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研究性學習及創新成果范文
時間:2023-11-17 17:19: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期研究性學習及創新成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美術教學;研究性學習;實驗研究;創新精神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美的表現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美的創造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等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學習”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課程領域和學習方式,它突出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因其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被公認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在中學推進研究性學習,有助于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中學美術學科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學生美術教學中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并進行實驗研究,證實其作用和意義。
一、什么是“研究性學習”
從提高學生素質出發,改革教學制度和教學形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出發,把學生的一部分學習過程變成探索過程,既“研究性學習”。也可通俗地講成:研究性學習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具體地講有以下三層含義:一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二是“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形式。三是“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
二、研究對象和時間
實驗前,對初一10個班403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學生對美術的感興趣程度和已有的美術基礎水平,其中(4)班、(5)班、(7)班、(8)班的可比性情況和條件基本一致,隨機抽取(7)班、(8)班(共78人)作為實驗班,(4)班、(5)班(共83人)作為對照班。從一學期中采用分班教學,在實驗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驗研究。
三、研究性學習的過程
美術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步驟:
選題――選擇研究方法――制定方案――分析研究――結題報告――成果評價(展示)
選擇可行的課題,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第一步。課題的確定方法可以是學生自主提出,也可以是老師給出一定范圍,讓學生選擇,這種方法給了學生很大的自主性。美術課的課題范圍可以很廣,可以是欣賞評述的內容(如民間玩具的造型與色彩,建筑所蘊涵的人文精神等),也可以是繪畫或工藝內容(如商業包裝的設計與制作,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與方法等);可以是課本規定內容,也可以是課本外的內容(如青少年喜歡卡通畫的原因,電腦繪畫的價值等);可以是美術學科的,也可以是藝術課程和綜合學科的(如美術與音樂,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產品,美術與文學,學校各學科的美育特點、因素和審美教育功能等)。
課題提出之后,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其中關鍵是制定一個可行方案,老師根據方案來指導具體活動。方案一般包括課題名稱、指導老師、課題研究的過程計劃、必要條件、時間表等。方案一般由學生自主制定,由指導老師幫助指導后執行。
下面是實驗班的學生制定的研究方案案例。
對課題成果進行及時評價,是對學生研究活動的肯定,也能及時總結優點與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導下次活動。不同的課題,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有些成果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有些成果用展覽的方式(如“拎袋設計制作展”)讓全校師生參于評價;優秀的研究成果可發表于校報或校外報刊,讓社會評價。
四、結果與分析
1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一學期的嘗試,研究性學習的活動在美術課上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通過問卷調查,得出學期初與學期末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程度的數據對比:
美術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仍然只是副課,有些學生對它尚沒引起足夠重視,要想讓他們學好并受益于這門課程,惟有提高他們的興趣。以上數據充分地證明研究性學習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的作用。同時實驗班在參加有關書畫比賽中展示了他們的學習成果和美術才藝。
2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美術作品更是以創新為生命力。研究性學習以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看的更多,問的更多,想的更多。如在“中學生喜歡怎樣的校服”的研究性課題活動中,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周圍同學,通過到圖書館及上網查閱國內外服裝設計師的優秀作品等研究方法,提出了許多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和希望。在提交的設計草圖中,有一部分是相當前衛的“概念服裝”,象“會變色的校服”、“一洗就干的校服”、“可調溫的校服”等等。雖有些校服制作所需的技術目前還不能實現,但是誰能說這些豐富奇特的想象在不遠的將來就不會成為現實呢?
3培養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現代人必備素質之一。研究性學習活動經常以課題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分工合作的特點突出,很適合美術課中的一些動手操作的教學內容,這一形式能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的過程可分為以下幾步:明確任務――小組討論――組內分工――動手操作――成功合作――組織交流。這種形式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合作氛圍,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小組中針對自己的特長爭取擔任最適合的角色。如在“包裝的設計與制作”活動中,學生分工合作,通過市場調查,查閱資料,綜合本單元、本學期甚至若干學年的相關知識、技能,積極討論創意、構圖、色彩,勾畫并不斷修改草圖,將個人獨立思考轉化為全組的共同認識成果。
五、小結
1、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美術學科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研究性學習以其日益凸顯的適應時展的要求、課程價值和教學方法受到人們高度關注。各學科應廣泛應用,綜合應用,得以強化。
2、美術是一門綜合課程,根據學科特點,科學、合理地組織研究性學習是美術學科老師應該十分重視的教學觀點和教學模式。
3、研究性學習在美術學科教學中是有實效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和終身學習,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研究性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開放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也是復雜的、多樣化的,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和理論,以上僅是我研究性學習與美術教學整合的初步認識,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希望得到廣大同仁的賜教。
參考文獻:
[1]《研究性學習的實驗嘗試》揚一波
[2]《自主研究自由創造》曾軼丹
篇2
(一)合理定位,實現研究領域的融合。
《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四大指定領域的內容。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學生自主選擇的研究主題為核心項目,展開學習,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除指定領域外,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目前,國內小學生社團一般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通過自愿報名,結合學校社團招募組建起來的,由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成長共同體組織。小學生社團活動具有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綜合實踐活動特質,屬于綜合實踐活動非指定領域內容。
《綱要》明確提出:綜合實踐活動非指定領域內容可與指定領域相結合,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因此,學校社團活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非指定領域內容,與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相結合,是綜合實踐活動發展的要求。
(二)明確意義,堅定特色發展的決心。
進入21世紀,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社會的進步需要身心和諧發展、具有特長的綜合創新型人才。時代呼喚學校教育必須以人為本,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如何將研究性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非指定領域中有效實施的問題,還缺乏操作性范例。在理念和行為視域中,還存在著不少盲區。江蘇省蘇州市敬文實驗小學以項目式研究性學習作為學校社團的研究探索方向,力求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實現學生個性和各方面素質的主動協調發展,尋找廣域課程理念下研究性學習的可操作性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一)政策支持,是啟動研究的良好契機。
校園社團特色化發展研究,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07年蘇州市教育局出臺了《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以下簡稱《三項規定》),要求學校要創設生動活潑的育人環境,還學生自主發展的時間與空間,小學每天下午3點20后,初中每天下午4點后,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社會實踐和團隊班會等活動,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年,《蘇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出臺,要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課時結合起來使用。兩份文件的出臺,為蘇州市中小學開展多樣化的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為該校學生社團的特色發展與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的融合實施創造了條件。
(二)辦學經驗,是促進成功的有力保障。
長期文化積淀形成的辦學經驗,是將項目式研究性學習融入學生社團活動的基礎。該校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成立了多個學生興趣小組。進入本世紀后,把握蘇州市教育局《三項規定》政策出臺的契機,該校將興趣小組數量擴充至20多個,改變了原興趣小組單純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作為興趣小組教學改革的研究方向,并將興趣小組改名為社團。經過長期摸索,該校在社團組織管理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世紀初,該校申請將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理念融入社團活動教學,并申請了相關市級科研課題。在課題研究的推動下,該校加大了對社團管理改革的力度,目前社團數量已達55個,全校學生100%參與社團活動,每周活動時間固定,時長為1小時。
(三)學生需求,是改革發展的有效動力。
實現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學校教學改革創新的目標。社團活動以其廣闊的活動領域、自主的活動形式,成為培養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生主體意識的有力載體。項目式研究性學習以全新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創新與實踐的舞臺。該校面向全校學生家長發放了關于社團活動的調查問卷,并進行了數據分析與意見匯總。家長對學校社團活動滿意率達到了96.3%。有42%的家長對學校社團工作提出了建議,其中提出希望進一步豐富社團種類的家長占68%,希望增加社團活動時間的家長占46%,希望學生同時參加多個社團的家長占27%。此外,還有大量的有關加強社團組織、管理、教學方面的意見。由此可見,社團活動的良性發展,符合學生成長的需要,也符合家長對學校的期待。
(一)課題引領,把牢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探索方向。
2011年該校申請了蘇州市“十二五”規劃課題《以項目研究性學習活動為支架,助推學生成功的實踐研究》作為該校的主課題。如何在社團活動中開展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成為該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該校重點在操作范式的構建、活動資源包的建設以及學習模式和行為評價的理論分析上進行了探索研究。課題的引領為社團活動的推進指明了方向。
(二)社團組建,夯實項目式研究性學習實施根基。
1.根據學生意愿,確立社團種類。基于學生社團的項目式研究性學習,依托社團為載體。因此,在社團種類的設立上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還須考慮推進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該校每學年末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學生對學校社團的需求。第二學年,該校根據學生、家長的意向,結合推進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分析,對社團種類進行調整。目前,該校社團種類涵蓋了藝體、科技、民間手工藝、歌舞、書畫、表演、賞析創作等多個領域,滿足了全校學生每人參加一個社團的需求。
2.內聘外聘結合,組建社團師資。專業的師資是推進社團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的關鍵。該校通過社團教師招募的方式,發掘本校骨干、特長師資,與外聘專業師資相結合,成立了相對專業的社團師資隊伍:機器人社團教師是機器人世界級裁判,滑稽劇社團教師是滑稽劇團編導,剪紙社團教師是蘇州市剪紙工藝大師……目前,社團師資總數已達70人。為將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理念融入社團教學,該校定期對社團教師進行培訓。通過課題研討、培訓學習等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鼓勵教師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教學方式融入社團教學中。
3.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資金保障。社團的組建和長期發展離不開資金的保障。隨著校內社團種類的不斷擴充,師資隊伍不斷壯大,該校在社團建設上加大了投入,使社團的硬件設施、活動材料以及師資經費得到了保障。同時,該校投入資金,用于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推動了課題在社團基礎上更快、更好地發展。
4.民主集中并行,招募社團成員。小學生社團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通過自愿報名,結合學校社團招募組建起來的。該校社團的組建,實行學生自愿選擇社團與師生雙向選擇相結合的方式,由全體學生自愿填報社團志愿表,確立第一至第三志愿。該校將各社團招募名額分配至各年級,各年級按照學生志愿順序進行統籌安排。部分社團由于專業性較強,需招募特長生,則結合教師選擇學生的方式,進行師生雙向選擇。通過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在盡可能滿足學生意愿的同時,確保專業社團的良性發展。
(三)長效管理,抓牢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發展關鍵。
社團成功組建之后,如何長效管理,保持社團特色化發展,便成為學校社團管理的工作重心。該校對學生社團項目式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管理進行了實踐探索。
1.狠抓常規管理,增強研究效果。為保障全校性社團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以及項目式研究性學習在社團的全面推進,該校制訂了《敬文實驗小學社團管理制度》,并加強了社團活動管理力度。在每周一次的社團活動中,該校全體行政人員負責對不同的社團進行常規巡視,了解各社團的活動情況,并及時反饋。校課題組每月組織社團教師開展課題研討活動,確定各社團每月重點推進的研究項目,并對課堂操作進行指導。通過課題研究培訓,提升了社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了項目式研究性學習在社團活動中的有效開展。
2.收集有效反饋,改進研究方法。有效的反饋機制是促進活動目標達成的必要條件。為了解項目式研究性學習在社團中的有效開展,該校每學年對全校教師、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針對教師、學生提出的意見,不斷調整課題實施要求,使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更能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適宜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
3.實施合理評價,激發研究熱情。在教學管理中,對教師的正確評價是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激勵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該校每學期會從以下三方面對社團教師予以評價。一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該校采用隨堂聽課的方式,對社團活動教學進行隨機抽查,檢驗項目式研究性學習在社團活動中的實施情況。結合行政人員日常巡視的打分,最終形成對教師社團活動課堂教學的總體評價。二是對課題研究情況進行分析。課題組在每月的研討活動中,對社團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分析指導,同時聽取教師對課題實施的思考,結合對教師相關論文的分析,形成對社團教師課題研究情況的評價。三是對社團活動成果進行評定。每學期學校會組織一次社團匯報活動,社團教師根據各社團的特點,自主設計展示方式,將社團一學期的研究成果以靜態或動態的形式,面向全體學生和家長展示。該校根據展示情況,對教師的社團活動指導能力進行評定。綜合以上三方面的評價結果,該校每學期會評出優秀社團指導教師,并予以相應獎勵,以激發教師的研究熱情。
該校將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方式運用于社團教學已有兩年。在此期間,該校的社團辦學特色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全體學生進社團,構建社團活動操作范式。
項目式研究性學習在社團的推進,促使該校進一步明確了社團活動特色,加大了對學生社團的扶持力度,擴大了社團活動領域,增加了社團數量,實現了學生100%參與社團活動。成功的社團管理與課題推進經驗,為構建小學生在社團的生態環境中開展有效學習的主流性活動模式提供了操作范式。
(二)開發活動資源包,形成項目研究教學范式。
該校在實施學生社團的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探索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優秀的教學活動范例,組成了校本社團活動資源包。多位教師的項目式研究性學習指導課例在省市級優質課、論文評比中獲獎。
(三)提升學生創造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篇3
知識經濟時代,最寶貴的資源是人,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的歷史教育,取得了許多豐碩的成果。但是,仍有不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歷史教育囿于課堂的狹小圈子,相對封閉;師生關系是單向地、直線地發生關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未得到全面的貫徹。這些都制約著歷史教育功能的發揮,束縛著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青島市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歷史教育改革突破口和著力點應該放在何處?這是我們一直在苦苦思索,認真探討的問題。我們認為,歷史教育改革首先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為目標,構建符合世界教育發展趨勢的歷史“學習共同體”,使師生雙方良性互動,教師努力充當學生研究性學習的促進者、幫助者和欣賞者。學生研究性學習,對歷史學科而言,有其特殊的難度。歷史過去性的特點,使得歷史不能像其他學科知識那樣復原與復制。歷史由遠及近的發展規律與學生由近及遠的認識規律相悖,學生學習歷史,遠不及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那樣可以依靠解題獲得成功的自信.從而樹立持之以恒鉆研的興趣。這些都使得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受到負面影響。只有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人手,才能真正使歷史研究性學習提上議事日程。為此,我們幾經論證,開始嘗試以學生最喜聞樂見的鄉土歷史選修課作為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突破口。我們除在課內專門開設鄉土歷史選修課外,還開辟社會教育領域,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身實踐。學生到社會上搜集鄉土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和處理,于是,檔案這種一直不為中學歷史教學所重視的特殊的歷史資料便顯得格外重要。在學習中,學生走進檔案館,翻閱那一卷卷泛黃的檔案,掌握了基本的搜集歷史資料和分析處理其中有效信息的方法,進而促進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檔案是歷史的特殊載體,它與學生課堂上接觸的教材等歷史載體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未加雕鑿”。加工前的歷史載體顯然要比加工后的歷史載體更容易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其產生無窮的探究欲望。沒有主體探究欲望的研究性學習是流于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是不會產生持續的、長久的學習效益的。我們的做法是,讓學生在對加工后的歷史載體(教材)學習的基礎上,提出與鄉土歷史相關的課題,然后到檔案館中去探究未經加工的歷史(檔案)。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獨立思考和集體討論,提煉出符合歷史本相的有效信息。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教材相關內容的學習得到深化與活化,而且可以在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培養終生受益的歷史研究方法與歷史思維能力。
近年來,青島市一些學校以利用檔案為特色的研究性學習搞得有聲有色,通過積極探索,初步取得一些經驗。其中,青島第十九中學結合學校地處膠濟鐵路附近,鐵路職工子弟比較多的特點,在高一年級進行中國近代、現代史教學時,組織學生分期分段進行膠濟鐵路簡史的研究性學習。如,對去青島檔案館查閱、摘抄檔案資料的學生,先經過簡短培訓,使他們對查閱檔案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知道如何利用檔案館的目錄卡片,根據卡片的內容提要和編號,查閱全宗、案卷。面對浩繁卷帙,學生們一開始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時教師充分體現其主導作用。教師巧立一些專題,以指導學生資料的搜集,諸如:“通過德國總督府編制的文件,分析德國殖民者修筑膠濟鐵路的目的是什么?”“通過膠濟鐵路管理當局的年度報表,分析膠濟鐵路的修筑功大還是過大?”學生們利用每周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時間,走進檔案館。他們足足搞了一個學期,搜集了大量專題性資料。在學期末舉行的總結會上,同學們紛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有特色的,是前往檔案館的同學精心設計了一張醒目的統計圖表,將德國修筑膠濟鐵路的投資與鐵路修成后掠奪的財富放置在一張表上,使人一目了然。同學們根據各自的研究成果,對德國殖民者的侵略行徑進了剖析。前往檔案館的同學結合搜集的第一手資料指出,德國殖民者投資修筑膠濟鐵路,是需要加倍“回報”的,那就是他們要長遠地掠奪鐵路沿線的財富,已經掠奪的44%多萬馬克不是其終極目標,因為這個數字是根據膠濟鐵路當局1898年至1914年的報表統計的,如果不是1914年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奪占青島這個意外事件的話,德國殖民者的掠奪會進一步發展。盡管同學們的研究成果是初步的,還顯得有些稚嫩,但卻是他們自己動手進行學習實踐的產物,從中透射出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可貴精神,這正是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價值所在。
幾年來的實踐證明,依托檔案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讓學生走進檔案館學習歷史,可以改善歷史教育結構,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營造學生愛學歷史、會學歷史的生動活潑的局面。
篇4
【關鍵詞】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實踐
如何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進行課題研究,從多方面具體地體現和展示數學學科的實驗情況和效果,是我們這個學年課題研究的工作重點。我們工作雖緊張,可卻感覺很充實,成功的喜悅與研究的困惑并存著。
1 目前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
小學數學教師以課堂為實驗基地,通過學習交流找到與新課程最為和諧的交匯點,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課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實際課堂教學和組織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多數學生習慣于接受式的教學方式,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搜集、整理資料等能力較差;數學課在初中階段被視為副科,主科老師和家長都不希望副科課程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課時少,課程緊,課堂上如果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多了,教學任務就完不成等等一系列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們課題研究及實踐很不順利,進展很慢,沒有取得預期目標為此,我們提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成果質量。要進一步引領實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全面促使他們自覺地、創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中,不能因為班額大、學生不重視、不便于操作而放棄改變。要特別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因對成績的重視而忽視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努力達到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善于提問、善于思考、善于總結。
2 在實踐中要加強理論學習
理論是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進行理論學習是我們課題組一定要堅持執行的工作重點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專門充分的理論學習,因此,本學期我們將理論學習滲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課題組成員做學習型教師的思想意識,養成學習的習慣。我們課題組教師長期堅持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并在組內實現知識共享。在開展課題組學習活動時,還將所看到文章和觀點進行交流討論,這樣,我們在科研思想上就比較容易溝通和達成共識。
3 制定研究性學習計劃
每個學期一開學就由課題組長及時擬定了本組的實驗計劃,明確了本學期實驗的重點、要求與進程,然后各組員再根據總計劃,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課題計劃,以便于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層次來開展實驗。在課題實施之前,課題主持人和課題組成員利用集體備課、教研的時間,一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希望通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數學教育教學理論研究于數學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 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本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情況,我們實驗教師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相整合的各種教學實踐模式,探討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融入研究性學習,如何評價學生掌握基本數學方法、概念及培養數學創新思維的成效。以及如何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整合向課外延伸的策略、途徑和方法。
4 課堂教學為研究重點
教育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作為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為進行對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為了更好的開展活動,我們制定了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設計了活動記錄表格、教師指導教案等。
5 認真組織教研活動
篇5
1 問題的提出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學習為主,從學科課程、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研究課題,個人或小組合作進行的學習。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在運用研究性學習重構整個課程體系,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重要內容。教育為了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 在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課程結構劃分為學科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兩部分,并規定了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為了明確當前示范高中學生化學研究性學習的現狀,我們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山西10所示范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情況進行了調研,指出了當前示范高中落實研究性學習的優勢、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就此提出了改進建議。
2調查方案的設計
調查內容主要圍繞目前示范中學學生自身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和態度,學校和老師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和安排,研究性題目的提供者及完成情況,學生目前做研究性課題的主要方法,學生目前的主要學習方式及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等方面進行。每個方面設置有相應的調查題目,以單選和多選形式呈現。調查對象為臨汾一中、 臨汾三中、昔陽中學,同煤集團第一中學等10所示范中學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學生。依據調查目的和實施的可行性,我們采取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在各學校隨機抽取學生發放問卷,現場答卷,現場收卷,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9份。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如下。
3結果統計與分析
3.1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與態度的統計與分析
表1顯示,約12.8 %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非常熟悉,他們常參加研究性學習,在學習中善于思考、有自主性。約45.0 %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只是一般性了解,他們參加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有一定的動手動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竟有約42.2 %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一點也不了解,他們沒有接觸過研究性學習,說明學校不安排,教師不重視。約55.0 %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充滿興趣,他們中的大多數能在社會生活中發現感興趣的研究性問題。這部分學生能自主地、積極地去探索知識,研究問題,有很強的求知欲。因此,化學教師應改進教學,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鼓勵學生發現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創設吸引學生探究的情境,把持“無所謂”和少數“不喜歡”研究性學習的學生,吸引到研究性學習中來,并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能給予有效指導。約93.3 %的學生選擇與別人合作共同研究,這表明大多數學生有合作意識,認識到了合作學習的優勢和重要性。說明多數學校的教師在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中發揮了應有的主導作用。然而,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了解、認識與運用,還需要提高與加深,如何去研究,如何去探索,如何研究與探索更有效,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表2顯示,約48.8 %的研究性題目是由老師提供的。研究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協助下, 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許有些膚淺,但那都是有價值的。有的學校、教師為了完成任務,直接將安排好的課題分配給學生,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也就不會認真的去做,只是應付了事。這與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相悖的。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大多數學生只做少量研究性課題,甚至約14.2 %的學生從來沒有做過。原因是學校對于研究性學習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沒有安排足夠的時間以及合理的指導,導致研究性學習難以獲得大的成效。
3.3教師與學校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及安排的統計與分析
我國中學課程計劃規定:研究性學習是必修課。然而,表3顯示,約30.5 %的學校每學期不安排研究性學習課題,約59.3 %的學校每學期安排1~2個研究性學習課題。原因是學校、教師、學生與家長都有高考的壓力,為了提高升學率,使得學生把大多數時間、精力放在了高考的考試科目上,而無暇顧及研究性學習。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也大多原于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實驗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然而,仍有約87.0 %的學校實驗室是不開放或不完全開放的, 學校不給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機會, 以致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提高滯后。通過訪談得知,研究性學習開展受阻,雖有其他一些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方式的影響,這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亟待出臺。
3.4目前學生做研究性課題的主要方法的統計與分析
興趣與方法是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表4顯示,在做研究性課題時,不少學生能運用多種渠道收集信息、采用多種方法做研究性課題,說明這些學生具有一定現代意識、自主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實驗法約僅占16.6 %, 主要是學校的實驗室很少對學生開放,學生動手機會少,學校的資源不能充分利用,這是必需改進的。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是高中化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分組實驗對學生的探索意識的培養有很重要的作用,示范性中學的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的開出率應為100 %。但調查顯示,約47.4 %的分組實驗內容是驗證性的,約32.4 %的學生很少做實驗,實驗時約42.9 %的學生沒有動手機會,約72.6 %的學生按課本寫的老師講的填寫實驗報告。這與示范性中學的標準是不相符的,嚴重影響到學生科學精神、科學素養的養成和課程目標的實現。可見,實驗教學的改進刻不容緩。
3.5目前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及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的統計與分析
學生的學習方式決定其學習成果。表5顯示, 約37.5 %的學生目前的學習方式仍是傳統的,缺少探究、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這與新課程要求是相悖的。一些教師仍然沒有改變教育理念,只注重講授,“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造成學生學習方式單一, 死板, 沒有創新, 缺少實踐。約39.0 %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既能獲取知識又能解決問題,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中能積極主動,并認真地去做研究性課題,從而能得到鍛煉、增長才干;約17.1 %的學生沒有能夠通過研究性學習獲得收獲,這是需要引起教師注意并改進的。由于有些研究性學習課題,不是學生太感興趣的,或學生在研究時存在困難得不到解決等,研究性學習存在缺陷,使得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不足,研究時往往只搜集一些信息,問題得不到較好的解決,這些都是有待改進的。多數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符合實際,這是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力。
4 結論
目前示范性高中對研究性學習沒有足夠重視,雖然大多數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但是學生接受學習的方式很少有改變,研究性學習沒有真正落實,學生的創新意識, 實踐能力的培養滯后。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改進, 但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比較單一, 有的甚至還停留在“傳統講授法”,對于探究式教學卻敬而遠之。實驗教學狀況令人擔憂,一些學校對實驗不重視,導致學生的實驗能力薄弱、學習興趣下降。
5思考與建議
創新和超前是示范的核心,是示范學校的靈魂。示范學校應是先進辦學理念的典范,也是科學管理的典范,應堅持改革創新,成為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的表率。
5.1正確認識新課改與高考的關系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近幾年, 高考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其改革的理念與新課改的理念是一致的,且正朝著考查學生基本素質和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向努力探索。顯然,再用死記硬背、機械接受的學習方式和“填鴨式”灌輸、“題海訓練”的教學方式去應對高考已經落伍了。在基礎教育改革這樣的大趨勢下,作為化學教師不能再固守著老的教育觀念和老的教學習慣,不應把改革的阻力全部歸于高考方式的弊端,而是應該高瞻遠矚,放眼未來,用動態的眼光去認識高考,積極地行動起來投身于新課程改革之中,努力研究和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和高考需要的教學模式, 走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前列[3]。 不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教師,都應正確認識新課改與高考的關系,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5.2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示范學校應該做科學管理的典范,遵照國家的教育方針,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遵循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急功近利,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大膽探索高效、科學的管理機制, 為同行引路導航[4]。學校的教學工作應堅定不移地圍繞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展開。中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 它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而不是培養“英才”。探究式教學、研究性學習是素質教育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倡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對于單獨設置的研究性課程,要從學生的興趣與經驗出發,校內外結合,由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并實施;對置于基礎型課程與拓展型課程中的研究性課程,要注意結合學科內容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滲透[5]。調查顯示,學生希望學校實行“開放式”的教學,能夠自主地探討和研究問題。而學校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對學生要求太古板,任務太重。學校應把”封閉式”教學轉變為“開放式”的教學。
5.3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教師應該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以研究的姿態對待和實施新課程。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作為示范中學的化學教師,不僅應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完善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師德素質、教學能力與教研能力,還應充分認識“科學探究”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是落實課程改革目標的要求。示范性中學的教師應重視研究性課程的開發,為學生創造探究學習的條件,讓學生初步掌握探索新知識、新事物的基本方法與規律,養成主動參與、積極探索、認真思考、敢于創造的基本學習方式和良好習慣, 獲得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其終身發展打好基礎[6]。教師要與時俱進,緊跟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實踐教學改革、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行為,有效安排教學過程,力求有絕大多數學生滿意的教學質量。要重視化學實驗,合理安排探究性實驗、生活實驗和趣味性實驗的比例,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充分發揮實驗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方面的作用[7]。
參考文獻:
[1]郭啟華.調查:八成教師仍以傳統方式教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證研究[N].中國教育報,2007.9:3(3).
[2]王振功.高中化學新課改中探究性學習實施情況的調查報告[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7,(4):114~119.
[3]王衛國.對示范學校的期盼[N].中國教育報,2008.4:8(5).
[4]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
[5]皇甫濤.示范性高中教育創新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5,(11):63~64.
篇6
關鍵詞: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2)11-0004-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01
1.引言
2007年教育部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尤其是課堂教學模式由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又注重培養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模式,進一步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具體地講,已廣泛應用于我國大學其他學科課程的研究性教學范式開始普遍被大學英語教師所接受并積極應用于教學實踐。但是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擴展成教—學—研的過程是否適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否得到學生的認同,是否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研究能力,進而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本文試圖運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調查分析某重點大學非英語專業大一學生,通過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對貫穿其始終的研究性教學理念的認知程度和態度;對教學方法、學習途經、成果展示、評價方式等的看法以及對收獲的自我評估。旨在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為今后的教學改革提供實證依據。
2.理論背景與研究現狀
研究性教學是在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從做中學”、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式學習模式”以及瑞士教育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學說”基礎上建構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觀。其根本是意義建構,強調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目標指引性、任務真實性,不斷反思性和互動合作性(顧佩婭,2010)。研究性教學建立在研究性學習或探究性學習的基礎上,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前者主要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而后者則是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或課題為內容,以研究為手段主動地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是學習者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符合人自身認知規律的一種學習方法”(鞠玉梅,2007)。與研究性教學有關的具體教學方法有:“引發興趣思考法”、“善引爭議思考法”、“開放發散思考法”、“創造氣氛思考法”等(劉立群,2011)。研究性教學包含三個環節——確立問題、解決問題和成果交流,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特征。所謂研究,則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并確定研究問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和處理信息,自主分析、探索、解決問題。研究過程具有自主性、開放性、過程性和實踐性,它“將有限的課堂空間向廣闊的現實生活擴展,使學生有意義地運用語言知識,同時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究欲求”(錢曉霞,2009)。“研究性教學的實質就是借用科學研究的方式、思維來組織教學,要求教師把科學研究的理念、精神、態度、方法、工具等滲透和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閱讀、理解、判斷、分析、實踐、創新等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佘遠富、王慶仁2011)。因此,研究性教學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接受性學習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技能、合作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研究性教學賦予教學相長新的含義,有助于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促進教師教學與科研的結合,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研究性教學順應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潮流,超越學科及課程的界限,已逐漸發展成為高校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廣泛地應用于高校各種學科和專業教育實踐,得到一線教師的認同并主動實施于課堂教學。其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并呈現以下特點:1)無學科界限。研究性教學普遍應用于幾乎所有學科專業及基礎教學,研究成果多見于教育教學類期刊如《中國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國大學教學》(劉智運,2006)等;2)英語研究性教學主要涉及英語專業本科及研究生教學,覆蓋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語言理論課程、畢業論文課、詞匯教學及新聞英語等(豐玉芳,2011)等;3)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研究落后于教學實踐,成果鮮見于主流學術刊物。據筆者了解,研究性教學理念早已被大學英語教師所接受,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實踐,但研究成果卻只在非主流刊物上徘徊;4)縱觀各類研究性教學研究成果,它們大多關注的是研究性教學理論的來源、性質、內涵及實施過程,而較少關注其有效性問題。基于此,本文試圖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實證研究。
3.研究設計
3.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某校2010級非英語專業本科一年級學生,共153人,其中男生98,女生55人。他們分別來自會計、熱能與動力工程、工程管理三個自然班。年齡在18到20歲之間,大一結束時學習英語的年限為6~13年。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
調查問卷由筆者根據研究性教學理論和將之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與體會自行設計。包括三個部分:1)個人信息;2)學生對研究性教學的看法:認知、態度、興趣、途徑、成果展示與評價、收獲;3)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
問卷調查于大一最后一次大學英語課堂內進行。發放問卷153份,當場回收。其中有效卷149份。問卷記分仿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選項從低分到高分分別賦值1=完全不符合;2=幾乎不符合;3=幾乎符合;4=符合;5=完全符合),通過spss17.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定性研究
筆者利用身為任課教師的有利條件在課間休息時不定時、不定期地對多名調查對象在輕松隨意的氣氛中就問卷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訪談。
4.研究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看出,通過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超過四成的同學(43.6%)了解或非常了解研究性教學理念并且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42.9%),因此也投入了大量時間(36.3%)。數據顯示,在興趣和時間方面男女生不存在顯著差異(P=0.619>0.05,P=0.673>0.05,見附錄一)。這說明研究性教學的理念及方法逐漸得到同學的認同,但其比例還未達到預期。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學生剛從中學到大學,對新的教學模式還有一個適應過程。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簡要介紹了研究性教學方法和要求而沒有詳細講解研究性學習理論的背景知識,包括起源、內涵、特點、過程、評價模式、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等。雖然教師在一年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將研究性教學方法貫穿始終,但是在重視實施過程的同時相對輕視了理論的灌輸。
每上完一個單元,教師都會引導學生思考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研究課題,這些課題或反映中西方文化差異,或結合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式及社會問題,或與學生的心理、情感、生活緊密相關。課后學生以研究小組為單位選擇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文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將研究成果制作成PPT和word文檔。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無形中將有限的課堂無限地延伸至課外,學生不但開拓了視野,而且提高了英語語言文化素養。這一點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認同,有 (73.8%)的學生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正是為了提高文化素養。表1還表明仍有少數同學(16.1%)由于不太了解研究性教學的目的、性質,還沒有培養出濃厚興趣,因此他們不愿為此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他們來說,研究性學習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15.5%)。
表2顯示出提出問題后,為了解決問題,學生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各種途徑。利用得最多的是因特網占53%,其次是與教師和同學討論(25.5%),再次是師生共同建立的網絡平臺(如公共郵箱、QQ群)21.5%,利用最少的是校園網數據庫和學校圖書館,分別占(14.1%)和(7.3%)。究其原因,一方面“網絡打破了人際交流的時空限制,為研究性學習開辟了更豐富的認知渠道和更寬廣的社會交互環境”(顧佩婭,2010),學生可以自主、方便、快捷地查詢、搜集所需資料與信息,因而成為他們研究性學習的首選途徑。另一方面,研究對象過去在接受式教學模式下沒有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經歷,缺乏研究性學習所需的科學研究素養。他們中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如何利用本校圖書館及校園網數據庫查找所需資料。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應告訴學生要利用以上資源而且應指出具體的操作步驟。
表3表明絕大多數學生(65.7%)認為教師提供的研究問題具有啟發意義,能幫助他們拓寬思路,開拓視野。53.6%的學生認為應該由學生自主開發研究性問題以培養其創新能力與自主能力。主張師生合作共同確定問題的比例高達66.5%,說明學生更愿意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想法來選題。通過一年的研究性教學實踐,我們的研究對象逐步打開了思路,拓寬了視野,具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
確定選題之前,教師會告知學生自己將要涉及的重點,以避免學生重復。無論采取哪種方式我們都遵循以下原則:與所學主題相關、研究角度多元化和可操作性。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能力圍繞本單元的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有利于他們將輸入和輸出相結合,課內向課外延伸。因為在研究性教學中,核心因素是問題,問題的設計、分析、解決及其呈現形式等是影響研究性教學的關鍵。實際上,研究性教學就是借助于問題進行的一種開放式學習,不僅有些問題對教師來說是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也不是唯一,教師在該過程中也是一個學習者,因此研究性教學能促進教學相長。
關于頻率,認為每個單元都需要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比例達到55.7%,說明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的頻率安排比較合理,符合他們的需求。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按照一個單元一個主題編排,主題廣泛,覆蓋社會、政治、科技、文化、生態、人文修養、人際關系、倫理道德、性格塑造等。他們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緊密相關,因此能激發興趣,使他們有話可說。小組成員自主分工,自主研討,最后形成研究報告,在下一次上課時進行展示。
表4是學生對研究性成果展示和評價方式的看法。就課堂展示方式,不同專業的學生存在顯著差異(P=0.008),81.5%的工科專業學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見附錄一)。也許是因為男生人數占絕對優勢,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他們渴求新知識,樂于自主探索,勇于表現自我,課堂給他們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在時間安排上,73.9%的同學認為時間安排合理。我們開始將展示的時間安排在課堂的前10-15分鐘,但很快發現學生的熱情很高,課后做了大量的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對PPT的制作技術技巧不夠完善,尤其缺乏控制時間的能力,報告往往超時,而教師為了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也不忍中途打斷叫停。這樣勢必影響整個課堂的節奏,教師只好壓縮自己的內容,加快自己的節奏。所以,我們第二學期將學生的展示調整至課堂結束前,同樣限制于15分鐘內,效果明顯不同。教師能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情地展示研究成果。
關于評價方式,51%的學生更喜歡教師評價,54%贊同學生相互評價,而主張師生共同評價者高達77.2%。這符合研究性教學的理念即教師與學生是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被重新定位。教師不再是權威,他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習者。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解決問題主動地獲取知識。
接近一半的學生(47.7%)認為應該將激勵機制引入成果展示。雖然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真、積極地參與研究性學習,但也不能排除個別同學由于惰性和僥幸而偷懶,為了杜絕此行為,也為了營造一種相互競爭、相互學習的氛圍,鼓勵大家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能,我們規定小組所有成員必須參加課堂展示,小組間相互打分并就展示內容、語言、形式、合作等方面做出評價。得分計入期末總成績。實踐證明激勵機制效果明顯,各小組相互學習,不斷創新,不管是主題的選擇,還是內容的充實,尤其是PPT的制作和展示方式總給人驚喜。學生的創新性得到激發和提高。
表5顯示了通過一年的研究性學習學生對各方面收獲的自我評估。56.4%的同學增強或極大增強了英語交流能力,59.8%增強了自主探究能力,66.5%增強了與人合作的能力,51.4%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66.9%認為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自信,66.5%提高了信息技術能力。可見大多數同學都非常認可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有助于增強各方面的能力。訪談中,有同學說非常喜歡課堂展示環節,甚至建議延長課堂展示時間。因為高中的應試教育、題海戰術使得學生幾乎沒有機會與時間自主研究感興趣的話題,缺乏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意識,更沒有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現在許多人是第一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研究性學習,第一次上臺發言,感到特別新鮮、好奇、緊張,但是很快他們變得越來越大膽、沉穩、自信,極有成就感與滿足感。
5.結論和建議
本文結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調查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結果顯示研究性教學方法得到學生的廣泛認同及歡迎但其理念的灌輸還需加強。通過一年的實踐,他們基本了解了研究性教學的方法、過程,明白了教師與學生不同于傳統教學的角色和作用,積極地配合教師,利用各種研究性學習途徑,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搜集資料、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用目標語言展示成果。在此過程中,他們拓寬了視野、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問題意識與研究能力、發展了團隊合作精神,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實踐證明,研究性教學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人的認知規律,是可行的、有效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當然,教學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課堂展示的時間較難控制,PPT的制作技術有待提高,有些同學的英語語言表達不夠流暢,臺上臺下的互動還需加強,評價應該更全面、客觀等。為此我們根據定性研究結果和問卷中第三部分開放式問題的反饋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強研究性教學理念的灌輸、方法的指導。力圖讓所有同學都轉變學習觀念,學會如何利用本校圖書館學術文庫、外語學院自主學習資源網收集資料。讓他們體會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享受其收獲帶來的快樂。
2. 適當延長展示時間,豐富展示方式。除了課堂PPT外,也可以形成書面報告、撰寫小論文等,課后發送至公共郵箱,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及共享研究成果。
3. 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扮演好導演、顧問、信息提供者、幫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首先指導學生查找所需資料,其次控制課堂節奏,調節氣氛,鼓勵口語較差、不夠大膽的同學,及時提供建議改進PPT的制作,同時激發聽者興趣,增強生生互動,保證展示效果。
成果評價是研究性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評價關注的重點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鑒于選題的多樣性、自主性,成果展示具有開放性、個性化的特點,學生并不都知道如何評價。建議教師給出評價框架引領他們從選題到內容,從英語語言到身體語言,從幻燈片的制作到放映,從陳述到互動等多維度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與教師評價應結合起來,以達到互為補充、共同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豐玉芳.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英語專業高級英語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外國語文,2011(6).
顧佩婭、張燁、古海波.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課研究性教學設計與實踐[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4).
鞠玉梅.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基礎的語言學導論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外語電化教學,2007(4).
劉立群.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激發學習潛質[J].中國大學教學,2011(9).
劉智運.論高校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06(2).
錢曉霞.對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研究型教學的探討[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1).
篇7
關鍵詞:信息技術; 勞動與技術; 研究性學習; 課程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4-046-001
一、融合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課從本質上講,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于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于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據對無錫市中學綜合實踐課開設的調查發現:無錫市中學主要開設的是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并且是作為三門獨立課程存在,各學科各自為政。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還在沿襲應試教育的“講—練”形式,課堂效率低且枯燥無味;勞動與技術課程則止于簡單的“模仿練習”,很難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研究性學習需要課題研究過程的開展,一般只有小部分學生能自覺利用課余時間主動投入其中,而課堂時間往往“無事可做”,研究性學習課變成了少數人的“負擔科目”。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在邏輯上不是并列的關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關系。“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則是“研究性學習”探究的重要內容。因此我校準備嘗試三個課程的融合。
二、融合實踐
2011年9月在校長室和課程部的支持下,我校從這個學期用七年級作為試點,各班每周安排3節“綜合實踐課”,其中有兩節是連上的。教學內容和進度主要是以一個時間段內學生完成某項研究課題為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每個小組4—6名學生,其中一名學生為組長。
【課題1】信息技術課中的“管理計算機”。教學內容包括“認識計算機、優化計算機、計算機安全和防護”。在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生動手和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是簡介各個主要知識點,而把具體的學習交給學生。教師提出“研究子課題”,如:“計算機的來源和歷史演變、常見的計算機軟件種類和作用、常見的計算機硬件種類和作用、CPU的發展、計算機安全的認識、操作系統的研究、計算機的用途”等。每個小組領取一個子課題,學生按照“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來進行學習。為了讓學生能更具體的了解計算機,我們給每個小組都提供了主機、鍵盤、鼠標、顯示器,出于學生的安全考慮,沒有接電源。學生自己動手打開機箱,拆開計算機內各元件,了解計算機的硬件。電腦學生都見過,但從沒有自己拆過電腦,因此在了解電腦硬件的過程中學生興趣十足。之后又結合信息技術中“應用文檔的設計”的教學,讓學生將開題報告、研究過程、匯報成果都是以word來編輯排版,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匯報研究成果。通過這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小組協作能力。
【課題2】紙模型飛機的制作,學生對“紙模型飛機”開展探究學習。學生動手制作“紙飛機”,然后測試和記錄“紙飛機”飛行狀態的各種數據,如:飛行距離、留空時間等。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數據統計與分析”,使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在此一系列過程中培養學生“信息的獲取、信息的存儲、信息的加工、信息與交流”的綜合能力。
【課題3】結合“電子眨眼貓”的制作對焊接技術和電子元器件進行探究。教師提出“研究子課題”,如:焊接技術的研究、電阻的研究、電容的研究、二極管的研究、三極管的研究等。每個小組領取一個子課題進行研究,研究后以小組為單位,匯總報告進行全班匯報,小組間相互學習,最后一步是制作電子作品,通過這個活動提升學生探索的能力和實際的動手能力。
三、反思感悟
為了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使用“電子檔案袋”及“成長手冊”,進行過程性記錄。電子檔案袋主要是存放學生在網絡上搜集到的一些文字、圖片材料及學生的電子展示作品,電子檔案袋里的內容班級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查看交流,教師可以對作品或資料進行打分和評議;教師整理的素材也放在“共享數據”中,供學生學習和下載。成長手冊主要是存放學生課后參與社會調查的一些資料及個人的心得體會。
三門學科融合后,以研究性學習為方法,以信息技術為工具、以勞動技術為載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技能素養,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最終實現1+1+1>3。
但是在課程進行時,對學生的評價方面,我們還缺少比較全面的理論支持。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獨立科目時,我們通過多年的摸索,已經多少總結出了一套評價的方法。
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這既包括發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發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因此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是側重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及軟件應用能力方面的評價。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以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通過該領域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因此勞動與技術教學中主要是側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評價
篇8
一、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基礎理念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要克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脫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導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踐強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
二、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基本原則
1.目標導向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活動的安排圍繞教學目標,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調控研究和實踐活動,師生的活動有共同的指向,沿著預定的方向順利進行。
2.面向全體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全體學生。面對各類學生,因人施教。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可以選取不同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分層推進,以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
3.主體性
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知情并重
綜合實踐活動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同時注意學生在動機、興趣、情感、態度、意志等方面的情意發展,知情結合,知情并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學習活動方式與活動過程、評價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三、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設計是指導教師在活動前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原理,在把握住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情意等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和選擇的教學內容確定恰當的教學起點和終點,將教學過程有序、優化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這也是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所做的一種整體規劃和設想。
1.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標的構建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學習結果的規定,是預期學生從認識、技能、情意行為等方面應產生變化的具體明確的規定。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使師生的心理同步、思維定向,使師生的活動有共同的指向,成為教學中的行動方向。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分析學生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認真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明確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把握目標間的隸屬關系。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標一般分為三個維度:
(1)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追求知識的系統化和嚴密性。主要是指在實踐學習中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親自嘗試而獲得的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及對文化的認識和經驗。學會從自己的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注重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往是指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從傳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現代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強調學生親身經歷實踐性學習過 程,在實踐過程中學會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學會尋找、選擇、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更是指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 的理念,這是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體驗、實踐等方式逐步完成的目標。
2.劃分教學單元、課時,組織教學內容
(1)高中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時間安排上,以一個學期為單位,統籌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是每周3課時。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采取活動項目的方式。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項目,根據難易程度安排不同的課時;社會實踐每學期進行2--3次活動。課時的使用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課外與課內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一般而言課內時間可用于選題、取材等方法指導和階段成果經驗的交流,而課外時間可用于課題的具體實施等。
(2)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內容是開放的、廣泛的,不是盲目的、隨意的選擇,必須符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總體原則,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實際需求,有計劃地設計和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主題內容。
1)以學生為核心,實現相互關系的均衡整合,使學生個性健全發展。對任何年齡段的任何學生而言綜合實踐活動應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隨意拼湊的若干主題的混合,要切人綜合實踐活動這個有機整體,需要遵循某些擁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線索。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要圍繞三條線索進行:①學生與自然的關系;②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③學生與自我的關系。
2)按照國家指定的課程領域要求,結合學校差異以及學生個性差異選擇教學內容。
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立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各種富有時代感的主題(如環境教育、國際理解教育、價值觀教育等)都可以不斷滲透于研究性學習活動之中。
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能力,使學生人格不斷臻于完善。
3)注意加強課程領域之間的聯系,提高綜合運用相關知識的能力,激活學生知識儲存。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通過活動領域內容的實施得以實現。盡管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各有重點和獨特的價值,但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機部分,它們有著共同的性質(都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都直接面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都超越具體的體系化的書本知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都以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豐富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現實體驗和經驗為終極目的)。因此,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過程中,將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融合在一起,.使兩個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基本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客觀地要求不同地方和社區的學校,優化課程資源,對課程資源重新組合。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當拓寬課堂和學校的空間和途徑,要引導學生向校外和社區延伸,要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主要包括:地方和社區的自然因素及其狀況;地方和社區的社會因素及其歷史與現實狀況;地方或社區社會活動;社區和地方民族文化傳統、學校傳統;全球化問題和國際背景等。
3.選擇教學組織形式和方式
(1)組織形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要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一般可采取兩種組織形式:
1)小組活動。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合作的形式,開展活動,教師不過多的介入。
2)個人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完成活動后,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2)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服務于教學目標的達成。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能夠全面發展。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選擇教學方法,改變以教師講述為主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一般地,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社會實踐部分,常采用調查法收集信息,學生討論法結合教師指導進行總結歸納;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性學習部分,常采用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結合教師指導來設計研究方案,用實驗法開展研究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指導到位不越位,參謀不代謀,指導不指令。指導的策略是要循著學生的思路想,并提出質疑,提供可深入思考與探究的思路或方向,供學生進行判斷和選擇。指導內容包括提供背景材料,指導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情況,組織課題研討或論證,提出質疑和析疑,組織成果交流與論證,進行學習評價等。
學生研究與社會活動的全過程應該由學生去完成,但并不排斥學校的幫助和教師的指導,同時還要接受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約束。學生自主的具體內容是收集信息,選題和立題,設計研究調查方案,進行具體研究及社會實踐,總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的全過程。
4.優化組合運用教學媒體
(1)選擇教學媒體的原則。
1)內容符合原則。教學媒體要與教學內容相整合,準確、清晰地傳遞教學信息,具有較強的表現力,有時還需要雙向或多向的交互功能。
2)對象適應原則。媒體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需要在教學中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目標適合原則。選用教學媒體應恰當、講求實效,以教學媒體的特征和功能來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
(2)多種媒體有機組合。綜合實踐的教學活動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豐富的手段。但在實際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發揮傳統教學工具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使用價值,促進多種教學技術手段的協同互補,使信息的傳遞準確、清晰、表現力強。
5.設計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篇9
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本認識
新的課程計劃將所有課程分為三類: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僅是國家課程中新增的一門必修課程,更是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具有許多不同于其它學科的特征。開設這門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自主地、探究式地解決與自身聯系密切的學習、生活、實踐中的問題,同時獲得積極的體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2]。
增設這門課程,在宏觀上有利于改進我國基礎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微觀上適應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僅是非學科課程知識的總和,更不是“非主科”內容的總和。它是對前幾年提出的“活動課”的繼承和發展[2],要求學生走出教室,參與實踐活動,結合所學知識,從中提出問題,并進一步分析問題,確立一套或多套解決方案,進行試驗和探究,其中可能變換各種方法,反復循環直到成功(或失敗),總結經驗,最后以一定的活動向外界作出反饋。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征:
首先是學生自主性:在信息技術部分和勞動與技術部分,學習內容一般由教師根據教材或學生實際給出,在學習過程中就提倡任務驅動式的探究性式學習,在研究性學習部分,就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自主參與活動和研究等一系列步驟,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則主要作為以上三個部分的載體,其本身就明顯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課程的實踐性也是一大特征,是由自主性所引發的。
其次是內容的綜合性。活動中牽涉的知識、技能一般是多方面、多學科的、綜合的。信息技術部分大力提倡課程整合,反過來其它學科提倡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工具進行課程整合。勞動與技術往往與制作、創新、發明聯系在一起,,也明顯體現綜合性,新的七年級教材就非常明顯體現這一思想。
再次,學生在一系列活動后應有一定的反饋活動,如報告會,成果展覽,小發明,科技制作,寫論文,演小品,演講等,甚至是專題活動。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其它教育環節的關系
1、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學科課程的關系:新課程計劃要求所有學科都要有一定比例的課時用于探究性教學,這種課是屬于該學科內部的探究性學習,而綜合活動實踐課則突出跨學科的,甚至是超學科的,即不屬于任一學科內容的。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來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靈活程度,拓展思維的廣度,借此將知識融會貫通,大大促進綜合能力,這種作用是學科教學所達不到的和不能替代的。下圖為新老教學體系中教學思想的變化。
舊新
的的滲透綜合實踐活動思想綜合
教所有學科:教各科的內部的實踐
學學有教材的學科:綜合活動課活
體各學科獨立的教學思想體各學科獨立的動
系系教學思想和方法課
2、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升學考中的體現:自02年的高中新課程改革起,已提出高考、中考的各學科均有綜合探究性的大題目,并努力在其它題目中體現這個思想,特別是高考的X科目,除了希望實現大綜合外,還要實現探究性學習的題目占15%-30%的目標。這幾年的高考、中考題不斷朝降低解題難度,提高分析問題的靈活度和綜合應用能力方向發展,顯然隨著考試改革的深入,這個評價思想會得得到進一步加強。
3、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學校課程(校本課程)關系: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國家課程的一部分,它的教學原則、目標、基本內容范圍、教學時間由教育部制訂,學校或其它教育行政部門無權改變,。但它與其它學科不同之處是沒有教材(不提倡編寫學生用書)、形式不固定,相對學生而言,指導師可以不固定。學校課程是學校根據學校自身情況、當地教育資源確定教學內容、目標及形式,可以自編教學提綱。一般只針對一項內容,展開深入學習和探究,如小發明、書法、集郵、小學一二年級的信息技術等,并努力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在某些情況下兩者內容、形式可以相同,但兩者的發展方向不同。
4、綜合實踐活動與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關系:首先,綜合實踐活動是要求所有學生參與的課程,課外活動是針對數量較多的部分學生的,如有些學校舉辦藝術節,運動會,讀書節等,興趣小組則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往往帶有競賽輔導的作用,如信息學奧賽,航模、書法、運動隊、科技等各種小組開工存在的活動等。可看出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全體學生,要求學生以實踐為主,鍛煉綜合能力,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是針對部分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學習內容,不排除教學為主學習方式,以專業和鉆研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三者之間內容上互有關聯,時間上可以互相穿插。要注意的是要朝各自的特征方向發展,不能是簡單的代替。
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有關問題
1、理清四部分關系: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的四部分并不是平等的和同類的,其中研究性學習是核心和重點,其它三個部分一方面為研究性學習服務,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學習目標和特有教學形式,但同樣也具有綜合實踐活動的特征。這也是把這四個部分歸入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原因。所以原則上,綜合實踐活動課應有四種課型,其中信息技術和勞動與技術的課型是在傳統的課型上進行改良的形式,主要為自身教學目標展開的,這里不展開論述。
圍繞研究性學習的四部分關系是:在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中發現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并展開探究活動和研究性學習,完成較為簡單的,帶回有意義且一時不能解決的(注意:研究性學習課題的來源不一定來自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后續的活動則是有計劃,有目標的探究、調查和學習,直到課題完成,最后向外界課題的成果(反饋性活動)。這整個過程會經常用到信息技術和以手工制作為代表的幾種技術性勞動,用于查找資料、制作研究工具和輔助反饋性的活動的實物等方面。
下文所講“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圍繞研究性學習的部分。下圖是四部分的關系示意圖。
信息技術
狹義研究性
學習
廣義研究性學習
勞動技術
綜合實踐活動
2、實踐綜合實踐活動的思想障礙:可以說中國兩千年的教育文化,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重理論而輕實踐,重科學而輕技術的思想,這既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產生的原因或需求,也成為在中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最大思想障礙。包括廣大教師在內的所有教育工作者應放遠眼光,努力學習,轉變思想,才能主動跟上時代的步伐。
3、理想的師資結構和當前形勢下的師資調配措施:基于四部分的關系,理想的師資結構應有兩種專職教師和兩種兼職教師: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兩方面是專職,另兩方面則由各學科教師兼職,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有專職教師,但一般學校應有一二人為學校的主要負責人,例如教科室主任負責研究性學習,政教處主任負責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我省的新課程計劃將信息技術課獨立出來,勞動與技術(原稱為勞動技術)則是半獨立,它們都有規定的課時,指定的教材,這種做法也說明了上文所述的四部分關系和理想的師資結構的合理性。
在當前情況是:本學科剛起步,一缺廣泛而正確的的思想認識,二缺操作經驗,三缺專職教師,有些學校甚至不能按要求開足課時。如何配置教師,開展學科教學和教學研究是當務之急。我們認為:1、缺乏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專職教師的學校,要創造條件讓其它教職工兼職,以保證按上級要求開足課時。2、要對絕大多數教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理論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培訓,包括一些各級文件要求。通過培訓,形成氛圍,從而培養一批本學科的帶頭人。3、在對教師進行培訓的同時,開展學科教學的探索。4、學校要通過制訂管理條例來督促教師不占用、改變課程計劃中的課時分配。5、排出專門時間開展本課程的教研活動。
4、探究性學習選題[5、6]:探究性學習的特征雖然是跨學科或超學科的,但在確定具體課題時,應定位在一個較大領域,如人與自然(科學),人與社會(人文),自我關系(心理),人與文化(文化藝術),或者象工程技術(技術),社會危機(人文)、經濟現象(人文)之類,作為指導師,應該熟悉以上各大領域內包括哪些小的領域或具體的可選內容,如:心理健康與個性發展、飲食與健康、情緒調節,消費觀念等。當然,這些課題本身可能在幾個領域中交叉。當一個主題確定后,一般會有所側重于某些教學的學科,例如:對鄉土歷史、人文情況研究的,側重政史地方面;聯系課本,進行實地污染調查,即側重理化生。如果選擇范圍在一個學科內部的課題,主要由該學科教師安排探究性學習,超出一個學科,又在一個大領域內,帶有專題性的內容則是綜合實踐活動中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5、教材的選用和證訂原則:這幾年,由于各種原因,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兩學科的教材和教學配套材料的征訂比較混亂。我們依據的原則是(1)、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廳的有關文件精神:“任何進入中小學課堂的教材及教材的配套材料,必須經省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未經審定的,應立即停止使用”。(2)、試用教材通過教研室征訂,正式教材通過新華書店證訂。按目前情況,作為試用教材的高二信息技術選修教材(四選一),初中信息技術教材,小學信息技術教材、高中勞動與技術教材均通過教研室證訂,初中勞動與技術
教材(每學期均為多選一)、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材均通過新華書店證訂。各中小學校和證訂工作相關的單位,應密切注意下一學期的訂單,注意是否有變,并在弄清其性質后再行訂購。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備課
因綜合實踐活動有四種課型,對應的也有幾種不同備課的形式或方法。信息技術技術課的備課與普通學科的備課相差不大,主要區別在于要準備大量的資料供不同層次學生作幫助。本文的第五部分中給出比綱更詳細的參考內容,活動形式則根據有關原則和實際情況,由指導師自行設計。根據《浙江省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指導意見》等材料精神,我們認為備課的總思路是“學校定方向,教師分組集體備課,個人指導實施”三層次備課。
第一層次: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初,召開由于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總務主任,各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校級討論會,確定本校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課時安排和功課表編排方法,指導師聘任方法以及活動前后有關的與校外聯系,學生組織什么樣的反饋活動等等相關事項。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校級會議能一學期召開多次,則更好。
第二層次:以年級為單位,教師分文理兩小組討論本年級學生一學期的具體活動內容與形式。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請某些學生參加。注意:供選內容一般是單一性,要進行合理的組合,使每次活動有綜合實踐活動的各環節。再安排時間,場地,費用等,確定分組形式和指導師人選。分組形式可以是按原來的班級進行,如有些內容是與個人能力愛好關系不大的,也可指導師給出可選方案(可以多個),學生自愿選擇而分組。本層次應每一到兩星期進行一次。
第三層次:教師分組同上,頻率同上,加上選聘的指導師,詳細準備綜合活動的每個步驟,提出明確的要求和原則,注意事項等,最后由指導師單獨統籌,進一步考慮,付諸實施。
在實施中,有一些具體情況,如:二三層次的備課可能連在一起的;全年級一起活動;對一組學生的活動同時有多位指導師;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一學期集中安排一到兩次,研究性學習分配給各班任課教師。
學校安排舉例:一學期教學時間共17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每周一節,勞動技術每周一節,實際各用15節,多余4節,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探究性學習共17*2+4=38節,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安排1、遠足為主要內容,(遠足中調查,采集,回來試驗,制作標本、展示板和中華節,詳細本處略)一天計7節,2、對社區中飲食衛生、環境衛生、人群健康意識方面進行調查,用于研究性學習(聯系初一科學的生理衛生部分內容),再將結果制作成展覽板,進行針對性小發明,制作實物在社區中用各種形式宣傳。安排不連續的一個上午和一個下午,共7節。兩項內容全段教師有所側重地分工,共同承擔指導師角色。這樣前七個星期的課已統一安排。接著10周的每周2節,單周兩節連排,雙周兩節分開排,探究性學習由各任課教師分擔,分別上側重某一方面的某一類探究性學習,因有10門不同學科教師,每人每學期上兩次,每次一節或兩節,共25節。第二層次的備課采用學科教研組為主的集體備課形式。
變化舉例:因擔任探究性學習的教師較少,后10周中再安排一個或下午兩個下午或一整天用于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所余時間仍是單周兩節連排,雙周兩節分開排。只是總周數減少。
五、詳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及選擇注意事項
(一)、中小學生常見或重要的活動內容
1、中學生日常行為與文明禮儀教育2、法紀法規教育3、各種安全教育4、學習方法指導5、走向社會他人交往、基本人際交往能力訓練6、科技小發明7、針對學科教學內容的探究性學習8、手腦并用的,左右腦協調,開發右腦的訓練。
由于是全體學生必須參加的活動,可以班級為單位,由任課教師進行指導活動,形式絕不應是講授式,而應是學生參預活動(為主),也參預準備(為輔),如智力搶答式,猜謎語式,制作并參觀展覽式,先學生自學、提問,再進行參觀、訪問調查、看展覽、聽講座、看電影等(代答疑),最后寫論文,寫心得,演小品,小制作等反饋活動。
(二)、中小學生均可選擇的一般性活動內容
1、社會教育活動:通過廣播、班刊、校刊(校內部分),報告、參觀、集會、訪問、社會調查、校內外勞動、社區服務,家庭勞動、成人工作一日體驗,參與重大節日、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活動等形式,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以及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以及自我管理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2、科學技術活動:通過發明、科技論文、制作、種植飼養、科學調查、人文考查、探究性實驗、利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信息、各種信息傳播等科技方面的活動,使學生了解人類科技發展的過程及對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了解我國歷史上的科技成果,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體驗或嘗試進行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科學創造意識,有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和運用科學方法對待生活、學習中實際問題的意識。
3、文體藝術活動:通過讀書、講座、器樂、書法、雕刻、工藝制作、影視戲劇欣賞、體育比賽、國防體育、登山、遠足等形式,開拓視野,培養學生文學藝術方面的興趣和感受各種形式的美,認知美,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三)、側重中學生選擇的活動內容:
讀書節活動、時事報道、主題班會活動課、社區服務活動、專題夏令營、學習理論、學習方法指導與學法訓練活動、智能訓練活動、家政、職業指導、走向大自然生物班等自然興趣組、科技節活動、科技“三小”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勞技興趣小組、
(二)、(三)部分因是可選擇的內容,建議學校確定課題,教師集體備課,以教師個人特長為依據,確定某內容的指導師,學生根據公布的指導師選擇自己的活動內容的模式,也可以按班級指定內容。學校確定課題時,校長、教務處、政教處、教科室、各學科骨干教師集體商量,要充分考慮課時和課題數量、難度的關系;教師集體備課時,以本年級教師為主,其它相關教師,有關職工,如實驗員,或社會上有關聘請的人員要一并參加;確定的指導師可以是本校教職工,或社會上聘請的專業人員;學生必須人人參加,每課不缺。
(四)、課題詳細舉例
篇10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面向過程的學習 教學實踐 過程評價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不同于普通“傳授性學習”、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學習方式,強調在問題中學,在探究中學,在實踐過程中自主學。其理論研究與課程設計已成為新時期教育改革的一大亮點。近年來,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于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對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也取得了基本的共識。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仍常常會遇到種種困惑和難題:研究性學習的出發點是什么?怎樣保證研究性學習活動與目標的一致性?它與傳統教學之間關系如何處理?普通教師如何在課程教學中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又怎樣科學地評價其過程和效果?總結近年來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經驗,反思當前研究性學習過程,通過對研究性學習前提、條件、策略、方法及最終目標的分析研究,認真地解答這一系列問題,依據知識建構的規律找到最佳的“面向過程”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和學習方法,在教學中不斷實踐,使這種教學形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既能讓學生充分掌握課程的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能在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上得到培養,從而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的優勢,做到行之有效,水到渠成。
一、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1]。研究性學習理論正是基于此思想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目標不僅在于知識呈現與傳授,更重要的是知識理解與應用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根據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我們可以將其教學目標歸結為以下四點: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掌握和領會課程的知識點,并能夠整體融通學科知識體系并應用其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前者是基礎、是前提,但后者才是研究性學習的重點和最終目標。
2.學習能力目標:使學生在一定的認知基礎上,學會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的自主學習,深度學習指的是對知識點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不斷挖掘其內在的,隱性的含義;廣度學習則是指對當前知識與本學科其它知識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的關聯性的開放性研究。兩者都著眼于培養學習者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如:元認知能力,信息的檢索、篩選、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探究能力、協作能力等。
3.創新能力目標:活學活用知識,能夠用已有的知識去認識世界,去探索與發現,不斷地拓展與創新。
4.社會性目標:塑造完美人格,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學會交流、合作、組織和參與集體活動,共同面對和克服困難。
二、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方法及難點分析
開展研究性學習,本身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思維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目前比較成熟的基于建構主義思想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法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通過支架作用不停地將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2]
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
(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小組成員發表各自意見,通過討論使相互矛盾、且態度紛呈的復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①自主學習能力;②對小組協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③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2.拋錨式教學(AnchoredInstruction)
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或問題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就像輪船被錨固定一樣)。由于拋錨式教學要以真實事例或問題為基礎(作為“錨”),所以有時也被稱為“實例式教學”或“基于問題的教學”或“情境性教學”。
拋錨式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
(1)創設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
(2)確定問題――在上述情境下,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選出的事件或問題就是“錨”,這一環節的作用就是“拋錨”。
(3)自主學習――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并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協作學習――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5)效果評價――由于拋錨式教學的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其教學效果的評價一般通過在學習過程中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來打分。
可以看出,不論是支架式教學還是拋錨式教學,其教學活動實施的關鍵在于:(一)情境創設和問題的提出;(二)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其教學過程的難點也體現在:
第一,問題設計困難,通常一個“情境”中包含的問題不只一個,解決問題所涉及的知識也不僅僅局限于某個特定的學科或特定課程。設計問題的針對性難于把握。問題太小,知識點集中,不具備挑戰性,學生可發揮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少、范圍小;問題太大,涉及面廣,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要求過高,目標不易達成。
第二,學習活動過程控制困難,首先,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面對“問題”,往往不少學生不知所措,缺乏通過自身努力深入研究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過多地依賴教師或他人,學習過程效率不高。其次,學生知識面不足,知識體系不完整,邏輯結構零散,缺乏社會閱歷,在自主學習和分組討論時很難提出有創意的意見和思路,教師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但由此帶來的是大多數學生只能以教師的言論為準,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學生的任務常常變為簡單模仿或照抄照搬,失去了創造性。
第三,學習效果評價困難,學習質量難以保證。過程評價一般只能采用柔性評價和主觀評價方法,由于評價體系不完整,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存較大的困難,評價精確度不夠,評價指標量化難于把握,系統性不足。研究性學習過程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有待提高。
如果這些難點不能找到一些較好的解決辦法,研究性性學習將很難達到其預定的教學目標。
三、研究性學習內涵的再認識
1.研究性學習是“面向問題的學習”,“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導引,學生參與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習。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2.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面向過程的學習方式”,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某門課程或某個知識的學習過程,而是一種學習經歷、一種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包含課堂學習、社會實踐、科學研究、日常生活各個環節。
3.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就是學習環境的創設,一種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學習環境[3],學習環境的創設包括:學習策略選擇、學習資源收集、學習情景設立、學習動機激發、交流方式的提供和評價體系的建立。
4.研究性學習是高級認知能力的培養與應用過程,高級認知能力對于研究性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高級認知能力既是研究性學習的要求,又是目標。
四、對研究性學習教學實踐的改進
1.培養學生聯想思維高級認知能力是研究性學習的前提和條件
研究性學習本身是一種區別于傳統的高級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其特點和優勢,也必然有其前提和條件。這就是它對學生和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對學習環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學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則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研究性學習的前提實質上就是重點解決這種學習方式與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及認知能力間的矛盾。只有通過基于聯想思維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方式和高級認知能力,使之達到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要求。
從思維方式上說,研究性學習所依據的建構主義就源自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人類不斷探究(研究)、學習的歷史,探究、學習是人的本真狀態,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4]。而人類的思維和認知過程從識別、記憶(回憶)到概括、分析,從憶舊到創新,到處都離不開聯想,聯想思維是除感覺和知覺之外人類最主要、最基本的心理活動。一個人的智慧高低主要地并不表現在其知識的積累程度,而表現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上,當然后者離不開前者,必須以前者為基礎。而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就在聯想,聯想能力是一個人智慧高低的主要標志。[5]應該說,在目前的基礎教育體制下,隨著學習的知識量增大,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記憶和模仿能力的依賴更強,而對于分析和探究能力的運用,尤其是類比聯想、因果聯想、辯證聯想等高級聯想能力的運用反而有所削弱。因此,在研究性學習開展之前、之中、之后都必須將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方式,強化學生的聯想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積極性作為重要抓手。
從認知能力上來說,研究性學習所倡導的就是認知能力培養重于知識傳授,但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的必要條件是學生應具備一定的高級認知能力,如分析、發現、探索等。這些能力本身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者素質基礎上的,研究性學習只是通過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解決問題”這種需求方式進一步強化和提高這種能力。而高級認知能力實質上就是高級聯想能力,學生的高級認知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目前大多數學生實際能力不可能一開始都能適應研究性學習模式,應正確面對學生的實際,避免以主觀臆想而趕鴨子上架。在這之前應首先在其熟悉的傳統教學過程中滲想思維方法,讓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研究性學習必需的思維模式,逐步訓練學生聯想思維能力,學會在學習中運用類比聯想、因果聯想、種屬聯想、辨證聯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研究性學習做好必要的準備,才能保證研究性學習的順利進行。
2.選擇適當的研究性學習時機
在任何課程學習中,學生開始時總是處于理論、概念的接收和理解階段,不可能像教師一樣對課程內容、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充分的把握,對學科體系的了解也不全面,加上社會經驗、閱歷少,這樣情況下并不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但等到基本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后再進行研究性學習則又失去了“面向過程的學習”的關鍵特性。因此選擇恰當的時機,既要保證學生的已有知識足以支持研究性學習,便于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又不能將研究性學習變成傳統教學的附屬而形式化。同時,并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進行研究性學習,而一門課程的學習也不可能完全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獨立完成,研究性學習必須與傳統教學形式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相互滲透,其目的只有一個――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研究性學習所創設的“問題”既要源于課程內容又高于課程內容,一個“問題”的提出就是一次研究性學習的開始。
3.把握靈活多變的研究性學習的方式
研究性學習如前所述,有其基本教學模式,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方式,不應拘泥固定的步驟和形式。
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問題”設計,根據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問題”的設計者可以是教師也可是學生,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針對課程的知識點設計問題(適合理工科基礎理論課程);
2)結合學生的實驗、實習,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偏愛和特長設計問題(適合工科專業課程和技能課程);
3)結合學生的社會實踐或針對某一事件的分析或再思考(適合文科課程);
4)針對某些社會現象設計問題,或有針對性的調查報告(適合社會學科課程)。
對于不同的學科內容,“問題”有大有小,有復雜有簡單,“問題”的價值性、可行性和學生的關注程度都直接影響到研究性學習的效果。要設計一個即能體現所學的知識點,又能結合本學科其它知識;即有理論依據又注重實踐訓練,涉及面不能太廣而又有利于學生發揮的“問題”,本身就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難點。所謂靈活多變的研究性學習方式,首先是“問題”的設計應具有靈活性,不一定要求每個問題都必須達到所有的要求,大問題則大研究,小問題則小解決。這樣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就變得相對容易,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也就相應地降低。關鍵是“問題”的設計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聯想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分析“問題”設計的四種方法,可以看出:第一種應是教學中運用最多,也是最難的,后三種則相對容易。依據近年來本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經驗,大多數情況是在一門或幾門專業課程學習即將結束時,再組織學生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和實驗實習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就在于“問題”設計相對容易,而在課程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就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則“問題”設計與解決則困難得多。實際上這本身就與研究性學習的本意不相符。但如果對“問題”的大小、要求不再嚴格予以限制,“問題”設計靈活了,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根據“問題”的大小靈活選擇。就為研究性學習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對于相對較大、涉及面較廣的問題,仍可依照情景創設、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評價等完整的研究性學習步驟,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對于相對較小,知識點相對集中的問題,則可以采用類比、因果聯想、辯證思考、專題討論,甚至問答的方式,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靈活地對“問題”進行研究,不一定完整地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每一個步驟,對于一個“問題”也不一定需要每個學生都能給出滿意的回答,只要能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達到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即可。
另外,研究性學習特別強調的是帶著問題去學習,這往往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這些信息的重要來源是網絡。因此,在研究性學習中應充分發揮網絡在自主學習、信息收集和師生交流的作用,構建研究性學習的網絡學習環境,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緊密結合,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的手段和學習支持。
4.建立和完善研究性學習評價與質量保證體系
研究性學習是“面向過程的學習”,對它的評價不同于一般教學,不能簡單地采用總結性評價和單純的客觀性評價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對一個學習過程的評價。評價的主要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投入精力、時間、提出的觀點、協作能力和組織能力等等方面。目前常用的學習過程評價方法有“學習檔案袋”法和基于網絡教學的“電子學檔”法。這兩種方法都是依據預先設定的評價“量規”,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與交流活動、收集學習成果(如:作品集)、綜合學生的自評、互評以及教師打分等方法完成學習過程的評價。只是前者為普通教學,而后者為網絡多媒體教學。雖然這種方法基本達到了記錄學習過程,反映學習成果的目的,分析現有的一些“電子學檔”軟件,如ELGG和網絡教學中的“電子學檔”評價方法,最大問題在于其系統性不強,收集的數據量和精確度不足。由此,筆者認為對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評價完全可以參照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標準。其基本思想是:質量管理形成于產品實現的全過程,必須使影響產品質量的全部因素在產品實現的全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目前該思想已被引入教育質量管理領域,美、英、日、加、印等國均有相當數量的學校通過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的認證,我國亦有10余家教育機構通過了該認證[6]。其目的就是通過對教學過程各環節的質量控制來達到教育產品,也就是學生質量的最終控制。對于研究性學習制訂文件化的管理體系并使之運行,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明確各環節的操作、人員職責和評價方法。尤其是學習過程的數據記錄應非常完備。其次,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時機和方法可以非常靈活,對其過程評價不應局限于個別“問題”的研究,而應著眼于一個時間階段,比如一學期或一門課程的全部學習過程。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評價數據的充足與完備,另一方面又可以結合學習的階段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使評價結果更加精確。
鑒于研究性學習過程評價的復雜性,還可以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開發研究性學習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完善“電子學檔”功能,利用網絡教學的數據平臺收集和處理相關信息。系統主要功能可以包括:研究性學習目標管理、自主學習與交流活動記錄、學習成果匯總與展示、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評價數據處理與分析,等等。
五、小結
研究性學習所遵循的教學理念和將傳統教學推向一個嶄新的境界,但它不能摒棄傳統教學所提供的基礎條件,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運用的前提條件是知識的積累、融會貫通和高級認知能力的運用。研究性學習不是一個孤立的教學活動或獨立學習方式,不能一味強調研究性學習的優勢,將傳統教學與研究性學習完全隔裂開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應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根據其特點和作用選擇最佳的時機展開,并以面向過程的評價方法對其效果進行評價。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學生才能在學習中不斷地得到知識建構和能力建構,認知水平和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J].學科教育,1998,(3).
[2]陳越.建構主義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OL].http://省略.cn/theory/constructivism.htm.
[3]趙洪.研究性教學與大學教學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4]張述祖,沈德立.基礎心理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