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范文

時間:2023-08-28 17:0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

篇1

關鍵詞:交通運輸;規模經濟范圍經濟

一、運輸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的基本內涵

(一)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

范圍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利用單一經營單位內原有的生產或銷售過程來生產或銷售多于一種產品而產生的經濟。范圍經濟是由廠商的范圍而非規模帶來的經濟,也即是當同時生產兩種產品時,生產的費用低于分別生產每種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這種狀況就被稱為范圍經濟。只要把兩種或更多的產品合并在一起生產比分開來生產的成本要低,就會存在范圍經濟。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是指當生產或經銷單一產品的單一經營單位因規模擴大而減少了生產或經銷的單位成本時而導致的經濟。即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當生產廠商增大企業的生產規模時,由于有更多的產品分攤了固定成本,使每個產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有所下降,所以企業單個產品的總成本必然就會有所下降。

在產業經濟理論中,規模經濟有規模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之分,規模內部經濟中的"規模"是指工廠和企業在一定條件下的生產能力或產量,規模內部經濟就是指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單位產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規模外部經濟是指實現規模內部經濟性所需的外部條件,如市場規模擴大、資源供給充足、運輸和融資方便等。

(二)運輸范圍經濟與運輸規模經濟

現代運輸業是一種網絡性很強的行業,其所涉及到的運輸網絡空間極為復雜,范圍極廣,且運輸的客貨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性與計量要求。因此,對于該行業的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研究也較為復雜。現代經濟學研究中,有關的運輸業經濟學研究都沒有給運輸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下一個權威的定義。但要弄明白運輸產業的經濟問題,首先必須要搞清楚這些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在此,僅以自己的理解對這些概念進行分析。

運輸范圍經濟主要是相對于運輸行業而言的范圍經濟,是指同分別單獨生產每種運輸產品(提供某種運輸服務)相比較,采取共同生產多種運輸產品(運輸服務)的平均成本能夠降低。運輸范圍經濟可以是某一運輸企業而言,也可以針對整個運輸網絡或者運輸網絡的某一個部分,如某一運輸線路使用率高低,運輸站點、運輸設備營運能力高低及車隊等。

運輸規模經濟主要是相對于運輸行業而言的規模經濟,主要指隨著運輸規模的擴大,運輸產品和服務的平均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降低,而形成的單位運輸產品成本下降的現象。運輸的規模經濟包括運輸密度經濟和運輸距離經濟。運輸密度經濟包括線路通過密度經濟,運載設備能力經濟,車隊規模經濟和節點處理能力經濟。運輸距離經濟是指隨著距離延長平均成本不斷降低的現象。

二、運輸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的比較

(一)相通之處

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的相通之處主要在于規模經濟都是指產量增加會引起平均成本降低,范圍經濟都是指共同生產多種產品比分別生產時的成本要低,但二者的最終結果都是使運輸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都是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經濟效率的重要手段與途徑。

同樣運輸范圍經濟與運輸規模經濟的最終結果都是降低提供運輸產品和運輸服務的平均成本。二者都實現了社會交通運輸資源的充分的有效的使用,是我們發展交通運輸業,提高將交通運輸業生產效率,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運輸需求的有效途徑。

(二)不同之處

運輸范圍經濟與運輸規模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二者的形成過程是不同的。規模經濟的主要來源是: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經濟性,采用大型、高效和專用設備的經濟性,標準化和簡單化的經濟性,大批量采購和銷售的經濟性,大批量運輸的經濟性,大規模管理的經濟性。而范圍經濟的主要來源是:生產技術設備具有多種功能,零部件或中間產品具有多種組裝性能,研究與開發的擴散效應,企業無形資產的充分利用。

運輸規模經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較重要的一點就是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特別是道路網絡體系的建設。道路網絡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使公路交通運輸效率大大提高,運輸產品可大批量快捷方便的進行運送。其次,運輸企業自身運輸能力的提高、加強運輸生產過程中的組織與管理,也有利于運輸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在道路運輸過程中,尤其是節假日出行高峰時段,通過公共交通,或者汽運大巴出行,顯然比每個旅客單獨駕車出行更有規模經濟效益:大家通過公共交通出行分攤了出行成本中的汽油費用、司機的工資、過路費等等費用,并且減少了資源浪費和汽車尾氣排放等帶來的空氣污染。

而運輸范圍經濟形成的主要是運輸設備的改進、運輸線路的延長和服務節點的增多帶來的。在長途旅客運輸中,我們常見的運輸形式有兩種:一是直達運輸,即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中間不停靠不加客;另一種就是俗稱的"過路車",這種運輸方式通常是運輸線路較長的長途運輸,所載的乘客的目的地不一定是線路的終點,但都是在這一運輸線路上。若空間允許,汽車可在下一運輸網點搭載乘客。這種運輸形式通過延長運輸線路就達到了一種范圍經濟。它在同一運輸過程中提供了不同的運輸產品來滿足了不同旅客的需求,充分利用了運輸資源,節省了運輸成本。

三、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在運輸業中的復雜性

對于運輸業來說,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的體現顯得尤為復雜,常常令人混淆。僅管如此,二者也是有區別的,這些不同主要由不同運輸產品的特殊性引起。運輸業是一個特殊的多產品行業,這使得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在運輸行業中相互交叉,幾乎無法分開。這使得其應用也較為復雜。

首先,運輸業是空間網絡性很大的行業。運輸業主要是將某一地點的客貨運送至指定目的地 ,實際上是一種地理空間上位移的活動。而且運輸業所覆蓋的規模非常廣,路線很長,網點也很多,因此難以確定運輸業的描述與計量方式,對它的分析和應用也相對比較困難;其次,運輸路線的使用率的高低,即某條道路的運輸量的多少,也影響著該線路的單位運輸成本,運輸量越大,單位運輸成本則會越低,這是范圍經濟所研究的問題。第三,各單一運輸設備的營運能力不同,運輸成本就會有很大差異,運載能力大的設備,單位運輸成本越低,范圍經濟性越好。第四,各運輸企業所擁有的運輸設備的多少,對于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單位成本有著直接影響,設備越多,效率就越高,單位成本也就越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運輸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的應用與分析是具有很大復雜性的,二者既有聯系,也有很多不同。為了能夠更好的運用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來發展交通運輸業,提升運輸企業經營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客貨運輸需求,我們必須明確二者的概念、聯系和區別,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更好地發揮交通運輸行業中的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公路交通網。

二、鼓勵運輸企業加強合作和兼并,提高組織管理水平。

三、推進運輸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改進運輸設備。

參考文獻:

[1]榮朝和.關于運輸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問題的探討[J].中國鐵道科學,2001,22(4)

[2]錢德勒.企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工業資本主義的原動力[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陳引社.我國道路運輸的規模經濟問題[J].綜合運輸,2004(06)

[4]榮朝和.高宏偉.運輸業規模經濟計量方法的探討[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99,23(03)

篇2

關鍵詞:商業銀行;規模經濟;范圍經濟

Abstract:Applying the Generalized Translog Cost Function,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panel data of 14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01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 economies of scale of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but,in terms of specific economies of scale on loan,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is inferior to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economies of scope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re better than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in respect of specific output economies of scope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there are cost compensations between loan and deposit,investment and deposit; but there are light scope diseconomies between loan and investment.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economy of scale,economy of scope

中圖分類號:F830.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265(2012)02-0064-04

一、引言

規模經濟、范圍經濟一直是商業銀行效率研究的熱點。商業銀行規模擴大導致長期平均成本遞減就是規模經濟;反之,就是規模不經濟。如果銀行的經營范圍擴大導致平均成本降低、經濟效益提高,則存在范圍經濟;反之,則存在范圍不經濟。對于該問題,國內外學者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樣本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本斯頓(Benston,1972)最早提出了銀行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認為無論銀行自身規模大小如何,給定其它條件不變,只要銀行規模擴大一倍,銀行的平均成本將下降5―8%。本斯頓等人(1982)采用中介法實證分析了1975―1978年美國中小型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情況,發現美國商業銀行存款規模在100―250萬美元之間存在著最有效規模,偏離這個規模則表現為規模不經濟。卡瓦略(Cavallo,2002)等人利用1992―1997年法國等歐洲六國的商業銀行數據研究發現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存在顯著的規模經濟。伯杰等(Berger等,1994)發現全能銀行的效率更多地來自收入的增長而非成本的降低。克拉克(Clark,1996)對日本、以色列、歐洲國家的銀行進行了研究,發現在金融服務聯合生產中存在顯著的范圍經濟。曾(Tseng,1999)利用二次成本函數對美國加州不同類型的銀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加州銀行業由整體的規模不經濟過渡到了部分規模經濟,在存款和貸款兩項業務上并不存在范圍經濟。

國內的研究側重于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比較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指標分析法比較不同商業銀行的獲利能力和經營績效(于良春等,1999)。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使用計量經濟模型或非參數分析方法。徐傳諶等人(2002)運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研究了1994―2000年我國的商業銀行,得出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規模不經濟的結論。成剛(2006)利用復合成本函數估計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1998―2003年的成本函數,結果表明,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存在著輕微的規模不經濟和范圍不經濟,國有銀行略好于股份制銀行。陳宇峰(2007)利用14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993―2003年的面板數據,通過計算規模經濟系數SCE和擴增型規模經濟系數AS-CE,對我國銀行業規模經濟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在不考慮分支機構數量變動影響時,所有銀行均呈現顯著的規模經濟;增設分支機構這種粗放型擴張模式,影響了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效應。鄒巍(2010)通過建立測度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計量經濟模型,利用我國12家上市銀行的數據進行了回歸分析,實證發現2006-2008年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3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呈現規模不經濟情況。楊大強(2008)的研究表明,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著范圍不經濟,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存在著輕微的范圍經濟。張成、李敏(2010)運用廣義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分析了我國8家商業銀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數據,結果表明國有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程度大于股份制商業銀行。

綜上分析,不同的經驗分析方法和研究樣本將會導致差異性較大的結果。本文擬采用能更好擬合現實中銀行成本曲線的廣義超越對數成本函數,選取我國14家商業銀行2001―2010年的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以期較為準確地描述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狀況,并對特定產出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進行分析。

二、模型構建與數據選取

廣義超越對數成本函數(GTCF)是用Box-Cox因子替換出現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TCF)中的獨立產出的對數值 而得到的:

(1)

對稱性要求: ; ;

在廣義超越對數成本函數中,總體規模經濟(GSOE)定義為:

(2)

特定產品規模經濟(PSSE)定義為:

(3)

總體范圍經濟(GSOE)定義為:

(4)

任意兩種成本互補特定產品的范圍經濟(PSSOE)定義為:

(5)

本文選取4家國有商業銀行與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2001-2010年的數據來進行檢驗,所選取的銀行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及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深發展、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分析的數據是截面和時間序列的混合數據,數據經價格調整至2001年,數據來源于《中國金融年鑒》(2001-2010)。其中,各個變量的定義如下:

TC是總成本(億元), 為未清償貸款(億元), 為投資(億元), 為銀行存款(億元), 為勞動價格, 為資本價格,R為利息成本。

結合選取的指標及式(1),并按限制性條件整理,得出以下廣義超越對數成本函數:

由于4家國有商業銀行在資產規模和負債水平上均居壟斷地位,所以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成本函數有可能不同。為了便于分析,本文將整個樣本分為三組:第一組為全部14家銀行、第二組為4家國有商業銀行、第三組為剩下的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

三、實證結果

利用面板數據的固定效應模型中的似然非線性回歸方法,在Eviews3.1軟件中對三組樣本成本函數的系數進行估計(見表1)。

表1:三組樣本銀行系數估計結果

Vari-

able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Coeffi-

cient Std.

Error Coeffi-

cient Std.

Error Coeffi-

cient Std.

Error

C -3.6604 0.0486 -6.1422 0.4580 -2.2354 0.1289

6.1663 1.8285 2.4656 1.3028 14.9656 9.6195

-0.5266 9.2201 -0.8419 1.1926 1.9743 7.7506

-3.0511 1.4021 -0.3788 7.3553 15.7431 10.4204

0.1597 0.0439 0.3715 0.4274 0.1754 0.1166

-2.5969 1.0300 -2.1388 6.4194 13.8196 7.6791

-1.6480 1.2800 0.2931 3.2237 -28.8032 2.8862

-3.7468 6.3654 -1.0617 4.7975 19.7040 3.7611

-1.1867 8.1067 -0.8696 2.2951 -60.5132 1.2182

0.7822 6.7321 0.4523 4.0769 -17.5436 4.7250

1.3083 7.9054 0.7359 2.6703 33.6413 7.6123

-0.0951 0.0642 -1.5399 0.4532 -0.096 0.2092

1.1915 4.2189 0.3926 6.1292 -5.7058 6.9927

-0.1992 1.4676 -0.4695 2.3950 2.2951 2.6168

-1.0861 2.1313 -0.3398 4.0391 -1.5230 4.7788

-0.2729 1.8574 0.0404 1.8196 -0.5344 2.0394

將各組系數代入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衡量公式,求得各組銀行的總體規模經濟、特定產出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特定產出范圍經濟(見表2―5)。

表2:總體規模經濟分析結果GOSE

第一組樣本 第二組樣本 第三組樣本

總體規模經濟GOSE 0.9347 0.9601 0.8803

表3:特定產出規模經濟分析結果PSSE

第一組銀行 第二組銀行 第三組銀行

存款的規模經濟PSSE(Y3) 0.9142 0.9540 0.6046

貸款的規模經濟PSSE(Y1) 0.8209 0.7915 0.8852

投資的規模經濟PSSE(Y2) 0.1155 -1.3402 0.2280

表4:總體范圍經濟GSOE

第一組銀行 第二組銀行 第三組銀行

總體范圍經濟(GSOE) 1.3491 1.8577 1.1658

表5:特定產出范圍經濟PSSOE

第一組銀行 第二組銀行 第三組銀行

貸款與投資的范圍經濟 PSSOE(Y1Y2) 1.3552 1.0679 2.5580

貸款與存款的范圍經濟PSSOE(Y1Y3) -0.8192 -0.9023 -0.7963

投資與存款的范圍經濟PSSOE(Y2Y3) -0.5185 -0.7524 0.1092

四、分析與建議

(一)規模經濟

對于總體規模經濟(GOSE)與特定產出規模經濟(PSSE)的衡量,當OSE

從表2可以看出,第一組樣本總體規模經濟數值0.9347

對特定產出規模經濟的分析,三組銀行特定產出規模經濟數值均小于1,說明銀行在特定的存款、貸款、投資方面均存在規模經濟,但股份制商業銀行存款規模經濟的數值小于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速度較快。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經濟的數值大于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這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客戶較分散相關。受分業經營的限制,兩類銀行投資規模經濟數值都相對較低,拓展的潛力很大。

(二)范圍經濟的結果

對于總體范圍經濟的衡量,若總體范圍經濟GSOE>0,則存在總體范圍經濟,反之不存在總體范圍經濟。對于特定產出范圍經濟,本文從任意兩種產品之間成本互補性方面對兩者是否存在范圍經濟進行界定,即當PSSOE(Y1Y2)

從表4中可以看出,這三組樣本銀行均存在范圍經濟,4家國有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優勢更加明顯。4家國有商業銀行聯合生產時總成本的相對減少量要遠大于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聯合生產時總成本的相對減少量,這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大、網點廣有關。從時間序列上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范圍經濟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而國有商業銀行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

表5顯示的是各種產出之間的成本互補性,三組樣本中貸款與投資均不存在互補關系,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競爭關系。貸款與存款、投資與存款存在互補關系,但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特定產品的范圍經濟明顯好于股份制商業銀行。

(三)建議

一是適度控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規模,促使其盡快由不明顯的規模經濟向規模經濟轉變;二是加快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發揮規模經濟相對優勢,優化銀行業結構,提高銀行業效率,滿足多層次的資金需求;三是在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體制下,通過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使更多的銀行享受范圍經濟的優勢。

參考文獻:

[1]Allen N. Berger,David B. Humphrey.1994.Bank Scale Economies, Mergers, Concentration,and Efficiency: The U.S.Experience.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

nia:94-25.

[2]Benston G. 1972.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5):255-268.

[3]Benston G,Hanweck A,Humphrey B.1982. Scale economies in banking:a restructure and reassessment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4(5):435-456.

[4]Cavallo L,Rossi S.2002.D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ffect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European banking systems? A parametric analysis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J].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8(1):123-146.

[5]Clark,J.A.1996.Economic cost,scale efficiency,and competitive viability in banking[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Vo.l3:342-365.

[6]Tseng.K.C.,1999:Bank Scale and Scope Economies in California,American Business Review,Vo.l 17:79-85.

[7]成剛.中國銀行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實證研究――基于復合成本函數的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7).

[8]陳宇峰.分支機構數量、資產規模與銀行規模經濟――基于擴增型規模經濟方法的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

[9]吳奉剛,陳國偉.金融效率研究評述[J].金融發展研究,2008,(10).

[10]徐傳諶,鄭貴廷,齊樹天.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問題與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經濟研究,2002,(10).

[11]于良春,鞠源.壟斷與競爭:中國銀行業的競爭與發展[J].經濟研究,1999,(8).

[12]楊大強.我國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研究――基于范圍經濟視角的分析[J].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學院,2008,(4).

篇3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規模經濟;途徑;支撐要素

一、房地產規模經濟概念

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包括各種專業公司和聯合公司的規模)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資源貯備、開發建設、資金、人才規模。它表明開發建設諸要素以及開發建設的房屋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集中程度。根據這種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劃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劃分房地產企業規模的標準,既可用勞動力、資金來劃分;也可用其完成的開發量或正在開發的數量劃分;也可用其中兩個以上的要素同時作為劃分的標準。

二、房地產規模經濟要求

1.房地產企業初始規模的確定。為了確定房地產企業的適宜規模,必須首先確定房地產企業的起始規模。起始規模是經濟合理條件下的最小開發建設規模,是確定房地產企業最適宜規模的基礎。起始規模應保證房地產開發建設各環節中的人才、資金、資源、設備等,并使其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規模的合理確定,是決定投資房地產開發的重要依據。當房地產項目的最小規模低于起始規模時,不宜投入開發,而開發規模大于起始規模時,則應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自身條件以及其他條件,按不同的規模,組成開發建設的合理性方案,并選擇最優規模。由于房地產的區域性非常強,加上東部與西部差異,城市與縣鎮差異。因此很難準確確定具體的初始規模。原則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產企業開發規模較為適當;在小型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以小型較為適合。

2.企業最適宜規模的確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產企業規模,并非規模越大、實力越強就越好。還必須根據所在區域房地產市場情況而定。為了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最適應開發規模,需要以企業最適宜規模為核算評價的標準,企業最適宜規模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開發建設過程,管理組織最為合理,各種生產要素能充分利用,技術經濟指標先進,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規模。如果企業規模超過了企業最適宜規模的界限,投資和勞動力消耗的增加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將呈遞減趨勢。由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各種社會化分工合作機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顧問策劃公司、工程有招投標的公司、監理公司、宣傳有廣告策劃公司、銷售有營銷中介公司。企業從人員數量上考慮,大型企業人才數量只需要中型企業人數,中型企業人數只需要小型企業人員,沒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確定企業最適宜規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據具體的技術經濟特點合理選擇。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這種方法的實質是通過消耗類指標和效益指標的對比分析,在盈虧平衡的基礎上不同規模方案進行比較,確定企業最佳開發建設規模。當前企業最適宜規模應當以所擁有的資金、土地資源作為衡量標準。

3.企業最優規模的選擇。企業最適宜規模是計算企業規模的依據,但并不是選定的企業實際規模。在選擇企業的實際規模時,要根據社會需求量的大小,在企業起始規模和最適宜規模之間,經過多方案的對比分析來確定。比較企業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計算同一年開發建設成本與基建投資額之和來進行。總費用最低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三、房地產規模經濟實現途徑

1.房地產企業購并是資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價收購資產,實現低成本擴張。使購并企業獲得的資產大大超過購并成本和購并價格,或超過新建企業的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業實施購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優勢互補、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動機。獲取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動機。企業購并可能以直接實現規模經濟,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自身內部擴張,逐步增擴股,增大股本結構,實現擴張,并以實現滾動開發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2)橫向購并中的規模經濟。橫向購并是同一產業中生產同類或存在替代關系的企業之間購并,具有直接的規模經濟效果;(3)縱向購并中的規模經濟。企業縱向購并的規模經濟實現也必須首先具備上述企業規模經濟的支撐條件,否則,會陷入規模不經濟的誤區;(4)混合購并中的規模經濟要獲得混合購并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效果,構成企業規模經濟的各種支撐條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產規模經濟也可以在政府統一運作下完成。各級地方政府通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規模開發。然后通過土地招投標市場,按照規劃片區由各開發企業在競標所得的地塊上進行組團式或居住小區式開發。較為成功的實例就是南京市開發建設的“月牙湖小區”。它由建委、國土、規劃局等部門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區的規劃要求,統一進行布局,綜合配套,由十幾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組團式、居住小區規模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企業戰略同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一定的目的、通過一定的方式組成的網絡式的聯合體稱為戰略聯盟。戰略聯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國DEC公司總裁簡?霍普羅德和管理學家羅杰?內格爾提出。從20世紀80年代起,戰略聯盟在西方和日本企業界得到迅速發展。戰略聯盟是一種關系松散的企業組織形式,它不具有傳統企業那樣明確的層級和邊界,對于聯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機動靈活。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實踐中,這優勢互補的組織形式具有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產的區域性很強,因此戰略聯盟中的各方可以通過相互間的網絡進入對方的地區市場。這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軍外地市場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同時,戰略同盟可以克服較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雙方招投標大型土地項目資金不足的劣勢,在大型國有土地招投標中避免殘酷競爭,哄抬地價,提高土地投資成本,達到規模經濟,戰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產規模經濟的支撐要素

從企業內部來看,構成規模經濟的主要支撐條件是:

1.擁有土地資源的支撐。土地是財富之母。土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它不僅是房地產業的直接開發和經營的對象,同時也是各類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礎載體。房地產的開發建設離不開土地資源,而土地資源卻可以作為未被開發的原始形態而獨立存在,可以說土地是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萬源之本,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所有,房地產企業僅能依據開發建設項目用地性質的不同,購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權(依用地性質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權的一次性周期長達40~70年,因此,要實現房地產企業的規模經濟,必須在其可預見的預見期里,充分貯備土地資源。如果沒有土地只能是空談規模經濟。

2.資金支撐。資金是房地產血液,房地產規模經濟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資金,通過資金參與控制更多的具有規模經濟的開發項目,即房地產規模經濟離不開龐大的資本投入。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積聚能力,以及進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能力,就其成為能否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支撐條件。

3.企業家能力的支撐。當房地產企業開發建設規模以算術級數或幾何級數增長時,特別是當房地產企業通過橫向、縱向及混合購并若干企業,實現房地產企業規模急劇擴張時期,其管理的復雜程度、組織協調工作量會呈幾何級數增加。對房地產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企業的外部來看,構成規模經濟主要支撐條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產業是一個由政府政策高度壟斷性行業,是一個受政府政策影響,對政策敏感性極大的產業。由于政府嚴格控制著房地產一級市場中最重要的資源——土地。使得它對整個房地產市場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它決定了市場供求關系平衡位置,決定了價格走向。作為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的房地產企業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緊密相關,政策是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場規模支撐。市場規模即市場需求量。市場需求量的大小是實現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由于規模經濟是房地產開發的明顯趨勢。但由于其受市場容量的限制,即受開發建設地區人口因素影響。因此,并非開發建設規模越大越好,隨著規模的擴大會出現規模效益遞減情況。筆者根據多年房地產開發實踐,提出如下規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規模:50萬人~100萬人)一般不宜進行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規模:150萬人~300萬人)一般宜進行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大于500萬人)一般宜進行特大型房地產項目開發,開發規格以居住區為宜(建筑面積為50萬m2~150萬m2),資金籌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集團標準。

上述僅是相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就各級地方政府而言,本著經營城市考慮,其開發規模應適當地提高一個檔次,以利于城市綜合布局。

3.市場范圍支撐。市場范圍與市場規模是密切相關的。市場范圍大,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反之,市場范圍小,市場規模也會隨之縮小。市場范圍,即房地產企業開發商品房的銷售范圍,是一個市場空間概念。由于房地產所特有的地域性強,使用權得其開發建設的商品房一般不會超出以地級市、縣級市銷售的范疇。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產開發隨該城市地域的擴張,城市化的進程而市場范圍擴大。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無限擴大,也會陷入規模不經濟。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科研、社會發展、對外開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產市場范圍不盡相同。對外開放程度越高,政治、經濟、文化、科研、社會發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強,人口流動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強,市場范圍就越大。

4.產業及產品差別。規模經濟并非是適用于所有產業與產品的概念。在房地產產業經濟運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規模經濟效益十分明顯;有些商品房的規模經濟效益則不十分明顯,甚至不存在規模經濟性。

參考文獻:

1.喬梁.規模經濟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國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篇4

【關鍵詞】企業;規模擴張;規模經濟

關于企業層次的規模經濟,目前廣為流行的理論觀點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新古典經濟學的企業規模經濟概念,另一種是交易費用理論所講的企業規模邊界概念。這兩種觀點似乎都有欠缺之處:前者太過狹窄了,因為它僅局限于技術經濟意義上認識規模經濟;后者卻又太籠統了,因為以交易費用這樣一個外延如此寬廣的概念去界定所謂的企業規模邊界,無論如何都是太過寬泛了。本文考察了理論經濟學對企業規模經濟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拓展了規模經濟的概念,提出了企業規模經濟的四種形態。

1 技術經濟意義的企業規模經濟形態

企業何以擴張規模,從而實現企業組織的大型化?首先來考察傳統經濟學是如何解釋這個問題的。談到傳統經濟學對企業規模問題的論述,就不能不提到A.馬歇爾。馬歇爾把分工及生產專業化與規模經濟聯系起來。僅就這一點而論,已是一個理論創見,因為企業組織之間的分工(所謂行業內分工)確實是研究企業規模擴張的一個視角,而這一點在馬歇爾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經濟學家們的充分重視。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馬歇爾提出了大規模生產的好處,他說:“大規模生產的主要利益,是技術的經濟、機械的經濟和原料的經濟,但最后一項與其他兩項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換言之,經濟規模主要是生產規模,核心內容是技術設備的經濟規模。這一思想,后來成為新古典經濟學談論規模經濟理論的主要依據。依此,馬歇爾把規模經濟歸結為兩類,即內在經濟和外在經濟。他寫道:“我們可把任何一種貨物的生產規模之擴大而發生的經濟分為兩類:第一是有賴于這工業的一般發達的經濟;第二是有賴于從事這工業個別企業的資源、組織和經營效率的經濟。我們可稱前者為外在經濟,后者為內在經濟。”顯然,馬歇爾是從企業的角度來劃分規模經濟的種類的,所謂“外在”和“內在”都是相對于企業而言的。

馬歇爾關于規模經濟的論述,在后來的新古典經濟學者那里被高度簡略化了。一方面,新古典經濟學所講的經濟規模,專指單一生產單位(企業、工廠或車間)的單純技術經濟意義的的規模:另一方面,新古典經濟學所說的規模經濟,只涉及到馬歇爾所講的內在經濟,而且還只是一種特定意義的內在經濟,即一種與生產設備之技術不可分性相關聯的內在經濟。

2 空間意義上的規模經濟形態

仔細閱讀《經濟學原理》一書便能發現,其實馬歇爾已經隱然觸及到企業聚集規模現象了。他曾說,一些專業化生產的工業總是集中在某一局部空間上(他稱之為“地方性工業”)。但問題在于,馬歇爾只是將這種現象與行業生產特點聯系在一起,而沒有從空間意義上去認識這種現象;他試圖用外在經濟這個概念去解釋這種現象,而問題恰恰就出在他的外在經濟概念上。

聚集規模經濟的存在對單個企業的規模擴張的作用是雙重性質的:一方面,當聚集經濟表現為正的外在經濟時,由于眾多企業彼此都享受著外在經濟的好處,亦即外部市場的交易費用是較低的,此時單個企業并不存在規模擴張的客觀需要;二是,產生了組織分化的傾向,即把企業組織內部的某些職能分化出去,通過外部市場交易來完成。

3 企業多元化經營與范圍經濟

與外在規模經濟概念相關聯的,除了上述的聚集經濟這一形態之外,還包含著另一種形態的規模經濟,這就是建立在多樣化經營基礎上的規模經濟,我們稱之為范圍經濟。

按照古典分工理論,分工導致了生產的專業化并伴隨著技術進步,因而往往意味著專業化的大規模生產。可是,當某些產業的進入門檻不高并且不存在自然或人為壟斷時,專業化的大規模生產便往往會導致產業內的過度競爭。此時,企業生產所面臨的最大制約就是市場容量不足,生產極易出現過剩。

問題的另一面在于,產業內的激烈競爭對企業形成一種強大的外在壓力,迫使企業千方百計地去尋求新產品、新的花色品種、新的使用功能、新的制造工藝,總之追求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能力上的優勢。這是因為,一旦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成功,至少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之前,往往意味著企業實際上處于市場寡占地位,因而可獲取可觀的超額利潤,可以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4 與資產專用性相關的企業規模經濟形態

篇5

[關鍵詞] 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理論 企業并購

一、引言

當前,隨著社會分工和專業化協作的發展,規模經濟的重要性逐漸顯示出來,追求規模經濟的行為日益滲透到各種經濟活動中去。特別是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實現規模經濟更是成為主要研究熱點,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多是通過企業并購,通過并購,使企業在優化產業組合的過程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實現在生產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不斷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研究價值。

二、規模經濟理論綜述

規模經濟理論最早起源于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亞當·斯密認為,分工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時認為分工又受制于生產規模與市場需求量的大小。自亞當·斯密之后,馬克思以及斯密理論的繼承者阿林楊格也都從分工角度對市場與經濟規模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一書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規模經濟”概念,他利用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理論來說明規模效應,。認為報酬遞增是由于企業擴大其不動產而獲得了種種新的大規模生產經濟。馬歇爾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從節約生產成本的角度論述大規模生產的好處。還有些經濟學家,比如科斯、張五常、黃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萊因等從交易費用的節約和內部化優勢方面探討組織管理的規模經濟。巴克萊、卡森和拉格費等則沿用科斯等人的觀點,進一步闡述了內部化引起企業規模經濟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進一步發展了規模經濟理論,他創立的機會成本說為企業并購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

從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見,關于規模經濟的理論已經日趨成熟,現在重點已經從理論方面轉向了應用方面,當前在規模經濟理論的應用方面的一個重點就是企業并購,美國的企業并購從19世紀下半葉產生至今已經經歷了五次并購浪潮,企業并購已成為企業規模擴張的一條重要途徑。本文在已有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并購理論,詳細分析了企業規模擴張的一條重要途徑——企業并購。并通過一個具體實例——中國汽車產業規模經濟狀況分析來說明這一點.

三、企業并購與規模經濟的關系

對于企業并購與規模經濟的關系主要有兩種理論:

1.規模經濟理論

研究證明了企業規模(或產業集中度)與企業的利潤率成正相關關系。在資本較為密集的工業里,集中度較高的大企業可以比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產業中,大企業的生產成本比中小企業低,企業規模擴大帶來了單位成本的下降,超過了集中度提高價格上漲的效果,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數。這種成本優勢就能增加工業產出的份額和減少單位成本,同時,聯合生產經濟即范圍經濟帶來的成本減少也是顯著的,這方面的成本利益來自于企業在更大范圍內共享研究費用、管理費用、營銷費用,從而降低了每一單一產品的單位成本,增大單位投入的收益。而企業通過并購的方式,將在并購之前沒有運營在規模經濟水平上的企業整合,使其獲得規模經濟,這將大大提高企業的效益。

2.經營協同效應理論

經營協同效應的理論基礎最早見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論,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通過兼并來組織企業會導致交易成本降低。經營協同效應可以通過橫向、縱向或混合并購來獲得。對橫向并購而言,經營協同效應的來源代表了規模經濟的一種形式,通過對同類資源的合并,使并購雙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補充,并購后對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這會帶來在短期內通過企業內部投資所難以得到的收益。對縱向并購而言,將同一行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合并在一起,可以獲得行業上的規模經濟性。企業并購后如果能將并購雙方的優勢和特長協調與結合起來,并同時消除各自的劣勢和不足,這將可以使得企業獲得規模經濟。

四、企業并購理論在實現規模經濟的應用

以中國的汽車產業來看, 自1953年我國從前蘇聯引進汽車制造技術和成套裝備 ,建立以年產3萬輛卡車的長春第一汽車廠以來,經過近50年的發展,我國已建立起了門類比較齊全的汽車工業體系。但是,我國的汽車產業卻存在致命的弱點,即企業數目太多,廠家過于分散,生產廠家遍及除西藏和寧夏之外的省區,目前,我國的汽車制造企業廠家數量已超過了日本、美國、歐洲等汽車大國的所有汽車廠家之和,可謂汽車企業數上的“超級大國”,然而我國1998年汽車產量僅為156萬輛,只相當于通用汽車公司當年產量的1/6,豐田汽車公司當年產量的1/3.我國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間累計生產汽車1580萬輛,而美國1978年一年的汽車產量就是1290輛,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車產量就是1118萬輛。目前,國外一般單個汽車企業的最小生產規模是年產40萬輛到60萬輛,而我國汽車年產量超過10萬輛的企業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眾和天津夏利四家。與我國125個汽車廠一年生產 156萬輛汽車相對應,美國3個汽車廠生產 987萬輛;日本7個汽車廠生產1011萬輛,德國 3個汽車廠生產427萬輛;意大利1個汽車廠生產150萬輛。由此可知,中國的汽車產業遠遠沒有實現規模經濟,因此,如果通過資本之間的并購重組,汽車企業可以實現迅速的規模擴張,規模的擴張有利于企業有效降低成本,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為自身的生存發展贏得寶貴的利潤空間,而有了利潤保證,才能使資本有效循環周轉起來,才能進一步支持在研發、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額投資,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薩繆爾森.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85.

[2]趙全民.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規模經濟及其形成機制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07,(147).

[3]張海如.規模經濟:理論辨析和現實思考[J].經濟問題,2001,(1).

[4]王美桃、王海龍、呂瑞亨.規模經濟文獻綜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養殖業為例[J].北方經濟,2006,(12).

[5]湯惠.規模經濟理論對企業購并活動的啟示.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6] 徐鑫波,宋華. 企業并購動因理論綜述[J]. 現代商貿工業,2007,(7).

[7] 周世中吳國萍.企業并購與并購法[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 規模經濟 超越對數成本函數

一 引言

“城商行”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稱謂,與其說是先驗計劃的結果,不如說是改革進程的偶然產物。為了解決城市信用社遺留的諸多問題,國務院于1995年9月《組建城市合作銀行的通知》,決定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分批組建城市合作銀行,后改名為城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城商行),初步建立起現代商業銀行的運行體系。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商行共有145家,總資產在全國銀行業占比近10%,逐漸成為中國銀行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

2004年6月起,在銀監會的地域經營限制逐步放松后,城商行群體開始了“更名重組、跨地域經營、上市”為主題的大規模改革與發展浪潮。以此為契機,部分實力較強的城商行脫穎而出,相繼邁出了跨區域發展的步伐,城商行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其突破地域限制,進行跨區域發展有利于市場化、多元化發展,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推動我國銀行體系的良性發展,但同時也引發了資產質量下降和經營風險增加等問題。由于城商行最初的市場定位是“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市居民”,而現實中城商行大規模擴張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使人們思索:城商行的“去地域化”會給中國的金融行業帶來什么影響?城商行的規模是越大越好嗎?銀行規模是否存在一個最佳區間?本文試圖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二 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研究綜述

城商行是我國金融改革的特殊產物,在國外沒有這個概念,但由于城商行本質上是商業銀行,因此國外關于商業銀行的研究對于我國城商行克服缺陷,促進自身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六七十在這些研究中,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研究關注的焦點在于銀行業是否存在規模經濟,以及規模經濟在多大的范圍內存在。

針對中小銀行規模經濟問題的研究肇始于Benston(1965,1972)和Bell、Murphy(1968)對銀行成本問題的研究。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Benston、Hanweck和Humphrey(1982)才首次用更有彈性的超越對數成本函數(TCF)來衡量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他們利用美國1975~1978年數據對美國的中小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進行了分析,得出不管是整個銀行還是單個銀行的分支機構,美國的商業銀行長期成本曲線是U型或是向上傾斜的;在存款規模在100萬美元與250萬美元之間,存在著最有效規模,低于這個規模或是高于這個規模,銀行表現為規模不經濟。

Hunter和Timme(1986)利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法,對1972~1982年美國28個州的91家銀行控股公司進行研究,考慮了技術因素對銀行規模經濟的影響,發現單銀行制的銀行控股公司其規模經濟的上限時42億美元,而對于多銀行制的銀行控股公司,其規模經濟的上限則可以提高到125億美元;Hunter,Timme和Yang(1990)將這一上限重新界定為250億美元;Shaffer和David(1991)則認為應該是370億美元。Lawrence(1989)認為,在小型金融機構中規模較小的銀行存在規模經濟,在總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銀行中,往往存在規模不經濟或規模經濟不明顯的現象。

受經濟體制、理論水平及銀行數據資料的限制,我國學者對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較晚,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早期主要采用的是利潤指標分析法,(于良春、鞠源,1999)。后來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得到廣泛應用,(徐傳湛、鄭貴廷和齊樹天,2002;闞超、王付彪、沈謙和陳永春,2004;程嬋娟、郭芳玉,2008;朱建武,2006)結果發現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之間的效率存在差異,大型銀行一般處于規模不經濟狀態,中小銀行存在的非理性規模擴張行為導致其規模經濟逐步遞減,這和運用其他方法研究的結果大致相同。

國內的研究比較多地關注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研究比較少。多數學者把重點放在銀行的效率變化趨勢,認為隨著銀行規模的擴大,逐漸顯現出規模不經濟的狀態,不過也有學者得出相反的結論。本文將著眼點放在城商行的規模經濟這一問題上,力圖用數據與實證呈現出我國城商行目前大致的規模經濟發展狀況。

三 模型設定和數據選取

1.研究方法的選擇

在研究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方法:參數估計法和非參數估計法。參數估計法主要是以銀行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為分析對象,估計出生產邊界函數中的參數。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具有易估計性和包容性等優點已經逐漸成為研究銀行效率的主要方法。非參數估計法主要是指包含數據包絡分析(DEA)的線性規劃方法。鑒于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法已經成為一種研究銀行規模經濟的成熟的方法,本文利用這一方法對我國城商行的規模經濟情況做實證檢驗。

2.模型及變量的設定

在選擇指標的時候,首先注意所選擇的指標能夠滿足銀行規模經濟效率評價的要求,能夠客觀反映銀行的競爭力水平,其次是從技術上應避免投入(產出)集內部指標之間具有較強的線性相關關系,最后要考慮指標的重要性和易獲得性。在上述原則下,將以上投入和產出指標選擇的方法相結合,我們將營業支出總額(記為TC)作為銀行的總成本,將存款(記為Y1)和貸款(記為Y2)作為產出指標。由于現有的公開資料中,大部分城商行并不提供職工工資和福利支出、固定資產折舊等具體數據,而將其歸入財務報表的業務及管理費中,所以本研究選用業務及管理費替代人力資本和固定資產成本的支出總額。這樣既可以反應人力資本和固定資本的成本支出,又可避免使用估計值或均值引入誤差之類問題的發生。同時,經統計發現職工人數和固定資產凈值與銀行總資產高度相關,因而使用資本費用率(等于業務及管理費除以資產總額,記為P1)作為勞動力價格和實物資產價格的替代指標。將存款價格(等于銀行的利息支出總額除以存款總額,記為P2)作為投入變量。根據超越對數成本函數的形式以及所選擇的投入產出指標可以建立以下成本函數模型:

(1)

其中Yi為第i項產出數量,i=1,2;Pj為第j項投入價格,j=1,2;均為待定參數,為隨機誤差項。

由投入要素的線性同質性和交叉影響項的對稱性,可得如下模型參數約束條件:

(2)

將約束條件帶入(1)式,并化簡得:

(3)

本文研究的是銀行經營規模變動對銀行總成本的影響,因此,

定義總成本對銀行規模的彈性系數E,用來衡量銀行的規模經濟性。E等于(1)式關于lnY1和lnY2偏導數之和:

(4)

展開得:

(5)

規模彈性系數E表示銀行規模變化1%將導致總成本變

動的幅度。當E=1時,表示銀行規模變動1%將引起總成本發生1%的同比例變動,此時銀行處于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臨界點;當E>1時,表示銀行規模變動1%將引起總成本發生大于1%的變動,此時銀行處于規模不經濟狀態;當E<1時,表示銀行規模變動1%將引起總成本發生小于1%的變動,此時銀行處于規模經濟狀態。

3.數據的選取

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我國24家城商行2006~2009年的數據作為研究基礎。將這24個城商行又根據資產規模的大小分為三組,資產規模大于800億的為大型城商行;資產規模介于300億和800億之間的為中型城商行;資產規模小于300億的為小型城商行。據此分類,本文選取的大型城商行有12家: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天津銀行、大連銀行、哈爾濱銀行、包商銀行和重慶銀行;中型城商行有8家:西安商行、齊魯銀行、河北銀行、錦州銀行、富滇銀行、南昌銀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洛陽銀行;小型城商行有4家:煙臺銀行、日照銀行、萊商銀行、烏海銀行。本文數據來自各城商行公布的年度報告,由于個別年份部分銀行的數據缺失,共采集到的有效樣本點96個。

四 數據的描述統計與計量結果

本文的樣本為24家銀行4年的面板數據,因此在計量方法上將運用Paneldata模型進行分析。面板模型分成“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兩種,對于具體應該使用哪種Paneldata模型,應該進行相應的檢驗。因此在本節的實證分析之后,會對選擇的模型是否正確進行檢驗。

1.回歸結果

本文的數據均以2006年為基期進行了價格調整。由于本文僅是對我國的城商行進行研究,所以選取固定效應模型比較適宜。本文采用的估計方法為最小二乘法,數據的處理采用的是eviews 6.0軟件。經過回歸,得到模型中的系數估計值(見表1):

*表示在0.0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資料來源:根據各城商行公布的年報整理所得。

表中只有系數a0的估計值在統計上是非顯著的,其它系數的估計值在統計上都是顯著的。利用這些參數估計結果,可以得到各銀行E值(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一是這24家城商行大都呈現出規模經濟的狀態,只有個別銀行的個別年份規模經濟系數大于1,呈現為規模不經濟的狀態。說明我國城商行目前規模經濟狀態良好;二是從2006年到2009年,部分城商行的規模經濟效率值有一個逐漸增大的輕微變化,說明規模經濟的程度在逐漸減小。這說明我國城商行正處于平均成本曲線下降的階段,且下降的幅度日趨縮小;三是2008~2009年的轉折點,規模經濟狀況趨于顯著,可能是金融危機影響了國內金融市場,城商行趁機發展的緣故。這樣的結果顯示了我國城商行還有很大的擴張區間。

將各種類型的城商行的產出彈性進行求和平均,得到不同規模城商行規模經濟狀態,如表3所示:

從表3中可以看出,雖然整體顯現出規模經濟狀況,但相對于大型和小型城商行來說,中等規模的城商行的規模經濟狀況更讓人滿意,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2.對模型選擇的檢驗

對上文的回歸結果進行Hausman檢驗,結果見表4:

由P值可以看出,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估計系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拒絕原假設,應該對模型進行固定效應估計。說明本章選取的模型形式正確,模型的參數估計是有效一致的。

五 結論與政策建議

我國城商行的數量在逐年增多,競爭日益激烈,高服務質量、高經營管理水平、組織結構完善的銀行體系正在逐步建立。從實證的結果來看,我國大部分城商行處于平均成本曲線下降的階段,呈現出規模經濟,但是近些年來,規模經濟的程度在不斷減小。而且相對于大型和小型城商行來說,中等規模的城商行的規模經濟狀況更為顯著。

為推動我國城商行的發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一是加快引進境外戰略投資步伐,學習國際經營理念。借助外力推動,以國際經營管理理念來引導改革是解決目前制肘城商行發展的瓶頸行之有效的辦法;二是減少地方政府干預,優化銀行股權結構。地方政府直接持股比越高,對城商行的干預就越多,城商行的效率就越低。城商行可以積極吸收民營資本入股,提高抗地方政府干擾的能力;三是加強風險管理,降低不良貸款率。從研究的結果看,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顯著影響規模經濟的情況。城商行應該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自我約束的能力,對不良貸款進行專項稽核,將風險降到可控范圍內;四是擴充資本金,建立長效的資本補充機制。資本金不足是城商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障礙。增資擴股、提高資本充足率應當成為城商行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五是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目前有些城商行把謀求跨區域經營、規模擴張作為其發展目標,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商行都適合跨區域經營之路。特色銀行、社區銀行和微型精品銀行都是很好的發展方向,關鍵在于結合所在地城市的經濟結構、產業背景和發展模式,找準自己的市場地位、辦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

參考文獻

[1]闞超、王付彪、沈謙、陳永春.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實證研究1992~2003[J].金融研究,2004(11)

[2]王聰、鄒鵬飛.中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實證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3(10)

[3]徐傳湛、鄭貴廷、齊樹天.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問題與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經濟研究,2002(10)

[4]于良春、鞠源.壟斷與競爭:中國銀行業的競爭與發展[J].經濟研究,1999(8)

[5]趙懷勇、王越.論銀行的規模經濟[J].國際金融研究,1999(4)

[6]朱建武.我國中小銀行資產擴張效應實證研究(1987~2004)[J].財經研究,2006(8)

[7]Benston G J .Economics of scale and marginal costs in banking operations[J].The National Banking Review,1965(2)

[8]Benston G J. 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J].Journal of Money,Credit&Banking,1972(1)

[9]Bell F W,Murphy N B. Cost in commercial banking: 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ank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 to bank regulation[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1968

[10]Benston G J,Hanweck G A, Humeury D B. Scale ecomomics in banking:A restructure and reassessment[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2(14)

[11]Hunter W C and S. G. Timme.Technical Change, Organization Form,and the Structure of Bank Production[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12]Hunter W C,S. G. Timme and W. K. Yang,An Examination of Cost Subadditivity and Multiproduct Producion in Large U. S. Banks[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0(22)

[13]Shaffer,S. and E. David. Economies of Superscale in Commercial Banking[J].Applied Economies,1991(23)

篇7

關鍵詞:自然壟斷 成本弱增性 可維持性 政府規制

自然壟斷行業是指因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壟斷行業,其行業規模經濟效應非常突出,需要投入大量資本才能開發,并且資本一旦投入,就“沉淀”在這個行業里很難再抽回。傳統理論認為自然壟斷行業應由政府直接投資、壟斷經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許多國家對自然壟斷行業的規制都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然而自然壟斷行業在政府的保護機制下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阿爾奇安和艾倫(Alchian and Allen, 1964)對此有精辟的論述:在自然壟斷存在的情況下,兩個企業存在也會顯得太多。但“如果只有一個企業存在,那么這個在位企業就可能長期將價格定在自由進入成本之上。”結果,“要么因某產業中企業太多而造成資源的浪費;要么只有一個企業,這將帶來壟斷定價。”因此,自然壟斷行業需要政府依據一定的法律法規和規則,在全面認識自然壟斷經濟特性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進行適當的規制,維護公共利益。

自然壟斷的經濟特征

(一)成本弱增性

傳統上從規模經濟的角度來說明自然壟斷的經濟特征。如1887年,亨利?卡特?亞當斯在《政府與產業行為的關系》一文中討論了自然壟斷問題,他按照是否有不變的規模經濟效益、下降的規模經濟效益和上升的規模經濟效益這三種狀況,把產業分為三種類型,認為處于規模效益遞增的產業是自然壟斷產業。沃特森則認為自然壟斷是這樣的一種狀況:單個企業能比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企業更有效率的向市場提供同樣數量的產品。克拉克森認為自然壟斷的基本特征是生產函數一般呈規模報酬遞增狀態,即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的成本就越小。斯蒂格利茨在其《經濟學》(1997)有關進入障礙一節中認為,當一個廠商的平均成本在市場可能容納的產量范圍內不斷下降時,自然壟斷就會出現。

對自然壟斷經濟特征的一個重要拓展是建立在成本弱增性理論基礎之上,即認識到簡單的規模經濟既不是自然壟斷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1977年,著名經濟學家鮑莫爾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論對多產品產業自然壟斷的恰當成本檢驗》一文,文中首次以多產品企業的成本弱增性定義了自然壟斷。1982年,鮑莫爾、潘扎、威利格出版了《可競爭市場和產業結構理論》一書,用范圍經濟和成本弱增性系統論證了自然壟斷:假設有多種產品和多個企業,任一企業可以生產任何一種或多種產品。如果單一企業生產所有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小于多個企業分別生產這些產品的成本之和,企業的成本方程就具有弱增性。如果在所有有關的產量上企業的成本都是弱增的,該產業就是自然壟斷產業。即使沒有規模經濟的作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的成本小于多個企業分別生產的成本之和,由單一企業壟斷市場的社會成本就仍然最小,該產業就仍然是自然壟斷產業(如圖1所示,在MN段,即使AC1是上升的,但是只要小于FN段,它仍然具有價格優勢,屬于自然壟斷的范疇)。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企業通常不只是生產一種產品或提供一種服務,而是同時生產多種產品,在多種產品自然壟斷的情況下,成本弱增性與規模經濟的區別更明顯。多種產品的總成本不是簡單地取決于各個產品的規模經濟,而主要取決于各種產品成本的相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就是建立在成本弱增性基礎上的范圍經濟或組合經濟。簡單地理解,規模經濟是針對一種產品而言的,而范圍經濟是針對多種產品而言的。用成本函數表示,如果 f (nK,nL)πnf (K,L)即存在規模經濟,即存在范圍經濟。這里,K和L分別代表資本和勞動等生產要素。qi代表第i種產品。

(二)可維持性

鮑莫爾威力格等經濟學家于1981年提出了自然壟斷的可維持理論,它是專門討論新企業進入自然壟斷產業而引起的問題的一個理論模型。在這一理論中,自然壟斷企業被認為是產業中的主導企業,它在作出價格和產量決策時要受到一系列約束條件的制約,而如果新企業認為有利可圖,可以無拘無束的進入市場。這些約束條件有:

產量等于特定價格下的市場需求總量q=D( p)

收入等于生產這些產量的總成本pq=C(q)

若新企業進入市場,壟斷企業不能夠改變原來的價格,并要求以原有價格滿足新企業奪走后的剩余需求。當所有p′πp,q′πD( p′)時,p′q′πC(q′)。

在這些約束條件下,若沒有新企業企圖進入市場,那么,該壟斷企業是可以維持的。如圖2,Q2表示符合自然壟斷要求的最大產量,DD代表需求曲線,只要壟斷企業選擇由需求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AC1的交點所對應的P0以外的價格及產量,都會造成不可維持性。如果PP0,在可以自由進入的條件下,有利可圖的新企業會選擇價格P0和產量Q0,從而造成自然壟斷企業的不可維持性。事實上,即使壟斷企業選擇價格P0,新企業仍然可能進入,它可以在P0和P1之間選擇一個價格,并選擇產量Q1,這樣,新企業可以獲利,也可以造成自然壟斷企業的不可維持性。當然,該理論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假定新企業不承擔滿足整個市場需求的任務,而壟斷企業則要承擔這種義務。

自然壟斷需要政府規制的原因分析

自然壟斷一方面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維持性,在平均成本上升但屬于成本弱增范圍內時,如果壟斷者的利潤大于零,新企業只要把價格定在壟斷企業的價格之下,就可能奪走壟斷者的大部分市場份額。由此需要政府對行業進行規制,保證自然壟斷的可維持性。政府可以通過頒布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來保證規制政策的強制執行,如制定關于進入或退出行業的限制規定,包括制定產業政策或合同規則、頒發生產許可證、限制產品的特征、制定質量標準、進行稅收和補貼等方式限制新企業進入某自然壟斷企業。

另一方面,自然壟斷產業成本的弱增性告訴我們,雖然由一家企業提品比由多家企業提品會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如果沒有外部條件的約束,自然壟斷企業可能為了取得高額的壟斷利潤,采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定價方法掠奪大量消費者剩余,造成社會福利損失,政府需要對自然壟斷企業進行價格規制,如可以制定拉姆齊價格或非線性價格,維護社會分配效率。

為了防止自然壟斷企業因產業的特殊性產生低效率,政府可以采用激勵性規制給予企業以提高內部效率的誘導和刺激,包括采用特許投標制度、區域競爭制度來激勵競爭刺激,使企業提高管理效率;或者采用契約制度以更多的獎勵和報酬或給予處罰來刺激企業提高經營效率。

自然壟斷經濟特性新認識對于規制理論的一個突破還在于當自然壟斷產業處于平均成本上升的弱自然壟斷階段而新企業進入該行業有障礙時,由于價格優勢的存在,不需要政府規制。

政府規制的政策選擇

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是自然壟斷形成的客觀依據,規模經濟的原理在于生產要素的不可任意分割性,范圍經濟的原理在于成本的弱增性。規模經濟原理要求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必須足夠大,才能有效地降低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進而降低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才能獲取競爭優勢。而范圍經濟原理則要求企業必須將密切相關的業務有效地聚合起來,進行一體化經營,這樣可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自然壟斷是使網絡性產業更富效率、資源配置更為優化的一種制度安排和產業組織形式,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而簡單的認為只要拆分壟斷結構,實行高競爭的市場結構,就可以解決自然壟斷改革的根本問題是十分狹隘的。產業組織芝加哥學派早已指出:反壟斷的首要目標在于促進經濟效益,并以此來評價企業行為。如果市場上競爭者過多,不利于規模經濟及其經濟效益的提高,就應允許競爭者之間的兼并。對自然壟斷產業而言,寡頭壟斷甚至完全壟斷都不是問題的要害。真正的癥結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以及內部管理乏力。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不是靠簡單的分拆和強化競爭的辦法就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的。

在現實中,我國一些過剩產業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然而光有競爭而沒有淘汰機制,在這種情況下,競爭是不起作用的。對自然壟斷產業,不要簡單分拆,分拆后并不一定得到期望的效果。我國自然壟斷產業的改革應立足于改制和改造。首先,對企業進行改制,實現出資主體多元化,構造公司化和集團化母子公司體制,進行制度創新。其次,進行法人治理結構改造,健全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等職能機構,提高決策水平和經營效率。第三,實施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基礎管理。第四,以有效競爭目標評價自然壟斷產業的改革成效。對自然壟斷產業而言,有效競爭可以是寡頭壟斷結構,也可以是完全壟斷結構,但絕對不是原子式的完全競爭或僅僅憑差別化產品而競爭的所謂壟斷競爭結構。

結論

綜上所述,真正危害市場經濟的不是壟斷結構而是壟斷行為。壟斷結構是企業追求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組合經濟和技術創新的結果,如果反對壟斷結構,也就意味著反對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組合經濟和技術創新,壟斷結構與競爭并不必然的矛盾。壟斷行為是憑借其經濟上的特殊地位進行的反競爭的活動,如通過卡特爾加掠奪消費者剩余、通過價格或信息優勢打擊排擠其競爭對手等。如果不明確反壟斷的政策指向,僅在于打破壟斷結構,為了競爭而競爭,而不在于保護競爭的市場實質,這無疑是在懲罰成功者,不論這種壟斷是自然壟斷還是通過競爭形成的,無異于“永遠是把下金蛋的鵝拖到反托拉斯的切肉墩子上去”。因此,政府規制的政策指向應該明確規定為反對壟斷行為,不論是壟斷結構下的壟斷行為還是競爭結構下的壟斷行為。

參考文獻:

1.Doforman J.1969, Two Essays by Henry Carter Adams, New York: Augustis M. Kelly

2.Waterson M. 1988, Regulation of the Firm and Natural Monopol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3.Kenneth W. Clakson, Roger Leroy Mille, 1982,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Evidence and Public Polic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4.Baumol,W.J., Bailey,E.E., Willig,R.D.,1977,Weak Invisible Hand Theorems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ices in a Multiproduct Monopol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

篇8

關鍵詞:戰略性貿易政策 政府干預 適度保護

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究竟應該處于何種地位,是經濟學界長期爭論的焦點。從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史來看,主流貿易理論認為,政府干預會導致資源錯置,市場扭曲,從而造成國民福利下降,如限制進口和對出口實施補貼等,都會造成國民福利的凈損失,因而只有自由貿易才是最佳的政策選擇。然而,現實中,各國的貿易政策卻從來也沒有實現過絕對的自由。現實中的貿易政策雖然多數情況下還是體現著自由貿易的傾向,但卻也并不排斥必要的保護措施。當出現市場失靈,如發生外部性問題、過度競爭和道德風險時,為了消除“反競爭”(Anticompetitive)現象,保障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政府往往就需要進行必要的干預。正因如此,在自由貿易的呼聲持續高漲的過程中,貿易保護理論也從重商主義李斯特幼稚產業保護理論凱恩斯貿易保護理論中心―理論以及戰略貿易理論不斷發展。事實上,正是貿易保護理論的發展才使以自由貿易思想為主線的國際貿易理論不斷得到補充和修正,不斷貼近現實。

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國際貿易的發展令傳統的主流貿易理論陷于窘境時,又是保護貿易理論的發展才使產業內貿易這一現代的主流貿易形態獲得了科學的詮釋。戰略性貿易理論不僅合理地解釋了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原因和條件,而且科學地揭示了不完全競爭條件下貿易優勢的來源,明確提出了應通過轉移利潤和外部經濟兩個途徑最大限度地獲取貿易利益的政策主張,提供了政府干預的新思路,改變了貿易政策選擇的思維方式,使貿易政策的制定走出了比較優勢的誤區,從而為貿易保護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正如克魯格曼所說,“新模型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政府對貿易的干預……在某些條件下可能符合國家利益”。新貿易理論的倡導者們據此提出的政策主張有別于傳統貿易理論所支持的不是自由貿易就是保護貿易的政策建議,導致當代國際貿易政策出現了戰略性運用的新趨向。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內容及主張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內部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利潤轉移理論;二是以外部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外部經濟理論。

利潤轉移理論

與傳統貿易理論主張自由貿易、實現“雙贏”不同,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提出了把壟斷利潤從外國轉移到國內、“損人利己”的利潤轉移理論。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揭示了利潤轉移的三種類型:用關稅來抽取外國寡頭廠商的壟斷利潤;用出口補貼為本國寡頭廠商爭奪市場份額;以進口保護作為出口促進的手段。

外部經濟理論

外部經濟是指廠商(個人、社會)從某種社會經濟活動中所獲得的有利影響,而受益者原則上不必為此付費。某些產業或廠商能產生巨大的外部經濟,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出口的擴張,但由于這些外部經濟不能完全被廠商所占有,這些廠商可能不愿意投入資金用于研究和開發。如果政府能對這些產業或廠商給予適當的保護和扶持,則能促進這些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能力,獲得長遠的戰略利益。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最重要的政策主張是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即一國政府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條件下,通過關稅、出口補貼和進口保護等獎出限入措施,對現在的或潛在的戰略性產業(部門、企業)進行支持和資助,增強其競爭能力,謀取規模經濟和外部經濟之類的額外收益,并借機掠奪他國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最終實現增加本國福利的目的。

因此,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政府起著關鍵的作用,必須有一個盡可能信息完備、決策獨立、干預有力的政府。在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中,政府的干預作用理所當然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政府在國際貿易中作用的重新定位

從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內容及其主張可以看出政府被賦予的新的使命,政府的作用獲得了新的定位,國際貿易成了政府應積極參與的世界性博弈,貿易利益的取得更多的依靠政府積極有效的干預。政府干預論點的理論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政府干預是實現規模經濟的最優途徑

在非完全競爭及規模經濟條件下,國際貿易中壟斷利潤普遍存在,一個企業的壟斷實力越強,獲得的壟斷利潤就越多。國家干預可以將國外企業的利潤轉移到國內企業。為此,對于各貿易國來說,如何擴大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并進而通過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靠企業自身去積累和成長,在強手如林、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且若又是后起國家的企業,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真正挑戰者,顯然困難。而借助政府力量作為“第一推動力”,選擇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在一定時期內給予扶助,使其盡快擴大規模,獲得規模經濟收益,降低成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徑了。

政府干預是“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模型實施的基礎

“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是克魯格曼1984年提出來的重要理論。該理論有兩個假設前提:一是市場由寡頭壟斷,并可有效分割;二是存在規模經濟效應。當本國企業處于追隨者地位,生產規模遠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邊際生產成本很高時,這時本國政府通過貿易保護,全部或局部地封閉本國市場,阻止國外產品進入國內市場。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逐漸擴大,這類產業的規模經濟收益便會出現,生產成本得以降低。同時,國外競爭對手由于市場份額的縮小而達不到規模經濟,邊際成本上升。此消彼漲,國內企業就可能占有國外市場更大的份額。而銷售額的擴大又進一步降低了邊際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這樣,以政府干預為后盾,IPAEP理論的實施便達到保護國內市場,擴大國外市場的目的。戰后,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經濟發展中,汽車、電器、計算機設備等的發展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政府干預作用內生化是比較優勢形成的關鍵因素

將政府干預作用作為比較優勢內生為國際貿易理論的一個變量,是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一大進步無庸置疑,而比較優勢依然是國際貿易的基礎。一方面技術變量已成為現代企業和國家相對比較優勢形成的關鍵變量。而技術變量的提升不管是來自于“邊干邊學”,還是R&D,都與法律、投資激勵等形成的經濟環境密切相關,都需要通過政府的支持,即取決于政府的干預情況。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資源稟賦的內涵發生了變化,相對于“自然資源”而言,“創造型資源”(如信息、知識資本、創新、制度、技術等)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企業以及一個國家越來越依靠于這類資源來獲得比較優勢,因而政府干預也被內生為區位因素,成為直接影響這種“創造型資源”比較優勢形成的關鍵變量之一。

我國政府干預國際貿易的戰略性選擇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缺乏國際競爭優勢,客觀上要求政府干預,實行適度的貿易保護,這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的一個戰略性的選擇,將有利于國家利益的最大化的實現。但是貿易保護要在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下靈活運用,避免引起別國的報復。在我國已經加入WTO,在進行政府干預時,要重視利用對發展中成員國的一些優惠條款,盡快使被保護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規模經濟,提高競爭力。

發揮政府在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上的重要作用,優化市場競爭環境。要使我國的產業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戰略性干預國際貿易的關鍵不是通過產業政策去扶持某個產業或大企業的發展,而是要營造一個開放、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不同政策環境會對產業生產要素中人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并由此影響產業競爭力。這就需要政府向產業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產品,包括高效率的法律體系、制定競爭規則、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要繼續深化政府體制改革,政企分開要貫徹到底,使政府經濟管理的調控作用有力、有效;不斷完善國家產業政策,根據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要求,戰略性地扶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帶動整體經濟的全面發展;加強市場機制建設,創造一個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要特別注意讓一般生產要素市場健康有序地運行,依法保護投資者和生產者公平競爭的權利,保護消費者權益和公平合法的國民權利,創造一個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適度保護國內市場。巨大的國內市場可以形成企業的規模經濟,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可以緩沖出口不利時的風險,也可以容納下大量進口商品以免國內產業受到毀滅性的沖擊。對國內市場的適度保護有利于培育本國戰略產業的競爭能力。我國的外貿發展必須努力保護而非損壞國內市場,即在努力擴大出口的同時,對國內市場進行適度保護。在當今,關稅保護措施日益受到限制,所以要靈活運用進口配額、進口許可證、政府采購和技術壁壘等非關稅壁壘手段來對國內產業進行適度的保護。

培育產業的規模經濟優勢和范圍經濟優勢。規模經濟優勢是由于產業內產品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使任何一個國家專業化于產業內的某一種或幾種產品而形成。范圍經濟主要來源于具有不完全可分性的生產要素的多用途性和多功能性。比如在現代的高新技術產業里,生產設備的多功能性和生產要素的多用途性以及技術的外部型等都十分突出,從而表現出顯著的范圍經濟性。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優勢的增強可以對一國產業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產業創新、產業結構升級以及人員素質等產生積極影響,進而促進一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目前我國多數產業和企業規模小、產品品種匱乏、平均成本很高,這削弱了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使國際競爭能力下降。所以,為了保證本國利益的最大化,采取積極的戰略性貿易政策,扶植潛在的競爭,突顯產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優勢,就顯得十分必要。

提高政府戰略干預貿易的效果。政府戰略性干預的貿易政策可以創造出新的比較優勢。政府對主導產業的支持,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提高,有利于培育產業競爭優勢和國家競爭優勢;通過戰略性貿易政策,可以保護國內市場,促進外部經濟產業的發展,重視對高級要素的培育,有利于盡快獲得強大的國際競爭能力。但是保護不是無限制的保護,而是一定范圍的保護,一定程度的保護和一定時期的保護。即只對那些具有發展前途而目前尚不成熟的少數產品如汽車、電子計算機等進行保護;保護度的設置以其免受國外產品的強大攻擊和圍困而又能充分感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從而激發其技術創新、降低成本的動力為準則,逐漸通過自身努力培育強大的國際競爭力,最后做到成熟一個開放一個,將國際交流和國際經濟合作推向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張謙,吳一心.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產生及其體系.上海經濟研究,1998(2)

2.海聞.國際貿易理論新發展.經濟研究,1995(7)

3.李俊.戰略性貿易政策及其局限性.國際貿易問題,1994(5)

篇9

關鍵詞:規模經濟 大企業戰略

隨著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經濟國際化逐漸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具有普遍意義的必由之路,而每個國家企業競爭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該國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強弱。讓我們看幾個數據:2003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1家中國企業,而所涉及的產業主要是能源、電信、金融和貿易,沒有一家是我國主要產業的制造業企業。2004年,寶鋼集團、一汽、上汽集團和東風汽車也首次同時達到世界500強的標準,一開我國制造類企業上榜世界500強的先河,而此時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公司已上升至18家。2005年,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中國公司仍為18家,但于去年同期剛剛踏入500強門檻的上汽和東風汽車均無緣本次財富排行。2006年,世界500強的門檻進一步提高,而可喜的是中國企業中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數目提升至23家,其中上汽集團重新躋身于世界500強的行列,截至榜單日,中國已有一汽、上汽、寶鋼三家制造企業列席世界500強。

從表面上看,這個成績可能會對我們造成一些迷惑,當然,中國企業步入世界500強的數目在增加,進步和成績我們不會忽略,但是,作為一個GDP排行世界第四的泱泱大國,僅有23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要知道此時的美國已經有接近200家企業入主,而且涉及到我國主要產業的制造業企業僅有3家列入榜單,排名暫且不論,甚至穩定都談不上,東風、上汽集團2004年在榜單上剛剛露面便在2005年銷聲匿跡。橫向來看,拿我國入主世界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與美國同類企業相比,以汽車制造業為例,我國的一汽和上汽兩家公司營業收入的總和不及美國通用汽車營業收入的0.2%……敢問中國的企業拿什么去跟別人競爭?

一、我國企業的現狀

正如上面的數據所呈現的狀況,現階段我國產業集中度遠不及美國等發達國家,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工業主要產業部門屬于高集中度的幾乎沒有,屬于較高集中度的僅限石油、天然氣等幾個部門,屬于中集中度的也寥寥無幾,大部分產業都處于低集中度狀態。總體來看,我國的企業規模結構存在著嚴重的“小而散”現象,企業集團數量過多,單個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分散、低水平重復嚴重。仍以我國的汽車產業為例,現下我國大大小小整車生產企業約120家,幾乎相當于美國的40倍,但這些企業的資產總額加起來不及一個通用公司,銷售量方面也只能是望其項背。可以想象,這種現實造成了多大程度上的資源浪費,但是,與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相對比,我國的汽車產業盈利水平卻很高。很顯然,除了價格因素外,這與我國的人口紅利是分不開的,而這種僅憑借高價和絕對購買量來創收的中國企業是根本無法與國外企業相抗衡的,中國企業要盡可能快速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規模經濟己迫在眉睫。

二、規模經濟的內涵

(一)規模經濟

美國管理學家小艾爾弗雷德.A.錢得勒這樣定義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可以被定義為從事單一產品的生產或者分配的單一經營企業由于規模的提高而產生的生產或分配成本的降低。”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分析規模經濟的時候使用了規模報酬的概念,根據不同的規模報酬,馬歇爾將規模經濟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其中,內部規模經濟指的就是規模報酬的遞增,如假設投入要素價格和生產技術不變,隨著投入的增加,規模報酬遞增則產生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則側重于產業的整體規模和產業內的分工狀況,具體說來,整個產業乃至整個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產出的增加可以給企業帶來新增的收益而產生的規模經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與企業內部的生產函數關系不大,更多的是信息獲取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二)規模經濟的優勢

宏觀上看,企業的規模經濟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微觀上看,產業中由于有規模經濟的存在,能夠增強產業整合市場的能力,隨著產業內具有規模經濟的企業增加,其對市場的支配能力愈發增強,易于形成成本上的優勢,提高產業的進入壁壘。自此,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必將退出或者被大企業兼并,這樣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對我國企業大量存在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重復生產更是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推動著我國的企業經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三、大企業戰略與規模經濟

(一)大企業戰略

大企業戰略隸屬于企業發展戰略的一種,力求通過企業間的兼并和收購等形式進行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以實現企業的規模經濟,而規模經濟也是大企業戰略的主要動因。雖然有些學者認為企業規模經濟是通過企業內部結構優化實現的,當然,我們不否認規模經濟的實現有賴于企業內部結構的優化,但現實更多的例子是“沒有一個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方式的兼并而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內部擴張成長起來的”(施蒂格勒,《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企業要實現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要依賴擴張,其實現形式就是兼并和收購,同時,兼并和收購的實現要看企業所處的行業是否具有規模經濟。

(二)大企業戰略中的規模經濟因素

在諸多企業規模經濟的理論研究中,提到了很多運用大企業戰略培育企業規模經濟的途徑,其中不乏有擴張企業規模、整合產業結構形成高效的產業集群等等,那么這些途徑的規模經濟因素究竟隱含在什么地方呢?

以制造業為例,就企業所能獲得規模經濟而言,可以分為四個水平:一個是產品水平上的規模經濟,其理論支持就是一般的規模報酬遞增理論,是規模經濟最核心的部分;二是工廠水平上的規模經濟,它是企業規模經濟的最低限;三是企業水平上的規模經濟,是指隨著企業組織規模的擴大,生產的單位產品的成本降低、收益提高的現象,屬于內部規模經濟范疇;四是行業水平上的規模經濟,主要是指在行業范圍內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形成的規模經濟。

深入到企業的內部經營來看,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大量生產使成本下降,高性能生產裝備的采用變為現實,雖然此時由于設備的原因使投資額增大,但由于生產效率的提高,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會進一步下降。同時,在工廠水平上,通過對產品加工環節進行詳細合理的分工使生產工程細化,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成本進一步削減,相應的產品競爭力亦會得到提高。在企業水平上,通用化半成品的使用可以使成本獲得更大程度上的削減,規模經濟的效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體現。而此時企業的生產專業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使長期成本得到更細的分攤,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刺激了消費以使市場規模得以擴大。

受市場規模擴大的刺激,廠商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自然會擴大自身的生產能力,并通過擴建、新建工廠或并購等來滿足擴大產能的沖動。其中,由于企業間并購重組等方式的成本要大大低于擴建、新建工廠,同時也會使經營規模的擴張速度加快,因此成為企業發展規模經濟的首選,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不難發現,這種產業層次上的規模經濟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資源向生產技術客觀要求的方向聚集,使資源得到合理的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過程。同時,企業間的并購使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生產也逐漸向這些企業集中,隨著規模經濟的魅力逐漸張顯,最終會形成幾個聯合企業集團或者寡頭競爭格局,進而提高產業壁壘而產生更高層次的競爭,而競爭的結果會使廠商進一步降低成本并加速產品質量的提高,以此形成更高效的規模經濟。

(三)大企業戰略的潛在問題

大企業戰略并非企業集團間簡單的低成本的兼并和收購,而是建立在企業技術開發、核心競爭力不斷得到強調的前提之上的。我國很多企業運用簡單的合并方法把同類企業進行聯合,表面上總資產和銷售收入都有增加,但集團內成員企業的研究開發和管理水平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善,甚至會因管理不完善,產生規模不經濟――內耗嚴重給發展帶來更大的困難。此外,很多企業在大企業戰略的指引下經過了規模經濟階段,卻被阻滯在規模效益遞減的階段,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有賴于企業自身對集團的規模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有效規避不利因素,實現企業效益長期穩定增長。

總之,企業應該“因地制宜”,合理地運用大企業戰略,形成具有規模效益的專業化企業集團,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為提高我國的國家競爭力實現自己應有的承諾。

[參考文獻]

[1]余蘭. 論我國企業集團的規模經濟發展.[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4,(5).

[2]陳 勇.王雪松. 我國汽車產業組織結構調整與規模經濟.[J].商業研究.2006,(20).

[3]馮律. 規模經濟是當前國有企業競爭的選擇.[J].市場周刊.2005,(9).

篇10

【關鍵詞】規模經濟;現狀;問題;對策

一、規模經濟理論概述

(一)規模經濟定義

規模經濟理論是指在一特定時期內,企業產品絕對量增加時,其單位成本下降,即擴大經營規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從而提高利潤水平。兼并可以在兩個層次上實現企業的規模效益,即產量的提高和單位成本的降低。兼并給企業帶來的內在規模經濟在于:通過兼并,可以對資產進行補充和調整;橫向兼并,可實現產品單一化生產,降低多種經營帶來的不適應;縱向兼并,將各生產流程納入同一企業,節省交易成本等。兼并的外在規模經濟在于:兼并增強了企業整體實力,鞏固了市場占有率,能提供全面的專業化生產服務,更好地滿足不同市場的需要。

(二)規模經濟理論的產生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看,亞當?斯密是規模經濟理論的創始人。真正意義的規模經濟理論起源于美國,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產的經濟性規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1),張伯倫(E H Chamberin),羅賓遜(Joan Robinson)和貝恩(J S Bain)等。馬歇爾還論述了規模經濟形成的兩種途徑,即依賴于個別企業對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組織和經營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內部規模經濟”和依賴于多個企業之間因合理的分工與聯合、合理的地區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規模經濟”。他進一步研究了規模經濟報酬的變化規律,即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規模報酬將依次經過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三個階段。此外,馬歇爾還發現了由“大規模”而帶來的壟斷問題,以及壟斷對市場價格機制的破壞作用。規模經濟與市場壟斷之間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馬歇爾沖突(Marshall’s dilemma)”。他說明企業規模不能無節制地擴大,否則所形成的壟斷組織將使市場失去“完全競爭”的活力。之后,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和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針對“馬歇爾沖突”提出了壟斷競爭的理論主張,使傳統規模經濟理論得到補充。傳統規模經濟理論的另一個分支是馬克思的規模經濟理論,馬克思的理論與馬歇爾關于“外部規模經濟”和“內部規模經濟”的論述具有異曲同工的結果。新古典經濟學派則從生產的邊際成本出發,認為只有當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企業才能達到最佳規模。

二、我國企業規模經濟發展的現狀

近些年,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全國企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從一定程度上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提升。據調查顯示,國家的經濟規模發展水平和其擁有的大公司的數量呈正相關。但從我國企業的平均規模與國際上企業比較來看,我國企業的平均規模與發達國家的企業規模差距仍較大。從單個企業規模來看,將2010年世界500強的前10名企業的營業收入和中國500強前10名企業的營業收入進行比較,我國排名第一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營業收入僅相當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爾瑪營業收入的46%,相當于世界排名第二的皇家殼牌石油的66%。在2013年,包含臺灣在內,中國上榜的公司總數已經達到95家,距離百家僅咫尺之遙。中國上榜企業的總收入達5.2萬億美元,占到了500強企業總收入的17%。我國企業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實現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在世界前500強中占據的比例仍然較低,企業規模經濟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三、我國企業規模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規模小而分散,產業集中度低

目前,中國有一部分工業產品總產量在世界排名靠前,這說明產業具有相當的生產總規模,但同時存在企業規模偏小、產業組織過于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現象。這就使得企業生產分散,重復生產和重復建設現象嚴重,過度競爭的狀況得不到改善,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一些產業部門規模經濟效益明顯,但由于企業規模較小,不能采取大規模生產降低經營成本,導致企業不能利用成本優勢參與市場競爭,開拓市場,制約了整個產業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二)市場結構不合理,市場供需不平衡

由于一些產業的進入壁壘較低,大量的生產商加入到這一產業中,導致存在大量中小企業,形成了一個集中度低、供給過剩的市場結構。在供過于求的市場條件下,企業為追求生存,增加銷量,盲目降低產品價格,使得企業投資回報率很低,甚至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支出,長久循環下去企業走向破產的邊界,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環境。規模偏小、布局分散的眾多中小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展開無序競爭,經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來牟取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其結果是全行業利潤水平下降,缺乏與國外對手的競爭,也影響整個產業的穩定發展。

(三)企業缺乏技術創新,科研經費投入不足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在企業經營發展成敗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存在企業的研究經費和科技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研發和創新的現象,使得企業的發展缺少核心技術,在國際競爭無法占據技術優勢,不利于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同時,國內很多企業的創新停留在模仿創新的階段,自主創新停滯不前。由于企業技術創新經費投入不足,企業產品升級換代緩慢,發展缺乏后勁,很難與發達國家相競爭。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在產業規模膨脹、企業生產規模擴大而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也導致了很多企業經營難以維持,甚至出現一批企業破產倒閉。我國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大多數企業普遍資金少,技術含量低,這就使得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嚴重不足。

(四)并購重組的大企業存在大而不強的現象

并購重組是企業規模擴張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具有成本低的特點,是很多企業擴大規模的一個選擇。但是,很多企業存在這一個誤區,認為只要把若干個企業聯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規模經濟。社會上涌現出一大批這樣的企業集團:即通過兼并、收購將企業簡單合并在一起,或者將沒有內在技術經濟聯系的企業簡單的拼湊在一起,從賬面上看企業集團的資產和收入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企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沒有形成,集團內成員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甚至存在管理不善導致內耗嚴重,給發展帶來更大的困難。

(五)法律法規體系和相關制度不健全

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企業并購發展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和相關制度建設不完善,不能有力的支持企業發展,導致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企業并購過程中存在很多社會問題,比如員工工作安排的問題,由于并購導致的崗位調整,如果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制度保障,很可能導致很多員工失業,將嚴重影響社會正常秩序。由于法律法規的滯后性,企業在發展規模經濟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既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可能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障礙。

四、改善規模經濟的對策

(一)通過并購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

企業通過并購可以有效的擴大企業規模,促進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提高。在當前形勢下,企業并購是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有力措施,合理通過內外部擴張達到企業規模擴大,實現企業規模經濟發展是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強化市場地位的重要手段。企業在進行規模擴張時必須從實際出發充分意識到規模風險的存在,規模大并不一定等于規模經濟。當生產能力超過最優生產規模點時,邊際產出將減少,此時規模報酬遞減,表現為規模不經濟;超出這個邊界的規模只能使交易成本遞增,結果與規模經濟背道而馳。因此,盡管并購是一個可以在短期內擴大企業規模的手段,但是企業在并購過程中要有選擇的進行。對不能專業化發展的市場不要強行進入,要學會適當的放棄,否則將會成為拖累。企業多元化發展要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同時多元化產業是否與企業現有產業相關。我國企業大多呈現規模小、競爭力匱乏,在并購時要在主業基礎上建立規模經濟,提升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降低并購風險。

(二)改善市場結構,供需趨于平衡

我國一些產業由于市場集中度低和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所以對于新企業而言進入成本和壓力就遠低于其退出障礙,從而造成大量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過度進入。針對企業現有規模的大小,采取不同手段進行并購,改善市場結構。對于國內市場已趨飽和、生產能力過程、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企業,可以加快組建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企業集團與聯合體,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市場容量和市場邊界;對于不具備規模效益的中小企業,結合企業實際,按照優勢互補、優化組合的原則,通過并購組建集團,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競爭力,更有效的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在重組的過程中,不僅要打破區域界限,也要打破所有制界限;不僅與內資企業合作,還可以與相關的外資企業合作。由行業的優勢企業并購相同類型的企業,通過橫向并購實現產業的戰略重組,淘汰一批劣勢企業,加快企業產品的結構調整,提高整個行業的規模效益和競爭實力,使市場的供需日趨平衡。

(三)加強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不衰,必須持續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可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不竭動力。除了進行技術創新,形成產品生產的核心技術體系外,企業還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制度創新,建立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同時,學習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進行管理創新,吸收引進先進人才,形成高效靈活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

目前,很多企業產品結構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其本質原因還是由于研發和技術手段落后。簡單的模仿創新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企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根本。企業在提升自身研發能力時,要學習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技術經驗,結合自身產品的特點,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斷創新,提升企業自身的技術研發水平。同時,企業內部要建立制度,合理規定研發支出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加大技術開發的資金投入,促進技術與生產的結合,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發高科技產品,提高產品的差異化程度,降低無效供給和產品積壓,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

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企業要順應市場變化,針對產品技術壽命越來越短的現狀,不斷開發新產品,引導技術進步進行技術創新,從而具備持續的新產品研制與開發能力,并轉化為進入市場和開拓市場的強大力量,開發出與規模經濟相適應的市場規模。

(四)建立大企業集團

建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是我國發展規模經濟的有效途徑,因此,企業要想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強大的企業集團是有效手段。首先,嚴格制定企業集團進入的相關法規制度,積極扶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的企業集團的發展,限制規模過小和前景較小的企業集團的發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手段要硬,該摘牌的就必須要摘。其次,對于同行業的企業集團,要支持具有較大優勢的集團公司對其他集團公司進行并購或者強強聯合,促進企業集團的合并,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增強企業集團的實力。

發展專業化企業集團。專業化企業集團主要是指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集團與高附加值產品生產企業集團。這些企業集團對我國企業發展規模經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從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現狀來看,要想發展專業化企業集團就應對企業集團的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重點發展具有專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業務,創造企業集團的品牌效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公司越來越多。由于跨國公司的規模較大,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較強,跨國公司成為世界各國發展規模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跨國公司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將業務發展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是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產經營,因此跨國公司的發展能實現規模經濟的目的。據調查顯示,各國企業規模與跨國生產有直接關系。跨國公司要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產和經營,無疑要求其規模要大,要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投資能力 因此,鼓勵支持跨國公司的發展,制定相應的優惠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企業集團的投資能力,擴大企業的規模和專業化生產,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的規模經濟發展。

(五)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政府應努力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通過經濟政策、法律法規對企業集團加以扶持、引導、協調,從而加快企業集團規模經濟的發展。第一,政府要對產業結構的狀況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政策并建立產業政策保證體系,對企業的并購進行積極的引導,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對產業進行有效的調控,重點扶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第二,改革政府管制模式。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模式,通過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實現企業的“并”、“轉”、破產退出,使社會資源源源不斷地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促進大企業、大集團的不斷形成。第三,制定產業進入壁壘政策。根據不同產業的生產技術特點,以及對規模經濟要求,確定進入某個產業的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就不允許新建企業進入。這樣不僅保證了企業的合理規模,同時也達到了企業所應追求的規模經濟效應。第四,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務系統。完善的信息服務可以為企業的并購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資源往往能為企業并購提供完善的信息參考和信息指導,促進企業采取正確的并購方式。最后,完善健全上市公司并購機制。完善上市公司并購機制可以為我國的上市公司創造有利的融資環境,拓展我國上市公司的的融資渠道,從而有效的解決我國企業并購的資金問題。

企業并購在實現生產要素集中和規模經濟發展時,也帶來了重要的社會問題――失業問題,失業問題不能妥善的解決,將會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因此,保障企業規模經濟順利進行,就必須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解決失業問題,打擊失業保險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為;開展再就業培訓,加強對失業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努力減少失業人員,使得失業人員切實得到幫助,維護社會穩定,為企業并購和規模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要進行技術創新,培養核心競爭力,發展規模經濟,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