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科學技術范文

時間:2023-08-14 17:39: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希臘科學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希臘科學技術

篇1

【關鍵詞】 骨關節炎, 膝;舒筋活血祛痛膏;骨關節炎評分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進行性退變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1]。

臨床上以膝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作為人體主要的負重關節,膝關節的活動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采用舒筋活血祛痛膏外敷治療KOA患者60例,在緩解患者疼痛等癥狀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門診就診的KOA患者60例,

共96個膝關節。男26例,女34例;年齡40~75歲,平均(61.2±6.3)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5年,中位數2.1年。參照Kellgren-Lawrence(K-L)分級標準,選擇Ⅰ級和Ⅱ級的患者為觀察對象,其中Ⅰ級患者48例共69膝,Ⅱ級患者12例共27膝。

1.2 診斷標準 按照中華醫學會2007年制訂的《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中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2]:①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②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③關節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 < 2 000個?mL-1;④年齡≥40歲;⑤晨僵時間≤30 min;⑥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綜合臨床、實驗室及X線檢查,凡符合①+②條或①+③+⑤+⑥條或①+④+⑤+⑥條者,可診斷為KOA。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依從性強,愿意配合本研究者。

1.4 排除標準 ①年齡≥75歲;②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③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④有嚴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及膝關節手術史;⑤合并有肝腎、心腦血管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

2 方 法

2.1 治療方法 運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經驗方舒筋活血祛痛膏(每盒8貼,由洛陽正骨醫院藥廠制備,豫藥制字Z04030023)外敷于患處或相應穴位,24 h后去除,隔日1次,7次為1個療程。共觀察1個療程。

2.2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對患者膝關節進行骨關節炎評分(KOSS)量表[3]各項評分。

2.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KOSS法評定療效。包括疼痛、日常活動、癥狀、運動、娛樂及膝關節相關的生活質量共5部分。

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 果

60例患者均得到隨訪,其中3例患者出現用藥局部皮膚過敏癥狀而停藥。過敏患者停藥2~3 d

后癥狀均消失,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其余57例患者KOSS量表總評分及各項指標評分治療后比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P < 0.05)。見表1。

4 討 論

KOA是臨床常見的關節類疾病,屬中醫學“骨痹”范疇。《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者閉也,雍閉經絡,血氣不行,故名為痹。”也就是說,該病的發病機制是在正虛的基礎上復感外邪,引起膝關節氣血不和,筋脈受阻,不通則痛。因此,KOA治療應以祛風散寒,活血祛瘀為原則。

河南省洛陽正骨舒筋活血祛痛膏由當歸、血竭、乳香、沒藥、紅花、三七、大黃、赤芍等22味藥物組成,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方中當歸、血竭、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獨活、羌活祛風寒濕,通利關節;木瓜舒筋活絡,祛濕除痹;冰片等芳香走竄,力透筋骨,引表藥入營衛以疏結滯之氣,用之局部有清涼感,并有止痛作用,減輕不適和疼痛,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增加透皮吸收[4]。諸藥合用,達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通利關節的目的。膏藥貼于患部皮膚,可直接作用于病所,起效快,且不經過消化道及血液循環,減輕了對肝臟和胃腸的刺激[5]。

本次臨床觀察的受試患者均為K-L分級Ⅰ級和Ⅱ級的早期KOA患者,患膝軟骨及軟骨下骨沒有明顯破壞,臨床癥狀以患膝輕中度疼痛和/或輕度功能障礙為主,所以選擇KOOS量表中的項目作為觀察指標和評定療效的標準,此量表完全保留了WOMAC量表的內容,同時又避免了WOMAC量表對于評價年輕患者或急性患者不敏感的問題。觀察表明,KOA患者在使用舒筋活血祛痛膏治療后,KOOS評分明顯降低,說明該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特別是對輕度患者療效明顯,但對中度及重度患者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此外,本次觀察中3例患者用藥后局部皮膚過敏,提示過敏體質患者慎用本藥。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舒筋活血祛痛膏外用可有效緩解早期KOA患者(K-L分級Ⅰ級和Ⅱ級)的臨床癥狀,且避免胃腸道刺激,操作便捷,較為安全,為臨床上治療早期KOA提供了較好的治療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5參考文獻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1507.

[2] 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7版)[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8,36(1):28-30.

[3] Roos EM,Roos HP,Lohmander LS,et al.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 come Score(KOOS):Development of a self-administered outcome measure[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1998,28(2):88-96.

[4] 王峰.中藥外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2004, 23(5): 8-10.

篇2

古希臘醫學起源于公元前12世紀,由于希臘人一直是一個開放的民族,所以隨著向海外移民和發展貿易,古希臘醫學匯集了許多民族和地區的醫藥知識和經驗。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醫學家,他提出生命由四元素--土、氣、水、火組成,這些元素的平衡就是健康。四元素論是古希臘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同古印度一樣,古希臘人也受宗教的影響,歷經了一段神醫學的時期,僧侶們利用被尊為醫神的阿斯克雷庇亞在寺院中進行醫療活動。阿斯克雷庇亞神像的形象是手持一根長杖,上面盤繞著一條蛇,這是由于當時把蛇當作智慧的象征。由于古希臘醫學在世界醫學發展中產生的深遠影響,迄今,西醫的標記仍然是蛇杖。古希臘醫學發展的頂峰,是以著名的醫學家希波克拉底的出現為標志的。從希波克拉底開始,人們拋棄了宗教迷信思想,逐漸地用唯物主義的眼光來觀察世界,將醫學奠定在臨床觀察的基礎上。希波克拉底是當代西醫學公認的鼻祖,他對醫學的偉大貢獻,使得西方醫學終于擺脫了種種束縛,開始走入了正軌。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

現代意義的醫學是從擺脫了遠古的宗教與魔術的陰影之后才真正起步的,這一歷史性的轉變,歸功于一位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出生于大約公元前460 年的科斯島。傳說他是阿斯克雷庇亞醫族的后代。年輕時他曾漫游整個希臘,并隨父學醫,也曾拜師于哲學家德謨克里特學過哲學。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古希臘最興盛的年代,古希臘發達的科學技術和哲學思想為他的成熟創造了條件。他和他的門徒們建立了當時最有名氣的醫學派別,叫科斯學派。他們的著作被匯集成《希波克拉底全集》,該書是西方古代醫學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在《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希氏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在四元素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疾病發生的四體液學說,即人體內有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四體液,它們冷、熱、干、濕程度各不相同,并隨季節變化,其組成適當即可保持健康。這一理論對現代人來說已經很陌生了,人們讀起來已覺得有些可笑,可誰又能想到,這一理論被后人稍作修改竟沿用到了18 世紀,在醫學界統治了2000 多年。它在醫學發展史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希氏行醫很注意醫學道德。《希波克拉底誓言》集中反映了他所倡導的道德準則。迄今,這一誓言仍被西方許多醫學院校結業儀式上所采用,成為西方醫生職業道德的一個典范。

希氏最重要的成績是使醫學與宗教迷信思想相脫離,并使醫學從僧侶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科學技術。希波克拉底為醫學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篇3

關鍵詞:古希臘;民眾;農業;經濟管理

希臘文明的中后期,人口增多,而農業科學技術又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土地的潛力不大,因而普通民眾不可能對農業有絲毫懈怠,反而更加辛勤地勞作,重視農業。對同時期的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對于農業的看法不可能像一些精英思想家那樣被記載下來,但我們仍可從當時的一些文獻資料、具體政策和非文獻資料中得到不少有關普通民眾重農思想的佐證。

古希臘大多數民眾之所以重視農業,除與農業本身的特征、古希臘的自然條件等因素有關以外,還與農業土地稀少和歷史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

首先,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農業之貴貴在資源少,只有公民才擁有土地所有權,而廣大的奴隸、外來民則沒有這個特權,這與古希臘城邦人多地少的自然社會經濟狀況是相吻合的。

希臘本土貧瘠多山,只有小塊平原和由泥灰、片麻巖、火山熔巖構成的山地(通過修梯田和造臺地)才可以耕種,堅硬的石灰巖山地則無法耕種。“谷物的種植面積大概從來沒有超過鄉村土地面積的五分之一”,而就是這極其有限的可耕地,“其中的大部分有時是難稱肥沃的”,地里遍布石塊、砂礫。就雅典而言,平原地區的有限耕地在史前時代就被土著居民所占有,可耕的山地也為先期而至的移民所分割。到梭倫改革前夕,雅典已出現土地負載飽和的跡象,這意味著以后來到雅典的人口只能在土地之外尋找謀生出路,這樣到古典時代擁有土地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公民的特權,更是血統純正的標志。到了馬其頓時期,盡管希臘公民的范圍有所放寬,但擁有土地、從事農業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廣大的專門從事工商業的民眾則無此殊榮,因而無論是占有土地的民眾,還是廣大的非占有土地的民眾,在他們心目中,土地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所以相比較土地豐富的中國而言,古希臘民眾更有可能和必要重視農業。

當然中國等一些東方國家也是非常重視農業的,而重視農業的最主要的應該是政府而不是普通民眾。因為政府首要考慮的是如何保持社會的穩定,所以中國等一些土地豐富的東方國家的政府往往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作為普通民眾,首要考慮的是如何維持生存和獲取更多的財富,因而在他們心中,一方面非常重視農業,另一方面,由于東方國家擁有的肥田沃野較多,再加上絕大多數民眾都有土地耕種(動蕩時期例外),在“物以稀為貴”的社會學法則支配下,相比較古希臘民眾而言,東方國家的民眾的重農意識遠不如前者強烈而深刻。而在古希臘,盡管大多數城邦實行的是重商政策,但在統治階層和普通民眾的心目中,農業所產生的影響更為刻骨而銘心。

其次,古希臘民眾從遠古時期起,在主觀意識上,就比較重視農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古希臘民眾在遠古時期,設立了十二主神,其中有二位神與農業有關:谷物女神狄墨特爾(Demeter)、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占到總神數量的六分之一。由此可知,農業在普通民眾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神圣。

第二,“在早期希臘人的觀念中,農業即已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希臘最早的文學作品即《荷馬史詩》中,農業已經被看成是文明的標志”,而荷馬只是古代以彈唱英雄史詩謀生的盲歌手的代名詞;《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乃是依據民間流傳的歌唱英雄業績的許多短歌編寫而成的,它們的真正作者是普通民眾,是一個民族。荷馬的功績只“在于廣征博采,巧制精編,會前人之長,避眾家之短,以大詩人的情懷,大藝術家的功力,全力著作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不朽的詩篇。”繼荷馬之后的赫西俄得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其作品《工作與時日》,更是一部勸諭古人重視農業的范本,也是普通民眾重視農業的典型反映。眾所周知,《荷馬史詩》和《工作與時日》是古典時期和馬其頓時期古希臘民間廣泛傳誦的兩部作品,其對古希臘民眾的影響不亞于《圣經》對基督徒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古典時期和馬其頓時期的古希臘普通民眾擁有重農思想產生的良好的歷史氛圍,而這種歷史氛圍對古典、馬其頓時期民眾重農思想的形成產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篇4

    1古希臘建筑與藝術的結合及其思考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與藝術的結合,在西方古希臘時期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同樣在建筑上,也在相當程度上開創了歐洲建筑的先河。或許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古希臘的建筑技術與今天相比并不復雜,但古希臘在藝術上達到的高度,今天似乎也無法企及。在古希臘早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塊,整體結構是柱梁體系,石柱多用鼓狀石塊壘疊砌成,墻體也用長形體規則的石塊砌成,由于加工精細,所以石塊與石塊之間連接緊密,幾乎無任何縫隙,所以這些建筑石塊與石塊之間盡管沒有任何粘結材料,但是極為堅固結實,可以抵擋數千年歷史的風雨。當然這樣的建筑主要是神廟和宮殿以及諸如斗獸場等大型的公共性建筑。但是對于一些民用居住建筑,由于占地面積、財力等等原因,現存于世的幾乎沒有,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民用建筑較大的可能不是采用石塊,而是采用更容易獲得和加工的材質,諸如木材、燒過或未燒過的泥磚或者特殊的粘土為建材造成,因此這些建筑無法留存于世。這樣,這些石塊砌成的建筑主要是一些公共建筑,主要包括涉及宗教、政權、喪葬和大型活動等等場所,可以設想,由于這些建筑體量極為巨大,而受當時的技術條件和有限的人力所限,類似于雅典衛宮殿和后來羅馬的斗獸場等這樣的建筑,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建成,這樣,建筑就不再僅僅出于一種實用的目的,而是服從于宗教、權力或者是為了某種精神和信仰,而體現出一種人文的力量和藝術的美就成為一種主要的取向。“城市藝術建筑與雕塑的生命之根,應當深植于城市歷史文化與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城市的藝術建筑與雕塑是否具有經得起歷史淘洗的長久生命力,與藝術建筑或雕塑的生命之根同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有無血肉聯系是分不開的。”[1]例如在古希臘主要建筑形式柱式中就體現了這一點。古希臘的柱式主要包括多立克柱式、艾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以及后來的羅馬式等四種。這些柱式無一例外的都體現了人體的美和數的和諧。例如多立克柱式整體造型粗壯高大雄偉,外部有均勻的溝槽,因以健康、高大的男性的身材比例設計,故被稱為男性柱。而艾奧尼克柱式設計多纖細輕巧,上細下粗,完全符合女性美的身材比例,因此被稱為女性柱。再如科林斯柱式其相較艾奧尼克柱式更加纖細,裝飾性更強,因此更富有藝術的美感和更為夸張的藝術表現力。

    事實上,不僅柱式本身,古希臘的大多數建筑也完全符合了人體的美和數的和諧,并且這種美融合體現在整個建筑之中,并和建筑本身所要表達的宗教或者公用功能結合在一起,如男性柱式多立克柱式被運用在帕提農神廟和阿波羅神廟,其博大雄渾的建筑樣式與周圍大海、蒼松和山峰完全融為一體;而女性柱式艾奧尼克柱式則被用在了勝利女神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展現其優雅高貴的一面。而科林斯柱式則被認為更能展現少女體態的窈窕與婀娜,則被用在了宙斯神廟的建筑中。這樣一種建筑樣式所展現的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則充分展示了人的美好與高大,并且以其巨大的建筑體量展現出來,充分展示了人的力量、和諧與信念,所以古希臘的建筑給后世啟示是非常大的。

    2中世紀的建筑與藝術的分析與思考

    中世紀的建筑風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各希臘羅馬建筑藝術的繼承,但更多體現了自己的發展與創新。中世紀建筑與藝術主要體現在中世紀教堂的建造中,現在看來在中世紀的建筑風格中,主要是有羅馬式和哥特式兩種,其中羅馬式風格的教堂主要體現了其堅固、雄渾和牢不可破的形象,意在樹立教廷的威嚴和高大,使人面對它時可以油然而生敬意,這種建筑多規模宏大,教堂多采用能夠投進光線的高樓的設計,從室內看,光線昏暗,唯一一縷光線從頂部射入,盡顯神秘威嚴的神秘感、肅穆和壓迫感,并且這種建筑樣式又往往輔之以大量的雕塑和繪畫,使人充分感受到,建筑主要是為了藝術表現,建筑和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二者完全密不可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建筑藝術尤其是在繪畫和雕塑中,將大量夸張、寓意、象征、變形的隨心所欲的非寫實的藝術表現形式大膽的展現出來,盡顯了藝術的魅力。

    當然中世紀的建筑風格的代表是哥特式建筑。這是一種中世紀發展高峰與晚期的主要建筑樣式。哥特式建筑外表最為顯著的特征是高聳消瘦,給人以神秘、哀婉和崇高的強烈感受,這種建筑與羅馬式建筑的威嚴和壓迫之感已有所不同,從而成為中世紀主要的建筑形式,如今天仍久負盛名的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俄羅斯圣母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等,最主要的是這些建筑在中世紀起不僅成為一種主要的建筑形式,這也給后來的建筑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而且也給當時人們的宗教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們在這些建筑的耳熏目染之下,不僅影響了社會生活本身,還深入到了人們的思想意識領域。因為,這些建筑不僅僅是宗教場所,而且在一些重大節日,它又成為人們重大活動場所,成為人們聚集之地。并且由于眾多歷史名人死后往往埋葬于此,因此,直到今天,它不僅是著名的歷史文化遺跡,還由于作為宗教場所和歷史名人的墓地而成為人們精神中的圣地。哥特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尖頂式的外在樣式,這會給人一種正面、積極向上之感,作為一種視覺暗示,并由此產生強烈的心理效果,使人感覺到人與上帝的聯系以及一種走向天國的強烈的沖力。另外一方面,哥特式建筑內部注重并采用極其繁復的雕刻裝飾,從而在整體上給人一種美麗壯觀、高聳挺拔之感。除此之外,在外在裝飾上和實用功能上,哥特式建筑大量采用了從阿拉伯流傳而來的彩色玻璃工藝,在哥特式整體建筑中,往往采用大面積玻璃排窗,并在玻璃上大量繪制眾多的圣經故事和其他壯觀的內容,這不僅是一種很好的宗教宣傳,而且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藝術展現和宗教氣氛的渲染,因此,就這種繪畫玻璃而言,起到了較好的實用和裝飾功能,與此同時由于玻璃的透光作用,使得這些玻璃繪畫往往由光投射而生艷,更增加一種傳神和神秘之感。另一方面,哥特式建筑室內也注意色彩的明亮與大量的花窗玻璃而共同構成了哥特式建筑輝煌燦爛,徹底改變了羅馬式建筑光線昏暗而給人帶來的壓抑和沉悶,在整個“黑暗”的中世紀猶如一縷陽光投射進人類的靈魂世界,從而產生一種新的溫暖的力量。在哥特式建筑的繪畫風格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其所追求的是一種類似寫實的風格,追求一種真實的力量,使人感到這不再是一種虛幻的形象,而是對現實的人的真實的描繪,這種風格在中世紀晚期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和突出,這種對任性而不是對神性的張揚,在某種程度上昭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3近現代的建筑與藝術及其現實思考

    近現代文藝復興后,影響西方社會較大的建筑風格就是巴洛克風格,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建筑風格是和當時的社會思潮聯系在一起的。中世紀千年黑夜結束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近現代自然科學的興起,使得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思想領域,主要表現在神性被人性所代替,自我啟示取代了天啟,古希臘理性的精神開始復蘇,人們認識到天國和幸福不在彼岸而在此岸,因此,追求享樂和現實的幸福取代了過去的苦行禁欲。與此同時,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所推動工業社會的巨大發展,是人們認識到了物質社會的巨大變化和物質的不斷豐富,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思想,甚至也滲透到了哲學和宗教領域,這也影響了社會的建筑風格。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建筑領域的巴洛克風格便應時而生。從總體上看,巴洛克風格體現了當時科技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格的高妙結合。這一時期,盡管宗教仍保持著建制上的統治,但在建筑樣式和社會生活中,教會事實上已經開始了世俗化的過程。因此,巴洛克建筑風格外形特點體現了追求自由靈活,體現出一種動態和活潑,大量輔之以富麗堂皇的裝飾、雕刻,而在外形上與哥特式建筑相比不再追求尖聳,追求一種寬厚圓潤的橢圓型風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此時為符合社會的審美觀感和理想,建筑也顯示出一種華麗和奢侈,這與近現代物質與財富的日益豐富有關,教會也開始追逐一種奢華,所以在教堂的建設中,大量采用名貴的材料、富麗的外表和色彩艷麗的裝飾。在思想追求上,巴洛克建筑風格更加追求一種豐富的想象力,不斷突破原有的設計樣式而采用更多新奇的方式、方法,從而將建筑帶入了較為嶄新的領域,這種開拓精神既體現了教會炫富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也是和當時西方社會在科技、經濟和航海的開拓精神一脈相承的,不僅如此,巴洛克風格不僅表現了宗教的世俗化的過程,而且巴洛克建筑風格在其發展過程中也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政治和宗教的影響,甚至在19世紀、20世紀,西方很多建筑仍然收到了巴洛克建筑的深刻影響。

    而在二十世紀以來,由于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的發展,科技已經成為一種巨大的社會建制,科技的力量和影響已經成為最為巨大的社會力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宗教的力量開始進一步衰落,而逐步成為一種逐漸個人化的表達形式,在科技與人文的關系中,人文開始衰落,而科技逐漸一枝獨大,在這種情況下,實用主義建筑風格開始產生并逐漸席卷全球。在相當程度上,實用主義建筑風格更加符合科學技術的標準,更加實用、簡潔,當然更加符合科學技術的標準,也更加注重經濟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人文與藝術被壓縮到一個價位狹小的空間,甚至在相當程度上沒有實戰的余地,今天的建筑更多的是一種長方體、正方體的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墻,幾乎在各個方面大多數建筑都高度相似,不僅在建造過程中,就是在使用中也注重效率。

    實用主義建筑風格具有高度的可重復性,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城市所建設的現代建筑中,都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己原有不同的風格,而變得極為相似,沒有個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建筑不僅是屬于科學技術的,事實上更應該屬于藝術,“建筑本身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是工程技術與藝術學科的綜合,其實用性與審美性并存,物質功能與精神意義并重。”[2]因為建筑作為人主要活動的場所,人更應該在這里詩意的棲居。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春秋時期古希臘文化藝術

古希臘時期與我國的春秋時期,是中西方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創造了璀璨的文明,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中國春秋時期出現過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非子等“諸子百家”,古希臘則有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德謨克利特、索福克利斯、畢達哥拉斯、阿里斯多芬等杰出哲學家、藝術家。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古希臘文明的繁榮為歐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春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我國春秋時期,隨著奴隸制日益衰落而逐步瓦解,新興地主階級不斷壯大,舊的生產關系和禮儀道德逐漸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生產關系和新的禮儀道德。各種學說、各種思想“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對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儒、道兩大家是春秋時期美學思想體系的代表,不論儒家或道家,都主張精神與肉體兼養,美與善合璧[1]。儒家以心性道德為重,但從不忽視外在形式之美。“美善相樂”、“文質彬彬”,儒家“以禮為本,以和為貴”。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論語•雍也》)。莊子強調人的所作所為,應當“依乎天理……因其自然”,“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莊子還認為:人為的禮法只能破壞自然的天性,束縛人的個性發展。在《天地》篇中曾說:“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老子的“自然全美觀”,將樸素美和自然美聯系在一起,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必須合乎“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有無相生”的樸素辯證法。韓非子強調實用功能與“文質相一”,韓非子用《買櫝還珠》的故事來說明形式和內容的關系,指出了楚人的錯誤在于“懷其文而忘其質,以文害用也”。墨子主張“先質而后文”,所謂“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長安,然后求樂”。戰國時期哲學家鄒衍在陰陽五行基礎上建立了的“五德終始”說 ,他認為,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文化歷史長卷足以證實諸多學說已經融入到藝術創作中去,成了藝術創造的思想源泉。

2古希臘時期哲學家、思想家們的思想及外來文化對藝術的影響

古希臘時期出現眾多哲學家、思想家、神學家,他們的理論對藝術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畢達哥拉斯認為:數或數量關系是萬物的本源或原則,事物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它們各自不同的數量關系。萬物都因模仿數而存在,數的原則統治著宇宙間的一切,并且萬物之中都存在著某種可以被人憑借理智加以認識和把握的數量關系。畢達哥拉斯學派相信,任何有規律的運動都會產生和諧的聲音,提出:在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形。畢氏美學理論和藝術理論是一種數學、心理學和道德學的結合體,它從數的比例關系來研究事物和藝術的本質,對希臘美學及整個西方美學產生了重要影響。柏拉圖在他的著作里第一次將美和藝術納入了嚴謹的哲學體系,所謂恰當、效能以及美始終是善的理論,為設計審美提供了早期的理論依托。我國早期西方美學理論家朱光潛編撰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中轉引過柏拉圖的觀點:“我說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數人所了解的關于動物或繪畫的美的,而是直線和圓以及用尺、規和矩形成的平面形和立體形――這些形狀的美不像別的事物是相對的而是按照它們的本質就永遠是絕對美的;它們所持有的和瘙癢所產生的那種是毫不相同的。有些顏色也具有這種美和這種……有些聲音柔和而清楚,產生一種完整的純粹的音調,它們的美就不是相對的,不是從對其他事物的關系來的,而是絕對的,是從它們的本質來的。它們所產生的也是它們所特有的。”[2]蘇格拉底在目的論和道德學的基礎上思考美學和藝術問題,提出了“真善美”統一的觀點,在西方美學史上第一次嚴肅提出了“美是什么”。“美”不再只有“美好”的意思,而且進入了普遍本質的層面,成了一切具體的美的事物的共同性質和根源。亞里士多德認為:“個體自身和是其所是完全統一”。所謂“是其所是”就是指某物之所以為某物的內在根據。因此,美不能脫離具體事物而存在;美在于事物形式的有機整一性;美是事物的,可以感知的感性性質。古希臘的藝術是借鑒和融合的發展體。古希臘在建筑上有著輝煌的成就,相對來說,其建筑風格雖然簡約,其構成部分已經成為西方室內設計發展史上層出不窮的重要元素。古希臘在商業發達,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不斷吸收和借鑒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建構開發獨特的民族性格。在古希臘藝術品中往往具有強烈的“東方韻味”,較典型的作品如“獅身人面獸”、“獸頭鳥身”等,這些代表性的主題與當時的埃及裝飾藝術主題有著密切的聯系。

3以裝飾紋樣比較春秋時期和古希臘時期藝術創作

我國春秋時期的裝飾紋樣較多地使用上下左右連續的四方連續紋樣,統一而不單調,繁復而不凌亂。線條多采用富有節奏動感的曲線、弧線等風格形式。向輕盈、清新、靈動的圓形結構轉化,最具代表的“云氣紋”、“蟠紋”還有繩索紋、貝紋等,古希臘時期的裝飾紋樣出現最多的回紋,平穩安靜,相比之下顯得規矩、不顯張揚。在裝飾紋樣的植物花卉題材方面,春秋時期的植物花卉紋樣是一種意象性的造型,表現的也是植物花卉的特征,但并非是現實存在某種植物花卉,古希臘時期的植物花卉裝飾紋樣主要是蓮花、掌狀葉、橄欖枝,古希臘獨特的裝飾元素是對外來元素的吸收借鑒和自身特點的結合。在裝飾紋樣的人物題材方面,春秋時期的人物造型更具有符號化、平面化的特征。人物神態的表現則是通過身體的變化來表達,畫面構圖具有強烈的平面性和秩序感,如《水陸攻戰紋鑒》、《車馬獵紋鑒》等,古希臘時期的人物造型注重“真實性”,人體比例勻稱,結構準確,線條流暢,富有韻律。構圖方面,重視人物之間以及人物與背景之間的真實關系[3]。代表作有“入浴的少女”、“醉酒的青年”等。

4形成春秋時期、古希臘時期藝術各自風格的原因

地域氣候的差異,導致人們的生活方式,民族的心理性格,思想意識和實踐都有所不同,最終形成文化的差異。孟德斯鳩指出,一個民族有一個一般的民族精神,這個民族精神在社會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類受多種事物的支配,就是:氣候、宗教、法律、施政的準則、先例、風俗、習慣。結果就在這里形成了一種一般的精神。”可以看出,所謂的一般精神就是這些具體的物質的和意識形態的總和。這個一般的民族精神又因每個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在每一個國家里,這些因素中如果有一種起了強烈的作用,則其他因素的作用便將在同一程度上被削弱。”[4]有專家研究認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建立在獨有的文化性格基礎上的。文化性格的形成與環境、地理、水文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華民族的心理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上,表現呈現出“柔美”、“婉約”等風格,而同時期的歐洲,由于地處中高緯度地區,人們主要以捕獵為生,并由此影響著民族的心理性格,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表現出“陽剛”、“直線”、“靜止”的風格。文克爾曼將古希臘藝術總結為四種風格特征:遠古風格屬于直線的、僵直的;崇高風格是崇高的和多棱角的;典雅風格是優雅的和波浪形的;模仿性的風格是模仿的[5]。他說:“希臘人在藝術中所取得的優越性的原因和基礎,應部分地歸結為氣候影響,部分地歸結為國家的體制和管理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而希臘人對藝術家的尊重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傳播和使用藝術品,也同樣是重要的原因。”[5]

思維藝術與思維方式的差異,形成各自不同的藝術表現風格。中國的思維方式更加偏重于感性的思維,以道德作為衡量的標準,思維方式單一。西方的思維方式更注重于理性的邏輯思維,以科學為依據,注重個體,思維的模式是開放的、多元化的。審美理念和藝術思想的不同,導致藝術形態的不同。春秋時期出現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具有廣泛影響,在審美上直接表現為實用和功利性,注重個體情感表達;受儒道思想的影響,藝術創造富含想象力,并趨向于藝術的本質,即將外在的“形”和內在的“神”進行有機結合。古希臘文化追求現實的“存在”,以藝術模仿為創作思想,用科學的方法追尋美的真諦,如畢達哥拉斯把美歸結為數量的關系,認為長短、方圓、曲直等都可以數來量化。

通過春秋時期與古希臘時期藝術設計的比較,我們認識到不能只從某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僅從中國文化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藝術創作就容易進入片面的誤區,同時,對西方藝術的掌握應該兼容并蓄,不能簡單、片面地“拿來”,不能純粹地模仿,只有多視角、多視點,才能從整體上把握自身的中國特色的藝術創造。

參考文獻:

[1]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 吳瓊.西方美術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儲樂. “道、理、氣”與“現實、存在、實體”――中國春秋與古希臘時期藝術設計的差異性[J].美術界,2009,(1):63.

篇6

關鍵詞:西方教育;教育目的;教學方法

一、古希臘羅馬時期

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階段,古希臘羅馬文化奠定了拉丁文化的基礎。城邦內部則采用最早期的共和制,古希臘時期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奴隸主子弟訓練成英勇的軍人以及政治家和商人。雅典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蘇格拉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治國人才,而治國人才需要德行和智力相統一,為了能有效到達這一教育目的,他提出了“蘇格拉底法”,主要分為由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四種步驟,是近代啟發式教學的萌芽。

在雅典教育制度發展的同時,羅馬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西塞羅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雄辯家,教育方法主要是實際觀摩學習、演說以及寫作練習等。羅馬帝國時期的昆體良的代表作《雄辯術原理》就是被公認為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統的教學論著作,在教學方法上其提倡三步教學步驟,即模仿-講解-練習,強調教師要經常利用提問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

二、歐洲中世紀時期

公元5世紀到15世紀的中世紀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時期,也是西方文化教育上的黑暗時代,因為古希臘羅馬的各種文化教育機構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也隨之被掃蕩。世俗封建主控制的宮廷學校主要是為了培養封建統治階級所需的官吏,主要采用的是當時教會學校盛行的問答法。而歐洲中世紀大學大多是由教會學校發展而來,“大學雖然不是教會,但大學卻繼承了和保留了教會的特點”[1],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教會的權威和神學思想的絕對統治地位,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和辯論法兩種。

奧勒留?奧古斯汀作為中世紀教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說:“主,你是我的君王,我的天主,請容許我將幼時所獲得的有用知識為你服務,說話、書寫、閱讀、計算都為你服務。”[2]而經院哲學的代表人物托馬斯?阿奎那主張通過理性辯論來闡明神學的教義,用哲學來解釋神學的方法,先“理解,然后信仰”,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經院哲學,雖然表現出形式主義以及繁瑣荒謬的特點,但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為理性的發展和運用打通了道路。

三、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初期到17世紀中期歐洲思想界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文化運動。“人文主義”是這場運動高舉的旗幟,人文主義提倡人得積極能動性,貶低眾神。在教育上體現為反對僧侶主義教育,要求學校教育要注重體育、德育以及美育的發展,教育目的是要促進人的解放,培養身心和人格和諧發展的人。提倡新的教學方法以破除經院學風,即運用直觀教具的教學方法、手工操作法和觀察法等,反對學生們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提倡學生們主動學習。

四、十七至十九世紀

進入十七世紀以后,歐洲進入了資本主義生產時代,各種教育思潮也進入活躍期,主要有自然主義教育思潮和實質論教育思潮等。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夸美紐斯所著《大教學論》是獨立形態的教育學的開端,在他看來教育目的有兩種,一種是宗教觀點,教育是使人為來世生活做準備;另一種觀點為世俗觀點,即通過教育使人認識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現世的幸福,為永生做好準備。

實質論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他認為教育目的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 “選擇的目的”,即與學生將來職業有關的目的;二是“道德的目的”,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德行的堅強品格”[3]。在教學方面,赫爾巴特提出教學需要明了、聯想、系統、方法這四階段,主張聯系新舊知識,還要通過練習作業鞏固知識等。

五、二十世紀以來

西方經濟和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需要。主要表現為歐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潮。新教育思潮起源于1899年雷迪創辦了宗旨在于促進兒童身體和靈魂的健全發展阿博茨霍爾姆鄉村寄宿學校。代表人物有蒙臺梭利、德可樂利、凱興斯坦納等。他們反對體罰,重視兒童興趣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傾向于培養個人解決實際問題和獲得實際經驗。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就教育本身而言,是無所謂目的不目的,它自己就是目的,無需再有外在目的的[4],他認為要把“生長”作為培養學生的教育目的;同時也強調教育的社會性目的,認為教育是民主的工具。在教學方法上杜威倡導 “從做中學”,教學應該從兒童的顯示經驗出發,兒童應該從自身的活動中進行學習。

六、總結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目的顯然不同,而教育目的變化又影響著教育方法的選擇,教育目的是選擇教育方法的主要依據。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選擇都具有時代性,受當時所處時代的影響,任何一種教育目的的確定,教育方法的選擇都與某一時代和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相適應,也只有緊跟社會現實,教育才能得到長遠發展,而且教育也越來越關心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教學方法也越來越靈活,充滿了人性。

【參考文獻】

[1]布魯貝克,J著;王承緒譯.高等教育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9.

[2]奧勒留?奧古斯汀著;周士良譯.懺悔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8-19.

篇7

【關鍵詞】數學;文化價值

中圖分類號:0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5-209-01

只知入乎其內,那是見木不見林,常常會迷失方向。所以還要輔助以出乎其外,站出來高瞻遠矚。不站出來,就不知道數學的根在何處,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最終目的與最終方向是什么;不站出來,就看不到數學與別的學科的密切聯系與相互影響;不站出來,就看不到數學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就像長江的波浪一樣,一浪高過一浪,滾滾向前。科學巨人們站在時代的潮頭,以他們的勇氣、智慧和勤奮把人類的文明從一個推向另一個。整個人類文明可以分為三個鮮明的層次:

1.以鋤頭為代表的農耕文明;

2.以大機器流水線作業為代表的工業文明;

3.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文明。

數學在這三個文明中都是深層次的動力。其作用一次比一次明顯。

數學在人類文明中一直是一種主要的文化力量。它不僅在科學推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在科學研究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在工程設計中必不可少。而且,數學決定了大部分哲學思想的內容和研究方法,摧毀和構造了諸多宗教教義,為政治學和經濟學提供了依據,塑造了眾多流派的繪畫、音樂、建筑和文學風格,創立了邏輯學。數學為我們回答人與宇宙的根本關系的問題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作為理性的化身,數學已經滲透到以前由權威、習慣、風俗所統治的領域,并取而代之,成為其思想和行動的指南。

一、數學——根源于實踐

數學的外在表現,或多或少人的智力活動相聯系。因此在數學和實踐的關系上,歷來有人主張數學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創造”,否定數學來源于實踐其實,數學的一切發展都不同程度地歸結為實際的需要。從我國殷代的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到那時我們的祖先已經會使用十進制計數方法他們為適應農業的需要,將“十干”和“十二支”配成六十甲子,用以記年、月、日,幾千年的歷史說明這種日歷的計算方法是有效的。同樣,由于商業和債務的計算,古代的巴比倫人己經有了乘法表、倒數表,并積累了許多屬于初等代數范疇的資料。在埃及,由于尼羅河泛濫后重新測量土地的需要,積累了大量計算面積的幾何知識。后來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為適應農業耕種與航海需要而產生的天文測量,逐漸形成了初等數學,包括當今我們在中學里學習到的大部分數學知識。再后來由于蒸汽機等機械的發明而引起的工業革命,需要對運動特別是變速運動作更精細的研究,以及大量力學問題出現,促使微積分在長期的醞釀后應運而生。20世紀以來近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數學進入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在這個時期數學出現了許多新的分支:計算數學,信息論,控制論,分形幾何等等。總之,實踐的需要是數學發展的最根本的推動力。

二、數學——民族性和世界性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屬于這個文化的數學。古希臘的數學和中國傳統數學都有輝煌的成就、優秀的傳統。但是,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數學。

古希臘是奴隸制國家。當時希臘的雅典城邦實行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廣大奴隸不能享受這種民主)。男隸主的全體大會選舉執政官,對一些戰爭、財政大事實行民主表決。這種政治文明包含著某些合理的因素。奴隸主之間講民主,往往需要用理由說服對方,使學術上的辯論風氣濃厚。為了證明自己堅持的是真理,也就需要證明。先設一些人人皆同意的“公理”,規定一些名詞的意義,然后把要陳述的命題,稱為公理的邏輯推論。歐氏的《幾何原本》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百家爭鳴的學術風氣,但是沒有實行古希臘統治者之間的民主政治,而是實行君王統治制度。春秋戰國時期,也是知識分子自由表達見解的黃金年代。當時的思想家和數學家,主要目標是幫助君王統治臣民、管理國家。因此,中國的古代數學,多半以“管理數學”的形式出現,目的是為了丈量田畝、興修水利、分配勞力、計算稅收、運輸糧食等國家管理的實用目標。理性探討在這里退居其次。因此,從文化意義上看,中國數學可以說是“管理數學”和“木匠數學”,存在的形式則是官方的文書。

古希臘的文化時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獲得對大自然的理解為最高目標。因此,“對頂角相等”這樣的命題,在《幾何原本》里列入命題15,借助公理3(等量減等量,其差相等)給予證明。在中國的數學文化里,不可能給這樣的直觀命題留下位置。

同樣,中國數學強調實用的管理數學,卻在算法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負數的運用、解方程的開根法,以及楊輝(賈憲)三角、祖沖之的圓周率計算、天元術那樣的精致計算課題,也只能在中國誕生,而為古希臘文明所輕視。

篇8

關鍵詞: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環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異。

翻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發現當今世界的主流文化來源于三種不同的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在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所表現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國人認為印度與中國同屬東方,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西方則認為印度文化屬西方文化的部分,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中國文化。著名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就說過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話:“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議進一步親自看一看中國哲學的偉大經典和中國技術發展的歷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為印度文明雖然也是有趣的,卻更多的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國文明則具有完全不同的、難以比擬的美,而且這種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勵人們對它產生最深的愛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可以用兩種顏色來代表,用黃色來代表大陸文明的中國文化,以藍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間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具體體現在地理環境、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社會習俗中。筆者著重討論中西文化的差異對于旅游文化的影響。

那么為什么兩種不同顏色的文明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這可以從地理環境方面作為切入點來看,“對一個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環境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并強加給他們某些限制,而這種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響了他們的精神和文化”[2](P30)。黃色的大陸文化是以務農立身安命,藍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險經商求富,這是由他們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中國在地理形勢上是“內陸外海”的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亞荒原,東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邊是阿爾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處是喜馬拉雅山。滄海茫洋與高山大漠形成包圍華夏的特殊地理環境,再加上黃河傳流而形成豐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豐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當時氣候與現在也有差異,較現在溫暖而濕潤,形成了悠久的農業文明。黃土、黃河及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國文化又被稱為黃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發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所以古希臘的地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來的西方文化。古希臘是一個半島,它的陸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脈組成,這些山脈屬于巴爾干中部主脈的支脈,并將希臘切割成獨立的部分,而巴爾干主脈將希臘大陸分成兩個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巖石凌厲、滿目荒涼、交通不便,而在東部則有世界上最為發達的海岸線,有許多天然港灣依傍著東地中海域的愛琴海。也就是古希臘特有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古希臘文化是以海洋為依托的。由于沒有豐沃的土地,古希臘人民是靠海洋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稱為藍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處于不同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古希臘和中國分別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響著其他方面的種種特征。由于海洋是寬廣的,又是多變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們思想流派眾多,個體意識強烈,主動性多,易激動,不穩定。而中國人則因耕種性而形成思想穩固、人際意識強烈、被動性多、喜靜不喜動等特性。中西的這種差異表現在社會生活和人生態度上,則顯出鮮明的特點。如西方以個人為重,四海為家,而中國以社稷為重,鄉里為重,家庭為重,個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領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國人反之:宗族在前,輩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順序、時間順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體或個體在前,整體在后,中國人則倒過來。

其次,在觀念意識上也有很大的差異。較明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踐觀念。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是儒家哲學,它的特點是重現實和人情,重行動和功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人的實踐性或現實性。但這種實踐性表現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倫理道德和政治觀念上,較少體現在科學精神上。在科學上,中國人玄想較多,試驗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試驗數據來,即便是社會科學也不例外。

二是守紀觀念。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紀律、制度和規章,要求人們服從和遵守。但各國的文化觀念和體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紀觀念的不同。例如,進劇場看戲,西方人最能約束自己,如同進教堂那般虔誠;而到學校課堂上課,他們卻顯得很放松和隨便。反之,中國人進課堂如同進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地聽課作功課;而現今有些中國人到劇場中,就無所顧忌,大聲吆喝。

三是人情觀念。一般說來,歷來以講人倫道德和孝敬忠義為重的中國,人情味要比講物質利益和以法為重的西方更深厚濃郁。中國人對較為親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親戚、朋友、同學、同鄉、同事以及有各種利益關系的人,人情味濃厚關系密切。

西方人則與此不同,或者說是基本相反。我們經常聽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間如何在經濟上斤斤計較。

二、對旅游文化的影響。

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進;智者樂,仁者壽。”這句話正好說出了由大海所淘養出來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來的中國人之間的不同。體現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旅游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礎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異是審美觀上的差異。“從某種程度上說,審美觀分為精神性體驗和物質性體驗兩種”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為精神性體驗文化和物質性體驗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園林、建筑、工藝、烹飪等因素,相對而言,旅游文化較多涉及的是物質體驗文化與精神性體驗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的園林強調的是“雖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渾然一體。同樣在審美中,則講聽曲、小游、閑談一并構成古代園林的組成部分,這是讓人們體驗一種輕歌曼舞與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間仙境生活。西方人則不同,他們往往將精神性和物質性截然分開。一類是人工的公園、庭園、娛樂場,另一類是純自然的森林公園、動物園。

再如建筑、宮殿和一些博物館,突出的要么是純精神審美性的繪畫和雕塑,要么是物質性較強的精美工藝,較少將它們混放在一起。

正因為有這樣不同的審美對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養、不同心態的審美者。由于中國旅游審美對象的復雜性與豐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覽者具有綜合的文化修養,知曉琴棋書畫、了解掌故歷史、懂得詞曲游記,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領悟各種各樣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這樣,他們玩是玩、游是游、學是學、識是識,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滲透,共同在旅游中發揮作用。相反,中國人是將玩與學緊密結合起來的,就連很簡單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園活動也不例外。

三、結束語。

在簡單比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異之后,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對于整個民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雖然黃色文化和藍色文化有著各自不同的審美觀,但它們之中有一些人類審美觀的共性,那就是人們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愛與追求。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要尋找差異,去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奇特風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異,我們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中華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讓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愛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潘吉星。中國古代的社會與科學[A]。李約瑟文集[C]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劉紅星。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篇9

關鍵詞:藝術家;審美規則;藝術家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063-02

一、藝術家的藝術個性與審美規則

(一)藝術的審美與個性與藝術家創作的關系和作用

藝術的美來源于藝術家個人的藝術魅力,美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意義和表現,由不同時代的藝術家來發展、發揚、叛逆等。在不同時代不同藝術家感受到不同生活經歷,或深沉悲痛、或熱情瘋狂、或變態異類。以及后人對前人的或贊美或批評的眾多評價,一代一代的傳播著前代藝術家的創作經驗和審美規則,這也是藝術家的價值。

在藝術家創作作品中究竟是什么在散發著吸引力?吸引我們去體會,去感受作品中的意義。這種吸引力為什么會使我們覺得美,而另外一些東西的感覺就是丑的。在種類繁多的作品中總會有一些東西吸引我們的注意。

我認為在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中有藝術家獨特的藝術創作個性和獨到的審美規則。藝術家創作會和觀眾之間形成共鳴,這就是藝術家作品的吸引力。這種獨特的吸引力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它來源于內心深處的共同的感情,激情、傷感、愛情等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在記憶邊緣中沉睡的記憶的碎片,忽然被喚醒的一瞬間,產生的觀眾與作者之間心與心的共鳴。藝術家在作品中有意無意的留下一些線索,引導觀眾去發現自我。這就是藝術家的吸引力是藝術家創作的個性,也是藝術家審美的規則。

藝術個性是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的獨特性,藝術家獨豎一幟的標志,是藝術家與其他藝術家的區別之處。審美規則是以時代為方向,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特點。藝術家的審美規則是在時代的背景下,結合藝術家個性的發展,而形成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規則。

藝術家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但藝術家的個性與規則永遠散發著魅力。

(二)不同時代藝術家對個性與規則的理解

1.古希臘藝術家的規則和個性

以古典希臘雕塑為例。古希臘的美學被認為是古典美的規則,在古希臘美學思想中,宇宙是一個整體充滿生活秩序。以宇宙為大美,以人體為縮小的宇宙觀,人體美是小秩序小宇宙。古希臘藝術家以人體雕塑來表現心中的英雄形象。比例、和諧、整體統一的規律,成為雕塑審美的規則。古希臘古典美學價值的中心是審美規則的形成,審美的規則是希臘審美生活的表現。古希臘的古典神話的神秘,古代人對神話的執著,對人體美的崇拜。使人體成為最真實、最可靠、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古希臘的作品的作者體會到的不光是審美規則,還有對自己當時生活的真實寄托。藝術家在作品中種下了自己的希望和向往,把自己的意愿傳播后世。

綜上述訴。審美規則,是古典美的審美標準之一,這種規則也成為以后雕塑審美評判中的重要依據。在觀眾的心理留下很深的烙印,即使欣賞者不是藝術家或對藝術沒有什么研究,他們依然可以區分出古典式希臘雕塑。這也是古典美的魅力。

環境的不同、時代的不同、藝術創作的對象的不同,這些都會造成藝術作品的不同,藝術家的成長過程,對生活、文化修養的不同感受都會成為日后創作風格個性的不同,如素材的選擇的不同,對顏色傾向的不同。而這些經歷也許也會出現在觀眾的成長經歷中。

2.文藝復興時期雕塑的特點

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米開朗基羅只從一件古典雕塑軀干上就發現了一個明確的原則“一定要以金字塔形的,蛇形的和擺成一種、兩種或三種姿態的形體為自己的構圖基礎像火焰一樣跳動”。這是米開朗基羅對古典美的研究和發展。他發現古希臘雕塑的美可能來源于藝術的運動,運動可能使作品更有生命力,更有表現力,像火焰一樣跳動。在古希臘哲學中火是所有元素中最活躍的東西,因此火舌的形式是最易于描繪運動的。火焰具有角錐體或尖物的形狀,它好像是以這種鋒芒劈開空氣,以便上升到它所固有的領域,因此這種形式的構圖將會是最美的構圖。(《繪畫記》海多克譯 洛馬佐 第一卷 第一章)

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特征,對輪廓線的提煉整體造型的嚴謹,既有希臘審美的特征,又有自己對雕塑的先發現,還有對當時社會生活的描寫。這也形成了米開朗基羅獨特的藝術個性和自己明確的審美規則。

在文藝復興之后,由于思想的開放神學地位的逐漸衰弱,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導致西方新興的藝術流派層出不窮。尤其集中在世界大戰前后,人們對人生的態度和觀念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人性的反思,個性的覺醒。藝術大師的作品也有不一樣的變化和發展。

3.現代藝術中藝術家的個性發展以及中國藝術的特點

歐洲的藝術發展和中國藝術的發展是不同的,但藝術家的個性發展是相同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是以封建統治為主,封建的傳統文化一直比較穩定,中國藝術家以文人藝術為主,文人藝術的發展也隨著時代的不同或是個人不同的生活經歷的變化,在由于中國歷史的發展以朝代為時代分界,所以導致中國藝術品的時代風格明顯。文人藝術家的生活比較自由,作品的題材與生活聯系緊密,生活向往高尚道德,這也符合中國人的封建傳統文化,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子的“無為而為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以中庸為人生最高境界。這導致中國文人藝術家對人生的探索更深入、更細膩、更有禪意,在藝術的材料上也比較固定。

不同時代、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這些就是藝術存在的價值,已不一樣的觀念來表先自我,這是藝術家存在的價值。藝術家個人的價值就在于個人的審美規則和個性被觀眾所認同。

二、藝術家的生活經驗和專業技術與藝術家的個性與審美規則之間的聯系

為了體現自我,求新、求變是藝術家的創作的愿望,這和觀眾的審美相一致。變化就是藝術創品的生命,就必須時刻以良好的心理在藝術活動中永遠保持清醒的創作意識。

(一)藝術家的觀念的重要性

藝術家明確自己的審美規則和個性,在創作中按照自己的藝術意識,選擇最適合自己理想的創作方法去表達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感受、認識和情感。每一個藝術家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擇選一個屬于自己的角度和情感去表現這種情感,最后呈現于作品中的就一個完全不同的形象和境界。“創作個性就是一個藝術家,區別于其他藝術家的主觀個性方面。各種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明顯特征的組合,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實踐、世界觀和藝術修養基礎上所形成的獨特的生活經驗、思想情感、個人氣質、審美理想以及創作才能的結晶”(王潮聞《美學概論》)。由此可見創作個性就如同每個人的長相都會不同,是屬于每個人所特有的。可以與他人相近,但在細節的感受和處理上絕不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一個藝術家以他個人的創作個性抄襲成自己的創作個性,那只能證明這名藝術家還未形成自己的創作個性、審美規則,或對自己的創作個性和審美規則沒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創作的沖動。藝術不可以模仿、抄襲或代替。如同一個人帶著不同的面具在照鏡子。藝術家的情感和審美理想經過藝術家的選擇在藝術方法和所運用的藝術語言得到具體而真實地實現。這就要求藝術家在把握自己藝術個性和規則的同時,要發現和創作出與之相適合的表現方法和自己的藝術語言。只有二者在創作過程中能夠相互融合藝術家的創作個性和規則才能最終得到完美的體現。沒有創作個性和審美規則的藝術家,其創作意識的實現因為缺乏強烈的自覺性而顯得平淡無味,而失去了個性所應有的鮮明性和獨特性。如果藝術家單純為了炫耀自己的創作意識而無度的夸大,張揚或虛偽、浮夸的創作個性,過分強調自己對事物感受的獨特性以及藝術方法和語言的獨特性,那么這種創作個性只能算作虛張聲勢,所謂的創作也因此變得毫無意義的自我欺騙。

(二)藝術家的靈感與天賦對作品的影響

藝術家的選擇往往對外界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突出的審美感受能力、豐富的情感并且傾向于以何種藝術手段表達其感受、認識想法和情感的理想途徑。這些藝術家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往往高于一般人。他們對藝術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等通常比常人表現的更具有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天賦只是一個人,成為藝術家的潛在可能性,最終能否成為真正以藝術為表達情感手段的專業藝術家,首先要取決于藝術家的這種天賦是否得到開發和施展的機會這就是走向專業藝術家所必須進行的第一步修養,既專業技能的訓練,藝術家的專業技能必須通過特別的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專業技術包括意見具體作品所必須的藝術手段和特殊技巧。天賦在藝術創作中有無意識的作用,天賦與技能在藝術家創作中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對于一切選擇藝術事業的人來說無論他的天賦有多高,過硬的專業技能學習和訓練都是未來創作實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天賦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個。藝術家生活中的靈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單一的靈光閃現不是藝術風格的確立,但可以沿著靈感的方向繼續前行。

(三)藝術與技術的關系

專業技能的訓練只為藝術家進入創作實踐準備必要的本領和能力,而如何利用這種本領和能力則要依據藝術家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情趣,也就藝術家的個性和審美規則。藝術家在生活體驗中按照自己對美的本質的認識和理解,對外界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和觀點,最后形成了自己關于美的看法和態度,以及規則。觀眾的審美觀世界觀與藝術家的審美創作規則之間有焦點也有不一致性,沒有必要一定要把作品做到十全十美。

創新即是運用全新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方法,表達出新的藝術情感、形象和境界。藝術是從生活中來,藝術家在生活中獲得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要樹立創作的意識,藝術家以新的心態去審視引起他藝術興趣的客觀對象,不斷地重新調整自己想去表現的創作欲望,整理創作形式,拋去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使自己在內心感受上永遠與新事物的發展相一致,滿足自己渴望變化的發展。所以才“世界上最年輕的藝術家”――畢加索。畢加索的藝術風格多變也是畢加索的審美規則和個性。畢加索不肯重復別人,更不愿重復自我,風格、觀念、形式的變化也為他的藝術生命帶來常青。

篇10

為什么宋元時期如日中天的中國古代科技沒能持續多久便落伍于世界?這不得不回到李約瑟提出的那個著名論題:為什么在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5世紀期間,中國文明在獲取自然知識并將其應用于人的實際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或者從另一個方面講,為什么近代科學誕生在了歐洲而不是中國?國際國內學者就此難題發表的文章不計其數,也有人認為“李約瑟難題”本身就是偽問題,因為歷史不能假設。不過,我們從李約瑟繪制的“中西科學發展對比圖”(見下頁)上能夠得出一些啟示。

從這張對比圖上可以看出,我國的科學成就以一條相對平緩的直線沿著時間軸在向前推進。反觀西方(主要指歐洲),起點比我國還高,因為古希臘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已經出現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公元前3世紀阿基米德在數學及物理上作出了不朽貢獻,公元前2世紀希帕恰斯等科學家在天文學上也有巨大貢獻。隨著羅馬以武力吞并希臘,西方的科學成就迅速下滑,盡管單就天文學成就而言,在下滑期的托勒密時代達到了古代最高水準。

接下來是通常所言的西方科學跌入低谷的黑暗中世紀,大致從公元500年到1500年。1500年到1600年是西方科學“絕地大反擊”的時期,標志性的事件是1543年哥白尼《天體運行論》與維薩留斯《人體的結構》的出版。這是改變了我們整個近代科學的革命性事件,由此拉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到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這場科學交響樂終于達到了。從圖表上看,那時西方已經把我們拋在了后面。關于西方近代科學革命的突飛猛進,許多科學社會學者給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釋,如14世紀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還有17世紀英格蘭的清教徒革命等,均可以從中找到相應且合理的解釋。但是中西方探求自然奧秘過程中形成的風格迥異的科學方法,應該是造成整個科學發展進程差異的最關鍵因素,下面不妨進行一下對比。

西方注重分析,側重還原論,即力求從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純粹單一的個體或元素。無論是古希臘的留基伯與德謨克利特樸素的原

子論,還是19世紀初期英國的道爾頓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原子論,都是在尋求物質構成的始基。古希臘文化中的“水、火、土、氣”四元素亦是如此,還有段時期西方人曾用硫、汞、鹽等去解釋各種物質,最終發展到科學的元素概念。反觀我國,則是注重直覺,側重整體論,即強調從宏觀上籠統地把握事物。比如古代的“元氣說”,僅是籠統地講宇宙“至大無外,至小無內”,但對宇宙的內部結構從不探求,僅僅而且長久地停留在經驗直覺層面。中國古代這種經驗直覺層面的認識,往往形成的是孤立的個體科學事件。比如早在東漢,鄭玄在《考工記注》中就注意到了弓受力的彈性形變現象,可是到了明末《天工開物》仍然記載了這一現象,沒有從經驗事實上升到普適理論(胡克定律)。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比如從公元前240年到1910年,我國對29次哈雷彗星的回歸均有記載,但是并不知道它們是同一顆彗星。可是英國的哈雷運用牛頓的理論,利用三次該彗星的軌道記錄,就發現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并且成功預言了1758年前后哈雷彗星的再次回歸。科學理論超出經驗事實的威力由此可見一般。從上述分析,我們大致能夠領會到后來我國科技落后的部分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