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策略范文

時間:2023-07-17 17:02: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發展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業發展策略

篇1

[關鍵詞]江西省;休閑農業;發展策略

1休閑農業的概念

“休閑農業”這一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1989年臺灣大學舉辦的發展休閑農業研討會上。至今,國內外學者對這一概念的界定還未有標準。郭煥成(2008)將休閑農業概括為:以農業為基礎,以休閑為目的,以服務為手段,以城市游客為目標,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興產業。張占根(2005)認為休閑農業是在無壓力的條件下,用身體、用理念、用心靈、用情感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活動方式,其本質是人類用寬松的心態;通過農業領略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休閑方式。Deborah認為休閑農業是一種休閑活動,而這種休閑活動是以讓游客參與其中并獲得娛樂體驗和知識為目的,為游客提供農事勞作、農業經營竄管或者體驗的。結合前人的觀點,休閑農業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農村地區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觀,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集觀光、游覽、休閑、體驗、科普、教育于一體的新型旅游業態。

2江西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江西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江西省的休閑農業進入蓬勃發展階段,發展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逐漸走向形態多樣、產品過硬、服務標準、管理規范的升級之路。

2.1.1產業規模逐漸壯大,精品景區不斷涌現

截至2017年9月底,全省各類規模經營的休閑農業企業總數達4810家,農家樂總數超過2.31萬戶。全省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6個,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9個,中國美麗田園11個,中國十大精品路線2條,全國十佳休閑農莊4個,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企業85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1個。隨著江西省休閑農業發展規模的壯大,其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打造了一批休閑農業精品旅游目的地(景區),促進全省休閑農業逐漸向高水平化發展。比如江西乃至全國休閑農業的典型示范點——婺源、江西國鴻現代農業生態科技園、江西省鳳凰溝現代農業示范園和武寧縣陽光照耀29度度假區等。

2.1.2市場需求旺盛,發展空間較大

隨著人們的閑暇時間增多,開始更愿意去接觸和親近大自然,放松心情。休閑農業客源市場不斷擴大,受眾人群不斷增多。從目前市場的趨勢看,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有去郊區定居的意愿、需求。市場需求方面,今后一個時期,將會是休閑農業市場大力提升發展期。

2.1.3產品形態多樣化,管理已成體系

目前,江西省休閑農業已經形成了古村民俗型、鄉村民宿型、休閑娛樂體驗型、景區依托型、農業觀光型等多樣化休閑農業發展模式。如黃馬鳳凰溝已經成為省內農業觀光的典型;婺源篁嶺民宿旅游是省內休閑度假型休閑農業模式的代表;南昌梅嶺太平鎮、三清山田園牧歌等,屬于綜合娛樂型。

2.2存在的問題

江西休閑農業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以農家樂為主、規模較小、家庭經營、管理無序、形式較為單一。直到2006年,政府開始加強引導,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產品形態往多樣化、個性化方向發展,經營呈現出規模化。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2.2.1休閑農業發展缺乏創意

江西省休閑農業發展時間較晚、起點較低,大部分是在原有的躬耕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并未經過系統、整體的策劃規劃。在景區規劃和農業經營項目方面,未能脫離市場上大部分休閑農業景區存在的弊端,比如景觀過于單一、產品同質化程度高、文化特色挖掘深度不夠、主題不夠突出等。比如撫州市就存在自身特色不夠鮮明的現象,使得游客無法充分地體驗到休閑農業的多樣性。

2.2.2參與主體素質偏低

目前市場上休閑農業經營主體仍以農民為主,參與主體文化素質偏低。由于休閑農業就業門檻較低,人員流動性較強,造成了大多數從業人員未能接受專業培訓,具有專業知識的經營人才缺乏,服務水平、營銷理念、生產技術等有待加強。贛州就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由于大部分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都是個體經營的模式,實行的也是分散式的管理,他們往往缺乏專業的培訓,管理和服務能力不足,使得休閑農業旅游企業下的從業人員先天素質不足,服務質量整體偏低。

2.2.3過度開發污染環境

一些經營主體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相關設備設施落后甚至沒有設備設施等,這使得部分地區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除此之外,由于經營管理力度不強,一些地區被過度開發,環境承載力下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不利于休閑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2.4休閑農業與其他產業融合度不高

江西省休閑農業過度依賴農業和旅游業,導致產業鏈條短,經濟效益無法發揮到最大化。缺乏與同類產品的互動,使得我省休閑農業無法進入多產業互動立體式發展。這種單一的產業模式嚴重制約著休閑農業的產業化衍生,更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2.2.5文化傳承功能嚴重弱化

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一些經營主體過分追求經濟效益,使得休閑農業的社會效益被日益弱化。相關文化資源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開發與應用,休閑農業的內涵因為經濟效益的過度重視而被經營主體忽視,如傳統的農耕文明也因商業化的注入喪失了原真性,一些重要的歷史文化在休閑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正面臨著被破壞、被遺忘、被拋棄的危險。

3江西省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3.1從政府角度看

3.1.1加強宏觀調控、優化政策環境

政府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宏觀調控作用,堅持遵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一基本原則,加強科學的規劃和指導。同時,要實施積極的稅收政策,優化融資政策環境,建立長效融資機制,擴寬融資渠道,給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縱觀休閑農業發展較為成功的地區,無一不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規范管理下,統籌順利地發展下去的。

3.1.2出臺綜合管理制度

政府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對休閑農業產業的監管,建立規范發展的管理制度,完善服務,用法律手段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臺灣休閑農業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農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和相關制度保障,臺灣當局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保證休閑農業的有序發展和合法經營。江西休閑農業要想成為全國的典范,政府更應該加大對休閑農業的主導力度,出臺綜合管理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政府行政手段的實施。與此同時,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3.1.3加大基礎設施投入

基礎設施不管是對于鄉村旅游來說,還是對于休閑農業來說,都是農業走向農業化現代路途當中必須克服的一大瓶頸。加大江西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才能更好、更快、更準確地推動江西省休閑農業的發展。從日本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來看,短短十年的發展就使其從最初級階段的狀態一躍成為世界休閑農業發展的典范,這與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有著密切關系的。

3.2從經營主體角度看

3.2.1整合多維營銷方式、加強宣傳力度

首先,要借助新媒體平臺營銷,例如建立江西省省級休閑農業官方網站;充分利用、借助社交平臺、電子科技和新媒體擴大江西省休閑農業的影響力。其次,要借助傳統媒體平臺營銷江西休閑農業,一是定期在報紙、廣播、電視、公交站牌等投放宣傳片,提升江西休閑農業知名度。二是通過旅游宣傳片、旅游組織活動等引起業界對江西休閑農業的關注。發達國家在休閑農業宣傳上一般采用多維度的方式,通過休閑農業眾多項目的推動形成一種線下的口碑式宣傳。

3.2.2創新發展模式、走特色發展道路

經營主體要以主體融合培育新型模式,以資源融合推動主體創新,以技術融合打造特色產品。同時,發展過程中要削弱旅游的季節性,延長旅游產業鏈,加強對休閑農業產品的深度開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的鄉村有很多值得發掘和深挖的素材。休閑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休閑農業。特色就是核心競爭力,產品差異化的體現。

3.2.3加強休閑農業從業人員培訓

篇2

1.金融創新不足的制約

東營市利津縣農村的金融環境的改善,對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強的資金支持,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有甚多的問題亟待解決。農業涉及的企業產品由于種類稀少,而滿足不了客戶對多種類產品的需求,以致于使客源流失。而且,集約化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發展。制約農村的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創新型人才缺乏。在現今的農村金融機構中,很多業務人員都不是專業人員,對金融方面的知識不具有系統且專業的認識。這就造成了既能懂得金融專業知識,又對投資理財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復合型人才的極度缺乏,進而制約了農村集約化農業的發展。

2.農民的流轉意識不強

土地是農民得以生存與發展的最基礎的生產資料,所以,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農民會擔心流轉之后失去應有的生活依靠。因此,農民寧愿進行粗放經營,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轉出去。而且,農村農業的土地流轉還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農民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處于弱勢,缺少對土地能升值的預見性,甚至還缺少一定的話語權。而且,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農民的利益經常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從而對土地的流轉失去信心。

3.科技投入的動力不足

農業經濟的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科學技術的投入,而對農業的科學技術的投入都是利津縣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目前,利津縣涉足于農業發展的企業大都是中小型的企業,然而受企業的規模和資金的限制,都支撐不了研發周期長和經費需求大的科技研究,企業發展的科學技術含量也都較低,對科學技術的需求不大。同時,科學技術投入的風險分散的機制并不健全,也吸引不到企業對農業的投資目光。而且農業科學技術的投入力度不足,農業科學技術人才的缺乏,以及對從農業專業畢業的學生的待遇差的問題,是東營市利津縣的農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推進集約化農業發展的措施

1.創新金融機制

為了促進農村的金融機構能更好更快的發展,政府機構要加大對農村的各類金融機構進行監督的力度,建立健全對金融機構在監管方面的制度,為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來提供法律保障。而創新型人才的發展,是對集約化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所以,在集約化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創新型人才進行重視,加大培養力度。而且還要重視引進既有專業金融知識,又有法律素養的創新型人才。同時,各大農業院校也要對加強學生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創新性進行大量的課題研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農村金融業的發展保證強大的智力支持,進而更好的促進農村集約化農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2.完善土地流轉的制度,增強農民意識

東營市對未來五年農業的發展方向是科學、明確的,利津縣已經具備發展集約化農業的良好基礎。隨著農村合作社經營的不斷發展,各級部門要做好對農村的土地流轉指導及其管理工作,對各項工作制度予以完善,增強農民對于土地流轉的意識,使農民更好的配合政府完成土地流轉的相關工作。同時,打造農村的土地流轉的交易平臺,對農村土地的流轉進行定期的公布,對不合法變更土地流轉的行為進行依法處置。

3.加大科技投入

篇3

關鍵詞:旱作節水農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0-0005-1

1 寧夏旱作節水農業現狀分析

1.1 取得的成效

1.1.1 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面積逐年擴大 寧夏政府十分重視鞏固農業的基礎性地位,在“十一五”期間,相關部門進行積極組織,對全國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基地進行了有效的建設,依托于這一工程,提高旱作農業的建設水平,促使旱作農業取得了新的發展,煥發新的生機。各種新技術、新工藝的融入,促使寧夏旱作農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1.1.2 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的節水增產效果明顯 近年來,寧夏的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突出表現在中南部地區的旱情逐年加重,而在這種情況之下,雨養旱作區因遭受春旱難以進行正常的播種,寧夏政府十分重視這一問題,采用了旱作節水農業發展模式,使得在這一艱難的環境之下,覆膜保雨補灌旱農作呈現出增產增收,發揮了很大作用。據統計與測算數據,通過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蓋等技術進行有效的使用,使得產量在原先的基礎之上增加了10~30個百分點,同時,有效節水120~150m3/hm2,成本降低750~1200元/hm2,收入增加2250~4500元/hm2,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1.1.3 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模式不斷創新和完善 寧夏政府具有長遠眼光,善于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在幾年前就開展了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的試點試驗,經過幾年的發展與推廣,目前狀況下已經形成了一套針對性較強且具有系統性的以地膜覆蓋、有限補灌、壓砂補灌、集水補灌、設施節水、特色種植為主體的旱作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并在此基礎之上有效的探索出了旱作節水技術與旱作節水模式,它的不斷發展、完善以及創新,使旱作區的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加有成效的促進旱作區的農業生產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化。

1.1.4 積極構建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勢產業 寧夏政府積極組織,并有效的開展了百萬畝覆膜集雨補灌旱作農業工程,促使了寧夏中南部的旱作區農業結構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轉變,主要是從原先的種植傳統小麥等夏糧作物向抗旱高秋產糧作物進行種植轉變。此外,馬鈴薯、玉米、西甜瓜、向日葵等特色優勢

作物面積逐年擴大。通過對這些特色優勢作物進行有效的種植與推廣,促使旱作區農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調整,有效的促進了特色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了寧夏農業產業的全面大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糧食增產增效。

1.2 農業生產中還存在的實際問題

寧夏旱作節水工程已經取得了較大程度上的進步并取得積極成績,但是,在發展過程當中,仍然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①農民投資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就目前來看,旱作區的農民收入仍然較低,在這種情況之下,農民難以進行有效的生產投入,經常會出現投了地膜就沒錢投入化肥的狀況,這樣一來,覆膜后普遍存在脫肥現象,并沒有真正達到有效的增產效果。

②覆膜農業機械缺少,生產效率相對低下,尤其是在覆膜播種方面表現的較為突出。

③伴隨著覆膜面積的逐年增大,白色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針對白色污染問題,相關部門已經在幾年前推廣了生物降解地膜技術、舊地膜回收補助和廢舊地膜無害化焚燒技術等,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資金方面的問題,使得這一工作難以真正貫徹落實,且進展緩慢。

2 推動寧夏旱作節水農業發展的方法與對策

2.1 積極領導,抓住重點

對于寧夏地區來說,旱作農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夠對中南部旱作區的生產發展以及群眾生活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對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行有效的保證,除了對覆膜保墑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推廣,還應當對水源條件進行充分而又有效的利用,水源條件主要包括自然降水、地下水以及揚黃水。通過對目前狀況下已經具備的蓄水窖、蓄水池和集雨場等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的利用,在作物播種、出苗和生長關鍵時期,采取各種節水高效補灌措施進行補灌,確保作物正常生長,減輕春夏連旱造成的損失,實現抗旱增產。

2.2 整合資金,注重結合

對于旱作農業技術推廣來說,它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作為建設的經濟基礎,因此,為了對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行有效的保證,并實現“四個結合”,即與自治區財政支農項目進行有效結合,促進秋覆膜比例、全膜覆蓋比例、中部干旱帶比例以及補貼資金比例的提高;與揚黃高效補灌工程進行有效結合;與生態移民項目結合,并對移民的收入進行有效的增加;與旱作項目相結合,爭取資金投入。

2.3 增大示范規模,提高實踐水平

在旱作農業的各個發展環節之中,以農民為主體,各種技術措施的落實也需要依靠農民進行有效的實現,因此,必須發揮好農民的主體性地位與作用。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引導,做好示范工作,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組裝配套,集成創新旱作農業技術;積極開展試驗研究與示范推廣;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技術到位率。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寧夏旱作節水農業發展策略思考進行研究與分析。首先,從取得的效果與仍然存在的問題對寧夏旱作節水農業現狀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闡述,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從積極領導,抓住重點;注重結合,整合資金;加強示范,提高水平三個方面提出了推動寧夏旱作節水農業發展的方法與對策。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給讀者提供參考并帶來幫助。

篇4

1.1產業結構不合理

我國有機產品生產主要是初級產品,有機深加工產品較少,加工產業滯后,有機品種單一,貨架期短,增加銷售成本,附加值大大降低。有機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呈現小而散的特點,規模化程度低。存在設施不足、信息溝通困難、銷售渠道單一、人才短缺等問題。缺乏統一的協調和組織管理,想要跨地區集中經營非常困難,產品供給無法形成規模優勢,市場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十分有限。

1.2生產要素投入不足

生產要素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中生產要素投入不足直接影響了機農業的推廣:

一是技術投入不足

我國農業總體科技水平比較低,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不夠,農業科技人員又大量流失,嚴重阻礙著有機農業的發展;

二是資金投入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力度不大,在科研、稅收、補貼方面沒有激勵措施,融資渠道過窄,資金成為有機農業發展的瓶頸;

三是信息投入不足

目前我國的農業信息搜集、整理、和反饋體系還遠遠不能夠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對有機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產量、出口量、市場價格的掌握不深、分析不細,導致在安排實際生產中盲目性較大,風險也較高。

2加快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對策

第一,加強認證體系建設

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建立全國統一的有機農產品基本標準,包括基地標準、生產標準、產品標準、加工包裝標準等。重點支持國內檢查和認證機構的發展,按照認證機構和管理、服務等機構類型的不同進行機構的拆分,細化機構職能,確保認證工作和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交流和協作,鼓勵國際權威檢查和認證機構來華設立分支機構,通過國際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獨立的權威的檢查與認證機構。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誠信機制,逐步建立公開、透明的有機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制度,擴大有機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的范圍并提高監測的頻率。曝光不合格產品和企業,增強公眾監督的力度。

第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組織有機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聯合會,規范管理制度、產品檢查制度、行業行為準則,對不合格企業取消生產認證,對違規經營的不法經營者吊銷其執照,保證有機產品質量。加強跨區域的技術交流和生產合作,達到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培養更多的市場管理人才,及時將農業技術、銷售、管理信息傳遞給生產經營者;有層次、有系統地建設營銷網絡,形成市場合力,實現生產、經營、銷售的一體化。要啟動消費市場,就必須有豐富的產品品種和大量的產品數量供給。注重開發新的有機產品,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業,增加產品附加值。協調植物性產品和畜牧類產品的生產,形成統一的生產和銷售程序,使有機農業生產規范化、規模化。集中優勢力量發展適宜本地區情況的產品,推出特色產品、名牌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社會知名度。

第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篇5

1鄭州市發展都市農業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隨著城市的發展,鄭州市人口膨脹和就業困難問題愈發凸顯。都市農業將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擴展[3],擴大了農業的經營范圍與服務領域,也將提供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這不僅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還為當前城市失業群體開辟了一條新的就業渠道。

1.2有利于土地資源保護河南既是農業大省,又是人口大省。鄭州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人均耕地面積非常有限[4],土地資源緊缺問題日趨嚴重。發展都市農業可實現城郊農業生產從數量型擴張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使農業資源與城市資源有機結合,同時依托省會優勢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提高農業土地的價值創造力,改變傳統農業的弱質、低效現象,并在經濟上阻止土地的非農化。

2鄭州市發展都市農業的障礙因素

2.1對生態農業發展重視不夠生態功能是都市農業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鄭州都市農業的提出與發展起步較晚,政府相關決策部門、職能部門對其概念、特征和功能的認識存在局限性,未能針對生態農業建設提出專項政策建議。此外,鄭州市一直以傳統型農業發展為主,對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不夠,缺乏有力的宣傳與引導,是制約鄭州都市農業發展、影響提升都市農業發展水平主要問題之一。

2.2缺乏整體長效發展規劃規劃對于事物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缺乏長效規劃和宏觀管理的農業發展極易出現功能雷同、重復建設的弊端。鄭州市至今尚未制定出都市農業的總體發展規劃,其具體發展思路不明確。沒有根據資源環境及現代農業多功能集合的特點,構建科學的主體布局,旅游、生態觀光休閑、社會教育功能僅局限于各自領域,造成農業經濟效益與社會功能、生態環境相互脫節或結合松散。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各縣(區)各自為營、生產混亂、區域農業產品雷同和資源浪費嚴重。

2.3配套政策保障不完善雖然鄭州現代都市農業已得到一定的發展,但相應的各項政策體系、制度設計和經營機制尚處于探索階段。現代都市農業作為新型產業,固然離不開政府的規范化管理和連續性政策保障,必須建立相配套的經濟活動規則。由于缺乏規劃引導,目前鄭州市發展都市農業還處于地域分割、發展不平衡的初始階段,組織化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前景不容樂觀。

2.4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與全國各大城市相比,鄭州市農業經濟效益偏低,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從發展現狀來看,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龍頭企業多而不強。鄭州市在龍頭企業的培育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龍頭企業在全國競爭力中實力較弱,呈多而不強的現象。第二,產業鏈條銜接不緊密。農產品產前、產后脫節突出,產銷一體化的產業鏈尚不健全。第三,企業農戶間信息不對稱。目前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上較薄弱,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只有合理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走集約型高科技現代農業,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2.5示范區的示范性與持續性不夠都市農業示范區作為鄭州市發展都市農業的重要手段,在建設過程中其示范作用尚未凸顯。首先,示范區面積普遍較小,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其次,示范區周邊基礎配套建設未到位,嚴重影響示范區的發展規模和生產經營;再次,園區內容建設仍以農業生產功能為主,其他功能建設相對薄弱,特別是與旅游業、餐飲業和服務業的結合不夠緊密,游客無法切身感受都市農業與傳統農業的不同之處。最后,示范區在不同季節、年度效益差別較大,不利于持續性發展。

2.6建設資金缺乏有力支持都市農業建設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雄厚的建設資金支持。鄭州市目前建成的園區有企業投資建設和政府統籌規劃兩種模式。由企業建設的農業園,建成初始形成一定規模,但由于缺乏資金支持,持續發展較困難。而由政府籌資的農業園,經營機制較單一,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導致示范園經營管理不佳。因此,應當實施有效手段,引導社會資金、信貸資金等投入到都市農業的建設中,實現投資資金的多元化。

2.7新型人才相對匱乏都市農業屬于新型農業,入駐示范區的農戶(企業)應是具有現代農業發展理念的新型職業農民或農業企業。但目前鄭州市農業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導致其市場適應能力較差、組織化程度較低、信息意識較弱,且易受傳統觀念與現有條件的束縛,遠不能滿足都市農業發展的需求。因此,能否達到示范區的預期效果,新型人才是關鍵。

3發展對策

3.1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板報、報刊、微信等各種傳媒渠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認識,為都市農業各項措施的制定及推進奠定基礎。鄭州都市農業可定位為努力建成鄭州美麗的后花園,實現服務城市、富裕農民、優化生態、繁榮經濟的戰略目標[5],功能定位上應融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以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使其更具綠色環保性、休閑娛樂性和體驗性。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與實踐促進都市農業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在推進鄭州都市農業全面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3.2科學規劃布局政府有關部門應遵循城鄉融合、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突出重點、分期推進的原則,盡快制定出有利于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規劃。雖然當前鄭州市己制定并實施若干規劃,如鄭州市政府都市農業“136”工程及都市農業示范區建設方案,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缺乏穩定、連續和長期的發展規劃。因此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一是要進一步促進都市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結合,推行建設新農村的成功模式,將新農村建設納入到發展都市農業的范疇;二是從優質安全、特色精品、節約效率、生態環保、休閑觀賞、參與體驗等方面進一步確立鄭州都市農業的發展方向。

3.3建立長效機制都市農業成本較高且存在較大風險,其發展必須要有政策機制的支撐與保障。即要求鄭州市政府應從資金投入、科技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盡快建立并出臺各項有利于都市農業發展的配套保障機制,如實施完善優惠的財稅和信貸政策,保障都市農業發展的資金供給,劃定都市農業保護區,制定嚴格的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等。

3.4調整農業結構在當前農產品供應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鄭州市農業發展的總體趨勢與客觀要求。結構調整的核心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發展都市農業的總體思路要求實現4個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粗放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由傳統產品向高科技產品轉變、由物質產品向物質精神產品轉變。

3.5提高生產效率鄭州市城區發展較快導致城郊耕地迅速減少,農業勞動力成本高,農業投入較大。因此,發展都市農業必須依靠高新技術,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行多層次、全方位服務,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品質,改善和創造農業服務,提升農業價值,實現勞動力轉移,加快市場化進程[5]。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城鄉合作,共同開發都市農業資源,增加科技含量,提升都市農業發展的生命力。

篇6

1采取多種手段和方式鼓勵農民繼續走互助合作道路

采取自愿互利與合理分工的方式聚合廣大農民的生產資料、資源、資本等要素,建立從市場開發、技術服務與產品質量保障等方面的農民合作社,以農民集體合作的方式解決農產品的市場營銷、產品加工與新品種開發問題,其實質就是以集體力量開發市場,并負擔相應的風險,直接將農民的能力與其收益結合起來,從而充分激發出農民的創造力。同時,政府也應采取多種經濟措施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合作社,以便壯大合作社的資本、技術與市場開發力量,甚至可以將農民合作社作為政府推動農業發展的依靠力量與組織保障。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合作社的利益目標同農民個人的利益最大化目標完全一致,能夠真正做到以農民的利益最大化為合作社的經營目標;而且農民合作社能夠很好地彌補農民個人開發市場與承擔風險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也是發達國家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性制度,值得借鑒與推廣。

2改革戶籍制度促進農民更多地加入城市化與工業化道路

篇7

【關鍵詞】互聯網 生態農業 創新 發展策略

一、引言

互聯網進入我國已經大約有20年時間,無論在經濟、社會、能源、農業、醫療、教育和人們的消費習慣等方面的發展都帶來全方位深刻的改變。在經濟新常態的基礎下,我國當前經濟已經進入增速緩慢、結構調整的時期,此時“互聯網+”逐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并且我國將“互聯網+”的地位提升至國家戰略的層面,使其成為我國新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創新驅動發展的代表力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快速發展,互聯網思維也逐漸延伸至農業產業各個領域。農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了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的必要措施。“互聯網+”與農業的深度融合能提升農業產業鏈的整體效率,促進農業與現代化技術的融合,更新農業產業的銷售渠道,以及促使農業與現有資金鏈、物流鏈更為暢通。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產業資本的關注,國家政策的支持,顯示出了互聯網時代下的農業即將面臨巨大的變化。因此,在這種形式下,我國生態農業產業鏈必需以現代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來改變以往效率低、耗能高的生產模式。

二、基于“互聯網+”的我國當前農業的發展機遇

(一)互聯網技術發展促使我國農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

截至2014年底的統計,我國耕地流轉面積已達3.8億畝,占承包耕地總面積的28.8%。伴隨后續土地流轉進入規范化和常態化階段,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必然提速,而一旦規模化經營成為主流趨勢,勢必徹底改變現有的粗放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與傳統小農生產相比,規模化經營需要大量周轉資金、大批量采購農資產品,需要引進信息化管理,這些都會刺激農業信息化、農業生產資料電商和農村金融的發展。

(二)我國的政策促使“互聯網+”農業產業的發展

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兩大難題。農業生態環境受損,耕地、淡水等資源緊張。因此我國必須要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均擁有土地數量偏低的背景下,農業科技進步成為提高養殖、種植效率,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智慧農業”和互聯網農業正成為解決我國農業困局的兩大新方向之一。

2015年3月,交通運輸部、農業部、供銷總社、國家郵政局四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協同推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加快服務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其意見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積極推廣農村電子商務的相關政策。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引導農村物流經營主體依托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開展業務,推進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公共取送點建設,積極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鼓勵網上購銷對接等交易方式,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推廣應用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相關規定從政策層面掃清了“互聯網+”農業推行過程中最難的物流制約因素。這些都從政策層面為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掃清了障礙,為現代農業產業互聯網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新農人”概念出現促使“互聯網+”農業的發展

“新農人”概念是指具備互聯網思維,以互聯網為工具,從事農業生產、流通、服務進行監管與研究的人。根據阿里研究院的數據統計,截止2015年初,我國“新農人”數量已突破100萬人,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具備寬闊思維、創新思路以及管理能力,兼具互聯網意識,愿意回到農村開創自己的事業,投身 “三農”服務。“新農人”的涌入將大幅改善農村市場的人才層次,并起到非常有效的示范效應,進而逐步帶動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農業互聯網化的發展。

(四)隨著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為農業創造出互聯網化的技術條件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當前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光纖寬帶到村、農村寬帶提速工程全面展開,移動網已經覆蓋全國342個城市、2055個縣及90%的鄉鎮。農村每百戶擁有計算機臺數由2009年的7臺上升到2014年的24臺。通過手機上網的農民數量也在不斷提高,截止2014年底,農業部在全國農業系統建設了近40條信息采集渠道,部署信息采集點800多個,形成了60多個行業數據庫。覆蓋省、地市、縣的農業網站群基本建成,各級農業部門初步搭建了面向農業從業者需求的農業信息服務平臺,為農業從業者提供科技、市場、政策等各類信息。根據CNNIC對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研究調查顯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78億人,占全部網民數量的28.6%,較2013年底增加了188萬人。在各類上網終端中,2014年農村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84.6%,高出城鎮5個百分點,這意味這在未來的幾年內,農村地區將成為中國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來源,手機逐漸成為農村普及互聯網和實現信息化的主要平臺。

另外,雖然我國的農業生產總體情況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事實上,數據分析技術、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探索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而隨著相關技術手段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豐富,其技術應用深度和廣度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未來發展更加值得期待。

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我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程度的提升以及移動設備的使用率進一步增加都為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提供了技術基礎。

篇8

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在幾十年的進程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穩定農民收入及減輕農民災害損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一直以來我國農業保險業務總量和規模較小,覆蓋面較窄,一直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需要繼續加大農業保險的發展力度,使農業保險最大程度地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保駕護航。

農業保險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生態環境多變,有著各種自然災害發生的生態條件,農業生產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所以大力推進農業保險的發展,可以有效的轉移農民的生產風險,確保農民收入的穩定性,為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農業保險險種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給農民帶來了切實的保障和實惠。現階段,部分金融機構也開始在業務中涉足農業保險,并借助于互聯網金融平臺與農業實現有效對接,為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在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為了促進農業科技化和產業化的發展步伐,需要重視現代科技的引進,但農業科技的開發和應用存在較大的風險,這種情況下,通過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者引入新的技術和新的生產方式,來有效降低農民在農業科技投入上的風險意義重大。一直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相對滯后,造成農民Y信條件較差,制約了農業金融的發展。通過發展農業保險,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緩解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也有利于促進農村金融的快速發展。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通過事前保險保障使農業風險得到了有效轉換,降低了政府在災害救濟方面的支出。同時在大力推廣農業保險過程中,農村社會保險體系也會得到不斷完善,可以有效增強農民風險保障能力,為我國農村社會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農業保險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策略

加快農業保險的轉型升級。在當前農業保險工作中,可以通過構建農業保險+農業信貸的綜合運營體系,使金融機構與農業信貸資金管理平臺實現有效結合,從而為農業生產提供信貸保障,為現代化農業的實現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同時還要充分依托互聯網,在農業保險工作中引入互聯網理念,將其與農業保險實現有效結合,如為在線農產品提供安全品質保險等,以此來降低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的風險。

加強宣傳引導,提高運作規范性。針對于當前農業保險嚴重滯后的問題,政府部門還需充分發揮基層協保員及駐點員的宣傳、引導作用,加大對農民進行農業保險相關知識和政策的宣傳,使農民充分認識到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同時還要進一步對農業保險運作管理進行規范,在服務標準、監管要求上加大力度,使廣大農民能夠積極參保,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

提供特色產品,加大農業保險的有效供給。農業保險如果想在廣大農村全面推廣和普及,還需進一步開發設計出與農村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產品,從而使廣大農民對農業保險由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各保險公司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深入了解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開發出適應農民經濟能力又具有較好應急功能的保險產品,特別是要針對當前農村規模性養殖戶、龍頭企業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提供特色保險產品,進一步對保險服務領域進行延伸。另外還需進一步簡化農業保險條款和手續,使農業保險產品條款更加簡單和通俗,適應農民需求。要重視低收費、廣覆蓋的新險種的開發,將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害及疫病等全部納入到農業保險責任范圍中來,以此來更好的滿足廣大農民及農村各類經營主體對農業保險的需求。

創新農業保險業務和營銷方式。農業保險既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也要有彈性和靈活性,要根據農村實際和農作物的規律制定險種。要優先推廣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大牲畜和已形成規模的農業經營戶保險。對于普通農戶可以考慮推行強制保險政策,如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一樣,收取的資金由相關職能機構統一調撥。要將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性農業保險進行有效結合,更好的滿足農民不同層次的需要。要統一理賠標準,增加理賠的透明度,縮短理賠時間。要重視農業保險人才的培育,鼓勵優秀的營銷員深入農村基層,與農民溝通交流,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關系。政府對農業保險市場要加強規范,避免承保公司發生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促進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

篇9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現狀;改進;河套地區

北方地區多為平原,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河套地區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組成,河套地區地理位置很好,土層肥厚、土壤肥沃、光照條件比較好,并有黃河支流灌溉,河套地區就形成了灌溉農業,不僅農業發展的挺好,而且副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河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基礎條件差

河套地區雖然具有發展農業的天然優勢,但農業發展的基礎卻很差,平原地區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好地方。近些年,雖然河套地區由于水利設施、灌溉渠道和排灌能力等問題都有所改善,但還存在很多問題,農田還沒有好好地規劃,田塊多分散不規則,鹽堿化現象還存在,且種植的作物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葵花為主,這樣一來阻礙了農田的產量以及品種的多樣化,不僅如此,連年經營一種莊稼導致土地板結,病蟲害嚴重[1]。河套地區的耕地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因此生產的產出率低,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生產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還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只能種一些耐鹽的作物,整體產量比較低,生產效益也不高。

1.2經營規模小、競爭力小

河套地區農業生產多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這種粗放且分散的經營,使農產品產量比較低,而且種植出來的農產品精品和名品更是少之又少,生產成本比較高,這種分散經營也相應地分散了河套地區農業發展的競爭力,小規模生產導致其在市場上占據不了優勢,因此很難在市場上掌握主動權。河套地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多生產一些特色的農產品,并曾經在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隨著其經營方式的不得當這些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的占有率逐漸降低。

1.3現行的科技服務體制缺乏

在如今的現代化社會中,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科技,但是河套地區卻缺乏相應的科技服務體制,很多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高職稱人員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技術知識的更新速度很慢,與市場的需求脫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但很多技術人員的價值不能全部發揮出來,導致河套地區農業發展沒有及時的信息服務,市場應變能力比較差,阻礙了農業的生產發展。

1.4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

在現代化的環境中,河套地區農民由于文化素質比較低,而且土地分散經營,土地一家一戶,地塊零散,不利于機械的播種和收割。因此,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水平都很低,河套地區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但特色農業需要技術的支持,農民卻十分缺乏專業的技術素養,因此農產品生產的效率不高、質量也不高,導致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比較小[2]。

2河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改進策略

2.1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地區之間存在不平衡,農村年輕人進城打工生活的現象越來越多,導致村里留下的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農村即將面臨著一大問題:有充足的耕地卻無人耕種,因此很多土地不能充分利用,以至于土地產生的效益下降,面對這種情況就必須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在原有的基礎上以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流轉,從而建立科學合理的流轉機制,通過機制的作用,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別是使土地集中在一些專用農戶手中,擴大農業的生產規模,提高農業的效益。

2.2以農戶為主體,多渠道投資

農業生產與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為了促進河套地區農業的持續發展,要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農戶為主體進行多渠道的投資,把農民的錢有效地集中起來,打造農業生產的新形式,將資金充分地利用起來,促進農業的發展[3]。此外,國家也要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如放寬信貸政策,使農民有足夠的資金完善河套地區的農業生產。有了資金支持,農民們才有資本進行技術探索,才能把技術因素融入到農業生產中,使農業生產從初級的加工向深加工轉變,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及質量。

2.3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主體,因此農民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生產與發展,新時代需要新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因此,要加強對農民技術培訓,通過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農業生產的技術知識以及技術技能,要完善農村的基礎教育、教育體系,提高農民的素質,并與多層次的培訓結合起來,切實提高農民的專業素養,培養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術與管理型的農民人才,為河套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持。

2.4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河套地區在其自身的優勢的基礎上,有利于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但必須在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特色農業的生產與發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促進河套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農民生活的穩定離不開糧食生產的穩定。因此,在合理控制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大力經營多種經濟作物,為河套地區農業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瓜果等特色農產品是河套地區的特色,因此要以市場為風向標,重點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生產基地,保障特色農產品的種植,保證其質量和產量,進軍國內外的市場,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2.5農業產業化經營

河套地區要想切實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還必須打破分散經營、小規模經營的弊端,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緊抓主導產業,在此基礎上大力投入資金完善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不僅如此還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良好的品種,從生產到加工各個環節都要重視起來。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有效地將河套地區分散經營的農戶集中起來,進行社會化大生產,把整個地區的種植、養殖、加工、貿易等有機地完美地結合起來,擴大河套地區農業的生產規模,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

3結語

以河套地區為例的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但是只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以農戶為主體,多渠道投資、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化經營,就能夠切實地促進北方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崔俊梅 單位: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勝豐鎮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1]王海燕.中國區域農業發展現狀與農戶土地參股研究——以河套地區為例[J].商業文化,2014(32):42-43.

篇10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1發展利用現狀

近年來,寒亭區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從發展的眼光和角度,“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逐步推進了農作物廢棄物、生活垃圾等的資源化利用,開展了測土培肥施肥、果園養殖、節水節能、間作套種等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資源和農業投入品的利用率。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對現有資源再利用

對現有資源的再利用當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模式。一是,積極發掘好的模式,如推廣應用設施農業、間作套種、種養結合等生產結構,通過季節、岔口、廢棄資源利用等形式提高農業效益。二是,應用推廣樹林下種養殖經濟,通過“果+草+牛羊雞”,發展果樹下養殖,充分利用了光、空間等自然資源;草養殖牛羊雞,牛羊雞糞增肥果樹,節約了空間,收到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三是,推廣農作物廢棄物的再利用。如秸稈飼用、發展沼氣、培肥土壤等,提高了廢棄物的利用水平。

1.2變廢為寶再利用

變廢為寶就是將農殘垃圾進一步處理,轉化為可以再利用的循環模式。如農作物秸稈可以作為動物飼料,動物糞便又可以做為農作物的肥料,這樣農牧并舉、種養結合,在實踐中實現了農牧業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

1.3產業鏈延伸再利用

一直以來,由于農業的產出地,導致很多農民棄農從工,地方政府重視工業忽視農業,這就限制了農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將農工緊密結合,將農產品生產鏈條延長,提高農業產值和附加值,發展農村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讓農民重拾農業。

1.4一二三產循環綜合利用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畜禽糞便一直是關注點。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農作物秸稈不再焚燒處理,畜禽糞便也不再隨地擺放。通過高溫殺菌、發酵處理,各類畜禽糞便最終變成適合作物生長需要的肥料;通過粉碎,添加各種營養成分將農作物秸稈轉化為家畜家禽喜歡的飼料。全區大部分農村都建立了沼氣處理設施,發展了種植—養殖—沼氣—種植等循環農業產業鏈。

2發展對策

2.1加強組織領導,增強生態環保循環意識

農民露天焚燒廢棄物引起火災的事故時有發生。然而依靠農民自身力量處理廢棄物十分困難,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并進行有組織的領導。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粗放型”的發展為基礎的,在此背景下,大家的環保意識較弱,大部分資源被浪費。當前要發展可持續農業就要將農業循環經濟作為農業發展的關鍵,并貫徹于經濟發展的整個鏈條。

2.2增加生產的科技成分,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因此,應加大對科技的投入以支撐農業循環技術的研發。通過新技術的實施,如節水、節能、節肥等技術的應用,提高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優質的效益。如美國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精準農業,對化肥、農藥、水、種子等等的投入量都精打細算,以求最大的資源利用率,獲得最高產量和最大利潤。這樣同時也減少了過多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污染,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目前為止美國,有60%~70%的大農場采用精準農業技術,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2.3建立完善機制,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發展循環農業,必須要改變當前粗放的經營方式,優化生產空間結構,認識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價值,以產業化制度推進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拓寬開發利用的途徑。農業生產上對農膜的使用要建立回收機制,并做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示范推廣工作。農產品加工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對下腳料應轉變發展方式,注重開發利用,提高現代化的應用水平。

2.4探索循環經濟模式

循環經濟發展要遵循循環化、無害化的要求,立體化的種養殖模式如農作物的間作套種,稻草養魚等技術,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在我國北方,多是“四位一體”能源生態模式;南方則多是“豬-沼-果”的能源生態模式。有些技術比較成熟的地區,以沼氣為紐帶,實施生態種植與生態養殖相結合,發展“一池三改”,嚴格控制畜禽養殖污染物產生總量。據了解,一座沼氣池發電可每年節省用電開支1000多元;沼液、沼渣可做肥料,沼液可以用來養殖家畜家禽。既解決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污染等問題,又實現了生產無害化、生活富裕化、環境優美化的現代循環農業發展。這些循環經濟模式,調整了產業結構,加快了清潔生產的發展。因此,各地要立足當地實際,發揮比較優勢,切記生搬硬套,結合本地的產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推廣使用農業循環技術;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發展沼氣或是推廣農產品加工要因地因時而宜,注意定期集中組織農民進行示范基地的學習,促進循環經濟模式的推廣。

2.5注重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中,應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如在建設初期就重視對垃圾分離、畜禽糞便處理等,提高鄉村的衛生水平。同時,積極發展生產、旅游、環保三面合一的大農業體系,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集生態農業和發展經濟為一體,拓展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空間。如臨夏市利用了溫室蔬菜、設施果園等發展了“山莊”、“采摘園”等特色經濟,通過休閑、觀光等服務拉動經濟的發展。湖北省仙桃市以油菜為品牌,開展“油菜旅游節”活動,濰縣以蘿卜為品牌,舉辦“蘿卜文化節”活動。上述模式大體一致,以綠色農業為基礎,建設了村級生態園區,這些生態園區是生態型、科技型的,在生態園區可以自由采摘、觀光旅游,以此來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3小結

通過新技術和新裝備將廢棄物變廢為寶,將傳統農業生產中的各個流程都細節化、資源化,放置到循環經濟的大環境中去,在大環境下實現農業資源的有效、科學、合理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

作者:魏勝偉 單位:濰坊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東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研究——以鶴壁市為例[J].管理觀察,2007.

[2]畢桃付.鶴壁市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J].河南農業,2005.

[3]何國俊.浚縣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