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中的哲學思想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7: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孫子兵法中的哲學思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孫子兵法中的哲學思想

篇1

一、樸素的唯物論思想

(一)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世界。在戰爭中,他竭力反對用迷信的方法去預測勝負,主張“禁祥去疑”(《九地》),“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重視人的作用,認為軍隊出現任何失敗和錯誤,都不能怨天尤人,要從人的因素中找原因,表現出鮮明的無神論思想。(二)實事求是地分析事物,正確認識事物。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謀攻篇》)要正確認識自己和敵人,不能盲目的自信和自卑。要知道,在決對的實力之下,任何陰謀詭計都是蒼白無力的。(三)透過現象看本質。孫子在《行軍篇》中有云:“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者;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這里所說的“樹動”、“草障”、“鳥起”、“獸駭”是現象,而“來”、“疑”、“伏”、“覆”才是本質,通過分析表面的現象來揭示敵人的處境和意圖。用假象調動敵人,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反用。(四)實踐出真知。《虛實篇》中說:“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孫子認為:通過戰爭實踐,即試探性地進攻,可以獲取敵人的真實情況。(五)充分利用客觀物質條件。孫子在《火攻篇》中說:“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借助天氣、氣候等條件攻擊敵人。孫子在《九地篇》、《地形篇》中專門對地形地勢進行了分析,以及對行軍作戰的影響。強調物質的重要性,要求人們要做好物質的儲備。(六)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孫子說:“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虛實篇》),也是講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在作戰中取得主動,避免被動。他認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認清形勢、科學決策、正確指揮,運用戰爭規律指導作戰,是能夠取得戰爭主動權的。孫武把認識和運用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統一起來,這就可以避免機械唯物論的錯誤。

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孫子兵法》中滲透了樸素辯證法的思想。可以說,辯證法是《孫子兵法》的靈魂。書中提出了幾十對相互對立的的范疇,如死生、存亡、奇正、虛實、險易、廣狹、勝負、鈍銳、利害、速久、陰陽、智愚、攻守、動靜、眾寡、飽饑、得失、短長、朝暮、輕重等。孫子對事物進行了一分為二的觀察,貫穿著對立與統一的思想,雙方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一)事物對立與統一的規律。“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九變篇》)這句話是孫子認識和解決戰爭的關鍵。《孫子兵法》對于虛實的分析深刻而精辟。他指出,無論攻守、強弱、虛實、遠近等戰爭中對立的雙方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是對立與統一的。(二)永恒發展的觀點。孫子指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中。孫武把這些變化比作“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勢篇》)。他在《虛實篇》中形容說:“夫兵形象水”,“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象流動的水,時刻處于動勢之中,水沒有固定的形態,戰爭也沒有固定的格局,都在永恒地變化著。軍隊的士氣是“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軍爭篇》),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戰爭需要的物資和進行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著,“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虛實篇》)總之,戰爭及與戰爭相關聯的事物,一切皆變。他強調一切都在變化,要根據形勢調整好自己,使形勢有利于自己,充分利用變化。(三)普遍聯系的觀點。孫武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又曰:“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于丘役。”(《作戰篇》)可見一場戰爭,對于國家財力的消耗是何等之巨!如何能夠在戰爭時期避免國力過度消耗,使得百姓免受貧困之苦,這是需要著意解決的問題。孫子認為世界萬物存在普遍聯系。分析事物要全面,要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觀察、思考,了解彼此之間的影響與聯系。

結語:可見,《孫子兵法》不單是一部軍事著作,其中也蘊涵了豐富的哲學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抽象思維、樸素的整體性思維和辨證思維,在這部軍事專著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由于孫子對瞬息萬變的戰爭規律進行了高度抽象的概括,因此提出的謀略思想,不僅可以適用于軍事活動的領域,而且可以適用于政治、外交、商業等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各種領域。對于這樣一種高度概括和高度哲理化的謀略思想和豐富的哲學智慧,有人將其稱之為謀略哲學。

篇2

老子說:“將欲弱之,必姑強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將欲奪之,必姑與之。”意思是要想削弱它,必須故意加強它。想要除掉它,必須故意交好它。想要奪取它,必須故意給予它。這一主張,充分體現了辯證法與唯物論,從直觀上看是說不通的,也違反人們的正常思維。為什么要奪取的先要給予呢?老子的思維與常人不同,他的奧妙之處就是促使事物向極端的方向推進,最后,導致事物向對立面轉換,達到我們的目的。下面舉一個實例來印證這個道理。

春秋戰國時,齊國打敗了魏國,覆軍殺將,尸橫千里,齊國趾高氣揚,不可一世。魏國國王羞辱萬分,決定傾全國人力拼死一搏。有一謀臣說:“萬萬不可,老子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我們要除掉齊國,就得先卑躬屈漆,割地稱臣,這樣齊國必然歡喜萬分,傲視群雄,這樣必然引起列國的不滿,這就會招來諸侯聯軍討伐,齊國必然傾覆”。果然不久,秦、楚、韓聯軍把齊國打得一敗涂地。這一例證更證實了老子一句名言“以其強而強之也”。我們仔細研究孫子兵法幾乎整篇都有老子的哲學思想。例如孫子兵法所云:“富,未為安也。貧,未為危也。寡,未為敗也。眾,未為勝也。決定安危勝負者,道也。”這里的“道”,就是事物轉換的內在規律,孫子把它看得高于一切,只有掌握“道”,一切勝敗安危都在掌握之中。“道”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然而確實存在。要掌握“道”不容易,需要千思萬慮仔細觀察,知彼知己,冷靜分析。譬如三國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東晉淝水之戰都是以少勝多、至弱勝至強的最好例證,也正是掌握了“道”的具體表現。

老子的人生哲學是“清心寡欲,清靜無為”。做人要如流水,永遠向下,低下低調。他認為水至弱也至強,水性柔弱,并不威武剛烈,譬如盆中杯中的水,然而海嘯來襲,水的威力卻兇猛無比。一個人的行為“無為”指的是什么?無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干,無為是指不要人為地做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事,只要順從自然發展,一定會事業興旺蓬勃,所以無為實際的結果是“無不為”。

最能代表老子哲學中辯證法的是下面一段話,“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贏如絀,大辯如訥。躁勝寒,靚勝炅。請靚可以為天下正”。用現代的語言說就是圓滿的好似殘缺,它的作用就永遠不會衰敗。最充實的卻好似空虛,它的作用就永遠不會枯竭。最平直的東西卻好似彎曲,極其靈巧的卻好像笨拙,極其有余的卻像不足,極其善辯的其言語卻好像遲鈍。疾走可以戰勝寒冷,安靜可以戰勝暑熱,清涼無為可以成為天下的統治者。

篇3

在講緒論時,應重點強調傳統文化在中醫學形成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醫學形成時期,正是百家爭鳴時期,中醫學在這種大環境下自然融入了大量的哲學思想,而且不斷地吸收中國古代數學、歷算、地理、天文、軍事等優秀的自然科學成果。中醫學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可以說,中醫學來源于傳統文化,是一門獨特的學科,正所謂醫道相通、醫儒相通、醫易相通。只有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積淀的人,才能夠真正認識到中醫學的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才能把握住中醫的思維特征,真正領悟中醫的真諦,從而把中醫的思維和診療效果發揮到極致。“只有博學于文,始得精專于醫”,所以要學好中醫,首先要學好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要成為“國醫大師”,首先就得成為“國學大師”。

2、多闡釋后世醫家對經文的活用

經典是指導臨床的有力武器。例如,在講授“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這句經文的時候,可引用清•尤怡《金匱翼•泄瀉門》謂:“飧泄,完谷不化也。脾胃氣衰,不能腐熟水谷,而食物完出。經所謂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是也。又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者,謂陽氣虛則下陷也。”“脹,胸膈脹滿也。經云:濁氣在上,則生脹是也,宜升清降濁。蓋清不升則濁不降也。又七情郁結,氣道壅隔,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腹大而四肢瘦削,即氣脹也。”“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肝脈循于兩脅,肝實脅脹;脾虛腹滿,木乘土位;食少運遲,營衛不和。補中益氣,是其法程,更兼以澀固胃關之品,冀效。洋參、茯苓、冬術、炙草、川連、升麻、柴胡、歸身、木香、陳皮、山藥、補骨脂、肉豆蔻。”(《王九峰醫案•泄瀉》)通過舉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明白臨床離不開經典的指導,后世的醫學大家甚至許多學科都是對經典的發揮。

3、引導學生多讀經典文獻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者,“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在相關經文之后推薦學生閱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典籍,告訴他們如何搜集學習資料,幫助學生尋找學習的路徑,以促進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比如,在講到“陰陽”與“道”時,可推薦老子的《道德經》,講到用藥原則之時,可以推薦《孫子兵法》,《內經》中多涉及天文歷法,可推薦學生閱讀天文著作《甘石星經》、《靈憲》等,其他如《論語》、《易經》,以及經史子集中的醫藥內容等亦可推薦給學生去閱讀。此外,可介紹給學生有關傳統文化的文章、雜志、報刊等,以引導學生擴大知識面。同時,更要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網絡資源,推薦瀏覽如“國學網”、“鐵桿中醫”等等之類的網頁,開拓學生的視野。

4、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參與引導

篇4

關鍵詞:中國古代;管理思想;高校學生管理

一、中國古代名家管理思想及管理基本特征

我國古代有很多的思想家,他們都有豐富的管理思想,比如,老子,他是先秦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思想中蘊含了多方面的管理思想,有深邃的哲學思想,有“無為而治”思想及“道法自然”思想,其思想一直延續至今,影響了古今中外;比如,孔子,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遵循的是“以和為貴、以德治國”的管理思想,他的管理思想一直被當作我國傳統思想的主流;比如,孟子,他是孔子思想的嫡派傳人,被后人成為“亞圣”,為儒家思想和管理思想的發揚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孟子提倡的是“性善論”與“仁政”管理思想,提出的“修其身而平天下”思想也被后人多次提起;比如,孫武,他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學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就是體現了他的管理思想和軍事思想,迄今為止,他的《孫子兵法》還被后人奉為偉大的作品,很多師生與企業家都會進行研讀,運用在學習、工作、經營等,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比如,管仲,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他的幫助下齊桓公實現了稱霸諸侯的理想,他的一些管理思想放到現代管理中也非常實用,如“以人為本”的思想,“與時變”的思想等,這些理念與管理思想被很多企業應用。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所體現出來的管理思想都透射出他們的智慧,我們應該不斷地挖掘和利用,讓這些古代管理思想可以在當代運用。

對我國古代的管理思想進行基本特征總結和歸納,可以提煉出七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特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我國古代各方面的管理中都能發現,這也是古代管理思想的一個中心,管理就是對人的管理,只有當管理者有“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夠用好人,才能夠在管理中取得成效。第二,管理強調的是組織和分工。管理需要建立層次分明的組織體系,如儒家管理思想中的“富國強民”思想就是以家庭為一個組織單位,通過家庭單位的農作來實現社會生產,所以管理要有明顯的組織和分工。第三,強調了“農本商末”的固國思想。在我國古代,當時管理思想都是對農業比較看重,對從商比較看輕,管仲認為要想富國強民就必須重視農業,而其他思想家如韓非、荀子、商鞅等都提倡過“以農固國”的思想,只有農業興起了,國家才能安穩。第四,體現了情義思想在管理中的價值。我國古代管理思想充滿了濃重的情義色彩,提倡了重情重義的管理思想,如“以德服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等。第五,管理思想中體現了重視謀劃的特征,善于用計謀實現管理目標。在我國古代主張的是“以謀取勝”的思想,當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夠善于變化,用一定的謀略來達到目標,不會死守清規戒律。第六,管理行為標準以“中庸”為基準,把“中庸”當作道德標準與決策準則。第七,在管理中體現求同價值。我國古代管理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求同”,我國的經濟特色體制導致管理體制和思維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從古至今一直穩定地延續,這也讓我國古代管理思想出現求同性,比如,孔子“克己復禮”思想,就是求同的體現。

二、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第一,沒有健全管理制度,無法有效實行管理。目前高校層面的管理主要由學校來規定相關制度,但還是會存在很多學校沒有在任何法規制度下搜查學生宿舍、曝光學生隱私、以各種名義對學生進行罰款處理等行為。出現這些行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學校沒有相關的制度,或者學校的制度不符合國家法規;另一方面是國家法規也存在不明確之處,導致學校很難制訂規則,這對于管理部門來說也會造成管理困難。第二,管理隊伍整體素質還需提升。很少有高校專門設立專業的管理部門,高校更多的是關注教學和研究,所以高校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要建立專業化和職業化且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管理隊伍,采用科學的手段進行管理,讓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實際效果。第三,高校管理方式過于硬性。很多高校,總覺得管理就是對學生的管理,讓學生聽話,采用集中統一的按章辦事,這種管理方式忽視了人的因素,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無法實踐以人為本的原則,可能會導致師生關系惡化,產生矛盾。

三、我國古代管理思想在當代高校學生管理的應用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我國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不管是哪個學派思想家都認為要樹立以人為本思想,提倡“愛人貴民”。現代社會的就業形勢、社會組織形勢以及利益分配形勢都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變得更加多元化,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當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也變得更加多元化,變得更有個性,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就不能有效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不能適應當前環境變化要求,所以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學生主體地位,滿足當前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強化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

2.提升學生管理團隊素質,建立有謀劃能力的管理隊伍

高校要可持續發展人才非常關鍵,特別是管理型人才對高校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目前,因為受到經濟文化全球化影響,各種新奇思潮、先進觀念、不良信息都充斥在學生周圍,讓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同時給學生管理工作也帶來了更多地挑戰,因此,學生管理工作也要順應時代變化潮流,不斷創新。有謀劃能力,一方面要求管理者能會研判,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另一方面要求管理者能夠對已經發現的問題快速反應,建立應對機制,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除此之外,對學生管理者還要有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教育本領、激勵手段、管理信念等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3.采取剛柔并濟的管理手段

韓非子認為,管理者就算才能一般,只要有法治依靠,就可以把管理工作做好,而放棄法治,則很難做好管理,所以剛柔并濟的管理手段才是一個好的管理方法。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法治,其他方面如不重視,也會導致形而上學錯誤。當法治運用到高校就是依法治校,雖然很多高校已經加大法治力度,但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所以各校在進行這方面管理的時候都不一樣,有些高校甚至產生誤會,以為對學生嚴格管理就是法治的體現。在高校中要運用法治,要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學生管理可以提煉我國古代一些優秀的管理思想,不斷地深入挖掘和研究利用,讓高校學生管理更有效果,讓高校學生有效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顧 紅.論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在當代高校學生管理中的價值[J].教育探索,2013(12).

[2]董建華.借鑒古代管理理念管理現在的班級[J].青年教師,2016(4).

[3]張 引,周 穎.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理論[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6(2).

篇5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 儒家思想 以人為本 管理思想現代化管理 和而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夏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實際的歷史可能更長。從三皇五帝到春秋戰國以至秦漢,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完成了其核心思想的構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曾經無比燦爛輝煌,締造了繁榮、偉大的中國古代文明。要探索中國現代化管理的道路,應當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汲取我們祖先的智慧和思想。

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1.從文化的淵源來看,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關注人本的倫理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脈。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儒士階層。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種學說主張爭相輝映,盛極一時。到了先秦時期,儒家學說從各種學說中逐漸脫穎而出,博采眾長,不斷完善,成為顯學,形成了龐大的儒家學派。從漢代開始,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獨尊”,成為“官學”。宋明以來,以儒學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流,使儒學得到了長足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儒家思想不斷完善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并廣為傳播。

儒家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倫理文化。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所指的“軸心時代”(即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幾百年),中國文化經歷了一個很重要的變革,從殷商時代的尊神事鬼的巫覡精神向周代的尊禮敬德的宗法意識轉換,繼而向春秋戰國時期的內在自覺的倫理意識轉換,中國文化逐漸開創了一個內斂的過程,專注于人的道德良知的發掘。從孔子“恭、寬、信、敏、惠”,到孟子的“四端之心”(“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無不是專注于人的道德修養,專注于人自身的管理。通過人的管理實現對事對物的管理,由內向外去馳求,通過修齊治平,通過內圣外王,通過成己成物,從內在發掘這個世界。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從一開始就關注人,強調人為幫本,強調人的修為,強調入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倫理文化。

2.從文化的哲學層面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天道哲學為基礎

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人的行為與自然協調,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主客體之間,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之間關系的辨證思考。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董仲舒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都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

“天人合一”思想還強調人在天地間的作用,即“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儒家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也”;“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人上參天地,下化萬物,把天地萬物按照一定的規則運行起來與天地一同合理地運轉。

既然天人合一是一體的,人就必須關注自我,強調自身的修為,使人道合乎天道,順應天道。儒家認為“仁”也是天道,是中正之道。“仁”首先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克己安人,強調人的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天道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根基。

3.從文化的內容和層次來看,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和而不同”,有著極其豐富和深刻內涵的生命有機體

中國傳統文化從創立初期到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從秦漢以后的“獨尊儒術”到唐代的佛教東進,從草原文化到中原農耕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主脈,儒家、道家、佛教、法家共生共榮的一個內容豐富的生命有機體,并且充滿著滲透、融合和變革,但始終是“和而不同”,保持著各自的個性和色彩。比如,儒家文化在吸收和認同道家“天人合一”的天道大哲學的基礎上,主張人自身的積極修為;佛教文化既滿足了人們對宗教的需求,適應佛教的因果輪回,也體現了儒家的現實修為,提出不僅要“修現世”還要“修來世”的主張。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既有“天人合一”的高遠境界,“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念,“仁者愛人”的博懷,“克己致禮”的謙恭自牧,也有“天行健”的陽剛之美,“厚德載物”的陰柔之德,更有“日新其德”、“生生不息”的變易思維......無不閃耀著往圣前賢的睿智之光,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4.從文化與管理的關系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了中國古代的管理哲學,創造了偉大的中國古代文明

管理作為一種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可能脫離社會文化而存在。中國以人為本的傳統倫理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種對人的自我管理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人自身為切入點和落腳點,通過人自身的積極修為,實現經世致用,達到管理別人,管理事和物,以至影響和管理天下的宏偉目標。這種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體現了中國古代圣賢們對本與末的哲學思考和智慧結晶,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

中國管理哲學,漢朝陸賈說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學》以經之,《中庸》以緯之。“大學”的最終目的為治國平天下,所以大學之道實際就是管理之道。中國傳統文化開創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科學的管理哲學和思想,進行了人類歷史時間最長,規模和范圍少有的偉大管理實踐。從華夏始祖的教民農桑到秦王朝統一中華,從漢代的“文景之治”到唐朝的“貞觀之治”,從元朝的中華版圖到大清的“康乾盛世”,從萬里長城到四大發明,從絲綢之路到鄭和七下西洋,從中原文化到華夏文明。中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孕育的管理哲學和思想成功地管理并延續了五千年的歷史和文明,締造了一個個歷史的輝煌。中國傳統文化是巨大的管理思想寶庫,必將對中國的現代化管理和管理現代化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對西方現代管理的認識和理解

1.西方現代管理的哲學思想基礎來源于西方的文化傳統

西方文化產生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脈。西方文化傳統是一種神的宗教文化,其基點是人對神的敬畏和遵從。神是萬能的,神是唯美的,人是被動的,人是罪惡的,對人的管理就如同對物的管理,就必須按神的意志制訂規則和律法,實現對人的管理

發端于西方資本主義和商品經濟的西方現代管理,其起點是對物的管理。雖然,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也開始注重對人的關注,管理學科中的行為科學也強調人性因素,但管理的根本目的仍是物的生產,對人的管理也是把人當成物來管理,具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因此從本源上看,西方現代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是以否定人能實現自我管理為出發點的,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提出的以人的自我管理為起點,以社會管理為過程,最終實現“平天下”的人本管理是不一樣的。

2.西方現代管理的發展歷程體現著融合創新的西方文化發展模式

西方文化發展模式是一種超越的融合更新模式。希臘的浪漫主義和羅馬文化的物質主義以及基督教的唯美主義是西方文化的三種傳統,是西方文化的基本內核。中世紀末,中國儒家文化以人為本的哲學觀使西方兩只眼睛盯著上帝逐漸改變為一只眼睛看著上帝,一只眼睛看著人,人本主義逐漸滲透到西方的文化之中。到了近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及啟蒙運動的融合更新和變革導致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資產階級政權開始取代封建社會貴族的政權,導致了工業革命和產業革命。思想、政治和產業的三場變革以后,到18世紀下半葉,一個嶄新的新興工業文明開始崛起于西方。

美國著名管理思想史專家丹尼爾A?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變》一書中根據西方管理學發展的時間順序把管理思想的演變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管理思想時代、科學管理時代、社會人時代和當代時代。西方管理從對物的管理,到泰勒把人當機器的科學管理,到開始關注并研究人的人際關系學派,才開啟了社會人時代,再到“管理理論叢林”的當代時代,更加重視人性。西方管理已逐漸將尊重人,理解人,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升為現代管理思想的主流。

從西方管理思想發展的歷程,我們看到了西方管理從物到人的演變。從西方管理的不斷發展更新,我們依稀看到了中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前景。

三、和而不同――中西方管理的融合創新之路

1.中國周邊國家的管理實踐證明中國管理思想的生命力

20世紀70年代,世界管理理論的正統地位由美國轉移到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就是高層管理者幾乎人手一本中國的《論語》、《周易》和《孫子兵法》等書,把中國的倫理人管理模式與美國的經濟人管理模式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業的輝煌。日本和許多東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與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淵源,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就是西方市場經濟在機制方面的優越性,同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的有機結合的產物。

2.西方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管理本土化其實質是對中國現代管理思想和文化的吸收融合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批西方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帶來了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進入中國之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管理的差異,幾乎都出現了“水土不服”。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的認識與理解,西方公司著手開始了大規模的“本土化”管理的革新與實踐,結果證明是極其成功的。許多世界跨國公司500強大部分都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基地,這不僅是中國巨大的市場和經濟魅力的吸引,更是中西方管理文化融合成功的實踐。

3.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既影響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也必將影響世界的管理哲學和管理文化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注目的偉大成就,這是立足中國傳統文化之本,大力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先進文化和管理思想的成果,是中國傳統管理文化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現代管理在幫助人類實現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應當幫助人類共享美好的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西方管理不可能獨自承擔,必須凝聚全人類的智慧。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悠久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必將對這一世界潮流和趨勢產生積極影響。

4.中西方管理發展的基本模式是“和而不同”的融合發展

現代社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快,地球村日漸形成,中西方文化已完全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交流融合。但由于中西方的人文特性不同,中西方文化必將保持自身基本的合理內核和元素,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生動地體現著中國“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以及幾千年的管理實踐是中國管理現代化的切入點,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和核心內容。中國管理現代化應正本清源,認真學習和領會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思想、理念和價值,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系統、變化、適中的思維習慣,大力弘揚愛國愛民,責任奉獻,修己安人,信義忠誠,和諧中正等核心價值和精神,擯棄人情過重,人治過濫等弊端,認真學習和借鑒西方文化和管理中的法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探索中國現代化管理的未來。

西方現代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東方管理,中國現代化管理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西方的管理。中國現代管理必然是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發掘中國傳統的管理智慧和思想,并借鑒西方現代管理的科學思想和先進理念,開創中國現代化管理的美好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中國現代化管理與西方現代管理“和而不同”,共同譜寫人類社會現代化管理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趙 林:趙林談文明沖突與文化演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2]張岱年 方可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6

以前,中國傳統文化在社會意識形態中占主導地位,爆發,隨著西方列強入侵,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市場,也被動地遭受了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傳統文化漸漸喪失其主導地位。20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及“”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了一場嚴重的劫難,造成了傳統文化的嚴重斷裂。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國,中國傳統文化再一次受到沖擊,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被邊緣化。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中國傳統文化雖然處于弱勢,呈現出邊緣化的尷尬現狀,但在文化沖撞過程中,其正價值逐漸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和重視。

1.中國傳統文化受到沖擊與挑戰

1.1西方文化入侵,傳統文化邊緣化在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以文化多元化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竭力傳播西方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斷加重我國傳統文化邊緣化的趨勢。西方文化沖擊了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西方節日及節日文化盛行,如感恩節、圣誕節、愚人節、萬圣節等傳入我國并逐漸流行,使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傳統節日面臨著挑戰。一項針對大學生及小學生所作的關于傳統文化的抽樣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觀念淡薄,小學生文化品味比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學生吃大餐會選擇中餐,除了兒童節,孩子們最喜歡過的是圣誕節。現代西方文化的過度膨脹沖擊民眾原有思想觀念,造成信仰缺失。陳慧敏通過對432名本、專科學生問卷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傳統文化的沒落是其重要的形成原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英語作為國際常用交際語言,其影響范圍日益擴大,近年來,國內出現了學習英語的熱潮,大家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水平,而忽略了對漢語的讀寫要求。在城市建設中,現代城市建設追求“千城一面”,中國傳統建筑不斷被破壞,使我國的城市建設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我們很難從城市的外觀來辨別它的歷史和文化。總之,西方文化的滲透及在我國的盛行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多方面的,加劇了中國傳統文化危機,導致中國傳統文化日益邊緣化。

1.2傳統道德觀在當今社會顯得薄弱傳統文化是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禮道義”“修身養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國傳統文化以修齊治平為人生導向,把道德的自我完善作為人生價值的第一取向。在當前傳統文化缺失、物欲橫流的大環境下,誠信已經形成了危機,孝道已經需要社會呼吁。目前社會上存在空巢老人無人贍養、留守兒童無人照顧等問題。由于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競爭性必然決定了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些底線相悖,傳統“義利合一”的價值取向被顛覆,“正其義以謀其利”被畸形發揮到“謀其利無所謂義”。一些人喪失了正義、善良、誠信,一味追求“經濟為上”“利益第一”,自我享受和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味道和氣息。甚至一些人利欲熏心,為了一己之利,完全放棄了自己的道德底線,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困擾和損失。

2.中國傳統文化面臨機遇與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出現了一股強勁的傳統文化復興的潮流,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當代價值的探尋也開始在各階層、各地域活躍開來。同時,在與世界上其他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也越來越被廣泛認知和傳播,受歡迎程度也有了顯著提高。

2.1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得到弘揚“十六大”以來,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研究也不斷深入,我國文化軟實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各種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和走向世界有重大意義。中國傳統文化對建設國際化市場經濟及建設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文化中“講仁愛、講信用、講禮讓”等倫理觀念有助于信譽市場的建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勤”“儉”“廉”“勇”“恭”等,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規范作用。在工業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走向了一條互相抵牾的道路,環境破壞、資源短缺,生態問題更是作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受到了各個學科領域的關注。人們從儒家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中尋求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緊張關系問題的思路與方法。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主張的“天人協調”“天人合一”,則給我們研究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一個重要視角。

2.2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得到推廣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借助于全球化的平臺,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世界范圍內開始形成了“中國熱”和“中國文化熱”,首先是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的興起。孔子學院作為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把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介紹到國外,將中國哲學、教育學、倫理學傳輸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其次是外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經典的肯定,為中國人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他們從《易經》中讀出了當代計算機二進制的原理,一部《孫子兵法》更是成為世界軍事院校的經典教材。源于中國傳統的針灸學,在自發狀態下,在海外熱播,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也表明“東學西漸”作為一種趨勢,產生了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逆流。

二、中醫的發展策略

中醫學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幾千年來,中醫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類的醫療、保健實踐做出了巨大貢獻,它之所以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仍然保持極大的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是“源”和“流”、“干”和“枝”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保持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盛衰決定著中醫學發展的盛衰,近年來,在文化全球化、西方科學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醫的發展出現了嚴重危機,但從根本上來說,中醫的危機是文化的危機。在這種背景下談中醫的發展,首先是復興中醫文化,優化中醫人才培養模式,注重中醫藥學術創新。

1.復興中醫文化

復興中醫文化,要認識到中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中醫文化是融合了多元素知識而形成的綜合知識體,以陰陽五行為代表的哲學思想、以道家及道教理論為基礎的養生學、以易學為旗幟的天文學和地理學、以儒學思想為指導的醫學倫理學,以及各種傳統學術相互融會而構成的其他理論,構成了中醫學的文化背景和知識基礎。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文化的母體,中醫文化則是組成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醫學特色的重要成分。復興中醫文化,首先要確立中醫主體地位,注重中醫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模式,在尊重中醫自身的發展規律和自身價值的前提下談發展。在西方科學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以現代自然科學理論為準則,采用近代西方醫學的技術與研究方法來研究中醫學,是行不通的,只會造成傳統中醫及其文化的進一步喪失。第二,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基礎知識。由于中醫理論和中醫藥文獻語言是以文言文為主,晦澀難懂,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加強中醫古代文化知識修養,盡可能多地掌握傳統思維方式,使知識結構傳統化,做到原汁原味地學習、理解、消化中醫理論。第三,要注重中醫文化的傳播,傳播是文化得以保存與發展的首要條件,同時傳播的過程中也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在中醫文化傳播過程中,中醫文化自身作為傳播者必須樹立一種文化主體的意識,高瞻遠矚,搭建平臺,拓寬傳播渠道,優化傳播手段,營造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的氛圍。讓中國及世界人民熟識中醫文化背景、底蘊和作用,使賴以生存的中醫文化土壤逐漸肥沃。

2.優化中醫人才培養模式

中醫人才的培養是中醫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培養中醫人才過程中,一要堅持院校教育,優化課程結構。目前,中醫院校在中醫西醫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中西醫課程開設比例普遍達到了6∶4,有的甚至達到了5∶5。這種教學模式,將兩種不同的概念術語、思維方式同時交替向學生灌輸,導致學生對兩套醫學概念和術語相互混淆,容易降低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要增加中醫課程的設置,特別是加強中醫經典課程的設置。同時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教育,通過開設《中國傳統文化史》、《中國古代哲學史》等課程培養學生深邃敏銳的哲學思辯和觸類旁通的醫學靈感。另外,改革中醫院校錄取模式,不拘一格,中醫院校的招生也可以從非中醫院校的哲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中錄取熱愛中醫的本科生。二要努力推廣師承教學模式,師承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補充,通過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不斷提高中醫藥人才的中醫功底和臨床服務能力,提高中醫理論、中醫思維方法和臨床應用能力。通過師承教育模式,讓具有真才實學、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老中醫或中年中醫帶徒。讓師父傳其真,讓徒弟得其真,這樣保證了學習上有個性、有深度、有細節、有訣竅,既有一定的理論性,又有獨到的實踐性。

3.注重中醫藥學術創新

中醫藥學術創新是中醫藥繼承發展的方向。中醫藥學術創新,一要在發揚中醫藥傳統特色優勢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平樂正骨作為我國著名的中醫骨傷學術流派,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并隨著時代進步和科學發展而不斷豐富。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平樂正骨提煉出“平衡思想”并作為其指導思想,平樂正骨認為,人體是一個內外平衡的有機體。機體內在的陰陽、臟腑、氣血及氣機升降出入的協調平衡構成了人體的內平衡;人與自然、社會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和諧統一構成人體的外平衡。平衡是人體生命健康的標志,恢復平衡是傷科治療的目標,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治傷之要著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平樂正骨將平衡思想運用到傷科疾病的預防、治療及康復過程中,并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探求出其哲學基礎,進一步闡釋了平衡思想的實質,發展了平樂正骨理論。

三、結語

篇7

探究天人關系

先秦時代,“天”主要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自然之天,二是神靈之天。在當時一般人的心目中,“天”兼具這兩種性質,而哲人們則或偏重于以自然論天,或偏重于以神靈意志論天。所謂“究天人之際”,主要就是對神與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之間關系的探索,其中又以探索自然與人為的關系為重點,由此形成“天人合一”、“天人之分”和“與天地參”等天人關系上的三種主要學說。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說強調的是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的息息相通、和諧統一。當時闡發此說的主要有孟子和莊子等。孟子提出“盡心知性知天”的命題,認為人性與天道是相通的、統一的,人心是能感通的主體,人們只要盡量發揮自己的本心,就能了解自己的本性,而人的心性又為天所賦予,因此知性也就能知天。這里,“天”既是最高主宰,又是最高的必然規律。孟子相信,“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公孫丑上》)等善良本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只要將其加以擴充,就能夠成就善性,最終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的精神境界。莊子也主張天人合一,并以“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為最高精神境界。不過,與孟子強調擴充本性的思路不同,莊子走的是一條收斂心性的路子。在莊子看來,自然與人類原本是合一的、和諧的,只是由于人放縱自己的欲望,并且出于對知識、理性的盲目樂觀而任意行事,才破壞了這種天與人的和諧統一。因此,他主張“常因自然”、“不以人助天”,要求人們克服知識、理性引起的狂妄自大,使自己的欲望順應自然的法則。出于這樣一種思想,莊子對當時各家學說及其影響下的社會制度與社會生活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應當消除一切人為建構,重新回到自然的懷抱,恢復天人關系和諧的主張。莊子對人的社會性存在意義的評價未免失之消極,但他強調人應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則對于我們反思現代文明的負面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天人之分。“天人之分”說強調自然和人為的區別,主張以積極的人為來改造自然,其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否定天有意志、能支配人類的吉兇禍福,認為天是物質性、自然性的存在。他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荀子·天論》),明確指出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規律和功能,不能相互替代,人們應當“明于天人之分”,與其一味地歌頌自然、對自然頂禮膜拜,不如積極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使之為人所用。因此,他直截了當地批評莊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三)與天地參。“與天地參”說是在肯定天道與人道既有區別又相統一的基礎上,強調人可以參與自然界的變化。《周易大傳》說:“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卦傳》)認為天地人“三才”之道屬于不同的層次,既有所區別,又相互聯系。人處于天地之間,其使命就是要“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即依靠人的主體能動作用,來調節自然的變化,協助萬物達到完滿的成就,而人自身則在此過程中實現“與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中庸》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便是對這一思想更為明確和系統的表述。

上述三種天人關系學說,并不是完全對立、互相排斥的。凡主張天人合一的,實則皆以天人有別為前提;而主張天人之分的,也并不否認天與人的聯系。只是“天人合一”說強調人類要適應天道,回歸自然;而“天人之分”說則主張人類要掌握天道,改造利用自然。至于“與天地參”之說,則在承認天人之間區別的同時,又看到天人之間可以統一,而且統一的基礎在于人的主動性,因而提倡人類要積極進取,重視生生,在不息的生命洪流中實現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共處。也就是說,人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片面夸大人的主體力量;也不是聽任自然的擺布、支配,片面否定人的能動作用。人可以也應當認識、掌握、運用自然規律,以保持、發展人與自然的動態和諧關系。這第三種學說注重天人之間的辯證統一,成為后來中國傳統文化處理天人關系的根本原則和主導思想。

重視人倫和諧

個人總是生活在群體之中,正確處理個人與群體的關系在任何時候都非常重要。因此,群己關系成為先秦諸子十分關注的哲學課題是很自然的。其中又以儒家哲學最具代表性。儒家非常重視人類生活的群體性,并以倫理關系解釋人類群體生活的特征,強調人與人應該互敬互愛,和諧共處。這里我們以儒家為主,旁及諸子,對先秦哲學關于人倫之理的主要思想略加概括:

(一)“仁者愛人”。“仁”是孔子確立的最高道德準則,其核心是“愛人”,即對人的關心和尊重。《論語·顏淵》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推而廣之,“仁”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多方面的內容和要求;但約言之,又都以“愛人”為其根本立場。為仁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并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他提倡實施“仁政”,認為“民貴君輕”,老百姓的整體利益要高于君主的一己利益。基于這一立場,孟于將憑恃武力、權術治天下而不顧百姓死活的政治斥為“霸道”,強調只有充分重視百姓利益、以仁義治天下的“王道”政治才能夠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當時,其勢力、影響與儒家不相上下的墨家則提倡“兼愛”,主張要愛人如己,實行普遍的愛,也就是“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墨子還把“兼相愛”和“交相利”結合起來,強調“愛人”不能離開“利人”。具體說來,就是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墨子·尚賢下》)。人人都應當盡自己所能做有利于他人的事,這才是真正的“愛人”。

儒家的仁愛和墨家的兼愛,都肯定自我與他人是同類,主張人與人之間應當相愛,閃耀著古代人道主義思想的光輝。兩家的學說也有區別:儒家的仁是推己及人,由親及疏,由近及遠,是有差等的愛;墨家則強調愛不應有等級差別,主張不分遠近親疏,平等地愛一切人。墨家這種兼愛主張雖然胸懷更為博大,含有打破家族本位的傾向,但與后來封建社會結構不相協調,因此反倒不如儒家的仁愛更易實行。另外,儒家的仁愛以情感和倫理為本位,重義輕利,而墨家的兼愛則以實利為標準,帶有功利主義色彩。這都造成了儒家仁愛思想影響日益增大,墨家兼愛思想影響日趨衰絕的不同歷史命運。

(二)“五倫”“十義”。要維系人際關系的和諧,就需要明確每個人在不同倫理關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相應的權利與責任,將其以適當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確定下來。儒家思想特別重視這一方面。孟子曾對基本的倫理關系及其相應準則有個簡明而權威的界定,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其中“長幼”包括兄弟一倫在內。后世所講的人倫,便是按照孟子的說法,以“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為最基本的五種倫理關系,稱為“五倫”。

在五倫中,共有十種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有其所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準則,這就是“十義”。《禮記·禮運》說:“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十義”說強調父與子、兄與弟、夫與婦、長與幼、君與臣之間的權利與責任是相互的,而不是像漢代以后那樣要求一方絕對服從另一方。

(三)“知禮以立”。“禮”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制度化體現,政治制度、法律準則和道德規范是其中很重要的三個方面。孔子非常重視禮,他說:“不知禮,無以立”(《論語·堯曰》),又說:“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社會要安定團結,個人要發展完善,沒有禮的約束和熏陶是不行的。孔子對于當時各種破壞禮制的現象特別是社會上層人士的“無禮”之舉的嚴厲批評。出于維護禮教制度的權威性的考慮,孔子強調要維護“禮”的一貫性和連續性,但他同時也承認,禮制的具體內容可以也應當根據時代的需要加以調整。

戰國末期,荀子作《禮論》,系統地總結并發展了先秦時代禮的學說,認為對于禮應當在保持其基本原則不變的前提下,不斷對其具體內涵作出因革損益,這樣才能既適應形勢變化又保持變而不亂。荀子不僅重視禮在調節人際關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還強調治國要禮法兼用。他說:“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荀子的這一主張,對后來封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以“和”為貴。“和”,原意為相應,引申為和諧,特別是多種不同事物之間的和諧統一。《國語·鄭語》載,西周末年史伯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并解釋說:“以他平他謂之和”。在這位史學家看來,不同事物間的差異、矛盾及其平衡、統一才會產生新的事物,而簡單重復、絕對同一則不可能推動事物的發展。孔子也主張“和而不同”,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并把“和”視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個準則:“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強調社會的整體和諧。孔子的學生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更是明確地把“和”視為全部社會制度的價值旨歸。孟子重視“人和”,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強調“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則倡言“群居和一”。他說“人生不能無群”,而要使群居生活免于紛爭、趨于強勝,人們就必須各守職分而彼此和睦。“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只要社會各階層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能夠實現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

“和”的思想極富辯證意味,它積極地看待自然和社會中的差異、分歧和矛盾,提倡發揮不同個體各自的積極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整體的和諧與發展。這種以和為貴的思想,歷來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在歷代儒家學者的大力提倡下,在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實踐下,它深入到每一個社會細胞家庭當中,最終融化成為全體國民的國民性,孕育了我們民族熱愛和平、寬容博大的胸襟。正是憑借這種智慧,中華民族成功地化解了一次次社會危機、民族矛盾和戰爭創傷,始終以一種健朗、豁達的態度正視過去的苦難教訓,立足現在的實際需要,開創未來的美好生活。

主張辯證思維

與異彩紛呈的哲學內容相應,先秦諸子的思維方式也是絢麗多姿的。其中既有直觀思維、形象思維,也有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而豐富的辯證思維正是先秦哲學思維的一大特色,它主要包括整體思維、變易思維、對待思維與中庸思維。

(一)整體思維。先秦時代,儒、道、名、陰陽諸家都強調整體觀念,認為宇宙是一個整體,人和物也都各是一個整體。因此,要了解各部分,就必須了解整體,從整體的視角去把握部分的實質。據《莊子·天下》篇載,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提出“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和“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的著名命題,對宇宙萬物從大小兩個向度作出高度的概括,并肯定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莊子的《齊物論》更宣揚齊是非、齊彼此、齊物我的相對主義理論,強調從“道”的觀點來看,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無差別的,是一體的。《周易大傳》的天人協調說,也認定天地與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相互統一的關系。陰陽家則以陰陽、五行的思維模式來解釋宇宙間的一切現象,以五行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來說明自然界是多樣性的統一。

(二)變易思維。先秦哲學各流派都認為宇宙間沒有不變的事物,自然和社會都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如孔子感嘆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老子》謂:“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莊子·秋水》篇亦云:“物之生也,若馳若驟,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周易大傳》更是通過對《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辭的解釋,總結和闡揚陰陽變易說,成為中國古代哲學中論述事物發展規律學說的代表。《周易大傳》的中心內容就是講變易,認為變易是宇宙萬物的基本規律,變易的實質就是生而又生,不斷地產生新事物,所謂“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系辭上》)。《周易大傳》還贊揚社會政治的變革,《革卦·彖傳》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周易大傳》的這種變易哲學,為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和封建時代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對待思維。先秦哲學還通過對待觀點來闡述事物變化的根源和規律。所謂對待觀點,就是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雙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周易大傳》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命題,認為對立面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轉化是宇宙事物的最普遍、最根本的規律。《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動”的重要命題,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在一定條件下向相反的方面轉化。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都是講對立面的相待相反、相互滲透、相互轉化乃是宇宙事物的根本規律。《孫子兵法》也包含有豐富的對待觀點。書中強調,治與亂、勇與怯、強與弱、眾與寡、安與動、勞與佚等一系列矛盾對立,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即是說只有全面地了解、掌握敵我雙方的真實情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戰國時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首倡“矛盾”之說。相對而言,韓非更強調對立面的斗爭,強調矛和盾對立的雙方“不可同世而立”(《韓非子·難一》),但他也認為相互斗爭的人們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合作的,矛盾也是可以化解的。

篇8

關鍵詞:民營企業,做人,倫理道德教育,人本管理

一、 當前民營企業員工的心態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工商管理類人才和其他各專業型人才層出不窮,此外,我國許多民營企業自身也在通過各種途徑培育人才,完全有理由相信,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所需的各類人才都有可能找到。但是,事實上,許多人在選擇單位時,并不是將民營企業作為首選,即使一些人選擇了民營企業,也難于在民營企業長期下去。人們就業于民營企業中,做不到以企業為家(雖然許多民營企業都在倡導以企業為家的理念,但事實上不可能實現),而是以自身利益為重,價值觀上根本就不存在“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也不去體會“企榮我榮,企衰我恥”,人們在民營企業的短期化行為非常明顯。民營企業發展得好的時候,人們樂于呆下去,但當民營企業碰上前進中的問題時,想留在民營企業共患難的員工能有幾許?據調查,民營企業近幾年的人才流失率達30%以上,一些醫藥生產企業人才流失率竟達70%,民營企業中的中高層人才以及科技人員,在公司的工作年齡普遍較短,一般為2—3年,其中,最短的僅為50天,最長的也不過5年。人才流失問題在民營企業中比較嚴重。針對這些現象,許多民營企業主也采取了較多的改革措施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不斷改善人才管理方略,如員工持股制度、薪酬激勵制度、工藝流程再造、崗位責任制、工作環境設計、組織結優化、團隊協作激勵,等等。但是,收效甚微,許多民營企業還是叫喊著人才難求、人才難留。對此,眾多理論工作者和民營企業主都感到迷惑。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癥結在哪里?是理論研究的滯后性問題,還是民營企業應用實踐操作性問題呢?所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二、 當前民營企業管理上的漏洞

筆者認為,當前民營企業員工這種心態的轉變,根本原因在于其傳統的倫理道德理念發生轉移,而人們這種傳統倫理道德理念的轉移又源于社會和企業對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不重視,人們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機會幾乎沒有(見圖一)。當然,社會環境新變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拜金主義的興起。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傳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已經在逐步發生異化。就業于民營企業的員工就很難做到與企業共生死,共命運。

倫理道德教育機會 技能教育機會

幼兒園階段——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大學階段

圖一:人性教育與技能教育機會變化趨勢

上圖表明,從幼兒園到大學,人性教育機會不斷減少,而人的技能教育機會不斷增加,人們大學畢業后,人性教育機會極少。本質上,人們的人性教育經過了這樣長的時期,在工作中就應該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對待所從事的工作,相反,當前許多人在民營企業并沒有繼承曾經受過的正確的倫理道德教育思想,而是陷入了狹隘的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思潮中。

此外,筆者認為,當前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略并沒有涉及員工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正確引導,各種人力資源管理措施的作用方向都是員工的使用價值,即如何把人的使用價值發揮到極至,至于人的內在價值根本就沒有采取措施來啟發和激勵。雖然美其名曰人本管理,實際上,這些人本管理都是人才使用方式的改變,完全是形式管理。這種不觸及人的內在本質的管理,其作用和影響是短暫的,其勞動力邊際效益是遞減的(見圖二)。

TR

TR1(人本管理效益曲線)

TR2(人性管理效益曲線)

L

圖二:人本管理效益曲線與人性管理效益曲線

三、 人性管理應引入到民營企業管理中

人性管理的基本涵義是對人性特質的再培育、激發和利用,充分發揮人性的積極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極作用,就是應用人性哲學思想教育員工學會做人,做一個積極的人。

那么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內在擁有的本質特性,既有積極方面的特質(積極人性),也有消極方面的特質(消極人性)。筆者總結起來,積極方面的特質主要包括快樂、忠誠、主動、獨立思考、勇敢、行善和需要幫助等七個方面。消極方面的特質主要包括郁悶、叛逆、惰性、借口、軟弱、猜疑和封閉等七個方面。雖然人性的內容遠不至于此,還可以總結許多條,但是,人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人性管理哲學思想就是要研究上述人性的不同特質,并能恰如其分地啟發人性的積極方面的特質,消除人性的消極方面的特質。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讓員工快樂地工作,讓員工對民營企業百般地忠誠,讓員工在接任務后能獨立思考,讓員工勇敢地面對一切困難,讓員工培養樂于助人和行善習慣,讓員工相互幫助。同時,也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消除員工的郁悶心情,消除惰性,放棄叛逆心態,打消員工找借口的任何機會,幫助員工從軟弱中堅強起來,消除員工的任何猜疑,激發員工的熱情使其走出封閉的怪圈。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是要教會員如何去開展工作,如何去完成任務并取得效益。如果這樣來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就沒有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任何一位經理或老總,如果是這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就根本無法有效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畢竟精力是有限的。實際上,員工要做什么,崗位說明書都有記載。員工接到任務如何去完成并取得成果,經理或老總不需要交代,那是員工自己的事。員工能選擇你的民營企業,并選擇一種崗位,其實他已經知道該種崗位的基本要求,否則他不會接受這個崗位,他是有備而來的。但是,有些員工為什么接受這個崗位工作之后,熱情不高,效率不高,做事拖拖拉拉,有責任不敢承擔,有任務不敢接,即使交代他如何去做,他還是不愿做,做了但還是做不好,等等。其實,問題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人性的消極特質在起作用。相反,有些員工能力雖然平平,但是如果上級交代一項任務,哪怕該項任務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他還是能夠獨自完成這項任務,而不需要上級的任何交代,這是人性的積極特質在起作用。因此,經理和老總在人本管理上并不是要教會員工如何去開展工作,交代任務如何去完成,而是應重視人性的正確引導,這才是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要求。如果民營企業管理者能從人性哲學思考人力資源管理,必然會取得這樣的效果:有能力的員工能高效地完成任務,能力平平的員工也能準確地完成任務并取得滿意的結果,而且,所有員工在民營企業工作并不是為了任務而工作,而是在民營企業中實現做人的價值。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民營企業管理者還用擔心人力資源管理沒有成效嗎?

而且,人性管理的勞動力邊際效益呈遞增現象(又見圖二)。因為,人性管理在于激發人的傳統倫理道德,如果員工都是具有積極人性特質,再多的員工在企業也不會嫌多,這樣的員工相互之間會有更多協作且協用關系會更好。

四、 我國企業的人性管理研究需要加強

國內外關于人性管理的研究觀點概括來說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本文之意,即從倫理道德和忠誠等人性特征去研究,但這種研究成果主要出自外國學者,國內學者對此研究不多,如(美)斯蒂芬·倫丁著的《FISH》,(美)阿爾伯特·哈伯德著的《A Message To Garcia》,(美)費拉爾·凱普著的《No Excuse》,(美)大衛·恩里克著的《西點軍校》,(美)理查德·T·德·喬治著的《經濟倫理學》,陳惠雄著的《快樂原則——人類經濟行為的分析》,陳德述著的“論荀子‘性偽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劉唐宇著的“中西人性論與人性管理的比較研究”。另一種就是當前研究比較多的人本管理思想,認為人性管理就是人本管理,然而,從觸及人性管理這個主題的眾多國外學者和極少數國內學者的研究結論分析,人性管理和人本管理是兩個不相同的概念,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從經濟角度分析,人本管理思想指導下的勞動力邊際效益是遞減的,而人性管理思想指導下的勞動力邊際效益是遞增的。當前的人本管理根本就不是人性管理,因為其沒有觸及人的本性特征,其研究對象主要是人的使用方式,是一種形式管理,而人性管理研究的對象是人的本性,主要研究如何再培育、再激發人的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啟發人的自覺行動。持第二種觀點的相關研究成果如,王姣著的“人性管理與制度運作”,陳官章著的“高校人性管理的幾點思考”,李茜著的“論現代民營企業管理中的人性管理”,楊慧著的“以‘人性管理’搞好圖書館工作”,范莉莉著的“淺析我國民營企業的人本管理”,祖明著的“人本管理的制度設計與對策研究”,肖和偉著的“本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張今聲著的“論人本管理”,鄭偉著的“論人本管理是依靠職工辦民營企業的核心”,等等。

這種研究現狀表明,企業的人性管理研究在我國還處在探索過程。隨著我國企業民營化的發展,如果不從根本上轉變我國當前的倫理道德異化趨勢,未來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必然會更加嚴重。轉貼于 五、 民營企業加強人性管理的幾點思路

對某一個民營企業來說,加強民營企業員工的人性管理,可能效果難于在短期內發揮,因為,人們的人性教育并不僅是民營企業的責任,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整個社會的人生觀、世界觀的變化已經影響著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益。如是社會各界不重視人們的人性教育,一個民營企業要想在本民營企業中通過對員工的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明顯效果,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社會各界應加強人的道德教育,倡導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但是,完全可以推論,哪一個民營企業先進行了人性管理,該民營企業在人才問題上就會少一些矛盾,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因為,人是民營企業的核心,是民營企業最革命的因素。民營企業的人性管理就是要培育、激發員工的積極人性,使員工自覺接受“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企榮我榮,企衰我恥”的民營企業文化和民營企業精神。筆者認為,我國民營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人性管理,民營企業業主應以心待人,以誠待人,將不同素質不同層次的員工的不同思想統一到民營企業所設定的人性文化之中,那么,我國民營企業必將贏得新的機遇,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

民營企業加強人性的目標在于讓員工快樂地工作,教會員工如何忠誠,教會員工如何微笑生活,鼓勵員工主動行善,培養員工獨立思考,鼓勵員工勇敢面對一切困難,倡導員工相互幫助。雖然只有這幾句話,但是,要實現這樣的人性哲學的提升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民營企業管理者精心而長期的設計,需要民營企業管理者付出許多努力創造環境和機會,也需要員工積極配合。而且,這種人性哲學的提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其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

1、 在活動中培養。民營企業應計劃一些群體性活動,讓所有的員工都參與。

員工在活動中會潛移默化地領悟人性的積極特質。如拔河、與其他單位的比賽活動、到成功民營企業中參觀、設計一些邊工作又能邊取樂的項目、舉辦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戲活動讓員工參與、集體旅游、共同設計辦公環境,等等。通過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民營企業急需的人性特質。活動形式要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目的是既讓員工主動參與,改善心情,同時又能使員工有所體會和感悟。

2、 在會議中熏陶。會議的形式也要多樣,集體會議、小組會議、管理名著

讀書會議、管理專家的宣講會議等都可以。會議形式不管怎樣,關鍵的是要對員工積極人性特質進行熏陶,而且,會議氣氛一定要搞好,既要傳達會議精神,又要鼓勵員工提意見、發表看法和輕松愉快,因為,會議精神只有在輕松愉快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3、 在工作中隨時隨地教育。一是民營企業管理者發現員工有某方面的過錯

時能及時時行教育,這是管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二是鼓勵員工互幫教育,即當某員工有過失時,其他員工能主動教育該員工。只要管理者和大多數員工對有過失的員工進行隨時隨地的教育,時間久了也就成為習慣,員工的行為就總會朝著民營企業既定的目標,員工就會少犯錯誤,員工之間也就會建立互信、互幫、互讓的良好氛圍,員工之間的團結協作就會得到加強。

4、 在民營企業文化上倡導。培養員工的積極人性,實則是培育一種積極向上的民營企業精神。這種精神是建立在人性哲學基礎上的,不是我們常說的形式上的民營企業精神,而是一種充滿積極人性的民營企業精神。形式上的民營企業精神是表面上的東西,只要民營企業培養員工具備人性的積極特質,那么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民營企業精神就是實質意義上的民營企業精神,其影響力就是持續的、長久的,其凝聚力就是不可戰勝的。因此,民營企業在文化建設上就應把這種積極的人性特質培育、激發作為建設和設計的重點,從人的本質特性上提煉民營企業精神。

5、 在客戶中渲染。這要求管理者和員工都能以積極的人性特質處理各項業

務。接待客戶時,要把客戶作為我們家的客人一樣對待,這樣就能向客戶中渲染民營企業精神,并感化客戶的心靈,讓客戶感覺到我們的民營企業不是在做業務,而是在享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家的生活方式。要讓客戶感覺到每個員工對待民營企業就像對待自己的小家庭一樣認真負責。民營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如果能這樣,那么客戶必然會喜歡這樣溫馨的“家”,必然會常到這個家來做客,那么民營企業的業務就會越做越多。

6、 在困難中鼓勵。當員工處在人性的消極一面時,民營企業管理者和其他

員工要主動幫助,像兄弟姐妹一樣為其擺脫陰影,走出人性的消極領域,重塑人性的積極特質。人性的教育基礎人人都有,只要及時相勸和幫助,身處人性消極一面的員工就會很快實現轉變,融入民營企業大家庭中,與兄弟姐妹并肩作戰。

7、 在制度上激勵。人性的培育、激發在一定意義上是難于用金錢實現的。

例如,員工的一個微笑值多少錢,員工之間的相互幫助值多少錢,誰能進行量化,凡此種種不一一列舉。但是,如果在制度上適當地引導也不為是一種權宜之計,關鍵是制度的內容設計上要能夠體現這種民營企業精神。例如,可設計一些部門和氣獎、客戶關系獎、員工協作獎、主動工作獎,等等。只要認真去體會,這種制度還是可以設計出來,并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六、 民營企業員工應積極主動調整好自己的人性觀和世界觀

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應加強員工的人性管理,從員工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著手,逐步轉變員工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員工真實做到以民營企業為家,真實理解“企榮我榮,企衰我恥”的價值理念。此外,民營企業員工也應深切了解到這些現實,即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理想的工作實在難求,稱心的工作終究難找,任何工作,任何事業都是要有人做,不需付出較少勞動就有較多報酬的理想的工作,實在少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事在人為。既然,我們選擇理想的工作難度大,為什么不愛惜現有工作,關鍵是我們選擇正確的工作態度。雖然現有的工作并不理想,但是,在工作態度上,我們為什么不選擇快樂,為什么不選擇對民營企業忠誠,為什么在問題面前不選擇獨立思考,為什么在困難面前不選擇勇敢面對,為什么在生活中不選擇行善,為什么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選擇主動伸出援助之手。事實上,所有這些才是生活的真諦,工作的本義。沒有人會喜歡郁悶,沒有人持叛逆為嗜好,沒有人天生就擁有惰性,沒有人喜歡在問題面前樂于找借口,沒有人喜歡軟弱性格,沒有人天生就愛猜疑,沒有人喜歡在封閉世界茍且偷生,這些也是生活的真諦,工作的本義。當我們選擇了某項工作時,哪怕這個工作不盡人意,我們應該選擇好自己的工作態度,畢竟生命是短暫的,稱心如意的工作極少。因此,民營企業員工應端正態度和思想,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積極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 主要參考文獻:

1、(美)斯蒂芬·倫丁等:《FISH》中信出版社。2002年10月

2、(美)阿爾伯特·哈伯德:《A Message To Garcia》

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9月

3、(美)費拉爾·凱普:《No Excuse》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

4、(美)大衛·恩里克:《西點軍校》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3年1月

5、眾行管理資訊研發中心:《管理培訓游戲全案》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年4月

6、劉敬魯:《經濟哲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7、(美)理查德·T·德·喬治:《經濟倫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8、陳惠雄:《快樂原則——人類經濟行為的分析》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9、陳德述:“論荀子‘性偽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

《中華文化論壇》1999年第2期

10、劉唐宇:“中西人性論與人性管理的比較研究”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科)2001年第4期

11、王姣:“人性管理與制度運作”《中國鄉鎮企業》2001年第8期

12、陳官章:“高校人性管理的幾點思考”

《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科)2002年第1期

13、李茜:“論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人性管理”《平原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14、楊慧:“以‘人性管理’搞好圖書館工作”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1年第2期

15、范莉莉:“淺析我國企業的人本管理”《經濟體制改革》2000年第4期

16、祖明:“人本管理的制度設計與對策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7、肖和偉:“人本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現代管理科學》2003年第10期

18、張今聲:“論人本管理”《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19、鄭偉:“論人本管理是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核心”

篇9

毫無疑義,成功不存在偶然。無論個人的成功,還是企業的成功,都絕非偶然。長期以來,傳統文化心理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常常左右人們滋生仇富心理,其表現之一是,人們常常把別人的成功看做偶然,看做運氣好,而不善于承認成功者的素質和能力,承認成功者的歷史必然性。盡管從個案上來看,有的創業者先人一步,勇奪商機,似乎存在偶然因素,實際上,發現商機而勇于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成功的特質。因此,所有的偶然中都包含著必然,偶然只是一種外在條件,必然中存在的則是成功的內在條件。

何謂創業家

創業家起源于法文字“Entreprendre”,其意為從事創新和發展的人。從概念上說,創業家一詞是由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Jean-Baptiste Say)于1803年提出并加以論證的,薩伊認為:創業家能夠將資源從生產力低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高、產出多的地方。

在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成長、崛起的過程,是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階段相聯系的。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中,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三次重要變革,其代表人物也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次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代表人物是魯冠球、汪海等。第二次發生在1992―1993年,代表性人物是柳傳志、傅成玉等。第三次發生在1999―2000年,代表人物是馬云、李彥宏、馬化騰等。

企業家由兩種人構成,一種是創業家,另一種是受雇于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前者是狹義的企業家,后者是廣義的企業家。筆者所說的創業家,指的是公司的創始人,是事業的奠基者。經濟學家把創業家定義為成功地創立了前所未有的新企業的人。從這個定義來看,創業包括“創”和“立”兩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指的是把企業創建起來,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立”則指的是要使建立的企業發展壯大,這是一個從弱到強的過程。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只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只能視為“創業者”;只有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將企業帶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人,才夠得上“創業家”的稱號。

那么,創業家的確切定義是什么呢?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創業家就是以創新的方式將社會上閑置的生產要素組合起來,或者把那些效率低下的生產要素與生產方式重新組合與改進,以此為社會,也為企業、為自己創造財富。創業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是財富創造與創業成功的基礎,是企業家或者億萬富豪的前期化身。但是,成為創業家絕非易事,在現實中,仍只有一部分創業者能成為創業家。

創業家及其境界修煉

成為創業家需要經歷哪些境界修煉呢?

境界修煉體現在一個人對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人生需求層次的提升、事業目標的追逐向往等方面,在某種程度上,這既是人作為一個高級動物的自然本能,又是一個人的社會本能。境界的修煉因人而異,一個人對人生及其事業境界的追逐和向往,取決于他的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及其價值觀、人生觀。那些對個人價值目標與事業方向明確的人,境界的修煉是一個積極主動和自覺自愿的過程;那些對人生目標不明確、事業動機不強烈的人,其境界的修煉可能需要經歷較長的過程,甚至可能無法修煉成功。

創業家的境界修煉與角色定位,是企業成功的開始,也是隨著企業成功之后作為企業家的第一重境界。一名企業主,自然有著明確的職業身份,這個身份也決定了自己的價值追求與事業目標,因而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企業主的境界目標。

往往,一個創業者總是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充滿激情,對自己的創意、愿望及公司充滿期待。一個創業者,如果沒有明確的戰略意圖與市場目標,沒有基本的物質基礎及相對成熟的環境條件,其創業幾乎很難成功。因此,作為創業者的企業主,要想使自己的創業取得成功,就需要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甚至從一開始就應該對自己進行角色定位與境界修煉。

創業者對自身的角色定位與修煉,對企業目標的設計,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業者自身和企業的命運。基于成功企業的前提條件來說,創業者應該具備基本的成功欲望、冒險精神與角色意識,即應將自身定位為創業家。正如《孫子兵法》所云:“謀其上,得其中。謀其中,得其下。”面對市場,企業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好高騖遠,把目標設計得高一些,其結果才會更令人滿意。

可以說,創業家的人格特質,對于創業成敗的影響極大。創業的過程及成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對創業者的要求極高。且不論物質資源,對創業者本人的心理素質、身體條件、知識水平、工作能力等均有極高的要求。本文的創業家是指,在規范的組織條件下創建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公司的法律主體。創業對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在筆者看來,至少要修煉并具備以下能力:

第一,修煉敏銳的洞察力。市場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的,一位創業者缺乏洞察力,就缺乏對市場機會的發現,就談不上創業。其實,今天的市場機會遠比一二十年前要多得多,雖然未必比一二十年前容易成功。因為,隨著今天社會財富的快速增加,人的精神需求更加豐富,這就為創業提供了空前的機會供給。但是,缺乏敏銳洞察力的創業者往往與機會擦肩而過。

第二,修煉果敢的決策力。發現市場機會之后怎么辦?如何組織生產要素、如何整合市場資源、如何建立組織結構、如何創造產品或服務,如何設計商業模式、營銷模式等?這些都要求創業者具備充分的決策能力,否則只會看著機會從身邊溜走,或者因缺乏堅毅果敢的決策力而使創業遭遇失敗。

第三,修煉開明的人事力。創業的過程就是用人的過程,創建公司就是搭臺唱戲,需要各種角色。因此,較好的人事力是創業成功的基礎,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企業的成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歷史上有許多用人制勝的故事千古傳揚,其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如果沒有諸葛亮就不會有三國鼎立。

第四,修煉靈活的籌資力。創業的成功需要各種資源,其中資金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在今天,創業已經不像一二十年前,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資金。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市場的全球化、產品與服務的全球化、資金的全球化都在快速形成。各種新的創業方式不斷涌現,各種新的組織形式不斷產生,各種新的風險投資越來越多,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創業者只要擁有好的創意項目與贏利模式,各路戰略投資者可能就會盯上你。可以說,今天的創業家趕上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要在創業中成功,則需要掌握靈活的籌資能力,學會“借雞下蛋”。

第五,修煉堅毅的執行力。執行力是創業者的個人目標,也是企業戰略目標的根本保障。可以說,不管戰略藍圖制定得多么宏偉而嚴謹,創業目標多么現實而動人,甚至其他資源條件統統具備,只要缺乏執行力,創業者就不會成功。所以,創業者及其組織不僅要有明晰的戰略,有充足的資源條件,還要有嚴謹務實、堅持不懈、貫徹始終的執行力。

其實,正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及其參與全球化進程的偉大壯舉,使自身享受到了人類文明福祉的同時推動著新的商業文明的進步,感召著一批又一批創業者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勇于創業、成就未來。

勇者及其境界修煉

勇者,是從中國傳統文化及人生角色系統為企業主所進行的人生坐標定位。從企業立身境界管理模式出發,針對企業主境界修煉目標――創業家的要求,企業主可進行以傳統文化為精神內核的人生境界修煉,這就是中國古代先哲們關于“勇者”的人生實踐與道德修煉。

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道家講“無為”的學說,儒家則講“無所為而為”。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于做本身,而不在于做的外在結果。孔子說他自己:“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他盡了一切努力,而又歸之于命。命就是命運,孔子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換句話說,它被當做一種有目的的力量。人們的活動,想要取得外在的成功,總是需要這些條件的配合,但是這種配合,整個看來卻在我們能控制的范圍之外。所以我們能夠做的,莫過于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想要做的事,不必計較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的君子,知命是一個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由此看來,知命就是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這樣對于外在的成敗也就無所縈懷。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也就永不失敗。如果我們盡了應盡的義務,那么,通過我們的行動,此項義務在道德上就算盡到了,這與我們行動的外在成敗并不相干。這樣,我們將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遠快樂。所以,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又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知,智也。孔子的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在儒家傳統道德中,智、仁、勇是三個極為重要的范疇。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進而達到圣人的目標。

孔子指出:智的最高修為(煉)是不惑;仁的最高修為是不憂;勇的最高修為是不懼。雖然圣人是極高的境界,不易達到,但可以通過修行達成。因為,當一個人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時,他便會因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坦然面對人生的喜樂,也能鍛煉出大無畏的勇氣去面對各種人生困厄與命運考驗。

勇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重要的人生范式與修煉境界。一位創業家如果沒有勇敢的、大無畏的精神,就很難克服企業成長中必然面對的種種困難。古往今來凡有事業抱負的人,如果無法達到勇者之境界,也就很難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制度創新,在其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許多問題,不同的企業家對它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聽到許多企業家談他們的創業史,甚至是辛酸史,談到曾經有過的困厄、艱難和不解,談到社會,甚至政府曾經對企業,特別是對民營企業存在的偏見,致使他們很受傷。

綜觀30年來的中國企業史,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批浸泡于市場、“先知先覺”的商人,他們沒有資源,沒有文化,“無知者無畏”的精神使他們面對復雜的商業問題,更善于采取簡單的操作方法和思維模式以至離經叛道。對貧窮的蔑視,對金錢的欲望,使得他們勇于創新,勇于失敗,從而譜寫了中國商業史上令人贊嘆的創業故事。

浙商是我國商幫的杰出代表。在中國的企業家群體中,有很多創業家就是憑著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吃盡人生苦頭,歷經挫折磨難,終于開創了事業的新天地。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曾經草根創業、白手起家的李書福可謂其中的佼佼者,李書福的創業與守業經歷頗具代表性,從吉利企業的發展和創業者身上可以看出創業家(即勇者)的境界與特質。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色對位來講,李書福就是一個“勇者”的典型。其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決策力、堅韌的執行力,都是他創業成功的優秀素質。創業艱辛并充滿風險,李書福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但是,李書福卻有著一種不怕輸、不服輸的精神,即便遭遇失敗,也會讓他越挫越勇。這種“勇者不懼”的精神正是創業家的優秀素質,也是后來李書福獲得更大成功的原因所在。

(作者專著《境界管理:五重境界管理模式》即將由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經管出版。更多的問題或探討,請登錄lupeikang.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