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08:13: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青年科技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青年科技論文

篇1

科技創新型人才具有的特點就是對科技創新活動有濃厚興趣。對科技創新活動有很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青少年由于自身年齡特點,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欲,科技創新型人才往往能將求知欲轉化為興趣。興趣是學習行為的生理動力。一旦對科技創新有興趣,那科技創新活動對于其來說就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就會很快吸收相應知識,并常常將其應用于實際。在初高中學校學習階段中,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影響其大學專業選擇與以后就業為社會發展、奉獻前進的方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青少年對計算機的求知欲,教師指導使其很好地將求知欲轉化為學習興趣,吸收相應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將其科技創新技能用于服務社會,對自身而言是一個快樂又富有挑戰性的創作過程。興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快樂學習,快樂創作。

二、運用

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的興趣后,教師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指導青少年學以致用非常重要。網絡是個巨大的資源庫。培養青少年如何搜索、過濾,提取有用信息,是必備的知識技能。在教育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多種搜索引擎查找有價值的資源。利用維普網等大型數據資源網站進行相關材料資源的查找與閱讀。利用IE瀏覽器瀏覽國內外最新科技創新方面知識。利用郵箱或MSN等網絡聊天工具彼此間進行交流合作。利用網上視頻資源進行視頻教程培訓。可以極大地提高與豐富青少年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創新

科技創新型人才具有另一個特點,就是有很強的學習與創作毅力。科技創新型人才的成長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就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才的。在學習、創作過程中,有許多難題與困難。面對難題,高難度的創作目標時,毅力是否堅強,是其能否成為成功的創新型人才的關鍵。總結歸納要學會學精一門技術,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挫折與難題難以計數。如學生在軟件編程科技創作時,遇到作品一個功能的實現有難題的時候,在毅力的堅持下,查閱各項書籍,在一天中常常查閱知識而忘了吃飯,全身心地投入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在查閱書籍的同時進行大量知識歸納與應用。在多次程序修改與調試后,實現預定的功能目標。中間的調試失敗的經歷與挫折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毅力堅持,一個具有完善功能的科技創新作品就難以實現。科技創新型人才成長中,毅力是一個非常重要、明顯的素質特點。

四、途徑

篇2

由中國藥學會主辦,中國藥科大學、江蘇省藥學會承辦,國邦藥業協辦的第十二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定于2014年6月初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會議將邀請兩院院士作特邀報告,并就我國青年藥學科技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及新技術、新成果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同時進行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 征文及評獎

①征文范圍:藥物化學、中藥與天然藥物、藥理、藥劑、藥物分析、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生物藥品與質量、海洋藥物、老年藥學、制藥工程、抗生素、醫院藥學、藥事管理、軍事藥學、藥物流行病學、藥物經濟學、藥物安全評價、藥物臨床評價、醫藥知識產權、藥學史等藥學領域研究論文,以及近年最新科研成果論文均在應征范圍。論文要求立題明確、條理清晰、實驗方法科學、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并沒有在科技期刊公開發表。②征文要求: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等青年工作者征文,論文第一作者必須是年齡在45歲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論文格式請參照《中國藥學雜志》。應征論文字數限3 000字以內(包括參考文獻)。③論文評審:由學會組織專家進行論文評審合格的論文將收載在大會論文集中。遴選出50篇論文作會議報告交流,每人12分鐘以內,并參加優秀論文評選。會議將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獎勵金額(含稅)分別為2 000元、1 000元、600元人民幣,并為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③其他事項:請將論文電子稿以Word格式編輯后發E-mail至:,并注明稿件所屬專業,以便于論文評審;文責自負。我們收到每篇稿件后,將及時給作者郵件回復。會議獲獎論文推薦在《中國藥學雜志》、《藥學學報》、《中國中藥雜志》、《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等學會主辦期刊發表。⑤征文截止日期:2014年5月9日。

篇3

2011年12月15日,山西太原市科協召開了2008~2010年度優秀論文表彰暨獲獎論文學術交流大會。獲獎論文作者代表、市級學會代表、縣(市、區)科協負責人、企事業單位科協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太原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劉海蕓出會。太原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楊建娥主持大會。太原市科協副主席李相宣布了表彰決定。大會對本次評出的優秀論文特等獎4篇、一等獎5篇、二等獎63篇、三等獎120篇的作者進行了頒獎。一等獎獲得者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兩年一度的優秀論文評選工作,是太原市學術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全市學術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此次評選活動共征集論文413篇,論文內容新穎,參評論文的一大亮點是關注民生、貼近民生、改善民生。參評論文范圍較為廣泛,涉及經濟、歷史、采煤、建筑、氣象、計算機等多個行業,體現出太原市學術研究工作的廣泛性和科技工作者參與學術研究的熱情。

劉海蕓指出,開展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對于展示太原市科技工作者最新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學科發展、人才成長起到積極作用。希望各學會、企業科協進一步做好優秀論文的組織發動工作,為科技人員提供交流和展示科研成果的平臺,動員更多的科技人員參與此項活動。

2012年太原市科協將從以下幾方面繼續加強學會工作:對優秀學術活動和重點課題進行資助,通過重點項目扶持推動學會學術活動開展,支持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學術研究;大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著力搭建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開展高水平、多層次的學術研討,通過召開學科內綜合性年會、學科交叉的高水平學術會議、小型化深入化的學術研討以及論文評選等方式,提高學術水平,為推動學科發展與自主創新服務;加強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為基層科技人員服務;愛護和扶植青年科技工作者,促進創新人才成長進步;推動成果運用,積極為社會服務,為太原市委、市政府決策服務,為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做好相關工作服務。圍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流自主創新基地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太原市科協 侯文柯 編輯:呂偉)

(山西省科協)

篇4

會議主題:務實、創新、高水平。

論文征集內容:

1.國內外日用化工新技術發展趨勢

2.化妝品、洗滌用品新技術

3.新原料(包括香精香料及防腐劑)在日化產品中的應用

4.生物、生化及天然活性物在日化產品中的應用

5.日化產品的安全與功效性評價

6.行業法規與現代科學管理

論文要求:1. 論文字數以3000字左右為宜;2. 提交“論文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作者職稱及所從事專業”(論文摘要限定150字以內);3 .論文題目、摘要、關鍵詞要中英文對照;4 .上交論文一律用word格式發到學會電子郵箱;5. 論文征集截至日期為2007年 7月 30日。

論文評選:經專家委員會評選,對優秀論文,給予表彰獎勵、頒發證書;對青年優秀論文推薦上報北京市科協。參加評選;所有獲獎論文作者的名單登載在《中國化妝品》和《北京日化》雜志上;對征集的論文編輯成冊,出版論文集。

收費標準:參加講座的外企及有關單位按30分鐘/場,每場收費2000元。論文集廣告費:彩頁 2000元,黑白(文字) 1000元。

交費時間:2007年 8 月 15日前匯至北京日化學會。

研討會期間設有新產品展示:內容:日化產品、原料、設備、包裝、OEM、新技術成果轉讓業務洽談。

規格: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價格:1500元。報名截止時間2007年7月30日。

學會地址:北京市崇文區東四塊玉南街32號

郵編100061

聯 系 人:劉靜安 胡翠蘭

電話:010―67113081

傳 真:010―67173252

電子郵箱:bjrhxh@sina.省略

篇5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4-0087-02

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是師資隊伍中的新生力量,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盡快提高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高校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青年教師科研的重要性

目前,“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已被實踐證明是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實力和水平成為了大學聲譽和社會地位的主要衡量標志。振興教育,必須依靠教育科研,沒有教育科研,學校的發展便缺少生長點,沒有活力,不可能持續發展。

對于教師而言,為了更好地從事高校教育工作,知識需要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擴展自己的科學視野和知識領域,以科研帶動教學。

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學素質,包括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實驗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學、規范表達能力等。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如果缺乏科研或不具備科研的能力,絕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科研是知識創新的源泉,它使教師站在新的高度從事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及學術活動,積極大膽地將科研方法及成果引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目前,各學科間相互滲透日趨明顯,出現了很多新興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沒有科研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青年教師只有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技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從而促進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青年教師科研存在的主要問題

1 缺乏經驗,科研意識較弱

當前,在青年教師頭腦中存在諸如“教育科研神秘論”“教育科研無用論”等一些錯誤的觀念和意識,也有部分青年教師把教育科研簡單化,認為能寫文章、發表文章就是稿科研等,這樣,就進一步削弱了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

目前,仍有不少學校和教師依然以教學經驗的多少作為判斷教師水平高低的主要的或唯一的標準,做經驗型教師儼然成為許多教師的追求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長了教師片面注重知識傳授的做法。總之,經驗型教師重模仿而輕創新,重積累而輕發展,因而其多數只能成為機械傳授現成書本知識的“教書先生”。

青年教師盡管在攻讀學位期間在導師指導下開展過科研工作,但普遍缺乏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經驗,科研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一是青年教師對國家、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戰略重點缺乏了解,對當前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對各種科技計劃的特點和要求不了解,往往造成對自身科研定位模糊,影響了科研選題、項目的組織申報和實施。青年教師普遍存在選題不夠準確,這與掌握的學術動態、學術信息、理論基礎及基本技能不多或不夠嫻熟有關。同時,青年教師也存在著申報經驗不足、缺乏一定的學術地位等不利因素。二是缺乏團隊合作意識,過分關注自己能否主持科研項目,對參與的科研項目積極性不高,甚至長期游離在團隊之外,這種單打獨斗、散兵游勇的科研組織形式不利于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

從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看,青年教師發表的論文比例雖有一定的提高,但高質量的論文不多。從科研立項看,中標課題比例有提高,但課題層次不高,覆蓋比較局限,這一點與全國絕大多數的高校及科研機構相似,重要課題主要集中在知名學者手中,青年教師承擔課題的層次偏低。如果這一狀況不能得以及時改變,將影響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

2 科研配套建設薄弱,科研條件不足

(1)教學任務重,科研精力不足。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展,有的學校實際師生比早已經超過教育部規定的1:18的紅線,教學任務明顯增加,特別是公共基礎課的青年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而教學質量的考核與評估迫使青年教師花大量精力備課和制作多媒體課件,無暇顧及科研。此外,青年教師通常面臨結婚、生子、再深造等壓力,也影響了他們在科研上的精力的投入。

(2)科研項目渠道少且競爭激烈,科研信心不足。當前,競爭激烈、資助率較低也使一部分青年教師申報的項目難以獲得資助,從而喪失信心。長此以往,既不利于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因此影響他們教學水平的提高。

3 科研梯隊的配置不盡合理

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人才的培養、穩定和引進工作難度較大,造成教師梯隊兩頭大,中間小,即年輕教師和老教師多,對教學和科研都有一定造詣的中年教師較少。老教師由于精力有限,以及難以掌握現代技術手段,不可能潛心投入科研。而年輕教師積極上進、精力充沛,思維開闊,但缺乏實踐鍛煉,缺乏科研指導。有的中年教師作用只是局限在個人的成功與發展上,主動承擔科研團隊研究的意識不強。

4 缺乏學術責任感

所謂責任感就是一個人對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教師的責任感是一所高校的精神支撐。有責任感的教師有著嚴于律己、刻苦鉆研、嚴謹治學、執著追求的學術精神。但是,高校青年教師履行其學術責任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學術剽竊、造假、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現象屢屢出現,表明高校部分教師的學術責任感的缺失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這對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提高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策略

1 青年教師自身要培養科研意識,豐富科研經驗

如果教師缺乏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就不能發現教育實踐中有價值的問題,更談不上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了。

(1)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樹立學以致用的觀念。理論修養和理論思維往往是教師的弱項,因此教師應該堅持讀一些理論書籍或刊物,學習科研方法,廣泛地了解有關科研方面的信息以及與專業相關的國際交流動態。一個教師如果長期不對其工作進行思考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對教育工作產生疲憊心理,覺得沒有變化。而一旦參加到教育科研中來,接觸的知識多了,思考的問題深了,每天上課都有新東西,常教常新,必然會受到學生的歡迎。

(2)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參加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同時還有利于教師形成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教師應特別注意從工作研究和經驗總結中提出有新意的課題。青年教師要以科研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探討、總結和創新。青年教師應該從自己平常每一節課的教學與研究人手,勤寫教后反思或隨筆。要盡量避免抽象的純理論研究,避免大題目下作小文章,爭取小題目下作大文章。同時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教師要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所成就,需要確立一個主攻方向,鍥而不舍,長期堅持積累知識、收集資料,最后整理分析研究資料,撰寫科研報告和科研論文。青年教師應該積極與同行交流,要積極申請參加一些專家組織的重要課題研究中的一部分或一個子課題,比自己獨立進行一項研究更能取得成果和提高研究水平。

2 加強科研配套建設,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

學校應對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提出科研要求,適時適量地給教師下任務、定課題,增強青年教師的科研信心和經驗。

一是改革考核政策,減輕教學負擔。對于剛進校的青年教師要減少他們額定的教學工作量,使他們有精力開展科研工作;對于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的青年教師,如不滿額定教學工作量,可以適當減免部分教學工作量。

二是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科研指導,幫助他們了解宏觀科研政策,溝通科研項目計劃信息,傳授申報經驗與技巧等。

三是要打破論資排輩的機制限制,重點向青年教師傾斜。老教師和名教授申報的科研項目要積極吸收青年教師參加,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使之盡早自我定位,確定研究領域和課題方向。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其科研素質。

四是支持并鼓勵中青年教師到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進修,鼓勵青年教師開展學術交流。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作大會或分組報告的青年教師提供部分注冊費或國際旅費,對沒有科研經驗的青年教師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報銷部分或全部版面費,并實行獎勵。

五是要加強圖書館和資料室的配套建設,滿足青年教師及時收錄和更新國內國際科學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成果的需求。

六是學校可以每學年進行論文評選,并對優秀論文進行獎勵,讓獲獎教師交流心得。而對那些東拼西湊的組合文章或者抄襲的文章應給予提醒。

3 構建教師科研梯隊,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

學校科研管理部門應該合理配置人才結構和層次,使不同智能水平和特點的人,組成一個合理的人才結構,這有利于實現人才群體效能。教師的科研梯隊是以教師的科研水平、教學能力等為標準,建立的以專業帶頭人、優秀教師以及青年教師等不同層次的梯形師資隊伍結構,保證教師隊伍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發展。科研人才的脫穎而出需要良好的群體支持和合理梯隊的配合。科研管理人員要重視中年教師的作用,發揮他們科研中堅力量的作用,肩負起承上啟下的責任。調整人才結構,完善學術梯隊,努力培養一批富有進取精神的學術帶頭人,以形成合理的學術梯隊,是提高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

篇6

本屆學術年會由中國核學會主辦,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承辦,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協辦,中國核學會22個專業分會及21個省級地方核學會共同參與籌辦。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主任張國寶,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中國國家環保部核安全總工程師、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劉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系統二司司長王敏正,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陳飛,哈爾濱市副市長張顯友,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劉志剛等出會并致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致開幕辭并發表由中國核學會評選出的“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2011.6.30-2013.6.30)”。

本屆學術年會會期4天,年會交流主要以大會特邀報告、分會場口頭報告、張貼報告三種形式進行。10日為產業論壇,11日為大會開幕式和大會邀請報告,12日至13日兩天分22個專業學科進行分會場口頭報告和張貼報告學術交流。大會邀請報告階段有關領導、專家和學者將就核科技發展政策環境、基礎研究、核能三代、四代技術、核能裝備制造等進行演講。分會場階段廣大核科技工作者將圍繞核技術研發、核燃料循環、核電、核技術應用、核技術經濟與現代化、核科技信息管理等方向進行交流研討。此外,本屆年會還將舉辦以“傳承科學精神--紀念玻爾模型建立100周年”為主題的青年報告會,屆時胡思得、邱愛慈院士等將與1000余名高校學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經驗,分享心得,弘揚老一輩核科技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將科學精神的“正能量”發揚光大。大會期間,還將“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2011.6.30-2013.6.30)”,評選優秀學術論文。根據計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三卷)》擬于2013年11月出版。

篇7

查看更多《科技導報》雜志社信息請點擊: 《科技導報》編輯部

       卷首語

        (3)技術創新的思路從何而來? 無

        科技風云

        (7)最低溫度:“無限逼近”開辟科學新領域 楊書卷

        特別欄目

        (8)科技新聞媒體關注指數排行榜 無

        封面圖片說明

        (8)地質災害生命可接受風險標準研究的意義 無

        科技事件

        (9)陡山沱組球形化石新解難獲認同 李娜

        特別欄目

        (10)科技界聲音 無

        科技工作大家談

        (11)中國風電產業不可忽視的專利問題 耿潔 劉旭彤

        特別欄目

        (12)科學共同體要聞 無

        (13)科技期刊亮點 無

        (14)科技要聞 無

        本刊專稿

        (15)錢學森與《科技導報》 蘇青

        研究論文

        (17)中國地質災害生命可接受風險標準研究 趙洲 侯恩科

        (23)基于演化涌現的復雜信息網絡設計優化 趙東杰 何宇 楊海濤 王華 李智 趙洪利

        無

        (27)“第8屆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學術會議(ccscw2012)學術會議、第23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2012)學術會議”征文

        研究論文

        (28)硫化礦石低溫氧化性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李孜軍 王曉磊 石東平

        (33)脈沖耦合神經網絡對肝包蟲圖像分割 田翔華 木拉提·哈米提 朱從旭 孔德偉

        無

        (37)“第七屆全國制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2012)”征文 無

        研究論文

        (38)基于復雜性理論的軍事通信網絡中心化方法比較 熊金石 李建華 楊迎輝 郭威武

        (42)小型四軸飛行器動力學參數測定方法設計 王冬來 呂強 劉峰

        無

        (45)“第十七屆全國小兒心血管疾病學術會議”征文 無

        研究論文

        (46)順傾軟巖邊坡穩定性分析與防治 曹蘭柱 霍麗紅

        (50)高速公路路側容錯環境的rst-gce法評價 陳沅江 陳熠

        (58)沖擊噪聲背景下一種穩健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 楊磊 馬杰

        綜述文章

        (61)爆炸箔起爆系統的發展 呂軍軍 李明愉 曾慶軒 鄭

猛 馮長根

        科技評論

        (65)“第十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征文 無

        無

        (66)機械史成就鼓舞機械行業創新發展 羅圣國

        科技評論

        (67)科研:業績多多,成果是零 文雙春

        (68)這次長三角植物學研討會 高建國

        無

        (68)講座后的一點思考 黃錦芳

        主編心語

        (69)怎樣指導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18)——讓優秀博士生成長為科技領軍人才 馮長根

        特別欄目

        (69)中國生態學學會 無

        走向職場

        (70)求職的經歷和經驗——劉廣福博士訪談 王華鋒

        (71)科技人才招聘 無

        (75)全球招聘新聞 無

        無

        (80)《科技導報》征稿 無

        特別欄目

        (81)完詞填空 無

        (81)推理小游戲——水有一半嗎? 無

        (81)好玩的數學——24整除 無

        (81)九宮填數 無

篇8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因材施教

內蒙古科技大學坐落在“草原鋼城”包頭,1956年建校,1960年更名為包頭鋼鐵學院,隸屬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歸管理,2003 年更名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它定位于一所教學研究型普通高等學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礦業工程等優勢學科為依托,形成以工科為主,建設在冶金、材料、礦業、機電、建筑、能源等領域具有優勢的學科專業體系,培養“上手快、留得住、后勁足”,具有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1]。

我校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始創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由軋鋼這個具有相當長歷史的老專業發展和演變而來,專業改造后在名義上這一老專業方向不存在了,但新專業傳承了軋鋼這一老專業的特點與內涵。本專業是我校傳統的優勢學科,1996年獲得材料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得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目前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支撐點建設學科。1998年教育部進行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時,設立了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這樣一個新的本科專業,從該專業在我校的演變歷史可以看出其專業范圍重點還是傳統的軋鋼專業,以側重于為鋼鐵工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目的,畢業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在鋼鐵企業[2]。wwW.133229.cOM

一、當前畢業設計(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設計(論文)的命題

命題是畢業設計(論文)的起航點,立題不當,可能會使整個畢業設計的創新性和目的性黯然失色[3]。實際畢業設計(論文)中選題不當常有發生,其原因各異。

有些命題過于陳舊,這尤其體現在畢業設計的命題上。按照我校本專業的傳統,畢業設計主要是針對鋼鐵企業軋鋼廠的生產車間進行設計。隨著我國的鋼鐵工業近10年來迅猛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的裝備和控制手段被大量的應用到現代化的鋼鐵生產線上,產品結構發生的更本的變化,很多傳統的觀點和思維被打破[4]。在這種背景下,部分命題仍然按照10年以前的標準來制定,就顯得有些更不上時代,不僅如此,還會造成學生可能存在抄襲現象,影響了對學生的鍛煉效果。

青年教師不能很好的把握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難度,這一點在筆者身上顯得尤為突出。筆者在博士畢業后,第一次指導學生做畢業設計(論文),在給部分學生制定畢業論文題目時,沒有考慮到學生本身的知識結構的局限,題目超出了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在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順利進行。

(二)學生投入不足

1、就業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投入的影響。就業對學生畢業設計投入的影響是本專業近期才出現的問題,是一個新問題。鑒于我校本專業畢業生擁有較強的專業性,在2008年以前我國鋼鐵工業迅速發展期間,本專業大四學生一般在秋季學期就找到了相應的工作。然而近3年來,隨著鋼鐵工業整體的不景氣,我校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也受到不少影響,很多學生在大四的春季學期即進行畢業設計的學期還沒有能夠確定工作,尤其是女生。由于存在就業的壓力,迫使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聯系工作之上,真正投入到畢業設計中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畢業設計時心不在焉,出現懈怠情緒。筆者所帶的學生中就存在這種現象,在整個期間,主要的精力放在聯系工作上,對整個畢業設計進程影響嚴重。

2、考研對畢業設計投入的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為了緩解這種壓力不少學生選擇考研,一般初試成績約在3月份出來,那些過了初試需要準備復試的學生,在此期間難以全心去做畢業設計,這種狀態一般會持續到5月中旬,在研究生入取基本結束后,這部分學生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準備畢業設計。

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那種本身學習成績較差,在最后一學期不僅有就業壓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疲于應付各種掛科的清考。這一類的學生本身基礎比較差,在理論學習階段就養成了對學習不認真、得過且過的習慣,在就業和清考雙重壓力之下,只能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畢業設計中。這類學生在筆者所帶的學生中也存在,也是另筆者最頭疼的學生。

3、學生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原因是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同學對研究題目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設計過程往往流于形式,其表現往往是應付了事。這是一種普遍的心態,具有普遍性。

二、相關問題的改進

(一)完善命題

命題是指導教師的最重大的任務,為了保證質量,在命題是筆者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把關:首先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設計的內容應與本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這需要指導教師密切關注當下國內外鋼鐵工業的發展趨勢;其次設計(論文)題目難度應適中,尤其是青年教師需要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針對青年教師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個人認為系主任要對青年教師制定的題目進行審核,對研究和設計的內容進行把關,以確保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現有條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畢業設計;最后,還需保證題目的多樣性,不僅要保證學生1人1題,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題目重復出現。

(二)因材施教

學生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個體存在很大的差異,且新時期的學生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對畢業設計時,學生心中所想也不盡相同,當然最終的基本目的還是一致的即能夠完成畢業設計,順利畢業。

鑒于不同學生各自擁有不同客觀條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為指導教師在面對學生是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指導,而是需要客觀的面對學生所固有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完成畢業設計,順利畢業。

為此作為指導教師,首先應該主動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初見學生的時候,明確學生的就業情況,是否簽約,簽約的意向以及將來擬從事工作的類型;了解學基礎課的學習成績,是否存在補考和最后的清考;學生的考研狀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其次在明確學生的相關背景之后,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為不同學生量身定做其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內容。具體的指導思想是重點培養對本學科有興趣的學生且精力足夠,將來要從事鋼鐵工業生產或者研究領域的學生,按照評優的標準去要求這些學生,激發這類學生的潛力,這類學生以做畢業論文為主,提前培養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對于需要找工作,且將來樂于從事鋼鐵工業的學生要重點幫扶,這類學生以做畢業設計為主,我校本專業的畢業設計以軋鋼車間設計為主,整體套路成熟,但是缺乏創新性。讓這類學生做畢業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軋鋼生產基本流程,設備狀況,了解車間設計的目的和意義,對將來熟悉工作環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對于能力有限(主要是那些基礎課程成績很差,還需要參加補考和清考的學生),則需要重點照顧,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讓需要補考的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補考,同時指導教師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跟蹤指導他們的設計,以避免學生過于放松設計;對于那些完全無意于從事本專業的學生,則不能再專業方面對他們施加過大的壓力,因為學生已經對本專業的學習沒有興趣也就沒有做好畢業設計的動力,對于這樣子的學生,個人認為應該盡量的幫助他們完成最基本的畢業設計內容,確保順利畢業。

(三)嚴格紀律

當然,對待不同的背景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指導思想,并不是說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紀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是畢業設計能夠順利完成是一個重要保障。

指導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情況下制定研究和設計內容后,在畢業設計的開始就要明確畢業設計的紀律,以嚴格的出勤、過程監控、結果檢查、畢業答辯規章制度以及考核辦法,使學生認識和重視畢業設計,端正畢業設計態度,認真完成畢業設計。

此外,認真做好畢業設計的教育、動員和宣傳工作,使學生充分重視畢業設計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亦是不可缺少的過程。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科畢業設計工作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在面對新的環境下出現的系列問題,指導教師一方面需要加強在命題科學性,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背景以及興趣愛好,在指導學生時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并輔之以嚴格的紀律,使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提高能力,為將來的工作和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保衛.內蒙古科技大學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自評報告[j].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2008.

[2]李振亮,陳林,包喜榮,郭瑞華,劉永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礎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冶金教育,2009,(2):30-33.

篇9

關鍵詞:高等學校管理制度創新科技

科技創新作為高校創新的重要內容,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也是高校加快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源泉,更是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工作,對于提高高校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促進高校持續、穩定、協調、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西安石油大學在國家“十五”科技工作方針指導下,結合學校實際,以特色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深入實施科技精品工程,以制度創新為總抓手,通過優化管理體制機制,營造科研良好環境,發揮重大項目作用,加大科技獎勵力度,規范科技評價體系,擴大學術交流范圍等舉措,充分調動全校教師投身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使學校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1 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構筑科技創新基地

創新基地包括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創新基地建設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進行科研工作的基礎和保證,是匯聚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徑。對創新基地建設而言,完善的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根本保證。為此,學校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科技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發揮創新基地學術環境優勢,有利于學科交叉、隊伍整合和資源共享,有利于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有利于優秀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激勵機制。經過廣泛調研和科學論證,相繼制定了“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等制度。同時學校也自籌資金7000多萬元用于基地建設,使得制度的導向和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學校緊跟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西部大開發、陜西建設西部強省的步伐,搶抓機遇,充分發揮石油石化主干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成果優勢,突出特色研究方向,通過資源整合、加強條件建設、技術裝備改造、增建實驗室等舉措,使創新基地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學校已擁有2個聯合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和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 營造良好科研環境,推進創新人才培養

高校由于“擴招”導致教師缺編嚴重,使得青年教師過早地擔負起教學科研的重任。據調查,全校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整個教師隊伍的三分之二左右。青年教師以后要成為學校教學和科研的主力,但是他們普遍缺乏系統的科研訓練,能力和經驗也都不足,也缺乏科研啟動資金。為此,學校專門制定了《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引導和資助青年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同時對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學校也給與科研啟動金,資助他們開展科學研究、參加學術交流。近幾年學校共投入200多萬元,資助了200多位青年教師,占青年教師總數的三成以上。青年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他們中的許多人已快速成長為學校教學科研的骨干。

3 發揮重大項目作用,凝聚科技創新團隊

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是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重要保障。要建設一流高校,必須要有一批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創新團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指出:“爭取政府資源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技創新實力的集中展現。高校圍繞國家目標開展創新活動,可以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和學術地位,促進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促進科技創新團隊的形成。”目前,許多高校都存在科研團隊整體素質不高、隊伍不穩定的現象。針對國家級科研目標開展科技攻關,進行學科交叉,可以穩定科技隊伍,凝聚科技創新團隊,改變這種現狀。

為了激勵教師積極爭取和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同時保障高層次科研項目的順利實施,制定了《縱向科研項目經費資助辦法》。學校組織各學科技術骨干組成科研團隊,積極申請國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及各省市設立的重大科技項目,以重大科技項目為載體凝聚科技力量,培育科技精品。幾年來,學校投入配套資金400多萬元,極大地促進了科學研究工作的發展。對加強科技團隊建設,穩定學術隊伍,堅持自身特色,形成新的科研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五年,學校主持和參加國家“863”計劃項目9項,參加國家“973”計劃項目5項,主持和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9項,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其中,我校承擔的國家“863”計劃“旋轉導向可控偏心器工程化技術研究”項目,經費達1500萬元,是建校以來第一個經費突破千萬元的科研項目。學校科研經費大幅度增長,由2003年的3100多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1億多元,年均增幅達30%以上。通過重大項目形成了多個穩定的科研方向,凝聚了多支科研團隊。比較典型的是“光纖光柵傳感技術研究”創新團隊,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獲得了2008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4 加大科技獎勵力度,催生科技創新成果

學校革新科技獎勵辦法,拓展授獎范圍,加大獎勵力度,制定了《科技獎勵辦法》。對高水平的理論和技術成果進行獎勵,對省部級以上的科技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科技成果、獲授權的專利技術、高水平的論文、經費數額較大的橫向科研項目進行獎勵。獎勵以工資或現金形式兌現,幾年來共發放獎金300多萬元。此項制度在教師中反響很大,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創新熱情,也調動了更多的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使得學校科技工作呈現出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的可喜局面,有力地促進了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的跨越式發展。

近幾年學校主持完成的“氣田污水綜合處理與防腐阻垢技術”、“油氣管線分布式光纖光柵智能傳感系統研究”等4項成果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高溫高壓分布式光纖光柵傳感技術”成果榮獲200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此外學校還獲得了130多項各級科技獎勵。近五年600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近500篇,出版學術專著100多部。

5 規范科技評價體系,激勵教師創新熱情

高校近年來存在單純以論文數量考核教師的現象,導致大量低水平重復的論文出現。學校為此制定了《權威期刊、核心期刊認定辦法》,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社會科學,從國內核心期刊到國外核心期刊,從不同角度規范和引導教師通過科技創新和長期積累,發表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促進學校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

學校的科技評價體系是引導教師進行科技創新的指揮棒。在強化科技業績考核的同時,一定要處理好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的關系。學校制定了《教師科技工作業績與成果量化計算辦法》,與學校的其他科技管理制度一起,形成了科技評價體系。此辦法的實施使得學校科技成果認定更加公平合理。科技工作業績評價更加科學規范,形成了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教師的科技創新熱情進一步高漲。僅2008年一年就申請發明專利20多項,超過了學校前十年申請量的總和。

6 擴大學術交流范圍,增強學校學術影響

學校的科學研究要想創一流,就要積極開展各種學術合作與交流,就要選擇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了解本學科的前沿領域和發展方向,提高科學研究的起點。通過國內外學術交流可及時獲取最前沿的學術信息。許多創新的想法、概念和思路,往往就是在學術交流中提出或受到啟迪。

篇10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升專業素質

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提升專業素質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檢索快捷,改變了傳統學術期刊選題策劃方式,這就要求青年編輯在工作中要注意培養自己的信息意識,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充分運用各種信息檢索工具,根據期刊的學術專業方向,制定相關選題組稿計劃和編輯方針,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青年編輯專業知識相對單一,不可能對所有學科的文稿內容都熟悉,所以,編輯部要求青年編輯在初審文稿時,除了通過計算機來瀏覽來稿是否符合本刊辦刊宗旨和編排規范,及各種項目(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基金項目、參考文獻等)是否清楚、齊備外[5],還要對來稿涉及的學科不論熟悉與否,都先通讀一遍,了解論文內容,再通過網絡數據庫檢索,了解一系列與該稿件相關的文章,經過綜合分析,全面了解該領域現階段的發展狀況等,對文稿進行初審,判斷稿件的寫作質量,查驗其學術創新性。其次在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時要積極思考,盡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多與審稿專家和作者商討,盡量彌補自己在相關專業知識上的缺陷,做到有的放矢地修改稿件。依托科研院所相關領域科研優勢,提升專業素質青年編輯步入編輯領域不久,要學的東西很多,可根據學術期刊的專業特點,結合自身興趣,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本刊為科研院所主辦的學術類期刊,相關領域科研優勢突出,青年編輯身處濃厚的科研氛圍之中,可利用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如與科研人員共同參與學術研究,介入科研工作及時了解最新科研動態;參加專業會議和各種學術活動;參加成果鑒定會;組織專題座談會,和專家學者交談及閱讀有關資料等,逐步提高專業知識層次。寫作是青年編輯快速成才的一條有效途徑[6],青年編輯通過撰寫科研論文,并根據寫作中積累的經驗,向作者提出可行的、較為全面的修改方案和意見,指導作者修改稿件,隨著工作和學習的積累,全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繼續教育,提升專業素質創造條件鼓勵青年編輯在職進修、攻讀學位,全面系統地提高本專業知識水平,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

加強英語學習,提高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