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3-06-14 17:37: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在世界經濟都呈現大發展態勢,金融危機雖然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現在各國家經濟都在大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快的,經濟的大發展,離不開銀行的支持,中國銀行業是金融市場的龍頭,資金的流通,都不能離開銀行產業。現在金融市場已經全球化,促使國際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和運作方式在不斷發生變化,國際銀行業現在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銀行產業也在發展變化,中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也產生了變化,經濟要想發展,是離不開銀行產業的支持。
一、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理論分析
(一)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基本概念
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又稱“規模利益”(scale merit),通常指在一定科學技術水平下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平均成本長期處于一種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費用是越來越少。
范圍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是與規模經濟是有一定聯系的一種概念,范圍經濟就是聯合生產模式下的經銷經濟,就是我們長期經營一種產品的效益擴展到我們銷售多種產品,產生多種效益的一種渠道,也就是說,在一定范圍內有一定的影響,這樣就產生了范圍經濟。
(二)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之間的關系
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本質特征是沒有區別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品總量在增加的前提下,但生產的平均成本趨于下降,但也不都是一樣的,規模經濟是拿企業中一種產品進行考慮,主要是分析這種產品總量在增加的前提下,平均成本是否在下降。而范圍經濟則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對企業所有產品而言,所有產品在總量增加的前提下,平均成本是否下降。
(三)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是指銀行業務水平的一個標準,在人員數量與機構網點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我們的運營成本是否在下降,也就是說我們在總量增加的前提下,銀行的相對成本是否在降低,單位的效益是否有所提高,規模經濟不是越大越好,必須在一定量的前提下,質上有一定的提高。
商業銀行范圍經濟是指經營的品種越來越多,業務范圍越來越廣,我們在經營多種品種的前提下,我們運營成本在增加,銀行的業務范圍在擴大,但是要看我們的平均運營成本是否在降低,商業銀行的效益是否越來越好,現在的商業銀行要想長期有更好的發展,其業務范圍要越來越廣,經營的領域要多元化,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必須由專業化向綜合經營領域擴展,經營的理念要有所轉變,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二、銀行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研究方法
(一)銀行業投入產出指標的選擇
在我國對商業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實踐能力一定要強。20世紀50年代國外學者就對此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國內80年代以后才逐漸開始了研究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成績。
(二)銀行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研究中的函數選擇
1.ICobb一Doug!as(CD)成本函數
在早期的研究中,Benston(2965,1972),BellandM呷hy(1965)應用對數線性CD成本函數來研究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如果我們定義c為總成本,q為產出數量,w為勞動價格,r為投入實物資本價格,CD成本函數的表達式形式如下:
2.超越對數成本函數
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其定義如下:
三、銀行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模型設計
通過市場調研,調研多家商業銀行,利用數學公式建立了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設計模式,如下面公式:
其中Tc為銀行總成本、Y1為銀行存款、Y2為銀行貸款、Y3為投資、Wl為勞動力和資金的平均價格、W2為資本的價格;
總之,從貨款的來源看,各種銀行都存在范圍經濟,貨款都在一定的范圍內發展,大的方面說,國有的各個商業銀行不如私有的各個商業銀行范圍經濟做的活、效益好,國有的銀行缺乏機動性,貨款周期長、速度慢。世界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國商業銀行在貸款利率上有了更多的定價權,這樣一些小的商業銀行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其發展態勢更好,現在出現不少小額貨款公司,是對國有商業銀行的一個補充,對我國經濟發展建設做出很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金煦皓.中國銀行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實證研究川[D].重慶: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2007.
篇2
關鍵詞 企業規模 規模經濟 現狀 認識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我國的各行業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市場環境。企業作為國家競爭的微觀主體,其競爭能力也是決定一國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面對日趨白熱化的國際競爭,特別是來自國外跨國公司的競爭壓力,盡快打造“中國企業的航母”,以更好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已成為各界共識,國家為此也專門制定了重點培育幾十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戰略和措施。本文以目前國內企業對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存在的一些認識誤區為切入點,提出我國實施大企業戰略需要深化的幾點認識。
1 規模經濟——大企業戰略的基礎
一般認為,大企業的優勢主要源自于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即技術的演進是大企業得以產生和的根本性原因。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這種認識,也是我們現有的關于大企業知識的主要理論淵源,它為我們指出了企業規模擴張的內在動因。
規模經濟一般指的是規模與成本的關系,當平均成本隨著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數量的增加而下降時,就出現了規模經濟。如圖1所示,在達到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最低有效規模,MES)之前,當產量從Q1增至Q2時,平均成本也相應由AC1降至AC2。這里M點非常重要,它的經濟學意義是,企業在選擇生產能力規模或進行投資時,至少要大于這一產量水平。規模經濟性決定了市場上每個競爭者為了繼續生存所必須占有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在某一產業中進行競爭并能獲利的企業數目的上限。
2 我國企業規模經濟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主要行業的規模結構有了根本的改觀,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離。例如,代表著中國內地大企業總體發展水平的“中國500強”,其1998年度的平均資產規模、銷售收入、人均利潤、人均收入、資產利潤率及銷售利潤率僅相當于當年“全球500強”平均水平的0.9%、1.7%、12.3%、9.5%、24.7%及131.6%;是當年“全美500強”平均水平的2.5%、3.5%、9.1%、10.7%、12.0%及86.2%。
總體上,我國工業企業的“規模經濟”并不是處處可見的東西;不僅如此,也有很多經濟學家甚至發現,“規模不經濟”是中國工業企業的典型特征(張軍,2002)。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面臨挑戰的行業大多屬于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這類產業一般都有很高的規模經濟要求和技術素質要求,只有大規模生產才能降低成本,保證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力;只有大規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開發能力,保持產品在技術上的競爭力。因此,改變目前中國企業規模結構現狀,有效實現規模經濟,增強企業競爭力已顯得十分迫切。為此,國內企業也紛紛制定了實現企業規模擴張的長遠規劃。
但是,同時我們也應冷靜看到,國內一些企業對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的認識仍存在誤區,比如在企業規模的確定上,片面強調越大越經濟,卻忽視了規模經濟實現的條件,結果出現越大越笨、越笨越死的局面;在規模經濟層次的把握上,混同工廠規模經濟與企業規模經濟,致使企業難以針對自身癥結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在規模經濟的實現上,錯把規模當作效率的原因,致使企業本末倒置,缺乏應有的市場競爭力等等。因此,在我國企業致力于打造中國的“企業航母”、實現民族經濟振興的時候,重新深化對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的認識應是十分有益的。
3 深化對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的認識
3.1 區分規模經濟的兩個不同層次:工廠規模經濟與企業規模經濟
工廠規模經濟主要是指因大批量生產能夠采用更先進的工藝,更大型、更專業化的設備,實現標準化、專業化和簡單化作業,從而大量減少單位產品的設備投資,大量節約原材料和能源。而企業規模經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企業規模的放大使企業的經營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有可能經得起暫時的虧損,有能力開發風險大但同時盈利性也更大的產品,可以大量減少廣告促銷費用,有利于發揮現在商標和企業商譽的潛在價值等。它可以指生產經營同類產品的若干個工廠(或生產線)實現橫向一體化,或處于生產經營過程不同階段的工廠(或生產線)實現縱向一體化,以及生產經營多樣化等三種途徑所產生的規模效益。工廠規模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性,而企業的規模經濟性要相對小得多。一般來說,工廠規模的擴大,會導致規模經濟的出現,而對于僅僅是企業規模的擴大,應持警戒的態度。
從上講,規模的性首先是工廠規模經濟,在此基礎上,再追求規模經濟。沒有工廠規模經濟的企業規模如無源之水,是難以長久的。實際上,我國不少企業首先急待解決的即是工廠規模經濟,這在機械、、汽車、煉油、和鋼鐵等行業中表現尤為突出。這種工廠規模不經濟嚴重了企業的創利能力,也使大企業缺乏成長的空間。因此,重新明確工廠規模與企業規模的區別,有利于企業辨別自身規模經濟的缺乏來自哪一層次,從而對癥下藥,制定正確的規劃,避免盲目擴張,形成有規模無效益的局面。
3.2 規模經濟必須基于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規模不等于效率,規模是效率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企業規模只有與其競爭力掛起鉤來才會顯出實際意義。
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的觀點,核心競爭力是指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核心技術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對外影響能力和應變能力,其中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靈魂,主導產品(服務)是核心競爭力的精髓。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對于正在致力于規模擴張的大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公司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其采取不同活動所能產生規模經濟的潛力是不同的,因此集中公司資源,在企業價值鏈中選取最能創造價值的“戰略環節”,致力于形成有競爭力的規模優勢就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隨著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不再單純追求經營規模的擴大,而是通過分拆、重組、將不相關的業務出賣,或變成獨立的公司,甚至縮小企業的規模,使之集中于主業,從而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變化即是基于對規模的重新理解,即規模不只是總的規模,而是具體在某些產品、產業上的規模和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能力帶來企業規模擴張,而規模優勢又強化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企業只有注意突出主營行業優勢,明確企業的規模、產業邊界,加強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專業化的規模優勢,才能取得成功。
3.3 理解規模經濟須動態化
規模經濟的大小一般也會隨著產業生命周期階段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當技術獲得發展、產業漸趨成熟的時候,規模經濟也常常隨之增加。然而,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例如,在鋼鐵產業,微型工廠技術取代了傳統的垂直整合工廠,大大降低了最低有效規模的水平。同時,這些變化未必一定均勻地出現在公司的所有活動中。有時,改變規模經濟并不導致公司規模的直接擴大,而很可能激發某一產業的重新配置和促使垂直鏈中某一具體階段的專業廠商的出現。
技術進步的日新月異決定了規模經濟概念的動態化,也意味著公司的有效規模應處于不斷調整之中。因此,規模經濟包含的實際上是一個適度規模、有效規模,實務中切忌將其教條化。
3.4 規模經濟:技術和制度的雙重觀點
如前文所述,技術水平是決定規模經濟的重要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因素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力。
規模經濟的實現受內、外部條件的共同影響。從規模經濟的外部條件來看,除了一國的經濟與發展水平和市場容量影響規模經濟外,交易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在市場的制度層面,產權界定不清、信息公開程度低、法制軟弱、市場封鎖,在基礎設施上,運輸途徑狹窄、運輸成本高、信息傳遞慢,則市場半徑必然很小、市場的規模難以擴大,分工、專業化和規模化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從內部條件考慮,企業的管理水平是影響規模經濟實現的重要因素。規模經濟要求各種要素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以適當的方式組合起來,而且規模越大,這種組織工作的復雜性也在提高,對管理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管理除了技術性的因素以外,由于信息不對稱所招致的也很突出。所以,規模經濟還要求健全有效的企業治理結構。
對我國目前的大企業來說,所謂“企業規模”及其競爭力,已不僅僅是技術概念,更重要的是體制和機制概念,由這一點看來,中國企業要真正做大做強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1 劉懷德.論國有經濟的規模控制[J].經濟,2001(6)
2 胡鈞.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J].經濟學動態,2000(11)
3 于立.實施大企業戰略應澄清的幾個問題[J].中國經濟,1998(2)
4 宋云.并購戰略與規模經濟.企業改革與管理,2002(3)
5 邁克爾·波特.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篇3
1.知識溢出和規模經濟
1.1知識溢出:是指某一組織的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在同一地區、行業內不同組織之間的擴散、傳播、轉移和獲取。隱性知識知識是創新的主導知識。知識溢出是知識的非自愿外溢,卻可以促進區域的技術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增強集群的競爭力,是經濟外在性的一種表觀。馬歇爾認為:知識溢出使行業的秘密不再成為秘密,知識溢出源于知識的外部性特征。如果一個企業有了新思想,若能為別人所采納并與別人的意見結合起來,就成為新的思想源泉。這不但會驅動本企業而且會帶動行業、區域和整個產業集群的知識水平的上升。之后,庇古對知識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闡述。阿羅(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釋了溢出效應對經濟增長的作用[1]。在阿羅的基礎上,羅默(1986)提出了知識溢出模型[2]。而盧卡斯(1988)設計了人力資本溢出模型[3]。由于知識溢出的存在,羅默將知識分為專業化知識和一般知識。專業化知識產生“內在經濟效應”,給個別廠商帶來壟斷利潤;一般知識產生“外在經濟效應”,使全社會獲得規模經濟效應。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強調知識溢出發生在同一產業相同或相似企業之間,這樣便產生了規模經濟[4]。
1.2規模經濟:規模經濟(EconomiesofScale)是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用來衡量和描述企業的規模,說明企業或產業的規模是否合理。經濟學中的規模經濟概念,一般從技術的角度來理解。生產函數表明,當投入均衡增加時,隨著產出的增加可能出現三種情況:規模收益遞增、規模收益不變、規模收益遞減。嚴格的規模經濟定義:在技術不變的前提下,規模經濟表現為:隨著投入的均衡增加,在每一產出水平上所獲得的產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同時,長期平均成本在每一產出水平上呈現處處下降的趨勢。這就意味著在一定的產量區間范圍內,在任意產出水平上,只要增加投入就可以獲得更大的產出,只要增加產出就可以降低成本。保羅?A?薩繆爾森認為,最早研究規模經濟的是卡爾?馬克思。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中提出了兩個重要概念:“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他認為,內部規模經濟是由單個企業內部的資源、組織和經營效率形成;外部規模經濟是由眾多相互聯系的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區而產生的規模經濟。他還用外部規模經濟來說明中小企業集群因何而存在。他認為,生產或銷售同類產品的企業或存在著產業關聯的上、中、下游企業集中于特定的地方會使專業人才、專門機械、原材料產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這種使用效率是處于分散狀態下的企業所不能達到的,正是這種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規模經濟,從而促使中小企業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業集群。經濟學家胡佛(E·M·Hoover)也認為規模經濟是中小企業集群產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種產業都存在三個不同層次的規模經濟即單個單位(工廠、商店等)的規模經濟;單個公司(聯合企業體)的規模經濟;一定產業在特定地區的企業集中的規模經濟。最后一層次的規模經濟正是中小企業集群具有的規模經濟。
2.知識溢出的規模經濟
新經濟增長理論在經濟增長模型中引入了知識溢出和人力資本,因此突破了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規模報酬遞減的外生增長邊界,產生了規模經濟效應。從總體上來看,知識溢出的規模經濟產生的原因是以技術、信息、經驗等為特征的知識資產具有著公共品與非公共品的雙重特性。而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這兩個公共物品的屬性,一是使得某種知識(特別是技術知識)在一個企業的使用并不會妨礙其他企業的使用;二是它不僅不會在使用中受到損耗,恰恰相反,在使用中它會得以改進和深化。這與自然資源在傳統物質經濟形態中“越用越少”的特點相反。弗里曼認為作為公共產品的知識“一旦被生產出來,生產者就無法決定誰來得到它”。因此,知識是一種具有外溢擴散的自然趨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產性潛能的資本要素。具體而言,知識溢出的規模經濟主要源于知識的MAR外部性。Glaeser等將集群這種外部性歸為三類(1992),其中一類為Marshall-Arrow-RomerExternalities(MAR外部性),它是指集群產業所存在的較高產業專業化促進了集群在某個技術領域中不斷創新,也就是說集群中主導行業專業化程度高度發達,其創新主要來源于該行業,而其他行業發展則較為薄弱,這些行業對集群產業的創新作用影響較小。它關注的是同一產業相同或相似企業之間知識溢出。馬歇爾(Marshall,1890)從新古典經濟學的角度,通過研究工業組織,間接表明了企業為追求外部規模經濟而集聚。他指出外部規模經濟有利于知識溢出,促進了經濟發展。阿羅(Arrow,1962)把這種思想理論化。羅默(Romer,1986)用這種外部性思想構建了內生增長模型,并得出了具有影響力的論斷。MAR外部性理論強調區域壟斷對區域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作用,壟斷的力量能夠使知識生產者擁有創新的獨占價值。產業集群所具有的創新就是基于MAR外部性的創新性。知識在相同或相似的企業之間溢出,刺激了企業的創新活動和創新生產,企業增加了創新經濟租,同時也降低了單位成本,產生了規模經濟。
3.規模經濟對知識溢出的影響
知識溢出和規模經濟中的技術學習的關系本身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知識溢出促進了集群的技術學習,更促進了規模經濟的可能和強度;同時,規模經濟中的企業集聚帶來的集群技術又加速了知識溢出。知識溢出對規模經濟中集群競爭力的影響表現在:降低了集群內部的交易成本和學習成本——知識溢出可以導致正的公共外部效應,使企業個體可以在投入很少資源的情況下獲取必要的產業技術信息知識溢出還有助于激活集群內部的緘默性知識,提高企業個體實現外部知識內部化的可能。由于知識溢出機制的存在,使成員企業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自身和其他成員的知識,而且也更容易使外部知識和自身知識的結合,實現外部知識的內化,提高規模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
規模經濟使得知識得以更有效率的傳播,這不僅是由于它擁有的更先進更準確的信息源,也是因為它所提供的更快捷通暢的傳播渠道。規模經濟內知識的外溢效應,使得企業能夠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時間獲取所需的各種知識,從而使得企業的創新活動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提高了企業和集聚的知識積累水平和創新水平,增強了競爭優勢。
篇4
近些年來,我國物流企業已經取得了飛躍性進展。然而,其在發展過程中又呈現出了一些新的問題,這顯然已經成為亟需解決的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1.1技術因素
規模經濟的概念最初就是從設備、技術工藝的角度提出來的,伴隨采用更專業化的設備、先進的技術工藝使得操作更加標準化、簡單化和程序化,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單位生產成本,進而實現規模經濟性。不同的技術工藝水平決定實現生產的最佳規模有不同的標準。在既定的技術水平下,當物流企業已達到最佳生產規模時,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可能出現規模不經濟現象,這時,可以通過改進提高其組織技術水平來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更大產出上保持規模經濟性。因此,技術因素是影響物流企業規模經濟實現的動態因素,應該隨著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大相應改進更新其技術水平,以有助規模經濟效應的更好發揮。
1.2管理因素
管理水平也是影響物流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的主要內部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物流企業生產層面的管理和經營層面的管理,即生產管理與經營管理。從管理的五大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及控制)看,物流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必然帶來物流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負擔,此時應該及時建立新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來提高原有管理水平,才能實現規模經濟。否則,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大不僅不能帶來規模經濟效益,反而出現規模不經濟現象。經營管理則是除生產管理外的其他一切管理活動,主要目標是控制非生產環節中的成本。當物流企業以橫向、縱向以及混合購并等方式擴大規模時,其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也會大幅度增加,此時物流企業應該建立與當前生產經營規模相匹配的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否則就會走向規模不經濟。因此,隨著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大,管理水平也應該相應提高才能實現規模經濟。
1.3市場因素
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是擴大服務規模,而擴大規模不能盲目擴大,應該根據市場范圍及市場上對于該服務的需求來決定。較大的市場范圍及市場需求量才能有較大的市場規模,這樣物流企業就可以通過擴大服務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見,市場需求及市場范圍是影響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外部因素。但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擴大市場需求及市場范圍必然能夠實現規模經濟,因為當物流企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出其服務能力時,擴大市場規模已經沒有意義。這時就應該從其他因素考慮,例如提高管理技術水平、改進業務操作流程等來降低成本,以促進規模經濟的實現。
2物流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方式
2.1技術層面:物流信息技術提高,物流運作成本降低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在物流領域,信息化的滲透主要體現在裝卸搬運、運輸、倉儲、流通加工等各個環節。在裝卸搬運方面,各種現代信息化、機械化作業設備的大力推行使用,替代了傳統人力勞動,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在運輸方面,GPS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物流企業和客戶可以隨時追蹤貨物動態信息,方便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從而有機會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為物流企業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奠定了技術基礎。
2.2管理層面: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式管理
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式(如圖2所示)管理來擴大企業規模,降低運作成本,進而實現規模經濟效應。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式管理就是實現物流戰略聯盟。橫向一體化是指不同物流企業之間,尤其是與知名國際物流企業的聯合,縱向一體化是指物流企業與其上游企業或下游企業聯合。橫向一體化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快速擴大物流企業市場的地理輻射面,構成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基本前提,同時對于打破物流企業之間過度競爭、相互分割的局面有很重要的作用。通過不同物流企業之間,尤其是國內物流企業與國外知名物流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可以實現物流企業間資源共享和業務流程優化。國外知名物流企業擁有先進的物流設備、豐富的經驗、優質的服務和先進的管理,而國內物流企業了解國內物流政策及物流行情,同時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因此,二者之間橫向一體化的物流戰略聯盟,有利于擴大市場規模,促進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效應。聯盟各方通過縱向一體化方式可以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經過長期合作和溝通減少交易的盲目性和搜尋信息成本,同時降低交易過程中的討價還價成本。
2.3市場層面:連鎖配送中心的建立使得市場規模擴大
連鎖企業成功經營的前提是商品能夠及時配送,因此通過連鎖配送中心的建立實現物流企業規模經濟效應是與連鎖企業規模經營相適應的。物流企業通過建立跨區域、跨行業的物流配送中心結點,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可以提高市場范圍和市場份額,從而在市場層面促進物流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以美國某著名物流企業為例,該物流企業的地理輻射面很廣,幾乎在全美各地都開設了物流服務業務,目前擁有35家配送中心,負責將300多家廠家生產的商品配送到全國7000多家零售企業,已經形成了以亞特蘭大、達拉斯及芝加哥為中心的統一調配的配送網絡,同時在客戶周邊選點建立網絡型配送結點,任意兩結點間均少于24小時的路程,整個網絡既方便又合理。我國物流企業可以借鑒此成功案例建立連鎖配送中心,首先選擇擁有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的城市作為中心輻射點,建立一級配送中心(配送總部),然后在輻射區內以遞進方式建立次一級配送中心(子配送中心),依次類推,形成輻射全國范圍的物流配送網絡體系,擴大物流企業市場規模,促進其規模經濟的實現。
3信息化促進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先進的信息技術為物流企業準時準點、高效的物流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通過準確、快速的實時信息交流,能夠實現同一物流企業不同部門之間,甚至跨國物流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有效銜接,從而提高物流服務效率,降低整個物流環節中的運作成本。在信息化大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如果我國物流企業能夠順應市場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組織生產方式,將有助于物流企業改變一直存在的“多、小、散、弱”困境,從而順利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3.1信息化助力“節約型物流”
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包括運輸、儲存、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環節。然而僅運輸環節的成本就占到整個物流成本的55%左右,因此,從節約運輸費用角度考慮,最有可能較大幅度降低物流企業總成本。通過應用GPS、GIS、EDI技術、條形碼技術、EFI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充分整合物流企業已有的資源,擴大規模,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等,建立節約型物流,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先進的信息手段可以幫助物流企業實現過程指標的量化,例如當發現某車輛存在油耗偏高的現象時,可以通過查看信息采集報告,發現該車行駛中存在著急加速、急減速次數較多、怠速時間過長等問題,顯然這是駕駛員不良操作導致的。這樣物流企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駕駛員進行培訓,從而降低能耗,節約運輸成本。因此,物流企業應該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節約型物流”,從而在成本上領先于市場中其他競爭者。
3.2信息化促進物流企業一體化、規模化發展
一體化式物流戰略聯盟是物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方式之一。不論是橫向一體化還是縱向一體化,戰略合作伙伴之間信息共享度高、信息時效性強是一體化運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合作伙伴之間信息交流不及時,一體化也便失去意義。因此,物流企業實行一體化式物流戰略聯盟的基本前提是各合作伙伴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物流企業與其上游生產企業實行縱向一體化聯盟時,在其配送中心和生產廠家之間可以建立電子訂貨系統(EOS),這樣生產廠家便能及時接到配送中心發出的訂貨信息,以便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計劃;物流企業與其下游商店實行縱向一體化聯盟時,在二者之間建立銷售時點(POS)信息管理系統,這樣配送中心可以根據商店及時反饋的銷售情況調整配送計劃。可見,信息化對于實現物流企業一體化、規模化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物流企業一體化、規模化的成功運作才能帶來規模經濟效益的實現。
3.3信息化是物流企業連鎖配送中心成功運營的基礎
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物流企業建立連鎖配送中心也不例外。物流企業的連鎖配送中心一般都是跨區域、跨行業,給物流企業帶來更大市場范圍和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帶來物流企業管理、組織這些配送中心如何有效銜接、協作的難題。連鎖配送的特點是品種多、批量小、頻率高、點多快速,對連鎖配送中心實行統一管理、統一信息、統一標準是連鎖配送的根本要求,也是物流企業對配送中心規范化管理的需要。實行信息化是物流企業實現連鎖配送中心有效協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系統是連鎖配送中心的中樞,主要負責收集各配送中心的信息、供應商的聯網信息和訂貨信息,物流企業根據信息做出相應決策。信息化可以簡化物流企業與配送中心、各連鎖配送中心之間的溝通環節,實現信息的公開化和共享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企業和配送中心的人員、物資、金錢、時間等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達到集約化經營、節約物流成本、實現規模經濟的效果。因此,信息化是連鎖配送中心有效運營銜接的前提,也有助于物流企業擴大市場和節約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4小結
篇5
關鍵詞:企業;以商引商;理論
一、“以商引商”的基本內涵
“以商引商”是招商引資的方式之一,也是當前招商引資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商引商”是近年來新產生的概念,還沒有準確的定義可循,“以商引商”是某區域以某企業為主體進行招商,引進外來投資者到該企業所在區域進行相關性產業投資的行為。
從投資方式上看,新引進的企業可以獨資新辦企業,也可以與核心企業參股、控股,甚至收購、兼并。
從產品結構上看,新引進的企業大都從事與核心企業生產銷售相同或有配套關系的產品,也可生產或銷售其他產品。
從結果上看,“以商引商”大都對招商企業和新引進的企業以及所在區域有利。
從意義上看,企業“以商引商”,有利于企業合作和協作,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有得于企業更多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有利于形成企業集中和產業集群。
從原因上看,因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會產生梯次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帶動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
從社會效益上看,由于相關產業鏈的構建和形成,便于區域政府從地方發展、環境保護、收入水平、人才培養等多個角度進行宏觀政策的調控和把握。但是,這種擴散效應不會自發發生,欠發達地區要想利用擴散效應發展本地經濟,必須采取主動的姿態,主動承接這種梯次轉移,與發達地區形成經濟發展的對接。如今,招商引資已經成為發展本地經濟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個地方相互比優惠幅度、比政策扶持、比政府效率等,大搞優惠政策競賽,既浪費資源又未見成效。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招商方式,由于沒有形成市場化的運行機制,效果并不理想。與“以商引商”方式相比,政府招商聲勢大、活動多、成本高、見效慢,從國內很多地區,尤其是很多欠發達地區獲得成功的經驗來看,“以商引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的有效途徑。
區域內通過核心企業的園區建設,實現在區域內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發展鏈條,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實現整個區域的經濟整體發展。從企業個體角度考慮,區域產業鏈形成的規模經濟效應帶來了成本的降低;從整個區域角度考慮,將園區內企業看作超大規模的企業集合,各子個體之間形成的范圍經濟效應帶來了效率的大大提高。
從經濟學角度考慮,結合兩個基礎理論與一個實踐案例,來說明企業“以商引商”行為理論。
二、“以商引商”的理論基礎
(一)規模經濟理論
規模經濟是指企業因擴大某種產品的生產規模或經營規模而使收益增加的現象。有觀點認為只要企業規模擴大就會產生規模經濟。實際上,如果企業不只生產經營一種產品,而是由增加經營內容或產品品種等其他原因導致規模擴大時,不會產生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產生于單一產品生產規模或經營規模的擴大,當生產或經銷單一產品的單一經營單位所增加的規模減少了生產或經銷的單位成本時而導致的經濟。規模經濟表現為,隨著企業某一產品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長期平均成本不斷下降直至最低化。依據規模經濟產生的范圍,可以把規模經濟分為生產規模經濟和經營規模經濟。
1、生產規模經濟是指工廠生產能力的改變收益遞減的現象
工廠改變產品產量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工廠設計生產能力不變條件下,通過增減材料、工資、能源等可變成本要素來改變產量,工廠的生產能力不同,最佳產量也不同;二是通過改變工廠的生產能力來改變產量。生產規模經濟的產生原因包括:滿足最小技術效率的要求、分工的利益以及輔助生產節約。
2、經營規模經濟是指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企業經濟收益不斷增加的現象
企業利用規模經濟,既可以通過單個工廠的生產規模擴大,來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獲得生產規模的經濟性,也可以通過經營數個最佳規模的工廠來獲得規模效益,即形成相當于最佳規模數倍的總經營能力,這種大規模生產經營的經濟性又稱為多廠企業經濟性。經營規模經濟產生的原因有:采購成本節約、銷售成本節約、技術開發規模效應、規模管理以及融資成本節約。
(二)范圍經濟理論
1、范圍經濟
范圍經濟是指企業生產兩種以上產品或經營兩種以上勞務時,平均成本下降的現象。日本經濟學者植草益認為,范圍經濟效益意味著追加新的物品和服務進行聯合生產要比單獨生產的成本低。
范圍經濟的形成與投入要素的多用性有關。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有一些要素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受技術特性的限制,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即使在最佳生產規模的條件下,也不一定能夠充分利用全部要素。企業同時生產多種具有相關性的產品,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2、范圍經濟產生的主要原因
(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價值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通用機械、標準化零部件和一般原材料等要素,大部分具有多種使用功能,可以適應多種產品的生產。利用企業的現有技術裝備聯合生產多種產品,有利于減少重復投資,降低產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在制造業中還經常可以見到,生產某種產品的原材料能夠同時生產系列副產品,當在一個企業中生產多種產品時,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的使用價值。
(2)充分利用品牌優勢和營銷網絡
企業增加經營品種,可以使價值鏈中的關聯部分得到利用。例如,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培育的品牌信譽,具有擴散效應,同時經營多個產品,可以共享廣告效應和品牌效應。另外,建立了完善的營銷網絡的企業,利用專銷網銷售多種產品,可以降低平均銷售成本。如果單一產品的市場需求不足以滿足采購和銷售經濟規模要求,經營多種產品,可以分攤企業倉儲設施的成本和運輸成本,分攤收集信息的成本。
(3)效率管理的覆蓋面擴大
如果企業管理者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很強的管理能力,擴展企業的經營范圍,增加其他產品和業務,可以使經營管理者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不必增加新的投入。
3、縱向一體化
縱向一體化,是指沿著某種產品生產鏈擴展企業的生產經營范圍,在企業內部連續完成原料生產,零部件生產和最終產成品生產等各個階段的生產。企業通過前向兼并或后向兼并可以實現縱向生產一體化,也可以通過向上游生產階段或向下游生產階段擴展逐漸形成縱向生產一體化體系。縱向一體化也是范圍經濟的一種形式。
企業選擇縱向生產一體化的經濟性表現:一是獲得連續生產效率。有些產品的生產階段之間具有較強的聯系,只有保持生產的連續性才能節約投入和保證質量。這就要求生產設施的空間分布相對接近,以便于產品傳輸和產量協調。例如,鋼鐵生產線的連鑄連軋是煉鋼生產與軋鋼生產連續進行的生產方式,在縱向生產一體化的企業中完成煉鋼與軋制,可以獲得性能更優秀的鋼材。二是節約交易貿用。所謂交易貿用是指企業尋找交易對象、談判、簽訂合同、監督合同執行以及為解決合同糾紛支付的法律費用等。交易費用理論的奠基者之一科斯曾作如下定義:“為了完成一項市場交易,必須弄清楚誰是某人與之交易者,必須通告人們,某人愿意出售某物,以及誰愿意在何種條件下進行導致協議的談判、簽訂合同并實施為保證合同條款得到遵守所必要的檢查,如此等等。”在市場上,企業購買原料和中間產品以及出售自己生產的產品,都要尋找出售者或購買者,要談判確定價格及質量、確定交貨期、監督合同的執行等等,這些交易活動都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縱向一體化的企業連續生產原料、零部件和產成品,通過內部計劃控制協調各生產階段的比例關系,因而不必進入市場采購投入要素或銷售產品,從而節約了交易費用。三是節約信息費用。位于某一生產階段的企業為了確保自己的經濟利益,必須關注上游生產階段的企業成本、質量和品種,也必須關注下游生產階段企業需要什么。當上游生產階段的企業數量和下游生產階段的企業數量較多時,企業為獲得相關信息而支付的成本水平也較高。在縱向生產一體化的企業中,由于相關的生產環節同屬于一個利益主體,因此,為內部信息交換提供了方便條件,外部信息進入企業后,也立即轉換為內部信息,沿著生產鏈依次向相關生產階段傳遞,形成信息流程優勢,節約收集信息和交換信息成本。四是強化控制能力。在縱向一體化的企業中,上下游生產階段被控制在同一管理機構下,實施統一計劃。這樣,各個生產階段所生產的產品質量更易于直接監督和檢查,相關生產階段所提供的服務也更為平衡和確定,從而可以確保重要投入要素的穩定供給,保證生產的連續性。
如果把縱向一體化視為范圍經濟的一種特殊形式。企業組織的內部經濟主要來自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范圍經濟獨立于規模經濟又受到規模經濟的制約。以規模經濟為基礎的范圍經濟是擴大了的范圍經濟,因為獲得規模經濟,表明企業采取了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方式,以最優組合方式同時生產經營多種相關產品,所產生的范圍經濟才具有倍加的效果。反之,如果企業是在規模不經濟的條件下同時生產多種相關產品,那么,可能會產生兩種效果:一是企業平均成本曲線有所下降,獲得一定的范圍經濟;二是多種產品生產加劇了規模不經濟,使企業的平均成本曲線上升,出現范圍不經濟。在規模經濟顯著的產業,企業既追求規模經濟又追求范圍經濟時,企業的規模就會非常大。
三、恒基偉業“以商引商”的案例
(一)恒基偉業“以商引商”的背景
恒基偉業“以商引商”的背景是在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新背景下產生的。電子信息產業目前是我國第一支柱產業。從規模看,中國信息產業收入已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從全球的情況看,目前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加速向中國直接轉移。近幾年來,全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分布向亞洲地區擴散的趨勢日益明顯。2000年亞太地區電子信息產品市場占全球的比重為17.7%,而2004年已超過30%。隨著國外電子信息企業向中國轉移的加快,國內發達地區承接能力趨于飽合,高科技產業升級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電子信息產業向內地轉移的浪潮已經到來。這就為中西部經濟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沿海地區就承接了國外轉移來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了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沿海大城市在實現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水、電、油、氣、運輸等企業運作所必需的基本設施的供應捉襟見肘,資本邊際效益下降,很自然地要向內地轉移、擴散。此外,近年國家有保有壓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對沿海發達地區加強了土地、貸款等約束,也是高科技產業“走西口”的重要原因。
鑒于西部地區的自身條件,目前雖然還不可能像沿海地區那樣全方位、大規模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但通過招商引資大力引進龍頭企業,逐漸形成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最終將提升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發揮西部的自身優勢,振興區域經濟。
(二)恒基偉業“以商引商”情況
2000年廣西自治區開展“百企入桂”活動,充分利用少數民族自治政策、沿海開放地區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政策,努力提高入桂企業在廣西的比較利益,優化投資環境,降低入桂企業的投資風險,各部門密切配合,使之真正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堅強后盾。這些舉措與北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配合,對恒基偉業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恒基偉業在北海投資興辦科技園的初衷是:抓住電子信息產業國際轉移的契機,利用工業園的低成本優勢和政策優勢,吸引外資和內資企業。建立集外向型加工制造和自主研發生產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形成集群效應,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并為北海市發展園區經濟,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推動工業結構調整的宏偉規劃做出貢獻。同時依托北海這個條件優厚的發展平臺,恒基偉業的技術實力、核心競爭力以及企業的綜合能力獲得更大的發展。恒基偉業的想法得到了北海市委、市政府的認可和大力支持。
2003年4月,北海恒基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北海恒基偉業科技園按照品質超前、低密度建設高科技園的設計原則,以及將人文環境、園區景觀與研發空間和生產環境有機結臺的設計理念進行建設,現已成為北海目前基礎設施完備、管理科學、服務配套的,集研發、生產、商務、生活、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高科技產業園區。北海恒基偉業科技園作為北海工業園的高科技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地,目前以恒基偉業為主體,通過先期的招商引資,已經引入美國和香港等企業入駐,另外幾家美資企業也到園區考察,表達了入園的意向。目前,北海恒基偉業科技園在規模上、廠商實力、企業品牌等方面暫時居于廣西開發區的前列,并正在積極探索了適合北海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途徑。計劃到2010年,科技園企業發展到100家,年產值突破300億元。扶持一批信息產業大型企業,10家企業進入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群。在新型通信終端、手機研發設計、通信軟件開發、增值業務平臺、光器件、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與模塊設計與研發等領域有重點發展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小企業,增強產業鏈的創新動力,繁榮產業鏈。
在整個北海恒基偉業科技園中,存在著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地方政府、恒基偉業、科技園、入區企業等,他們在各自的職責內為整個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
從圖1可以看出,恒基偉業和廣西北海的結緣是相互合作雙贏的結果。北海恒偉業科技園的啟動和建設,是“以商引商”的一次成功嘗試。次做法獲得成功的原因得益于企業主導型經營和“以商引商”的發展模式。
四、企業“以商引商”行為的理論分析
(一)“以商引商”的概念
以商引商是某區域以某企業為主體進行招商,引進外來投資者到該企業所在區域進行相關性產業投資的行為。
(二)“以商引商”的行為分析(見圖2)
1、主體――核心企業
“以商引商”中通過一個企業作為招商主體,這個企業稱為核心企業。核心企業往往是某個行業或是某個地區中發展的佼佼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優勢:
一是主導企業一般都有眾多的配套企業和合作廠商,許多企業之間有多年的合作關系。如果有新的投資和發展機會,配套企業和合作廠商一般會隨主導企業而動。
二是只有企業最了解企業的需求,因此企業辦工業園區或科技園區,從園區規劃階段就能完全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園區發展目標定位上、在設施配套等方面更適合企業的需要。
三是企業之間的契約關系具有更強的約束力,相對于某些地方政府多變的政策,以及人為因素,企業的招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四是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更擅長做市場營銷,在招商方式上也更加靈活多祥。
五是企業與企業同在一個圈子里,溝通起來更容易,也容易達成共識。許多企業家之間有多年的交往,因此在招商引資方面。友情、親情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六是核心企業入住園區的主要形式是整體遷入、直接進駐;投資創辦子公司,納入企業發展重點戰略;合資創辦子公司,協調利益實現共贏。
核心企業作為企業“以商引商”行為的主體,研究的關注問題有:企業進入園區前發展與管理;企業進入園區后發展與管理;進入園區后管理與效益的縱向對比;作為核心企業的現有問題。
2、載體――園區
目前而言,企業以商引商行為主要仍依托于地方政府的劃撥開發區域為開發主體區域,如經濟開發區內的專門項目區、地方政府的集中開發區域等。這點與普遍的開發區招商引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國園區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政企合一型,特點是園區管控者兼具管理者與開發商的雙重功能:園區管委會與開發公司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或交叉兼職。如今仍有部分地方自辦開發區采用此模式。
二是政府主導型,即由作為政府派出機構的管委會或管理局來主導園區的開發并負責對園區進行管理。它是我國目前園區的主要類型,如各地大多數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
三是企業主導型,即由一家企業或設立一個企業來全面承擔園區的綜合開發與管理。北海恒基偉業科技園屬于第3種類型。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以商引商”行為。
園區作為企業“以商引商”行為的主要載體,其管理運營中的主要問題有:園區發展內外部環境分析;園區發展戰略;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園區環境保護發展。
3、協助者――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作為園區的政策制定者、監督者,同時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受益者。它對整個園區及“以商引商”行為主要是指導和協助作用。它在整個“以商引商”行為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導、激勵和服務作用;充分關注區域發展中各個因素的協調,經濟發展、社會效益與環境保護持續發展的協調。
4、參與者――入區企業
入區企業作為整個“以商引商”行為的參與者,成為整個園區發展的重要承擔者、整個產業鏈的主要運營者,其關鍵的問題在于:“以商引商”行為過程中對入區企業的界定與選擇。
參考文獻:
1、陳章武等.管理經濟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王勇,騰如冰.產業集群的演化規律與可持續區域競爭力研究評述[J].集團經濟研究,2005(7).
3、錢志新.產業集群健康發展應把握三個問題[J].宏觀經濟觀察,2005(7).
篇6
[關鍵詞]網絡經濟;自然壟斷;弱競爭性
[中圖分類號]F71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2-0042-03
[作者簡介]周正(1975-),男,河南鄭州人,副教授;陳飛(1990-),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研究。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252z003)。一、引言
綜觀國內外相關文獻,自然壟斷理論至今仍在不斷完善和發展。自然壟斷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并分別以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成本劣加性概念的提出為主要標志。但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上的自然壟斷理論,都是在自然壟斷的生產函數分析框架內,不能充分反映當代自然壟斷產業的網絡化特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論與現實的背離,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引入了網絡經濟的概念[1]。國內的著名學者李懷提出了自然壟斷的網絡經濟論,并得出了建立在規模經濟和網絡經濟上的自然壟斷理論,但是追其本質仍沒有擺脫自然壟斷的規模經濟分析框架,仍然將供給因素作為判斷自然壟斷的標準。
為了彌補以往自然壟斷理論的缺陷,本文以需求視角來探究網絡經濟下自然壟斷的存在性。需求方的因素也能引起自然壟斷的不可競爭性,只不過是強弱的問題,為此,本文首先對網絡經濟下自然壟斷的不可競爭性來源展開分析,弄清自然壟斷的本質;然后根據網絡商品的分類,探究不同類別商品中的競爭性強弱,網絡商品中“弱競爭性”的存在和形成;最后從需求角度對網絡經濟自然壟斷的形成機理進行分析。
二、網絡經濟自然壟斷的本質分析
在研究網絡經濟自然壟斷的存在性之前,需要明確在網絡經濟下自然壟斷的本質是否有所改變。網絡經濟下的自然壟斷理論應拋開規模經濟的單一分析框架,以結構化網絡的“不可競爭性”角度審視自然壟斷,這樣才能形成基于“天然”進入壁壘和競爭不可維持性的完整的自然壟斷理論。當代自然壟斷行業同樣具有規模經濟性的特征,但它并不是導致不可競爭性的原因。自然壟斷更為現實的評價標準,應該是基于產業不可競爭性的整體視角。
很早之前,埃利(1937)曾指出自然壟斷的產生主要是源于生產的規模經濟狀況,但其對自然壟斷的定義是不可競爭性,并且強調除了規模經濟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會使競爭自我毀滅,走向壟斷[2]。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壟斷的本質是產業的不可競爭性。然而,幾乎所有學者均將規模經濟特征視為引起不可競爭性的主要因素,只將視角鎖定在自然壟斷的規模經濟因素上。
事實上,不可競爭性既可以來自于“天然”的進入壁壘,從而導致產業從來沒有發生過競爭,也可以來自于“破壞性競爭”,直至最終必然導致壟斷。網絡型產業的自然壟斷屬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在產業的“天然”進入壁壘上,這主要取決于稀缺性網絡資源的占有關系,另一方面還表現在由網絡資產的專用性所引起的沉淀成本上[3]。在現實生活中,構建網絡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并且這些固定成本往往有很強的資產專用性,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成本沉淀。沉淀成本的作用在于不僅會形成某一產業的進入壁壘,從而保證在位企業的長期壟斷地位,而且在新企業進入市場之后削弱經濟人改變市場條件的選擇能力,從而對企業的競爭策略產生影響。當不存在沉淀成本時,新企業的進入和退出都是相對容易的[4]。對于在位企業來說,如果新企業進入或退出市場的門檻較低,會導致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市場,在瓜分到市場利潤后迅速退出,市場競爭的加劇會威脅到在位企業的壟斷地位,同時妨礙壟斷租金的獲取。倘若市場上存在著巨大的沉淀成本,在位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大量資本和技術投資來提高市場的進入壁壘;另一方面,在位企業還可以利用其價格優勢來阻止新企業的進入,由此來保證壟斷力量的長期存在并占有壟斷租金,因此,在位企業就獲得了某種自然壟斷屬性。
高沉淀成本是導致不可競爭性的決定因素,只有基于結構化網絡的“不可競爭性”來審視自然壟斷,才能真正把握自然壟斷的本質所在。但是,在不同種類的網絡商品中,這種不可競爭性的強弱是不同的,只有先了解“弱競爭性”,才能弄清“強競爭性”的形成,進而明確網絡經濟自然壟斷的成因。
三、網絡商品中“弱競爭性”的存在和形成
(一)網絡商品的分類
早期關于經濟網絡的著作中,經濟學家對網絡經濟特性的分析都是通過對網絡商品的研究而展開的。Eeonomides和Flyer(1998)探討了網絡效應與市場結構的關系,設n為總產量,h(n)表示網絡產品的價值方程h(n)=α+βn,α代表自有價值,βn表示產品的“協同價值”,將公式變形得:H(n)=γ+n,這里γ=α/β,γ=0代表純網絡產品,1/γ是衡量邊際網絡效應的密度的指標,因此,γ越小,網絡效應越大,反之亦然[5]。網絡商品的分類是按照協同價值在產品價值中所占的比重而加以區分的,比重越大,網絡商品特性就越明顯。網絡商品的價值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一部分被稱為自有價值,是在沒有其他使用者的情況下,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另一部分被稱為協同價值,是指當網絡中有新的用戶加入時,老用戶從中獲得的額外價值。自有價值取決于商品本身的特性,而協同價值取決于網絡規模。根據商品屬性,結合其自用價值和協同價值,將網絡市場中的商品分成純自用商品、純網絡商品和混合用品。純自用商品指的是只有自用價值,沒有任何的協同價值的商品;純網絡商品正與之相反,是指只有協同價值卻幾乎沒有自用價值的商品。商品的價值完全由網絡效應的大小決定,當網絡規模為零時,產品沒有任何價值;混合商品指的是同時具備自用價值和協同價值的商品。拿一部手機來說,如果只有你一個消費者購買了手機,那么這部手機就沒有任何的協同價值,這部手機的意義僅僅在于看看時間、照相,這些功能所產生的價值就是自用價值;隨著其他使用者的加入,使用者之間通過打電話、發短信所產生的價值就是協同價值。
(二)網絡商品中的“弱競爭性”
需求方因素同樣能造成網絡經濟自然壟斷中的不可競爭性,只不過這種不可競爭性存在一個強弱的問題。“強競爭性”指的是自然壟斷中的不可競爭性,而“弱競爭性”則是不可競爭性的前一個階段,雖然這種商品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還不足以形成壟斷勢力。在網絡經濟市場中,競爭性的來源在于由網絡外部性導致的網絡價值,表現在網絡商品中就是其協同價值。根據網絡商品的性質,一般認為純網絡商品具有較強的不可競爭性,一旦形成自然壟斷,其價格的可維持能力較高,而混合用品不可競爭性較弱。由于網絡外部性的存在,用戶通過使用一種商品而獲得的效用,隨著使用該商品的用戶規模的增大而增加,因而,除了純自用品,只要具備協同價值,產業間都存在“弱競爭性”。具有“弱競爭性”的商品,隨著用戶規模的增大,其協同價值不斷增加,競爭性也隨之增加。在市場競爭初期,由于沒有形成規模,因此商品對消費者的網絡效用較小。當廠商通過競爭具備了必要的市場份額后,由于網絡的正反饋效應,市場開始加速集中,最終形成壟斷或者寡頭市場,其網絡規模對于潛在競爭者形成了極強的進入壁壘,就“自然”地壟斷了。
四、網絡經濟自然壟斷的存在性探究
網絡經濟時代,自然壟斷的不可競爭性與需求方規模經濟密切相關。需求方規模經濟來源于網絡商品的外部正效應,是指系統中用戶數量的增加使系統的價值隨之增長,而當系統網絡價值不斷增大時,后來的用戶也就不得不選擇這一系統[6]。一旦市場上某一種技術或產品獲得大眾的廣泛認可,在需求方規模經濟的作用下,其他消費者也會自愿或不自愿地選擇這一技術或產品,其銷量和市場份額會以指數方式迅速增長,市場機制進入正反饋的良性循環。傳統產業中的市場均衡僅在供給方規模經濟的影響下形成,而網絡經濟中的市場均衡則是在供給方規模經濟和需求方規模經濟的雙重影響下,因此,相較于傳統經濟,網絡產業中正反饋的效應更加強烈。正反饋會放大原本微小的經濟變化,使市場變得更加不穩定,正反饋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當市場處于正反饋結構時,無法保持像傳統市場中可以預見的均衡。一旦商家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率先達到正反饋點,它就可以保持和擴大領先優勢,產生“贏家通吃”的現象[7]。網絡產業中企業在受到供給方規模經濟和需求方規模經濟的雙重影響下,其經濟規模和經濟效率的最優點有可能趨向于無邊界,使市場出現“一邊倒”、“冒尖兒”的現象,市場均衡會向某一技術或產品集中,最終形成自然壟斷。
廠商在獲得了壟斷地位后,市場上就自然而然的存在著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既保護了在位廠商的既得利益,又提高了潛在進入者的進入壁壘。壟斷者往往通過產品差別化來提高產品的不可替代性,消費者如果換用其他品牌存在交易成本和轉移成本,將用戶牢牢地鎖定,廠商的壟斷地位再次得到鞏固。
五、結論與啟示
只有基于結構化網絡的“不可競爭性”來研究自然壟斷,才能明確自然壟斷的本質所在,并在此基礎上探究自然壟斷成因。從需求的角度來看,在網絡經濟下的自然壟斷是網絡的正外部性、需求方的規模經濟、正反饋機制的共同作用。從需求視角研究網絡經濟自然壟斷的存在性,有助于完善自然壟斷理論,有利于政府從網絡經濟的視角來制定政策,為界定網絡經濟中的壟斷行為提供新的觀點,對改進壟斷行業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借鑒,同時對我國反壟斷法在規制經濟上的完善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于立,肖興志,姜春海自然壟斷的“三位一體”理論[J]當代經濟,2004(8):45―51
[2]TrichardOutlines of Economics[M]New York:Macmillan,1937:86―89
[3]于波,甘峰明對網絡經濟學自然壟斷行業成本曲線的修正[J]江西社會科學,2006(10):172―175
[4]呂承超,王愛熙網絡經濟下廠商競爭機制的經濟學分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1(5):98―106
[5]Eeonomides,N and Flyer FCom Probability and Market Structure for Network Gods[Z]Discussion Paper EC Stern Sehool of Business,1998:89―95
篇7
【關鍵詞】 國際電子商務 網絡經濟學 經濟理論
一、國際電子商務概述
1、國際電子商務的概念
國際電子商務是指企業借助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所從事的國際貿易活動,它反映了國際貿易過程的電子化。其實,自電子商務出現之日起,電子商務就應是全球范圍內的活動,不應存在“國內電子商務”和“國際電子商務”的區分。本文為了方便研究和分析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所以使用“國際電子商務”一詞。
2、國際電子商務的特點
國內外學者也將“國際電子商務”表述為“跨境電子商務”、“跨境在線貿易”、外貿電子等。這些概念在表述上盡管不同,卻反映出國際電子商務的共同特點:一是數字化的方式,即無紙化的交易過程;二是現代化的渠道,即主要交易途徑為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渠道;三是國際化的空間,即兩個經濟體成員互相向其境內提供貿易產品及服務。
國際電子商務融合了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兩大行業的特征,使兩大行業得以優勢互補,但在業務處理上也更為復雜多樣。其復雜性主要表現為:一是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緊密相聯,任何一環銜接不良都會影響整體貿易活動的完成;二是電子貿易流程還不完善,作為新興的貿易方式,其在支付、知識產權、稅收等方面的法規還不完善;三是容易觸發風險,該風險主要由國際經濟政治環境和各國政策導致。
3、國際電子商務的應用
(1)交易前的準備。在進行國際買賣交易之前,企業需要對國際市場進行調研,尋找客戶并爭取與之建立業務關系,二十四小時不停地企業或產品的信息,向客戶宣傳和展示企業或產品。
(2)交易磋商和外貿合同的簽訂。詢盤、發盤、還盤和接受是交易磋商的主要內容,借助電子郵件或即時軟件通訊就可以完成。在電子商務運用于國際貿易的背景下出現了電子合同,外貿企業可以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簽約。
(3)外貿合同的履行。現代電子商務技術可以完成從備貨、驗貨到催證、審證、改證再到租船訂艙、投保、裝運最后出口收匯、出口退稅等一系列的業務活動,將業務員的工作量大大減少。
二、國際電子商務對傳統經濟理論的沖擊
1、電子商務對一般經濟學原理的背離
(1)網絡的正外部性。梅特卡夫定律、摩爾定律等都是網絡經濟中被普遍認可的著名定律,它們都反映了網絡經濟所特有的正外部性的特點。
梅特卡夫定律是由羅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他是計算機網絡先驅、3Com公司的創始人。梅特卡夫定律指出,隨著用戶數量的平方數的增加,網絡的價值或者說有用性增加。換句話說,每臺電腦的價值隨著網絡上聯網的計算機數量的增加而增大。使用新技術的人越多,新技術才越能發揮它的價值。使用網絡的用戶越多,網絡產品才更有價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使用它們,并最終使整個網絡的價值得以提高。例如,如日中天的電子商務網站eBay正是利用了電話用戶數量較多的優勢,采用電話方式進行營銷,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當一項技術已建立必要的用戶規模,它的價值將會呈爆炸性增長。一項技術多快才能達到必要的用戶規模,這取決于用戶進入網絡的代價,代價越低,用戶規模擴大的越快。理論上,一旦新技術已經形成了必要的用戶規模,且由于這項技術相比運行初期價值提高了,所以技術開發者可以向用戶索要更高的價格。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提出的,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之快。摩爾定律認為:在價格不變的條件下,可容納在集成電路上的元器件數目,約每隔18到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隨之提升一倍。換句話說,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到24個月便會翻一番以上。大致上,摩爾定律與產業合流現象相結合形成遍地信息化,梅特卡夫定律再把這些廣泛播撒信息的企業以網絡外部性的乘數效應進行連結,最終創造出一個規模可與全球實體相媲美的、具有驚人成長潛力的、充滿了無數商機的世界性的電子商務市場。
網絡經濟自身具有正外部性,與古典經濟學中的負外部性或者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正好截然相反。在價格決定上,網絡經濟也完全不等同于傳統經濟。在傳統經濟中,商品的需求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而減少。但在網絡經濟中,商品或服務的需求卻隨著價格的增加而猛增,這種價格猛增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這些產品或服務,從而會產生多重效應,即網絡的外部性。
(2)貨幣經濟學向信息經濟學轉化。在古典經濟學中,需求下降,價格也隨之下降。網絡經濟則將這種供求平衡的規律顛倒過來:供應增加,價格下降,導致需求增長。與凱恩斯以來的經濟學完全不同的是,網絡經濟不再立足于“貨幣”這個工業時代的核心元素對經濟的影響,而是更多地關注“信息”這個信息時代的關鍵性因素對經濟的影響。經濟學從以“貨幣”為中心轉向以“信息”為中心,這也是經濟學從工業文明轉向信息文明的轉折點。這種理論上的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生產可能性曲線向背離原點的方向擴張。在網絡經濟下,生產可能性曲線的主體由一國拓展為多國,各色各樣的網絡經濟實體跨越國界均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效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增強了網絡經濟實體投資的信心,這種信心又被網絡成倍的放大。“因特網乘數”中有兩個因子,其中一個是“同步傳遞效應”,表示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及時溝通;另一個是“同目標反饋效應”,表示各種各樣的投資機會信息能夠點對點的呈輻射狀的傳達,從而可以造就全球范圍內目標相同的投資決策。然而,傳統信息傳達的非及時性和分布的分散性,導致投資者往往偏好各不相同,反應快慢不一,乘數效應很容易被抵消。
二是從邊際收益遞減到邊際收益遞增。古典經濟學描述的是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而網絡經濟卻表現為收益遞增。舉例來說,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微軟生產的產品,但只給微軟增加了可忽略不計的微小成本,卻創造出源源不斷的巨大利潤。
其實,網絡經濟僅僅是延遲了遞減利潤開始產生影響的時間。正如詹姆士?阿利所言:“收益遞增并不等同于收益遞減,這兩種規律將相互共存,并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企業可以憑借電腦軟件生產和銷售的虛擬化特點降低把軟件產品打入市場的成本,這時,技術的獨創性就要比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技能等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資源更顯得重要。由于起始成本較小,則遞增利潤的財務收益也隨之較小,最終遞增利潤不可避免的被耗盡,遞減利潤便在這時候姍姍而來,遞減利潤的到來比其他行業晚了一些時間。
三是背離費雪方程。費雪方程(PQ=MV)大概揭示了農業實體經濟與工業貨幣經濟之間的均衡關系,但它卻并不適用于網絡信息經濟和工業貨幣之間的均衡關系(MV=BH)。由于費雪方程受到了外生的信息變量的挑戰,導致經濟學中的一系列現實問題無法用傳統模型的理論加以解釋,從而容易造成決策者錯誤決策的后果。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費雪方程的背離只是一種觀點萌芽,與最終歸納進入完整的經濟學體系尚有相當大的差距。凱恩斯以來的經濟學潰敗,理論上是因其不能完整的適應貨幣經濟學轉向信息經濟學的趨向,無法對信息對貨幣的支配作用(亞洲金融危機、風險投資等)做出合理的解釋;實際上是因其無法對“高增長、高就業、低通脹”這一社會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這一主流經濟學的背離,使得近年來保羅?羅默的新增長理論、約瑟夫?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以及新制度經濟學備受學術界的關注,它們被認為是現今解釋網絡經濟的最好模型。
2、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深化
(1)比較優勢向信息和知識轉移。首先,比較優勢理論的假設前提是邊際收益遞減和國際經濟處于靜態(生產可能性曲線的邊界不發生改變)。前面已經提到,在電子商務經濟中,這兩個假設前提都已經發生了改變。其次,古典貿易比較優勢理論則認為各國之間在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等方面存在差異是比較優勢存在的基礎。相比之下,在電子商務經濟中,各國對信息的生產、傳播、使用和反饋上的差異即信息的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中顯得越發的重要。一方面,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信息產業的規模以及信息處理的速度都是一國在國際貿易中實力的體現,信息與知識技術已經成為各國以及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可以部分地替代當前投入于貿易中的資本,減少貿易中正在結算的在途資金,這也使比較優勢的因素發生改變。最后,H-O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各國要素價格的差異是由各國要素的豐裕程度造成的,一國利用價格較低的要素生產產品并進行對外貿易就可以獲得比較收益。在互聯網經濟時代,面向全球的信息市場與技術市場使信息技術迅速技術化,并在世界范圍內很快擴散至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易于得到這些技術。另外,通用型技術的迅速傳播使生產技術所需要的勞動力大大減少,產品生產成本中勞動力成本所占的比重下降。這樣一來,發達國家又可以重新獲得發展中國家由于勞動力價格低廉而占據的比較優勢。
(2)規模經濟的作用范圍發生變化。規模經濟理論的誕生主要是為了解釋產業內貿易。電子商務經濟中的規模經濟效應實際上是物流、現金流與網絡信息流協調作用的結果。電子商務使貿易各國在知識、技術和信息上的差異越來越小,進一步加強了產業內貿易的趨勢,借助互聯網,企業可以生產出更加差異化的產品。因此,電子商務中的規模經濟效應要遠遠大于傳統貿易的規模效應。電子商務經濟中規模經濟作用范圍擴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經濟中的規模經濟僅存在于行業中的實體企業,而在電子商務經濟中,虛擬企業也能產生規模效應。互聯網將很多企業結合成一個整體,共享信息基礎設施和知識技術,在生產經營中進行合作,由此形成很大的規模,創造出規模經濟效益。第二,傳統經濟中的規模經濟只能被稱為供給方的規模經濟,而在電子商務經濟中,供給方規模經濟與需求方規模經濟并存。供給方的規模經濟是指,供給方生產規模擴大帶來生產成本下降,從而增加供給方的收益;需求方規模經濟是指,隨著某種產品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者對該產品的評價越來越高,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引起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和生產產品的企業的收益增長。第三,供給方規模經濟與需求方規模經濟相互結合可以產生雙重效應:需求方的數量增加不但可以降低供給方的生產成本,而且可以使更多的消費者被該產品吸引而購買該產品,從而進一步增加需求方的數量。
3、理論沖擊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網絡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沖擊對現實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它可以幫助外貿企業在比較優勢已經轉移至信息、技術和知識的背景下獲得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具體競爭優勢的獲得可以有以下兩個突破口。
(1)打造差異產品或服務。電子商務技術打通了外貿企業對外聯系的渠道,使外貿企業可以隨時隨地與客戶和供應商進行密切聯系,擴大了產品推銷的范圍,拓寬了原料的來源,提高了處理外貿單據的效率。在電子商務的背景下,外貿企業應該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不斷向國際市場提供差異產品或服務,形成不易被競爭對手代替的獨特產品或服務。
(2)調整定價策略。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以往政府設置的各種行政或地理的空間隔離不復存在,外貿企業可以直接與國際市場進行密切聯絡,甚至可以越過海關和稅收部門開展國際貿易實務。對此,外貿企業應該保持對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敏感性,利用電子商務平臺與外部市場建立密切的聯系,使企業發展戰略與外部市場需求趨近一致。
另外,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市場、企業的競爭趨向于完全競爭,消費者購買心理趨向于理智型,電子商務平臺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機會,使他們更傾向于使用互聯網對產品進行全面的比較,而不僅僅關注賣家的定價。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非價格因素將更為重要,它將成為企業獲得外貿競爭優勢不可忽視的部分。因此,企業需牢牢把握非價格因素。
【參考文獻】
[1] 史達:電子商務經濟學與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4.
篇8
【關鍵詞】 范圍經濟 基本內涵 金融業
一、 范圍經濟的基本內涵
(一)范圍經濟的概念內涵
范圍經濟,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Panzer和Willing(1975)定義,指出了范圍經濟是企業聯合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產品的生產成本低于這些產品單獨生產的成本總和,也就是通過比較企業專攻生產一種產品到多種產品生產所產生的費用的節約,其強調了生產環節的范圍經濟。我國不乏有學者對范圍經濟進行進一步研究和詮釋,丁曉正(2005)認為范圍經濟是由于投入要素、生產設備的聯合運用,或聯合市場計劃,或共同管理,企業在生產多種產品比單一生產更具有成本優勢。強調了范圍經濟可能來自生產、銷售、管理或資金使用等各個過程,更一步深化了范圍經濟的概念。盡管范圍經濟有著不同的定義,但是大體上還是相似的。都是通過廠商或者企業的多種生產經營與單一產品或產業的平均成本的比較,或者是給予相同的生產要素,生產單一產品的產量與生產多種產品的產量的比較。
二、范圍經濟的產生機理
范圍經濟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內在原因和外部因素或者其共同作用形成的,它是理論上存在于各行各業的一種經濟現象。研究它的產生要素有助于對今后發展產業范圍經濟產生競爭優勢,行業的發展和突破,都有著一定的意義和作用。
(一)內在原因
(1)企業內部共用資源和閑置生產力的利用
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以上兩點包含了范圍經濟的主要來源,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或者在同一生產鏈的不同環節中或多或少會利用到公用資源,比如商場的共用資源如燈光設備,安全應急設備,清潔環保等,這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產生溢出效應,使得成本降低,企業的收益提高;另一方面,企業對于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也可以產生范圍經濟,如銀行對其閑置資金,用作貸款投資,基金投資,債券投資等各種投資,會加大對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提高銀行收益,形成范圍經濟。
(2)協同關聯性
協同關聯性,也就是說企業在生產和銷售等過程中由于協同和關聯作用而產生的范圍經濟,它是企業由于自身內部的特點而形成。企業在其生產鏈中由于上下游關聯性,如紡紗廠上流水線工作,上游的產品是下游的原材料,節約了時間空間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產出。
(二)外部因素
(1)訣竅的共同和反復使用
Teece(1980)認為范圍經濟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訣竅的共同和重復使用”,這里的訣竅包括技術上的訣竅和管理上的訣竅。技術上的訣竅也就是由于生產技術的改革創新,將其利用于多于一種產品的生產上,而達到生產費用的節約。管理上的訣竅也就是指企業家才能,包括管理能力、管理經驗、經營技能等。這些經驗、能力和技能不僅體現在企業家身上,而且還蘊藏于企業的組織、管理系統和企業文化之中。
(2)品牌與廣告效應
一些學者認為品牌和廣告也能形成范圍經濟的經濟效應,筆者認為品牌與廣告確實可以帶了范圍經濟。一方面,不僅是因為消費者會以之前對這一品牌的原有產品做出客觀評價后,會對未嘗試的新產品產生一種良好的期望。另一方便,品牌的廣告效應要高于普通的產品廣告投資,品牌的廣告效應可以帶動和開拓其生產的一系列產品的銷路鏈條,擴大銷售份額,擴大銷售市場。
三、范圍經濟在國內行業的實踐應用
范圍經濟是理論上實際存在的概念,中國在研究各行各業成本問題時也逐漸用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問題。特別是隨著范圍經濟理論的展開,人們越來越重視這一問題。我國關于范圍經濟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銀行業、高等教育、保險業等,這些年范圍經濟也逐漸滲入到飯店業、交通運輸業、網絡產業等各個領域。
我國對于銀行業范圍經濟的研究是比較成熟的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論體系,這些結論被大部分學者接受的。我國就銀行業范圍經濟的研究的數據基本集中在1994~2001年,因為這一時間段是我國商業銀行的興起,數據比較清晰準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時,一要注意分清對象。對于規模較小,資源有限的銀行,可以重點發展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區的業務,成為該方面的佼佼者,沒有必要搞混業經營,甚至搞全能銀行;對于規模較大、資源充足、管理水平較高的銀行,應該在單一業務專業化水平較高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混業經營,擴大范圍經濟。二要結合不同國家不同政策的影響,范圍經濟會出現區域型特征。相比于國外的銀行,我國由于對于銀行業比較嚴格的管制,使得銀行業很難實現大規模或者大程度上的范圍經濟。并且,對于實行不同體制的銀行,范圍經濟也呈現了不同的規律。例如,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的程度要低于股份制商業銀行。三要緊隨技術改革的發展,范圍經濟在一定的程度上與技術改革有關。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很多原來需要人工服務的項目,現在只要在網上交易即可,極大地降低的成本,產生范圍經濟。所以,有些領域隨著時間的發展,范圍經濟呈現遞增的趨勢,或者可能在極短的時間里,范圍經濟也會有極大地變化。
【參考文獻】
[1] 錢德勒.企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工業資本主義的原動力[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2] 杜莉,王鋒.中國商業銀行范圍經濟狀態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 2002,(10).
[3] 周天勇.重新定義范圍經濟[J].財經問題研究,2005,(1):3-5.
篇9
自從新古典經濟學框架成為當代經濟學的主流學派以來,作為微觀經濟理論延伸的貿易理論一直在新古典傳統下演進和發展。盡管新貿易理論(NewTradeTheory)代表了一股長期以來對標準的新古典貿易理論不滿的暗流,但總的來說,它也只是在新古典傳統內部修修補補,難以剔除新古典框架的一些致命缺陷。
80年代以來,以澳大利亞華人經濟學家楊小凱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用非線性規劃(即所謂的超邊際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數學規劃方法將被新古典經濟學遺棄的古典經濟學中關于分工和專業化的高深經濟思想形式化,發展出新興古典經濟學,使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轉向技術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關系及其演進過程的研究。新興古典經濟學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經濟學更新,而在思想淵源上則比新古典經濟學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來解釋國際貿易的論述被楊小凱等人以個人專業化水平的決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進為基礎發展成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又稱內生貿易理論。本文旨在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進行比較,并作出一些簡單的評價。
二、與傳統貿易理論的比較及其發展
可以說,楊小凱是第一個脫離新古典經濟學框架,用分工和專業化來解釋貿易現象及其本質的經濟學家。他的理論能夠解釋一些傳統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同時澄清了傳統貿易理論帶給我們的一些錯誤觀念。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的不同點就在于其所依托的經濟學框架存在很大的不同,具體來說體現在如下幾點:
1.理論的思想淵源不同
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1)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能使社會福利最大化;(2)勞動分工能使生產率提高并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
應該說,新古典經濟學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經濟學的第一個思想,卻與第二個思想相沖突。新古典經濟學在將市場競爭的作用形式化時,最初采用了無規模報酬的生產函數這種最簡單的數學工具,它使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變成了與市場競爭不相容的東西。因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論,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基于專業化能夠提高生產率的原理,而這一原理與遞增規模報酬有關。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采用無規模報酬的假設,從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業的組織結構、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地位及其相應的市場結構都對貿易的模式、成因、結構、得益等沒有影響。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只表明一種投入產出的純技術關系,不允許遞增報酬的存在,并且忽視了社會經濟組織的演進與生產率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是專業化、勞動分工和交換的關系。在斯密和馬克思看來,勞動分工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馬克思更將其歸結為生產關系的研究。楊格(AllynYoung,1928)的經典論文指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富有啟發、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則就是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注:YoungA.(1928),IncreasingReturna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來德布魯把新古典經濟學變成公理化體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理論逐漸地為人們所拋棄。70年代以來,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貿易理論逐步產生和發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但始終難逃“舊瓶裝新酒”之嫌。楊小凱用現代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并加以形式化,創立了以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為基礎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堪稱是貿易理論領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設、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來看,新古典經濟學存在三個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費者——生產者的兩分法。消費者不生產,必須從廠商處購買所有消費品,因此國內貿易必然存在,消費者不能選擇自給自足,也不能選擇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廠商的存在是給定的,所以導致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這種兩分法使得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經濟組織如何從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無法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等現象。第二,新古典經濟學用規模經濟概念替代專業化經濟概念,而規模經濟概念只能表明投入產出間的純技術關系,卻不能反映專業化水平、經濟組織結構的演進對生產率的影響。第三,新古典經濟學采用馬歇爾開創的邊際分析方法。邊際分析主要用于處理內點解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決策往往是角點解問題。(注:角點解意味著某些決策變量的最優值是零。一般講,買汽車的人不會自己生產汽車,即其購買量為正數,而其生產量為零;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產品的生產量為正數,而其購買量則為零。相反,內點解則意味著決策變量的最優值不是零。)
新興古典經濟學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該體系中每個決策者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這意味著每個決策者可以選擇專業化方向和水平。廠商的出現也不是外生給定的,而是從模型中內生而來。其次,用專業化經濟來替代規模經濟那種純技術概念,并且引入交易費用的概念,從而產生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即專業化一方面提高生產率,使決策者擁有更高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多樣化消費的偏好,專業化必然意味著要從其他專業的決策者手中購買更多的商品,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費用。最后,新興古典經濟學采用超邊際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analysis),即對每一角點進行邊際分析,然后在角點之間用總效益費用分析,這是處理最優決策的角點解所必須的。
3.對貿易基礎的認識不同
當代貿易理論公認的一個事實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對斯密的絕對優勢的一個發展。當然,如果靜態地看,情況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允許比較優勢在模型中內生,并且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絕對優勢概念比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更為寬泛和重要。許多經濟學家曾指出,個人之間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率的先天性差異遠不如個人之間由于分工和專業化而產生的生產率差異來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說:“人們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并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么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注: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上卷,第15頁。)。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那么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并且楊格定理告訴我們,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機制,因此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而外生比較優勢不能內生地演進,對于分工、生產率進步和加速知識積累沒有什么影響,因而一國的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就只能歸功于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外生技術進步。這是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的根本原因。
根據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如果事前相同的個人選擇不同的專業化水平生產不同的產品,只要專業化報酬遞增,就可能存在比較優勢。這就是說,按照斯密的定義,比較優勢可能存在于所有個人事前相同的場合。而根據李嘉圖的定義,在這種場合比較利益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這種比較優勢的存在與否,取決于人們對于專業化程度的決策。我們將這種由于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后生產率差別稱做內生比較優勢,而將以外生給定的個人之間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外生比較優勢。
新貿易理論也對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1989)把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比較優勢稱為后天獲得的比較優勢,而把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先天自然的比較優勢。
4.對貿易利益的主張不同
按照新古典貿易理論,如果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則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必定會產生,而且實行自由貿易能夠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的貿易模型預言,國際貿易總是優于自給自足,因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經濟聯合體的規模總比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要大得多。因此,沒有政府干預時不可能出現自給自足。那么,國際貿易的存在一定會帶來貿易利益嗎?它一定優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狀態下的福利水平嗎?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通過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夠解釋國際貿易之所以從國內貿易中產生是因為一國的交易效率的改進。交易效率與交易費用負相關,各種交易費用(內生或外生)越高則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極低,則自給自足是均衡,因而無需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進,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改進,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其相適應,此時局限于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總之,國際貿易給一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先決條件是該國的交易效率應當足夠高,以便適應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規模的市場與之相適應,由此國際貿易才成為必要。
三、評價與借鑒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對貿易理論的研究作了突出的貢獻,其影響是巨大的。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貿易理論中一些已有定論的命題,同時也提供給我們許多新的視角和觀點。我們認為,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可能正代表未來貿易理論發展的主流方向。以下簡要地對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作幾點評價。
1.重新闡釋了絕對優勢、比較優勢等貿易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將貿易理論整合到統一框架下。
如果以事前和事后的生產率差別來區分不同的比較優勢,那么不同貿易模型中的比較優勢就可以劃分為內生比較優勢和外生比較優勢。其中,李嘉圖模型的比較優勢稱為外生的技術比較優勢,H—O模型的比較優勢稱為外生的資源比較優勢,新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稱為內生的規模經濟比較優勢,而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稱為內生的專業化經濟比較優勢。
從勞動分工的角度來看,國際貿易賴以產生的分工基礎有兩種:一種是基于技術和資源不同的外生比較利益的勞動分工,一種是基于規模經濟和專業化經濟的內生比較利益的勞動分工。也就是說,從貿易產生的原因看,傳統貿易理論的核心是比較利益,而新貿易理論和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核心則是遞增規模報酬。當然,實際經濟是兩者的混合體,既有比較利益,又有遞增規模報酬。如果能夠將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進行有機的整合,則存在著將現有貿易理論納入到統一框架之下的可能性。很顯然,傳統貿易理論不可能包含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因為按照新古典理論,普遍的遞增規模報酬會使一般均衡不存在或不是帕累托最優。相反,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卻能夠包含傳統貿易理論。楊小凱(1997)將外生比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遞增規模報酬的新興古典貿易模型,從而將傳統貿易理論的基本思想納入到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現有的貿易理論整合到統一框架下。
2.糾正了新貿易理論的錯誤結論,為其完善和發展指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新貿易理論假定存在規模經濟與多樣化消費的兩難沖突,也就是說,規模經濟的充分利用要求與更大規模的市場相適應。如果一國的人口或經濟規模很大,則能夠更充分地利用規模經濟的好處,因此人口的增加會帶來生產率的上升。這與日本、香港的經驗是一致的,但是卻與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國的經驗相悖,因為對于后者而言,人口增長率高對經濟增長并無積極作用。按照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是交易效率,人口增長率對于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中性的。在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國,由于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各種紛繁復雜的行業進入壁壘、國內市場諸侯割據、法律法規不健全等等因素,導致交易效率低下,均衡的分工水平很低,因此出現高人口增長率與低生產率并存的現象。而在香港等地,由于高效率的政府、健全的法制等因素保證了高交易效率,所以高人口增長率與高經濟增長率并存。
其次,新貿易理論的最大弱點在于根本不存在一個為經濟學界廣泛認可的不完全競爭模型,所以必須按照不同的市場結構、不同的產品差異性來構造相應的貿易模型,導致新貿易理論的各種模型紛繁復雜,難于統一,無法形成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替代。
然而,正如我們下面將要指出的,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以專業化為基礎的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性市場是相容的。因此,如果新貿易理論能夠正確地解釋其遞增規模報酬的微觀基礎,不再基于規模經濟而是基于分工和專業化來建立相應的新貿易理論模型,那么就完全可以避開對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處理問題,從而為其蓬勃發展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思路。
3.采用每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的框架,能夠說明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從而將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原理統一起來。
按照現有的貿易理論,如果沒有政府干預,則當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或內生的規模經濟比較優勢時,國際貿易一定會產生。但是,它卻無法解釋同樣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為什么古時候只有國內貿易就足夠了,而現在卻需要國際貿易,而且國際貿易量越來越大。這是由于現有的貿易理論假定純消費者——純生產者的絕對分離,所以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原理不同。國內貿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消費者不貿易便不能生存,所以即使沒有比較利益和規模經濟,國內貿易也會存在;而沒有這兩個條件,國際貿易便不會產生。
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存在著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由于這個沖突,當交易效率低下時,分工的好處被交易費用造成的福利損失所抵消,人們選擇低分工水平即自給自足,不需要國內和國際貿易。當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處大于交易費用所造成的福利損失時,貿易開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場中出現,但國內統一市場是不需要的。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國內統一市場出現。如果交易效率再進一步提高,則國內市場規模限制了分工的發展,所以國際貿易成為必要。可見,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是第一個能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發展而來,并將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的原理統一起來的理論。
4.解決了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市場的相容性問題,存在競爭均衡和帕累托最優的一致性。
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多樣化消費偏好意味著,一種產品的消費者數目必定很大;規模報酬遞增則使得在均衡狀態時,該種產品的生產者數目必定很小。一種產品的消費者從而生產者寡,即消費者與生產者地位上的不對稱,使得廠商有能力根據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操縱價格,而消費者卻無法影響價格。當規模經濟普遍存在時,由此所產生的遞增規模報酬與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即競爭性市場)難以相容。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得貿易理論的發展不必再糾纏于遞增規模報酬是否與競爭性市場相容的問題。首先,生產的專業化需要每個人付出他自己的勞動時間,而這種時間顯然不能在人與人之間轉移和代替,所以對專業化經濟而言,勞動時間的規模總是有限的,因此專業化經濟所產生的遞增規模報酬存在一個界限,即專業化經濟產生的是有限度、有范圍的遞增規模報酬。其次,采用每個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的框架,則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一種職業,這就決定了他買什么和賣什么,即每個人的需求是由其供給決定的,這被楊格稱為倒數需求律。在新興古典貿易模型中,楊格的倒數需求律一直保持著,即消費需求和生產供給總是同時決定的。由于倒數需求律的作用,分工中專業化生產者對其產品價格的操縱能力會相互抵消,因此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以專業化為基礎的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的市場是相容的。這與當代西方的經濟實踐是一致的。在美國,利用規模經濟并不會導致市場失敗,因此不需要政府的干預。私人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總是爭著合并成最優規模的大企業,這不但不會限制競爭、形成壟斷,相反卻加劇了競爭,因此,存在自由進入的自然壟斷并不像新古典經濟學描述的那樣可怕,而真正可怕的卻是由于政府干預造成的限制貿易自由和行業進入自由的行政強制性壟斷。
篇10
外部規模經濟與內部規模經濟
翻開美國硅谷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美國硅谷的成長正是與中小企業集群化的出現以及集群不斷發展壯大相伴相生的。中小企業集群化的出現是由行業內規模經濟(西方經濟學也稱外部規模經濟)所引發的;集群內個體企業的發展壯大則是由企業內規模經濟(西方經濟學也稱內部規模經濟)所引發的。因此,提及硅谷,就無法不提及這兩個獨特而又重要的概念。
所謂內部規模經濟,是指由于生產規模的擴大而產生的平均生產成本的降低。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于生產的專業化以及產品的標準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生產規模的擴大,可以平攤生產的初始成本。而外部規模經濟則是一種空間集聚經濟,即多數不同的工廠、企業在同一空間地域內的集聚與聯系,產生平均生產成本的降低和經濟效益的產生。外部規模經濟出自于兩個方面:第一是類似的工廠或企業在同一空間范圍內的集聚,這種結合形式可以促進工廠或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協作關系的加強以及專業信息與技術的快速傳播,可以形成地方專門熟練勞動力隊伍,也便于共同利用專業化設備、樹立區域特色產品形象,以及進一步發展專業化分工等,這些都有利于平均生產成本的降低。第二是不同類型的工廠或企業在同一空間范圍內(往往是大城市)的集聚。大城市本身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在大城市集聚的工廠或企業,可以共同利用交通以及其它城市基礎設施,也可以獲取大量穩定且多樣化的勞動力供應,起到節約生產成本的作用。
從硅谷到天堂
從以上外部規模經濟和內部規模經濟的概念不難得出以下結論,一個地區或城市如果想發展成為“硅谷”那樣的“企業天堂”,就必須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首先,必須有大批成長型的企業連續地進入該地區。這個條件包含兩層涵義,一是要有大批成長型的企業,二是這些企業必須連續進入該地區。前者指的是“硅谷”的主體,后者則明確說明主體的進入方式。
其次,“硅谷”所在地必須臨近巨大的消費市場,這樣有利于“硅谷”的迅速成長。
最后,“硅谷”所在地最好擁有高質量的科研機構,這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盡快市場化,另一方面,也為“硅谷”的成長提供了技術保證。
所有的條件都印證了一個事實,美國硅谷天生就是一個企業天堂。它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交通便利;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GDP貢獻最大的州,它一個州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如果可以計算的話)相當于世界第六位的一個國家;硅谷有兩所世界著名的大學,斯坦福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里集中了全美國96%的半導體公司,生產電子工業的基本材料硅片等;這里聚集了全美國風險投資的三分之一以上。
杭州獨特的比較優勢
2001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二崗三區”為重點,建設“天堂硅谷”。要使杭州在新的世紀盡快成為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的密集區之一,并把這項工程作為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
自古以來,杭州就被稱作“人間天堂”,但是居住的天堂和旅游的天堂并不先天的等于企業的天堂。事實上,杭州的經濟起步相當遲緩,所有的軟硬件條件發展至今仍然不夠充分。以至于我們甚至只能無奈地斷言,天堂天生不是硅谷。
但正如杭州市市委書記王國平所言,“我國已加入世貿組織,光通信產業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挑戰,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競爭意識、改革意識、開放意識、發展意識,用大思路、大手筆、大動作盡快把我們的企業做大、做強,贏得主動、贏得先機、求得生存、求得發展。”也就是說,一要善于發現有利條件;二是即使真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王書記認為,杭州發展成為“天堂硅谷”有以下一些比較優勢:
首先是經濟優勢。杭州去年的國民經濟總產值達1568億元,增幅超過了12.2%。去年財政收入達188億元,三年翻了一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6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最近聯合國有關組織對中國城市的發展潛力進行了測定,杭州排第七位,這個排名是包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
第二是區位優勢。杭州具有臨近上海,錯位發展的有利條件,去年市區順利進行的區劃的調整,成為華東地區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市。
第三是環境優勢。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和諧,居住環境、創業環境堪稱世界一流。
第四是人才優勢。杭州擁有浙江大學等一批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3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在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正在建設三個高校園區和浙大新校區。
第五是機制優勢。杭州的高技術產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浙江省十大軟件企業,杭州占了九家,這些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他們有非常強烈的發展欲望,有體制、機制上的優勢。
從天堂到硅谷
- 上一篇:工程審計服務合同范本
- 下一篇:西方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