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發展趨勢范文

時間:2023-08-04 17:35: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生產發展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業生產發展趨勢

篇1

關鍵詞:產生業;山區;特色農業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0-0011-1

1 立足優勢,走規模化、產業化之路,傾力打造山葡萄酒名城

1.1 科學規劃布局,建設規模化種植基地

以柳河鎮、三源浦鎮等10個鄉鎮28個村為基礎,實施“五縱四橫”葡萄基地框架和產業布局建設,著力打造30公里山葡萄產業帶,全力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縣政府每年都根據山葡萄生產的實際情況,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對種植戶的扶持力度。連續三年,縣財政給予山葡萄基地種植補助,每畝補助500~700元;對貸款的農戶給予50%的貼息補助;村機動地優先發包山葡萄種植戶;建立種植風險基金,對災害造成的困難戶進行補助等等。

1.2 產業化發展,打造特色山葡萄酒品牌

以提升質量、打造品牌、擴大規模為山葡萄酒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山葡萄酒加工業,引導企業走民族化、特色化、差異化之路,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強對外宣傳與聯系,擴大葡萄酒企業對外影響。成立了山葡萄產業化辦公室,協調農戶、基地、企業關系,指導生產加工等。在資金、稅收、行業管理等各個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園區內通過QS認證的山葡萄酒企業24家,可生產干酒、甜酒、露酒、爽口起泡酒和無醇葡萄酒等五大系列、百余個品種,年生產能力15萬千升,實現產值2億元。

2 正視現實,走特色化、差異化之路,傾力打造糧品產業

2.1 傾力打造火山巖稻米產業

一是科學規劃稻米產業發展。以“中國火山巖稻米之鄉”為統領,以一統河、三統河流域為主體,以“四區八鄉”為基礎,強力推進“一橫兩縱”稻米產業基地建設,打造火山巖概念米、綠色有機米、營養精品米,逐步實現“基地標準化、稻米特色化、加工精品化、營銷品牌化”的四大目標。二是實施四大戰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戰略。2008年開始,每年投入1000萬元資金,對全縣水田進行升級建設,重點實施了農田水利、地力培肥、耕地修整、低產田改造、田間路面硬化五大配套工程。投資300萬元,對1萬個新建標準化育苗大棚給予補助。加強科技體系建設,提升水稻生產標準化水平戰略。重點建立了三大標準體系。建立了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稻米生產操作技術規程,投資60萬元開展水稻標準化技術規程培訓,培訓骨干1000人,直接培訓農戶5萬人次,發放標準化栽培模式圖6萬份;建立投入品管理體系,在縣鄉村成立監管隊伍,保證投入品科學使用;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在水稻生產全過程,對基地每個農戶、地塊都建立規范化檔案,追溯產品質量。鼓勵企業大力發展標準化生產稻米基地,對建設千畝以上連片的標準化稻米生產基地,每年每畝補助10元。水稻標準化生產面積發展到32萬畝,其中綠色有機認證水稻面積15萬畝。加強龍頭企業建設,提升稻米產業化水平戰略。緊緊圍繞“火山巖稻米產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精品稻米加工業。

2.2 傾力打造特色玉米產業

我縣玉米生產面積比較小,很難實現規模效益,并且有效積溫比較低,常年有效積溫2300℃~2700℃,玉米種植以中熟品種為主,嚴重影響了玉米產量和生產效益的提高。近年來,為破解玉米產業發展的這一瓶頸,我們全面實施玉米產業提升工程,以“三區”15鄉為基礎,構建“金字塔型”玉米生產布局,鞏固穩定高產區,提高推進中產區,改造發展低產區,在提高品質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傾力打造特色玉米產業。在高產區,以種植高產品種為主,集成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在中低產區,大力發展地膜玉米和保鮮玉米生產。玉米地膜覆蓋栽培可增加有效積溫300℃~400℃,大幅度增加玉米產量。通過每畝補貼20元的優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全縣種植地膜玉米10萬畝,平均畝產提高了400斤。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運作機制,大力發展甜玉米、粘玉米等保鮮玉米生產。縣財政每年補助資金300萬元,用于龍頭企業甜粘玉米基地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貼息補助。全縣發展甜粘玉米4萬畝,畝產值達1800元以上,比普通玉米增加600元以上。“向陽紅”甜粘玉米品牌,已成為首都機場定點產品。

3 加大投入,走設施化、科技化之路,傾力打造烤煙生產名縣

我縣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烤煙生產,是全省最大的煙葉生產基地。為進一步加快全縣煙葉產業發展步伐,強力促進煙葉產業邁入設施化、科技化現代產業發展模式,我們投入3000萬元,成立了“柳河現代煙草農業科技園區”,園區達到了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服務、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已成為系科研、生產、收購為一體的高科技、高效益優質煙葉科技示范區。依托園區,我們強力打造現代煙葉生產基地。投入1350萬元,建設煙水配套工程,直接受益煙農2000多戶,實現煙葉生產基地“旱能灌,澇能排”。進行“路改”建設,硬化“煙路”28.6千米。“煙水、煙路”的建設,有效改善了煙區的綜合生產環境。實現煙葉設施化生產,建設現代化的自動控溫調濕的育苗大棚,進行工廠化統一育苗。運用先進電子控溫烘烤設備,集中統一進行烘烤,使煙葉烘烤的中上等比例上升到70%,大大提升了煙葉生產質量和效益。煙葉生產實現了“五統一”(統一育苗、統一栽培、統一回收、統一加工、統一烘烤)。打造煙葉產業科技化支撐,依托園區,我們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現代煙葉科技研發隊伍。解決了一系列煙葉生產、加工中的技術難點和問題,實現了在現代科技中要效益、尋突破,為煙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煙田的區域性測土配方施肥、合理輪作、適時采收、煙葉減焦底害化處理、科學烘烤等技術已得到全面地推廣和應用。

篇2

1 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的發展趨勢分析與指導

隨著科技電子信息技術的的高速騰飛,當前中國農業社會已經進入農用電子化時代,電子信息技術成為了在農業工具機械中最活躍的技術手段。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趨向化發展已經成為了農業機械領域中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特征。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中的動態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1.1 農業機械中電子信息技術的高智能化,高便捷化

農業機械領域中機電一體智能化,多元化發展是在農業機械工業化的基礎上建立進而研究的,在農業機電一體化的的發展趨勢上,智能化是一個重要的方向。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能夠根據周圍環境的靜態情況進行模擬分析,然后對其展開集約化,智能化,高效率化的邏輯分析甄別以及綜合處理信息進行預判。

1.2 網絡化,信息采集多元化,農業數據信息環境模擬分析

電子信息技術覆蓋網絡在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深入現代農業機械中,已經成為電子集成技術和信息分析技術結合的高效率工作產物。電子信息的高速度數字處理技術和機電一體化高效率運行的網絡化,使得農業信息資源得以及時交流和共享,提高了農業機械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避免了人為操作的失誤。

1.3 信息處理高效便捷化,智能輔助理想化

現代的電子信息技術,就其開發應用來說,是以整合和存儲各式各樣的動態為自然信息的基石,用高效化的計算機處理技術進行分享互動和及時分析,使得信息上的各類動態信息可以得到及時的管理。相對傳統的農業機械技術來說,這樣的發展趨勢有著更加便捷化,高效化的好處,充分調動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2 電子信息技術對農業機械發展的輔

電子信息化的農業生產機械是建立在機電一體化技術不斷發展基礎上的新型農業生產工具。 電子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相結合的科技手段在傳統農業工具范圍內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電子信息自動化的農業改良機械可以根據當地土壤肥力具體含量情況進行自動化的對農作物的施肥作業。還可以根據當地病蟲害對農業經濟作物的具體受災狀況來調節農藥在農田間的使用量,根據當地農田的干旱情況及時灌溉,噴灌,進行自動化的用水量調節。電子信息智能化的可以調節拖拉機黎作土壤時的深度狀況,及時改善土壤量化栽種標準,防止耕田土地固結和肥力下降等狀況。農業機械的自動化合成信息技術分析可以通過大量數據得出與莊稼所需化肥、水分、農藥,耕作以及其他植被影響狀況等。就可以減少各種農田耕種成本的投入,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環節中的人力負擔,提高土地收益的同時也提高了農田的經濟效益。電子信息化的農業機械還十分有利于周圍農田環境的保護。電子信息化的農業機械通過對農業環境的數據信息的采集進行綜合性的數據分析,使粗放型的農業耕作方式向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便捷化不斷邁進。自動化的農業數據分析使種農業耕作原料的使用量達到非常準確的程度,經營可以像汽車生產線一樣達到便捷化,精細化。從而實現農田土地的規模化耕種與協作步驟勞動,大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業作物的生產周期達到最大的效益化收入。介紹電子信息化的農業機械技術與管理系統,引入這種當今發達的農業生產概念,可以為我國今后信息化的農業生產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2.1 電子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的串聯化發展

電子信息技術下的農業機械智能化,自動化,是指運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對傳統的農業生產機械進行一定方式的改良與升級。讓新一代的農業電子信息化生產裝備機械適用于農業生產環境改善,農田耕作勞動等環節。自動化的農業機械內涵是在各個農業勞作部門中最大限度地使用農業電子信息化機械代替人為手工工具傳統生產方式進行生產。例如:在農田種植業過程中,使用農業信息自動化的拖拉機、聯合割種機、水源排灌機、機動運輸車輛等進行土地翻耕,聯合種植,播種,操作運輸等方面進行全自動信息化的作業,使全部農業生產環節由傳統的人為機械化到電子信息機械自動化過度。從而實現現代各農業生產部門中電子信息農業機械自動化,智能化化,可以大范圍的,全方位的,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2.2 電子信息技術化下的農業機械的背景應用狀態

2.2.1 電子信息化的農業機械化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為前提。不僅重視增加產量和節省勞動力,也重視整體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效率對農業經濟效益的影響,以自動化,智能化多角度的提高農田的自我耕作效率,解決眾多地區農業生產勞動力生產不足的影響。

2.2.2 根據當今中國的國情、國力確定農業電子信息機械化的發展規模與進程,與工業、能源、科技、資金,具體農業狀況,勞動力改善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配套適應性發展。

2.2.3 我國經濟農業,勞務農業,持續性農業,可規劃農業,勞動力導向性農業等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應該著重以農業生產為先頭兵,加大三農科技與創新投資力度,進行全方位的試驗與改革,把機電一體化與電子信息科技化的農業機械廣泛的推廣下去。

2.2.4 電子信息技術下的農業機械化為實現農業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和社會農業可理性化服務而不斷邁進。其范圍既包括種植業,也包括林、牧、副、漁各種與農業相配套的產業發展。在集成高效化發展的模式下,充分帶動各種鏈式產業的協調發展,充分解決與發展生產力。

2.2.5農業電子信息機械化的作業項目不急于求成,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不斷創新,不斷邁進,是其優質內涵。在集約化,智能化的模范電子信息帶動下,實現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目標。

篇3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 種植業 作用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701-01

隨著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技術的推廣在種植業發展的過程中作用越來越明顯。當前我國種植業體現出更多區域性發展的特征,隨著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使得種植業產品化和組織化的程度在不斷提升。目前種植業的發展面臨著許多難題和新的挑戰,本文對農業技術推廣對種植業發展的作用進行探析,為我國當前種植業的全面發展提出實效性的發展經驗。

1 現階段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

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我國國土資源遼闊,各類地形地貌都較為復雜,各類綜合因素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限制性的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種植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現階段提到的農業推廣技術從大的范圍來說就是以農村社會發展為主要中心范圍,以農民的家庭為主要的中心,根據農民實際的發展需要,對農戶進行生產生活教育。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要將現代農業技術有效地傳遞給農民,使得這些技術在農村地區呈現出動態發展的過程[1]。

目前我國許多地區的農業種植發展水平不平衡,發展的趨勢也不穩定。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就需要提高農業生產技術,使得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社會的發展更加穩定。所以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改變農民過去的農業生產發展意識,使得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切實做好自身工作,以全面的農業發展為根本目的,根據農村地區生產的整體情況制定相關的發展目標,以此來獲取更有效的生產效益,以促進種植業的全面發展[2]。

2 農業推廣技術與現階段種植業之間存在的關系

在^去傳統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帶動農業的全面發展是進行生產的主要目標。隨著當前經濟與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加上農業生產技術的全面升級提升,對于農業發展又有了全新的目標。目前我國政府要加大農村地區的財政投入,在全新技術的教育上以及新技術的推廣上加快工作步伐,這對于新技術的全面普及,帶動農村地區種植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對農民的有效生產也具有指導性的建議。現代化的農村進行全面發展與種植業之間也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農業技術的全面推廣既能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也能夠使得種植業的質量和產量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水稻和小麥種植培育的過程中,大多數種植戶會在種植期間定期進行一些人為的干預,比如統一化的管理等方式來提升種植物的產量。但是現階段通過農業推廣技術能夠使得農業技術更加全面規范化,在節約人力以及材料資源的同時,使得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避免不必要浪費[3]。

3 農業技術推廣對種植業發展的作用表現

當前我國的種植業發展要以現代化農業發展為根本目標,在傳統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種植業的結構優化升級,實現農業產業機構的根本性變革。

3.1 完善農作物的基本構成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作物的種植量始終保持在均衡的發展前提下,所有當前要堅持多方面綜合性的發展理念,以此來增強現階段市場的補給情況,采取更多有效的發展方式來促進種植業發展。比如在南方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的進行水稻種植,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豆以及水稻等作物的種植。此外,在相關地區還要完善各類油料以及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使得我國農業發展呈現出穩定的發展趨勢。

3.2 全面提升農產品品種的整體質量

現階段我國農產品進行有效種植的過程中,對農產品進行科學化的栽培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需要選取更多優質以及銷量高的品種進行種植。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產品市場的需求量以及發展方向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相關部門還需要重點引進各類特色進出口的農作物進行栽培,以此適應市場需求多元化的發展。水果類的種植要做好大水果和小水果均衡發展的步伐,使得水產生產加工的結構更加優化。

3.3 突出展示農作物種植的地域特色

我國農業的生產發展在南北方之間存在著相應的差異,所以在進行農作物的選擇過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的發展農產品,選取適合種植的品種,以此來加快區域農業發展種植的步伐。要切實提升農作物種植的區域特色,可以根據實際地區發展的條件進行選取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特色的農業,并將過去傳統的農業資源結構進行全面調整,同時對種植業進行產業化的發展經營,使得種植業自身的產值不斷提升。

4 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作用

當前農業生產以及種植管理離不開良好的農業技術作為主要的推動力,通過現代化科學管理技術能夠全面實現農村地區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好地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當前農村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重點環節,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農業推廣技術能夠使得農村地區勞動力的認知能力不斷提升,使得農民充分掌握有效的農業技術,能夠充分認清當地農業的發展形勢,結合當地的農業技術總結出更為有效地發展路徑。在農業技術運行推廣的過程中,比如反季節蔬菜水果的種植技術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解決傳統農業生產中農閑的情況,讓農民一年四季都能做好相關的農活。因此,當前農業技術的推廣在農村地區種植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相關部門要加大農業技術的全面推廣,從根本上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

篇4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20世紀農業生產在工業化成就的推動下,取得了顯著進步和成就。同時,農業領域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時間的腳步已悄然進入了21世紀,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在新的世紀里解決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因素和矛盾,從而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保證農業的持久和永續發展,滿足人們的基本食物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矛盾,這就需要研究農業的可持續農業涉及的農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我國可持續農業戰略的實現途徑。

二、我國農業生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不合理的技術方式和不公正的農業經濟秩序的作用下,農業生產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挑戰,其危機的嚴重程度和影響的深遠,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主要表現為:

(一)人口不斷的急劇增長,糧食需求與日俱增。在上個世紀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達52億,比1950年增長30億多。根據聯合國預測,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在有效口之下將達110億;如果得不到有效空制,將有可能達到190億。在我國雖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總的趨勢仍在增長中,據有關人士預計,本世紀我國人口將達到或超過16億。人口的迅猛增長是當代人類,也更是我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如此眾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數量驚人的糧食。據測算,我國在2000年和2020年的糧食供求關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給量。在2000年,我國糧食需求量需要大約是52000~56000萬噸。而生產量大約是47750~52400萬噸,缺口較大。

(二)自然資源退化,生態環境惡化。目前,人類面臨著有史以來空前的環境危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人口大量急劇增加,資源消耗日益擴大,人均耕地、淡水、礦產等資源占有量不斷減少,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日趨尖銳;其次,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質量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體套不斷得到改善,但是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卻日益惡化。如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世界荒漠化等。

對我國來說,資源、環境上的困難將更為突出。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耕地資源進取,后備耕地資源不足。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兩在是街144個國家的排序為:土地面積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積在126位以后,草原面積在76位以后,森林面積在107位以后,淡水資源在55位以后。

(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生產的穩定。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生的國家,主要有:旱災、洪澇、泥石流、臺風、冰雹、火災、森林火災、病蟲害等。

(四)我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但經濟實力相對落后。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農村人口多,人均農村社會總產值低,主要經濟指標顯示農村發展仍然落后于城市經濟的發展,雖然近年來,各地下大力氣加強農業投入,但總體水平不高。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較慢。近年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快于農產品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急劇上升,效益降低。

(五)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村生產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已經從土地上分離出來,處于事業和半失業狀態,農村剩余勞動力地開發利用和轉移問題也將變得更為突出。

總之,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發展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傳統的生產模式依法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我們必須探索新的生產模式。

三、可持續農業的概念和基本目標

聯合國糧農組織關于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的定義是: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基礎的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性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子孫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不斷的滿足。這種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水、土地、動植物資源,是一種環境不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以及社會上能夠接受的發展模式。所以,可持續農業是一種“不造成環境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可行以及社會尚能國接受的”農業。總的來說,它是經濟、社會、技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農業。

中國農業可持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協調農業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的關系。第二,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第三,發展農村經濟,保證農業與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工農產別、城鄉差別。

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是:保持農業生產穩定增長,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該表農村貧窮落后的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不斷增站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四、我國關于農業可持續農業的農業立法和發展戰略

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和響應,在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全面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領域。

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調整的內容和涉及的法律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我國政府早在1992年把發展生態農業列為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之一。《中國21世紀議程》也明確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現代生態生可持續農業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和過程,將隨著科學技術和農訓工業化過程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當代科學技術已全面進入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領域,滲透到農業這個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產業中,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二、要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加強糧食安全體系建設。1.增加投資,加強商品糧基地建設,穩定商品貨源,形成安全的糧食生產體系。同時還要推進蔬菜、水果基地的建設,保證事物的質量,發展無污染的綠色食品。2.嚴格執行耕地保護政策,確保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和實施。3.依靠科技,建立確保糧食安全的技術保障體系4.建立健全保障糧食安全的各級流通、儲備、加工、運銷體系、特別要建立能夠對糧食市場進行有效調控、防災、合營對突發事件的糧食儲備體系,完善國家糧食儲備制度,鼓勵農民足有儲量,爭取實現糧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第三、要緊開建立健全農業投入機制 逐步完善有關農業投資的法規政策,搞好政府、社會與農村在農業投資方向上的分工。保證政府在農業發展的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和具有方向引導項措施中投資的作用;通過鼓勵和引導,增強社會多渠道項農業投入的積極性。制定和執行國家投資規劃、計劃于指南,協調中央和地方的投資行為,建立各級政府在保證農業投資比例上的責任制,提高各級政府,特別實縣(市)級政府在協調多渠道增加支農資金方面的調控能力。加強全國和各級行政區域農業投入合理化的研究,建立農業投入信息網絡;建立各級政府和行政區域投資的科學論證制度,注意發揮生態經濟專家和環境專家在投資決策紅的咨詢作用,提高投資可科學性。

第四、實施防災減災轉向工程 加強各項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防災能力。加強農業氣象、蟲情、污染、動物疫情、防火、等災害的監測預報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預報能力水平。建立“與預防為主”的防災減災的指導原則,加強平時預防措施建設。建立在清數據網絡,對重點區域錯區重點防范措施。繼續加強抗旱、防洪澇、防臺風等防災抗災指揮、救助體系建設,跳高指揮和應變能力,力爭把災

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續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 我國的人口問題是最大和最基本的國情。我如此眾多的人口已經給糧食供給造成了嚴重的壓力,再加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我們還要毫不放松的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從而實現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六、加強鄉鎮企業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與管理1.嚴格整形國家環境政策、制度和標準,加大鄉鎮企業環境保護工作力度;2.嚴格管理有嚴重污染的產品生產,加大發展無污染、少污染的產品和產業;3.加強鄉鎮企業環境治理技術研究,分行業建立治理示范工程,并對鄉鎮企業治理污染和保護生態給予資金支持;4.引導鄉鎮企業相對集中發展,節約土地資源,減少污染范圍,加強對社會環境的管理,加快小城鎮建設。

五、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立法和農產品貿易的法律繁榮和引發的法律問題

(一)、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立法

聯合國經濟與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通過“東京宣言”,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得到國際社會公認。1995年建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將中國納入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浪潮。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中國和世界的同步,逐漸顯露出加強的發展趨勢,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戰略之一。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和響應,在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全面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領域。隨著農業貿易的繁榮,可持續發展涉及的貿易法律問題越來越多。

(二)、農產品貿易與農產品貿易法

農產品的市場貿易,是指農產品的一切買賣活動。只要是買賣農產品,無論是生產者出賣給消費者,或者是商品經營者出賣給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出賣給商品經營者,或是商品經營者彼此之間的買賣都屬于農產品貿易的范圍。

農產品貿易法就是調整農產品買賣活動中各個環節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這些法律存在于《合同法》、《票據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當中。

國際農產品貿易法主要包括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銷售以及與之有關的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保險和國際接所方向的法律。我國涉及這方面的法律有《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合同法》、《海商法》和其他有關農產品對外貿易的法律、法規等。其法律原還包括國際公約和國際管列。例如我國加入的國際公約《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等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法律淵源。此外,國際農產品貿易慣例也是國際農產品貿易法的重要法律淵源之一。如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比較通用的還有關于國際支付界所方面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和《托收統一規則》等國際貿易慣例。

在國際農業貿易立法層面上應當堅持基本的貿易原則和司法主權,促進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和對外貿易方面的實踐,貿易實踐是農業發展的延伸和發展,在農業貿易領域,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維護國家主權原則,國家主權,就是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對內和對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權力。根據這一原則,所有對外貿易活動都必須符合我國法律,并不得損害我國社會公共利益。任何外國經濟組織和個人在于我國進行經濟活動時,都必須尊重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不得干涉我國的內政。二是平等互利原則。三是遵守國際法和參照國際慣例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涉及的主要法律問題

第一、農業的投入和保護引發的貿易自由問題,世界農業的復雜的發展趨勢,農業法在保護農業經濟的過程中,農業的立法對于保護和發展內國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的私有體制下的農場主模式,要求美國農業立法最大限度的保護美國的私有農業。 2002年,5月13日,美國總統簽署美國的新的農業法-the Farm Se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 美國農業法的主要內容就是維持對農業的大力補貼,加大農業產品和價格的補貼,美國的農業法的特點就是保護和投資,對于農業的保護和支持又明顯的回歸趨勢。

第二、基于考慮外國的農業保護和補貼對于我國的農業影響,建立合理的農業保護機制,保護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保護和農民保護權益問題。保護和發展及涉外貿易和國民待遇問題。

第三、建立和完善內國農業產品法律體系,和世界農業發展的沖突問題及農業產品的保障機制形成的貿易壁壘問題。

六、結語

20世紀農業生產在工業化成就的推動下,取得了顯著進步和成。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在新的世紀里,解決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因素和矛盾,從而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在不合理的技術方式和不公正的農業經濟秩序的作用下,農業生產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挑戰,必須重視。

實現聯合國糧農組織關于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的內容,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子孫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不斷的滿足,實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即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協調農業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的關系。第二,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第三,發展農村經濟,保證農業與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工農產別、城鄉差別。

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調整的內容和涉及的法律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第二、要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加強糧食安全體系建設,第三、要緊開建立健全農業投入機制 逐步完善有關農業投資的法規政策,第四、實施防災減災轉向工程 加強各項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第五、續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第六、加強鄉鎮企業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篇5

前言

龍井市位于吉林省東部,長白山東麓,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下轄7個鄉鎮,65個行政村。總人口17萬,幅員面積2581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8000公頃,其中水田5000公頃。水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海蘭平原和布爾哈通河兩岸,海蘭江和布爾哈通河兩條水質優良的河流為其灌溉提供了充足的地表水資源。全市水田黑土面積多,有保水保肥能力,適宜種植水稻。

玉米和水稻是我市主要糧食作物,也是我市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單產最高、總產最多的作物,在我市糧食生產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高玉米和水稻的綜合生產能力是保障我市農業的長期發展方向。我市農業機械發展不均衡,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相對滯后,總體水平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的改變。特別是玉米N植、收獲等環節的機械化發展較慢,水平還很低,生產收獲產機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這些問題已成為我市農機化發展的熱點,也是亮點。進入21世紀后,隨著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1 龍井市農業機械化的現狀

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62053千瓦,各種農業動力機械6840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3152臺,小型拖拉機3688臺。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黃豆。種植水稻有近百年的歷史,由于耕作技術粗放、落后,用工量大,產量也偏低,所以農業發展速度不快。從80年代初引進日本大棚盤育機械插秧技術,到近年來由于加大水稻和玉米的科技種植栽培力度,采用深施化肥、化學除草等一系列田間管理先進技術,引進產量高、品質好的優良品種,使產量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也得到提升,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同時,隨著國家兩減免、三補貼等惠農政策的實施,我市種植面積表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所以,發展生產全程機械化已經成為我市農業生產發展方向。

2 龍井市農業機械化取得的成就

2006年, 我市農業機械總動力只有104335千瓦, 農用拖拉機只有4896臺, 一些大型農業機械基本上是空白。經過10年的發展, 農業機械保有量增長了迅猛。截至2016年底,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62053千瓦以上,農用拖拉機保有量達6840臺, 拖拉機配套農機具17731套, 聯合收獲機械597臺。

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機耕、播種、收獲率分別達到90.48%、90.62%、73.72%;2016 年水稻機收比2005 年提高了51%。農業機構服務領域由原來的農田作業, 逐步向產前和產后延伸, 向其他領域擴展。農機作業向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發展。在有關部門大力配合下, 組織開展了聯合收割機跨區機收作業, 使聯合收割機使用時間從平均每年7~10 天增加到一個多月, 提高了聯合收割機的利用率, 即滿足了農民的機械化收割要求, 也提高了購機者效益, 促進了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3 影響龍井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原因分析

勞動力因素,我市朝鮮族人口比重大,達到66.4%,由于本地經濟水平低,有大部分朝鮮族人外出務工,造成勞動力大量外流,特別是具有高等教育水平和農業戶口的人更容易外出。農業生產時間上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空間分散性, 使得其對勞動力的需求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導致農業不能規模生產, 阻礙農機化的發展。由此嚴重地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土地因素,我市屬于完整的山間丘崗性盆地,不適宜超大規模經營農業生產。家庭經營規模狹小,將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了分離,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為我市農村經濟的繁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分配土地使得地塊過于零碎,現代化的機械生產方式很難推廣,這極大地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制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4 龍井市農機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4.1 農業機械裝備總量不足, 結構不合理

一是中小型農業機械多, 更新大型機械乏力;二是動力機械多, 專業農田作業機械少;三是農機作業配套機具少, 配套比率低; 四是低檔次機具多, 高性能機具少。

4.2 農機門類品種上存在明顯缺陷

我市在農機門類品種上存在明顯缺陷。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產環節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玉米機械化水平太低。我市有23000公頃旱田,玉米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65%,但是由于缺乏適用的旱田機械,玉米生產機械作業率低,機械收獲占66.85%,嚴重地制約了玉米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近幾年,我市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上升,但一些地區出現的土地板結現象與機械化嚴重滯后對糧食產量造成威脅。

4.3 農機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農業機械的作用在于農民使用取得效益。但是,我市存在農民買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問題。其表現為:一是“買不起”。大型作業機械需要10萬~20萬元,一次性投資大,目前我市農民收入水平較低,支出負擔重,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購買力不足。雖然有農機補貼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顯。二是“用不好”。 農機手的綜合素質不高,農業機械的作用未能全部發揮。另外農機部門引導、服務不到位也是農機手用不好農機的一個方面。三是“效益差”。由于部分農民不能科學地使用農機,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時農機具閑置時間多,造成經濟效益不高,直接影響了農民購買更換大型農機的積極性。

5 龍井市農機化發展趨勢與發展策略

5.1 龍井市農機化發展趨勢

趨勢一:農機的升級換代需求強勁。對先進適用、高科技含量和大型農業機械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趨勢二:關鍵環節機械化需求進一步擴大。主要表現在:水稻生產工廠化育秧技術、高速插秧技術、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技術,不同行距的玉米聯合收割技術。

趨勢三:保護環境的農業機械化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主要表現在: 保護性耕作技術、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節水灌溉、高效安全施藥、農產品加工裝備等機械化技術。

篇6

關鍵詞:海原縣;農業經濟;問題;措施

1海原縣七營鎮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1.1特色經濟特色不明顯,產銷結構不完善

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發展出適合當地特色的農產品是促進當地農業經濟進步的必要措施。在七營鎮的農業發展中,枸杞、葵花、西瓜及養殖業都作為提高當地農戶收入的必要手段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由于水資源短缺和市場信息的不夠通暢和及時獲得,農產品銷售渠道不夠通暢,導致農戶在種植、養殖上容易盲目跟風。結果造成生產出的農產品銷售困難,難以以商品的形式轉化為貨幣,這樣就嚴重打擊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農戶經濟條件有限,難以承受農產品積壓和低價銷售所帶來的損失,這樣就對農戶脫貧致富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消極作用。

1.2分散的家庭農業土地經營機制

不利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的施行,曾經極大的提高了當地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在解決溫飽問題,實現糧食的的自給自足方面起到了顯著的效果,但是隨著改革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分散的農業土地經營模式就難以適應市場化的農業經濟。

1.3分散的土地經營機制,制約了農業的規模化生產

目前七營鎮的土地所有制是的分散的土地所有權,全鄉鎮的土地所有權都分散在廣大農戶手中,這樣分散的土地所有權,使得農戶各自經營,盲目種植,種植規模小而全,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1.4分散隨意的種植模式,農業生產效益低下

在當前的土地經營機制下,農戶在解決基本的溫飽之后,難以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這是由于小而全的種植模式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市場經濟需要規模性的農業生產,這就大大挫傷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因此,在市場化的農業經濟條件下,農戶的生產效率低下,農業科技難以推廣,都對七營鎮的農業生產發展起到了滯后作用。

2推動七營鎮農業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措施

2.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適應農業發展趨勢

在當前七營鎮農業經濟發展中,個別農副產品出現滯銷情況,這并不是這些農副產品過剩,而是由于農業生產水平低下,難以適應人們對農產品消費提高的需求,從而產生的相對過剩。要解決這種農副產品過剩現象,就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優質高效的水準,積極發展綠色無公害的生態農業,生產出健康的農副產品。還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加大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提供適應市場需要的綠色健康食品。

2.2建立新型農業發展結構

2.2.1建立企業經營模式

在組建龍頭企業的過程中,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我們必須做好。一是在項目選擇上,根據各村不同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著眼于群眾參與面大、資源支撐面廣、受益面寬的品種;二是在產品結構上,把名優產品、新產品作為重點,科技含量要高、市場潛力要大,政府要進行宏觀調控,盡量避免小而全,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建設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基地,形成專業批量生產;三是在組織形式上,提倡多種所有制、多種形式并存;四是在利益分配上,引導龍頭企業通過預付定金、提供信用貸款、賒銷種苗和飼料、對產品實行保護價收購,或采取聯營、、反利、股份分紅等分紅形式,處理好與農戶的關系,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

2.2.2加大農業投資

農業產業化具有集約型、高投入、高產出的特征,需要采取一定的配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特別是搞好產品基地、農業基礎設施和科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服務體系的建設。我們還要培養農民的投資意識,充分利用民間閑散資金,組建幾個股份合作制龍頭企業,在集體與農戶、工商企業與村、戶之間通過股份合作的關系,擴大資金規模,增強競爭力、分散風險,以達到利益相關、互利雙盈的目的,使之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結束語

篇7

1.1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現狀的變

化需要目前,在我國農產品市場當中,由以往的賣方市場正在逐漸向買方市場過度。與此同時,人們不再是以往注重數量型的時要求了,當前人們更加注重的是農產品的質量問題。因此,買方市場給農產品的生產者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而實現農產品的生產規劃。以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高質量需求。成功的實現了農場品與市場需求的關系。

1.2加強農產品質量管理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

近年來,在我國的農產品市場,主要以肉制品、奶制品為主,并且當前我國農產品出現滯銷的現象。與此同時,外來的產品大量的流入了我國市場,并且價格要遠遠高于我國同類農產品的價格,并且高檔水果被國外壟斷。之所以導致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我國農產品在質量方面,遠遠不如外來農產品的質量。因此,由于農產品質量差、價格低等因素影響,致使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現象。

1.3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著農產品需要加強質量

在農產品的質量方面,雖然受到人口增長的因素所影響,但是同樣深受國內需求環境所制約,部分農產品生產者在實際的生產過程當中,只是片面的追求農產品數量方面的追求,而忽視了農產品質量的加強管理。基于市場環境發展變化下,當前這種問題被逐漸被暴露出來,并且我國農產品逐步走上滯銷的現象,主要由于農業生產目標無法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因此,要想改變當前的格局,則需要不斷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管理,努力從以往的重視數量、向著重視質量轉變。農業生產者在保證增產的基礎上,提高農產品的總體質量,進而全面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

2加強農產品質量管理的建議及優化策略

2.1加強農產品質量管理的原則

2.1.1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不但能夠滿足農業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因此,在農產品的實際生產過程當中,要將產品的質量放在農業發展的首要位置,提高農產品的總體質量。只有堅持質量第一的生產原則,才能夠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經濟效益。2.1.2堅持消費者第一的原則在農產品的實際發展當中,生產者加強對農產品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進而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實現了消費者第一的原則。在對農產品質量的好壞進行衡量時,不以產品的是否達標合格為準,而且衡量其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要,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評價。因此,生產者要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的質量生產,從而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篇8

2013年高考安徽歷史卷的一大特色是圖表型材料選擇題的集中呈現,在有限的11道選擇題中,竟然間隔出現了3道圖表型材料選擇題,分別是第12題(考查安徽古代農業生產)、第15題(考查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第21題(考查二戰后美國經濟)。單從形式上看,在一套高考試卷中同類型試題的出現頻次如此之高,著實令人頗感意外。但是,全面比較各題的設計思路,我們又不難看出命題者的獨具匠心。命題者通過同中求異、異中求新的命題技巧,將歷史學科的考查目標多層次地表現出來,把圖表型材料選擇題的考查功能發揮到了一個極致,充分展現了命題者對該類型試題命制的技巧與自信。因此,細細品味2013年安徽歷史卷圖表型材料選擇題的意蘊,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該類試題的命題特點。

1圖表樣式與包含信息各具特色

上述3題雖然同為圖表型材料選擇題,但是,在圖表材料的呈現樣式上卻各有不同,由此所提供的歷史信息也就千差萬別,從而避免了該類題目在考查形式上的雷同之弊。其中,第12題采用了數量統計柱狀圖的樣式,反映了安徽在漢唐間水利興修的次數變化,從中能夠直接提取的圖文材料信息包括時間("漢唐間")、空間("安徽境內")、歷史現象(各朝代水利興修次數的變化趨勢)等,間接信息有水利興修與農業生產的關系等。由于缺少地區間的比較信息,所以該圖表不能反映安徽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第15題采用了份額占比餅狀圖的樣式,反映了外國資本、官僚資本、民族資本在不同年份所占中國產業資本總額的比例,從中能夠提取的圖文材料信息包括時間("1913年"、"1920年"、"1936年")、歷史現象(不同年份各類資本所占比例的變化)等,由于上述三類資本在中國共存的時間長于圖表呈現的時段,所以該圖表不能反映各類資本的起訖狀態以及非該時段的狀態。第21題采用變化趨勢曲線圖的樣式,反映了二戰以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狀況,從中能夠提取的圖文材料信息包括時間("1950-1989年")、空間("美國")、歷史現象(國內生產總值的升降變化及特點)等,由于缺少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對比,所以該圖表只能反映美國自身經濟的發展狀況。上述圖表的呈現特點與包含的材料信息既是命題者設置的考查情境,也是答題者進行思考和判斷的客觀依據。

2考查目標與能力要求指向靈活

對比3道題的考查目標,可以發現各題的考查目標與能力要求指向靈活、層次分明,難度定位的梯度差異明顯,深度契合歷史科《考試說明》中規定的"考核目標與要求"。其中,第12題考查學生獲取圖文材料信息并從整體上理解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從歷史現象中得出正確的歷史結論,屬于運用層次的能力要求。因為水利興修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指征,所以由漢唐間安徽境內水利興修次數總體呈上升趨勢,可以得出"安徽農業生產總體呈發展態勢"的正確結論。第15題考查學生獲取圖文材料信息,并對不同圖表中的比例特征信息進行歸納整合,據此對各類經濟形態之間的關系作出合理歷史闡釋,屬于理解層次的能力要求。從圖中民族資本與外國資本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盡管民族資本占比逐步增加、外國資本占比逐步減少,但是,聯系民族資本始終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知識,可以得出"民族資本依然受到外國資本擠壓"的正確結論。第21題考查學生獲取圖文材料信息,調動所學知識對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特征進行概括和提煉,屬于再認、再現層次的能力要求。圖中②時段處在1970-1980年間,并且圖示在70年代中期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有所下降,再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此時美國經濟呈現"滯漲"局面。從各題的難度定位來看,第12題雖為運用層次的能力要求,但是材料信息直觀易懂,正確結論與材料信息吻合明顯,迷惑項設置因不合史實或不合題意,排除難度不大,應為中等難度題。第15題由于涉及歷史概念較多,圖表中的歷史特征不易歸納,備選項設置涉及現象描述、特征闡釋、原因分析等不同的思維考查角度,思維的跳躍性加大了解題難度,應為較高難度題。第21題由于材料信息單一,呈現階段特征明顯,備選項各概念在時序和內涵等方面史實清楚,迷惑性小,應為較低難度題。由于3道題在考查目標與能力要求上拉開了層次,因此,更有利于體現整套試卷的區分度。

3史學韻味與學科素養有機交融

篇9

1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1.1發展低碳農業是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需要農產品安全生產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低碳農業的技術核心是通過技術創新、產業結構調整和制度創新以及農業生產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達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從而為人們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

1.2發展低碳農業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通過大力發展低碳農業,減少農業品的投入量,通過各種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地增加碳儲量,可大大減少農業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達到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1.3發展低碳農業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需要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者為了片面地追求產量效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大量使用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現代農業生產走入了另外一個極端,發展低碳農業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1.4發展低碳農業是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需要當前不少地方農村環境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農藥、化肥、農膜過度使用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鄉村農產品加工廠污染治理問題,部分農機能耗高、廢氣排放多的問題,一些農戶焚燒秸稈、污染大氣的問題,畜禽糞便等畜牧業廢棄物難以處理的問題等等,發展低碳農業是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需要。

2當前影響低碳農業發展的現狀

2.1過量使用農用化學物質為了片面地追求產量和效益,不科學地使用農藥、化肥等農業化學投入品,影響農產品安全,在威脅人類健康的同時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2.2農業污染是環境的污染大戶據估算,2000年農業源排放甲烷占我國甲烷排放總量的80%,排放氧化亞氮占我國氧化亞氮排放總量的90%以上。農村鄉鎮企業工業和農業機械化的使用已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由于農用動力機械排放標準低于城市用車,且油品質量較低,所以農用動力的溫室氣體排放成為農村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2.3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耕地面積減少,農業灌溉方法不當,水土流失嚴重,施肥方式不合理,草地過度放牧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加劇了土壤退化和沙漠化,降低了農業碳匯功能。

3發展低碳農業基本途徑

3.1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循環農業指以生態規律為基礎,以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為基本特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農業發展模式。它強調農業發展的生態效應,通過建立“資源—產品—廢棄物再利用或再生產”的循環機制,實現農業發展和生態平衡的協調以及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達到“兩低一高”(即資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資源利用的高效率)的目的。

3.2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生態農業指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是伴隨著整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全新農業。為了搞好生態農業建設,一方面要注重總結與推廣我國傳統農業中適于生態農業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合理輪作、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橫坡打攏、修建水平橫田等等。這些都是廣大農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緊研究與大力推廣先進的生態農業新技術,如:為了減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農藥、生物化肥、秸稈還田、節水灌溉等等。

3.3發展立體農業經濟立體農業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科技相結合的新發展,是傳統農業精華的優化組合。具體地說,立體農業是多種相互協調、相互聯系的農業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種群,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多層次綜合利用的優化高效農業結構。目前立體農業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農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水體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庭院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

3.4發展有機農業經濟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發展有機農業可向社會提供無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環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發展有機農業可以減輕環境污染,有利恢復生態平衡;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發展有機農業有利于增加農村就業、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篇10

【關鍵詞】 農機發展問題對策

1.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有了較大發展,農業生產方式由手工勞動向機械化生產不斷轉變。隨著農機裝備水平的提高和農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農機作業量大幅度增加,作業領域已深入到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各個方面,服務范圍進一步拓寬,逐步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加快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農業機械已在農業生產各個主要環節中廣泛應用,總體上機械作業在農業生產中居于主導地位。但是由于受自然環境、政策環境、經濟狀況、人口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機化在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制約因素,還不能完全適應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1.1農業機械化資金投入不足 國家財政在各項農業專項資金中,農機事業所占比例少,有的甚至沒有農機的份額。近兩年國家給縣級農機部門下撥的農業機械的購置補貼只有30~40萬元,并且主要用于補貼大中型拖拉機,作用不夠明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收入低,區域之間、農戶之間不平衡,限制了農民購置農機的積極性;收入差距、農機養護使用支出及柴油價格連續上調等因素,挫傷了大多數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

1.2綜合機械化水平低 ,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 我國糧食生產機械化起步早,有一定基礎,但發展仍很不平衡。主要表現在農機動力多,配套機具少;小型機具多,大中型農機具少;耕整地機械化水平較高,播種、插秧、收獲機械化水平低;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較高,經濟作物、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據統計,我國東北山區耕整地機械化使用率已達56%,而播種、插秧、收獲機械化水平還不足10%,水稻收獲機械化剛剛開始,玉米收獲機械化還是空白。

1.3農機服務體系薄弱近年來的機構改革,使得縣級農機管理機構級別降低或與農業部門合并,客觀上造成了農機化工作力度減小。受到沖擊最大的是農機基層服務體系,有的鄉鎮農機管理站資產被平調或處置,人員被遣散;有的雖然還承擔農機管理職能,但沒有經費保障,多數從事各種形式的創收活動,致使農機管理、安全監理、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抗災救災、社會化服務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地開展和落實。

1.4農機化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實行依法治機才是推進農機化的根本保障。近幾年,雖然有一些農機管理的地方法規和規章相繼出臺,對引導、促進農機化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總體看,由于國家的農機化立法滯后,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尤其對農機化事業的促進、農機產品質量保證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導力度不夠、宏觀調控手段較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機化發展環境的建立和改善。

1.5受其他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緩慢。實踐證明,只有農業勞動力不足時,才適宜實現農業機械化。由于我國非農產業不夠發達以及城鄉分割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農業勞動力向非農轉移很慢。近年來,我國農業勞動力占整個勞動力比重仍接近61%;家庭經營規模太小。我國農民勞動力平均耕地只有3畝左右,尤其在山區,地塊狹小,在這樣的空間內難以推廣機械化;農村基礎條件落后。多數地區對農業機械的適用環境改善緩慢,特別是在山區和貧困地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直接影響著農機的出行和轉移;農民文化水平低。我國農村教育遠遠滯后于城市,農村中有許多人沒有完成初中義務教育就輟學,如此低的文化水平嚴重地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推廣。

上述原因嚴重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健康發展,只有合理解決這些瓶頸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具體講,就是要強化農機在農業中的基礎地位,以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社會化服務為主線,以節本增效為核心,突出“興機富民”,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著力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抓好示范,保障安全,不斷提高農業裝備水平和農機作業水平。

2.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趨勢

2.1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必須對農業機械化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要求,要繼續發展小麥、水稻、大豆和優質、專用、高效糧豆生產機械化。進一步發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新鮮包裝等機械設備,延長產業鏈,為糧食穩定增長服務,為提高糧食品質服務;大力研制開發蔬菜生產、畜禽水產養殖和特種經濟作物生產加工的機械;著力推進品種、優質飼料、疫病防治、保鮮貯運、質量檢測和衛生安全工程的農業機械化及其信息服務網絡現代化,為外向型農業服務;積極推廣有利于減輕污染、節約能源、保持環境的機械設備,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服務。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次序從過去重產中、輕產后轉變為優先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通過精加工和深度加工進入國內外市場,再根據市場需求和規模發展產中環節的機械化,建立集約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把過去主要側重于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增長轉變為“量”和“質”的雙重提高;由側重于農機動力增長轉變為向增加作業機具、配套農具傾斜;由側重于小型農機具增長轉變為向大中型農機具傾斜;由單項作業機具的增長轉變為向復式作業機具傾斜。

2.2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必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區域特色農機化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化和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區域特色和經濟發展水平,選擇不同的農機化發展重點。在經濟發達地區、大中城市郊區等有條件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地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經濟條件和投資環境,實現農業機械化向更高水平發展,在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中起示范、帶頭作用。在糧食主產區要努力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生產過程中機械化和產業化經營。農機化要向提高農產品品質方向發展,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為目的。要支持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的機械化發展。如立足山區資源優勢,推動農機“上高山”,實現山區優勢、為特色農產品的加工增值。

2.3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必須以政策和法律為保證 要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能,真正做到吃透條款、落實責任、完善制度、規范執法。站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上,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觀念,加強對農機安全生產的全面監督管理,依法對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農業機械的生產經營實行登記或者施行許可制度,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依法對農機產品生產、銷售、維修等進行質量技術監督,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切實維護好農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