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綜合服務分析范文

時間:2023-10-20 17:33: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能源綜合服務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能源綜合服務分析

篇1

   國家發展改革委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自10月15日起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

   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江蘇、浙江、山東、廣西等26個省市調整了上網電價浮動范圍,部分地區交易電價“頂格”上浮20%。

   限電形勢下的挑戰和機遇

   在“限電潮”、“漲價潮”、能耗雙控等多重壓力下,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困境。如何應對限電限產和能耗雙控?如何以低成本實現用能效益優化?這些問題已成為企業需要長期面對的嚴峻挑戰。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方案》提出,積極推廣綜合能源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持續釋放節能市場潛力和活力。

   綜合能源服務是以降低用戶能耗水平以及用能成本為目標,結合市場、政策以及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綜合利用分布式發電技術、節能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等為用戶提供能源優化服務的新型能源服務模式。隨著國家能源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內能源結構不斷調整和清潔替代,綜合能源服務以其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能夠滿足新形勢下能源生產、交易和利用等過程的服務升級需求,在能源服務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針對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遠光軟件基于對能源電力行業的深刻洞察,自主研發了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助力提升能源生產及利用效率,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是以物聯網為載體,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基礎,提供綜合能源供應、銷售、消費服務的綜合服務云平臺。平臺以能源用戶為中心,提供信息采集、能效分析、節能服務、需求響應、能源托管、能源交易等服務,為綜合能源服務商的客戶服務、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提供支持,可支撐企業綜合能源、園區綜合能源、智慧城市綜合能源運營。

   應用案例:如何打造節能降耗智慧園區?

   走進遠光軟件園,打開手機即可獲取光伏發電量、儲能狀態等數據,實現智能用電。在園區的智慧能源大屏里,園區能耗、實時負荷、儲能收益、配電運行狀態等信息都能實時匯集,并通過大屏幕清晰地展現出來......這便是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在智慧園區的應用場景。

   在遠光軟件園,遠光綜合能源服務平臺被應用于園區儲能、光伏發電、汽車充電樁管理等多個方面,并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建筑能耗、機電設備運行狀態、電能質量數據、建筑內部環境數據的全面監視和數據可視化展示,實現園區用能的智能化、數字化和可視化管理,有效降低園區用能成本,優化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碳。

   1.光伏電站——節能減排,低碳創收

   遠光軟件園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可利用面積1238平方米,總裝機容量為107.665kWp,選用 305Wp 單晶硅組件共353塊,采用組串式逆變器2臺。系統年均發電量為105845kWh,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5.53噸。

   平臺將光伏電站所發電力優先供給機房服務器使用,減少用電成本,節約峰值電費。此外,平臺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綠電交易”模式將剩余電力自動送入公共電網系統,既增加了企業收益,又促進了能源綠色環保可再生使用,可謂是減碳創收利器。在停電時,光伏與儲能可以構建離網運行的“光儲微網”,通過智能調度滿足用戶重點負荷的用電需求。

   2.儲能電站——不懼限電,保駕護航

   遠光軟件園安裝的電力集裝箱儲能裝置采用40尺的集裝箱作為載體,內置1套總容量為774KWH的再生鋰電池儲能系統、1臺250KW雙向變流器、1套能量管理系統和相關輔助系統。

   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對儲能設備的運行狀態、能量、環境等進行監控和優化,一方面可適應國家削峰填谷的工業用電措施,在夜晚較低電價時段儲能,在白天高電價時段使用,可以為公司節省大量用電成本;另一方面可作為緊急備用電源使用,在停電時能夠和園區光伏組成“光伏微網”,通過離網運行支撐園區重要負荷運轉。免除由于拉閘限電、臺風災害或其他原因導致突發斷電帶來的不便。

   3.充電樁——合理引導,有序用電

   平臺利用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與充電業務的智-云-邊-端深度融合,實現車、樁、網的有序調度。平臺支持運營方啟動有序充電優惠活動和有序充電調度實施,支持園區參與V2G等需求響應活動。

   平臺結合歷史負荷數據以及變化趨勢曲線,進行充電運行策略引導,對園區實行充電管控。例如,平臺及時價格優化策略,引導外部車輛和員工避開充電高峰。

   4.建筑能效綜合管理——管控優化,開源節流

   平臺基于建筑能耗分析模型對建筑能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包括能耗趨勢分析、對比分析、用能指標分析和能效對標等功能,在能效指標以及對標的基礎上,全面分析建筑用能問題和節能方向,支撐建筑能效優化。

   園區在能源監視和能效分析的基礎上,基于平臺的能效優化算法以及能源調度策略,實現建筑內空調、照明以及電源等機電設備優化運行與控制,提高建筑整體能效水平,降低建筑用能成本。同時,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移動端的應用,包括能耗監視、統計分析、能耗預警和能耗報警功能,支持用戶隨時了解建筑能源信息和能源異常,及時對建筑能源運行進行管理和優化。

   科技創新助力零碳中國

篇2

【關鍵詞】合同能源;節能服務;管理模式

1.引言

我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能源消費大國,但能源利用效率低,是能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發展新能源、節能減排、提高能源效率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關鍵。每一個高耗能用電企業,能源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相當大的比重,如何降低能耗、開源節流,已成為各企業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節能減排是一項戰略政策,也是發展低碳經濟、保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節能管理模式,正日漸成為供電企業、節能服務公司與用電企業進行節能合作與溝通的紐帶。合同能源管理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是能源管理公司的一種經營方式, 是一種基于市場化運作、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風險的節能新機制。

2.合同能源管理與節能服務

2.1 合同能源管理的內涵

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是一種以節約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基于這種機制運作的專業化公司被稱為節能服務公司(ESCO)。合同能源管理過程就是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向客戶提供包括能效審計、融資、設計、采購、施工、安裝調試、培訓、維護、節能量監測等一系列的綜合,并通過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來收回投資和獲取利潤。

江門供電局以合同能源管理推動節電服務的內涵就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以促進用電客戶提高用電效率為核心,把節能服務融入優質服務體系。由2007 年開始,江門局加強宣傳,深入廠企,挖掘客戶節電潛力,節電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政府的指導下,形成與節能服務公司、科研機構的戰略聯盟;通過加強宣傳,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完善營銷手段,以合同能源管理引導客戶節約用電,豐富和拓展供電服務的內涵,建立電力需求側管理長效機制,促進企業向電力能源方案綜合服務商發展;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江門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圖1 合同能源管理示意圖

目前,江門用電客戶存在大量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電項目,如客戶使用的專用變壓器中還有不少S7型及以下型號的高損變壓器。但與巨大的節電潛力相比,實際取得的效果卻十分有限。經過細致調查分析,江門局認識到客戶節能意識薄弱、資金和技術匱乏是影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節能降耗最大的瓶頸。合同能源管理(簡稱EMC),給供電企業進行節電服務指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合同能源管理為江門局深入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拓展服務內涵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2.2 合同能源管理的實施

(1)選擇節能服務公司,利用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幫助客戶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供電局在客戶與節能服務公司之間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做好參謀和向導,幫助客戶實施節電改造,配合客戶進行調研,跟蹤分析節電改造效果。供電局要做用電企業的技術指導,幫助選擇信用好、具有一定技術水平、資金和發展規模的節能服務公司,建立本地區節能服務平臺。

(2)通過整合供電企業內部在節能服務方面的技術、設備和人才資源,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為重點客戶提供節能咨詢、培訓、診斷、改造、評估、維護等一體化服務。

(3)選擇具備節能潛力的企業客戶,開展宣傳、指導和培訓。

(4)確定節能工作內容。以無功補償、變壓器經濟運行、更換節能設備、使用節能技術、提高功率因數、負載率、負荷管理技術、諧波治理為主。有條件的供電企業,可擴展業務規模,將服務范圍延伸至交流電機變頻調速、熱泵改造、電動機系統節能、分布式供電技術等領域。一般情況下,江門市功率因數不符合要求的節能改造占大多數,變壓器經濟運行、負載率的改造也為數不少。但這些改造工期短、投入少、見效快,供電局根據客戶的需求很快就可以提供幫助完成改造,一般情況不用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圖2 供電企業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2.3 合同能源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江門某紙箱廠是一家生產瓦楞紙箱、彩色印刷制品的企業。該公司10kV配電房安裝一臺420kVA SJ3型的高耗能變壓器,配電變壓器處于輕載狀態,并且現場電容補償盤已損壞,每月功率因數電費達到七千多元、變壓器損耗電費一千多元。該公司有較強的節能改造意愿,但因缺少資金一直未進行節電改造。

根據企業的用電特點,江門局提出了減容變壓器和安裝自動無功補償裝置的節能技改方案。建議將變壓器更換為S11型250kVA的并安裝100kVar無功補償裝置。為打消客戶對節電效果和投資回報的疑慮,江門局有關人員多次上門服務,加強了客戶的信心。最終,該公司和江門局共同選擇了新會大光明城區供電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節能服務公司,并根據江門局的節電建議書,簽訂了能源節能服務合同,完成了節電改造。

該項目工程造價55000元,預計項目改造后,功率因數能夠達標,每月減少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約8800元。合同約定:改造工程完工后,企業分期從節能收益中支付工程款項,每月支付5500元,期限為10個月。預計扣除每月支付的工程改造款后企業還能分享約37%的節電效益,10個月后全部效益歸企業所有。

2007年12月,項目改造完成后,實際效果好于預期(如表1所示)。客戶每月節省電費合計10877元,節能服務公司合同期內實際分享節電效益51%,客戶分享49%,10個月后全部效益歸企業所有。

表1 客戶節能改造前后用電對比表 單位:kWh,元

月均用電量(基準電量) 月均到戶電價 月均電費 備注

改造前12個月

17779 1.6198 28798 基準電量采用改造前12個月的平均用電量

改造后8個月 1.0080 17921

對比 0.6118 10877

注:1.客戶的節電效益主要體現在節省功率因數電費、變損電費和基本電費,使到戶電價降低。

項目采用分期支付固定額度工程款項的方法,不但克服了一般節能改造項目“先投資后回收”支付方式的瓶頸,而且在目前缺少公認的節能效果度量方法和權威驗證機構的情況下,避免了合同各方對節能效果度量方面的爭議。對于用戶來說,改造前后電費明顯的下降使其能夠了解節能項目產生的效益,有利于減少其與節能服務公司的糾紛。

圖3 用電客戶節電效益分享圖

2.4 供電局在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改造中的角色

引入節能服務公司,利用社會上的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幫助客戶節電改造是合同能源管理具體實施的模式。在實施過程中, 供電局起到技術指導、檢測、監督的作用,做好參謀和向導,幫助客戶實施節電改造,配合客戶進行調研,跟蹤分析節電改造效果,促成客戶與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改造項目順利實施。

3.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存在的問題

(1)一些用電企業對合同能源管理認知度低、推廣積極性不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2)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大多為中小企業,自身力量薄弱,難以發展壯大。

(3)很多地區目前還沒有正規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較為麻煩。

(4)在合同能源管理的具體操作中,如節能量的核定、合同的履行、現行稅收政策和金融制度的適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難題。

(5)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實施涉及客戶自身利益,急需政府方面引導和宣傳, 政府主管部門和能源管理機構應根據本地區節能減排要求,加緊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本地區合同能源管理系列配套政策,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市場培育步伐。

4.對電網企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建議

4.1 實施主體

電網企業應以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模式,成立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整合電網企業內部在節能服務方面的技術、資金、設備和人才資源,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為廣大用電客戶提供節能咨詢、培訓、診斷、投資、改造、評估、維護等一體化服務。在組建節能服務公司的方式上,有2種模式可供選擇:一是新設立節能服務公司;二是收購社會上已有的節能服務公司。但是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電網企業都應充分吸收社會節能服務組織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力爭成為節能服務市場的龍頭企業。

4.2 服務領域

在服務對象上,電網企業應重點選擇節電潛力大且有節電改造意愿,但是缺乏專業技術指導或是缺乏項目資金的用電客戶。從業務范圍上講,在業務開展初期,電網企業應以無功自動補償、變壓器經濟運行、電力系統經濟運行、負荷管理技術為主,不斷積累合同能源管理的經驗,擴展業務規模。隨著業務的深入開展,再逐步把業務范圍延伸到交流電動機變頻調速、電動機系統節能、分布式供電技術等其他領域,最終形成涵蓋各個專業、各種節能技術的綜合性節能服務公司。

4.3 運營方式

電網企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整個過程可以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能源服務合同的開發,第二階段是能源服務合同的實施。在這些步驟中,最重要的有3個環節。

(1)節能診斷和分析計算。電網企業對客戶的耗能設備及其運行情況進行測評,將測試數據記錄下來,通過對預改造設備能耗情況的調研,分析其改造后可能達到的節能效果,從節能潛力上判斷項目的可行性。

(2)節能改造項目設計。項目設計一定要針對具體的客戶而定,盡可能通盤綜合考慮,從可行性分析到擬采用的技術和擬選用的設備等,都要經過謹慎設計,這樣才能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3)節能量監測及確認。電網企業與客戶要事先在合同中約定節能量監測的設備和計算方法,并作為雙方結算的依據。監測的執行應由電網企業和客戶雙方共同主持,也可請第三方執行。

4.4 風險管理

電網企業必須將風險管理貫穿于合同能源管理始終,有效控制各種風險。

(1)投資風險。電網企業在實施節能項目前,要對客戶的資信、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及發展前景等進行調查評價,并作出是否投資的決策。客戶歷史上的電費回收記錄可以作為決策時的重要輔助信息。

(2)技術風險。電網企業應認真編寫和認證可行性研究報告,“保守”預計節能效果,盡量選擇自己已經熟練掌握、比較成熟的節能技術,選擇可靠的設備供應商和施工隊伍,保證項目質量。

(3)財務風險。電網企業應在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的基礎上,根據項目生命周期內的現金流,準確計算項目的內部報酬率(IRR),確保項目成本得到完全的補償,并取得合理的收益。

5.結束語

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能源管理模式在我國已嘗試10年,充分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對節能事業的巨大推動力,節能改造技術將有很大的市場推廣空間。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正在研究制定《合同能源管理技術規程》,對規范節能服務市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隨著國家節能政策的貫徹,新能源、低碳經濟的蓬勃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用電客戶與節能服務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分享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

參考文獻

篇3

從資源開發到綜合利用

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權威化工專家郭衛東對煤炭產業遇到的困境認識深刻,他認為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盲目投資跟風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產能過剩;其二是資源轉化利用方式粗放,綜合利用技術落后,小循環多大循環少;其三是單一資源單一產品的項目仍占主導地位,以煤為主的多種資源協同配伍,生態布局循環鏈接,綜合利用多聯產項目少。

郭衛東建議,要實現煤轉化過程中產生的物理能、化學能和全部化學元素、中間產物、目的產物,均能得到高效綜合利用,以煤為原料,開發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下游產品。聯合循環發電技術,通過煤基多聯產,實現煤、焦、電、化、熱、氣、渣的綜合利用,以及與鋁及鋁合金、鎂及鎂合金、硅材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品、建材等產業的一體化布局,可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使煤資源的附加值和綜合經濟效益最大化,大大降低碳排放,真正實現高碳資源低碳化利用的目的。依靠專家指導,通過煤基多聯產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對整個能源化工產業戰略轉型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郭衛東對于打造煤炭的資源開發到綜合利用全新路徑提出了諸多建議:

一是新建的煤炭資源轉化項目,要實現煤轉化過程中產生的物理能、化學能和全部化學元素、中間產物、目的產物,均能得到高效綜合利用;

二是已建成的煤制甲醇等煤化工企業,最好在前端用連續粉煤干餾工藝提出煤焦油,再將粉焦氣化,用焦爐氣和合成氣合成甲醇,再利用化學循環尾氣和余熱發電并用于本裝置;

三是煤焦化和蘭炭企業要壓縮焦炭、蘭炭商品產量,按照焦油收率最大化進行技術改造,對焦油進行深度加工轉化;

四是與煤電、蘭炭共生或多聯產形成的硅鋁鎂及建材產業也要轉型發展,開發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下游產品。

在解決當前煤炭綜合利用和煤化工方面遇到的困難,郭衛東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要想方設法消化甲醇、電石、焦化等過剩產能,開發一批進口量大、國內需求持續上升、附加值高的化學合成材料,比如聚酯、聚醚、異戊橡膠、氟碳樹脂、石墨烯樹脂等,以滿足經濟發展需要。

第二,對于以煤為主的能源化工產業區域,要圍繞煤的潔凈利用技術、煤矸石發電技術、矸石爐灰提取氧化鋁及粉煤灰生產建材技術、潔凈煤高溫催化熱解干餾技術、煤焦油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焦爐氣還原生產金屬鎂技術、新型煤鹽化工技術,包括大型甲醇、二甲醚、合成氨、MTO/MTP、DTO/DTP,以碳氫、氨氮、芳烴、乙炔、氯堿、有機硅為原料,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化工新興合成材料產業發展。

第三,高度重視第二代煤催化熱解干餾技術、高效合成塔技術、CO2捕集回收利用技術和煤化工及含硫氣體、含硫廢氣脫硫回收硫磺等四大技術的應用。比如:利用第二代煤催化熱解干餾技術,可將煤焦油收率由現在的12%提高到25%左右。另一方面可對煤化工、煤電、供熱等用煤項目,用催化熱解干餾技術進行煤的前處理,既可提取煤焦油發展下游產品,又可大大降低氣化爐的水煤漿粘度和鍋爐結焦率。再比如國內外正在日益成熟的CO2捕集回收利用技術,通過對煤化工、電廠、煉焦、蘭炭、冶煉等行業CO2回收,通過加氫還原成CO,再與氫合成甲醇,均可形成新的產業或產業新優勢。另外,高效合成塔技術,可大大提高合成轉化效率,在現有裝置基礎上經技術改造,在不增加物料投入的前提下,可提高產量10~17%;硫回收技術的應用可回收生產硫磺,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第四,要高度重視發展甲醇下游產品。從替代石油發展下游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機化產品看,幾乎所有石油能夠生產的產品甲醇均可以生產。所以對甲醇及其下游產品發展的市場前景不必過分擔憂。我們完全有理由設想甲醇發展的產業前景將一片光明。

當前車用甲醇燃料的快速發展,二甲醚車用、家用燃料的快速發展,都給甲醇產業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目前60%的甲醇已應用于車用燃料市場。國家M85車用甲醇汽油標準和燃料甲醇標準已經出臺,于2009年12月1日實施。國家標準出臺后,在大型甲醇企業生產車用燃料已成為最經濟的方式。因此,車用燃料發展還將為甲醇開辟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著眼未來的轉型之路

4月底,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聽取煤炭工業發展情況報告,并提出“促進煤炭資源由燃料向原料的轉變,推進煤炭生產消費方式革命”。行業專家分析認為,此舉的用意是延長煤炭產業鏈,發展以煤制油為主的現代煤化工。資源地區煤炭直接液化、煤制氣等項目核準的閘門可能被松開。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提出,要以建設14個大型煤炭基地、培育發展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為重點,加快全國煤炭生產結構和組織結構調整,把推動煤炭工業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培育煤炭經濟發展新優勢,實現煤炭經濟由產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在煤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要推進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化,總結近年來煤炭直接液化、間接液化、煤制烯烴、煤制氣等示范工程建設經驗,擴大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烴等示范試點范圍,推進煤炭向原料轉化的產業化發展,實現對石油、天然氣優質能源資源的有效替代,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十二五”期間,中國煤炭行業必須轉型,轉型升級才是走出困境的關鍵。煤炭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綠色、高效、清潔、安全、多元。

能源發展必經三個階段,由煤炭為主體轉為煤炭和新能源并重,再轉為以新能源為主體。在這個能源發展過程中,煤炭將起到由傳統能源轉為新時代能源的橋梁和支撐的作用。具體來講,就是要做“能源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能源生產技術服務供應商,常規能源供應服務商,城市清潔能源供應服務商,能源金融服務供應商。

生產技術服務供應商包括了“綠煤戰略”的綠色生產,就是要在煤炭開采中出煤不見煤,不能對大氣造成污染,污水不外排,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把煤炭企業打造成“沒有資源”的資源開采企業。“綠煤戰略”的綠色利用,就是實現煤炭從低效燃燒到高效利用,從固體燃料到液體燃料,從燃料到原料,把常規能源變成綠色高效清潔的能源。

常規能源供應服務商就是“從井口到爐口”全方位提供能源供應服務,從煤炭生產、煤質研究、煤炭定制、煤炭物流到煤炭用戶。

篇4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的在線監測平臺不僅能如實反映單位實時用能情況,還能對企業用能情況資金對比分析,自動繪制成用能報表,對水、點、煤、油、氣、熱、冷、溫度等數據進行在線監測,提供能耗統計,節能診斷,能效管理,分析決策的綜合性系統運營平臺。

這套系統的開發者是北京誠信能環科技有限公司,和系統相比,這個公司顯得沉默許多,就是這家沉默的公司這些年來每年都能夠自主開發出新技術,使得他們在節能領域的步伐比對手邁得更快。節能環保展上,抽空接受記者采訪的該公司副總經理牛紅日表示,在節能服務領域,誠信能環提供的是一套整體解決方案,他們形成的是一個綜合的產業鏈,這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優勢。這可以看作是對節能服務領域商業模式變革的一種表態。

牛紅日介紹,這套在線監測體系的研發完全基于一個偶然:由于公司非常注重客戶維護,他們在進行客戶調查時發現,很多用戶對能源管理比較差,尤其是能源計量技術。以水電來說,有些單位的用水和用電量只有一個收費表而沒有計量表,更不用說分類計量表了。在進一步調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單位在照明和空調使用上也是如此,到底哪一方面用能、耗能更多對企業來說都是一筆糊涂賬,節能環節就別提了。由于這些企業對各個環節能耗都無法檢測,往往最后只有一個總數,不僅用能數據統計比較落后,管理手段也不先進――這個現象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視并進行調研,調研發現:如果有一種細分的在線用能監測系統,不僅能詳細、全面反映單位用能情況,還能對超出標準的環節進行改進,也能大大減少人力,解放勞動力,還能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從2004年開始,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研發,2006年3月系統測試通過。從2007年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我們的在線監測平臺。投入市場后市場反應良好,市發改委、北京節能環保中心等節能主管部門也積極推廣應用該項技術,先后應用在54家政府機構和100家重點用能企業。監測平臺不僅對各單位的照明、動力、空調、重點耗能設備的用電量等實現了分類在線監測,同時還可以自動生成圖表,在線監測到電壓偏高、負載率偏低、功率因素不合理、供熱調節不規范等不合理的用能問題。”采訪中牛紅日也提到,一些企業的用能問題一旦被診斷出,公司是可以根據企業的不同要求作出各種節能改造方案并進行執行的。經過這幾年的積淀,他們已經成為集能源信息管理、能源設計咨詢、節能工程、電氣工程、售后服務五大業務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能源環保公司,不僅具備對單一系統進行節能改造的專業實力,更具備了對整體耗能系統進行綜合能源管理的能力。

牛紅日并沒有對這套系統的商業模式變化做評價,但當記者問及:為何北京多家節能服務提供商難以發展壯大這個問題時,牛紅日提到:“節能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客觀地說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作為節能服務企業首先要提高技術水平,著力技術創新,因為技術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基礎。此外從服務模式上來講也要從客戶需要出發,從單一模式走向綜合性系統服務。”他繼而表示,誠信能環愿與行業同仁共促中國節能產業的發展。

牛紅日同時指出,誠信能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一直保持持續增長地位的另一個原因是擁有一套科學有效的研發機制,能夠從非常多的技術可能和技術創新中篩選出對本公司未來有用的技術。他們經常針對一個具體的項目組織專門的人調研,然后再做開發。多年來他們公司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上一直比較大,平均每年在營業額的5%。這樣的研發機制與綜合管理系統相得益彰,保證了誠信能環總是有經費能適時開發出新的技術。“我們現在的綜合能源管理服務不僅涵蓋各個能源領域,而且涉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現在已經形成了標準化,具有可復制的功能。”

篇5

以下是我對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幾點簡薄的看法。

關鍵詞:能源計量 節能減排 計量服務

十提出的經濟建設、環境建設是我國今后社會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節能減排工作仍將是我國新時期經濟發展的主題,經濟發展和能源需求上升的矛盾怎樣來平衡,將會是今后一個時期面對的主要問題。能耗數據準確的計量以及客觀的分析等,都是依靠計量器具所顯示的計量數據作為依據的。因此,能源計量作為能源管理的“眼睛”,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可以說:要實現節能減排,能源計量需先行。

一、目前我地區企業能源計量現狀

我地在不斷取得成績的同時,在能源計量、節能減排工作仍有諸多的問題。我地位于新疆中部,西氣東輸的源頭,石油石化、鋼鐵、水泥、礦產、食品等高能耗企業30余家,我參與過幾次節能減排的普查和一些能源檢測工作,大多企業對能源計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和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不符合國家標準,節能降耗方面的管理不到位,能源計量數據不準確等現象突出,這嚴重制約了我地能源計量工作的開展,也影響了能源計量工作在節能減排中重要作用的發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企業領導認識不到位,對國家制定的與能源計量相關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忽視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問題。

2、企業使用能源計量器具沒有按周期送檢,影響計量數據的準確性,造成了無法正確統計節能減排相關數據。

3、部分企業沒有設立計量管理部門或專門計量管理人員,存在企業的節能減排計量工作不到位和滯后的問題。

4、企業的設備管理、數據統計、生產調度、財務核算、節能減排等部門協調、溝通不及時、不到位。

二、企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企業領導轉變思路,提高對能源計量、節能減排重要性的認識。要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體系,形成相應的計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計量管理機構職責及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制度、能源計量數據的管理等規章制度;要加強能源計量人才隊伍的建設,切實提高能源計量人員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現代能源計量管理的需要。

(二)企業要不斷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能力,提高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和對能源計量檢測過程的控制水平。要依據《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導則》國家標準的要求,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配備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能源計量器具,并認真做好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工作,確保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企業要對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處理、使用實施有效管理,充分發揮能源計量檢測數據在生產經營、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狀況統計分析等各項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學、準確的計量數據指導生產,通過量化考核發現工藝缺陷、管理漏洞和技術潛力,及時加以改進提高。

(三)做好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評估。做好計量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是能源計量的保證。企業應該建立起各種能源的計量框架,繪制能源計量網絡圖,確立重要的能源計量點,配備先進的計量設備,運用先進的測量手段,提高主要能源的計量率和準確性。特別要做好用能分析,這是能源計量的關鍵。企業要通過用能分析,掌握耗能情況,查找企業的節能潛力,明確企業的節能途徑,為改進企業的能源管理,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學依據。

質監部門如何做好節能減排的計量服務工作:

質監部門要始終堅持“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服務為導向,將計量工作融入我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站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高度,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全力做好節能減排計量服務工作,為我地區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以促進經濟建設為中心工作,進一步提升計量服務

1、把政府、企業和社會的需要,作為計量工作的主要內容。走進企業,與企業近距離的溝通交流。實地了解強制性標準在企業中的執行情況和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企業解決困難。

2、采取多種措施,引導企業加強計量管理,實現節能降耗增效的目標。一是在摸清耗能企業現狀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培訓企業計量管理和檢測人員,提供咨詢服務等形式幫扶企業落實能源計量各項措施,二是指導企業建立科學完善的能源計量管理網絡,幫助高耗能企業完善計量管理臺帳,把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檢測率和周期檢定合格率等指標落實到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使我地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

(二)以服務提升計量工作的社會效益

篇6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summarized by introducing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each part of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of Ningbo Iron & Steel Co.Things on which attention has to be pai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re also summarized.

關鍵詞:能源管理系統 EMS 系統集成

Key wor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F206文獻標識碼: A

0 引言

眾所周知,鋼鐵企業一直是典型的能耗大戶,在當今提倡節能降耗、低碳經濟的時代,能耗是一個備受世人關注的問題。國務院最近提出了淘汰鋼鐵企業落后產能的計劃,而且指標明確,措施嚴厲;同時征收碳稅的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所以鋼鐵企業能耗的高低關乎一個鋼鐵企業的生死存亡。我國國民經濟總能耗中,約10 %消耗在鋼鐵生產中,達2~2.5億多噸標煤/年,節能潛力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在國內現代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生產成本中,節能較差的其能耗占生產總成本的30~40 % ,噸鋼綜合能耗高達900公斤標煤/噸鋼,噸鋼耗水8~9噸,焦爐煤氣(COG)、高爐煤氣(BFG)放散率高至10~20 %,轉爐煤氣(LDG)回收率僅為60~70 Nm3/噸鋼。而在國內外一些擁有能源管理系統的大型鋼鐵廠中,由于高度集中的進行遙控、遙測操作、動態平衡調整和事故處理,大大提高了鋼鐵廠二次能源的利用率,能耗可降低至總成本的21~23 %,噸鋼綜合能耗降至≤700公斤標煤/噸鋼,COG、BFG放散率0 %,LDG回收率為110Nm3/噸鋼。在鋼鐵廠建立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對能源介質的加工、調整、輸送,進行集中在線控制、管理,充分利用鋼鐵廠的二次能源,大大降低鋼鐵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使噸鋼綜合能耗大大降低。所以一個現代化的鋼鐵企業建立一套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統是鋼鐵企業經營管理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的關鍵的一步,是實現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必要措施。

能源管理系統,即Energy Management System(下稱EMS)的建立,不僅對能源的統一調度、優化煤氣平衡、減少煤氣放散、提高環保質量、降低噸鋼能耗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于事故預案的制定和執行、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及時判斷處理、能源供需的合理調整和平衡以及在客觀信息基礎上的能源實績分析、能源計劃編制、能源質量管理、能源系統的預測等都是十分有效的。EMS系統功能框架圖如下:

圖1EMS系統功能框架圖

1 EMS組成框架

一般鋼鐵企業信息化建設會將信息系統與控制系統分為四級:其中L4為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L3為分廠(車間)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L2為過程控制系統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L1為基礎自動化系統,其中L4的ERP負責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生產規劃;L3的MES負責企業生產調度和系統過程優化;L2及L1負責生產過程控制。

由于能源管理系統關系到全公司的能源介質管理和各分廠能源成本分析,與各個分廠都有聯系,所以設計就把L2、L3綜合到一起,形成綜合的能源管理系統,而整個能源管理系統中又包含在線能源管理系統和離線管理系統,其中在線管理系統和基礎自動化系統進行信號交接,采樣現場的各種生產工序過程信號;供生產、能源調度人員進行監視生產運行狀況和生產調度、能源調度;取自現場的信號同時在線管理系統中進行定時歸檔,并形成報表,離線管理系統每日到在線管理系統中讀取相應的數據,然后歸檔到數據庫中供各個用戶調用;離線管理系統對各種能源介質數據進行統計并通過防火墻和ERP系統進行連接,系統框圖如圖2:

圖2EMS系統功能框架圖

2能源管理系統硬件、軟件構成

2.1能源管理系統硬件構成

由于現在的PLC系統基本上都可以實現工業因特網通訊,所以寧波鋼鐵能源管理系統采用用光纖鏈路組成的工業以太網和中央以太網混合的結構。整個網絡都是100M的速度。

中央以太網設置兩臺Cisco公司的Catalyst 2950交換機來擔當核心交換任務,用于連接實時數據服務器、操作站、技術管理站、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總降變電所綜保自動化系統的通訊服務器和區域變電所綜保自動化系統的通訊服務器也連在中央以太網上。

共有以下設備將直接掛在中央以太網上:

4臺數據采集服務器(原設計,現在已經增加到7臺數據服務器,其中1臺專門用于數據歸檔管理)。

1臺應用服務器(離線管理系統,用來對數據的查詢)。

1臺數據庫服務器(離線管理系統)。

1臺工程師操作站 (用于更新信號采集站程序)。

動力系統的3臺操作站(用于動力調度人員監視動力能源介質使用情況以及對動力供應設備進行運行方式變換的操作)。

電力系統的2臺操作站(用于電力調度人員監視電力負荷情況以及對供電設備方式進行變換的操作)。

給排水系統的2臺操作站(用于給排水調度人員監視各循環水站運轉情況以及對部分循環水站運行方式變換的操作)。

總值班長的1臺操作站(用值班調度長監控各能源介質使用情況)。

巡檢班的3臺操作站(用于巡檢人員監視能源介質輸送設備運轉情況)。

管理用計算機4臺 (用于管理人員對離線能源管理系統的數據進行查詢)。

GPS服務器(用于同步各計算機的時間)。

網絡打印機 (用于打印各種各種能源介質使用情況報表)。

工業以太網采用西門子工業級交換機OSM,用于連接所有現場設備(PLC、通訊計算機)、能中實時數據服務器。制氧PC機服務器也連在工業以太網上,并從制氧DCS取得數據和設備狀態。EMS網絡結構示意圖見圖3:

操作站采用HP Compaq Business Desktop d530 立臥可轉換微型立式臺式機, Intel Pentium 4, CPU 2.4G, 內存:512M RAM, 硬盤:40G,21”CRT。

數據服務器采用COMPAQ ML570R02 X2.8-2M 2P PRC 機架式服務器,2CPU,Intel Xeon MP 2.8G處理器,集成1MB三級緩存。3G RAM, 硬盤:72G×4。

應用服務器采用COMPAQ ML570R02 X2.8-2M 2P PRC 機架式服務器,2CPU,Intel Xeon MP 2.8G處理器,集成1MB三級緩存。5G RAM, 硬盤:72G×4。

數據庫服務器采用COMPAQ ML570R02 X2.8-2M 2P PRC 機架式服務器,2CPU,Intel Xeon MP 2.8G處理器,集成1MB三級緩存。5G RAM, 硬盤:72G×8。

2.1能源管理系統軟件構成

2.1.1系統軟件:

1) PLC組態軟件:Step7 V5.4;

2) 畫面組態軟件:Citect V5.42

Plant2business

3) 數據庫: Oracle9i(25用戶)

Oracle9i Application Server for WIN2000

Oracle Internet Developer Suite

Oracle9i Programer

Oracle9i Partition

4) 編程軟件: MS

2.1.2 軟件結構如下圖:

圖4軟件結構圖

3能源管理系統功能分擔

3.1 數據采集站

根據地理分布的特點,整個系統的信號分布在全廠各個角落,利用現場采集站,遠程I/O站、通訊等手段收集數據。供配電部分通過變電所的綜保自動化系統交換數據, 通訊協議為DNP3.0 For Ethernet。與焦化廠的通訊是通過網關與PLC交換數據,通訊協議為OPC。焦化側為OPC Server,EMS側為OPC Client。制氧廠DCS是通過福克斯波羅提供的PC機服務器交換數據。通訊協議為OPC。制氧側為OPC Server,EMS側為OPC Client。其余采集站采用PLC來完成數據的采集。除數據的采集外,PLC還完成聯鎖控制、順序控制、時序控制、閉環回路控制、算術運算、接口通訊、數據處理等功能。

3.2 實時數據服務器

四臺實時數據服務器分別掛在兩個Cisco Catalyst 2950交換機上。在功能上實時數據服務器分為兩組。每組一臺為主,一臺備用。第一組用于供配電系統, 第二組用于動力和水系統,第三組用于五豐塘新廠區。在實時數據采集服務器上裝有Windows 2000/2003 Server中文版、Citect 15000 點I/O Server FULL許可證、Plant2Business Server 許可證(無限點)和Oracle Connector(數據庫連接器)。這些服務器完成與現場所有的PLC設備的通訊,進行數據采集。在這些服務器內完成中間量計算、累積量計算、趨勢、報警、數據短時歸檔、向數據庫站傳送數據等功能,并保存有信息記錄、操作記錄。數據保存的時間為1個月。對于需要長時歸檔的數據,送到數據庫站。

3.3 操作站

在控制室大廳配有8臺Citect顯示客戶機,作為整個系統的操作站,對有關的能源數據和設備進行監控。這8臺操作站分為電力系統2臺、水道系統2臺、動力系統3臺、總調1臺。在操作站上裝有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中文版和Citect 15000 點顯示客戶機許可證。這些操作站完成潮流監視、設備狀態顯示、操作畫面,信息顯示、實時曲線、參數設定、語音報警等功能。在操作站上還可進行數據查詢、報表查詢、報表打印等工作。

3.4 應用服務器

在應用服務器上裝有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中文版和Microsoft 中文版。在該服務器上運行有管理類的應用軟件。包括數據查詢、報表查詢和打印、預測等應用軟件。該服務器還作為Web Server用。在技術組、計劃組和巡檢組的終端上可通過Web方式瀏覽過程畫面和過程曲線,并可進行數據查詢、報表查詢、報表打印。

3.5 數據庫服務器

數據庫服務器采用ORACLE數據庫用以存儲長時歸檔數據,在數據庫服務器上安裝有Oracle 9i 數據庫(25用戶) 。該服務器完成數據的長時歸檔、數據壓縮、數據備份、與ERP的數據交換。與ERP的數據交換采用中冠的DI Client。歸檔數據從實時數據服務器送到數據庫服務器。在實時數據服務器內對數據先進行初步運算和整理。如對流量的積算、電量的累積等。

3.6 技術組、計劃組、巡檢組計算機

技術組、計劃組、巡檢組計算機上運行有操作站上同樣的軟件,但不允許進行設備操作。主要用于完成潮流監視、設備運行狀態監視、曲線查詢、數據查詢、統計報表查詢和打印等功能。

4 結論

由于PLC系統的發展,現在各種PLC系統都具有因特網通訊功能,所以使得企業級能源管理系統集成及生產制造執行系統集成等變得容易實現,各個分廠的控制系統掛到統一的工業因特網上,用光纖鏈路組成一個大型的環網,由專門的數據采集站進行信號采集,統一管理。同時由于計算機硬件及相關數據管理軟件的快速發展,使得大型聯合企業生產過程中上萬點的現場信號能夠迅速方便高效的進行管理。

但是,大型網絡的建立就意味著巨大的網絡風險,在建立環網的時候要格外注意設置網絡斷點,否則將會產生嚴重的網絡風暴,導致網絡中所有的通訊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各個生產工序的狀態監視,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還有就是網絡中任何一臺計算機中毒都會導致病毒迅速擴散,蔓延到整個網絡。所以在這種大型系統集成實施過程中,要格外重視兩點:一)在組網的時候要注意避免網絡中不小心組成了小的環網,導致網絡通訊中斷,在大網閉環的時候注意設置斷點;二)各個操作及管理站的計算機要避免使用各種外來存儲介質,防止計算機中毒;同時,有條件的話,將計算機安裝殺毒軟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庫。

參考文獻

[1] 西門子公司《STEP 7 V5.4 編程手冊》2007年8月版

[2] 悉雅特有限公司 《CITECT組態培訓手冊 V5.4》 2002年4月版

[3] 悉雅特有限公司 《CitectSCADA5.5技術概要(中文版)》

[4] 悉雅特有限公司 《Plant2Business 技術概要(中文)》

[5] 黃河等編著 《Oracle 9i for Windows NT/2000 數據庫培訓教程》(基礎篇)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年9月

[6] 湯濤 等編著 《.NET企業級應用程序開發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年9月

篇7

關鍵詞:能源管理 無線通訊技術 系統設計及應用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建立了校園能源管理中心,但在能源管理系統及平臺的建設上還不能適應高校的發展,究其原因是現有能源基礎設施未能完全納入能源管理系統的管理范圍,同時由于系統建設資金需求較大,增加了建設的成本與難度。針對于此,本文提出將無線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及數據采集技術綜合應用于校園能源管理,形成以動態組網、管理與決策為支持的系統設計方案。

一、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1.系統設計的目標與原則

校園能源管理系統是基于WEB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對各類能源數據的采集、存儲、查詢、統計和分析處理,為學校科學規劃能源使用、合理核算能源成本提供依據。學校做為教學單位,對能源管理平臺及系統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受學校基礎設施現狀和資金等方面的約束,因此在整個系統的設計中要予以統籌考慮,并遵循一定的原則。

1.1性能穩定,兼容性強。能源管理系統是包括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和網絡通信系統的集成系統,系統涵蓋學校能源管理的各個環節,因此采用的技術和標準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1.2功能全面,利于二次開發。隨著教學科研需求的不斷增長,系統在功能的設計上,要留有二次開發的余地。二次開發包括新技術的引入、與校園其它系統的接駁等等,使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

1.3架構優化,成本合理。由于能源信息化系統建設的資金和技術門檻較高,因此在系統設計之初,應考慮選擇適當的技術,優化的系統架構,盡量減少基礎設施和用能管線的改造,為高校節省辦學資金。

2.系統總體架構

校園能源管理系統主要由數據管理層、無線網絡傳輸層、數據采集層三個部分組成,其架構如圖1所示。數據管理層由數據處理服務器組成,提供數據的通信、存儲、分析及處理,是整個系統的核心;無線網絡傳輸層將能源計量儀表的標準工業信號打包成數據包,并以TCP/IP的形式發送至遠程數據中心;

數據采集層含能源計量表具和無線數據采集裝置,采用RS485總線組網。[1]

3.硬件系統

硬件系統包括終端設備、無線傳輸與采集設備和系統服務器三個部分組成。終端設備由輸入輸出設備

圖一 校園能源管理系統架構

和計量表具組成,以二線制RS485總線與數據采集控制單元相連接。

無線傳輸與采集設備由無線傳輸處理器和數據采集器組成,采用運行速度快、功耗低、采集與通信性能穩定的ARM芯片,與RS485接口連接,信息以TCP/IP數據包形式無線收發。[2]

系統服務器安裝無線數據收發軟件、SQLSewer數據庫軟件和能源管理軟件,用戶可通過WEB服務器和瀏覽能源數據,來實現對能源數據的采集、收發、存儲、分析和統計。

4.軟件系統

系統以微軟的Visual Studio為開發環境,操作系統為Windows 2003 Server,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2005數據庫,C#為開發語言,利用.NET技術完成系統的開發。軟件為B/S結構,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服務層,有效地提高了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也使系統的升級變得更為容易。[3]

系統軟件可以實現數據查詢匯總功能、實時監控及統計功能、管理與決策功能及異常報警功能。系統根據校園用戶的不同需求,還可以對用能設施設備及功能管線的異常數據和狀態設置警戒線,出現異常立即對管理人員予以提示,并根據預案及時予以處理。

二、通信系統的選擇

校園能源管理系統采用了基于GPRS無線網絡的流量測量技術和遠程無線采集技術,不直接接入INTERNET,在GPRS模塊上以SIM卡的形式綁定校園IP,系統外的用戶無法直接訪問,系統信息在校園網絡內部傳遞,使安全系數大大提高。整個系統采用分布式結構,分為無線網絡的通信和有線網絡的通信。[4]

1.有線網絡的通信

有線網絡的通信為計量終端與傳輸控制器之間的通信,采用RS-485總線連接。RS-485總線在多點互連時使用方便,布線簡單,傳輸穩定。

2.無線網絡的通信

采用GPRS技術的無線網絡模塊內嵌通信協議棧,與計量終端之間采用串口通信來完成數據交換。通過GPRS通信模塊可以接收來自系統控制室的組態信息,也可以通過該模塊將終端數據或者從其它設備獲取的數據以GPRS無線傳輸的方式發回系統控制室。[5]在對GPRS通訊終端進行配置時,預先輸入計量主站的固定IP地址。通訊終端收到數據后,把這些數據送到固定IP地址的網絡服務器中,通過端口映射轉發到數據中心服務器,完成對數據的存儲,并實現數據瀏覽、數據查詢等功能。[6]

三、結束語

高等學校內的能源用途比較復雜,既有教學科研方面的使用,也有民用與商業方面的用途,因此網絡設計在本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對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傳輸速度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于此,要建立對整個校園能耗進行即時監測的能源監控中心,才能真正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校園能源監控中心其主要職能是為學校管理者提供監控數據,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為能源管理人員提供維護和管理的決策依據。基于GPRS無線通訊技術的校園能源管理系統因其具有組網靈活、終端配置簡單的優點,易于實現能源數據的實時監控、動態采集。系統具有架構簡潔易行、維護方便、低成本的特點,符合高校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基于RS 485總線的遠程抄表系統采集終端的設計與實現》王宗陽,馬旭東,現代電子技術,2012年4月.

[2]《基于GPRS無線傳輸技術的水資源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丁瑞國,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3月.

[3]《試論高校校園能源管理網絡平臺的構建》,職業教育研究,王旭東,2011年3月.

[4]《基于ZigBee的熱軋企業能源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畢鋒,劉毅敏,電子設計工程,2013年1月.

[5]《基于GPRS無線傳輸的數據采集器設計》,曾孝平,吳建軍,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09年4月.

篇8

【關鍵詞】綜合能耗;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統;節能減排

中圖分類號:TP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6-112-01

一、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現狀

公司下屬分廠的動力能源管理集控系統是一個綜合現代化通信、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的全分布式計算機監控系統,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和C/S(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實現對公用工程各個系統的自動控制和遠程監控。

公司本部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起步于2011年6月,建立公司能源動態監管系統。系統采用B/S結構為主的設計模式。通過該系統的實施,基本實現了對公司能源消耗數據的及時、準確的監測,以及科學分析、預測和預警功能,提高了能源數據的應用水平。系統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能源消耗數據庫

主要包括綜合能源消耗情況數據庫。利用數據庫技術對各分廠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綜合管理,全面掌握全公司水、電、汽、氣、油和其它資源的利用狀況。

(二)能耗水平識別評價軟件

利用綜合能源消耗情況數據庫,對各分廠的用能情況進行分析,分別對照國家、煙草行業和公司的用能考核指標,利用計算機智能技術進行能耗水平識別,分析和評價各分廠的用能情況,查找問題,為相關部門掌握、分析信息和研究節能改造和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平臺。

(三)能源安全預警系統軟件

通過系統全面掌握整個公司能源使用、消耗、配置及調度情況,利用預測和預警技術,根據相關分廠的能源消耗總量限值進行分析,實現自動預警和報警功能,為公司的能源使用、保障、調度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建立公司級能源安全預警系統。

二、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整合問題

公司信息系統整合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公司和分廠能源管理信息系統整合;二是公司和分廠能源管理信息系統與其他分系統(ERP系統、MES系統)整合。現有各分廠的動力能源管理集控系統在分廠內部獨立運轉,已形成數據冗余和數據的不一致性,使得公司和分廠管理層無法獲得有效的數據支持。技術方面,各系統間缺少一個統一的數據接口,不能獲得共享通用的數據源。各分廠間由于地域相隔較遠,信息傳遞的安全性、穩定性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實時動態監管和預測的問題

公司目前能耗動態監管平臺實現了能耗數據的事后統計分析等功能,但并未實現動態監管的作用。現行監管運行和分析的不足是:每月報表上報的能源數據只是抄表數,并不是月初到月末期間的實際消費量,加上上報的卷煙生產數量通常是入庫數,不是實際生產的卷煙數量,這些因素都是造成月或季度單箱能耗數據不準的主要原因。

(三)公司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統架構問題

公司現行的能耗動態監管平臺向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統轉化過程中,系統架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未能有效整合利用各分廠已建成的動力能源集控系統的資源和成果。

三、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采取的對策

(一)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統整合的對策

能源信息系統的整合過程中,要對數據進行整理,功能進行完善,避免同一系統或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的不一致和功能重疊。信息技術、遠程網絡和通訊技術已能較好地解決不同系統間數據接口和連接,以及跨地區遠程系統整合等技術問題。

(二)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動態監管的對策

能源管理實現動態監管離不開數據采集網絡化建設和采用先進、準確、穩定的計量監控等儀器。在實時動態數據和多年數據整理和分析基礎上,區分能源上報數據和實時數據的不同方式,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采用數據層層挖掘技術,最大限度地發現數據價值。準確預測未來能耗變化趨勢,同時對影響能源消耗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處理,為年度節能項目規劃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建立公司能源管理中心,深度挖掘企業節能潛力

通過整合分廠現有的動力能源管理集控系統,在公司能源動態監管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兩級監管的公司能源管理中心,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控一體化系統。

(一)對分廠的日單耗情況實現遠程在線監測,并對其進行能源預測、預警、能效對標等的科學管理

利用其所具有的功能模塊,對分廠的耗能情況實施遠程在線監測、實現能耗數據預測、預警等的科學管理等。通過該系統平臺所具有的"能源專家咨詢系統"模塊,還可以為公司和分廠管理者提供優化能源管理的決策支持,以滿足企業管理者對能耗高效管理的需求。

(二)加強對現場數據來源的監管,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完成節能目標任務

加強多元化、多角度的能耗數據匯總分析,在能耗數據真實、完整的前提下,搭建數據模型實現對分廠、公司耗能情況進行趨勢預測,為公司、分廠實現節能量目標提供有效的工具;加強公司和分廠兩級平臺數據共享,為分廠優化生產、挖掘節能潛力提供有力依據。

(三)探索公司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模式

建立公司能源管理中心,有利于公司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措施,降低單位能耗,減少企業生產成本,推動煙草行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而很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煙草行業走新型公司化道路的發展模式,促進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的建設。

五、公司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立足于現有的信息化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實現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統與ERP系統、MES/DSS系統的無縫連接。以能源動態實時數據為基礎,提取MES/DSS系統的卷煙生產數、生產計劃、財務數據等信息,經過系統的分析和處理,提供給各級能源管理人員全面、真實、及時、有效的數據,創新能源管理方式,實現能源管理到班組、工序、產品批次,以及具備有效的能耗指標預測功能,提供專家咨詢和應急預案,建立"能耗在線監測、能耗超標報警、能源審計"三位一體的煙草行業能源管理與信息監控系統平臺。

參考文獻:

[1] 先進制造企業管理方向MBA 核心課程培訓課件[D].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篇9

全生命周期合同能源管理風險應對

一、前言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服務合同,給客戶提供節能改造的相關服務,并從客戶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模式,EMC是一種能給合同雙方帶來經濟效益的新型節能減排機制。相對于傳統的能源管理和節能改造模式,EMC是一種市場機制,其核心在于達到項目節能減排社會效益目標的同時,為合同雙方帶來經濟效益。EMC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國興起并逐步發展起來的,目前在發達國家,尤其在北美和歐洲,已催生出一種新興的節能產業,而且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在國內還處于摸索階段。

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應對可以分為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回避、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防范、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分散、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轉移等四個子系統。其基本邏輯是在進行風險評估之后,首先是對根本性的風險予以回避,放棄或拒絕該項目:其次對無法回避的風險采取可行而有效的手段予以防范,降低該風險的發生概率:再次對無法回避而且降低程度有限的風險進行分散,即在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以及相關合同當事人之間進行風險承擔與損失的分配:最后對于自留風險以及公共風險進行風險轉移,將此種風險轉移到其他進行風險管理的社會組織。

二、項目全生命周期理論

項目全生命周期是包括整個項目的設計、建造、使用、以及最終的清理的全過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一般可劃分為項目的啟動階段、實施階段和使用階段,這些階段構成了一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

項目全生命周期描述了項目發展所經歷的各階段的順序。每個項目必然經過啟動、實施、終止三個階段,并且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項目的過程都不允許少于這些階段,否則就不是一個完整的項目。

在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定義和理解中,必須區分項目生命周期和項目全生命周期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由以上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定義可以看出,項目全生命包含一般意義上的生命周期和產出的生命周期兩部分。

根據我國基本建設程序,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在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定義和理解中,必須區分項目生命周期和項目全生命周期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由以上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定義可以看出,項目全生命包含一般意義上的生命周期和產出的生命周期兩部分。

根據我國基本建設程序,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決策階段,包括立項選址、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材料生產、設備生產等前期工作;第二階段為建設階段,相當于一般制造行業的生產階段;最后一個階段為使用階段(包括維修和廢棄處置),相當于一般制造行業的售后階段。

三、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管理框架的構建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管理框架是指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內,按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將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不同階段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設別、排序和評估,不斷做出科學決策,從而使項目執行的全過程對風險的控制達到一個良好的水平,產生最佳的項目效果。

根據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風險管理應也分為三個階段:項目準備階段風險管理、項目實施階段風險管理和項目使用階段風險管理。

而在相關文獻總結的基礎上,本文對合同能源管理風險管理提出了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四個階段。

l、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概念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和運行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判斷、分類整理和確定風險性質的過程。包括確定風險的來源、產生條件進行實事求是的調查,對各種傾向、趨勢進行推測,得出判斷。這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驟。

風險可以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靜態風險是自然力的不規則作用、人們的錯誤行為導致的風險,其前提是經濟環境未發生變化,與靜態風險有關的損失有一定程度的規律性,一般情況具有可預測性。而動態風險是由于宏觀經濟環境如生產方式、生產技術的變化而引起的,因其缺乏規律性而難以預測。進行風險識別的方法有:問卷調查法、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財務報表分析法,環境分析法、工作分解結構(WBS)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定性或定量地分析項目生命周期四個階段的風險因素對風險的影響程度,估算出其發生的概率及可能導致損失的大小‘1201,并對各種風險進行排序,找到該項目的關鍵風險,通過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綜合分析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的風險因素,確定該項目的整體風險水平。目前,風險分析的方法已經有很多,包括主觀評分法,決策樹法、層次分析法、模糊風險綜合評價法、蒙特卡羅模擬法,故障樹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等。

3、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就是根據項目風險評估結果,為降低項目風險而提出的處置意見和辦法。常用的風險應對措施有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減輕、風險自留和風險預防等等。

4、風險控制

風險管理過程的最后一步是風險控制,即執行風險反應戰略,監控風險引發事件,啟動應變計劃,防范新風險,保證項目向目標推進并盡量使項目實施與計劃相符合的過程。

這里是一個圖片

一般來說,控制過程通過三個步驟實現:一是制定實施工作;二是將這些標準,與實際實施情況進行比較;三是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四、結論

綜上所述,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等階段和過程,風險監控以后又可能產生新的風險,是一種動態的不斷循環的過程,在這風險管理過程中間風險應對又是重中之重。本文構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管理框架,如下圖所示。

參考文獻:

篇10

然而,2016年,我國經濟穩定發展仍面臨多重困難和多方面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環境治理等多重因素疊加,預計煤炭需求將進一步減少。加之國內產能釋放和進口煤保持高位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市場供大于求矛盾還將十分突出。可以說,煤炭行業全然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就連曾經紅極一時的“煤老板”也在這一輪去產能、降低成本的行業凈化過程中失去了往日的生氣。

雖然隨著“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出臺和落實,同時結合國企改革、行業兼并重組,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以及整個煤炭供給體系有望逐步改善。但是,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時期,身陷囹圄的煤炭企業如何挖掘自身潛力,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態度應對危機顯得同樣重要。

神華集團作為國有綜合性大型能源企業,在煤炭行業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對其他行業企業起著示范性的標桿作用。這一時期,圍繞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戰略,神華集團做出了很大努力。

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在2015年的一次采訪中曾提到,五年前,神華集團就啟動了SH217工程,近年來,又相繼實施了數字礦山、數字鐵路、數字電力、數字煤化工、數字港口等工程,內部信息化水平有了質的提高。目前,數字礦山示范項目已經投入運行,內容包括自主開發與應用綜合智能一體化生產執行系統和綜合智能一體化生產控制系統,并配套進行煤礦自動化升級改造和IT基礎設施建設。示范礦井上線運行后,大大提升了傳統煤炭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未來,神華集團在技術上將探索智能化、機器人化,在危難險重的崗位用機器人替代人。

橫向上,神華集團建設了財務、業務一體化的ERP系統、供應鏈上下延伸的CRM系統和SRM系統,以及產運銷一體化的生產指揮系統;縱向上,建設了從生產現場控制到生產執行、企業運營三大層面的管控一體化系統。這里面既有兩化融合的意義,又有工業轉型升級的考慮,更賦予了“互聯網+”深刻的內涵,從而推動了整個系統的升級發展。

傾力“互聯網+”

神華目前正在積極進行數字化建設和傳統低端產業的轉型,數字化及信息化作為神華集團“十三五”規劃的一部分,已提上議事日程。其一,是進一步整合神華集團內部產業鏈,全面打通煤、電、油化品一體化,打造高效率的能源供應體系;其二,是逐步形成開放式平臺,為行業服務,支持行業的有序清潔化發展,構建整個煤炭行業的生態系統,為行業提供一個先進的發展平臺,提高行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其三,是長遠覆蓋更多的能源產品,例如電力、新能源,以及創新服務,如將響應國家售電側改革的要求,探索成立電力銷售公司,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包括新能源在內的電力產品和碳配額。

未來,神華集團還計劃自建的電力互聯網平臺,搭載銷售電力寬帶及其他電子、電力改造等產品和服務,向電力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

在此基礎上,打造產業級的能源互聯網,服務于新型產業生態圈,實現煤炭以及能源的通存通兌,服務于國家能源安全。

目前,神華集團正在著力進行生產過程的智能設備改造,運用智能計算、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等技術,建立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實現組織架構變革,實現減人提效和降本增效。

下一步,神華集團將從“創建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的戰略總體布局出發,遵循“互聯網+”發展規律,豐富發展內涵,謀劃好神華集團“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路徑,依托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工業4.0等技術路徑,逐漸對互聯網的前端和后端進行全面再造,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并“+”出更多的產業增量。

云與數據齊飛

在布局“互聯網+”戰略布局之外,神華集團還在積極建設自身的私有云和數據采集系統。

公有云雖有價格優勢,但神華是一個多產業的集合體,規模龐大,采用私有云,在現階段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經濟性更合理。

更重要的是,采用公有云,出于其商業成熟性、通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考慮,需要承擔什么樣的風險目前還難以把握。隨著公有云安全性、穩定性和標準化水平逐步提升,神華集團也會積極嘗試將新增的、非核心的業務系統部署到公有云上去。

作為國內最大的能源企業(按能源當量計算),神華集團一直同步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思維,調動和優化配置現有的基礎設施,從而獲得與公有云一樣的可伸縮性、可計量性及公有云目前能提供的服務。

目前神華集團的云端采集數據,是從生產組織需要出發,采集范圍很廣泛,例如:生產經營類數據、工控自動化運行數據、安全監測監控數據等等。數據采集遵循“一點輸入”、“數據溯源”的原則,數據平臺“大集中”建設,奠定了數據集中采集和集中分析處理的基礎,有利于更好地對數據分析和深度挖掘,有效支持數據應用分析及其展示系統。

數據處理方式根據各業務所需,一種是以物聯網和工業4.0的技術本地多系統間協調處理;另外一種處理方式是“數據大集中”到集團總部集中分析處理,之后以“唯一數據源”提供到所需的業務部門或相應系統。

未來,神華集團將緊跟潮流,將工作重心從基礎架構的創建,轉移到數據中心服務的交付環節,在共享的硬件上及時按需交付可伸縮的服務。

相關鏈接

神華集團“SH217”信息化建設工程

2010年神華集團啟動的 “SH217”信息化建設工程,旨在建設 “兩橫一縱(產運銷協同調度指揮平臺、人財物協同資源整合平臺和一體化縱向管控平臺)”三大信息平臺,支撐七大業務能力(是指通過信息化建設,促進集團管控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業務協同能力、專業管理能力、本質安全管理能力、集約化服務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促進集團實現經營管理集約化,生產管理效率最大化,生產流程最優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