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思考方法范文

時間:2023-06-06 17:56: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聰明人的思考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聰明人的思考方法

篇1

王小波笑謔成章,《椰子樹與平等》一文中,實談椰子,卻是在關注人類的平等大事。自上個世紀以來,人權問題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強權國家借維和之名行出兵之實,征戰四方,民不聊生;電子行業內的知識產權之爭,讓數字出版行業雖占盡了未來趨勢之先機,卻仍如履薄冰,岌岌之危;杭州首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昭示著房地產行業的春天已難觸摸……所有種種都指向同一范疇一一人類理應生來平等,但實際上是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不僅僅取決于你是否擁有“椰子樹”,更在于知識儲備、藝術修養、道德品格的差異。因為,

“這種椰子樹長在人腦里,除了給人帶來物質福利外,還有精神上的幸福。”

椰子樹,既是差異之來源,又是平等之象征,這種關乎悖論的討論,導向性極強,近墨則黑,近赤則紅。今年上半年度,科隆、巴黎、米蘭三大家具展已陸續結束,國內設計圈爭相飛赴歐洲觀展,圈內人往往以“巴黎見”、“米蘭見”作為見面的問候詞,而由此帶來的輿論關注也往往歷時數月。“西學東漸”的觀摩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正視并放大了國內外家居設計理念與實踐上的差距,能對當下的設計現象起到反思、觀照的作用,但一趟觀展之旅,是否能在設計價值上有所突圍,卻只能見仁見智了。這種中西之間的差異,無論在家居,還是在時裝、建筑、平面等諸多設計領域,皆為一把雙刃劍。

四大時裝周的召開,其趨勢的權威性不吝于家具展。輿論報道之頻密,讓廣大民眾足不出戶,也能盡享時尚資訊。受邀觀展的時尚達人更是身體力行,引導了一場愈演愈烈的“赤墨”之爭。同時,這種爭議還推此即彼地帶來波紋效應,讓不同領域內的設計不再墨守固封,謀求更長遠意義上的價值體認。家居時裝化,抑或是家居對時裝的影響,正是這兩大領域在此命題下的思考,也是對“椰子樹”定義的再次延伸。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平等或許是一種權利,但卻沒有任何力量使它變為現實。”王小波卻說,“這種優越最招人嫉妒。消除這種優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給聰明人頭上一問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輕了不管用,打重了會把腦子打出來,這又不是我們的本意。另一種方法則是:一旦聰明人和傻人起了爭執,我們總說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聰明人也會變傻。”,現世中,總有那么多人,通過打傻聰明人的方式來達到平等,但這種平等,其實不要也罷!

篇2

誠然,對于大多數沒有像茅臺、五糧液這樣高含金量的品牌作為競爭法碼的企業來講,面對產品已經嚴重同質化(價位同質化,產品品質特點同質化)的競爭環境,終端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和陣地是理所當然的。

于是,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為了獲得終端競爭優勢而不惜一切代價——陳列買斷、促銷買斷、終端激勵政策……等等,但凡能想到的競爭方式,都在白酒市場競爭中得到了極致的體現。當然其中不泛成功者,但對于更多企業來講,終端競爭已經成了市場競爭的一種必要但不充分的條件——有其不必然,無其必不然。在這一競爭中,資源成了核心,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以資源為代價的。

當企業一步步被拖進終端競爭的深淵,我們是否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終端競爭的目的呢?當然,銷量的提升和業績的增長是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是在達到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終端競爭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在麥肯錫的卓越工作方法中有一句經典的話叫做:從一開始就抱定最終目標,意思是告訴我們要帶著目標去工作,這樣才能更有效的解決問題。我認為這句話在白酒市場競爭中同樣具有指導的意義:企業從一開始就應該抱定競爭的目的,任何過程都必須為這個目的服務,而不是為了過程而過程。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我們說,終端競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終端,而是為了贏得消費者,當我們擠占了終端的陳列、擴大了終端宣傳就一定能贏得消費者嗎?還是那句話,終端可以掌控,但消費者不能掌控,企業要想贏得消費者,關鍵在于引導消費,而不是控制消費。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導消費呢?這必須從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研究開始。

消費者對新產品/品牌的接受,通常都會經理一個從“關注”到“嘗試”到“體驗總結”,再到“重復消費”和“忠誠消費”的過程。

所以,終端競爭的第一步必須是以吸引消費者“關注”和“嘗試”為目的的,這是產品/品牌撬動市場第一步。在這一目的下,企業要做的就是有效地提升和保持品牌/產品足夠的活躍,只有足夠的活躍才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才能得到終端客戶的關注,才能有更多機會被“推薦”和“嘗試消費”。

所以,終端競爭的本質不是資源競爭,而是有效的提高和維持產品/品牌的活躍度!

再也不要相信那些所謂專業人士講的“掌控終端”的鬼話了,那只是他們為了更好的推銷自己的產品“一套規范的終端動作”而找出的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已,當一切都被模式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突破模式,否則很難走出競爭困境。

當然,產品/品牌活躍度的提升和維持也必須有賴于一定資源的投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這種資源投入一定不能靠幾套規范的終端動作——陳列、買斷、宣傳等,而是需要不斷地變化和靈活運用,沒有革命性創新,也必須有漸進性和適應性創新,資源的多少不是關鍵,方式和方法才是關鍵,所以,即使花再大的代價買斷陳列,即使買斷更長的時間也不可能獲得有效地競爭優勢,因為那成了為了過程而過程。

篇3

輕視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給,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之對大腦有害。此外,早餐質量與智力發展也有密切聯系。據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食素的兒童情緒和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甜食過量:甜食過量的兒童往往智商較低。這是因為兒童腦部的發育離不開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欲,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大腦發育。

長期吸煙:德國醫學家的研究表明,常年吸煙使腦組織呈現不同程度萎縮,易患老年性癡呆。因為長期吸煙可引起腦動脈硬化,日久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神經細胞變性,繼而發生腦萎縮。

睡眠不足: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太差,只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涂起來。

少言寡語:大腦中有專司語言的葉區,經常說話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和鍛煉大腦的功能。應該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整日沉默寡言、不茍言笑的人并不一定就聰明。

空氣污染: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鐘消耗氧氣500-600升。只有充足的氧氣供應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用腦時,特別需要講究工作環境的空氣衛生。

蒙頭睡覺: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時間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篇4

一方面渴望能搞好人際關系,另一方面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避免自己和他人的矛盾沖突,最后只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因此,高中生朋友學會如何化解矛盾、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十分有必要。

一、明確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意義

我們通常總會說某個同學“合群”,某個同學“不合群”。其實,作為社會的成員,“合群”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一種需要。沒有人不想“合群”,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合群”。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溫馨的集體環境中,可以與周圍的老師、同學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那么我們的情緒就會保持平靜和穩定,就會在一種愉悅的心理氛圍中生活和學習。反之,失敗的人際關系會讓我們因為遠離同學而感到孤獨和壓抑,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就未來而言,人際關系更是一門必修課。如果一個人不能很好地建立和處理人際關系,那么就等于生活向他關閉了一道大門。所以,人際關系對于每個同學來說,都是一個不可回避、更是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

二、勇敢地邁出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

很多同學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身邊的同學都應該和自己的親人一樣地關心和愛護自己。于是,在人際交往上,這些同學往往抱著一種“守株待兔”的心態,被動地等著其他同學和自己交往。人際關系是具有互動性和感染性的,如果你肯首先跨出第一步,就會發現周圍的同學并非你想象中的那樣“冷漠無情”,其實,他們和你一樣渴望交流。

跨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除了“熱情”和“勇氣”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需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那就是自身的個性修養。一個人的個性缺陷往往是導致人際交往中心理障礙的背景因素。一般來說,具有豁達、謙和、正直而樂于助人的同學,人際關系較為融洽,而那些狹隘、多疑、虛偽的同學,如果不及時糾正自己的個性缺陷,是很難搞好人際關系的。

三、處理人際關系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巧

對高中同學來說,所要處理的人際關系主要來源于同學之間的交往。在這里,我們可以試著找出一些存在于同學們之間的主要矛盾沖突加以分析:

沖突一:生活習慣不同

高中學生一般在15―18歲之間,正值青春初期。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所產生的氣質特質和個性都會在這個時期充分表現出來。比如,有的同學喜歡把東西擺放整齊,有的同學卻比較隨意;有的同學喜歡按時入睡,有的同學則喜歡挑燈夜戰。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使同學之間產生矛盾。

解決這類問題,需要有一個理解他人的心態。我們不能強迫所有人的生活習慣都和自己相同,而一旦我們先把自己的心結打開,就會發現同學之間很多原來不能容忍的事情頃刻間會減少許多。消除了這些不必要的心理摩擦,同學們之間的相處也就容易多了。當然,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回避,有些問題還需要我們想辦法來解決。俗語說:“話是開心的鑰匙”,所以,在緊張的學習之余,一定要拿出時間和有矛盾、有摩擦的同學及時交換意見,力求互相理解,從而加深相互的情感聯系。

沖突二:交人難交心

高中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同學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學習當中,而忽略了與同學的交往。我們常常聽到同學感嘆:“讀高中,想交個知心的朋友真難!”在這種心態下,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心”包裹起來,生怕別人辜負了自己付出的那份真誠。

我想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一個富翁很想知道他的親人、朋友對自己是不是真誠,就設法來測試,但卻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方法。于是他找到一位當地非常聰明的人,希望可以得到一個好的測試方法。聰明人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話交給富翁,富翁回到家打開紙條看后,就再也沒有提檢驗真誠的事情。原來,聰明人在紙條上寫了這樣一句話:“與其苦苦檢測他人對于自己是否真誠,倒不如檢測一下自己對于他人是否真誠來得可靠!”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悟出其中的道理。人與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誠和善意,這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如果我們誰都不付出真誠,最終的結局就是誰也得不到真誠。

沖突三:對錯之分

因為見解不同、方法各異而產生的對錯之分,是高中生之間最常見的矛盾,也是最讓同學們感到棘手的交際難題。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犯些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包容的心,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同學之間才不會因為意見不合而產生敵意。

篇5

關鍵詞:心智模式:知覺;團隊

中圖分類號:093 文獻標識碼:A

彼得?圣吉對心智模式是這樣分析的:“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們心靈之中,于我們自己、別人、組織以及世界每個層面的形象、假設和故事。就好像一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們的視野一樣,心智模式也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如沒有認知上的心靈地圖,人類無法探究這個復雜的世界,而所有這些心靈圖在本質上都有其缺陷。”究竟我們能否找到改造玻璃鏡片的方式?筆者認為是艱難的。

一、從心理學上看,心智模式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以及企業為此付出的成本并非物有所值

所謂“心智模式”這個令我們陌生的詞語,其實就是一個人思維方法、思考方式和思想觀念,是一種隱含很深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同魚和水的關系一樣,魚離不開水,但感覺不到水。人的思維活動、思想觀念經常是習而不察,甚至是與生俱來的,但它卻無時不在,并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對他人、對周圍事物、對世界以及對自己的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的人和事,用不同的心智模式去觀察和對待,結果常常會大相徑庭。

在五項修煉中,改善心智模式是一項非常重要但卻十分艱難的修煉。但是,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一個思想觀念、行為習慣都比較定型的成年人來講,改變舊習慣尤其是改變心態絕非易事。

從心理學來看,一個人的心智模式的形成受到時間和空間、主觀和客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具體來說:一是環境因素。包括父母、老師、朋友、書本、學校、社會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傳承下來的倫理道德中“忠孝節義”一類,都會從積極或消極的方面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為。二是性格因素。“性格決定命運”,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多血質的性格比較豪放外向,看問題比較樂觀,但有時容易把問題簡單化;膽汁質的性格比較穩健內向,考慮問題比較周全,但容易過于謹慎;而抑郁質的性格看問題常常比較悲觀,容易從事物不利的一面考慮問題,等等。這些說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格對心智模式的影響。

在心理學的表述中,知覺是根據感覺所獲得的資料而做出的心理反應。這種反應代表了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需要、動機、興趣等因素。知覺的選擇性是指人體對外來信息有選擇地進行加工的能力。由于人們各種感覺通道的感受能力不同,主觀內部的要求、興趣等因素的差異,所以只能在面對眾多信息時就其中一部分進行清晰的反映。于是就出現了知覺的選擇性,而這種選擇性常常會形成一個人的心智模式。可見,心智模式的形成前提本身就受主觀影響。

所以,對心智模式的改變并非易事,從心理學來看他需要改變:環境因素,性格因素,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需要、動機、興趣等因素。所以,心智模式的改變,并非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實踐篇――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方法》中提到的運用反思與探詢、情境企劃和學習實驗室就可以改變的。

另外,假設彼得?圣吉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方法是完全可行的,那么其付出的成本是否比企業直接從外部引進學習型人才低呢,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就有一種觀點認為:引進人才比培養人才的成本低,而且這樣能給企業帶來活力。所以,我們看到采用心智模式改變的都是一些出于領先地位的大公司,而且取得成功,而一些中小企業卻失敗了。

最后,彼得?圣吉曾指出這樣一種現象,一個組織中的每個個體,其智商達到120以上,但這個組織的整體智商,可能只有62。無獨有偶,美國服務管理專家阿爾布萊特博士也有類似的觀點:“把一群聰明人收編進組織后,結果往往變成集體性愚蠢。”舉例來說,1999年美國宇航局在火星進行的氣象人造衛星任務失敗,就是因為軟件開發過程中,一組工程師使用公里、公斤等公制單位寫程序,而另一組卻使用英里、英鎊的英制單位,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彼得思想的前提是:現在一切都系統化了,我們才需要系統學習,組織學習。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個體建設永遠大于組織建設,在管理學的層面上,這樣的表述也有極大的積極意義。讓一群聰明人做聰明的事情,關鍵是逐漸將每個聰明人做事的經驗,也就是“隱性知識”不斷吸納到信息系統中來,以便形成“集體的智慧”。這是從系統建設走向能力建設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二、心智模式的改變與團隊建設要求的差異化是相悖的

團隊是學習型組織的基本工作單位和學習單位,是學習型組織達成組織目標的實體,在學習型組織的團隊運作模式中,團隊是學習型組織架構中的關鍵。

從團隊的構成要素來看,它包括獨有的見解:在團隊中,引起極大關注的是那些獨特的見地。這樣可以減少思想和行動之間的差距。在同一時刻,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是共同夢想的部分擁有者,此時,他也在尋找著可以用較少的動作獲得所有權的辦法。

從團隊學習的一般過程來看,麻省理工學院的資深講師艾薩克斯把團隊學習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中提到,深度會談基本條件之一:鼓勵團隊成員提出最為困難、敏感,而對團體工作非常重要的話題。在各個成員進入會議室的時候,必然帶著各種不同的意見,而且是潛藏的不同意見。

從有生命力的有機組織架構來看,有機的組織架構可以從期望員工行為角度來描述:“我們既需要為提高員工的創造力創造環境,又不致造成混亂……;既希望員工參與決策,發揚團隊精神,又希望他們偏愛自己的專業工作……;我們需要專注于工作的員工,以團隊形式工作,又不希望他們漫無目的式的事先未討論而搞錯了工作方向……;我們強調容易考核的短期利益激勵方式,這樣員工就會努力完成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我們也應重視對員工的長期激勵機制的培養,從而使他們一直處于充滿創造力的環境中”。

然而,學習型組織,卻要營造知識共享氛圍來改變心智模式,在學習型組織中推行知識網絡建設構建企業知識資訊網,通過企業內知識社群的運作,強化知識分享的文化與行為規范,促使員工歸集、存取、分享與應用知識。

知識內部網中可以存放的相關內容有:知識資源(包括業務內容、積累的經驗、內部電子化培訓資料、人員資料以及業務管理用電子文檔樣式等);新聞公告;社群聯系以及討論專欄等;知識社群是由一群專業工作者所組成的正式或非正式團體,社群因共同的興趣或目標而結合在一起。企業設立知識社群,知識社群中的員工不斷創造及分享,集成彼此共同的知識,從而大大激發員工的參與感。如在20世紀七十年代還處于世界七大石油公司末位、今天已居世界500強前列的殼牌石油公司的做法,就是先設計一種能讓團隊共同學習的環境,并籽“企劃視為學習”,以“未來情景企劃法’’通過管理團隊讓組織成員攤出他們對公司、市場及競爭對手的看法,以電腦模擬為工具成為映射真實世界的縮影,讓成員從中學習。

篇6

畢達哥拉斯將數歸結為萬物本源,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數學是最簡潔的語言”?整天與文字相伴的人,是否覺得自己對語言更為親近?那么數學這一宇宙通用的語言,自己怎么一竅不通呢?

我想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是可以抽象為數字的,看看那些博文通理的大師,你可以感受到他們思維的高妙嗎?那么就讓我們這些喜愛文字的人也親近數學,懂得這最美麗的語言吧!

數學最明顯的特征無外乎抽象枯燥,所以抽象嚴謹的數學語言顯得晦澀難懂,讀來難免索然無味。不過,當人們合理恰當地運用數學語言對事情和道理進行比喻時,簡潔明了的數學描述不僅能達到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效果,而且還蘊含發人深省的哲理和耐人尋味的情趣,令人印象深刻。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就深諳此道,由此留下許多膾炙人口、趣味盎然的數學化比喻,令人心領神會之余擊節稱道。下面就分類舉出幾例,以饗讀者。

用“數”做比喻

1.分數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對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就越小。”他還把這段話比喻成一個除法的式子:“一個人的價值=實際才能/對自己的估價。”這個形象有趣的比喻,生動地告訴我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也巧妙地諷刺了那些自以為是的狂妄者。

2、百分數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只要你稍有數學常識,就會認同這句格言的正確性。所有的事和所有的實驗一樣,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可能性各占一半,努力做便是爭取成功的那50%,而畏難縮手自然就100%完全選擇了失敗。

3、雷巴柯夫的常數與變數

前蘇聯科學院士、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這里的計算是有意采用逆向思維來表述的,從表面上看,用‘小時’來計算時間比用‘分’來計算時間多59倍,但反過來理解就是,時時刻刻以‘分’來計時的人,所擁有的時間自然比以‘小時’來計時的人多出59倍。從而深刻地表達出勤奮者更應爭分奪秒珍惜時間的寓意。

用“幾何圖形”做比喻

1、平行線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對時間的特征曾有如下精彩敘述:“時間會刺破青春的華麗情致,會把平行線刻在美人的額頭,會吃掉稀世珍寶,天生麗質,什么都逃不過它橫掃的鐮刀。”詩人用平行線來形容時間掠過留下的皺紋,既不落入俗套,又形象生動,令人嘖嘖稱奇。

2、曲線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這樣說過:聰明人總是與另外的聰明人意見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贊同聰明人,也不贊同笨蛋。與此相似,直線總能與直線相吻合;而曲線既不彼此吻合,更不會同直線相一致。這樣的比喻直白地形容了智者與庸者之間的區別。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也說過:異性友情的發展,就像雙曲線,無限接近但永不觸及。這也形象地說明了異性友情的正確導向,即相互真誠,相互欣賞,相互理解,而沒有曖昧糾纏的情結。

3、圓

古希臘哲學家“悖論之父”芝諾關于學習知識曾講過一句名言:“如果用小圓代表你們學到的知識,用大圓代表我學到的知識,那么大圓的面積是多一點,但兩圓之外的空白都是我們的無知面,顯然圓越大其圓周接觸的無知面就越多,這意味著我更需要努力去學習。”在這里芝諾用圓作合理和巧妙的比喻,告誡人們“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人不能固步自封滿足于僅有的知識,要以無知作為動力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才能真正達到博學的境界。

用“符號”做比喻

1、減號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于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這個比喻表面上是用減法運算揭示了學習與探索之間的關系,但細細琢磨可知這里的減法本質上仍是加法,因為減去的內容是前人已經解決的已知部分,鼓勵探索的就是未知的部分和創新部分,而這部分的獲得(增加)就是有價值的。

2、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采取措施。”這里的加減不難看出是對應時間的有效和無效使用,人的一天要過得有價值,自然得反思究竟是‘+’還是‘-’,盡量往正方向上努力。這與我國古代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涵義本質相同,即每個人每天都要對自己做過的事有一個評價,不斷地去調整自己。

用“等式”做比喻

1、愛迪生的公式

愛迪生是家喻戶曉的發明大王,他在談論天才時用一個等式來描述。他說:“天才=l%的靈感+99%的血汗”。公式中的百分數是對一個天才的真實描述和精辟解釋,它可能會改變一般人對于天才的誤解,而更側重于對于辛勤付出的詮釋。等式表明,1%的靈感閃現雖然可遇不可求,但卻是天才獲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而99%的血汗則極為貼切地刻劃出后天努力的長期性和重要性。簡而言之,人們要想在探求未知的道路上創造出奇跡,必須同時具備天賦和毅力。

2、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并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可以看出,這個公式在描述成功的諸因素上更為具體詳細,更有可信度。因為x、y、z的表示趨向于苦干巧干實干這三方面,但凡能做到這三點當然成功。這兩個等式比喻形象地說明了成功的幾要素,與我國古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運算”做比喻

1、開方

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成名后,收到一位貴族小姐的求愛信,信中寫到:“你有一個美麗的名譽,我有一個高貴的地位,這兩者加起來,再乘上萬能的黃金,足以使我們建立起一個天堂都不能比擬的美滿家庭。”杰克?倫敦回信說:“根據你列出的那道愛情公式,我看還要開平方!可惜這個平方根還是個負數。”作家以機智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建立在名譽、地位、金錢之上的愛情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愛情!

2、方程

古希臘杰出的科學家和數學家阿基米德,因其偉大成就名揚四海,也引來了不少的仰慕者。其中有甲乙兩名女子一直對他糾纏不休。一個揚言:“與乙相比我愛得更甚百倍。”一個宣稱:“我的愛是甲的千倍。”于是阿基米德把兩人叫在一起,在確認了她們各自愛情宣言后,列出如下方程組:

X=100Y其中X是甲女子的愛

Y=1000XY是乙女子的愛

解答的結果是X=0,Y=0。由此可知甲乙所言為假,阿基米德也從中巧妙擺脫。

篇7

在公司二體系及三高線即將啟動的關鍵時刻,我們全體干部、新老員工在這里隆重集會,進行思想上的溝通與交流,以期產生共鳴,打造符合中鋼人六條標準的堅強團隊。在此,我代表軋鋼廠全體干職向應邀參會的公司姜總表示熱烈的歡迎。(鼓掌)

今天我們會議的主題就是“根治陋習,相約文明;立足本職,實現理想”,剛才政工廠長就“根治陋習,相約文明”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與分析,對今后的行為習慣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一高線丟失剪線鉗事件;車輛的亂停亂放與上下班不排隊等不良習慣,與我們年初提出的四個亮點大相徑庭,相差甚遠,因此我們必須要凈化我們腦中的落后意識、根除心中的不良觀念,摒棄“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不思上進,坐以待斃”的不良作風,做一名文明、上進的中鋼人。其次,要加強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用技術體現價值的觀點,扎根企業,立足本職,實現理想。

本次會議在公司大改革、大升級、二體系全面運作的關鍵時刻召開,一方面可以給老員工的麻木思想提個醒,另一方面能為新員工的浮躁思想定個位,從而為加快我們的三高線投產步伐及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一、審時度勢,發揮潛能。1180m3高爐已于8月16日正式點火,標志著二體系即將全面啟動。公司二體系投產后,我們軋鋼廠將面臨鋼坯急劇上升的生產壓力,再加上鋼材市場日益升溫的大好局面,迫使我們不得不加強過程組織,確保生產順利。這樣一來,不僅一二高線、棒材線要持續保證穩產高產,更要確保三高線順利試產,如期達產。因此,任務很艱巨、工作很復雜。要達成這一目標,我們全體干職就必須付出超常的辛苦和智慧,投入大量的前期工作,這樣才會保證工作起來順暢如流水。目標就是命令,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三高線試產及二體系投運后的大生產是公司對我們軋鋼團隊的一次大檢閱,大考驗,我們從上至下必須始終擰成一股勁,領導者要突出一個“領”字,老員工要做到一個“帶”字,新員工要加強一個“學”字,從而達到適應、配合、協調、提高的效果。

二、深入了解,加強教育。縱觀軋鋼廠人員整體結構,80后占大多數、70后次之、90后較少。對于80后來說,目前社會的普遍認識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少有感恩之心,對別人要求多、付出少;不愛學習,求知欲不強;渴望成功,但不甚努力;金錢意識、功利意識強;組織紀律性差等。勿庸置疑,我們在座的"80"后人員或多或少存在上述問題,但我們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這部分人出生在改革開放以后,成長在信息爆炸時代,思維獨特,思想活躍,志向遠大,學歷較高,富有熱情,希望被肯定;他們有著發散性思維,不愿意被動接受現有的東西;他們厭惡以往論資排輩的模式,渴望在工作中實現并持續提升自己的價值;他們的行動力強;他們對很多東西更具寬容心,他們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境的本能得到了更多的鍛煉,進而使思想活動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他們是職工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因此80后的人員需要淡薄名利,奮發有為,豐富實踐經驗,增強抗挫心理。70后人群已經成為我們干部及職工隊伍中的骨干力量,他們在各種思想的交匯和碰撞中兼收并蓄,既有些傳統,又有些現代。他們大多是“兵頭將尾”,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發揮著組織實施的作用,一般處在成長期或成熟期。他們能力結構比較完善,是一支高素質的團隊,他們思想穩定,專業素質高,社會責任心強。但他們還需進一步摔打磨練,在實踐中成長。90后人群消費觀念超前,欲望更強,汽車、洋房、金錢已滲透至靈魂深處,他們相對缺乏對團隊的忠誠感,只以個人和個性作為追求和崇尚的目標。他們的視野更開闊,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發展超前,知識面、早熟度也遠遠超過70后、80后。所以,這部分人群要進一步樹立吃苦耐勞的思想,要有“敬業者可敬,創業者光榮,守業者無用,敗業者可恥”的榮辱觀念。

針對這三類人群中,我們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促使他們提升優點,改正缺點,從而進一步激發軋鋼全體的青春活力,打造團結奮進的班子隊伍。首先,要因"勢"施教:我們必須堅持用企業核心價值觀統領其教育過程,使其在情感上更能從企業利益的高度自覺而理性地接受、認同和踐行企業發展觀,我們在進行理論灌輸的同時,要更加積極地為他們創造自我教育、自我引導的空間,努力營造"人人參與教育、個個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圍,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搭建更多的教育平臺,以可親、可近的方式貼近職工、感染職工、熏陶職工,使職工能夠自覺地確立正確的思想、培養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第二,要因"人"施教:我們要貼近生活進行思想教育,將職工的日常生活作為職工德育工作的載體。同時要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尊重職工的人格,尊重職工的基本權利和責任,更多地注重他們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成長特點、能力傾向、價值觀取向,采取適當的形式,讓職工參與工作實踐和常規管理等,使職工在最直接的體驗中得到鍛煉和考驗,從而逐步養成善于溝通、樂于助人、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直面困難的良好品質。

三、凝心聚力,立足本職。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企業的競爭,說到底是職工隊伍素質的競爭。所以,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公司突出的主業,凝心聚力謀發展,立足本職做奉獻。我在前一次管理培訓課中講過,經營好的企業賺錢,管理好的企業健康,文化好的企業快樂。要把我們中鋼打造成一個賺錢,健康,快樂的企業,一是要立足管理,管理者要以身則責,身先士卒,時時為企業著想,處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員工大小擰成一股繩,上下形成一股勁,從而將團隊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發揮到極致。二是要立足文化。人類因夢想而進步,企業因文化而繁榮,要立足文化,就是要建立人文管理理念,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企業的業績鼓舞人,從而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讓我們的文化起到解疑釋向,激勵斗志的積極作用。三是要立足本職崗位謀求發展。在三高線啟動及公司全面升級(動力廠成立)的大形勢下,我們的新老員工要踏踏實實的在自已的崗位上潛心鉆研,力求個人能力與專業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雖不能轟轟烈烈,也要兢兢業業,一點水也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切不可這山望見那山高,只有在同崗位中出類拔萃才能出人頭地,做一個“有知識、有技術、有技能、有價值”的四有職工。

四、把握命運,實現理想。

企業的興旺是我們全體職工的驕傲,企業的發展是我們全體職工展示的舞臺。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我們中間進步迅速的老員工已經逐步走上管理崗位,進步稍慢的也在這次三高線班子組建中成為了技術骨干,這都出自于他們的潛心學習,刻苦鉆研,他們就是新老員工的榜樣,代表。在企業發展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們全體人員必須有危機意識,責任感,使命感,必須樹立集體主義精神與團隊榮譽感。領導干部就像交響樂隊的指揮,只有充分調動每個樂隊成員的才華,才能奏出和諧自然、優美動聽的旋律。在事情越多的時候越要理清頭緒,工作越忙的時候越要冷靜思考,不能為瑣事所累。要敢于跳出常規思維,打破條條框框,解決工作難題。同時更要把握工作規律,就如古人所說,到達河的對岸,就要解決“橋”和“船”的問題。

在我們的員工中,有的能吃苦、愛思考,懂得“工作不吃虧、干活長本事”的道理,能力提高就快;有的愛學肯干,但方法不對,就會走彎路;有的得過且過,所以原地踏步;有的牢騷多、毛病多,直接影響健康成長。所以埋怨只能說明你無能,好心態才是做好人的前提。剛進廠的職工及萌芽期的干部,不僅要立大志,而且還能干小事,切忌高談闊論、眼高手低以及沒有自知之明。人的命運可以選擇,正如你選擇了中鋼,在中鋼這個大舞臺上馳騁;行為改變命運,激發潛能創造命運,發現自已掌握命運,自我調控把握命運,就是說你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持之以恒的去加強學習,激發自身潛能,發揮聰明才智,進而用有力的行動去體現你的價值,博得企業的認可與提拔,我們公司的高層領導就是最好的例據。誠然,命運改變以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去自我調控,比如發生一些工作作風上的問題、違背公司原則的問題等等的話,命運就會再次的捉弄你,讓你付出昴貴的代價。所以我們要把握好90與10的關系,也就是說一個人90%的命運要自身把握,如果自身只能把握10%的命運的話,他只能被所在的圈子所淘汰。所以設計命運,定位人生;磨礪自信,造就人生。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得慢慢來,我們的新員工剛剛步入中鋼,正處于初出茅廬、適應磨合的階段和積蓄潛能階段,雖然積極活躍、富有生氣,但還需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一步登天的妄想完全不可能實現,只有胸懷大志、目標高遠的人,成長的動力才大,成功的概率才高。正如蒲松齡所說: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篇8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上次有位叫作喬梁的學長來到這里暢談他關于學習方法的演講,到最后的提問階段,我一直在舉手,他就一直不抽我,這令我著實不爽,于是我就想等哪次找個機會在大家面前談談我的想法,然后,你們也就看到了……

我向來對介紹學習方法的講座不感冒,所以我也不會高談論闊地介紹怎樣學好語文、怎樣學好數學等等,我要說的惟有幾句話而已,或許會有些偏執,但無需評判,仔細傾聽便可。

第一句話,出自英國的著名首相丘吉爾,他說過“能坐著我絕不站著,能躺著我決不坐著。”這或許聽著十分膚淺,但我卻覺得十分正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休息好,才能學習好。我看見過許多的同學,犧牲了自己的午休、晚飯時間來學習,甚至于晚上挑燈夜戰,清晨聞雞起舞。在上課時則與困意作者艱苦的斗爭,他們或許將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學習了,但卻把別人休息的時間用來喝咖啡了。我認為每天起床的早晚與學習沒有必然聯系,那些起早貪黑的同學會在上課時羨慕地看著旁邊神采奕奕的同學,然后一邊打哈欠,一邊堅持聽課,當然,一些精神十分旺盛的同學除外。我們現在僅僅是高一,你就不停地挖掘自己的潛力,等到了高三,當你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是,你就會產生失望、沮喪的情緒。所以,我們應當善于休息,善于學習。對了,補充一下,說那句話的丘吉爾同志一直活到了91歲才去世。

聽到前面的話你可能會說我在胡扯,上帝是公平的,別人花的時間比你多,你拿什么來彌補少掉的時間?這就是我要講的另一句話了:工作總量等于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時間。時間少了不成問題,如果你有極高的學習效率,別人能做的,你在短時間內也能做。上帝是公平的,但上帝也喜歡聰明人。學習效率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樣來提高學習效率呢?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可惜我也不太清楚。但我覺得,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沉浸在習題中很久,突然起身,出去走走,腦袋里思考一些東西,或許你就能有所頓悟,像參透佛法的僧人,。不要吝惜這點時間,他可能遠比你不停刷題有意思得多。有的同學以刷題為學習的第一要義,以數量搏質量,這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做一個懂得運用智慧來學習的人,一個高效率的人,一個聰明的人。

第三句話:“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我從一位十分偉大的運動員身上學到過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叫好勝心。這個人有著接近變態的好勝心,所以他將每一場比賽當做自己的最后一場比賽,他像蛇一樣盯著自己的對手,他在自己的領域走到了巔峰。這個人,叫科比·布萊恩特。在學習中,道理也是一樣,我的好勝心不會允許別人在我的眼皮底下超越我,要么我不知道,要么,他只等在我身后。我的好勝心不會允許我對著某一張試卷說還是可以,有的只是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在班級、年級中,我不會特別地崇拜、仰慕某人,對于那些能力強于我的人,我只會有尊敬,并且把他們視作將來的我,是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等待我去超越的影子。

如果這次考試失敗了,這沒有什么,不要一副“吾獨窮困乎此時也”的樣子,不要在乎別人的漠視、別人的白眼,我也嘗過這種滋味,這不好受。但你要做的不是就此喪失信心,或是勃然大怒,而是靜靜地蟄伏,保持沉默,然后等大有一天,狠狠地扇那些藐視著一耳光,讓他們后悔自己的愚蠢,望著你的背影暗暗跺腳。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信心,沒關系,你可以達不到目標,但你不可以不竭盡全力。學習過程中,你會覺得十分辛苦、勞累,那么,恭喜你,這說明你在走上坡路了。當你感受到使盡渾身解數之后的疲憊,你或許會發現“第一輪流做,明天到你家”

篇9

鬼畜的廣告形式,誕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當時是中國品牌的發展初級階段,媒體平臺以電視、報紙、廣播為主,互聯網剛剛開始發展,市場以名氣大產品消費為主,在這一背景下,反復叫賣式的鬼畜廣告,是快速銷售產品的捷徑。

當時靠此類廣告成功代表產品是腦白金,但沒過多久創始人就把已經炒熱腦白金賣掉啦,不得不說這位創始人是個聰明人,因為他很清楚,靠鬼畜廣告炒熱的產品,很難建立品牌,因為他的產品形象已經被固化為“街頭的大力丸”,這種第一認知很難被改變。

然而時過境遷,在互聯網平臺快速發展的當下,在消費升級下,品牌化消費已經迎來黃金年代,還在照搬上個世紀的老辦法、老套路,而且是幾個企業一起用,如此這般開中國品牌發展的倒車,是中國品牌的悲哀!

三個鬼畜廣告

世界杯期間有三個鬼畜廣告成為討論的熱點,某旅游網站、某招聘平臺、某論壇。

先說說某旅游網站

其一,從他惡搞唐僧,反復說為什么要上這個網站看,其塑造了一個油嘴滑舌犯二犯傻,不怎么靠譜的“逗逼青年”形象,跟著他去旅游怎能讓人有安全感!

其二、他用意很明顯,引起好奇,讓你消費者自己去尋找他的品牌價值,這招看似聰明,其實是聰明反被。即便有幾個好奇心強的消費者,去搜索他的網站,也只會是盲人摸象,不會建立清晰、深刻的品牌認知。

品牌價值的認知統一,是持續演繹品牌價值的基礎,形成以品牌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基礎,請問有哪個成功品牌的價值是消費者定的,攜程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其“說走就走”的品牌價值。用企業的品牌價值,玩猜猜看游戲,首先不尊重自己的品牌,其次對消費者的不負責,試問這種不智、不信、不尊重、不負責的鬼畜廣告意義何在?

招聘網站也很離譜

一起瘋狂喊著傳銷一樣口號的年輕人,要根老板談工作,不僅嚇壞了老板,也讓求職者一頭霧水,哪家企業的老板天天面試新員工?這樣的老板恐要么是個體戶,要么就是剛創業,應該不是搞傳銷的,不然也通不過審查。

雖然他的出發點是,解決求職者的痛點問題,但也要實事求是,更不能把求職與企業的對立起來,廣告畫面充斥了打倒資本家的色彩,這是傳遞怎樣的價值取向,這是求職,還是索命!雖說廣告也是藝術作品,允許夸張,但這個夸張應該讓觀眾更愉悅的接受信息,而不是視聽上的煎熬。

這個論壇的廣告,最沒文化

該論壇網站上用的口號是“發現更大的世界”,很有內涵,也能引發思考,結果花大價錢做成了鬼畜廣告,反復說“你知道嗎”,這個平臺的定位是對開放問題的探討和分享,世界上99.99%的問題都沒有唯一正確答案,人類面對浩瀚的宇宙永遠是無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孕育萬物的規則,是你永遠偷看不了的,上帝手中的牌。

這個平臺不去演繹“發現更大的世界”,強化自身的定位與價值,反而重復一句無關痛癢的“你知道嗎”,好似跑到牛群里談人生,無聊至極,筆者早年在這個平臺注冊了賬號,目的就是對一些問題,分享和發現一些不同的看法,這也是大多數用戶的共識,鬼畜廣告硬把平臺塑造成了傳經布道的法場,這讓許多老用戶很不認同;受廣告影響的新用戶,想來問個姻緣,求個財什么的,發現是個知識分享平臺,憤然而去。

其實這個三家企業,還有個統一的目的是想通過鬼畜廣告獲得瞬間關注。其實被短時間內認知,并不是僅有重復品牌名一種方法,品牌的組成是符號、產品造型、色彩、調性、品牌名、廣告語、工藝等,都可以通過廣告進行演繹、強化。

海爾、美的、格力、農夫山泉等許多耳熟能詳的本土品牌,沒有一個是靠鬼畜廣告成功的,反觀那些靠鬼畜廣告起家的產品,許多早已難尋蹤跡,或是僅在局部市場有售,可見只有不斷的重復品牌名,才能被市場記住的邏輯,是個偽命題,鬼畜廣告在消費者的記憶中只能是惡俗的印象。

讓人愉悅的品牌廣告更有效

筆者在4A廣告公司服務的麒麟午后紅茶,在廣告推出后瞬間引爆市場,其廣告本身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愉悅體驗,這種品牌價值的建立更持久、牢靠。

篇10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我們才愿意去做。學數學也一樣,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心里喜歡這門課。這樣就能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他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

二、課前預習

這是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把自己不懂或模糊的問題找出來,上課時要特別留意這部分內容。下面我給同學們介紹四種預習的基本方法:(1)讀:先將教材通讀一遍,以領會教材大意。特別是數學概念、規律、例題要反復細讀。(2)想:讀過之后想一想,哪些是已學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哪些是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3)劃:即劃重點、劃難點、劃疑點。以幫助上課聽講時加深記憶。(4)寫:即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寫在書邊。

學會預習是盡快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關鍵一步,它是高一新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認真聽課

數學學習中的“聽”主要指聽課,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系統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聽課不僅聽老師上課,而且包括聽同學的發言。(1)聽老師上課主要是聽老師上課的思路。既要聽老師講解分析時的每一句話,又要抓住重點,聽好關鍵性的步驟,概括性的敘述,特別是自己讀教材時發現的疑難問題。(2)聽同學發言就是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同學間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鳴,從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學學習數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加之老師適時的點撥和評價,有利于自己開闊思路,激發思考,澄清思維,引起反思。

四、記好筆記

做筆記,是一個學生善于學習的反映,也是一個學生應具備的良好學習習慣,做數學筆記應該記以下幾個方面:(1)記重點內容。將老師課堂上反復強調的重要知識點記下來,以便課后重點突破,加深記憶。(2)記疑難問題。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于課后請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不會導致知識斷層。(3)記思路方法。對老師在課堂上介紹的解題思路方法和分析思想及時記下來。課后加以消化,如有疑問課后及時問老師或同學。(4)記歸納總結。記下老師的課堂小結,這對于濃縮一堂課知識點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容易掌握本堂課各知識點的聯系便于記憶。(5)記錯誤反思。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聰明人不犯或少犯同樣的錯誤”,記下自己所犯的錯誤,并用紅筆加以標注,以警示自己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在反思中提高。

五、做好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