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發展水平范文
時間:2023-07-21 17:39: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石油化工發展水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圍繞完成全年工作目標,**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重點景區為突破口,深層次開發旅游產品。按照“激活存量,擴大增量”的總體要求,切實抓好重點景區、重點旅游項目的規劃、策劃和建設,形成新的亮點和賣點。一是大力推進旅游規劃的編制工作。以編制“十一五”旅游發展計劃為契機,邀請國內知名旅游規劃單位及專家高起點規劃全市旅游產業,指導全市2A以上景區啟動景區詳規的編制工作,使全市旅游發展逐步建立起既有總規指導,又有詳規控制的科學規劃體系。二是重點開發建設“**”文化和“**生態”兩大旅游區。堅持以**、**、**等較為成熟的旅游景區為依托,指導、支持這些景區主管部門和相關縣市邀請國內外名家高手對景區開發項目進行策劃設計。重點支持**縣**景區、YY市**景區等景區項目的招商引資,全力支持**縣新開發**旅游景區,集中力量抓好全市新老景區旅游大項目建設工作,力爭把**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品牌做好做大,構筑把我市建成區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支撐體系。三是大力整合旅游資源。結合培育市區“一日游”和市區水上旅游市場,水陸并重,科學設計、整合市區旅游精品線路。力爭開發兩條有較好效益的、連接市區內外、溝通所屬縣市的一日游產品,在市區內形成旅游環線。在此基礎上,以**高速公路通車為契機,爭取交通部門提升境內公路等級,以交通為紐帶,實現與**、**內外知名景區的線路對接,打造優勢旅游產品。四是大力開發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繼續開展旅游商品征集、認證活動,不斷豐富和完善三國系列的旅游商品,深度轉化VV、VV等地的農副土特產品,逐步形成門類齊全、風格鮮明的旅游商品系列。
第二,以強化宣傳促銷為手段,全方位開拓客源市場。堅持市內市外與省內省外促銷聯動,市場開發與產品開發并重的工作思路,大力開拓客源市場。一是加強省內外基本客源市場的開發。利用我市作為鄂西北旅游的門戶和入川進陜交通樞紐的特點,采取化大為小、分頭并進的促銷模式在武漢、十堰、宜昌、荊州、南陽、西安等城市重點開展促銷活動。積極參加國家局和省局組織的各類旅游交易會、展示會,實現我市旅游與外界的全接觸,逐步擴大基本客源市場。二是全力鞏固省內核心客源市場。由旅游局牽頭,組織旅行社、賓館參加,嘗試在十堰、武漢、荊州等地開展“走近中國魅力城市——**”促銷活動,穩定省內客源市場。大膽探索實行旅游制,在武漢、十堰等地委托一批實力強、信譽度高的旅行社銷售襄樊旅游,出臺配套獎勵辦法,強化旅游招徠,激活外埠游客入樊旅游市場,積極培育地接市場。三是加強旅游宣傳基礎性工作。充分發揮**旅游網站的作用,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設,發揮旅游網站宣傳陣地作用;拍攝制作**旅游專題促銷片和旅游形象宣傳光碟;編輯出版《**旅游》畫冊、旅游指南等宣傳品;在市內主要進出口設立旅游宣傳指示牌,增加旅游氛圍,進一步激活市內客源市場。
篇2
關鍵詞:新時期;石油化工;設備管理;淺析
石油化工行業主要是對化工產品進行必要的生產與加工,因此,對相關的設備進行管理與維護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不僅能夠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與質量,同時間接地推動了石油化工行業的工作效率。文章通過對石油化工相關設備管理問題的全面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進一步完善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
1 新時期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現狀
1.1 設備管理工作不專業
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不專業使相關企業的設備管理體制無法適應化工設備的發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油化工設備管理機制的有效完善與發展。在實際的設備管理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并且對于實際的操作沒有經驗,因此不能滿足設備正常更新與完善的需求[1]。
1.2 設備管理工作安全問題
由于在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法不合理,導致化工企業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時常出現安全事故。伴隨化工設備的種類與型號不斷更新與升級,使部分設備產生過量的運行狀況,一定程度上給化工設備的管理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導致安全隱患不斷增加,并且傳統的化工設備管理體制也無法滿足對新型化工設備安全管理的需求[2]。
1.3 化工設備技術管理落后
在對化工設備的維修費用預算過程中未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化工設備的折舊方式主要采用傳統的計算方法,導致出現折舊已滿但設備仍可使用的情況,還容易出現設備易老化但折舊未滿的情況[3]。
2 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2.1 有效保障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
石油化工企業運營過程中,安全問題是其主要的經營因素。因此,在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應注重安全工作,有效的保證設備生產的安全性與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化工設備的科學系統化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設備的生產與運行。在化工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制定合理的方案與規劃保障化工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2.2 有效提高化工企業的生產效率
化工企業的科學管理體制能夠保證化工生產的正常運行,保障了設備的生產效率,避免了設備故障產生的機率。化工設備生產效率的提高,一定長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化工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3 完善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青化砭采油廠隸屬于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具有綜合配套型的原油生產企業。針對該采油廠的化工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完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其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
3.1 貫徹落實化工設備的管理主體責任
對化工設備進行專業的管理,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與養護規劃,并進行嚴格的質量驗收[4]。除此之外,應對相關的設備管理領導進行責任的落實,明確自身的設備管理責任。同時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聘請相關的工程師輔助領導的管理工作。
3.2 加強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
石油化工企業的設備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應了解其化工設備管理工作對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此外,還應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并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協同工作。對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并有效的提高管理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在培訓的過程中也應考慮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效果,定期進行嚴格的檢查,并將檢查的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對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意義的講解。除此之外,應注重企業評估體制的建設,能夠積極的提高化工設備的運轉效率,進一步加強對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
3.3 對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制度的改革
新時期的石油化工企業屬于高危的行業,所以,應對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制度進行嚴格周密的制定,不應實行形式主義,要注重其實際的運行效果。化工設備的管理制度是根據不斷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因此,設備管理制度的制定應根據實際的生產條件與相應的技術改進進行改革與創新。與此同時,相關的設備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員應根據制度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適當的制度變動,有效的提高設備管理的高效運行。除此之外,相關的設備操作人員在進行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應嚴格的遵守制度進行使用。同時,化工設備的管理人員在進行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時也應遵守相關的管理制度,進而有效的促進新時期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4 普及安全生產的管理意識
在石油化工設備的生產運行過程中應嚴格注重安全問題,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意識,不僅要依靠設備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與維護,應保證全體生產工作人員具有安全生產的意識。針對化工設備出現故障的現象應及時對相關的管理人員匯報,以防故障的惡化程度。化工設備的操作人員如果存在安全意識薄弱的現象就會提高設備運行故障出現的機率[5]。因此,應積極強化安全生產的管理意識,并進行有效的落實,保證化工設備的安全生產。
3.5 積極引進化工設備的先進維護技術
石油化工企業應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維護技術,一定程度上改善化工設備的使用效率與質量,同時降低設備自身的勞動強度,有效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對于出現故障的化工設備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化工企業也應引進先進的檢測方法,對現場的生產進行快速的判斷,有效提高設備的維修速度,保證化工設備的正常運行。
4 結束語
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問題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與進步,因此,應積極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有效的促進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并且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羅世龍.石油化工設備管理淺析[J].化工管理,2013(18):151,153.
[2]王安東,李永正.石油化工設備管理之我見[J].科技風,2013(20):253-253.
[3]王曉麗.強化石油化工設備管理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4(02):82-82.
篇3
1.1設備管理工作不專業
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不專業使相關企業的設備管理體制無法適應化工設備的發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油化工設備管理機制的有效完善與發展。在實際的設備管理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并且對于實際的操作沒有經驗,因此不能滿足設備正常更新與完善的需求。
1.2設備管理工作安全問題
由于在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法不合理,導致化工企業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時常出現安全事故。伴隨化工設備的種類與型號不斷更新與升級,使部分設備產生過量的運行狀況,一定程度上給化工設備的管理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導致安全隱患不斷增加,并且傳統的化工設備管理體制也無法滿足對新型化工設備安全管理的需求。
1.3化工設備技術管理落后
在對化工設備的維修費用預算過程中未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化工設備的折舊方式主要采用傳統的計算方法,導致出現折舊已滿但設備仍可使用的情況,還容易出現設備易老化但折舊未滿的情況。
2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2.1有效保障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
石油化工企業運營過程中,安全問題是其主要的經營因素。因此,在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應注重安全工作,有效的保證設備生產的安全性與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化工設備的科學系統化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設備的生產與運行。在化工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制定合理的方案與規劃保障化工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2.2有效提高化工企業的生產效率
化工企業的科學管理體制能夠保證化工生產的正常運行,保障了設備的生產效率,避免了設備故障產生的機率。化工設備生產效率的提高,一定長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化工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3完善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青化砭采油廠隸屬于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具有綜合配套型的原油生產企業。針對該采油廠的化工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完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其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
3.1貫徹落實化工設備的管理主體責任
對化工設備進行專業的管理,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與養護規劃,并進行嚴格的質量驗收。除此之外,應對相關的設備管理領導進行責任的落實,明確自身的設備管理責任。同時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聘請相關的工程師輔助領導的管理工作。
3.2加強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
石油化工企業的設備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應了解其化工設備管理工作對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此外,還應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并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協同工作。對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并有效的提高管理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在培訓的過程中也應考慮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效果,定期進行嚴格的檢查,并將檢查的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對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意義的講解。除此之外,應注重企業評估體制的建設,能夠積極的提高化工設備的運轉效率,進一步加強對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
3.3對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制度的改革
新時期的石油化工企業屬于高危的行業,所以,應對石油化工設備的管理制度進行嚴格周密的制定,不應實行形式主義,要注重其實際的運行效果。化工設備的管理制度是根據不斷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因此,設備管理制度的制定應根據實際的生產條件與相應的技術改進進行改革與創新。與此同時,相關的設備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員應根據制度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適當的制度變動,有效的提高設備管理的高效運行。除此之外,相關的設備操作人員在進行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應嚴格的遵守制度進行使用。同時,化工設備的管理人員在進行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時也應遵守相關的管理制度,進而有效的促進新時期石油化工設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4普及安全生產的管理意識
在石油化工設備的生產運行過程中應嚴格注重安全問題,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意識,不僅要依靠設備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與維護,應保證全體生產工作人員具有安全生產的意識。針對化工設備出現故障的現象應及時對相關的管理人員匯報,以防故障的惡化程度。化工設備的操作人員如果存在安全意識薄弱的現象就會提高設備運行故障出現的機率。因此,應積極強化安全生產的管理意識,并進行有效的落實,保證化工設備的安全生產。
3.5積極引進化工設備的先進維護技術
石油化工企業應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維護技術,一定程度上改善化工設備的使用效率與質量,同時降低設備自身的勞動強度,有效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對于出現故障的化工設備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化工企業也應引進先進的檢測方法,對現場的生產進行快速的判斷,有效提高設備的維修速度,保證化工設備的正常運行。
4結束語
篇4
關鍵詞:石油化工;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
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對國家的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石油化化工的要求在逐漸的增加,在整個石油化工的生產中,需要使用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這一系統隨著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要求在逐漸的增加,在這樣的發展狀態下,就需要進行改進,在企業生產的過程中使用的是智能化的儀表,也就是儀表自動化系統,這樣的系統在整個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還在效率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樣對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是十分重要的,使用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為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 石油化工企業儀表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企業要想發展就離不開儀表,儀表系統在整個化工企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現在的石油化工企業生產已經逐漸的走向了現代化和數字化,數字化的應用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在儀表中除了使用數字化,還使用了智能化、網絡化等手段,這樣就可以很大程度的促進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隨著石油化工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石油化工儀表的要求在逐漸的增加,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對儀表進行了改進,尤其是自動檢測儀,自動監測儀在性能上的改進是十分大的。
從現場的總線上來說,可以更好的適應了工業的生產,在性能上的提高使變送器也在不斷的發展,這樣對整個變送器來說也是十分有利的。現代化的自動化儀表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在安全性和穩定性上得到提升,這樣就可以將整個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水平體現在儀表系統的使用上,因為自動化儀表的改進可以提升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俠效率,對整個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需要得到我們的重視。
數字化儀表的出現不僅僅在性能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結構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數字化儀表在操作的時候變得更加便捷,因為現在的很多貨物都是進出口貿易,這樣對整個生產的要求就在逐漸的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在產品的質量上有著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整體性上,需要將整體性總合的運用到儀表控制系統中,還要將在儀表的管理上加強,使用性能和結構較好的儀表,對生產的產品也是非常有利的,在質量上可以得到保證,這樣出口到過國外的產品就會更加的受歡迎,對整個企業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要使用較為先進的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這樣對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是非常重要的。
2 石油化工企業儀表自動化系統的介紹
2.1 DCS(分布式控制系統)
在石油化工的生產中,使用的較為頻繁的系統就是分布式控制系統和集中式控制系統,這兩大系統在石油化工產業中是十分關鍵的。但是在我國的石油化工企業中使用的都是DCS系統,DCS系統在性能和結構上都有著一定聽的優越性,相對于傳統的儀表自動化系統來說,DCS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使用了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在兼容性上是非常好的,這樣對整個企業的發展就有了要求,在整個企業的發展中,一定要有著足夠的重視,兼容性的體現是DCS系統在功能上有著優越性的體現,在整個企業的生產中,需要將整個企業的發展作為重點,因此兼容性就變得十分重要,在企業的發展中,可以將本企業不同的型號的系統與廠商的DCS系統連接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形成一種控制體系,對整個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在控制的時候也是非常便利的,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及時的溝通,這樣對整個企業的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2 新型DCS系統
DCS系統在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煉油的時候,煉油是不能夠離開DCS系統的,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生產出半成品和成品,在石油化工企業中使用DCS系統可以增加其控制能力,提高自動化的性能,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可以利用DCS系統進行石油化工的生產,應用DCS系統進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的利用系統進行控制和管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企業在進行生產的時候無法更好的利用DCS系統的所有功能,導致自動化系統在使用的時候出現情況復雜的問題。我國在DCS系統生產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軟件開發更加適合于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這樣在功能方面也出現了更好的情況,同時在使用的時候可靠性也是非常高的。
3 具體分析
3.1 檢測執行儀表方面
石化現場設備或者管道內界質溫度一般都在-200~1800℃之間。現場的水銀玻璃溫度計都會被雙金屬溫度計取代。熱電阻和熱電偶信號都會直接進入DCS中。在所有儀表中壓力儀表是最受重視的,因為它是與人們的安全聯系最緊密的儀表。壓力傳感器和特殊壓力儀表都是采用很多原理生產的,能抵御住高溫,能在脈動介質、粉狀和易結晶介質中測量壓力等。再從物位儀表來講,石化行業都以液位測量為主,并且除了浮力式儀表外,物料儀表都沒有通用的產品。但從測量方式可分為浮力式、靜電式、超聲波式、電容式、磁致伸縮式和雷達式等等。儀表中還有流量儀表、分析儀器、在線過程分析儀和執行器等儀表。溫度、壓力、流量和液位都是工藝參數的保證,對生產過程中物料成分的分析和對最終產品的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要對排放的物質進行詳細的分析,不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3.2 控制策略
從如今的新一代DCS系統的變化可以看出,石化工業在自動化連接控制、批量控制和順序控制等基本控制策略還是沒有改變。智能化算法如智能PID控制器和多變量控制等都已經開始普遍采用,其都是以DCS為基礎的控制,但也都可以獨立控制。傳統的生產過程都是一個裝置一個控制室,但現在幾乎都是多個裝置一個控制室或全廠都由一個控制中心進行控制,并且都是以LCD屏幕或CRT顯示為主。現在人機界面方面都在以DCS操作站屏幕為主,這樣能讓公益操作人員輕松地進行操作。
石化裝置的工藝過程復雜,很容易發生火災或爆炸等。因此對安全性的要求在不斷提升,若僅由DCS設備完成,則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要求了,如ESD系統就會在DCS之外單獨運行。智能化和自動化控制儀表不僅使得安全生產成為現實,而且現在應用的SIS系統都是以人性化和安全性為主的生產系統。不僅要緊抓安全生產,還要在生產線的危險場所設置警報系統,一旦有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泄漏后能及時得到提醒。全廠的每個角落都要在火災報警控制系統的監控下,對重要的工藝裝置進行控制和檢測。
4 結論
石油化工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安全生產,同時在控制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這樣能夠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控制,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篇5
《指南》得到眾多企業肯定
2009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這是中國第一本自主研發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工具手冊,對于我國在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取得話語權有重大意義。截至2010年3月底,已有數十家企業在社會責任報告編制過程中參考了《指南》。
會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民生銀行等大型企業介紹了應用《指南》的經驗和感受。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辦公廳主任黃文生認為,《指南》更符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中國石化參照《指南》起草了200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框架,在報告初稿完成后,對照《指南》對報告進行了完善。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戰略部主任甘霖說,《指南》的對推動中國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擴大中國社會責任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有著重要的意義。就南方電網而言,公司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報告體系。“指南更像是一面鏡子,指導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據甘霖介紹,在最新一版的南方電網社會責任報告中,根據《指南》中所指“責任管理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原點”,特別增加了“責任管理”內容。
中國民生銀行品牌管理部楊勇說,根據《指南》,民生銀行在2009年社會責任報告中進一步優化了責任管理內容,按照責任治理、責任推進、責任溝通和守法合規四個部分展開,增加了社會責任工作對比表、關鍵績效數據表和公司榮譽表三個關鍵績效表。報告還首次應用并建立了社會責任報告資料收集制度,即資料清單制度,并且建立了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聯絡人。
在分享了《指南》的應用經驗后,企業代表還對即將啟動修訂的新版《指南》提出建議。甘霖認為,根據不同行業特點,《指南》中的各行業指標有待進一步細化。
中遠集團全面風險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欣迎表示,希望《指南》在保持中國特色的同時,增強與國際有關標準的兼容性。
中國華能集團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張克宗表示,希望《指南》能提供更多有關報告創新形式的建議和指導。楊勇則希望《指南》能對創新報告編寫模式,簡化報告編寫流程和工作量有所幫助。
報告評級是中國CSR的重大創新
研討會上,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專家委員會向中國石化集團、中國石化股份、中國華電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中國民生銀行等企業頒發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價證書”。
目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標準》已經成功應用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2009年社會責任報告、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國華電集團2009年社會責任報告以及中國華能集團200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聯合組建的評級專家委員會對報告作出了客觀、公正的評級。
“報告評級為我們指明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對我們日后的社會責任工作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辦公廳主任黃文生說。
據介紹,報告評級從六大指標對報告進行打分,包括:完整性、實質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讀性、創新性。根據各項指標的關鍵性及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六大指標被賦予了不同的權重:完整性―25%,實質性―30%,平衡性―10%,可讀性―20%,創新性―5%。
篇6
2010年,其與中石化股份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科院)合作完成的項目―“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鈦硅分子篩”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此前的2009年,“石腦油催化重整成套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空心鈦硅分子篩的第一發明人石科院教授級高工林民博士提起自己與湖南建長的合作,語帶懇切:“湖南建長是中國新型催化材料和催化劑生產的技術脊梁,沒有他們在中試和工業生產中的良好合作,就不會有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鈦硅分子篩產品的成功開發。”作為高科技產品新催化材料的開發和生產的重要企業,湖南建長不僅代表了企業,也代表了國家的催化技術發展水平。
催化劑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度,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煉油、化工、制藥、環保等行業。催化劑的技術進展是推動這些行業發展最有效的動力之一。
林民博士說:“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做應用的人,而應該把他們(做催化劑的人)推向前臺。他們是默默做事的人,正是他們使技術得以完成,使工業化得以實現。”“別看這個企業規模不是很大,但他們挺起了技術的脊梁!”
林民博士口中的“技術脊梁”并不是那么好當的,除上述兩個獎項外,湖南建長還曾獲國家技術進步一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其他獎勵和榮譽更是不勝枚舉。
李國繁,湖南建長總經理,總結自己這個團隊成功的經驗,認為這些歸功于科學的企業理念,歸功于良好的創新合作模式。
謀略篇―眼界決定方向
“上兵伐謀”,做企業亦是如此。
我們日常生活中要用到大量的化學品。在化工領域,催化劑是核心,反應工程是基礎。開發利用適宜的催化劑可以通過提高反應速度和目標產品的收率,提升生產企業經濟效益。此外,催化劑的發展對促進石油化工等支柱產業及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等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相關統計顯示,全世界石油加工的產值為940多億美元,基本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分別為520億和480億美元左右,雖然在產量上,后二者之和低于前者,但是其產值已超過石油加工,而且呈上升趨勢。新型催化劑、高效催化反應技術和催化新材料及催化反應制備技術的創新是推動這些產業發展的核心。其中,環保用催化工藝及相應的新型催化材料及催化劑制備精細化的發展是關鍵,也是今后催化劑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這一點顯然已成為業界共識。
湖南建長近年來此類產品銷售量、銷售額和利潤等指標逐年增長,對公司經營活動的貢獻比重逐漸增加,也有力地印證了這一推斷。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公司超過90%以上的營業收入將來源于此。
在催化劑市場競爭領域,目前,國際上的大催化劑公司已經沒有地域的概念,他們采取兼并、合作或合資建廠的方式廣泛拓展在世界各地的業務,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
世界主要催化劑公司大都集中在歐美地區,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下屬公司,其中典型的是埃克森研究與工程公司、UOP公司、巴斯夫公司。它們的母公司是世界石油化工的巨頭,母公司還開展煉油新工藝開發、工藝設計、成套設備提供等業務。近年來,國外催化劑依賴其優良的性能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相當部分催化劑是與煉油新工藝一起推出的。
基于對行業前景的判斷和對市場競爭的預期,湖南建長決定利用現有的獨特技術和生產體系,聯合科研力量,角力催化劑市場。
攻伐篇―團結才是力量
研發與生產互為銜接,不可偏廢。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技術與生產一旦結合,其效果往往是無往而不利的。
用李國繁的話說,湖南建長在工業應用和推廣上、在工程技術經驗上極具自身優勢,整個團隊又具有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責任心強,愛崗敬業。湖南建長剖析自身優勢,聯合技術力量,在催化劑產業化方面進行了嘗試和探索。他們與石科院、國防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
李國繁將這種合作模式用四個字概括為“相輔相成”。
實踐證明,這種模式真正將科研出成果、產品出效益落到了實處,其中尤以湖南建長與林民博士的合作最為典型。
李國繁說:“林民博士等研究人員與我們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我們側重于技術轉化過程中的工程技術解決方案方面的研究開發。”首先,為如石科院等研究單位搭建技術轉化的平臺,提供良好的實驗設施。在進行生產的同時,還為院所科研人員準備了從實驗室小試、到中試放大和工業實驗的設施,并不斷完善,每年均投入相當規模的資金添置實驗設備;其次,對技術成果的判斷不以短期是否見效為目的,不追求“短平快”,不搞短期行為,而是注重前瞻性,從實驗室基礎研究即開始關注,并開展各項合作工作。例如每年均與石科院一起開展大量的技術探索性實驗等;再次,是對技術和科研人員高度尊重、高度負責,特別注重對技術的保密。在技術轉化中發揮擁有設備、電器、儀表、工藝等專業人員比較齊全的優勢,與研究單位一起配合技術成果轉化進行工程技術開發工作,加快了技術成果的轉化進度。
在管理理念上,明確生產是完成“今天”效益、科研是實現“明天”發展;明確科研工作不僅僅是“花錢”的事,也是“創效益”的最佳方式,因此公司每年優先保障的是科研資金;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科技人員的激勵,立足自身的資源有目的和針對性的培養人才,給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成長通道,使其安心科研技術工作。
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十分低下,而湖南建長與石科院的合作,可以說是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的成功典范。
建長石化將這一合作模式的特點總結為:一是互相充分信任,企業相信研究院所技術實力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研究院所相信企業能夠幫助其將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在信任的前提下,雙方有了堅定的信心,能夠克服一切困難險阻;二是優勢互補,企業的優勢是成果轉化中的工程技術能力強,工業生產經驗多,研究院所研究工作扎實,兩者結合加快了成果轉化的速度,也使雙方人員在不同領域都增長了知識,更加有利今后的工作;三是雙方溝通密切,方式形式多樣,使得互相了解對方的需要,有的放矢。
收獲篇―合作帶來共贏
湖南建長是中石化股份公司催化劑分公司下屬的控股子公司,1992年為實現國產新一代連續重整催化劑工業化生產,由石科院和中石化長嶺煉化等幾家單位出資成立。之后在不斷的創新和技術進步中,將鈦硅分子篩、擇形分子篩、烷基化催化劑、非晶態合金催化劑、異構化催化劑、異構降凝催化劑等等新產品推向市場,企業規模不斷地擴大。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通過與石科院緊密合作,湖南建長已經形成科研―生產―市場一體化的催化劑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體系,擁有一批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水平的產品。其中:“PS系列連續重整催化劑(PS―IV、PS―V、PS―VI、PS―VII)和特種催化材料(RPSA分子篩、ZRP―5系列分子篩、ZHP系列分子篩、β分子篩、HTS分子篩)兩個系列新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專家組評審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2002年公司開發的新產品PS―IV催化劑和HTS分子篩產品通過部委鑒定,分別認定為:“國際領先”和“國際首創”。2001年,SRNA非晶微晶合金加氫催化劑被科技部確定為“2001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非晶微晶合金加氫催化劑生產裝置”分別被科技部和湖南省確定為“火炬計劃項目”、“湖南省重點火炬計劃項目”和“湖南省產業化開發項目”;同時“特種催化材料產業化”項目被湖南省確定為省高新技術產業化引導資金資助項目。公司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得過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以及中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發明一等獎1項,擁有授權專利10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以林民博士的HTS分子篩為例,隨著市場對含氧有機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多,烴類選擇氧化在石油化工中已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傳統的氧化體系和氧化工藝過程,存在工藝過程復雜,反應條件苛刻,對環境污染嚴重等缺陷,限制了含氧有機化合物的生產和應用,催化氧化催化劑的開發是氧化工藝開發的重要核心。
林民博士解決了HTS分子篩工業生產六大核心技術:設計建成了鈦硅分子篩水解成膠設備,解決了水解速度匹配難度大和熱效應大的問題;開發了低溫成膠、高溫晶化技術,解決了HTS合成重復性問題;在分子篩生產中首次提出膜分離技術的應用,解決了亞納米超小顆粒分子篩材料的過濾問題;首次開發出分子篩微波干燥新技術,解決了亞納米分子篩干燥問題,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自動化水平;研究并提出了HTS脫模板劑焙燒新概念,設計建成了相應裝置,避免了HTS焙燒過程中的“飛溫”問題;優化了二次改性技術,突破了現有鈦硅分子篩合成Ti含量上限,保證了穩定性和選擇性。
石科院利用獨特的合成技術,創造性地開發了具有空心構型鈦硅分子篩(HTS分子篩),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產品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時兼具優異的穩定擇形效果,解決了現有鈦硅分子篩活性低和制備重復性差的問題。HTS分子篩具有催化氧化活性高、選擇性好,性能穩定等特點。在開發這種新穎的空心結構鈦硅分子篩過程中,獲得了六個中國發明制備專利和一項中國發明產品專利,并獲得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產品發明專利授權。
2001年中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建立了一套采用HTS分子篩的500t/a環己酮氨肟化中試裝置,2003年建成了50000t/a環己酮氨肟化工業實驗裝置。2002年6月,“鈦硅分子篩的研制與開發”通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科學技術鑒定,鑒定意見為:“HTS分子篩可直接作為催化劑用于催化環己酮氨氧化、苯酚羥基化和丙烯環氧化等反應過程,目的產物收率高,選擇性好,可使用低濃度雙氧水作氧化劑,在溫和條件下進行催化氧化,簡化了傳統氧化工藝過程,可實現清潔生產。該空心結構鈦硅分子篩催化劑屬國際首創,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于2010年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
2003年1月25t/aHTS分子篩(試驗)生產線建成投產,200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成50t/aHTS分子篩(工業)生產線。通過近9年的生產,形成了一套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在HTS分子篩的生產中,建長于2004年獲得“梭式電加熱焙燒爐”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0420113828.X),2007年獲得“一種分子篩催化劑微波干燥處理的方法和裝置”發明專利(專利號:2007102000082),2011年申請了“一種分子篩催化劑微波焙燒的方法和裝置”發明專利。
HTS分子篩在工業生產中不僅僅要求計量準確、要防物料堵塞,而且要防污染,防止工序之間混雜。通過近6年的生產研究,這些難點都得到了解決,在生產的不同工序過程采用不同材質的工藝設備,確保HTS分子篩制備中不被污染;采用獨特的硅、鈦水解方法,合理控制水解的進程,實現硅羥基和鈦羥基的有效結合,在組成中盡量增加鈦的含量,提高分子篩的活性,在對分子篩進行兩次改性處理,提高分子篩的活性中心利用率、調整結構、增強穩定性。
鈦硅分子篩的發明是烴類選擇氧化的重大突破,HTS分子篩的工業制備是鈦硅分子篩制備技術的巨大進步。
石科院開發的HTS分子篩制備工藝具有重復性好、性能穩定、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等優點,與國外同類產品對比,轉化率高10%,選擇性高11%,壽命高49%,穩定處理量約是其1.7倍,售價只有其60%,綜合指標遠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此外,新型連續重整催化劑開發與應用徹底解決了進口催化劑“水土不服”的問題,攻克了芳烴重整裝置擴能后再生能力受限制的難題,僅從催化劑的芳烴產率、液體收率、氫氣產率的增加值來計算,每年就可新增利潤上千萬元。用國產催化劑替代進口還能大大降低成本。真正將科研出成果,產品出效益落到了實處,成為湖南“十一五”期間依靠科技創新做大做強現代工業的一個縮影。
遠望篇―催化技術脊梁
時下,新的催化工藝正在改變傳統大規模化工的面貌。
李國繁說,“應該在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的同時,在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十二五’期間,我們規劃做精做強催化材料產業,特別是實現催化氧化反應‘綠色化’的鈦硅分子篩……”
“十一五”期間,建長石化已經建設投產“1000t/a連續重整催化劑生產裝置”,項目建成后年產銷連續重整催化劑有望達1000噸以上,將占領國內連續重整催化劑80%以上的市場,并擴大海外市場的份額;預計每年將新增產值1.54億元,新增利潤2309萬元,新增稅收762萬元。
“十二五”期間建長公司還將建設“200t/a HTS分子篩生產裝置”、“100 t/a RBS催化劑生產裝置”、“1000t/a化工催化劑生產裝置”、“2000t/a重整催化劑載體生產裝置”、“500t/a固體超強酸烷基化催化劑裝置”等。
“十二五”規劃項目投產后,預計能滿足相應石油化工領域發展對催化劑的需求,為相應的催化劑使用企業創造良好的效益。如僅中石化系統內的己內酰胺生產廠家改用環己酮肟貝克曼重排工藝后,每年均能節省生產成本上億元;而苯乙烯生產裝置和二甲苯異構化生產裝置的投產,均能給生產企業帶來可觀利潤,成為石油化工又好又快發展的“催化劑”。
2007年~2020年,建長公司發展的總體戰略是:以穩固煉油化工催化劑為主,重點發展特種催化材料和重整催化劑;做精做強烷基化、異構化、催化氧化、非晶態合金加氫、貝克曼重排等特種催化劑;加速發展甲醇轉化、天然氣合成油及煤化工等替代石油生產催化劑。爭取到2020年左右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特種催化材料和特種催化劑的制造商和供應商。實現年產值8億元,利潤約1億元。
篇7
關鍵詞:化學化工工藝;技術應用;技術改進
前言
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化學化工工藝技術的廣泛應用與發展。化工業不斷地將我國的工業生產帶向一個更高的發展水平。并且化學化工工藝自身的應用也不斷地向更廣泛的領域地區發展。比如建筑業,國防建設和生物化工方面,都有其深入性的發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還是需要化學化工工藝技術的不斷革新,只有這樣才能將整個化工相關產業帶動起來,從而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1.化學化工工藝應用技術的概況與現狀
化學化工工藝技術是在工業生產中最為常見的技術領域。其技術最為廣泛的應用是在普通物質的原料上的提取與加工[1]。在這一過程中,其化學化工工藝就會影響到物質原料結構,通過化學的轉化進行工業提取,例如工業中對氯乙烯的生產與提煉,工業酒精――甲醇的合成與生產流程,工業應用的硫酸等高腐蝕的原料生產分解與回收,能源中煤氣化的生產與濃縮等技術,這些都需要化學工藝的技術的應用與支持。正是因為這一點的原因,化學工業具有其個別生產的特殊性。在我國現階段的化學化工工藝技術的應用主要的內容涉及的是工業原材料的生產與提取的流程選擇,生產中不同原料之間的合成與分解。其生產過程中所應用到的設備(反應器、分離器、熱交換器等)之間的作用,生產與工業化提取的技術結構與操作性,生產過程中催化劑的使用以及其他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化工生產的操作性以及條件化的確定、生產控制、產品規格及副產品的分離和利用,以及安全技術和技術經濟等問題。
對于我國化學化工工藝應用的現狀而言,其主要的趨勢在于基礎化學工業的大型化與專業化,原料與相關的衍生物質的利用,新原料物質和新的催化劑的運用、新能源的開發與應用、綠色化工業方式、生產技術的最優化。
2化學化工工藝應用技術在不同的領域中技術的改進
2.1工業產品的技術改進
我國是一個能源大國,但是在相對的人均擁有量面前就顯得缺乏,所以對工業原料的提取就要求充分的利用[2]。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石油化工,煤鐵冶煉等工業化技術的應用與改進。這些工業部門是我國重工業的基礎,所以在其技術的改進過程中將影響深遠。其中對于石油化工而言,主要包括石油的開采與石油的提煉。在原油傳統的開采中,重點的是以物理的方法將原油進行過濾,并且通過石油不同的沸點進行蒸餾提取,將原油提煉出汽油、柴油、及其他的工業用品。雖然長時間的工藝加工中逐步的完善了開采及提煉過程,但是還存在著一定的技術缺陷。例如,原油中的鹽分雜質的去除。其傳統的方式是將水份直接蒸發,但是這樣依舊會將鹽分殘留在儲存設備壁上,從而影響到設備的使用壽命。但是,經過化學化工工藝應用技術的改進,其做法是兩級脫鹽脫水,將淡水與破乳膠放入原油中在標準溫度下,進行電脫鹽,在此脫鹽率是在90%以上,然后進行二次注入淡水溶解脫鹽。所以在不斷地實踐中將化學化工工藝應用到石油化工中,使其不斷地改進與發展。對于煤鐵冶煉而言,著重表現在鋼鐵鍛煉中其分子密度的加大和產品表面抗腐蝕與抗氧化的作用。在這一過程,需要化學化工工藝應用技術的改進,例如,在鋼鐵的鍛煉中,增加氧化量的比重,使其鋼鐵的碳化的硬度達到一個適度的范圍。對于化學化工工藝應用技術改進,在工業原料的提取中是一項重要的舉措,這直接的影響其產品的生產效率與生產質量。
2.2綠色化的化學化工技術的改進
化工產業對環境的影響直接的關系到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3]。所以對化學化工技術的應用更多的要求是改進生產過程,努力的將化工產業發展為無害化的綠色工業。在這里突出的一點是,生產技術中催化劑制備的綠色化與新型催化技術的改進與使用。這是由于催化劑不僅可以改變化學變化中的熱力變化,同時還會在催化的過程中產生一定范圍內的物質變化。在當今的化工生產中,催化劑的應用又十分的普遍,所以綠色無公害的制劑就非常的重要。同時將催化劑回收或者充分的利用也是化學化工技術應用對環境改善的一項重要舉措,所以在現行的化學化工技術應用對環境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之中。
結語
對于我國而言,化學化工產業關系到我國重工業的生產與發展,同時在化學化工技術的應用方面依舊存在著漏洞。在其化工業,以及國防工業和鋼鐵制造業中都需要技術的革新,努力的將重工業產品的質量提升上去,從而更好的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處理好工業化生產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將我國的化工產業打造成為綠色環保型產業。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化學化工技術還沒有達到一個先進的水平,所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一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積極的引進國外先進的化學化工技術,從而更好的為我國的化學化工技術的應用而服務。
參考文獻
[1]林陵,李衛星,陳日志,范益群,劉曉勤.基于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化工工藝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0,11(20):56-58.
[2]紀紅兵,佘遠斌.綠色化學化工基本問題的發展與研究[J].化工進展,2007,01(13):02-10.
[3]侯華梁.化學化工材料應用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9(23):25-29.
篇8
【關鍵詞】汽油原料 催化裂化 柴油 技術應用
煉油工業的不斷發展,使得催化裂化工藝技術日漸成為石油行業深度加工的重要手段。催化裂化技術即FCC技術是煉油行業獲得經濟效益、改善瓦斯油和渣油、將重質油輕質化產生柴油、汽油和液化氣的核心技術。高轉化率和優質的產油技術使得催化裂化技術工藝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取得了規模化發展和長足進步。目前環境保護和經濟市場對丙烯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國的石油資源中以原油為主,輕質油比重偏低,所以煉油工業必須走深度加工的路線。近年來催化裂化產油量不斷上升并在世界處于優先地位,國產催化劑在減少焦炭、取出多余熱量、渣油裂化能力和抗金屬污染能力已超過國際水平并在催化劑再生和能量回收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1 催化裂化(FCC)技術面臨的難題
催化裂化是煉油廠的核心加工裝置,在實際運用中面臨著多種困境和挑戰。愈來愈嚴峻的環境標準和日益升級的汽油規格對烯烴和硫含量、煙氣排放量的控制標準也越來越嚴格。同時燃料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比例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說,柴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柴油化趨勢日漸明顯。催化裂化裝置和催化裂化技術如何應對一系列挑戰,既充分考慮費用問題又保證環境保護質量成為FCC技術工藝發展首先面臨和亟待解決的關鍵。簡而言之,FCC技術工藝面臨以下四大難題。第一、催化裂化裝置能源消耗高。第二、催化劑發展水平低下。第三、催化裂化單套平均能力低下、第四、催化裂化裝置周期較短。作為煉油行業和石油化工業取得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盡管催化裂化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地成果,但仍然是改善重瓦斯油和渣油的核心關鍵技術,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破壞和低迷不振的石油市場,要想縮小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在國際市場中參與競爭和角逐,必須正視新的挑戰,不斷開發與催化裂化相配套的新興技術。
2 催化裂化(FCC)技術的發展特點和技術應用
在日漸嚴厲的環保標準下,催化裂化技術已從簡單的解決單一的汽油、柴油、液化氣等問題向解決綜合性問題過度。目前催化裂化技術已成功開發了摻煉渣油渣油催化裂化技術即RFCC和包括多產低碳烯烴的DCC技術、多產異構烯烴的MD技術、大量生產汽油液化氣的MGG技術在內的催化裂化家族技術。
2.1 渣油催化裂化技術
渣油催化裂化技術是一項加工大慶減壓渣油的催化裂化新工藝,是由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和北京設計院以及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共同研制開發的。渣油催化裂化技術包括以下五大技術成果。第一、高粘度原料減黏霧化技術。第二、短接觸反應抑制過裂化和結焦技術。第三、渣油催化裂化專用催化劑技術。第四、無返混床劑油接觸實現熱擊汽化及高重油轉化技術。第五、反映再生溫差和再生劑溫度協調控制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上尚無生產渣油催化裂化技術的能力,而到了90年代以后,生產渣油裂化催化技術的能力勢頭正上、有增無減,尤其以亞太地區為中心生產渣油催化裂化技術的能力非常火爆,除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NARCO煉油廠之外,其他的渣油裂化催化裝置都設置在新加坡、中國、日本、韓國等亞太地區。據相關部門估計,未來時間內,催化裂化裝置能力和渣油催化裂化的裝置能力都將出現持續的增長。我國大慶石蠟基原油的特點是含碳量少、金屬含量低。所以大慶減壓渣油可以直接采取催化裂化技術。此外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渣油催化裂化的含碳量是6%,該數值低于世界水平的8%,因此說國內潛力巨大。
目前具有國外渣油催化裂化工藝的公司有UOP、SHELL以及TOTAL等。雖然各公司技術具有各自特點、但總體上大同小異,在解決渣油裂化催化技術上有共同之處。UOP公司的RFCC工藝特點是提升管彈射式快速分離、效率高達90%、二段再生、催化劑外冷卻器。SHELL公司的RFCC工藝特點是原材料及催化劑高效混合系統、多段汽提、高溫高效再生。TOTAL公司的RFCC工藝特點是兩個再生器同軸安裝、兩段再生、新型高效霧化噴嘴、新型催化劑生焦量低等。目前催化裂化技術與加氫技術相結合也是一種發展方向。渣油兩段改進技術主要用于生產汽油、燃油和噴氣燃料,其優勢在于焦炭含量少、液體產物多。第一段降低榨油的康氏殘炭以及金屬質含量,第二段是進行催化裂化反應。我國第一套渣油催化裂化技術裝置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煉油廠的催化裂化裝置改造加工研發成的。
2.2 催化裂化家族技術
2.2.1 DCC技術
多產烯烴和高辛烷值汽油的DCC技術以VGO、VGO產渣油、VGO摻脫瀝青、VGO摻焦化蠟油等重質烴為原料,在硫化催化裂化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創新和技術改革。DCC-I型工藝以多產丙烯為目的,當其采用石蠟基原料時,其產量可達23%。DCC-II型工藝以多產異構烯烴為目的,而采用石蠟基原料時其丙烯產量可達14%。目前我國已有多套DCC技術裝置已在國內投產,據說泰國也已順利進行催化裂化裝置投產與運行。2.2.2 MD技術
MD技術是以規模化生產異構烯烴和汽油產物的工藝技術,其主要原料是摻渣油。1995年蘭州煉化總廠以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如果以石蠟基為原料時,反應時間將會大大縮短、異構烯烴的產量將高達15%摩爾比。
2.2.3 MGG技術
MGG工藝技是大量化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工藝技術,其主要原料是以減壓渣油、產渣油、常壓渣油等為原料的大量生產富含烯烴的液態烴。其特點在于多產液態烴狀態下具有高汽油產率,并且可以以常壓渣油等重油作原料。由于這一技術以液化氣富含烯烴、安定性能高、汽油辛烷值高等特點,現在已有多套裝置投入運營。
3 我國催化裂化技術水平
我國催化裂化技術的研究開發始于6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和各方配合,已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國原油資源開發必須走深加工路線,必須以多加工渣油為目標。催化裂化催化劑的研發主要實現了兩大目標。第一、催化劑制造水平提高,蘭州煉油化工總廠實現了催化劑生產作坊式生產向規模化生產的過度。第二、渣油催化裂化劑的開發取得了很大進展,許多新興渣油催化裂化劑品種得以開發。我國開發的催化裂化家族技術所用的催化劑已具有世界水平。
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催化裂化技術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催化劑性能低、催化劑生產技術不成熟、催化裂化運轉水平低、汽油辛烷值不高、工藝技術及設備制造自動化水平低。所以應該強調對FCC裝置進行技術升級,多生產清潔汽油,以滿足市場需要。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主導產業;競爭力;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9)08-0056-05
“十一五”期間河北省確定的十大主導產業為:鋼鐵、裝備制造、石油化工、食品、醫藥、建材建筑、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旅游產業。從目前發展來看,主導行業的發展態勢,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品的結構優化有無得到改善,技術層次有無明顯提升,如何形成主導產業的短期和長期競爭力,均需持續深入研究并給予產業發展戰略指導。
一、主導產業競爭力因子分析
(一)數據獲取和因子分析
產業競爭力的研究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僅通過公開的原始數據對主導產業進行簡單的綜合評價難以得到科學合理的結論。本項目通過對河北省若干原始數據的合并、計算和分類,首先把第二產業分為16個綜合產業類別,其次通過細分行業的原始數據進行重要指標(指標包括需求收入彈性、勞動生產率進步趨勢、研發密集度、工業產值占有率、市場占有率)的測算,最后通過這些主要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得到了產業競爭力的比較和對河北省主導產業發展的合理性解釋。原始數據來自于《河北省2005-2007年的經濟統計年鑒》,指標的所有測算結果均具有真實性,因子分析基于指標計算的數據。
對2006年的因子分析結果,選入特征根的兩個公因子分別為2.5和1.32,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7%。從第3個特征根開始,各特征根的數值均小于1,急劇減少,可以認為2個公因子的選取是適當的。由于公因子的含義模糊不清,運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后得到因子載荷矩陣,并由標準化得分系數計算各因子得分。綜合得分是兩個因子與其對應貢獻率的加權和。對2005年的因子分析結果,選入特征根分別為2.53和1.16的2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4%。從第3個特征根開始,各特征根的數值均小于1,急劇減少,可以認為2個公因子的選取是適當的。對2004年的因子分析結果,選入特征根分別為2.45和1.3的2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5%。從第3個特征根開始,各特征根的數值均小于1,急劇減少,可以認為2個公因子的選取是適當的。另外,所有年份中,5個變量標準化后,最后的共性估計值分別為接近于1的正數。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變量對產業競爭力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二)因子分析結果
通過因子載荷河北省2004-2006年產業競爭力的綜合情況。通過因子排名得出2004年河北省前十大競爭力較強的產業為:金屬冶煉業、設備制造業、金屬采礦業、建筑業、食品工業、煤炭石油采選業、電熱工業、醫藥化工業、礦物制品業。2005年河北省的前十大競爭力較強的產業為:金屬采礦業、金屬冶煉業、煤炭石油開采業、建筑業、石油衍生工業、食品工業、礦物制品業、電熱工業、木材工業、紡織工業。2006年河北省前十大競爭力較強的行業為:金屬采礦業、金屬冶煉業、煤炭石油采選業、礦物制品業、電熱工業、食品工業、電氣機械制造業、石油衍生工業、木材工業、設備制造業。對2004-2006年產業競爭力平均值進行計算,得到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主導產業為金屬采礦業、金屬冶煉業、煤炭石油采選業、食品工業、電熱工業、建筑業、石油衍生工業、設備制造業、礦物制品業、醫藥化工業。
河北省的競爭力強勢產業分布在金屬采礦、金屬冶煉、煤炭開采、食品工業、電熱工業、石油衍生工業、礦物制品業、建筑業行業中。醫藥工業、紡織工業、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制造業、木材工業具備一定優勢,但與其他行業比較優勢不明顯,并呈現不穩定的態勢。而文印工業、煙草工業、通信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最低,其中3年中通信制造業的競爭力均為最低,說明河北省的通信制造業發展水平還處于劣勢。圖1給出了河北省第二產業競爭力近3年發展水平的解釋,從圖1中可以看出,各產業3年連續增長的有煙草工業、木材工業、文印工業、礦物制品業,這些產業的絕對值又不處于優勢行業群中。其他產業的3年的競爭力水平均為波動狀態,說明河北省強勢產業的持續競爭力水平還難以保證。傳統的紡織工業的競爭力沒有進入到前十大優勢產業中,可以說明紡織行業作為河北省的傳統行業,基礎優勢沒有發揮出來,這樣的行業需要進一步去發展。而電氣機械制造業發展勢頭是好的,但整體競爭力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木材工業在建筑業的拉動下能否有所增長,也需要進一步整合發展。
二、主導產業的微觀發展政策分析
(一)優勢競爭行業的微觀發展分析
河北省具備比較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本課題研究的河北省主導產業諸如金屬行業、煤炭行業、食品、建筑、石油、醫藥均為河北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因此對這些優勢行業的發展應該加大扶持力度,穩定發展優勢。
1. 冶金行業不能盲目擴大規模,要在品種、質量、產品結構整合上作文章,能夠適時淘汰劣勢品種或劣勢鋼鐵小企業,加大高檔次鋼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進一步整合全省的鋼鐵制造資源,真正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整合。加大技術革新力度并能夠引進國內外冶金行業的專家和技術,重點支持河北省唐鋼、邯鋼兩大企業集團和曹妃甸大港現代企業建設,并以此帶動全省鋼鐵行業的改造升級。
2. 河北省是食品大省,2004-2006年食品工業營業收入占全國的比率分別為4.4466%、4.7765%、4.7492%,分別為省內行業排序的第5名、第6名、第4名,這個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食品工業在拉動消費和實現整個食品市場的繁榮都具有持續發展的可能和優勢。對于河北省的食品企業,鼓勵技術層次提升,積極推動食品業由資源拉動型向技術帶動型轉變,推動農產品的深加工,重點發展乳制品、糧油、方便食品、飲料酒業,改造提升肉類、調味品、果蔬和水產品加工業。可以向國家級糧油、乳品、飲料酒加工基地和華北地區肉類、果蔬、特色食品加工基地的目標發展。
3. 河北省建筑建材行業,具備水泥、玻璃加工、陶瓷等生產傳統優勢。建筑建材方面的競爭也不能停留在已有規模和基礎上,而要鼓勵本行業與河北省化工產業的聯動,鼓勵開發新型化學、節能、環保材料,能夠在技術水平的拉動下確保優勢。大力發展新型建材,在全國領先的水泥、玻璃、建筑衛生陶瓷和化學建材基地建設上發揮長處,重點發展新型水泥、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建筑衛生陶瓷。積極推進建材企業整合重組、聯合兼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筑業要以建筑業強省為目標,積極推進產業組織、專業和所有制結構調整,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份額,重點支持選定的大型建筑業企業集團和優勢企業的發展。
4. 石油衍生品行業。河北省自身擁有石油工業的傳統,而且冀東大油田的發現,為曹妃甸乃至河北省發展石化產業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在這樣的資源基礎下,要重視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率,石油工業的帶動性發展作用。而且隨著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戰略的全面開展,交通運輸、建筑、輕工、紡織、機電等行業為石化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這也為石油行業發展提供巨大契機。在機遇下要注意節能降耗、治污減排,要改善行業中能耗較高、污染較重的產業比重較大的局面,克服技術、資金等因素制約。政府可以考慮給予石化企業諸如融資方面的相應優惠政策,在成本、環境、貿易壓力下有較好的發展。突出石油化工、煤化工和鹽化工協調發展;突出石家莊、唐山、滄州和任丘四大石化基地建設;突出培植區域特色化工產業;突出建設地方循環經濟發展園區。同時要強化招商引資和出口,擴大對外開放。
5. 電熱工業。由于能源正在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電熱工業所代表的能源產業的發展就成為了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推動行業之一,河北省在電熱工業上的競爭力優勢比較明顯。河北省應在提升技術水平上加大力度,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提升電熱產品技術和服務水平,可以大力發展電熱膜、電熱板、電熱取暖等產品,太陽能、優質蓄電設備的制造都可作為重點鼓勵發展的產品方向。電熱工業在河北省“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并沒有引起很高的重視,本文的研究結果證實了該產業的競爭力,并且從實際意義上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本省的長遠發展,并有助于環渤海經濟圈的整體發展。
6. 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河北省“十一五”發展規劃中的主導行業,河北省裝備制造行業的總體競爭力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從2005-2008年連續4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新華網,摘自河北日報)。裝備制造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社會需求彈性大、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等特點,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因此河北省作為中國重要的制造業生產基地,要把握基礎優勢,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基礎,積極引導,重點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加強與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的合作,著力提高重大技術裝備性能、質量和水平,并從規模上考慮發展產業集群。
7. 第三產業的優勢發展。投資數據表明,河北省的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水利環境的投資力度都比較大,而且河北省擁有批發業優勢傳統,交通運輸的核心地位也隨著運輸基礎設施的建立逐漸發展,水利環境帶來的實際環境改善和對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不容忽視。房地產業在河北省中等城市發展中必將處于較為重要的地位,因為在京津人才發散效應的作用下,河北省的中等城市將成為接受大批人才的地區,人才后續要求對房地產業發展有聯帶效應。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規范房地產運作使得這個行業成為河北省第三產業中的主導力量。
(二)劣勢競爭行業的微觀發展分析
1. 醫藥化工行業。雖然河北省在基礎能源的競爭力上占據了很強的優勢,但是醫藥產業競爭力并不如“十一五”規劃的那樣凸現出來,其競爭力的排名說明了雖然河北省具備醫藥行業發展的歷史優勢,但不具備現實發展的競爭優勢。究其原因河北省醫藥行業在省內優勢明顯,一向扶持力度較大,但產值占有率2004-2006年分別為3.2257%、3.5413%、3.3768%,主營業務收入市場占有率2004-2006年分別為2.9446%、3.4839%、3.2795%,相對占有率還相對較差,與其他行業產值占有率相比,并不具備很強的實力。因此在醫藥這個技術集中、國內外競爭比較激烈的行業中,要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提高創新水平,大力發展生物技術。河北省在生物產業規模上還存在明顯不足,僅占全省總產值的1.2%左右。制藥企業要鞏固和強化原料藥優勢,改善粗加工產品比重大的劣勢,提高加工深度,努力在醫藥中間體、化學原料藥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2. 通信行業。本項目的研究發現通信行業在河北省的競爭力較弱,這與河北省所處的區位相關。北京的通信類行業優勢較強,人才聚集,中關村地帶企業集群發展態勢良好,因此河北省在通信行業上的競爭力是比較差的。對于通信產業河北省應在自身具備優勢的一部分企業中,通過與北京、天津的通信產業的銜接,構筑京―津―冀產業帶,避免浪費,力求優勢互補。
3. 物流和旅游產業。物流產業作為和制造業及服務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其發展前景不容忽視。由于河北省是資源大省、能源大省、制造大省,而且環京津的位勢決定了河北省發展物流產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能源、能源衍生品、制造、第三產業中的服務類企業的運作流程中,推廣現代物流管理技術,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挖掘物流發展的重點領域,在服務本省的基礎上大力為北京、天津的各項產業提供后方支持和保障。旅游業作為服務業,其行業帶動作用也很強,在提高旅游業產值的貢獻率和完善旅游產品服務的質量基礎上,要通過旅游業帶動一部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達到帶動效益、帶動就業、帶動河北省的整體形象提升的目標。
三、主導優勢產業的宏觀發展政策分析
(一)鞏固河北省在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地位
在環渤海經濟圈中,河北省要為圈內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在圈中經濟增長鏈上培育自身的價值。在以北京為龍頭的京津冀產業圈中,北京的產業結構已經轉向“三、二、一”的發展模式,天津市和河北省仍需大力發展相應的優勢制造產業和服務產業。本項目詳盡分析了河北省行業發展水平和行業發展競爭力,河北省在能源方面、工業制造方面的優勢恰恰能夠有力的為北京經濟發展作出支撐和保證,承接產業轉移,這符合產業鏈結構的合理性。要有主張的接受京津的產業輻射,并培植自身產業的隆起“點”,形成經濟“高地”,以使整個“面”上的經濟得到加快發展。比如以曹妃甸示范區作為河北省鋼鐵行業技術創新先行區,帶動河北重化工業升級轉型,實現河北鋼鐵產品結構調整和鋼鐵產業結構升級調整,承接京津的重工業的轉移,并以此反作用于京津的發展建設。
(二)強化優勢產業競爭力的政策分析
1. 提高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河北省主導產業多數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培植主導產業,技術密集度高,投資大,資金不足往往是培植工作的難點,也是需要采取措施的重點,特別是在起始階段,資金問題可以說是培植主導產業的首要條件。要進一步利用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杠桿,推動主導產業的超常發展。財政支持是對主導產業中規模較大、產品又有較好市場前景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技術開發、技術引進等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稅收支持,是對主導產業中新建擴建的新科技企業實行的優惠稅收政策。信貸支持,是充分利用信貸傾斜和優惠政策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證。調整投資政策,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主導產業的投入。帶動民間資本進入傳統產業改造領域,促進產業升級和民間投資雙贏。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等重化工業是河北省優勢傳統產業,要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必須通過傳統產業改造,繼續引進新的動力。
2. 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設立主導產業的行業標準,以保證必要的經濟效益。政府應從立法角度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建立和健全行業的進入與退出機制,對主導產業的重點產品、產量設立最低標準,以保證必要的規模,防止同行業的惡性競爭,同時還要避免和防止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問題。對國有經濟的布局進行戰略性調整,將一部分國有存量資產轉移出來,向主導產業中的優勢企業集中。以產品為龍頭,或以資產為紐帶組建控股公司,重點扶持一批上規模的企業集團,同時鼓勵中小企業走“小而聯”的發展道路,實行低成本擴張,把企業做大做強。
3. 科技帶動產業的發展。河北省技術進步對產業的支撐能力較低,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投入少、科研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支撐能力與經濟發展不適應。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中有373家企業有研發投入,2005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平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1.88%。而同期的“河北百強企業”中僅59家企業有研發經費,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1%的僅有24家,河北省企業不僅研發投入面小而且投入強度低。河北省GDP位次居全國第6位,財政收入第9位,科技活動人員、R&D人員、科技經費、R&D經費和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卻分別居全國的第11位、13位、15位、14位和15位,低于遼寧、山東、湖北、四川、陜西、河南等省,這顯然與河北省的經濟總量和收入水平不相稱。促進高新技術型主導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重點發展的技術型產業應放在醫藥產業、石油化工產業、裝備制造產業、紡織服裝產業上。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要注意把握三個關鍵環節:第一,吸引人才。要圍繞主導產業的培植做好所急需的各種人才的選拔、培養和引進工作,努力創造一個人盡其才、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第二,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建立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第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創辦技術開發中心,負責對新技術的跟蹤和新產品開發,同時,鼓勵企業加強同省內外研究開發機構的技術協作,采取多種方式提高企業的技術接受能力和開發能力。
4. 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河北省已經形成一批有規模的集群產業如安國藥業集群、高陽紡織業集群、隆堯方便食品產業集群、豐南城區鋼鐵產業群、平鄉自行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邢臺清河羊絨產業集群等。在已有產業集群發展基礎上為了達到減少成本支出、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差異化、促進新企業的形成、推動創新等目標,河北省在食品工業、紡織服裝工業、裝備制造業都可以考慮發展產業集群,以享有形成集群的成本低、物流集中、技術外溢效應、規模優勢等有利方面。
5. 把培植主導產業與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有機結合起來。在目前影響經濟增長的諸因素中,居民消費占到了50%左右,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這一比例還要進一步上升。一個屬于主導產業的產品必須適應居民的消費需要才能具有其作為主導產業的生命力,也可以說,主導產業能否培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產品能否得到城鄉居民的“消費認可”來體現。因此,培植主導產業,不能為培植而培植,不但要與居民的消費結構相一致,還必須考慮到居民的消費水平。因此,必須把培植主導產業與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有機結合起來,主導產業才有堅實的發展基礎和消費基礎。
參考文獻:
[1]韓伯棠,鄭展,張向東.產業發展態勢比較與做強主導產業策略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9,(4).
[2]王夢奎.中國中長期發展的重要問題2006-2020[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3]張曉峒.計量經濟學基礎[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4]郭會斌,鄭國娟,鄭展.我省沿海經濟隆起帶現代服務業快速崛起對策研究[N].河北日報(理論版),2007-05-05.
[5]劉克利,彭水軍.主導產業的評價選擇模型及其應用[J].系統工程,2003,(3).
[6]徐力行,華淑青.關于產業創新協同戰略框架的構想[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4).
[7]河北省統計局.河北省經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2007.
Study on Comparison Countermeasures of Hebei Leading Industry Competition Power
Zheng Zhan1, Zhang Xiangdong3
(1. Industry and Business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2. Department of Business, Shijiazhuang Technology and Teacher School, Shijiazhuang 066004, China)
篇10
所謂能源安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的持續、穩定供給,即能源的供給安全;二是減少和降低能源生產與消費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即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環境安全。就中國能源安全現狀而言,主要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一)持續擴大的能源需求所形成的供給壓力不斷加大,能源供給安全受到極大挑戰
自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目前已進入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同時也是能源消費高強度時期。從城市化發展水平來考察,中國城鎮人口已由1978年占總人口的17.92%上升到2005年占總人口的42.99%。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開始逐步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城市就業人口呈穩步上升趨勢,從1985年城市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25.68%上升到2005年36.04%(引自2005BP世界能源統計)。從城市人口和城市就業人口兩個方面的數據來看,按照世界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城市化率在30%—70%為高速發展時期,因而中國城市化已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就工業化發展水平來考察,根據賽爾奎因和錢納里產業結構模式,再結合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產業結構變化趨勢來判斷,中國工業化正處于中期快速發展階段。
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急劇地擴大了能源消費需求,而我國能源消費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工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等三大行業部門。1995年工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三大行業能源消費量為103388.70萬噸標準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78.82%,2005年三大行業能源消費量為178139.50萬噸標準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79.77%(見表1)。盡管1995—2005年工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等三大行業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沒有多大變化,2005年的比重只比1995年高出不到1%,但三大行業的能源消費需求量卻增加了72.30%。特別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石油和電力能源消費需求呈急劇上升態勢。就石油而言,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內石油產供能力短時期內難以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為滿足國內石油需求只有通過擴大石油進口來實現。1993年之前,中國還是一個石油凈出口國,而1993年之后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5年,中國石油凈進口為1218.7萬噸,而到2005年石油凈進口達14275.1萬噸[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5》、國際能源機構(IEA)及美國能源署(EIA)網站數據整理而得]。另據國家海關統計,2006年中國進口原油14518萬噸、成品油3638萬噸,原油進口金額664.11億美元,成品油進口金額155.52億美元。隨著石油進口的增加,中國石油進口對外依賴程度也隨之提高,199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賴程度還只有1.9%,但到2003年卻高達48.6%,并且石油對外依存度還在不斷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石油消費與進口大國也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經濟總量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能源需求還將持續較快地增加,能源供給壓力加大,供求矛盾仍會長期存在,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對外進口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能源供給緊張格局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難以有根本性改變。
(二)能源結構不合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加大了對環境影響的壓力
從能源資源稟賦狀況來看,中國是煤多、氣少、油貧。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煤炭資源儲量相當豐富,且煤質較好。中國煤炭資源探明可采儲量為1145億噸,占世界探明可采儲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2004年中國煤炭資源采儲比只有59年,而世界煤炭資源的平均儲采比為164年。就石油資源而言,截至2004年底,中國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為248.44億噸,累計探明可采儲量67.91億噸,而累計采出量已達43億噸,剩余可采儲量只有24.91億噸。相比世界富油地區來說,中國石油資源是比較匱乏的,而且人均石油資源儲量就更低了。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2007年的數據顯示:2006年底,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探明可采儲量約為7427億桶,約占世界的61.5%;歐洲(主要是俄羅斯)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約為1444億桶,占世界的12%;非洲約為1172億桶,占世界的9.7%;北美地區約為599億桶,占世界的5.0%;亞太地區石油資源最少,約為405億桶,占世界的3.5%,其中中國約為163億桶,占世界的1.3%。中國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在短期內較難改變。由于中國煤炭清潔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燒使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氣體大分部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種狀況受我國能源結構制約還將持續下去,對本來已經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三)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高能耗產業比重過大,單位GDP能耗高,能源效率低下,進一步加劇了能源供給緊張局面
從能源消耗強度來看,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費強度(單位GDP產出能源消耗量)為2.5噸油當量/萬美元GDP,而中國為8.4噸油當量/萬美元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美國的4倍多,日英德法等國的近8倍。根據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的數據,目前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為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8個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鋼鐵、水泥、紙和紙板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分別高21%、45%和120%;機動車油耗水平比歐洲高25%,比日本高20%;中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氣候條件相近發達國家的2—3倍。導致中國能效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替代能源等技術的開發相對滯后,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術的應用還不廣泛等,其中一個根本原因是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高能耗產業所占比重過大,而耗能少的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偏低。例如,2004年采掘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等幾大高耗能行業的產值就占當年GDP的57.68%。因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降低能耗,節約能源資源,是確保中國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務之一。
二、
能源作為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安全是一國經濟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爆發于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使得世界經濟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同時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黃金時代”的結束。此后,能源安全問題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戰略問題。為此,世界許多研究機構、國際組織和學者們都對能源安全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相關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就經濟學領域而言,能源經濟學已成為一門專門以研究石油問題為主的經濟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和探討石油價格波動對世界石油市場供求關系和各國經濟的影響。國際上研究能源經濟學的學者們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國際油價的變動對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國經濟的影響這一問題上。例如,NoureddineKrichene(2002)通過考察1918~1999年間的世界原油與天然氣市場,并對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這兩個時期的原油與天然氣的供給與需求彈性進行了估算,發現1918~1973年這一時期的原油與天然氣價格穩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與天然氣價格變得極不穩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世界石油與天然氣的市場結構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JamesD.Hamilton(2003)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證明了石油價格的變動與GDP增長之間呈現出非線性關系的特征;J.Bielecki(2002)從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場演進、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狀況、未來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戰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來的發展趨勢,并認為盡管未來不會出現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機,但某些能源安全的嚴重程度將繼續值得關注,未來并有可能進一步加重,因而對于能源安全沒有任何自滿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緊急措施有必要擴大到包括發展中國家和其他能源來源;DavidK.Backus和MarioJ.Crucini(2000)通過考察石油價格與貿易條件后發現在最近25年中石油價格的變動主要是由貿易條件的變化所引起的,并且量的作用也是極不相同的。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引致了能源需求的穩步上升。特別是20世紀90年后,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刺激了以電力、石油為主的能源消費需求急增。近年來,國內能源產供能力受多種因素制約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增加,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問題開始越來越受到眾多國內學者的關注,如舒先林、閻高程(2004)、王樹林(2001)、曹志峰(2004)等,他們都對中國能源安全問題開展了相應研究。然而,與國際上學者的研究相比,國內學者對能源安全問題的探討才剛剛起步,還有待于不斷深入和系統化。誠然,國內外學者所做的上述研究為進一步更好地開展對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研究參考基礎。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單一石油能源以及能源安全供給問題上,而有關能源生產和消費所帶來的環境影響分析研究得較少。正是基于這一考慮,本文以國內外研究為基礎,更為深入地分析和探討金融部門如何通過實施綠色金融發展戰略把金融業務運作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強化節能減排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確保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與對策,為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決策參考。
三、實行綠色金融以確保能源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對策
(一)實行綠色金融以確保能源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所謂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自己的一項政策,通過金融業務動作同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強化節能減排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確保能源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金融營運戰略。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能源安全對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日益增強趨勢下,金融部門實行綠色金融戰略意義極其重大,主要體現在:有利于金融部門正確認識金融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互促進辯證關系,提高對加強資源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增強綠色金融意識,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環境、生態、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把環境保護這項基本國策貫徹到具體的金融業務之中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克服過去那種只顧經濟效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而資源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的不足,提高金融部門加強環境風險管理與化解金融環境風險的能力;有利于金融部門通過金融業務運作把好信貸、證券融資關口,促使企業實行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從而促進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金融部門通過運用信貸杠桿、證券融資等多種金融手段對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產業導向作用;有利于金融部門利用自身的金融優勢,通過金融業務運作來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循環經濟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
(二)實行綠色金融以確保能源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金融部門應積極開展綠色金融宣傳教育工作,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綠色金融意識與能源安全意識以及在金融業務中貫徹落實加強資源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自覺性。
2、金融部門通過業務運作利用金融手段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凡有利于環境資源保護、能源資源節約、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產業和節能減排技術項目,一律給予金融上的優先支持;而對違背可持續發展原則、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高能耗產業,金融部門一律不予支持,也不為其開辦其他金融業務。
3、金融部門應加大對潔凈煤技術開發與應用、節能技術改造、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開發技術與應用推廣、能源綜合利用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資源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
4、將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制度化、具體化,使之成為金融業務運作的具體可操作準則。金融部門應按照可持續發展原則,依據國家環境保護法、國家產業政策、國家發展戰略方針等相關法規政策的要求,把綠色金融發展戰略進行具體細化,使之成為一套完整的金融業務運作操作準則,提高綠色金融業務運作的實效性。
5、為使金融部門配合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讓綠色金融發展戰略落到實處,金融部門可以借鑒世界銀行的經驗,在金融機構內部設立相應的環境保護機構,及時準確掌握國內外環境保護、節能降耗信息動態,并加以認真分析和研究,為實行綠色金融、領導科學決策與金融業務運作,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南。
參考文獻:
1、舒先林,閻高程.石油——中國能源安全的核心與國際戰略[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4(3).
2、王樹林.關于能源安全問題的思考[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1(5).
3、曹志峰.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04(5).
4、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6)[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5、魏一鳴,范英等.中國能源報告(2006)[M].科學出版社,2006.
- 上一篇:住宅裝飾裝修管理條例
- 下一篇:室內空氣污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