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愈后護理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9: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燒傷愈后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燒傷愈后護理

篇1

【關鍵詞】手;燒傷;功能康復;中西醫結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科從2011年3月2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對45例手深度燒傷的病人采取護理干預,其中男36人,女9人,共68只手,年齡范圍在20歲至65歲。熱液燙傷計30人,47只手;火焰燒傷5人,計6只手;化學燒傷4人,計5只手;電擊傷6人,計10只手。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對手深度燒傷的病人進行干預后采取定期拍照加手功能評估的方法,分別在入院即刻,入院后2個月,6個月,12個月對病人進行回訪,深II度燒傷納入研究范圍。

2手功能康復實施具體方案

2.1實施方法

2.1.1抗瘢痕藥物聯合加壓療法手深度燒傷后一般10-21天愈合,愈合后即行加壓療法,我科采用彈性布料為病人量身定做大小適宜的手套,壓力一般在1.33-3.33kpa[1],并露出指端,以便觀察末梢循環。手部有凹陷的部位放置壓力墊,使之達到有效壓力。同時使用康瑞寶軟膏或積雪苷霜軟膏進行涂抹,一般每天4次,早,中,晚及睡前。方法:用溫水清洗手部后,均勻涂抹抗瘢痕軟膏,再輕柔按摩3-5min。應遵循如下原則:①越早越好:在創面愈合后,瘢痕未隆起之前即采取加壓治療;②越緊越好:在不影響末梢血運的前提下越緊越好;③持之以恒:佩戴時間至少半年至一年,且每天不少于23小時[2]。原理主要是通過加壓,致瘢痕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反應及血管數量均減少,血管管腔變細,膠原纖維生成減少,使疤痕變平變軟,同時康瑞寶軟膏起到軟化疤痕,止癢的功效[3]。

2.1.2早期功能鍛煉①主動鍛煉:一般II度燒傷10-21天左右愈合,愈合后即可進行功能鍛煉,每天4-5次,持續6-9個月,可以借助手指肌力練習器,握力練習器,分指板等。主要練習對掌,對指,分指,握拳等功能。據此,我科醫護人員為病人專門制作一套手指操,共八節,分別從關節活動,指蹼擴展,肌力練習,精細動作訓練等方面開展,并因人而異,有效地指導患者進行手功能鍛煉,且已收到滿意效果。②被動鍛煉:一般為傷后2周開始,3次/天,每次20-30min。對象主要是燒傷程度較深,患肢有循環障礙并手部腫脹的患者,請康復治療師幫助進行。③功能鍛煉要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因為剛愈合的新生皮膚較嫩,過度鍛煉易引起皮膚損傷,因此力度由輕入重,幅度由小到大,時間有短到長,運動量逐漸加大。順序:從掌指關節到指間關節作屈曲,外展,對指訓練等。

2.1.3借助支具,器械手功能的康復可借助支具,器械。如握力器,分指板,健身球,夾板等。其中夾板分為功能位夾板和抗攣縮位夾板。功能位夾板一般使腕關節背曲0°-45°,掌指關節屈曲30°-90°,近端指間關節取完全伸展位到屈曲45°,拇指取外展位。抗攣縮夾板建議腕關節取0°-70°,掌指關節屈曲45°-99°。夾板的使用要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深度燒傷可使用功能位夾板,較輕的可用抗攣縮位夾板。包扎時應分指包扎[1]。

2.1.4作業療法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通過穿脫衣服,洗臉,刷牙,開鎖,梳頭,撿東西,吃飯喝水等鍛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從而練習手的抓,握,捏,拆等精細動作。②職業訓練:是指通過實施某項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達到鍛煉目的。可在瘢痕成熟后,且經得起壓迫,碰撞,牽拉,做一些鍛煉如握筆寫字,包餃子,電腦打字,做手工藝品等,加強對捏,側捏,柱形持握等功能,同時加強手的肌力和功能技巧訓練。應注意活動的幅度,力度,強度均由弱變強,循序漸進,并持之以恒。③方法:首先為患者制定一個日常康復計劃,比如第一天寫字100個,折紙鶴10個,第二天寫字200個,折紙鶴20個等計劃,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并及時查看完成情況以及手功能恢復情況,使之越來越接近正常功能。

2.1.5中藥浸浴療法我科采用中藥湯劑冬菊洗液浸泡手部,冬菊洗液的成分主要是:大黃10g,荊芥10g,野50g,忍冬藤50g。作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溫度50℃-70℃。每天浸浴1-2次,每次15-20min,原理是借助水的浮力、中藥的藥性及溫熱作用,使患者在水中完成抓握,對指,對掌,腕關節及掌指關節的活動,促進手部血液循環,加強關節活動及皮膚彈性。

2.1.6心理療法手作為人體重要的勞動器官,很多病人擔心回到社會會影響勞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且擔心手的外形難看,害怕到公共場合。醫護人員積極主動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多舉手功能恢復成功的例子并給予圖片向其講解,增加患者康復的信心。讓患者明白鍛煉的目的及方法,并持之以恒,越早越好。

2.1.7中醫飲食調護手燒傷后期,由于外邪減退,氣陰不復,夜臥不安,食欲不振,精神困倦,消瘦,舌質紅,苔薄,脈細弱,中醫辨證為氣血虧虛證。此時飲食上應選用山楂,陳皮等補脾健脾,選用雞,鴨,魚,肉,新鮮水果,蔬菜,紅棗,桂圓等補氣補血食物,以增強營養,促進手功能康復。臨床上還可選用八珍湯加味以補氣補血,每日一貼,飯前2小時溫服。也可用八珍顆粒,歸脾丸口服。

3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分3種:優,良,差。主要從功能、外形兩方面進行評價。優:指手的各個關節伸屈正常,分指、握拳、拇指對指、對掌功能正常。可從事一般工作和勞動。外形好看。良:指各指關節活動有不同程度受限,但能握拳、對指、對掌。從事一般工作和勞動較困難。外形上有輕微的疤痕增生。差:指手的各個關節不能伸屈,分指、握拳、拇指對指、對掌功能恢復不完全,不能從事一般的工作和勞動。外形上有嚴重的疤痕增生,關節攣縮畸形。需手術治療[4]。

4結果

通過定期隨訪患者手功能恢復情況,68只手中,共有60只手獲得了6個月以上的隨訪。結果:優:50只手(73.53%)良:13只手(19.12%)差:5只手(7.35%)。

5討論

5.1手燒傷康復的重要性手作為人體的勞動器官,小關節多,活動強度大,直接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以及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創造社會價值的信心。所以康復應越早越好,并要貫徹始終,循序漸進。

5.2中醫護理的辨證施護冬菊洗液是我科自擬外洗方,重用忍冬藤,野清熱解毒,以清肌肉腠理之熱毒膿瘍,以荊芥大黃一宣,一降,使邪毒有所出路,水蛭活血通絡,終可令膿瘍得消。各種成分的劑量應因人而異,經過對體質,病情辯證過才可以使用。有出血性疾病,婦女月經期等不適合進行。中藥湯劑的使用也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過程。入院初期,一般為火熱傷津證,可采用生脈散加味;入院3-4天,一般為熱毒血瘀證,可采用黃連解毒湯或銀花甘草四物湯。燒傷后期,一般為氣血虧虛證,可采用八珍湯加味。具體證型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辨證論治。

5.3病人出院后能否堅持鍛煉康復鍛煉是一個連續的,漸進的過程,如果中斷,很難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病人在院期間,可有醫護人員督促,監督。但在家中,由于缺少監督,很容易放棄,中斷。因此在院期間,醫護人員應向患者充分說明康復鍛煉連貫的重要性,并告知家屬,做好督促工作。

5.4手指操的學習手指操是我科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制定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醫護人員可根據患者的情況發放說明冊,并指導患者學習。有認知功能障礙的病人不適合使用。

5.5康復治療應因人而異康復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燒傷程度,社會經濟地位,家庭條件等因素,合理地為患者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3]。

參考文獻

[1]田曉瑩,曹青,夏照帆.手燒傷后的功能康復要點[J].現代康復,2001,5(9):79-80.

[2]鄧曙光,曹素蓮,曹燕飛.手深度燒傷植皮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護理[J].現代實用醫學,2006,18(1):61.

篇2

關鍵詞:老年燒傷患者;懸浮床;適宜溫度;治療效果

老年燒傷患者的敏感的觸覺已經顯著的下降,老年患者對痛覺和溫度的感覺也變得很遲鈍,所以對老年患者治療時采取適宜的溫度非常的總要[1]。本文就老年患者采用懸浮床治療燒傷的溫度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30例老年燒傷的患者,年齡在60~82歲,平均年齡為(68.12±2.13)歲,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在燒傷后的0.5~8h入院采用懸浮床進行治療,患者的燒傷面積在14%~75%。所有老年患者均未發現其它并發疾病。將30例老年燒傷患者隨機進行分組,實驗組15例患者,對照組15例患者,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燒傷面積等方面均無太大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所有老年燒傷患者先進行清創包扎,之后所有的患者入臥懸浮床。將實驗組的15例老年患者的懸浮床溫度全部調至30℃~33℃,對照組15例患者的懸浮床溫度均調至34℃~37℃。在對所有老年燒傷患者治療的藥物以及護理時間均無差異。

1.3觀察指標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所有老年患者的燒傷愈合時間、脫痂時間、痂皮厚度、燒傷面干痂形成時間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觀察。

1.4數據處理 兩組老年燒傷患者治療情況的研究數據,在本次研究結束后,均準確無誤地錄入SPSS19軟件中進行統計數據處理,使用(x±s)表示為計量資料,對比方法為t檢驗,使用例數(%)為計數資料,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當P

2 結果

對照組的老年燒傷患者在燒傷愈合時間、脫痂時間、痂皮厚度、干痂形成時間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上均比實驗組存在優勢,P

3 討論

意外燒傷對于目前的社會已經為人們所常見,治療燒傷的最先進的醫療設備之一就是懸浮床[2]。懸浮床床艙內裝滿由陶瓷粉、硅膠和碳酸鈣粉組成的硅砂顆粒。當經過過濾、加溫后的壓縮空氣進入床艙后,硅砂顆粒之間有氣流通過,便產生自下而上方向的氣流流動,致使表面形成類似沸騰的"砂泡",產生懸浮效果。床上由橡膠圈固定的質地致密的滌淪床單覆蓋,其微孔徑37μm,只能通過氣流產生懸浮效果,而硅膠顆粒直徑為55~150μm,不能通過床單。床內懸浮顆粒pH高達9.6,相對濕度低于40%,不利于細菌生長,不慎滲入的滲液、血、尿等,會被硅砂吸附、包裹沉積在艙底,容易被清除。懸浮床通過其懸浮、干熱等主要作用為燒傷患者減輕燒傷面的壓力,為患者的燒傷面進行加熱使其變得干燥,這樣就減少了燒傷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發生率[3]。目前懸浮床已經被醫療部門治療患者的燒傷廣泛的應用。不過,懸浮床的某些指標和性能仍然還在摸索,比如懸浮床對于治療燒傷患者的治療溫度,溫度設置的高或低都會影響患者在使用懸浮床治療的效果,并且增加燒傷患者出現并發癥的發生率[4]。

社會的老齡化使老年患者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老年患者的各項生理功能都在不斷的減退,抵抗力及修復能力也在降低。老年燒傷患者與成人不同的是其皮膚萎縮、皮下脂肪減少,并且活動遲緩,所以一般老年患者的燒傷程度比較嚴重。老年患者對溫度和痛覺的感覺比較遲鈍,免疫力差以及新陳代謝水平也比較慢,所以老年燒傷患者存在一定的[5]特殊性。通過本文對老年燒傷患者使用懸浮床的溫度的探討結果表明,懸浮床的溫度設置在34℃~37℃比30℃~33℃治療老年燒傷患者更加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羅培壽,鄭愛林,黃芬.流體懸浮床在治療重度燒傷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7):625.

[2]王芳,陳芳燕,楊潔嚴.大面積燒傷患者應用懸浮床的護理體會[J].使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33(8):56-58.

[3]王飛,楊靜,趙鳳娟.懸浮床在重度燒傷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16(2):42-43.

篇3

關鍵詞:燒傷整形;危險因素;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青海省消防醫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6例燒傷整形術后有出現感染癥狀的患者作為觀察分析組,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15~55歲,平均年齡為(32±21.5)歲,燒傷面積為(66.3±8.9)cm2,燒傷部位為:頭部12例,四肢32,身軀22例。并選擇75例燒傷整形后不會出現感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齡在17~52歲,平均(31±20.5)歲,燒傷面積(65.8±7.6)cm2,燒傷部位:頭面部18例,四肢39例,身軀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燒傷面積、性別、部分方面不存在較大的差別。

1.2感染診斷標準 觀察組的66例患者符合國家衛生部辦公廳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表淺手術切口感染診斷標準,術后30 d內有出現以下癥狀:燒傷整形術后切口部位有出現膿性分泌物,表面淺層紅腫伴有熱痛感;臨床診斷為表淺切口感染,對患者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均顯示為陽性。

2 結果

2.1 感染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抗生素使用的種數、創面是否有出現瘢痕褶皺凹凸、是否有殘余創面,接受整形手術的時間及手術時間等因素與燒傷整形術后感染有存在關聯性(P

2.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使用2種以上抗生素、手術時間>180 min、創面存在瘢痕褶皺凹凸、存在殘余創面、愈合后6個月接受整形手術是導致燒傷整形術后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

2.3燒傷整形術后感染病原菌分析 通過對66例術后感染患者的分泌物進行病原菌培養分析發現,主要以革蘭氏陰性球菌為主,共有45例,占比59.0%,銅綠假單胞菌19例、肺炎克雷伯菌5例、大腸埃希菌15例、腐敗假單胞菌6例;革蘭陽氏球菌,共有21例,占比41.0%,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5例、糞腸球菌2例、尿腸球菌2例、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見表3。

3 討論

3.1燒傷整形術后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①抗生素使用不科學、不合理以及手術時間長是導致術后發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濫用抗生素是導致細菌具有耐藥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生素的正確用法應該做到:?不隨便提高抗生素的級別;?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數量,縮短燒傷患者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從而推遲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時間。整形手術會在體表產生很多的創口,如果手術時間過長,創口暴露的時間就會加長,導致創口被感染的機率也會變大。②創面有瘢痕褶皺凹凸、有殘余創面。在進行整形手術之前,由于燒傷恢復的不好,創面會有瘢痕褶皺凹凸及殘余創面存在,瘢痕褶皺凹凸及殘余創面容易堆積垢菌之類,不容易被清理掉,這會導致后期手術期間感染細菌的機率增大。③接受整形手術的時間期選擇。在燒傷愈合沒多久時間接受整形手術,由于患者抵抗力還處于較低水平,這個時間接受整形手術比較容易受到感染。而且創面的恢復時間還沒多久就進行手術會導致瘢痕發生糜爛而使得創面發生感染不能完全愈合,并反復感染。此外殘余瘢痕創面可能會存在細菌。

3.2燒傷整形術后感染預防與診治措施 ①為了降低燒傷整形手術后發生感染的機率,最重要且有效的是采用預防措施。?在燒傷治療期間要做到盡量少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整形手術前,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綜合性評估,評估患者創面的恢復情況、身體抵抗力狀況,如有必要需采取措施先對污染創面或感染創面進行清潔、消炎等處理后再行手術整形。?若創面存在瘢痕褶皺凹凸,就要先清除掉瘢痕,如果還有殘余創面存在或是愈合時間還不到半年的,建議延后進行手術。在整形手術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操作過程中要做好防感染措施,提高手術操作水平,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②若患者在燒傷整形手術后發生了感染,則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積極治療。在手術后,要加強對患者創口的狀況進行觀察,對創口周圍出現的紅腫要引起高度重視。在感染的早期可以采用敏感度較高的碳青霉烯抗生素與第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在對患者分泌物的化驗檢測結果出來后再調整用藥,同時還需要對感染組進行隔離觀察,加強對患者周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并給予全身性治療,控制感染的惡化。

參考文獻:

[1]李娟.燒傷整形術后感染相關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10):26.

篇4

【關鍵詞】頸部瘢痕擴張器頸肩皮瓣護理

頸部燒傷后瘢痕增生攣縮引起畸形,可導致頸部活動不適甚至受限,且頸部皮膚暴露,影響患者的外貌,因此,患者迫切希望修復瘢痕,找回自信。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14例頸部燒傷瘢痕患者,應用預擴張頸肩部皮瓣修復頸部瘢痕收到滿意效果,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4例患者,男8例、女6例,年齡18~31歲,平均24.0歲。14例因燒傷愈合后瘢痕,有不同程度頸部活動受限及瘢痕增生,瘢痕面積最小12cm×6cm,最大18cm×8cm,平均14.5cm×6.5cm,一側頸部9例,兩側頸部5例,14例共埋置擴張器19個。兩側頸部瘢痕均為同時行瘢痕修復術,修復的時間為傷后13~21個月,平均15.7個月。

1.2手術方法手術分二期,均在全麻下進行,一期手術在患者頸肩部皮下埋入擴張器,注射壺外置,容量為200~320ml,實際注水量280~450ml,平均320.0ml,術后常規注水,時間4~6周,至最大容量后2~3d行二期手術。二期手術取出擴張器,預擴張的頸肩皮瓣一次性轉移修復頸部燒傷瘢痕。

1.3結果一期手術后僅1例出現切口感染,經抗感染、局部換藥后順利接受二期手術。二期手術后,14例頸肩部皮瓣轉移修復頸部瘢痕患者全部成功,頸部活動自如,外形美觀。部分患者因工作學習需要,2次手術分2次住院,一期手術后2~3d來院注水1次。住院天數為一期手術14~15d,二期手術9~10d;1次住院36~49d,平均43.6d。

2護理

2.1一期手術護理

2.1.1術前心理護理:該類患者均為燒傷后患者,已行多次手術治療,最多達12次,因此,對手術更為恐懼,另外,此類患者由于瘢痕影響外貌又有悲觀、自閉的心理,對手術后的效果產生懷疑。針對這種特殊的心理,我們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詳細介紹手術的過程,拿出過去同類患者的術前術后照片給其觀看,以消除患者悲觀、恐懼心理,使其接受手術。

2.1.2術后一般護理:術后禁食、禁飲,吸氧,氧流量3~4L/min,床邊備吸引器、氣管切開包。密切監測BP、P、R、SpO2,每小時記錄1次,并觀察有無胸悶、氣促、痰鳴音,本組未發生上述情況。6h后可進流質飲食,避免咀嚼,少說話。

2.1.3臥位:單側頸部手術者,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健側;兩側頸部手術者待其充分蘇醒拔除氣管插管后轉入病房。用自行設計的“十”字枕頭(長60cm、寬50cm、高10cm),單側頸部患者,將“十”字枕頭的一邊折疊,成“┫”或“┣”形;兩側頸部手術時,將“十”字枕頭折疊成“┃”形,背部適當墊高,使患處架空,避免壓迫皮膚擴張器植入部位。并使連接導管、注射壺處于最低位,利于引流。

2.1.4擴張器內注水護理:術中注水量約占擴張器容量的20%~40%,術后拆線后按常規注水(2~3d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為擴張器容量的10%~20%)。每次注水后觀察皮膚的松緊度,視皮膚顏色的改變、疼痛等情況直至擴張到滿意的效果為止,可適當超量注射,一般不超過容量限量的20%。注射時首先打開敷料,觀察皮膚的松緊情況,局部皮膚的血運情況。常規消毒,左手拇指、示指固定注射壺,用抽有20ml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選用4.5號頭皮針垂直刺入至注射壺內的金屬片后緩慢推注,推注壓力不可過大,并詢問患者的主訴,以輕度疼痛,能忍受為宜。觀察局部皮膚有無蒼白等血運障礙,如有上述情況停止注射,適當回抽生理鹽水以減壓,同時密切觀察呼吸情況,防止窒息。特別是頸部兩側瘢痕同期手術埋置擴張器的注水期間要特別注意,注水時可以兩側交替、少量多次進行,本組兩側頸部手術者5例,隔天單側注水1次。注水期間宜穿低領或開領、寬松的棉布衣,以減少摩擦。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感染。轉貼

中國2.1.5切口護理:一期手術的最常見并發癥是切口出血、感染,可通過局部加壓及增加注射水量達到壓迫止血目的。切口滲血、外敷料濕透應及時更換,避免感染的發生。本組1例男性患者,術后22d出現注射壺口皮膚紅腫、少量膿性分泌物,T37.5~38.2℃,予分泌物培養,并根據藥敏試驗結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局部加強換藥,快速擴張后順利行二期手術。

2.2二期手術護理

2.2.1術前護理:再次加強心理護理,給予心理疏導,消除焦慮、恐懼心理,增強信心。

2.2.2術后皮瓣護理:最常見的并發癥是皮下積血、感染。尤其是過頸正中線的皮瓣要特別注意呼吸道癥狀,如出現胸悶、氣促、SpO2下降,口唇發紺,立即報告醫生,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本組無1例發生。絕對避免蒂部受壓,密切觀察皮瓣的血運、腫脹程度。正常皮瓣呈淡紅或微紅色。皮瓣顏色蒼白提示動脈供血不足;皮瓣顏色加深甚至紫紅則應警惕血管危象的發生。觀察皮瓣溫度變化,若局部動脈供血不足,則皮溫下降,皮瓣萎縮;當靜脈回流不暢時,則皮瓣淤血,局部溫度升高[1]。術后限制患者活動,防止牽拉造成切口裂開、皮瓣壞死。置創面引流管者密切觀察引流管是否在位通暢,正確記錄引流液的量、色、質的變化;置皮片引流者要密切觀察敷料有無滲液,發現潮濕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立即更換,且敷料必須用紗布包扎,盡量不用一次性無菌傷口墊,以避免其因不透氣而致感染。

3討論

頸部燒傷后的瘢痕可導致頸部活動受限,且頸部為暴露部位,單純瘢痕切除加植皮的修復方法往往因軟組織的厚薄、顏色、質地的不同,影響美觀。且頸部手術臨近頸動脈、靜脈和氣管,危險性較大,術后難置放,增加了術后護理的困難。預擴張頸肩皮瓣修復手術分兩期進行,一期手術一旦出現感染等并發癥,皮膚擴張達不到最滿意效果,二期如出現感染、皮瓣壞死,最終導致皮瓣轉移不成功。因此,系統、完善的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本組患者經精心治療和護理,手術均獲成功,療效滿意。一期術后護理應特別重視局部切口的觀察護理,二期術后應密切觀察皮瓣血運。皮瓣轉移后如蒂部“貓耳”狀無須勉強修理,以避免出現血運障礙,由于擴張皮瓣的后期收縮,術后3~6個月“貓耳”可逐漸變小或消失[2]。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三次換藥法;小兒;頭面部;燒傷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ree-dressing change method in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Methods A total of 93 childre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face burn received bandaging therapy, as three-dressing change method, and they received condition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 for effect observation. Results Among the 93 patients, there was 1 case with deepened trauma due to tracheotomy, the other 92 cases had standard wound healing time, with good rate as 98.92%.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bandaging therapy for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contains features as followed: ①blocking bacteria and virus, avoiding pollution; ②reducing scratch due to automatic movement; ③ensuring suitable wou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celerating healing speed.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Key words】 Three-dressing change method;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在日常生活中, 小兒燒傷并不多見。小兒特別受到社會的關注, 關愛兒童成長, 不僅是父母迫切心愿, 也是國家人民的責任。對于小兒燒傷的治療已有眾多文獻的論述, 但是小兒頭面部燒傷治療的專題論述較少, 由于小兒頭面部燒傷的治療是患兒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可以說, 在治療上頭面部燒傷較其他位置燒傷是一個重之又重的部位[1]。小兒頭面部燒傷的治療較成人有明顯的區別。本文收集2012年6月~

2015年6月本科收治燒傷出院患者共775例, 其中小兒燒傷233例, 伴頭面部燒傷患兒93例, 現將本科三次換藥法在小兒頭面部燒傷臨床應用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科收治燒傷出院患者共775例, 其中小兒燒傷233例, 約占同期燒傷患者的30%, 伴頭面部燒傷患兒93例, 約占總燒傷部位的40%, 燒傷面積最大60%, 最小2%, 平均燒傷面積5%, 燒傷原因為熱液、火焰, 絕大部分屬開水、熱湯之類的燙傷。臨床研究資料, 所有病例傷前均為正常健康小兒, 而且是受傷當天急診入院。按年齡段分成三組:嬰幼兒組(0~2歲)65例, 占70%;學齡前組(3~5歲)17例, 占18%;學齡期組(6~12歲) 11例, 占12%。

1. 2 治療方法 患兒入院后, 先向家長了解燒傷原因, 檢查全身燒傷情況, 然后快速作出對病情的判斷。分燒傷大、小作不同的處理:大面積燒傷患兒, 首先建立靜脈通道, 保證呼吸道通暢, 病情穩定的狀態下作簡單創面處理。頭面部創面清創時, 盡量保留水泡皮, 不要輕易撕脫, 已撕脫的腐敗表皮創面敷厚凡士林紗, 用紗塊覆蓋, 戴頭套網紗固定, 休克期過后, 即傷后3~5 d, 患兒在全身麻醉下行徹底的清創術, 將頭面部創面殘留零碎、游離的腐皮清除。注意:如果見腐皮不透紅的創面此表皮應繼續保留。創面分別先用0.1%聚維酮碘消毒, 然后用生理鹽水清洗, 外露創面敷“愛可欣”或“豬皮”, 用紗塊覆蓋, 戴頭套網紗固定, 1周后再作常規換藥。小面積燒傷患兒, 首先判斷是否伴有吸入性損傷, 排除這種情況后, 頭面部創面的首次處理同上。傷后3~5 d, 除學齡期組外, 嬰幼兒組和學齡前組均在靜脈麻醉下進行清創術, 創面處理同上。將患兒入院后這三次的創面處理, 簡稱為“三次換藥法”。

1. 3 療效評定標準 本科根據小兒頭面部燒傷創面愈合時間分優、中、差三個等級來評估。這種等級的評定根據《燒傷治療學》相關診斷而來:優:指傷后12 d內創面愈合, 可以預計創面愈合后, 一般不留疤;中:指傷后13~20 d創面愈合, 可以預測創面愈合后可能不留疤或僅留淺表瘢痕;差:指傷后21 d以上創面未愈合, 創面愈合后遺留明顯瘢痕。優良率=(優+中)/總例數×100%。

2 結果

93例患兒, 除1例小兒因頭面部燒傷休克期腫脹明顯, 伴呼吸功能障礙, 需作氣管插管(2 d后排除)外, 其余均未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治療后優89例(95.70%), 中3例(3.23%), 差1例(1.08%), 優良率為98.92%。見表1。

3 討論

本組93例頭面部燒傷患兒, 根據本科研究, 頭面部燒傷的發生率最高為嬰幼兒組, 其次為學齡前組和學齡期組。致傷物質各組均以熱液燒傷為主, 如開水、熱湯、熱茶等之類物質, 致傷原因:①年齡段越小的燒傷是直接與家庭人員看管不到位有關, 如為小兒洗澡時用熱水不當, 熱物放置的位置不當等。②燙傷后缺乏自救知識, 主要表現年齡較大的兒童和一些成人[2]。這些原因的燒傷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燒傷外科的科普知識在社會宣傳的力度不夠有關。

臨床上頭面部燒傷稱之為特殊部位燒傷, 為什么說它是特殊部位。作者認為基于三點:①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此部位是外露讓人看, 讓人審美, 隨時影響著自己與別人的心靈;②從病情來看, 此部位是呼吸道的開口處, 一旦發生咽喉部水腫, 易招致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③從創面修復來看, 此部位皮膚黏膜損傷后, 治療上有些困難, 臨床上頭面部燒傷愈合后遺留瘢痕的患者累見不鮮。如何為特殊部位得到更好的修復一直是專科醫生關注的問題[3]。

在治療小兒頭面部燒傷的過程中, 重點是在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選用較好的方法, 使創面得到又快又好的恢復, 盡可能減少后期遺留瘢痕的后遺癥。小兒頭面部燒傷早期都有水腫表現, 頭面部腫脹, 眼瞼睜開困難, 盡管咽喉部水腫導致呼吸功能障礙的病例很少, 但是仍需引起重視, 本組1例燒傷小面積頭面部休克期有呼吸道梗阻表現, 經氣管插管2 d, 水腫消退, 拔除插管, 另1例是特大面積燒傷, 沒有特殊頭面部燒傷, 但由于全身腫脹明顯, 呼吸頻率明顯增快, >40次/min, 血氧飽和度偏低, 傷后數小時內做了氣管切開。對于氣管切開利弊同存。有利一面保證了呼吸道通暢, 便于救治, 必要時可以上呼吸機輔助呼吸, 減輕患兒呼吸功能;為休克期過后接著迎來的首次手術創造有利條件。弊的一面:增多了一次創傷;增加一個易感染的傷口, 易并發氣管炎、肺炎;增加護理工作量;患兒治愈后頸部遺留瘢痕, 給其成長過程中心理留下陰影[4, 5]。平衡其利弊, 作者認為, 對小兒氣管切開應持慎重態度, 原則上能不做氣管切開的就不做。只有在密切監測病情時, 患兒出現煩躁, 血氧飽和度下降, 確診為氣道梗阻所致, 同時考慮, 如果作氣管插管不能在2~3 d拔管, 接著又需手術治療。這時才考慮作氣管切開。關于氣管切開的問題臨床上有些醫生總結出一句話“寧松勿緊”。也就是說, 為了避免喉頭繼發性水腫, 招致痰液誤吸, 窒息死亡的發生, 對頭面部燒傷患者認為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者, 入院后即作氣管切開。作者認為:如果僅僅是因為懼怕患兒喉頭水腫而誤吸導致窒息, 而隨意放松氣管切開術的指征, 顯然不妥[6]。

頭面部燒傷創面傳統的處理方法為暴露或半暴露, 原因是此部位不便于采用包扎療法, 可以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從臨床觀察, 創面處理選用包扎療法較暴露或半暴露療法更具優越性。創面愈合的速度要比暴露或半暴露快, 同時將大大減少瘢痕的形成。其原因, 包扎療法:①阻隔外界細菌病毒入侵, 避免污物的污染。②減少患兒不自覺的活動所致意外的擦傷。③包扎可以保證創面處于適當的溫度和濕度, 符合創面“濕潤療法”的理論。作者認為小兒頭面部燒傷創面采用包扎療法, 收到較理想的效果。本組93例患兒, 除1例小兒因頭面部燒傷休克期腫脹明顯, 伴呼吸功能障礙, 需作氣管插管(2 d后排除)外, 其余均未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治療后優89例(95.70%), 中3例(3.23%), 差1例(1.07%), 優良率為98.92%。

采用包扎療法, 對于小兒頭面部燒傷創面有些難度, 尤其是小兒常哭鬧, 越是小的小兒越不明事理, 換藥時頭面部老是轉動, 不易更換藥物, 不易固定敷料, 不配合給予包扎, 包扎后的敷料又容易松散。但是, 小兒也有其優勢, 創面一旦保護得好, 無繼發損傷感染, 愈合速度較成人快。本科對小兒頭面部燒傷采用包扎療法, 其優點:①采用無痛換藥, 減少患兒的恐懼心理;②換藥時醫護人員不受患兒哭鬧影響, 清創干凈, 敷料包扎固定牢固;③換藥次數少, 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④有利于創面的自然修復。

根據臨床觀察, 小兒頭面部燒傷絕大多數病例都是Ⅱ度創面, 非常適合應用包扎療法。通過采用“三步換藥法”, 此法可行有效。對于過去沿用的暴露療法, 應當廢用。因為暴露療法, 容易使創面加深, 延遲創面愈合, 增加頭面部瘢痕形成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馮莉萍, 葉素琴. 小兒頭面部燒傷的護理體會. 現代醫藥衛生, 2010, 26(20):3166-3167.

[2] 姚洪玲, 李娜, 張曉婷, 等. 小兒頭面部燒傷的護理. 實用醫藥雜志, 2008, 25(1):62.

[3] 王會軍, 蔣永能, 趙炳瑜, 等. 軟組織擴張術在小兒頭面部燒傷后瘢痕修復中的應用. 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2):211-212.

[4] 馬月蘭, 柴雪B, 張曉燕, 等. 小兒頭面部燒傷合并眼部損傷的護理. 全科護理, 2013, 11(24):2242-2243.

[5] 楊麗, 唐文華, 李莉, 等. 多愛膚超薄敷料治療小兒頭面部燒傷的護理體會. 全科護理, 2013, 11(21):1941-1942.

篇6

吸入性損傷是熱力和(或)煙霧引起的呼吸道損傷,病死率一般達50%-60%〔1〕。即使獨立存在的吸入性損傷,嚴重者本身可以致死〔2〕。老年人燒傷面積和年齡是決定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二者絕對值之和越大,病死率相應就越高〔2〕。2011年1月,我院救治1例百歲重度煙霧吸入性損傷的患者,36d脫離呼吸機,46d康復出院。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女,100歲,身高155cm,體重47kg,既往有慢性咳嗽數年。2011年1月31日因住宅起火被困于火場約30min,2h后送來醫院。入院時意識不清、呼吸急促、口鼻腔、氣管內見大量黑碳末樣分泌物,嘔吐出咖啡色胃內容物,隱血++,無明顯的皮膚燒傷,電子纖維支氣管鏡下見氣管、各支氣管、葉支氣管管內散在分布黑色碳末。診斷:重度煙霧吸入性損傷。主要治療措施:氣管切開,呼吸機通氣支持,床邊電子纖維支氣管鏡下連續2d肺灌洗、抗生素應用、止咳化痰、強心利尿、鎮靜安定、營養支持。

2護理

2.1氣道護理感染是吸入性損傷的常見并發癥,是傷后發生呼吸衰竭的重要發病因素〔1〕。吸入性損傷特別是建立了人工氣道后,氣道黏膜干燥,分泌物稠厚、結痂,可進一步損傷氣道,促進氣道感染〔1〕機械通氣可為吸入性損傷治療贏得時間,但其并發癥多,如氣壓傷、呼吸機相關肺炎等〔2〕。肺灌洗雖能較徹底地清理氣道,保持氣道通暢,防止肺不張,促進損傷氣道的愈合,但對患者刺激大,百歲老人難以承受。為控制氣道感染及有關并發癥的發生,我們采取了如下對策:

2.1.1環境將患者安置在重癥監護室,因季節寒冷,窗門緊閉,為防止空氣混濁和過度干燥,采取每天2次,每次30-60min開窗通風,每天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30min,用品及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工作人員進入病室帶口罩、帽子,穿隔離衣。床邊備快速手消毒劑,醫護人員操作前后涂擦,強調多洗手、多消毒。

2.1.2電子纖維支氣管鏡下肺灌洗時的護理灌洗前準備好無菌導管、2%的利多卡因、37℃生理鹽水,檢查電動吸引器功能,確保有效吸引;吸引期間大流量供氧,密切觀察患者的心電及血氧飽和度;灌洗后觀察生命體征、血壓、病人主訴、痰液的顏色和量。

2.1.3氣道濕化無菌蒸餾水用輸液皮條接呼吸機濕化罐,使之呈密閉狀態,每72h更換

濕化罐及濾紙;0.45%鹽水100ml+α糜蛋白酶4000u每天4次超聲霧化;1.25%的碳酸氫鈉

每1h-2h一次,每次1ml-5ml氣道內灌洗。

2.1.4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勤拍背,鼓勵病人咳嗽、咳痰,及時吸痰。

2.1.5氣管切開口的處理每8h用純碘伏消毒切口后覆蓋無菌敷料,污染時增加處理次數。

氣管套管外露部分用1:2000洗必泰溶液消毒。

2.1.6呼吸機護理呼吸機表面保持清潔,定時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濾網每天清洗。呼吸機各導管連接穩妥,連接管低于氣管導管口,防冷凝水返流入氣管,及時傾倒螺紋管內冷凝水,防止影響通氣。吸痰時斷開端放置于無菌敷料上,防止污染。一次性氣管套管每周更換,吸引器瓶、管每天更換,一次性通氣螺紋管每72h更換,呼吸機延長管每8h更換。氣囊每天晨交班時到床邊檢查,先吸凈痰液,后放凈氣囊內氣體,再充氣8ml。采用大黃蘇打片每天三次口服、開塞露灌腸、勤翻身、多按摩腹部以防氣腹的發生。

2.1.7正確采集痰標本,指導合理應用抗生素清晨用吸痰管吸出氣管深部的痰液,注意無菌操作及痰液標本密封,及時送驗。

2.2給藥護理老年人藥物動力學特點為代謝慢,血漿濃度高,易蓄積;重度吸入性損傷后因肺功能障礙而易發生肺水腫;年老心功能低,稍加負荷極易發生心功能不全。

2.2.1準確使用各類藥物嚴格執行給藥查對制度,所有藥物都由二名護士雙核對后給予,口服片劑或粉劑嚴格分劑及碾碎,確保劑量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2.2.2用微泵控制輸入速度禁食期間110ml/h,進食后40ml/h,觀察有無粉紅色泡沫痰,觀察心率和尿量,既防止急性肺水腫及心衰的發生,又防止血容量不足加重病情。根據藥物不同的藥效合理調節滴速,5滴-60滴/min不等。

2.3營養護理患者因病重無食欲,故做好營養護理可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創傷愈合。

2.3.1腸外營養采用深靜脈置管將氨基酸、脂肪乳、電解質溶液用電加溫器持續加溫后20ml/h輸入,為不影響白天進食,采用夜間輸入。白蛋白不稀釋,即原液輸入。

2.3.2腸內營養胃管內能全力20ml/h電加熱恒溫滴入,聯系家屬,每天熬制新鮮米湯、魚湯、肉湯、菜湯等,為訓練吞咽功能,采取先喂后鼻飼。喂養時采用慢速少量,以防窒息。

2.4導管護理患者留置導管多、依從性差,極易發生堵塞、扭曲、滑脫、感染等情況。對置入導管情況進行打分評估,落實使用約束帶、定時檢查深度及固定情況、定時消毒清潔等護理措施。該患者置管一月余未發生導管脫落、導管感染等意外。

2.5預防壓瘡壓瘡不僅是皮膚及皮下組織的病理損害,也對全身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本患者年老病重、低蛋白血癥、長期臥床極易發生壓瘡。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壓瘡發生,即對諸如改變能力、皮膚受壓情況、營養狀況等壓瘡危險因素護士每周一次進行打分評估;落實保暖、睡氣墊床、每2h翻身、皮膚溫水擦洗、每班床邊雙人查看皮膚等護理措施。護士長、科護士長每周二次檢查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措施落實是否到位,并提出各種有效的干預措施。該患者住院46d未發生壓瘡。

3小結

百歲老人生理機能減退,重度煙霧吸入性損傷加肺部基礎疾病給治療和護理帶來困難,經過精心地治療與護理,病人出院時已拔除了所有導管,神智清楚、對答切題,大小便正常,能自己進食,能坐輪椅車,心情愉悅,創造了生命奇跡。

參考文獻:

[1]黎鰲.燒傷學.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53-176.

篇7

藥物外滲引起的靜脈炎是靜脈應用化療藥物常見的并發癥,即化療性靜脈炎,其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了痛苦、增加了護理人員實施靜脈穿刺的困難,還有可能會影響整個化療方案的順利完成,嚴重的可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因此,作為護理人員有必要預防及減少化療性靜脈炎的發生率,更重要的是如何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為改進我們的護理措施,2006年以來,我科采用醫用兵兵貼外敷來治療化療性靜脈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科并在選擇前臂正中或貴要靜脈穿刺行化療期間出現化療性靜脈炎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年齡范圍24~68歲,男21例,女9例;對照組年齡范圍32~71歲,男19例,女11例。

1.2 方法

1.2.1 治療組 使用冰鎮后醫用兵兵貼沿靜脈炎走向敷貼,每4 h更換1次,療程3天。

1.2.2 對照組 以25%硫酸鎂濕熱紗布覆蓋在患處,用一層塑料薄膜封閉在紗布上,防止藥物外滲,每4 h更換1次,療程3天。

1.2.3 觀察標準 治療前對靜脈炎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療程結束后對療效進行判斷。分級和療效判斷標準依據美國輸液護理學會所規定標準[1。Ⅰ度:局部疼痛,輕度紅腫或水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度:局部疼痛,中度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度:局部疼痛,中度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觸及硬結。表1 兩組治療結果注:*P=0.048259,**P=0.014611

1.3 統計學處理 對兩組療效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制定標準 治愈:外敷后疼痛緩解或消失,局部皮膚紅、腫、痛及沿靜脈走向的條索狀消失,硬結消失;好轉:外敷后疼痛減輕,局部皮膚紅、腫面積消退>80%,沿靜脈走向的條索狀變軟,硬結變軟;未愈:外敷后癥狀無明顯改善。

2.2 觀察結果 兩組靜脈炎治療情況見表1。兩組間治愈率、好轉率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醫用兵兵貼內含有薄荷、甘草、冰片、熏衣草精油等成分,具有較強的抗炎及抗變態反應的作用,能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影響細胞內的生物氧化過程,降低細胞對刺激的反應性;熏衣草精油能加速上皮生長,局部應用可促進創傷愈合;薄荷所含揮發油(薄荷油)作用于感覺神經末梢,能使感覺麻痹,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冰片性味苦寒,外用可消炎止痛、止癢,使藥物在局部組織發揮更大的作用。近代學者研究認為,冰敷不僅可以減少局部余熱對有活力組織的繼續損傷,而且可以降低局部組織代謝,使局部血管收縮,滲出減少,從而減輕局部水腫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另一方面,冰敷使血管收縮,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減少藥物吸收,可使某些局部破壞因子滅活,同時,冰敷可使神經末梢及細胞的敏感性降低,從而減輕疼痛或縮短疼痛時間及組織細胞的損害[2]。

醫用兵兵貼價格便宜,一袋有3張,且使用方便,氣味芳香,無副作用,在我科成為化療必備的輔助藥物,病人反應良好。

因此,無論是從臨床療效還是使用的經濟成本角度考慮,醫用兵兵貼應用于化療性靜脈炎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殘余創面; 浸浴 ;蛋黃油紗; 貝復濟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9(c)-0101-03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methods in dealing with burn patients’ residual wounds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s. Methods Divide the 62 patients with residual wounds admitted into our Department of Burn between February of 2012 and October of 2014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immersion therapy, the 32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egg oil gauze and Bfgf-Torita for treatment, while the r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 gentamicin gauze for treatment. Then the wound healing effects in both groups have been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84.3% of significant efficienc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60% of significant efficienc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efficiency of wound heal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0.01

[Key words] Residual wounds; Immersion; Egg oil gauze; Bfgf-Torita

深度燒傷尤其是大面積深度燒傷后創面經過前期治療,創面大部分愈合,但由于多種原因,如較深的深Ⅱ度創面勉強自愈后破潰,或大面積燒傷由于皮源有限,采用郵票狀及網狀植皮后感染損傷,或皮片間隙過大,后期常常遺留大小不等殘余創面,殘余創面如處理不得當,往往創面經久不愈,甚至會逐漸擴大,以致需要再次手術植皮修復,如能處理得當,可以經過保守治療修復,少部分病例即使不能完全愈合需要手術植皮修復,也可以減少植皮面積,這對于皮源有限的大面積燒傷患者是非常有意義的。該院燒傷科在2012年2月―2014年10月共治療深度度燒傷患者后期殘余創面62例,采用創面聯合應用蛋黃油紗及貝復濟噴劑,及單純運用慶大霉素紗布對照治療,觀察患者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治該院燒傷患者共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齡5~61歲,平均年齡(31±2.5)歲,燒傷面積12%~92%,三度10%~55%,創面分布于全身各處,致傷原因其中熱液燙傷32例,火焰燒傷28例,化學燒傷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后期殘余創面形成時間(22~72)d,單個病例殘余創面2~20余個不等,平均每例患者5個,其中有12例患者單個殘余創面大于3 cm×3 cm,對患者創面均行創面分泌物培養,其中38例創面為感染創面,致病菌以革蘭氏陽性球菌多見,依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陰溝腸桿菌,糞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32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為5~61歲,其中5~17歲9例,18~40歲10例,41~65歲11例,平均年齡(31±2.1)歲,燒傷面積1,2%~90%,其中11%~50%15例,51 %~80%9例,80%以上6例,平均燒傷面積為(58.5±7.8)%,燒傷深度為Ⅱ~Ⅲ度,燒傷原因,熱液燙傷16例,火焰燒傷13例,化學燒傷1例,合并糖尿病1例,殘余創面面積1.5 cm×1.0 cm~4.5 cm×5.0 cm,試驗組男22例,女10例,年齡為6~61歲,其中6~17歲10例,18~40歲9例,41~65歲13例,平均年齡(32±1.8)歲,燒傷面積13%~92%,其中11%~50%15例,51 %~80%10例,平均燒傷面積為(59.3±8.2)%,燒傷深度為Ⅱ~Ⅲ度,燒傷原因,熱液燙傷16例,火焰燒傷15例,化學燒傷1例,合并糖尿病1例,殘余創面面積1.8 cm×1.0 cm~4.5 cm×5.5 cm兩者在年齡、性別、病情、致傷原因、創面大小、深度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措施與方法

1.2.1 共同措施 兩組患者均改善患者全身營養狀況,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主要為糾正患者貧血和低蛋白血癥,防治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如為糖尿病患者,其治療必需控制患者血糖為前提,處于燒傷后期的患者,此時創面大部分已封閉,胃腸功能已大部分恢復,一般不需靜脈營養,以胃腸道營養為主,以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營養豐富的物質。同時創面行分泌物培養確定創面有無細菌感染及感染菌種。燒傷創面感染常見菌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病程后期創面感染逐漸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占優勢,一般情況下,如果創面周邊正常組織有紅腫、疼痛等蜂窩組織炎征象,考慮創面細菌數量大,毒力強,可能存在侵襲性感染,靜脈應用抗生素抗感染,僅有創面培養細菌生長而無侵襲性感染征象不必靜脈應用抗生素,通過加強創面處理控制感染。創面處理根據創面大小及部位先給予全身浸浴或局部浸浴,水溫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度,以38~39℃為宜,室溫保持28℃,浸浴液不加任何藥物,浸浴時清潔正常皮膚、創面及已愈合創面,尤其是創周組織,用擦洗的辦法,力度以不損傷新生上皮為宜,將表面痂殼盡量去除,殘余創面基底大多已是肉芽組織,將肉芽組織刮出至纖維板層,以利創周上皮爬行,創面浸浴后再用洗必泰溶液清潔創面。

1.2.2 試驗組 紗布拭干后創面噴灑貝復濟噴劑,貝復濟(國藥準字s10980077), 每次262.5 IU/cm2,1次/d,然后外用蛋黃油紗覆蓋,蛋黃油為新鮮配制,方法是先將土雞蛋煮熟,去除蛋清,將蛋黃放進鍋里用文火煎炒,直到轉化為深褐色的油狀液體,即為蛋黃油,將蛋黃油消毒,放入無菌紗布,制成蛋黃油紗布備用,常溫下保存,蛋黃油紗覆蓋創面時超過創緣0.5 cm,如無明顯感染,隔日換藥一次。如果殘余創面位于肢體創面且分布散在,也可以簡單包扎,便于護理。對照組:創面清潔后外用慶大霉素紗布濕敷。

1.3 療效評定方法

創面愈合情況。優:創面愈合時間≤7 d為優;良:創面愈合時間在8~14 d為良;中:15~21 d內創面全愈合為中;差:21 d以內不能愈合為差,顯效率=優+良/總例數×100%,有效率=(優+良+中)/總例數×100%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試驗組顯效率為84.3%,對照組顯效率為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9,0.01

3 討論

目前處理殘余創面的有效措施為浸浴療法[1-2],浸浴的優點是可以有效地清除創面分泌物以及壞死痂皮,可以大大減少創面細菌數量及毒素,使之不容易向正常組織侵襲而造成感染擴散,同時,溫水可改善及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改善患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但是單用浸浴療法雖可以清潔保護創面,減輕感染,但缺乏有效促進創面生長的作用,在燒傷的臨床治療中,快速地促進創面愈合及有效地控制創面感染是治療的關鍵,而創面愈合是多種細胞、細胞外基質、及細胞因子等共同參與、并高度協調、調控的復雜生物學過程[3],針對創面愈合的多種因素及環節,找到加速創面愈合的有效方法,減少療程,有著重要意義,實驗試驗聯合運用蛋黃油紗及貝復濟后,在1~2周愈合的病例數顯著高于對照組,證明蛋黃油紗聯合貝復濟確實有加速創面生長的作用,而在3周內愈合的病例數分別為31例、27例,分別有1例、3例未愈合,有效率分別為96.8%、9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考慮是因為殘余創面基底大多已無殘存上皮島,只能靠創周上皮組織爬行修復,一般認為,創面如果大于3 cmx3 cm不經植皮多難自愈[4],因此殘余創面能否愈合,創面面積大小是很重要的,蛋黃油紗及貝復濟雖然能促進生長,但創周上皮的爬行生長能力終究有限,創面面積如果過大需植皮修復。

蛋黃油為雉科動物家雞鮮卵的提取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滋陰養血潤燥、斂瘡生肌長肉之功效,用于治療燒燙傷古已有之,即使在現在也是人們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良方,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測出蛋黃油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核黃素、卵磷脂、油酸、亞油酸、脂肪、鋅、鐵等多種成分,這些成分在損傷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蛋黃油還具有改善燒傷創面局部微循環,減輕炎癥反應、增加修復組織中毛細血管數量及促進上皮再生作用,對促進燒傷創面愈合具有積極作用[5],有報道證明,在體外實驗中,蛋黃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6],蛋黃油由于含有多種對創面有用的物質,具有抗炎、抑菌、鎮痛和促進燒傷創面愈合的效果,從而成為創面修復的良好外用藥。

貝復濟是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是一種多功能生長因子,在炎癥期對創傷細胞有明顯趨向活性,能誘導炎癥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向創傷部位活動,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有絲分裂,刺激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減少膠原含量和增加創面上皮化,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還能刺激修復細胞內的蛋白質及細胞大分子的合成,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主動修復創面,有效促進創面愈合[7-8],貝復劑聯合應用蛋黃油紗加速了創面的愈合。如果殘余創面面積過大,超過了創周上皮的爬行生長能力,需要后期手術植皮,此時能愈合的創面均以愈合,減少了手術植皮面積,對大面積燒傷患者特別是皮源有限的患者是有利的。

蛋黃油是中國古老的治療燒(燙)傷的良方,具有抗炎、鎮痛、抑菌及促進創面生長的作用,而貝復濟是生長因子類基因工程藥物,其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試驗證明兩者在燒傷創面浸浴基礎上的聯合應用,減少了創面的愈合時間,是燒傷殘余創面治療的較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呂慶兵,于冶,肖貴喜,等.浸浴結合銀離子敷料治療大面積燒傷患者殘余創面的療效[J].中華燒傷雜志,2013,29(2):203-204.

[2] 雷濤,李彬.浸浴療法治療深度燒傷殘余創面60例臨床分析 [J].吉林醫學,2014,35(20):4493-4494.

[3] 嚴龍宗,陳斌.慢性創面愈合的細胞治療[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 17(46):8096-8100.

[4] 楊宗城.燒傷治療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2-75.

[5] 孫樹.蛋黃油促進大鼠Ⅲ度燒傷愈合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10):1124-1126

[6] 謝欣梅,龐曉斌.醇提蛋黃油治療燙傷的藥效學探討[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1(2):98-101.

[7] 胡畢億.bFGF結合遠紅外線對促進燒傷創面愈合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0):1565-1566.

篇9

1.危險因素

1.1 壓力

這是壓力性損傷形成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在4h以上的4.67kPa以下的壓力或不斷地變化不會出現組織細胞改變,但當壓力增加到9.33kPa時2h就會引起細胞不可逆的變化。

1.2 剪切力

剪切力是一種平行力,主要作用于人體的皮膚深層,在缺血性損傷中對皮膚的傷害最為明顯,通過引起組織相對移位,降低組織血氧供應和氧張力,拉伸、扭曲或撕拉組織間帶孔血管,引起壞死。當老年患者剪切力持續30min左右就會使深部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剪切力的危害比較嚴重。

1.3 摩擦力

摩擦力是指人體處于不穩定的并伴有持續傾滑的趨勢,支撐面會受到支撐面對其的摩擦力。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各方面因素會導致摩擦力的下降,因此,要保持平整,在移動患者時要避免拖、拉、拽等,盡可能減少摩擦力。

2.預防性護理管理

2.1 壓力性損傷評估

壓力性損傷評估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關鍵環節。中國常用Braden量表,通過評價老年壓力性損傷形成的感覺、移動、活動能力、皮膚潮濕、營養狀況、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危險因素的分值來合理確定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風險性。評價總分值在6~23分之間,分數越低發生風險越大。準確有效評估老年患者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重要因素,要動態監測身體各部位皮膚情況和危險因素。

2.2 間歇性解除壓力

這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的首要關鍵的有效措施。翻身可避免床單表面逆行阻力與操作者遞增的強行拉力擦傷患者皮膚,翻身的頻次至少為1次/2~4h。為避免皮膚受到摩擦力損傷,要抬起病人身體不得采用拖、拉、扯、拽、推等方式來完成翻身、更衣、換床單等操作。為避免和降低身體下滑骶尾部和足跟部產生剪切力的機會,平臥時抬高床頭的角度宜在5~30°之間,絕對不能在45°以上。應抬高臀部使用便盆,必要時在其上墊軟紙或布墊,便盆應保持完好光滑,使用時應掌握技巧,不得硬塞硬拉,以免增加壓力。病情危重不宜翻身者,應采取減輕受壓部位壓力增加通透性的措施,即在患者肩胛、腰骶、腳跟部墊軟枕,每1~2h更換1次。

2.3 營養護理管理

營養不良既是壓力性損傷發生的危險因素,也是壓力性損傷創面難以愈合的重要因素。為增強機體抵抗力和自制修復能力,應根據患者營養護理評估結果給予合理營養和飲食,一般應給予合適能量、高優質蛋白、高維生素和適量礦物質膳食。

2.4 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護士應為患者及家屬講解降低剪切力和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危害的基本技能,這是預防和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很關鍵。護士要教育患者改變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普及并掌握壓力性損傷預防知識和技能。加強護士心理品質修養,注意避免心理護理“負反饋”現象的發生。

3.臨床護理管理

3.1 和翻身護理

壓力性損傷患者應注意護理,適當可以減輕壓力性損傷表面的壓力,減輕皮膚受損的程度。翻身被認為是解除壓力性損傷表面各中作用力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單人翻身采取三步翻身法,避免增加床單表面逆行阻力和操作者強行拉力,床鋪和患者背部夾角為45°較合適。勤翻身,多護理,重視科學方法。

3.2 高壓氧、碘伏和聯合藥物治療

可提供高壓氧艙吸純氧來改善局部組織缺氧,有助于壓力性損傷愈合,既可以清創,還可以去腐生肌。碘伏為碘與表面活性劑的不定型絡合物。碘伏在溶液中逐漸釋放活性碘,不刺激皮膚,且可長時間保持較強的殺滅細菌、病毒、霉菌和孢子等病原生物的作用,毒性低,但肉芽組織生長期禁用。聯合藥物治療壓力性損傷頭孢曲松鈉的抗菌譜廣,可抑制和殺滅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效力較高,毒性較低,具有較強的組織穿透力。進入組織細胞的氨基酸可參與蛋白質合成代謝,促進壓力性損傷創面愈合。妥布霉素有較好殺菌作用,可減少創面細菌,尤其是對綠膿桿菌。采用黃柏、苦參、黃連、烏梅、石榴皮、訶子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藥可用于治療2期以上壓力性損傷。

3.3 壓力性損傷傷口濕敷

使用保濕敷料的傷口較暴露于空氣中近乎自然愈合的傷口愈合速度明顯加快;減少炎癥反應及痂皮形成;降低感染的危險;減輕疼痛。透明敷貼、水膠體和皮膚保護膜可作為1期壓力性損傷的敷料;藻酸鹽粉、泡沫敷料作為2期壓力性損傷的敷料;外科清創或自溶性清創可用于存在硬痂的3期壓力性損傷,含銀離子、藻酸鹽、水凝膠、泡沫等敷料可用于滲液多、黃色壞死組織覆蓋的4期壓力性損傷。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作用的美寶濕潤燒傷膏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肉芽增生并修復組織,可用于壓力性損傷的治療。1期?毫π運鶘死夏昊頰哂Σ扇〖湎緞越獬?壓力、恢復受壓部位的血液供應等護理管理措施基礎上,每2h用溫水清潔壓瘡表面,用干棉簽均勻涂擦膏劑于皮膚損傷;為促進藥物吸收,2~3min后按摩皮損處并充分暴露30min。2期壓力性損傷老年患者應給予常規護理,清創消毒水皰破裂者后每4h在壓力性損傷面均勻涂擦膏劑后充分暴露30min;滲液多者每4h交替涂擦膏劑和碘伏,在表面上方覆蓋菌敷料暴露直至結痂為止;此期應注意給予合理營養和膳食,多補充優良和優質蛋白,加強全身治療。在全身治療和上述護理措施的同時,應外科清創3期壓力性損傷面,每天2次將表面的壞死組織、膿液應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清潔平整,之后涂擦膏劑,表面覆蓋無菌敷料并暴露或應用紅外線照射15min,直至創面縮小結痂為止。

篇10

1臨床資料

共選擇痤瘡愈后瘢痕患者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齡20~40歲。門診要求美容為目的,痤瘡自愈或治愈一年以上,排除面部痤瘡和痤瘡瘢痕兩種皮損共存的患者,皮損位于面部,主要以額部、面頰部、雙側下頜角為主,均以凹陷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兩種皮損同時發生。

2治療方法

2.1 儀器設備:激光儀器為以色列飛頓公司的lovely-Ⅱ激光工作站,配合點陣式Er:YAG激光治療手具,波長2 940nm,單脈沖,脈寬1.5ms,單脈沖能量100~1 400mJ,微點矩陣光斑81點和49點。

2.2排除標準:①近期接受陽光曝曬;②即將接受陽光曝曬者;③瘢痕體質;④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2.3治療方法:術前清潔面部。凹陷性瘢痕選用點陣式Er:YAG激光治療儀(pixel 2940),以色列飛頓二號的像束鉺激光治療。根據皮損部位選擇眶上、眶下神經局部阻滯麻醉或術前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并密封敷膜表面麻醉。根據患者皮膚厚度,瘢痕的深淺選擇合適的治療參數。凹陷性瘢痕選用微點矩陣光斑49點(7×7),長脈寬1 000ms,能量1 200~1 400mJ,定點垂直掃描4~8個脈沖,與痤瘡相伴隨癥狀毛孔粗大處選用微點矩陣光斑81點(9×9),能量1 000~1 200mJ,定點垂直掃描2~4遍,光斑重疊約10%,治療后皮損處微紅,灼熱感明顯,外用冰袋降溫處理,囑24h之內勿沾水,24h后正常清潔皮膚并使用護膚品,3~5天后結痂自行脫落,勿強行揭痂,口服維生素C和維生素E,術后嚴格防曬,注意做好皮膚保濕護理,3~4周重復治療一次,6次為一個療程;治療雙側下頜角為主的增生性瘢痕,治療前常規消毒皮損處,曲安奈德注射液和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各取0.5ml混勻,根據皮損大小及嚴重程度將藥液注射到瘢痕實體中,應注意避免藥液注入正常組織內,以免造成局部組織萎縮、壞死等,外觀瘢痕會明顯膨隆呈蒼白色,表面呈橘皮樣時停止注射,拔出針頭,徹底壓迫止血,每次藥液總量≤20mg,注射后24h內,避免沾水及涂抹化妝品,3~4周注射一次。

2.4 療效判定及標準[2]:通過目測,觸摸和對比術前、術后的照片及患者自我評定進行療效判定。療效判定分為四級:無效:凹陷性皮損消退<40%,增生性瘢痕無變化,患者不滿意;有效:40%~60%的凹陷性瘢痕皮損得到修復,40%~60%的增生性瘢痕軟化變平,患者欠滿意;顯效:60%~80%的凹陷性瘢痕皮損修復,60%~80%的增生性瘢痕軟化、變平,患者較滿意;治愈:皮損消退在80%以上,增生性瘢痕完全軟化、變平,觸摸軟,患者滿意。總有效率以有效+顯效+治愈計算。

3結果

68例患者中,16例第1次治療后,局部色素沉著或疼痛不能接受,放棄或改用其他治療方案,視為無效。50例經過6次治療后,有效20例,顯效16例,治愈16例,總有效率為76.47%。所有患者無感染及新生瘢痕形成。

4討論

痤瘡患者在治愈或自愈后面部留有瘢痕,較大、較深的膿皰、結節、膿腫愈后留有凹陷性瘢痕;較大、較重、較深的結節、膿腫愈后形成增生性瘢痕[1]。點陣式Er:YAG激光波長是2 940nm,當激光光束直徑調節到數百微米以下時,在一定的能量密度下,激光光束能經過表皮穿透進入真皮,由于該類激光對水的吸收性比較好,因此,在激光經過的部位組織會因為吸收激光能量而產生熱量,這種柱狀的熱能會導致該部位發生柱狀的熱變性區,或者在一定的能量密度下,激光穿透皮膚形成真正的孔徑,無論是熱變性還是真正的孔徑形成,這種損傷均會啟動機體的創傷愈合過程。如果將這些光束排列成點陣狀,那么這種點陣狀熱刺激會均勻啟動皮膚的修復程序,最終包括表皮和真皮在內的全層皮膚發生重塑及重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3]。利用局灶性光熱作用原理在治療痤瘡凹陷性瘢痕方面已取得普遍認可,治療后凹坑變淺,皮膚粗糙明顯改善,是一種利用激光對皮膚進行強刺激而達到治療目的新方法[3]。

增生性瘢痕手術切除簡單、有效,術后面部易留有線狀瘢痕。其他如冷凍、激光等,對瘢痕均有一定的療效,但皮損內激素注射仍作為第一線的治療方法[4]。曲安奈德注射液為長效糖皮質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種藥理作用,局部注射的作用機制是抑制成纖維細胞膠原蛋白的合成,促進成纖維細胞退行性變,內皮細胞損害,減少瘢痕血供,利于膠原酶破壞膠原纖維[5]。曲安奈德注射液為微細顆粒的混懸液,注射到皮損內后緩慢釋放,作用持久,瘢痕軟化,療效可靠。

總之,點陣式Er:YAG激光和皮損內藥物注射聯合治療凹陷性和增生性瘢痕,取得了醫患滿意的美容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虞瑞堯 痤瘡診治彩色圖譜[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08.

[2]吳余樂,燕淑美,歷建鳴,等.高能量脈沖CO2激光修復面部凹陷性痤瘡瘢痕的療效與汽化深度[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5,11(1):25-27.

[3]周展超.皮膚微創治療:激光與光子技術[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20(1):5.

[4]方 方,張國成.協和皮膚外科學[M].北京: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