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背景范文

時間:2023-12-14 17:51: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化學背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物化學背景

篇1

摘要:如今,國家對創新創業(以下簡稱“雙創”)越來越重視,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也逐漸加強向“雙創”能力培養的方向轉變。本文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為例,總結了該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通過改革,開展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自主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實踐體會。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3-0103-02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1],各高校為實現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所要求的目標,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做了修訂。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是一所民辦本科院校,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培養方案注重理論與實踐傳授相結合。

生物化學實驗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如何將生物化學中深奧難懂的代謝機理和錯綜復雜的代謝反應原理,轉變為形象化、具體化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上好生物化學實驗課尤為關鍵。結合當前“雙創”人才培養的方向指標,事實證明,構建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一、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教學中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等創新素質和創新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活動;創業教育能夠開發和提高人們創業的基本素質,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形成初步的創業能力,注重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2]。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目標取向基本一致,且作用于同一培養對象。基于對創新創業的理解,我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中保留了經典內容,是在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加大綜合性實驗的比重,積極開設新的創新型實驗。

二、優化實驗內容,改進實驗方法

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結合實驗項目的性質,將生物化學實驗分為基礎性實驗和運用能力實驗(綜合性實驗)。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并考慮到市屬高校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3],綜合性實驗項目只針對部分有興趣的學生開放。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實驗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自己查找資料,獨立設計實驗環節和路線。例如,實驗之初,教師只提供一套實驗參考方案,學生可自由結合成實驗小組,經過小組間的交流學習,確定最終方案開展實驗操作。

在實驗過程中,實驗項目貼近生活,并結合社會熱點予以討論,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譬如,對植物組織中VC含量進行測定時,原來的實驗材料僅提供辣椒,現在我們提供柑橘、西紅柿、菠菜、白菜等不同實驗材料,讓學生對常見水果、蔬菜的VC含量進行比較。再如,食用油的質量鑒定實驗,結合“地溝油”事件,購買調和油、菜籽油和外面餐館炒菜用油,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油進行碘值和酸價測定,從而了解各種油的品質。又如,蛋白含量的測定,結合“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在牛奶中加入尿素,測定奶中氮的含量,從而判定奶粉的質量。測定糖含量時,學生可以選擇蒽酮比色法、二硝基水楊酸法,比較分析實驗結果,加深對實驗原理的理解。

將創新創業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體系中,優化實驗內容,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了解所學內容在產業中的應用,又能加強并鞏固所學知識,體現學校產學研密切結合的辦學理念。

三、規范教學過程,為專業教師角色轉換創造條件

創新預實驗形式,采用負責人制度,即授課教師輪流作為每次預實驗的負責人,組織安排整個預實驗并進行預講,其他教師對授課方法和內容提出具體意見,特別是在如何拓展實驗方面展開討論。學校為了讓教師能夠實現從專業教師向創業導師的轉化,不斷增強他們的“雙創”經歷,經常選派教師掛職鍛煉外出學習,積累創新、創業實踐經驗。

四、調整評價體系,新增“雙創”實踐學分比例

調整評價體系,注重學生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可由50%提高到70%。平時成績包括課堂的參與度、操作的規范度、實驗心得分享等,應實行獎懲分明的原則;期末考試采取隨機抽取試題單項操作的方式,要求學生寫出實驗方案、步驟,進行結果分析。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計算化學藥品量,使用電子天平,分析實驗結果,修正實驗方案,提高設計實驗的能力。另外,對進行綜合性實驗的學生,給予10分以內的加分。

五、構建實踐平臺,建立實驗數據處理工作站

借助多媒體,構建數據處理工作站,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在掌握實驗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學會實驗數據分析和實驗結果處理,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生物化學實驗課堂中,引入微課、慕課等,展示現代的生化研究設備、新的研究技術以及由于實驗條件和學時限制學生無法直接接觸的實驗操作過程,使學生及時了解生化實驗的最新研究手段,加深對生物化學實驗的整體認識,開闊眼界,提高實驗效果,加深學生對分子結構、儀器設備等知識的掌握。這能夠將生物化學中的枯燥概念、實驗操作或化學分子反應過程,以視頻、動畫等視覺效果突出、簡單易懂的方式制作出來,并創新性地將視頻配以音頻插入課程中進行演示。多種教學方式整合制作形成的課程,不僅可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效率和動力[5]。

實驗教學,講究數據的真實性。無論實驗做得如何,教師要讓學生自己處理、分析數據,分組討論實驗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激發獨立學習、主動學習的樂趣。創新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結合課程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我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成立創業學院,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必要支持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校已基本建立了“創業環境”、“創業教育”、“創業模擬”、“創業實踐”四位一體的以提升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4]。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一旦有好的實驗項目,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加入創業孵化基地,有專門的創業導師隊伍對他們進行創業素質、創業能力的專題創業教育與訓練。

七、總結與展望

通過改革,我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得到明顯改善,學生綜合能力有所增強,課堂氣氛活躍,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明顯提高。學生曾多次在生物實驗技能大賽、創業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今后,我們將按照“雙創”要求,集合專業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及評價體系等進行教學環節的優化設計,進一步實現產、學、研的一體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2015〕36號.

[2]王曉明,易兵,徐瑞宇.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5-17.

[3]張春冬,瑩,李軼,朱慧芳,雷云龍,卜友泉.mooc背景下生物化學教學的對策與改革[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4):380-383.

[4]董妍玲.地方高校四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4):214-216.

[5]孫盾,姚纓英.開設自主實驗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5):21-33.

篇2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生物 優化策略

我國進行了多次的教育體制改革與新課程的深化探索實踐,對于高中生物的改革,國家教育部門出臺了《生物課程標準》,其主要內容為倡導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全體同學,加強生物科學素質的培養,教師在教授生物知識時,要將探究式學習和貼近現實生活的教學理念融入其中。本次改革是在保留傳統教學模式中精華部分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培養,注重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著重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理論實踐詳解的能力。本文就在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育的優化探索,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進行問題情境的構建

所謂的“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是,有目的的創設與課堂講授知識相關的,在學生認知范圍內的情境,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對課堂知識中存在的問題的處理,有著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有意引導下,在課堂上進行課堂探究,在更加深入的掌握了知識的同時,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成開放式的學習習慣。其教學模式多樣,但大致可分為設問引導、發現問題、團隊協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高度概括總結等幾個教學環節。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設問導入。設問導入的形式多樣,例如,從如何預防疾病,如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設問導入、利用貼近生活的熱點事件進行設問導入,或者通過具體實踐進行設問導入,以達到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構建問題情境的目的。其問題情境的構建,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認知,使學生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充滿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程》中,進行問題情境創設,其設問如下:1.為什么要對天竺葵進行一天一夜的暗處理?2.在處理天竺葵葉子時,“一半曝光,一半遮光”有什么意義?3.從實驗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學生么通過對多媒體動畫實驗演示的細心觀察,在經過彼此之間的一陣討論就可以得到答案:暗處理是為了消除葉子里面存在的淀粉進行清除,“一半曝光,一半遮光”,是為方便實驗的直觀對比,從上述的實驗中我們學生們得到的結論有兩點:1.天竺葵經過陽光照射,葉子中就會產生淀粉。2.只有在有光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二、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對于F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團隊合作,就是將班級學生,盡量分為若干學習水平均衡的學習性質的小組,在進行問題探究或達成某個學習目標時,通過小組之間的分工協作,彼此配合、交流溝通、資源共享、團結互助,最終完成學習任務,使得所有學生,在學習上共同提升,共同進步。團隊合作,一般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開展,其圍繞著一個共同學習目標,進行分工協作,互幫互助。

團隊協作有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激發與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生自身進行主動合作探究,開展全面具體的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教師凸顯教學成果,有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光與光合作用》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講到光合作用的具體運用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學習,其合作學習的主要目標為“假如你是一名農業工作者,如何能夠高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然后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學習水平相對均衡的團隊,進過討論,同學們的想法之間存在著差異,互相對彼此之間的結論產生質疑,另外有對結論、看法、質疑進行整理、記錄的同學。接下來每個團隊推薦代表發言,其他學生進進行補充,并且接受其他團隊的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最后的系統、全面的點評。結合各個團隊的正確可取的建議,綜合之后,措施如下:1.進行科學和力量的施肥與灌溉;2.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3.進行溫室大棚的建造,對光能進行最大程度上的利用;4.適度的擴大光照強度,盡量延長光照時間;5.對與光照強度較弱的天氣,白天合理降低溫度,達到縮小晝夜溫差的目的;6.科學的密植,對土地與光能盡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7.對病蟲害有科學合理且有效的預防。

三、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融入其教學模式中,有助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更加深入的優化探索。在優化探索的實際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模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成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全球化 多元文化教育 學生事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bstract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popularity development stage, with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 the university's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trengthen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establish student-centered,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多元文化教育是西方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興起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其影響遍及整個西方世界,不少國家將多元文化教育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從今天來看,多元文化教育已擺脫純粹的理論探究形態,深入到教育各個方面,尤其是學生事務管理。同時,一個專業的學生事務管理是促進多元文化教育的正向和諧發展。

1 多元文化教育的含義

在20世紀50~ 6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幾乎是多元民族教育的代名詞,主要是從消除種族歧視、為不同種族或民族的人提供同等教育機會的角度來說的。20 世紀6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的含義擴展到對不同文化的尊重,不再僅限于消除種族歧視上。概要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促使學生了解并認同自己所屬的文化,并尊重與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進而掌握文化接觸的知識與技能、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教育活動。①

多元文化教育的總體目的,體現在學生個人、社會、文化三個方面:就學生而言,通過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使其正確認識民族、社會群體間的文化差異,正確判斷其他文化與自己文化間的關系及相互間的影響,養成處理不同文化的得當的行為模式,促進個人的自我發展。就社會而言,通過學生的社會化,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社會規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并適應多元社會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各族群的和諧發展。就文化而言,通過學生的文化化,掌握所屬社會群體的文化,進而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適應不同文化的需要,在傳承各文化體系遺產的同時,促進所屬文化的變革。②

2 我國多元文化學生事務管理的現狀

2.1 我國高校多元文化現狀和背景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口構成極為復雜,不同地區又有不同的文化差異和不同的生活習慣。因此,高校的學生也有著不同的少數民族學生和南北學生生活習慣差異化。同時隨著國家之間的聯合辦學和學校之間的合作項目增多,我國現階段的高校學生中有一部分留學生,隨著我國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我國留學生從曾經以亞非拉地區學生為主發展到來自歐美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學生。這提高了我國高校多元文化教育難度和學生事務管理的復雜性。

2.2 我國學生事務管理不尊重多元文化教育的具體問題體現

(1)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老師不夠專業化,機構結構設置不合理。我國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老師從文憑上統計,大部分還是本科畢業,而具有碩士文憑的老師人數少,同時具有教育學和心理學文憑的老師人數比例較少。在結業指導、心理咨詢、學生發展指導方面的老師,呈現的是個兼職的狀態,不是研究這個專業領域的老師,也不是能全天為學生提供這方面服務的專職人員。在招聘學生事務管理老師的時候沒有兼顧到工作人員之間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搭配問題。

(2)沒有考慮到多元文化差異,對學生統一要求不尊重學生的發展。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地發展階段,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學生進入高校學習,和跨省份的學習,我國現階段的高校沒有采取措施來滿足這部分人群的生活習慣、生活需要和發展方向不同。另一方面,由于來華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性,會給留學生的學習造成許多困難,由于留學生語言上的差異、知識結構上的差異、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學習勤奮程度上的差異都會給留學生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從而影響其留學效果。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條的規定,教育必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以此而論, 教育是為了滿足社會和制度的需要, 在生活和學習上沒有給學生需要留下個人空間。而且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過分強調“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堅持了以儒家教育思想為核心的教育傳統,強調學生對教師的絕對尊重,學生要服從學術權威和權力權威,個人的價值取向和需求要服從組織、社會的主導價值取向。

(3)沒有回歸服務和促進“學生學習”。學生事務管理對學生的服務不僅著眼于學生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不但要服務學生個人,而且要促進學生生活、學習環境的改善;不僅要服務學生的主觀要求,而且要服務于社會對學生的要求。④

(4)為留學生提供的服務停留在表面上,是簡單的、單方面的文化傳播。我國高校設立了留學生服務中心或配有專門的老師、機構和服務,但是這部分的留學生是被圈限在為他們設置的服務區域里,使得他們不能進入我國真正的大學生人群中生活和學習,雖然為他們提供過中國節日和集體參加有中國特色的活動機會,只是讓留學生單方面的在課余時間學習我國文化,參加簡單的具有中國文化特性的活動和節日,沒有深入完全了解中國文化、中國人和中國的家庭特征等。讓他們只是停留在表面體驗中國文化,沒有讓這部分的留學生完全領會中國文化的內涵。

(5)忽視人的社會化,使得學生適應多元文化社會較慢。學生事務管理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存在,不斷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要,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⑤我國現階段的學生事務管理在將學生社會化這方面是一個空缺,在就業指導和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使得學生陷入兩難境界,沒有幫助對學生自我評價和職業定向,傳授求職和擇業的技能,增加了學生在社會上的危機感、危險性,加大了大學生畢業后適應社會過程中的成本。

3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下的學生事務管理建議

3.1 加強學生事務管理機構的建設

我國應該明確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內涵,建立專業化的標準、明確統一的工作職責和規范工作績效考核,從制度上進一步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地位、作用、實施、考核評估進行政策上的規定。同時,根據從事學生事務管理者的工作情況制定詳細點的工作細則,將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加以細化,要求工作人員學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項工作。在針對教師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根據學生事務工作人員的自身職業規劃和個人興趣,鼓勵工作人員向心理咨詢師、職業咨詢師、形勢政策師等多個方面發展,為有能力和有意向的教師提供學習和培養機會,使之成為專業人才。

3.2 尊重學生的多元文化,大學文化豐富多彩

高校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源泉,校園文化就是國家文化的繼承和繁榮,他也是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大學文化的核心是大學共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大學文化的價值就在于把具有強制性的教育外化為雖帶有教育意圖但卻以學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完成的大學環境,它是一種以文化的形態或潛性課程參與教育全過程的非強制性教育手段,是通過教育環境的營造,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價值認同、行為養成的方式實現教育目的并影響教育。⑥

學生事務管理者可以通過組織活動,讓來自于不同種族族群團體的學生理解文化差異,減少校園里人際關系方面的不良現象。如舉辦民族聚會或某個團體的特殊慶祝活動,主要目的是聯絡感情,消除成見,以利于學生對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和社團所作出的貢獻產生良好印象和感覺。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熏陶大學生個人品質,增強對自己的文化和與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的尊重。

3.3 目標管理,回歸服務和促進“學生學習”

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生事務管理的本質也是應該為服務學生和促進學生學習。現在學生事務管理理念的全人發展是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去衡量學生發展的方向,讓學生感到大學生活動不能夠自主,讓他們在完成學術學習后有過重的負擔。因此,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應該減少對學生的管理,要促進學生在教室外的學習、生活層面而非智力因素的成長和發展,為他們提高自由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管理不僅要整體服務學生,同時要使促進學生學習的專家,個體權益的捍衛者、個性化環境的倡導者。

3.4 針對留學生建立相互交流平臺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留學生教育發展迅速,1991年在華外國留學生首次超過萬人,2000年增加到5萬到如今2010年全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總數首次突破26萬人。⑦外國留學生也是高校文化建設的一種寶貴資源,他是打開在校大學生眼界和開放性思維最便宜高效的途徑之一。我國學生事務管理不僅要提供國際化的服務,同時更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尺來衡量,在為留學生提供優異的住宿條件或可選擇住宿環境,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為他們提供在中國家庭里的生活機會,以使來華留學生更全面的了解中國文化。

在全球化和高校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的結構不再單一化,學生對自己的多元文化發展和需求多樣化與日俱增。因此,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加快學生事務管理的師資隊伍和設置的專業化建設,在符合中國的國情、特色和人口結構的多元文化下,建立適合多元文化下的各國學生的平等、自由、多元發展下,促進學生發展和加強學生專業學習的學生事務管理。

注釋

①②鄭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20-28.

③ 王恩林.來華留學生教育發展研究.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學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36-237.

④⑤儲祖旺主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教程.科學出版社,2008.

篇4

關鍵詞:生物化學 緒論 興趣

生物化學是醫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于生物化學的相當一部分內容屬于微觀領域,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學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由于不十分清楚生物化學在整個醫學知識體系中的地位,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加之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探索精神缺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形成畏難情緒,影響學習效果。如何使醫學生對生物化學課產生興趣,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緒論課起著開宗明義和引領全局的作用,上好緒論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堅定學生學好課程的信心,提高教學效果。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高職高專相關醫學專業生物化學緒論課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密切聯系臨床及生活現象,認識生物化學的重要性

在介紹緒論部分時,首先,教師要高瞻遠矚地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質的學科,這是與其他醫學學科的根本不同之處。而其他很多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的。目前許多疾病的病因不完全明確,治療以控制和緩解癥狀為主,很難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其中腫瘤最為典型,外科手術治療或藥物保守治療,對絕大多數腫瘤疾病來說只能暫時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蝕,很難從根本上進行根治。這歸根到底是由于人類對調控腫瘤細胞的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還不很清楚。人類的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大多是緩解癥狀,要達到徹底治療需要從分子水平進一步研究其發病機制。因此,要消除人類之病痛、延長人類之生命,根本出發點還是在于了解生命的本質。如果物質代謝發生紊亂導致細胞中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功能的改變,出現相應的病理狀態,通過臨床生化指標的測定幫助疾病診斷。生物化學理論和方法在生物藥物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生物化學方法合成或從生物體分離、純化所得生物藥物,具有藥效高、副作用小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生活中的現象原理也是與生物化學密切相關,如“三鹿奶粉”事件;節食減肥可能會造成頭暈、出冷汗甚至休克;糖尿病人呈現的三多一少癥狀,都有待我們通過生物化學的學習來解釋這些現象。緒論課講解中通過相關臨床知識的導入和對生活中可感知的現象探討,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二、講述生物化學發展史中的科學家事跡,激發學生學好生物化學的激情

講述生物化學發展歷程的三個階段的主要研究內容:從以物質組成結構為主的描述生物化學,到以物質代謝與調節為主的動態生物化學,再到以功能與應用為主的機能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發展的三階段同時也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介紹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的工作和事跡。介紹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提出的歷史背景與實驗依據,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認識到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歸納的重要性。偉大的科學發現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好奇心是科學發現重要的動力之一,日裔美國科學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于1962年在水母中發現了綠色熒光蛋白而分享了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而他在少年時由于原子彈在他故鄉爆炸,他曾數周失明。他不追逐功名利祿,低調而勤奮,直到80歲仍堅持科學研究。教師通過講述科學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勵學生奮發圖強,激發他們對生物化學的濃厚興趣。

三、勾勒生物化學研究內容,引領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緒論課是建立新課程整體觀念的起步,在教學內容上起著統領全書的作用。因此,緒論課要為學生建構生物化學課程知識框架,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課程的整體輪廓,明確課程的研究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醫學高職高專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四個模塊:生物體物質組成、性質、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節;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專題生物化學(肝臟生物化學)。參照教材目錄給學生分析四部分內容,生物分子的組成、性質、結構與功能(核酸和蛋白質)是理解的難點;物質代謝及其調控是學習的重點;遺傳信息的傳遞表達以自學為主;以肝臟生物化學為代表理解特殊器官的代謝特點。同時結合專業特點,分析各個章節的主要內容與專業技能關系。通過勾勒課程的研究內容脈絡,使生物化學課程內容既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又有專業針對性。有了課程內容的明晰框架,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消除了學生對課程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四、介紹生物化學的學習方法,堅定學生學好生物化學的信心

對緒論課而言,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正是其教學要求之所在。生物化學本身是一門具有系統性的學科,是從有機化學和生理學發展起來的,內容抽象、復雜,所以在學習生物化學時,必須了解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等相關學科并將它們結合起來學習。而高職高專相關醫學專業大多在大一開始,有的專業與解剖生理學同時開設,護理專業在第一學期就已開始,這些課程背景的缺失,使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尤其文科背景的學生常會感到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適當穿插相關課程內容,讓學生能融會貫通。生物化學是一門記憶與理解并重的學科,更強調理解性記憶。學習時以生理功能為主線,側重生物分子的結構特點與功能的關系,代謝過程與功能的關系,無需過多糾結于物質的具體結構與反應式,要學會抓住要點,歸納總結。另外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即及時復習鞏固。由于課時較少,課堂內容容量大,需要學生及時復習,才能抓住重點,解決難點,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要將緒論課講好了,教師必須對整本教材進行宏觀把握和微觀調控,這樣講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收放自如;采取多種講課技巧,才能更加吸引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緒論課的學習使學生明確生物化學“是什么”“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么學”。精彩的緒論講解可以引導學生消除顧慮,激發學習興趣,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篇5

[關鍵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臨床醫學;學習興趣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醫學科學中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1,2]。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大部分醫科大學學生認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醫科大學中最難的一門課程,比較難學。經過多年的教學觀察和問卷調查,覺得學生之所以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習的興趣不高及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薄弱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化學與生物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醫科大學學生的化學和生物學基礎一般都較弱,特別是有些專業招生是文理兼收的,如護理專業,衛管專業等。他們的理科基礎就更薄弱。而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代謝章節的學習過程中涉及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反應。這些化合物和反應的名稱是學生很少見到過的,在這種情況下要記住并理解這些化合物及化學反應對學生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在遺傳信息傳遞的內容中,不僅涉及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和復雜的反應,也會涉及生物學的內容,比如病毒、線蟲、細菌等等,而學生對這些物種都不太熟悉。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領域,比如:表觀遺傳學、生物信息學等。尤其是生物信息學更需要一些計算機、數學和統計學等知識。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格外的困難。此外還有復雜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都讓學生感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學習十分困難。

二、學生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我們通過調查發現,部分臨床專業的學生認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這門課只是基礎課。他們將來畢業主要是做醫生和護士,而不是從事科學研究,并且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不大,不象專業課那么重要,片面的認為只要專業課好就行,把基礎課放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因此,對生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三、教學方法單一,理論與臨床脫節

隨著招生人數的增加,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教學課時減少,尤其是實驗課時的減少較為明顯,這些都使得教師沒有時間進行基礎知識與臨床疾病關系的討論。結果使學生覺得生化和分子是化學課程或者是生物學科的課程,與醫學科學關系不大。長此以往喪失了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興趣。

然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對其重要性的認識,并且在教學中結合臨床醫學培養學生學習該學科的興趣和動力。如何做好臨床和該學科的結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回顧歷史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醫學發展史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對醫學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歷年來的諾貝爾獲獎情況中可以知道,許多重大的醫學發現都是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比如:蛋白質、核酸方面的研究、維生素B1、維生素K等的發現、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謝闡述、染色體理論的建立、胰島素的發現、糖代謝的研究、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蛋白質測序技術、DNA測序技術、PCR技術、基因定點突變技術、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RNA干擾現象的發現等等都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3]。這些重大發現為醫學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而使醫學科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一頁――分子醫學時代。通過這些重大事件的講解,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醫學科學中的重要性,并且激起學生利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探討生命現象的興趣。

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與疾病的發病機制

幾乎所有的疾病發病都能追尋到其發病的分子機制,而這一點正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內容之一。教師可以在授課是結合這一點,利用學科知識來解釋一些常見病的發病機制,從而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學科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培養其學習興趣。對于學生覺得最難學習的代謝來說,可以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所學的代謝知識來解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糖尿病是胰島素缺乏引起的血糖升高,進而導致代謝紊亂,出現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那么為什么胰島素缺乏會出現這些情況呢?我們可以從剛剛學過的胰島素對糖代謝、脂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調節及三大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來解釋其發病。胰島素缺乏時,機體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只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供能。這樣就導致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導致饑渴感滲透性利尿,因而多飲、多食和多尿;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加強導致消瘦[4]。盡管學生沒有學習過糖尿病的知識,但通過簡單臨床背景知識的介紹,然后運用所學習的物質代謝知識,很容易使學生理解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這既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其學習興趣。

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不僅能夠解釋疾病的發病機制,也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得到體現。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對一些常見疾病診斷和治療介紹,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本學科在醫學科學中的重要性及培養其應用本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比如常見的乙型肝炎診斷,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過本學科最常用的技術熒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術來檢測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含量,而血清谷丙轉氨酶可以判斷患者肝臟是否收到損害。因為谷丙轉氨酶在干肝臟細胞中的含量最高,當肝臟細胞受損傷時,該酶就釋放入學,從而導致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3]。這樣學生就能夠認識到PCR技術及一些基本知識在醫學診斷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還用于理解疾病的治療措施。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建立了許多新的治療手段,基因治療就是最好的例證。基因治療包括很多種,涉及許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包括:基因矯正、基因置入、基因敲除、反義DNA及RNA干擾等許多新技術。

四、通過病例討論增加和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興趣

在實驗教學或理論教學進行到一個階段,我們可以采取課堂討論的形式,利用一個階段學習的知識來認識一種或一類疾病,這樣既能夠加強學生對學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能夠學會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我們在學期結束曾經討論癌癥這一疾病。從癌癥的發病機制、診斷到治療都涉及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目前關于腫瘤發病機制的學說,主要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理論,即癌基因的過度表達或者抑癌基因低表達可能是腫瘤發病的基本原因。這樣我們就能夠熟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內容并能夠用于實踐。再如腫瘤的化學治療,許多抗腫瘤藥物,比如5-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都是堿基或核苷酸等的類似物。那么這些類似物為什么能夠治療腫瘤或者說殺死腫瘤細胞呢?這些藥物結構上與堿基或核苷酸類似可以通過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的來抑制核苷酸的合成或干擾DNA和RNA的功能[3]。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酶競爭性抑制、核苷酸的合成、DNA的復制和RNA轉錄以及細胞的生長繁殖等知識很好地運用在疾病的治療中。所有這些涉及了很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這樣我們能夠運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來認知腫瘤的發病機理及診斷治療等等。

五、臨床醫學貫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始終

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史到蛋白質與核酸、從物質代謝到遺傳信息傳遞、從分子生物學技術到細胞信號轉導都與臨床醫學有關。比如從乙醇能夠是蛋白質變性,認識到臨床使75%乙醇消毒的原理;從核酸的代謝,我們認識到核酸沒有營養價值;從膽固醇代謝,我們認識到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理;從基因突變認識到遺傳性疾病。我們在教學中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目標是學習醫學科學,始終把臨床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系起來不僅使學生認識到臨床醫學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在多年的教學中,學生一直反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較為難懂、并且枯燥無味的一門科。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及不斷實踐、總結、提高,我們認識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教學中通過與臨床醫學的形式多樣的結合,不僅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醫學科學中的重要性,并且培養了學生對本學科的極大興趣。我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通過不斷的摸索實踐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興趣,為我國的醫學教學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戴雙雙,婁桂予,高敏等。臨床醫學本科生物化學教學的設計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2):335-336.

[2]郭小芳,田智,周鋒等.醫學高校生物化學教學的探索.醫學教育探索[J].2010;9(9):1199-1200.

[3]查錫良主編.生物化學[M].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4]高谷,馬建華.代謝組學的研究進展及在糖尿病中的應用.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J].2010;30(2):126-128.

篇6

在推進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方面,了解科學史能幫助學生獲得自然科學的整體形象、人性的形象,對全面理解科學及與人文的關系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被科學史科創始人喬治.薩頓比喻為“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橋梁”。生物化學的發展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期間一代代科學家在追求真理和實踐的過程中,譜寫了一部動人的生物化學發展史,展示了科學家多樣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課堂上,我們除了舉出物理學界的愛因斯坦除了在科學上成就巨大之外,還能拉一手好的小提琴。在生物化學歷史中,獨立建立了用于研究酶促反應動力學的Michaelis-Mentan方程的加拿大女科學家Mentan是另一個極好的例子。除了正常的生物化學科研工作之外,Mentan本人還是一位成功的音樂家和畫家,出版過個人音樂專輯并舉辦過個人畫展,具備了多方面的素質。

我們以這些科學史中前輩科學家的例子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心門,理科學生多加強一些人文素養的培養,鍛煉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對專業的學習和應用是百益而無一害的。此外,我們針對學生死讀書和過于依賴課本的舊習,為提高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和敢于質疑的創新意識,課堂上在講授知識點的同時,適時介紹該知識點的發現歷史和漸進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科學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一代代學者不斷突破窠臼,推陳出新的結果。如DNA結構這一部分,我們首先介紹了加拿大科學家Avery通過肺炎球菌感染實驗證實DNA為生物體遺傳物質并最終獲得國際學界認可的曲折過程,讓學生體會堅持真理和敢于質疑權威的重要性,而在討論由Watson和Crick建立的DNA雙螺旋結構時,介紹了兩位科學家由開始的三螺旋逐步過渡到雙螺旋的發現背景,強調前期富蘭克林等科學家的X-射線衍射結果對他們構建DNA雙螺旋結構的支撐作用,讓學生感受到任何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和創新的產物。

二、強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提升學生自信心

篇7

關鍵詞:生物化學;理論;教學;改革

一、引言

生物化學是融入了化學、普通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課程,是生命科學的專業基礎課程,其多學科融合及知識迅速更新的特點使得生物化學的教學難度越來越大。生物化學理論性強,其概念抽象、名字繁多、系統復雜,堪稱生物學科中最抽象、最難懂的學科之一,而傳統的生物化學理論教學內容相對單一、陳舊,跟不上生物化學學習的發展,因此,為了提高生物化學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需要順應學科發展的趨勢,同時在教學中逐步改革生物化學理論教學。

二、生物化學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知識的陳舊性

目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大部分是教材上的內容,這時由于教師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沒有過各種途徑及時地查找、更新知識,把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有始終把握住最前沿的信息,并將其很好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才使學習掌握其真正的價值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才有價值。所以說,很多情況下,學生掌握的僅僅是傳統理論,而沒有跟上學科的發展。

(2)授課方式的低效性

目前,普遍的教學方法是以教材為依托,按照大綱要求的內容,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將教材內容講解,這種授課方式,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夠,因此雖然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教學效果不明顯。

(3)授課內容的局限性

傳統的生物化學理論教學模式是一種純粹的理論傳播,是依照教科書的內容,按部就班的教學的過程,但生物化學是融入了化學、普通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的基本理論課程,其對學生的綜合知識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這樣就使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

(4)考核方式的單一性

當前,普遍的考核方式是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考試,這樣不僅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助長了學生為考試而學習的錯誤學習態度。

三、生物化學理論教學的改革

(1)教學內容的改革

由于生物化學知識囊括了整個生命體的化學物質組成和變化的內容,而教學課時有限,因此,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更高層次的生物化學知識,需要有機的選擇生物化學教學內容,首先,在講解課本內容時,適當的延伸生物科學發展情況,同時提出學生感興趣并能互動的問題,這樣既可以貼近當代科技的發展,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深刻的印象,便于長期記憶。其次,盡量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講授生物化學中的重要特異性教學內容。最后,舉辦趣味性競賽或辯論會。

(2)教學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單調而且乏味,因此,需要提倡新形勢下的生物化學教學方式如下:首先,應結合生活實際案例和學生專業知識背景,開展講解式、引導式、啟發式、舉例式等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其次,不要照本宣科,應將課本上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將書本上的點狀知識結構形成線形知識結構或網狀知識結構,加深記憶;再者,針對學生知識面的實際,適時開展互動交流式教學,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理解與應用,開闊學生的思維;最后,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就心理,開展任務驅動式或競賽式教學。總之,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既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開拓新的思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手段的改革

目前,常見的現代教學手段主要有多媒體教學、示教片教學、實驗教學、網絡教學等。其中,多媒體教學實現了多樣化文字和圖片的展現,這不僅有利于突出重點和難點,還能調動學生的感官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較長時間的學習注意力,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率,同時還使授課方式更為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授課的大量板書時間,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量。

篇8

    生物化學課程的內容涉及學科門類較多、概念抽象,即使是生物專業的學生也感到理解難、記憶難、掌握難,更何況是基礎生物學知識相對缺乏的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的學生,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學生,知識的起點普遍偏低,容易導致與兩個專業的實際相脫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甚至產生畏懼和排斥情緒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盡可能地掌握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生物化學知識,真正對其專業學習有幫助是生物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改革的內容與方式

    1.修訂教學大綱

    作為一所普通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圍繞的是結合地方特色,培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化學與應用化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目標也不相同。因此,作為指導性文件的教學大綱應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擬定不同的教學大綱。具體體現在教學內容、課時分配以及教學進度、教學深度、教學重點和難點等方面。

    2.教學內容的改革

    構建適合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特點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內容,應盡量避免已學知識的重復。兩個專業的學生由于基礎生物學知識相對缺乏,在學習中易出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基礎生物學知識可為學生提供學習生物化學的基本背景性材料,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化學專業教學重點在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性質和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控和現代化學技術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對應用化學專業還需要講授生物化學知識在工業、農業、醫藥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構建一個既有聯系又體現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特色,以適應不同專業學生的生物化學教學知識體系。

    3.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與人才培養質量相關聯。目前,不少學校的生物化學教學工作者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獲得了一些經驗。結合地方高校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的實際和特點,認真研究教學方法,以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廣泛參與的積極性。第一,注意理論結合實際,用生物化學的知識來解釋和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將教學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把學到的生物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針對化學和應用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生活案例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學生對枯燥、抽象的基本概念和代謝途徑的理解,同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并強化了記憶。第二,采用啟發式、對比式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穿插講解與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相關的生物化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啟發學生自主思考來理解教學內容,并用形象直觀的比喻幫助學生對抽象概念和機理的理解。此外,由于生物化學知識的邏輯推理性強,需要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對比和總結。第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隨著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運用,多媒體已成為各高校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將枯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抽象的體內代謝變化規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直觀生動地展現出來,讓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具體、更清晰。

篇9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048-02

隨著生物化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生物技術基礎學科的生物化學,正在與許多傳統工業學科不斷交叉滲透。對于化學工程工科學生,掌握學習基礎的生物化學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還可以通過專業滲透交叉,開拓視野和思路,促進本專業的學習。[1]目前,生物化學在化學工程相關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中被設為必修課或選修課。[2]由于該課程不是專業主干課程,教學課時較少,而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較多,研究體系復雜。如果教師教法單一,極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3]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課時內,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達到掌握該學科的基礎知識的目的。據此,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多種教學方法在化工學科生物化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總結。

一、突出化工特點,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在實踐教學中發現,由于生物化學不是化工學科的專業主干課程,因此化工科學生通常認為該學科與自身專業聯系不緊密,用處不大,因而興趣不高。此外,傳統的化工學科對生物技術應用的學習內容非常有限,也進一步限制了學生對生物化學的了解和求知欲。這些不利因素都不同程度影響了生物化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4]為了消除誤解,激發學習興趣,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一方面通過對傳統化工產品的生物技術改造案例進行分析,改變學生的固有觀念;另一方面通過對生物化工領域的前沿發展進行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各個章節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將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和化工技術產品進行聯系,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相關的基礎知識,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生物化學的理解和應用。如在糖代謝一章的學習中,可以將其與生物能源技術燃料乙醇的生產進行聯系,不僅闡明了乙醇的生產原理,也加深了學生對糖代謝的學習理解。

二、理論聯系實踐,加深概念理解

生物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的學科,根據生化知識可解釋實際生活中的許多現象。[5]因此,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生活中的常識、案例和生物化學基礎理論相結合,通過觀察生活現象,提出問題,引出答案的順序,一步步將學生引入課題內容,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集中精神,保證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如在介紹酶的抑制時,提出了日常生活中吃菠蘿用鹽水泡的現象,通過對現象的解釋,引入了酶抑制的學習內容,進而對抑制的分類、特征、動力學特性等深入闡述,使學生能夠連貫地深入學習,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再比如,提出吃糖發胖的日常生活現象,引出糖代謝和脂肪代謝的關聯,進一步通過物質轉化的具體反應式,使現象與本質相關聯,促進了學習和教學的效果。這一方法可以在不同的章節學習中加以利用,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采用多元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教師應一方面從興趣點出發,對認識結構重新構建,以便于學生循序漸進,便于理解;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尋找生活中生物化學的范例,嘗試用學到的知識來解釋分析。[6]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幽默的語言進行啟發誘導,結合案例、圖片、視頻等資料,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極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保證了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

四、多種記憶方法,促進理解和記憶

生物化學的內容繁多,記憶點眾多,很容易遺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反映內容多、記憶難。因此,嘗試采用多種記憶方法,會有助于記憶和理解。[7]如在記憶氨基酸時,可以將其記憶為“一家寫兩三本書來”,其對應的氨基酸即為:一(異亮氨酸)、家(甲硫氨酸)、寫(纈氨酸)、兩(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書(蘇氨酸)、來(賴氨酸),學生在課堂上就記憶深刻。此外,在教學中,利用比較法也可使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條理化,利于學生記憶。如糖的EMP途徑和糖異生途徑,兩條路徑各有異同,通過將不同的三部反應進行重點掌握,進而比較兩條路徑的異同點,可以使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

五、課后及時總結,做到重點突出

由于工科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生物化學的內容應當有一定的側重點。由于學生不擅于總結,往往感覺需要記憶的內容過多,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為此,在教學中不僅要突出重點,課后更應該及時總結,將每章節的內容進行分類,使學生明確哪些需要記憶,哪些要求熟練掌握,哪些是了解的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更強,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目標。此外,通過適當的習題訓練,進一步突出重點,降低學生對學習的畏難感,同時對學習的內容的理解和應用都進一步加深,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六、多媒體及網絡輔助,使教學生動化

目前,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它可以使視覺、聽覺有機結合起來,極大豐富了教學手段,更能被學生與教師認同。在生物化學教學中,許多結構式、三維空間結構等利用動態立體圖像,形象、生動、直觀反應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8]另外,通過鄭州大學校園網的網絡教評系統,可以及時地反饋教學和評學的信息,實現了教學互動,不僅加深了師生間了解,增進了友誼,而且學生的觀點、困惑等也可以及時掌握,促進對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和改進。

七、結合專業背景,科研促進教學

在化工學科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可以結合化工院系科研的情況,將其與教學內容進行補充。目前,生物化工領域的科研成果較多,這些內容都和生物化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生物煉制領域中,生物轉化技術方興未艾,其在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精細化工新產品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當前科研的熱點,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生物化學教學的案例和材料,通過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科研的向往。[9]

綜上所述,生物化學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其最終是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真正學習到生物化學的課程知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沒有人可以確定最佳的教學方法,只能通過不斷探索,因材施教,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并不斷改革創新,才能不斷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歐陽嘉.非生物相關類專業生物化學課教學特點與教學方法探析[J].化工高等教育,2007,(6):56-57.

[2]洪桂云.工科院校生物化學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教文匯,2010,(9):98.

[3]雷呈.案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和評價[J].高師理科學刊,2011,31(5):107-109.

[4]張根林,易麗娟,孫萍.化工科特色生物化學教學體系的改革途徑探討[J].化工高等教育,2011,4:74-77.

[5]劉興寬.改革生物化學教學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J].科技信息,2009,33:802.

[6]石玉榮,梅傳忠,武文娟等.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96-97.

[7]楊金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生物化學課堂教學效果[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0-21.

[8]胡玉萍.多種教學方法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5):2522-2523.

篇10

【關鍵詞】生物化學;微信平臺;教學應用

生物化學是醫學類院校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學科,在臨床醫學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但由于該課程理論抽象、概念繁多以及代謝反應錯綜復雜的特點一直是生物化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1]。目前醫學類生物化學教材內容有所刪減,根據安徽中醫藥大學臨床專業學生的掌握水平來看,仍未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面對教學難題,教學改革的重點不僅是教材內容本身,而應適當考慮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1目前生物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生物化學是安徽中醫藥大學臨床各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在臨床和科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生物化學的學科特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存在抵觸和懼怕。目前安徽中醫藥大學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如下:(1)學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我校臨床專業實行文理科招生,學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其中文科學生的化學三基知識大多停留在初中階段,導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難以統一。(2)學生認知程度不足。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普遍對該門課程認知程度不足,生物化學的重要性尚未充分體現,學生并未把生物化學和臨床實踐有效連接起來。(3)教學形式單一。目前我校生物化學理論教學仍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未充分調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4)教學學時不足。我校臨床專業生物化學理論教學僅有40學時,在這種學時較少的情況下,授課教師只能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5)課程銜接不充分。其它醫學相關課程與生物化學存在廣泛的聯系,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生物化學前具備一定的醫用化學等知識。但由于部分文科學生基礎薄弱等多種原因,在學習生物化學之前,對醫學相關課程特別是醫用化學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夠。(6)缺乏師生交流。授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少,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遇到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挫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2微信平臺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微信是一款具有支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傳送,具有多人群聊、實時交流功能的特色手機應用軟件[2]。隨著微信平臺在大學生中的普及,在高校各學科教學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給高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彼此交流、共享知識的新的輔學習平臺。它是移動學習和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的一項新技術,是一種易于接受的輔助教學手段[3]。授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與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通過微信平臺傳送到學生手機終端。學生可以隨時進行課下學習,解決問題,充分實現師生互動交流,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創新。

2.1課前建立資源庫,充分準備教學內容

上課一周前,組建授課班級微信群,推送相關學習材料(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件、知識點總結、自主學習任務單、同步習題等),讓學生對即將所學內容進行充分預習。學生通過教材、圖書館、網絡等多種途徑完成學習材料,并在上課前將預習情況通過微信反饋給授課教師。授課教師對學生反饋的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和需要課堂教學重點講授的內容。同時,授課教師可以在微信平臺上傳、轉載有趣的相關病例討論資料、實時新聞、醫學前沿等,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習積極性,擴大學習廣度和深度,提高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度。

2.2互動式課堂教學

通過授課教師課前的學習材料以及授課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點講解后,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習結果在課堂教學中抓住重點,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提高學習效果。這種模式能讓學生與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交流,使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師生互動交流和探討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3課后交流反饋

通過微信平臺,學生課后學習中遇到困惑和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及時與授課教師及班級其它同學進行互動、討論,發揮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積極性。授課教師課后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檢查學生對所講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后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最后進行課堂小結與反思,及時優化教學方法、方式,努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授課教師在每章教學結束后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在線測試,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

3微信平臺應用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灌輸式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理解能力、應用能力是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環境不斷優化,在生物化學課程改革過程中,只要合理設計,以手機為媒介的微信互動必然成為高效的教學輔助工具,發揮積極的作用[4]。

3.1傳統教學的有力補充

微信平臺的應用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一個有力的補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我校生物化學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在傳統的講授方式中,授課教師在課堂上機械的向學生灌輸生物化學的知識點,學生并未完全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也不可能把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融會貫通。利用微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學習,它與傳統教學相輔相成,是傳統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

3.2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微信平臺是目前學生非常喜愛并經常使用的網絡交流平臺,以此平臺輔助生物化學教學,學生樂于接受。從傳統的“教師-教材-學生”轉變為新型的“教師-教材-微信-學生”,學生可以通過微信,下載到與生物化學相關的材料進行輔助學習。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獲得有限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又可以通過微信獲取更多的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將有助于學生將教學重點掌握的更牢,教學難點理解得更加透徹,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授課教師由“主導者”轉變為“合作者”。

3.3加強師生交流溝通,構建教學輔助平臺

教學過程是情感過程和認知過程的統一。融洽的師生感情有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并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目前,授課教師課下很少與學生當面交流并答疑解惑。學生遇到的問題如果未能及時解答,會影響學習該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效果。微信平臺作為共同語言把授課教師與學生聯系起來,通過微信聊天、朋友圈等進行交流和溝通,拉近了師生距離,建立了良好的師生感情,使授課教師的角色由單純的老師轉變為老師和朋友,得到了學生的廣泛支持,通過授課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對教學目標的圓滿完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授課教師也能及時反思教學過程,改變教學策略,以此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3.4促進教師教學水平逐步提高

在以微信平臺為輔助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進一步增加,他們會提出更多的專業問題,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拓寬知識領域,并及時掌握生物化學的最新理論和研究成果。通過微信平臺向學生介紹生物化學方向的重大進展。例如,體細胞克隆的流程,干細胞的研究進展等。這些資料給學生打開了一扇窺視生物化學前沿的窗口。微信平臺也是自由、平等的社交平臺,學生可表達自己對授課教師的喜愛和肯定,同時學生也可以向授課教師提出一些教學上的建議或意見,授課教師可以實時的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地進行反思。這樣授課教師將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網絡教學平臺應用展望

微信教學平臺輔助教學創造了一個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了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互補,正逐漸成為高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5]。授課教師應該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掌握更多的網絡新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盡快適應新媒體時代教學的挑戰。如何能更好地發揮授課教師在微信平臺輔助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建立更加合理的、完善的、操作性強的網上作業、網上測試、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等,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俊濤,郭睿,劉志貞,等.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背景下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6):452-455.

[2]宋澤.微信、QQ網絡平臺在影像診斷學課外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3):55-56.

[3]王萍.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4(5):88-95.

[4]鄭君芳,賀俊崎.微信平臺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價值的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