信,增加成長。
3.3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完善家庭教育
父母應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網絡化的時代,父母更要掌握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技巧方法。溝通講究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定期的與孩子進行交流,耐心地鼓勵、引導他們,讓他們體驗溝通交流后的收獲和樂趣。在營造寬松、和諧的溝通環境的同時,有意識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篇4
背景;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8―0032―02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各級部門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2005年深圳市在廣東省率先創辦了“福田區青少年心理發展中心”,由專業心理老師利用業余時間值班接聽熱線電話,開展心理咨詢,義務為有心理需求的學生和家長提供發展性心理輔導和幫助。現將來中心電話咨詢和面談咨詢的人員進行統計分析,試圖尋求求助學生的基本特征、他們在成長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出現各種心理行為問題的原因,從而使學校心理輔導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也使心理研究工作更有方向性。
一、基本情況
1.咨詢人數年級統計情況。共計1634人在中心進行過咨詢,其中學前兒童占1.3%,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分別占62.9%,29.7%和6.2%,且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人數最多,分別占21.2%和14.3.%。這與學生進入新學校,適應新學習有很大關系。總體上,隨著年級的升高,咨詢人數呈遞減狀況,小學低年級人數最多,這并不一定表示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問題多,可能反映了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家長更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咨詢人數性別統計情況。在所咨詢人數中,男性1111人,女性523人。男性的比例遠遠大于女性,接近于女性的兩倍。這可能與傳統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有關。通常,男孩子比女孩子調皮、叛逆,更容易受到父母的管制,從而也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3.求助方式分類統計情況。在求助方式上,電話咨詢1104人,面談咨詢530人,這主要源于電話咨詢簡單,對于心理問題不嚴重的孩子或孩子成長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家長或學生本人通常采取這種方式。對于比較復雜,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孩子,咨詢人員會建議家長進行面談咨詢,或建議去專門的精神醫院進行治療。
4.求助者分類統計情況。“中心”的咨詢對象主要為兒童和青少年學生,當學生有各種問題和不適應時,由誰來進行求助?統計結果表明,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由他人(父母或親戚)求助的比例分別為93.3%、76%和61.8%。這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增強,對于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逐漸由他人求助轉向本人親自求助。
二、咨詢內容的分類統計情況
根據咨詢的主要問題,我們對咨詢內容進行了分類。主要包括:學業問題、行為問題、個性情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和其他問題(如神經衰弱、強迫癥、自閉癥等)。統計結果反映出,學習問占49.4%,行為問題占35.2%,個性、情緒問題占23.8%,人際關系問題占15.3%,其他問題占13.1%(統計結果中包含咨詢多項的內容),其中其他問題中,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約占到了10%。從咨詢內容分布情況看,以學習問題為首要問題的求助者最多,這說明學生及家長對學習問題的極大關注;其他依次為學生的行為問題、個性與情緒問題和人際交往問題。
三、家庭背景因素與中小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相關分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往往只注重子女身體的生長,關注智力的開發,而忽視無形的心理健康成長。家長工作忙碌,忽視兒童正常的心理需要,缺乏必要的親子溝通和相互理解,教育不當,過分保護或過分要求、嚴厲懲罰都是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了進一步了解家庭因素與孩子心理問題之間的關系,我們將求助者的家庭背景因素與孩子的心理問題進行了X2檢驗。結果反映出,家庭中父母離異或重組家庭、家庭中親子關系緊張、家長情緒化、家長教育觀念不一致及孩子幼時與父母分離均與孩子的心理問題存在顯著相關。
四、討論與分析
1.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現狀。本研究揭示,中心咨詢學生的基本情況為:總體上,從年級看,隨著年級的升高,咨詢人數呈遞減狀況,其中小學一年級和初一咨詢人數最多;從性別看,男生的咨詢人數多于女生,接近于女生的2倍;從咨詢方式上看,以電話咨詢為主,面談咨詢為輔;從求助者來看,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主要由家長來求助,高年級的孩子,主要由學生本人來求助。
2.兒童、青少年主要心理行為問題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1)學習問題。學習問題是學齡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很多兒童上小學后,由于種種原因,易出現適應不良。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厭學等。本研究中,在所有咨詢的問題中,學習問題占到了49.4%,男性的人數接近女性的兩倍。其中,小學一年級和初一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在這兩個年級,對學生進行入學后的正確引導,讓他們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
(2)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多動癥是兒童最普遍最復雜的心理障礙之一。多動癥對兒童的學習、人格、心理健康、同伴交往、親子交往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本研究中,在求助者中,兒童多動癥的比例約為10%,這些兒童多數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差,同伴關系不良。因此,對這部分兒童的教育和心理干預是今后我們需要重點研究和關注的問題。
(3)行為問題。行為問題主要表現為偷竊、經常性打架、說謊、罵人、擾亂課堂秩序、多次離家出走、逃學、任性、攻擊和破壞行為、網癮等。行為問題主要發生在初中年齡段,這一階段,主要由于進入青春期后,孩子在生理方面的巨大變化,使他們情緒較為敏感,行為上易沖動,這往往引起家長的過度反應。因此應重視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心理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全面健康發展。
(4)情緒問題。情緒問題主要包括焦慮、抑郁、孤僻、不良行為習慣,如啃咬指甲、遺尿、口吃、偏食等問題。情緒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積極的情緒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極的情緒易產生心身疾病。情緒問題是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青少年因自身的發展特征和外界的影響,如家長和教師的忽視、壓抑和不公平、學習考試壓力以及由交友引起的情緒不穩定、焦慮、抑郁和更嚴重的心理問題并不少見。
3.家庭因素與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相關分析。本研究結果表明,家庭中父母離異、親子關系緊張、家長情緒化、家長教育觀念不一致以及孩子幼時與父母分離均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研究發現,早期母子情感關系建立不當,或早期母子情感剝奪等,易導致兒童日后的心理問題。家庭關系緊張、父母不和或離異、父母責任角色擔當不良等都會給兒童青少年造成心理創傷。另外,穩定單親或者雙親家庭中的孩子們比那些在不穩定單親家庭或者雙親家庭中的孩子更少患行為問題。健全完整的家庭結構對學齡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深圳作為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很多務工人員將子女接到深圳上學,這些孩子來深圳后,缺乏熟悉的伙伴,加之文化環境、生活習慣及教學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他們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面臨諸多問題。因此,為了子女的健康成長,家長應主動與學校溝通,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將子女心理健康作為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采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五、提升兒童、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對策與建議
1.創設和諧的家庭環境。家庭對學生行為問題的發生有重要影響,必須重視家庭因素的作用。家庭是兒童主要的生活環境,兒童的行為模式受父母、家庭成員相互作用影響,家庭環境、父母文化素質、親子關系和教養方式等,都會對兒童的心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2.創設和諧的學校環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本研究表明,首先,小學一年級和初一這兩個年級,因孩子面臨對新學校的適應問題,這是孩子心理行為問題表現集中的兩個年級,因此,學校應加強對這兩個年級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男孩的心理行為問題接近女孩的兩倍,我們應重視對男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幫他們解決各種困擾,順利適應學校生活。
篇5
一、問題及成因
1.心理偏差――親情缺失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文化將對個體產生終身的影響。兒童的成長需要穩定安全的環境,父母的愛是兒童最為安全、溫馨的環境,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親子關系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無疑是一種奢望。留守家庭使得留守兒童與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兒童沒有機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沒有機會傳達自己對子女的愛,長此以往,必將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心理上的隔閡,使得兒童喪失基本的心理歸屬和心理依戀。
由于遠離父母,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感情異常――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自卑心理加劇,喜歡自我封閉,為人處事孤僻,不合群,與父母的疏離,隔膜感增強;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2.性格缺陷――隔代教育
當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后,家庭教育的重擔就落到了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他們既要從事更多的農業生產,又要承受照顧兒童的重任。隔代監護下的兒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最嚴重,由于祖輩的年老、較低的文化程度,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過度溺愛或放縱。這些學生很任性,上課時坐不住,嘴不住,有時還會與教師頂嘴。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的比例比其他兒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主要是監護人不敢管,不會管,外出父母則管不了,舍得不管。留守兒童則會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無形中助長了其作為一個特殊的監護群體,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發展――自私任性、霸道蠻橫、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脾氣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現暴力傾向,甚至產生憎恨、仇視的畸形心態。他們在家常和代為撫養的監護人發生頂撞,以自我為中心,稍有不滿意便大發脾氣,叛逆怨恨。
3.學習動機不明確,缺乏進取心和求知欲――學校教育的無奈
教師的關注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健康心理、良好品性的外部動因之一。留守兒童在心理發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教育的關愛、集體的溫暖可以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于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并配備專門的心理老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和安全教育。加之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兒童看到了沒有文化的父輩照樣能在外打工掙錢,他們覺得“讀書不讀書也沒啥區別”,對他們來說“知識改變命運”就是一句空話,部分兒童陷入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之中,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渙散,必然也就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如果在學校得不到鼓勵和幫助,反而經常受到批評、諷剌和懷疑,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缺乏生活的樂趣,結果必然會出現心理缺陷或行為變異。加之有的教師教育方式粗暴,用體罰、辱罵等極端方法管教學生。而學生犯錯后,教師的嚴厲指責,只能使得他們害怕學校,進而厭惡學習。
二、問題解決之策略
1.強化家庭教育的責任。留守兒童對親情的需要源于依戀,父母與兒童關系最為密切,是兒童重要的教育者。父母對兒童的慈愛和溫暖是兒童身心得到正常發展的關鍵,他們常使兒童獲得安全感。因為兒童在面臨危險的情境時常有父母在場,在面臨困境時能得到父母的幫助,在他們不確定的情境中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在他們煩惱或悲傷的不安寧時期有父母撫慰和排解。父母愿意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主動關心兒童在做什么,喜歡接近兒童,與兒童進行心靈的溝通,這種代價不是其他人所能做到的,而其價值也是無法計算的。所以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解決的關鍵在于家庭,在于父母。樹立家長科學的教育觀念和育兒理念,有意識地將心理教育融入到家長的教育行為中,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協調好家長打工掙錢和照顧孩子兩者之間的關系。針對這種情況,成立“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活動,向家長介紹科學的教育觀念和育兒理念,引導家長多看電視、報刊,了解更多的科學的教育理念。
由于家長與子女離多聚少,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了解少,感情溝通少,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安裝“親情電話”,對留守兒童開放。留守兒童有事可以隨時與家長聯系,家長也可以隨時與學校聯系,隨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發展情況,并對其進行及時地引導和教育;其次讓家長與監護人保持聯系,著重了解子女的心理狀況,建議家長通過電話、寫信等方式經常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傾聽子女心聲,真正關心子女的成長。讓孩子感到父母雖身在外面,但父母的愛隨時陪伴他們。
2.改進學校教育方式,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農村學校是直接面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實施單位,留守兒童家庭職能的空白,在農村社區不健全的情況下,應當也由學校去填補。針對留守兒童的學校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學校要對留守兒童登記備案,分類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要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學校教師要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以便及時幫助留守兒童。
(2)開展“家校”聯系活動。學校可開展一些讓家長參與的活動,如“家長會”、“聯歡會”等,為家長來校提供盡可能的便利,讓家長能多一些與孩子親近的機會,多一些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機會。建議學生通過“親情電話”定期與家長聯系,請家長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教師。我校開展的“六個一”活動就包括“學生每周與家長通話一次”,“家長每半月與班主任通話一次”,“班主任每月與家長通話一次”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密切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系,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制度,開好心理健康課。聘請心理輔導教師,定期開展心理咨詢,以預防和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并引導留守兒童度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
篇6
關鍵詞:心理健康 小學生 輔導
在新的世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每個家庭最大的愿望也許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活潑的成長。然而多數家庭關心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與智力發展,而對孩子心理健康知識的關心和了解太少。但小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的疏導,會對以后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重則會產生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研究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成為了現代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課題。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及表現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使用教育學和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以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為根本,運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教學途徑,讓小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使他們能夠自我認識和自我調節。同時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小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輸導,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最終達到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要求,要能夠體現小學教育的基礎和普及性特點;要新增心理健康教育這方面的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實現身心健康。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人格形成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每個學生都會遇到心理發展過程中所常見的危機問題。有調查表明我國小學生中,約 1/5 的兒童青少年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錯能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郁等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小學高年級存在早戀、上網、抽煙的現象,孩子們受到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被這些外表看起來華麗的陷阱所迷惑。在農村,由于家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外出打工,孩子缺少溝通和交流的對象,情感得不到宣泄。這也會造成孩子的種種行為問題和心理偏差。
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的影響著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發展,而且給學校的教學造成了很嚴重的困擾。小學生的生活環境主要就是家庭和學校,所以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成長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小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原因很多,而且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每一個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忽視。影響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大致有:
1、家庭因素
家庭狀況對小學生心理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新一代的父母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極大壓力,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時,卻淡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交流。另外,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學習壓力。還有麻將家庭、酗酒家庭、關系緊張的家庭難免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傷害,特別是隨著我國離婚率的逐年上升,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所有這些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2、學校因素
學校對小學生心理發展影響也很大,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容易培養學生奮發向上,樹立美的理想、品德和人格。教師對小學生的影響最為顯著,教師的素質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是至關重要,一個知識豐富、心理健康的好老師,必然能塑造出有知識、有品德、健康活潑的下一代。而教師如果自身的心理不夠健康,對學生態度極易受自己情緒影響,缺乏應有的自制力,這種消極和不穩定情緒常常是造成部分小學生某些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的原因。還有就是小學教育過程中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忽,現在的小學教育仍存在著應試教育的影子,孩子喪失了應有的快樂童年,給小學生造成了超負荷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快樂成長。
3、社會因素
社會的整體環境惡劣會導致小學生心理失衡,如果周邊環境負面因素太多,會使孩子們喪失對周圍人的信任。與此同時,社會上還有一些不良風氣對孩子們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小學生之間存在著相互攀比的不良風氣。另外,來自媒體雜志和電視網絡的不健康宣傳也給兒童的心理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對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必要的。
馮秋景,趙笑梅(2010)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對402 名學生社會支持、 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1)從總體來看,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10.1%,各個因子來看 ,學習焦慮檢出率最高為51.03%,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存在年級、性別差異。(2)小學生社會支持方面,年級、性別差異顯著 ,而應對方式上年級差異顯著、性別差異不顯著。(3)高社會支持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優于低社會支持組,消極應對組和高積極應對組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優于對應的高消極應對組和低積極應對組。研究表明,主觀社會支持和積極的應對方式有益于增進和維護小學生心理健康,小學生感受到充分的社會支持,可以在精神上提供支持,降低小學生對嚴重壓力的壓抑感,消除挫折對學生的不良影響,促進身心健康。
三、日常教學中對小學生的心理疏導
目前在一些較發達的地方已經增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然而在全國大多學校仍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重對學生學習方面的引導,提高小學生的自信心。大致可以采用以下途徑:
1、激發好奇心,變厭學為樂學
與游戲相比,學習具有更大的目的性,甚至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學校學習的需要與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存在著矛盾,小學兒童必須認真對待學習,必須完成自己應該承擔的學習任務,而這時的孩子正是貪玩的時候,因此在教學中應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總是被新事物吸引的特點,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認真學習。
2、培養自信心,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在學校總有一些成績不好,調皮搗蛋的孩子被冠以差生的標簽。這樣極大的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確對待孩子的優缺點,因材施教就顯得極為重要。小學兒童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心理成熟度低,遇到挫折往往不容易正確對待,教師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從逆境和挫折中找到希望,重拾信心。教師可以采取多重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如對學生多鼓勵和肯定;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也是激勵學生進去的好方法。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培養孩子種種良好習慣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礎,教師可以在班級里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使小學生在初期教育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全面提高素質。
然而,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通過正確,耐心,細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用恰當的方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競爭意識,培養積極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提高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成為不但學識豐富,品德高尚,而且心理健康的祖國棟梁之才。
四、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正在為孩子們尋找新的成長方式,我們應反思一下中國教育的癥結。不解決孩子們在自我意識方面的一些心理問題,單純在課程上尋找突破口,很難說這樣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因此,在教給孩子們知識的同時,注重心理問題的解決,注重健康心理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急需解決和關注的焦點。
心理活動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課程,它是為開展心理輔導而專門安排設計的一門課程。形式上要以學生活動為主,掌握學生心理活動的特征。所以,在活動中,應積極創造出一種融洽輕松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真誠的交流。
1、建立有針對性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對象、內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分為三大類型,即發展型、預防型和治療型。發展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預防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對的是部分在學習、心理及生活上有潛在的或可能發生不適應問題的學生。當前大多數的都屬發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治療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對的是在心理、學習、社會適應方面產生重大問題或不正常狀態,或性格出現偏差,非常需要心理指導的特定學生。總之,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輔導,主要從學習和生活兩方面來進行。
學習方面主要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意志進行訓練和輔導。許多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不是自己能力不夠,大多是遇到困難時產生的消極情緒問題和動機不強造成的。所以應該培養學生學習的恒心。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練習平時學習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感受到學習進步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
人格方面主要對學生的自我意識、意志品質和人際交往進行輔導。有的小學生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不能控制和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小學生的情緒很不穩定,而情緒又是最為敏感和活躍的心理成分,情緒不好常常會使人煩躁不安,影響學習和生活。如不及時調節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學生來說良好的同伴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
2、暢通學校和家庭的聯系渠道,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立體化網絡
家庭往往依憑血緣關系在學生心理教育中有其獨特的優勢,然而學校的教育與家長的配合也是心理教育的關鍵所在。有些小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不僅來自于學校,可能更多地來自于家庭,家長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不和諧的親子關系會直接導致學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大部分家長還未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學校心理教育一定要走進家庭,提高家長的心理教育意識。一是教師要不間斷地向家長宣傳心理教育的知識,二是幫助家長自覺了解子女學習生活的心理特征及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三是教師要向家長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動態以及出現的具體心理問題,使家長與學校積極配合,形成合力。
五、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建議
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發展性的問題,在心理咨詢中,大多數的理論是以成人為基礎形成的,因此如何看待他們的價值和發展問題是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根據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可知,小學階段老師成為主要的外部控制源。此時的孩子把老師的話當圣旨,完全服從。而此時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可塑性是最強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小學抓起。然而,開展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師需要有特定的專業要求,小學生心理咨詢對咨詢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對咨詢的理論和技能有很好的專業基礎,還需要在小學兒童心理咨詢方面,從理念到方法,從專業學習到臨床上都有很好的訓練。
切實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能簡單地與學習上的減負劃等號。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教師、家長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時,給孩子們足夠的認識、表達及提高自我的空間,在孩子本來的狀態下關注、接納他們、鼓勵他們。
未成年人的身心是否健康發展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民族的興衰。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指導,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不容忽視。小學生處在一個關鍵的時期,有極大的可塑性,此時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指導,可以有效的減少問題少年。當然良好的心理指導必須具備真誠、理解、尊重三要素。要運用科學的心理知識,通過積極的技術手段,做好這一工作。
參考文獻:
【1】馬梁紅,藍瓊麗,田昕,駱桂秀,陳意曼,張小玲,農超英,韋家成.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環境相關性分析.中國健康心理雜志:2007(09)
【2】江翠娟,李軍. 淺析兒童心理健康與家庭的關系.預防醫學論壇.2009(03)
【3】羅桃蘭. 深圳市小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6
【4】張喜轉. 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初編及調查.鄭州大學,2006
【5】劉麗英. 上海中學生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上海師范大學,2006
【6】江翠娟. 農村地區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山東大學,2009
【7】方荷花.當前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大眾心理學,2007,(6)
【8】李玲.城鄉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教育學術月刊,2010,(1)
【9】陳旭,謝玉蘭.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行為調查及家庭影響因素.心理學,2007 (5).
【10】李百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
篇7
關鍵詞:班級管理 關注 特殊學生 心理問題
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最應該重視的就是班級管理。教育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班級管理實際上是對學生的管理;班級管理的好壞取決于學生的心理素質。目前,越來越多的特殊兒童心理狀況發生了令人堪憂的變化,如孤僻、自私、情緒不穩定易波動、意志薄弱、做事缺乏信心、不合群、抑郁、自卑等,所以,特殊孩子的心理素質教育開展得如何,直接關系到班級的穩定發展。因此,關注特殊兒童的心理素質教育是班級管理的關鍵。
下面談談我對特殊兒童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幾點做法:
一、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
由于家庭、性格、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學生對同一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對于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情緒變化和行為舉止運用觀察法窺測其內心深處的變化;另一方面要通過會談法談心活動,對學生的認識、情緒、態度進行了解,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使學生無所顧忌,愿意向教師傾訴真情,然后針對學生不同的實際對癥下藥。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布置的作文題目是“夸夸我的媽媽”。當時同學們就夸起來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第二天卻有幾個同學竟然沒完成作業。教師正要發火,發現有一個女同學偷偷地哭泣,孩子的心中一定有苦衷。于是,教師下課后找沒完成作文的同學談心,才發現這幾個孩子有的是單親家庭,爺爺、奶奶撫養,感受不到母愛;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愛的溝通;有的母親已病逝。教師非常內疚,意識到布置作業時沒考慮孩子的感受,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心靈。教師馬上轉變教學方式,讓這幾個孩子寫一寫“夸夸我最喜歡的人”,這幾個孩子臉上有了笑容,話也多起來,結果很快完成了作業。從那以后,教師有空就和這幾個孩子談心并逐步培養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樂觀的精神。有一天,那個哭泣的女孩竟然送給教師一個“勿忘我”的賀卡,教師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他們幼小的心靈該有多么孤單呀!這幾個孩子中有一個孩子語言表達有障礙,教師指導學生寫《寫給老師的話》來了解學生心理。經過教師細心的觀察和了解,這些孩子現在已經消除了心理障礙,暢所欲言,心里話總愛和教師分享。現在,這些孩子性格開朗了,對人熱情,學習也積極主動起來。他們還經常協助老師布置教室、打掃衛生。所以,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用真情打動學生,對班級的管理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耐心疏導,以誠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小學生表現是情緒波動大,思想單純,易被人誘惑,感情沖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這些變化,運用疏導激勵法。對一些差生,萬不可一味訓斥、責怪,而要在學習中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班上有這樣的一名學生,各科老師都反映:上課坐不住,喜歡搗亂,下課打人、罵人,還把窗臺上的花給拔了,品質差極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及時召開了一個主題班會:“找找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在激烈的發言中談到那個同學,有的說他喜歡舉手發言,有的說他朗讀特別好。教師不失時機地讓他當眾表現一下。這個同學臉一下子紅了,伸了伸舌頭,表現出少有的膽怯。在大家掌聲的鼓勵下,他鼓足了勇氣,從小聲到大聲讀起來。教師看到他動情的眼神和激動的表情,不失時機地抓住這個“閃光點”鼓勵表揚并讓他當了每天晨讀的小老師。從那天起這個孩子變了,開始主動學習了,每天帶領大家晨讀;開始關心班集體,主動當起了紀律監督員;開始和同學搞好關系,不再搞惡作劇了。教師了解到他父母在外打工,長期得不到家人的關愛和保護,心靈很孤單。他為了保護自己,長期總結出經驗:用強勢壓人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后來教師的冷落讓這個孩子心理更孤獨,所以出現逆反心理,用搗亂的方法引起教師的關注、得到老師的重視。教師了解到這一切后,及時談心疏導,讓他用積極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增強受挫能力。這個特殊同學讓教師非常感慨,意識到關注孩子的心理、保護自尊又可愛的心靈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所以教師在學習中善于發現他們心理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對班級的管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加強聯系,溝通家長、教師、學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教師對班級的管理離不開學生、家長的理解和配合。班級管理難,這是目前每一個班主任面對的一個新的挑戰,因為學生的道德觀、心理也出現了問題。尤其是特殊孩子,如留守子女、單親子女、殘疾子女等缺失關愛的特殊群體,他們內心脆弱,犯了錯誤后,有的老師方法不當,當著其他人的面嚴厲指責,甚至破口辱罵……于是造成他們害怕考試、害怕老師、害怕學校,在壓力、恐懼下,有的孩子變得焦慮、煩躁、緊張、暴怒、嫉妒、猜疑……產生了逆反心理。他們自尊心又特別“強”,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見,還學會了應付教師的“欺騙術”,為一點芝麻小事而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厭學的情緒彌漫著,有的變得自卑,不與同學接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些特殊孩子給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就以上問題,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利用家長會的形式,就共性問題與家長進行雙向交流,溝通思想,相互配合;通過家訪和個別談話方式,就個別問題與家長取得聯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學生參與了學校的心理輔導,學習了自我調控心理的方法。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滲透心理教育知識和關注心理的方法,在學科中通過各種方式將心理教育引入課堂教學;采用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活動,像表演、演講、游戲等進行學科滲透,使心理教育課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做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經過多途徑滲透引導,學生既達到了本學科知識的掌握,又達到了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扭轉了學生已被扭曲的靈魂,重新塑造了一個自己,為班級管理掃除了種種障礙。
四、豐富課余文化生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和活動空間。班主任為了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可根據少年好奇、好玩、好動、積極思維的特點,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實踐活動和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 上一篇:以人為本的養老服務理念
- 下一篇:新課標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