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圈拓展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3-29 04:10: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力圈拓展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動力圈拓展心得體會

篇1

 

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1

 

這次戶外拓展訓練,給我感觸頗深,使我受益非淺。雖然僅僅只有短短的兩天,使我懂得了“團隊”的真正含義,懂得了什么是團隊,什么是溝通,什么是協(xié)作,懂得了怎么團結協(xié)作、互相激勵。

 

這是一段震憾心靈的歷程,是對大家心靈的磨練,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升華。它使我們重新認識和體驗了團隊精神的力量,也激發(fā)了我們個人的潛能,使它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增強了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和信心。

 

它告訴我們要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開拓思路,在工作中總結失敗的教訓及成功的經驗,建立一種新的工作模式。同時讓我們學會了相互溝通,學會了換位思考。使大家嘗試一種全新的生活,同時教導我們每個人要學會感激,學會寬容,學會回報,學會讓步,整個團隊才會是最團結奮進的、最優(yōu)秀的團隊。

 

使我感受最深的是逃生墻,在訓練即將結束之際教練把我們帶到了一面墻前,墻面光滑且高約4米多,要求團隊中所有隊員需要不借助任何外物翻上這堵墻,并且在逃生過程當中不許任何人講話,及不能犯有安全隱患的錯誤,即為安全逃生。那道墻不高、但是光靠你自己一人、兩人的力量想要攀爬到頂點絕對不可能,你更需要的是戰(zhàn)友的協(xié)助,才能完成的一次逃生體驗。教練講完規(guī)矩后給了我們五分鐘的討論時間,在這期間我們的團隊中xx、xx站了出來,要做我們大家的人梯。還有10位家人第一時間上去拉我們,五分鐘后我們開始了。好不容易我們“逃生”幾個人,突然教練吹哨喊停,結果全部返回所有的隊員又要重新再”逃生“一遍。此刻我們的兩位領導要受罰了。做20個俯臥撐。他們做的很辛苦,我們也只是看著。沒有辦法替他們,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快我們開始了第二輪。教練讓幾位給我們提供肩膀和膝蓋的隊友保持剛才的姿勢在我們面前,“你還記得是誰給了你臂膀、讓你踩在他結實的膝蓋、肩膀上不斷的攀爬,你還記得又是誰在高墻上向下伸出援助的臂膀嗎?你還記得又是誰在你攀爬的過程中努力的把手舉到最高點,他們是我們整個團隊的一部份、在關鍵時刻挺聲而出默默付出的隊友們,相互間向逃生墻方向做著保護你向上攀巖,他們都是人生父母養(yǎng)的,在家里我相信他們都是父母的寶貝兒子”。

 

看著我的隊友一個個肩膀被我們踩的淤青,此刻每個隊員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不能避免的是我們兩位領導受到了懲罰,先20個后40個我們犯了三次錯誤他們做了100個俯臥撐,他們累得趴在地上,隊友們的抽泣聲和教練的數數聲,我們團隊的加油聲最后他們還是堅持下來了。我看見大家都開始信心滿滿,斗志昂揚,在這次還是一樣每個隊員都爭先恐后的擠到墻下充當支撐隊員的角色,很快我們就有條不紊的一個一個隊員被送到了墻上,漸漸的下面的人越來越少,最后只剩下四位,他們是直得我們每個人感謝和感激的,他們就像船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我們每個人,用肩膀支撐我們每個人。最后我們的“船長”也安全“逃生”。

那一刻、“感恩”與“感謝”彌漫了整個體驗基地,感謝隊友的鼓勵、感謝隊友的幫助、感謝教官的指導、感謝公司領導的關懷,同時也感謝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是你們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感恩”“責任”“犧牲”。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謝謝”和說不完的“對不起”。只用眼淚代表了心里的這一切,這不是做作,更不是虛偽,這是真情的表露,更是內心的直白。短短兩天的拓展訓練就這樣結束了,時間雖短,但收獲良多,這次拓展把妙趣橫生的任務和工作、人生、事業(yè)、團隊、親人、朋友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2

 

通過參加拓展訓練,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團結就是力量

 

通過一天的拓展培訓,使我更加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fā)揮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相信一切艱難險阻都會被我們徹底消滅。團隊合作精神很重要。

 

二、在實踐中摸索,在失敗中總結

 

每次得到一項任務,我們都要先去執(zhí)行、實踐,且必須一次次總結經驗,找出其中的不足,通過改進,才能成功的完成目標。另外,實踐出真知,許多游戲,在還沒做的`時候,覺得他很難,似乎無法完成。可是等我們嘗試了之后,才發(fā)現當初那些難題實際很簡單。

 

三、合理計劃,分工合作是非常必須的

 

明確目標是完成任務的前提,制定正確的方案是成功的必然。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做每一項工作的時候,都要在頭腦中有一個從前至后的流程安排。個人的崗位職責確定之后,各司其職,有利于有明確責任,發(fā)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既把很多事防患于未然,又節(jié)省了時間。

 

四、發(fā)現訣竅

 

這次拓展培訓有幾項游戲需要我們仔細觀察,細心、認真、發(fā)現訣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要互相信任

 

一個團隊里,要充分相信隊友,相信他們的能力。

 

六、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

 

不能一味的循規(guī)蹈矩,要勇于去嘗試新的事物,努力創(chuàng)新,富有開拓精神。

 

七、絕不輕言放棄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要多一些勇氣和毅力,我們就會成功。

 

八、換位思考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困擾。

 

九、多溝通

 

在工作中,我們要與別人多交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集思廣益,才能及早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此次拓展訓練教給我很多,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會延續(xù)這次活動中的精神,努力完成單位分配的各項任務,為醫(yī)院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3

 

素質拓展訓練這個詞或許對那些小學生或中學生比較陌生,但我想對于很多大學生應該不會陌生吧!應為那該是大學的必修課。

 

素質拓展訓練就有點像電視里那通關節(jié)目那樣,通過各種設施來鍛煉自己。

 

我們的訓練是從昨天下午1:50開始的,通過一天半的時間在今天結束的。在這一天半的時間里我們做了:斷橋、雷區(qū)取水、電網、逃生墻等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每一項都是挑戰(zhàn)自我和挑戰(zhàn)團隊合作的。

 

在這里就主要說一下:雷區(qū)取水和逃生墻吧!雷區(qū)取水是在今天上午進行的,就是在一個圓圈范圍內,假定這個區(qū)域布滿地雷,我們的道具只我們24個人和一條順子要在30分鐘內盡可能多的取出雷區(qū)中間的水,在大家的相互合作下我們用各種方法取出了13瓶水,大家雖然累但也都堅持到最后一秒種。

 

逃生墻,就是在從一塊4.2米的木板下方翻到上面的平臺上去。這一次是140人合為一個隊。首先選出幾個人在下面做人梯,然后幾個人翻上去拉著下面的人上去,最開始我們說的是半個小時,最后我們只用了25分鐘完成了。

 

在這次的訓練中不論是那一項運動中,大家都在堅持,都在為自己的隊友加油,有的甚至把嗓子都吼啞了。這就是力量,團結的力量。

 

我在這次活動中深深的體會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或許也是我們缺乏的。如果不信,那么請你想象4.2米的木板你自己能在不借助任何其他器材的情況下你能翻過去嗎?或許有的人可以,但你一個人能行并不代表你所在的團隊的其他隊友都可以的吧!那么在這種時候就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在團隊協(xié)作中或許你的個人能力并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但請你不要生氣,因為你的團隊都能通過。

 

還有我們平時或許在很多地方都能聽到團隊合做、團隊協(xié)作等詞語。但你知道要如何做嗎?那就是不論在任何團隊中你都要全心的投入到團隊中去,都要充分的相信你的隊友,都不要成個人主義,都要聽從i指揮,都要有為團隊付出的精神,還有不要去責怪你的隊友。

 

在今天傍晚,活動快要結束的時候,教練說了一番 話,有的隊員都感動哭了。說的什么了?我也記不清楚了,但我還記得教練說的:你的父母不是什么本應該為你付出的,而是出于一種責任,一種信任,一種血濃于水的親情。那么我們有什么資格一味的向父母索要了?難道我們就不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嗎?那怕是打一個電話,問一聲好;在父母的生日的時候說一聲生日快樂。這些很難嗎?

 

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團隊的力量,也知道在生活中不論我們有什么想法,都要敢于把你的想法付諸實踐,因為只有實踐你才知道你的想法是對是錯;熱知道了在生活中多個朋友多一條路的含義。

 

謝謝這次素質拓展訓練,謝謝各位教練,謝謝各位隊友。謝謝!

 

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4

 

x月x日,公司為了使我們的團隊工作中更團結、更堅強、更具有競爭力,能夠更好地適應無限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特地組織了一次拓展訓練。通過此次訓練,我們深深理解到要想成功必須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方可站在至高點上,那勝利的喜悅是無數次的跌倒與反省凝聚而成的。在高強度的訓練中,汗水、痛苦與歡笑交織在一起,使我們都極為深刻的體驗到一個團隊是要經過千百萬次的錘煉才會變的堅不可摧。這次活動給我?guī)淼母惺茴H深:

 

信任背摔—協(xié)作精神,當我們每個隊員站在約x米的高臺上時心情都非常忐忑不安,因為我們是在拿自己做賭注,如果摔倒或者有其他的什么意外,就表現出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不好,也就是我們的團隊是否具有團隊精神。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每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就是:什么樣的團隊才可以取勝:協(xié)作高效誠信。這些平時說了無數遍的道理在每個人的腦海里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

 

畢業(yè)墻—團隊精神,面對x米高的畢業(yè)墻,任憑你的能力再強,你也不可能一個人徒手攀上四米高的墻但是集體的力量卻很大,在教練的一聲命令下,團隊中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團結合作,甘當人梯,我們xx人終于越過了這個畢業(yè)墻。這個原本以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在集體的努力下,竟然用了不到七分鐘就完成了,可見集體的力量之大。試想如果我們每個員工在工作中都能象在這項活動中那么配合默契,那么互相照應彼此,那么還有什么困難我們克服不了,我想一切困難在我們每一個面前都會迎刃而解。

 

每個人從出生以來無時無刻不是在團隊中成長,上學是,工作也是。通過這次團隊拓展訓練活動,讓我對團隊的意識和個人在團隊中的作用感悟至深。

 

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只有設定明確的目標才能使一個團隊產生共同的行動方向和行動力,這一點無論是個人或團隊在工作中必須要確立的。

 

個完美的團隊都會以團結為核心思想。在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時,團隊的凝聚力、相互關心、激勵、包容、建議無形中使團隊更加團結。

 

素質拓展訓練心得體會5

 

有幸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教職工素質拓展訓練——一場智慧與體能的訓練。聽到過的你會忘記,看到過的你會淡忘,只有親身體驗過的才會銘記在心。訓練很辛苦,但很有意義。

 

教練說的很對:如果你心中想到失敗,你就失敗,如果你沒有必勝的信心,就無任何成就可言。如果把目標定的過低,觸手可及,那團隊還有何動力,有何發(fā)展可言。只想在山腰看風景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登上山頂后心胸的開闊。

 

當我站在1.6米的高臺上做好準備之后,教練向下面問:“下面的伙伴,你們準備好了嗎?”對于臺下的伙伴們,聽到這句話,會不自覺的再次確認與同伴搭成的人墻是否堅固,聳聳肩,搭搭腿,然后驕傲喊出:“準備好了,請相信我們一定支持你!”教練教我們的時候我還覺得可笑,覺得怎么連這樣的場合都這么形式化。可當我站在高臺上的時候才明白,這樣的回答是必要的,這是向臺上的伙伴交付的信任,對我們這個團隊的信任,讓他放心的將自己的安全交給大家。我連最后的一點疑慮都打消了,毫不遲疑的筆直倒下,穩(wěn)穩(wěn)的被接住,安全的落地。

 

這個項目叫做信任背摔,名副其實。這是同事之間的一種信任,這種信任來不得半點虛假,甚至一點點的心存疑慮都會下意識的由動作表現出來,結果就是給保護你的人、信任你的人造成更重的負擔甚至是嚴重傷害。由心而生的才是真正的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將團隊每個成員的能力發(fā)揮到極致,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畢業(yè)墻”是我們所有參訓隊員要共同完成的最后一項挑戰(zhàn),20分鐘時間,4.2米的光滑墻壁,教練只給予我們了三個道具:求生的勇氣、隊友的肩膀和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艱巨的挑戰(zhàn)。

 

隨著教練一聲令下,大家利用簡短的時間制定好策略之后,然后都毫無怨言主動去做人梯,看到的是一個個有力的肩膀、信任的眼神、一張張憋足了勁而漲紅的臉和流淌在紅色臉龐上的汗水,每個人都在借助身邊人的力量向上爬,群體中的人都是互動的,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最終,我們順利地提前完成了任務,在這里請允許我向這些隊友們表示最誠摯的敬意。

 

領導力的作用至關重要,團隊的力量更不能忽視,它可以起到1+1>2的效果。回過頭來再看這面墻,人生中有多少次我們就在這樣的高墻面前膽怯,多少機遇就在我們躊躇猶豫的瞬間被我們錯過了、放棄了,又是誰成了我們腳下的人梯,幫助我們跨越了一個又一個高墻。團隊中有各種角色,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競爭與合作都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團隊的成功需要我們每一個成員的共同努力!

 

拓展培訓是一種挑戰(zhàn),不僅是體能、更是意識;挑戰(zhàn)的不僅是個人、更是團隊。訓練雖然結束了,但拓展訓練所給予我們的啟發(fā)和經驗是一筆永久的精神財富。通過訓練我們增強了自信心,磨練了戰(zhàn)勝困難的毅力,我們超越了自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增進了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

篇2

近期,學校組織了計算機培訓。當我聽到這一消息時,第一感覺就是我也要參加培訓嗎?因為大大小小的計算機培訓、考試也經歷過好幾次了。雖然自我感覺水平不高,但總覺得這種培訓的意義不大。因為大凡這種培訓都是應付了事,教師教得不認真,學員學得也不認真。但是從學校的整體工作要求出發(fā),我還是報名參加了培訓。

一、開卷有益,愛不釋手

然而,在我參加培訓的第一晚上,我就發(fā)現自己錯了,此次的電腦培訓與以前參加過的培訓大相徑庭。以前的培訓都是應付考試的,實用性不強,而且那時學的東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時間長了不用也就忘記了。而這次培訓的內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和工具性很強,都是平時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參加培訓的第一課時,我就專心致志地聽講,把學習內容與以前操作不規(guī)范或不熟練的地方進行對比,感覺學習效果很好,受益匪淺。特別是excel的學習,因為平時用得比較少,掌握的也不多,不想去進一步的學習,所以對excel的操作不熟悉。這一次正好幫我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次培訓,使我的excil的操作有了新的認識,也掌握了幾種方法。還有幻燈片的制作,原來從沒有制作過,通過這次學習發(fā)現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簡單的制作我已經基本上掌握。現在想起來這種培訓是必要的,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驀然回首,柳暗花明

正因為學習上有所收獲,思想上也就豁然開朗起來。說實話,近幾年,覺得自已也不再年輕了,還學什么啊?得過且過吧。雖然對待工作還是盡心盡力地去做,但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則是能應付就應付,不想應付就是偷點懶吧。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在學習上的動力就不足了。通過這次培訓,我覺得要改變這一錯誤的思想,想把各項工作做好,就必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也只有不斷的學習、充電,才能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三、由此及彼,學以致用

電腦培訓暫告一個段落,閑暇之余,我開始靜靜地長思。由于學校的信任,我從上學期中段到校辦工作。盡管我全力以赴,不辭辛苦,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我知道自已離“出色”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離學校對我的期望還相去甚遠。固然有能力、水平、經驗、性格等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思想上的對學習不重視,導致了有的工作不能出色的完成。由于辦公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員思維嚴密、靈活應付,要能夠迅速理解領導的意圖,沉著應對復雜的局面,這樣才不致于在完成工作時,總是手忙腳亂、丟三落四。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只有沉下身來,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踏實做事,多用心,多動腦,才能讓工作有好的起色。為教育事業(yè)奉獻我微薄的一份力量。

教師新課標和計算機培訓心得體會2

為了迎接這次教師基本功大賽,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新課標和計算機的培訓,培訓中我用心去領悟他們觀點,吸取精華,并且也品讀了幾位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他們的教學理念很新鮮,課的設計十分精彩,我想這和他們高深的文化修養(yǎng)是分不開的,聽過看過之后我也受益匪淺。

一、加強科學文化學習,做一專多能的教師。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輔導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征博引給我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f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

二、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于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fā)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并會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

三、拓展視野,把握最新教學動態(tài)

教師學會自我反思,就會以特定的眼光給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定位,就會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步入新的世紀,面對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學科研能力,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讓我們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我們堅信通過領導和老師幫助,以及自身的勤奮努力,相信我們會成為新世紀基礎教育戰(zhàn)線上的精兵強將。更加致力于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yè)中,更加投身于教學工作中。

中小學計算機管理員培訓心得體會3

在11月份有幸參加了xx省中小學計算機管理員為期四天的培訓,非常感謝學校提供我外出學習的機會,在這短短的四天中,對我來說卻收益匪淺,有學習的快樂,有收獲的喜悅,有不懂的遺憾,還有離別的不舍……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我應以這次培訓為契機,積極接收新的計算機管理概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開闊教學研究的視野。

本次培訓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兩個培訓板塊,根據自己在機房管理維護以及校園網管理維護的工作需要,我選擇了相應的基礎班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實驗室和校園網的規(guī)劃、建設與維護,以及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使用和多媒體技術等四個模塊的內容。通過專家講座和操作訓練、課堂講授、參觀學習等學習形式,我對機房管理以及校園網維護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簡單地學會了運用。點點滴滴,以下是xx此行的一些心得體會:

適應角色轉變

自從走出大學的校門,作為一名教壇的新手,一直就在屬于“一畝三分地”上默默耕耘著。沒有時間,沒有心情,也少有機會,能夠好好坐下來如當初求學般靜靜地學會聆聽。培訓第一天,早早起,進入偌大課室,竟有點像慌張失措的小孩子,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來。廣二師計算機學院的領導對我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第一節(jié)課上,“你們知道愛迪生的請舉手!” 羅老師說完,臺下一片安靜,誰都沒有舉手。羅老師說“你們是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不愿意舉手是吧?”,“誰知道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請舉手!”羅老師又問,臺下還是沒有人舉手,我們卻都不約而同地笑了。發(fā)笑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自己心態(tài)本身。來培訓的學員都是在職任教的老師,我們習慣了教師的權威的角色,習慣站在講臺上,習慣于俯視的姿勢,殊不知,坐在臺下,我們都是求知若渴的學子,需要仰視,需要適應角色的轉變,這是我們進入學習的第一步。

知不足,促進步

作為一名擔任信息技術學科的女教師,無疑,我是幸運的,工作中大多時候與硬件維修、校園網維護等繁雜的工作接觸不多,更多的是教學上的工作以及計算機運用等。而通過學習,重新認識到自己在維修維護上經驗的不足,有太多的計算機硬件方面的知識不懂,比如:程序操作、計算機理論、計算機室的建設與維護……課堂上,老師授課講解與學員實際操作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淺入深。我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老師們精心的講解,專家們的技術講座,如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滋潤心中那片知識的田野。知自己不足,促我成長進步,在以后的教學活動和管理中更應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少抱怨,多踏實

11月18日我們一起去了xx市xx一中參觀學習。一路上雨天堵車,匆匆忙忙的桂江一中之行卻讓我受益良多。蘇喬紅老師是xx一中普通而不平凡的計算機老師。她從xx年起多次在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中帶領學生參加國家賽,而且獲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一直覺得,做一名計算機老師,又累又苦不說,還很沒有認同和歸屬感。然而她精神的臉上,我看到了積極上進,看到了工作的熱情,看到了對教書育人的孜孜不倦,也看到了計算機老師少有的自豪和榮譽感。她說,“做計算機老師,就是要少一些抱怨,多一點踏實……”她不是僅僅為我而說,而我心中卻有一棵慢慢在發(fā)芽的種子,那是工作的責任心。因為一份熱愛,一份責任,一份不懈,計算機教師這條路上才有那些耀眼的光輝,如我,應學習這一些。

善溝通,多交流

這一次計算機管理員的培訓,不僅是一次技術的學習,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由于我們學員來自全省各地,通過培訓使自己從原來的小圈子里跳出來,有了難得的溝通、交流的機會,開闊了視野,結識了很多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的朋友。學員們自發(fā)組織建立公共郵箱和qq群,在上面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心得,互幫互助,氛圍和諧而融洽;短短的四天時間,我們收獲了友誼,在分別的時候,我們一起在留念合影前留下快樂的“茄子”……

在學習到知識、技能的同時,我收獲了許多溫暖和難得的相互溝通交流的好機會,一起搭建了計算機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使大家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斷提高和成長。

活到老,學到老

篇3

從那天起,我們開始了胸科醫(yī)院的培訓,前三天的課程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在書上學不到的東西,有院領導的親身經歷和他們的所見所聞,對醫(yī)院的故障制度有了一定認識。這次培訓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感觸最深的是每一位領導基本上都提到一個要求,那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一刻也不能放松,不僅要鉆研本專業(yè)的知識,還要了解其他專業(yè)的知識,比如說我自己,就應該多了解醫(yī)學影像診斷及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有利于我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此外,就是希望能盡快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做好思想意識的轉變,從受者轉變成施者。我認為我在這方面做得也比較到位,經過學習和互動,感覺現在也慢慢走上正軌了,希望我們能腳踏實地的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習慣,為自己積累資本、為醫(yī)院創(chuàng)造價值。

通過第四和第五天的培訓我明白了什么是溝通,溝通就是人們在互動過程中通過某種途徑將一定的信息從發(fā)送者傳遞給接收者,并獲得理解的過程,雙方互動的過程。我們作為一名合格的醫(yī)護人員,應該要保持熱情的態(tài)度,掌握語言的藝術性,學會傾聽患者的述說,重視非語言的溝通,善于換位思考,不要一味的只想到完成自己的工作,當你發(fā)現患者的心情不好時,你知道自己沒辦法幫助解決的時候,你可以認真的傾聽患者的述說,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拍拍患者的肩膀等,這樣患者會認為你很重視他,有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不是敷衍了事。偶爾,我們還要學會贊美,學會容納,我們應該要判斷患者在想什么,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融入病人的心理,更好的了解病人,才能和病人保持良好的關心,能讓病人感覺到我們對他的友好。我們還要學會一些特殊的溝通技巧,我們應該要用好的心情來感染患者,學會在溝通中的感情輸入,當患者在生病心情不好的時候,看到你還對他板著一張臉的時候,患者的心情會更加的難受,而你用好的心情來感染他,讓他心情愉悅,我們再加入更多的感情在里面,患者會認為我們是友好的,是理解的,這會試溝通中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培訓的第六天是為期一天的拓展訓練,但在訓練結束后內心的激動卻久久不能平息。回顧在訓練中受的挑戰(zhàn)和磨練,感受頗深。這次訓練,是一次身心

的大洗禮,是進一步推動我全力以赴作好各項工作的動力。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訓練,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思維、一種考驗、一種氣概。

在訓練場上,我們忘記了年齡,忘記了身份,忘記了生活的環(huán)境,我們拋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中。我們的團隊有著一個陽光而響亮的名字——超越隊,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高唱隊歌“超越夢想”開始了一天極具挑戰(zhàn)的訓練。整個訓練主要包括:高空挑戰(zhàn),盲人方陣,信任背摔,八桿傳遞,旱地龍舟,攀登“逃生墻”。每每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以“超越夢想,勇往直前”的隊訓激勵和支持著隊友,沒有責備,沒有抱怨,沒有放棄,沒有拋棄。最終,我們團隊的每一名成員都順利地通過了重重考驗。

拓展訓練的第一個項目“高空挑戰(zhàn)”,它是一個個人挑戰(zhàn)項目,要求隊員們在大約8米高的鐵柱頂端圓盤上起跳并抓住橫桿,然后再降落地面就算完成。當挑戰(zhàn)者一步一步爬上8米高空之時,心里早已怦怦直跳。腳下僅僅是剛好容下雙腳的圓盤,而手又沒有任何東西可抓,腿不由自主地開始打顫,盡管有保險帶,但初次嘗試仍心存恐懼。此時此刻,下面是隊友信任的眼神,剛剛“充電”的豪言壯語還縈繞在耳邊,這個時候不能猶豫,既然已經上來了,就沒有退路,下定決心,豁出去了。一躍,成功!大家的歡呼聲,贊美聲交織在一起,感動著這里的每一個人。通過這個項目,教會我們如何在壓力和困難面前調整自已的心態(tài),勇于嘗試,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

訓練項目的第二項信任背摔是一個隊友爬上背摔的平臺,在教練的指導下,捆住手臂,背對著團隊向隊友們用手臂搭建的“保護網”平倒。在一聲聲的“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倒了!”,不僅能夠感受到隊友們的自信心,也能夠感受到隊友們對整個團隊的信任。這個項目很好地揭示了團隊的力量及一個人在團隊的作用,以及信任和被信任是來之不易的、是幸福的。每個隊友能夠順利的完成此項目,與其他隊友的全心保護和自己對團隊的高度信任分不開的。我個人對自己要求特別高,只有當自己做好了,才有資格指導他人。一個人如果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首先就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信任自己;一個人如果存在于社會中,他必定會隸屬于一個團隊中,不能孤立存在的。“信任是團隊的粘合劑,是團隊精神支柱。”如果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快樂,那就充分

在團隊中展現自我吧!

第三個訓練項目是“盲人方陣”,任務是把大家的眼睛蒙住,分散在一個廣場上,尋找?guī)讞l繩子,然后用這些繩子圍繞成一個面積最大的正方形。這個任務在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簡單,但是當所有的人被蒙上眼睛的時候,我們發(fā)現,原來難度一點也不小,討論并確定了一個初步方案,開始執(zhí)行。在中間的時候產生了一些意見分歧,最終隊長站出來,統(tǒng)一協(xié)調大家基本完成原始方案。在總結經驗的時候,訓練老師講了一句話我非常有感觸,他說:“當大家為了一個目標爭論不休的時候,你放棄話語權也許是對完成目標最大的幫助”。我覺得這個項目無論是用哪個人的方法都能完成任務,無論是你認為笨的辦法還是聰明的辦法,只要是堅持到底,都能順利完成任務,重要的是要按著一種方法堅持到最后,如果一種方法還沒有做完,就換另外的方法,恐怕到最后很難完成。這就要大家聽從隊長一個人領導,大家齊心協(xié)力,相信隊長,最后一定會順利完成的。

第四個項目包括八桿傳遞和旱地龍舟兩個小項,都是特別考驗團隊步調一致性的游戲。教練發(fā)給我們八根塑料桿,將桿子立在地上,然后大家圍成一個圈,圍著圈順時針移動的同時,桿子不能離開地面不能倒地并傳遞給后面的隊員;旱地龍舟的道具是兩條長長的木板,板上面連有鐵鏈,將其提起后抓在手里,大家依次站在板上成一排,一起走過場地的一段距離才算完成。這兩個項目道具和規(guī)則看上去都很簡單,但是我們在進行時發(fā)現這兩個項目對協(xié)調一致性要求相當高,每個人的動作及力度都要高度一致才能順利完成,而且隊員有男有女,在步幅上也有一定差別,所以大家都要在專心于自己的分內工作外考慮其他同事的情況,這無疑是對我們默契協(xié)調程度的很大考驗,但是我們通過練習熟悉了每個人的情況,最終在步幅上達到了完全一致,也已兩個小項最短時間完成的成績獲得了其他團隊的肯定。在醫(yī)院工作中,各個科室就像一臺龐大的機器,只有我們想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讓醫(yī)院的各項工作進行地更流暢。

本次拓展訓練最感動人的項目莫過于最后的攀爬“逃生墻”。看到四米多高的墻壁,我已經兩腿發(fā)軟,但是當我看到同事們一個個都勝利通過時,在一個同事的鼓勵下,我鼓起了勇氣走到墻壁下,開始此次征程。當其他伙伴都順利攀爬后,剩下的一個人更是讓我們驚心動魄,通過足智多謀、勇氣信心以及團隊的鼓勵和吶喊聲,使得所有同事都順利“逃生”了。當時眼淚已經在我眼眶里跳

篇4

[關鍵詞] 語文課堂教學 初中生 學習興趣

事實上,語文教學本應該是充滿趣味性的,具有人文性,最具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的學科,因為語文教材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色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和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然而學生并沒有真正喜愛和快樂。較多的學生不喜歡語文,導致成績也不夠理想。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值得探究。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諾也說過:“追求優(yōu)異的成績……不但同我們教什么有關系,而且同我們怎么教和怎樣引起學生的興趣有關系。”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積極的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尋幽探勝。所以,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生學好課的入門向導。可見興趣對于學習語文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語文教師,應不失時機的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搞好語文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好語文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1)課前有主動預習,課后有自覺復習的習慣;(2)課堂上有思路活躍,勤記筆記的習慣;(3)課堂里有大聲答問,大膽質疑的習慣;(4)閱讀時有隨手查閱字典釋疑的習慣;(5)有眉批圈點,邊讀邊思考的習慣;(6)作文時有先構思,再寫提綱,寫正文以及加后記的習慣;(8)文章寫成以后有讀兩三遍并進行自我修改的習慣;(9)課外閱讀時有隨手摘錄、隨時積累并運用的習慣;(10)有勤于動筆,寫心得體會,記日記的習慣。養(yǎng)成了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生終生受益,令學生在文山書海中自由徜徉,體會學習語文的無限樂趣。

二、有民主的教風,創(chuàng)設和諧的情景

1.語文課堂是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始終以情感為動力,教師必須儲情于胸,并用激情感染學生,進而引導學生入境體驗,達到融情入理的目的。首先抓住學生對文本的興趣。在教學中應考慮學生的愛好,利用焦慮、發(fā)現、好奇、探究和想象的激勵作用,努力采用主動的、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文本。通過有興趣、新穎的方式來呈現文本,設計能使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運用問題的設計和游戲、模擬等有趣的活動來抓住學生對文本的興趣,維持興趣并促進學生取得成功。

2.在教學中應向學生交代學習目標和期望,還要變換教學方法,設計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活動,提供合適水平的挑戰(zhàn)和支持,設計個別的、合作的和競爭性的活動,傳遞合理的期望與品質,降低表現的焦慮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支持性的環(huán)境,表達對內容的興趣并熱忱。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一上課學生就質疑問難,其中一個學生的問題是這樣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之間關系是怎樣的?”“課文穿插美女蛇的故事,是否宣揚封建迷信,其作用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也議論紛紛。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我捕捉到教學契機,認識到深入引導的機會來了,于是調整教學思路,和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探討,認識到貫穿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是作者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作者天真活潑的童心。至于插敘美女蛇的故事,則為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經過大家討論,明確了這個問題的含義。

3.提供反饋和獎勵。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給學生提供反饋的機會,提供一些獎勵作為刺激物,幫助學生將成就歸應于努力,幫助學生認識到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是日積月累的,對不利學生提供補救矯正措施。心理學家伯利納通過實踐證明: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勁頭足,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缺乏激勵的學生,學習沒有勁頭,學習成績有下降趨勢。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舍得給學生用褒揚的詞語,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在《我的叔叔于勒》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甲對小說三要素只回答上來了其中兩個,你是看到了已回答上來的兩個,還是盯住沒回答上來的一個,你是說“怎么連這么基本的概念都沒記住”,還是說“不錯,你記住了兩個”,其效果不言而喻。若采用前者,只能使學生對回答問題產生畏懼感,從而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各種回答,給予尊重、珍惜、引導,利用學生獨特的資源,轉化為有價值的生成。教師要有寬容的氣度,允許學生說得不好,說得不對,允許學生節(jié)外生枝;特別要尊重后進生,關愛后進生;倡導標新立異,欣賞真情告白。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一些恰到好處而又充滿愛心的話語,會一一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努力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優(yōu)化課堂結構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有一段精辟的話:“教語文,必須站在文化的平臺上。忽略了這一點,語文教學就會在有意無意之間降格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會有悖于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站在時代的講臺,手執(zhí)新教材的語文教師,應該既是語文教學工作者,又是中國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歷史使命,努力在學生靈魂深處,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礎。與以前不同的是,在強調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的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將隨之發(fā)生變化,語文教師傳授知識已不是以灌輸為主,而是引導學生在發(fā)現與探究中學習知識,建構知識。

上好每一堂課。目的是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體味其中的樂趣。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文明,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璀璨奪目的文化。從盤古到今,神韻流淌,陶醉了一代代炎黃子孫的是文學。屈原的憂國憂民,浪漫狂放;陶潛的采菊籬畔,恬淡悠然;李白的舉杯邀月,飄逸雄放;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沉郁頓挫;蘇軾的大江東去,波瀾壯闊;辛棄疾的金戈鐵馬,氣勢磅礴。多么富有個性的文人,多么絢麗眩目的華章。

鑒于這一認識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盡量做到“五不講”:

1.支離破碎的“分析”不講;

2.學生已經懂的不講;

3.學生自己能講的不講;

4.教師自己講不清楚的不講;

5.學生聽不明白的不講。

除此之外,還要盡量做到“五講”:

1.每課學生能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必須講;

2.不是照搬教參,而是有自己研究課文的心得體會、感悟發(fā)現;

3.必須有高于學生之處,能為學生開啟心窗。要能講得學生感興趣,講得學生開眼界、講得學生佩服你;

4.必須是傳授程序性的知識,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去運用,換言之,就是教他以規(guī)律、方法,授之以“漁”。

5.必須傳授主題性的知識,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益。

教師要善于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其思維得到激活,做到課始趣濃,課中趣更濃,課尾余韻猶存,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通過教師的點撥啟發(fā),達到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

四、重視綜合性學習,開展多種活動,拓寬各種視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的確,綜合性學習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基礎,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我體驗、實踐、探索形成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

課前3分中演講。我們的做法是: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前,讓學生登臺發(fā)表3分鐘的演講,每堂課一位學生,全班學生按照學號逐一上臺,輪完以后再從第一次登臺的學生開始。一個學期兩三次下來,不少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充分表現,積極的思維情勢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的興趣較高。

課內表演。初中課本的許多文章(小說、戲劇)故事曲折、矛盾沖突激烈,適合學生表演。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口語表達,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辯論。辯論是源于討論而又高于討論的一種形式,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知識視野有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組織一些辯論賽,有利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話題面上的擴展、主觀意義上的深入或不同觀點的對比,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深入學習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如《羚羊木雕》,《陳太丘與友期》等。

在課堂教學中用足、用好文外資源,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就拿我們教材中的許多插圖來說吧。這些插圖或貼近文字、或貼近教學、或貼近生活、或貼近時代,欣賞性特點突出,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七年級上冊《十則》,文本中有兩幅插圖,其中一幅是孔子像,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這一幅插圖對孔子有一個形象的認識,在進一步介紹孔子生平及他在中國教育史上所作出的貢獻時,可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課文目錄前的彩色插圖《孔子講學》,觀察畫面上孔子和他的弟子坐在哪里,坐姿如何,表情動作怎樣,進一步想象他們在干什么,讓學生結合課前預習時所搜集到的資料用口語表述出來。這樣一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積累了相關的文學常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引領著學生融入到文本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文本。

這些訓練是長期實踐的總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種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具有自主學習、自我表現意識,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這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完成新課標要求的途徑之一。實踐證明,教師如能在教學中堅持做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廣泛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不僅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更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00.

篇5

《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

但事實上,一方面,不少教師看不到名著閱讀的長期效應,對學生的名著閱讀不聞不問,應付形式;另一方面,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現狀也不容樂觀,學生的閱讀面窄,所讀課外書籍多是一些言情、武俠、校園文學之類。形成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少、質量低的局面。

加強學生的名著閱讀,努力提高閱讀質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閱讀數量可觀的課外書籍,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向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推薦課外讀物,供學生進行選擇,在推薦時要遵循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書中精彩篇目的推薦或生動有趣的內容的介紹,或通過講述書刊中的片斷,使他們產生迫切的閱讀欲望。在推薦內容、方式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在學習教材中節(jié)選的一些名家名篇時,可以借此向學生介紹原著、作者的作品集或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如在學習《香菱學詩》和《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時介紹《紅樓夢》,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時介紹《朝花夕拾》,學習《小橘燈》時介紹冰心的《繁星》《春水》等等,這樣,通過節(jié)選的學習和老師的介紹,學生就會有閱讀的欲望,趁熱打鐵去讀作品。

1.2針對學生喜歡看電視劇這一“文化快餐”特點,可以結合電視中播放的根據名著改編的連續(xù)劇,引導學生閱讀原著來看電視劇改編之得失。如《三國演義》、《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都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播放過。這種做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心理。

1.3介紹一些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刊物和時文作為補充閱讀材料,如《中國青年》、《讀者》等;以及一些現當代文學名篇和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2 幫學生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監(jiān)督閱讀進展

由于學生的閱讀自覺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還不是很令人滿意,就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現狀及學習需求,可結合我們?yōu)H坊的“朝陽讀書計劃”和“中小學生主題閱讀”的實施,幫學生制定一個詳細的閱讀計劃,語文教師應把課外閱讀納入長期計劃和常規(guī)教學計劃中。

在每學期初與學生統(tǒng)覽新教材后,針對本學期的教材內容,以語文新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量“初中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為依據,師生共同商討、制訂課外閱讀計劃,規(guī)定閱讀書目的范圍和數量。包括一個學期的閱讀數量和篇目的預設,每天定時定量的閱讀數目,實際每天完成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課外閱讀檔案,包括閱讀的具體的起止時間,閱讀的篇目,閱讀的字數,閱讀過程中的點滴發(fā)現、感受、評價、困惑等等。這樣看看他們的檔案和計劃就可以掌握他們的閱讀進度及閱讀內容了,便于督促。

3 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必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須不斷地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的這個標的精要地講,務必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盡可能自己去探索”,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課堂閱讀教學是打開課外有效閱讀之門的鑰匙,良好的讀書方法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掌握,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鞏固熟練的。

向學生介紹一些正確的讀書方法,如對所讀內容及時進行圈點勾畫,可以抄名言、寫摘要、列提綱、制卡片等,理解所讀的內容,領悟其中道理,學習體味作者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和語言風格;指導學生撰寫讀書心得體會,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等閱讀習慣。并且讓他們借鑒一些名人的讀書方法,如司馬光、朱熹、魯迅、老舍等人的讀書方法,找到自己喜愛的方法,邊閱讀邊思考,不斷提高閱讀速度,促進他們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指導他們學會利用工具書和有關參考資料,以加深理解,擴展視野。

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多種閱讀方法后,在閱讀中才會根據名著的特點和自己的需要,選擇正確的方法,閱讀才會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改變學生在閱讀中常有的無所事事、收效低微的情況。

4 為學生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機制來監(jiān)控,是將課外閱讀落到實處,而不流于形式,維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方法。

應該說,在諸多評價機制中,考試的影響力對學生閱讀名著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幸運地是,在新課改的影響下,中考試題對課外閱讀起了良好地導向作用,翻開近幾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試題,名著閱讀題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具特色,既有對情節(jié)、人物熟悉程度的考查,也有對精彩片段的閱讀賞析,還有對名著的感悟、鑒賞能力的考查。這些無疑會激發(fā)學生閱讀動力、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也可以采取活動評價,即在閱讀后開展活動,在活動中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現的機會,讓他們將閱讀過程中的獲得的種種感受表達出來與大家分享,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閱讀動力,并從中獲得更多啟發(fā)和方法,拓展思維空問。

篇6

從一次培訓活動說起

傳統(tǒng)的教師培訓大多是專家講、教師聽,尤其是教育技術和技能類的培訓,過多地強調技術,與實際教學工作缺少結合。在培訓中,教師的學習是被動的,難以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技術類培訓應該如何開展一直是困擾教師培訓者的問題之一。數字化學習不僅帶來教學形式的改變,也讓我這個技術類培訓者開始用數字化學習的眼光重新審視教育技術應用培訓的創(chuàng)新問題。

1.直面需求,探求模式創(chuàng)新

配合iPad互動教學項目的推進,我們針對朝陽區(qū)已經配備iPad的兩所學校就新技術應用培訓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深入調研。教師們反映的具體問題和需求有以下幾點。

(1)很多教師感覺iPad的操控性和娛樂性較好,但對如何將其應用到教學中感到迷茫,教師們都想多看、多聽一些已經成功的研究案例。此外,并非所有教師都對iPad應用感興趣。

(2)調研中發(fā)現,教師們希望能夠在培訓過程中“做中學”;同時,教師認為技術學習需要連貫性,因而希望有集中的學習時間,并且盡量避免其他雜事的影響。

(3)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教師自己卻很少有這種親身經歷。我們認為,通過在培訓中體驗合作學習,對于教師今后組織教學大有益處。

(4)有些教師反映,參加的各級各類培訓數不勝數,但多數效果不佳。所以,在設計培訓方案時,我們不僅要考慮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保證知識容量,還應該注意選取教師們喜歡的、有趣的教學內容,提升培訓效果。

(5)技能類培訓關鍵在于培訓后的應用,要防止出現“學著激動,學后不用”的現象。因此,培訓后應有相關的后續(xù)措施作為培訓延伸,保證學以致用,鞏固學習成果。

通過上述調研,我們初步確定了培訓的基本思路。即專家引領: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革;頭腦風暴:平板電腦在教學中的應用技術;主題研究:小組合作應用技術完成作品;成果分享:展示學習成果,感悟技術的魅力。

2.兩校聯(lián)動,采取任務驅動式的培訓模式

按照課程設計需要,本課程共20學時(2學分),主要針對來自兩校各40名各學科的骨干教師,采取封閉培訓的形式,打亂學校分組,每組由1名技術指導全程陪同,通過完成主題為《我眼中的秋天》或《我眼中的微幸福》的作品創(chuàng)作,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1)交叉分組,提升校際教師協(xié)作和溝通能力。兩校交叉分組,8人一組,自選組長,要求每人能夠應用一種新技術(技巧)體現在作品中。

(2)技術應用頭腦風暴,強化技術應用理念。在集中培訓階段,通過專家的專題講座和工程師介紹的典型應用集錦,幫助教師們開闊思路,了解平板電腦的主要功能和在教學中的常見應用形式。

(3)合作學習,開展技術應用實踐。各小組按照研究模板提示,確定研究實踐主題,并完整記錄研究的全過程。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責任明確到人,每組安排1~2位專業(yè)人員指導技術難題,教師們探索制作技巧,集中集體智慧,最終按要求完成作品。

(4)作品展示,分享學習收獲和心得體會。各小組展示最終完成的作品,要求介紹作品涉及的各項技術,并詮釋作品寓意和作品的形成過程,由專家和領導形成評價小組為小組匯報打分。

構建技術培訓中的“云”課程的探索

在這里,我們借用熱門的“云”概念,以本次新技術應用培訓為例,介紹教育技術培訓中的“云”課程。我們認為,如果把政策推進比作太陽,學校信息化應用就是江河,應用產生的問題通過“蒸發(fā)”并匯聚成課程需求,那么教師培訓便是高空漂浮的那朵白云,如何讓需求成雨翻落到地面,進一步補給江河,形成良性的生態(tài)圈,“云”課程的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

1.選題來源于需求

首先,朝陽區(qū)數字化校園試點項目的有序推進,教育投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需要以實際應用的效果來驗證。其次,要將iPad有效應用到課堂上,教師還有很多技術障礙亟需解決。比如,如何和現有的多媒體環(huán)境融合、有哪些iPad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案例可供借鑒、如何使用學科必備應用軟件等。

2.將技術學習放置在問題解決的情境之中

本次培訓活動中,我們采取研究性學習的模式,將教學的研究和技術的學習融為一體,使應用層次的技術訓練直接作用于管理和教學的場景之中。教師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將轉化為教學的改變,從而使技術的學習層次不局限于學習技術的操作,這種學習體驗可以直接遷移到教學實踐之中。

3.采取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

(1)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開展技術進入課堂頭腦風暴活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員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應用聯(lián)想,喚起學員原有認知結構中對iPad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從而使學員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或“順應”所學的新知識,激發(fā)其學習新技術并嘗試實踐應用的欲望。

(2)確定問題(任務)。淡化學員的學科差異和學校差異,選擇與當前環(huán)境和心境相關的主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現實問題使學員更主動、更廣泛地激活原有知識和經驗,問題的解決又為新舊知識的銜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臺,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建構知識,正是探索性學習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學習,合作完成任務。技術指導全程跟蹤,并不是直接告訴學員應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向學員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強調發(fā)展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員挑戰(zhàn)新技術。同時,倡導學員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

(4)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方面是對學員是否完成當前任務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即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評價;另一方面是通過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能力的評價。

幾點思考

1.任務選擇和驅動力相互配合

在本次培訓中,我們選擇了開放性的問題,旨在拓展學員思維空間,鼓勵學員應用不同的技術,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來思考問題、分析和說明問題,多方尋求問題答案,從而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遇到思維盲點和技術難題,小組共同討論分析,技術指導提供解決思路,及時跟進,于是學習得以快樂前行,再遇到問題再解決,如此周而復始,直至任務達成,學員摸索出一套對自己來說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遷移便不成問題了。

2.引入競爭機制

除了用任務有效地驅動學習外,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參與也無形中激發(fā)了學員的表現欲,同時兩所學校的交叉分組,也有效激發(fā)了學員的競爭意識,學習的驅動力便更大了。

3.建立長效促進機制,研訓一體

伴隨社會發(fā)展進程及新型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教與學的方式也在不斷變遷。作為課堂的主宰者,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于教育教學,這不是教師本身就可以達成的實踐過程,而應回歸到信息化應用生態(tài)圈的建設問題。

(1)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首先是信息化應用的助推器,必須采取一定的政策扶持手段,推動課堂應用方面的研究和實踐。

(2)實踐產生疑問,疑問產生再學習的需求。培訓方要能夠通過有效渠道收集這些需求,提煉共性問題和急于解決的難題,構建教師培訓課程。教師培訓應該有的放矢,切實推進,對癥下藥。

(3)后期推進則需要學校和科研專家團隊的介入,通過專題研究、成果物化等手段保證培訓后成果的推廣。

篇7

[關鍵詞] 杜口改革;角色;新課程理念;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1)06-0085-03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口中學原來是一所落后的農村初級中學,這所學校在校長崔其升帶領下勇于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十年磨一劍,終于創(chuàng)造了教學的奇跡。“杜口中學是中國素質教育二十年結出的一枚巨大的碩果!”那么,應該如何看待杜口改革?

1 杜口中學教學改革充當的重要角色

1.1 杜口改革充當了應試教育“掘墓人”、素質 教育推動者的角色

1998年,杜口中學全校一年升入高中的不過10個人,而且還全是復讀生,縣里已經將這所學校納入了撤并的行列。崔校長說:“表面上看那時杜口的課堂死氣沉沉,貌似患的是輕微的‘皮膚病’,涂涂抹抹就行,可真從深層次上考究起來,那課堂病可是‘癌癥晚期’!”由此可見,應試教育在該校已經走入了死胡同。杜口改革就是在應試教育走入死胡同的情況下起步的,它充當了應試教育“掘墓人”、素質教育推動者的角色,具體表述如下。

1)杜口改革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意。杜口改革前,學生沒有渴求知識的欲望,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渾渾噩噩,混天了日,厭學情況嚴重,上課鈴一響就盼著下課,早晨沒到校就盼著中午放學;學習困難的學生多,幾乎每個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生輟學現象嚴重,1998年春,初三年級有個60人的班,中考前只剩下11人,輟學現象嚴重情況可見一斑。杜口改革一改過去的課堂以優(yōu)生為標尺的傳統(tǒng)做法,提出向“弱勢群體”(學習困難的學生)傾斜,讓那些在生活或學習中總容易被忽視的學生也能感受到被關心的幸福,終于解決了“兩極分化”的難題,實現了“三無”:無厭學生、無學困生、無輟學生,較好地實現了面向全體學生。

2)杜口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也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意。杜口改革給了學生做人的尊嚴,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喚醒了學生的生命意識,賦予了學生以自尊、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使學生呈現出昂揚向上、積極進取、不甘落后、愛學樂學的精神面貌,使學生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可見,杜口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杜口改革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杜口改革把“激勵、喚醒、鼓勵”當做教師組織課堂的三大法寶,他們運用諸如情感激勵法、小品表演法、分組結對法、擂臺比武法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杜口改革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重視學生的參與率,課堂組織由原來的教師為主角、學生為配角,變成以“小主持人”為主、教師為輔的組織模式,教師還設計了花樣繁多的評選,旨在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享受到參與和被贊賞的快樂。杜口改革激活了每一個學生,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2 杜口改革充當了新課程理念實踐者的角色

杜口改革找到了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成了新課程理念成功的實踐者,具體表現如下。

1)杜口改革實現了課程功能的根本性轉變。新課改要求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杜口中學的辦學宗旨是“快樂學習,幸福成長”,他們認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健康成材。杜口改革把課堂教學由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為主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習,堅定不移地把課堂還給學生,徹底消除了滿堂灌現象,學生做到了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到了生命的價值,在學習中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個性,這就實現了課程功能的根本性轉變。

2)杜口改革實現了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變革。新課改強調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過于重視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杜口改革努力營造民主、快樂、寬容、和諧的課堂氛圍,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盡情釋放自我,在學習中思考,在體驗中感悟,在活動中升華;杜口改革砸掉講臺,撤掉講桌,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使課堂成了提高學生社會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質量的操練場,使得這樣的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新鮮氣息,實現了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3)杜口改革實現了師生關系的根本性變革。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新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師生相互尊重基礎之上的、平等的對話關系。杜口中學的課堂輕松愉快,主要體現為學生可坐、可站,累了可以走動,看不見黑板可以站在凳子上,也可以爬到桌子上,允許到其他學習小組參與交流,甚至可以到室外走動,教師不制止,也不呵斥批評;杜口改革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主,學生是在一個完全主動、自主、開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思想上沒有絲毫壓力,教師不會去壓制和干預;杜口中學的教師是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調控者,學生是探索者、體驗者、合作者、表演者,這就實現了師生關系的根本性變革。

4)杜口改革貫徹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崔校長說:杜口的課堂,每一節(jié)課都要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要洋溢著生命的氣息,體現出教育對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人文關懷。杜口改革將“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落到了實處,他們最初提出的學生課堂表現評價標準“生龍活虎,歡呼雀躍,爭問搶答,喜笑顏開”,就是關愛生命的體現。

5)杜口改革貫徹了主體性教育理念。主體性教育理念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求課堂教學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杜口中學把“教書育人”改為“育人教書”,表面上看不過是兩個詞的順序顛倒,但內涵卻是圍繞“解放孩子”,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杜口的教學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 杜口中學的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解 決對策

2.1 杜口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杜口改革雖然創(chuàng)造了“教育神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單是杜口中學一個學校的問題,而是我國基礎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杜口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工作、學習負擔過重問題。杜口中學師生的負擔過重表現在“累”上。首先是校長累。請看崔校長某一天的工作日志:早晨5:15起床,然后去校園里轉一圈;8:00準時召開全體教師參加的“對頭會”,反饋前一天下午教師課堂和晚上學生的休息情況;會后的一上午與參觀團進行座談、合影,接受記者采訪;12:30就餐;下午1:50起床,又一次召開全體教師參加的“對頭會”,主要反饋匯集上午教師上課情況;會后與幾個課堂有問題的老師逐一交流,接待來人,安排學校工作;晚6:30回家吃飯;晚6:55匆匆回到學校;晚7:00至9:00給外地老師做講座;晚9:00至凌晨1:00接受采訪,凌晨1:00回學校準備圖書招標會的資料……雖然崔校長不至于天天那么忙,但其勞累程度可以想象!其次是教師累。杜口中學的教師除了備課、上課、班主任工作外,學校還要求教師每天寫拓展筆記1則,記錄教學得失,教學設想;每周要記業(yè)務理論學習筆記1則,要寫上課的心得體會、經驗總結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每周寫育人筆記兩則;每周聽課3節(jié)并做聽課記錄。一些教師對記者說:“很累啊”!再次是學生累。一位前去參觀者看到了一張杜口中學的秋季作息時間表:5:50起床,從6:20到7:10是早自習。上午有4節(jié)課,從8:00到11:45;下午1:40預備,接連5節(jié)正課,到6:05。晚上從6:50開始,3節(jié)晚自習,熄燈的時間是9:25分……也就是說,杜口中學的學生一天要上13節(jié)課。相當一部分學生課間也不休息,上一節(jié)課結束后,他們要匆匆忙忙地往黑板上抄題,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甚至連廁所都來不及上,常常是題還沒有抄完上課的鈴聲就響了。草草地吃完午飯,部分學生就到了教室,往黑板上抄下午第一節(jié)課要“展示”的內容。

2)片面追求升學率問題。在應試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杜口改革難以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當記者問崔校長:“有一種看法,說杜口中學名氣能這么大,無非是應試搞得好,比如學校各種考試很多,周考、月考、期中、期末,中間還穿插抽考等等,你如何看待這個評價?”答:“是,是這樣,這是沒辦法,我們……繞不開升學率問題。”杜口中學的學生平時學習很緊,沒有自習課,夜課也是正課,甚至連晨讀也是上課,每周只有星期天才可以回家休息,而且下午還需要從家里趕回來上夜課。可見,杜口改革也多少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

3)開足開全課程問題。參觀者在杜口中學,很少看到學生上藝術和體育課,他們一打聽,才知道該校有些課程是輪著來的,也就是說實際所上的課與課程表上的并不一樣,這一周上音樂,下一周就上體育,再下一周上美術,藝體課是不在同一周出現的。由此可見,杜口中學并沒有做到開足開齊課程,也沒有按照國家的要求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全面落實課程計劃顯然也是個問題。

4)欠缺實踐活動問題。在杜口中學,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程表上注明的是“課外活動”,但參觀者沒有看到有什么活動的跡象。參觀者所見,沒有什么實驗,沒有什么課外閱讀,沒有什么興趣小組,沒有什么科技活動。每天繁重的學習讓學生幾乎沒有時間讀課外書,除了課本,他們能接觸的僅限于教輔材料,更談不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

2.2 解決問題的對策

1)全面規(guī)范辦學行為。杜口改革所存在的問題,不客氣地說,都與辦學行為不規(guī)范有關。辦學行為不規(guī)范,就很難完全實施素質教育。因此,規(guī)范辦學行為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解決杜口改革所存在問題的根本對策。

篇8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中學語文教學要重視課外閱讀,同時對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目標要求進行了明確,但對課外閱讀的的方式和手段并沒有提出具體建議,這給學校課外閱讀教學實踐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間。農村中學由于地域、師資、家庭環(huán)境、閱讀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活動很難有效開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筆者在農村中學任教近二十年,對學生渴望獲得更多的課外閱讀機會的心情和家長、教師對課外閱讀的限制頗有感觸,故以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為主題進行探討。

一、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結合多年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筆者簡單介紹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條件差,閱讀量有限

農村初中學生大部分因家庭條件限制,而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自己想看的課外書;家長也幾乎認識不到課外閱讀的意義,所以不支持學生購買和閱讀課外書。從學校的角度看,有的初中根本沒有圖書館,有圖書館的中學主要依靠社會愛心人士捐贈,而由于人手、制度等管理問題,圖書館也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許多語文教師受升學考試的壓力,過于強調課本精讀的重要性,他們寧愿讓學生多背課文、多做練習,也不愿預留給學生足夠的課外閱讀時間。所以,農村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條件很差,一些學生依靠同學間的相互借閱來滿足課外閱讀需求,這顯然是不夠的。

農村初中學生在周末和假期有許多的作業(yè),學生的負擔較重;此外農村學生還要承擔一定的家務,部分學生還需要從事強體力勞動,很少有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因此,農村初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時間非常有限,閱讀量與城市中學生相比嚴重不足。

(二)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

從教師的角度看,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是學校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語文教學側重課內訓練,重視課本基礎知識的傳授,而淡化了課外閱讀、忽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從筆者和學生的交談可以看出,有的學生還是想主動閱讀的,但由于如何閱讀、閱讀什么。教師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首先會使學生更加不喜歡課外閱讀,對語文課外閱讀的興趣日漸淡薄;其次,會逐漸使語文課外閱讀處于無序低效狀態(tài),削弱學生閱讀綜合能力;最后,助長學生閱讀流于形式、淺嘗輒止的學習習慣。

從家長的角度看,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或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較低,大部分家長是高中及以下學歷,還有一部分甚至僅有小學1-2年的學習經歷,有大學學歷的學生家長可謂鳳毛麟角。近年來,很多農村勞動力轉移至沿海城市,青壯年均不愿意在家務農,所以農村初中生的監(jiān)護人多半是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不僅對晚輩的學習指導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還因過分溺愛導致學生懶惰、任性。所以,農村初中生的家庭環(huán)境根本不可能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從家長或監(jiān)護人那里也幾乎得不到有關課外閱讀的方法指導、方向引導。

(三)閱讀方向偏離,方法缺失

有一定閱讀條件的農村學生,他們閱讀的內容很少是名著或國學精粹。據筆者了解,農村初中學生選擇課外讀物主要是按照個人愛好和心理需要,例如男生喜歡看武俠、暴力、偵破方面的小說,女生喜歡看言情小說。當然,農村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方向偏離課程目標的主要原因,還是引導不力的。如果學校和教師能抽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學校、家庭和社會能更多地關心中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那么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就會走上正常道路。

盡管部分教師和學生能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也在努力拓展閱讀范圍和空間,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缺失,事倍功半。例如,一些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時,基本只能做到“眼到”,而做不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閱讀從來不做筆記,讀了也就完了,不會思考和總結,因而談不上應用。眾所周知,邊讀邊思、邊寫邊記、邊記邊用是課外閱讀的好習慣,精彩段落、詞匯如果能摘抄下來并熟記,是能運用到作文中和閱讀中的。由于閱讀方法不當,使課外閱讀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二、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不斷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一)努力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條件

1.借助多方力量多渠道解決閱讀資源問題

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對農村中學教育的投入,為學校配備相應的讀書館,配置盡量豐富的書籍或者加大圖書管理的經費。學校也可以主動向社會尋求幫助,讓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到為農村中學捐贈書籍的慈善活動中;也可以通過加強和家長的交流,鼓勵他們?yōu)閷W生購買課外書籍,在家為學生營造適合閱讀的環(huán)境。此外,學校應充分發(fā)揮網絡等外界資源平臺,讓學生學會通過網絡進行課外閱讀活動。

2.鼓勵班級圖書角建設

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所帶班級學生建設班級圖書角,讓學生盡可能把擁有的有益書刊帶到班級,供同學們相互閱讀。學生提供的書籍由班委負責登記和管理,可以制定《班級圖書借閱制度》、《班級圖書獎勵制度》等,明確圖書借閱、遺失或損壞、歸還等辦法。班級圖書角的建設、規(guī)范圖書管理能充分發(fā)揮圖書的價值,從而實現課外閱讀資源共享。

3.鼓勵學生開展互換閱讀活動

班級圖書角局限于班級內,如果能在整個中學內實現師生之間的圖書互借、互閱,那么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材料將更豐富。語文組的教師可以統(tǒng)一思想,共同組織圖書互換閱讀活動,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借閱課外書,讓課外讀物在全校師生中流動起來。借閱的圖書,學生將會更加重視和珍惜,畢竟借書有時限規(guī)定,如果不及時看就可能沒有機會,從而可以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熱情。

(二)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和幫助

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讓學生掌握課外讀物選取原則和應重點閱讀的內容。

1.課外讀物選取原則

第一,引導為主原則。語文教師首先要尊重不同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課外閱讀的材料,不能禁止閱讀或限定閱讀范圍。巧妙引導原則是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他們主動去閱讀自己喜歡的讀物。只有學生自身認為有些書不可以閱讀,才會主動思考語文教師的引導,自然就會自主參考教師的推薦。

第二,倡導經典與流行作品并存的原則。在遵循引導為主的原則前提下,教師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要在篇目選擇上遵循經典與流行作品并存、各取所長的原則。農村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的教育和熏陶。優(yōu)秀篇章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內涵能幫助農村初中學生擺脫落后的思想觀念,開闊學生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除了倡導學生閱讀四大名著等經典作品外,網絡當紅小說、科幻小說、動漫圖書等也可以讓學生適當涉獵。

2.適當推薦閱讀書目

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推薦好書,具有深刻思想和教育意義的古今中外經典著作或者是具有時代精神、迎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新世紀佳作,都能使農村初中學生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德修養(yǎng)以及高雅的審美情趣。筆者認為,從類別上看,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中外名著,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魯濱遜漂流記》、《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可以推薦教材延伸閱讀書目,例如學《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介紹《水滸傳》,學習《在烈日和暴雨下》介紹《駱駝祥子》,由《阿Q正傳》介紹《吶喊》,由《皇帝的新裝》介紹《安徒生童話選》;還可以推薦時尚讀物,例如由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推薦徐志摩和林徽因詩集,由韓寒現象推薦《三重門》等,還可推薦《讀者》、《小小說選刊》、《中學生閱讀》、《青年文摘》等雜志。總之,推薦書目供學生參考,可以讓學生對課外閱讀方向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和把握。

(三)糾正閱讀方向,強化閱讀方法指導

1.教師要及時開展閱讀督查工作

為了避免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偏離正確的方向,語文教師要及時了解和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首先,教師要督促學生勤寫讀書筆記。語文教師應要求每位學生都準備一本摘抄本,專門摘抄學生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優(yōu)美片段,并每周寫一個閱讀心得體會,教師每周檢查一次,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及時、客觀地評價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分層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可以為不同語文基礎的學生提出課外閱讀發(fā)展目標并指明努力方向。

2.傳授良好的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教會學生有效開展課外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筆者經過教學實踐,總結出綜合運以下方法比較適合農村初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1)精讀、跳讀與略讀法。這是學生應掌握的最基本的閱讀方法。精讀法中,教會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并辨別使用朗讀涵泳法、疑問思辨法和比較閱讀法;略讀法更適合學生的課外閱讀,因此要教會學生掌握瀏覽默讀法、提綱挈領法、搜尋獵讀法等,使學生能輕松閱讀;跳讀法適合閱讀淺顯的簡短報刊、雜志等,讓學生掌握大概信息就行。(2)基本功培養(yǎng)法。快速查字(詞)典:對于不懂的字詞,學生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字詞典中查出;目錄查閱:通過書籍目錄快速搜尋需要或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能依據個人的需要快速選讀;注釋查看: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查看書下注釋或者是書后注釋,讓學生及時了解不懂的內容。(3)勤記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中,書寫能強化對所寫內容的記憶,幫助學生促進思維發(fā)展。例如,筆者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要及時圈出不懂的生字詞,劃出不懂的句子和段落,抄寫好詞好句并朗誦,寫出讀后感。(4)勤思法。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外閱讀之前就對閱讀內容進行設想,讓學生邊讀邊思、邊思邊學,這樣就能在閱讀中抓住關鍵事件和主題思想。

三、結語

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開展好語文課外閱讀在農村中學有一定的困難。然而,針對閱讀條件差、閱讀量有限,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閱讀方向偏離、方法缺失等問題,只要政府、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條件,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和幫助,相信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各種問題將能得到很好解決。

參考文獻:

[1]張良田.初中語文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篇9

關鍵詞:考核評價方式;多元化;改革探索;高校;思政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254-02

目前思政課考核評價方式較多,但還有相當部分高校還是以考試為主,考試又往往以閉卷考試為主。考試是一個教學過程的終結,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認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標志,同時它還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重要的導向功能。考核評價方式是否合理,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一、傳統(tǒng)考核評價方式存在的弊端

近些年來,盡管很多高校在考試改革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從考試形式上看,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方式依舊比較單一、陳舊,大致分為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或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的考試形式,考試普遍存在著“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綜合評價少”的現象。這樣就容易造成學生中普遍存在“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全忘記”的怪現象。期末考試成績往往在學生各種考核成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這種機械地應付考試,導致學生循規(guī)蹈矩、缺乏活力,沒有積極性;也迫使教師在教學上追求大而全、滿堂灌,嚴重束縛了教師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2.從考試內容上看,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方式注重知識點的考核而忽略了對能力的考核。考試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記憶,輕創(chuàng)新”現象。考試內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如論述題等主觀題基本考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答案在課本中可以一字不漏地找到,不需要學生作任何發(fā)揮。這樣容易造成“劃范圍、圈重點”現象。因而一些平時不認真學習甚至連課都不上的學生,有可能通過“臨時抱佛腳”這種短期突擊的方式取得較好的成績。這種考核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弱化了對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

3.從考試計分方式上看,思政課考試基本上采用百分制,注重判分,甚至每題要點過于細化,如大量的單選題、多選題,基本上考的是一些比較死的知識點。這種考試和中學時期沒有多大區(qū)別,也容易讓大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目前,高校課程考核方式大多僅限于課程結束后進行一次性筆試,如閉卷筆試、開卷考試或寫論文形式。最終課程成績中,平時成績比重少,期末成績比重多,基本上是以期末考試的高低決定課程的成績。

4.在評價形式上看,傳統(tǒng)成績考核評價普遍存在評價較為片面、單一,對平時成績和品行表現考核力度不夠甚至處于空白的狀態(tài)。學生只要卷面考試成績過關就萬事大吉,平時品行表現、學習態(tài)度、組織紀律等未完全納入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故學生的品行難以得到促進和發(fā)展。

二、改革思政課考核評價方式的的基本原則

上述思政課對學生的考試考核方法決定了這種考試的功能是不健全的。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轉變這種傳統(tǒng)的考核評價方式,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但無論如何改革都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思政課考試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考試模式,從大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出發(f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為目標。因此,需要在考試這一過程中通過了解學生去更加貼近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本著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與接班人的精神,傾注愛心,盡職盡責。

2.堅持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原則。思政課考試的改革要始終堅持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原則,以考促學、以考促教。就是考試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能更好的激勵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考試的價值,更好的保證教學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3.堅持過程與結果考核相統(tǒng)一的原則。考核應該是教學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教學目標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實現以考促學的目的,除了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之外,必須注重對學生平時學習的考核,即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統(tǒng)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4.堅持知行合一的原則。當代大學生們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就是“知行脫節(jié)”。知識是教育得以進行、價值得以傳遞的必要前提,教育目標的實現必然以知識作為載體,這既是教學本身的要求,也應成為考核的對象之一。實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生命力,思政課的考試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結合,一方面要考查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激勵學生關注現實;另一方面要考查學生是否在實踐中把思想道德品質內化為實際表現。理論和實踐兩者相輔相成。

三、關于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的幾點思考

盡管很多高校在考試改革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但依然不能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也無法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實行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以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取代單一的考試模式,多層面的評價學生,是思政課改革的必然趨勢。

1.考試內容多元化,注重應用性。第一,考核的命題不能局限于課堂講授及課本的內容,適當拓展內容。除考查學生對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掌握情況外,還要考查學生分析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剖析社會現象的能力。第二,思政課各門課程之間知識是密切聯(lián)系和相互滲透的,因此,考試內容可以打破課程之間的界限,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整體把握知識體系的能力。第三,重點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考查,在命題類型上進行創(chuàng)新。選擇以主觀題為主的考試內容,增加材料題,案例分析,問題綜合探討,命題寫作,課程論文等的分值和比重,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概括問題的能力。總之,通過豐富多樣的考核方式,引導大學生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理論知識考核要多樣化。

2.考試方式多元化,注重過程性。改變過去以閉卷和筆試為主“一卷定終身”的考核方式,采取閉卷與開卷并舉,筆試與口試、答辯并舉,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并舉等,綜合利用多種考核的形式。考試形式上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相結合,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等。把教學作為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考核作為教學質量評價手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平時教學過程的考核,將考勤、課堂提問、小組討論、階段小測、小論文、寫心得體會、技能訓練、查閱資料各階段的成績記錄到平時成績中。加大平時成績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激發(fā)學生平時學習動力與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應用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評價方式多元化,注重實效性。評價方式要多樣性的統(tǒng)一。首先,評價內容多元化。把成績評定和個人品行表現相結合,把學生課內、課外學習和活動的參與情況相結合。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內容活潑有趣,如講解、討論、看錄像、演劇、唱歌、辯論等,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講演、辯論、案例分析,并根據學生參與的情況和次數,做好評價。提升平時成績的考核比重,實行能力考評方法。其次,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考查和輔導員評價、班級評價和學生自身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定學生成績。根據課堂表現、日常操行、社會調查能力、協(xié)調社會關系的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重點放在過程。注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階段上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動態(tài)、行為特征、評定思想政治素質、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更深內容。這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評價機制的實施,必將調動起學生對于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將對于學生最終學業(yè)成績的關注轉向對整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和過程的關注,將結果與過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4.實踐教學形式多樣化,注重針對性。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實踐情況和社會實踐調研報告成為考核的重要部分。各高校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社會實踐基地,根據課程特點充分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社會考察、青年自愿者活動,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深入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參觀、考察等活動,社會實踐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善于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認識社會、體察民情的自覺性。

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科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如,我校——長江師范學院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藝術實踐》課相結合的方式對2011級音樂專業(yè)學生進行了聯(lián)合期末考試。這是長江師范學院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中“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一種改革創(chuàng)新舉措。聯(lián)合考試由“屈辱·探索、愛國·戰(zhàn)斗、獨立·希望”三部分組成。這是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根據歷史知識、歷史題材和中國近現代史發(fā)展三個階段的典型歷史事件符合課程內容的藝術作品,用舞臺演出形式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學習內容展現出來。在創(chuàng)作、展示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提高了學生專業(yè)素質和創(chuàng)作能力,也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起到了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音樂專業(yè)課相互促進的作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各門課程以此形式可以作為參考借鑒。

總之,考核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既要著眼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要關注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性原則,又要鼓勵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努力改變思政課考核模式中長期存在的只注重知識層面考核的問題,形成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統(tǒng)一在一起的既注重全面考核又注重過程考核的全面、多樣、合理、科學的考核新模式。

參考文獻:

篇10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創(chuàng)生優(yōu)質教育的根本前提和力量支撐。校本教研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已是不爭的共識,但多數學校依然變現艱難。究其根源:一是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缺乏“頂層設計”,未能充分認識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在實踐研究中發(fā)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本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和目標,未能把教師團隊發(fā)展納入戰(zhàn)略軌道。二是沒有找到校本教研與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體共生關系及其著力點位,未能形成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校本模式。三是沒有找到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突破路徑,沒能在校本教研中建構教師強勁的學習力、研究力和實踐力。

雖然國家已出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標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內容、路徑、質量提出了新要求,但不少學校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訴求尚停留于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素養(yǎng)層面,尚未認識到發(fā)展素養(yǎng)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我校作為一所新建不久的城市社區(qū)學校,辦學起點高、硬件設備一流,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辦學水平要求高,家長對學校教育期望值高。但由于辦學時間短,教師隊伍年輕、專業(yè)力量相對薄弱。據2009年統(tǒng)計,我校在職教師71人中3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52%,近四年畢業(yè)的應屆大學生占23%,教師平均年齡僅31歲。教師隊伍中鮮有在區(qū)域內有影響力的名師,加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成為我校必須首先突破的瓶頸問題。

基于特殊校情和教師專業(yè)背景,基于傳統(tǒng)教研難于有效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依靠區(qū)域力量拉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內生力量不足的實踐反思,結合國家頒布的《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對接教師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理想、專業(yè)情意等方面的素質要求,我們認定校本教研對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既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又有豐富的實踐研究價值,還有拓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新路徑的啟迪意義,并由此確立了“社區(qū)學校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研究”這一尚待縱深拓展、實踐研究創(chuàng)新的教師發(fā)展課題。

確立這樣的研究主題,還是因為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體共生關系。校本教研是從學校實際出發(fā),以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改進教育教學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研究。顯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校本教研的一個重要目的,校本教研又是促進教師自我學習和群體學習,實現教師個體發(fā)展和群體發(fā)展的載體、途徑和動力。

旨在通過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我們確立了實踐研究的著力點:以校本教研為載體,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中心,構建教師研修一體化實踐體系;通過構建“三級聯(lián)動”教研體系和校本教研模式,搭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平臺,運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激勵保障機制,拓展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路徑,促進了教師個體專業(yè)發(fā)展和整體快速發(fā)展。

二、運行校本教研模式 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

我們以本校編制的“教師發(fā)展綱要”和“三年教研規(guī)劃”為指導,將教學、研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起關照,通過問題解決、教研活動開展、教師發(fā)展“三關注”,達成研究對象和研究主體、研究教育教學問題和研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優(yōu)化教師管理“三同一”,構建起教研修一體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校本培養(yǎng)體系。

我們在提質優(yōu)化學科備課組、年段教研組、學科教研組“三級聯(lián)動”校本教研體系基礎上,探索構建起“自錄自評”小組教研模式、“2515自主學堂”教學模式、“項目驅動”校本教研模式。這些模式的推進有效激發(fā)了教師自我發(fā)展意識,多數教師找準了發(fā)展路徑,實現了主動、快速發(fā)展。

(一)構建“三級聯(lián)動”校本教研體系

我校針對學科規(guī)模較大的教學實際,在語、數學科設置了學科教研組、年段教研組、年級備課組等三級教研組織,構建起“三級聯(lián)動”的校本教研體系。該體系以學科教研組統(tǒng)領研究主題,將研究任務分解到年級備課組和年段教研組,各級獨立研究、溝通協(xié)作、共生共享研究成果。

“三級聯(lián)動”各有側重:學科備課組“精準把握教材,打造高效課堂”,著重抓好教材解讀、目標設置和策略選擇;年段教研組“改革關鍵環(huán)節(jié),專題突破重難點”,著重借助網絡優(yōu)質資源、讓老師們帶著問題集體觀摩專家名師課堂、解析名師經典課例,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圍繞重難點專題集體討論、找準突破路徑、提高教研能力;學科教研組“突破重點難點,鍛造名優(yōu)教師”,著重借助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選準熱難點問題開展聯(lián)校教研,對話名優(yōu)教師突破難點、錘煉骨干教師。

“三級聯(lián)動”校本教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載體,既關心問題解決策略,更關注人的發(fā)展,著力幫助教師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收獲信心,形成了縱向遞進又橫向滲透的校本教研體系,實現了教育教學和教師發(fā)展宏觀、中觀、微觀研究的有機融通,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二)構建“自錄自評”小組教研模式

旨在幫助教師吃透教材、站穩(wěn)課堂、優(yōu)化教學、形成風格,按照“提出構想,選點實驗,跟蹤指導,總結提煉,全面推廣,逐步完善”的思路,我們采取同課異授式、個體摔打課、同伴接龍課、同類研究課、專題突破課等研討形式,開展同伴互助式校本研修活動,構建起“347自錄自評”小組教研模式:即落實“三個支點”:一個主題、落腳一個課例、經歷一個過程(“講—評—改—再講—再評—再改”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突出“四個方向”:研究課標、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學;運行“七個流程”:反思問題,確定主題—選定內容,選定課例—集體備課,形成初案—同課異授,逐步改進—同伴互助,全面提升—提煉成果,舉一反三。

老師們在“學習—研討—借鑒—改進”教研活動中,通過相互學習、模仿、內化、創(chuàng)新,在“學、趕、幫、超”中同伴互助、整體提高,實現教學質量與專業(yè)素質同步成長,產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專業(yè)飛躍。

在研討活動中,許多備課組提煉形成主題教學模式,如達成“學進去,寫出來”主題的語文中高段重點研究詞語教學模式:“整體感知,引入課文;利用學法,合作學習;尋找訓練點,運用知識;小結內容,拓展知識。”又如實現英語故事教學的“三讀”教學模式:“整體感知,了解大意;整體感知,理解故事;逐圖理解,學懂故事。”

(三)運行“2515自主學堂”教學模式

適應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數學組以吳正憲“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教學思想指導,探索“2515自主學堂”教學模式:一堂課學生活動25分鐘左右,教師干預15分鐘左右,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自主學堂”分四個板塊展開:“前置預習”旨在了解學生知識基礎,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小組分享”是讓每個學生的前置預習成果得到展示,并獲得經驗分享;“全班建模”是在小組交流基礎上,促進全班分享、質疑、深究、提煉、總結、升華;“自主練習”突出分層練習。“2515”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課堂學習理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體驗學習的幸福,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

(四)實施“項目驅動”校本教研模式

項目驅動是為不同發(fā)展?jié)撃艿慕處熢跈C制外構建新的支點,一個項目組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平臺、一個教師專業(yè)成長共同體。我校“項目驅動”校本教研以“創(chuàng)研的平臺、發(fā)展的階梯、輻射的中心”為目標,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老師們根據自我發(fā)展需求申報項目,組建項目組,按照“專家引導,專題培訓,觀察評估,合作反思,專題探究”思路開展教研活動,如“單元整合教學”項目組對北師大版本主體單元進行再研究;“英語課時模塊研究”項目組深入探討第二課時模塊構建及教學措施。“項目驅動”既呈現學習方式、教學個性、專業(yè)成長的特殊性和自主性,又彰顯了專業(yè)范圍、專業(yè)品質、專業(yè)能力的公共性和統(tǒng)一性,展示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豐富多元的實際需求。

三、構筑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高位平臺

教師團隊專業(yè)發(fā)展本質上是一種分層發(fā)展和差異發(fā)展,即多樣化的階梯式發(fā)展。現實中許多學校試圖構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階梯,但大多過于粗放而模糊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起點。我校的做法是“建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三級階梯,實現教師自我選擇、自主發(fā)展”:一是合格教師,特征是知道教什么、用什么方法教、用什么方法評價檢測并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是教學能手或骨干型教師,特征是在教學價值確定、內容選擇、教法實施、檢測評價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個體特征,某種教法得心應手并且教學成效顯著;三是專家型教師,其專業(yè)水平特征是:基于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突出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績效,形成了教學思想體系和教學風格個性,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影響力。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三級階梯的建立,讓更多教師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回歸自我、自我選擇、自主發(fā)展。遵循這樣的發(fā)展階梯,學校開展了新教師見面課、骨干教師研究課、學科帶頭人示范課等活動,從不同層級的課堂實踐研究上磨練教師;鼓勵教師發(fā)揮“非學科才藝特長”,在選修課和社團活動中助力學生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層級的教師對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有了新認識,在悅納自我的過程中對教育理解逐漸開闊深刻,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信不斷走強。

造就一批學術造詣較深、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優(yōu)秀教師,需要構筑持續(xù)增高的智力生長點。2011年12月“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新光小學分站成立,我校教師采取共讀與選讀結合的形式,舉辦各種讀書交流活動,并將心得體會運用于課堂教學。老師們還借助“吳正憲工作站”北京總站資源,申報了兩個國家級子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與追問的技術及案例研究》和《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新光分站在吳老師引領下,以案例研究為重點方向,通過問卷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在實踐中多次修改觀察量表,老師們人人上研究課,課題組統(tǒng)計相關數據、跟蹤教師課堂教學現狀、提供專業(yè)支持,取得了豐碩成果:錄像課《認識方程》、教學案例《書上的結論對嗎》《購物策略案例解析》均獲全國一等獎;老師們在獲得教學快速提升的同時,專業(yè)發(fā)展也站上了新高平臺。

一流教師隊伍建設除提高門檻“外引”優(yōu)質教研資源外,更要依靠“內培”力量。我校結合高新區(qū)教師“實訓基地”、“名師工作室”等支點,建立特級教師“謝治國名師工作室”,搭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又一個引領平臺,促進教師快速成長。

四、構建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激勵機制

制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問題是動力不足,制約動力的根本因素是教師教學績效不顯、發(fā)展水平不足和評價機制不力。突出教師評價激勵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我們建立了一套相對科學的教師激勵體系,引動教師做到發(fā)展有方向、行動有依據、前進有動力。

一是人文激勵。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做到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我們采取的基本措施是:健全教代會,保障教師全面行使民利、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監(jiān)督決策實施和效果達成;校務公開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人動、財務運行、評先晉級等關乎教師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多種途徑吸納教師意見,溝通情感,讓教師充分體驗組織關懷的力量,贏得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工作激情。

二是成功激勵。適應教師追求成功的心理需要,激發(f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驅力,竭誠為教師獲得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舞臺、提供機會。青年教師工作時間不長,需盡快站穩(wěn)講臺,成為教學骨干,學校一方面為每位青年教師制定可行性目標,通過拜師活動落實“傳、幫、帶”計劃、履行“學、趕、超”任務;一方面組織青年教師學習培訓,開展優(yōu)質課評比、多媒體課件評選、說課等活動。為骨干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研究環(huán)境,引導其參加各種學習研討活動,助力骨干教師形成教學特色和風格,實施“校級學科帶頭人評選獎勵辦法”,激勵骨干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造。

三是績效激勵,建立健全教師績效考核體系。學校修訂完善教師月考核方案、教育教學單項獎勵方案、教學質量考核方案、教師培訓及教育科研考核方案、班級考核管理方案。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教學質量考核由自選考核項目和特色加分項目組成,自選考核包括教學業(yè)績和教學過程,教師結合實際自選項目類別中選擇一項,作為本期自我發(fā)展目標和考核指標。學校還從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將量化考核納入教師檔案,作為評先樹優(yōu)獎勵的重要依據,促進教學效果好、能力強的優(yōu)秀教師脫穎而出,進而激發(fā)全體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工作積極性。

激勵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本點,是以巧力量點燃內驅力,相對科學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勵體系,在促進教師強化校本教研的過程中,共生共長學習力、研究力、創(chuàng)新力、共生力,“四力”聚生放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整體力量。

五、校本教研拉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長、寬、高

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路徑開啟和能量聚生,產生的顯著效應首先是青年教師迅速崛起:近三年來,我校青年教師組織教學、駕馭課堂能力明顯提高,新教師正在成為學校的新生力量:蔡志翔獲四川省音樂教師基本技能比賽一等獎;姚瑤獲成都市體育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與體育組并獲成都市體育教師綜合技能比賽第一名;吳微獲高新區(qū)新教師展示課一等獎。

骨干教師逐漸形成教學風格,在各級平臺上嶄露頭角:數學教師彭昌奎同全國知名特級教師同臺獻課,被評為四川省骨干教師;英語教師曾小燕、楊倩為“國培計劃”教師上示范課;科學教師徐麗獲全國賽課一等獎。4年前我校只有1名區(qū)學科帶頭人,目前涌現出省特級教師1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區(qū)學科帶頭人3人,市級以上優(yōu)秀教師占全校教師的23%。

學校教學整體質量穩(wěn)步提升,調研考試躋身全區(qū)“一圈層”學校行列;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國家級大獎38人次、省級大獎1556人次。今年暑假全國創(chuàng)新作品邀請賽,我校四名同學勇奪一金三銀,4人次獲國家發(fā)明專利。

更為可喜的是:校本研修合作共享生態(tài)初步形成:“三級聯(lián)動”校本教研體系、“自錄自評”同伴互助教研模式、“項目驅動”校本教研模式,讓老師們感受到團隊研修對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和團隊質量的強勁力量,如兒童文學群文閱讀項目引來“成都市兒童文學群文閱讀研討活動”在我校的成功舉行,我校語文組被評為成都市優(yōu)秀教研組。學校先后成為全國特色語文示范學校、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示范學校”、科技活動綜合排名成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