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基礎范文

時間:2023-10-18 17:2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代文化基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代文化基礎

篇1

關鍵詞:古代文學;課程體系;問題;優化

【中圖分類號】:G423.07【文獻標識碼】:A

古代文學課程是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傳統課程。從長期發展看,雖然古代文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但不能否認的是,由于古代文學課程本身的非功利性,不與學生就業發生直接關聯,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有所下降。不少學校以此為依據,大量縮減古代文學學時。以湖南科技學院新聞傳播系為例,2013年上學期前,《古代文學作品選讀》開設了兩個學期,每學期48學時,但2013年下學期后,古代文學課程縮減至一個學期,每學期32學時。

不僅湖南科技學院如此,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甚至以文科為主的本科院校,古代文學課時也大量減少,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程的合并,大多數院校將原來分開的《古代文學史》和《古代文學作品選》合并為一門課程,而在學時的分配上,卻沒有做相應增加,這實際上導致了古代文學課程的減少;二是授課學時的直接減少,在上個世紀前十年,不少院系古代文學開設在四個學期以上,進入本世紀,大多數本科院校縮減至三個學期。但即使如此,許多學生仍然認為古代文學課程太多,希望進一步縮減。

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要求,不一定會帶來好的教學效果,不少人發現中文系學生不像中文系學生,沒有應具有的文氣。他們進入工作單位后,也開始面臨一系列問題,師范類學生教不好古代文學,文秘類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文采。忽略了中文系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導致了學生參加工作后后勁不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矛盾,一方面學生對古代文學學習興趣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古代文學課程改革,其實也就是要解決這一矛盾。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不少學校開始對古代文學課程進行了改革,改革的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其中,復旦大學古代文學課程改革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果,現簡單介紹如下:復旦大學目前從事古代文獻或文獻學研究的教師有22人,《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基礎課開課三個學期,合計118學時,6學分。復旦大學古代文學學科在海內外享有崇高聲譽,但在基礎課程的開設上,似乎名不副實。實際上并非如此,它除了基礎課外,還開設了大量與古代文學或文化相關的選修課程,主要有:《唐代政治與文學》《中國文學史料學》《文化新詩學》《屈原與世界文化》《中國古代游俠文化與文學》《商人與文學》《中國古典傳記文學研究》《古代文學批評方法論》《中國古典美學》等,另有《東亞古代文學關系史》《東亞漢文學史》《女性文學研究》《中外文學比較研究》等選修課程與古代文學緊密相關。這樣的改革,無疑極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學有所專、學有所長、學有所好。

南京大學也是如此,在開設四學期《中國古代文學》之上,又開設了《古代文化史專題研究》《校讎學》《近代學者治學方法》《唐宋筆記研究》《石刻文獻學》《佛道二藏文獻研究》《辭賦研究》《詩經研究》《楚辭研究》《史記研究》《文選研究》《文心雕龍研究》《杜詩研究》等。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也開設了四個學期,另外還開設了《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先秦韻文研究》《漢賦研究》《研究》《六朝詩歌研究》《陶淵明研究》《宮體詩研究》《唐詩傳播研究》《明清小說研究》《古典文學學術史》等。這兩個學校在開設《古代文學》時,同時開設相關選修課程,做到基礎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極大加深了學生對所授課程的理解。湖南師范大學則把《文獻學》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結合起來,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這些高校古代文學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對于我校中文專業古代文學課程的設置具有一定借鑒和啟發作用。湖南科技學院古代文學學科有教師16人,學科建設分四個方向,即先秦漢魏與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學與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學與周敦頤研究及明清文學與瀟湘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基礎課程,開設了五個學期,除此之外,還開設了專業任選課《中國古代詩詞專題》《柳宗元研究》《研究》《民間文學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古代散文專題》等課程。古代文學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與一些重點院校的中文專業相比,本校古代文學課程設置還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課程的設置與地域文化結合不緊密。湖南科技學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所處地永州地方文化豐富多彩。古代文學學科建設的四個方向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從研究層面看,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頤研究、瀟湘文學研究在省內乃至國內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然而課程的設置卻處于滯后狀態。除開設了《柳宗元研究》外,其他與地方文化結合緊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能與《中國古代文學》相互補充的課程卻沒有開設,古代文學的地域特征得不到彰顯。

其次,課程重復開設現象嚴重。《中國古代文學》在本校開設了五個學期,每個學期48學時,合計240學時。這一學時量,是復旦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的2倍多、南京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1.7倍,《中國古代詩詞專題》《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古代散文專題》等課程雖在這些學校有所開設,但由于他們基礎課學時較少,開設這些,是對基礎課程的一個有益補充。但我校基礎課學時充足,所授內容與選修課程重復嚴重,如《詩經》《紅樓夢》等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都作了重點講授,再開選修課程,學生受益不大,故學生在選修課程時,開設的課程學生選課率不高。

再次,應開設的一些課程沒有開設。由于師資的缺乏或其他原因,一些基礎課程講授較少,而目前國內研究已經成熟的一些課程得不到開設。如文獻學在許多重點本科院校中已經形成了一門獨立學科,有專門的教師隊伍,但在本校,文獻學不僅沒有成為獨立的學科,甚至連課程也沒開設,結果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寫作論文時所引文獻錯誤百出,對于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思維條理是否縝密也有重大影響。

針對本校古代文學課程設置存在的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加強與本土文化緊密相關的課程建設,對于已具備開設條件而未開設的的課程,應及早開設。就本校中文專業而言,《舜文化研究》《周敦頤研究》都已具備了開設的條件。《瀟湘文學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稍顯薄弱,但也可以以教促研,只要有老師愿意開設,就應及早開設。這些課程的內容,基礎課程涉及較少,又與永州本土文化緊密結合,可以把理論授課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培養學生較好適應永州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是對基礎課程的一個有益補充。

二、調整已有課程機構,優化課程設置。對于選修課與基礎課重復嚴重的現象,可以采取兩種辦法進行調整。或者縮減基礎課學時或學年,或者減去與基礎課重復嚴重的必修課。這樣,既能為學生節約大量的時間以選修其他課程,又能有效避免因授課內容重復而導致學生選課率不高的現象,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優化課程設置時,要注意師范方向和文秘方向的差別,這不僅要體現在專業限選課上,同時也要體現在基礎課的授課上,要適當把握好不同方向的學生在史集作品的講授上時間分配的不同,從而有效培養出具有不同技能的不同方向的學生。

三、增開專業選修或必修的課程,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一些與古代文學學科關系緊密,與《古代文學》相互補充的課程,如果在師資力量具備或可以具備的條件下應及早開設。如《文獻學》《校讎學》等在條件成熟時應及早增設。另外,基礎課程較少涉及,但在國內已經成熟的課程可以增設。如《老莊哲學研究》《文選研究》《文心雕龍研究》《敦煌文獻研究》《歷記小說研究》《禁毀小說研究》《域外漢文學研究》等都是可以增設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將極大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總的看來,古代文學課程改革是一項艱巨而又必需的任務。改革過程中,也許會觸動少數人暫得的利益,但從長遠的目光看,改革不僅會給學生帶來益處,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且對于教師科研的轉向和重新定位也具重大意義。

篇2

關鍵詞:圖徽;起源;標志設計;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是信息飛躍發展的時代,多元化發展必將是現代標志設計風格在信息時代的趨勢所在,探秘二維平面空間轉三維立體空間的神奇魅力;追尋從正形到負形之間陰陽互生的效果。實實虛虛,動靜結合,以積極活潑的姿態向著充滿生機自然的個性化、人性化方向以及高度民族性的國際化方向發展。而在現今,現代標志設計的風格更趨向于唯美主義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在西方又出現了把懷舊及與眾不同做為基礎概念的新的平面設計流派,著重強調了歷史因素在平面設計中體現的一種新的平面設計流派。中國古老的象形文字、龍風紋、盤長等等全部都是中華古文化留下來的歷史見證,并且這燦爛的文化精神已經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融入到中國人的骨髓里,我國古代圖徽的美學價值就有許多方面值得借鑒。

一、標志的起源及現狀

“語言方便了人類的交流、溝通,圖形、文字等視覺圖案方便了人類的記錄、篆刻,最初的標志和文字都是由原始符號――圖徽發展形成的,人類最原始的標志圖形就是圖徽,作為部落所信奉和崇拜的圖徽,通常被雕刻在墻上或柱子上,作為來區別群居部落的標志。”這種用于部落之間的圖徽在后來經過不斷的演變,最終成為城堡標記、家族標記,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至高無上的標志――國旗和國徽。

隨著社會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眼界的開闊,人們對標志設計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我們現在所處的正是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多元化發展必將是現代標志設計風格在信息時代的趨勢所在,而在現今,現代標志設計的風格更趨向于唯美主義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在西方又出現了把懷舊及與眾不同做為基礎概念的新的平面設計流派,著重強調了歷史因素在平面設計中體現的一種新的平面設計理念。中國的古文化背景成就了其特有的、無與倫比的圖徽形式,它們內容豐富、寓意雋永。國際設計風格的革新推近了中國圖徽文化走向世界舞臺,雖然現代標志設計在中國成熟得比較晚,但是我們有著絕對的先天條件,那是國際主義設計所無法滿足與超越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地積極正確地去運用與發展它們,體現出我國圖徽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標志之林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二、中國古代圖徽與現代標志設計

1.中國古代圖徽的內涵與特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圖徽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更加的寓意雋永,綻放出炫目的光彩。它不但內涵豐富,形式紛繁,而且寓意深邃。在對其進行研究的同時,我們不僅僅是研究圖徽的外形,更是要挖掘出蘊含著的內在民族文化精神,這對于我們從根本上了解、運用、繼承本民族傳統圖徽,進而來發展具有民族時代特色的現代標志設計流派具有深遠的意義。

民族傳統圖徽紋樣被作為事物的具體形態所表現出來的樣式各式各樣,其中包括壁畫、年畫、剪紙、織繡等等。古代傳統圖徽紋樣被文化精神支配著,反過來,傳統文化精神又在圖徽紋樣中得到了體驗。最具代表的就是中華民族象征性符號――龍和風,龍鳳紋樣形式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無邊的想象力造就而成的,在真實世界里不存在的虛擬物象,是中國古文化最直接的表達。但是它的圖徽符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卻是最普遍遇見,運用是最廣泛最經典的,也是最具歸屬感和民族特性的圖徽樣式;第二種紋樣的表現就是以動植物所表現出來的優秀性格和特征為寓意的樣式。像老虎高大兇猛,就用來表鎮宅;牡丹花端莊高雅,就用來寓意富貴;琴棋書畫為高雅之物,就用來表修養和知識;第三種紋樣就是以為基礎的樣式,一座寺院所涉及建筑、壁畫、雕刻等就是圖徽藝術的集大成,藝術的輝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宗教的發展造就的。

2.中國古代圖徽對現代標志設計發展的啟迪

中國古代圖徽的根基在民間,先民創造出來的圖徽,他們注重的就是它所呈現出來的是否完整和它所帶來的裝飾效果,也關注它們形與形之間的共性與可穿插關系。太極紋樣的圖徽是中國吉祥符號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圖形。圖徽紋樣是由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俗稱陰陽魚,形象地表達了陰陽互換,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哲理。先不說它的寓意深刻,單從圖徽的設計的巧妙性來說,成功地運用了圖底轉換對比強烈卻又融匯合一。這些圖徽就是采用的共用形的方法,這一方法對現代標志設計有極大的啟迪。2001年聯合國就選定中國傳統太極圖來作為當年在南非舉行的反對種族歧視世界大會的會徽。設計師在對太極圖徽進行藝術加工時,將黑白兩色的陰陽兩極增加了不同層次的灰色作為過渡。畫面飽滿,色彩融合,象征著各個民族雖然存在著文化、種族上的差異,但在這個世界里卻能相互之間包容理解、和平相處,與大會主題完美地嵌和在一起。這個標志不僅讓中國文化走向了世界,更是把中國一貫主張的和平共處的原則和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傳播。這個標志的設計就是從原始太極圖中得到的啟發。

傳統圖徽與現代標志設計的結合,不僅僅是照搬圖徽的樣式,關鍵是要挖掘出古代圖徽中能被現代標志設計運用的可能性,現代標志設計運用古代圖徽的造型元素作為創作的基礎,再運用圖形構成的形成規律和創意性思維規律重新整合成新的圖形,以此來達到一種傳統與現代融合默契的關系。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在對美好的人事物上面都是同樣的心神往之,古代圖徽內在的吉祥寓義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常常被體現出來,為現代標志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元素與符號。所以,將已經深入人心的古代圖徽之“意”,靈活應用到現代標志的創作中來,完全能夠創造出更加符合當代潮流具有時代精神的作品。

3.中國古代圖徽對現代標志設計的影響

中國古代圖徽是歷史長期積淀下的文明基礎,是歷史造就的人文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現代人的思考能力、生活和創作,也影響了社會和歷史的發展。圖徽文化對現代標志設計有著積極的影響,設計師們運用圖徽符號與元素來設計現代標志,通過圖徽文化來傳達標志內在的含義與信息。

古代圖徽應用到現代標志設計中,正好滿足了歷史因素在平面設計中體現的一種新的平面設計風格與現代標志設計所提倡的人文化觀念。強大的可認知性和表現性是標志固有的特征。此外,標志還是具有高度概括性、有寓意的象征符號。以符號為外觀,把情感作為內涵。標志設計尋求著能使兩者完美結合的中介,而文化心理就是標志設計的媒介。所以,古代圖徽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更是外觀與情感的中介文化。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分量更是無法估量的。并且同時為現代標志創作提供了絕對豐富的視覺元素與外在符號,更深化了設計理念,是現代標志設計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古代圖徽內在的文化內涵與外在的整合性和裝飾性,必將現代標志設計推向一個全新的天地,現代標志設計不再是國際化與美國化,民族化的現代標志設計將會順勢而下,勢如破竹。

三、在中國古代圖徽基礎上的現代標志設計的創作

由于現代標志設計的風格更趨向于唯美主義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在西方又出現了把懷舊及與眾不同做為基礎概念的新的平面設計流派,著重強調了歷史因素在平面設計中體現的新的平面設計流派。為了適應市場對平面設計的要求,涌現出了一大批設計家們,在對中國古代圖徽“形”與“意”的研究了解下,在中國古代圖徽基礎上創作出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文化精神的現代標志設計。下面就列舉一些在中國古代圖徽基礎上的現代標志設計的創作。

王府飯店世界聞名,以地為名,位處北京王府井,是北京城形象的權威象征,其王府飯店的標志更是要新穎獨到。北京王府井在清朝時期只有皇家官宦們才能居住在這里,是權利的絕對集中地。飯店的建筑外形也是沿用了清朝時期的設計原理,具有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之美,店徽在設計之時就考慮到這一點了。所以設計師以中國“方勝盤長”的傳統紋樣作為此次標志設計的理論基礎,又由于飯店的建筑墻面上的裝飾就是正方形圖案,因此設計師采用經過了變化組合成水平垂直的直線構成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經緯線條有秩序地相互銜接著。表現出王府飯店作為一家高級飯店的服務宗旨:嚴格的規范性管理,高水平的優質服務,熱情地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店徽特別突出的在中心部位設一“王”字,它既是王府飯店的頭字,又寓意著該飯店在北京城的絕對地位以及在同行業中的權威性。

總之,中國古代圖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標志設計領域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巨大,我國獨特的歷史背景造就了豐富的圖徽紋樣,更對現代標志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理念,當然中國傳統圖徽的藝術發展始于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一些傳統圖徽也存在著落后、迷信的糟粕成分,要將傳統圖徽藝術運用到現代標志設計中,就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在理解傳統圖案的“形”“意”的基礎之上,取其精華,去除糟粕,要使其民族性、傳統性的一面得以弘揚光大。雖然現代標志設計在我國發展、成熟得比較晚,但是我們有著絕對的先天條件,那是國際主義設計所無法滿足與超越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地積極正確地去運用與發展它們,體現出我國圖徽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標志之林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鄭銀河鄭荔冰(著),吉祥系列紋樣,福建美術出版社,2005年8月.

[2]倪建林(著),裝飾之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3]李典(著),中國傳統吉祥圖典,京華出版社2006年1月.

[4]王亞非(著),標志設計,吉林美術出版社,2006年10月.

[5]周海清,胡嬪(著),現代標志設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3月.

篇3

戲曲文學在國際國內都因戲曲藝術的獨特表演形式而備受關注,也不斷得到學術界的闡釋,形成了相對厚實的學術積淀,成為我們提出“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研究”的學理基礎,并對我們開展這一問題的討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在西方,戲曲文學起源早,影響深,并且對西方哲學、文學、繪畫以及當代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受到西方社會的普遍認可,特別是隨著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化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加速,使得文化全球化及其應對成為西方學術界關注的一個話題,像斯坦利•霍夫曼的《全球化的沖突》、約翰•湯姆林森的《全球化與文化》等論著,讓我們聯想到從本土文化藝術研究可以獲得應對外來文化入侵的應對策略。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鄧啟耀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鳩山弘一教授和柳生次郎教授、韓國李夏成博士等更是在較早些時期便對云南戲曲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先后到昆明、大理、楚雄等地進行考察,對云南戲曲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本尼迪克特的《與月》、馬丁•艾斯林的《戲劇剖析》、萊辛的《漢堡劇評》、魯道夫•阿恩海姆的《藝術與視知覺》、烏格里諾維奇的《藝術與宗教》等對我們關注和討論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相關問題提供了全球化的這一全新的視角和間接材料。

在我國,戲曲與詩歌、散文、小說一起并列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學樣式,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東方化的審美取向和綜合眾多藝術樣式的表現手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自20世紀初期王國維的《宋元戲曲考》開啟了古代戲曲文學的研究以來,經過一個多世紀幾代學人的努力,《中國戲劇史》《元曲家考略》《南戲拾遺》《古劇說匯》等著作,無論是在劇目整理、作家考辨、戲曲史等基礎研究方面,還是在社會學、民俗學、語言學、文化學、藝術發生學等深層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戲曲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戲曲志•云南卷》對云南的戲曲歷史以歷史性觀點作了梳理,列舉了云南戲曲史上的重要事件,流行劇種等,是一部較為翔實的對戲曲藝術進行整理的著作;《云南地方戲曲劇種史料匯編》系列叢書按劇種、劇目、音樂、藝人等系統,分別對云南地方戲曲中24個劇種的形成和發展史況以及音樂特色等作了詳略得當的介紹;李安志、徐志強等主編的《西南文化史》把云南戲曲史作為其文化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著重介紹了元代昆明水滸戲、明代關索戲、少數民族雜劇作家作品,但該書并未以云南戲曲為主要研究對象;王勝華的《云南民族戲劇論》,從民族文化的自我傳習、保護與發展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此外,尚有對某些具體的劇種,如白劇、傣劇等戲曲作品、流派群體的研究著作、論文等,這些研究成果構成了我們深入研究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顯然我們從以上對國際國內研究現狀的梳理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學者在研究中更為關注的是作為一種表演藝術的戲曲,從其劇種、劇本、表演及傳承等方面有所研究,但忽視了從文學樣式的角度探討其文本文化、文本創作、文本發展歷程及其與地方、民族的關聯。

討論分析

從目前來看,在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研究中,研究范圍狹窄和文獻資料不足這兩大問題嚴重困擾云南戲曲文學研究的深入。盡管我們在整個戲曲研究層面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由于云南地處邊陲,相對于發達的中原文化而言,云南的文化則顯得封閉和落后,廣大研究者在云南戲曲文學研究中很難找到切實可靠的研究資料,缺乏可以示范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導致文學研究與民族文化研究處于一種脫節的狀態。故而關于云南戲曲文學研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亟待提高。所以從長遠看,選取云南戲曲文學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為視點,有利于從內涵方面和外延兩方面促進云南戲曲文學在云南經濟文化建設中趨向能力發展的均衡、公平,促進云南戲曲文學在云南文化建設及教學科研中的實效性。開展“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研究”應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重在對云南古代戲曲孕育、形成、發展的系列問題進行探討,通過文化和比較的方法,針對云南戲曲文學研究中的缺漏與不足以及云南地處邊陲、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等現實,結合西部大開發及橋頭堡建設戰略的實施,選取文學研究中地域與民族文化特征為切入點,通過對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的系統研究,解剖各個時期、不同民族的作品,分析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發生的一般現象、基本條件、規律與特點,著重闡釋云南戲曲文學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探索云南戲曲文學發展與經濟文化發展的一般性規律,反映云南本土文化的發掘與構建、旅游文化的開發與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與出路,為云南戲曲文學的研究與地方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經驗,為地方文化教材開發與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具體來說應主要關注以下內容:

一是關注云南古代戲曲作家與作品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文化傳統的重建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這是非常細致的事情,短時間內不容易見成效。”[2]111在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發展中,從公元前3世紀楚人莊蹻率兵入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開始,直到魏晉南北朝,云南的戲曲藝術活動見諸典籍多是“征巫鬼,好祖盟”的巫術禮儀活動。公元738年,唐冊封南詔首領皮羅閣為云南王,唐賜南詔胡部、龜茲音聲各一部,794年南詔遣使到長安演奏《夷中歌曲》和《南詔奉圣樂》以及1116年大理國隨使藝人到宋朝表演“五花爨弄”,是云南與中原進行戲曲表演藝術活動交流及云南早期戲曲活動的痕跡。此后,在中原戲曲發展的繁盛時期,歷史文獻中卻沒有關于云南戲曲活動的記載,只有一些詩句中提到了儺舞和梁王府蓄養的優伶,即便在后期云南戲曲逐漸繁盛并奠定了“滇劇”的地位,但作為文獻研究的云南古代戲曲仍然顯得十分單薄。因而,作為戲曲文學研究的根本性內容的云南古代戲曲作家與作品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只有通過對云南古代戲曲作家與作品的梳理,我們才能進一步厘清戲曲文學發展線索,重建云南古代戲曲文學體系。具體來說要重視對云南戲曲文學的歷史沿革及發展變化分析,重視對云南古代戲曲作家梳理與分析,重視云南古代戲曲作品與同時期中原文化的淵源及比對,重視對云南古代戲曲不同劇種作品的歸納與整理及其深入分析。

二是關注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中區域文化產業只有以本民族的、本土的、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的東西才能吸引世界注意并且推向全球。”[3]33在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的發展歷程中,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到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后,軍隊及大量移民進入云南,加之在云南大規模開礦后帶來的經濟繁榮,各種戲曲聲腔也紛紛傳入。清初,一方面省外各種聲腔、戲班繼續進入云南;另一方面,云南的戲班和藝人劉二官等也出外演出,出現了著名的祥泰班,雷家班等,他們熔合石牌、楚腔、秦腔等聲腔表演藝術并使之地方化,形成了滇劇三大聲腔中襄陽、二簧兩種,至此之后云南戲曲文學得到逐步豐富,為“滇劇”的形成繁榮奠定基礎。可以說,每一種文化藝術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地域環境中,都具有地方性特征。云南古代戲曲文學在發展過程中既有對外來戲曲藝術的接受也有對地方文化傳統的繼承。因而,研究云南古代戲曲文學就不能忽視對其植根的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具體來說要關注對云南古代戲曲文學地域分類的調查與分析、關注對云南古代戲曲文學地域性特征分析、關注云南古代戲曲劇種的空間分布、關注外來文化對本地文化影響的地區、時間差異、關注對云南古代戲曲文學地域性特征的現代啟示的研究。

三是關注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云南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這也是云南這一區域范圍內最為傳統、最為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在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發展歷程中,正如民間的社火觀燈活動漸趨與云南民族民間原有的“祭土主”“祭本主”風俗融合而成為祭祀性的花燈歌舞活動并演出《瞎子觀燈》《包二回門》等劇目一樣,地方原生性的民族民間傳統祭祀儀式、節日禮儀、民族歌舞等在一定程度上與云南古代戲曲走向了融合。特別是在康熙道光年間,出現了一批“民家曲以民家語為之”、“靜夜華燈演苗戲”的白劇、苗劇等少數民族戲曲表演樣式;以“哎咿呀”腔流傳的壯劇;把《封神演義》譯成傣語演出的傣劇;從語言到音樂等都彝族化的彝劇花燈《打花鼓》等,標志著白劇、苗戲等少數民族戲曲的出現。到咸豐同治年間,更有張銘齋等在杜文秀帥府演出了《二進宮》《絕纓會》《取高平》,這三部劇在滇劇中分屬“胡琴”“襄陽”“絲弦”三個聲腔的劇目,這既說明滇劇聲腔的成熟,也說明云南民族文化與戲曲文學發展的結盟。我們始終堅信“民族藝術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深受民族文化的浸染,作為一種符號它表現了民族文化的內涵。因此,要了解每個民族的藝術,首先就要了解它的文化。”[4]13故而,探索云南戲曲文學發展與云南民族文化建設、旅游文化開發與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與出路,必須深入挖掘置身民族文化海洋的云南戲曲文學的民族文化特征,特別是要加強對云南古代少數民族戲曲文學作品的分類與梳理、少數民族戲曲文學對主流文學的繼承與發展、少數民族戲曲文學作家的身份認同及創作研究、對云南古代戲曲文學的民族性特征分析、對云南古代戲曲文學民族性特征現代啟示的討論。

四是關注少數民族特色劇種劇目的研究。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邊疆省份,有漢、彝、白、拉祜、哈尼、壯、傣、納西、傈僳、佤、回、瑤、苗、藏等26個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滇劇、傣劇、白劇、彝劇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劇種,它們和川劇、評劇、京劇等外來劇種共同構成了云南的戲曲系統。但各民族劇種的發展是不均衡的,造成這種不均衡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地域、文化、民族特性外,長期以來我們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學術界重視和研究程度不夠。另外,從現有劇目資料來看,不管是彝劇、云南壯劇,還是白劇、傣劇等都和中原戲曲劇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我們缺少細致的分析和整理,對其繼承和發展關系的討論不甚了了。再次,我們在討論戲曲文學民族性時,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研究不夠,導致在翻譯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甚至舛誤。尤其是古代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作品的翻譯整理工作,幾乎沒有突破和進展。

篇4

1、文化全球化的時空維度,文化全球化的時空維度有三個要素:即促使文化全球化的主體(個人或單位)、符號(全球文化傳播、交流)、實物(全球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載體)。三要素只有通過跨民族、跨國界的流動,或者說三要素通過運動的方式,以運動(文化全球交流、傳播)所占據的時間和空間(文化全球交流和傳播所覆蓋的空間),構成現實的文化全球化的時空維度。 在交通工具和電信技術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文化傳播、交流的廣度、強度都較弱。中國古代的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以及西方傳教士所做的文化傳播和交流工作,雖然也是跨州和國界的文化活動,但它不能實現同步,同時態的效應,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只是隨著電信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文化傳播、交流的工具已隨著無形符號;以電子脈沖或數字化傳播的方式,在全球時空實現同時、同步向各州、各國傳播的效應。在這個意義上,文化全球化不可能發生在電子和通信技術不發達的古代。

2、文化全球化的組織維度,文化全球化的現實過程很復雜。文化跨州、跨國界的傳播和交流,不一定就能在文化信息、文化模式所到的州、國家產生積極的響應,有的文化模式產生可持續的變革性的影響,有的文化模式則得不到響應。文化信息、文化模式要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產生影響,要受該地區、該國家接受文化信息、文化模式所具有的文化基礎設施、文化制度的影響和制約。換言之,文化的嵌入(embedded)程度,與該地區、該國家的基礎設施、文化制度能接受、容納跨州和國家的文化信息、文化模式密切相關。而這里以文化基礎設施為基礎的文化制度,則是文化全球化的組織維度。 由時空維度和組織維度來觀察文化的全球化,我們可以說,文化全球化的表層是:文化信息、文化價值觀、文化模式跨地區、跨國界、跨州的全球傳播。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曾在區域發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史長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許多古代水利工程仍然得以保存,且在繼續發揮作用。它們全面完整地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區域水利建設的狀況及其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系,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區域自然環境的狀況,揭示了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水利工程建設理念和科技價值。

然而,近幾十年來,隨著現代大規模的水利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加之社會各界甚至是水利行業內普遍缺乏對古代水利工程價值的認知,大量古代水利工程遭到破壞、廢棄,或者被新建工程所取代,且其速度正在加快。加強保護和合理利用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遺產已刻不容緩。

2010年,水利部組織了在用古代水利工程與水利遺產的調查。調查歷時一年半,這是我國首次全國范圍內展開水利文化遺產的調查。目前調查工作基本完成,根據調查結果,我國水利文化遺產類型、數量十分豐富,其中以古代水利工程為多。但是,多數工程經過不斷改造,而仍然保持原有工程形態的古代水利工程占總數不到30%。

調查確認

調查始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完成,歷時一年半,調查范圍為1911年以前興建的水利工程與水利遺產,主要包括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城市水利、園林水利、水運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電工程、供排水工程、海塘工程和水力工程等。其中水力工程是指利用水能的灌溉、糧食加工機械或機具(如水碾、水磨、輪式水車等)。調查以在用的古代水利工程重點,對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影響的水利工程與遺產,其時限可延長至1949年。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工程位置、工程類別、工程主要效益、始建年代、保存和利用現狀、管理部門、存在問題等6個方面。

本次調查首先以省為單位開展函調調查,在此基礎上對影響重大的工程,進行實地調查;針對有明顯缺失的工程與遺產,依據江河水利志等相關資料加以補充。調查確認古代水利工程與水利遺產379處、584項,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

價值認定

古代水利工程與水利遺產類型多樣,按功能可以分為防洪、灌溉、水運、園林等類,按建筑型式可分為攔河壩、溢流壩、渠道、閘門、分水堰、水道制導工程、堤防等。古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生態價值,在區域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華文明史是一部水利文明的歷史,水利的歷史與中華文明史同樣源遠流長。世代居住的人民以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基礎,通過因地制宜的生產實踐活動,創造、發展、管理著許多獨具特色的水利工程系統。這些在本土知識和傳統經驗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古代水利工程巧奪天工,充分反映了人類及其文化多樣性和與自然環境之間深刻關系的演進歷程。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具有豐厚的文化價值,有些領域是現代水利工程尚未超越的,如水權理論、水利管理中的人文內涵。西方現代水權和概念水權的運用在中國古代的水利管理中有很生動的體現。唐代《水部式》作為國家的水利法規,首先對鄭白渠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國家水權的主張,即首先是灌溉需求,其次是水磨、水碾等糧食加工的需求。民間鄉規民約對水權同樣有嚴格的規定,維護了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凡是水利工程得以延續的地區,都有完善的鄉村自治組織。因水利管理和水行政而構成了水與社會及文化之間血濃于水的聯系,產生了相應的文化現象,比如都江堰水神崇拜,也因此誕生出二王廟、伏龍觀、禹王官等美輪美奐的宗教建筑。古代水利的文化價值體現在它延續的歷史時期,與區域民俗、宗教和建筑文化的融合以及相互的影響。

古代水利工程依據區域內河流形態、水文條件而建,隨之而來的是質量較高的景觀環境、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古代水利工程從規劃到建筑,大都體現出與自然的融合,以及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的特點。如無壩引水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建筑形式,其特點就是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點布置工程設施,使之既滿足引水、防洪和通航的需求,又沒有改變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目前,隨著淡水利用接近極限,江河湖泊逐漸枯萎,水環境和水域生態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不斷消失等水危機的全面突現,古代水利工程“人與自然和諧”的規劃和設計理念越來越得到重視。

古代水利工程的水利設施布局巧妙,既具有防旱抗澇、灌溉農田,又有便利生活、美化環境等綜合功能,而且其水利工程的分布,還體現著古代社會一種特殊文化。許多地區因水利工程和水庫的建設而成為著名風景旅游區;有些因水利工程而聞名于世;而有些是以發展水文化而成為旅游熱點;有些更成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復合生態系統及農耕文明與當地民族民俗完美結合。

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我國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遺產的管理長期缺失,主要面臨著困境:

1 適合區域自然特點、河流特性的傳統水利型式瀕臨消失,生態環境、水價值觀和文化形態發生蛻化。

典型的例子是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坎兒井是綠洲特有的傳統水利型式。據新疆坎兒井研究會統計,1950年代前坎兒井的數量約1784條,2003年剩614條,干涸1170條,2009年剩427條。多數坎兒井因綠洲地下水位下降而廢棄,這主要是機井盲目發展和超采失控所致,其代價是天山南麓吐魯番盆地良好的地下水循環機理被破壞,以及由坎兒井灌溉產生的旱區水文化層面的損失,即當地居民對需要大量投入和維護而獲取到水所衍生出來的水的價值觀發生改變,區域水資源公平占有的文化基礎消失。事實證明在干旱地區恢復或部分恢復本土傳統水利型式,對于區域生態環境的修復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

2 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缺乏對古代水利工程針對性的保護,建設性破壞比較突出。

長期以來,古代水利工程沒有像城市歷史街區、古代建筑的保護那樣,納入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社會普遍缺乏文化認知。城市發展中,古代水利工程建設性破壞更為突出。

北京是沒有天然河流流經的城市,水利工程造就了北京的河湖

水系,它經歷了元明清各時期不斷建設而形成,是古都風貌重要的構成。但是在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城市建設中,護城河加蓋的長度超過總長的2/3,通惠河、長河等河道在治理中盲目加寬河道,加高河堤,不僅增加了河道置換水量和蒸發損失,區間雨水不能匯流入河,也使河湖的文化景觀價值遭到了破壞。城區湖泊多數被填埋,城市失去了蓄滯洪水的場所,最近幾年北京逢雨必澇。

3 部分古代水利工程管理權屬不清,長期管理缺失,使工程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況。

目前相當數量的小型水利工程屬于鄉鎮或村管理。由于鄉村土地所有制的改變,基層公共工程管理缺失,使這類水利工程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

例如貴州安順有一批明代屯田時興建的鄉村水利工程,在1978年實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土地所有制變化了,這些小型工程名義屬于鄉鎮水利站管理,不在灌區管理范圍內,事實上等于無人管理。安順地區有500多年歷史的鄉村水利多數失效,只有少數在宗族意志濃厚的鄉村管理維持下來。

4 古代水利工程毀滅性的破壞造成區域生態環境的整體蛻化。

在經濟的大潮沖擊下,最近10年來大規模的采礦、房地產開發、經濟園區建設,使地處城市或風景名勝區的古代水利工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破壞。

山西太原晉祠引泉工程,曾經是太原地區有近千年歷史的水利工程,不僅是晉祠風景名勝的重要組成,更是本區域工農業生產和城鄉供水的基礎設施。但是,大規模的煤礦開采使本區地下水含水層截斷,引泉工程全部失效,晉祠地區的文化景觀、自然環境因此而遭到嚴重破壞。

保護建議

1 完善保護管理體制

設立古代水利工程與水文化遺產管理指導委員會,組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規,成立國家級別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的申報標準和認定程序,建立各級保護管理制度,執行對其保護、管理和利用的監督。

頒布《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保護規劃編制要求》、

《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保護規劃規范》等規范性文件,對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護提出強制性要求:涉及到古代水利工程(范圍可逐步擴大至50年以上的現代工程)的改建、擴建、施工等要有專項規劃、報批手續,按程序審批。

2 完善法律體系

為了推動水利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必須節制盲目開發和非科學活動,懲治破壞行為,將單位及個人的保護責任用法規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建議在已有的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組織制定適于我國國情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保護管理條例》,明確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身份的認定、保護、管理等方面內容。

3 采取多元化的保護手段

根據水利工程及水利遺產的現狀、功能、保護的側重與目的、不同要素的具體情況以及規劃的不同目標和內容,區別對待,分區規劃,多元化保護,分別提出保護方法。

已基本改建成為現代工程,只保留有地理位置、范圍、工程名稱的水利遺存。如秦渠、漢渠、四川通濟堰、新疆林公渠等,對其的保護與利用側重于保護文化價值與歷史符號。

主體結構完好,但有擴建的工程的保護策略是:整體保護,適度開發,永續利用。在保障發揮水利功能的前提下,保護其歷史文化價值。文物保護、工程管理和運用的優先次序為:文物保護與防洪、水資源調配、河道整治、水毀工程修復等工作發生沖突時,水利功能優先。

對基本保留,建筑材料有改變的工程,在保護現有遺產的基礎上,逐步、科學的采用傳統水利材料與構件,適度恢復歷史風貌。

對主體已完全消失,只有遺址存在的工程,以保護歷史、文化價值為主。通過保護其場地或歷史遺存,保留歷史信息,作為水利展陳與科普的實例,結合水文化建設的需要,通過各種標識、展示手段闡釋其價值。

對占地面積較大的遺存或遺址類工程,可適當對其場地進行功能置換和重新利用,通過建遺址公園、風景名勝區等,進行保護性的展示利用。

除工程設施和遺址遺存外,對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護還包括對工程環境的保護,包括水體水域、陸地水岸、山體植被等。對于面積較大的,比如灌區、鄉村水利工程等,可進行規劃分區,確定哪些區域可以進行改造或開發利用,哪些需要進行保護恢復。

篇6

一、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分析在經濟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趨于實用性和多樣性,而作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古代文學面臨著壓縮學時的困境,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對這門課大多是從重點詞、句的解讀的教授,其并沒有注重對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性教學;從教學手段來說,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記相結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學擴招,學生的基礎下降,這就造成了高校學生專業課學習的不合格。簡單枯燥的教學方法也使很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反而追求一些對自己具有實用價值的英語等級考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

2.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隨著大學生價值觀的發展變化,許多大學生都沒有看完四大名著,學生對于古代文學的學習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并不是為了獲得文學修養,學生甚至認為學習古代文學沒有前途,因而對其的學習熱情也不高。這樣的教學顯然不利于學科體系建設,因此對高校古代文學教育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構想與實踐

1.改革教學方法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方法上應該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而將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交叉融合,優化組合教學方法。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復雜且涉及面廣,這也就要求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具有文學基本功。比如要求學生誦讀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韻美,體會作家的風格特征。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古代文學課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還是存在著信息獲取量小的特點,沒有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使古代文學的學習成為死記硬背,為了避免這樣的后果,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介入,這樣能夠從視覺、聽覺和觸覺各個方面使學生進行信息接收,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改革教學模式現階段,古代文學課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鴨式教學方法,但是古代文學課程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記幾首詩詞這么簡單,古代文學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具有古代文學素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所有的關系都是圍繞此而展開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古代文學改革思維模式下,應該改變傳統的師生不平等地位,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現在高校的古代文學課堂都是采用論文和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的方式無疑讓學生在死記硬背的樊籠里不能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實現自己的主體性價值觀,未來改革的古代文學課程應該開設專題討論評分制,以某一個課題作為討論對象,以此來評判學生的古代文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的主體性。

3.改革古代文學的培養目的古代文學是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而存在的,而這就需要通過重新確定教學目標,通過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教師在課前指定學生搜集資料、閱讀篇目,在課堂上不采用講授法,而是采用討論法進行,并對一些問題進行現實結合教學法,引起學生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4.改革課程設置古代文學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對其的學習并不能由其單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漢語課程以及現代漢語課程做支撐,因此學校應該在開設古代文學課程的同時開設語言類課程,特別是古代漢語課程,這樣學生的學習就形成了一個網絡體系。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設置文化類課程選修課,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選擇性地儲備中國的文化、語言、社會、思想知識,文學和文化其實質是相通的學科。

篇7

任何哲學思想都產生于一定時期的經濟基礎,并隨著一定時期和階段的經濟、政治、自然科學發展水平的發展而不斷得到發展。中國的“天人之辯”思想即產生于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的基礎之上在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古人看到閃電會非常的害怕,他們認為是不祥之兆。每當下雨的時候,人們總以為是老天爺傷心了,古人總是把一些自然現象歸結為他們的封建思想內的一種上天的旨意而不是了解自然后的科學解釋。中國古代對于農業的重?,引起了中國古代哲人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的不懈的探討,因而“天人之辯”是中國古代爭論最多、持續最長的核心論題之一。我們在理解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天人之辯”思想內涵之時,必須要結合這一時期特點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相關社會背景。比如出現日食時,人們會認為君主有危險,如果正巧趕上君主出現疾病或者國家不順利,他們恰巧作為這種自認為的思想去解釋這一現象。君主李世民當政期間,出現蝗災,他會歸于自己的罪過而痛哭流涕,俘獲民心。其實這只是君主為了安定民心的一種策略,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天人之辯”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礎的,當時認為的愚昧無知正是為天人之辯這種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二、 中國古代“天人之辯”思想發展脈絡

據查閱資料和文獻我們可以了解到,夏商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農業生產技術手段落后,這一時期的自然環境對于農業生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這一時期的“天人之辯”主要表現為人對于天絕對的依附關系,并提出了“天命”的觀點。以我的理解,天命有認命,屈服于上天的意味。人們總是把一些自然現象歸為上天的旨意,聽天由命,其實我認為這里有一些消極的思想在里面。人們總是認為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安排。如夏商統治者的“天命天罰”思想,即夏商統治者將自己神話為上天的子孫,并承接“天命”對臣民實行統治,如臣民違反其統治,即被視為違抗天命,理應得到上天的懲罰,這一思想是這一時期“天人之辯”的集中體現。

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出現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個學派的觀點的相互碰撞促使這一時期的“天人之辯”思想的繁榮和發展。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開始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正統思想。同時在天人關系這一問題上,也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新的神學天命論。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的“天人之辯”中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哲學路線,即以孔孟、董仲舒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天命觀和以荀子、王充為代表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這兩條路線構成了中國古代關于天人關系諸種學說的核心和基礎。

三、 中國古代“天人之辯”的當代價值

中國古代哲人在天人關系上的爭辯,蘊含著豐富的當代意義。具體表現在:

道家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身和諧相處,這對于糾正當代那種把人與自然截然對立起來,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一味向自然開戰的錯誤觀點,不但具有理論意義更具有實踐意義。

篇8

關鍵詞:審美文化;古代舞蹈;楚舞;藝術特色;歷史底蘊

楚舞藝術發展;歷史悠久,在先秦文化研究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楚舞文化內容豐富,其舞風、情感表達、舞姿等,對于后世舞蹈相關內容的表達具有較大的價值。所謂的楚舞,是指楚地之舞,融合了土著蠻夷文化及中原史官文化,在保持南國巫風狀態的同時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性浪漫舞蹈文化,表現過程中具體激越古樸的巫風色彩。同時,楚舞藝術在歷史長河沉淀的過程中形成了兼容性與良好性的機制,打破了傳統僵化禮制的束縛,是我國古代舞蹈史上的奇跡,推動了后世舞蹈的快速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楚舞文化內涵及藝術特色,需要從審美文化視角進行必要地探討。

1 楚舞的舞蹈形式分析

楚舞在我國音樂舞蹈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南方巫風及史官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由于這種舞蹈的表現形式具體鮮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楚舞也可稱為楚越舞。楚舞的藝術氣息濃厚,表現形式多樣,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容,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需要對楚舞的舞蹈形式有著必要的了解。同時,結合楚舞的發展史,可知其表現形式多樣,能夠通過不同的舞蹈隊地方文化進行有效的表達,促進舞者情感交流的同時也體現了楚舞濃厚的歷史底蘊。楚舞的舞蹈形式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鮮明地方特色的巫舞。通過對楚舞藝術的深入分析,發現其中的巫舞表現過程中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巫舞本質上是一種原始性的舞蹈,反映了當時某些區域人們的生活狀態,是他們情感的有效表達。結合巫舞的表演性質,可知其可分為:民間巫舞與宮廷巫舞。其中,民間巫舞主要的作用是為了祭祀鬼神,在楚辭的《九歌》中具有一定的描述;宮廷巫舞主要是為了取悅宮廷中的上層階級。像《招魂》中所描繪的場景,便為宮廷巫舞。第二,長袖舞蹈。這種舞蹈是指表演者身穿長袖舞服,通過手袖舞蹈的方式進行表演。像《大招》中描繪的“小腰秀頸,長袖拂面”的舞蹈,即為L袖舞蹈。結合古代楚地文化的相關研究資料,可知細腰寬袖的舞服在楚地甚為流行,為長袖舞蹈的誕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第三,建鼓舞。在對這種楚舞形式研究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出土的相關文物進行研究的。這種舞蹈作為一種宮廷舞蹈,表演過程中需要舞者與打手鼓的人共同配合,從而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漢代對于建鼓舞有了一定的繼承,對后世音樂舞蹈學有一定的影響。第四,七盤舞。這種舞蹈主要是指舞者表演過程中通過六個盤子形狀的樂器及一個足鼓的共同配合,以跳躍打擊盤鼓的方式進行表演,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

2 楚舞發展過程中的相關特征

結合楚舞的發展流程及楚舞藝術內涵,可知這種舞蹈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一定的特征。這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歌舞相互融合,相合為歌。楚舞融合了南方蠻夷文化及華夏文化,是對原始舞蹈的繼承。從屈原的《九歌》、宋代朱熹的《楚辭集注》等史料中可以了解到楚舞具體歌舞相合融合的特點。同時,由于楚舞對古代楚地民間祭祀文化及宮廷文化有著深刻地體現,客觀地反映了其具有相合為歌的特點;第二,八音和鳴、體制恢宏。通過對不同樂器的選取及配合使用,增強了楚舞的美感。結合相關的古籍史料,可知楚舞的表現形式與鐘、鼓、瑟、笙、箏等樂器有關,從而使后人能夠通過楚舞感受到一種氣勢宏大的舞蹈場景;第三,舞風純樸,輕盈飄逸。楚舞在不同形式的表現過程中對于巫術及祭祀文化有著良好的反映。各種史料記載了古代楚地巫風昌熾的相關內容,結合已出土的文物,可知楚舞作為一種巫師與神靈交流的重要形式,其舞風純樸,各種動作輕盈飄逸,美學價值高。

3 基于審美文化視角的楚舞藝術特色

由于楚舞結合了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這種舞蹈本質上是一種多文化相互融合的舞蹈。通過對出土文物、古籍史料及民間遺存藝術的了解與分析,可知楚舞具有明顯的美學價值,其藝術特色突出。因此,需要加強對基于審美文化視角的楚舞藝術特色進行深入的研究。

3.1 古拙質樸舞風的藝術性

古代楚地文化是在原商周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逐漸地融合了南方的蠻夷文化。而作為古代楚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楚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各種舞蹈形式,逐漸形成了古拙質樸的舞風,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沖各種史料來看,楚民族對各種外來文化持包容性的態度,促使楚舞形成過程中具有兼容性的特點。這種標新立異、兼容創新的方式,為楚舞形成過程中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促使楚舞的影響范圍不斷地擴大。注重楚舞古拙質樸舞風的藝術性研究,應結合審美視角下楚文化的發展流程,深入理解古楚地江漢土著文化內容。所謂的江漢土著文化是指兩周以前的長江中下游江漢楚蠻之地的各種文化,與我們的祖先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密切相關。像“搏拊琴瑟以詠”、“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舞”等,都體現了原始性的舞蹈藝術,具有較大的美學價值。為后期楚舞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原始社會的人們集中在篝火旁載歌載舞,并在身上佩戴象征族文化的圖騰配飾,在空曠的大地上響徹著鼓聲,并伴隨有陶哨、骨笛等樂器的聲音,形成了一種韻律感突出的原始舞蹈。同時,原始社會的人們通過敲打樂器、無拘無束跳動的方式,傳達著自身的情感信息,毫無掩飾地表達著自己的真性情,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楚舞文化,增強了楚舞發展過程中的藝術效果。除此之外,原始舞蹈的表現方式情感色彩突出,是舞者精神的寄托,在不同形式的表現過程中具體古樸飄逸的藝術美感,對楚舞藝術特性的突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像《詩經》的某些篇章中描繪的舞蹈場景,體現了一種原始性的生命情調,其表現形式具體強烈的感彩。而楚舞正是在這些原始舞蹈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其古拙質樸的舞風突出。加上古楚地注重吸納外來文化,促進了南方蠻夷文化與華夏文化交流,實現了中原文化與江漢文化的相互融合,在保持自身良好文化習俗的同時突出了楚舞的創新性。因此,楚舞繼承了各種先進的文化,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保留了自身古拙質樸的舞風,突出了地方特色。

3.2 輕盈飄逸舞姿中散發的美學氣息

楚辭藝術的表現形式多樣,但主要是以“長袖”及“細腰”進行表現的。這種具體美學特性的審美方式與楚人浪漫的情懷及藝術靈感有關,在楚舞形成的過程中表達著自身追求自由的愿望。古楚地文化發展中雖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一定影響,但楚人以包容的態度吸納了這些文化,在保持自身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繼承了其他文化,最終形成了楚地特有的文化氣息。同時,由于楚人對于獨立自由的追求甚為強烈,便通過輕盈飄逸的舞姿進行著自身的舞蹈藝術傳承與創新,并通過對服飾的改造,形成了具有一定美感的長袖,豐富了楚舞的表達方式,也為楚舞輕盈飄逸的舞姿帶來了濃厚的美學氣息。楚舞中涉及的長袖不僅體現的是楚人對服飾的重視,更重要的是實現了肢體的延伸,增強了楚舞的感染力,促使其舞姿中散發著美學氣息。像《楚辭》及《漢賦》中提及的“從眇宜修”“豐肉微骨”等,都體現著人體美學,并通過“華采衣兮若英”“娉容修態”等,對舞者的形象美進行了必要地說明。在描繪舞者動作美的過程中,《西京賦》中的“奮長袖之颯麗”及;傅毅《舞賦》中的“袖如素霓”等,都有著細致的描繪。通過對這些與楚舞相關內容的深入理解,可知楚舞輕盈飄逸舞姿中散發著美學氣息。

3.3 熱烈狂迷的情感表達

楚舞審美的過程中應注重其中舞者及楚人情感的有效表達。楚人對巫文化非常崇拜,這與楚國社會的發展歷程有關。楚國是在原始部落氏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精神世界中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而楚人自身對于世界萬物有著一定的理解:他們認為世界萬物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像人與動物、人與神靈之間等,都是通過一種無形的關系緊密結合在一起。《國語?楚語》中描繪的“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場景,可知楚人對于巫舞有著的重視。這種楚舞形式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祭拜鬼神,從而通過巫舞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敬畏之情。通過對《漢書?地理志》相關內容的理解,可知楚舞的發展與民間祭祀密切相關,在最初用于祭祀到后來的娛樂,都反映了楚舞中包含了楚人熱烈狂迷的情感。像恒譚《新論?言體篇》中記載的“吳人來攻其國,而靈王鼓舞自若”,可知楚王對于巫舞的喜好之情。即使自己的國家受到外來威脅,楚靈王依然對巫舞保留著一種狂迷之情。其他有關楚舞的史料業記載了各種楚人對于不同舞蹈形式的熱烈狂迷。這種原始性情感的自然流露,反映了楚人對于世界萬物的敬畏之情。因此,楚舞中也包含了楚人熱烈狂迷的情感宣泄方式,體現了最原始的人性美。同時,由于荊楚之地舞風,其舞蹈藝術發展史悠久,并體現著鮮明的地域性,因此,通過對楚舞中美學理念的理解,也能對古代楚國的歷史文化有著更多的了解。

4 結語

作為多民族、多地域的舞蹈文化綜合體,楚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對我國后世舞蹈發展影響深遠。因此,為了拓寬楚舞藝術的研究領域,在對各種史料查閱、民間藝術遺存搜集、相關文物研究的基礎上,更需要從基于審美文化視角客觀地看待楚舞的藝術特色,實現對這種古代舞蹈藝術內涵的深入挖掘。楚舞表現形式獨特,藝術氣息濃郁,為我國南方蠻夷文化及華夏文化相互融合的舞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為了實現對中國古代舞蹈之美的不斷探索,需要注重審美文化視角下楚舞藝術特色的研究,確保這種舞蹈藝術的延續,擴大楚舞藝術的影響范圍,不斷提升我國古代舞蹈藝術的整體研究水平,構建完善的楚舞藝術研究創新機制。

⒖嘉南祝

[1] 張冬琦.試論楚舞的演變及影響[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2] 張玉玲.楚舞研究及其當代創作述評[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2(03).

[3] 張玉玲.從《楚腰》看楚舞遺存及其當代復現[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05).

[4] 梁思思.從舞蹈《激楚》探尋楚舞的古典形態特征[D].北京舞蹈學院,2014.

[5] 王曉暉,鄒曼璐.淺談楚舞的美學價值[J].戲劇之家(上),2014(06).

[6] 杜鵬.論楚舞歷史文化成因及其藝術特征[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01).

篇9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major course and an instrument as well for the Chi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practice, the phenomena such as poor teaching effect, students’ fear of the difficulty and dislike of studying are very common. The problems that lead to this phenomenon include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eacher, the social reality,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ncient Chinese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aims, the only way is to unfold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and present the necessary solutions.

關鍵詞: 古代漢語;教學;問題;簡論

Key words: Ancient Chinese;teaching;problems;brief discussion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2-0209-02

0引言

高校古代漢語課程是為中文系漢語言文學、語文教育等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主干專業基礎課和工具課,一直受到各開課部門的重視。但是有人認為古代漢語教學從上世紀末以來,始終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這種觀點是否公允,作為古代漢語教學者不做辯解。但是提出這種觀點至少說明近一二十年來的古代漢語教學起色不大,個別高校的古代漢語教學甚至陷入了窘境。作為主干基礎課程之一的古代漢語教學面臨這種境況,不得不引起每一位古代漢語教師的深思。結合多年的思考、研究和古代漢語教學經歷,發現目前古代漢語教學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這其中有學生方面的問題;也有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古代漢語綜合素養方面的問題;還有社會現實方面的問題。要真正改變目前古代漢語的教學現狀,必須從根本上揭示導致這種局面的癥結所在,并對癥下藥地予以診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古代漢語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1學生古代漢語基礎下滑,心存畏難情緒,缺乏學習的動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決定教學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學生的古代漢語知識基礎、學習心態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勢必影響到古代漢語教學。

1.1 高校擴大招生數量以來,各類高校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有明顯的下滑,尤其是對傳統學科基礎的掌握在整體上明顯不如擴招以前的整體水平。我國大學擴招以來,招生人數比擴招前翻了幾番。我們假定中學教學質量不變,只看擴招,通過簡單的分析就會發現,擴招是把原本錄取不上的學生錄取上了。比如原來每門課平均分達到80分才能達到錄取分數線,現在可能降低到50分,這樣勢必造成大學入學的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下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比過去寬泛了,對外界的了解也比過去多了,但是這卻分散了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對與現代生活聯系不十分密切的傳統課程的學習影響最大。這造成了當代中國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普遍性薄弱、甚至缺失,特別是對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極端生疏。以上兩方面的因素都給古代漢語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1.2 學生對古代漢語學習心存畏難情緒很多學生和教師都認為古代漢語課程是中文系所開設的課程中最難學、最枯燥乏味的一門課。古代漢語課程包含的內容多、涉及的知識面廣,它所涉及的字、詞、句、語音、語法、修辭與現代漢語差距很大,所以古代漢語學起來枯燥乏味,讀起來詰屈聱牙,有時感覺是在讀天書。即使經過刻苦學習,古代漢語綜合素養也很難在短期內取得大幅度提高。這樣,很多學生必然產生畏難情緒。

導致學生對古代漢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目前配合中學語文教材的文言文翻譯參考書越來越多,學生貪圖簡單,只讀譯文,不讀經典原文,導致學生接觸古代經典原文的機會越來越少,文言文感悟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學起來也就越來越困難;二是古人行文簡略,省略較多,有時失之過簡,造成文意的跳躍,甚至脫節,理解起來不連貫,要真正讀懂古代經典原文,必須反復推敲上下文,費時費力;三是古代漢語距今年代久遠,其語言所傳遞的社會生活、文化信息與今天差異太大,要讀懂古代文獻,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古代天文、地理、歷法、禮儀、習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背景知識。如果不了解這些背景知識,閱讀古文往往茫然不知所云,這勢必挫傷閱讀的興趣。學生心理上存在畏難情緒,這給古代漢語教學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1.3 學生對古代漢語課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夠,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古代漢語不僅僅是閱讀古代文獻、了解一些古代詞語、句式的用法,培養繼承我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人才,學習古代漢語還可以幫助提高理解、使用現代漢語的能力,提高人的綜合素養,同時也是學習研究古代文學、歷史、哲學、文化、醫學等學科的必備利器,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課程。但是很多學生對古代漢語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以為古代漢語在時間上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很多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又用不上,以為只要以后不接觸古籍,就沒有必要學習古代漢語。

另外,要學好古代漢語,要求學習者必須靜下心來,具有坐冷板凳的精神,一字一句細心地、慢慢地品味、咀嚼。而目前社會心理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傾向普遍,古代漢語又不是技術性很強的學科,不可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古代漢語可以提高理解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能力,提高人的綜合素養,但是這些效果的取得需要循序漸進、長期積累才能湊效,這也勢必挫傷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打消學習古代漢語的想法。

2一些古代漢語教師的古代漢語綜合素養存在問題

作為教學活動主導的教師,其專業素養、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因素都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而教師這個群體的綜合素養也是參差不齊,部分古代漢語教師在以上這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2.1 一些教師本身的古代漢語綜合素養方面有欠缺古代漢語是一門具有復雜知識體系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課程,知識繁多、內容復雜。要講好古代漢語,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要有較強的語言方面的綜合素養,對古代字、詞、句、語音、語法、修辭的特點、古今差異以及發展演變規律必須爛熟于心。其次要真正講好古代語言,必須把古代語言放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大背景下進行,否則很多問題只能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連知其所以然的程度都達不到。因此古代漢語教師在有較強的語言素養的基礎上,還必須熟悉古代的天文、地理、歷法、禮儀、習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綜合知識背景。除了具備上述兩方面素養,古代漢語教師還必須具有一名優秀教師具備的一般素養,這也就是有的古代漢語教學者所說的古代漢語教師必須具備的六個方面的素質:對古代漢語有濃厚的興趣,有駕馭教材的能力,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激發學生試講的能力。筆者認為除上述素質以外,古代漢語教師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教研科研能力。只有具有較強的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古代漢語教師,才能把握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和研究成果,并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增強古代漢語課堂的教學內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求同時具備上述綜合素養,談何容易,沒有多年的刻苦磨礪是不能達到的。一些古代漢語教師缺乏這種綜合素養,課堂上就不能左右逢源,古今貫通,舉一反三,講授內容枯燥乏味,這必然影響到古代漢語的教學效果。

2.2 教學方式、方法不夠靈活,死板單一有些古代漢語教師在教學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敷衍應付,在教學中不能主動地去探索教學方法,不能主觀能動地駕馭教材、主宰教材,不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去改進教學方法和調整教學內容,上課照本宣科、做教材的傳聲筒,知識對號入座,一個蘿卜一個坑,條條框框地羅列知識。因此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和求知欲,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死記硬背,沒有余暇去思維想象。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也變成了教材的附庸,學得枯燥乏味。

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教師缺乏教學主觀能動性、創造性以外,教師的古代漢語綜合知識素養有缺陷也會影響到教學方式、方法的靈活運用。同時,還有兩方面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是目前高校教師普遍有重視科學研究、輕視教學研究的傾向。有些教師認為教學研究屬于雕蟲小技,不屑于在這方面花費時間和精力。從2000年以來,古代漢語方面的科研成果碩果累累,但是教研方面的成果不多,尤其是高質量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教研成果非常匱乏,甚至有些古代漢語教師基本不進行教學研究。有些古代漢語教師自身專業素養非常深厚,但是不進行教學研究,沒有靈活、生動、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不能成功地把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現象并不少見。二是古代漢語教師跟不上時展的步伐,不能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應用于古代漢語教學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極大地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但是有些古代漢語教師無視這些變化,仍然堅持單一陳舊、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傳統教學方式,造成的局面是教師在講臺上津津樂道、口若懸河,學生在下面疲憊不堪,昏昏欲睡。

2.3 只講不練習或缺少練習在全國普通高校普遍壓縮專業課時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師都感覺到學時不夠,教學內容講不完,于是就剝奪學生練習的機會,采用多講少練甚至基本不練的教學方式,試圖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結果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違背了教學基本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理論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知識,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順利解決實際問題,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成就感,激發新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如果只講不練,學生疲于接收知識,沒有吸收、消化的機會,這樣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學習疲勞,挫傷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自然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古代漢語教學內容不適應目前的教學要求

目前,我們古代漢語教學內容基本上還是上世紀60年代王力先生所確立的文選、通論、常用詞三者結合的教學模式(常用詞屬于通論內容,其實質是文選、通論兩結合的教學模式),古代漢語教材編寫也基本沿襲王力先生《古代漢語》的編寫體例,沒有多少實質性創新,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王力先生關于古代漢語教學的思想對古代漢語教學確實發揮了歷史性作用,筆者也沒有挑戰王力先生所確立的古代漢語教學模式權威性的意圖。然而古代漢語教學內容經過這么多年沒有多大調整,這本身就說明其中存在問題。上世紀60年代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社會環境等方面因素與目前存在很大差異,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們的古代漢語教學似乎沒有因為這些差異而調整教學內容。文選與通論相結合的古代漢語教學模式其宗旨是正確的,關鍵在于我們古代漢語教學應該隨著教學各方面因素的變化對教學內容適時進行內部調整。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古代漢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研究型人才,而目前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加之目前大學生古代漢語基礎較上世紀60年代有明顯的下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古代漢語教學內容應該做些什么樣的調整,目前尚缺乏實證研究。面對學生古代漢語基礎普遍下滑,傳統的面面俱到的教學方式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教學內容調整方面,必須把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這方面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和成功的教學范例。正是因為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目前的教學要求,影響到了古代漢語教學效果。

總之,導致目前古代漢語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問題引起的,我們首先必須正確地揭示、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古代漢語教學才有可能煥發新的生機。至于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另撰專文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王力.古代漢語[M].中華書局,1995.

[2]郭錫良等.古代漢語[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路徑

學好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對于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史以及各種文體的基本知識、學習和借鑒優秀文學作品的寫作方法、掌握古代文學各種文體的鑒賞技巧都有著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習中,學生還可以得到人文素養的熏陶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正因為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故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找到適當的教學改革路徑與方法。以筆者的觀察和切身體會,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尤為重要。

1 積極引導,加強學生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文學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較高的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修養,他們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較高的思想與文化價值,為后世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經驗。當今文學作品表現的主題、使用的文學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學中找到源頭。因此,學好中國古代文學,讀懂各歷史階段重要的文學作品,把握中國古代文學發生、發展、嬗變的歷史,對傳承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意義重大。

此外,文學作品所展現的豐富多樣的精神世界、思想內蘊、感情意象可以使學生在怡悅精神和情感滿足的藝術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靈美和情操美。如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養他們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報國濟時、視死如歸、持節不渝的忠誠可以激發他們獻身國家的浩然正氣;哲人學者己饑己溺、民胞物與的博襟可以培養他們憂國憂民的情懷;清流賢達反勢利、反庸俗的磊落氣度和冰清玉潔涅而不緇的高尚品質可以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風范;自然風光、人文勝跡的謳歌可以培養他們對祖國山水的自豪與熱愛之情。而且中華民族文學獨有的樣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學生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了解祖國優秀的思想道德傳統,更能夠從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真正做到用人類創造的財富和知識,豐富武裝自己的頭腦。可以說,古代文學是我們祖先創造和留傳下來的珍貴財富,而古代文學教學,是這一珍貴財富繼承和發揚的重要途徑。

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了解豐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養扎實過硬的專業基礎、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對課程的這些重要性,教師有必要在課前和課中對學生進行相關講解和引導教育。有了這樣的思想動員,學生可能不會再存在“有用無用”的顧慮,而是去想方設法完成好學習任務。

2 優化教學內容,適應課程改革需要。從時間跨度上看,古代文學教學的內容從先秦到近代,縱貫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煙海;從涉及學科上看,它是文獻學、文化學、哲學、美學、史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因此,它知識覆蓋面廣、內容難度大。與龐大的教學內容相比,幾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學教學中都存在教學容量大而教學時數少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既獲得開闊的知識視野,又能獲得審美直覺能力與對經典作品的感悟能力,這就需要對該課程內容進行大膽改革。一直以來,教師授課都遵循著以文學史為綱的基本線索,以作品閱讀分析為輔助,以選修課為補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學生古代文學知識基礎這樣一種思路,筆者認為這是不應改變的。教師需要的是對具體教學內容的深度認知及如何科學地傳授等問題的思考,這是改革的關鍵。文學史的基本知識、發展線索、文學流派、作家風格等,屬于基本知識積累的層面;文學發生原因的深層追尋,文學發展嬗變的邏輯歸納,以及對經典作家作品的深層體悟等,屬于思維訓練與能力培養層面。兩個層面怎樣才能進行科學的結合,筆者認為關鍵是課程設置及處理好基礎必修課和選修課之間的關系。基礎課強調基礎知識的積累,選修課則強調研究性與前瞻性。兩者相互補充,不僅可以使學生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結構,而且也有利于思維訓練,能力培養,并使知識結構趨于優化。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節約教學時間,針對文學史和作品閱讀與分析的不同特點,應采取不同方式。文學史以點帶面,其基本知識、發展線索等以教為主,文學流派、作家風格等則以自學為主。作品閱讀與分析點面結合,經典性作品以教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討論的方式進行。這樣在知識優化的同時,又進行了思維訓練,培養了審美直覺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學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還應做到與相關學科的整合。應該強調與文字、音韻、訓詁學的近緣整合,這對打牢基礎、充實底氣、克服浮躁學風都是必須的;還應強調關于與中國古代史、文化史、哲學史等近鄰學科的整合,目的是為古代文學教學提供多維視角和眾多參照系;還要強調與中國古代文獻學的整合,這是古典文學研究和教學自身的需要,因為對教師來說,若不收集完備的資料則根本沒有發言權;同時要強調與文藝學、現當代文學乃至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整合,使教學在新世紀體現與時俱進的特色,并對“古典文學”進行真正的“文學”還原,對她的藝術魅力進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學中還應注重當代意識與古典領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貫通,引導學生從民族精神文化底蘊,及歷史變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發掘古代文學史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所具的人文價值,啟發學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3 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手段單調,教學形式單一,以“填鴨式”、“滿堂灌”為主,師生之間溝通不夠,相互啟發、促進不夠。然而,作為教師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話,就應該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學工作,努力改革教學方法,找到一個良好渠道與學生進行溝通。改革教學方法,應加強教學設計,提倡在采用傳統講解法的同時,采用討論法教學,推行暢所欲言式教學方式。這種方法能引導學生關注學術熱點,特別有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引發學生的學術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學生智力的開發與創新意識的培養結合起來,從而師生形成對話格局。關于討論的問題,可以布置一些熱點話題,也可以布置課堂講授的一般性問題,要求學生閱讀、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觀點,然后在課堂上評述各家觀點,有根有據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學生對問題進一步理解。學生課外查閱資料,動手動腦,更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已成為提高教學效能的新途徑。將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引入古代文學教學,以聲光畫綜合形式感染學生,使學生自然親近古代文學,可以提高古代文學教學效率和質量。文學作品是作家通過藝術體驗和藝術想象營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詩詞教學中,有些詩歌的“幻象”就比較朦朧含蓄,甚至難以言傳,運用多媒體轉化為畫面的形式,能化朦朧為清晰,化含蓄為直觀,可以啟發想象。古代文學的許多名詩詞、名小說、名戲曲都已經譜成歌曲、拍成電影電視,我們在講授這些內容時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樂,使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愉悅中受到古代文學的熏陶和影響。在介紹作家、引證材料、相關比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書,運用課件形式直接提供給學生,只須輔之以簡單敘述,這也能節約有限的教學時間。為了適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需要,教師應該大量收集準備音像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加大信息量、增強講授的直觀性、形象性、引發學生興趣,也要注意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活躍課堂氣氛。此外,根據古代文學課程的內容和特點,文獻檢索和搜集學術信息非常重要,通過課件,把圖書館電子檢索手段與傳統的古文學文獻查閱結合起來,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獲取了更多學術信息,為古代文學學習打下了厚實基礎,也調動了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雖然在新的歷史環境中,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我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發揚扎實苦干的精神,銳意改革,加強學生對課程重要性認識方面的引導,優化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課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參考文獻:

[1]黃連平,談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