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9: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F30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050-03
(一)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受不同生產力水平的主要影響,農業現代化有著不同的科學內涵。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是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和市場化。與之對應的是,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生產技術、生產裝備和手段現代化與農業經濟結構和經營管理現代化的綜合體現,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綜合性發展的概念。農業現代化強調的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和轉化,所以它的特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業生產設施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農業經營方式產業化、農業服務社會化、農業生產績效高優化、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農業勞動者知識化、農村生活現代化等。
(二)農村城鎮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從人口、社會、經濟等不同的角度,關于農村城鎮化的定義各有不同。筆者認為,農村城鎮化主要是從主體角度來分析和評價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農村地域轉化為城鎮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農村價值觀念轉化為城鎮價值觀念,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鎮生活方式的過程和程度。農村城鎮化的特征主要體現為:一是時間特征,農村城鎮化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綜合過程,表現為過程和階段的統一,以漸進、漸變為主;二是空間特征,表現為城鎮結合,以鎮為主;三是就業特征,表現為亦工亦農,以非農就業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現為亦村亦城,以城鎮生活觀念和方式為主。
二、徐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狀況及關系
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徐州農業發展的目標和基本方向,也是決定和影響徐州農村城鎮化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歷史統計數據查詢和分析,得出徐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發展關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農業機耕面積、機播面積、農業電氣化和農業機械總動力在逐年增加,導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農業人口的比例逐年減少,從而促使農業人口也在逐年減少,但由此帶來的第一產業產值在逐年增加。這些都為徐州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必需的物質、經濟和人力資源基礎。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生產效率也是影響農村城鎮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區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關鍵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積。由于總耕地面積基本不變甚至變小,就只有通過大量減少農業人口來得以實現,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和城鎮化發展。
通過歷史數據分析,得出徐州農村城鎮化率與第一產業水平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農業人口比重法統計出的徐州農村城鎮化率Y從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遞增比較平緩,每年遞增不到1.0個百分點,比較符合城鎮化發展的科學規律。同時也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占GDP的比率雖然呈遞減狀態,但不等于第一產業對城鎮化的影響是負向的。第一產業占GDP的比率呈遞減趨勢,只能反映第一產業在經濟上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確實在減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產業對城鎮化發展的貢獻增長。
三、徐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相關性分析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都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不可少的路徑和方式。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和相互發展。首先,農業現代化是城鎮化發展的基本動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和制約,必須要考慮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狀況,兩者的聯系是農村城鎮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種聯系的基礎。其次,農村城鎮化又是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器,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條件依托。
(一)農業現代化對農村城鎮化的作用
1.農業現代化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大量的農業產品。農業現代化提供的產品既有食物產品,也有原料產品。不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如何變化,人們對農業的依賴程度始終是100%,農村城鎮化對農業發展的依賴程度同樣是100%,沒有農業發展作為基礎,農村城鎮化只能化為空談。
2.農業現代化為農村城鎮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農村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的首要因素。城鎮人口、農村勞動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農村就業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反映出農村剩余勞動力呈逐年上升勢態。城鎮人口的增長,一方面來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長,另一方面主要來源于農村人口的轉移,即部分農業勞動力轉移到了城鎮。以2005年為例,徐州地區總人口為925.31萬,比1990年上升了近15%;農村勞動力人口為348萬,比1990年上升了9%;而農村就業人口為182.63萬,比1990年下降了約27%,與此相對應,農村剩余勞動力從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就業人口的減少與剩余勞動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農業現代化水平越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就越高,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力就越少,能夠釋放出的農業勞動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鎮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規模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和城鎮所致。但是,受多種綜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徐州城鎮勞動力供大于求,導致農業在勞動力要素上對城鎮化的制約作用表現得不是很突出。
3.農業現代化可以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資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是農村城鎮化的重要依托。城鎮建設所占用的土地,大都來自農業用地,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犧牲了農業用地來謀求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因為多數城鎮都建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之處,而這些地方往往是農業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區土地總面積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積為184.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積增長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0.3%,這都是以犧牲農業用地為代價的。其次,農業發展以多種形式和渠道為城鎮化提供資金。農業向現代化發展,帶來的變化是農業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農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觀念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們除了必要的農業消費,更多的資金用在建房、購房、教育、興辦產業、到城鎮謀發展等多種渠道上。根據中國的實情,國家還難以對農村城鎮化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要推進城鎮化發展的步伐,靠的主要還是農民,農民是農村城鎮化的投資主體,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主體。
(二)農村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作用
1.農村城鎮化可以吸納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受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科技投入能力低、農民對農業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區情況亦是如此。其中,農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而農民收入主要取決于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積、農業生產力水平、農民總收入和農業總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農村勞動力過多導致農業勞動生產效率偏低,農業人口過多導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加快農村城鎮化的建設步伐,穩步地大量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減少農業人口數量,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技術的變遷,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農村城鎮化能夠擴大農產品市場空間,促進農業的商品化和市場化。徐州是農業大市,其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市場化。要依靠市場來引導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發展。從美國農業發展的經驗看,市場化始終是主流,而企業化是其主要形式。農業是個特殊產業,政府應該干預市場失靈,而不應該干預農戶。政府應加強正確的市場導向,通過農村城鎮化為農業帶來更多的農產品市場信息,從而從多渠道多層面來引導農業生產。另外,農村城鎮化的推進會帶來城鎮人口的增加,促進與農業相關產業的擴張,會大大增強對農產品的需求,為農產品貿易提供寬廣的平臺和空間。
3.農村城鎮化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高級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根本任務就是對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進,而生產方式的調整,必然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村從單一的農業經濟,向農村工業、農村第三產業等綜合性經濟轉化,農業致富的渠道也從單一的農業,轉向以農為本、以工促農、以商富農。推進農村城鎮化,可以從更多渠道籌集農業資本,解決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同時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民致富的步伐。農業結構的調整會給農業生產釋放出更大的空間,促使農業生產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即收入彈性大的農產品在農業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增大。農貿市場、城鎮居民對農產品高追求,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市場導向,吸引農民生產、銷售收入彈性大的高檔、高品質產品,促進農民增收。
4.農村城鎮化能夠拉動農業經營向規模化發展,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打牢基礎。以高技術、高效率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要求農業經營必須走向規模化,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更好地應用高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如果不改變農村以戶為單位進行的小規模生產方式,農村經濟是很難出現規模經濟效應的,因為小規模經濟無法有效地讓農民增收。通過農村城鎮化,將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勞動力盡可能多地“釋放”出來,拓寬他們的就業方式和渠道,從而釋放出更多的土地等農村資源,為農業的集約生產創造條件,從而拉動農業經營向規模化發展。比如,銅山縣三堡鎮勝陽村,以木材加工產業為龍頭,通過整合產業結構,建設鄉村循環經濟,工業反哺農業,從政策上引導農民多方位就業創業,擴大農民增收渠道,從而成為徐州乃至蘇北地區經濟實力強、農民生活富裕、農村城鎮化推進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參考文獻:
[1]馮海發.農村城鎮化發展探索[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2]秦潤新.農村城鎮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3]姜愛林.論城鎮化的基本含義及其特征[J].大理學院學報,2003,(6).
篇2
關鍵詞:農業 現代化 現狀 對策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有近70%農業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使農業的發展局面有所改善,但依舊十分落后,距離現代化農業發展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想真正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首要的就是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注重探討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針對當前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找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一、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農民素質普遍較低,對農業知識了解較少
目前,我國有9億多農民,有一大部分的農民都是文盲和半文盲,其中小學程度和中學程度的人數占大部分比例,而高中以上程度的人數僅有很小的一部分。隨著現代化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也在隨著經濟的發展進步,對于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口素質的作用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農產品質量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都是以人為本,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夠有效促進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素質問題已經極大的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這對于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非常不利。
2.“重城輕鄉”觀念嚴重,制約了農村的城市化進程
當前,農村人口雖然占總人口的一大部分,但是農村的耕地資源卻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現代版的“孔雀東南飛”依舊沒有得到有效的緩和,大多數的農民認為僅僅依靠耕地來維持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大多數農村的青年勞動力都選擇了到城市打工,對于耕地并不重視,這種現象導致了農村的大量耕地處于荒蕪狀態下,沒有被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耕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也形成了桎梏。由于“重城輕鄉”的觀念,農村經濟的發展十分緩慢,難以形成特色農業的發展,對于向城市化方向發展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3.農業經營規模較小,專業化程度較低
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我國傳統農業發展的限制,導致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依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承包責任制,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土地承包,這樣就直接導致了農業經營大多以家庭為單位,規模比較小,對于想要發展特色農業有較大的難度。由于經營規模較小,農產品的種植比較分散,很難形成專業化的生產,從而導致了農業經營的專業化程度也十分的低,這對于我國緊缺的土地資源來說,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是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很難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和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
4.農業科技的進步難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對于農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農業發展的限制,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農業成果的研究雖然有較大的進步,但是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都還沒有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由于對農業發展欠缺一定的重視,基層的農科人員較少,相應的機構組織也不健全,難以建立起高素質的農業科技研究隊伍來促進農業的發展,這些都嚴重的阻礙了農業科技的發展應用,對于農業發展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二、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1.提高農民素質
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首要條件就是提高農民的素質,保證農民的素質能夠適應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當前政府要加強發展農村的職業技術教育,加大對高校農林專業學生的助學力度,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到農村去發展,以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的進步,為農業發展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經營主體,以極大的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同時,地方政府還要定期舉行農業發展研討會,為農民提供促進農業發展的科技之路,使農民可以實時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和農業政策,以更好的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農業發展的效率。
2.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
農業發展的主體是農民,針對當前農村勞動力大量離鄉的現狀,地方政府應當加大力度發展農村經濟,提供優厚的條件,吸引農村勞動力回歸家鄉,以有效促進農業的發展。政府還應當為農民種植耕地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有效的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使農民看到農業發展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同時,政府還應當不斷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農民在家鄉可以感受到和城市一樣的發展待遇,從而吸引農民專注于農業的發展,更好的提高農產品的產量。
3.發展大規模農業經營,提高農業發展的專業化程度
當前農業的發展,已經不是小規模農業經營可以適應的了,要想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就必須發展大規模的專業化農業經營,種植有特色的農產品,以形成農業發展的產業鏈,從而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只有專業化的農業經營,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所以,政府要實行有效的激勵政策,以激勵廣大農民承包大規模的土地發展特色農業,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4.促進農業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應用
農業科學技術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進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當前,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將前沿的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發展中去,以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農業科學技術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應用新的科學技術,才能夠促進農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形成特色化的產品,以促進農業向著現代化的方向更好的發展。
三、結束語
現代化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指日可待,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必然可以為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農業現代化的內涵、標準與特性[J]. 中國供銷商情. 2008.(03).
篇3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和不發達農業而言的。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就是傳統農業和不發達農業轉變到現達農業的過程。實際上,現代農業就是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方法武裝的農業。盡管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條件與情況不同,但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是基本共同的。具體表現在5個方面:一是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裝備和較高的投入水平與產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部門的支撐和效益相對較高的非農產業需求的支撐,并采用現代營銷方式,提高農產品商品率;三是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水平,如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等,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才能的農業勞動者,農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鄉一體化;四是農民組織結構的改善與優化,尤其是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較高的農產品加工增值率;五是具有良好的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并有著較高的資源轉化率。
二、什么是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包括哪幾方面?
農業現代化就是實現大地園林化、操作機械化、農田水利化、品種良種化、栽培科學化、飼養標準化和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可以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打破以小生產為特征的自然農業的局面;二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逐步取代笨拙落后的生產技術和傳統經驗;三是由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者從事農業,使勞動技能和創造力大為提高;四是在充分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比較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不斷挖掘土地和氣候資源的增產潛力;五是采用現代化的經營理念管理農業,實行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生產,充分發揮人類智慧的能動作用。
三、何謂立體農業?其主要類型有哪些?
立體農業,又稱層狀農業,是著重于開發利用垂直空間資源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主要內容有:根據不同生物物種的特性進行垂直空間的多層配置;自然資源的深度利用,主產品的多級、深度加工和副產品的循環利用;技術形態的多元復合等。立體農業分異基面和同基面兩種類型。異基面立體農業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條件下呈現出的農業布局差異。同基面立體農業指同一塊田地上的間混套作及兼養動物、微生物的立體種養系統。合理的立體農業能多項目、多層次、高效率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提高土地的綜合生產力,并且有利于生態平衡。
四、什么是現代生態農業?其基本內涵是什么?
現代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的復合體系,是按照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一種適應現代化生產和生活方式,既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又能合理利用資源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它以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為基礎,充分利用傳統農業的技術精華,保持持續增長的生產率、持續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續協調的農村生態環境以及持續利用保護的農業自然資源,實現高產、優質、高效、低耗之目的,逐步建立起一個采用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管理的農業綜合生產體系。
篇4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提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農業發展目標,迄今已經30多年。由于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個動態概念,其理論和實踐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均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經濟學、政治學與社會學等學科視野上對農業現代化內涵、農業現代化的演變歷程和農業現代化實現途徑等方面進行論述,也有部分學者利用中國數據對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進行了測度和評價。
農業現代化作為農業發展的過程,不但可以有效保證農民收入增加,而且作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結果,最終的動態均衡也將是農民充分享受農業現代化的成果。本文正是基于這個角度,研究農民收入和農業現代化之間的動態均衡關系。
理論與方法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處理平穩數據的方法——協整可用于檢驗經濟時間序列變量水平數據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格蘭杰因果檢驗則可用于確定時間序列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二者均要求時間序列變量具有平穩特征。因此在實證檢驗和建模之前首先檢驗時間序列變量的平穩性。
此后,要對數據進行協整分析。關于協整關系的檢驗,方法很多,主要有Engle——Granger兩步法、Johansen完全信息極大似然法、Mackinnon法、頻域非參數譜回歸法和Bays法。本文將以Johansen和MLE估計方法進行協整檢驗。
最后,對數據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協整關系是一種長期均衡穩定關系,但是這種關系并不一定構成因果關系。Granger(1988)指出,如果變量之間是協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個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協整情況下,任何原因的推斷將是無效的。
樣本說明
農業現代化帶來的農業生產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農民素質的提高、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與農用機械設備的改進。所以本文在農業現代化指標的測算中以農業生產主體——農民的素質、農業信息化和農業機械化三個指標作為衡量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構成。農民收入以農民純收入作為衡量指標。
由于以上四個指標的量綱不同,本文需要對它們進行無量綱處理。即每年的數值和1990—2006年間的均值作比較,得出農業機械總動力指數、農民素質指數和農業信息化指數、農民純收入指數。這樣農業現代化指數就等于農民素質指數、農業信息化指數和農業機械化指數之和。
農民收入和農業現代化的均衡分析
進行實證檢驗之前,對農業現代化指數(Lam)和農民純農業收入指數(Lnc)取對數。隨后對取對數的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并在單位根檢驗的基礎上進行協整檢驗,探索它們之間的均衡關系。
(一)檢驗變量序列的平穩性
采用ADF方法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的結果如表1。經過一階差分后所有序列的ADF值都小于1%臨界值,因此認為這些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序列。由于這些序列是不平穩的單位根過程,但其一階差分序列是平穩的,進一步對其進行長期協整關系檢驗。
(二)協整檢驗
采用Johansen特征根軌跡檢驗考察農業現代化指數和農民純農業收入指數之間的協整關系。通過表2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具有一個協整關系。這說明他們之間存在著長期關系。
(三)因果關系檢驗
對農業現代化是否顯著地影響農民純收入的增長,由表3可以看出:Lnc不是Lam的原因,它成立的概率為0.6767%。在1%的顯著水平下,原假設不成立,即Lnc是Lnc的原因。對于另外一個原假設——Lnc不是Lam的原因的概率為6.528%,在5%的顯著水平下,原假設成立,即Lnc的增長不顯著地影響Lam的增長。而在10%的顯著水平下,原假設不成立,即Lnc的增長顯著地影響Lam的增長。所以農業現代化的增長影響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的增長也顯著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二者互為因果關系。
結論
綜合以上實證結果,顯然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民收入之間穩定地存在著某種協同互動的均衡關系,農業現代化的波動與農民收入的波動總是高度密切相關的;農民收入是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原因,是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大力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所以,農業現代化與農民收入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協調發展的。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合理均會導致整個發展的不協調。在下一步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應該從作用機制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機理,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相關政策。
參考文獻:
1.周杰紅,黃祖輝.農業現代化評論綜述——內涵、標準與特性[J].農業經濟,2002(11)
篇5
關鍵詞: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技術路線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656(2009)10―0058―08
一個國家所走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是由其歷史背景和資源條件的客觀性所決定的。同樣,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應選擇什么道路,必須考慮中國的國情,它既要遵循世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把握時代特征和國情、資源稟賦,選擇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和技術路線,這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一、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經濟增長的速度不斷提高,科學技術不斷得到應用,農業經營理念不斷創新,農業發展趨勢看好。但是,從整體水平上看,中國農業發展的科技水平還不高,經營效率還較低,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農業的低水平生產力現狀。
(一)在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業資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發展
土地資源的充裕與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決定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實現難易程度的關鍵。據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1996年我國耕地總面積是1.301億公頃,到2006年底已降為1.218公頃。而在土地資源銳減的同時,我國人口增長卻很快,尤其是農村人口增長很快。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農村勞動力每年增加600多萬人,加上近年來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種措施保持耕地面積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積仍會呈現減少的趨勢。在耕地資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將嚴重制約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發展,也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順利實現。
2、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使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發展
首先,一家一戶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經濟力量單薄,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信息,對市場價格的不敏感挫傷了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使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十分緩慢。其次,一家一戶的小生產也難以使農業生產結構得以調整。由于地塊細碎、分散經營,農民信息渠道不暢,使許多農戶增收艱難。第三,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對農業生產難以進行科學經營管理,會造成農業固定資產的重復購置和低效率使用,從而加大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并嚴重阻礙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
3、農戶收入少、積累能力低,影響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進程
從世界農業現代化進程來看,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有賴于農民自己提供的資本積累。對于廣大農民來說,積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收入多少,而中國農戶固定資產微薄,積累極為有限,加上近些年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并不太高,農用生產資料和物價水平居高不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費差距又重新拉大。據牛若峰(2001年)等人的研究,如果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則城鄉居民收入(不考慮物價因素)之比,1978年為2.56:1,1982年為1.82:1,1994年最高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為2.65:1。根據我們的測算,2008年為3.38:1。由于我國農民收入不高,指望農戶拿出很多錢進行投資,來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不切實際的。
4、大量剩余勞動力存在影響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從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經驗來看,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高低與農業部門承受的人口壓力大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傳統農業要過渡到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是農業勞動力比重的下降和農村人口壓力的緩解。雖然改革三十年來,我國已有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到2006年我國已轉移農村勞動力2.1億人左右,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總量53100萬人,除去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13181萬人,全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還剩下5045萬人,但農業勞動力老齡化趨勢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農業普查公報,2006年末,全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中,41-50歲占23.1%,51歲以上占32.5%,40歲以上占到全部人數的一半以上,而這部分由于年齡較大,轉移非常困難。
5、農業科技進步難以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從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情況看,盡管在雜交水稻、轉基因抗蟲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領域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我國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從整體來講,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據農業部科教司提供的數據,2007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48%,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而農業科研財政投入占農業GDP比重僅為0.49%,低于1%的國際平均水平,不僅導致農業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明顯降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薄弱,又產生了原始性科技創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儲備的明顯不足等問題。
(二)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是一個漸進過程
農業現代化是從傳統農業逐步轉向現代農業的過程,它是動態的,不斷地采用現代農業科技和先進生產要素的過程。像我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基礎薄弱的國家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靠我們自己探索和試驗,加上我國大量的人口沉積在農業領域,造成農業就業比重過高,農戶土地經營規模過小,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等制約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都需要較長的時間。
1.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需要較長的過程
眾所周知,在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意味著從根本改變農民占我國人口大多數的局面,逐步把剩余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出來。根據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提供數據,2007年全國農業勞動人數占社會就業人員總數的比例在40.8%,要達到建國100年以后降到20%以下,每年至少需要減少0.4--0.5個百分點,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長時間的努力。
2.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需要較長的過程
按照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1994--1996年平均每個農業就業者創造的農業增加值為193美元(按1987年美元計算),美國約為中國的103倍,日本是中國的86倍。1979-1981年3年平均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中國為161美元(按1995年匯率計算),排在有數據的86個國家的第83位,屬最低國家之列;1996--1998年在有數據的115個國家中,中國為307美元(按1995年匯率計算),排在第95位。
2001年,農業勞動力人均生產谷物783公斤,僅為美國的7%、英國的20%、日本的18%;農業勞動力人均生產肉類126公斤,僅為美國的10%、英國的19%、日本的12%。
由此可見,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盡管我國的土地生產率已經不低,主要農產品單產超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勞動生產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因此,提高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并非易事,需要較長的過程。
3、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需要較長的時間
改革開放后,雖然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但國民經濟分配重工輕農、重城輕鄉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據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張忠法等人(2004年)的研究,1953--1978年的25年間,中央政府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差獲得收入總額達7000--8000億元。改革以后,中國城鄉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從1978年的2.57:1擴大到2008年的3.38:1。二是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已基本實現全面覆蓋,2002年全國農村養老覆蓋率僅為2.3%,大多數農村地區沒有實現養老保險。三是城鄉基礎設施差距擴大,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滯后于城市。據農業部統計,2004年全國仍有46%的村不通自來水,4%的村不通汽車,7%的村不通電話,相當多的農村沒有衛生廁所,沒有糞便無害化和污水處理設施。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城鄉關系,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較長的過程。
4、提高農民整體素質需要較長過程
據《中國農業年鑒》的統計,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專以上程度僅占1.06%,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學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占20%左右,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或者培訓的僅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只有0.13%。美國農民高中畢業的比例在20世紀70年代就達到了37%,大學畢業的比例達到5.3%。由此可見,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處于較低的水平。因此,培訓新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需要較長的過程。
二、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必須分地區、分階段、分層次推進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對傳統農業改造的程度不同,農業現代化不可能同步實現,只能分地區、分階段、分層次推進建設。
1.分地區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貌、資源、氣候和生產資源差異很大,農業生產顯示出明顯的區域特征,形成了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不同發展水平的經濟地帶。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推進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應該以發展區域農業經濟為突破口,圍繞農業部制訂(2008―2015年)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構建我國現代農業的區域平臺,按照“重點突出、梯度遞進”的原則,重點抓好東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的現代農業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中西部地區的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農業的比較優勢,基本形成合理的農業區域布局和產業分工,提高我國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
2.分階段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其內涵隨著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而變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現代化只有階段性目標,而沒有終極目標,即在不同時期應當有不同的階段目標,不同階段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征。經過近60年的努力,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發達省份已經基本實現了小康,這些省份的鄉鎮企業發展帶動了農業的發展,農產品商品率、農村城鎮化水平和就業水平都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它們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優越條件。而對于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從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的條件來看,有些處于起步階段,有些還沒有進入起步階段,無論是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民收入都與東部地區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東部地區要利用有利條件,可以考慮選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內容安排上,可以考慮同農村工業化與城鎮化有機結合,適時發展適度農業規模經營,進一步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和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為基本實現特色農業現代化創造積極條件。在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在建設內容安排上,應重點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適用農業技術,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切實提高林牧漁業的產值比重,發展鄉鎮企業,提高農村工業化水平,加強與東部地區聯合與協作,組織勞動力跨地區流動與轉移,對特別貧困地區農業發展應給予重點扶持。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的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和生態環境,為推進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創造積極條件。
3.分層次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
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地區會形成不同層次的農業發展水平,表現為不同的農業生產力水平、等級、規模等的差異,從現代化進程水平分析,存在著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層次等;從區位上劃分,存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農業;從勞動工具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的層次,有畜力農業、半機械化農業、機械化農業等;從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劃分,存在家庭經營、合作形式、國有農場、公司制農業、外資農業等不同生產組織形式,反應不同的農業生產層次,這就是農業發展的層次性。從區域的差異性出發,根據各地不同的農業發展層次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投入,要求不同的農業發展政策與之相適應。應根據各地不同農業發展的層次,建立一個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目標明確、手段適應的農業生產經營系統,對此系統加以調控與管理,通過優化配置其資源與投入要素的組合,實現各個層次的經濟均能最大化生產和更快增長。從而指導各地在推進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既要不失時機地促進層次提高,又要避免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盲目跨越層次發展,導致不應有的資源浪費與損失。
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戰略和技術路線
(一)實施戰略
1.實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的戰略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產品供給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首要目標和重要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從根本上來說要靠提高國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此,一方面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工作,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推進科技進步為重點,著力提高農作物單產水平,始終不懈地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把支農和惠農政策完全落實到農民身上,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同時,建立農業科技帶動農民增收的機制,通過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使用,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實現四個增收:一是加強農作物和糧食作物重大增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實現增產增收。二是加強農業節本增效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節
本增收。三是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增殖增收。四是加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和保護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持續增收。
2.實施農村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戰略
1978年開始的農村改革,使農村二、三產業迅速崛起,不僅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較多的啟動資金和廣闊的農產品消費市場,而且還吸納了農村大量勞動力,使農村勞動力得到轉移。這個事實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只有農村自身的工業化,才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資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因此,逐步實現城鄉統籌,使農村工業化必須與城市化結合進行,盡快拆除實際存在的城鄉壁壘,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鄉發展、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實現城鄉經濟社會良性互動。要讓鄉鎮企業逐步向工業園區集中,讓務工經商的離農的農業人口既離土又離鄉,引導土地合理流轉相對集中,實行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的產業化、專業化和社會化。使農業現代化跟上工業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終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3.實施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
借用工業的理念來發展現代農業:一是借鑒工業注重科技創新的理念,發揮農業技術創新對農業的帶動作用,在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引進新技術、新設施、新品種、新材料,加快對傳統農業的改造。二是借鑒工業資本運作的理念,拓寬農業的投融資渠道。三是借鑒工業重視組織形式的理念,培育現代農業的市場主體。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要特別注重推進農村組織形式創新,要特別注重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市場中介組織、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四是借鑒工業注重產品營銷的理念。運用工業中的現代營銷策略,多方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積極采用會展促銷、銷售、物流配送、連鎖經營、期貨交易等現代營銷手段和流通方式,使農產品盡快走出買方市場的困境,讓我國農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4.實施農業產業化與農民合作組織建設同步推進戰略
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過程。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的發展,反過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又促進了農業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體系,既要加強龍頭企業的建設,又要大力發展各種協會、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戶與市場的對接能力。在發展農民合作組織的同時,培育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等,使產業服務體系全面化、多元化,構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合作經濟體系。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產業化起帶動作用,是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基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又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平臺和有效的發展模式,兩者相互作用,相互推進。
5.實施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發展戰略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延長產業鏈,對生產、銷售、消費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連接和整合,拓展主要環節的覆蓋面,在每個主要環節追加資金和投入,吸納農業勞動力就業,增加每一個環節的附加值。農業的產業鏈條的延長和發展,一方面在農產品通過加工、銷售環節不斷增值的同時,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諸環節結成利益共同體,讓農民通過產業化鏈上的各個環節多層次獲利,不但增加了農戶的積累能力,又增強了農戶參與大市場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農業產業鏈條的拓展,促進了主導產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的就業領域,增加了農民的致富門路。
6.實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與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并重的戰略
發展現代農業須加快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但歸根到底是要依靠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注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同時,還要更加注重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培養,造就現代化的農業經營主體。在這方面,要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和任務,以滿足農民需求,讓農民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貼近農民、方便農民”為原則,以先進的理念教育農民,以豐富的內容培訓農民,以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農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務農民,大規模培養創業農民和新型農民,為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現代農民。
7.實施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義行為,要警惕某些發達國家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對先進技術的不合理利用,從而導致了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如過量使用石油產品、化肥、農藥等造成環境破壞、糧食減產等。有了前車之鑒,我國要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生態農作制的寶貴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吸取某些國家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失敗的教訓,使我國傳統的生態農作制與現代生產要素相結合,并賦予其新的內涵,走出有中國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技術路線
1.實施穩定小農、發展大農并舉的技術路線
在現階段,我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經營模式,適宜走的是一條將兩種農業經營模式并舉的新路。一方面,在堅持土地的集體所有即家庭聯產承包的前提下,穩定發展以小農家庭經營為基礎,走內涵式的小農集約經營的道路。即在小農家庭經營的前提下,通過增加生物技術(主要是良種良法)、農業設施(設施農業和農田水利設施)、物質和資金投入,引導小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集約化種養殖、高效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領域發展合作化經營,生產一些高附加值農產品,以達到盡可能擴大農業內部勞動力吸納率,提高農民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堅持土地的集體所有前提下實行多種形式土地流轉,實行有償轉讓土地,選擇國有集體農場、龍頭企業、種養殖專業大戶;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的大農經濟,走內涵式的大農集約經營的道路。在規模經營的前提下,通過增加物質和高新技術的投入,提高農業高新技術的支撐,降低勞動投入的比重,在高效種養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領域發展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采用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適度,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顯著的經營項目,以達到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高收入的目的。把加快對我國傳統農業改造,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作為發展我國大農經濟的主攻方向。其重點是要加快“三大轉型”:即向種養殖業與加工銷售農業一體化相結合的轉型,向種養殖業與觀光休閑農業的功能拓展相結合的轉型,向種養殖業與循環生態經濟相結合的轉型,實現四大升級:一是農業發展理念上由傳統農業的產中領域向現代農業的產前、產后、產后的產業鏈延伸升級,發展方式上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升級,發展策略上由傳統的農產品價格競爭向以質取勝的差別化品牌戰略升級,發展主體上由傳統農民向新型、經營型的現代農民升級。
2.實施以節省土地資源,實現土地替代為主,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重的技術路線
由于我國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所以,應更多地采用土地節約型技術,如推廣設施農業栽培技術、間套種技術、復種以及立體種養等集約用地技術。從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三大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對采用土地節約型技術更顯得緊迫和重要。強調土地節約型技術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勞動節約型技
術,以機械化、電氣化為標志的勞動節約型技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它與先進的節地技術相輔相成。如提高耕地復種指數是一項重要的節地型技術措施,但復種指數提高后將是農民的勞動強度加大,勞動季節性不足的矛盾更為凸顯,如沒有適宜的機械技術相配合也是難以為繼的。從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上看,目前尚不具備大規模推進節地型機械技術的條件,應選擇一些經濟條件和規模較好的沿海地區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率先推行農業機械技術,根據條件的成熟再向其他地區逐步轉移。因此,在技術選擇取向上,我國應堅持節地型技術和節勞型技術相結合,以節約土地型技術為主的技術路線。以土地替代和勞動替代相結合,在近期要在以土地替代和提高土地生產率為主的前提下,實行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重的策略。
3.實施開發人力資源的高就業、低成本的技術路線
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必須推行高就業和低成本的技術路線,實現高就業要靠兩條:一是拓展農業集約經營領域和范圍,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方面,要積極開拓農業產前、產后的服務領域,適當分流生產過程中過量投入的勞動力,另一方面是實行勞動集約和技術集約相結合,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和勞動力,發展高附加值種養產業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如優質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產養殖、食用菌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盡量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實現農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我國各地氣候、土壤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農畜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的優勢,應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三是加強農村綜合開’發,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與非農產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另外,農村的休閑觀光產業也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應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做好規劃,大力發展。
實現低成本發展農業路徑,具體辦法有:政府投資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提供其它公共物品;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推廣主要由政府組織和提供,讓農民免費或低償采用農業科研成果和技術服務;對農民種糧購買農用生產資料如良種、農機具購置、化肥、農藥給予直接補貼,并控制這些投入品的價格;對農民轉產、退耕還草、還林、還湖實行扶持政策,給予受損補貼或支持性補助。
高就業、低成本路線的關鍵在于開發人力資本。下功夫開發人力資本。這也是中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培養大量新型農民。要通過多種渠道增加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植農村科技示范大戶和種養殖專業大戶的計劃,并結合農民培訓工程的實施,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使他們的素質由體力型向智能型轉變,使大戶的隊伍更加壯大,形成“培訓大戶、大戶帶動農民”的運作模式,通過大戶在農村地區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
4.實施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技術路線
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就是使高新技術向傳統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領域迅速地滲透和擴散,使高新技術不斷地滲透到傳統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關聯環節,從而造成農業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農業科技產業不斷出現,農業關聯產業不斷擴大,形成和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農業產業鏈系統。
我們認為,在推進高新技術與我國農業經濟結合進程中,我們要努力發揚我國的生態農作制、再生能源、有機肥料等傳統農業的精華。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逐步建立“一業為主、多業互促、多級利用、良性循環”的生態經營模式;使有機肥料與新型肥料加工、沼氣能結合起來,形成新型的農業能源體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農業機械設備,形成小巧靈活多功能的農業機械化模式;并逐步使所有這些方面同生物工程以及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相結合。可以設想,我國農業的生態經營模式,如果進一步的同遺傳工程、良種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術相結合,與農業機械化和農業工程設施相結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術相結合,在體制上同農業產業化經營相結合,高新技術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將不可估量。因此,“生態農作制+生物工程(良種技術和轉基因技術)+農業工程(設施種養殖技術+農業機械化)+信息技術(因特網+農業專家系統)+農業產業化經營”將成為我國未來農業技術改造的模式。
參考文獻:
[1]楊萬江,現代農業發展階段及中國農業發展的國際比較[J],中國農村經濟,2001,(1):19―25。
[2]尹成杰,關于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的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8,(3):4―9。
[3]萬寶瑞,深化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認識[N],農民日報,2008―04―18,第三版;
[4]柯炳生,關于加強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若干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7,(2):18―23。
[5]劉志澄,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J],農業經濟問題,2007,(2):4―7。
[6]曹林奎等,中國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J],中國農學通報,2005,(7):78―83。
[7]盧良恕等,新時期中國農業發展與現代農業建設[J],中國工程科學,2004,(1):1―6。
[8]張德元,論小農集約經營[J],經濟學家,2004,(1):24―30。
篇6
關鍵詞 城鄉關系;“城鄉一體化”;城市化
1.在現實實踐基礎上,重新解讀有關城鄉發展問題的概念
縱觀我國社會發展的歷程,自從城市產生以來,城市與鄉村的關系問題始終是貫穿社會發展的主線。城市與鄉村即使在二元分割體制下一直都維持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政策的關注點不同,導致二者發展程度的差異。
“城鄉一體化”,通常指我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體制機制、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規劃上協調、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是對早期“城市化”內涵的具體化、明確化和時代化。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內涵發生了質變,“城鄉一體化”的提出無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內涵得以詮釋。“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問題、兩個方面,或者說一個題目、兩篇文章。既要注重在“鄉”字以外做文章,堅持推進城市地區的“城市化”、“工業化”,更要緊緊圍繞“鄉”字做文章,積極推動農村“城市化”、“工業化”。
2.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對策研究
(1)堅定不移地推進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發揮城市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中外城市發展史證明,大城市有著難以替代的規模效益、聚集效應和輻射功能。1在處理城鄉發展中,城市經濟改革發展應占主導地位,這是由城市化歷史的一般規律決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要繼續堅持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重點建設省轄市,帶動縣城的發展。“城鄉一體化”并不是要重農抑城,依然要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為城市建設提供勞動力。實際上,“膨脹病”和大城市并無必然聯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發展重點放在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上,放在提高城市質量、提高城市的現代化水平上。要轉移、壓縮、改造傳統產業,擴大先進產業與產品的創新與發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帶領中國經濟走向世界,走出一條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2)著眼整體規劃,統籌城鄉資源。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和布局是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前提。“城鄉一體化”是城鄉人口、技術、資本、資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相服務,逐步達到城鄉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上協調發展的過程,形成城鄉互動共進、融合發展的格局。
2.1 破除體制障礙,構建長效機制
總書記強調:“推進體制創新,是解決經濟社會諸多矛盾和問題的必由之路,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鄉二元體制長期存在的關鍵。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順利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措施增添動力和活力。立足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逐步建立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繼續深化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就業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規劃”向“城鄉規劃”轉變、金融組織向農村整合、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產業發展向農村輻射、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項目,加強事前指導、事中服務和事后問效,切實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
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它不僅對土地資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對農村社會穩定和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影響。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須在政府的主導作用下,堅持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遵循國家對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規律。1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農村,同時要健全耕地保,護制度,合理開發建設用地和非農產業用地等。
2.2 加大市場運作力度,實現城鄉產業均等化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理應是農村經濟的支撐,它是農村經濟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決定著農村經濟的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工商業為滿足城鄉人民需要提供各種消費品,工商業、服務業是城鄉積累資金的主要來源。我國實現社會主義農村農業現代化,必須大力發展多種產業。1)實地考察當地的能源、資源、勞動力、交通等因素,積極引導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在當地投資興業,逐步做大做強,適度發展企業群;2)根據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鼓勵城鄉居民探索建立投資有限公司,引導集聚社會資金建設農村;3)提高農村原有的農藥供藥商科學管理的能力;4)對農業實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農業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趨勢。建立以農業公司為主導,以廣大農民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 向,集產供銷、貿工農、農科教一體化的生產組織形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推動農業結構調整,而且農民可以通過自辦或入股農業公司成為企業股東。
參考文獻:
[1] 閻書欽. 從機械化到工業社會――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知識界對工業化內涵的闡釋[J]. 河北學刊,2008,(01).
[2] 李懷. “城中村”研究的三種視角[J]. 廣東社會科學,2006,(03).
[3] 張永誼. 切莫誤讀“城鄉一體化”[J]. 中國發展觀察,2010,(09).
篇7
關鍵詞:農村產業融合;就地城鎮化;路徑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資源環境的制約使得大中城市難以再承受大規模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同時,傳統的以大工業為推動力帶動農民“進城”為主的城鎮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農村病”愈發凸顯。在此雙重背景下,探索以農業自身發展為推動力,帶動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就地城鎮化,將成為新時期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亟待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農村產業融合與就地城鎮化的內涵
(一)農村產業融合的內涵
農村產業融合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通過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展農業產業鏈條和產業功能,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流通、農資銷售和農業休閑旅游等新興業態,借此推進農村產業協調發展和農業競爭力提升,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1]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中,一產是基礎,二產是水平,三產是引領,即農業為二三產業發展提品基礎,農產品的加工、特色農產品開發等第二產業通過對農產品的加工帶動一產的種植業和第三產的餐飲業、住宿業、旅游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現代服務產業、休閑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審計,增強了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后勁。可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與二、三產業共贏與發展的過程,是當前我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選擇。
(二)就地城鎮化的內涵
就地城鎮化是相對于農民的進城城鎮化而言的。在我國傳統城鎮化發展的實踐歷程中,主要形成了以鄉鎮工業帶動農民“離土不離鄉”的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和以城市大工業帶動農民“離土又離鄉”的進城城鎮化發展模式。農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遷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實現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但與20世紀80年代鄉鎮工業(與農業聯系較少的工業)帶動的農民“離土不離鄉”的就地城鎮化不同,這里所指的就地城鎮化是以農業、農村、農民的內生力量為依托,在不改變農業性質,不對外轉移農業人口的情況下,通過農業自身的縱向融合以及農業與工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的橫向融合發展,推動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就地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可見,這種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既能規避鄉鎮工業帶動就地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兼業、進廠不進城的半城鎮化現象,也能緩解進城城鎮化進程中農業拋荒、農村三留守等“農村病”以及交通擁堵、住房困難、環境污染和霧霾嚴重等“城市病”,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實現形式。從農村產業融合與就地城鎮化的內涵界定中不難發現,農村產業融合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實現形式,就地城鎮化是我國農村、農民的現代化,二者統一于我國的“三農”現代化。同時,農村產業融合本身也內涵了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農村產業融合所搭建的農業產業化、農業與工業融合、農業旅游業等新的產業體系既為就地城鎮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產業支撐和物質基礎,也為農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引擎。此外,農村的就地城鎮化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大量農民就地接近轉移就業也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人力和市場支撐。可見,農村產業融合與就地城鎮化不是單向的表征關系,而是互為動力,相互促進,是當前我國破解“三農”難題的重要抓手。
二、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的機理
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的內在機理與城鎮化發展的動力規律是相契合的。城鎮化發展的動力規律表明:農業發展是城市化發展的初始動力,在城鎮化發展的初級階段,農業發展的推力和工業化發展的拉力成為這一時期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進入城鎮化發展的高級階段,以信息技術和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逐漸成為推動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動力。農村產業融合內涵了三大產業的交融互動發展,從其互動發展的模式看,一是農業自身的縱向融合即農業產業化;二是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橫向融合;三是農業與高新技術、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這三種典型融合模式其實質都是依托農業大力發展第二、第三產業,通過發揮農業的基礎動力、第二產業的根本動力,第三產業的后續動力來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并以此來實現農民就地就近的產業轉移及生產生活方式的轉換的。其具體機理為:
(一)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民就地城鎮化
農業產業化強調工業、服務業等商業活動在農業生產中的融合與延伸,它以市場為導向,旨在將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各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從而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經營。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生產模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農業經營規模化、市場化、現代化的有效途徑。[2]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的生產率,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農產品。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中,以農業企業為中心的上下游企業部分屬于工業產業,如肥料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部分還屬于第三產業,如物流運輸業、農業技術開發等。這些企業尤其是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銷售、儲藏、運輸企業,就業門檻相對較低,對農業剩余勞動力就地就近進行產業轉移提供了產業支撐,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新常態下農民工結構性失業問題。此外,對農業進行產業化生產經營能夠優化并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水平,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為農民就地城鎮化奠定了經濟基礎。伴隨著農業工業化、產業化發展,農工貿相關產業逐漸向農業產業園區聚集,而農業產業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需要農業產業工人、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等,隨著產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業區人氣、財氣逐漸聚集,小城鎮逐漸形成。
(二)農業與工業、旅游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就地城鎮化
農業與工業的融合發展簡稱農業工業化,從廣義上講,農業工業化是指用現代化的工業設備和技術裝備農業,如用現代的生物技術、種植技術、信息技術等改造農業,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用現代工業的經營理念和組織方式來管理農業的生產和經營。[3]其實,農業工業化其實質就是工業化。工業化的實質是一個產業升級和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各產業生產經營方式向規模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的過程,還是一個社會由自然經濟觀念向商品經濟觀念全面轉變的過程。具體而言,農業工業化推動就地城鎮化一方面是指立足農村實際,用工業化理念、思路對農業生產方式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為農民就地城鎮化提供生產要素支持;另一方面,要依托農業抓工業,圍繞工業抓農業,實現農業資源工業化,帶動農民產業工人化,以工業和農業相互融合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就是依托農業生產、農村風貌和農民生活而發展起來的休閑農業、都市農業等。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一方面能夠促進城鄉之間人員與物質的交流,打破農業、農村、農民相對封閉狀態,使現代文明在農村得以傳播和普及,促進農民生活、生產觀念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通過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還能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完善,使農民在自己的家園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條件;另一方面,農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所形成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層次多,涉及面廣,可以吸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地非農化,還可以充分發揮女性、老年勞動力等農村弱勢勞動力的作用,實現勞動力多元化就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提供了新路。[4]
(三)農業與高新技術、信息產業的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就地城鎮化
農業與現代高新技術的融合發展,產生了工廠式農業、塑料大棚、玻璃溫室、無土栽培、沙地種植,水體養殖等技術,擺脫了農業因氣候、環境等自然條件帶來的發展難題,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率,為城鎮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糧食保障,也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生產原料,進而推動了農業剩余勞動力不斷向非農產業轉移。同時,農業與現代技術的融合發展改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局面,并且農業信息化使得精準農業得以實現,不僅可以幫助農民從繁瑣勞累的勞作中解放出來,而且能夠實現高層次的耕種細作,無限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使農民的生產方式越來越現代化,農民與城里人的區別僅僅在于生產的產品不同,賺錢的方式不同,農民不再是身份的標簽,而是與工人一樣成為一種職業。此外,互聯網+農業的發展,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終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撐為農產品、農業旅游提供服務平臺,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鄉交流的頻度和層次,為城鄉一體化水平不斷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提了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的實現路徑
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其基本要義就是強調在不放棄農業優勢、不改變農業性質,通過發展以農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化、農業工業化、農業旅游化發展,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改變生活方式,讓農民過上與城市人一樣的生活,最終實現農民就地就近城鎮化。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大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支持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民就地城鎮最可靠的物質基礎和動力。但是,農業作為弱質性產業,走以農業為核心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必須要依靠政府給予政策上的大力傾斜和支持。當前,盡管我國政府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資力度,但主要以農業直補、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為主,缺乏對農村產業發展這一促進農村內生發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利用一些宏觀調控措施或制度促進農業與其他產業價值鏈進行交叉、重組、整合以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另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對農業農村的財政支持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加必要的激勵規制,促進其他產業加入到農業競爭中。具體而言,要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并通過市場準入、稅收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性支持;同時積極引導金融資本投向農業開發,農產品生產等項目,在建立完善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和完備的農村金融市場的基礎上,引導金融組織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資金。
(二)加強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的制度供給
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為其保駕護航。目前,影響農村產業融合帶動就地城鎮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以及農民就地城鎮化的關鍵因素。農村的土地制度包括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和農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關系到農民生產方式的變革,農戶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有助于農民生活空間的轉變和農民的生活方式轉變。土地流轉不暢和農村宅基地的閑置,既影響農村產業融合難以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產權,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實現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進而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從而促進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和土地的有效整合,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就地城鎮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同時要探索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通過以宅基地換房等形式,為分散的農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制度支撐。二是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是實現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前提。因此,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給原來嚴格控制人口遷移的政策松綁的同時,拆除戶籍壁壘,改革戶籍制度與福利掛鉤的局面,同時要改變就業、社會保障、就學等制度規定中對戶口的特殊要求,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城鄉戶籍管理制度,以實現城鄉居民的自由遷徙,進而為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提供要素支持。三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影響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的最大難題就是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雖然近幾年農村醫療、養老覆蓋率較高,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是一種低水平的全覆蓋。其實,低水平的社會保障是阻滯農村土地的有序流轉的最大障礙,也抑制了城鄉勞動力資源的雙向流動,很多農業科技人才望農村低水平的社會保障而卻步。因此,政府要加強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多途徑的籌措社會保障性資金,尋求有效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銜接機制,并通過城市反哺農村加快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縮小城鄉社保差距,才能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地、人才等生產要素。
(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
農民是農村產業融合與就地城鎮化的主體,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就地城鎮化,一方面需要農民提高素質技能,適應大量機械化作業和企業化管理這種新型生產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來改變傳統后的小農思想。對此,要強化農村的基礎教育,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資,完善農村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此外,還要努力探索農村教育的辦學體制,發展與農村環境相配合的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培訓,培訓的內容除了包括現代農業技術和農業經營知識外,還要強化對農民進行農業性質與農業功能、農業政策及農業文化、農業管理、農業法律等農業教育,同時對于培訓費用、設施、師資方面要給予支持。通過扎實的基礎教育和農業技能及管理培訓,為農民提供現代文明社會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識與技能,使農民不再是愚昧落后的傳統農民,而是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現代新型農業產業工人,從素質上和身份上拉近農民與城鎮居民的距離。
(四)加強小城鎮的建設
小城鎮是農村產業融合帶動就地城鎮化的空間載體。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并不是在原地城鎮化,也需要農村人口通過農業產業的發展、農業企業集聚等方式引導村莊合并,形成小城鎮。由于小城鎮就業門檻低,就業風險低,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較低,天然地成為農民就地城鎮化的載體。因此,政府要科學規劃小城鎮建設,要立足于當地的資源優勢,科學編制產業規劃,發展以農業企業、特色加工業、商貿流通和旅游服務業為主要類型的特色小城鎮。同時要注重小城鎮功能的完善,加大對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商業、科技、教育等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為農村產業融合推動就地城鎮化發展提供空間支持。
參考文獻
[1]馬曉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幾點思考[N].經濟日報,2016-02-25
[2]張貞,曾令秋.促進農業產業化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N].人民日報,2014-08-26
[3]孟曉穎,孫一恒.城鎮化”視域下的三農問題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5(10)
篇8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正處于十字路口,一方面糧食生產穩定躍上新臺階,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增收成效明顯;另一方面資源有限,農業生產成本上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經營主體缺失問題愈發顯現。下一步農業如何發展是一個重要問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民。
現代農業的基本內涵包括物質裝備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資源環境優良化等內容。它的一個主要標志是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產前組織、生產過程和產后服務有效組織起來,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條。所以,農業科技進步與農業技術推廣運用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如果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就會缺乏對新技術、新成果、新信息的接納、消化、吸收能力,就會出現對科技成果應用“思想保守不愿用,沒有知識不會用,怕風險不敢用”的現象,就會影響農業科技新成果的傳播和應用,影響農業科學生產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科技進步。
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就業,農業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素質結構性下降等問題日益突出。許多地方留鄉務農的以婦女和中老年為主,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過50%,占農民工總量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愿意回鄉務農。因此,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努力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當今世界農業經濟的競爭,實質上已是高新技術的競爭,高附加值農產品的競爭。伴隨著高新技術在農業經濟增長中作用的增強,知識將成為資本積累的重要源泉。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所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2012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說,“我國農業發展真正到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跨越的新階段,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真正到了由傳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加快轉變的新階段。今后將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新型職業農民就是基于對將來“誰來種地”問題的戰略考慮,是科學把握現代農業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決策。新型職業農民不僅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而且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農民。培育職業農民不但可以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解決“種好地”的問題。我相信,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農業勞動者主體之日,就是農業鞏固強大之時。
篇9
地方職業院校存在地緣優勢,向基層農村市場輸出素質相對較高,技能性較強的應用型人才,對于促進新農村建設速度的加快,縮短城鄉差距,加快小康社會的進步速度具有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本文簡要說明了新農村建設需要地方職業院校的教育力量來培養應用型人才,分析了地方職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地方職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人才培養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地方職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職業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舉辦的高等職業院校,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其具有高等性、職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貢獻求支持,以創新求發展,立足和服務所在區域應是地方高職院校的重要價值取向。《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也明確提出,職業院校要重點提升面向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人才培養能力;要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建立公益性農民培養培訓制度,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因此,如何與區域農村建設緊密對接,調整好人才培養策略,更好地服務于區域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地方職業院校急需思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地方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
(一)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需要地方職業院校人才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需要將傳統農業進行改革,逐漸步入農業科技化、農業產業化、農業結構化和農業集成化,從而帶動農村和農民進入新的歷史格局和歷史角色中,為新時代的發展創造資源優勢。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人才進行技術支撐,才能保證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術性人才需要地方職業院校以農業發展為導向,以農村建設為驅動,以農民素質提高為目標來改革教育體系,從而適應現代農業發展。
(二)可以促進農村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階層的教育機構進行相互補充,其中地方職業院校具有較大的地緣優勢、情感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能夠更好的對教育進行補充,向農村輸出符合現代農業生產需要、符合新農村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從而將農村教育水平進行大幅提升,改變傳統農業的結構,促進農民向新領域、新技術、新行業轉變,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資源性轉化,實現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能夠逐漸改變農村高素質技術性人才的缺乏狀態,引領農業不斷創新和拓展,激活農村市場,實現小康社會。
(三)農村人力資源化轉移離不開地方職業院校的支持
我國農村人口龐大,農村市場開發度小,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等使得農村存在勞動量大,勞動力價格低廉,勞動力素質不高,從而使得農業產業結構固步于傳統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認識不高等,當剩余勞動力轉移向城鎮時,往往表現出較大的不適應性,難以形成人力資源優勢。而地方職業教育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素質,還可以為農民的發展提供新穎的突破口,進軍新的領域、新的職業,從而促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勞動力轉移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勢,提高勞動力的社會價值,降低人地矛盾,促進農民增收增效。因此,職業教育可以在長效機制的帶動下,將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優勢轉化,保證農村市場向縱深方向開發,促進農村經濟在人力資源的支撐下大踏步前進。
二、地方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地方職業院校是向農村市場輸出適應性強、業務熟練性高、創新意識足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重心把持上以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側面提高理念素質和工程設計素質。地方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結合區域內農村市場,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村建設需要,培養懂現代農業生產、農產品經營、現代農業管理和服務現代農業的專業化技術型人才。這類人才在學術領域可能難占有優勢,但在技術應用上存在創新意識強、應變能力高、鉆研業務精神飽滿,能夠以三農改進為發展的基本點,立足于農村和農業,致力于改善農村現狀,將農業現代化發展作為奮斗的目標。因此,地方職業院校是服務新農村的必要途徑。首先,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支撐,這種人才需要地方職業院校來輸出。其次,新農村建設需要現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斷轉化和推廣來實現。而科技傳播的最佳途徑是地方職業教育平臺。最后,新農村建設的服務體系建設需要懂業務,會管理,了解生產,掌握技術的人才來實現,這種人才的輸出和服務體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職業院校的不斷努力與創新。
(二)新時期經濟、社會、人文發展的綜合背景要求地方職業院校培養新型應用人才來服務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七大指出現階段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農村城鎮化、實現新農村科技化,實現新農村現代化,推動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而教育的力量是社會發展的前沿力量,是對社會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因此,在新時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農村建設需要一支服務能力強、科技水平高、理念先進、技術過硬、懂農業、知農村的新型職業農民,而這種職業農民的培養需要地方職業院校充當先鋒來實現,另一方面,地方職業院校接近基層,具有情感優勢、地緣優勢和人才優勢,能夠從國家政策的全局性出發,從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來看待三農問題,從而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來促進新農村前進、服務新農村變革、改善新農村現狀。在國家對農村進行戰略調整,地方職業院校站在第一線,為農村進行特定的人才培養,從而實現地方職業院校與新農村建設的關聯緊密性,促進新農村發展以教育為支撐,以科技為生產力進行不斷改變。
三、地方職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人才培養策略
(一)政府參與,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體系
地方政府要認清本區域教育機構的布局和優勢分配,從而明確地方職業院校在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給地方職業院校提供一定的資金幫扶、地位確認,從而促進地方職業院校在新農村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資源優勢,保證教育體系的健全與完善。徹底將職業教育的社會偏見進行糾正,認清地方職業院校的社會價值,出臺優惠政策來鼓勵地方職業院校進一步服務新農村建設。為了促進地方職業院校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實現新農村生態文明、社會文明和人文內涵的沉淀,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結構優化進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體系。一是從資金上進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經費的扶持力度,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村現狀,對符合新農村建設的項目進行大幅度的經費支撐,促進地方職業院校人才的激活與可持續性。二是在機制和發展方向上進行保障,促進地方職業院校構建適合本地特點的新農村建設路線和資源布局,促進訂單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慮到地方職業院校的特殊性,為了調動地方職業院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政府有必要出臺各項優惠政策,促進地方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實現基地配套、設備配套,促進教師向雙師型轉化,從而保證教育與農業的緊密聯系性,以職業教育促進農業發展。
(二)加大地方職業院校在招生與就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職業院校對新農村建設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職業院校在招生計劃、就業渠道、人才培養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從而保證生源的高質充足,就業率的提升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用性。這就需要從農業行業的制度上進行扶持,增強就業范圍和就業能力,從而提高地方職業院校的人才競爭力,實現地方職業院校促進三農問題的不斷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給地方職業院校一定的自,擴大地方職業院校的招生范圍,從而保證生源的充足,實現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在文化素質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進,從而更好的帶動新農村建設向小康社會邁進。地方職業院校是新農村新型人力資源輸出的搖籃,農村是地方職業院校生源的主要來源地,兩者關系本來就很密切。通過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夠依靠所學在農村促進農業向現代化轉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創新思維,在農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職業院校具有促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的責任與義務,是歷史給予地方職業院校的一種機遇。
(三)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為了促進新農村建設,實現地方職業院校服務于新農村,服務于農業現代化,職業院校必須認清形勢,增強發展意識,以教育優勢的聚集和積累為目標,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樹立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拓展辦學思路,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從而促進地方職業院校不斷向農村靠攏,真正實現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的基本目標。通過深化教學改革,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優秀人才。地方職業院校辦學活動要始終圍繞新農村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服務“三農”培養、培訓大批高素質專門人才。專業設置上要做相應的適當的調整,把相關專業以及學科人才的培養與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有效銜接起來。
(四)準確定位,精心設計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
地方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要以新農村為出發點,以農業現代化為主要目標,以農民素質提升和技能應用為主要核心,從而培養適應現代農業和現代化建設需要、適應新農村和農村市場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人才培養要有質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多元化的培養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職業院校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模式
地方職業院校可以借鑒國內外的經驗,秉承學校的傳統,探索建立以地方職業院校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模式。主要內涵是依托學校的科技優勢,整合校地農業科技資源,重組農業科技價值鏈,建立以農村示范基地為主體,以科技培訓和信息網絡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的科技推廣平臺,探索實踐“地方職業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戶+農民”的推廣通道,通過技術創新、技術示范、技術培訓、信息傳播四輪驅動,促進科技成果進村入戶。
參考文獻:
[1]劉江毅.基于新農村建設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黨史文苑,2012(24).
[2]魏麗萍.基于新農村建設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10(25).
[3]馮志軍.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策略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0(31).
篇10
[關鍵詞] 現代農業 發展模式 政策 需求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3)03-0013-01
黑龍江省的戰略目標中,已經明確提出把黑龍江省建設為農業示范區作為戰略目標,充分發揮黑龍江省的農業優勢,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黑龍江省的農業發展關系著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然而有關調查表明,我國哈爾濱市的農業存在著產業水平不高、農民素質低、科技水平低等缺點。
一、我國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幾種模式
1.外向型創匯農業模式
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利用地區優勢,發展優質種苗、特色蔬菜、優質花卉、名優水果、優質家禽和特種水產為重點。大連市便是最好的例證,具有毗鄰韓國和日本的優勢,大力發展水產、畜牧、水果、蔬菜、花卉五大優勢產業,擴大對日本、韓國及歐洲水產品、蔬菜、肉雞等傳統農產品出口,現代化農業建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2.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模式
農業部通過《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確定了專用小麥、專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雙低”油菜、“雙高”甘蔗、柑橘、蘋果、肉牛肉羊、牛奶、水產品11種優勢農產品,規劃了35個優勢產區。在優勢產區中,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同時帶動貯藏、加工、運輸等相關產業,擴大農民的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
3.都市農業模式
我國大中城市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較好,生產力強,勞動者素質高等優勢。城市通過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生產結構等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被稱為都市農業,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如農業教育或觀光農業。以上海市為例,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豐富城市居民“菜籃子”為主要目標,充分發揮人才及技術優勢,改善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農產品布局,合理運用各種高新技術成果,促進產業升級,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以及經濟效益。大力開發產品質量高、生產周期短的綠色農產品。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農業內涵,積極發展農業休閑觀光、農產品采摘、農事教育、生產體驗和“農家樂”旅游等第三產業,將都市農業與教育、旅游等產業相結合。
4.資源綜合開發模式
資源綜合開發模式是一種面向市場、依托當地資源、確定發展產業和項目的立體型、多層次、集約化的復合農業。以北京平谷縣為例,平谷縣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特色。建立了大桃優良品種基地,引進蟠桃、油桃和白桃系列新品種20余個,推廣優良品種2萬畝,成功地在溫室里種植了反季大桃,使蟠桃能夠連續供應,新鮮大桃能夠周年供應。大桃產業使得平谷縣七千多戶農民脫貧致富,取得了良好收益。
二、現代農業建設的政策需求分析
1.完善農業政策體系
一方面要完善對不斷種糧農民的糧食補貼,提高糧食補貼水平,將農民種植糧食所得達到各行業的平均水平從而促進糧食生產總值的提高;另外一方面要加大農產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農機產品管理的機制改革,科學劃分公益性、運營性的農機服務,合理設置農機管轄點,達到優化資源、完善服務體系的目標。
2.完善農村品市場流通體系
一方面來說,要將市場與政府相結合,轉變政府職能,政府要通過把握現有的農村品流通體系,結合當地市場特點,改善市場環境,限制產品壟斷,鼓勵競爭,促進流通市場的規范,完善現有農村品的流通體系,使其達到現代農業發展的標準與要求。此外,還應完善現代農產品的物流體系,以綠色生產的觀念為依托,加強綠色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盡可能消除流通過程中的污染,科學規劃農產品的運輸和包裝,降低農村品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及資源浪費。同時增強農產品的外觀設計,在整個流通過程中,農戶對生產供應商在規模、流通形式、交易方式上進行審查。
3.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
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根據我國現階段國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1)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穩定家庭責任承擔制,從而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2)擴大農民收入渠道,增加農民的收入。嚴重制止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積極發展高品高質的優勢農產品。推動鄉鎮企業的發展,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各類農村服務業、與大企業配套的企業和資源節約型企業。對農民普及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促進科學種田。
4.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國家在財政政策或區域政策方面,要對西部地區有所傾斜,對西部貧窮、偏遠地區投資補貼、培養人才等方面進行扶持,內力外力共同結合,促進區域經濟走入協調發展的軌跡。
5.提高農村勞動人員文化素質
一方面,要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科技素質,建立有代表性的農業科技示范村、示范戶,發揮帶幫扶作用,對農民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勞動技能以及思想覺悟。可對其頒發考核證書,鼓勵其他農民,帶動整體素質。另外,還應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必須結合地區的相關法律規定,定期對農民進行普法培訓,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使農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參考文獻
[1]李滋睿,屈冬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政策需求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9).
- 上一篇:改善空氣質量的合理建議
- 下一篇:生物化工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