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危機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07-31 17:4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經濟危機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經濟危機的認識

篇1

    關鍵詞:經濟法的地位;法律體系;法律部門;調整對象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通知,鑒于在實際的庭審過程中,當事人關于經濟的糾紛往往與民事、刑事或行政糾紛結合在一起,而導致經濟法庭審判的效率低下,所以宣布取消經濟法庭的設置。這一舉措,是否意味著經濟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不再有一席之地了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們有必要再次重申經濟法的地位問題。

    1.經濟法地位的涵義

    經濟法地位,也就是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指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經濟法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重要性如何。

    由于法律體系是由多層次的法律部門組成的,因此要回答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問題,必須說明它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如果經濟法是某一層次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則表明它在法律體系中具有一定地位;如果經濟法在任何層次上都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那就是說它不是法律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在法律體系中沒有什么地位可言。

    任何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都在法律體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它們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因此它們在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又是不同的。要回答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問題,還必須說明它的重要性如何。

    2.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在經濟法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問題上,國內外法學界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有些學者認為,所謂經濟法,只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它是關于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的總稱,其中包括分屬于其他許多部門法的法律規范;有些認為,經濟法雖然不是一個獨立部門法,但可以把各種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綜合起來,作為一個學科來加以研究;有些學者把經濟法看作是民法或行政法的一種特別法;而直至現在,我國還有人將商法與經濟法等同起來,認為經濟法其實就是指屬于商法的一些法律。

    當前,起碼在中國,認為經濟法是獨立部門法的人越來越多,已經爭論不大。經濟法之所以成為,能夠并且在某些國家實際上成為—獨立部門法,是有其內在根據的。

    1)經濟法的產生是符合法的發展規律的。認為,法是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法律部門的劃分并不是不變的。經濟法的產生決非偶然,它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階段,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平原則,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市場經濟所具有的自由競爭規則的活力。以禁止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為核心的新型法律部門便脫穎而出。

    2)根據我國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分析,表明經濟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是其他法律部門不能調整的,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的特殊性,是確立經濟法是一個獨立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本身就是那些需要由國家干預和調整的經濟關系。經濟法的調整不同于經濟政策的調整,它是指國家將其意志深入到物質關系,使其成為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通常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從功能上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促進、保護、指導;另一方面是限制和禁止。國家對那些有利于統治秩序的經濟關系,需要加以促進、保護和指導;而對那些危及其經濟基礎和正常經濟秩序的社會關系要加以限制和禁止。這些關系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1,確認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所產生的經濟關系。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是指市場主體參加市場活動時在法律上所有的主體資格。如企業的設立、變更、終止等經濟活動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第2,調控市場,維護市場秩序所產生的經濟關系。市場秩序的內部包括市場交易秩序、市場競爭秩序以及市場主體的利益保障機制等。

    第3,為克服市場經濟的盲目性、限制其負面作用,進行宏觀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宏觀調控的內部包括計劃調控、投資調控、財政稅收調控、金融調控以及其它宏觀調控關系。

    第4,涉外經濟關系。它是指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涉外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具有涉外因素的經濟關系。如調節與涉外企業的稅收優惠問題,反傾銷、反補貼問題,三資企業的利益保護問題等。

    3)經濟法有著自身特有的基本原則和完整的獨立體系。經濟法基本原則是經濟法立法宗旨的具體體現,是經濟法的規范和法律文件所應貫徹的指導性準則,也是經濟法的靈魂和經濟法成為獨立法律部門的依據之一。其包括平衡協調原則、社會總體經濟效益優先,兼顧各方利益公平原則、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原則等。經濟法基本原則同其他部門法的基本原則是不同的。如民商法調整各自然人和法人這些“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其基本任務和立法宗旨重在保護各個體的合法權益,其基本原則是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等;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和命令與服從。除此之外,經濟法還有著完整的獨立體系。經濟法是由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和環節的法律規范所構成,各種法律規范互相關聯,互相銜接,并且有著貫徹于全部經濟法具體規范的基本指導思想、原則和法律制度,這些經濟法規范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4)從經濟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的比較中可以看出,經濟法不能不成為獨立的法律部門。

篇2

對基礎理論四維時空觀的革新及對經絡系統認識的革新。

中醫萎縮和衰落的原因在于對基礎理論的四維時空觀認識不清和對概念的摸糊,中醫術語的含糊其詞、摸棱兩可、生澀難懂也是阻礙中醫發展的重要因素。陰、陽、虛、實、風、寒、暑、濕、燥、火、痰、邪、毒,讓人霧里看花。古人對人體和自然用類象表述是非常智慧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對傳統醫學的概念和術語也應該有更加明確的定義,或是更加清晰的表達和認識,如:中風可表達為腦梗塞,瘰疬可表達為腫瘤或結核等。有些概念也的確難以用現代語言表達,陰、陽、精、氣、神是中醫最核心的概念,它就像“道”一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普遍規律”、“萬物本原”定義,并不能包含古人所說的“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意思是:陰與陽相互轉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內經》中的“精化為氣”、“氣歸精”和道家修煉中的“以精化氣,以氣還神”其實說的就是一個陰陽轉化過程。這里古人還有一個概念的混淆和矛盾,如:“虛為陰,實為陽”和“清陽為天,濁陰為地”相矛盾。氣為虛為陰,氣為清又為陽,精為實為陽,精為濁又為陰。中醫與道家的陰陽是相通的,醫道同源,醫易同源,把握了陰陽,就把握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脈,只有清楚地理解陰陽,才能清楚地理解中華傳統文化、清楚地理解古人的思維、清楚地理解中醫奧妙、清楚地理解易道奧妙、清楚地吸取歷代中醫精華去其糟粕。

陰陽物質的特征區別是:

1、陽性物質是實存在,呈顯性狀態,用肉眼或借助儀器可以看到,占有空間;陰性物質是虛存在,呈隱性狀態,借助儀器都無法看到,充滿空間,但不占有空間。2、陽性物質的實存在方式是粒子或粒子組合狀態,無論怎么分解或分割,都仍然是粒子態;陰性物質的虛存在方式是波或波群。3、陽性物質運行的速度上限是光速;陰性物質運行的速度下限是光速。速度的差異是陰陽兩大類物質的重要區別,光速則是兩大類物質的臨界點。能把握住這個臨界點,就能把握陰陽的轉化。這樣,古人說的“精”,就是陽性物質,它可以是糖、脂、蛋白質、維生素、水、礦物質的分子或原子存在:“氣”是陰性物質,它可以是波、波群或信息場的存在,而陰陽又無處不在,上下、表里、熱涼、動靜、男女等都可用陰陽表述,細分又有陰中的陰陽與陽中的陰陽。如:肝為陽性中的陰,膽為陽性中的陽,肝氣為陰性中的陰,膽氣為陰性中得陽等。風、寒、暑、濕、燥、火就是古人對不同氣場的感覺。風,是木性氣場;寒,是水性氣場;暑火,是火性氣場;濕,是金性氣場;燥,是土性氣場,其實就是木氣、水氣、火氣、金氣、土氣的表象,是陰性物質的五大類氣場的存在形式。人體經絡系統肝膽經中運行的主要是木氣,脾胃經中運行的主要是土氣,肺大腸經中運行的主要是金氣,心小腸經中運行的主要是火氣,腎膀胱經中運行的主要是水氣,心包三焦經中運行的是綜氣。它們又分別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相對應,春天前兩個月主要是木氣,夏天前兩個月主要是火氣,秋天前兩個月主要是金氣,冬天前兩個月主要是水氣,每季最后一個月主要表現為土氣。木氣可使自然界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植物生根發芽。氣在這里表現為能量、生命場、信息場,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也無法用儀器觀察到它的形態結構。經絡中運行的氣同樣如此,由于經絡存在于生命體中,有粒子現象,即陽性現象,又有波的現象,即陰性現象,所以經絡有陰陽雙重性,有波粒二現象,它的運行速度是光速,經絡有光、電、波性;經絡一方面直接與陽性的生命體相聯系,另一方面直接與陰性的生命場相聯系,也就是說,人體的經絡系統,一方面聯系“陽界”實存在的生命體,另一方面聯系“陰界”虛存在的生命場,天人感應的實質就是天(生命場)與經絡系統進行能量和信息交流,經絡系統同時與人體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流,即天人可通過經絡系統進行陰陽物質轉化;中醫的陰陽學說和天人合一學說的實質就是如此,中華傳統文化的陰陽學說和天人學說的實質就是如此,深刻的破譯它需要人類共同的智慧,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

中醫以人體這一“特殊儀器”去感受、體驗自然界萬事萬物,并與其進行能量信息交流。人,是自然界全方位開放的信息接收器,也是全方位開放的信息發射器,其收發裝置就是經絡系統。經絡系統是人體中的隱系統,它不僅能運行氣血(應該說是經氣),營養組織,聯絡臟腑,溝通表里上下,更能平衡陰陽,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腑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陽到陰處生,陰到陽處靈。”宇宙間萬事萬物無處不陰陽,平衡陰陽不僅僅是平衡五臟(陰)和六腑(陽)的正常生理功能,平衡六陰經六陽經運行的經氣,更是平衡各系統之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各系統與天體(宇宙生命場)之間的陰陽之氣。人體每個系統都受經絡系統調控,它的調控機制是全自動的,是大到自然的,也就是說經絡系統有自控調節功能,大多非傳染性疾病都是自控調節的表現形式,如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痛風、關節炎等等,為保證生命狀態的整體平衡,不至于全面潰敗或死亡而采取的自控應急調節,所以用擴張血管去降壓,用補充胰島素去降糖,用溶栓降脂去開塞,用阻斷嘌呤分解去降尿酸,用抗生素去消炎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都不能保證真正意義的生命健康,更不用說延年益壽了。

篇3

一、正視現狀,加強為民營經濟提供人事服務的緊迫感

“打造工業__、建設經濟強縣、構建和諧社會”,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將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制約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最大“瓶頸”就是人才。一是人才總量嚴重不足。據統計,我縣650家民營企業,從業人員近6萬,僅有初級技術人員1200人,中級169人,高級46人,專業技術人員平均每家只有2人,人才僅占企業總人數的2.4%。二是人才供給渠道狹窄。雖然我縣在1993年就建立了湖南省首家縣級人才市場,但由于資金和市場信息網絡等方面的因素,其作用的發揮與市場配置人才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三是人才管理尚不規范。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四是人才發展環境欠佳。民營企業的審批程序十分繁瑣,關卡多收費多。既限制了經濟的發展,也限制了人才作用的發揮。

二、分析原因,增強為民營經濟提供服務的針對性。

1、民營經濟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的小規模經濟實體,其業主對人才的作用缺乏認識。家族管理的企業多,現代管理的企業少。企業主年齡多在50歲左右,自身文化層次較低,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注重資金資本運作,忽視人才資本運作。

2、原有體制,制約了人事部門向民營經濟提供服務。政府人事部門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沒有把民營企業的人事管理納入工作范圍,只重視為行政事業單位配置干部,忽視為民營企業解決人才問題,民營企業工作的人才職稱評審以及獎勵等方面也未能享受行政事業單位人才的同等待遇。

3、人才配置市場化機制尚未形成,人事部門難以為民營經濟提供服務。由于受經濟基礎、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才市場仍未發育成熟,人才配置市場化尚未完成,人才市場對人才資源配置的主體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4、各項配套改革不完善,人才在不同行業就業的差距明顯。大多數民營企業未能按照現代企業的人事制度進行管理,缺乏吸引和激勵人才的分配機制、保障制度和良好的成長、創業環境。

三、尋找對策,全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1、與時俱進,進一步轉變人事工作理念。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理念,樹立發展民營經濟毫不動搖、民有公有一視同仁、促進民營經濟更快發展的觀念。

2、不斷創新,著力構建人才服務體系和網絡。搭建民營企業服務網絡,開設民營企業人才人事服務窗口,開通企業服務熱線,利用人才信息網站,及時為民營企業提供人才人事服務咨詢。

3、實事求是,全力爭取和制定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形式定期向重點聯系服務單位人事人才工作信息,通報人事人才工作的有關政策,凡正式下發的文件均發送重點服務對象,讓服務對象及時了解人事人才工作的最新動態。建議縣委縣政府廣泛征詢意見和建議,出臺綜合性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

篇4

     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總額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單位賠償下列損失:

    (一)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二)因獲取商業秘密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賠償本條第(二)項規定的損失,按《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執行。

篇5

【關鍵詞】廣場協議 日元升值 人民幣升值。

一、對當時日本經濟的思考。

廣場協議前,日本經濟高速發展,GDP總量已達到世界第二。而美國經濟卻面臨著逐年增加的貿易逆差和急劇擴大的財政赤字。為了緩解這種狀況,美國開始對其它主要經濟體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升值本幣,日本首當其沖。

在日元升值后,日本經濟出現了短暫的衰退,但在1986年底就恢復了增長,日本政府卻認為日本經濟將面臨大衰退,在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間,連續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2.

5%,為當時主要國家最低。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進而造成資產價格上漲。低利率一直保持到1990年。但此時,提高利率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卻直接挑破了經濟泡沫。因此造成日本經濟泡沫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決策錯誤。

二、中日經濟對比。

今天中國的經濟會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都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大,都處于經濟轉型時期,都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但中國經濟與日本經濟仍有許多不同之處。第一是經濟體制不同。戰后日本的經濟體制有相互持股制、終身雇傭制等,這些制度已完全不適應當時日本經濟發展。而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已逐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革。這些體制的改革與完善,為防范經濟危機奠定了基礎。第二是國內需求潛力不同。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已進人了后工業化階段,地區、城鄉差距非常小,國內需求已趨于飽和。而目前,我國除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外,中西部、東部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當時日本實行的是浮動匯率制,不易控制資本流入。

目前中國的匯率制度依然是在資本項目存在管制下的匯率制度。如果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出現極端波動,央行干預的可能性會非常大,以保證人民幣匯率的整體穩定。中國目前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人民幣在短期內不能出現大幅度升值,中國可以發揮資本管制的作用,遏制投資因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大量流入。

三、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首先分析人民幣升值的好處。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引進資本密集型產品,加快技術進步,有利于調整產業和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從外向型到內外平衡型的戰略轉型。

其次,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主要現象就是物價上漲,我國目前的通貨膨脹部分原因是由于國際原材料價格上升,從而導致進口企業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企業的進口成本,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產品的價格,減小外貿順差,從而減少基礎貨幣投放,緩解通脹壓力。同時,人民幣升值抬高了外資在中國大陸的購房成本,降低購房需求,有利于房價調控。另外,人民幣升值提高了企業在國外市場投資能力,有利于其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提高中國經濟的知名度與競爭力;加快中國企業國際化步伐。

人民幣升值的挑戰有首先,與日本相同,二者都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度大。2010年3月,中國的對外依存度一度達到60%,而日本在2000年以前最大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才為25.13%(1985年),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出口行業勢必會受到打擊。通過粗略估計,人民幣每升值1個百分點,作為中國出口主力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凈利潤率就將直接下降1個百分點,而這些行業當前的平均利潤率僅僅為3%—5%。如果按照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被低估了41%,那么中國的出口行業將無法生存。其次,人民幣升值后,我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同時可能引發美國國債下跌和熱錢大量進入,推高人民幣計價資產價格,造成經濟過熱。另外,人民幣升值還將增強對人民幣再升值的預期,進而激發短期流動資本的投機沖動,。目前,多種投機機構已進駐香港,尋找中國內地的投機機會。這種“熱錢”大進大出勢必影響中國乃至全球金融秩序的穩定。

四、建議。

根據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一個強勢經濟體必然引發一個強勢貨幣,即帶來匯率升值。事實上,近幾年,我國經濟實力迅速提高,人民幣升值問題已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瓶頸。中國應早做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立足于中國的實際情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近性原則,在合適的時機進行適度的升值。目前,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主要是來自美國。因此,要排除外來因素的干擾,防止本幣過度升值而引爆泡沫經濟,同時要采取各種措施早做預防,消化升值的壓力。 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根據“蒙代爾”理論,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匯率穩定這三個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因此,政府必須在三者之間進行選擇。在政策選擇方面,要維護國內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在廣場協議后馬克升值,德國央行堅決奉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國內產出和物價都比較穩定,而日本試圖利用貨幣政策穩定匯率,最終匯率沒有穩定,卻引起了國內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日德兩國的經驗表明,只要維護好國內物價和產出穩定,匯率浮動并不足以破壞國內經濟。 繼續加強金融管制,實行賬戶開放需要逐步進行,建立起相配套的監管框架及風險約束機制。其中,要特別注意對短期資本流入的監管,以免造成經濟的大幅波動。目前,中國的匯率制度依然是在資本項目存在管制下的匯率制度,這點決定了中國可以遏制因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大量涌入的短期資本。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技術創新,加快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德國在馬克升值后,大力促進競爭力強的產品出口,盡量減少成本因素的影響。從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看,加大自主研發投入,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實現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 加強區域貨幣合作。區域貨幣合作的理論基石是最優貨幣區理論,在此區域內,支付手段或是單一的共同貨幣,或是幾種貨幣,這幾種貨幣之間具有無限的可兌換性,其匯率互相釘住,保持不變;但是區域內的國家與區域以外的國家之間的匯率保持浮動。區域貨幣合作有利于匯率的穩定,減小成員國面臨的外匯風險。中國應積極參與東亞貨幣合作,努力發揮在該區域中的影響作用,提升人民幣的地位,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1]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認真研究日本泡沫經濟發生的經濟教訓防范國民經濟出現過度波動。腦庫快參:2007(5)。

[2]王健,黃健。以國際視野調整貨幣政策治理通貨膨脹。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8(5)。

[3]朱博。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利弊分析[J]。今日財富:2008(6)。

[4]崔莉,梁青。日本泡沫經濟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26(9)。

[5]單飛。中日貨幣對美元升值的影響:比較與啟示[J]。經濟與管理,2008,22(12)。

篇6

各區委、縣委,市委各部委,各局、總公司和市屬高等院校黨委(黨組):

經市委同意,自1992年7月1日起,凡本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1982年底前行政15級的離休干部,可享受“優診醫療”待遇,用車包干費每人每月按50元發給。

國營企業1983年底以前,事業單位1982年底以前的非國家行政級而工資額高于行政15級工資額、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參照以上辦法執行。

上述離休干部享受“優診醫療”、用車包干費的審批手續和實施辦法,分別按京組通〔1992〕270號文和(91)京衛醫字第21號文的規定執行。

篇7

有關經濟危機論文范文一:經濟危機經濟學論文

一、經濟學危機的表現

我們知道,經濟危機的出現給各個國家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即使是經濟異常發達的一部分西方國家也不能抵擋經濟危機帶來的危害。經濟危機的來勢異常猛烈,即使是一些非常優秀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預測到經濟危機的發生時間以及它所帶來的損失。當經濟危機首次出現時留給部分發達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并且許多國家并沒有找到應對經濟危機的有效措施。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經濟危機漸漸的蔓延到了其他國家,并且嚴重地阻礙了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進程。經濟危機的出現不僅僅影響了市場的發展、大大的提高了各國的失業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二、應對危機的經濟學的措施

(一)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我國相關政府漸漸的開始輕視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也是經濟學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知道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的主要來源,實體經濟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綜合國力。為了盡快的消除經濟危機,減少國家經濟的損失,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實體經濟發展策略。但是,在制定策略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并且還應該預測我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情況,最后還應該借鑒國外部分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發展策略。另外,相關政府還應該頒布一些與實體經濟發展有關的政策,并且要將這些政策應用到實際中。

(二)國民經濟收入分配應該適當的向城鄉居民傾斜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貧富差距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比較明顯,在我國一部分地區,人們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這是經濟危機發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我國,大部分的國民經濟收入都用在了工業的發展方面,尤其是國有企業的發展方面,盡管近幾年來,我國大部分城鄉的經濟收入也在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與工業方面的經濟收入相比,城鄉的經濟收入就顯得特別微薄了。為了盡快的消除經濟危機,我們必須要合理分配國民經濟收入,將國民經濟收入適當的向城鄉居民傾斜,從而大大的減少我國的貧富差距,提高我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進而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綜合國力,最終極大的降低經濟危機發生的概率。

(三)相信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而我們知道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就是制定了市場經濟體制,確定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正是由于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經濟才可以發展的如此迅猛,因此,我們必須要始終相信市場,相信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為了盡快的消除經濟危機,恢復我國的綜合國力,我國相關政府必須要認識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不斷改革和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加大市場的監督力度,不斷規范市場的秩序,從而更好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另外我們還應該充分利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優勢。

三、小結

經濟危機的出現給各個國家帶來了較大的損失,極大的降低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阻礙了經濟的發展進程。但是,經濟危機的出現也迫使各個國家審視自己國家經濟發展的現狀,并且認識到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實際問題采取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從而促進經濟更好的發展。眾所周知的是,經濟危機是國家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可以正確對待經濟危機,并且根據自己國家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得解決對策,那么我們不僅可以消除經濟危機,而且還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的認識經濟危機,并且采取相對應的解決對策,那么我們不但不能解決經濟危機而且會使得國家的經濟發展處于停滯狀態。

有關經濟危機論文范文二:經濟危機背景下公共產品供給問題

一、關于世界經濟危機下對我國經濟問題的幾種看法

自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次貸危機迅速變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全球范圍內眾多的基金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紛紛倒閉,全球經濟進入嚴冬。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中央出臺了4萬億救市的計劃,制定了十大產業振興計劃,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消費、刺激內需。各地方也積極配合政府的號召,各種刺激內需的方法紛紛出臺。然而中國經濟問題是否只是單一的內需不足問題,這種內需不足是否只通過簡單的刺激就可以解決?關于如何看待經濟危機背景下我國經濟發生的問題,目前有幾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看法是,目前中國經濟的問題是由世界或美國的經濟危機引起的,持這種觀點的人數是最多的。第二種看法是,在美國經濟危機發生前,中國經濟就已經存在問題了。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就持這種看法。在他看來,由于中國發展方式轉變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舊發展方式中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因此,即使沒有這場經濟危機,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會出現問題。第三種看法是,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問題與世界經濟危機沒有什么太直接的關系,造成目前出口困難的原因與其說是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如說是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社會學界的孫立平教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第四種看法,即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問題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即經濟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整體下滑,外部需求減少,出口困難;內因則是我國處于從生活必需品時代向耐用消費品時代的轉型過程,而這個轉型卻遲遲轉不過去,由此造成在外部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國內市場消化不了如此多的產能,整個中國經濟進入嚴冬時期[1]17。我個人基本同意孫立平教授關于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論述,但認為,這種內因更是城鄉二元結構這一結構性硬傷造成的畸形的國內需求市場。從這樣一個角度看目前中國經濟出現的問題,可以得出:盡管我們目前的問題是由美國的經濟危機引起的,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更類似于傳統經濟危機中的問題。故中國目前發展遭遇的困境,與其說是經濟問題,不如說是社會結構問題,是城鄉二元社會結構體制造成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缺位以致農村市場需求發育不足的問題。

二、以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構筑走出經濟危機的堅實基礎

一直以來我國的主要目標就是建構一個現代國家所必需的現代工業體系。為實現這一國家目標,大量從農村汲取資源,通過農業稅、剪刀差等形式將大量的農業積累轉為工業積累,并采取城鄉分治的管理體制,即以戶籍制度為核心在城市和農村分別采取不同的政策和體制,實施城鄉不同、工農有別的國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從而形成了迄今為止還存在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這種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僅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醫療、義務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產品上。例如,多年以前城市就已經普及的醫療保障,農民居民卻只是最近兩年才享受到農村合作醫療的照顧,并且還沒有普及。另外,農村居民收入中的一項重大支出就是教育,義務教育經費的不足,使農村居民自己承擔大部分的教育費用。這種城鄉公共產品供給的嚴重失衡,使農村居民、尤其是農村貧困群體難以獲得基本的公共服務,由此嚴重限制了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這種由于畸形的社會結構導致的內需不足,需要通過社會改造、社會改革、社會進步才能有所改變,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我們國家的今天就是要通過完善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來完善社會結構、構筑走出經濟危機的堅實基礎。

第一,利用經濟危機的機會加大農村生產性公共產品的供給力度。農村生產性公共產品是與農業生產過程直接相關的各類生產性消費,農業生產嚴重依賴農村生產性公共產品的供給。生產性公共產品的供給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另外,生產性公共產品的供給還可以有效地提高私人產品的邊際投資產出,農民可將節省的資金投入到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以增加收入,從而提高農民的消費能力,擴大市場的有效需求,進而刺激和拉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據測算,生產性公共產品的供給對農業總產值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產出彈性系數為0.643,即每增加1元的生產性公共產品供給,農業總產值將增加0.64元。并且,這個貢獻具有長期邊際收入效應[2]59。但是,我國在這一方面的投入卻嚴重不足,就拿對農業生產最基本、最重要的水利設施來說,改革開放30年來幾乎沒有進展。據水利部統計,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相繼建設各類水庫827座。而數據顯示,從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間,我國共建成大、中、小(10萬立方米以上)型水庫8.6萬座。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7085座。827對比87085,30年來我國農田水利一直處于吃老本的狀態[3]256。且這些水利設施多數年久失修,幾乎不能使用,每年數千萬畝的耕地受旱就充分反映了這一情況。現在農村居民大多數都要自己打井、自己購買水泵、水管、電纜等設備,這一套下來要花掉兩千元左右,使種地的成本大大提高,不少地區出現拋荒現象。這不僅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也影響了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大降低了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加大農村生產性公共產品的供給力度,短期就可見到的效益就是可以解決大量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避免失業危機,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消費能力。金融危機發生之初,農業部調查給出的失業民工人數為2000萬。如此大數量的人群重新返回那因為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而使他們被迫離開的鄉村,如果再沒有工作,就更惡化了他們的生活。如果利用這支龐大堅實的勞動力隊伍大力進行農村生產性基礎設施的建設,不但可以為農村以后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還可以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另外,他們通過建設工作獲得收入,也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費能力。有了工作,人們就可以對未來有一個穩定的預期,這客觀上也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平穩恢復。

第二,利用經濟危機的機會加大農村社會性公共產品的供給力度。農村社會性公共產品供給主要包括義務教育、文化、衛生、醫療、體育等社會事業、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以及計劃生育、行政法律等。與生產性公共產品相比,農村居民享受到的社會性公共產品供給更是少之又少。可憐的九年義務教育到了農村地區也大打折扣,不僅教育條件差,而且農民自己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教育費用。其它的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更是沒有。其次,在其它國家都是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我國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8億農民只能自己攢錢自己保障。幾十年來農村居民一直懷著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的忐忑心理,生活在小病靠挨,大病等死的處境里,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別有病,否則一人有病、全家致貧。另外,大多數農民沒有可以依靠的社會養老體系,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土地上的勞作和子女的供養。農村居民懼怕變老,懼怕生病。上學、醫療、養老成了農村居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使他們不敢花錢,也沒有錢可花。這不僅使農民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更嚴重制約了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在出口嚴重受阻,內需尤其是廣大農村市場的需求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的情況下,建立惠及廣大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就成為下一步經濟發展的關鍵。通常我們都會以為,社會保障要花錢,必須等到經濟繁榮、政府財政收入比較多的時候才有能力進行社會保障,這也是我們在社會保障領域經常聽到的聲音。然而,在30年代大蕭條中,美國的經濟狀況也很糟糕,政府財政收入狀況也不好,然而卻堅定的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結果社會矛盾不但沒有激化,反倒為走出大蕭條和美國之后的迅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什么會這樣?其直接原因是窮人借此度過了經濟危機,人們建立起了對未來的穩定預期,人們可以花錢了,這就解決了生產過剩和產品積壓的問題,而這恰恰是傳統經濟危機的重要問題。這同樣也是目前我國經濟危機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篇8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危機;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

[中圖分類號]F0-0;F8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3)06-0036-03

自2008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的金融危機已經過去5年了,目前全球經濟處于后金融危機時代,雖然世界經濟在各國政府的積極干預下,避免了更進一步的蕭條,但是經濟衰退的霧霾仍然籠罩著全球經濟,經濟復蘇的步伐仍然舉步維艱。全球性金融危機、新自由主義的破產、資本主義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各種矛盾和困境,這些現象證明了馬克思的種種預見。因此,馬克思關于經濟危機的實質和特點,以及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和信用在經濟危機中作用的論述,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仍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是我們防范金融危機的一把啟關的鑰匙。

一、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現代工業發展不可避免的現象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含著絕對發展生產力的趨勢,伴隨著資本主義現代大工業的發展,經濟危機的產生就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經濟現象。馬克思指出,“現代工業才會經常地出現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的現象——由于比例失調而帶來的經常的動蕩和痙攣”[1]。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保存現有資本價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資本價值,資本的自行增殖表現為生產的起點和終點,因而使生產具有了無限擴大的趨勢。在資本主義現代工業的發展中,伴隨著資本積累和資本集中過程的加速進行,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這意味著資本積累增長的同時會相對減少對勞動的需求,因而造成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趕不上生產能力的增長,形成了大量的與生產力發展并進的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后備軍,這些相對過剩人口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周期運行的蓄水池。可見,資本主義現代工業生產發展的結果是一方面生產的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得到強化。而生產的社會化要求社會各個生產部門之間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是,在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條件下,各個部門之間的這種合理比例經常受到破壞,必然導致生產普遍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因此,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作出了這樣的判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普遍的相對生產過剩。

二、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爆發的特征

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呈現出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的周期循環運動的特征,而危機、蕭條、復蘇和繁榮這四個階段就是經濟周期循環運動的各個環節。在這個周期循環運動中,危機表現為經濟周期循環的終點和起點,經濟危機的這種周期爆發特征的物質基礎是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因為危機的爆發意味著社會再生產的比例遭到破壞,而社會再生產的進一步恢復和發展則需要通過大規模固定資本的更新。固定資本的周期更新必然引起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的生產重新活躍起來,進而使社會再生產的比例重新得到恢復和調整,其作用機制是:作為社會生產的第一部類——生產資料生產部門通過固定資本大規模更新必然會引起其對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需求增加,從而刺激生產資料部門的生產的擴大和發展以及工人就業的增加,由此又會帶動社會生產的第二部類——消費資料生產部門生產的相應擴充和發展,這進一步重新激活了整個社會生產,進而達到新的經濟繁榮階段。所以,大規模固定資本更新為資本主義經濟擺脫危機和蕭條,進而走向新的復蘇和繁榮創造了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又為新的經濟危機爆發準備了物質條件。這主要是由于伴隨著固定資本的大規模周期更新,必然帶來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創新,以及生產組織的改進,使得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這進一步加劇了各部門和各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大魚吃小魚”現象不可避免,從而使社會正常生產所必需的結構以及各產業間正常比例遭到破壞。當這種破壞作用造成社會總供給結構與社會總需求結構嚴重失衡,并且社會總供給量遠遠超過社會總需求量而造成大量的普遍的生產過剩時,新的經濟危機便再一次爆發。可見,在固定資本周期更新的物質基礎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斷循環往復地周期性爆發。

三、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的加速器是信用制度的發展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實踐表明,經濟危機往往是在信用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程度的條件下產生的,信用對于經濟危機的爆發起著加速推進的作用,這是由于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質:一方面信用制度的發展使得社會各個再生產過程加快了,因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為投機者提供了在一定限度內絕對支配別人的資本,因而又成為投機的基礎。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進程中,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不斷發展,信用關系也不斷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信用制度的擴大進一步推動了工商業的繁榮。因此,“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在這里被強化到了極限”,而“信用制度表現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2]。在信用的相互鏈條關系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資本循環受阻,再生產過程就陷入停滯和混亂,這種混亂和停滯會削弱與生產一同發展起來的信用支付手段,使信用鏈條關系遭到破壞,造成信用關系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3]。馬克思著重指出資本主義工商業危機乃至經濟危機大都是以金融危機為先導,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礎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其再生產過程中一旦信用關系突然崩潰,必然會發生由信用危機導致的嚴重經濟危機的爆發。馬克思強調指出,正是由于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使信用的主要宣揚者……都具有一種有趣的混合性質:既是騙子又是預言家”[4]。

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歷史命運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歷史實證考察,在理論上充分揭示了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和強制平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通過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強制地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得到緩和。因此,這種強制作用在使資本主義生產不斷得到發展的同時,必然使其遭到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機,這種危機的根源就在于資本主義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是依靠對生產力本身的暴力破壞不斷繼續前進的,這最終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無法逃脫最后崩潰的歷史命運。

五、啟示

綜上所述,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闡釋,不僅對于我們理解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性,對研究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產生的客觀必然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我們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必然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同樣存在。在我國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市場機制越來越充分發揮著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在市場經濟運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經濟周期性波動。特別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背景下,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又一次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特別加以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因此,在當下的經濟形勢下,我們更有必要深入探索有關經濟周期波動的理論并掌握經濟周期性波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出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的政策,避免由經濟周期的劇烈波動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負效應。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周期性波動的物質基礎同樣是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政府為了避免經濟進一步衰退,加強了政府干預,在各種干預措施中固定資本更新是其重要手段之一。從各國的經驗和我國發展實踐來看,在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時,要注重引導投資方向、控制投資規模、保證投資質量,使得固定資本更新在結構上更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國民經濟比例的進一步失調導致的經濟波動幅度的加劇。為此,我國政府在制定和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中,要以各種產業政策和建設規劃為依據來引導資金的合理投資方向,以保持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比例平衡,避免在固定資本更新中的重復投資擴張而導致經濟結構進一步失衡甚至惡化。

3.信用發展與經濟發展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信用制度既是促進再生產的工具,又是助長投機和冒險的武器。投機者借助信用工具造成經濟虛假繁榮,會引發金融危機,乃至商業危機和生產危機。所以,如果銀行信用極度擴張,信用關系一旦遭到破壞,金融危機就不可避免,一旦爆發金融危機,再生產就會癱瘓,從而引起經濟危機。因此,我們要加強信用監督管理,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信用關系遭到破壞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我們要以此為鑒,在充分利用信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的同時,限制其消極作用的影響。特別是目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政府應加強對信用制度的規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加快完善金融政策、健全金融立法及融資體系的步伐,防止信用活動失控而出現信用膨脹導致社會經濟生活的紊亂甚至危機,實現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

參考文獻:

篇9

內容摘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仍然存在用馬克思理論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行分析的某些情況,必須透過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對我國出現經濟危機的風險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加以防范,才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爆發,并不斷地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關鍵詞:馬克思 經濟危機 風險

馬克思《資本論》中經濟危機理論的基本思想

(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起源

馬克思認為,在貨幣產生之前, 物物交換的條件下, 買和賣的行為在空間和時間上是同步的, 因此, 總供給和總需求總是平衡的, 沒有什么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作為流通手段, 使商品的買和賣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分成兩次過程, 從而出現了買與賣脫節、商品賣不出去的可能。流通“能夠打破產品交換的時間、空間和個人的限制”。“在這里,一方面,我們看到,商品交換怎樣打破了直接的產品交換的個人的和地方的限制,發展了人類社會的物質變換。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當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會聯系發展起來了”。

貨幣產生以后,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使商品交換潛伏著經濟危機。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會形成支付的連鎖關系, 一旦有債務人到期不能支付, 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使一系列支付關系不能實現, 影響整個信用關系和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進行。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發達商品經濟階段, 商品經濟在一國經濟中居統治地位, 一切生產都是商品化的, 社會資源的配置通過市場來實現。在這個基礎上, 一方面, 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每一個企業生產和經營的目標, 這種商品本性決定企業生產經營的逐利性, 必然迫使企業生產有著無限擴大的趨勢,致使市場的發展落后于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 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下, 市場配置資源有其自發性和滯后性的弊端, 容易產生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 資源的優化配置難以一次到位, 因為,市場經濟無法合理解決個別企業投資、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社會投資、生產盲目性之間的矛盾。因此, 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產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資本生產相對過剩引起的危機。“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后原因,總是群眾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經濟危機的社會基礎和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斷擴大的社會生產能力與相對有限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家和社會生產的目的,剩余價值規律成為資本主義社會駕馭一切的絕對規律。追求剩余價值和外部的市場競爭促使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擴大,生產資料和生產越來越社會化了,生產的社會性導致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與此同時,卻沒有顧及到需求的限制,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所生產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決于這種生產的規模和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而不取決于需求和供給、待滿足的需要的預定范圍”。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原始動力,作為資本的人格化代表,資本家唯一的目標就是對價值的無休止追逐,從而導致資本積累的螺旋式上升與生產能力的無限擴張。 當生產與消費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成本資本主義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產生了,這一矛盾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杠桿

馬克思認為,信用制度成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強化和加速了危機的出現。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強了貨幣的支付功能 ,提高了資本的流動性,“誘人的高額利潤,使人們遠遠超出擁有的流動資金所許可的范圍來進行過度的擴充活動。不過,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這種制度 …… 很快就發展成為一種專門為獲得貸款而實行委托銷售的制度。結果就必然造成市場商品大量過剩和崩潰”。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促進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要素”。這實際上是說,信用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種虛假的需求,隱蔽了生產過剩的事實,促使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擴大和投機活動,最終必然導致生產的過剩,這個時候會出現債務償付危機,信用出現緊縮。

馬克思認為,信用危機只有在轉化為貨幣危機的情況下,經濟危機才會全面爆發。“貨幣會突然作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價值存在 ,絕對地和商品相對立。”人們對貨幣的追求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這種貨幣危機只有在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消支付的人為制度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才會發生” 。信用制度的最大益處在于促使人、 財、 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產組織的高度社會化。這又使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生產資本分開,造成危機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圍越大,造成危機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按照馬克思的分析,倘若沒有信用體系,資本積累所導致的生產擴張將不斷遭遇到工人工資收入和消費需求的限制,呈現為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但是貨幣經濟中的信用關系不斷打破對生產擴張的束縛和限制。 “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產業資本的最充分的動用,也就是等于產業資本的再生產能力不顧消費界限而達到極度緊張”。其結果是信用創造的虛假需求并不能真正解決生產與消費間的尖銳沖突, “在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因此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往往會表現為貨幣流通的危機和信用的危機。

(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往往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才會發生,并且是隔一段時期發生一次。從一次經濟危機的發生到下一次經濟危機發生之間間隔可稱之為經濟周期。馬克思認為,固定資本更新的平均時間決定了經濟周期的長短, “預付資本價值必須完成一個包含多次周轉的周期,這個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資本的壽命決定的,從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時間或周期時間決定的。……可以認為,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這個生命周期現在平均為10年。……這種由一些互相連結的周期組成的長達若干年的周期,為周期性的危機造成了物質基礎”。

馬克思認為經濟周期由危機、蕭條、復蘇、繁榮四個階段組成。“在周期性的危機中,營業要依次通過松馳、中等活躍、急劇上升和危機這幾個階段。雖然資本投下的時期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因此,就整個社會考察,危機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新的物質基礎”。由于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終存在,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爆發一次的“周期性現象”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經濟從出現一次危機到新的危機出現,就會形成一個經濟周期。危機發生后,由于商品大量過剩,商品價格就會暴跌,促使大批企業倒閉,社會生產規模急劇縮小。經過一段時間,隨著過剩商品的破壞、浪費和減價賣出,再加之企業的大量倒閉,商品的供應量大幅減少,商品的供求關系趨向平衡,商品的價格逐步回升,大量企業重新組織生產活動,資本主義生產暫時恢復平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著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

貨幣的出現,買與賣的分離,是經濟危機的起源,只要存在市場經濟,存在信用制度,就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只不過在馬克思看來,簡單商品經濟僅僅提供了經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是伴隨著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來完成的。在科技革命與社會生產力的共同推動下,封建社會落后的生產關系逐漸被資本主義先進生產方式所取代,簡單商品經濟逐漸發展成為發達的商品經濟。與此相適應,經濟危機爆發所需要的“一系列關系”也初步形成,這就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逐漸演化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轉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經濟危機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過程。基于此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經濟現象,“現實危機只能從資本主義生產的現實運動、競爭和信用中引出”。雖然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也出現過類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經濟波動。這需要運用的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從理論上探討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原因,在實踐上吸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加強宏觀調控,努力使我國的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從理論上講,我國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它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有很大的區別,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即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生產急劇下降所導致的經濟混亂。并且,這個體制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經濟危機不僅資本主義社會有,社會主義也可能發生商業危機、財政危機、工業危機等。因此,經濟危機并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經濟現象,而是各種社會形態共有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多管齊下,努力防范經濟危機風險。

我國防范經濟危機風險的基本思路

(一)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努力刺激內需以避免經濟大幅波動

我國的宏觀調控要堅持科學的方法和適度的原則,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政府應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也要注意區分市場經濟常態下的干預和某種特殊條件下的干預。在常態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在于引導市場健康發展。在某種特殊時期,政府加大對市場的干預力度,使經濟運行盡快回歸常態,但是,政府的干預也應該合理有效和公平正義,不可任意而為。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在遵循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實踐中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

在刺激內需方面,要注意從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向低收入階層傾斜,加大財政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實行較為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改善投資結構,降低貸款利率,擴大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

(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判斷風險的能力

在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中,信用評級制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信用制度作為經濟危機爆發的杠桿,往往會成為危機的導火線。目前,我國的信用評級制度還很不完善,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統,有效進行信用等級的區分,以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

(三)審慎推行資產證券化,防范金融風險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提醒我們在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時要更加謹慎。資產證券化有助于釋放風險、活躍金融市場,但也要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風險源。這就需要加強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效率,以穩妥的態度逐步開發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以保證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真正讓金融創新產品為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邱海平.論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J].當代經濟研究,2008(3)

2.王偉光.運用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和原因――重讀《資本論》和《帝國主義論》[J].研究,2009(2)

3.郭真,梁東興.《資本論》:從物質生產角度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J].哲學研究,2008(8)

4.王宇偉.從馬克思的《資本論 》看美國的次貸危機[J].當代經濟研究,2009(3)

5.崔巍.經濟周期、經濟危機與危機治理理論的再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篇10

【關鍵詞】 后經濟危機時代; 全面預算; 研究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其后不久就演化為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危機,它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大量的企業在這次危機中倒閉。經過各國的共同努力,目前世界經濟已經逐步走出低谷,出現了經濟復蘇的跡象,進入后經濟危機時代。本文即著眼于經濟危機對企業預算管理的啟示,探討了后經濟危機時代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以及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經濟危機對企業預算管理的啟示

經濟危機的爆發雖然對企業經營造成了嚴重的困難,但也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了一些經驗教訓。具體到預算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算的目標不能完全以利潤為導向

此次經濟危機追根溯源是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而次貸危機的最大教訓就是華爾街的過分貪婪,盲目追求利潤,而不是從客戶的利益出發。早在1954年,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就提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客戶,為客戶提品或服務,而不是利潤的最大化。對企業而言,沒有利潤就無法持續經營下去,但利潤不應成為企業的目標,企業應當將利潤看成是創造客戶后的必然結果。就企業的預算而言,雖然以利潤作為預算目標便于企業控制收支,降低成本、費用,明確盈虧等,但“成熟的企業,利潤不是第一目標”,首席財務官們更應關注針對戰略行動計劃而編制的確保戰略行動開展所需資源的預算。

(二)預算的編制要能靈活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經濟危機的爆發表明,不確定性的持續增長以及不確定性的持續萎靡,都已經成為當代商業世界的基本特征。企業制訂完成預算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這之后,動態地響應環境的變化。預算就像航海一樣,發現偏離了方向就應調正,并且只能是在航海過程中隨時糾偏,才能最終駛達終點。為了做到動態的響應環境變化,滾動預算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工具。在經濟危機中,一些企業由于實行了滾動預算,并按照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編制能夠適應多種情況的預算,使得它們能夠讓預算與實際情況更相適應,充分發揮了預算的指導和控制作用,從而減少了經濟危機的影響。

(三)預算的管理要注意加強對現金流的管理

經濟危機中企業生存的關鍵,是保證現金流足以維持生產經營所需。在此基礎上,如果企業還有更多的現金流,就能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的投入、并購重組等手段,實現戰略轉型和擴張,真正地化危機為發展契機。此次金融危機波及的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即使處于同一個行業也有著明顯的差別,有的陷入“危”境毫無生“機”,有的卻能化“危”為“機”,其中最大的差異就在于現金流是否充足。因此,對于企業的預算管理而言,要始終保持對現金流的關注,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都應充分考慮資金收入和支出時間上的配比以及資金不足時的應對措施。

二、后經濟危機時代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以戰略為導向

基于經濟危機對于企業預算管理的啟示,在后經濟危機時代,企業的預算管理應當實施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所謂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是指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是以實現企業戰略為根本目標,利用平衡計分卡等工具精心設計績效指標體系、目標體系及實現目標的措施方案體系,并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作業之上。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改變了傳統全面預算不能全面反映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僅以財務指標進行評價、容易造成短期行為的弊端,為提高企業預算管理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體而言,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對后經濟危機時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契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現了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的良性互動

在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下,公司戰略決定預算目標,預算目標是對公司戰略重點與管理方針的基本描述,全面預算管理則是公司戰略實施的保障與支持系統。而且,全面預算管理理順了企業戰略與經營活動的關系,使企業的戰略意圖得以具體貫徹,長短期預算計劃得以銜接。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的良性互動還表現在,一方面,全面預算管理運用價值管理的手段,使企業內部資源達到高度整合,同時將企業價值與各級組織的具體目標、崗位職責相聯系,使業績計量和業績評價的戰略導向性更強。另一方面,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通過預算運行過程和結果的分析,進而再評估或修正企業戰略,從而對企業戰略起著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二)強調顧客滿意度等競爭優勢的獲取和保持

顧客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如何確認、保持和增加這項“資產”的價值,對于企業競爭優勢的獲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依據企業戰略明確了企業在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等方面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并將這些目標作為單獨的一方面加以考核,同時還通過內部過程、學習與創新來保證和促進這種業績,不僅從觀念上促進了企業內部各個層次對于顧客“價值”的重視,而且提供了貫徹企業競爭戰略的具體方式,并為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支持。

(三)利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結合促進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均衡

企業戰略目標往往具有長期性,而財務預算指標,特別是采用單一指標進行預算評價時,往往容易使具體的經營人員更多的關注短期利益,不重視甚至損害長期利益。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利用平衡積分卡為工具將企業戰略細化到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員工學習與成長等相互聯系的四個維度,既包含了傳統的財務指標,也包括了實現企業戰略非常重要的非財務指標,實現了非財務預算指標與財務預算指標的結合以及相互的制衡,從而促進了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均衡。

(四)強化了對企業風險的控制

由于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著重于研究全局、長遠的戰略性問題,因此它必須經常考慮風險因素。戰略預算體系可以初步揭示企業下一年度的預計經營情況,根據所反映出的預算結果,預測其中的風險點所在,并預先采取某些風險控制的防范措施,從而達到規避與化解風險的目的。

三、實施戰略導向全面預算管理應該注意的問題

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由于種種優勢,較好地契合了后經濟危機時代企業抓住機遇、形成或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需要,但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注意保持預算的嚴肅性和靈活性

預算目標是企業戰略目標在本預算期的具體體現,為了保證預算的嚴肅性,預算指標確定后,一般不輕易做出調整。但這并不意味著預算不能做出調整,在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或企業戰略決策發生重大調整時,企業應該對預算做出適當的調整,但要以建立規范的調整程序和調整權力的相互制衡為前提,保證預算目標實現。預算管理是企業戰略導向的過程控制,預算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企業經營活動,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企業經營活動不能被靜態的預算目標所束縛,重要的是利用預算的動態過程來增進學習、鼓勵問題解決和提高適應性,由此引導企業研究市場和把握市場,優化內部流程,要讓企業根據市場變化來動態調整和實施行動計劃,以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實現戰略目標。

(二)要注意靈活運用多種預算控制方法

正確目標的實現需要科學的方法作保證。為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戰略性,在預算控制方法上,要注意預算編制方法的多樣性。比如:一方面要注意固定預算與滾動預算相結合,通過固定預算以及年度預算按月滾動和中長期預算按年度滾動的方式來保證企業戰略意圖的貫徹。另一方面要注意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概率預算相結合。企業可以在經營環境相對穩定、經營活動變化不大時可采用增量預算;而為了使預算更迅速有效地適應環境的變化,保證戰略的落實,企業可以根據環境變化,采用零基預算、概率預算來重新配置資源。

(三)要注意預算緊控制與松控制相結合

預算控制模式有緊控制和松控制之分。預算緊控制是一種傳統的預算控制模式,屬短期行為,重視預算目標的實現。在這種模式下,預算既是員工的奮斗目標,也是考核其業績的主要依據,預算指標顯示剛性特點。預算松控制是近年來在國外逐漸興起的一種預算控制模式,具有長期性,它并不認為預算是對管理人員的約束,預算目標沒有達到并不說明業績不佳,強調預算計劃和溝通的作用。一般而言,預算緊控制適合于較為穩定的經營環境和傳統管理層次,而預算的松控制則較為適應經營環境多變和企業組織靈活性增強的情況。在戰略預算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當原本穩定、可預測的經營環境變得不確定了,企業經營的不穩定性明顯增強時,應該尋求二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這樣,既有利于企業長期戰略目標的完成,又保證了工作更有效率。

四、結束語

由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已經給許多企業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并給大多數企業的經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但危機的結束也為生存下來的企業帶來了機遇。后經濟危機時代,企業如何吸取經驗教訓、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形成或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其能否抓住機遇避免失敗的重要因素。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提供了高水平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實現了企業戰略和預算管理的良性互動,不單純以利潤為目標,更加重視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員工學習與成長等非財務目標的實現,強化了風險的控制,充分契合了后經濟危機時代的管理需要。因此,企業必須正確認識戰略與預算管理的關系,充分認識和掌握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思想,并從全面預算的編制開始,直至全面預算的執行與控制、考核與評價各階段始終貫徹這一管理思想。

【參考文獻】

[1] 寶利嘉顧問.戰略執行平衡計分卡的設計和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 陳麗京.企業集團全面預算控制[J].財務與會計,2007(9).

[3] 呂丹等.危機下的預算專題[J].首席財務官,2008(12).

[4] 周穎,周雅.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創新思考:戰略預算管理[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

[5] 王建勝,韓來東.對企業推行戰略導向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考[J].前沿,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