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提綱范文

時間:2023-04-09 22:48: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提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演講提綱

篇1

大家好!

我叫李偉。1994年畢業于師范學院中文系。

幾年來,一直在企業工作。先后做過辦公室秘書、副主任、綜合業務部部長、物業經理、銷售經理和總經理助理等工作。現在,正籌建“齊齊哈爾龍化企業服務工作室”。總結我的工作經歷,概括起來說是:學中文,做管理,長處在企業管理咨詢和策劃。正是在多家企業多崗位的工作經歷,我得到了這些企業領導和員工的認可。

業余時間,我愛好讀書和寫作。

回想參加工作的這11個年頭,我為沒有成就一翻轟轟烈烈的事業而慚愧。展望未來,我期待著自己能夠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做成一件事。時逢這個“能干事”的時代,讓我引用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的一句名言與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分享:

“推動你的事業,不要讓事業推動你1

請領導和評委相信我,我就是,那位你們要選擇的“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干事還干凈”的人眩

十年來的經歷

自1999年以來,我還與黑龍江玉興集團、河北藍寶集團、黑龍江中億集團、齊齊哈爾華豐集團、齊齊哈爾華寶集團等企業有著廣泛的接觸和業務合作,為這些企業提供了項目論證和運營方案。

人生真的是短暫,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進入了中年。參加工作也11年了。回顧這些年來的路,我并不是在“這山望著那山高”,我始終將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所學、所能,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作為夢想。今天有幸參加和平公司的人才招聘,這將成為我人生旅程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我第一次與制造業為主體的企業接觸,我將竭盡權利爭取去競爭這個職位。

優勢

1、具備專業知識

———中文系日校畢業;

———熱愛文學;

———堅持寫作;

2、具備從業背景

———3年秘書工作;

———2年辦公室副主任工作;

———長期負責所在企業大型文字材料的撰寫;

3、具備企業管理實踐

———11年企業工作實踐;

———8年企業管理工作積累;

———多家企業服務經歷;

4、具備現代企業人員所需要的情感素質(eq)

———為人單純,不復雜,遠離“貪、嗔、癡”,人際關系融洽;

———處事利落,不拖泥帶水,了解如何將企業領導和企業意圖最快的速度落實到位;

———思想本分,能夠在崗位上塌實工作,絕不好高婺遠,作為企業員工就是公司的一顆螺絲釘,工作時間沒有自我可言;

———生活簡樸,能夠正確對待付出和回報;

篇2

關鍵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模式;成效;江蘇姜堰;南港村

姜堰市南港村地處高沙土地區,境內旱谷成片分布、河堤平緩、排降溝渠寬闊、田間道路縱橫交錯,適宜進行綠化。近年南港村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大力發展綠化事業,村內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進一步鞏固綠化成果,南港村抓住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下簡稱林改)的契機,創新思路,大膽改革,走出了一條以“均股均利”為核心的改革之路。南港村現有2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 186戶,總人口3 295人,村集體收入一般,農民人均收入6 289元。據調查,全村集體林地面積16.6 hm2,全部納入林改的范圍,并于2009年完成各項主體改革任務。該村此次林改共涉及694戶,受益人口2 510人,分別占全村總戶數和總人口的59%和76%,通過林改與農戶簽訂股權證明書694份,發放林權證20本。

1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模式

南港村在林改中,認真開展調研,多次召開村兩委會會議,反復征求黨員代表、群眾代表意見,最終形成了“讓利于民、致富于民”的共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種改制模式,使林改工作順利開展,并得到了全體村民的認可,群眾滿意度較高。林改中,南港村根據當地集體林地的實際狀況,分類指導,分別實施,主要采取了3種改制模式,現總結如下。

1.1林地均股

歷史上劃由農戶自由種植的集體林地,在本輪改革時由村集體統一收回,實行公開招標造林,涉及的村民按林地面積均分股權。這種類型的林地主要包括村境內的骨干河道、排降溝渠、綠色通道等集體宜林地共13.87 hm2。經公開招標,由南港村10個村民中標獲得林地經營權,并與村集體簽訂了12年的承包合同。在造林時,由村負責供應樹苗,承包人按照集體統一規劃造林。承包人負責對苗木的栽植和管護,村委會要求每個承包人繳納500元押金,確保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0%以上。待林木成材后實行收益分配,分配比例為全村群眾50%、承包者35%、村集體15%,其中全村群眾所獲50%的收益,按涉及該村民小組的總人數和該組的林地面積平均分配股權。這種類型共涉及到南港村18個村民小組,459戶農戶,有1 427人參與分配獲得股權。村集體與各農戶簽訂了分配協議和股權證明書459份。村集體所得15%的收益,全部用于村公益事業。

1.2均分利權

對于集體管理的集體宜林地,實行均分利權。在明確均分股權的基礎上,實行公開競標,承包者一次性上繳承包金,村集體將80%以上的承包金按村民小組人數進行平均分配。這種類型的林地主要為部分旱谷地、荒地,共1.2 hm2,涉及南港村3個村民小組,166戶農戶,共806人參與分配。如該村11組有1塊5 433.33 m2的集體荒灘就是采用的這種改革形式,全組共發放股權證明書37份,計151股。經公開拍賣,該組一村民每年2 475元/hm2的價格中標,并簽訂了為期10年的合同,承包者一次性上繳村集體1.27萬元(不含500元承包押金),村集體將其中的85%(10 795元)平均分配該組151個村民,每個村民得利70余元。村集體所得15%(1 905元),用于翌年購買綠化苗木。

1.3均股均利

對集體管理的經濟田,實行均股均利。原來已經承包到人的集體經濟田,由于承包體制的不完善,上繳村集體的承包金較少,大多數村民不滿意。根據林業發展的需要,由村委會收回造林。原承包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承包權,承包后實行收益分成,這種類型的林地主要為集體經濟田共1.53 hm2,涉及2個村民小組,69戶農戶,共277人參與分配。2009年春,該村這些集體經濟田規劃為綠化用地,經13組、14組2個村民小組村民表決,仍由原9名承包人繼續承包,承包期12年,村集體提供優質意楊苗木,由承包戶按村規劃要求栽植,栽植密度為600~750株/hm2。按照承包合同,每年應上繳村集體2 475元/hm2,若年底驗收成活率在90%以上,則只需上繳1 875元/hm2,翌年保存率在90%以上,則只需上繳1 275元/hm2,第3年起無需再繳承包金。待林木成材后,按收益實行分成,分成比例為農戶50%、承包者35%、村集體15%,2個小組將林地按人數分成277股,與農戶簽訂股權證明書69份。對2009—2010年上繳的承包金,村集體將按照股份平均分配到人,從而實現了均股均利。

2改革的成效

一是林改形式多樣,不搞“一刀切”。在林改過程中集思廣益,聽取群眾意見,招標程序實行“先組內、后組外”,“先群眾、后干部”的順序,避免了不少矛盾;整個過程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合法,保證了群眾的知情權[1]。二是把調解糾紛作為推進林改的關鍵[2]。在林改推進過程中,該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負責幾個組的糾紛調解,并從村干部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進行專項考核,對于承包人無法處理的糾紛,村干部必須幫助解決。糾紛的及時調解,為該村林改順利推進打下了基礎。三是高度尊重群眾意愿[3]。如第2種林改模式的林地與第1種模式的林地狀況相似,但由于大部分群眾提出一次性上繳承包款,村兩委會重新召開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會議進行表決,從尊重群眾意愿出發,最終選擇了一次性上繳承包金、按股分配的方案。四是林改保障群眾得到實惠。林改中凡涉及林改的戶均由村集體簽訂了股權證明書,以保障群眾的利益;凡中標者均發放了林權證,實現了“林定權、人安心、民得利”的目標。五是林改鞏固了綠化成果[4]。該村過去栽了不少樹,但保存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搞好林權改制。自2006年探索林改以來,全村新增綠化面積54.67 hm2,其中成片林20 hm2,四旁樹6 hm2,農田林網折算面積18 hm2,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90%以上。綠化覆蓋率由2006年的10%提高至現在的21%以上,在全鎮率先達到了小康社會森林覆蓋率指標。六是解決了資金問題。南港村在林改過程中還存在承包金偏低的問題,因為考慮到高沙土地區土地貧癖,土地產出率不高等因素,通過林權改制充分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群眾和集體的收入,群眾普遍能接受。

3參考文獻

[1] 謝旺生.創辦股份合作林場 促進林業規模化經營[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4):109-110.

[2] 甘耀兵.南鄭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業產業發展思路的探討[J].陜西林業,2010(1):14.

篇3

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職業特征做過這樣的分析:教育者應當知道教育是無名無利沒有尊榮的事,純系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可言。現代的教師為適應當前社會的迅速變化,面臨許多挑戰,如知識結構的更新,教學技術的改進,新型教學手段的嘗試,日益難以應付的雜事……為應付這些變化,教師必須付出代價,而付出的代價往往無法獲得可見的收益。正因為如此,教師更傾向于從社會地位上而非經濟地位上來獲得尊嚴,這也是教師與其他許多職業不同的地方,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是將自己的精神世界作為職業資源的,并不以實際的可被清點的收益來取勝。那么我們就更應該在工作中尋找快樂。

首先、愛崗敬業是樂教勤業的動力源泉。

教師只有在愛崗敬業,把學校教育工作的發展、國家教育事業的興旺和自己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導下,兢兢業業,勤于奉獻,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講臺之上,而且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才能領悟從師的樂趣,才能以從師為榮,以師為自豪。在愛崗敬業這種精神支配下,教師也不會視平凡的工作為平凡,不會視瑣碎的工作為瑣碎,而是會認真對待教育,教學的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于細微處顯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的價值,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師德修養的要害一環,就是培育愛崗敬業的精神。說他要害,是因為他既是師德的核心和基礎,又是促進教師不善進取的動力源泉。

其次、愛崗敬業是保持教師隊伍穩定的基礎。

古人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當今世界,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民族是否能夠興旺發達、并立于不敗之地。假如說發展教育事業關乎國家、民族命運,那么能否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就是一個要害。因此,要加強師德教育,促使教師著力修養愛崗敬業精神,培養廣大的教師職業責任感,義務感,自豪感,榮譽感,只有當所有教師都培育或發展自己的愛崗敬業精神,任勞任怨,奉獻和忠誠于教書育人的大業時,教師隊伍才能穩定發展。

再次、愛崗敬業是在崗位上有所作為的必要前提。

教師能否作到愛崗敬業,是決定他的工作績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愛崗敬業的教師才能在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這是因為,愛崗敬業的不懈追求能夠為教師正確處理和解決教育過程中的諸多矛盾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加里寧說:國家和人民把兒童托付給了教師們,要他們來教育這些按年齡上最輕易受影響的人,托付教師來培養,教育和造就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說,把自己的希望和未來都囑托給了他們。國家和人民的這種委托不是無條件的,在將兒童交給教師同時,規定了教師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這些責任和義務是在綜合熟悉教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即我們應該明確一點:愛崗敬業是教師對各種規范、要求的自覺認同和內化,是自覺承諾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的的表現。所以說愛崗敬業是教師有所作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為一名教師,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篇4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宗旨,全面發展為目標,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握新課程的理念,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致力教改,建設具有新區大港中學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標任務:

1、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本質功能,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的基本常識,掌握簡單的參加體育鍛煉、娛樂的技能和方法,培養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初步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并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和能力,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培養終身學習習慣,活到老,學到老,每人每天必須保持2小時學習時間。

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運動隊長年訓練計劃,并積極貫徹落實到位。

4、認真備課,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體育組開課表

姓名周次星期節次班級

張體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繼忠11一4八(8) 張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翟慶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揚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強聽課評課活動,有教師開課時,其他無課教師都應積極主動地走進課堂,從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認真總結,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8、開展以老帶新、傳幫帶活動。使得年輕教師迅速掌握教育教學技能,能夠盡快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

三、 本組的基本情況及重點工作:

(一)本組的基本情況

新區大港中學體育組成員名單

姓名畢業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術職稱訓練主攻方向及擅長項目

宣 揚蘇州大學1966、11本科中學高級總教練,負責運動隊訓練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擲、跳躍及運動后的恢復手段

翟慶梅蘇州大學1968、3本科中學高級大型運動會入場式及群體運動會的方陣訓練。籃球隊技術及裁判規則指導

王桂林江蘇教育學院1954.5大專中學一級群體運動會的方陣訓練,田徑裁判

邵繼忠江蘇教育學院1969.1大專中學一級短跑,田徑裁判

張征兵蘇州大學1973.3本科

中學一級投擲,中長跑,體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揚州大學1974、3本科

學士學位中學一級教研組組長,長跑及“冬鍛三項”

常玉春揚州大學1973、6本科中學一級短跑及跳躍,籃球隊

於海燕南京體院1974、7大專中學一級教研組副組長,年輕運動員的選拔及長跑

劉岳松江蘇教院1967、1大專中學一級主攻方向:“冬鍛三項”

張體成揚州大學1980.5本科

學士學位中學二級體育保健、籃球裁判及訓練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舉行一次集體備課,一次科研活動,具體時間為每周一上午第一節和每周四上午第一節課。初一備課組組長:於海燕 初二備課組組長:翟慶梅 初三備課組組長:邵繼忠

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案例的研究,撰寫教學論文。

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市級課題《多種力量訓練方法對初中學生爆發力提高的實驗研究》的攻關工作。迎接11月份市課題組的檢查。

五、 以老帶新,一幫一活動安排

篇5

后勤是我們工作發展的后備軍,能更好的為大家工作服務,是我們后勤人員的職責,也是推動后勤工作持續發展的動力。后勤人員要結合自身工作,理清思路,不斷深化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

古人云:“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言語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么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人,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那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路上相遇是的微笑,是同事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領導同事時的一聲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制止……

大家應不難體會,每天早晨當你身著工裝去上班的路上聽到同事們的一聲問“早”,看見同事的一個微笑,或許能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潛移默化中你會更加關心、愛護這個大集體。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文化,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然而走進文明,微笑乃成功的通行證,它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云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形象,也是內心情感寫照。微笑所表示的是:“我歡迎您,我以極大的熱情與周到的服務歡迎您!”。親切、甜美的微笑它能給對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從而形成融洽的氛圍。

總之,禮貌是生活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往往在工作中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效果取決于培訓時機

的選擇和對眾多管理因素的控制。其不良行為的矯正要經歷醒悟階段、轉變階段和自新階段三個過程。我們要從講究談話藝術提高道德認識;鍛煉與誘因做斗爭的毅力,鞏固新的行為習慣;注重個別差異,運用教育機智。

溫總理在記者接待會上說過這樣一段話:“也許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們還要面臨更多的問題更多的麻煩,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動搖。”所以我作為職工活動中心的一員,我沒有彷徨,充滿我心中的只有蓬勃不盡的上進心與奮斗的力量。

篇6

二:開個好頭 4:利用新聞開頭5:利用名人、權威開頭

6:利用切身利益開頭7:利用贊揚開頭

三:注意發言的場合

四:注意你的語調語速

講話每分鐘不超過120字

避免口頭禪

五:臨場應變

六:充分的準備

1:明確演講的目的

2:了解聽眾

3:列提綱

*列提綱的方法:

1:曼陀螺筆記法

2:富蘭克林發

*道具演講方法

1:推出道具

2:解說道具

3:過度到主題

篇7

關鍵詞:名著;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081

名著篇目都是經典之作,是人類文化的精髓,都值得學生認真閱讀,汲取書中的精華所在。在新課標中,語文考綱上名著閱讀考查部分都有明確要求,最終目的就是要求學生閱讀名著,要求語文教師重視名著閱讀教學。初中學生的閱讀已經進到能通過閱讀掌握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簡單把握主旨和藝術特色的階段,閱讀是需要時間的積累,也就是語文知識的構建過程,也是學生認知思維構建新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的基礎上與名著融合成新的知識體系。

那么,如何才能落實名著閱讀教學呢?通過不斷反思和實踐,筆者總結出一些具體做法:

一、讀名著,抓落實

小說的教學應該抓住情節、人物和環境的三要素,而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都是在故事情節中展現出來的,如果學生不了解名著中具體的情節,就給學生分析人物性格、作品主題、藝術特色等,那無疑是空對空的對話。因此,讀名著這一環節是重中之重,關鍵是要抓落實,也就是要想辦法督促學生完整閱讀名著,還要用多種方式檢查學生閱讀的效果。

1. 課前演講,復述情節

為了落實名著閱讀情況,可以將課前五分鐘用來檢查名著閱讀。筆者和學生先約定好閱讀一本名著的時間,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書,可以讓學生在三個星期內看完,然后按照座位順序輪流,讓學生提前做好課前演講的準備,根據目錄里章節的內容,復述故事情節。如果是基礎較好的同學要求脫稿演講,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可以允許帶稿演講。一個學期下來,每位學生至少有一兩次上臺演講的機會。有了課前演講的檢查方式,學生自然會認真閱讀并做好準備。用這種辦法,既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故事內容的概括能力,又檢查了名著閱讀的具體情況,還激發了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真是一箭多雕。

2. 細節追問,檢查閱讀

上面的方法只能促進大家閱讀,也只能定時定人檢查閱讀情況,個別學生會認為,筆者只準備輪到自己的章節,其他部分不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筆者一般在課前演講開展前就告訴學生,筆者還要抽查里面的細節問題,請大家認真閱讀全文。筆者會在演講后隨機抽查一部分同學,讓他們回答這個章節中一兩個細節問題,如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筆者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湯姆讓誰心甘情愿替自己去刷墻的?”(答案是本、比利?費施和詹尼?米勒等孩子)。為了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筆者還要求學生之間就某章節的細節問題互問互答,鼓勵學生進行細節追問,精確回答。

二、觀視頻,憶情節

筆者一般會在學生讀完名著,對名著全部情節了如指掌之后,用自習課時間,讓學生觀看名著視頻,這樣學生會更有興趣,帶著把原著與電影相比較的心態看,會對原著印象更加深刻。

如在看《格列佛游記》這個電影視頻時,電影版的和原著有很大出入,特別主人公在現實與幻覺中交錯出現的時候,學生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隨著情節的詳細和深入,學生發現了幻覺中的內容是和原著同步的,現實中的是電影中加的。于是他們明白了這是與原著完全不同的敘事方式。

所以,在看視頻的過程中,如果有與原著不同的情節和內容,這正是可以檢查學生原著閱讀的好時機。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視頻與原著某些地方是不同的,請大家看完后把它找出來;或者視頻中刪掉了哪些情節,找出來;或者一些經典的情節,直接可以暫停,讓學生概括內容,說說這個情節表現人物什么性格,表現作品什么藝術特色。如果學生可以區分出差別或者回答出來,那說明閱讀的部分落實得很好。

這樣看視頻,即使花了一些時間,但能夠加深學生對原著的印象,筆者認為還是值得的。

三、填提綱,善概括

咀嚼閱讀,填寫《導讀提綱》。在完成初步閱讀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出提升閱讀能力的要求: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了解名著基本內容,根據要求進行概述;初步欣賞文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能結合具體語段作簡單分析;能具體說出自己閱讀名著的體驗,并就作品具體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根據要求對名著進行回味和反復研讀。

每節課用15分鐘閱讀、批注本周規定的內容,15分鐘整理閱讀筆記、填寫導讀提綱,10分鐘師生交流。我們制定的提綱如下:

四、寫感悟,善思考

寫作既能將所學知識鞏固和深化,也能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火花形成文字或者模仿作品寫人寫景精彩的地方,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設計了以下題目:1. 讀后感,選取一點、一人、一事,發表一個觀點,一點感想,一點思考。2. 名著里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尤為精彩,模仿名著寫一個景物或者心理的片段。3. 你從文中學到了什么?

這些活動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給學生打造了一個自由交流、激發學生智慧、擴大思維容量的平臺。學生甩掉了“標準”答案的束縛,各抒己見,在一次次課堂交流與讀后感中,學生逐步體會出了名著的魅力。

篇8

關鍵詞:莊子思想 語文教學 拓展實踐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表達與交流”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大方。增強人際交往能力,適應現代社會交際的需要。” “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而有個性,材料充分、生動,有風度,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借助恰當的語調和語氣、表情和手勢,增強演講的效果”;在教材中也有“表達與交流”的要求,比如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中就有“走進語言現場”專題,并指出“作為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口語交際面能力顯示著一個人的語言水平,更體現著一個人的自信與智慧、教養與風度”。可見,表達與交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生語文能力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系列演講的實踐

有鑒于此,特別是聆聽了唐江澎老師《走進語言現場·問答之間》一課,筆者深受啟發,深刻認識到,演講不僅僅是訓練學生的表達,其實也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和深刻性其實就是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克服語文教學理科化即通過大量的練習和答題技巧的訓練來獲得語文解題能力的錯誤傾向,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走出一條符合語文教學規律的路子。為此,筆者在原有的平時零星演講訓練的基礎上決定開展系列演講活動,具體做法是。

1.明確要求。首先結合專題向學生介紹關于演講的知識,懂得演講是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以有聲語言和相應的肢體語言為手段向公眾傳播信息,來抒感、感召聽眾的一門藝術。內容具有思辯性,要求理論思維形象化,生活感受邏輯化,語言表達立體化,思想觀念人格化。我們不是演說家,但我們可以通過演講展示我們的個性、氣質、風度、修養,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我們演講不一定很精彩,但要努力把自己的觀點有條理地表達清楚,聲音洪亮,適當的肢體語言,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讓聽眾清楚了解自己的觀點。

2.以讀促寫。學生要演講就要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然而,目前中學生閱讀的現狀是基本沒有什么課外閱讀,尤其是在現代媒體和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沖擊下,靜心讀書課余時間或者是大量的字詞、病句、成語的大量反復練習,要么是為了應試的“快餐式”的閱讀,把名著肢解成為內容概要、主要情節、主要人物及形象分析,根本不可能靜心品味語言之雋永、情節之曲折、人物之復雜。所以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提供指導,要為學生提供下鍋之“米”,這些“米”就是必修教材和讀本中的素材和人們對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的評價。我圍繞教材和讀本中的專題確定了如下專題。結合”人生的境界”專題談“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結合“時代之子”專題談“成才的條件”;結合林覺民的《與妻書》談“小我與大我”;結合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祖望的《梅花嶺記》談“氣節”;結合《阿Q正傳》談“精神勝利法的影響”……。結合教材如由《春江花月夜》談“月”的意象作用,由《唐詩宋詞選讀》中“倚闌干”談“闌干”意蘊,還談“詩人在風雨中”,談“詩詞中愁的的種類和表現手法”;根據社會熱點事件發表看法,比如社科院教授唐均在央視合不攏嘴笑談農民工凍死街頭;貴州畢節5名流浪兒為避寒躲入垃圾箱被悶死;9歲女孩寒夜街頭賣爆米花借路燈做功課;李天一打人;“最美女孩”單膝跪地當街給乞丐喂飯;我的“中國夢”等等。

3.以寫促講。學生通過閱讀,針對具體的人和事寫作,學生分小組交流,推薦優秀講稿,確定演講人選,演講選手都很重視,想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展示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學生可以不脫稿,鼓勵脫稿。學生在演講中可謂形態各異,精彩紛呈。比如,學生張容千在記敘同學上臺演講時說:

“唰,一個矯健的身影躍上講臺,不愧是體育委員余成成,走路都能在前仰后合的同時保持平衡。他站定了,馬步一扎,雙手前舉,手捧稿子,開始演講。不過我很疑惑地是,他怎么結結巴巴的,本來筆直的腰桿子,不時的彎下來仔細琢磨稿子上的漢字,有點像熊貓燒香來入侵時那只邪惡的熊貓,不停地向觀眾鞠躬,真讓我有些不好意思。”

4.傾聽點評。在演講過程中,我還要求學生學會傾聽,不是一味看熱鬧,看表面現象,而要把握演講者講話的要點,并把這些要點記錄下來,選手演講后及時讓同學復述要點,并進行點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學會傾聽,集中注意力,提高凝神度,同時對演講人也是一種尊重,演講人和聽眾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在點評基礎上,演講選手對演講稿進行進一步修改,打印成文稿,在班級傳閱,其他同學可以在文稿上修改,最后由語文課代表對一個階段同學們的演講稿收集整理,裝訂成冊,成為同學們寶貴的精神食糧。我想這些文稿也將是同學們多年后的寶貴記憶。

5.激勵評價。對學生的演講,只有同班的評價還是不夠的,老師要適時點撥,加以引導。特別是每月一次的集中演講尤為重要,我及時對表現優秀的同學予以獎勵,同學評出一二三等獎,我予以適當的物質獎勵,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學生馬雪柔在周記中寫道:

比賽的最后有一個小插曲,大家看著老師發著獎品,心里真有點“透心涼”啊,一陣陣的失望和后悔啊,比如我。小小的演講會卻有著大學問,收獲了知識,也享受到了快樂。我們學會了如何演講出激情,演講出快樂。

二.系列演講的體會

1.在演講中學會表達。通過學生演講,鍛煉學生的勇氣和膽量,我還不知道,竟然真的有學生從來沒有站到講臺上演講,比如學生趙帥輝在演講以后寫的體會文章這樣說。

語文課將至,內心緊張的火焰仿佛被澆了油一般,寒冷的早晨顯得格外燥熱,隨著主持人的介紹,演講比賽開始了,內心緊張的我,哆嗦地盯著自己的稿子,也不知是在準備,還是在發呆。前面同學的演講也沒聽進去。“有請下一位,趙帥輝,”那一剎那,心臟仿佛被提到了噪子眼上,前進是我唯一的退路。拿起演講稿向臺上走去,還是緊張,連自己的聲音都沒注意到,一開口聲音便從噪子眼里炸了出來,之后就更收不住了,腦子里的空白,讓我多次低下頭來看提綱,當讀到文言文時,“系統徹底崩潰了”,多次的重復道出了內心的緊張,尷尬無語的我伸手捂住了臉。臺下的寂靜是在暗示我繼續講下去。一咬牙,一跺腳,我回過神來繼續講……短暫的幾分鐘仿佛過得相當漫長,五十多雙眼睛讓我喘不過氣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的理解在我腦海里又加深了。

走下臺來,回到位上,默默地看著提綱發呆,終究還是未能控制好自身的心態啊。拿起筆來在提綱的空白處記下了幾筆演講時的缺陷之處,接著繼續盯著提綱……

每一次上臺都是一次磨練的機會,勝敗乃兵家常事,因為這點失敗而喪氣可不是我的性格,我要珍惜把握好每次登臺的機會,那都是鍛煉我們心理素質的絕好機會,如果還有機會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我的失敗,我會做好充分的準備,我一定會回來的。

2013年3月,江蘇省“杏壇杯”優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在我校舉行,一位青年教師借用我班上課,學生積極踴躍的表現,大膽而有見地的發言給上課老師和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這位上課老師獲得優異成績增加了砝碼。我在旁邊聽課,為學生們的精彩表現暗暗高興。

2.在演講中展示個性。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我”,但是這些“我”都被我們的“滿堂灌”淹沒了,都被沉重的學業負擔壓沒了。但是這些“我”又是充滿活力和生機的,一旦有合適的土壤和空氣,他們就會像頑強的小草一樣從土里鉆出來。而演講系列活動就為學生提供了這樣舞臺。學生馬雪柔寫道:

我們班就“人怎樣才有尊嚴”這個話題,開了一個小型的演講比賽,頗有感慨。

前前后后大約有12位同學參加了,大方地講出自己對于尊嚴的看法。各有各的特色,徐雅的慷慨激昂,趙騫的隨意自如,張馳的勇于挑戰……

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圓圓的演講。她或許沒有徐雅的鏗鏘有力,或許沒有馮朝艷的委婉動聽,可她所談吐出的每個字都那么具有說服力。總之,我喜歡她的文筆,在歷史和現實中收放自如的寫作方法是我所欽羨的,聽著她認真地分析“尊嚴”一詞,問出“這個社會怎么了”的疑問,有種撥開了云霧,恍惚看見了人世的感覺。

3.在演講中訓練思維。言語是思維的外在體現,學生在系列演講中逐步學會了沉著冷靜、有條理地表達對事物的看法。比如學生陳靜荷在“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演講中這樣表達:“首先,我要自食其力,用勤奮為我的人生搭建階梯;其次,我必須得報答我所感恩的人,也盡量不愧對我所傷害的人。再者,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人生在世,總要在這個世界留下值得念想的東西;最后,也是我最不能忽略的追求,保持內心的純正,保持原有的自己。”說的條理清楚,感性與理性兼具。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還體現在學生對世界、對事物認識的深度,所表現出的不同一般的見解,乃至是有創造性的觀點,這正是我們所鼓勵和期盼的。如學生余成成在“談成才的條件”演講中說:“在我看來,成才的主要條件是能忍受孤獨與寂寞。不僅指環境上的清冷靜寂,更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孤獨,要承受無人理解的孤獨,祛除蕪雜的思想,凈化心靈的空間,這才是成才的大境界、大智慧。” 馬艷在《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說:“平淡、平凡、清醒、泰然,小人物也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即使比不上英雄和偉人,它仍然值得追求,值得你贊。” 趙露瑩在《“小我”與“大我”》中說:“在一些情況下,讓自己更有意義的活下來比白白犧牲更有價值。兼顧小我,有時也是為了更好的也就大我,享受成功。”盡管這樣的觀點并不鮮見,但作為中學生能達到這樣的認識高度確屬來之不易,值得肯定。

4.在演講中學會合作。在學習中的合作不僅是相互點評,贊賞激勵,增強自信,更重要的是在互相激勵的同時勇于接受批評,能容忍同伴的批評,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確實是不容易的。比如學生張容千在“人怎樣才能獲得尊嚴”的演講結尾說:“男生們,你想成為高富帥嗎?好好學習吧;女生們,你想超越白富美嗎?好好學習吧。我的演講很快結束了,但成為高富帥的夢想持久地在心中激蕩。”關于“高富帥”和“白富美”的話題立刻引起了爭議,大家認為難道只有“高富帥”和“白富美”才能獲得尊嚴嗎?通過討論,同學們明白:盡管在世風日下的當下,我們不能免俗,但我們要保持一份清醒,有自己的見解和擔當,不能隨波逐流。我們只要有理想、有能力、有知識,不是“高富帥”和“白富美”同樣能獲得尊嚴。通過辯論,同學們的認識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華,學習的動力更加充足。

5.在演講中培養人文情懷。人文情懷及時對社會人生的關注,對生命的同情,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丑惡的憎恨,正如羅素所說:“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這就是偉大的人文情懷。盡管我們還不能達到哲人的高度,但是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也許有人認為我在學生演講中引導關注的是一些負面的事件:比如教授下笑談農民工被凍死、貴州畢節5名流浪兒為避寒躲入垃圾箱被悶死,以及李天一事件,可能不利于中學生世界觀的形成。但我認為,這些事件恰恰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社會冷峻現實的客觀認識,正確理性的對待這些事件,形成一定的批判能力,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如果一味歌功頌德,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最后會歡樂至死。正如專欄作家潘采夫在《虛擬采訪魯迅先生》一文中所說:“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當然已和當下中國大有不同,但先生的批點并不過時,反而愈加入骨,刺痛我們的神經。這是因為,第一、中國有些東西變化了,有的變好,有的變壞,但有些東西并沒有變,有一以貫之的根脈在里面,魯迅給提煉出來,并經受住了時間的磨洗;二、魯迅最為人稱道的,是批判國民性,而國民性這個東西,是祖先賜給我們的禮物,想拒收或轉送,沒有那么容易。”所以,在當下的中國,我們有必要保持一份清醒,努力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和胸懷天下的情懷。

篇9

第一,提綱式開場白。演講開始前,可以先把自己要講的問題扼要地介紹一下,使聽眾有個整體的認識,然后順藤摸瓜,脈絡清楚,一氣呵成。

第二,向聽眾提問式開場白。在演講開頭向聽眾提幾個問題,讓聽眾與你進入一個共同的思維空間進行思考。如果演講人的問題提得好,聽眾自然會格外留神,等待富有見解的答案。

第三,即興發揮式的開場白。演講者可根據會場氣氛擬一段即興開頭,這可以把演講者與聽眾一開始就緊緊地聯系起來,使聽眾在感情上產生哄鳴。

第四,引起聽眾好奇式的開場白。即把一些與演講內容有關的罕見的問題先提出來,使聽眾產生一種非聽下去不可的興趣。如果有一個與演講內容有關的有趣的故事,也可用它作為開頭。

作為一個老練的演講者,除了精心預備他的演講內容外,還要注意他的儀態。

演講時要保持久充沛的精力。在演講之前,一定要充分休息,養精蓄銳。演講時則要器宇軒昂或灑脫大方,總之,要表現出氣度來。站立要穩,切勿前后搖擺。有的演講者常常左右移動重心,這會使人認為你心神不定。目光要前視聽眾,左躲右閃會給人一種鬼鬼祟祟的感覺。或者說話時望天,好象是目空一切或思想不集中。或者習慣于低頭看稿或看地板,不注意與事后眾交流,好象做了虧心事一樣。這幾種情況,都將直接影響演講效果。

演講人的聲音要響亮。音量的大小根據會場的大小和人員的多少而定。既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過高易失去自然和親切感,過低會使會場出現不應用的紊亂。

篇10

根據演講內容和臨場具體環境的不同,演講常用的開頭方法有下面幾種:

(一)直入式

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即用精練的語言交代演講意圖或直接揭示主題,概括主要內容,然后在主體部分展開論證和闡述。這種開場白方式也稱為開宗明義式。

開頭緊扣題目,亮出觀點。這種開頭方式對演講內容能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適合于較為正規、莊重的演講場合,它要求演講者具有較好的概括能力。

(二)設問式

提出問題,發人深思,即演講者一開始就提出一個或幾個出乎意料的問題,迅速喚起聽眾的興趣和注意力,引起人們深思,自然地激發聽眾的參與意識,縮短與聽眾的距離,使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迅速溝通,從而自然順暢地引出下文。

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緊緊地抓住了聽眾。提問式開頭關鍵在于所提的問題必須是聽眾感興趣、極為關注或是極想弄明白的問題,千萬不要無疑而問,那樣只能讓聽眾反感。

(三)引語式

也叫引用式,即開頭直接引用詩文名句、民間妙語、俗語,或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語。這種開頭語言典雅,耐人尋味,令人耳目一新,易于溝通與聽眾的感情,為展開演講主題作必要的鋪墊和烘托。采用這種方法開頭,可以起到生動別致、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運用引用式開場白必須把握好兩個關鍵:一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說服力和概括力,二是所引用的材料最好是出自權威、名人或聽眾十分熟悉的事物。

(四)故事開場式

由故事、寓言、笑話等作為演講的開頭。這種開場白方式比較生動活潑,能引起聽眾的興趣。

這樣以故事導出自己的觀點,為接下來的深入議論做好鋪墊,自然會引起聽眾的關注和思考。

(五)抒情式

開頭以散文詩的抒情筆調營造出詩一般的意境,感染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