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研究范文

時間:2023-09-25 18:23: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農業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農業研究

篇1

1低碳和生態農業的概念

低碳農業是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改善全球氣候條件而在農業領域推廣節能減排技術、開發生物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農業,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新特征,具有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等多功能的新型農業。是一種比廣義的生態農業更廣泛的概念,不僅要像生態農業那樣提倡少用化肥農藥、進行高效的農業生產,而且在農業能源消耗越來越多,種植、運輸、加工等過程中,電力、石油和煤氣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況下,還要更注重整體農業能耗和排放的降低。生態農業是指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結合、發展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使農業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協調,形成生態與經濟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筆者認為,根據目前全球的能源、氣候、生態狀況,把這兩個概念可以合起來,即為低碳和生態農業。低碳和生態農業特征可以概括為“三低四性”。低耗:農業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少使用消耗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盡量使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質能等再生能源。低排:農業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少排放二氧化碳、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質,盡量采用循環利用、綜合利用、生物技術等手段實現減排和零排放。低污:農業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少產生污染物,把實際產生的污染物通過生物技術、循環利用等手段變污為寶。多樣性和綜合性。依據生物多樣性法則,以及農業在自然和社會兩大生態系統中的特殊功能,結合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采用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品的多樣性,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性和統一性。依據保障供給、調節氣候、涵養生態的要求,農業產業要從盲目地追求數量和掠奪性生產,轉到追求質量和數量的統一以及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上來;從注重單一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轉到十分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上來。整個農業生產過程強調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維護自然和社會生態系統的相互平衡。

2發展低碳和生態農業遵循的原則

2.1減量化原則

發展低碳和生態農業實施“六節約”:節能、節肥、節水、節藥、節地、節種。

2.2生物多樣性原則

尊重大自然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尊重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實現農、林、牧、副、漁的綜合發展,達到生態平衡和需求平衡。

2.3種養結合原則

合理的種養結合是動物和植物生物鏈有機結合、農業生態實現平衡的一種有效途徑,是農業生態化和低碳化自我調節的自然機制。因此,要走立體發展、循環發展的路子。

2.4綜合利用原則

農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廢棄物、排泄物,極大多數是生物質、有機質,而這些生物質、有機質恰恰是另一種生物體的營養物。因此,綜合處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廢棄物、排泄物,是低碳、生態的必然選擇。

2.5效益統籌原則

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是每個產品生產追求的目標,必須統籌兼顧;當三者存在矛盾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生態效益或社會效益,再考慮經濟效益。

2.6因地制宜原則

由于各地的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各不相同,動植物的就地適應性也不一樣,低碳和生態農業應尊重宜種宜養,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3建設低碳和生態農業的幾個重要環節

發展低碳和生態農業是余杭區環境立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余杭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余杭區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建設低碳和生態農業的任務艱巨,為此,要圍繞國家級生態區建設,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污染控制與治理并舉、產業發展提升與環境保護結合,努力建設低碳和生態農業,促進生態環境、百姓民生、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筆者認為,余杭區發展低碳和生態農業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3.1大力推行測土配方施肥

第一次全國農業污染源普查顯示,余杭區由于化肥施用形成的總磷和總氮的排放量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必須采取措施遏制農業生產中化肥的施用量,改進施用方法。2007年余杭區開始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對大田耕地土壤地力狀況進行了測定并分等定級,根據各地區的土壤地力條件定單式研制配方肥,提高了施肥的針對性,有效地減少施肥強度,控制化肥污染源排放。下一步,要綜合評估近三年測土配方施肥的成效,研究改良方法,研制新型配方肥,加大推廣力度,進一步提高全區測土配方施肥的綜合效益。

3.2積極推廣清潔生態養殖

一是推廣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養殖模式,新建標準化生態畜牧小區、生態場及畜禽功能區;二是推進黑魚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開展雜交鱧苗種繁育技術攻關及本地化生產,推廣甲魚、黑魚等水產品清潔生態養殖模式,嚴格控制臨平地區溫室甲魚養殖規模,結合城市化發展,逐步壓縮現有溫室甲魚的養殖規模。繼續加大外蕩水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促進漁業資源修復和水環境改良;三是全面落實畜禽禁養長效管理機制,鞏固禁養成果。調整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范圍,適當擴大禁養范圍。

3.3開展養殖業廢棄物綜合治理和利用

通過項目建設,積極推廣循環利用型、立體開發型等種養結合模式,大力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重點對生豬規模場進行污染治理。繼續推進沼渣沼液肥水灌溉項目,引進推廣畜禽糞便生產微生物有機肥工藝,促進養殖排泄物綜合利用。到2012年,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3.4開展種植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一是加大秸稈還田力度,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如秸稈氨化后喂畜、秸稈生產復合板材、秸稈粉碎加工再利用、農產品加工廢棄物再利用等。到2012年,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二是積極開展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工作,逐步形成經營單位折價回收、鎮鄉街道或片區集中存放運輸、部門監督協調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機制。

3.5大力推廣“綠色植保”和合理用藥技術

開展植保統防統治服務,選擇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適時適期用藥,減少農藥施用量。繼續大力實施“肥藥雙控”工程,依靠科技,優化肥料配比和農藥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控制肥料農藥施用強度。

3.6適度穩定水稻種植面積

權威研究表明,水稻田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主要表現在水源涵蓄保持、固氮能力、土壤有機質保存、人工濕地作用、凈化污染物等。因此,應高度重視水稻和水稻田在糧食安全和環境友好中的重要作用,穩定水稻種植面積,努力保持“喜看稻菽千重浪”優美的田園風光,使水稻田不僅提供糧食,還使其在環保和生態方面為人類造福。

3.7加快農業“三品”認證

努力提高“三品”農產品比重,到2012年全區建設提升無公害基地120個,新增無公害基地75個、綠色農產品基地6個、有機農產品基地13個,累計新增農業“三品”種植基地面積10.5萬畝,全區通過認證面積達到39.6萬畝,且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到60%以上。

篇2

P鍵詞: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循環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

生態農業是在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利用生態學科的技術和原理,進行科學的統計,把當代的科學技術和傳統的農業科學結合到一起,創建把農業種植生產、發展管理和環境保護治理有效的綜合起來的具有可實施性、效益較高的新型農業綜合體系,實現生活和生態上的有機統一,也是實現農業發展與水土資源及其環境之間協調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特別應對我國人口數量龐大,人均土地資源相對不足的國情,我國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農業是一種前景很好的發展形式。

1.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

1980年,在寧夏舉辦的農業生態經濟學術討論會中,生態農業的第一次被提了出來,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我國著名的生態學家馬世俊先生開創了生態農業研究的先河,專注研究生態農業在各地的應用以及發展生態經濟帶來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我國目前的生態農業是在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基礎上進行優選,尊重大自然規律,考慮環境承載力,提倡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在經濟和社會利益、生態保護的互相協調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以發展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駱世明教授也是生態農業領域中有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提出了生態補償制度,通過生態品牌、生態旅游發展生態農業,不僅保證了生態效益,還保證經濟效益。我國生態農業方面的發展不僅具有戰略性,同時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它在包含不同類型的生態經濟模式的同時,也包含了各種生態技術的發展模式。

2.常見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反映了生態農業的具體表現形式,生態農業的建立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的腳踏實地的實踐,不斷的總結失敗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土地現狀、資源情況、氣候條件,在不同地區,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發展適當的生態農業模式,逐漸形成具有我國自己特色的生態農業技術,使我國的農業發展更上一層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2.1種養加功能復合模式

集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的多功能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需要依靠當地的農業資源,致力于發展植物種植、動物養殖、農產品的加工處理的綜合循環經濟模式,多方面進行擴展,推動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產業發展。

2.2立體式復合循環模式

集種植、蠶桑、養殖為一體的立體式復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這種模式依靠當地的農業資源和蠶桑資源,致力于發展植物的種植、桑蠶的養殖,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將動植物的生產和資源的利用有效的結合起來,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3以秸稈為紐帶的循環模式

把秸稈作為整個循環的紐帶,綜合利用秸稈飼料、秸稈燃料,以種植農作物、養殖動物作為主體,構建“秸稈、燃料、用戶”“秸稈、飼料、養殖”的循環模式,使農業循環得到更好的發展。

2.4以畜禽糞便為紐帶的循環模式

集動物糞便燃料、糞便化肥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利用畜禽糞便池產生沼氣,結合各種設施進行農業生產的技術、畜禽的合理養殖技術,構建“畜禽糞便沼氣池肥料植物”“畜禽糞便沼氣池燃料用戶”的產業循環鏈,使當地的養殖產業和種植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篇3

生態農業旅游對于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促進農業發展轉型、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以及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生態農業旅游取得良好社會、經濟和生態倫理價值的同時,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倫理問題。

首先,生態農業旅游市場不夠規范,其市場主體的道德約束性不強。生態農業旅游市場規范性不強一方面表現在相關旅游法律的不健全,一方面表現在市場道德規范不明確。道德和法律規范的缺失主要涉及兩個層面,一個是政府重視程度不夠,一個是市場主體缺乏基本道德素質。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需要政府給予大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走向健康、有序的發展路徑。我國政府在規劃旅游業的時候并沒有充分地重視生態農業旅游板塊。政府將主要關注點投向了傳統的人文景觀旅游和山水景觀旅游,農村農業資源的旅游價值并沒有被重視。這就造成政府在宏觀調控旅游市場發展時對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規范缺失。除此以外,市場主體的道德約束性不強也是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突出的倫理問題。市場主體的“趨利化”造成市場競爭的混亂性,很多市場主體通過惡性競爭來獲取眼前的經濟利益。市場主體的道德素質不高是他們忽視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辯證關系。

其次,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技術性不強,形式單一,文化科技含量低。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已經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但是仍然不可回避的是其開發形式單一,科技文化含量底下。目前較為普遍的開發模式就是根據農村既有的農業資源、生態景觀等進行簡單的包裝宣傳。形式非常單一,除了吃農家飯、做農家事、觀農家景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了。游客在游覽之后很難再次產生強烈的“故地重游”的動機。在當前旅游業“體驗經濟”大趨勢的背景下,無法滿足游客精神體驗和文化體悟的生態農業旅游將會走向發展的“死胡同”。我國生態農業旅游有著廣袤的旅游區域,但是文化科技含量普遍較低。

最后,自然生態環境破壞是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最直接的倫理問題。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是由生態農業旅游主體造成的,一個是生態農業旅游經營者,一個是旅游者。旅游經營者在開發和經營旅游產品或服務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一切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通過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來取悅部分旅游者,從而實現眼前的經濟利益。另外,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由于自身素質水平低下和客觀約束機制的缺失會根據自我喜好隨意地損壞自然生態環境。從目前的新聞報道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節后旅游景區一片狼藉的場面。生態農業旅游所造成的自然生態環境問題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也跟當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的倫理建設

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的倫理建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宏觀層面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作為,中觀層面企業敢于責任擔當,微觀層面旅游者道德自律。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視生態農業旅游的價值和作用,積極引導生態農業旅游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政府主導,通過法律和道德規范的確立來引導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發展。政府要充分認識和了解生態農業旅游對于旅游業和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旅游地的實際情況確立基本的原則。市場具有盲目性和自發性,生態農業旅游市場亦是如此。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鼓勵和支持良性競爭,打擊非法和不道德競爭,保證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秩序井然。這是生態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政府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也會有效地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生態農業旅游企業要敢于承擔社會責任,堅持誠信經營的基本原則,利用道德資本來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企業的約束性首先是來源于法律,法律具有強制性,能夠強制旅游企業在合法的軌道上經營。但是,如果完全依靠法律來規范約束的話,必然會造成市場管理的成本增加。除了法律規范外,道德約束也是非常重要,道德約束的成本較低。政府要通過教育、宣傳等方式將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市場主體的自我意志,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道德的作用。這樣,生態農業旅游企業才能真正地承擔其社會責任。旅游企業還應該建立旅游監察機構,對市場上的旅游企業進行監督和監察,保證旅游企業能夠在責任范圍內從事旅游經營活動。

篇4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創新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縱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畢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特別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農業若干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生態農業研究學報,2001(2)

2張勁松.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12)

3陶戰等.我國“十五”計劃期間推進生態發展的目標和措施.農業環境與發展,1999(3)

篇5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4)34-0012-03

近些年,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農業結構調整、建設現代農業相伴而生,通過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由于時間不長,基礎條件差,在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各地農業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是推進結構戰略性調整,贏得競爭新優勢,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現實中淮安市對于農產品品牌的建設還是初步的、低層次的,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如果在生態農業領域能更好的運用品牌戰略來研究和解決問題,其積極影響不可忽視,對于提高淮安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淮安市生態農業農產品品牌戰略發展現狀

生態農業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而我國生態農業與規模化、高效化的農業和現代化的農村差距還很大,目前還在技術低、效益低、規模小、循環不佳的傳統生態農業的水平上徘徊,品牌戰略是農業實現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品牌戰略的意義在品牌戰略與戰略管理的整合,在戰略上勝出的農產品產業最后在銷售領域才有持續加倍增量的可能,在市場領域才有品牌資產累計的可能,在農產品領域才有資本形成的可能。在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各地農業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是推進結構戰略性調整,贏得競爭新優勢,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淮安市在生態農業農產品品牌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淮安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以地理標志認定為抓手,依靠品牌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淮安農民致富的“幸福名片”。發揮自身優勢,打好“高效”、“品牌”、“生態”三張“王牌”,加速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五化”水平,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而從個體品牌說,目前,包括“淮安大米”、“淮安紅椒”、“淮安黑豬”、“盱眙龍蝦”等在內,淮安已累計創成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8件,居全省第二,獲得“三品”標志567個。其中“盱眙龍蝦”的養殖面積已達30萬畝,品牌價值高達65億元,雄居國內淡水水產品品牌榜首位;“淮安紅椒”2009年總產值超過10億元,全區農民種植紅椒收入占年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

2淮安市生態農業品牌戰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品牌建設理念不到位,品牌戰略導向不明顯

品牌的建設,脫離不了科學的理念,正確的引導。生態農業品牌建設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這是由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具有的系統性特點決定的,生態農業品牌建設絕不可能是一家一戶或個人的事情,它應該是全面協調的建設發展。但在長期受到小農經濟的影響和計劃經濟思想的約束下,有些地方政府對生態農業品牌建設引導不力,認為創建品牌是企業個人的事,與政府的關聯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還有不少企業認為即使創建好農業品牌,效益優勢也不一定明顯,且創建工作困難,沒有開始也就沒有成果,忽視了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優勢的培育;而對于受教育水平相對低下的農民群眾而言,普遍認為個人的實力有限,靠自己也是不可能的事,把自己定位在與農產品企業只是產品買賣關系,創建農產品品牌與己無關,產品質量也相對的被忽視了。

2.2 產業層次不高,投入不夠,競爭優勢不明顯

農產品品牌科技含量低,農產品產后保鮮、貯運、加工環節科技攻關滯后,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弱,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產品、二次增值產品少,高科技產品、名牌產品更少。農業企業生產規模偏小,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除極少部分群體品牌外,大部分農產品仍存在“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現象,難以形成組團出擊、集中打響品牌的合力,缺乏市場競爭力。

這說明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對于順利推進生態農業品牌戰略至關重要。目前,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還不健全。先進、適用的高效生態農業技術如在農業污染防治、病蟲害防治、綠色、有機食品生產等技術引入農村的速度緩慢。市場營銷技術、信息服務技術以及技術轉化等方面還亟待完善、提高。同時生態農業技術研究體系還有待改進各種防腐技術、包裝技術等關鍵技術的開發上還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開發力度遠遠不能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需要。再加上科研經費的投入力度不夠,科研項目低水平重復設置和人才物浪費嚴重,成果數量少且轉化率低,這些因素大大地制約了生態農業的生產效率與效益的提高。

2.3 品牌優勝劣汰機制不健全,制約了品牌建設

農產品市場流通業不夠發達,農產品進入市場手段簡單。由于農產品銷售量大,價值比較低,因此其包裝普遍比較簡便,很多農產品如大米等用編織袋包裝,包裝不規范,外觀特征不明顯,難免魚龍混雜,難以實現優質優價。一些企業和農民受自身眼前利益驅使,競爭行為不規范,有的以次充好,自砸牌子,有的假冒別人品牌,為他人作“嫁衣”,賺取短期超額利潤,影響農產品品牌的美譽度。農產品品牌數量過多過濫,形不成品牌優勢,浪費了資源。

2.4 品牌運作水平不高,沒有形成有效機制

淮安市現雖有農業產業化加工龍頭企業100余家,但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以初加工為主,其生產、加工、流通的產業鏈短,大部分農產品缺乏深加工和現代物流配送環節。另外,淮安市農業市場結構很不完善,在已經建立起來的生產資料市場中也存在著規模小、設施不足、農村市場管理制度和行為準則不完善、市場管理人才缺乏等問題。淮安市農業市場發育程度低,不能滿足農業產業化的需要。

高效規模化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特點之一,因此農業高效規模化是淮安市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由于淮安市推進農業規模化的時間還不長,仍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無論是在項目建設,還是在功能發揮上,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規劃層次不高、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大、支持機制不完善、招商引資成效有待突破等不足和問題。

3淮安市生態農業品牌戰略發展的對策建議

品牌戰略始發發展品牌農業等生態農業發展困局是推動淮安生態農業進入更大市場的有效途徑,通過發展生產綠色、無公害的品牌農產品,滿足市場對品牌農產品消費的需求,可以提升品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施品牌農業發展戰略,需要樹立品牌意識,轉變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觀念,提升品牌農業的市場意識,把品牌作為提高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手段,擴大品牌農業的生產規模,提升品牌農產品消費市場份額,使發展品牌農產品成為農民增收的途徑。然后是塑造和傳播農業品牌,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

3.1推進管理創新,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就沒有品牌,更談不上創名牌。要把農業標準化的理念和企業化的質量管理模式引入農業領域,通過標準化的手段來規范從種子到加工、包裝的全過程,建立一套與名牌產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辦法,生產出產品外觀統一、內質符合要求的優質農產品。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同行領先水平的標準,廣泛引進、推廣國際通用的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技術(HACCP)和良好的管理規范(GMP),鼓勵企業進行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以及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以及相關出口國家和地區需要的體系認證。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加強對農產品全過程的監管,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確保品牌農產品質量安全。

3.2推進科技創新,切實提高農業科技含量

科技是農產品創立品牌的重要前提。要積極推進以提高產品質量為核心的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改善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產品質量控制設施。實施良種工程,引進、培育良種,優化品種結構。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提高技術到位率和普及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提高農業企業家、農業科技人員、農民的整體素質。優化和整合農業科技力量,鼓勵和支持名牌企業創新農技推廣機制和方式,鼓勵科研組織和農技人員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品牌經營,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所以淮安市政府應當積極發展與生態農業建設相關的技術,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要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基地和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在機構設置、人員聘任和投資建設等方面實行新的運行機制。鼓勵當地企業建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政府在財稅、金融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

3.3推進組織創新,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創建農業名牌,必須依靠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產業化龍頭組織。要培育一批具有極強“龍頭”能力的農業企業,增強其市場開拓能力,通過基地、訂單、股份合作等途徑,鼓勵企業與農戶之間建立相對穩定的產銷合同和服務契約關系,以品牌為載體,將分散的千家萬戶聯合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讓農戶共擔品牌經營的風險、共享品牌提升帶來的效益。注重品牌經營,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有序整合品牌,使之做大做強。

3.4推進市場創新,拓展品牌農產品發展空間

名牌產品不僅要優質,還要有知名度,得到市場認同。擴大品牌的宣傳,針對不同產品和不同的消費群體,從農產品包裝、市場定位、消費者信心鼓勵、營銷方法、文化內涵等角度,研究制訂科學有效的品牌戰略,強化品牌創意和營銷策劃,積極引進企業形象識別體系,塑造和弘揚農業企業文化。充分利用國內外農業展示展銷平臺、大眾媒體等,大張旗鼓地開展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活動,努力擴大農產品名牌影響,打造品牌農業的宣傳載體。抓好農產品流通,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升級,積極培育農產品新型專業市場,扶持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等現代物流業發展,廣泛運用現代配送體系、電子商務等方式,增強品牌的信息溝通,增強農產品市場在品牌建設中的引導作用。

4.結論

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減輕資源與環境壓力,從根本上解決面源污染問題;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提高農產品質量,有利于農業健康、快速、高效的發展。而品牌戰略能更好的發展生態農業。近年來,淮安市生態農產品品牌在不同的水平、層次迅速發展,現在已成為淮安市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品牌的建設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可以預見。它在淮安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并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促使淮安市農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參考文獻:

[1] 朱七光.中國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對策[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

[2] 齊榮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構建思路和提升方法[J].河南農業,2008,(21).

[3] 劉成林.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特征及構建途徑[J].農業現代化研,2007,(4).

[4] 江西平.非上市股份企業股票不易流動問題研究[J].特區經濟,2010,(3).

作者簡介:張政(1972—),男,江蘇淮安人,講師,從事工商管理、農業經濟研究。

篇6

當前,我國已經制定了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目標,確定了發展方向,并且具備了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基礎,由此可見,發展循環經濟高效生態農業的時機已經成熟。在這種情況下,農戶與企業應積極探討可以實現高效生態農業生產的新型模式,在不同的地區不同選擇不同的模式可以助力于高效生態農業生產目標的實現。為了給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保障與支持,政府還應該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扶持力度,并且健全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積極推進組織及其制度創新,這樣才能使我國農業生產盡快實現高效生態,并充分體現出農業循環經濟的實踐價值。

關鍵詞:

循環經濟;高效生態農業;形成機理;模式選擇;政府管理

引言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劇,中國農業在近50年的快速發展歷程中也逐漸摸索出符合中國實情的特色農業發展道路。時至今日,我國的農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面對資源節約型社會創建過程中出現的難題,要保持我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充分利用資源,在循環經濟體系下實現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目標。2013年1月23日,國務院下發了《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中第4章就構建循環農業體系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要求“農業領域加快推動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廢物處理資源化”,“至2015年,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3,秸稈利用率、漁業養殖廢水利用率以及林業‘三剩物’利用率都達到80%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基于循環經濟的視角深入探討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機理,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效農業發展模式,并且要從循環經濟理論基礎與實踐出發,探索也可以促進我國高效農業發展的新思路。

一、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機理

循環經濟是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農業實現高效生態也需要充分的利用循環經濟的原理與技術方法。我國高效生態農業形成具有歷史必然性,這是由于在循環經濟的引導下,當前高效生態農業已經形成了明確的目標,并且具有了清晰的發展方向,同時具備了相對穩定的發展基礎,這些因素的具備促使了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

(一)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目標

高效生態農業是在循環經濟系框架上形成了最先進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循環經濟下的高效生態農業不僅體現為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之間矛盾的化解、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還將體現農業生產在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的三效合一目標的實現。高效生態農業在目標機制的作用下,開啟了發展之路。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經濟目標要求在產品開發與生產方面,不僅要做到質優、營養、安全,還要追求更高的產品附加值,以期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在創造就業崗位方面,開發多樣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形成完備的農產品生產鏈條,吸收更多的社會從業人員參與到農業產業中來。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社會目標就是使農業不再以單一的農業生產形式存在,而是需要進一步挖掘農業生產的傳統文明、文化與精神財富,通過為城鎮居民提供旅游休閑、民俗文化傳承等服務內容,發揮示范輻射功能,給農村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生態目標則是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加強環境保護,節省自然資源的利用。充分利用農業具有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以及減弱噪音等功能,使其生態效益顯現出來。

(二)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方向

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方向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指導、參考、約束與監督。結合我國農業經濟、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實際,高效生態農業應該向著高度協調統一的方向發展。農業系統內部要協調統一,農業系統與各要素要協調統一,農業系統要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例如,園區利用沼氣池對農業廢棄物、人畜糞便以及生活垃圾等進行無大排行化處理;采用暗埋污水管道,對污水進行分類回收與再利用,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其次,高效生態農業應該向著安全性方向發展。即保證資源使用安全、農業產品安全以及環境安全,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防止地區農業盲目發展。再次,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應與地域特征相符合,立足自身的資源優勢,令傳統農業與效益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優化當地的農業產業格局。只有農業產業實現優化,并且將地區農業生產特色發揮出來,才能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效益的高效獲取。

(三)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基礎

高效生成農業的形成,實現農業經濟循環,需要具備堅實的基礎。我國發展高效農業首先在自然資源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眾所周之,我國的農業生產資源稟賦處于優勢地位。土地類型豐富,土壤肥沃,并且水系十分發達,特色農產品數量極大,這些都為高效農業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條件。其次,高效農業形成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為了促進農業生產,給農民以基本保障,我國政府圍繞農業出臺了系列扶持與保障政策。2015年最新公布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中提到“要將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補貼制度”,“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這一方案的出臺給“十三.五”高效農業的發展又打了一支“強心劑”。最后,相對領先的科研攻關能力為高效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例如長沙沃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煥新秉持“依靠科技,打造特色農業”的理念,通過與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浙江大學、浙江農科院等深入合作,研制出富含營養的迷你型香薯。灰頭土臉的香薯經過2個小時的加工搖身一變成為了20多種香薯產品,不僅深受消費者喜愛,并且經濟效益翻倍。綜上,農業生產資源優勢、優良的政策環境以及強勁的科學技術為高效農業的形成共同打造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模式選擇

選擇符合區域農業產業發展實情的生態農業模式,發揮生態農業模式的示范帶頭作用,使創新模式體現循環經濟原理,并收獲循環經濟效益是涉農企業、農戶以及政府部門努力在探討的。當前已經在部分地區取得成功的高效生態農業模式主要有龍頭企業帶動型、農戶公司帶動型以及農牧結合型等幾種。以下就幾種創新性農業模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龍頭企業帶動型

龍頭企業帶動型是指由大型企業發揮在農業開發與經營的主導作用,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形式,圍繞一個產業類型,或者一種產品形成一個生產鏈條。這種農業生產模式將散落于農村的農戶聚集到一起,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形成規模化的生產經營格局。由于這種經營形式最大的優勢在于龍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科學技術與管理理念都具有先進性,尤其是在資源的循環利用上,產品附加值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天然的優勢。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農戶,基本上實現了農業生產材料統一供給,生產過程統一標準,農產品統一回收,實現了高效生產經營。龍頭企業帶動型高效農業生產模式的最典型代表當屬廣東省的溫氏集團,自上世紀80年代,溫氏集團就大膽采用了“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進行肉雞的飼養,通過這種模式與農戶有機結合,與農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了切實的免除農戶的后顧之憂,還建立了風險基金制度,保證每個農戶收入超3萬元。溫氏企業在與農戶合作的過程中,注重規范農戶粗放浪費的經營方式,引導農戶注重生產資源的節約,要求農戶注重生產環境的保護,讓農戶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注重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以保證農戶可以持續與企業進行合作,并得到豐厚的回報。

(二)農戶公司帶動型

這種高效農業生產模式是指以農戶家庭為經營主體,將多戶農戶聯合到一起,以固定的經營場所為經濟主體,以實現農民增收為目標,拓展適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新思路,為其開拓更廣闊的農村經濟市場。例如,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共有鄉鎮12個,人口近35萬,其中超過30萬為農業人口,但是卻僅有水澆耕地16.3萬畝,人均不足半畝。自然資源底子薄,農業科技應用范圍小給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多制約。不僅無法實現農業的高效生產,更無法實現循環經濟。在這種情況下,長子縣一些農戶在當地政府的鼓勵與引導下,聯合參股成立了農戶公司,通過農戶公司的形式將農村閑置的資金、技術與勞動力聚焦到一起,確定好投資目標后,共同參與農戶公司的管理。截止到2014年底,實現較大規模效應的農戶公司達到了200個。這些農戶公司立足于自身所在區域的農業生產優勢,注重對農產品的深加工及廢棄物的二次利用,在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中形成規模經濟,在國家發展循環生態農業的政策引導下,向著集約農業、協作農業及安全農業的方向扎實邁步。

(三)農牧結合型

農牧結合型農業是指通過在農牧戶、基地與企業之間建立快捷合作通道,使散落于市場中的種植、養殖、加工與銷售環節統一起來,在農牧業培養機制的作用下,以循環經濟高效農業生產為目標,實現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與山西、陜西、寧夏三省交接,占地面積8.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40萬,由于境內沙漠面積廣袤,生態環境比較惡劣,在發展循環經濟高效農業方面其自然資源不占優勢。自“十五”以后,鄂爾多斯市政府深入分析區域農業的優勢與不足,認識到區域畜牧業的優勢與自然資源的匱乏這一現狀,確立了創建“畜牧業強市”目標,確定了“以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的發展思路,并分別制定了鄂爾多斯畜牧業生產的經濟目標、社會目標與生態目標,并且以畜牧業生產為基礎,大力發展絨產業、肉產業與林沙產業,將農牧區人口移至城鎮的二、三產業之中。在發展的過程中,鄂爾多斯注重高效農業的發展方向。2015年11月建立了現代農牧業生產業鏈追溯體系,本市企業生產的26種無公害產品,19個有機食品以及18個綠色產品都實現了“田間到餐桌”的可追溯。這一舉措也大大提升了鄂爾多斯蓄牧業的綜合競爭力。

三、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政府管理策略

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模式選擇以及實現循環經濟,獲得更為可觀的經濟收益,政府的主導作用是尤為重要的。作為影響國計民生的農業產業,政府必須做好扶持、實施以及帶動工作。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保障農業發展不走彎路,遵循科學發展道路,才能使高效生態農業生產取得成功。鑒于此,政府應該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扶持力度,加快構建健全的政策實施體系以及持續推進組織及其制度創新。

(一)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扶持力度

高效農業生產需要政府的介入,對于重點產品、重點區域以及重點項目更是需要政府的特別扶持,以帶動整體農業產業水平的提升。其中重點產品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并且質量優良的產品。針對這些重點產品應該設立生產基地,加強檢驗與檢疫,同時健全營銷管理系統。例如上面提到的鄂爾多斯的畜牧產品就是屬于當地農業的重點產品。它于2015年創建的全程可追溯系統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又是一種重要的營銷手段,增強其市場綜合競爭力。重點區域的扶持則是要結合區域農業生產實際,將農業生產區域劃分為幾個部分,梳理各個區域的農業生產發展重點。例如浙江省農業生產可以劃分為農產品出口基地、退耕還林區、產業結構調整區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區。每個區域都要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提升地區名優產品的知名度。加強重點項目扶持,則應當對重點項目進行專項論證,圍繞重點項目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開發、示范園區建設與信息網絡構建。

(二)加快構建政府政策實施體系

國家政策環境的營造為循環經濟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與保障,而政策的實施則是使政策發揮預期效能的關鍵。構建政府政策實施體系,首先要通過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使相關政策按部就班的實施,并對實施效果進行實時監測,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持續增強扶持政策的權威性與有效性。例如浙江省為了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在“十三五”期間出臺了《農業節水“十三五”專項規劃》,并且對浙江省生態農業的發展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其次,應健全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2015年5月29日農業部、國家發展委員會、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以及水利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強化法律法規”,“完善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法規體系”“為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供依據”,同時應該“落實農業資源保護、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等各類法律法規”。只有法律法規體系健全,才能形成系統威懾力,徹底杜絕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農業生產行為出現。

(三)積極推進組織及其制度創新

農戶是高校生成農業的基層實踐者,也是這項產業的具體實踐者,因此,應該加大對重要農戶的培養,創建具有靈活機制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讓農戶可以自由的參與到聯合體中來,也可以自由的退出生產聯合體。使其擁有更多的自,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發揮重要農戶的積極帶動作用,將其他分散的小規模農戶也吸引到聯合體中來,解決個別農戶想要進行現代化生產,卻又受制于資金、技術以及其他生產資料之間的矛盾。還應該加快人才培養,抓住新培養農村建設的有利機遇,注重農民工培訓,引導農業科研人員到基層去實踐,提升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還應當加強與農業機構的合作,提升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業生產聯合體的綜合競爭力。最后要深化農村,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建立合理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為規模化生產經營提供制度保障。

結語

高效生態農業生產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基于循環經濟的視角探討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符合我國生態環境需要保護,自然資源需要節約合理利用,農業生產需要持續發展的基本國情。實現循環經濟前提下的高效生態農業是一條曲折而漫長的道路,它既需要政府在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規的實施、目標的確立、方面的把控等方面發揮引導作用,還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尤其是處于農業生產基層的廣大農戶,更是要以國家的政策導向為指導,從持續發展農村經濟為出發點,獲取更高的經濟回報為落腳點,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投身于循環經濟高效生態農業發展事業中去,為我國農業生產盡快實現高效、生態、資源循環利用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張富強 李凡 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金松.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解析[J].農業經濟,2013(04):28-30.

篇7

關鍵詞:生態;農業;保護;發展思考

1個舊傳統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1生產方式落后

個舊長期受傳統農業和傳統種植業的影響,農戶規模小、居住分散、勞動力少、占有的生產資料少,工業化程度低,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后,發展速度緩慢。現在大多農戶都相對分散,只耕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生產規模小,結果是農作物品種不一、質量不一、成熟時間不一,難以有人統一收取,只能自耕自銷,經濟收入極不穩定。

1.2生態觀念缺乏

現在,個舊的農業發展主要采取增加生產要素數量的方式,仍采取大水漫灌和盲目大量增施化肥、農藥等傳統生產管理方式,使農產品化肥、農藥含量嚴重超標,也造成水、化肥、農藥等大量資源的浪費,致使農村的許多河流、池塘嚴重污染。再加上農村少數民族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較低,生態環保意識較差,濫砍亂伐現象嚴重,山區特殊的地理地形因素,造成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特別脆弱,生態危機日益嚴重。

1.3農產品附加值低

農產品的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農產品的銷售模式落后,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程度低,農業其他支撐服務如金融、咨詢不完善。在個舊不缺優質的農產品,但缺少后期的分揀、定級和營銷服務,品質通常參差不齊,大多只能論斤出售。產后加工、儲藏、銷售等環節損耗嚴重、效率不高,已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軟肋”,而這些環節的服務恰是農產品實現高附加值的關鍵。

1.4交通問題

個舊地處山區,支柱性產業單一,現在更是產業轉型的關鍵期,經濟發展緩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道路不通暢,基礎設施差,村民出行難,農田水利問題嚴重。遇到陰天下雨,路滑難走,嚴重影響了村民的出行;農業設施少,村民澆水遇到的難題多。交通條件不便利,欠缺對外交流,很難引進發達地區的產業集群,也很難學習發達地區的發展模式和思路,其承接的產業往往是發達地區淘汰的落后產業和高污染產業。

2個舊生態農業發展的措施

2.1生產方式的轉變

2.1.1實現土地經營規模化。不僅能克服土地規模小的弊病,擺脫一家一戶和家庭式的經營管理模式,而且為了實現增產增收,管理者會就近組織從業人員培訓,使其專業化,從而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2.1.2農業產業化。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從而使農產品增值,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2.2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

2.2.1充分發揮農技推廣站的作用。農技推廣站承擔著農業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在對農民提供農業技術服務、提高農民科技水平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選擇一些有影響力的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新技術先在這些示范戶中試行,通過示范、宣傳,逐步在其他農戶中推廣應用,使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成果盡快地推廣到農戶中去。2.2.2加強就業培訓。全方位調動農民積極性,開展農業知識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生產、加工和銷售能力。在2013年3月17日,個舊市種子管理站科技指導員在大屯鎮戴家莊村委會舉辦科技培訓,通過培訓讓這部分農戶成為當地的農業科技帶頭人,以此提高農業科技種植水平,推進全市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2.3量身定制特色農業

2.3.1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個舊已提出全方位建設宜居個舊的目標,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在提升改造雞街、倘甸、錫城、烏谷哨農家樂的同時,依托賈沙尼格、丫沙底溫泉旅游、紅河谷風情園、綠水河熱帶雨林A級景區、老陰山3A級旅游景區、倘甸舊寨溫泉、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鎮、大屯海休閑度假生態園,開發農村旅游產品,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2.3.2構建個舊生態農業的發展機制。2015年12月5日,個舊市大屯鎮楊家寨村委會張家寨村,占地201.2hm2的紅河州萬家鼎現代農業生態園正式開園迎客,該生態園“以高效精品農業、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為目標,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為運營模式,致力打造集種植、養殖、加工、冷鏈物流、農技培訓、觀光旅游、休閑度假、農事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農業莊園,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群眾致富,是個舊生態農業成為現實的標桿。

2.4廣修道路

建設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和統籌城鄉發展、信息暢通、搞活流通、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這樣的理念,“個舊至大屯公路隧道”項目就開始實施了。總投資7.52億元,路線長14.27km,工程建成后,個舊市區至大屯的距離由原來的38km縮短為約15km,個舊到蒙自的距離從原來的51km縮短為約23km,成為個舊老城與新城大屯之間的城市大道,促進個舊城市化的進程,不僅為農戶帶去了便捷,該道路的收益也十分可觀。

3結語

生態環境,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個舊經濟的長遠發展,要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個舊在政府層面上,應從保障農民權益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制定符合個舊本地農民需求的扶持政策,個人也要提高對生態保護的責任意識和保護意識,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關系。大家齊心協力,把個舊建設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X17 文獻標識碼:A

生態農業是以資源節約利用、產業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以資源綜合利用為原則,實現農業經濟活動和生態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生態農業,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和措施,通過充分利用系統內部物質能量的有機轉換,實現循環利用和多次增值,獲得穩定持久的經濟效益。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1.1 國外研究現狀

生態農業興起于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隨后在歐美和東南亞地區得到迅速推廣,到了20世紀90年代,生態農業在世界各國都有了較大發展。國外發展生態農業非常重視生態食品科學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目前生態農業在很多國家的用地面積已成規模,生態農業產品產值不斷增加。

1.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建設生態農業,并在生態農業的基礎上相繼提出"可持續發展農業"、"集約型農業"、"精準農業"、"都市農業"等概念。近年來在全國各地開展國家級生態農業試點工程,建設生態合理、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生態農業的基本特征

2.1 時間與空間結構互補

在生態農業模式中,時間結構指的是根據不同物種生長發育周期的不同和季節性差異,在時間上滿足不同物種對資源的需求,協調利用各種環境資源。空間結構指的是根據不同物種特性的差異,實現空間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獲得更大的生態優勢。通過時間和空間上的科學調整,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進行不同物種的高效運營,最終達到有效利用環境條件、組合增值的目的。

2.2 食物鏈物種和養分互補

在生態農業模式中,不同的物種構成了不同的食物鏈,通常是由綠色植物到動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進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由于綠色植物需要的養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過改進食物鏈實現生態農業模式內的資源利用成為必然。通過把各類農作物和動植物、微生物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長食物鏈,實現養分的補給,提高生態農業的單位產品數量和生產率。

2.3 地域性和多樣性較強

生態農業是根據自然生態規律和經濟運行法則開展的農業模式,其前提是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由于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和季節性影響程度的不同,決定了在不同的區域不能照搬同一種生態農業模式。同時,在該模式中還要注重物種的搭配,提高抗災能力,這就決定了要實現物種的多層次和多樣性搭配,使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關系,實現共生互利、趨利避害和相生相養,提高生態農業系統的穩定性。

3.生態農業的基本模式

3.1 食物鏈型生態農業模式

在食物鏈型生態農業模式中,多種生物之間通過良性循環的多級利用模式聯系起來,形成上一個環節的產出是下一個環節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轉換率和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農業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例如通過建設沼氣池治理農業廢棄物以及農村糞便、污水亂排問題,產生清潔能源(沼氣)和有機肥料(沼液、沼渣),形成"農業廢棄物-沼氣-有機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循環鏈條,實現農業廢棄物的清潔化和能源化利用,達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食物鏈型生態農業模式,比如畜-沼氣-作物循環、作物-畜-廢棄物-作物/食用菌循環等。

3.2 時空搭配型生態農業模式

目前,時空搭配型生態農業模式中以立體農業的研究最為廣泛。在這種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長規律和時空布局特點,合理的配置資源,構建新一級的高層次的生態系統,形成時間和空間上的多層次性三維立體結構,使生態系統中的各個物種能夠互惠互利,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大的收益,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現在比較典型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有果林地立體套種、濕地立體養殖、山地立體種植模式等。

3.3 以生態經濟學為指導的精準控制生態農業模式

發展生態農業,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和空間內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環效率、物質的轉化率和第二性物質的生產量,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前提。如果違背生態經濟學的客觀規律,一味過度開發,勢必會造成資源的匱乏和環境的惡化,進而影響到整個生態農業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生態農業必須科學合理的安排配置資源,采取種養結合的形式來調節生態系統,達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例如對土壤進行養分監測,對耕地地力進行綜合評價,再根據生產目標總量,從終端系統得到相應的施肥方案。通過這種合理施用化肥、農藥的方式,實現有機和無機相結合,資源利用和保護相結合,促進生態和經濟兩方面的良性循環。

4. 生態農業模式運用對策

4.1 注重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

生態農業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要讓廣大群眾轉變傳統觀念,了解生態農業,接收生態農業,就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加強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全方位加強對生態農業的推廣,使生態農業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態農業因地制宜的推廣開展。

4.2 建立生態農業保障體系

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包括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完善的技術保障體系和完善的資金保障體系。通過建立保障體系,使生態農業體系具備技術人員支撐和農技服務網絡支撐,培訓并引導農民按照農業技術規程開展生態農業建設。另外,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支農惠農強農政策,制定出臺相應的扶持優惠措施,促進農業持續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4.3 完善生態農業管理信息系統

生態農業必須以生態經濟學為指導,實現科學發展,建設生態農業信息中心,實現生態農業信息自動獲取與遠程綜合管理;建立生態農業信息數據庫,完善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和技術評價體系,使群眾及時了解農業生產所需信息,為生態農業技術裝備作業提供信息技術支撐。

4.4 拓寬渠道提高運營效率

富裕農民、改造農業和建設農村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最終目的,這決定了生態農業必須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創造市場需求、發掘發展潛力,形成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新格局。在具體運作中,要注意在經營管理中解決好深加工、銷售和物流配送等問題,形成生態農業產業鏈,促進生態農業快速有序發展。

結束語

現代農業是依靠科學技術實現高產高效的農業,要提高單位土地的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就要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建立良好的農業、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模式。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發展生態農業就是要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避免掠奪式開發造成資源的枯竭,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當前利益。總之,走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王肖芳.河南省生態農業效益及協調發展水平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1):6717-6719.

[2]王卓理,耿鵬旭.開發沼氣對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紐帶作用.湖北農業科學.2011;50(9):1913-1915.

[3]王志平.生態農業的主要模式及其發展[J].價值工程.2011;(20):318-319.

篇9

關鍵詞:生態農業;旅游;休閑農園;規劃

中圖分類號:F5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2022103

1引言

在國民收入增加,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消費方式從生存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的社會背景下,休閑農業旅游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城鄉統籌發展的一個新亮點。現代生態休閑農業,在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服務業的融合,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市和鄉村的距離,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都體現出了重大的價值和作用。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2年底,我國休閑農業旅游的游客接待量為每年8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表明現代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受種種因素和條件制約,休閑農業園在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研究農業旅游背景下休閑農園的規劃與發展問題,對于充分發揮其經濟、社會、生態等多功能效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休閑農園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休閑農園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它充分利用農業生產資源和生產條件,吸收農業景觀、農耕文化、生態產品、鄉村環境等要素,開展觀光、休閑、旅游等活動。休閑農園能對農村農業資源進行重組和開發,完善農業結構,改變農村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在休閑農園內,游客可以參加勞作體驗、觀光采摘、垂釣休閑等活動,還可體驗各種非物質的農業旅游資源,如美麗的鄉村環境、清新的空氣、淳樸的民風等,滿足人們對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休閑農園實質上是一種“農業+旅游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擴大鄉村游樂功能,又可達到提高農業效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1],其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是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途徑

科學化是休閑農業的核心,商品化是休閑農業的特征,集約化是休閑農業的方向,產業化是休閑農業的目標。促進現代農業建設,要把發展現代農業放在第一位,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2]。農民通過經營休閑農業實現生活富裕,同時促進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2.2能創造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休閑農園將一產業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農村現有的資源,從住宿、餐飲、服務業等方面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優化農村產業鏈。同時,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休閑農園的出現能夠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帶動農民共同富裕,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途徑。

2.3有利于籌集新農村建設的資金

發展休閑農業能夠開發觀光、休閑、體驗等產品,促進餐飲、住宿、購物等產業鏈的延伸,帶動加工銷售,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同時休閑農業發展籌集到的資金能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發展,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和村容村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休閑農園規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國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景區和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旅游景區環境不斷得到改善,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長,城鄉居民節假日休閑娛樂消費逐漸成為新的消費時尚,既增加了消費群體的數量,刺激了居民的消費,也促進了休閑農園的建設和發展。但是,在農業旅游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目前休閑農園規劃與建設的許多問題。

3.1開發模式雷同,缺乏特色

全國的農業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地域性明顯,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目前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旅游項目尚不多見,而且同一區域內的觀光農業項目開發的模式常常出現雷同,開發項目多為觀光果園、森林公園、垂釣園等;另有不少園區只注重道路、溫室、操作間的美觀,其內部種植的作物仍是普通品種,科技含量不高。另外,觀賞性蔬菜園、花卉園、科普教育基地等開發較少,耕作、栽培、植樹以及小型農業科研實驗等農事活動的開發不夠,導致其旅游特色難以體現。

3.2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服務功能不全,服務水平

不高道路交通設施不完善,可進入性差,容易造成旅游旺季的交通堵塞,浪費游客的時間,影響游人的心境;進入休閑農園的旅游線路不多,公交車的性能比較落后,在道路曲折的地段會引起游客的不適;進入休閑農園的道路標識系統不完善,園區的指示系統和宣傳欄等不完整,影響游客進行休閑活動;休閑農園的服務人員大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素質低,服務水平不高;更有甚者,個別農園園主追求短期效益,不做長遠規劃,坑騙游客。所有這些,使得許多休閑農園沒有穩定的客源,很難引發游客再次旅游消費的熱情。

3.3沒有形成產業鏈,產業發展單一

各地的農業休閑園雖然都有特色水果、觀光蔬菜、特種養殖基地,以及一些科普教育基地,但尚未建立較好的產業支撐。我國的休閑農園仍處于低層次開發,以生產和觀光功能等為主,對資源的挖掘不夠深入,園區的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體驗性項目的開發不夠獨具匠心,沒有把地方的資源和文化特色融入進休閑農業活動中,沒有形成產品系統[3]。

3.4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

我國的許多休閑農園都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園區建設開發時沒有經過科學的規劃設計,進行戰略定位和合理布局,在建設完成時沒有注重園區的經營管理,在宣傳策劃、人才培養上面沒有下功夫,管理水平較低,沒法滿足園區長遠發展的需要。

4休閑農園規劃建設的措施建議

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以綠色、低碳、安全等理念為基礎,這是發展休閑農業旅游的最大特點所在,一些成功的園區或景區在園區開發之初就非常重視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并且在后續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綠色、環保等理念也始終貫穿其中;在園區或景區建設之前,為了防止重復建設,要對園區或景區進行科學規劃,規劃定位和規劃目標要準確;提倡節約、環保等理念,避免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資源和人力的浪費。

4.1規劃先行,以規劃統領園區建設

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規劃、統籌規劃的原則,按照“總局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統一管理”的工作方針,進行有計劃、有步驟、有選擇性的開發,科學編制園區建設規劃,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充分挖掘地方文化,體現民俗特色,連線成片地推動主題型、景區化的休閑農園建設,以形成集群效應。

4.2生態立園,服務領先,品牌經營

保護園區生態環境,形成良好的農業生產環境和怡人的農村生活環境;對農業生產的過程要嚴格控制,以名優、安全、綠色為特色,使園區成為真正的綠色農園。加強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開拓市場,打造專屬品牌,使園區成為具有吸引力的綜合性休閑農園和優質旅游勝地。

4.3注重產業功能,農旅協同

要把農業生產功能和旅游功能結合起來,發揮農業、旅游產業協同效應,堅持朝特色化、精品化和都市化的發展方向。進行規劃布局、功能定位、項目策劃時要注重農業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合理搭配,了解農作物和果樹的生態特性,不斷滿足和開發城市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引導當地農民向第三產業靠攏,從而獲得農業和旅游協同發展的雙重效益。

4.4產品特色發展,創新思路

休閑農園的建設要突出特色和科技創新。要加快休閑農園的發展,就必須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引入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速度,實行項目化運作和產業化經營。在進行休閑農園產品開發時,要立足本地的自然、人文資源特色,通過資源整合、區域帶動等方式,開發園區的特色農業資源,從生產、住宿、餐飲、娛樂等各方面打造特色產品,延長農業產品結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休閑農業是旅游業與農業的交叉性產業,而作為休閑農業的主要形態的休閑農園,則因其獨具的特點,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亦存在許多諸如產業功能比較單一、園區的多功能性未得到充分開發等問題。隨著對休閑農園研究的進一步加深,相信對關于農業旅游背景下的休閑農園的研究將更加完整,休閑農園將在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延長農業產品產業鏈,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農民生活水平和鄉風文明水平等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芹芳.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探析[J].云南農業,2003(1):68~69.

[2] 我國離“現代農業”還有多遠? [J].山西農業(致富科技),2007(9):7.

[3] 王國莉,駱海峰,陳明春.觀光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J].生態環境,2005,14(3):34~36.

[4] 董糲.論“旅游富民”戰略與農業旅游經濟發展[J].群文天地,2012(12):300.

篇10

一、家庭式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一) 概念 生態農業經濟是融土地利用與生產方式和經濟目的為一體操的有機綜合體。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經濟學的原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栽培與合理利用資源,防治和減少環境污染,形成農業生態良性循環,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 (1)。生態經濟是探討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經濟活動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并探究能夠維系兩者長期動態平衡關系。農業土地利用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本質是在不同尺度上,不同層次中社會經濟生態等眾多的相互沖突目標之間的權衡與取舍(2)。由此可見,一切農業經營活動方式的核心均是圍繞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進行的。家庭相對于農業經營則為基本經營單位。據此,家庭式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概念為:以家庭為農業生產單元,以經濟理論和生態規律為指導,圍繞土地農業利用中心,建立互利互效和諧發展的生產與經濟新秩序,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進而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二)內涵 柴達木農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由此決定了家庭式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內涵不同特點:在內容上,農業不是純粹的糧油作物種植業,還包含種草養畜在內的畜牧業;在功能上,在保持經濟功能基礎上,還應結合柴達木自然特點,積極維護生態環境保護功能,防止土地風蝕沙化次生鹽堿化;生產中,不僅是要強化農作物生產系統內部的循環,而且還要通過擴展產業鏈,建設農作物與牧草、牲畜之間的能量流通和物質循環;在資源利用上,不僅包括自然資源的利用,還應包含社會、經濟、人才等資源,通過聚集優化資源,建立經濟投資風險低,經濟功能穩健的生產經營系統。

二、農業經濟環境分析

(一)概況柴達木有耕地2.67×104hm2,平均海拔2700――3200m,年日照時間平均3009――3532h,年≥5℃積溫1180℃,年最高溫度+28.8℃,最低溫度-29.3℃,平均溫度≥+2.1℃,日溫差12.6――17.8℃。無霜期87――131d,年降雨量35――180.3mm,集中分布在6、7、8、9四月中,蒸發量1358――3526.1mm。土壤剖面層次多不明顯,質地輕,性質堿性,有機質含量低。霜凍、干旱災害頻繁,地表水貧乏,農業灌溉緊張。水是柴達木農業發展的瓶頸,沒有水就沒有綠洲農業。

全區農業自然村152個,農戶約0.98×104戶,總人口約4.25×104人,勞動力約1.68×104。農業主要分布在盆地中、東部,經營單位以戶為主,戶均面積3.34 hm2;主要種植小麥、青稞、油菜,副業主要為舍養奶牛和土種肉羊;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完備,其中建設干支灌溉渠系1000km,覆蓋農業生產區,畜棚約6000座,平均面積約100,平均戶有率約65%;境內青新、青藏公路、青藏鐵路縱穿東西,德――都、格――敦公路橫跨南北,鄉村道路實現村村通,可滿足農業生產經營活動。

(二)分析 農業經濟發展制約因素多。一是年均氣溫低,無霜期短,耕種指數低,作物種植面窄;二是自然條件差,水資源短缺,從而影響種植生產規模;三是耕地退化,農業生產依賴于化學肥料,導致土壤結構變劣,板結、沙化普遍,有機質含量下降;四是主要農產品質量差,缺乏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十分低下,尤其是劣等耕地經常是收不抵支(3),耕地承載能力小,勞動力富余,農民收入徘徊不前。

比較優勢明顯, 主要表現在:日照射時間長,日溫差大,只要科學管理,則很有利于農作物和飼草料提高產量;農業生產品種資源豐富,其中有優良牧草品種10余種,地方牛、羊良種4個,尤其是以天峻為代表的藏系羊、高原牦牛高寒地區肉產品和以茶卡為代表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細羊肉產品已經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品牌,特別是生產環境無公害污染,達到綠色產品認證標準,在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國家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對農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區域農業結構處于正在調整階段,經濟畜牧業優勢地位和生態區位逐漸呈于明顯。交通發達,農村勞動力充足,農業生產設施基本完備,為農業經濟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全區現仍有1/3草地處于退化狀態,每年入冬季節將必須強行處理超載牲畜,無疑為發展農牧結合提供難得的商機。

三、家庭式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建設

(一)目標:實施集約化經營,提升農業經營水平,實現資源利用高效化,灌溉用水減量化,化學肥料不良影響減緩化,農業生產循環化,生態環境優化。

(二) 原則: 1. 保持耕地生產力性能。遵守《農田基本保護條例》,科學保護利用,提高耕地經濟效益。2.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統一。在建設農業經濟系統的同時,統籌兼顧,加強生產環境建設和保護。并通過模式建設和帶動作用,安排富有勞動力,實現勞動力就地轉移。3.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規劃,結合區域特點,開發挖掘資源,優化利用資源,建設區域性農業生態特色循環經濟。4.保持綠色產品特性。按照綠色食品標準要求,加強生產環境管理,減少和控制不良物質干擾,保護綠色農業生產環境,建設綠色生產系統,保持綠色產品生態本性。

(三)設計(4): 以家庭為生態經濟循環組織單元,實行農牧結合,種養結合,草田輪作,建立“農――草――畜”三元經濟模式。農是在農業經營中留足口糧田,種植農作物,提供經營戶足夠糧食和油料;草是口糧田之余耕地種植牧草,以提供飼草飼料;畜是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牲畜育肥對象。經營戶在每年秋末冬初,結合草料儲備狀況,購買牧戶淘汰以及犢牛羔羊等類牲畜進行飼養、保膘、育肥,再借助春夏季市場牛羊肉供應不足之機出售,以取得高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其特性是:

1. 生產短、效、快。生產周期短,勞動價值轉換快,銷售方式靈活,杜絕產品滯銷不良現象。

2.耕地科學利用。通過草田輪作實現耕地休整養地和利用,通過育肥羊糞尿綜合高效利用,生產沼氣解決生活燃料,改善土壤結構,實現形成耕地利用良性循環。

3. 農牧經濟循環發展。以牲畜為循環介質,合理組織,規范建設,實現農牧民增收。

4. 勞動力有效利用。合理安排富余勞動力,營造農閑時節人不閑和繁忙時節不誤農的就業環境。如:暖季耕作種田或外出打工,冷季回家育肥牛羊,實現全年就業。

(四)家庭式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建設方法

1. 整合資源,優化循環系統機能。以系統論觀點建設系統,整合資源,實現循環系統組織結構科學化。整合種子資源,建設種子工程,牧草品種選擇,要保持優質高產穩產性、適口營養性、抗旱抗寒抗病蟲害等抗逆性,牧草與土地高度適宜性;把畜種與其經濟特性和市場需求相統一,選擇生長快、肉質鮮嫩、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市場走俏、效益高的優良畜種。整合土地、勞力、資金、水等生產資源和畜棚等基礎設施資源,科學規劃,建立適度經營規模,最大限度地發揮經濟作用。整合區位資源,結合區位特點,實行優勢區位,優勢布局,優勢利用。其中對于自然條件較好地區要逐步建立循環生產基地,對于交通便利地帶逐漸培育和發展外埠型循環經濟,對于經濟區位明顯區域要堅持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豐富市民菜籃子。整合科技資源,建立農業生態循環經濟人才體系,實行“產研”結合,集中力量聯合攻關,解決生產難題,加快科技生產力成果轉化推廣,提高科技生產力水平。整合流通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實行生產專業化,產品系列化,服務社會化,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經營水平。

2. 有效聯結,建立生產循環互效機制。一是農業與草業聯結,通過草田間作、草田輪作以及生物固氮作用,形成豆科牧草與農作物和禾本科牧草肥力互效利用,從而降低生產投入;通過循環過程廢棄物牲畜糞尿綜合利用,以及草田輪作間作實現耕地休耕、休耕牧用和牧用增肥,改善土壤結構,保持和提高耕地質量;二是節水灌溉與生產增效聯結,根據牧草和農作物對水不同要求,通過人為生態群落科學組合,實現水資源有效調節利用滿足植物生長需求。三是圈養與放牧聯結,根據育肥對象需要活動特性對刈割草地和刈割農田進行適度放牧利用,提高牧草地利用率;四是產業融合與經濟發展聯結,以農業經濟發展為核心,結合畜牧養殖和產品加工以及商品銷售,建立產、工、銷一條龍,實現產品增值。

3.科學設計,建立高效生態生產機制。一是建設生產環境,強化生態系統機能。根據輪作單元不同利用年限和方式,通過科學利用和平面規劃,提高植被覆蓋度和種植指數,建設保護耕地,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鹽堿化;根據豆科牧草生物固氮特性和草田、牧草輪作間作互效原理,通過農業田間工程措施、生物技術、草地生態技術以及生產有效投入,遏制病蟲害,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促使輪作單元健康發育。二是優化田間小環境,提高作物牧草生產效率。在時間上,通過不同生長節律配置,實現牧草作物生育高峰期有致交錯,建立相對穩定獨立的作物生長秩序;在空間上,通過結構形態配置,使根系均勻分布,充分吸收營養物質;莖桿葉面協調不紊,充分利用光能;合理密植,聚溫散熱適中,實現高效生長。三是圍繞農業生態循環經濟加大生產設施配套建設如沼氣池等,完善生產循環設施體系;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諸如畜棚等,發揮裝備效益;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通過配制全價飼料、改良品種等方式提高循環效益。

四、家庭式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示例

(一)農戶簡況(4)

假設一農戶有3.34hm2耕地,其中0.5hm2用于家庭生產口糧和油料作物,2.84 hm2用于生產牧草發展家庭育肥牲畜。育肥對象確定為1歲以下羔羊;育肥期125天,日采食量平均確定1.5kg/只,育肥期平均需要量187.5kg/只。粗飼草料標準:平均蛋白質含量≥16%,可消化蛋白質含量≥13%;平均可消化能≥15mj。牧草品種選定為:紫花苜蓿、草木樨、箭豌豆、燕麥、無芒雀麥、垂穗披堿草、羊草、堿茅。

根據牧草營養價值、生物生產特性,將以上牧草劃歸為紫花苜蓿、草木犀、無雀麥+垂穗披堿草+羊草+堿茅(以下稱多年禾草)、箭豌豆+燕麥4個生產輪作單元。

(二)草田輪作

在安排單元輪作接茬中,首先應保障其經濟功能,如根據紫花苜蓿高產特性,其連續利用其應至少為5年;其次,應使輪作單元相互間保持生態支持機制,如將草木樨置于前茬,通過其固氮自然肥力的釋放供給作用支持后作生長發育。紫花苜蓿和多年生牧草壽命年限均在8年以上,高產出現在第2、3年后,為此,安排其相互輪作,周期均為5年。草木樨為兩年生,高量期在次年;箭碗豆+燕麥農作物為一年生,并為第一生產單元,其兩生產單元均為0.81h,安排為互為輪作,周期為2年。

(三) 評價

――經濟效益。據調查,按照該規模建設種草育肥3――6個月后,平均凈增重11.3/只,按市場價格32元/計算,毛利為361.60元/只,凈利為305.30元/只,則項目共獲凈利為39.383.70元,13818.84元/ hm2,較種植農作物4500元/ hm2提高9318.84元/ hm2。即:經營戶年可獲得收入39.383.70元。

――社會效益。依據現生產水平完成2.84hm2 農業經營(種植農作物)需勞動力約為250工日/年,實施該項目約需要340工日/年。項目不僅有效實現了剩余勞動力轉移,而且,將因為種植牧草減少了勞動力投入;同時,由于其工作時間的靈活性將在一定程度上可解決家庭主婦就地就業問題。

――生態效益及資源減量化。該項目實施后,地表覆蓋度年保持在90%以上,年生物固氮175/ hm2以上,土壤增加有機物質肥料10T/ hm2以上,年因牧草需用量小而節約水資源7500M3以上。

五、小結

(一) 提高認識。建設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柴達木更具生態建設戰略意義。實踐證明:農牧結合、草畜結合效益明顯,但系統性強,要求嚴格,經營戶必須保持科學態度,嚴密組織,精心建設,并不斷完善,提高循環系統功能。

(二) 組織生產。柴達木地域遼闊,耕地質量差異大,自然條件各不相同,如都蘭縣香日德鎮與香加鄉近在咫尺,但熱量值相差巨大,香日德小麥畝過千斤,香加僅為500―600斤,耕地效益差異顯著;另外,還應從國家糧食安全和本地區糧食供需平衡角度考慮,統籌兼顧,有序開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建設。

(三)政策扶持。該模式必定沒有農業弱勢產業的束搏,柴達木生態脆弱,農業生產障礙因素多,因此需要社會進行全面扶持。在金融財政上,應予提供信貸方便,并積極減息、貼息、免息;在經營產品銷售環節上簡便手續,保障產品暢通。

參考文獻:

(1) 俞國華.試論發展我國生態農業.綠色中國B [J].2005(11).

(2) 劉黎明,趙英偉,鄭建宗.草地可持續利用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草地,2002(12).

(3) 鄭建宗,劉黎明.柴達木地區劣等農用地科學利用分析 [J].草原與草坪,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