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文化的論點范文
時間:2023-07-07 17:35: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傳統文化的論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傳統名著的大樹上,結出全新的非傳統的葉子,其實質是對傳統名著內容的深度解讀,有利于加強讀者對傳統名著的理解與認同。《三國演義》講述了眾多戰場上、人際上的“權謀之術”,蘊含了眾多關于為人處世的策略與智慧,如赤壁之戰中孔明草船借箭,教會我們要靈活處理的策略;《紅樓夢》中晴雯能在大觀園中與各人相處融洽、游刃有余,體現了現代公關學的智慧;《西游記》中唐僧可攜性格迥異的三個徒弟完成西天取經,何嘗不是體現了管理學的智慧;《儒林外史》無不閃爍著營銷學中精華。黑柳徹子曾說:“世上最美妙的事莫過于擁有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帶著全新的目光去閱讀傳統名著時,自可發現傳統名著中全新的閃光點,加深我們對其的理解。
在古代名著的大樹上,結出現代教育學的“葉子”,實質上是對古代名著教育功能的延伸,有利于促進古代名著對學生現代化發展的導向作用。在《三國演義》教會我們團結協作、用頭腦處理事情的傳統教育意義上,將其延伸至策略學領域,更好地發揮了《三國演義》對于學生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紅樓夢》在為我們展現清朝封建大家族生存境況的傳統教育意義上,往公關學方向延伸,教會我們如何在現代社會處世為人;《西游記》在懲惡揚善的傳統意義上,教會我們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優化管理;《儒林外史》在批判、諷刺封建禮教制度的傳統教育意義上,往營銷學延伸,教會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如何“營銷”自我。可見,傳統“大洹鄙銑ぁ靶亂丁笨梢雜行Т俳讀者現代化發展。
在傳統名著的“大樹”上,結出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葉”,實質是在現代社會中挖掘傳統文化優秀內涵,推動其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在《三國演義》權謀之術基礎上,賦予其策略學的時代內涵,有利于促進人們對《三國演義》背后文化價值充分挖掘,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賦予《紅樓夢》公關學的合理內核,也有助于“紅樓”文化品牌的發展;讓《西游記》長出管理學的新葉,促進“西游”文化產業發展;《儒林外史》中賦予其營銷學內核,亦是如此。可見,傳統“大樹”長“新葉”,可以有效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梁漱溟先生曾說過:“世界文化的未來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讓傳統“大樹”結出“新葉”,正是推動文化復興的有力手段。如此,文化方可經久不衰,繼續茂盛。
【評點】
篇2
在有關魯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國民性”問題上。馮驥才在《收獲》上發表的《魯迅的“功”與“過”》中認為,魯迅作品的成功之處即在于獨特的“國民性批判”,“在魯迅之前的文學史上,我們還找不到這種先例”,但這不過是“源自1840年以來西方傳教士”的舶來品,魯迅從中受到了啟發和點撥,卻沒有看到里面所埋伏著的西方霸權話語。馮驥才進而認為魯迅沒能走出“西方中心主義”和被西方人認作經典的以審丑為主要特征的“東方主義”的磁場。這一度引起了學者們的激烈爭鳴。陳漱渝在《由〈收獲〉風波引發的思考》和《挑戰經典——新時期關于魯迅的幾次論爭》中認為,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形成過程中,的確受到美國傳教士亞瑟·亨·史密斯《中國人氣質》一書的影響。然而,“魯迅展示中國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證西方侵略者征服東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種種丑陋的過程中滲透了作家的憂患意識和否定性評價,使讀者在否定性的體驗中獲得審美愉悅。”黃川在《亞瑟·亨·史密斯與東方主義》中重點分析了“東方主義”一詞的含義和史密斯《中國人氣質》一書的詳細情況,指出馮驥才把“東方主義”加之于魯迅的頭上是“輕率的、不科學的”。
由論爭引發,對國民性問題的研究被導入了十分廣泛、深刻的領域。對于魯迅國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淵源,日本學者北岡正子的《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由來》以翔實的史料證實:魯迅留日時期與許壽裳關于國民性的探討,是受到當時弘文學院院長加納治五郎與中國學者楊度關于國民性討論的直接觸動。潘世圣的《關于魯迅的早期論文及改造國民性思想》認為,“青年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問題,其實與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輩思想家如梁啟超以及與他同時代的留日學生有著多樣的聯系,魯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他的時代,他的周邊世界的精神傾向。”王學謙在《精神創傷的升華——“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時的家庭變故使魯迅的心靈受到嚴重創傷,直接影響了魯迅人生道路的選擇,并促成了其改造國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魯迅國民性批判探源》中認為,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單方面的影響,而是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影響,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有關國民性的討論的影響,外國人研究中國國民性的著作的影響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痛切反省和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的影響等等。袁盛勇的《國民性批判的困惑》則認為,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種強烈的自省意識,他看到了我們國人的“古老鬼魂中”還有一個“我”,因而,“魯迅的國民性話語是一種自我在場的啟蒙話語……他把自己拽進話語語場的同時,也一并讓讀者沉入其間,在自我反省中殺出一條生路”。尹康莊的《魯迅的民眾觀》指出,魯迅“致力終身的改造國民性思想與實踐的邏輯起點”,是魯迅對民眾的“否定與肯定之間所形成的悖論”。方長安的《魯迅立人思想與日本文化》認為,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是和立人思想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深受日本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亦即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影響。
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的深化還表現在“魯迅改造中國國民性思想研討會”的舉行。這一學術會議是由汪衛東的《魯迅國民性批判的內在邏輯系統》和竹潛民的《中國國民性“密碼”和“原點”探秘——兼與汪衛東先生商榷》爭鳴文章引起。前文認為中國國民性“原點”和“密碼”以“私欲中心”四字概括,后文表示了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國民性的“原點”和“密碼”應是“自欺欺人”。陳越認為汪衛東的“私欲中心”失之太泛,竹潛民的“自欺欺人”不是“對國民性劣根性表現的深層原點的概括”。周楠本指出,“自欺欺人”說實際已包含于“精神勝利法”中,而“私欲中心”是和“精神勝利法”一樣的國民劣根性表現,因而“原點”和“密碼”的提出并無多少新意。張恩和和林非都肯定了從“私欲中心”和“自欺欺人”入手探討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積極意義,特別認為以“自欺欺人”為中心展開對國民性弊端的分析是“頗有道理的”。但對國民劣根性的形成,他們都認為原因不是別的,而是封建專制制度和絕對權力統治的結果,“在這樣嚴格的等級制度的規范和限制下,怎么能不產生退守、懶惰、卑怯、奴性、虛偽巧滑、自欺欺人等各種各樣的國民性”(張恩和語)。錢理群的論點有三:一、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提出是從中國的現實出發,不是外來思潮的移植;二、改造國民性問題涉及對民眾的看法,魯迅一向把民眾分成兩類,即“厥心純白”的樸素之民和“在名教斧鉞底下”失去了天性的“無名主無意識的殺人團”,魯迅的批判鋒芒主要指向后者;三、對“真”與“誠”的倡導,對“偽”的批判是魯迅一生的命題。孫玉石認為,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他的“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創作動因,繼承了歷史上一切優秀文學傳統擁有的“大愛與大憎結合的精神”,體現的是文學創作的永恒的主題,因而孤立地研究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密碼”與“原點”,“沒有什么真正的學術意義”。孫玉石提出應當特別尊重魯迅作為文學家的思想家的“獨特性”,這就是:“他是以自己的直接感悟與無休止批判來輻射他的思想能量,而不是在邏輯系統的思考中來論證他的思想凝結的。他追求關注的一貫性,批判的直擊性卻不一定有哲學家思想的嚴密性。”
篇3
近兩年高考作文都在用材料引發考生思考、激發寫作欲望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著力發揮試題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務驅動型指令,較好地解決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與闡釋型作文收縮l生之間的矛盾。
這類作文試題往往給學生創設出一個情境,展示對立性的問題,讓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
命題方向,將“一點四面”滲透于作文之中,是試題立意的方向。如2016年全國甲卷作文材料關于“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的探討,與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息息相關,滲透著大語文的概念;2015年全國甲卷作文“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引導學生樹立并踐行正確的法制觀念。高考作文命題突出體現了高考內容改革的方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能力四個方面的考查,通過形成“一點四面”實現高考語文的育人導向。材料涉及學生熟悉的社會現象、學校生活以及文化社會現象。精選材料內容,從熟悉的題材或社會熱點切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領考生關注社會生活,思考個人成長方向,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加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任務型驅動型作文的解題思路
任務型寫作分為兩部分,閱讀材料審題和任務寫作。
(一)審題
1.閱讀材料并要讀懂材料。我們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圍、含意后才能進行寫作。
2015年全國甲卷作文材料“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通過閱讀,了解材料主要講了哪種社會現象?要緊扣“女大學生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這一核心事件。
2.任務型寫作要求考生討論的主題,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種主題。所以,考生可以從命題者給出的論題里找到中心詞、關鍵語句,防止離題。
然后圍繞核心事件進行思考:在高速上開車打電話是不是違規行為?應不應舉報?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倫理社會,女兒應不應該舉報自己的父親?立意時要探討“法”“命”“情”之間的關系,如何巧妙地化解矛盾而又不使親情受損?
3.往往這樣的命題材料不止一個,所以要仔細分析材料間的異同,為寫作做好準備。
4.任務型寫作是先“讀”后“寫”,是讀后有感而發。那么,內容和感悟要有機地聯系起來,開頭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針對材料,聯系寫作任務而寫作。
5.就材料的范圍和寫作任務而言要就事論事;就材料含意和行文中說理論證而言要就事論理。說理就是思辨,要比較辨析,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寫作任務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徹。
(二)任務型作文寫作的應對策略
1.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任務型寫作要對材料進行分析,要求考生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因此,考生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去概括文章的中心觀點,提高認識能力。
2.擴大閱讀面,積累素材。除了課程內的閱讀,考生在平時要多進行課外閱讀,尤其是要多讀報紙,要多關注一些時事話題,如環保、教育、法治、娛樂、科技等。而且,讀了以后要進行理性思考,那么一旦在寫作中碰到這類題材,由這個材料引發議論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備考時,考生也可以把平時所做的閱讀理解當作很好的素材庫加以積累。
3.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考生在上課時要積極參加各類話題的討論、辯論,在課間休息、茶余飯后等時間也要多與身邊的人交流思想,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也要留意他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這樣,評論就能做到有理有據,寫作起來才能水到渠成。
4.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習。熟能生巧,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
5.保持卷面的干凈整潔,美觀大方。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作文時不斷練習書寫。
(三)任務型驅動型作文的寫作思路
第一步:簡評材料現象,亮出自己的觀點。
在文章開篇,要簡要地對材料中的建議進行選擇或對材料中的現象進行分析評論,然后引出自己的觀點。
第二步:結合實例理論,分論自己的觀點。
分條分析比較,通過事例以及理論(名言名句和詩文)來分析自己觀點成立的理由,并且分析過程要追尋其社會歷史文化原因。這些都要根據事理的內在規律,并考慮說服效果來組織安排,要力求做到綱舉目張,環環相扣,使觀點和材料有機地統一起來。
第三步:結合社會個人,提出建議和方法。
通過結合社會和個人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和方法。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踐行自己的觀點,聯系當下,背景分析,凸顯其“最有價值”。
第四步:小結歸納全文,再次回扣觀點。
篇4
【關鍵詞】傳統文化;徐州民俗藝術;動漫產業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257-02
江蘇省徐州市歷來重文興教,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也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興盛地之一。漢畫像石、剪紙、泥玩、布玩、彩燈、玩具、糖人、石刻等多個品種的民間美術異彩繽紛,各具特色。現在徐州已有多家專業動漫公司,從業人員約2500人,年生產動畫能力達20000多分鐘,產值以千萬為計量單位。徐州動漫產業,從發展初期,就十分重視對本土民俗藝術資源的整合與利用,但因受綜合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主題不明,角色個性不鮮明、簡單套用美日動畫模板”等一系列問題。隨著人們對于傳統文化認知的不斷提高,對于民俗藝術資源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越來越重視,但是,如何把民俗資源利用到動漫創作之中,如何實現文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仍然需要進一步發掘與探索。
一、論點提出及意義
(一)民俗是動畫題材取之不竭的源泉。任何動畫的呈現,都離不開劇本作為支撐,而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等都為動畫劇本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例如,取材自中國神話故事的動畫影片有中國的《大鬧天宮》、《阿凡提的故事》,美國的《花木蘭》等;取材日本神話故事的影片有《貓的報恩》、《桃太郎的故事》等;取自《圣經》的有《埃及王子》等。上述所列舉的動畫,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但取得了很優異的票房成績,也使本國的文化內涵向世界各國有所呈現,有益于樹立國家的文化自信,這也驗證了一點,合理的發掘傳統民俗資源,使其與動畫媒介和諧地相融合,對于動漫產業的發展,以及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動畫中的民間資源體現了集體審美取向。藝術一旦加上民俗的前綴,其意義就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其含義就需要包含在特定區域內人們所形成的共同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對于什么是美的評價標準、思維方式、審美理想以及穩定而久遠的傳承線索等要素。所謂傳統,必然要有清楚的傳承關系和發展線索。正如弗萊所言“優秀作品脫離傳統是不敢想象的,而這種傳統是一種典型的、反復出現的意象構建的原型,上掛下連,不斷在文藝創作中延伸。”民俗資源審美的形成,是一種共性審美,是一種約定成俗,具有普遍認同感的審美標準。對于動畫的創作,合理加入民俗元素,可以喚起特定人群的審美認知度,更容易讓具有相同審美的觀眾產生認同感。對于喚起人們審美認同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動畫合理的色調應用,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色調,能喚起人們不同的情感波動,對于同一種色調,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人們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感知。比如,中國人對于紅色、黃色有著別樣的情感,能喚起一種喜慶、吉祥之感,在國產動畫片《大鬧天空》中,就大量運用了紅黃兩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在日本則不然,在日本的傳統認知中,紅色和黑色是邪惡的象征,而白色和藍色則代表真誠與祥和,在日本經典動畫《哆啦A夢》中,大量運用了白和藍的色調。這也正說明了一個問題,對于民俗資源的應用,要考慮動畫題材的限制以及受眾觀眾的情感喜好,做到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篩選,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民俗資源是動畫價值觀的展現。世界各國,都有其信仰與審美標準。而各國的神話故事與傳說,也正是對于其審美與精神追求的再現。而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本身僅僅是表象,深層次的內涵則為人們對自身和自然界的認知,喚醒人們超越平凡的世俗,是一種精神世界的展現,起到度化世人的作用。由此可知,對于民俗資源與動畫創作的結合,并不僅僅局限于神話故事、民俗故事的直接套用,還可以借鑒傳統故事的精神內涵,重新構建符合現代生活的故事,達到傳播新時代民族精神的目的。
就目前來說,日本和美國的動畫相對優秀,其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優秀,更多的是其所展現的精神內涵、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傳遞而優秀。日本動畫大師宮崎峻,非常善于把自身對于世界的認知,以及日本傳統文化與當今日本社會的主流審美相契合,構建新的故事與人物,來傳遞日本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而反觀中國的動漫現狀,則面臨很多困境,按常理來看,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所包含的民俗藝術資源十分豐富,但也正因為其豐富與龐大,也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正如萬條線頭纏繞,而無下手之處。再加上近現代西方文化的涌入,使中國人對于自身的文化缺失深入的認同感,也就無法準確地把握中國傳統民俗藝術資源的內涵,這也就使中國的動漫只是孩童的啟蒙節目,而無法構建成老少皆宜,具有文化底蘊、和觀眾產生深度共鳴的優秀動畫作品。
本報告試圖通過合理發掘徐州本土的民俗藝術資源,使其為提升徐州動漫產業的內涵而服務,讓徐州動漫產業立足本土藝術資源,尋到一條嶄新的發展之路。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觀點
明確徐州民俗藝術資源的分布特點,篩選出動漫媒介和傳統文化藝術的當代連接點;明確提出在民俗藝術中尋找創意靈感作為突破當前徐州動漫發展瓶頸的秘訣之一;提出在注重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基于優秀動畫的凝聚力和創造性,動畫產業鏈的有效整合,完成從產品到品牌,再到行業標準的跨度。
(一)研究重點。探尋蘇北民俗藝術資源和動畫設計兩者的融合方法,如何將傳統的地域文化、思想融入符合現代人審美方式以及價值的各種動畫作品,加強“民族性”主題與流行通俗文化產業的契合,為蘇北動漫產業的發展,探尋新的發展道路。
(二)研究難點。通過對徐州民俗藝術資源在動漫產業中應用的調查與研究,探索蘇北民俗藝術資源與動漫產業結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策略,為蘇北乃至江蘇動漫產業的提升尋找出新的發展方向與實現路徑。
(三)研究創新點。1.傳統文化納入“主旋律”范疇,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創作出符合現代觀眾心理需求的“主旋律”動畫作品;2.在引導、扶持和培養上充分發揮政府作用,使徐州動漫產業的產業模式良性發展。
三、研究形成的結論分析及對策
(一)民俗藝術資源能夠延伸動畫的造型語言。例如徐州剪紙藝術,尤以邳州剪紙藝人的作品為代表,其作品題材大多來源于鄉間勞動生活場景,常用簡單的幾何體表達事物的內在精神,這與動畫片的“以少勝多,純化形態”的設計理念完全吻合。若在動畫設計中借鑒徐州剪紙的造型手法,可以使動畫的人物構型更加傳統,能更直觀展現故事本身所傳遞的精神內涵。
(二)民俗藝術資源可以提升動畫作品的原創意識。民俗藝術資源,是經過歷史的沉淀,去粗取精、不斷更新整合而傳承下來的優秀資源。但民俗藝術資源的形成,并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是對現實客觀存在的加工與提煉,是一種民間樸素務實的創造力與對美好事物向往的一種體現。正是因為這種沒有受現實和功利主義的束縛,只是為了追求美的創造性的發揮,所以說將民俗資源應用到動漫的創作中可以產生非常美妙的藝術效果,如果具化來說,是民俗藝術資源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內涵,對于動漫人物的塑造具有不可言喻的功用。
(三)民俗藝術資源可以展現動畫的地域風格。動畫是對具體歷史文化和歷史背景的真實反映,是一種具有歷史意義,獨特民族性格的動畫角色創作,意味著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具體內容,是區域文化的集中表現。例如,徐州漢畫像石代表了中國漢畫像石的最高藝術成就,其數量和質量以及藝術形式在全國均首屈一指。其題材反映了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藝術、民俗、愿望等多個方面。徐州市政府從2012年開始大力打造“彭城畫派”,先后在北京、西安、南京、韓國大邱等地舉行巡展,并在開幕式上播放了由徐州漢畫像石為素材制作的二維動畫短片,提升了徐州獨特的文化底蘊。
四、成果的學術價值、實踐意義和社會影響
動畫藝術逐漸成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面對當下動畫市場的激烈競爭,面對各國動畫品牌的強勢沖擊,如何加強徐州動漫產業的競爭力?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深入挖掘民間藝術在動畫中的價值,同時要關注徐州動漫產業在徐州民間藝術文化保護傳承中的獨特價值。民間藝術是徐州的傳統藝術形式,是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的氛圍中,如何保護傳承民間藝術文化?利用徐州動漫產業傳承民間藝術文化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加強民間藝術文化在徐州動漫產業的作用,一方面促進徐州動漫產業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保護。將民俗文化與動畫結合是擺脫中國現今動畫發展瓶頸的一個出路,中國的民俗動畫在經歷了上個世紀的繁華之后,現今面臨著發展方面的困境。在羨慕美國動畫、歐洲動畫和日本動畫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將目標轉移到分析他國如何將民俗文化元素嫁接到動畫這個外殼中來。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擁有著多如繁花的民俗文化傳統和元素,如果我們能將其中的一小部分應用于動畫技術上來,勢必會給我國的動畫產業帶來新的活力。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動畫制作者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報告就動漫產業與民俗文化的統一性進行分析,從民俗文化特征,動漫產業民俗文化剖析以及民俗與動畫結合的困境與出路三個方面來分析研究,從而對徐州動漫產業與民俗結合進行深入探索,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以徐州動漫產業的發展為例,窺一斑而知全豹,通過總結徐州動漫產業在立足地域民俗藝術資源、形成自己獨特個性和品牌過程中的發展經驗及存在的問題,來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運用民俗藝術資源、振興徐州動漫產業。
參考文獻:
[1]祝普文.世界動畫史[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3:47+60.
[2]彭玲.關于中國動畫文化發展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5,(1):60.
[3]汪寧,高博.中外動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4]邵慶祥.傳統文化資源的系統整合與民族精神的培育[J].學術論壇,2007,(9):179-180.
[5]趙明奇.江蘇漢文化的來龍去脈[J].江蘇地方志,2008(5).
作者簡介:
篇5
這是一則漫畫類材料作文。漫畫因為自身的隱喻性增加了審題的難度,但是由于其形象性,使聯想和想象有了生動的形象依據,再加上題目中的提示語,從而降低了作文審題、構思的難度。因此,漫畫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撥開迷霧”就可以見到“真容”。
我們分析立意時,首先要理解漫畫的內容。老爸給小費讓女兒買醬油,結果女兒問是要特快還是普快;如果要特快的話,還需要再加兩元小費,讓老爸很是錯愕。
從老爸的角度來說,意在培養孩子參與家務的能力,施行獎勵機制;但是女兒更“先進”,根據速度的快慢適時加價。從女兒的角度,根據市場經濟,根據需求施行市場調節,金錢就是衡量的手段。所以作文立意可從兩個角度進行:
1.從父親的角度:培養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習慣,合理使用金錢等獎勵手段;學會賞識和獎勵;切忌使孩子形成狹隘的金錢觀。
2.從女兒的角度:自覺參與家務勞動,體會親情,孝敬父母;勞動價值觀念的可取之處;分擔;家庭責任。
佳作展示一
莫讓人心荒蕪
劉 晴
凱洛夫說:“天賦僅給予一些種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識和德行。這些種子需要發展,而發展必須借助于教育和教養才能達到。”誠然,塑造一個孩子最重要的莫過于家庭教育。然而,漫畫中父親要孩子購買醬油,孩子竟以“特快”為由要求加“郵費”。
是孩子太勢利,還是家庭教育有“黑洞”?人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孩子本身如泥,成形在于外界給予他的力量。所以究其本質,應是家庭教育的失敗、社會發展的偏軌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
尊重父母本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自然更是理所應當的。然而,在社會經濟大發展、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層的現在,家庭教育的偏軌導致了孩子成長軌跡的彎曲。父母過分溺愛孩子,讓孩子認為父母的愛理所當然。究其原因,是家長本身給孩子以唯利是圖、唯“我”主義的思想影響。
試想,如果漫畫中的父親從小就教育孩子無私奉獻、學會擔當,那么孩子在對待父母時定會以禮相待,以情相報,更不會出現這“要小費”的荒誕一幕。如果當前的家庭教育都是如此,孩子的下一代教育也會如此,想必未淼娜死嗝媼俚牟喚黿鍪搶益爭奪的問題,更會引起個人心理荒漠現象的發生,輕則冷漠不仁,重則爭端不斷,戰爭頻發,人心淡漠。
因此作為家長,應當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思考該如何把孩子塑造成棟梁之材。其實關于關愛教育有很好的范本,如在“100元窮游”父子身上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身為陜西戶外運動名人的爸爸,帶著有一些戶外經驗的兒子,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來給孩子精神世界的發育和建設以應有的關心與幫助。每個孩子都是單純的,家長是他們成長的引領者。過度保護只會折斷他們的雙翼,而無法幫他們展翅翱翔。
人不能只有利益與自我,更應有美德,追求崇高。正如但丁所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人類與走獸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不是毫無感情地索取,而是心存感恩。
因此家庭教育應當摒棄不良思想,以關愛、知識、道德引導孩子,讓孩子的心不再荒蕪。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本文材料豐富,觀點有啟發作用。文章開篇從名人名言切入,巧妙運用凱洛夫的名言引出論點,并作為理論論據論證論點。而在論證過程當中又能成功地結合新聞材料層層深入地展開分析,從多個角度論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結合但丁的名言重申觀點,升華主旨。故本項評38分。
發展等級:本文的觀點立足于材料,層層深入,并最終聯系現實生活,給予人以教育的啟迪。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8分+發展等級18分=56分。
佳作展示二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徐珊珊
哈欽斯有言:“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孝順父母、助人為樂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漫畫中的父親請孩子幫忙,孩子卻索要勞務費,可見我們的教育沒有教會孩子從心底里去孝順父母、助人為樂,而這正是問題的實質所在。
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我們不能只崇尚多元文化,而丟了中華文明之根基。古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歷來講究“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以恩報德,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人之美德。而自私、驕縱,只知道索取,不愿付出,以自我為中心、冷漠終將扭曲人格。
這幅漫畫中,一個小孩子因幫家長做事而理直氣壯地索要勞務費,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的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據報道,天津市曾有一些幼兒園為改變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的心理狀態,開展過“感恩教育”。老師們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孩子們布置了各種形式的“愛心作業”,比如:對照料自己的父母和老師道謝,幫助父母做家務,為爺爺奶奶服務等。幼兒園吃午飯前,一個個天真的孩子張著稚嫩的小嘴念:“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照顧我”“感謝做飯的廚師”“感謝陽光和空氣”……他們虔誠認真的樣子甚是可愛。
曾有人言:“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等待他們的一定是悲劇。”可想而知,一味地寵溺孩子只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質的回報的。當父母干活累了,孩子主動去為其擦汗;當父母生病時,孩子到床前端水送藥。一旦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報了,父母的愛才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家長應該重視每一件小事,及時幫助孩子修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正確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在論證中,文章由面及點,條分縷析,逐層展開論述,讓人信服。在表達方面,句式靈活,感情真摯。文章融議論、抒情于一體,言辭懇切,啟人深思。故本項評38分。
篇6
早在50多年前,我在北京故宮就曾驚訝地觀賞過國寶和田玉巨雕《大禹治水圖》和《會昌九老圖》。此后,我參觀過南陽獨山玉石礦,參觀過各地許多原始的或現代的工藝玉雕廠,更在和田與和田玉故鄉昆侖山朝夕相對了12年,甚至也收藏了幾塊道地的和田籽玉。但是,可惜我是一個玉文化門外漢,始終徘徊于玉文化輝煌殿閣之外,不得其門而入。因此對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我一直心存景仰,懷有深深的神秘感。
現在,我有幸讀到張新泰先生編著的《天容國色――中國國寶和田玉》一書(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如同猛然打開了玉文化寶庫的大門,讓我窺見了玉文化林林總總、光彩奪目的大千世界,無啻接受了一次和田玉文化知識系統的傳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審美愉悅。
這是一部關于和田玉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兼有和田玉文化工具書、發展史和玉器玉石鑒別、鑒賞的多重功能,不僅充分展示了和田玉文化的無窮魅力,精當地介紹了關于和田玉文化的系統知識,而且對玉文化的形成歷史和精神內涵也進行了梳理和深入探討。相信每一個對和田玉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都會從中獲取不少教益。
全書分為七大章,從內容上看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
在自然萬物中,玉(和田玉理所當然是其最高,也是最典型的代表)是至美至善的天地尤物,人間極品,國之瑰寶。它質地溫潤,色澤柔和,硬度極強,紋路美麗,音色清越,上至帝王賢哲,下至庶民百姓,都視若珍寶,愛不釋手,所以形成了中華民族愛玉、崇玉、惜玉、佩玉、賞玉的文化傳統。后來經孔子等歷代圣賢哲人的極力推崇,將玉所具有的高貴品質逐漸概括歸納為“仁、義、智、勇、潔”五德,從而賦予玉的自然美以“人性美”。玉的“五德”連同玉的白、黃、青、赤、墨五色,都暗合傳統文化核心之一陰陽五行學說的理念。于是這種玉文化的精義逐漸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涵蓋我國傳統文化中政治制度、器物、倫理、經濟、軍事、文學藝術、語言、宗教、服飾、醫藥、婚姻、葬喪……幾乎所有文化領域和層次的重要內容,進入到意識形態中的核心價值體系。“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已然成了不可取代的真善美的絕對化身和崇高象征了。中國文化視自然美為至高無上的,古人這些對玉的獨特理解和發現,并用于“比德”,以玉的堅硬高潔比喻人的品質,真正實現了馬克思所說的“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這可以說是華夏民族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
在這部著作中,和田玉文化經過作者自上古黃帝傳說,中經孔子等歷代儒家代表人物經典論述,直到清乾隆帝御制的大量詠玉詩,引經據典,旁征博引,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辯證,最后準確地概括道:“和田玉,是國寶。不管是從精神層面,還是從物質層面;無論是從歷史發展中,還是從現實生活中去研判、去考量,其結論都有著驚人的一致:和田玉是天地之精華、中華之瑰寶,不僅有著驚世駭俗、溫潤堅韌的自然美,而且有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的人文美,二者相得益彰,是自然和諧的統一體。”和田玉具有“天容國色,堪稱中國國寶”這一基本論點,貫穿了全書的幾乎每個章節,成為全書的中心主題。
在《天容國色》第一部分中,作者還描述了和田玉故鄉神山昆侖山的綺麗風光和關于它與玉的種種神奇傳說,引用了相關的文獻記載,作者還借鑒現代科技成果,給予玉以地質學、礦物學的新定義:“和田玉的礦物成分是透閃石,化學成分是含鈣鎂鐵的硅酸鹽,其中含有少量的鐵,在原生礦中屬于氧化亞鐵。原生礦產資源在河流中通過氧化作用,會產生三氧化二鐵,使玉石表面產生多種色彩和次生色,即出現黃、紅、黑、碧、青等色,極為鮮艷好看。”這就使讀者對和田玉的化學構成和形成原因有了更為理性的科學解釋。書中同時還結合眾多精美圖片,依據傳統分類法,詳細介紹了籽料、山料和戈壁玉等不同類型、不同級別天然玉料的相關知識。
在第二部分,作者仿佛帶領讀者漫步于中國玉器藝術宏偉、輝煌的殿堂,按時間順序向讀者展示了一系列玉雕極品,從孕育期紅山文化的《玉豬龍》,中經嬗變期春秋時的“和氏璧”,發展期漢代的《金鏤玉衣》,繁榮期唐、宋之際的《玉兔》、《玉駱駝》和鼎盛期元、明、清時的“世界玉雕之王”《大禹治水圖》玉山,再到現代的諸多玉器精品,并分別撰文對數百種歷代精美絕倫,具有經典意義的玉器珍品進行了詳盡而精當的賞析,條分縷析地論述了各個不同發展時期玉器的特征及其代表作品的創作背景、內涵創意、工藝水平,如數家珍,引人入勝。這些眾多的歷代經典玉器(其中不少是藏于故宮中的頂級國寶)異彩紛呈,光華奪目,紛紛聯袂而出,讓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作者還專門介紹了玉雕工藝大師馬學武先生提出的玉雕藝術“三七定律”的新理念。其中心觀點是以“賞玉為主,賞雕、賞皮為輔”,“三分形象,七分內涵,三分皮色,七分玉體,三分細膩,七分流暢,三分繼承,七分創新…一”這是馬先生對自己從事玉雕工藝40余年經驗的總結和升華,意在提升當代制作、鑒賞玉器的新觀念、新境界。聯系馬大師的玉雕精品《虛懷若谷》《玉女》等,構思大膽,洗練概括,極富現代意味,的確前無古人,令人耳目一新。在此部分中作者結合一批典型圖例,為讀者論述了如何欣賞大自然的杰作――天然玉石。面對這種不可重復再造,也不可模仿復制的純粹大自然杰作,需要觀賞者根據天然玉料的造型、色澤和紋路,調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審美能力和藝術想象力去進行藝術再創造,具有觀賞者與觀賞物之間互動的性質。書中從質地之美、皮色之美、神韻之美、文化之美和價值之美五個方面來幫助讀者進行觀賞,給人們以全新的知識和審美體驗。圖例中的《人生如意》、《蓬萊仙境》、《雪山飛雁》、《黛玉葬花》、《陰陽山》、《大漠魂》、《唯美》、《天鵝》等等精品,果然個個天然去雕飾,自然天成,惟妙惟肖,啟人遐想,使讀者從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審美愉悅和頓悟。
在《天容國色》第三部分,作者介紹了玉器刨造的新工藝和辨別、鑒定、收藏的基本知識。傳統的中國玉雕工藝不能故步自封,抱殘守缺,它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消化吸收借鑒外來文化并在實踐中勇于進行藝術創新,與時俱進。作者還介紹了“痕都斯坦”玉器中的金銀錯鑲嵌寶石的新工藝,這種工藝在中國玉雕中的廣泛運用和創新發展,使玉器更具裝飾美,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傳統玉雕工藝,使之更加富有時代精神。此外,書中以真假玉器圖片相對照的方法,從皮、色、質、形、手感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如何辨別、鑒定不同歷史時期玉器和玉料真偽的基本常識。特別是書中配圖介紹了和田玉與俄羅斯白玉、青海白玉、岫玉、瑪瑙、祁連玉和東陵石的區別,使人印象很深。這些知識或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辨別和鑒賞能力,以便于去偽存真,妥善收藏,不致走眼上當受騙。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容國色――中國國寶和田玉》這部學術著作,至少在三個方面取得了成功:一是資料收集得相當系統完備,而且選擇也很合理準確;二是既總結了前人研究和田玉文化的成果,又有新的理論開拓和展開。例如書中詳盡地論述了玉文化在藝術創造中的體現,介紹了鑒賞玉器新理念“三七定律”和玉雕新工藝,補充了如何欣賞天然觀賞玉等等,這些內容都是前人相關學術著作不曾涉及或論述不多、語焉不詳的命題;三是為書中數百幅玉器、玉石圖片(有不少是十分珍貴和罕見的)配發了雅俗共賞的賞析文字,這種寫作方法和體例在其它玉文化研究著作中也較少見,屬于一種創新。正因為這部著作在內容和體例寫法上都有不少創新和突破,這就賦予了它鮮明的時代色彩和較高的原創品格,是國內和田玉文化研究中一項重要的新成果。
篇7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別整理了美學、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要素的基拙上,找出二者之間內在貫通的接樺點,然后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高度上,論證了美學中國化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作為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美學主要是指馬克思在其相關著述中,對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趨勢進行整體性批判與反思的學說。當代中國審美意識形態的主導與核心,是美學,其“中國化”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與包括中國哲學和美學在內的傳統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創新過程。中國文化創新與發展的歷史表明,一種外來文化要真正化為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血脈,成為其內在組成部分,必須有一個長期的站在本民族立場上,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相互涵化、吸收與創新的過程,這是中國文化的現代性創新的必由之途,也是美學中國化的必由之途。而要跨上這一不可規避的途徑,首先必須找到美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接樺之處。
一、美學的主要框架和線索
馬克思認為,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隨著生產力的逐漸發展不斷創造出新的需求與價值,使這一活動的“內在尺度”在把握、整合與超越“任何一個種的尺度”的歷史過程中,愈來愈具有“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而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價值尺度,就是一個不斷地向“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為旨歸的“真正的自由王國”邁進的歷史過程;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人類社會的生產目的是一個不斷擺脫和超越傳統農業社會的神圣性,現代工業文明的交換價值等等外在尺度的束縛,逐漸向人本身回歸和提升的自然歷史過程。其間有三個主要相關美學的論點:
(1)“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人自身在改造自然界的實踐基礎上也不斷得到改造,“全部所謂世界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的誕生,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人的社會生產實踐活動是一個“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人不僅能在精神上反思自身,而且能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因此,生產實踐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將自身內在尺度運用到實踐對象之上,使之符合自身需求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的過程,亦即各種不同因素和諧共存的社會實踐過程,其間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和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是互為表里的互為前提的一個有機整體。這就是“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的美學含義。
(2)美是一種人以自身的“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馬克思曾經對“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及其與“自由”的關系作過論述。他認為“自由王國”以“必然王國”為基礎,后者屬于人類的社會物質生產領域,“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會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而在“必然王國”的“彼岸”,“自由王國”則以“人類能力的發展”為“目的本身”,這是一個以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目的的領域,人自身“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這一“類特性”在其中獲得淋漓盡致的體現。馬克思認為,作為一個整體的活動過程,人自身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不僅在物質和生理層面肯定自身的存在,而且在理論和思維層面反思自身的存在,“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圖。在馬克思看來,藝術和美學既是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又是人類用以直觀自身天性發展的一種特殊的角度和能力。
(3)“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作為一種人類生存活動的方式,審美代表了人類文明發展鏈條中的一個個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性和精神自覺的歷史環節,感受音樂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亦即“那些能夠成為人的享受的感覺,即確證自己的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同時,所謂的審美能力,是人類實踐過程的產物:“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對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在馬克思看來,美和藝術是人類衡量自身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
二、強調人與自身的生存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的中國傳統美學
在《尚書·洪范》篇中,“五行”(水、火、木、金、土)是當時人認為構成世界萬物的“始基”,且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愛稼墻。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墻作甘”,因而是五種與人自身的生存息息相關的基本元素。站在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層面上描述原初物質與人內在關聯的基本屬性,說明中國文明的“軸心時代”,人們理解其自身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系,其視野集中在二者之間的和諧并存而非主客二分這一焦點之上。馬克思在《評阿·瓦格納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一文中指出,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一開始只能是在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中建立起來的生存關系,人們首先在其頭腦中“銘記”的,不是自然物的某種抽象的“理論”屬性,而是對相對于人自身生存的能夠“滿足需要”的屬性,“他們賦予物以有用的性質,好像這種有用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尚書·洪范》中的五種味覺,就是一種先于理論認識的關于事物能夠滿足生存需要的屬性的原初意識。其中關鍵在于,世界的屬性是一種在滿足自身需要過程中顯露出來的“有用性”,這種有用性的把握,不在于理論的分析,而在于味覺的品嘗。這是一種站在人與生存環境之間和諧統一立場上,以身度物地體味事物性質的哲學基本立場,是包括美學在內的傳統文化的基本出發點。《國語·鄭語》記載了西周末年的史伯論“和”與“同”范疇:“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乃盡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這種強調生命自身的生存意義在于多樣性要素之間的相互容忍、并存和融合的傳統生存智慧,在中國傳統美學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化為一種人與自然在矛盾中和諧共存不相分離的天人關系視野:“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自然與人都來自共同的本體,遵循著共同的發展道路,因而“致中和”是萬事萬物各得其所、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境界。魏晉以降的山水情趣就是以此為基礎生發出來的。南朝宗炳追求一種“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的“仁智之樂”,劉腮則強調“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的意境,認為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情往似贈,興來如答”的平等的情感交往關系;而辛棄疾則吟誦道:“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宗白華先生從中國美學的“散點透視”和西方美學的“定點透視”這樣兩種不同的民族審美價值取向的區別角度人手,強調前者是一種站在人與生存環境之間和諧統一立場上,以身度物地體味事物性質的哲學基本立場,這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學的基本出發點。 三、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過程中進一步推進美學中國化
“和諧”是美學與中國傳統美學的接樺點。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在批判蒲魯東試圖以消除事物自身內部對立面來解決現實矛盾的形而上學方法時指出,“兩個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爭以及融合成一個新范疇,就是辯證運動”。這里的“辯證運動”就是指事物中的各個方面、各個要素之間的“共存、斗爭和融合”,是宇宙間新陳代謝一般過程的基本方式。這恰恰與中國美學中“以他平他謂之和”的“和實生物”的思想相吻合,中國人以和為貴、以和為善、以和為美的和諧文化,其理論基礎、哲學根據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著“不同”、差異、矛盾在內的多樣性的統一。在當前,這種統一的社會基礎,就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所說的“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一命題,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所有成員的根本利益,故而能夠將當前中國社會中的各種相互矛盾的要素凝聚成一個和而不同的有機整體。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強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是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在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的實踐中,將辯證法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相關和諧的思想資源結合在一起而產生出來的嶄新理論。
中國文化“軸心時代”的建構過程,較多保留了以身度物地體味世界的“生命一體化”原初意識要素,在思維方式上能夠比較自覺地抵制對象化的看待世界的本質論分析方法,從而一開始就與西方自古希臘時期已經成形、在近代認識論美學中成為基本框架的理性本質論的思維方式相區別,走的是一條與西方美學迥然不同的具有明顯生存論特征的審美之途。現代中國美學基本按照西方美學的思路構建自身的理論框架。在這種“照著(西方)講”的邏輯中,自身固有的問題意識和思路貝組被遮蔽掉了。這種遮蔽使得當代中國美學一直跳不出在模仿西方中試圖超越西方的邏輯怪圈。個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對于自身傳統中的生存論資源理解不夠,對其價值領會不深。在中國傳統美學的致思之途中,審美主體是與其周圍的生存環境內在關聯的原始的交互主體。它不同于海德格爾存在論美學中的“此在”,因為作為“主體”,后者經過了西方哲學傳統、尤其是近代歐洲哲學中“本我中心主義”和“理性中心主義”的嚴格的自我反思。與之相比較,中國古代美學中的審美主體,作為一種保留了更多的“生命一體化”的原初意識內涵的“源主體”,它與西方現代哲學意義上的“互主體”的區別,在于其原始的平等觀保留了更多的“讓對方生存我才能生存”的生存論智慧,而這,正是中國化的美學得以建構的最基本的傳統資源。揚棄當代美學傳統中根深蒂固的“本質論美學”、“斗爭論美學”、“生產論美學”的工具屬性及其狹隘眼界,切實將人本身亦即人的歷史的現實的整體的生存狀態作為美學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就必須在回歸“源主體”中進行資源梳理,發掘其中固有的“和諧化辯證法”屬性,使其在美學轉型中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篇8
【關鍵詞】文言文 教學有效性 策略
文言文教學作為中國的特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種升學考試中,文言文教學都是重要的得分點,同時也是讓學生頭疼的失分處。對于文言文的考察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詞語的釋意,而是古文的理解,三是重要語句的翻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字詞的把握依然是文言教學的重中之重。
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掌握文言基礎知識,并能夠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是中學文言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意義。何謂教學有效性,一方面是教“教”的有效性,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是學生“學”的有效性,積極發揮學習主動性,積極融入教師的教學情境中,提高注意力,反復強調與提醒自己。只有將有效的“教”與有效的“學”,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文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與學的過程性要素
教學有效性的高與低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更依賴于學生的“學”;不僅要看教師“教”的過程,更要看學生“學”的過程。
1.教與學的策略
當前高中師、生的文言文教與學的策略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尤為顯著,有效的教與學策略將有力地提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水平。有效的“教”在于教師是否能夠恰當運用新媒體手段,因材施教的進行知識傳授與思想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而有效的“學”則在于學生是否能抓住教師的課程重點,總結文言學習的方式方法,結合相關材料進行恰當歸因和有效復習。在教與學的有效性中,教的有效性是基礎,學的有效性是根本,所以,后者的影響更為顯著。
2.合適的文言教學內容
文言教學本身就因其語言的簡練含蓄而相對又難度,所以在文言教學的活動中,如何選取適合中學生知識能力的文言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的難度過大,既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不利影響;反之,文言文難度太低,也無法達到提高學生文言素養的教學目標,同時也不利于形成區分度。所以說,文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第一步就是選擇教學內容。
3.學習動機
適宜的學習動機將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反之,錯誤、盲目的學習動機則將阻礙教學的進程,學生文言文學習動機對教學結果存在顯著正影響。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而在現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科技時代,文言文的學習是否還有意義,有什么意義,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爭論點。只有理清了文言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文言文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它一方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另一方面,它自身的語言結構思想等等方面也是值得中學生努力探索與學習的。
二、文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教學目標策略
各科教學或學習都要有一定的目標。教師對本學科教學目標的認知程度理解程度,將極大地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對于原本就有語言理解難度的文言教學來說,教師能否以最簡潔的語言以最清晰的方式把教學目標提示給學生,將會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課堂教學的目標,就像一盞燈,照亮整個教學過程。文言教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板塊,一是文言知識積累,二是思想情感體悟,三是文言語句的理解與表達。
2.教學活動策略
教學活動過程中,強調以人為本,參與式學習。教師起主導作用,而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是學生。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符合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了。語文學科的其他教學內容都進行了各種創新形式的嘗試,文言教學也是同樣。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教師在引導過程中,多給學生表現與發言的機會,而教師則主要是聽學生的思維邏輯,并做好鼓勵與糾正。
3.復習反饋策略
文言文有效性教學,在教師清晰地提示教學目標之后,在積極參與學習之后,還需要教學參與者及時地評價教學,做出反饋,并有效復習。整個文言教學的過程是否具有有效性,都可以從最后的復習反饋環節得到解答。有效教學策略,必然帶來有效的教學成果,直接表現在學生的課堂表現與課后作業當中。當然,有效的復習反饋策略并不僅僅是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每個學生的吸收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對于知識的學習成果表現也有差異,所以教師在最后的教學復習與反饋過程中,同樣要注意有效性,采用多種評價與復習策略,盡量讓更多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綜上所述,要從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質量,就必須在師生的密切配合之下,在清晰地目標提示、積極地參與式學習、以及及時反饋矯正的前提之下,整個課堂才能有張有弛,活躍積極、興趣盎然的進行并完成整個教學任務,并達到最終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桂華. 語文有效教學:觀念策略設計[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鳳瓊. 關于文本多元解讀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07(2).
[3] 辜桃. 教材文本解讀的詮釋學困境及應然取向[J]. 當代教育論壇,2008(10).
[4] 郝青云. 西廂記故事演進的多元文化解讀[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7).
篇9
我國古代傳統的生態自然觀崇尚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提倡的是天、地、人的和諧統一,代表一種萬物包容、相伴相生的思維觀念,其中蘊含的哲學思考與倫理觀念在當下也同樣具有現實意義。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在宋代時有了進一步的新發展。宋代哲學家張載明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與自然是統一的。“天人合一”觀從起源、后經過莊子、孔子等學者的推動發展,再到宋代使其的相對成熟,體現了我國古代學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積極探索與發展,天人合一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核心底蘊,也以此為基礎逐漸發展形成了生態道德觀,無不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在西方哲學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是馬克思關于自然觀的論述。馬克思的多部著作中都涉及到生態自然的相關論點。人化自然觀點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的普遍性在實踐上表現為整個自然界,人依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是人的生產材料和勞動對象。”從馬克思的觀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人類的生產生活要依靠自然界。人類通過生產實踐活動與自然發生對象性關系,自然界是人類汲取生產生活所需資源的源泉。
二、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
人類自進入工業文明以來,“人定勝天”、“萬物皆備于我”等夸大人的作用的思想盛行。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使人類愈加功利主義,對待技術發展持盲目樂觀態度。當今世界,人類所涉及的一切無不打上技術的烙印。“技術已經構成了這樣一種新的特別的環境,并且人類必須生存于其中”。技術的二重性即技術善惡價值的兩重性,告誡人們,技術在給人類帶來物質生活極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同時打開“潘多拉”魔盒,各種災難也會紛至沓來。嚴重的霧霾污染、化學污染、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瀕臨枯竭……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事例正是人類不當發展的反射。人與自然關系從最初的和諧統一逐漸走向了分裂對立,人與自然關系走向異化。馬克思曾指出: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科學技術在創造了屬于人類自己的自然環境,取得了所謂的對抗自然界的勝利,卻也是遭受到了自然界的報復。技術價值的樂觀主義者們,如培根、圣西門、霍布斯等樂觀地認為,科技帶來的一切問題都能依靠科技本身去解決。這實際上是一種盲目的技術崇拜觀,他們把技術認為是救世主,把技術過于理想化、神圣化。技術悲觀主義論者,如中國古代先賢老莊,就認為技術是道德淪喪的元兇,西方以盧梭為代表,在人類沉浸在科技帶來的財富與生活的巨大改變時,首先對技術提出了批判。自此以后,對于技術的批判不曾間斷,并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漸增強,因為“技術正在變成全球性的力量,它開始染指于人類歷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類歷史注入極不穩定的因素”。極端的技術悲觀主義者倡導放棄技術,遠離現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狀態。技術中理論者則認為技術沒有善惡之分,即在政治上、倫理上都是中立的。這樣的觀點也是有失偏頗的。技術具有雙刃劍的作用,在探討技術價值時要用辯證的思維分析。
三、技術的合理運用
技術是存在理性的,我們在利用發展科技時,要考慮的是如何適當地、合理地利用科學技術,努力減弱技術的負面效應。技術運用的合理性體現在技術發展既要體現物性又要合乎人性。技術發展的物性即指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應符合事物的本質規律,合乎人性即要充分考慮人類發展的真正需要與目的。技術的發展首先要以事物的客觀規律為基礎,聚焦人類發展的需要,尊重的人類生存發展。技術的發展如若違背客觀規律,技術的應用必將產生社會負效應,這不利于人類的長遠發展與生態建設。當然,人們在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時,也應依照人類的所需,有目的地利用改造自然,使事物的發展符合規律性與人的主體性,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技術的雙刃劍作用,即技術的正負效應。技術的不合理運用給自然生態以及創造、利用技術的人類本身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環境的惡化不僅僅帶給自然界致命的破壞、全球因化工污染、核泄漏等患病致癌的人數也逐漸增大,這是人類自己種下的因結出的果實,最終還是由人類自身來承擔。但是,技術的發展的雙重性也給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緩和帶來了新契機。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綠色科技逐漸成為了人們的關注點。如新能源的開發,新型綠色科學技術的研發等在節約自然資源、治理生態污染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我們在發展科學技術時應注重利用技術的正面作用,緩解生態失衡與人類發展的尖銳矛盾,以求二者的統一和諧發展。實現科技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相互協調,統一發展,離不開全球的共同努力,自然環境為人類世界共享,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會人都應切實為消除人與自然的矛盾,與之和諧相伴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國近年來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觀思想正是對人類活動與自然一種積極的發展模式。“十”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再一次重申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四、總結
篇10
關鍵詞: 音樂美育思想 現代音樂教育 借鑒意義 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c)-0151-01
1 的音樂美育思想
(1868――1940)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也是我國近代倡導并組織實施“美育”的先驅者。的教育思想是在借鑒西方進步思想成果與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成果相結合起來,將它與我國社會現實的需要相連接。1912年,在《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中以中國古代禮樂思想為例,指出“禮為德育,而樂為美育”,聯系中國當時的音樂教育現實,更明確表述“唱歌,美育也”,[1]明確的把音樂和美育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將美育作為中華民國的教育方針從此被確定下來。在關于美育問題的論著中,著重主要是闡述美育的陶養感情的作用,在美育的實施中,是積極主張學習,在汲取外國的優秀文化成果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要保持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的特性。由此他提出:“所望后之留學者,必須以‘我’食而化之,而毋為彼所同化。學業修畢,更遍游數邦,以盡吸收其優點,且發達我特性也。”[2]也指出,在保持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礎上學習吸收外國文化的優點,保持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的特性。不僅對于留洋學習室如此,對于國內從事音樂教育以及各項文化、教育建設也同樣如此。
2 音樂美育
音樂教育是以音響為素材,通過聽覺訴說感情的藝術是以審美為核心的一種教育形式,它是一種藝術教育,屬于美育的范疇。美育則是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是對青少年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2.1 音樂美育的陶養感情的作用
在現代教育體制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精神。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審美性,音樂是能夠直接抒發人的情感世界,能比其他藝術更直接更有力的撥動人的心弦。在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當今,人們的精神世界卻顯現的蒼白,要通過培養人們的超越精神,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豐富。提高人們的想象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幫助,音樂的美育對于社會的文明的進步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2.2 音樂美育能夠培養人們的創新精神
從藝術給人的精神影響的作用出發,提出藝術可以激發人的創造精神的論點。創新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永恒追求,也是當今素質教育的目標的重點之一。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把自己成功的經驗一部分歸結為音樂,他說“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音樂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我收到了這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3]人們在平時音樂活動中能夠借助于歌詞給自己聯想,音樂史人類用感情活動創造的藝術,是用心里、生理活動所改造的藝術,所以音樂美育能夠培養人們的創新精神。
3 音樂美育的實施
對于實施美育的實施方法,包括了家庭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
3.1 家庭音樂教育是美育的起點
家庭音樂美育是家庭美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庭美育的主要對象是幼兒和兒童,亦稱為兒童美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嚴重影響著孩子,每個父母都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靈,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家長要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追求高雅的藝術享受,讓孩子學習一些樂器能夠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還審美情趣,通過家庭教育,使得孩子從小就心里就有了欣賞美的能力,具有善良的性格和美好的心靈,從而為孩子將來在學校的學習打下了智力與創造力的基礎。
3.2 音樂美育是通過學校教育來完成的
學校是每一個人從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并且學校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四化建設人才。學校音樂美育是音樂美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學校音樂教育能夠系統的、循序漸進地傳授審美知識和培養審美能力。也是在學校美育實踐中收效最為顯著的一個方面。先生曾經說“美育的基礎,利在學校”[4]所規范的普通音樂美育是與體育、智育、德育并舉的,即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和諧的精神,學校要對音樂美育課有充分的學時保證,將音樂美育正常化、制度化、規范化。隨著現代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硬件的加強,教師將與符合學生心理的音樂材料準備充分。在學校教育中要以審美教育為主線的同時,使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的內容相結合,共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3.3 音樂的美育通過社會音樂來延續
學生作為社會的主體,接受更多的也是社會教育,社會音樂美育作為社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會音樂美育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音樂審美水平,對于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的提升也有著重大的意義。在當今社會中音樂無處不在,自古以來音樂就有著強大的社會功能,人們在參與社會各項活動的時置身于音樂,不僅能夠愉悅身心,而且還能得到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的發展。例如社區中的合唱、合奏、文藝演出都能夠感受群體的和諧的氛圍。各種形式的演唱會和演奏會都是充滿感情的世界,人們分享著這種情感體驗和享受其中,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先生的音樂美育思想促進了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對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貢獻,我們要在繼承先生的音樂美育思想的優秀傳統上,積極吸收國外音樂教育的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論,更好的為建設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音樂教育體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目標!
參考文獻
[1] 余宇姿,張媛.中國近現代美育論文選(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教育論著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 上一篇:古建筑工程設計
- 下一篇:超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