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法的應用范文

時間:2023-06-04 10:04: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觀察法的應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觀察法的應用

篇1

【關鍵詞】教育觀察法

一、教育觀察法的特點

教育觀察法之所以會受到廣泛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如下特點:

(一)目的明確。觀察是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為解決某個問題而主動進行的。目的在于獲得直接的經驗事實素材。

(二)真實自然。觀察是指觀察對象不加干預控制的自然狀態下進行的,從而使研究者能夠考究被觀察者在教育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的、真實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與行為表現。

(三)直接翔實。觀察者和對象共處一體,研究者能夠直接地、準確地了解到正在發生的教育現象及應采取某措施而發生的現象,獲得真實、生動而翔實的資料。

二、下面我們就教育觀察法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做一下分析

(一)通過教育觀察法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的情況,相比較小學生都比較頑皮,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他們需要在學習中成長,兩者是相互呼應交疊的,教師們就可以通過其進一步探尋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規律,進一步深入研究教育現象、教育規律,以便能夠改進教育工作。

(二)教育觀察法不僅是對學生,也可以進一步了解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幫助我們系統地觀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情況,針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能夠做到及時的調整和改進,最終目的是能夠通過教育觀察法探討與教師教學活動有關的規律。

(三)教育觀察法是雙向的,它的應用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與教師的關系,研究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相互影響,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四)了解學生與教師的群體氛圍,揭示各項教育因素的作用,使教育過程得到更好的調控,從而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教師需要通過觀察了解其他教育因素對學生影響的作用,我們經常熟知的有內外環境對學生的刺激影響、學校中教師們的教學手段、學校采用的教材這三個方面對學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響程度。

三、在運用教育觀察法的時候我們應注意的事項

(一)選擇最佳觀察位置,選擇合適的觀察位置,對于觀察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選擇位置時,要注意兩個因素:方位和距離。合適的方位是指觀察者要面對被觀察者,如果背對或側對,就難以觀察到被觀察者的行為和表情。在觀察的過程中,觀察者要適當調節自己的觀察位置,保持合適的觀察距離。總之,在觀察時,觀察者一方面要力爭處在觀察的最佳視野,另一方面要保證不影響被觀察者的常態。

(二)善于抓住觀察對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應,要全面正確地了解問題,偶然的或特殊的反應不是無足輕重的,它對于研究問題的動向更具啟示意義。因此,在觀察過程中,對于被觀察者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應,觀察者不要忽視,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

(三)注意觀察與分析相結合,科學的觀察不僅僅是被動地搜集事實,更重要的是對事實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各種教育現象間的相互聯系。因此,在觀察過程中,一定要與分析研究相結合,通俗地說,即要求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在作記錄時,研究者可以把自己頭腦中閃現的意見、推論等記錄下來,但是要用一些特殊符號將它們同嚴格的觀察記錄區分開。因為這樣的意見對于以后分析資料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篇2

【關鍵詞】 普伐他汀;高脂血癥;應用;療效

高脂血癥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幾種脂質高于正常稱為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可促使人體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控制血脂水平,可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我們選擇普伐他汀治療90例高脂血癥取得了滿意療效,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齡58~85歲。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按照1997年中國《血脂防治建議》標準;TC>5.72 mmol/,TG>1.7 mmol/,LDL-C>3.64 mmol/L。其中1項或3項均增高者入選。排除標準:排外家族性高脂血癥、內分泌代謝失調及慢性肝、腎疾病,半年內有嚴重創傷者、授乳及有妊娠可能者,對該藥物過敏者,正在或近2周采用其他降脂措施者,酗酒或有藥物濫用史、甲狀腺機能低下等患者不入選。

1.3 用藥方法 患者自愿入選完成全療程,采用直接觀察法,普伐他汀劑量為20 mg每晚服用1次,連用8周。維持平常生活和飲食習慣,維持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繼續服用不影響脂質代謝的藥物和相關原發病的藥物。合并高血壓病、冠心病的患者維持原治療,繼續服用某些不干擾血脂代謝的藥物。

1.4 觀察項目 于治療開始前及治療期間第4周、第8周隨訪2次,測定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1.5 療效標準 根據衛生部1988年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規定。顯效:達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20%或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C下降≥10%,且0.104 mmol/L。顯效加有效為總有效率。

1.6 統計學處理 本組病例采用患者的自身對照血脂水平變化用t檢驗,參數以均值±標準差(x±s) 表示。

2 結果

2.1 本組患者治療前后指標對照 見表1。

2.2 療效結果 本組90例,其中顯效70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90例中有4例患者出現谷丙轉氨酶輕度增高,未因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的病例。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高脂血癥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血管內皮損傷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環節,因此,降血脂治療和保護血管內皮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中有重要的意義。普伐他汀為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競爭性抑制劑,其通過可逆性抑制HMG-CoA還原酶活性使細胞內膽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導致細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數的增加,從而加強了由受體介導的LDL-C的分解代謝和血液中LDL-C的清除;還可以通過抑制LDL-C前體極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臟中的合成從而抑制LDL-C的生成。普伐他汀的藥理研究證明,有明顯降低實驗動物血清TC、TG水平,并可抑制家兔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脂質在肝臟沉積的作用。在普伐他汀作用下細胞內膽固醇的濃度降低,反饋刺激了細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使受體合成增加,加速LDL進入細胞內降解、清除,使循環中的LDL水平降低。普伐他汀為水溶性,在外周組織分布較少,而有選擇性的被肝細胞所攝取,因而在肝細胞內發揮最強的抑制HMGCoA還原酶的作用。本組90例治療后,其中顯效70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90例中有4例患者出現谷丙轉氨酶輕度增高,未因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的病例。總之,普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臨床療效好,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血脂防治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169.

[2]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8.

[3] 薛鑄,鄭仕富.調脂片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江蘇中醫,2001,8:43.

篇3

    [關鍵詞]: 探究性學習,觀察探究,觀察,小組合作學習

    觀察探究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形式,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觀察圖片、實物、影像、實驗等直觀事物,解決問題或發現問題的一種探究學習方式。它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觀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觀察探究學習。

    1、組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觀察探究的主要組織形式,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最多的學習方式。在進行觀察探究學習前,教師要幫助學生組建人數合理( 5-6人)、優化組合(組內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工明確(組內有不同角色)的合作學習小組。

    2、創設情景,激發探究欲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學生都有好奇、好勝、好動的心理,在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探究活動時,充分利用這些心理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興趣成為學生參與學習探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動力。創設情景的方式是多樣的,如圖片、新聞、事例、影象、實驗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加以選擇。例如在學習《節肢動物 ----昆蟲類》一節時,教師播放一段《昆蟲世界》的影片剪輯,展示形形的昆蟲,把學生帶入美妙的昆蟲世界,激發他們想進一步了解昆蟲的學習探究欲望。

    3、呈現對象,明確探究問題

    科學家波普說過:“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現知識,去實驗,去觀察。”所以可以說,探究始于問題,并以進一步的問題為轉折。問題為探究提供了不竭的原動力,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為擺脫問題困擾的心理愿望,才使探究得以不斷地向前推進。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教師應及時、準確地向學生呈現觀察對象,明確要探究的問題。觀察的對象主要是圖片、實物(標本)、影像、實驗等直觀事物。例如在學習《節肢動物 ----昆蟲類》一節時,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一組昆蟲標本:天牛、蝴蝶、螳螂、蝗蟲、蠅、螞蟻等,同時提出了要觀察探究的內容(如表)及思考的問題: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表中的項目清晰的表明了學生要觀察探究的內容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角色。

    項目

    昆蟲

    觸角(對)

    復眼(對)

    翅(對)

    足(對)

    個體

    有(無)

    數量

    有(無)

    數量

    有(無)

    數量

    有(無)

    數量

    大小

    身體

    分部

    天牛

    蝴蝶

    螳螂

    蝗蟲

    蠅

    螞蟻

    4、指導觀察,引導協作探究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比較持久的感知活動。只有正確的指導,才能夠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培養出較強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指導學生觀察探究分兩步:①學生動手觀察前,教師要向學生傳授觀察的一般方法、步驟、工具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項。但具體的技能則必須在實踐中掌握。例如上面提到的觀察昆蟲,由于昆蟲標本有的是浸制的(如蝗蟲)、有的不衛生(如蠅),因此要提醒學生觀察時要用工具(鑷子)、不要直接用手拿昆蟲、觀察完成后應洗手等常識。②學生動手觀察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指導和糾正觀察探究中的差錯,使學生在觀察中有重點、有比較、有分析、有推理,逐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觀察能力,促進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同時輔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做好觀察記錄,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觀察探究提倡的是合作學習,因此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各探究小組的成員相互協作:觀察、討論、記錄等,共同完成探究問題。

    5、組織交流,激勵學生質疑

    交流是探究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學生觀察探究效果的重要手段。經過學生的認真觀察、積極探究,學生獲得觀察探究結果后,他們會有一種成功感和成就感,會有一種表現和展示的欲望。在交流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發現各組之間的差異和存在的不足;同時在討論交流中會誘發學生發現新的問題,為進一步探究提供了課題。例如《節肢動物 ----昆蟲類》一節中,通過觀察探究,學生發現這些昆蟲在觸角、復眼、足的數量和身體的分部上是相同的。而身體大小各不一樣;同時學生還發現蠅的翅只有一對,螞蟻沒有翅,而其他昆蟲都有兩對。這樣學生在探究中又發現了新的問題,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提供了課題。通過進一步觀察探究討論和老師的解釋,學生終于明白了蠅一對翅、螞蟻沒翅的原因。然后通過思考、討論,學生就能比較準確的歸納出昆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

    6、合理評價,激勵探究學習

    合理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一種肯定和贊賞,更是對學生的鼓勵。合理的評價可以激勵學生更積極的投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去。對學生觀察探究學習的評價可以是學生評價,也可以是教師評價。但我認為應以教師評價為主,在學生心里,他們在乎同學的認同,更在乎教師的認可,因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權威。因此當學生通過努力得到結果后,教師應對學生的辛勤勞動給予一定的評價。教師要實事求是地對每一位或每一組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給一個參考性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從而激勵他們再次積極參與探究性學習。

    [參考文獻]:

    1、《探究性學習》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陸璟《惟存教育》2002-05-21

篇4

一、從式子進行觀察

【例1】 解方程:xx11=11.

解:顯然x>0.方程兩端各11次乘方,得(x11)x11=1111.

可見x11=11,即x=1111為原方程的解.

反之,若x>1111,則由冪函數和指數函數的單調性可知

x11>(1111)11=11,xx11>x11>=11;

若1

x11

若00,必有xx11≤1.

綜上所述,只要x≠1111,就有xx11≠11.故原方程之根為x=1111.

【例2】 證明恒等式(x-b)(x-c)/(a-b)(a-c)

+(x-c)(x-a)/(b-c)(b-a)

+(x-a)(x-b)/(c-a)(c-b)=1.

證:將等式看作x的二次方程,顯然,x=a、x=b、x=c為該方程之根,又原式有意義時,a、b、c互不相等,則關于x的二次方程有三個相異根,矛盾,故原等式必為恒等式.

二、借助于圖形觀察

【例3】 求使方程組

x2-y2=a2,

x2+y2-2x=0

恰有三組解的a之值.

解:若a≠0,則雙曲線x2-y2=a2與圓x2+y2-2x=0,即(x-1)2+y2=1最多只有兩個公共點,方程組不能有三組解.當a=0時,方程組恰有三組解.

x1=0,y1=0;

x2=1,y2=1;

x3=1,y3=-1.

故當且僅當a=0時,方程組恰有三組解.

三、取特殊值觀察

【例4】 設θ∈[0,π2],解方程sinθ(sinθ-1)=cosθ.

解:注意到θ∈(0,π2)時方程左邊為正,右邊為負,

方程在θ∈(0,π2)上無解.

故原方程在θ∈[0,π2]上只有解θ=π2.

利用觀察法,常可使一些問題的求解方法化難為易,求解過程去繁從簡.如上例4,若用公式sinθ=2t/(1+t2),cosθ=(1-t2)/(1+t2),

則原方程化為2t1+t2·(2t1+t2-1)=1-t21+t2.

其中t=tan12θ.化簡得t4-2t3+4t2-2t-1=0

.(*)

用綜合法知方程(*)有解t=1,即tan12θ=1.又12θ∈[0,12π],12θ=π4,可知θ=π2為原方程之解.再令f(t)=t3-t2+3t+1,

則f′(x)=3t2-2t+3.

Δ=(-2)2-4×3×30,f(t)為增函數.

又θ∈[0,12π],

則t∈[0,1],故f(t)≥f(0)=1>0.

f(t)=0無實數解,因此原方程除θ=12π外別無他解.

顯然,這種解法較之前面的解法麻煩得多.由此可見,觀察法是一種可靠的科學方法.但是,由于我們在教學中對觀察法重視不夠,致使有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觀察法的要領,學生常常敘述得不夠完整而使解題過程顯得不合邏輯.還是上面所舉的例子,學生往往將原方程化為(*)以后,觀察出方程有根t=1而求得θ=π2,沒有證明f(t)=f3-t2+3t+1在[0,π2

]無實根,便說原方程的解是1=π2,這就缺乏說服力了.但這不是觀察法本身的問題,而是由于沒有掌握觀察法的要領而出現的問題.

篇5

關鍵詞:煤礦安全 “3+1”線路 全覆蓋 無盲點

1.“3+1”線路的目的意義

為提高礦井跟(帶、值)班的安全責任落實,加強跟(帶、值)班人員的安全職責履職效果,按照“走崗式、全覆蓋、無盲點”的檢查要求對跟(帶)班人員制定井下3條檢查行走路線,對地面值班人員制定1條巡檢路線。通過井下3條路線和地面1條路線的安全檢查,鎖定全礦全區域安全隱患及安全管理,及時對井下和地面的安全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為礦井安全生產及礦井長治久安提供保障。

2.“3+1”檢查線路制定和執行辦法

2.1依據每月調度室安排的礦領導及科室帶(值、跟)班表,安監科將井下所有應檢查區域劃分為三條行走檢查路線:A線、B線、C線,對地面值班檢查擬定一條地面巡檢路線,即D線。實行“3+1”四條線覆蓋全礦井檢查。四條線路確定隨礦井現場生產實際情況每月進行修定后隨調度室帶(值、跟)班表一并下發。

2.2檢查線路確定

2.2.1井下3條線的確定

A線:檢點為安全隱患和安全行為。具體行走路線:回風暗斜井21203回風順槽21203運輸順槽21203運輸順槽-81車場21112聯巷21112運輸順槽21112回風巷-150聯絡巷猴車巷井底車場副斜井地面。

B線:檢點為文明施工和質量標準化。具體行走路線:猴車道21104皮帶巷上倉皮帶頭-140回風石門-150聯絡巷猴車巷21112聯巷21112底抽巷猴車巷二號車場猴車巷井底車場副斜井地面。

C線:檢點為兩個規范(指職工操作規范和干部管理規范)。具體行走路線:二級絞車房-150車場-150泵房變電所猴車巷+13行人繞巷21110回風順槽21110綜采工作面21110運輸順槽-23泵房變電所-23永久避難硐室-23石門139平臺四西大巷960上山井底車場副斜井地面。

2.2.2地面1條巡檢線路的確定

D線:鍋爐房地面絞車房地面變電所南風井等

2.3井下3條線檢查的具體分工和實施辦法

在礦領導和科室管理人員帶(跟)班時,依據事先制定的帶(跟)班路線分配表,每一個單班由礦領導、科室副科級人員及科員分別負責一條線路進行檢查并匯總信息。三條線路實行三班(24小時值班制)輪換,對接循環,即每一天的安全檢查,礦級領導對全礦井檢查一遍,科室管理人員對全礦井檢查兩遍。

2.4地面1條線的巡檢辦法

由當天平地值班礦領導按照D線布置的地點不定時進行查崗,并在查崗記錄上簽字,對查到的問題和指導性建議進行現場整改,由調度室每月對礦領導查崗記錄進行落實總結。

3.其它相關要求

3.1各路線人員在進入回風暗斜井及輔助回風暗斜井前后與通風調度聯系,征得同意后方可進入。

3.2對于井下三條路線中需要從主、副暗斜井通過的,要利用主、副暗斜井交接班停運時間通過,行走前分別和主暗斜皮帶司機及副暗斜井平臺把鉤人員聯系,行走期間,嚴禁皮帶運行或軌道運輸。檢查人員安全通過后必須再次與主暗斜皮帶司機及副暗斜井平臺把鉤人員聯系,確認已通過后方可正常運行或運輸。

篇6

【關鍵詞】 管道護理;高舉平臺;固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科室200例手術后胸腹部留置管道的患者,按床號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11~74歲,平均(44.25±12.18)歲;置管時間2~22 d,平均(525±4.11)d;管道類型:胸腔引流管9條,胃造瘺管5條、T管24條、腹腔、盆腔引流管85條。觀察組男49例,女51例,年齡16~71歲,平均(41.14±866)歲;置管時間2~31 d,平均(698±4.59)d;管道類型:胸腔引流管17條、胃造瘺管2條、空腸造瘺管2條,T管19條,腹腔、盆腔引流管96條。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置管時間、管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均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管道固定方法:除醫生用縫線固定于皮膚外[2],術后用寬約1~2 cm膠布將管道固定于胸腹壁。②觀察組采用高舉平臺法固定管道:根據管道的粗細選擇3 m公司的寬2.5~4 cm醫用無紡布膠布,剪出一長約8~9 cm膠布。在距離導管口3~5 cm處將導管置于膠布表面中央,將膠布對粘約05 cm后[3],并以此中點向周圍逐漸抹平固定于皮膚上。

1.3 評價指標 ①固定效果:記錄累計固定的次數,因引流液滲漏導致膠布滲濕除外。②管道脫出:由于計劃外的各種原因,如患者打噴嚏、咳嗽、翻身或下床活動等造成管道脫出。③管道壓瘡:按美國國家壓瘡協會的壓瘡評估準則[4]Ⅰ度:局部皮膚有紅斑但皮膚完整;Ⅱ度:損害涉及皮膚表皮或真皮層,可見皮膚損傷,可看到擦傷、水皰、淺的火山口狀傷口;Ⅲ度:傷口侵入皮下組織,可見較深創面,但尚未侵犯筋膜;Ⅳ度:損害涉及肌肉層、骨骼或結締組織。④舒適度評價[5]:采用VAS視覺模擬尺,根據患者自我感受分為舒適、中度舒適、不舒適,1~3 表示不舒適,4~7表示中度舒適,8~10表示舒適。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輸入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統計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管道固定效果、管道脫出率比較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管道壓瘡率比較 見表3

2.3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見表4。

3 討論

3.1 高舉平臺固定法與傳統固定法固定效果比較分析 傳統固定管道方法是用膠布將管道直接粘貼皮膚,由于膠布與皮膚存在空隙,膠布不能緊貼皮膚,特別是一些粗硬的管道,膠布容易翹起松脫,當患者打噴嚏、咳嗽、翻身或下床活動管道容易脫出。傳統固定方法采用的膠布較窄,固定面積小,受患者皮膚出汗、皮脂腺分泌影響,膠布粘性降低時[6]常需頻繁增加或更換膠布維持固定效果。而高舉平臺法是將管道緊密固定在膠布上,未直接接觸皮膚,且固定在皮膚上的膠布面積大,平面黏貼,固定牢固,不易脫落。觀察組中有1例發生脫管,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患者躁動,奮力將固定的膠布扯斷,從而將管道拔出,而對照組7例脫管,2例人為因素,5例因為固定不牢導致脫管。表1、表2顯示,觀察組固定的次數,管道脫出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2 高舉平臺固定法與傳統固定法管道壓瘡比較分析 患者出現壓瘡主要是4種因素的作用,包括壓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濕,并與持續時間有關[7]。留置管道可對皮膚產生持久的壓力,特別是管道的接口、卡子等較硬部分對皮膚的摩擦壓迫,加上手術后局部皮膚營養狀況差,皮膚的感覺性差,易損性增加等因素增加了管道對局部皮膚的損傷,易發生管道所致壓瘡,雖然管道壓瘡發生Ⅱ度以上壓瘡的概率較小,但是Ⅰ度壓瘡出現后未引起重視就會發生嚴重的壓瘡,給患者帶來痛苦,甚至產生醫患糾紛。本研究在管道的接口、卡子等較硬部分墊上海綿、紗塊后采用高舉平臺法固定管道,避免了管道直接壓迫皮膚,減少了管道與患者皮膚的摩擦,特別對長期留置管道的患者效果明顯,使壓瘡從11例下降到1例,有效減少了管道壓瘡的發生。

3.3 高舉平臺固定法與傳統固定法舒適度比較分析 傳統管道固定方法需粘貼較多膠布固定,當粘性降低時,反復更換膠布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甚至疼痛,特別對汗毛長的患者更為明顯。但高舉平臺法固定后,再次固定的次數明顯減少,且膠布黏貼美觀,不會出現黏貼多條膠布的現象。傳統固定方法管道未固定死,患者活動時容易牽拉管道,引起傷口疼痛,而高舉平臺法固定后,管道緊緊固定在膠布上,膠布緊緊固定在皮膚上,減少了患者因活動導致的導管移動對傷口的刺激,使患者更加舒適。對一些有接口、卡子的管道,在接口、卡子處的皮膚上先墊上紗塊,再按照高舉平臺法進行固定,可減輕皮膚的異物感和疼痛。表4顯示觀察組的舒適度明顯比對照組高(P

4 小結

高舉平臺法固定管道美觀、牢固,避免了管道牽拉,克服了管道直接壓迫皮膚的缺點,大大減少了管道脫出及管道壓瘡的發生率,保證了管道的固定通暢,而且增加了患者舒適度,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得到患者及其家屬、醫護人員的肯定和好評,值得臨床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唐紅娟,唐笑青NICU管道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對策.護士進修雜志,2110,25(2):181182.

[2] 丁彩兒引流管兩種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中華護理雜志,2008,5(43):413414.

[3] 葉向紅,彭南海,倪元紅,等介紹三種腸內營養管固定的方法.腸外與腸內營養,2009,3(16):127128.

[4] Arling G, Lewis T, Kane R L, et al Improving qu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Multilevel Modeling: the Case of Nursing Home Compare. Health Serv Res,2007,42(3):11771199.

[5] Watanabe S,Koyamx K 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with the convenient digitizer. Anesthesiology,1989,71(3):481.

篇7

關鍵詞:序貫平差 秩虧自由網平差 GPS網

中圖分類號:P2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1)12-0113-02

Abstract:The model of the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sequential adjustment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two models of sequential adjustment and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and which is used in the GPS net adjustment, and the test demonstrates that this model not only get the same results as the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but also decompose the large matrix in the error equations to a sequential small matrixes which is very effective to slove the error equations, and very suitable for large net adjustment.

Key words:sequential adjustment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GPS Net

1、引言

近年來,GPS定位技術迅速普及,已成為現代大地測量的主要技術手段,許多國家應用GPS技術建立了全國性的GPS大地控制網,如我國先后建立了GPS一、二級網,GPS A、B級網等。這些高精度大范圍GPS網的數據處理一般分兩步進行[1]:首先求解高精度的基線向量,然后對基線向量網進行平差處理,前者可通過GAMIT等基線解算軟件進行,而后者則需要自己編寫軟件。本文使用抗差秩虧自由網平差模型,有效地解決了基線解算中出現的粗差問題和無起始點問題,并將此模型融入新編寫的GPS基線向量網平差軟件中。

2、GPS網平差模型

在GPS定位中,在任意兩個觀測站上用GPS衛星的同步觀測成果,可得到兩點之間的基線向量觀測值,它是在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空間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差。為了提高定位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通常需將不同時段觀測的基線向量聯結成網,進行整體平差。用基線向量構成的網稱為GPS網[2~5]。

設GPS網中各待定點的空間直角坐標平差值為參數,參數純量形式記為:

若GPS基線向量觀測值為(ΔXij,ΔYij,ΔZij),則三維坐標差,即基線向量觀測值的平差值為:

基線向量的誤差方程為:

當網中由m個待定點,n條基線向量時,則GPS網的誤差方程為:

3、抗差秩虧自由網平差

3.1 序貫平差

將觀測值L分為兩組,記為Lk-1和Lk,它們的權陣分別記為Pk-1和Pk,設這兩組觀測值不相關,即有

而n=nk-1+nk,nk-1>t,t為必要觀測數。

當參數之間布存在約束條件是,其誤差方程為

由序貫平差原理可得遞推公式,即

3.2 秩虧自由網平差

設個坐標參數的平差值為,觀測向量為,函數模型為

按最小二乘原理,在下,由(10)式可組成法方程為

由于,布存在,方程(11)不具有唯一解,這是因為參數必須在一定的坐標基準下才能唯一確定。坐標基準個數即為秩虧數。設有個坐標基準條件,其形式為

其中,m為GPS網中點的個數。

3.3 秩虧自由網平差的序貫解法

秩虧自由網平差的序貫解法中,最關鍵的為第一步中如何解算Qx,由自由網的誤差方程V1=B1x-L1(權陣為P1),按秩虧自由網偽觀測值法平差,可得

4、實例分析

本文采用某CORS網聯測的數據,在此GPS網中,共觀測了12個點,其中6個控制點觀測兩個時段,每個時段3小時,另外6個點觀測一個時段,形成72條基線,見圖1所示。在如果直接使用秩虧自由網平差,則需要列立的誤差方程B矩陣為72×3=216行,12×3=36列的系數矩陣,而權矩陣則為216行×216列的方陣。對于大型矩陣的運算,需要非常大的運算量,所以效率非常低,當對更大的GPS網進行平差時,可能造成系統的崩潰。本文使用的序貫秩虧自由網平差首先選擇GPS網中的必要觀測基線(獨立基線)N-1條,其中N為觀測點的個數,作為序貫平差的第一步的觀測數據,在此網中,選擇能將12點連接在一起的11條基線作為起算數據,則B1為11×3=33行,12×3=36列的矩陣,P1為33行,33列的方陣,此后,每次做序貫平差計算,選擇一條基線,則B2為1×3=3行,12×3=36列的矩陣,而P2則為3行,3列的方陣,由此可以看出,整體結算中的大矩陣運算化簡為一系列小矩陣的計算,由此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即使在個人電腦上也能實現大型GPS網的平差計算。

5、結語

本文在研究秩虧自由網平差、序貫平差的基礎上提出的序貫秩虧自由網平差,該方法能集合自由網平差無控制點約束的特點,和序貫平差處理大數據量的高效率特點,對于大型GPS網平差特別有效,并且該方法還可以適用于水準網等經典測量的數據處理。

參考文獻

[1]趙慶海,田慶新.高精度GPS基線向量網平差[J].測繪學院學報,2002,(3):168~173.

[2]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量平差學科組,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3]徐紹銓,張華海,楊志強等.GPS測量原理及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4]劉大杰,施一民,過靜.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原理與數據處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6.

[5]余學祥,徐紹銓,呂偉才.GPS變形監測數據處理自動化-似單差法的理論與方法[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

[6]陶本藻.自由網平差與變性分析[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7]張書畢,單世坤,王堅.秩虧自由網逐次平差及應用[J].測繪通報,2001.(8):26~28.

篇8

關鍵詞:損傷控制技術;腹部損傷;多發傷;療效

隨著建筑業、工業以及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發達以及多元化,各種突發事故特別是交通事故所致的多發創傷快速增長,尤其是以腹部損傷為主的多發傷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選擇有效方法提高生存率、加快創傷康復是臨床的研究重點。損傷控制技術強調在治療期間減少炎癥反應和生理紊亂這一塊效果非常好 [1]。本文主要探討采用損傷控制外科技術治療腹部損傷多發傷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5月12日~2015年6月20日,我科診治腹部損傷合并多發傷者66例,男性45例、女性21例,兩者的比例為2.14:1。患者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為(33.81±13.76)。致傷原因:高空跌落22例,交通事故29例,刀刺傷9例,其他6例。損傷的部位:腹內損傷主要為肝臟(挫傷或破裂)15例次,脾臟28例次,膈肌5例次,小腸12例次,胃8例次,胰腺12例次,腹膜后血腫15例次,結直腸破裂23例次,腸系膜血管18例次,膀胱損傷8例次,腎臟損傷10例次;腹外損傷有顱腦損傷22例次,胸部44例次,骨盆骨折16例次,脊柱損傷8例次。按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法的不同,對患者進行了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的患者在性別、年齡、損傷情況等臨床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于兩組中因腦外傷、胸部外傷等腹外損傷按各自病情決定是否行急診手術治療。針對于腹部損傷,兩組均已行剖腹探查術,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手術方式,①進行全面的手術,抗休克和手術同時進行,手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糾正低體溫,凝血障礙,酸中毒,抗感染治療。觀察組采用損傷控制手術。DCS的原則是首先簡化手術,急救處理,采取簡短剖腹探查手術,主要控制出血和感染,控制腹部出血最有效的措施是實施腹腔填塞,建議腹腔填塞按“右上象限-左上象限-左下象限-右下象限[2],用溫鹽水大紗條填塞止血效果明顯。對合并內臟損傷患者止血、清創、縫合,以減少外出血,與此同時建立靜脈通道復蘇。對不能縫扎止血采用間接止血方法(填塞止血、血管介入栓塞等)。對小腸或大腸破裂患者行造瘺術。用最簡單、有效且快速的手術式控制損傷;②在ICU進行損傷控制技術理念指導下的損傷控制復蘇,加強監護,重點糾正低體溫、凝血障礙等,對呼吸不暢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解除通氣障礙并進行呼吸支持;③ICU復蘇,待患者的生命體征和體溫穩定、凝血障礙改善后進行確定性手術,手術時將初次手術時腹腔填塞的紗條取出,進行創面的繼續治療,恢復胃腸道生理結構,根據創傷選擇正確的手術方法,最后永久關閉腹腔。觀察對照組和觀察組手術后48h的APACHEⅡ評分、pH值、凝血酶原時間(PT)、體溫(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以及手術后并發癥和死亡率,并對比分析。

1.3統計學處理 研究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測。

2結果

兩組手術后48h,觀察組患者的APACHEⅡ評分、體溫(T)、凝血酶原時間(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低于對照組患者,ph值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率和死亡率分別為6.8%、4.5%,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率15.9%和死亡率8.3%,見表1,2。

3討論

創傷已成為當今人類死亡主要原因之一[2],僅居心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后,在人口死因構成中列第4位,而在36歲以下人群中死因中居第1位。早期全面治療對以腹部損傷為主嚴重多發傷患者的救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由于患者在入院時的病情都比較嚴重,通常都處于生理功能衰竭,表現出凝血機制紊亂、低體溫及代謝性酸中毒的狀態,因此有些患者即使手術成功也沒有逃脫死亡的厄運。研究表明,在嚴重多發傷患者,生理潛能往往已瀕臨耗盡,若再施行創傷性大的復雜手術,即使技術上能夠完成,傷員也終會因生理潛能完全耗盡而死亡。因此而產生了DCS理念,DCS理念的形成和發展來源于1983年Stone等[3]及1993年Rotondo 等[4]提出了損傷控制概念,即①初始階段盡快手術控制出血和污染源,快速關閉腹腔;②轉入ICU進行復蘇,包括糾正凝血障礙、酸中毒及低體溫;③當患者生理條件允許時再手術,對受傷臟器進行確定性手術。損傷控制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救治方法,對促進患者的恢復及拯救危重患者有重要作用[5]。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3.1適應癥的選擇很重要,對于以腹部損傷為主的多發傷,以下幾點應作為重要的評測:①體溫不升,中心體溫(T)60s),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19s),出血時間(BT)延長,凝血因子V、Ⅷ減少,纖維蛋白原裂解產物增加;③代謝性酸中毒pH

3.2止血是DCS的第一任務。

3.3控制污染,防止腹腔污染,對十二指腸損傷進行引流;胃和小腸破裂單層進行修補。暫時關閉腹腔進行全層減張縫合。

3.4ICU治療階段的重要目標是積極處理“致死三聯”。糾正由多發傷導致的血流動力學紊亂,糾正凝血病,保護胃黏膜功能,使患者的生理學狀態恢復至正常。

綜上所述,損傷控制技術在能夠改善腹部損傷合并多發傷患者的治療結果,顯著改善預后,療效顯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臨床上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輝,沈偉峰,馬岳峰,等.創傷嚴重程度評分對不同等級醫院創傷患者死亡率的預測價值[J].中華創傷雜志,2012,11(5):102-103.

[2]劉中民.普及損傷控制外科技術-提重創傷救治水平[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4(13):221-222.

[3]Stone HH,Strom PR,Mullins RJ.Managementof the major coagulopathy with onset during laparotomy [J].Ann Surg,1983,197(5):532.

篇9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科需進行食管膠囊內鏡檢查的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2079歲,平均年齡(46.3士8.1)歲,排除消化道狹窄、梗阻、憩室者,吞咽困難者,除顫者,裝有心臟起搏器者及孕婦。進行檢查前的1周使患者避免服用影響食管運動功能的藥物。將進入研究的患者按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檢查項目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中 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 2. 1術前準備進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在進行檢查前至少禁食8h,在吞服膠囊之前的4h進行檢查的腸道準備。依據標準程序對儀器進行裝備和調試,并及時向患者說明檢查的注意事項。

1.2.2兩組檢查的進行方法對照組采取右側臥位的檢查法,觀察組采取改進的檢查法。進行檢查前先對兩組患者的不同膠囊服用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并擺好及訓練飲水,在確認患者已掌握膠囊的吞服方法后正式進行檢查。右側臥位的檢查法:使患者取站立位飲100ml水,后在檢查床上取右側臥位,在其頭部墊一個平枕,將膠囊內鏡置入患者的口中,借助15ml水進行膠囊吞服,后每30秒飲水15 ml,檢查期間始終取右側臥位,進行7min后站立位飲15ml水,自行走動15 m in之后再次飲100ml水,此檢查進行中禁忌講話。改進的檢查法:將120 mg西甲硅油加入 500 ml水中,充分將其攪勻,取其中150ml令患者在站立位時進行充分的漱口,使剩余的350 ml由患者飲入,后令患者在檢查床上取右側臥位,在頭部墊一個平枕,置膠囊內鏡于患者的口中,在水的協助將膠囊吞服后每2分鐘飲水15 ml,在此期間始終處于右側臥位,進行8 min后站立位飲100ml水,在此檢查進行的過程中告知患者禁止講話,盡量避免咳嗽及吞咽動作。若患者在取右側臥位時吞服膠囊無法順利進行,則進行半仰臥位再次嘗試吞服。在膠囊吞服成功之后則立即恢復原來的隨機分組繼續進行檢查。

1. 3計價標準在應用RAPID 6軟件進行兩組思者檢查的圖像分析后,對比兩組患者膠囊內鏡食管通過的時間,齒狀線和食管的清晰度、可視范圍及食管檢查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等。

1. 4統計學方法文中所用資料數據應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食管中位通過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食管中位通過的時間202s,顯著長于對照組患者63s,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齒狀線和食管的觀察效果對比觀察組患者的齒狀線和食管的可視范圍評分為1.69,分均高于對照組1.53,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中P(0.05 ),但兩組患者齒狀線和食管的清晰度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

2. 3兩組檢查的完成及不適情況比較進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能夠順利完成此次檢查過程,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有1例患者在調整為半仰臥位后吞服膠囊成功。對照組患者在檢查中有3例出現一過性嗆咳,觀察組則無此情況出現。

篇10

[關鍵詞] 賴氨匹林;小兒高熱;退熱;急診

[中圖分類號] R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8(a)-061-02

Application observation of aspisol in the treatment of febrile disease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Siergeling, Asiya Pa-taer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hildren′s Hospital of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aspisol on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Methods: 200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pisol and Alidine were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for each group.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for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30 minutes and 1 hour after dosing, the effective rate of Aspisol group and Alidine group were 84.7%, 98.0% and 40.0%, 86.0% respectively. The cooling effect of Aspis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Alidine group, and no adverse effect was occurre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Conclusion: Aspisol has a rapid onset and positive effect, no adverse effect, which make it an effe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Key words] Aspisol;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Antipyretic; Emergency treatment

高熱是急診兒科最常見的癥狀,也是多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體溫的調節能力有限。持續的高熱能引起機體調節功能紊亂外,極易引起高熱驚厥,將給患兒身體帶來一定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對發熱的患兒除了及時查找原因、病因治療外,更應積極給予快速有效、安全持久的退熱處理。本院急診兒科于2010年1~3月應用賴氨匹林治療小兒高熱,并與安痛定作為對照觀察其體溫變化、退熱時間、療效加以比較,觀察期間無一例不良反應發生。現將取得的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來自本院急診兒科高熱患兒,共200例,年齡5個月~12歲,體溫波動在38.5~41.0℃,其中,男105例,女95例。病種上呼吸道感染103例,下呼吸道感染88例,感染性腹瀉9例。將200例患兒隨機分兩組,賴氨匹林肌注組150例,安痛定肌注組50例。

1.2 用藥劑量與方法

賴氨匹林系海南皇隆制藥廠生產,規格0.25 g/支,劑量15~20 mg/(kg?次),肌注用NS配制成2 ml。安痛定肌注組用量,6個月~1歲0.50~0.75 ml/次,2~3歲0.80~1.25 ml/次,4~7歲1.3~1.5 ml/次,8~12歲1.50~1.75 ml/次,>12歲2 ml/次。兩組分別用藥后30 min、1 h測量體溫。

1.3 療效判斷標準

完全有效:T≤37℃,有效37.1~38.0℃,輕度有效38.1~38.4℃,無效T≥38.5℃。

2 結果

2.1 用藥30 min后兩組測量體溫結果

見表1。

2.3 不良反應

觀察期間,無一例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皮疹、心悸、胸悶、氣促、出汗過多、體溫過低、虛脫及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

3 討論

高熱是兒科常見癥狀,需要緊急退熱處理。如不及時治療,極易引起高熱驚厥,將給患兒身體帶來一定損害。臨床退熱藥物品種多,成分有單一制劑,也有復方制劑,但主要有效成分卻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臨床上盡量選擇一種退熱藥物來進行退熱。退熱藥物的作用是暫時抑制體溫調節中樞的病理性興奮,使皮膚血管擴張和出汗,散熱增加,以使體溫得到暫時下降,從而達到退熱目的。

在小兒發熱時,絕大部分家長心情緊張、焦急,要求醫生在短時間內快速退熱而以此達到家長們的心愿。部分患兒有煩躁、哭鬧、服藥困難及不配合服藥等特點,因此,本文選擇了200例患兒應用賴氨匹林和安痛定肌注退熱作為比較來觀察其療效,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阿司匹林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藥,其解熱鎮痛作用強而迅速,同時,還具有抗感染,抗風濕,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甚至可引起胃潰瘍和胃出血,對肝腎功能也有損害,兒童應用可引起瑞氏綜合征。因其藥理作用弊多于利,世界衛生組織主張小兒不應使用阿司匹林,目前臨床基本廢棄應用其退熱。

賴氨匹林是阿司匹林與賴氨酸結合的產物,毒性低,無阿司匹林的胃腸道刺激作用及其他諸多不良反應,短時間內緩解了患兒的癥狀,極大地滿足及安撫了患兒家長,不同程度地減輕及分擔了家長的擔憂,也解除了患兒的痛苦。又因其退熱效果好、見效快,從而達到了治療的目的。該藥既可肌內注射也可靜脈注射給藥。注射給藥起效快,療效顯著而肯定,作用強大而持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醫患矛盾及醫療糾紛的發生。筆者在臨床觀察中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的發生,是目前可謂理想的、安全的、可靠的退熱藥物,值得作為首選退熱藥物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周金梅,周沈融.賴氨匹林治療小兒高熱療效觀察[J].小兒急救醫學,2004,11(2):104.

[2]陳愛歡,陳慧中,陳志敏,等.兒童呼吸安全用藥專家共識:感冒和退熱用藥[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6):442-445.

[3]飛豹.賴氨匹林在兒童發熱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學,2009,4(17):143-144.

[4]劉霄.布洛芬、賴氨匹林和對乙酰氨基酚治療小兒發熱的療效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4):33-34.

[5]趙祥文.兒科急診醫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77-83.

[6]朱春根.賴氨匹林、安乃近與安基比林退熱效果比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23):3728-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