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衛生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09-27 18:19: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衛生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南陽市中心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河南南陽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制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靜脈配置中心36名配置中心操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培訓、教育和持續質量改進,并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前(對照組)和改進后(研究組)靜脈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結果 經過半年的培訓教育干預和持續質量改進,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和合格率明顯高于持續質量改進前,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進前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知識考試90分以上(優秀)的5名,80~90分(合格)人員17名,優秀率和總合格率分別為13.9%和47.2%,改進后考試成績90分以上的21名,合格人員14名,優秀率和總合格率分別為58.8%和97.2%,改進前后優秀率和總合格率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強靜脈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以及落實手衛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持續質量改進;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手衛生;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0(c)-0062-02
[作者簡介] 席騰飛(1986-),女,本科,河南平頂山,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護師,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近幾年來,醫院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以及降低醫院成本,均成立了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然而配置中心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環境影響外,配置工作中心人員手衛生也是導致發生醫院院內感染的重要影響因素[1]。因此加強靜脈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的管理能有效的減少醫院內感染的發生。手衛生一般是指醫護人員洗手、手衛生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醫護人員在洗手時應使用肥皂或流動水進行洗手,以便去除手皮膚上的碎屑和污垢,且一般洗手的時間為20 s。醫護人員衛生手消毒時一般采用速干洗手液揉搓雙手進行洗手和消毒,以便減少手部的暫居細菌,通常認為醫護人員手部暫居細菌常易引起傳播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研究報道,目前國內醫護人員對洗手、手衛生消毒的依從性較低,主要原因是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和責任感較低[2]。為了提高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本文對我院靜脈配置中心36名配置中心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和持續質量改進,并探討改進前后配置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現將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6月期間我院靜脈配置中心36名配置中心操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1名,女性15名,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為30.7歲,工作時間為2~20年,平均工作時間為8.4年;36名人員中高級職稱2名,中級職稱21名,初級職稱14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主要負責全院靜脈藥物的配置,包括普通藥物、靜脈高營養液、抗生素和化療藥物等。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分別對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合格率以及考試總合格率進行評價。
1.2 方法
對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加強培訓、教育以及持續質量改進,提高其對洗手和手衛生消毒意識及相關知識的掌握;同時制定相應的手衛生管理制度以及嚴格執行手衛生6步吸收法。配置中心負責人對配置中心工作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以及相關知識培訓情況進行監督和考察。
1.2.1 手衛生依從性差的原因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部分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觀念薄弱、相關知識欠缺以及責任心不足,覺得洗手麻煩,認為配置藥物時不洗手也未發生藥物污染和醫院感染現象,有些工作人員認為無菌手套可以替代手衛生,戴手套后可以有效的阻止病菌的傳播[3];②配置人員不足,配置工作量較大,配置人員為了盡快完成配置任務,通常選擇簡化洗手和手衛生步驟;③配置中心手衛生制度不完善和落實不到位,在沒有監督情況下,配置人員未進行有效的洗手和手衛生消毒就進行配置操作;④醫院設施簡陋,洗手設備較少,速干洗手液消耗較快,更換速度慢,同一時間內洗手區域較擁擠,使得配置人員洗手不方便,甚至為了節約時間,部分人員未洗手。
1.2.2 持續質量改進方法①完善和落實制度 配置中心應制定手衛生相關考核制度和標準,以及給予相應的獎懲,將每月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納入醫院感染考核中;另外對配置中心人員是否正確掌握和知曉6步洗手法進行隨機抽查考核,并將結果納入績效獎金考核中。
②改善洗手環境 配置中心向醫院總務部門申請,要求改善配置中心洗手設備和環境,增加洗手區域內的設施,如洗手池、速干洗手液、手巾紙以及干手機等,并在洗手區域張貼6步洗手法詳細講解示意圖。
③改進工作流程 配置中心應合理完善配置人員的調配制度,合理利用調配資源,減少配置人員繁重的工作量;同時配置人員在配置過程中應合理安排配置工作順序,務必做到先清潔后污染,這樣可有效的減少洗手次數;另外還應提倡應用速干洗手液或快速消毒劑,進而減少洗手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年限長和職稱高的配制人員應做好幫帶和指導作用,并選擇基礎扎實和責任心強的老同志作為幫教老師,指導新進員工、進修人員和實習生認識手衛生的重要性。
④合理安排和調整工作量 配制中心應根據醫院各科室和病區需配置靜脈藥物的液體量,合理安排和調整人員應承擔的配置量,并提倡人員相互協調和配合的風氣,使每個工作人員能在指定的時間段內完成安排的工作量。
⑤加強監督管理 配置中心應建立中心感染監督小組,進行持續的質量控制,及時制定和修改質量控制相關措施,提高人員對持續改善手衛生執行情況的落實[4]。同時,科室或配置中心負責人定時對工作人員手衛生落實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并統計洗手液和快速洗手消毒液的領用和實際消耗的數量是否相同。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數據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持續質量改進前后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
經過半年的培訓教育干預和持續質量改進,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和合格率明顯高于持續質量改進前,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持續質量改進前后配置中心人員相關手衛生知識考試情況
改進前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知識考試90分以上(優秀)的5名,80~90分(合格)人員17名,優秀率和總合格率分別為13.9%和47.2%,不合格人數14名,不合格率為38.9%;改進后考試成績90分以上的21名,合格人員14名,優秀率和總合格率分別為58.8%和97.2%,不合格人數為1名,不合格率為2.8%,改進前后總合格率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合格率=優秀率+合格率,見表2。
3 討論
醫院內90%的工作均需醫務人員通過手來完成,大約有30%的院內感染是因為醫院醫務人員洗手和手衛生未落實而傳播細菌和病毒引起的[5-6]。因此,做好醫務人員洗手和手衛生工作能有效的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較差。持續質量改進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主要強調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同時,加強對過程進行管理和各環節進行控制。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主要負責醫院靜脈藥物的配置,不管其中哪個環節出現疏忽均會導致大范圍的醫院感染,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手衛生是靜脈配置中心最不容忽視和最基本的一個重要環節[7]。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半年的持續質量改進,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合格率以及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總合格率均明顯高于持續質量改進前,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加強靜脈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配置中心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以及落實手衛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院各科室手衛生情況讓然存在些許問題,因此在日后工作中醫院應堅持對全院手衛生情況進行持續性的改進。
[
參考文獻]
[1]孟凡堰,陳興錦,韓興權,等.關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藥房,2010(44):4212-4214.
[2]王佳坤,張月良,甘惠貞,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危害藥品調配的職業防護[J].醫藥導報. 2011,30(9):1257-1258.
[3]史文秀,趙春芝,張久星,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用藥安全管理[J].醫藥導報,2012,31(1):122-123.
[4]劉福香,朱亞芳.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質量控制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10):265.
[5]姜小琴.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醫院的運行與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5):64-66.
[6]徐麗華,彭婕.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改進護理服務及質量管理的實踐[J].護理學報,2013(8):21-23.
篇2
關鍵詞: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據報道[1],接觸傳播是95%以上院內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加強手衛生可有效阻斷接觸傳播、減低院內感染發生率。徐仁花[2]等報道指出,加強手衛生可使院內感染率降低25%~50%。可見,手衛生是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本了相關探討,以期為提高臨床手衛生依從性提供參考依據。
1 醫院人員手衛生現狀分析
1.1手衛生管理制度欠完善 我國衛生部于2009年頒布了第一個手衛生行業標準,即《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3]。自該規范頒布以來,我院將手衛生納入了院內感染控制標準之中,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逐漸意識到手衛生的重要性。然而,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各個科室手衛生管理制度欠完善,缺乏切實可行的日常監督機制,導致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力不強、依從性較差。
1.2手衛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1.2.1手衛生誤區 戴手套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污染、保護醫務人員及患者;然而,部分醫務人員錯誤的認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戴手套只是手衛生的輔手段,若戴手套但不注重手衛生,則只具有自我保護作用,而無法避免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此外,手套可能出現破損、滲漏,也可導致手污染。1.2.2手衛生知識缺乏 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缺乏,導致他們對手部消毒、清潔存在誤區,如部分醫務人員存在"未直接接觸分泌物、排泄物及膿液等明顯污染部位,不需洗手"、"手部無明顯污跡,無需洗手"等錯誤認知,嚴重影響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1.3手消毒及洗手不規范 由于缺乏手衛生知識、手衛生意識差,致使醫務人員手消毒及洗手不規范,從而影響消毒效果。
1.4手衛生的設施不完備 完善的手衛生設施是確保手衛生依從性的前提條件[4],然而,臨床上普遍存在手衛生設施不完善或者設計缺乏人性化的現象,具體如下:①洗手池數量少,且多集中在搶救室及治療室,部分病房內無洗手池,醫院人員完成操作后無法及時洗手;②水龍頭開關多為手動式,醫務人員使用開關時易造成手部二次污染及交叉感染;③無熱水供應,導致寒冷天氣醫務人員抵觸洗手;④缺乏干手設施,醫務人員洗手后應用毛巾、白大褂擦拭,導致手部二次污染;⑤洗手肥皂無法保存干燥,致使細菌滋生;上述幾點原因均嚴重影響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及消毒效果。
1.5快速手消毒劑使用率較低 WHO報道指出[5],應用以酒精為主要成分的快速手消毒劑是減低院內感染發生率、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最實際、最有效的方法。據報道[6],應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衛生的成本僅為肥皂的73%,可節約30%左右的費用。可見,快速手消毒劑兼具有效性、經濟性及實用性,然而,臨床上快速手消毒劑使用率較低。
2 醫院人員手衛生持續改進對策
2.1建立、健全手衛生相關管理制度 手衛生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作為醫療護理查房及院內感染管理的重要內容。以《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為依據,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手衛生管理制度(包括培訓制度、考核制度、監測制度、獎懲制度等),以增強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規范手衛生行為。
2.2強化手衛生培訓 ①主題式宣教培訓:宣教培訓是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行為,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的前提和基礎。采用專題講座、小講課、知識競答等多樣化形式進行主題式手衛生宣教培訓,培訓主題包括:手衛生必要性及重要性、洗手指征、消毒及洗手的步驟、消毒及洗手的注意事項等,以達到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及能力的目的。②定期考核:將手衛生列入三基考核內容,每月進行一次手衛生抽考,每個季度進行一次手衛生操作大比武。③重點人群重點培訓:實習進修人員及新上崗人員是落實手衛生工作的重點人群。上崗前,應統一組織重點人群參加培訓,除主題式宣教外,還應結合臨床實際經驗,用實例及數據進行講解,以強化重點人群手衛生意識。培訓-考核-培訓的正性激勵模式,有助于不斷增強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2.3完善手衛生設施 針對手衛生設施現存問題,綜合考慮需求性、必要性及經濟性,合理完善手衛生設施,如適當增加洗手池;洗手池應配備洗手液、擦手紙,并張貼七步洗手法圖示;在病區走廊位置放置快速手消毒液;秋冬寒冷季節供應熱水或者推廣快速手消毒液。分析手衛生設施存在問題,通過會議討論及專家咨詢等形式尋求合理解決辦法,對促進手衛生設施不斷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2.4推廣快速手消毒劑 在洗手池、治療車、操作臺等位置配備快速手消毒劑,以方便醫務人員使用;通過小講座、小課堂以及發放快速手消毒劑宣教手冊等方式介紹快速手消毒劑的有效性、經濟性、實用性及無害性,以增進醫務人員對手消毒劑的認知;指導醫務人員正確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每次擠壓手消毒劑噴嘴1~2次,擠出約2 mL藥液,并將其置于掌心,按照七步洗手法進行消毒,直至手部干燥為止),以規范手消毒行為。
2.5加強手衛生的考核及監督 首先,可通過快速手消毒液、洗手液的消耗情況,統計分析醫務人員洗手率,側面了解醫務人員手衛生情況;其次,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醫務人員手衛生情況進行隨機檢查,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行為;最后,根據不同科室醫務人員手衛生抽考及手衛生操作大比武成績、洗手率、手衛生合格率,評比優秀科室,獎優罰劣。
綜上所述,目前臨床普遍存在手衛生管理制度欠完善、手衛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手消毒及洗手不規范、手衛生的設施不完備、快速手消毒劑使用率較低等問題;可通過建立、健全手衛生相關管理制度,強化手衛生培訓,完善手衛生設施,推廣快速手消毒劑以及加強手衛生的考核及監督等方法持續優化臨床手衛生工作。
參考文獻:
[1]潘小平,桂筱玲,黃素芳.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現狀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1):1072-1073.
[2]徐仁花,毛秀蘭.品管圈活動對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2):24-25.
[3]李玲,張浩,劉翠林,等.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執行狀況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8):749-751.
[4]范文,黃娥,段六生,等.醫務人員手衛生與洗手依從性現狀及管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9):1845-1846.
篇3
關鍵詞:護士 手衛生依從性 控制對策
Nurse hand health compliance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Ren Xiaobo Yang Rong Li Yanqiong
Abstract:The hospital infection is now the world public health attention key point.In the hospital the environment and each kind of object surface existence massive microorganisms,nursing staffs hand frequently contacts them in the clinical each kind of operation to become the acquired character infection inevitably the latency,therefore in nurses each work,hand clean is the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 acquired character infection simple and the most effective link.The hand clean and the disinfection is reduces the hospital infection to be most basic simple and one of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Keywords:Nurse Hand health compliance Control 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2-0194-01
1 手衛生依從性差的原因
1.1 制度與管理不完善。我國醫院在制度和管理上對手衛生的要求并不十分完善,缺乏手衛生的教育培訓,相關制度與規范未推廣手衛生,未形成良好的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的氛圍。
1.2 洗手設施缺乏。我國醫院的洗手設施缺乏,大部分醫院只有在護理站才設洗手池,干手機更是少見,因此,是造成醫務人員洗手不方便,影響手衛生的依從性。
1.3 缺乏手衛生意識。有些醫務人員認為洗手麻煩而又損傷皮膚,有的甚至在完成一整天的護理操作后才洗手,認為醫院感染與手衛生無關,而不重視手衛生。
1.4 洗手是對患者的歧視。我國醫務人員與患者手衛生知識缺乏,認為洗手是對患者的歧視,使其產生自卑心理,影響醫患護患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原因之一。
2 提高對手衛生的重要性的認識
不良的手部衛生是引起衛生保健相關性感染、促使耐藥微生物的傳播、導致感染暴發的主要因素。WHO關于醫療機構阻止病原體感染已經強調手衛生是關鍵手段。手衛生并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保證患者獲得高質量保健的一項基措施。清潔的手能預防疾病和挽救生命。護士手衛生的重要指標 是否按照WHO提出的“5個重要時刻”實施手衛生,其依從性是否符合要求。“5個重要時刻”是指:接觸患者前、無菌操作前、接觸體液后、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環境后。監測方法包括:“5個重要時刻”的知曉率和六洗手法的熟練程度;皂液和含醇手消毒劑的單位使用量;手部細菌的清除率及病原菌的檢出率。
3 加強手衛生的控制措施
3.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監控小組三級監控網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實行目標管理,并簽訂醫院感染責任書。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科室的日常工作監督及消毒隔離工作,院領導定期聽取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的工作匯報,及時進行指導,認真總結經驗,確保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3.2 強化衛生宣傳教育。制定對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再培訓計劃,利用專題講座,業務學習,簡報等形式,加強進行手衛生知識培訓,對醫務人員分批分類進行,規范手衛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全員性培訓,使所有醫務人員加強無菌觀念和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使醫務人員掌握手衛生在保護患者,預防外源性醫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規范手衛生行為的自覺性。在洗手培訓時,重點強調:正確的洗手指征,洗手類型,持續時間,洗手頻率,洗擦手的力度和擦手用具構成,尤其在繁忙的工作中縮短洗手時間,漏洗手背、指尖、拇指的現象,同時在每個洗手池上張貼六步洗手法的步驟,提醒醫務人員規范洗手。
3.3 手衛生規范。在促進手衛生行為的實踐中,提供方便、有效的設施,采用六步洗手與速干手消毒劑相結合,在重點部門和治療車上配備速干手消毒劑,以改變使用消毒劑泡手或者消毒巾擦手而達到消毒雙手的情況,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都應當實施手衛生,手上有明顯污染時,應當洗手;當手部沒有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劑不僅可節省時間,行走及交談時也可使用,從而消除人們對洗手的反感,可有效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3.4 手衛生操作流程。用肥皂和水洗手,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淋濕;然后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縫隙;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s,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驟;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將5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用擦手紙墊著或用手肘關掉水龍頭。用含醇手消毒劑,取適量的產品倒于掌心,然后根據上述步驟揉搓,直至手干。洗手后應使用免污染的干手設備,如擦手紙、干手機。
篇4
關鍵詞:品管圈;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品質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簡稱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創,指的是由一個工作場所的人,為了要解決問題,突破工作績效,自動自發地結合成一個小團體(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啟發的原則下,應用各種統計手法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中的障礙問題以達到改善工作品質、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2]。為了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我們于2013年6~12月在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管理中將品管圈應用于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科室于2013年5月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圈員有8人,由一名領導能力強的主管護師擔任圈長,全面負責圈內活動,并另外推選一名主管護師負責記錄每天活動的內容,其他成員全部進行分工,實行全程參與。6月開始實施活動,每月1次,活動形式按集中-分散-集中的形式進行。
1.2方法
1.2.1選定主題 采取品管圈的頭腦風暴法提出多個可實行的主題,結合手術室工作特殊性,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以投票計分的方式選出主題"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選題理由是規范手衛生管理制度與標準預防制度,通過學習與人員培訓的方式鞏固成效,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手術室工作人員洗手依從性的情況,對新出現的問題,制訂動態改進計劃,不斷完善制度,使管理規范化,明確洗手指征及洗手方法,提高洗手依從性。
1.2.2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 調查2013年1~5月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為61%,找出主要原因:①設施不足,沒有備速干手消毒劑;②手衛生知識缺乏,由于對手衛生在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造成手衛生執行力低;③培訓不到位,使知識更新不及時,造成手衛生依從性下降。
1.2.3對策與實施 ①制定手衛生的規章制度;②各手術間配備速干手消毒劑;③組織全體手術科室工作人員進行手衛生知識的規范化學習,指出手衛生的重要性,并在科會議上一再強調必須落實的重要性。科室負責人加強監督管理力度;④院感科負責人不定時來手術室內進行檢查、考核。
1.2.4掌握并執行手衛生相關規定 掌握手衛生指征:①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②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④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⑤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⑥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明確洗手和快速手消毒劑的使用原則:①手部皮膚無可見污染,建議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其效果比洗手好;②手上有血跡或分泌物等明顯污染時,必須洗手。有耐藥菌流行或暴發時,建議使用抗菌皂液洗手。在什么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①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②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掌握外科手消毒應遵循的原則。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術之前、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5)掌握洗手和衛生手消毒的方法:①都是七步法。②洗手時,揉搓雙手至少15s;③衛生手消毒時,揉搓雙手至少15s。
2 結果
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由品管圈活動前的61%上升到85.6%。
3 討論
大量流行病學數據表明,通過手傳播疾病是醫院感染的一個重要途徑。手部衛生是關系到醫患安全、提高醫療水平、保障醫療質量的大事[3]。醫務人員的手是病原菌最主要的傳播媒介,手污染是導致醫院感染的主要途徑[4]。手術人員因外科手消毒方式不正確或不徹底,可導致細菌傳播而造成手術感染[5]。通過此次品管圈活動激發了每個圈員的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對管理措施的執行力和依從性,使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由活動前的61%上升到85.6%,這說明品管圈活動是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2]雷志榮,張文娟.QC小組在改進留置尿管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2B):48.
[3]李穎,武迎宏,張麗潔.門診患者手衛生知識認識現狀的調查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3):305-307.
篇5
關鍵詞:衛生習慣;健康教育;正確洗手
1問題的提出
夏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期,為了防止幼兒“病從口入”,幼兒園高度重視孩子的養成教育。針對當前的手足口病、水痘、甲型HINI流感的流行,加大了對孩子洗手常規的重視。勤洗手是防止疾病傳播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很多疾病都是通過手部接觸傳染的,而預防幼兒生病的最好方法是徹底做好清潔的功課。由于幼兒認知發展的限制,缺乏對衛生、細菌、疾病等相關概念及因果關系的認識,加之病菌特殊的存在方式,導致幼兒對手的衛生與疾病的引發等關系認識不清,常常覺得洗手麻煩而不認真洗。而在家里,家長反映孩子任性、懶惰性強。在幼兒園已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廢止。這些問題和困惑,讓幼兒
良好的行為習慣難以延續和養成。
2理論依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教育要保教結合,寓教于一日活動之中。還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健康,有效的教育是用適宜的方法引導幼兒主動去改變自身的不健康行為,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理解洗手的重要性與作用,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幫助幼兒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習慣,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但也是十分嬌嫩的時期,如不養成良好講衛生、愛清潔、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就會給其健康成長帶來危害,影響身體健康發育。幼兒的良好衛生習慣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養成的,因此幼兒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這樣充分說明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預防疾病,擁有健康,保持正確的洗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有效預防傳染病傳播與感染的措施之一。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孩子,由于好動更易將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不及時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導致生病。因此,洗手對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十分重要。
3現狀調查
我們從調查結果中分析出幼兒不勤洗手存在下列幾個因素:①不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沒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②洗手時敷衍了事,稍微洗洗、擦擦就完事。③認為手沒黑就很干凈。
4分析原因
因為很多幼兒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也不理解洗手的原因。這種現象往往使得幼兒誤認為講衛生是為別人洗手似的,根本不能變成幼兒自己的自覺自愿的行動,更談不上將講衛生變成自身需要的行為習慣。因此,要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必須讓幼兒明白講衛生的道理。
5實施過程與途徑
5.1以積極的教育方式“引導”幼兒講衛生習慣的養成
如何鼓勵和引導幼兒自覺、自愿地認真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呢?這對于教育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免疫力相對比較薄弱,但是幼兒期是學習和養成正確洗手方法的最佳時期。教給幼兒并使其學會正確洗手方法,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傳授給他們自我保護的技巧,是幼兒園的重要任務。首先讓幼兒明白為什么要洗手?讓幼兒仔細觀察經過顯微鏡放大的細菌的圖片,同時介紹了許多傳染病的病菌,告訴孩子們有一些傳染病的病菌就是通過口腔傳染的,如果不勤洗手,就很容易把病菌帶到口腔里,然后進入體內,我們就會生病。讓幼兒知道手上的細菌是很小的,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見的,看上去不臟的手也需要洗干凈,這使幼兒容易接受,就明白了為什么手看上去不臟,也要洗手后才能吃東西的原因,從而有了自主洗手的意識。
幼兒年齡小,對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并沒有很多認識,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通過講故事、說兒歌運用圖片、游戲等豐富幼兒關于細菌的感知經驗,利用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兒明白不好的習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良好的習慣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對個性的發展和優良品質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為了避免幼兒洗手時的“應付”現象,在幼兒園盥洗室內張貼了洗手流程示意圖,創設豐富形象的“濕、搓、沖、捧、擦、洗手六部曲”環境,逐一給孩子講解正確洗手的六部曲。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正確洗手的方法:將袖挽起,要用流動水和香皂洗手,先用水將手弄濕并在手上完全搓開,用力搓動雙手10s~15s,使雙手和手指表面產生摩擦。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搓出泡沫,讓手掌、手背、手指、指縫、關節部位等都沾滿,然后反復搓揉雙手及腕部,再用流動水沖刷干凈,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為止,用生動直觀的講解提高了幼兒對洗手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教育幼兒不要把水龍頭開得過大,千萬不可以玩水,那是浪費水資源,教育小朋友知道節約用水。
幼兒天性好玩、好動,兩只手不停地動來動去,因而洗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工作中總結了幾種快樂洗手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①依據洗手的步驟和要求,通過朗朗上口的《洗洗小手真干凈》童謠兒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間指縫都搓到,嘩嘩流水沖一沖,我的小手洗凈了”。讓幼兒學習并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把枯燥的洗手變成了有趣的游戲,孩子們邊念兒歌邊洗手,洗得非常干凈。讓洗手環節趣味化、游戲化,通過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表達自己對歌曲歡快的感受,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在畫手形圖的情景中將顏色在手形中涂滿,并嘗試使用不同的涂色方法表現洗手時的狀態,激發幼兒喜愛洗手的情感,促進正確的洗手方法的養成。③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幼兒心理,貼近幼兒生活是激發幼兒興趣的關鍵,如,《小兔寶寶生病了》以圖畫故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當中,初步了解講衛生的重要性,采用提問、討論等多種互動形式,既發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又拓展了幼兒思維。④搓泡沫游戲,和孩子一起玩搓泡沫,看誰把泡沫變黑或變多,同時有意識地與孩子討論“為什么臉盆的水變黑了”,使孩子由于感到有趣逐漸過渡到自覺地去做,原來復雜繁瑣的事情,也可以在快樂中完成。⑤結合孩子好模仿的特點組織幼兒學習“洗手操”,通過“洗手操”的學習,幼兒不論是在園或在家,都能用正確的洗手方法認真清洗手了。
對待幼兒平時的生活衛生習慣的教育活動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心人,并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正確的加以引導,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更感興趣,同時也達到了“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練習法、示范模仿法、故事引導法、榜樣激勵法等,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養成了良好的洗手習慣。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教育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勤剪指甲能夠清潔雙手、消滅細菌,避免疾病的傳染以及由病菌引起的各種病癥,有利于保護幼兒的身體健康,防止病從口入,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衛生小常識。不急于求成,循序漸進的采取游戲化、生活化、體驗化、鞏固化等策略,來調動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認真、自覺洗手行為的形成與鞏固。讓幼兒不斷地反復和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的認知、體驗和經驗,逐漸形成一系列正確的行為方式,并在反復的實踐中得到強化。
為了迎接世界洗手日,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園開展了“快樂洗手,健康成長”世界洗手日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一是開展“世界洗手日”宣傳活動,利用圖片和故事的形式對幼兒進行講解,讓幼兒了解洗手的必要性;二是評選衛生健康好寶寶,開展爭當“衛生健康好寶寶”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教育。三是組織洗手實踐活動,開展“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活動,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2要求家長積極配合、以身作則,形成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利用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會、家園聯系欄、家長座談會、
家訪、電話訪問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幼兒園生活常規及衛生習慣的要求和教育方法,掌握幼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和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以及幼兒不良生活衛生習慣的弊端。向家長發放衛生習慣調查表,掌握幼兒在家的衛生習慣,要求家長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規及衛生習慣,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指出:“良好習慣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重要的責任。”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原則,需要持之以恒。如果幼兒在幼兒園是一種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種要求,孩子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都較差,需要不斷地督促、提醒和檢查,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良好衛生習慣得到不斷強化,逐步形成自覺行為。家長們耐心地告訴幼兒為什么飯前便后要洗手:“因為手上摸了許多臟東西,在吃飯前不洗干凈,吃進肚子里就會生病,肚子就會長出蟲子來。”小孩子一般很容易明白這樣的道理,便會愉快的去洗手。家長和孩子共同協力養成洗手的好習慣:①和寶貝做洗手的游戲。②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如,父母在飯前和孩子一起洗手。③讓洗手環境方便幼兒使用。④用照片做示范,把洗手的過程用相機拍下來貼在墻上供幼兒參考,家長也可以給幼兒當作故事講解。最關鍵的問題是家長的督促,幼兒往往幾天新鮮,并不能長期堅持,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提醒,同時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幼兒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只要持之以恒,就會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使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在家庭中得到強化,把洗手的好習慣帶到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個地方。讓家庭發揮它的教育優勢,手牽手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讓我們更加有效地提高家園合作,進一步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
6實施效果
篇6
作者單位:252800聊城市山東省高唐縣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郭廣芹,周文靜),聊城市人民醫院(李淑真)
郭廣芹:女,本科,主管護師
摘要目的:應用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DCA)循環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方法:將全院498名醫務人員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分析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現狀,采用PDCA循環管理法,制定手衛生管理計劃、目標,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對照組未實施PDCA循環管理法,比較兩組人員手衛生依從情況。結果:兩組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PDCA管理理念和方法應用于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使手衛生狀況得到了持續不斷的提高。
關鍵詞 PDCA;手衛生;質量管理;依從性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57
醫務人員的手部衛生對于控制醫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是當前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課題。PDCA循環管理模式是由美國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我院于2013年7月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到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498名,為我院19個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55名,男102名,女153名;醫師97名、護士、護工158名;學歷結構碩士7名、本科88名、大專102名、中專及以下58名;職稱:高級職稱37名,中級職稱96名,初級職稱及以下122名。對照組243名,男98名,女145名;醫師95名,護士、護工148名;學歷結構:碩士6名,本科85名,大專100名,中專及以下52名;職稱:高級職稱35名,中級職稱94名,初級職稱及以下114名。兩組醫務人員年齡、性別、學歷、職稱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PDCA管理方法PDCA循環又名戴明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具體內容如下:
1.2.1P(plan),分析現狀,制定計劃
1.2.1.1組織手衛生管理專項檢查,掌握現狀對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1]《二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實施細則》[2](2012版)要求,檢查各科室手衛生設施配置情況、手衛生耗材供給情況、醫務人員手衛生認知度、手衛生依從性及正確率; 組織各科室主任、護士長及醫院感染兼職人員進行調研,廣泛征求大家對手衛生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分析手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的原因。
1.2.1.2存在問題(1)科室領導認識不足。部分科室領導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對手衛生耗材如皂液、手消毒劑、干手紙巾的配給量不足,不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2)手衛生設施不完善。經調查發現,大部分科室的診療區為陳舊、銹蝕的手觸式水龍頭,洗手池數量不足,肥皂、皂液保存方法各異,未配備干手設備,無干手紙巾盒;護理車、病歷車進入病房進行診療、護理操作時,未安裝盛放手消毒劑的掛籃。(3)醫務人員手衛生認知度低,洗手依從性差 。
1.2.1.3制定計劃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醫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手衛生管理目標及檢查標準,并將目標計劃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目標包括:制定科室手衛生設施的標準要求并限期達標;實現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正確率的不斷提高直到達標。
1.2.2D(do),執行措施,執行計劃
1.2.2.1改變科室領導觀念加強科室感染管理小組的監管力度。首先使科室領導認識到做好手衛生管理的重要性,明確其在手衛生管理中的責任,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模范執行相關要求,切實起到榜樣作用。認真組織科室感染管理小組結合手衛生管理目標,對科室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監督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與科室評優、獎懲相結合。將手衛生管理納入質量考核體系,從經濟管理上對手衛生管理進行干預。
1.2.2.2開展手衛生宣傳活動為提高醫務人員對手衛生規范的掌握和對手衛生重要性的認識,醫院感染管理科與科室互動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制定手衛生管理制度張貼上墻,制作手衛生展板,開展手衛生宣傳月活動,組織青年醫務人員自編自演手衛生歌謠舞蹈等,通過電子屏幕循環播放正確洗手的視頻,安裝六步洗手、外科手消毒流程視圖,在醫務人員的可視范圍內營造濃厚的手衛生宣傳氛圍。
1.2.2.3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培訓調查發現,部分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較差,對手衛生重要性認識不足,手衛生技術低下。為此,醫院感染管理科加強了手衛生知識教育培訓力度,首先利用醫院大會議室進行分批分期知識培訓。其次,由科室挑選一批接受能力較強、善于表達人員進行知識、技能的培訓,由該批人員對科室人員逐一進行培訓指導,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在培訓中,針對不同崗位、不同人群,選擇不同的培訓方法,例如,對手術科室的人員,重點進行外科手消毒知識技能的培訓;對行管后勤人員重點進行六步洗手法的培訓,對衛生保潔人員,由于其知識水平較低,年齡較大,接受能力有限,則更注重手把手的示范培訓。
1.3C(cheek),檢查、監督措施執行情況有效監督是保障措施得以有效執行的重要條件,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周下科室督導檢查,通過考試提問,了解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現場查看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走訪調查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用品的反饋意見,跟蹤檢查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對手衛生管理的監管 情況,調取其手衛生耗材支出情況及是否與工作量相匹配,并對各項檢查結果進行量化評分,將檢查結果及時進行反饋,獎優罰劣,以利于工作的改進。
1.4A(action),處理反饋,總結提高以不斷提高手衛生依從率和正確率為終極目標,及時對檢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了解手衛生設施配備及運行情況、各科室手衛生耗材的使用情況、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和正確率,對影響手衛生執行的因素進行分析,及時提供更加完善的改進措施。
1.5觀察指標PDCA執行6個月后,依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所規定的六步洗手標準且生物細菌檢測菌≤10 cfu/cm2為手衛生依從性合格[3]。
1.6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手衛生水平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頒布實施后,我院對手衛生的管理運用PDCA持續質量改進理念進行管理,通過不斷地計劃-實施-檢查-處理,一環緊扣一環,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使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得到持續提高,而且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定位更高標準,同時使手衛生的管理質量始終處于一個良性循環[4]。
觀察發現,部分醫務人員對手衛生重要性及其潛在危險缺乏足夠認識,重自身防護,輕標準預防。這些認知上的偏差和行為上的不當比知識的缺乏更重要,更難以解決,更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視[5]。通過開展手衛生指征、時機的專項密集培訓與考核,此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手衛生依從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運用PDCA循環加強環節質量控制,從以往重視“檢查結果”的管理到“產生結果過程和原因”的管理[6],探究影響手衛生依從性因素,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做好醫務人員教育考核的同時,強化管理責任,保證手衛生設施的正常使用及手衛生耗材的足量配給,通過多方位的干預措施,改變醫務人員的認知和行為。
總之,PDCA循環管理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遵循PDCA管理程序,分析手衛生管理現狀,找出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原因,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逐步解決問題,逐步實現醫務人員從思想意識到行為模式的轉變,從而實現了手衛生管理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衛生部醫院感染控制標準專業委員會.WS/T313-2009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2]衛生部醫官司.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實施細則[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42.
[3]胡必杰,陸群,劉濱,等.手衛生最佳之間[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4.
[4]應蓮琴,謝清華,褚江洪,等.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11,21(9):1842-1844.
[5]鮮于云艷,喻珊.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3):278-280.
[6]曹斌,黃立釗,王,等.PDCA循環在預防剖宮產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12,22(20):4577-4579.
篇7
【關鍵詞】實習護生;洗手;手衛生;認知;行為;調查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nurses' hand hygiene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CHEN Yan, WANG Y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nd action on hand hygiene in student nurses. Methods A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80 student nurses who were doing clinical practice at our hospital. Results:The student nurses have relatively poor knowledge on hygiene of the hand. Conclusion:Besides completing hand hygiene knowledge training and equipping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the clinical teacher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to facilitate the hand hygiene behaviors of student nurses.
【Key words】Student nurses; Hands-washing; Hand hygiene; Acknowledge; Action; Questionnaire
【中圖分類號】R47.4【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510-02
護士作為與病人接觸最多的醫務工作者,其手衛生的執行對病人能否獲得安全、有效的護理至關重要。然而,實習護生作為準護理工作者能否有效執行手衛生標準取決于其對手衛生的認知程度。據有關調查顯示:醫護人員手污染率很高,可高達50%[1]。通過加強手衛生
可以使醫院感染發生率下降50%[2],可見院內洗手已經成為降低醫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3]。實習護生作為臨床護理實踐工作中的特殊群體,洗手執行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醫院護理質量。本調查旨在了解實習護生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對洗手的認知和行為狀況,為實習護生臨床帶教管理提供依據,更好地履行護士促進和維護健康的職責。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從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實習的139名護生中隨機抽取了80名進行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的《醫院消毒技術規范》中的洗手要求和指征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和觀察表,包括3個部分:①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學歷。②實習護生對洗手的認知:洗手指征、洗手設施、洗手方法、手消毒指征、手消毒方法。③實習護生洗手的行為:開始操作前、完成操作后、脫手套后、接觸不同患兒前后、從污染區到清潔區、接觸患兒身體或組織后、護士自身接觸、其他需要洗手的情況。根據實習護生洗手行為觀察表,對每位護生連續或間斷觀察2h。
1.2.2 采用問卷調查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的原則。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79份,回收率98.75%。
1.3 資料的統計和分析:收集的所有資料全部輸入計算機,以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被調查的實習護生中女性78名(97.5%);男性2名(2.5%)。中專學歷7名(8.8%),大專學歷64名(80.0%),本科學歷9名(11.2%)。
2.2 臨床實習護生洗手執行情況(表1)
表1 臨床實習護生洗手執行情況(n 79)
表1顯示:從各項洗手百分率的情況分析,臨床實習護生對于洗手是一種預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的認識相當薄弱。
2.3 臨床實習護生對洗手的認知(表2)
表2顯示:實習護生對洗手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其中洗手方法回答正確率最高,為57%,手消毒方法回答正確率最低
3 討論
實習護士在醫院中直接接觸患者,完成許多操作,提高實習護士洗手的依從性,不僅在實習期間,而且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認真洗手都具有很好的幫助。實習是每一個醫學生學以致用,在實踐中檢驗理論、鞏固理論及培養技能的重要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培養職業素質、養成良好職業習慣和行為的關鍵時期。在醫療護理過程中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就是一項最基本的職業行為和良好習慣。因此,實習護生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為今后的醫學職業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表2 臨床實習護生對洗手的認知(n 79)
3.1 實習護生手衛生知識認知不足
3.1.1 洗手率低,洗手依從性比較差。有資料顯示,醫務人員的平均洗手執行率小于40%[4]。從表1可以看出,實習護生每次能按《醫院消毒技術規范》中的要求正確洗手的比例普遍較低,以脫手套后、護生自身接觸、接觸不同患兒前后、操作前的洗手這四個環節尤為突出。從表1可以看出,脫手套后的洗手率僅為8%左右。絕大部分護生缺乏無菌觀念,洗手后不烘干或在工作衣上擦干后再執行無菌操作。可能與患兒多、工作太忙而忽略洗手,應加強實習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慎獨精神,強化風險意識。同時不斷改善手衛生設施,采用感應式、腳踏式、或肘動式等非手觸式水龍頭,配備洗手液、干手機或一次性擦手紙巾,推廣使用高效速干護手消毒劑,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實習護生對手衛生的依從性。
3.1.2 護生正確的洗手知識極其匱乏。洗手是醫院感染控制相當重要的一項預防和控制致病菌傳播的有效方法之一,盡管衛生部對醫院工作中洗手的指征做了明確的規定,但實際工作中的洗手情況卻不盡人意。特別是臨床實習護生這一特殊群體,對于洗手的認知和行為更令人擔憂。從表2可以看出,臨床實習護生對正確的洗手知識極其匱乏,洗手的相關知識回答正確率除洗手方法為57%外,洗手指征、洗手設施、手消毒指征和手消毒方法回答正確率均很低,其中手消毒方法回答正確率僅為10.1%。洗手常常重視操作后洗手而不重視操作前洗手;洗手指征主要忽略了護士自身接觸、開始操作前、脫手套后、從污染區到清潔區;洗手設施不了解;手消毒指征和手消毒方法概念不清等。洗手方法回答正確率稍高與臨床實際工作中“洗手行為”警示有關。科室將圖文并茂的“七步洗手法” 示意圖張貼于每個洗手池旁,既便于學習又起到提醒的作用。
3.1.3 護生醫院感染意識淡薄。對不同患者間的洗手認識不足、缺乏手衛生的風險意識,認為洗手麻煩又損傷皮膚,只有在自己需要時才洗手,而未考慮病人的安全,或錯誤認為醫院感染主要是物品器械消毒不嚴所致,與手衛生關聯不大而不重視洗手及洗手設備的不完善、不方便等有關。脫手套后常常忽略洗手,在做注射準備前忘記洗手或洗手時間短。其原因與部分學生認為洗手是為了減少自身感染,而對其預防患者醫院內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因此在接觸患者操作時,如吸痰,護生往往忽略兩個患者之間洗手這一環節,常常在完成整個病區護理操作后才洗手。據統計,約85%的醫務人員自述洗手過多曾經出現過皮膚問題,25%的護士手部皮膚出現過皮炎的癥狀[5]
3.2 實習護生作為醫院護理工作中的特殊群體,在數量上呈逐年增長趨勢。其洗手執行力對醫院感染有很大的影響,既要保護自身,防止職業損傷,降低感染率,又要減少由自身造成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
3.2.1 加強實習護生手衛生教育,學習手衛生等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盡管實習護生已接受過多年的醫學、護理理論知識教育,但醫院感染是一門涉及多學科交叉滲透的新興學科,學生只是分散、有限、間接地了解醫院感染的知識。在醫學教育中開設手衛生等醫院感染相關課程,使護生們在學校就能夠系統學習相關知識,熟悉掌握有關的方法措施,充分了解醫院感染的危害和手衛生的重要性,建立重視手衛生的深刻意識,自覺地在今后的實踐中執行。研究證實,知識和態度決定行為,知識的匱乏和教育的欠缺是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關于手衛生的醫學教育問題,應引起高等醫學職業教育部門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毛秀英和金得燕等[6]2001年對432名新畢業護士問卷調查顯示:26所護校/學院均沒開設職業防護教育的課程,也無相應教材。因此加強實習護生手衛生的專項培訓刻不容緩。
3.2.2 實行崗前教育。在實習護生中開展手衛生與醫院感染等知識講座,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前了解醫院感染的發生基礎、發病規律和臨床特點,以及預防措施,學習簡單而重要的“洗手、手消毒”等規范的手衛生技術,使護生的“醫院感染”概念不斷得到強化,最終形成一種自覺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并在行為規范上反復操作訓練,養成一種良好的手衛生職業習慣。
3.2.3 選擇理論、實踐基礎扎實的臨床教師帶教。臨床帶教老師一方面要自覺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對手衛生重要性認識,把先進理論知識與臨床工作相結合,并帶頭在實踐中遵照執行;另一方面,要嚴格要求、規范操作。實習護生雖學習過一些有關手衛生的知識,但理論與臨床實踐尚有一定的距離,往往認為很容易掌握的內容,在實際操作時卻表現出力不從心,手忙腳亂。實際操作示范生動具體,使人印象深刻[7]。將手衛生操作通過老師演示和學生反復練習,使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隨時隨地糾正工作中存在的不當行為,堅持規范化操作。通過臨床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手衛生執行成為每一個實習護生的一種自覺的行為,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綜上所述,只有對臨床實習護生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和職業安全防護知識的學習,重視手清潔和消毒的培訓教育,提供有關自身防護知識及洗手技術的指導,逐步提高并不斷強化洗手意識,充分認識洗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對洗手和手部消毒的依從性,使手衛生制度變為自覺行為。切斷醫院感染的傳播鏈,最大限度避免經手傳播的醫院感染的發生,保證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王書會、吳守彩.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6, 10(22): 55
[2] 耿莉華.醫院感染實用手冊.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117-123
[3] Janet R,Rcfik S,Kurt W,etal.Patterns of handwashing behavior and visits to patients on a general medical ward of healthcare worker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4,25:198
[4] 李亞潔、譚琳玲、孫樹梅等.臨床醫務人員手部衛生狀況調查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7,21(7A):1734-1736
[5] RichrdNA.Hand hygiene:promotingcompliance amongnursesand health workers[J].Br J Nu r s,2004,13 (7):404 ―410.
篇8
【關鍵詞】 手足口病; 健康宣教; 手衛生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6-0154-02
doi:10.14033/ki.cfmr.2016.16.081
手足口病(HFMD)是一種主要以柯薩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等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急性傳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皰疹[1-2],部分患兒還可能出現肺水腫、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據文獻[3]報道,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為學齡前兒童,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健康宣教通過信息傳播、行為干預等方式幫助了解和掌握衛生保健相關知識,促使人們自愿采取利于健康、生活的行為。本研究主要分析手足口病是以糞-口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方式在患兒家長中開展洗手的健康宣教,以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有利于阻斷手足口病傳播途徑,降低手足口病的重病率,病死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5月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200名手足口病患兒的家長作為教育組,2012年同期就診的186名患兒的家長作為普通組。教育組中男112例,女88例,年齡21~43歲,平均(37.3±1.5)歲;患兒情況:學生35例,托幼兒童102例,散居兒童63例。普通組男104例,女82例,年齡24~42歲,平均(37.4±1.3)歲;患兒情況:學生32例,托幼兒童95例,散居兒童59例。兩組患兒家長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組未進行健康宣教,教育組進行了健康宣教,具體如下。
1.2.1 教育方式 根據教育對象不同,分為兩種方式:(1)哺乳期。此階段家長主要為患兒母親,此教育方式單一,且母親基本年輕,接受能力比較快。(2)學齡前患兒家長。比較復雜,此階段有患兒父母親、爺爺、奶奶,筆者所在醫院手足口病發病率主要以農村為主,家長的知識層面偏低,認知能力與接受能力比較低,是重點教育對象;要對家長詳細講解手足口病的發病原因、傳播途徑,并讓3~5歲患兒與家長一起參加健康教育培訓,在對家長宣教過程讓患兒同時了解疾病知識,掌握洗手方法。
1.2.2 講課教育內容 (1)洗手的重要性:講解手足口病知識,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主要以糞-口接觸傳播為主,所以要教育患兒家長,重視手衛生,掌握六步洗手法,養成在哺乳之前洗手,飯前洗手,此外還包括更換患兒尿片、處理糞便、接觸患兒血液、口腔黏膜、分泌物、皮膚皰疹等均需仔細洗手。(2)正確洗手:完善洗手設施,保證清潔流動水和洗手液的供應,每個洗手池處均張貼正確洗手方式。六步洗手法:①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濕。②取適量肥皂(皂液),于雙手整個手掌、手指、手背以及指縫間部分均勻涂抹。③認真揉搓雙手15 s左右,應注意清洗到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等,具體揉搓步驟為:a、兩手手掌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b、手心手背相對,并沿著指縫相互揉搓,交換完成;c、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d、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完成清洗;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f、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完成清洗。④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3)宣傳方式。采用集中講課;在手足口病區制作宣傳欄,每個床位發放手足口病知識宣傳單。(4)環境管理。開窗通風是確保室內空氣流通、并降低空氣中微生物密度的重要方法。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每天擦拭患兒可能接觸的物品表面,如床頭柜、床架等,小件物品可采用浸泡法消毒,時間約15 min,浸泡完成后清水沖洗,2次/d,有污染時當立即消毒。(5)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因素對家長及患兒健康的影響,教育家長手衛生的依從性對控制患兒疾病及疫情的重要性,同時不能給患兒及家長造成心理負擔。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教育組與普通組患兒家長在疾病知識知曉率、室內通風、消毒隔離、焦慮情緒、注意手衛生、正確洗手方法以及遵醫行為情況上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隨訪觀察比較
對200名健康宣教患兒家長進行跟蹤追訪至出院,其中145名(72.5%)家長注重手衛生依從性,能夠堅持洗手,另外55名沒有養成手衛生依從性;而普通組患兒家長中,有75名(40.3%)家長具有較好依從性,且能堅持洗手,兩組家長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手足口病作為因多種腸道病毒導致的急性傳染病,其傳染性最強的時候為發病后1周。手足口病患兒臨床主要癥狀有手四肢及口腔黏膜皰疹,或皰疹破潰后產生的潰瘍。由于手足口病隱性感染患兒較多,其傳播途徑復雜,短時間內即可導致手足口病暴發流行,因此我國在2008年將該癥納入了丙類傳染病管理。人類作為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對該類病毒普遍易感[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減少致病菌攜帶與傳播幾率,從而有效減少感染致病菌概率。加之部分患兒容易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因此積極對患兒以及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培訓,促使其養成手衛生依從性,可以避免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健康宣教從本質上來看是一項干預措施,更是一種新型知識服務體系及有效的疾病防治手段[5]。本次研究中20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兒,筆者所在科室通過手足口病知識講解、傳播途徑、洗手重要性、正確洗手方法、環境物品管理等教育方法,使163名患兒家長對疾病知識有一定了解,156名患兒家長了解到正確的洗手方法,176名家長對手衛生引起注意。教育組與普通組患兒家長在疾病知識知曉率、室內通風、消毒隔離、焦慮情緒、注意手衛生、正確洗手方法以及遵醫行為情況上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開展手足口病患兒家長手衛生依從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兒盡快康復,同時避免引起醫院感染及社區感染,以及患兒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參考文獻
[1]宮春鳳,高錦萍.手足口病的防治及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0,7(4):93.
[2]張玉霞,羅金梅,杜煥章,等.心理干預對重癥手足口患兒康復和家屬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1):102-103.
[3]陳清.手足口病臨時病區醫院感染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0):146-147.
[4]趙小麗.手足口病128例患兒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4):95-96.
[5]余巧文,楊曉勝,黃婷婷,等.健康教育對手足口病患兒家屬焦慮狀態的干預成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7):109-111.
[6]龐敏,張雪睿.重癥手足口病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廣西醫學,2014,36(8):1142-1143.
[7] Sedy J,Zicha J,Kunes J,et al.Mechanisms of neurogenic puimonary edema development[J].Physiol Res,2008,57(4):499-506.
篇9
【關鍵詞】醫院 醫護人員 手衛生 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1)2-267-01
醫護人員的手衛生與醫院的感染發生有非常重大的聯系,從很多的流行病學的資料里我們都可以看到不注意手部衛生管理,造成的感染給醫院和病患帶來的巨大災難,所以加強對醫護人員手衛生的管理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1 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就是醫護人員對于手衛生的依從性較低,因為病房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較大,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做完大量繁雜的醫療護理的工作,手上的微生物感染情況時非常嚴重的,特別是在查房的過程中,醫生通常都是檢查完所有患者后才會洗手的。而護理人員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也是在做完對整個病房的護理工作才會洗手的。對于牙科的醫生來說,更是基本一個工作周期以后才會脫下手套洗手。這些的現象都說明了醫護人員對于手衛生的依從性是很低的。在一些醫院里,還有醫護人員是戴著手套在醫院里走動,心里是以為這樣可以避免污染,可事實上,手套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保護醫務人員和病人,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菌感染,只不過是起了一個避免感染的輔助作用。如果不注意手衛生,就算戴了手套,也只能保護自己,并不能阻止感染的發生,而且也不是銅墻鐵壁,也可能發生破損等情況,那就容易對自己和其他的醫護人員帶來手污染,所以在注意手衛生的同時還必須要及時的更換手套。
其次就是洗手的設施通常都不夠完善。一些醫院的老舊建筑較多,洗手和干手等的設施都很不完善,基本都是手觸式的水龍頭,肥皂也臟兮兮的放在潮濕的皂盒里,很多的醫護人員都是使用公共的毛巾,或者干脆就用白大衣內邊來擦,這種情況也是時有發生,而對于手部來說無異于再次污染。
還有就是對于洗手的認識和相關的制度的缺乏。各個醫院都會制定各種各樣的預防感染發生制度和規范,可是對于手衛生來說卻并沒有相應的措施,這就導致醫護人員普遍對于手衛生的認識不足,對潛在的交叉感染的風險性就更沒有足夠的認識。很多醫護人員都可以把洗手的指正倒背如流,可以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很少如實的執行,對于洗手的正確操作方法和洗手的時間也沒有一種有效的監督和指導的機制,這也是導致醫護人員對于手衛生認識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加強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的措施。
一是加強相關的宣傳教育,制定相關的制定和措施來進行嚴格的規范,并將其納入考核評比的范圍,使醫護人員對于手衛生的嚴重性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并且可以開展一些關于手衛生的宣傳活動,可以聘請一些專家來給醫護人員們進行講解關于手衛生的重要性和相關知識,還可以講解一些真實的感染暴發的案例以及展示一些真實的圖片和數字,讓醫護人員身切的感受到手衛生對于控制醫院的細菌傳染是多么重要。還可以對于各個科室的監控護士進行單獨的培訓,讓再監控護士對本科室的人員進行培訓,以使所有醫護人員都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手衛生的重要性并且熟知手衛生的相關知識。在洗手池的旁邊,可以張貼一些圖片,例如七步洗手法等等,以時時提醒醫護人員對于手衛生的重視。在平常的工作還要加強指導監督的工作,可以評選一些對于手衛生的依從性較好的科室或者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同時通報批評做得較差,并且進行監督改正,從而使手衛生的觀念真正深入人心。
二是改善各個關于手衛生的設施條件。可以由醫院負責感染管理的科室向遠方提出申請,把手觸式的老舊的水龍頭換成新的腳踏式或者感應式的水龍頭,還要增加一些洗手池,使醫護人員洗手更加方便,將固體的肥皂換成洗手液,并且配置干手的紙巾或者干手器等,由后勤部門負責管理,從而使醫護人員對待手衛生可以更加嚴謹認真。
三是大力的推廣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根據諸多醫院的經驗和資料證明,手消毒劑的使用可以更好的避免感染的發生,對于工作量非常繁重,并且常常可能根本來不及洗手的情況下,手消毒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細菌的傳染。可以由院方進行統一的配給,并且大力宣傳相關的知識,提醒大家注意交叉感染的發生,并且制定相關的規范對于醫護人員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指導。
四是對于微生物檢驗室的職能要進行拓寬。微生物檢驗室的職能不能只是進行科學鑒定,還要進行醫院的環境衛生的監測工作,對醫院的感染管理的相關工作給予配合,進行定期的手衛生的檢驗監測,并且以不記名的方式進行公開,使醫護人員對于手衛生的依從性得到提高。
五是對重點的區域的洗手設備要特別重視。例如新生兒病房、愛嬰區和感染病房、重癥監護室等等都要在病房的門口就安裝快速的手消毒劑,使醫護人員可以在需要時,例如查房等就可以很方便的隨時進行手部的消毒滅菌活動。
3 結語
總之,創造一個良好的手衛生的設施環境,同時加強手衛生的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對于提高醫護人員的手衛生的依從性是很有意義的,從而也是降低醫院發生交叉感染的一個最為簡單便捷和經濟實惠的途徑,對于控制醫院的感染發生非常重要。手衛生的切實實施可以在很多的環節杜絕一些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不讓手的污染蔓延到醫院的感染,使醫療安全得到有效提高,醫療護理的質量也得到有效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宋淑英 吳凡偉.加強醫院手衛生管理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J].內蒙古中醫藥,2009(28)
[2]劉偉.手衛生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
[3]楊雪華.產科手衛生與醫院感染[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4)
篇10
關鍵詞:中醫院;感染管理; 評價體系;德爾菲法
醫院感染管理在美國、歐洲及其他先進國家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就已經步入正軌,而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才剛剛起步[1]。近幾年,醫院感染管理得到了各級醫療機構的重視,但在中醫醫院,問題仍然比較顯著。國內尚未有統一的中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評價體系,本研究運用德爾菲法,對中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評價體系進行初步構建,旨在為進一步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四所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感染管理領域專家30名,入選標準:①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②從事感染管理領域工作10年及以上,③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30人中:男9人,女21人。年齡39~57歲,平均年齡45.7歲。從事感染領域工作時間10~29年,平均工作年限14.4年。學歷:本科16人,碩士11人,博士3人。職稱:副高級職稱19人,正高級職稱11人。其中從事感染管理6人,從事臨床15人,從事護理管理9人。
1.2 方法
1.2.1 成立課題小組 小組成員12名,感染管理專家6名,研究生5名,統計分析專家1名。主要任務是確定研究主題、文獻回顧、確定函詢專家、對函詢反饋的信息進行討論整理,函詢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到專家一致性意見。
1.2.2 問卷設計 課題組在文獻回顧,專家訪談和前期研究結果基礎上,參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感染管理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結合目前中醫醫院感染管理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函詢問卷。經過幾輪討論,最終確定了包含3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68項三級指標的初級條目池。
1.2.3 專家函詢 課題小組將初步擬定的指標條目制成函詢表。運用德爾菲法,擬進行3輪專家函詢,但兩輪函詢完成后,專家的意見基本趨于一致,故只進行兩輪函詢。發放第一輪調查問卷,問卷包括課題相關的研究意義和填寫說明,請專家對初步擬定的中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評價指標是否贊同及重要性程度進行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見及建議增設指標。同時附上專家基本情況調查表、對指標內容的熟悉程度、指標重要性的判斷依據及其影響大小。指標的重要性程度采用5個等級Likert計分法,對指標重要性判斷依據分為4類,工作經驗、理論分析、參考國內外有關資料、直覺判斷,將影響程度分為大、中、小并分別賦值。課題小組對第一輪函詢結果進行匯總、整理、分析數據并將結果反饋。據第一輪反饋結果制成第二輪專家函詢問卷,專家再次判斷,進一步提出修改意見。
1.2.4 評價指標的篩選標準 根據篩選標準[2]即各個指標重要性賦值均數>3.5、滿分比>0.20、變異系數
1.2.5 統計學方法 用Excel2010和SPSS 17.0統計軟件對兩輪函詢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各級指標重要性賦值的均數、標準差、變異系數、滿分比、各級指標權重值及Kendall協調系數W。
2 結果
2.1 專家的積極系數和權威程度 第一輪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分,均有效,有效率100%。第二輪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份,均有效,有效率100%。表明專家有很好的積極性。本研究專家的權威系數Cr為0.775~0.95,總體權威系數為0.81。
2.2 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 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通過變異系數(CV)和專家Kendall協調系數W表示。本研究第二輪各指標的變異系數CV為0.085~0.13。第二輪專家意見的Kendall協調系數W值及x2檢驗結果,見表1。
2.3 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 各指標的重要性賦值均數4.13~5.0、標準差在0.183~0.563之間、滿分比23.3%~100%。
2.4 課題小組對兩輪咨詢結果的處理 ①專家對第一輪函詢結果的Ⅰ級指標未提出任何建議;對Ⅱ級、Ⅲ級指標共提出4條刪除建議,采納2條,7條修改建議,采納4條,6條增加建議,采納3條, 2條合并建議,采納1條。②專家第二輪函詢結果Ⅰ級、Ⅱ級指標均未提出任何建議,Ⅲ級指標提出6條修改意見,采納2條。最終形成了包括3項Ⅰ級指標,19項Ⅱ級指標,69項Ⅲ級指標的中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評價體系。
2.5 各級指標權重 課題小組運用百分權重法確定各級指標權重,見表2。
3 討論
3.1 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兩輪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專家的權威系數Cr≥0.7,兩輪專家函詢指標重要性賦值的變異系數均
3.2 指標體系建立的結果分析
3.2.1 一級指標 Donabedian"結構-過程-結果"(SPO)原理是在近幾十年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衛生管理研究方法[3]。據"結構-過程-結果"原理,將一級指標確立為結構管理、過程管理、結果管理3項。
3.2.2 二級指標 根據兩輪專家函詢,結合課題小組的整理分析最終將二級指標確定為19項。其中"結構管理"的二級指標4項。大量的文獻資料[4,5],都表明規章制度、組織管理、人員管理、醫院建筑布局是評價中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的必要條件。其中"過程管理"專家提出了很多建議,表明專家對"過程管理"的關注和它的重要性,最終確定為13項。其中指標權重最高的是"手衛生規范及無菌操作"。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6,7]。權重賦值在第二位的是"醫院的消毒與隔離"和"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研究顯示[8,9],消毒隔離制度和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他項目權重見表2。"結果管理"的二級指標2項,包括"管理工作的評價"和"監測結果分析與反饋",專家表示定期對醫院進行管理工作評價和監測結果分析與反饋是必要的,可以把醫院現存的感染管理問題及時進行反饋,提高中醫醫院感染管理質量。
3.2.3 三級指標 經過兩輪專家的咨詢,最終確定69個三級指標,并確定了指標權重。
4 結論
運用多指標對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并為臨床和護理人員提供實踐的準則和指南。由于地域局限性,下一步我們將擴大地域范圍,對評價指標進行進一步評定。
參考文獻:
[1]王書會,吳守彩.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53.
[2]關勛強,李瑞興,劉運成.醫學研究生教育評價與實踐[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1:80-84.
[3]郝模.衛生政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2.
[4]賀買宏,張必勝.加強感染管理 提高醫療質量[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617(5):35-36.
[5]阮立功,徐風倩.淺談醫院建筑與醫院感染控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21(6):138-139.
[6]林金香,陳妙霞,周小香.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與醫院感染的相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185-187.
[7]何紅燕,林偉青,黃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與醫院感染的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0):1407-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