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嫁接方式范文

時間:2023-11-21 18:13: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苗木嫁接方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苗木嫁接方式

篇1

關鍵詞:綠化苗木嫁接;繁殖;優勢;管理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S73 文獻標識碼:A

1.綠化苗木嫁接繁殖優勢分析

嫁接又稱接木,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枝干上,愈合后成為一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嫁接對于綠化苗木植株的繁殖而言有著重要意義。一方面,在嫁接方式作用之下,接穗苗木瓶中的優良性狀能夠得到保持與延續;另一方面,通過對嫁接砧木的合理應用,能夠顯著提高所嫁接綠化苗木植株的抗旱性能、抗病害性能、抗蟲害性能等。具體而言,相對于綠化苗木的繁殖而言,其發揮有以下幾點優勢。

①綠化苗木嫁接繁殖可顯著提高綠化苗木植株的抗病能力:例如,以辛夷為砧木嫁接玉蘭,以中槐為砧木嫁接龍爪槐。上述綠化苗木的嫁接繁殖可最大限度的防止單獨種植玉蘭以及龍爪槐植株過程當中可能產生的枯萎病癥以及霜霉病癥,從而提高這部分綠化苗木在繁殖過程中的存活幾率。

②綠化苗木嫁接繁殖可提高綠化苗木植株的耐低溫性能:由于在綠化苗木嫁接過程當中所選取的砧木有著極為發達的根系結構。與此同時,嫁接過程中所選取的砧木在抗逆性方面明顯由于單獨意義上的綠化苗木植株。從這一角度上來說,采取嫁接方式生長的綠化苗木對于低溫溫度有著更為良好的耐受性,同時能夠確保土壤覆蓋下根系結構的充分延伸,提高其在繁殖過程中的綜合質量。

③綠化苗木嫁接繁殖可提高綠化苗木植株對于各種連作危害的抵御能力:部分綠化苗木植株的根系結構相對脆弱,無法適應連作方式下對于植株根系結構的特殊要求。針對這部分綠化苗木植株而言,通過嫁接作業的方式,能夠降低其根系結構在生長過程當中可能受到的有害物質以及土壤積鹽問題影響。

2.綠化苗木嫁接繁殖管理技術分析

在綠化苗木植株的培育過程當中,通過采取嫁接繁殖的方式,能夠提高這部分苗木植株的開花實踐、成苗進程以及植株長勢,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綠化苗木在繁殖生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異問題。筆者在實踐工作中主要涉及到的綠化苗木嫁接繁殖對象主要有:①龍爪槐用中槐嫁接;②玉蘭用辛夷嫁接;③桂花用大葉女貞嫁接;④大葉黃楊用絲棉木嫁接。現以龍爪槐為例,針對綠化苗木在嫁接繁殖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技術問題做詳細分析與闡述。

龍爪槐又名垂槐,其植株對于土壤以及環境氣候有著良好的適應能力,在我國庭院綠化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為進一步提高其繁殖能力,采取將其嫁接于中槐植株中的方式。嫁接時間選取在谷雨前后、砧木離皮時間。在這部分嫁接綠化苗木的后期繁殖與生長過程當中,需要嚴格執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技術措施,以保障苗木植株的穩定生長與繁殖:①抹芽:考慮到中槐砧木在經過截頭處理之后會產生一定的萌芽,為保障接穗龍爪槐的成活率,要求相關人員及時清除樹干上的萌芽;②解縛:在龍爪槐嫁接中槐15d以后需要將附于嫁接植株之上的塑料袋予以拆除。其余綁扎物需要在30d后予以解除。與此同時,還需要適當的綁縛輔助支撐枝條,借助于此種方式,防止接穗在大風狀態下出現刮斷問題;③整形:在接牙生長至20cm左右高度的情況下,需要由專人進行掐尖處理。在此過程當中,需要預留10~15cm單位長度,其目的在于確保嫁接植株二次分枝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通過對嫁接枝條的合理修剪與調整,維護植株生長過程中,冠形的端正性;④防蟲:采取嫁接方式所培育的龍爪槐植株在幼芽生長階段,對于各種病害及蟲害的抵御能力較低。特別是在苗圃管理過程中,蚜蟲可以說是龍爪槐嫁接中槐植株所存在的最典型病害。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定期對其進行藥物處理。此過程當中應當選取的藥物為40%濃度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是甲胺磷1000倍液噴霧。

3對于繁殖準備的探討

第一個方面是作好繁殖床。選擇保水、排水和通氣性能良好的材料為基質,搞好繁殖場地的消毒。第二個方面是常年進行繁殖要建造溫室,推廣容器育苗。盡量采用技術先進的溫室和配套裝置,逐步實現工廠化育苗。第三個方面是種子采集的親本必須選擇生長健壯、適應性強和無病蟲害的壯齡母樹,并根據育苗目的和要求,分別選用不同性狀和功能的優良品系。最后是做好種源調查,適時采種。采集時嚴禁混雜,并詳細記載采集地點、時間和種名。

4 對于播種繁殖的探討

第一方面是為了獲得數量多、抗性強和易于馴化的苗木,宜采用播種繁殖。第二個方面是種子采后應立即選種。選種標準為外觀正常,粒大充實,內含物新鮮,無病蟲,純度95%和含水量適度。第三方面是種子要及時處理,不隨采隨播的種子應妥善貯藏。第四方面是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測定發芽率,合理確定播種量。不易發芽的種子必須進行物理或藥物催芽處理。第五方面是播種時間應根據種子生理特性決定。一般為春播,休眠期長或帶硬殼的種子宜秋播,易喪失發芽力的種子宜隨采隨播。第六個方面是播種方式有條播、撒播和點播等。一般樹種采用條播,少粒種子宜撒播,大粒或名貴種子應采用點播,有條件者可采用容器育苗。最后要做到的是播種要均勻適度,播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應根據種子大小和土壤、氣候條件而定。播種后要保持苗床濕潤,防止板結。

5對于營養繁殖技術的探討

為了保持母本原有性狀,獲得早開花結實的苗木,宜采用營養繁殖。營養繁殖可分為扦插、壓條、埋條、分株、嫁接等方式。播插繁殖要適時采集發育良好的枝、葉或根作插穗,易生根的樹種可在大田扦插,較難生根的樹種可在保護地扦插,并用生根素處理。要注意防止倒插。播插繁殖主要包括硬枝扦插、軟枝扦插、根插。硬枝扦插是落葉樹于落葉后選取1-2年生壯枝,分級貯存于冷涼濕潤處,到次年春季扦插。常綠樹于春、秋季和雨季隨采隨插。軟枝扦插。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為插穗,隨采隨插。根插。宜在春、秋季進行,根穗頂部與土面平齊。壓條繁殖主要采用在扦插不易生根的樹種。凡壓條繁殖時,均應先將壓入土中枝條的表皮刻傷或行環狀剝皮,待形成根系后方可剪離母樹培育。壓條主要包括傘狀壓條、偃枝壓條、空中壓條。傘狀壓條是在早春發芽前將母樹1-3年生壯枝向四周彎曲,埋入土中8-12cm,并使枝梢直立露出土面。埋條繁殖是在秋季從已落葉的母樹上采集根部萌發的長枝,混沙埋藏,次年春季將枝條平置于3-5cm深的土溝內,上覆細土,灌水,并保持土壤濕潤。分株繁殖一般在春、秋季將母樹根部萌發的枝條連根分離出來栽植,多用于根蘗發達的樹種。嫁接繁殖是根據繁殖要求,選擇接穗與砧木之間親和力強、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樹種進行嫁接。切口要平滑,各項操作要銜接迅速,保持形成層接觸面的吻合。接后應加強管理,采取遮蔭、保濕、培土、去砧等措施,提高成活率。

它主要包括枝接和芽接。前者一般在春季發芽前隨采隨接。后者一般在夏末秋初砧木易離皮時進行。

篇2

關鍵詞 美人梅;嫁接;山桃;繁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85.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9-0146-02

美人梅(Prunus blireana cv.Meiren)為薔薇科杏屬落葉小喬木,葉片卵圓形紫紅色,花粉紅色,繁密,先花后葉,花期春季。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開闊的環境。美人梅喜光,不耐陰,不耐水濕,耐鹽堿,是優良的園林觀賞、環境綠化的樹種。較耐修剪,可作成球狀,也可成片色帶群植,木材鮮紫紅色,葉紅色亮麗,從出芽到落葉全是紫紅色。美人梅具有觀賞效果好、生長快、繁殖簡便、耐修剪、適應性強的特點。山桃(Siberian Apricot)屬薔薇科杏屬落葉小喬木,抗低溫能力強。根系發達,抗旱、耐瘠薄、耐鹽堿、不耐澇[1-2]。

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 Lam]為薔薇目薔薇科杏屬植物。適應性強,喜光,根系發達,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點。在深厚的黃土或沖積土上生長良好,在低溫和鹽漬化土壤上生長不良。

近年來,全區園林綠化工程中對美人梅使用較多,苗木來源于調運,少量苗木來自當地嫁接培育苗,美人梅生產中常用嫁接繁育,其成活率高,砧木多選擇山桃、山杏。對一至二年生實生砧木(地徑為0.5~2.0 cm)多采用枝接法、芽接法。枝接后1~2年,即可出圃定植,現就今年以山桃、山杏為砧木嫁接美人梅的枝接技術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靈武市白芨灘防沙林場沈家湖苗圃及馬鞍山苗圃地,土勢平坦、土壤肥沃,質地為灰鈣土、黏土。

1.2 試驗材料

砧木選擇沈家湖苗圃及馬鞍山苗圃地的山桃、山杏;接穗選擇在靈武市棗博園及周邊苗圃生長健壯的一年生美人梅,要求生長充實、木質化程度好、接芽飽滿、無病蟲害。

1.3 試驗方法

1.3.1 砧木選擇。①選擇二年生地徑1.5 cm、高度2 m的山桃、山杏做砧木親和力對比試驗;②選擇一年生地徑0.8 cm、高度1 m的山桃及二年生地徑1.5 cm、高度2 m的山桃、山杏作對比。

1.3.2 接穗的采集、貯藏。一般在當年3月上中旬選擇無病蟲害、樹體健壯的優良壯樹,剪取生長充實、木質化程度好、接芽飽滿的一年生枝條進行沙藏,采集的接穗要貯藏在果窯中,將接穗全部壓入濕沙中,沙子以不干不濕為宜。嫁接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或9月下旬。

1.3.3 嫁接方法。①劈接枝接方式。根據樹木的粗細程度截干,在砧木距地面50~80 cm處平剪,剪口要求平滑,做到隨截隨接,抹除苗干上的側枝及萌動芽,后劈開5 cm深的劈口。其次削取接穗,要求接穗保留1~2個芽后,剪成8~10 cm的穗條。削接穗時其下兩側各切成3~4 cm長的平滑傷口,并使傷面一側略厚,另一側稍薄,最后將接穗厚的一面向外,薄的一面向內,慢慢地沿砧木一邊插入劈口,并留白。插入接穗時,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應互相對齊。用寬1.0~1.5 cm、長約30 cm的塑料條自下而上捆緊包嚴即可[3-4]。②皮下枝接方式。留取一年生枝條短截后嫁接;接穗保留1~2個芽后,剪成5~8 cm的穗條。削接穗時其一側稍帶木質削成3~4 cm長的平滑傷口,另一側削成1~2 cm的削面后,將砧木枝條稍帶木質切1刀,后將接穗長削面靠里插入砧木枝條中,用嫁接膜自下而上捆緊包嚴即可。③嵌芽接方式。樹體側枝留10 cm長,靠主干基部光滑部位由上而下斜切1刀,深入木質部。再在切口上方2 cm處,由上而下地連同木質部往下削,一直到下部刀口處,取下一塊砧木。接穗切削和砧木相同,先在芽下部向下斜切1刀,再在芽上部由上而下連同木質部削到刀口處,兩刀相遇取下接穗。將接穗的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下邊要插緊,最好使雙方接口上下左右的形成層對齊。用寬1.0~1.5 cm、長約30 cm的塑料條自下而上捆緊包嚴,露芽捆綁[5-6]。

1.3.4 嫁接后管理。①灌水。嫁接后立即灌水,20 d后待地皮稍干,苗木發芽后再灌1次水,其后根據田塊的干濕程度及時補水。②清除萌蘗和抹芽。嫁接后砧木上的潛伏芽萌發產生了萌蘗,為了集中養分和水分供給嫁接成活后的新枝迅速生長的需要,防止萌蘗對養分和水分的無益消耗,嫁接后要隨時清除萌蘗。嫁接成活后,將接穗上多余的芽抹掉,保留1個芽,以促其加速生長[7-8]。③解除綁扎物。在地面以上進行枝接和芽接,均用塑料條作綁扎物,嫁接成活后待新枝條長到50 cm左右高時解除綁扎物,否則會在接合處勒出縊痕,影響生長,甚至被風折斷。解除塑料綁扎物時,用快刀將一側割開即可。④修剪。嫁接后的幼樹生長旺盛,結合部位的愈傷組織又很脆弱,易被風吹折和人畜碰斷,因此要在嫁接后新枝長到30~50 cm高時進行修剪,以防風劈。⑤加強撫育管理。嫁接后的接口愈合,新枝的旺盛生長都要消耗養分和水分,因此嫁接后要及時松土鋤草,施肥灌水,促進新枝迅速生長。⑥施肥與病蟲害防治。嫁接苗生長旺盛期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和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及時防治金龜子、卷葉蟲、蚜蟲等害蟲和細菌性穿孔病等苗期病害,確保壯苗。

2 結果與分析

2.1 同一規格不同品種的砧木生長情況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嫁接保存率與砧木有關。同一規格的山桃、山杏采取一年生枝條皮下枝接美人梅,當年生長量及成活率均較高,但越冬后山桃嫁接美人梅比山杏嫁接美人梅抽干較少,第2年9月選擇山桃作砧木的的保存率要高于選擇山杏作砧木保存率。

2.2 同一地徑砧木、不同嫁接方式成活率、生長量對比

從表2可以看出,苗木嫁接成活率與嫁接方式有關,同一規格的砧木(山桃d≥1.5 cm)、同一時間嫁接,選擇不同的嫁接方式,生長量沒有明顯變化,但皮下枝接方式成活率高于明顯其他2種方式。

2.3 不同規格、不同生長年限的砧木成活率、生長量對比

從表3可以看出,嫁接成活率與嫁接砧木年限無關,與嫁接枝條有關。一年生枝條嫁接成活率明顯高于多年生枝條,即一年生苗木在主枝上嫁接即可,多年生苗木選擇一年生枝條嫁接成活率高。

2.4 同一規格砧木、同一嫁接方式、不同嫁接時間成活率、生長量對比

從表4可以看出,一年生苗木春季帶木質嵌芽接成活率要高于秋季帶木質嵌芽接方式。

2.5 管理方式對生長情況的影響

對同一規格砧木、同一嫁接方式、同一嫁接時間、嫁接的部位相同(一年生枝條)不同管理方式的成活率、生長量進行對比,從表5可以看出,嫁接成活率與嫁接后第1次灌水有關,嫁接后20 d后灌水成活率明顯高于嫁接后立即灌水的苗木。

2.6 不同規格砧木、不同嫁接芽數的成活率、生長量及出圃時間對比

從表6可以看出,出圃年限與砧木規格及嫁接芽數有關,砧木規格越大、嫁接芽數越多,成本越高,但出圃年限越短。

2.7 不同嫁接措施、不同管理方式成活率、生長量對比

從表7可以看出,嫁接成活率與嫁接后采取的措施及管理方式有關;嫁接時套袋產生的蒸餾水滴到傷口上致使濕度太大,造成接穗與砧木分離的現象,不利于傷口愈合,成活率降低。嫁接后立即灌水,苗木枝桿水分足,樹液流動過快,造成樹體流膠,嫁接傷口不易愈合,成活率降低。而嫁接后不灌水的只靠自身樹體水分,有利于傷口愈合,嫁接成活率較高。

3 結論

(1)試驗結果表明:選擇生長健壯、芽體飽滿、無病蟲的一年生種條作接穗,選擇大規格山桃作砧木,在開春樹木萌動前至萌芽時均能嫁接(過早或過晚進行嫁接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嫁接效果),嫁接3~4芽,樹木成形快;嫁接方式采用皮下枝接,嫁接后20 d芽體愈合后進行灌水,其后根據土壤情況進行灌水(見干見濕);嫁接后及時除萌,待枝條生長至30 cm后及時進行修剪,以防風吹拆;待嫁接愈合完全后,新枝條長到50 cm左右時要解除綁扎物。嫁接后要及時進行松土鋤草、灌水、施肥及病蟲害防治,以促進新枝迅速生長。

(2)嫁接注意事項。一是技術要熟練。嫁接動作要迅速,刀要鋒利,削面要平滑,盡量縮短削面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嫁接時要先處理砧木,因砧木有根系,可源源不斷供應水分,后削接穗,嚴防接穗失水而影響嫁接成活。二是嫁接部位要靠低。無論采取哪種嫁接辦法,大樹在側枝上嫁接時嫁接部位越靠主干越好。因為越靠近主干,輸送水分距離近,含水率越高,嫁接較易成活。小樹嫁接時越近于根部,樹木的發育年齡越小,嫁接后新枝條生長越旺盛,壽命越長。嫁接部位低,萌蘗抽生得少,可減少除萌用工。三是及時進行補接。春季嫁接要準備一部分多余的接穗,留做補接用。嫁接后7~10 d檢查成活情況,對未接活的立即補接。成活后及時松綁、抹芽。當接芽長至10~15 cm時摘心,嫁接后灌1次透水,以后適時灌水、及時除草,合理追肥,防治蚜蟲危害。

4 參考文獻

[1] 馬彩霞,張椿.山杏嫁接美人梅育苗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05(2):58.

[2] 吳偉.抗寒紅葉梅花美人梅[J].北京農業,2003(2):11.

[3] 任仲軍,崔維卷,王如社,等.珍貴綠化樹種:美人梅[J].農業科技,2002(2):18.

[4] 陳建明.介紹兩個彩葉樹種新秀[J].農家之友,2003(21):15.

[5] 王兆存.美人梅嫩枝扦插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2005(5):43.

[6] 陳靜,呂娟,陳學君,等.美人梅及其嫁接管理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2006(5):54-55.

篇3

水曲柳適應性強,生長較快,材質好,用途廣泛,經濟價值較高。為此,應大力提倡營造水曲柳豐產林。

一、實生苗木培育

1、種子處理

水曲柳的種子屬于長休眠期種子,需經催芽處理才能出苗,常用方法有:

(1)隔冬層積埋藏法

種子于播種前一年的11月份進行浸種、消毒、催芽、挖坑層積埋藏,于翌年春播前取出種子,發現種胚多已變黃綠色,并有少量發芽,可適時播種。

(2)變溫處理法

9月中下旬新采集的種子,需用室內變溫處理,按種、沙1:3的比例均勻混合,先在20℃~24℃條件下,處理兩個月,后轉為冷溫處理,0℃~5℃下處理三個月,處理順序不能顛倒,時間不宜縮短。

2、播種

播種時間為春播,翻地同時施入基肥0.5~0.7千克/公頃,垅作每畝播種量為35~40克,覆土厚度1~2厘米,播種后充分灌水,在出苗前及時進行化學除草。

3、苗期管理

水曲柳出苗后,速生期開始易染立枯病,出苗后即噴殺菌劑進行防治。與此同時要及時間苗,每米雙行留苗20~25株。同時加強水肥管理,當年苗高生長在20~30厘米。水曲柳要在秋季掘苗,在氣溫穩定,地溫降低到0℃以下假植越冬。

二、嫁接苗木培育

1、白蠟砧木苗的培育

春季采用1年生白蠟砧木苗進行定植,株行距為35cm×65cm,每畝植3000株。這種密度適宜白蠟生長,即能保證生長健壯,又不影響苗木質量,達到水曲柳樹種嫁接供砧技術標準。經移植培育1年,苗高可達到70~80cm,地徑達到1~1.5cm即可嫁接。

2、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嫁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接穗來源和嫁接工具等。苗圃地選擇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施足底肥,細整保墑。水曲柳接穗選用1年生枝,粗細和砧木基本相同,芽飽滿。嫁接工具包括芽接刀、修枝剪,刀口要求鋒利。綁縛材料為保溫、保濕性能好、松緊適度的塑料條帶。

3、嫁接方法

白蠟嫁接水曲柳,芽接、枝接均可。但枝接速度慢,需要的接穗多,既不經濟又不實用。而芽接速度快,省工,省接穗,可以迅速培育出大量苗木,因此白蠟嫁接水曲柳應采用芽接方法。芽接又分為帶木質嵌芽接和丁字形芽接。近幾年,我們在生產實踐中主要采取嵌芽接技術:一是選接穗,于當年4月上旬,采集1年生水曲柳壯條,直徑0.8~1.3cm,芽飽滿,無病蟲危害,將采集的接穗壓埋在背陰處的濕沙中,嫁接時隨用隨取;二是嫁接部位離開地面5cm處,在主風方向的兩側。以減少風折;三是芽片長2~3cm,關鍵是芽片和砧木削面大小薄厚一致,以便使芽片和砧木形成層對齊,提高成活率;最后是采用塑料帶從上往下綁扎,這樣綁扎可以使芽片和砧木削面緊密結合,綁扎時一定要把接芽和葉柄留在外面,便于通氣和發芽,綁帶一定要纏緊,并在下面打結。

4、嫁接時間

春季4月10日剪砧,砧木離地面高5cm,并抹芽修枝,達到砧木光滑;4月10~25日前為嫁接水曲柳最佳時間。實踐證明:春季嫁接成活率高達95%以上,比秋季嫁接成活率高15.3%,并且生長量大,當年平均苗高1.3m以上。平均胸徑1cm以上。最高苗達1.7m,胸徑1.5cm。因此,水曲柳春季嫁接比秋季嫁接好。

5、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管理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一是檢查成活情況,嫁接7天后,接芽的葉柄用手一觸即脫落,芽片皮色鮮綠,證明嫁接成活。如果葉柄不脫落,顏色發黑,芽片干枯,則嫁接未成活,要進行補接;二是剪砧,高度為離接芽頂端2cm處,剪口要平滑,呈45度角傾斜,三是解綁,發芽10天后,要把綁帶解除,因為水曲柳在春季發芽后生長快,如不及時解除,塑料帶就會勒入皮內,不僅影響生長,還容易造成風折;四是抹芽,砧木萌芽長3~5cm時進行第一次抹芽,然后每隔5~7天抹1次,連續抹2~3次即可;五是苗木成活后生長快,此時大風天氣多,應立支柱,用塑料帶綁縛固定,以防風折;六是水曲柳喜濕潤氣候和肥沃土壤,通過多次松土除草、灌水施肥才能滿足嫁接苗生長的需要,良好的管理措施可提高成苗率和生長量。

篇4

關鍵詞 楸樹;綠化大苗;快速培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2.9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169-02

楸樹(Catalpabungei C.A.Mey)為紫葳科梓屬落葉喬木,主產我國,廣泛分布于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西南山地,東南沿海各省份。樹干通直、樹形優美、適應性強、價值高、壽命長,集觀賞、用材、環保于一身,充分體現了楸樹生態美與景觀美的和諧統一,是我國著名的園林觀賞和稀有珍貴優質用材樹種。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城市生態綠化建設的加速發展,大規格楸樹綠化苗木廣泛應用于園林造景和城市森林生態體系骨干林建設,用材林、防護林營建、道路溝渠綠化美化,對綠化大苗市場需求也日益增加[1-3]。

由于我國花木產業起步晚,在當前的苗木生產中,苗木生產者大多仍然沿用傳統的培育用材苗的方法和技術培育綠化大苗,普遍存在育苗密度大、培育周期長、苗木徑階生長慢、苗木干型、冠型指標差等問題,難以滿足城鄉綠化對高質量苗木的需求,制約苗木產業的換檔升級。根據生產實踐,制定切實可行的大苗培育技術路徑,便于規范大規格苗木的生產與銷售,滿足苗木生產企業與個人標準化管理、專業化生產的需求,有效促進楸樹大規格苗木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 楸樹綠化大苗培育期限

采用一年生梓砧嫁接苗移植法進行綠化大苗培育4~5年,胸徑達到8~18 cm。

2 環境條件選擇

氣候條件:年平均溫度10~15 ℃,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達500 mm以上。

地形地勢:宜在平原農田、荒地、丘陵、緩坡山地進行綠化大苗培育。

土壤:土層選擇要深度大于60 cm、排水良好的兩合土、淤土、壤土、砂壤土為宜,適宜土壤pH值為6.5~7.5,土壤有機質含量宜在3%以上。

3 苗圃地選擇

宜選擇背風、向陽、平坦,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良好,地下水位高度宜在6 m以下,不進行重茬連作的地塊作為苗圃地。

4 苗木移植

按繁殖方法分為嫁接苗、實生苗、埋根苗、根蘗苗、組培苗等,本技術以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嫁接苗為例進行介紹。

4.1 嫁接苗選擇

選擇以一年生梓樹播種苗為砧木,經過省級以上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優良楸樹品種為嫁接品種,苗木標準要求達到苗木分級標準二級以上。

4.2 移植時期

移植時期在秋季落葉期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黃河以南地區)或翌年3―4月發芽前為宜。

4.3 移植密度

初始密度采用株行距1.5 m×2.2 m進行田間培育,2~3年以后,如果樹冠交接郁蔽,可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進行隔株再次移植或銷售[4]。

4.4 整地方式

移植前按栽植密度,采用0.8 m×0.8 m×0.8 m穴狀或溝狀整地,挖穴或開溝時,可采用機械或人工,人工開溝或挖穴時應把表土與心土分開放置,定植溝或定植穴施足基肥后覆土5 cm厚。

4.5 定植

苗木定植時,一年生裸根苗按苗高、地徑嚴格分級,按級別栽植。栽植時應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栽植技術進行栽植。栽植前適當修剪受傷的根系,將苗木直立于栽植穴中央,用手舒展根系,填表土覆蓋根系,輕輕提苗2~3 cm,填土到高過地平面2~3 cm,踏實,再填土,再踏實;最后再填1層松土。達到根系舒展、苗身端正、深淺適宜,澆足定根水后封堆,嫁接口露于地表。

5 苗木管護

5.1 中耕除草

生長季節,在苗木生長高峰期,應結合土壤墑情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一般第1年進行4~5次,第2年進行3~4次,第3年進行2~3次,第4年后進行1~2次,中耕深度要達到5 cm以上。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與機械除草相結合的方式,一般情況下不選擇用除草劑進行除草。

5.2 均衡肥水

5.2.1 秋施基肥。在秋季落葉后,行間施腐熟的有機肥60~7.5 t/hm2。全年追肥共2~3次,5月上中旬,施以速效氮肥為主的復合肥300 kg/hm2,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施以磷鉀為主的復合肥450 kg/hm2,有條件的可以多施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

5.2.2 適時排灌水。根據土壤墑情及苗木生長時期,全年適時灌水3~4次。有條件的地方盡量采用節水灌溉方式,不宜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用水需符合GB5084農田灌溉水質要求,不使用坑塘水和受污染的河水,同時雨季要及時做好田間排水,確保苗木快速生長的水分需求。

6 修枝撫育

修剪時期宜在早春2―3月樹液流動前進行,楸樹綠化大苗主干高度以3 m為宜,及時剪除主干上萌蘗,主干高度達標時及時摘除頂芽,根據需要進行樹冠修剪定型,確保形成勻稱飽滿樹冠。

7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7.1 加強檢疫

加強苗木檢疫,確保苗木質量,防治感染病蟲苗木混入田間。

7.2 農業防治

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結合修剪,徹底剪除病蟲枝、衰弱枝,將修剪下的枝條及時運出、燒毀或深埋。

7.3 物理防治

在成蟲危害盛期,可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每臺燈有效控制半徑100 m左右,可根據田間面積大小,適當設置頻振式殺蟲燈的數量。

7.4 化學防治

楸樹病蟲危害主要以楸根瘤線蟲病與楸螟為主,根瘤線蟲病防治主要采用藥物處理土壤的方式,結合整地施入滅線磷75 kg/hm2。在加強田間管理的同時,在4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采用機械噴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與50%甲胺磷乳油1 000倍混合液,每15~20 d噴1次,全年噴6~8次,可有效防治楸螟及其他害蟲危害[5-7]。

8 參考文獻

[1] 馬大浦,黃寶龍,黃鵬才.主要樹木種苗圖譜[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

[2] 劉春燕,呂啟良,宋紅梅.楸樹的大苗培育及栽培養護技術[J].北方園藝,2008(3):154-155.

[3] 王冰潔,譚金峰.金枝國槐優質大苗快速培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6(1):50-51.

[4] 王巖,張效良,張月勝,等.速生楸樹繁育及栽培管理技術[J].園林科技,2009(3):11-13.

[5] 黃鵬.楸樹速生豐產栽培技術規程[J].安徽農學通報,2008(19):155-157.

篇5

關鍵詞 山桃;紫葉李;嫁接

中圖分類號 S66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6-0087-01

紫葉李(Prunus ceraifera cv. Pissardii),屬薔薇科李屬小喬木,別名紅葉李,嫩葉鮮紅,老葉紫紅,是觀葉、觀花的優良品種。樹冠圓形或扁圓形,小枝紅褐色[1]。花單生或2~3朵聚生,粉紅色,花期4—5月。喜陽光,喜溫暖氣候,不耐寒,較耐濕。對土壤適應性強,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根系較淺,萌生力較強。原產于亞洲西南部,在我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廣為種植。

山桃(Prunus davidiana),屬薔薇科李屬,別名花桃,落葉小喬木,屬陽性樹種,耐寒、耐鹽堿、抗干旱。適宜在光照好、通風和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土壤以中性至微堿性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2]。自然分布區域廣泛,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固原市原州區分布最多;垂直分布在原州區海拔2 100 m的區域,常見于向陽山坡灌叢中,根系發達。

近年來,固原地區園林綠化工程中上述2種苗木較多,苗木主要來源于調運,少量的苗木來自當地嫁接培育苗,紫葉李生產中常用嫁接繁育,成活率高,多選擇山桃、山杏、榆葉梅等作砧木。對一至二年生實生砧木(粗度為0.5~1.0 cm)多采用芽接法,對二至三年生砧木(粗度為1.0~2.5 cm)多采用枝接法、芽接法。也可采用扦插、壓條繁殖,但生長慢。接活后1~2年,即可出圃定植。現介紹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張磨村某農戶用山桃為砧木嫁接紫葉李的枝接技術,以供參考。

1 砧木苗培育

1.1 整地

苗圃地最好在當年春季施入腐熟優質糞肥60 t/hm2,深翻,待雜草全部發芽長出后,再耕作1~2次,經夏季日曬雨淋熟化,以起到活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殺滅越冬病蟲的作用。當年冬季土壤封凍前播種。

1.2 播種

將采集好的優質山桃種子用清水浸泡24~48 h,使其充分吸水,使種子濕度60%以上。當年秋季采用開溝點播方式進行播種,溝深3~4 cm,行距25 cm,株距20 cm,播種量1 125 kg/hm2。播種前用溫水浸種2~3 d,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用辛硫磷500倍液拌種后播種,可防止老鼠危害。播種后覆土鎮壓,灌足灌透冬水。

1.3 苗期管理

翌年春季出苗后,逐步煉苗。當苗木生長正常后,適時間苗,加強水、肥、中耕除草、修枝等撫育管理。生長期間每15 d左右葉面噴施0.3%磷鉀肥1遍,并及時防治病蟲害。當苗木達到30 cm高時摘心,促進增粗和成熟,對一至二年生實生砧木(粗度為0.5~1.0 cm)多采用芽接法。對二至三年生砧木(粗度為1.0~2.5 cm)多采用枝接法、芽接法。

2 紫葉李枝接

2.1 穗條采集與貯藏

于前一年秋季樹體落葉后或翌年春季,選擇無病蟲害、樹體健壯的優良母樹,剪取生長充實、木質化程度好、接芽飽滿的一年生枝條進行沙藏,待用;春季根據嫁接的時間可隨采隨接。

2.2 嫁接時間

主要是在春季砧木開始萌芽或旺長后進行。春季樹液開始流動、皮層尚未剝離時,或在驚蟄到谷雨前后(砧木皮層剝離但接穗尚未萌動時)進行嫁接[3-4]。具體時間各地各不相同,寧夏一般為4月中旬到5月上旬,采用劈接的方式。在砧木距地面5~10 cm處平剪,剪口要求平滑,做到隨截隨接,抹除苗干上的側枝及萌動芽。

2.3 削取接穗

接穗保留3~5個芽后,剪成8~10 cm的穗條。對二至三年生砧木(粗度為1.0~2.5 cm)多采用枝接法。削接穗時在其下兩側各切成3~4 cm長的平滑傷口,并使傷面一側略厚,另一側稍薄。另外,在砧木上選擇皮部光滑的部位鋸去大枝。用劈接刀從砧木傷面中部向下縱劈5~9 cm深,然后將接穗厚的一面向外,薄的一面向內,慢慢地沿砧木一邊插入劈口,并留白。插入接穗時,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應互相對齊。一般劈接時,砧木劈口兩側各插一根接穗,最后在砧木的傷面上放點濕土,以促進傷口愈合,用塑料帶包扎嚴密即可[5]。

2.4 紫葉李接后管理

嫁接7~10 d后檢查成活情況,對未接活的立即補接。成活后及時松綁、抹芽。當接芽長至10~15 cm時摘心。嫁接后灌透水1次。以后適時灌水、松土除草、合理追肥,防治蚜蟲等,最終使出圃苗木苗干通直、木質化程度高、無病蟲害以及達到一、二級的標準。

3 參考文獻

[1] 陳軍彥.紫葉李快速繁育技術[J].現代園藝,2013(11):37.

[2] 滕仁艷.桃樹嫁接苗培育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11(2):95.

[3] 甄偉玲,王文.紅葉李嫁接繁育技術[J].北方園藝,2007(6):200.

篇6

關鍵詞 彩葉槭樹;嫁接;快繁;成活率;影響因子

中圖分類號 S79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211-02

槭樹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世界觀葉植物中著名的類群之一,紅楓、雞爪槭等早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園林樹種[1-2]。寧波市是中國紅楓、雞爪槭的主產區,栽培歷史悠久,在我國槭樹屬植物的開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從國外引進10個彩葉類雞爪槭的變種,這些品種葉色靚麗,對其進行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觀測,表明其在寧波市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為了對這些品種進行快繁推廣,特對其嫁接方法及相關快繁技術進行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10個從國外引進的彩葉類雞爪槭變種,分別為:垂枝稻葉(Acer palmatum′Inaba shidare′)、紅龍(A.pal-matum′Red Dragon′)、守望(A.palmatum′Seki mori′)、漫步者(A.palmatum′Pacific Sunset′)、橙之夢(A.palmatum′Orange Dream′)、蝴蝶(A.pal-matum′Butterfly′)、鳳凰(A.palmatum ′Red Drogon′)、紅鏡(A.palmatum′Beni Kagami′)、青龍(A.palmatum′Seiryu′)、寶玉(A.palmatum′Jiro shidare′)。

1.2 試驗方法

于2009年2月對以上10個品種進行嫁接擴繁,砧木采用當地紅楓嫁接時常用砧木秀麗槭,苗齡為一年,規格基本一致,于距離地面5 cm處剪砧,每個品種嫁接50株,于2009年6月對其嫁接成活率進行調查比較。再以嫁接成活率中等的品種蝴蝶作為試驗品種,分別進行不同砧木品種、不同嫁接季節、不同管理方法的試驗,以期分析對其結果的影響[3-4]。所有嫁接均由同一個熟練工操作,同一嫁接對比試驗所用的砧木苗齡均相同,砧木規格基本一致,嫁接方式為切接[5-6]。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間嫁接成活率的比較

由表1可知,采用同一砧木品種秀麗槭嫁接時,各彩葉槭樹品種間的嫁接成活率均達到80%以上。表明其和砧木間的親和力都較好。而且其相互之間的嫁接成活率差異較小,表明其相互之間的親緣關系也較近。品種間的其他生物學特性也較一致,其嫁接成活率的平均值為86%,其中以守望、青龍、紅鏡的嫁接成活率最高,達92%。

2.2 不同砧木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砧木的選擇對嫁接成活率有重要的影響,該試驗選取槭樹屬的秀麗槭(A.elegantulum)、雞爪槭(A.palmatum)以及北美復葉槭(A.negundo)進行對比試驗,砧木為一年生苗,于2010年2月底進行嫁接,9月調查其成活率。

由表2可知,雞爪槭與彩葉槭樹品種的親和力最好,成活率達到95.2%;秀麗槭次之,成活率為94.3%,二者差異不大。用北美復葉槭作砧木,嫁接后1個月左右約10%的接穗萌發新枝,但萌發的新枝隨后慢慢枯死,最終全部死亡。

2.3 嫁接季節對成活率的影響

彩葉槭樹品種嫁接季節的把握十分重要。該研究分別在2010年9月底、10月底和2011年2月底、3月中旬進行不同季節的嫁接對比試驗,砧木均為一年生、地徑0.8 cm左右的秀麗槭實生苗。

由表3可知,不同時期嫁接對成活率有顯著的影響,以2010年9月28―30日和2011年2月24―25日嫁接成活率最高,二者無顯著差別;春季樹液流動后(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低,只有46.84%,說明彩葉槭樹品種在樹液開始流動后就不宜嫁接。同時,2010年10月28日嫁接的槭樹品種,雖然此時其生長基本停止,但成活率仍達72.73%。成活率下降可能與溫度有關,因為25 ℃時有利于嫁接苗木愈傷組織的形成,10月下旬氣溫下降,對彩葉槭樹品種愈傷組織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說明這些品種在秋季的嫁接持續時間較長。

2.4 套袋保濕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2010年3月15―16日,以胸徑3~4 cm的秀麗槭實生苗為砧木,采用移栽后高接方式,將套專用袋保濕與不套袋比較。

由表4可知,春季樹液流動后嫁接,不套袋苗木的苗木成活率僅為6.45%,套袋成活率達42.86%,說明嫁接成活率與濕度條件有一定的關系,套袋接穗的濕度條件較好,能使接穗保持較高的生活力,有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

2.5 苗木移栽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2010年3月10―11日,以秀麗槭一年生、地徑1 cm左右的實生苗作砧木,移栽后嫁接與圃地定植苗嫁接作比較。

由表5可知,圃地定植苗嫁接的成活率明顯高于移栽苗,這可能與苗木移栽后成活率及生理活性下降有關。

2.6 不同嫁接方法對繁殖系數的影響

2010年早春在胸徑5~7 cm的秀麗槭實生苗上高接,每樹接5~7個接穗,以一年生、地徑1 cm以上的秀麗槭實生苗地接作比對,2009年12月隨機抽取10株測定其萌發枝條的節數,取平均值進行對比。

由表6可知,彩葉槭樹品種接穗成活后枝條的生長量與砧木的大小有關,采用大樹高接能有效提高嫁接穗條的繁殖量,接穗的平均繁殖系數(萌枝節數/接枝數)可達到15.1,單株繁殖系數最高達到18.5,最小為10.8;而小苗地接平均繁殖系數為6.3,最大值僅為8.0。因此,利用大規格砧木進行嫁接繁殖是增加接穗采收數量、促進快繁的有效方法。

3 結論

采用同一砧木時,幾種彩葉槭樹品種之間的嫁接成活率差異不大,而砧木種類、嫁接季節、接后管理等因素對其嫁接成活率都有較大影響。砧木的選擇是嫁接成功的關鍵,以選用秀麗槭作砧木嫁接較好;嫁接時間以秋季(9月底至10月初)與早春(3月上旬之前)為好,一般在3月中旬樹液流動后應停止嫁接,以免影響成活率。同時,應盡可能選擇圃地定植苗嫁接,并在嫁接時套袋保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4 參考文獻

[1] 汾河.提高果樹嫁接成活率五措施[J].新農業,2005(3):25.

[2] 李倩中,譚國華,陳尚平.影響月季嫁接成活因子研究初報[J].浙江農業科學,2003(3):114-115.

[3] 楚燕杰,李秀英,王軍.不同砧木對扁桃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試驗[J].山西果樹,2002(2):40.

[4] 劉建明,吳博,任玉峰.核桃砧木嫁接親和力研究初報[J].寧夏農林科技,2001(3):21-22.

篇7

關鍵詞:油茶;芽苗砧嫁接;輕質基;容器育苗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一種木本食用油料樹種。近年來廣西自治區政府對油茶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出臺了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廣大林農種植油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油茶種植基地面積大幅度增加。但目前油茶良種嫁接苗木供應不足,制約了油茶產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2010年開始實施建設賀州市油茶良種基地,建設油茶良種繁殖圃10hm2,油茶良種采穗圃10hm2,為賀州市油茶產業發展提供良種苗木保障。油茶芽苗砧嫁接輕基質容器育苗是目前大力推廣應用的育苗技術, 2012年廣西油茶育苗采用輕基質容器達到40%以上。輕基質容器育苗具有基質透氣、透水、透根性能好,可進行空氣修根以及容器重量小、苗木運輸成本低等優點。與普通容器苗相比,其具有根系發達,移栽不需脫容器,造林成活率高,無緩苗期等特點,所以將其應用于油茶育苗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從苗圃地選擇、藏種催芽、輕基質配制與灌裝、芽苗砧嫁接、芽苗栽植及栽植后管理的技術措施出發,對該技術的應用方式及注意事項進行論述,為油茶苗木繁育引為借鑒。

2 育苗地概況

育苗地位于國營大桂山林場東葉分場。地理位置為E111°20′5″~111°54′39″,N23°58′33″~24°14′25″,屬中亞熱帶南緣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9.9℃,7月份最高溫為28.7C,≥10℃的積溫為6393.6℃。年平均降雨量1535.4mm,主要集中在3~9月,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全年相對濕度77%~81%,具有典型的山區氣候特點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一般共性。主要土壤是山地紅壤和少量的黃紅壤,土壤質地一般為中壤和輕壤,土壤pH我4.5~6.0,腐層有機質3%~6%,土地壤排水,透氣性能良好,有機質容易分解,土壤肥力高,土層厚度和表土層厚度屬中等。

育苗地距賀州市區40km,離八步區信都鎮僅13km,靠207國道邊,交通極為便利。

3 苗圃地的選擇及苗床的準備

3.1 選擇圃地

圃地應選擇光照充足、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水田或沙質土壤的旱地,最好是農田或新開荒地。

3.2 苗床準備

苗圃地選擇后,對場地進行清理和平整,清理苗圃地上石塊和雜物,圃地清理平整后進行開廂作床,廂的高度、寬度分別選為0.1m和1.2m,廂溝寬度選為0.4m,長度視地形而定,一般不超過8m,整地作床后用生石灰進行消毒處理,為輕基質容器排列擺放準備。

3.3 搭蓋遮蔭棚

育苗蔭棚凈高應保持在1.9m左右,有利空氣流通,降低棚內溫度,也便于打藥、除草等人工操作。上面覆蓋遮光度70%的遮陽網。

4 砧種的貯藏與催芽

4.1 砧種的貯藏

砧種的貯藏選擇地面場地或空氣流通,陽光直射不到的地層房屋,篩選大粒飽滿的種子用0.3%~0.5%的高錳酸鉀浸泡20~30min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清潔的河沙層積貯藏,河沙選用中沙且不能過濕。先在地面上鋪一層10cm左右的河沙,然后1層種子1層沙分層鋪放,最后外邊覆蓋1層20cm厚的潤沙,以防種子干燥失水,經常性檢測種子含水量,油茶種子臨界含水量為15%,種子與沙的比例為1:1.5,層積厚度在50~60cm。

4.2 沙床催芽

在昱年嫁接前1個月左右(若5月上旬嫁接,即3月底4月初左右進行沙床催芽),將貯藏的種子篩出,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min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凈。在沙床的地面鋪上1層15cm厚的河沙,沙床必須在排水良好的平整地面上,把種子均勻撒在沙上面,種子不要重疊,再蓋上10cm厚的河沙,用清水澆透后,蓋上薄膜。沙床要保持濕潤,如發現濕度不夠,應及時噴水。當胚芽長度達到8~10cm時,即可進行嫁接。

5 輕基質選擇與處理、輕基質配制與灌裝

5.1 輕基質選擇與處理

5.1.1 輕基質選擇

輕基質選用的鋸末、谷殼、松樹皮、泥炭、等原料,其材料在本地區來源豐富、加工和漚制處理簡單。

5.1.2 谷殼和鋸末炭化處理

用磚頭圍一個爐灶,灶里放滿木柴后點燃,當火燒到最大時,蓋上一塊多孔鐵皮,立即將鋸末或谷殼倒在鐵皮上,覆蓋整個爐灶,觀察炭化情況。當鋸末或谷殼變黑時,立即用適量鋸末或谷殼覆蓋,如此反復多次,再用大量鋸末或谷殼摻入炭化鋸末或谷殼拌勻,注意不能讓鋸末或谷殼燃燒,經過一段時間后,將炭化的鋸末或谷殼迅速攤開,待冷凍后庫存備用。

5.2 輕基質配制與灌裝

5.2.1 輕基質配制

輕基質配配制:泥炭40%+漚制鋸末或松樹皮(碎粒)50%+炭化鋸末或谷殼10%攪拌均勻漚制。

5.2.2 基質灌裝

選用口徑5cm無紡布容器袋,用中國林科院生產的輕基質容器自動灌裝機進行灌裝,將輕基質灌裝制成口徑5cm的輕基質育苗容器,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h以上,切成10cm長的小段,然后裝入塑料盤,搬運到育苗蔭棚中,整齊擺放在苗床上供嫁接芽砧苗移苗用。

6 芽苗砧嫁接

6.1 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5月上旬~6月上旬,具體時間視當年生春梢成木質化程度而定,春梢進入半木質化時開始嫁接,此時砧木苗的生長長度在10cm左右且末露沙層時最佳。

6.2 砧木苗準備

將砂藏好的砧木苗起出,用清水洗凈沙子,用0.2%的高錳酸鉀消毒處理20~30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放入塑料容器中保濕待用。

6.3 切砧木

將砧木苗橫放在小木板上,用單面刀片切斷上下兩端,胚莖、胚根各留成4cm,共8cm,然后,胚莖端的正中1.5cm處從內向外縱切一刀,切口1.5cm(如圖),套上鋁片圈待用。

6.4 削接穗

將接穗放在木板上,在腋芽下方0.2~0.3cm兩側,用單面刀片斜削,切面長1.2cm,要求削平滑,一側略深削至木質層,一側削去皮層,深度恰到形成層,最后在腋芽上端0.2~0.3cm處切斷,同時將葉片切去一半,即成一葉一芽的接穗(如圖1),放在塑料盆中用濕毛巾保濕待用。

6.5 插接穗

將已套好鋁片的砧苗拿在手中,把接穗插入砧苗切口,應選放與砧木切面大小一致,長短適宜的接芽,如雙方不一致,則需使砧穗的形成層一側對正,并使接穗基部也和砧木切口底部緊貼,然后將鋁片自上而下逐步捏緊,使接穗與砧苗緊密結合(如圖2),為防止鋁片退松,應將鋁片兩端順向捏轉、壓緊,再反向捏緊,以手輕拉接芽不會脫落為準,然后將嫁接好的芽苗放入塑料盆中用濕毛巾保濕并及時栽植(如圖3)。

芽苗砧嫁接流程:起砧洗砧切砧削接穗插接穗。

7 嫁接芽苗移植和栽栽后管理

7.1 嫁接芽苗栽植

將已經嫁接好的芽苗及時栽植在已準備好的輕質基容器袋當中。此時,應用手輕輕捏緊嫁接芽苗與輕質基結合部的上端,使之緊密貼合在一起,栽植深度應以剛剛露出接口的包扎鋁片為宜。栽植后,淋透水1次,噴施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并使用長度為2m的竹片按照1.5~2m的間隔構建拱高為0.5~0.6m的拱棚,上部用塑料薄膜覆蓋,周圍用封土壓實保濕。

7.2 栽栽后管理

7.2.1 保濕和拍水透光

嫁接芽砧苗移栽至苗床輕質基容器袋后,因密封的苗床內土壤水分在溫度作用下不斷蒸發,使小棚棚膜內側表面凝滿水滴,影響透光度,不利于嫁接苗光合作用,所以,在苗木移栽一周后,晴天每天下午14:00后,用手在小棚上輕輕敲拍,使凝結的水滴掉落,在提高透光度的同時又保持了苗木葉片的濕潤,從而促進嫁接苗傷口愈合、提早萌動。

7.2.2 防治病蟲害

栽植后芽苗處于高溫高濕狀態,是病害發生的適宜環境,加上苗木幼嫩,極易發生炭疽病、根腐病、介殼蟲和蚜蟲等病蟲,應每隔7~10d噴施一次50%可濕性托布津600~80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或炭疽黑星800~1000倍;40 %氧化樂果乳油800~1000倍等進行預防,并及時清溝排漬水。

7.2.3 除萌抹芽

當嫁接芽砧苗移栽30~40d后,嫁接傷口基本愈合,部分苗木接穗腋芽萌動、露白或展葉、花芽膨大,此期間砧木也在萌芽抽梢,應及時揭開拱膜除萌抹芽,保證苗木養份集中,促進接穗苗生長,結合除草每隔20d進行一次除蔭與除雜,直至9月份為止。

7.2.4 揭膜施肥

嫁接芽砧苗栽植后40d內全靠薄膜庇護,只有在密封條件下保溫保濕,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當苗嫁接芽苗移栽時間40d左右時,可先揭開小棚兩頭通風煉苗,2~3d后可全部揭開,讓其自然成長。揭膜后,每半個月噴施500倍磷酸二氧鉀、生根壯苗劑葉面肥1次。每月施復合肥2~3次。

7.3.5 拆除遮蔭棚

在秋分左右選陰雨天氣拆除遮蔭棚,使苗木充分吸收陽光,促進其生長和苗木木質化。

8 育苗效果與總結

2012年4月上旬進行苗木抽樣調查,抽樣結果:平均嫁接成活率82.6%,抽梢率達到90%,而且株高和地徑生長上也表現出明顯優勢,一年生苗平均苗高25cm,最高達到進入38cm,平均地徑0.33cm,最高達到為0.38cm,合格率達到了92.3%,其中I級苗為62.2% ,II級苗30.1%。油茶芽苗砧嫁接輕基質容器苗具有基質透氣、透水、有營養、能保水、重量輕、苗木運輸便利等優點。其根系發達,栽植不需脫容器,造林成活率高,無緩苗期。該技術可在油茶良種苗木繁育中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衛健.不同處理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J].安徽林業科技,2012,38(3):26-29.

[2] 蔡冬元.油茶芽苗砧種苗生產技術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2(7):14-16,19

[3] 王瑞,馬力,等.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11(6):86-89.

篇8

1 試管苗生產

將擴繁苗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中,培養5~7d,瓶內幼苗開始生根。繼續培養15d。有2~5cm白色小根形成。即使根系少或剛剛發根,只要試管苗健壯,都可進行室外煉苗。

2 組培苗的溫室鍛煉

將試管苗從組培室轉到溫室,經自然光照射(避免強光直射),室內溫度接近培養室溫度(23~25℃)二三天后打開瓶蓋,再放置一二天即可移栽。

3 移栽基質的制備

適合樹莓組培苗移栽的基質,其材料配比是,園田土:草炭:沙子=2:2:1。園田土為肥沃的表土。可以滿足幼苗生長的營養需要。草炭和沙子起到保水、透氣、固定根系的作用。將基質充分混拌后,用適宜濃度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進行滅菌處理,并用塑料薄膜覆蓋二三天。

4 穴盤選擇與裝盤

在滾動苗床上選用50或75穴的黑色塑料穴盤,將拌好的基質裝入盤中,輕輕壓實,裝土深度與盤沿一平,澆透水。

5 栽植

用鑷子將苗從試管瓶中夾出,以20℃溫水沖洗附在根部的培養基,以免病菌污染苗木;再用低濃度生根劑浸泡3~5min,然后栽在穴盤中。栽植方法:用5cm長的鐵絲在穴盤孔穴中間扎一小眼,將根系順入,用基質把小眼抹平壓實。栽植深度適中,過深過淺都不利于苗木生長。大小苗分開移栽,有利于以后生長。

6 環境調控

組培苗從培養室到溫室環境發生很大變化。管理必須細心,及時觀測溫、濕度變化。栽植初期采取弱光照,溫度控制在22~24℃,濕度為70%~80%,避免病害發生。苗床用透氣性好的白色薄棉網覆蓋,保持一定的溫濕度。緩苗后,根系開始生長,逐漸增加光照強度、溫度,促進生長。定期噴水,水溫20%左右。幼苗生長一定時間(8~10d)后基本適應了周圍環境,可逐漸撤除覆蓋網。

7 其他管理

經常觀察組培苗生長情況,是否有病蟲害發生。及時噴施殺菌殺蟲劑。針對生長情況定期追施葉面肥,加速其生長。

(遼寧省康平縣康平鎮林業站,遼寧康平110500)

提高風沙半干旱地區

果樹栽植成活率的技術措施

張文利 霍慶貞 朱春杰 楊艷華

阜新地處遼西北,屬風沙半干旱地區。十年九旱是這里典型的氣候特點,嚴重的春早使多年來果樹栽植成活率一直很低。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經過近十年的探索,總結出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幾項措施,可使果樹栽植成活率由35%提高到85%以上。現簡介如下。

1 挖好一個坑

挖坑時間改過去的秋挖坑春栽植為春挖坑春栽植,這樣減少了冬季的水分蒸發。阜新地區多是風沙土,土質不是很肥沃,因此,挖坑要盡量大些,最好是1m見方。表土和心土分放,回填時每坑中間放一筐優質農肥,然后回填表土,邊回填邊踏實。

2 選好一株苗

以往果農栽植果樹只看苗木地上部分的高度和粗度,而忽略苗木的根系情況,看似很好的苗卻栽不活。因此,應選擇側根發達,有5條以上,長度20cm以上,并有較多毛細根的苗木。

3 灌足一挑水(30kg)

改過去栽植時灌水為栽前5~10d灌水、栽植時再灌1次。實踐證明,灌一桶水保活,灌兩桶水保活又保長。

4 巧用一袋藥

苗木栽植前,用催根劑處理苗木可以保證苗木盡快生長扎根。催根劑可選用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濃度為1000~2000mg/L,蘸根后栽植。

5 用好一個瓶

將一個廣口的罐頭瓶灌滿水,把苗木的任何一個根系置入瓶中,并連瓶帶苗栽入坑中。這樣做可以使根系在干旱季節也能吸收到足夠的水分而不致旱死。

6 覆好一塊膜

苗木栽植后,清除栽植坑內的石頭、土塊等雜質,防止扎破地膜。然后在栽植坑內覆蓋一塊與坑同樣面積的地膜,使苗木露出地上。覆蓋時四周高,中間低。四周及中間扎眼部位用土壓實。覆膜的目的是保水保墑、提高地溫,能使苗木盡快成活生長。

7 套上一個袋

苗木栽完先定干,剪口與樹干垂直,不能出現斜面。然后用一個直徑4~5cm、長45~50cm的塑料袋套在苗干上,用麻繩將塑料袋的上、中、下綁緊,待芽眼發芽、新葉長到1cm2左右時,將塑料袋去掉。這樣可以防止苗木萌芽前水分蒸發和早春食芽害蟲的危害,及時去袋可保證新生的芽不被燒傷。

(遼寧省阜新市果樹技術指導站,遼寧阜新123100;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蒼土鄉林果站,遼寧阜新123100)

核桃嫁接技術――傷流口的應用

李振偉

核桃歷來是人們喜愛的干果,是我國主要的出口創匯果品。目前核桃樹作為生態和經濟兼用林,在丘陵、山地、平原的退耕還林中被廣泛應用,但由于嫁接成活率低、嫁接苗成本較高,人們栽種的多為實生苗或品質較差的核桃品種。偃師市從2002年以來對核桃大樹枝接、芽接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已經形成了一套嫁接技術體系,傷流口的應用對嫁接成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將之運用于核桃苗木生產和大樹改接換優,嫁接成活率可達到90%以上。現就大樹枝接換頭和苗圃幼苗芽接的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 大樹枝接換頭

(1)接穗采集應選擇生長健壯,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粗度在1.0~1.5cm的1年生枝。接穗的采集,從核桃落葉后直到樹液流動前都可進行,一般在3月中旬芽即將萌動時采集,隨采隨接。或采后分品種進行濕沙貯藏,溫度不超過8℃;或將接穗用工業石蠟熱封后貯藏,溫度控制在10~15℃,蠟封的接穗在嫁接過程中蠟皮不易脫落。(2)高接樹的樹齡要求在10年生以下,樹體健壯,嫁接部位光滑,嫁接部位粗度以3~10cm為好。(3)4月上旬核桃樹芽萌動時開始嫁接,直到有一葉展開為止。(4)核桃嫁接時有傷流不易成活,嫁接前12h內必須在根部刻傷至木質部“放水”,再行劈接或插皮舌接。以插皮舌接最好,接后用塑料條綁緊傷口。接穗上端用漆涂抹,防止水分蒸發。舌接部位下方應豎劃一刀,用于傷流。(5)嫁接后應及時抹除萌蘗,防止養分消耗,利于嫁接部位愈合。

2 幼苗芽接

嫁接時間:在偃師,核桃芽接的最佳時間為5月20日-6月20日。

接穗采集:選擇發育枝,接穗剪下后即將葉片從基部1.5~2.0cm處剪掉。接穗采集量較大時要準備好麻袋。隨時用濕麻袋覆蓋采好的接穗,防止失水。

接穗存放:要求現采現用。最多存放三四天,將接穗捆好后豎著放到盛有清水的容器內。浸水深度10era左右,上半部用濕麻袋蓋好,然后放于陰涼處。如存放

時間較長,每天必須換水二三次。

割取芽片:在接芽上部0.5cm處和葉柄下0.5cm處各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即割斷韌皮部,然后在葉柄兩側各縱切一刀。深達木質部。但不割斷木質部。這樣較嫩的芽片容易取下。

砧木開門:在砧木上下各橫切一刀,長度與所取芽片長度相同,然后在外側縱切一刀,割斷韌皮部,但不傷木質部。隨后用刀從開口處將砧木的皮挑開,撕去皮。在開口下方豎切一刀,為傷流口。

鑲芽片:將割好的芽片鑲到砧木的開口處。注意不要將芽片在砧木上來回磨擦,避免將形成層損傷。綁縛要自下而上,綁縛嚴密,用力適中。

(河南省偃師市林業局,河南偃師471900)

綠盲蝽在棗樹上的發生及綜合防治

近年來,在政府的引導下,濮陽縣冬棗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由于管理粗放,綠盲蝽有所發生,且危害嚴重。

1 危害癥狀

綠盲蝽(Lygus luconrn Meyer-Dur)屬雜食害蟲之一,主要分布于長江、黃河流域棗區,以成蟲、若蟲的刺吸式口器危害棗等多種樹木及作物。在冬棗樹上以若蟲危害幼芽、嫩葉及花蕾,以成蟲危害葉片、花蕾、花及果實。可使棗果發病,葉片焦枯或穿孔。

2 形態特征

綠盲蝽成蟲體長5mm,淡綠色,頭三角形,黃褐色。觸角、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綠色、有黑點,前翅革質部分綠色,膜質部分灰色,半透明。若蟲密生黑色絨毛,觸角、足褐色。卵黃綠色,長1mm,呈彎棒形。

3 發生規律

綠盲蝽屬半翅目盲蝽科,一年發生四五代。世代重疊。以卵在棗芽磷、粗皮、枝莖皮縫或其他被害植物中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平均氣溫10%1以上、相對濕度達70%左右時孵化為若蟲,4月下旬為若蟲孵出盛期。5月上旬是第一個危害高峰期,主要危害棗幼芽及嫩葉,直接影響花芽分化及花蕾的發育。第2~第4代分別在6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中旬出現。成蟲飛翔力較強,白天潛伏,夜間活動、取食,受驚時迅速遷移,故不易發現。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最后一代成蟲在樹上產卵越冬。卵期10d左右,成蟲壽命1個月左右。

4 影響綠盲蝽危害的相關因素

4.1 防治不及時

由于綠盲蝽成蟲、若蟲個體較小,體色與葉色相近。且具有白天潛伏、夜間取食的習性,不容易被發現,等到發現時其對棗果已造成嚴重危害,且已發育為成蟲,飛翔力極強,錯過最佳噴藥時機。

4.2 寄主范圍廣

綠盲蝽的主要寄主除棗、棉花和牧草外,還有蘋果、葡萄、梨、大豆、玉米、白菜、煙草等多種樹木及作物,寄主范圍廣而雜,增加了防治的難度。

4.3 氣候條件

氣溫為20~30℃、相對濕度為80%~90%的高濕條件,最適宜其繁殖危害。白天溫度高,夜間涼爽、濕度大。連續多云或間斷性小雨天氣,是其猖獗為害的氣候條件。

5 防治措施

5.1 人工防治

棗樹落葉后徹底清除雜草、落葉,萌芽前徹底刮除粗皮,集中銷毀。捕殺越冬成蟲,消滅越冬蟲卵,減少越冬基數。春季發芽前,在主干貼1周粘蟲膠帶。

5.2 保護和利用天敵

綠盲蝽的主要天敵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充分利用天敵,可達到“以蟲治蟲”的效果。

5.3 合理間作

棗園適宜與小麥、花生間作,不宜與棉花、玉米、大豆和牧草等間作。

5.省略。

蘋果苦痘病的發生與防治

呂巧玲,謝發鎖

在蘋果生產中,由于地區、氣候、栽培條件、管理技術水平不同,有些蘋果園發生苦痘病嚴重,影響果品質量,給果農造成損失。現根據筆者從事果樹技術管理十多年的經驗和近幾年蘋果產區的發病特點,將其病因及防治措施總結如下,供廣大果農參考。

1 發病癥狀

果樹根部表現為根尖停止生長,皮層厚,嚴重時根尖處叢生新根,形成粗的球狀根群。新梢頂芽停止生長,頂端嫩葉褪綠或有壞死斑,葉尖及葉緣向下卷曲。果實上產生黃豆大的近圓形凹陷斑。黃綠色果病部表皮深綠,紅色果病部表皮深紅,切開病部果肉,果肉變褐呈海綿狀,褐變果肉深達5~10mm,病部果肉苦;后期病部干枯,表皮壞死變褐,病斑處感染其他霉菌,引起大量爛果。

2 防治措施

2.1 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主要為作物秸稈、樹葉、雜草、各種糞便、土雜肥、綠肥。盛果期樹每年施有機肥數量按雞糞計算,每666.7m2不少于3m3。此外,生產上可采取行間種草,樹盤壓草。通過以上措施,長期堅持逐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到1%~2%,為控制苦痘病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

2.2 平衡施肥

為了保證各種養分的均衡供應。避免某些養分過多而產生拮抗作用,必須合理搭配營養,特別是三要素營養。一般結果大樹每生產百公斤果實供應氮、磷、鉀養分量分別為1.12、0.48、1kg。再配施各微量元素150g,基本能滿足蘋果正常生長發育需要。

2.3 補鈣

盛果期樹每666.7m2施硝酸鈣40~50kg。在開花前后撒施,淺鋤澆水。花后連噴氨基酸鈣300倍液3次,果實近成熟時(9月下旬至10月)再連噴2次。

貯藏前,用氯化鉀600倍液淋浴果實。對貯藏后期苦痘病的發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2.4 減少負載

減少負載量也是減輕苦痘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盛果期樹666.7m2產量應控制在2500~3500kg。

2.5 少用環剝

環剝不但造成樹體衰弱、爛果病加重、果品內外質量差,而且導致吸收鈣肥的幼根(毛細根)大量死亡,土中有鈣也無法吸收。因此。進入結果期的大樹從剝寬到剝窄,從剝到切,逐漸不用環剝。

(陜西省鳳翔縣農技中心,陜西鳳翔721400)

‘寒富’蘋果中間砧

Gm256接穗的貯存方法

謝犁春

沈陽市遼中縣犁春果樹專業合作社栽培矮化‘寒富’蘋果多年,在生產苗木的過程中遇到了接穗Gm256枝條不足的現象。因此,利用原有貯存水果的冷藏庫貯存接穗,效果很好。現介紹如下。

1 材料

鋸沫 鋸沫加水,以手攥為團、松開即散為宜。

紙箱 選用硬度較好的舊水果箱。長寬高各為45、40、20cm。

地膜一般地膜均可。

2 方法

6月份,開始以Gm256中間砧嫁接‘寒富’蘋果。嫁接后第11d剪砧,即剪除接芽以上的Gm256枝條,按嫁接日期順序剪。將剪下的Gm256枝條,每100條綁成1捆,水浸基部1~2h,使其吸水。紙箱里先襯地膜,再放入厚2~3cm的濕鋸沫,然后,將捆好的枝條打開,擺在濕鋸沫上,上面再鋪一層濕鋸沫,厚度以枝條半埋半露為宜。為確保水分,枝條兩端的剪口要多加鋸沫。以此類推,一層枝條一層鋸沫,擺滿后,用地膜包好。在其上面扎3-5個手指大小的洞,確保透氣。封箱后用繩擁緊。紙箱上標明枝條的采集日期(8月份,在春栽的山定子上進行秋接時,按日期的先后使用)。一般每箱可擺放接穗800~1000條。紙箱搬入冷庫放好,冷庫溫度調至0~3℃。為提高成活率,所用枝條要將兩頭芽去掉,用中間部分的芽嫁接。

此方法貯存的枝條,保鮮期長達3個月,嫁接的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以往用盆裝水浸根部貯存枝條保質期只有1個月)。

(遼寧省遼中縣寶田桃園,遼寧遼中110200)

果園噴藥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宋繼文

病蟲害防治是果園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有些果農每年在病蟲害防治上是錢沒少花、力沒少出,效果卻不如人意。出現這種情況除農民選擇的農藥品種不對癥、農藥質量差等原因之外,噴藥措施不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1 果園噴藥中存在的問題

(1)隨意加大濃度,近距離噴藥,影響藥液的均勻覆蓋。有些農民朋友受不良噴藥習慣的影響,遇到難以防治的病蟲害時往往只增加用藥量,不增加用水量,導致藥液濃度加大,因藥液量少而難以在果樹上均勻周到噴灑,影響防治效果,甚至造成藥害。還有一些果農在噴藥時噴頭與果樹的距離太近,果樹的葉片在高壓的沖擊下都翻了起來,容易擊傷果面。

(2)液滴大,噴灑農藥象洗樹。有些果農認為藥噴得越多越好,喜歡把果樹噴得枝葉滴水。其實,病蟲不是靠藥水沖洗下來的,而是靠內吸、觸殺、熏蒸殺滅的。液滴大,易使植物氣孔關閉,反而吸收少,流失多。這樣的噴藥方法浪費大,投資大,效果差,而且容易使果萼洼處積沾過多藥液,長期積存容易造成藥害,影響果品質量。

(3)手動噴霧器壓力過小,機動噴霧器噴孔過大、霧化效果差,導致霧滴分布密度降低。手動噴霧器采取的是液力霧化方式,國內一些噴霧器生產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型生產企業,因自身技術條件的限制。生產出的噴霧器壓力達不到要求,果農在噴灑農藥時往往因壓力小而造成樹冠內膛噴不到,形成漏噴。機動噴霧器采取的是氣力霧化方式,一些農民朋友為了節省時間,特別是一些提供有償服務的人員為了“提高”噴藥效率,往往有意把噴頭墊片噴孔戳大。殊不知經過這么改造后“效率”是提高了,但是霧化效果降低了,必然影響防治效果。

2 改進措施

(1)改變噴藥習慣。要根據果樹大小、葉片多少,合理控制用水量。噴藥要均勻周到,從上到下,由內到外。葉片正、背面都要噴到藥液,不能漏噴,也不能重噴,以葉片充分濕潤而又不會形成流動水滴為好。做到枝枝不漏、葉葉著藥、不流不淌。

(2)改進噴藥措施。一是盡量少用手動噴霧器。手動噴霧器不但勞動強度大,噴藥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壓力小、霧化效果差。二是更換現在使用的噴槍,把只有一個噴孔的噴槍換成有兩個或三個噴孔的噴頭,霧化效果好。噴藥均勻,對果面沒有傷害。

篇9

1 采集接穗

接穗采集應在果樹休眠期內進行,最好結合冬季修剪采集。枝接使用的枝條多采用一年生枝,一般選擇樹冠發育健壯、木質化程度高、芽體飽滿的一年生枝條,20~100根/捆,標明品種、數量,貯藏備用。

2 貯藏接穗

如需較長時間的貯藏,為防止霉爛和失水,應在0~5℃的低溫、80%~90%的相對濕度及適當透氣條件下存放。一般多用窖藏或室內堆沙、堆土埋藏。

3 枝接時間

硬枝嫁接在春季樹液開始流動的3~4月進行,只要接穗保存良好,處于尚未萌芽狀態,嫁接時間可延續到砧木展葉以后,一般在砧木大量萌芽前結束為宜。葡萄作為傷流嚴重的樹種,應在傷流期結束后進行。嫩枝嫁接在生長期進行,在吐魯番地區,葡萄綠枝嫁接時間在5月份進行為宜。

4 枝接方法

4.1劈接

①削接穗:剪截一段帶有2~4個飽滿芽的接穗,在接穗的下端削2~3cm的斜面,再在這個削面背后削一個相等的斜面,使接穗下端呈長楔形,內側超薄,外側超厚些,削面光滑平整。②劈砧木:先將砧木從嫁接處剪斷,修平老口,然后在砧木斷面中央垂直劈一切口,長度略長于接穗削面長。③嫁接與綁縛:將接穗厚的一面朝外,薄的一面朝內插入砧木垂直切口,形成層至少一側對齊,削面上端露出切面0.3~0.4cm(俗稱露白),然后用塑料條纏綁嚴密。

4.2 皮下接

①削接穗:剪截一段帶有2~4個飽滿芽的接穗,在接穗的下端斜削一個長約3cm的長削面,再在這個長削面背后尖端削一個長0.3~0.5cm的短削面,并將長削面背后兩側皮層削去少量,但不傷木質部。②劈砧木:先將砧木從近地面處選光滑無疤部位剪斷,修平茬口,然后在砧木皮層光滑一側縱切一刀,長度約2cm,不傷木質部。③嫁接與綁縛:用刀尖將砧木縱接口皮層向兩邊撥開,將接穗長削面向內,緊貼木質部插入,長削面上端應在砧木平斷面之上外露0.3~0.4cm,使接穗保持垂直,緊密接觸,然后用塑料條包嚴綁緊。

5 嫁接后的管理

5.1 檢查成活

枝接后一般20天左右才能判斷是否成活。判斷標準為接穗新鮮,傷口愈合良好,芽已萌動,表明已成活。葡萄綠枝嫁接可于接后15~20天檢查成活。

5.2 補接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對未成活的苗木要及時進行補接。補接時,接穗要處于休眠狀態,要將原接口重新落茬。

5.3 解綁

在接穗發枝并進入旺盛生長后解除綁縛,或先松綁后解綁。

5.4 抹芽除萌

及時抹除長出的萌蘗,如果接穗同時萌發幾個嫩梢,僅留一個生長健壯的新梢即可,其余全部抹除。

篇10

近幾年,發展的大果榛子相對采取了一些栽培技術措施,但由于栽培年限較短,人們對其生長習性、相關技術不甚了解,致使產量較低。平榛的管理更是粗放,大部分只是簡單的平茬。我們只有了解其生長特點、產量形成條件等,才能改變自然生長狀態,充分發揮榛子的生產潛力,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以下就榛子的苗木繁育、果園建立、栽培管理、修剪技術等作一簡單介紹。

1苗木繁育

1.1平榛苗木的繁育

一是利用自然生長的自根苗(即根蘗苗),其次是利用平榛種子直接播種的實生苗。自根苗的繁育利用根蘗分生、密株間伐、清理作業道路的苗木等,經分類后集中歸圃繁育。實生苗的繁育采集果實個大皮薄的作種子。種子要新鮮(曬過的出苗率低),采后立刻層積,來年春季及時播種。采取點播方式,行株距為60cm×8cm,也可大壟雙行播種。苗期要及時除草、灌水、施肥等。

1.2平歐雜交榛的苗木繁育

主要是利用大果榛子自根苗進行壓條繁殖。其次是利用平榛做砧木,嫁接大果榛子。利用平榛嫁接,必須進行深栽,利用品種自生根。

1.2.1自根苗的繁育主要靠壓條繁育,有直立壓條和水平壓條兩種方法。直立壓條是利用植株基部的萌蘗、基生芽等壓條,大部分園段是樹上結果樹下育苗。水平壓條主要是專業苗圃所采用的苗木繁育方法。直立壓條6月份在榛樹基部萌發的基生枝基部進行刻傷(或用細鐵絲橫溢),傷口至上方20cm內涂抹生長素,然后培土。所處理的枝條長度一般在60cm左右(最低應保證40cm以上),培土要疏松,注意及時澆水,保持濕潤,以利于根系萌發。水平壓條建圃行株距2m×1m。栽苗時將苗木呈45°角斜栽,新梢長到20cm時將其水平壓倒,新梢長到30cm以上時進行第1次培土(厚度10cm)。以后每增高10cm培土1次,連續3次,總厚度25cm左右。

1.2.2嫁接苗的繁育按行株距60cm×8cm點播平榛,來年春發芽前嫁接(硬枝嫁接)栽培品種,秋季苗木可出圃。苗圃管理技術與其他果樹苗圃相同(嫁接苗目前應用的較少)。其育出的苗木于秋季落葉后起苗,挖開后在傷口處剪斷并挖窖貯藏。秋后起苗主要對象是以疏松鋸沫子等材料為基質繁育的苗木。在溫暖地區可全部用土埋苗,也可以在第2年起苗。

2建園

榛子建園用地要求不是太嚴格,山地、坡地等土質差一些的都可以。建園有兩種形式:一是用苗木建園,二是對原有自然平榛林進行改造。

2.1利用苗木建園

根據面積、地勢等規劃小區(管理片段),要求方便作業、不浪費土地資源、通風透光條件要好等。一般是單行栽植。生產上常用的株行距為2m×3m、2m×4m(666.7m2栽111株、83株)。栽植平榛苗還可以適當密一些,土質條件差的園地可以按株行距1m×2m栽植。按大小將苗木進行分類,同類的栽在同一小區。栽植坑大小要適宜,要求一次性將水灌足,并覆蓋地膜。

2.2自然平榛林的改造

目前生產上大部分采用全部地面平茬措施,一般是三四年一平茬。全部地面平茬只是利用平面結果,產量較低,一般666.7m2產量只有5-10kg。帶狀平茬或叢狀、單株栽培方式在生產上很少見。無論那種方式都要進行以下幾項工作。

清場主要是清除雜樹。清場在坡度較大的地段要注意保留草皮植被,高大喬木等雜樹要一次性清除。

園段規劃根據等高線規劃出行向,根據面積大小、坡向等規劃出作業道路,確定密度、方式。規劃的基本原則是,保證足夠結果面積的同時,方便各項作業。

調整補植根據栽培要求對較大的空地進行補植,也可結合規劃進行。補植一般要求補植單株,可先密后稀。

平茬根據自然條件、長勢、密度等確定平茬年限。一般采取三四年輪換平茬方式。或全部平茬,即在休眠季節將地上部分全部剪掉。或帶狀平茬,即每年芽萌動前對榛林每3-4m寬平茬(疏伐)1m寬,以后依次輪伐,三四年一個循環,即三四年一更新。自然條件好、長勢強、密度小的可采取四五年輪換平茬方式,即每4-5m寬平茬1m,以后依次輪伐,四五年一個循環,即四五年一更新。或采取叢狀栽培方式,即首先確定株行距,一般要求行距2-3m,株距1-2m,每叢留3-5株,后期根據需要,確定保留數量。具體做法是,在平茬帶內按一定直線距離,保留3-5株不平茬,并在一定高度內剪截,即定干。或采取單株栽培方式,即全部留單株或帶內留單株。全部留單株的,前期株行距可以小一些,0.2m×0.4m,以后根據情況再隔株去株、隔行去行,最后保持株行距1-2m×2-4m。具體做法是采取高平茬(在飽滿芽處剪截),減少單株數量,增加保留單株枝量。以往全部平茬,由于密度大,剪完后幾乎沒有分枝,是一條換一條。經過去掉一些株數,高平茬后,在單株上就可以產生分枝。帶內留單株的,在帶狀平茬的基礎上保留單株,即在1m寬的平茬帶內按一定株距留單株不平茬,按其單株管理方式進行整形修剪。

以上方法要達到的目的都是由片狀變成帶狀、多株變少株,直到最后變成單株。即由片狀平面結果變成立體結果,變自然生長為人工控制生長。

3整形修剪

榛樹和其他果樹一樣,也需要結合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進行相應的整形修剪,形成合理的樹體結構,平衡樹勢,調整生長與結果的關系,盡快擴大樹冠,以達到早結果、早豐產的目的。根據榛子的生長特點,可采取前期主干形,后期開心形。前期整形的主要目的就是擴大樹冠,增加枝量,形成一個能負擔一定產量的樹體結構,為以后的結果打基礎。修剪就是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每年通過修剪(相當于平茬、強緩弱截)來培養健壯的結果母枝,為結果打基礎。定干在苗木分類的基礎上,根據苗木高度而定,一般剪掉苗木高度的1/3左右,根系好、苗木成熟度好的可適當定高些,反之應適當矮些。

短截根據榛子靠壯枝、壯芽結果的生長特性,修剪方法主要是短截。我們以往的平茬,實際上就是短截。幼樹為了擴大樹冠,短截數量適當大些。結果樹短截數量適當小些,一般占總枝量的30%左右。短截徒長枝、強旺枝、超長枝,芽飽滿、長短適中的健壯枝留作結果母枝。疏枝對于過密的徒長枝、細弱枝要根據情況適當疏除。枝條過密影響通風透光,但疏除過多又容易造成冒條。因此,要注意疏枝量,正常情況下,疏枝量不超過總枝量的20%(整個修剪量應控制在30%左右)。開張角度樹體角度開張,有利于擴大樹冠,增加結果體積。但榛子由于基生枝優勢強,角度過大,易造成前端生長勢減弱,后部冒條,反而不利于樹冠擴大。因此,榛樹主枝開張角度較其他果樹應當適當小一些,一般應不超過70°。

除萌蘗用作繁苗的除外,無論那種栽培形式,基部萌發的萌蘗都要及時除掉。萌蘗爭奪養分,能減少樹體生長和產量形成。促花保果榛子需要健壯的結果母枝,即使直立的健壯枝也照常能夠結果。因此,提高結果母枝營養水平是關鍵。具體作法是,除去過多的雄花,疏除無效枝、徒長枝及基部萌蘗枝。

4肥水管理

山地榛園施基肥有一定難度,可采取葉面噴肥的方法。根據樹體營養狀況等,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合理搭配噴施。平地栽培的榛園及條件較好的坡地可根據情況增施基肥,一般在秋季果實采收后進行。灌水可根據降雨情況每年灌水三四次。

5病蟲害防治

榛樹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果柄枯萎病。常用藥劑有粉銹寧、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蟲害主要有榛實象鼻蟲和一些食葉性害蟲。榛實象鼻蟲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防治,食葉性害蟲根據發生情況隨時隨地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