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07-13 17:30: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篇1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town in southern Zhaoyuan City, according to ow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aking market as guidance, Xiadian town mainly develops products which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mprov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eed structure to increas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obtains certain achievement in the aspects of adjusting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China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Xiadian town makes an active respons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f Xiadian tow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then tak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learn advanced western theories, combine with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agriculture of Xiadian town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cur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mbine with the relevant strategic analysis metho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dian town.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夏甸鎮

Key words: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Xiadian town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4-0305-03

0引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其特殊的國情決定了農業在中國具有遠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更為重要的地位。

雖然中國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讓占世界總人口22%的人口豐衣足食,被世人譽為“世界經濟史上持續發展的一樁奇跡”[1]。但是,中國人口規模的迅速擴張、生態環境的加劇惡化等卻使未來農業發展面臨多重危機。夏甸鎮糧田面積4.56萬畝,糧油總產量4.8萬噸,收入1.8億元。完成新植果園4200畝,目前,夏甸鎮鎮共有果園4萬余畝,占全鎮耕地總面積的45%。重點培育了上東莊市級果品生產示范園;同時,在10個鎮級果品生產示范園中,重點推廣了套用優質紙袋和測土平衡施肥技術,套紙袋2.5億個。夏甸鎮2萬畝蘋果結果園獲取了綠色食品證書。新建設臧家草莓―甜瓜基地213畝。完成“三年大造林”工程各類造林5400余畝,全鎮生態林總畝數達到4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8%。

但是,盡管去的了一系列的問題,夏甸鎮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挖掘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適合夏甸鎮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和方法。

1招遠市夏甸鎮概況

1.1 概況夏甸鎮總面積190.6平方公里,轄78個行政村。2009年底總人口4.5萬人。2009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5.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01萬元。全鎮生產總值15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24:51:25。進出口貿易總額144萬美元。引進外資400萬美元,引進市內外資金1.1億元。人均純收入6903元,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

1.2 地方特色及經濟建設狀況夏甸鎮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轄區內地勢西高東低,土壤肥沃,屬棕壤土質,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境內黃金、氟石等礦產資源豐富,有一處市屬、兩處鎮屬黃金生產企業,年產黃金10萬兩。境內有大沽河、東莊河等六大水系,水庫塘壩173座,總蓄水量3000萬立方米;其中,金都天鵝湖蓄水量達1920萬立方米。09年,共引進內外資項目9個,總投資額達到9億元。四維生化二期安全套生產、永吉食品果蔬冷藏、六合金都飼料、順和種禽育雛、姜家窯金礦三期工程及曹家洼金礦深部開拓等6個項目被列為市級重點項目,均已投產或開工建設。過億元的儲備項目2個,分別是風力發電項目和塞呋盾醫用手套項目。駐地、進區企業全年共完成財政收入205.6萬元,占總稅收的14%。新增個體工商戶160余戶,規劃新增加民營服務企業3戶?,F有內資企業18家,門類涉及機械制造、醫療器械、商砼、制藥、食品、家紡等行業。

1.3 農業生產情況及建設情況09年,共投入資金380多萬元完成了大龍夼至東丁家、山罩李家至大羅家、曹家洼至團頂三條連村公路共14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00多戶;投資80余萬元,硬化村街10000多平方米;投入專項資金100多萬元完成沼氣建設戶280戶。完成鎮、村兩級水利項目50多項,累計投入資金500多萬元;投資100萬元對重點塘壩、水庫、大口井、道路等工程進行了除險加固和修護;投資120萬元對部分村自來水進行了改造,全鎮基礎設施及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2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基礎設施和物質技術條件總體水平低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比較滯后,特別是信息和技術服務還不能滿足廣大農民調整結構的需要[2]。農田基礎條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目前仍有近50%的農田屬中低產田,這部分農田仍處于“靠天吃飯”的現狀,特別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更弱,基本上處于“雨養農業”的狀況。另外,雖有農技、果業、畜牧等專業站辦和人員,但在服務過程中仍于產中指導為主,對產前的市場預測和產后的流通指導較少,無法提供給農民超前市場信息,農戶難于圍繞市場需求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2.2 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不突出品種結構和生產布局還沒有大的變化,農業的質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在調整過程中只重視面積和數量的擴張,對一些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優質、珍稀、特色農產品扶持開發不夠,忽視了品牌、質量和效益,形不成規模經濟。全鎮3.5萬畝蘋果園中,將近三分之一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的果樹,品種老化,產出率低,生產不出優質果品,跟不上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相比蓬萊市大辛店鎮,果樹幾乎全部都是從全省范圍內優選的富士系列,并且都是2000年左右栽植,果品色澤亮,品質好,產量高,平均效益是我鎮的2-3倍,差距顯而易見。而對適合我鎮發展的優質果品,比如葡萄、梨、桃等,則幾乎沒有進展。

2.3 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滯后,流通渠道不暢雖然存在一批農村集貿市場,但這些市場布局分散,規模較小,設施簡陋,功能落后。大部分農產品仍舊是露天交易。80%左右的農產品無固定的交易場所,均為占道經營或市場外零星交易,已無法適應當前大市場、大流通的需要,致使農產品轉化成商品率較低。每到蘋果銷售季節,大部分客商和果農聚集在交通干道附近交易,嚴重阻礙了交通,影響了交易效果。張家莊村新發展的甜瓜-草莓設施栽培,銷路不是很好。而臧家村由于“成名已久”,每到成熟季節,都有北京、天津、青島的客商前來訂貨。前幾年發展的凰巢坡、臧述莊蔬菜基地,也是由于沒有市場,銷路不好,打擊了菜農的積極性,最終沒能形成規模。

2.4 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不高近幾年來,夏甸鎮著力提高農產品品質,但由于農民認識不到位,仍以增加農產品產量為重點,忽視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在我鎮范圍內以蘋果為例,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市場對果品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部分果農由于選擇套優質紙袋,收益明顯。08年,新馬家村的果農馬文善有果林3.2畝,全部套用3分8錢的內黑雙層紙袋,共計8.7萬個,出產果品3.3萬斤。75%以上優質果共2.1萬斤,每斤按1.33元價格全部售空,累計收入3.3萬多元;巨巖村果農楊同國5畝果園,全部套4分8錢的內紅雙層紙袋,共計10萬個,共出產果品5.5萬斤。生產75#以上優質果5萬斤。由于賣的較晚,每斤按1.20元銷售一空,累計收入6.5萬多元。而套塑料袋蘋果,75#以上的價格在0.5元/斤左右。如果上述兩位果農套塑料袋,則分別少收入1.7萬元和3.5萬元。

2.5 農業企業市場開拓能力不強涉農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大,市場開拓能力和帶動能力弱。近一兩年雖然建設了一些新興的涉農民營企業,比如金色田園果品公司、馬家、姜家窯等村的冷風庫,但由于規模較小(總庫容僅1萬噸)、資金短缺等原因,市場開拓能力較弱,無法有效拉動農業產業結構進程。而棲霞市蘇家店鎮果園面積和我們不相上下,但該鎮建設了1500噸以上的冷風庫47座,總庫容達到16萬噸,每年不僅將本鎮所產的幾乎全部蘋果進行了儲藏、保險,還從外地大量收購。據調查,該鎮2008年蘋果售價一、二級以上的是每斤1.8元,到09年5月份,冷風庫儲藏的蘋果達到了每斤2.8-3.0元左右。除去儲藏費用,每斤提高純收入0.8-1.0元左右。而我市蠶莊鎮,08年果品入庫價格是每斤1.6元,到現在的出庫價格是每斤3.8-4.2元左右,扣除儲藏和包裝費用,每斤提高純收入1.7-2.1元左右,效益差距非常大。

2.6 農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認識不高農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認識不高,對農業科技接受轉化率低。全鎮農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0%,大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都因外出學習或打工留在外地,阻礙了農業科技推廣的進程。從村干部到群眾對農業科技的重視程度不夠,鎮政府每次組織的學習培訓,參加人員多數是果園管理水平比較高的農民,出現了“水平越高越學習,越進步;水平越低越不學,越落后”的怪現象。

2.7 規模效益不突出難以集中大規模的土地開發利用。農民思想認識不到位,大部分土地分散在農戶手中,仍然局限在農業種植小范圍內,調不出土地,形不成規模,也見不到效益。

3夏甸鎮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發展特色農業夏甸農業資源豐富,發展特色農業潛力很大,涉及群眾利益最廣。近幾年,在黃金企業的支持下,我鎮建設了4萬多畝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和近千畝的“草莓―甜瓜”生產基地,先后成立了富冠果品、金色田園食品、姜家窯林工商有限公司等果品加工流通企業,有力促進了瓜果業發展和群眾增收。下步,我們將繼續引導兩礦加大投入力度,扶持發展特色農業,著力加強高新農業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幫助農產品爭創名牌,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推進。年內,重點抓好曹家洼金礦投資500萬元的300畝矮化蘋果示范園項目,帶動提升果業發展檔次;抓好姜家窯金礦投資700萬元的5000噸冷風庫和果品批發市場項目,解決果品儲藏銷售等問題,提高果品附加值。

3.2 保護農業環境夏甸鎮農業生產環境在招遠市具有一定優勢,但自身工業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對環境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冶煉的發展對農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威脅。應當建立起保護環境和維護環境的有效措施。

3.2.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夏甸鎮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應對干旱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同時也要加強鞏固夏甸鎮在防災,治災上的設施。第一:加強農田林網建設。招遠市夏甸鎮素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著稱。全鎮果品蔬菜糧油產量位居全市之首,是聞名中外的“煙臺蘋果“生產地,全鎮果園面積5萬畝,年產水果10500萬公斤,其 “金夏”、“帥星”、“富冠”牌紅富士蘋果聞名全國,在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夏甸鎮還盛產名、優、特、稀干鮮果,到2005年,有“海豐”牌優質板栗2.2萬畝,年產板栗300萬公斤,中華壽桃3600畝,優質紅提、巨峰等葡萄1500畝,甜柿2000畝,桃、梨、冬雪棗等2400畝,蔬菜種植面積10000余畝,年產新鮮蔬菜2000萬公斤,其中保護地蔬菜面積4000畝,蔬菜大棚1000個,大小拱棚2800個,花生總產量達1100萬公斤。面對如此大的農田林網絡,必須合理的構建一個相互結合相互聯系的網絡,合理分配土地,這樣有助于最大效率的發揮土地效用。同時,加強對土地的保護,種植培育防護林,防風固沙。第二:加強配套農田蓄水防滲設施的建設。夏甸鎮種植面積較大,總面積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萬畝,林地面積6.3萬畝,如此大規模的種植對農業用水的需求量大。因此,為了不致在干旱時期導致農業耕作系統受損,蓄水防滲設施的建設尤為重要。一方面能夠做到抗災防災,一方面又能夠節約用水,實現農業用水的可持續發展。

3.2.2 杜絕外來污染第一:加強省市排洪河道的擋污設施。招遠市境內河流11個流域160余條,多為源短流急的時令河,分為渤海水系和黃海水系[3]。境內長48公里的大沽河為第一大河,界河流域為第一大流域。干流長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51條。河流支系為夏甸鎮農業輸送著農業用水與生活用水,為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河道帶來的污染也隨之而來,為了避免由上游或者是省際之間的交叉污染,需要嚴密設防,對鎮內河流入口要進行防污治污,保障鎮內用水的安全性。第二:要加強對外來污染物的監控。正如第一條所述,不僅僅是要對鎮內河流入口的控制,作為整個農業系統,和省內農業密切相關,要嚴查污染物的來源,爭取在源頭對污染物進行控制??梢酝ㄟ^省內各項法律法規或者是政策來督促污染單位來對污染物的治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3.2.3 加強縣內環境保護夏甸鎮的經濟發展不僅僅要靠農業,也要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工業的發展,但是在工業化的過程也伴隨著環境污染。要先對鎮內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第一,要加強電子產業、農產品加工銷售、機械制造等行業發展,調整工業發展方向,優化工業結構,限定冶煉等高污染企業的工作時間,減少此類企業的引進。第二,合理規劃和調整工業區布局,在生態農業區、水源上游等地區不進行重工業高污染企業的建設,將生態農業區和工業區分離。

3.3 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農民素質的高低是農業技術普及程度的關鍵因素,因為農民是實施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綜合素質的高低也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上競爭能力的高低[4]。鑒于此,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大農民素質提高。

3.3.1 加強農民培訓推廣先進技術、農業措施的落實是由農民充當主體,農民的思想觀念及自身的綜合素質對科技到位率及相關農業技術的推廣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對農民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直觀重要。多種形式來普及教育范圍,如利用電視,廣播,農民小報,黑板報,農民夜校,科技下鄉等形式來普及教育,讓農民能夠及時關注農業新動態,掌握更新的技術,更新舊觀念。有效利用當地的教育條件,挖掘各種教育途徑,按照農民的不同層次,不同階段,接受知識程度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主要從三方面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

一是對農村留守勞動力或者是后備勞動力的培訓。對接受能力較快,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青年,對他們進行實際技能上的培訓,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使他們盡快為農業發展貢獻力量。二是農業實用技能的培訓。將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的負責人及農村技術人員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5],通過專家講座、實踐操作指導、觀摩教學等方式進行,全面教授或培訓農業操作的相關技能和注意事項;同時,對那些處于被動接受教育的農民,采用上門咨詢式服務,農民提出遇到的問題,到場專家予以指導,這樣能夠有針對性的解決農民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因為農業系統是一個符合系統,不僅僅是要在夏甸鎮內開展教育,對招遠市甚至是對整個省的農民展開撒網式教育,提高綜合素質。三是對勞動力轉移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主要是提高農民的文化技能和就業競爭力,主要面對的人群和對象是:退伍軍人、發的農民、重點對失地農民、農村富余勞力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最終也使他們成為適應二、三產業發展技能型人才。

3.3.2 控制人口數量夏甸鎮的人口在不斷增長,人均耕地面積在快速減少,但是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2007年夏甸鎮轄78個行政村,有5萬人,總面積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萬畝,林地面積6.3萬畝,人均耕地2.06畝。按照增長率計算,到2025年人均耕地面積0.7畝,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標準。因此人口的增長將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限制,所以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時刻不能松懈。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清楚的認識到,人口的快速增長對經濟的增長也是牽制。人口素質的提高要通過教育來實現,提高全面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有幾率、有文化、有道德的農村新一代,接受知識的普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口數量的控制,也能提高人均自然稟賦資源量,這也是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3.4 深化體制改革現有的產業化服務體系、農村經濟體制和農業制度、農業政策以及農業社會化建設中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傳統農業經濟的發展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消極影響,要及時調整發展方向,深化農業經濟體制改革,進行制度、政策、技術上的創新,不斷推動農業可持續的發展。

3.4.1 農業保險制度建設近幾年,自然災害的頻發,對農業生產產生了重大影響,對夏甸鎮農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國外對農業采用保險公司承保,生態環境監督部門監督的形式,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能夠減少農民的損失,提高種植積極性,兩部門共同努力,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所以,借鑒外國的先進經驗,結合夏甸鎮的具體情況,建立起農業保險的制度,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作為一個復雜的農業系統,不僅僅要完善制度,還要對配套的服務體系進行完善。

3.4.2 完善農村市場化服務體系完善農村的市場體系,發揮市場的作用,對農業資源進行基礎性配置。可以通過建立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將統一經營與散戶經營結合起來,以擴大規模化和產業化為主要目標,以此能夠最大程度促進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市場化手段,配套相關服務體系培育出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發展出農業中介組織,完善市場體系。

3.5 應用新技術的推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發展的源動力[6]發展可持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業科技進步。因此,農業科技的革命是必須的。用科技手段來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重點推廣八項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農業新工藝、新品種、新技術:①農牧結合生態農業系統建設;②推廣農作物生產循環利用技術;③推廣應用新型化學農資;④推廣應用精準農業技術;⑤推廣垃圾無害化處理利用技術;⑥推廣應用設施農業技術;⑦推廣應用輕型簡化栽培技術;⑧推廣應用有機農業和無公害農業技術。通過應用新技術,有機肥的無害化處理施用與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增加土壤有機投入,培肥地力,使土壤常種不衰;充分利用廢棄物栽培微生物,變廢為寶,循環利用;使用對人畜安全無害、對環境污染程度低的新農藥以及可光解固化的農用薄膜,減輕或避免對環境的污染;有效地提高精確性,避免盲目性,節省材料,減少過剩所造成的浪費與污染;實現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減少化學農藥、化肥的施用所造成的產品與環境污染;實現工廠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體系,擺脫自然條件的不利影響,形成穩定的、持續的農業生產環境。

3.6 推進農業生產集約化依據夏甸鎮的具體情況,在實施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模式選擇上應選擇集約型農業模式。集約型農業模式是指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來裝備農業,利用現代管理手段來管理農業,優化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改進資源利用方式,增加農業投入,持續提高資源產出率和農業綜合生產力,實現集約化經營的資源節約型農業。集約化的目標是:開展多種經營,持續提高農業總產值和農民收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傳統的有效經驗,持續提高農村綜合發展能力;合理利用、開發和改善農業資源,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利于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

4結論

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的一個強大支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整體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的發展。夏甸鎮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是為了適應人類生存而進行的更深層次的研究。通過分析得出了夏甸鎮在以下方面存在的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這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制約,明晰了夏甸鎮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給出了具體的措施建議。

參考文獻:

[1]王鋒.關于加快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3):287-290.

[2]寶華.在全國農業生態環境與可再生能源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2,(6):1-5.

[3]張寧.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發展綠色農產品生產的基本手段[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5,7(2):36-40.

[4]張壬午,胡梅.生態農業的理念與主要建設領域[J].生態農業,2005:1-4.

篇2

關鍵詞: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S-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4-15-1

現今,我國農村經濟正按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斷地向前進著,以集約化的生產方式為主,農村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近些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中國的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這些變化使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出現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存在農業資源浪費現象,土地流失嚴重

由于有些地區人類活動的無計劃性、不科學性,過度的開墾農田。人為的破壞植被,自然環境嚴重遭到破壞,土地水土流失嚴重。還有些地區征用大量農村土地用于發展工業和其他產業,毀壞大量農田。近年來,大量農民進城務工,使一部分耕地被擱置拋荒,造成土地資源被浪費。

1.2 農業經濟結構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我國農業發展由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還存在農業經濟結構不太合理的現象。具體表現在,農民不能準確的掌握市場的經濟需求變化,經濟作物的種植存在跟風現象,造成農業的產業結構不均衡。

1.3 農村勞動生產率低下,人均占有的耕地較少

我國農村人口比較多,占總人口比重的80%左右,生產方式主要是手工勞動,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率比較低,它在農業增產的應用中所占的比重只有40%,這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夠發達,對農業的科技投入有限,農民的文化程度有待于提高。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耕地的面積卻不是最多的,能供人類生產的土地面積就更少了,人均耕地面積還不及全球人均的7%。用少量的土地來供養大量的人口,給我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2 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1 改變舊的理念,樹立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觀

要想完成傳統農業向可持續農業的轉變,需要從改變舊的觀念開始。我國的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傳統保守觀念深入人心,這些觀念嚴重的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只有使農民改變這些落后的觀念,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夠順利的開展。要改變傳統的農業資源無限的觀念,認識到農業資源的有限性和珍貴性,還要充分的利用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改變傳統的多子多福、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生育觀念,積極的支持和落實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讓農民逐步地接受新的生育觀;改變傳統粗放經營模式,樹立可持續的農業經營模式。根據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要求,轉變我國農業產業和經濟增長方式。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當地的主導產業,實現生產的規?;?、專業化和經營一體化,形成一個產業鏈條。樹立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內化科學的自然觀,構建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發展模式。

2.2 處理好農業資源與人口之間的關系

農業資源與人口之間的不協調關系,對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要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改變以往農業生產活動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的現狀,使農業資源與人口協調可持續發展。農業活動的開展首先要保護和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合理的將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之中,構建一個生態、循環的農業經濟模式。

2.3 加大對農業科技的財政投入,擴大科技在農業中的使用范圍

政府要把農業經濟的發展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不斷的創新農業工具,研究開發新的糧食品種,提高農業的生產率,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將科技成果合理的運用到農業的發展中,在廣大農村地區推廣新的科技成果,不僅能夠有效的利用已有資源,還可以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2.4 不斷開創新的管理機制

合理科學的發展機制,不僅能夠起到規范參與農業經營主體活動的作用,而且還能使農村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認為我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新的管理機制:一是建立農業資源保護、更新和合理利用機制,確保農業資源能夠滿足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需求;二是建立全面控制環境的機制,優化農業的生態環境;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對土地的總體規劃、總體利用,強化農民的耕地保護意識。

3 結語

我國農村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生態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針對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相應的策略,全面的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夏玉婕.探討中國農業經濟環境現狀以及可持續發展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1,(02).

[2] 李佳穗.農村法制問題與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2011,(06).

篇3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途徑

0前言

一直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始終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農業經濟也被視為我國的民生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壞境與自然資源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壞與損耗,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則必須確保未來農業經濟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只有選取科學可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才可解決我國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諸多難題,進而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業科技能力非常低

由于長期的貧困生存環境的影響使得農民綜合素質一直無法提高,從目前的調查來看,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只有一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學業,也就是半文盲、文盲比例達到半數以上。在農村教育中,九年義務教育執行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數學生無法完成基礎學業。與普通高中相比,職業教育在農村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大部分職業學校都是原高中改制而來,缺乏專業性,教學缺乏吸引力。此外,由于相關農業科研機構存在著動力不足,科研水平不高,農業科技研究人員缺乏農業服務方面的意識,農業投資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農村資金也呈現出外流的形式,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

1.2缺乏現代化信息獲取能力

時代的不斷發展促使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這就使得人們對社會各行各業具有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穩定發展,這就需要轉變傳統的發展思路,不斷的豐富信息資源,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將農作物進行有效的推廣,在農業資源信息獲取方面,則存在著滯后性,仍然采用原始銷售方式,農產品種類較為單一,農作物發展空間非常的狹窄,農業經濟發展缺乏整體發展的潛力以及發展的實力。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經濟發展資金投入不斷加大,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并不是非常理想。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途徑分析

2.1加強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農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有效協調,提升人們在生態保護方面的意識,實現農業經濟的長遠發展。鄉鎮領導工作部門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強化生態環境方面的意識觀念,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規章制度,不斷的加大對生態環境發展的實際保護力度。鄉鎮管理工作部門需要號召農民加強在生態環境方面的認識,特別是在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的農業類生產過程中,注重環境資源方面的保護工作,不斷的加大實際保護力度,保證耕地不被隨意的侵占和破壞,防治水土流失,為土地使用提供便利,為森林資源以及水資源等提供保護,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保障,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盡可能降低損耗,提高更高的經濟收益。

2.2注重農業經濟發展轉型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豐富農作物種類,引進多樣化的經濟作物,同等土地面積下,不斷增加農業的產出性效益。在進行農業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科技含量高、高效益的農作物,提升農業的種植效率。需要不斷的發掘農作物附加價值,借助深加工的方式來進行銷售,提升經濟效益。在進行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農業分配比例的合理性,還可以適當的加大在林牧業方面的比重,加快農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發展布局的合理化。農業經濟發展中,需要注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開辟,根據農村條件來實現農村資源的最大化發掘,為農村經濟發展尋求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市場調查的科學性,從更加長遠的角度入手,對農村經濟發展進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預測,擴大發展空間,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農村經濟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堅持集約化的發展形勢,轉變過去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實現集約化發展,實現農業經濟的有效轉變,樹立市場化的農村經濟發展意識,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資源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大在農業資金、人力以及物理方面的投入,提升農民整體性收入,為農村發展盡可能保留勞動力,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投入,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方面的專業化培訓,不斷拓寬農民事業,轉變傳統農作物種植理論以及農作物發展理念,實現農作物在種植結構方面的合理化。鄉鎮企業管理工作部門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為農業種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投入,提升鄉鎮企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實現農業經濟長效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網絡布置,讓農民能夠利用網絡來實現現代化學習,利用網絡媒體來關注農業發展動態,對農業總體發展提供基礎的判斷。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利用網絡信息拓寬農產品實際的推廣力度,避免出現大收低收益的現象,盡可能減少在對外銷售方面的運費,拓寬銷售途徑,提高整體收益。此外,還可以借助信息網絡技術來豐富農業信息,注重潛力農產品的發掘以及引進,降低市場競爭力,擴大農業收益。

2.4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即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及農業本身的良好生態系統,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遵從整體大局觀的循環再生理念,再通過一些類的現代化管理方式,合理地去調整農林牧副漁的生產結構,從而形成生態與經濟的完美互補,促進人類與生存壞境的和諧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5發展集約型農業

中國屬于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發展中國家,基于這一國情,我國學者提出繼續集約型可持續農業的概念。集約型農業是把一定量的勞動力和成本,集中投入到有限的土地中,運用集約經營手段開展農業生產。集約型可持續農業主要表現為加大力度推行農田基礎建設,發展灌溉,科學施肥,改造低產田,運用農業新技術,選取優良品種,實施機械化生產等。

2.6結合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與當地的生態環境、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有著巨大的聯系,科學技術的運用同樣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運用,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追求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科學技術水平,利用科學知識與技能維持農業的產量。例如,科技的利用能夠大大降低人力資源,提升生產的效率;同樣,利用科學的計算能夠幫助當地農民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科學技術的運用,大大降低了人力資源,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結束語

“三農”問題一直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中央及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需要解決好農業發展中的問題,為國家穩定、社會和諧提供保障。從目前發展來看,我國正是處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時期,可持續發展理念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區經濟以及科技等方賣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農業經濟發展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這就需要調動社會各方理想,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為了能夠促進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城鎮管理工作部門需要了解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農民生態保護方面的意識,不斷的調整農業經濟發展結構,加大在農業經濟方面的投入,借助現代化信息,實現農業經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聯壽,李泉澤,賈志森,張素珍,智建奇.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J].山西農業科學,2004.32(01):93-96.

[2]李芒h.論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3):7357-7358.

[3]張桂榮.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經貿,2015(18):69.

篇4

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優化生態環境

人們評價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能否做到可持續發展,關鍵是看國家的生態環境是否處于一個良性的狀態?,F實是,人們的各種生產活動已然對現有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因此,人們在進行農業生產時要做到合理開發,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農業資源,以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有助于處理好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關系

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在發展國家經濟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好農業經濟的基礎性作用,尤其要處理好農業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關系。為了實現農業經濟長期發展,現階段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合理科學地使用農業資源,增加對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投入,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至關重要。比如,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都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政府為農民提供信貸服務,培養技術人員,但是由于農業管理的分散性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局限性,扶持效果并不明顯,所以,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

(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理論薄弱

從我國當前農業經濟模式看,自“”后,農業耕種和管理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這種耕種方式不便于統籌管理。目前,我國生態農業結構分析需要精通經濟學、農業科學、生物學等多學科的高端人才,而以我國的農業經濟現狀,并沒有可以借鑒的基礎,理論體系的構建并不順利,需要強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體系建設。

(三)生態農業推廣難度大

由于農村地區人口的專業技能水平較低,自我學習能力較弱,通過專業人員培訓無法做到覆蓋面的高效拓展。并且,農村地區的信息設施不完善,農民很難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將其轉換為生態農業的一手資料。這些都不利于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重視對農民的培訓教育

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個人能力水平影響著農業的生產水平。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積極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教育,使其加強對農業機械化以及農業技術的學習。

(二)開展多元化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在農業發展中,多元化的生產模式是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比較滯后,一些地方的優質資源沒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因此,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各級政府應根據當地農業種植的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鼓勵種植戶進行多元化發展。要調整內部產業結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提高農產品加工質量,大力發展養殖業,促進協調農林牧漁業的多元發展。

(三)加大農業機械的推廣力度

在農機推廣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農業部門對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建立農機推廣的相應政策和保障措施,不斷完善農機推廣過程中的服務體系,加強政府對農機推廣的各種投入。各級農業部門也要積極加強農機推廣項目的建設,爭取更多的扶持資金,為農機推廣提供更多保障。另一方面,在農機推廣過程中,還要加強全程管理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各級農業部門應加強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對農民使用農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及時解決,從而引導更多的農民學會科學使用機械,進行機械化生產。

同時,要結合我國的土地流轉制度,鼓勵土地流轉,提高經濟效益。要組織農民合作創新,相關的政府部門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扶持,建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要建立農業保護體系,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建立包括農業風險基金、對農產品進行儲備、農產品最低價格保護制度在內的風險保障體系,提高農民抵御自然災害風險、防范市場風險的能力。

篇5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

三農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其中有關農業資源以及相關管理問題至關重要,在當代,我們的一個思想誤區就是要加大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力度就要大規模的開發農業資源,以至于導致許多農業發展的矛盾出現,在進行農業經濟開發時,解決當下的矛盾尖銳的農業資源問題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來。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發展會議中指出,農業的發展要采取一種維護自然環境和維持自然資源的方式進行合理發展,不僅要確保農業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同時又要滿足后代的發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農業永續性利用,對于水和其他動植物資源能夠不構成影響,在資源上、技術上、經濟上、、社會上都要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次會議是農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史稱FAO會議。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早在國際會議開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為響應FAO會議的發展要求,中國頒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明確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要保證農業生產率的穩定增長,在提高食物生產以及安全的基礎上,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村發展現狀,保證和改善農業環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農業資源,尤其是針對相關生物資源以及可再生環境,要做到保護為主,利用為輔的發展理念。

3.近年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情況。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發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又要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農業利用,在農業經濟可承載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經濟的轉換率,這種發展理念隨著十對于生態環境發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在當下得到普遍的認可和發展。

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在于發展。

經濟發展是我國發展的第一要義,因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注重發展,只有經濟發展才能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間的矛盾,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國民發展的剛性需求,同時,要指出的是,農業的發展要在滿足可持續的基礎上,主要做到農產品的質量以及數量的同步發展。

2.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

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占國民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時農用土地面積占我國總面積的70%,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強調保證綠色發展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路線主要就從三農問題開始解決。農業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如在進行種植業時對于農藥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對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較為特殊,難以降解。在進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須將生態發展放在首位,要以保護環境為主。

3.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施要通過合理解決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是我們當下所最為關注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也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解決途徑之一,農業作為主要的發展途徑,也是減緩環境壓力的主要途徑,在進行三農問題的解決時,要進行合理控制農村的人口數量,努力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大力發展農村人口的素質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業,因此是農村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自覺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

4.要進行合理保護農業自然資源以及生物資源。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最終目的在于合理的開發農業資源,將環境保護以及資源開發合理結合起來,盡量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作用,將農業發展與資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環之中,因而在資源開發中,要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完成生態的協調發展,以保證減少農業資源的污染。

5.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要體現在農業的發展方式上。

農業的發展方式是農業經濟進步重要的發展限制因素,合理的農業發展模式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在當下的農業現代化較為普及的今天,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質量與發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農業經濟方式上要選擇以農業科技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式。此外,在農業的發展方式上要選擇以農業增長的集約性進行合理分配,因為采用集約形式發展農業能夠減少污染的面積,并且便于進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發展主要特點

1.發展目標的多元化。

農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展特點,其多元性主要體現在農產品的質量、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以及農業產出率等,同時也要滿足農業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方面結合,并將環境效益放在首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增加環境的污染。

2.生態發展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發展所包含的內容有各個方面,其中在農業生態發展上所要表現出來的是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即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在發展農業時保證遵循自然生態規則,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保證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的基礎上應用自然資源,不破壞環境的生態調節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四、結語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與進步的支撐和源泉,因而努力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本文針對其發展特性、發展現狀做了簡要的概述。

參考文獻:

[1]朱再清,張國忠.我國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特點及技術體系的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篇6

一、當前我國農副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1.普遍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當前,雖然早就進入了科技時代,但是,我國大多數進行農副業生產的人仍然是農民,并且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在這部分人中,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接受過科學文化教育,但是他們的知識水平并不高,在農副業生產過程中,都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意識。不單是農民,就是專門管理農副業生產的干部,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也不太清晰,為了完成任務,或者使生產達到一定的規模,他們根本不管是不是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規律。他們所制定的農副業生產計劃常常是盲目的、錯誤的,不但沒有經過調查研究,而且也沒有對計劃進行過可行性分析。

2.普遍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模式

在農副業生產過程中,由于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導致農副業生產也沒有計劃性和可持續性,大部分農副業生產仍然采取傳統的粗放、被動的生產模式。農副業生產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地域性和濃郁地方特色的生產活動。不同的地區,其農業生產的模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大部分地區在組織農副業生產時,常常是盲目地模仿外地的生產模式,而不去考慮本地的生產特征,尋找適合本地的生產模式,從而給農副業生產造成嚴重的損失。

3.普遍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

落后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必然導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在農副業生產的過程中,雖然大多數地區的基建規模都搞得不錯,但是在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方面卻相對比較保守,很多農民或者農民企業家寧可使用傳統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少收獲一點,也不愿意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在他們看來,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本身就是一件冒險的行為,是不劃算的。他們寧可使用傳統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少收入一點,也不愿冒險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多收入很多。因此,在廣大農村,很難引進或者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還有的地區雖然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卻缺少相應的人才,從而導致這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大量閑置。

4.產業化水平普遍較低,

盡管我國的農副業生產規模巨大,相關的企業也不少,但是真正成為龍頭企業的卻非常少。大多數農副業生產相關的企業規模都比較小,也沒有特色產品或者不存在較強的競爭力,而且科技含量比較少、產品質量不太高,更不要說是什么品牌效應了。這樣的企業,對于地方經濟的帶動或者支撐的能力可想而知。

5.生態日益惡化

目前,我國的農業資源數量銳減,質量連續下降,土地沙漠化嚴重。“廢水、廢氣、廢渣”正在嚴重污染著農副業生產環境,使用工業污水進行灌溉的現象比比皆是;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據統計數字表明,我國每年要使用農藥120多萬噸,污染農田約1.4畝;植物秸稈、動物糞便、農副業加工造成的污染日益嚴重。面對這些狀況,大多數地區的農副業生產不是停頓整改,而是變本加厲,更加瘋狂。

二、我國農副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應對策略

1.大力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首先要對管理農副業生產的領導干部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更新他們的理念,改變他們的思路。通過他們去帶動和教育廣大的農民和農業企業,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用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理念進行農副業生產。其次,在農副業生產的過程中,要加大科學調研的力度,通過認真調查分析,努力制定可行性生產計劃,爭取所有的生產計劃都能做到可管、可控。

2.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模式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模式,首先必須加大生產設施建設,生產設施是農副業生產取得豐收的保證,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研究和分析本地的氣候特征、土壤特征等,引入現代化的農業設施和技術,從而提高農副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其次要大力利用本地資源,合理制定適合本地農副業發展的生產模式。

3.大力推廣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

推廣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首先面臨的就是思想上的沖突,面對這個難題,廣大農副業管理人員一定要認真對待,認真分析生產中的各種矛盾,通過示范和引導化解存在于人們心中的畏難和抵觸情緒。其次是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操作使用上的問題,這就需要在引入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的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爭取讓他們能夠熟練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

4.發展生態農副業,提高產業化水平

發展生態農副業是實現農副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發展生態農業,不但能夠使過度消耗的農業資源得到緩解,而且還可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減少農業污染,而且還可以培育和生產特色產品,提高農副業生產的產業化水平。

大力推行農副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農副業建設的需要,是保持人與社會之間、與自然之間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只有大力推行農副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推動其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我國的農副業按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資源;利用現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03.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我國農業資源豐富,且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我國耕地資源少,水資源相對緊缺。在農業資源的利用中,暴露出資源利用率低、污染嚴重等問題,對短缺資源缺乏科學而有效的利用。新時期,我國農業發展處于轉型的關鍵期,如何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筆者立足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以實現我國農業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進而推動社會的穩定發展。

1 新時期農業資源的利用現狀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正處于轉型時期,在農業資源的利用方面,出現諸多的利用問題。尤其是資源利用率低,并伴隨有大量的資源污染,已構成了農業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的瓶頸。

1.1 水資源污染嚴重,存在較大的浪費

我國地域遼闊,但水資源十分不足,農業水資源暴露出的污染問題,已造成水資源有效利用的一大難題。我國雨水分布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呈現出南北降雨量不均衡的情形。其中,在55%的重要農業區,可利用的水資源不到總量的14.4%,也就是說,農業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存在水資源短缺的利用問題。同時,在農業生產及工業生產的背景下,農業水資源污染嚴重,尤其是大面積江河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農業水資源的利用,而且造成水資源進一步出現短缺及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

1.2 耕地較少,土壤出現日益嚴重的污染

我國人口基數大,但人均耕地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8%。耕地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不斷增加,造成人與耕地的緊張關系。同時,耕地在利用的過程中,伴隨有大量的污染問題,農藥污染、重金屬污染等,都對土壤造成了持久性污染,特別是土壤肥力下降及酸化的形勢十分嚴峻。所以,在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的過程中,科學保護好土壤資源,是利用好農業資源的基礎。

1.3 農村人力資源相對過剩,整體素質較低

我國農村人口占到總人口的一半之多,但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存在較大的人力資源浪費。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耕地日益減少,人力資源出現不同程度的過剩問題。由于農業人口素質偏低,造成農業發展長期處于滯后的狀態,并且人力資源的相對過剩,也致使農業人力資源發生流失,大量務農人員選擇外出務工,耕地出現荒廢等問題,進而造成耕地利用率進一步降低。

2 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業資源實施可持續利用戰略,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也是構建和諧文明社會的需求。在農業資源的利用方面,應該確保土地資源、水資源及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實現農業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2.1 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近年來,大量亂砍亂伐的行為造成森林面積銳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態系統平衡,出現蟲鼠害和水土流失等問題。所以,在土地資源的利用上,要強化森林資源的保護,杜絕出現亂砍亂伐的問題。同時,要強化耕地的維護,這樣才能確保耕地的肥力,較好的發展農業。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我國農業的發展應該立足長遠,加大科技及資金的投放,改善土壤耕種環境,并對荒山、荒地進行有效地管理,嚴格禁止出現搶奪開墾的問題。

2.2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我國農業水資源相對比較短缺,同時在利用中伴隨有嚴重的污染問題。所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關鍵在于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尤其是提高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意識;切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這是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有力保障。特別是對污染水資源的惡劣行為,依法進行嚴厲的處理,營造出和諧的水環境;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放,強化相關工程的建設,尤其是建立地下水與地表水的綜合利用工程。以上舉措得當可以有力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2.3 發展農村人力資源

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人是發展的主要承擔者。所以,在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戰略下,農村人力資源的發展,應從以下幾點著手:減少人力資源的大量流失,增加農村人口就近就業的機會;強化農村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提高人口素質方面,要從思想教育、農業技術教育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務農人員的農業效率;政府出臺相關的保農政策,或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廣泛推廣農業新技術。

3 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實現農業資源的科學利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需求。新的歷史背景下,我國農業資源利用暴露出利用率低、污染嚴重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所以,立足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效解決了當前出現的資源利用問題,為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張英鵬.我國農業資源的利用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7(11).

[2] 王向輝.西北地區環境變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篇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4.058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nzhi of Tibet

LI Ping, SUN Zi-bao, FANG Jiang-p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 of Tibet University, Lin zhi 860000, Tibet,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nzhi area of Tibe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societ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Linzhi area was evalua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nzhi of Tibet

20世紀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關注,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林芝地區位于西藏東南部,是西藏農業生產的重要區域之一,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僅關系到本地區及西藏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對全國的可持續性發展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研究通過對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定量評價和分析,探討其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趨勢,為林芝地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根據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遵循科學性、可行性、實用性、系統性以及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在參考眾多文獻的基礎上[1-5],結合林芝地區的農業資源和環境特點、經濟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建立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將林芝地區農業生態系統分成3個子系統即3個目標層,分別為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系統、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統、農村人口與社會系統,每個子系統選取若干典型指標,共計17個指標構成評價指標體系。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系統(A):農業總產值(A1)、人均糧食產量(A2)、人均肉產量(A3)、人均生產總值(A4)、財政支農(A5)。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統:糧食作物單產(B1)、人均耕地面積(B2)、糧食播種面積(B3)、農機動力(B4)、化肥使用強度(B5)、農藥使用強度(B6)、農村用電強度(B7)。農村人口與社會系統:農牧民人均純收入(C1)、農業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第一產從業人員比重(C4)、人口自然增長率(C5)。根據17個指標的特性,將它們分為正向作用指標和逆向作用指標兩類。其中,正向作用指標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指標值越大越好,如農業總產值、人均糧食產量等;逆向作用指標值若超過一定限度會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值越小越好,如化肥使用強度、農藥使用強度等。數據來源于林芝統計年鑒1996―2000、2001―2003、2004―2007[6-8]。

1.2 確定各指標權重

各評價指標權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該指標在農業可持續性評價中所起的作用,并且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因此,合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是科學評價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本文在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上[9-11],采用專家打分及層次分析法(AHP法)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3個目標層的權重及17個二級指標的權重,結果見表1。

1.3 評價步驟

1)指標數據的標準化。為便于比較,以1996年為基期,對各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得到各指標的標準化值,見表2。指標數據的標準化采用極值法,即當指標為正向指標時,Xit=Cit/Ci0(1);當指標為逆向指標時,Xit=Ci0/Cit(2),式中:Xit為第i項指標在第t年的標準化值;Cit和Ci0為第i項指標在第t年和基年(1996年)的統計值,對于任意項指標,只要標準化值增大,便意味著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2)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的計算。用y表示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數,y=∑Wi.Xit(3),式中,W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權重;Xit為標準化值。綜合評估值Y=y1+y2+y3。

2 結果與分析

根據指標標準化后的結果和綜合評價模型對林芝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各子系統和綜合水平進行評價,1996-2007年林芝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及其各子系統可持續發展水平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林芝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數值由1996年的1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1.888 5,增加了0.888 5,增幅88.9%,年均增幅達7.4%,表明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呈現出逐年改善的良好趨勢,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加強。

2.1 農業與農村經濟系統

如圖1所示,1996-2007年間,農業與農村經濟子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先呈逐年遞增趨勢, 2004年突降后又呈上升趨勢,總體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其持續發展能力由最初的0.528 0波動增加到2007年的1.278 0,增幅58.7%,年均增長率為4.8%。從該子系統各指標的表現來看,農業總產值和人均生產總值基本為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數值分別從1996年的18 388.20和0.37萬元,上升到2007年的 29 939.00和2.05萬元,分別上升 11 550.80與1.68萬元,增幅達 62.8%、448.9%,這兩項指標的大幅增加,使該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另外,財政支農指標的變化也明顯影響了農業與農村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特別是2004年財政支農力度的大幅下降導致了該子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大幅下降,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芝地區農業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性強的特點。

2.2 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統

圖1、表3,表明林芝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研究時段內呈慢速增長態勢,其可持續發展指數值由1996年的0.322 8緩慢增加到2001年的0.403 8,增幅25.1%,在2002年突降到 0.352 8后又持續增加至2007年的0.406 9??v觀不同年份之間的指標數據發現,1996-2007年間,雖然糧食作物單產、農機動力、農村用電量三項指標的較大幅度增長,使得林芝地區的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指數有所提升,但農藥、化肥施用強度的逐年增強,造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使該區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面臨巨大的壓力,極大地影響了該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導致該子系統在研究時段內可持續發展能力增長緩慢。因此,農業現代化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但林芝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警示我們對通過農業現代化手段來提高本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做法要慎重,特別是在本區化肥和農藥施用技術相對落后的情況下,要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施用量,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此外,非農建設占用大面積耕地及人口自然增長率居高不下導致的人均耕地面積的持續下降也是致使本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增長緩慢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現今的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的態勢,是促使林芝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的必要措施之一。

2.3 農村人口與社會子系統

表3所示,1996年至2007年,該子系統農業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值基本為持續緩慢上升態勢,1996年其指數值為0.149 2,2007年為0.203 6,增加了0.054 4,增幅36.5%。對照指標數據(表1)可以發現,1996-2007年,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大幅提升外,其余指標包括農業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一產從業人員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可持續發展指數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農業人口比重指數值由1996年的0.751 2降低到2007年的0.749 7;而一產從業人員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可持續發展指數值分別從1996年的0.449 0降低到了2007年的0.395 3,降幅為13.6%。上述分析說明,人口密度的增加、農業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持續上升,不僅不利于該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將對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比較明顯的副影響。因此,控制人口增長,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將有利于本區農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總體說來,1996-2007年間,林芝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呈現出逐年改善的良好態勢,可持續發展能力正在不斷加強。但不容忽略的是,林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人均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強度加大、人口密度增加等問題,這些問題若不能妥善解決,將會對其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從而影響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3 結論及建議

研究時段內,農業與農村經濟子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較快,而農業資源與環境及農村人口與社會子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相對滯后,但三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可持續發展態勢,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林芝地區農業初步表現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人均耕地面積減少、化肥農藥施用強度的加大、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密度的持續增加對林芝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有著明顯的副作用,說明該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資源日益減少和環境逐步惡化的雙重威脅。

篇9

《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的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了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糧食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確保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和合理利用保護資源。

針對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應選擇什么樣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這一問題目前在農業生態學、農業經濟學和農業地理學三大學科領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觀點。

(一)農業生態學家的觀點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以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馬世駿院士為首的生態學家,就開始倡導中國應該走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80年代中期,馬世駿曾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參與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們共同的未來》籌備工作。認為應以生態控制方法誘導非機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觀點去發展而不是以回歸自然的方式去保護環境,從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產生,并提出中國應實現以生態經濟原則為指導的農業經濟持續發展。自此,關于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問題的研究,便層出不窮,形成了流派紛呈、見解各異的多種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

1.“生態農業論”。生態農業是中國最早觸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發展戰略,且至今仍將其作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流方向。

該戰略是在總結吸取傳統農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結合現代農業的先進技術,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集約經營管理,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環、持續、高效”反映了持續發展的宗旨。

2.“效益型農業論”。該戰略認為中國持續農業的核心是發展效益型農業,保持糧食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既是解決“民以食為天”的需要,也是確保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需要。

這一戰略就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遵循經濟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力要素組合;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充分合理開發利用自然人文資源。其最終目的是要提高資源利用率及經濟效益,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門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

3.“農牧結合論”。這一戰略認為:為確保中國21世紀16億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個以畜牧業為突破口,實行農牧結合,以農促牧、以牧促農、以農牧產品促加工的“種、養、加”和“產、供、銷”一體化的新型農業生產體系,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發展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戰略需要。

4.“現代可持續集約農業論”。(注:程序認為中國應該走“可持續集約農業”之路,那種“集約化持續農業”的提法,強調把“可持續的”約束條件作為根本特征,顯然是不足取的。)該戰略認為中國人多耕地少、自然資源相對緊缺,農村欠發達、多數地區尚處于傳統農業階段,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消費趨勢,要求農業在有相應投入和依靠科技進步的基礎上,選擇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集約持續農業道路。

上述生態農業戰略、效益型農業戰略、農牧結合戰略、現代集約持續戰略等,其核心實質都是要試圖解決、回答如何協調發展生產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問題,這顯然是與中國的現實國情密切相關。

(二)農業經濟學家的觀點農業經濟學家雖然不像農業生態學家那樣,能夠直接敏銳地指出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道路選擇,但是卻尤為關注農業發展的內部運行機制,更能從深層次揭示把握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目前,其關注的主要戰略問題有:

1.糧食問題。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書中,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積卻不斷減少,農業灌溉用水也將大量移向非農產業部門,且化肥使用量已達報酬遞減點,到2030年中國糧食將較目前水平減少20%,中國屆時將進口3.69億噸糧食,這將遠超過國際糧食市場擁有的糧食資源,從而提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命題。

Brown的這一觀點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由此,關于21世紀中國應采取怎樣的糧食發展戰略問題,目前主要形成了兩種觀點——悲觀論與樂觀論。

悲觀論認為中國真正解決吃飯問題,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要維持一定的糧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價。這意味著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則會增加財政對糧食生產的補貼,從而會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對像中國這樣一個農業資源緊缺且糧食生產比較優勢已經喪失的國家來說,追求100%的糧食自給,會付出高昂的代價;應適度地部分進口糧食,利用人類共有資源最經濟地實現糧食安全,糧食生產應采取“立足國內、基本自給、適度進口、促進交換”的戰略方針。

樂觀論認為中國糧食需求的增長不但不會給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威脅,更不會給缺糧的第三世界國家糧食造成威脅,技術進步是中國過去糧食增長的原動力,也是中國現在糧食生產增長的原動力,還將是中國未來糧食生產增長的第一推動力,糧食問題的關鍵在于科技,而科技發展又取決于國家的科技投資政策。

2.制度問題。中國建國以來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國家總體的產業政策和經濟政策對農業的發展狀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由傳統戰略轉變為比較優勢戰略,作為產業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業發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較優勢原則,決定著農業經濟體制的性質或演變方向。只有依據農業比較優勢,推動農業結構變革,提高中國農業整體效率,才有可能使農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為此,應實施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和觀念創新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創新戰略。

3.技術問題。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經歷了綠色革命前時期、綠色革命時期、后綠色革命時期(Ⅰ)、后綠色革命時期(Ⅱ),應實施21世紀農業技術創新戰略,即改革現有農業科技投資體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制度,建設強有力的創造發展體系和研究方法,確定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和研究領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構造可持續農業生產政策支持系統,加強農業科研、推廣與教育體系建設,是今后持續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

4.農村問題。關于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論”與“三元化論”。

一元化論認為中國農業的根本問題是農民過剩,過剩的農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在于農村工業化,應以農村工業化為重心,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進一步促進工農業協調發展,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加快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迅速推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三元論認為中國農村產業結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失衡加劇,失衡主要表現在時間順序上的差異、變動速度上的差異、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取向應是“三化齊動”,即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市化。其指導思想與戰略目標就是要以農民為本,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為目的,尋找生產力持續發展的途徑與對策,并以是否對農民有利作為評價有關農業與農村政策的準則。

由此可見,農業經濟學家主要是圍繞“糧食——制度——技術——農村”等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影響因素,探討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內部運行機理問題。

(三)農業地理學家的觀點如果說農業生態學家關注農業生態問題,農業經濟學家關注的是農業內部運行機制問題。那么,農業地理學家則更為注重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問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糧食主導論”。這一戰略認為糧食問題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將主導中國農業發展的走勢和農業政策取向。糧食問題不僅表現為總量不足,也表現為區域供需不平衡;糧食供需的區域差異將繼續導致區域農業政策的差異,糧食供需的區域差異與農業政策的區域差異將構成中國農業發展區域差異的主流,也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所必須考慮的關鍵方面。

該戰略認為實現糧食安全是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成功實施的第一性條件。

2.“國土開發論”。這一戰略認為中國農業發展戰略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是如何使豐富的勞動力同極為有限的人均自然資源和人均工業資源得到優化組合,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效率,滿足全社會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該戰略認為雖然中國的資源形勢嚴峻,但是資源還有相當大的潛力。中國不僅必須,而且經過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資源解決或基本解決食物與農產品的供給。應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國土大開發戰略,這是中國人民永遠能夠養活和養好自己的根本性戰略,必須有計劃、分階段、有步驟地開發尚未開發或未充分開發的國土,著重在山區、草原和海洋,實行全面規劃,分區治理開發,納入國家計劃。

3.“發展危機論”。該戰略認為中國空前龐大的人口基數是土地資源供應的危機所在,中國持續農業正面臨著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挑戰。人口眾多、資源緊缺,物質基礎薄弱,地區差異懸殊,這是中國最基本的國情。為此,考慮農業發展戰略必須強調的基本思路應該是:協調人口與資源的關系,優化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的組合;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體系,實行集約化經營;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地區資源優勢和促進地區間優勢互補,力求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以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4.“生存發展論”。該戰略認為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重危機:人口膨脹與迅速老化,農業資源日益緊張,環境污染蔓延,生態日益惡化,糧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長又很困難,加之工業化起步時間晚、發展起點低、歷史負重等原因,今后中國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在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最大問題在于是否使糧食增產趕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長,最大難點在于對傳統農業的改造,農村體制改革只是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改革只是為創造、提高和優化新的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與配置機制提供制度的保證,既不能代替生產力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農業生產可能性曲線上升。因此,應實施“保證生存與持續發展”的發展戰略,增加農業投入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條件,也是改造傳統農業的根本途徑。

總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無論是農業生態學家的觀點,還是農業經濟學家、農業地理學家的觀點,其從不同視角所提出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概括起來看主要試圖集中研究解決困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最基本問題,即食物安全、農業現代化及農村發展問題,它們構成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仍主要側重于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還未真正將其轉向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從而也反映出當前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仍然是“重經濟,輕生態”、“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忽視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等社會發展”,這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理論源流

回顧歷史,中國像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農業發展戰略的選擇大致經歷了一個由“工業化偏斜綠色革命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演進歷程,其理論支撐同樣也基本上沿襲的是“工業化推進戰略理論發展經濟學理論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

沿著這一主線追蹤溯源,中國農業發展戰略形成確立的主要理論源流有:

(一)前蘇聯的發展理論中國改革開放以前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這一經濟建設方針是完全照搬或承襲前蘇聯模式。適應于這種工業化戰略,就要求“農民除了向國家繳納普通稅即直接稅和間接稅以外,還要繳納一種超額稅,即在購買工業品時多付一些錢,而在出賣農產品時,少得一些錢,以便使資金從農業流入工業”。

中國所選擇的這種以“工業為主導,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戰略,或稱之為是以犧牲農業發展支援國家工業化進程的“以工擠農”戰略,確立的根本目標是“強國”,選擇的基本戰略是超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會主義原始積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統購統銷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這一發展模式的選擇深受前蘇聯發展理論的影響,其主要理論背景有:

1.協調發展論。該理論十分強調農民問題和工農聯盟的重要性,指出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商品率是工業積累和發展的基礎。犧牲農民利益不僅不能加快工業化步伐,而且還可能危及國家統治,主張工業化資金應依靠自我積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稅等正常積累方式取得;強調國民經濟計劃不能脫離市場機制,對于農村經濟應通過與之建立市場聯系,將其引導到社會主義軌道上來;通過發展農業,擴大對輕工業產品的需求,從而促進輕工業的發展,增加消費品的供應,而輕工業的發展又擴大了對重工業產品的需求。這樣,農業發展就為工業化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和動力,從而使工農業經濟得以協調發展。這一理論雖未能堅持執行,但卻是后來絕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理論依據。

2.超工業化論。該理論認為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存在著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規律和市場價值規律兩個對立的調節者,兩者各有自己的調節范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計劃與市場是對立的,主張由國家利用壟斷地位,運用工農業產品不等價交換,對非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征收高額賦稅和實行通貨膨脹政策等方法進行強制性工業化積累,為此就不能允許市場機制發生作用,農業只是被動地為工業增長提供資金和勞動力。

這一理論對后來社會主義傳統經濟體制的形成產生了極大影響。尤其是為保證農業剩余產品能夠由國家掌握,實行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并適時地實現了農業集體化等理論觀點,對中國傳統農業經濟體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極為深刻的作用影響。

3.地理分工論。該理論把社會勞動地域分工問題提到首位,研究與社會歷史聯系到一起的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形成、特點、變化和結果,認為應把蘇聯經濟區當作更為復雜的國內和國際體系中的復雜體系進行研究,在社會勞動分工過程中產生各部門經濟的專門化并促進這些部門的形成和發展,而在國家之間、國家的各個區域之間、部門之間以及部門內部之間的社會勞動地域分工過程中,應促進各類經濟區的形成與發展。特別是在對部門進行空間分析時,應闡明各部門內部勞動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門區和樞紐,而在對區域系統和個別的區域進行分析時,也必須對區域的部門結構、主要的輔助經濟部門布局和相互關系進行研究。總之,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前傳統農業經濟體制的三個基本因素:從一個落后農業國向現代化工業國迅速過渡所采取的經濟發展戰略、戰爭年代慣用的供給制組織形式和動員方式以及農業布局、地域類型劃分及區域規劃等均是上述發展理論運用的具體表現。

(二)西方世界的發展理論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后,伴隨著前蘇聯式傳統農業經濟體制從歷史舞臺的退出,以及新型社會主義市場農村經濟體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國農業發展戰略的選擇確立,不僅深受國際環境背景的作用影響,而且還受國內經濟發展環境的影響制約,更深受來自西方世界發展經濟學理論的作用影響,其作用影響最為深刻的主要理論有:

1.比較優勢理論。該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并不限于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每個國家都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從而可獲得“比較利益”,故這一學說亦被稱為“比較利益”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每個國家應該出口能夠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換取那些需要比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產要素的進口商品;在開放條件下如果一國根據它當前的比較優勢確立產業結構,而根據它的比較優勢變化調整產業結構,就可宏觀長期、快速、穩定地獲得經濟增長。這就是著名的比較優勢戰略理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已由傳統的工業化趕超戰略,轉變為通過培育一個相對價格能夠反映產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對稀缺性的市場競爭機制,由特定資源結構選擇確定的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比較優勢戰略,以及在國家宏觀調控和比較利益原理牽動下所形成的農業區域專業化和地區間分工協作的不斷加強等,均是比較優勢理論客觀作用的結果。

2.誘導創新理論。認為歷史上有多種農業增長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稟賦的國家應該有不同的農業增長道路。那些勞動力豐富而土地資源貧乏的國家應該走生物和化學技術進步的道路;那些勞動力稀缺而土地面積相對豐富的國家應該走機械技術進步的道路。這一理論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認識到了把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直接移植到發展中國家可能會導致高度無效率的增長。

相反,強調市場需求的誘導創新理論,則認為市場需求決定創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產業產品的發明數量與產出銷售額密切相關,由此引申出三個命題:技術發明是一種經濟活動,與其他經濟行為一樣,追求預期收益;預期收益取決于該項發明產品的預期銷售額;而采用發明后的預期銷售額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該產品目前的市場銷售額,認為農業技術推廣和使用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是市場盈利性,技術創新的收益是與農業研究的外部效應——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的增加有關,而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率又受到經濟利益的支配。

近年來一些學者運用上述兩種理論對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認為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目前仍然是誘導性的。從要素稀缺性來看,雖然中國農村和勞動力市場很不完備,要素價格無法正確體現要素相對缺乏程度,但是作為生產者的農民仍然為追求產出最大化而尋求相應的技術發明。從市場需求來看,盡管中國的主要農產品特別是主要糧食作物還受到遺留下來的統購統銷價格體制和行政命令對生產過程的干預,農產品價格和需求數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確體現市場需求的強度,但由于農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體,農產品生產規模仍然能較好地反映市場需求規模,因而農業科研單位依然可根據實際需求規模選擇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技術創新。

通過綜合應用該理論對中國糧食作物育種優先序列實證研究表明,中國現階段的糧食增產政策應該從資源和產品控制,轉向以提高單產及開發新的糧食增產來源為中心,認為實現這一新型糧食增產政策的關鍵是技術創新、技術進步,只有通過增加農業科研資源投入、改善科研資源分配,才能夠促進推動該政策目標的實現。

3.二元經濟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在發展中國家弱小資本部門與相對強大的傳統部門并存形成為二元經濟結構,即高工資經濟部門如礦業、大農場、工業、大型運輸業等部門和低收入部門如家庭農場、手工業、家庭傭工、小商業、臨時工等部門并存。高工資經濟部門資本相對充足,實行競爭,可產生利潤,工人可得到自己的邊際產品;低收入部門資本相對稀缺,沒有競爭,不產生利潤,人們要維持生計,必須要消費多于邊際產出的產品,且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低收入部門勞動者將轉向高收入部門,其宗旨就是要尋求發展中國家經濟一元化道路,即實現工業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中國因其特殊的國情,不僅客觀決定了全國范圍及不同地區存在著二元化現象,而且同一地區的不同區域或產業也存在著二元現象,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現實的基本格局。但是,對于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的認識卻形成了4種不同的觀點,即三元結構論、雙重二元結構論、二極經濟論和環二元經濟結構論。

三元結構論認為中國二元經濟結構主要應從社區的角度來認識,因而可稱之為城鄉二元結構,其原因在于現代工業一般集中于城市,傳統農業部門分散于農村,但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近年來這一結構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城鄉二元結構已演化成了城市現代工業——城鎮鄉鎮企業——農村傳統農業的三元結構。

雙重二元結構論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農村經濟向非農化方面的發展,農村工業在農村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國民經濟結構已由典型二元經濟結構演變成了雙重二元結構,即農村工業與城市工業、農村內部農業與農村工業并存的雙重二元結構關系。

二極經濟論認為建國以來的中國經濟發展過程表明,中國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經濟,而是嚴重的二極經濟,即傳統部門與現代部門之間基本不發生勞動及其人口流動,兩個部門因而也不發生整體關聯,傳統部門的一級勞動力淀積越來越多因而趨于停滯,而現代部門一級則由于發展迅速而越來越重型化因而勞動力也必然趨于停滯。

環二元經濟結構論認為雖然中國的工業化及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沒有注意農業及農村發展問題,導致出現了二元經濟結構并進一步演化成了環二元經濟結構。所謂環二元經濟結構就是中國經濟不但從總體上看存在著具有一定優勢的城市及工業和比較落后的農村及農業這樣兩個互相區別的“經濟元”,而且各個“經濟元”內也存在著優勢與落后并存的現象,這些大小不等的“經濟元”便構成了環二元經濟。

總之,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后農業發展戰略的形成演變,并非僅僅局限于上述發展經濟學理論的作用影響,而且還吸收了諸如新經濟增長理論、制度結構理論、貧困惡性循環理論、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論、小農有限理性理論、落后經濟理論以及從宏觀角度研究糧食政策、糧食保障和農業持續增長等問題的多種農業宏觀經濟理論。

(三)中國自己的發展理論中國目前最大的生態問題莫過于人口與耕地的矛盾問題,由此而帶來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農田污染、水資源緊缺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中國農業既不能走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常規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續農業發展之路,只能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伴隨著中國農業發展問題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國科學家在繼承和發揚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具體實際,提出了一些具有較高理論價值的見解觀點。如馬世駿的復合生態系統控制論李澄與郭瑋的工農業關系理論、王宏廣的要素組合論、馮海發的農業效益評估理論、郭書田的農村經濟發展理論、康曉光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吳天然的農村工業化理論、趙昌文的農業宏觀調控論及牛文元的農業持續發展理論等。其中,影響較大的農業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主要有:

1.復合生態系統控制論。該理論認為當代若干重大社會問題,都直接或間接關系到社會體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自然是三個不同性質的系統,但各自的生存和發展都受其他系統結構、功能的制約,必須當成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來考慮,衡量該復合系統的三個指標是:自然系統的合理性、經濟系統的利潤、社會系統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個多目標決策過程,應在生態經濟原則的指導下擬定具體的社會目標、經濟目標和生態目標,使系統的綜合效益最高、風險最小、存活機會最大,即就是要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找出生態問題的癥結,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技術、行政和行為誘導手段去調節系統內部各種不合理的生態關系,提高系統自我調節能力,實現因地制宜的可持續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普遍開展的生態農業建設,就是運用這一理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行的一種有益嘗試。

2.要素組合理論。該理論認為農業生物在其生長過程中,總是在一定的生長環境中有順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種生活要素并最終形成一定的生物量,農業生物運動和發展的這一客觀規律就叫要素組合規律。

根據這一理論,認為農業現代化是實現農業高產高效、避免資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費的基礎。運用要素組合理論實證分析研究中國農業發展問題,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農業發展的過程,是農作物生活要素數量不斷提高、不斷組合優化的過程。

3.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農業生物群體,在土地資源、水資源、光熱資源、礦物元素資源等的共同支撐下完成其生物學的轉換,又在人的參與下完成其經濟學的轉換,其最終所形成的生物物質體增長,既有每年擴大耕作面積所獲得的產品,又有發揮單位面積生產能力的貢獻。這里依據支持人類生存基礎的糧食產量變化趨勢與人口糧食增長趨勢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并將糧食產品增長作為它自身以及所在區域自然資源的生產函數。

根據推理,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口增長規律與糧食增長規律之間有驚人的相似性,這種“狹義”的可持續發展規定了糧食增長與人口增長之間的同步性,它意味著年人均糧食數量保持常量的狀態下,糧食與人口的規??偭吭鲩L必須保持嚴格的對應可比,且服從于“不超出區域承載力閾值”,才能被認為是在“狹義”可持續發展的范圍。

依照“狹義”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中國人口眾多,只有基本上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才能具備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只有保證當人口達到零增長時的總規模約有16~17億,確保按每年人均400kg計算應達到6.4~6.8億噸的糧食基本需求,并能夠穩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備進一步實現廣義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門檻”,這也是中國農業在目前條件下必須要實現的首要目標。

雖然無論是復合生態系統控制論,還是要素組合論、農業可持續發展論,其理論方法及其實際可操作性等均有待進一步提高完善,但它們畢竟是中國人自己探索開拓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

三、幾點啟示

通過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觀點及其理論淵源的簡單回顧,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一)綜合研究世紀之交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無論是農業生態學家、農業經濟學家還是農業地理學家,越來越多的學者已不再把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簡單地看成是糧食問題或生態問題,而是從更為宏觀綜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

為此,中國亟待形成一個全面綜合而又能夠切實解決農業發展問題的宏觀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體系或分析框架。這一理論不僅能客觀地反映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特點和實際需求,而且還必需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以改變目前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大多是個案性、經驗性或實證性的空泛論述,很少能夠將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二)理論借鑒西方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難免帶有“西方中心主義”的色彩,因而運用其理論并不能“全面系統地解釋或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問題,尤其是西方學者很少有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律的認識,這就客觀決定了吸收、借鑒和運用西方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成果或發展經驗時,必須十分慎重,絕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盤移植。

幾十年來中國綠色革命推廣種植的幾種高產作物,雖然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但卻付出了極其高昂的代價:生態環境的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這應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和重視。因此,歷史不應再繼續重演,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只能是在對中國國情有一個明確認識和正確判斷的基礎之上,有選擇地借鑒和運用來自外部世界的理論和方法,在理論構筑上有所創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從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

(三)新型戰略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無論是生態農業、現代化集約可持續農業戰略,還是農村“三化齊動”、生存發展戰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舊帶有濃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為色彩,這在實踐中必然會導致政府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過度干預。因而,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只能是在正確體現“適度原則”的宏觀調控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個能夠真正反映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踐要求和客觀規律,以促進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的新型戰略。這一戰略既要著眼于未來21世紀中國農村經濟長期穩定協調發展,又能促進中國農業與世界經濟的接軌調整,更能充分體現《中國21世紀議程》所提出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政策取向。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這樣一個極為復雜的重要命題,絕不可能單純從一兩個學科視角或運用某一原理及理論透視剖析便能夠解決,只有綜合考察其影響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視角、多學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型戰略。這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未來的呼喚。轉【參考文獻】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賁克平.對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探討[J].農村發展論叢,1997,(1):14~16。

[11]蔡昉.區域比較優勢與農業持續增長的源泉[J].中國農村經濟,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擇——深化農業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考[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27-137。

[13]蔡運龍.持續農業及其中國態勢[J].地理學報,1995,(2):97~105。

[14]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農學會編,常平生.農牧結合是發展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戰略需要[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陳百明.中國土地資源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13~19。

[16]陳成斌,中國農學會編.試論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A].北京: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1997,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53~55。

[17]陳飛翔.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和現實演變[J].經濟學動態,1994,(4):61~66。

[18]陳會英.中國農村產業結構演化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社會,1991,(2):20~26。

[19]陳武.比較優勢與中國農業經濟國際化[Z].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162~163。

[20]陳錫康.中國糧食生產發展預測及其保證程度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1996,(3):197~202。

[21]陳錫康.農業發展—21世紀中國糧食與農業發展戰略研究[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態系統與持續農業[J].自然資源,1995,(6):1~7。

[23]程序.中國應走“可持續集約農業”之路[J].科技導報,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續農業導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89。

[25]馮海發.中國農業的效率評估——理論·方法·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2。

[26]甘師俊.可持續發展創新:中國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8,48~52。

[27]高波.我國農業向持續農業轉化的政策選擇[J].學術研究,1992,(6):80~84,79。

[28]郭煥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2~9。

[29]郭書田.變革中的農村與農業[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3。

[30]郭瑋.中國工農關系研究[J].經濟學家,1993,(1):53~65。

[31]郭熙保.發展經濟學中農業發展思想的演變[J].經濟學動態,1992,(9):57~60。

[32]郭熙保.農業發展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6~7。

[33]何煥炎.我國農村經濟邁入歷史發展的新階段[A].張新民.中國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研究(農村篇)[C].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鋼.生存與發展——中國長期發展問題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1~12,88~91。

[35]胡偉.中國發展的比較優勢何在——超越純經濟觀點的分析[J].戰略與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寧.西方發展經濟學近十年來的發展及理論思考[J].理論前沿,1996,(14):10~12。

[37]黃季焜等.邁向21世紀的中國糧食經濟[Z].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267~268。

[38]黃季焜等.農業科技革命:過去和未來[J].農業技術經濟,1998,(3):1~10,49。

[39]黃青禾.資源約束下的食物系統[J].科技導報,1991,(5):28~31,62。

[40]將建平等.中國的“綠色革命”與持續農業[J].科技導報,1993,(10):54~55,24。

[41]靳光華.新經濟增長理論及其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啟示[J].農業技術經濟,1998,(4):1~5。

[42]康曉光.中國農業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J].戰略與管理,1998,(3):62~68。

[43]康曉光.我國農業波動的政治與經濟分析[J].戰略與管理,1998,(5):71~75。

[44]康曉光.中國貧困與反貧困理論[Z].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曉光.2000~2050:中國的糧食國際貿易及其全球影響[J].戰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曉光.地球村時代的糧食供給策略——中國的糧食國際貿易與糧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曉光等.農業與發展——中國農業若干問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經濟發展改革與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業化的成長階段與我國農業發展政策的調整[J].學習與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轉變的時間順序及其內在聯系的實證研究[J].農村經濟與社會,1997,(3):28~37。

篇10

Abstrac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high lift pumping feed-in tariff mechanis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nd the irrigation are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bjective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It suggests that the state establishes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 of high lift pumping feed-in tariff, and forms a new mechanism support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reform on high lift pumping for realizing efficient management, low cost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district.

關鍵詞: 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補貼機制;國家專項轉移支付;灌區可持續發展

Key words: high lift pumping;feed-in tariff mechanism;state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district

中圖分類號:S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8-0328-02

1 研究和探討我省高揚程電灌電價補貼及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及對策的迫切性和重要意義

1.1 我省水利及灌區發展的基本概況 甘肅省地處青藏、蒙新和黃土高原交匯處,地域狹長,地貌復雜多樣,總面積45.4萬km2。氣候差異較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平均蒸發量1926mm。有效灌溉面積1832萬畝,實灌面積1559萬畝;甘肅省自產地表水資源量是286億m3,人均1150m3,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干旱的氣候、稀少的降水、嚴酷的自然條件,決定了甘肅省必須走大力興水促進發展的路子。

1.2 我省電力提灌灌區的可持續發展對生態環境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 我省地處西北地區,大多數處于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年蒸發量高達2200~3700毫米,生態環境嚴酷,生態條件脆弱,是土地沙化的活躍地區,也是沙塵暴的源頭地區之一。

1.3 研究和探討我省高揚程電灌電價補貼及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及對策的現實意義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區是水利的重要組成部份,高揚程電灌區是特殊自然條件下的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目前高揚程電灌區存在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受國內外農產品價格的影響,灌區農業經濟效益偏低,在電費補貼的情況下,灌區由省物價部門核定的水費仍不能到位,電力提灌灌區普遍存在著不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問題。同時現行的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是我省采用政府補貼和籠統的工農業用電交叉、暗補貼的兩種辦法補貼以后形成的電價,電價補貼機制不順,使得高揚程電灌區供用電矛盾十分突出,也影響著電力部門的良性發展。

探索、研究、解決高揚程電灌區電價補貼和灌區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真正發揮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努力實現灌區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灌區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灌區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2 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補貼及灌區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表現

2.1 高揚程電灌電價補貼機制不順,供用電矛盾突出,電力部門補貼負擔沉重 我省在計劃經濟時代興建景電等一批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時,因有劉家峽等豐富的水電資源,提灌電價低廉,供需矛盾不十分突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電力走向了市場,實行市場化經營,這種情況下,政府為了調節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在政府直接給電力補貼一部份農業電力提灌電費的同時,又給了電力企業這樣一個政策,在繼續執行政府核定的農業電力提灌電價的情況下,其他工業用電企業的電價完全市場化,多收的這部份電價以彌補電力企業在農業電力提灌電價上的虧損,這就出現了工業電價長期“補貼”農業灌溉電價的局面??梢哉f這是一個籠統的、工農業用電交叉補貼的暗補政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力企業合理的運營成本不能補償到位,不僅不利于電力工業的良性發展,而且有可能引發電力過渡舉債造成電價上漲,對全省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據統計,2010年全省農灌用電量達43億千瓦時,農灌用電量平均電價為7.9分/千瓦時,按平均電價0.28元/千瓦時計,暗補8.64億元。

又據景電工程2010年統計,年用電量7.1億千瓦時,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為4分/千瓦時,補貼電費1.7億元。

2.2 高揚程電力提灌灌區水管部門,在電費補貼的情況下,仍不能按供水成本收取水費,一直在虧損運行 以景電工程為例,在電費補貼的情況下,核定的電價為4分/千瓦時。

目前景電一期、二期灌區,經省物價局核準的現行供水成本分別為0.365元/m3和0.389元/m3,而批準的實售水價為0.23元/m3和0.22元/m3,分別占成本價的63%和56%。這樣,景電管理局每年要為景泰、古浪和民勤農民承擔水費價差達4750萬元,一直虧損經營,因此而不能提取工程大修費和折舊費,一直在拼工程,工程不具備可持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條件。

2.3 現行水費標準下,灌區農民農業收入仍偏低 在地方政府、電力和電力的工業用戶、灌區水管單位為高揚程電力提灌灌區補貼的情況下,灌區農民的農業收入仍然偏低,如景電灌區,普通農戶人均3畝土地,每畝年毛收入(按種植小麥計算)900斤*0.85元/斤=765元,每畝成本(年機耕費160元,化肥100元,種子40元,水費120元)420元。則人均年農業收入1035元左右(未計人工、農藥等費)。盡管絕大多數溫飽無虞,可是多數家庭的經濟依然很不寬裕。由于受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水費提價的空間已不大,否則,將會出現土地棄耕和農民返貧的情況,前些年農產品價格較低時,景電灌區就出現過這種現象。

3 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補貼機制不順和灌區不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原因分析

回顧我省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的建設歷史,大都興建在計劃經濟年代,是糧食緊缺的年代,因當時我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興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糧食問題,這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問題,而提水所需巨大的電力能源是通過國家的指令計劃由電力部門廉價提供的。在當時,由國家投資興建的電力為解決糧食問題提供能源,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形成了最初的廉價補貼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糧食問題已不再是突出的問題,所以有人似乎對高揚程電灌區存在的必要性產生了質疑,認為高投入低產出,得不償失,沒必要繼續補下去,或者盡可能的少補。我們必須注意到電灌區除了經濟效益外,潛在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沒有被科學的評價和量化其真正的價值,一般談到后兩個效益時往往只是一個概念,但這卻是最重要的。

4 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補貼機制和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及對策

4.1 積極建議國家設立西部地區高揚程電力提灌電價補貼專項轉移支付資金 考慮到西部地區高揚程電力提灌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承擔著國家西部生態環境建設這一具有共公服務性質任務的特點,國家應采用專項轉移支付的形式給予補貼,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級補貼的機制,解決甘肅工農業用電交叉補貼問題,以減輕地方政府、電力企業和電力提灌水管部門的壓力,使電力企業和電力提灌水管部門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4.2 加大高揚程電力提灌區水管部門改革力度,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民負擔 要按照國家關于《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精神,認真開展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水管體制改革是水利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水利工程實現良性運行的良好機遇。通過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改革,解決管理機構臃腫,冗員過多,管理粗放,管理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等問題,積極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精簡人員,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強規章制度建設,使單位規模與所從事的事業相適應,徹底解決中間養一部分人的問題,實現高效率管理,低成本服務,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民負擔。

4.3 加大高揚程電力提灌灌區更新改造的力度,積極采用新產品,新技術,提高泵站效率和水的利用率,降低電能單耗 我省47處大中型電力提灌工程多興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的制約,工程存在許多先天不足之處;加之多年勉強維持運行,泵站工程、設備維修改造資金投入不足,泵站建筑物、水機、電氣、通信等設施已嚴重老化,泵站工程效率下降,水量、能源浪費嚴重,事故頻發。

如2008年全省泵站工程單方水平均耗電為1.21kwh,2011年單方水耗電量為1.4kwh。據統計,目前全省泵站裝置效率最低的僅24.4%,大部分在30~40%之間,能源單耗在5.1~8.6kwh/(kt.m),大大增加了工程運行成本,這和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節能降耗目標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大中型電力提灌工程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強老舊設備更新改造,淘汰高耗能設備,積極采用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節能設備、節能技術,提高泵站效率和水的利用率,降低電能單耗。

4.4 積極引導灌區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改變灌溉方式,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 地處西北地區干旱少雨和高強度蒸發的我省高揚程電力提灌區,沒有灌溉則沒有農業的發展,是相對高耗水低產出的純灌溉農業區。

據統計資料分析,甘肅、寧夏及內蒙古西部等地區的一些井灌區和揚水灌溉工程實際灌溉用水量每畝高達900m3,超出作物實際生理需水量近1倍,由此導致糧食水分生產效率每立方米不到1公斤,甚至個別地區糧食水分生產效率每立方米僅有0.5~0.7公斤,而國外發達國家糧食水分生產效率每立方米大約是2公斤。

5 結語

我國農業水資源投入產出比,與國外先進國家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其中以大田漫灌為農業灌溉主導模式的落后灌溉技術是造成水資源投入產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堅持常規節水技術與高效節水技術兩手抓,在狠抓土地復平、大塊改小塊、完善田間配套、渠道襯砌、工程更新維修等常規節水的同時,積極推行噴灌、滴灌、溝灌及膜上灌溉等先進灌溉技術和節水措施。除此之外,我省電力提灌區農民作物種植結構單一,高耗水作物比例大,因此,應研究探討種植耗水量少,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

參考文獻:

[1]趙東輝.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經濟分析[J].水利經濟,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