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四個不摘范文
時間:2023-03-18 18:11: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脫貧攻堅四個不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不摘責任方面
鄉、鎮、鄉、鎮在脫貧脫貧摘帽后始終保持高度清醒和警覺,按照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四不摘”的總要求,狠抓落實,四個鄉鎮八個村均繼續保持原有駐村工作隊伍的穩定,“五個一”幫扶力量不減,第一書記、駐村隊員常態化駐村辦公,縣級聯系領導、結對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均按照要求頻次到村開展工作。
二、不摘政策方面
該四個鄉(鎮)八個村均繼續落實省、州、縣政府政策不打折扣,繼續落實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政策到戶到人,保障政策的穩定性,確保將貧困群眾“扶上馬”后再“送一程”,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三、不摘幫扶方面
該四個鄉(鎮)八個村的各幫扶隊伍穩定,做到幫扶成效不降低,幫扶工作不斷檔。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落實情況進行了持續跟進,確保了因戶制宜、一戶一策。
四、不摘監管方面
篇2
一、提高三種意識,激發奮戰精神
(一)提高思想上的自立意識。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圍繞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大力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會、先進事跡講述會、感恩教育、環境衛生評比以及“同吃農家飯、同講農家話、同干農家活”等系列活動,教育和鼓勵廣大貧困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立自強,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強化主體意識,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全方位立體式挖掘、宣傳脫貧攻堅好聲音正能量,引領全鎮扶貧干部牢固樹立拼搏奉獻、真幫實駐的思想意識,做到貧困不除,絕不收兵。
(二)提高工作上的決戰意識。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強不強的重要標尺,將脫貧攻堅納入鎮級部門和村委班子考評考核體系,以對黨絕對忠誠、對人民絕對負責的態度,不斷在安排部署上“扣扣子”、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在任務落實上“釘釘子”,舉全鎮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推動一切工作部署圍著脫貧攻堅,一切優質資源匯向脫貧攻堅,凝聚各方力量發起沖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三)提高發展上的擔當意識。把“擔當意識”融入到脫貧攻堅戰中,要求廣大鎮村干部大力發揚“不怕困難,敢于勝利”的繼光精神推進脫貧攻堅,筑牢敢想敢干敢擔當的苦干實干意識,讓牢記責任、擔當使命的意志更堅,決戰貧困、攻城拔寨的勁頭更足。
二、完善三個體系,扎實高效推進
(一)完善責任組織體系。強化脫貧攻堅責任制,嚴格貫徹執行“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度,堅持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落實一崗雙責,結合班子成員分工、聯村,駐村干部駐村和政府各部門工作職責,全面實行專項工作、包村工作、綜合工作聯動運行機制,嚴格落實任務鏈、扣緊責任鏈。
(二)完善精準體系。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支撐體系,圍繞“一超六有”脫貧標準,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精準摸清底數,精準幫扶措施、精準政策落地、精準建立臺賬。通過建立健全防范返貧預警機制,全面完善已脫貧戶的后續幫扶措施,落實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的監測幫扶,不斷鞏固提高脫貧成效,最大限度防止返貧致貧。
(三)完善督導督查體系。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多樣化、常態化的督導督戰,確保脫貧攻堅責任層層壓實,督促工作落實、政策落實、責任落實。
三、聚焦五場硬仗,確保打法精準
(一)聚焦收入達標打硬仗。采取產業獎補、就業扶持、政策兜底等方式,精準施策,增加收入。鼓勵發展小微產業17戶22人,發放獎補資金1.21萬元,實現貧困人口就業1425人,公益性崗位安置235人,新增低保90人,貧困人口收入全部達標。開展消費扶貧,“以購代扶”助力增收,累計資金4.59萬元。實現全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邊緣人口收入穩定達標。
(二)聚焦住房保障打硬仗。多次排查貧困群眾住房情況,用盡用好各項住房保障政策,2020年進行危房改造25戶,投入資金51.9萬元,進行修繕加固85戶,投入資金35.9003萬元,現已全部竣工。并通過房屋租賃、投親靠友等方式,實現全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邊緣人口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三)聚焦教育醫療打硬仗。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實現建檔立卡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100%納入相應資助,39人中高職學生享受2020年“春季”雨露計劃,發放補助資金5.85萬元。加大醫療保障力度,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縣域內住院醫療報銷比例達90%以上。實現全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邊緣人口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
(四)聚焦基礎設施打硬仗。加快推進農村村組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2020年整治主渠道20.5公里、塘堰8座,整修河堰3座,新建蓄水池6口,技改提灌站6座,新建3米寬的道路0.5公里,規劃新建涉改村4.5米寬道路共4.5公里,完成覆蓋11個村的小型水利設施整治工程。持續開展電力和通訊基礎設施的檢查,確保100%的行政村有供電保障和有可靠供電、100%通訊網絡全覆蓋。
(五)聚焦問題整改打硬仗。終堅持問題導向、質量導向,常態化推行“查、找、補”工作機制,全面核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一超六有”達標,扎實推進“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問題清零行動、中省市反饋問題自查自糾,全方位梳理脫貧攻堅各類問題2542個,其中“兩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問題1487個,2016年以來中省市反饋問題35個,2020年以來自查發現問題1020個,截至目前,2542個問題已100%完成整改。健全“當下改”和“長久立”緊密結合工作機制,標本兼治抓好問題立行立改和防止反復發生。
四、抗擊一場疫情,降低攻堅影響
篇3
一、深入貫徹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
全面研學把握深刻內涵。黨的十以來,就脫貧攻堅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對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發展能力作為根本舉措;要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機銜接起來。各地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自覺用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黨的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貫徹黨的精神,扎扎實實做好殘疾人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二、堅持精準施策,務實求效
認真開展殘疾人就業扶貧。實施《市殘疾人創業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20)。積極推動殘疾人輔就業工作的開展,力爭早日建立一所輔就業機構。2020年確保建成規范達標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
穩步實施殘疾人健康扶貧。精心組織實施殘疾人康復民生工程,主動參與精神殘疾人救治救助服務管理工作。宣傳落實《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深入開展“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積極推動衛生計生部門加強醫療康復機構和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醫療康復服務能力,優先為殘疾人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醫療康復等簽約服務,逐步形成穩定的殘疾人康復工作機制,確保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獲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到70%以上。
全面落實殘疾人兜底保障扶貧。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實施好殘疾人兩項補貼,做好救助對象的殘疾人證和殘疾等級審核工作。主動對接人社部門,掌握重度殘疾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政策代繳落實情況。認真貫徹落實《市“十三五”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全力推動為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的社會機構任務的早日完成。完成年度“陽光家園計劃”,做好信息錄入工作。
扎實推進教育扶貧。抓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情況定期核查工作的貫徹落實。配合教育、衛生部門開展殘疾考生高考便利申請,協助做好2020年殘疾考生高考招錄工作。繼續開展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情況自評工作。完成省殘聯下達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和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工作。
認真配合扶貧部門做好相關工作。配合縣扶貧辦做好貧困縣摘帽涉及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事項核查工作,及時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數、未脫貧、已脫貧、新識別和返貧情況,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殘聯組織作用。
認真落實脫貧幫扶工作。認真做好縣殘聯選派幫扶干部的保障工作。積極推動支部共建和在定點幫扶村開展各項扶貧活動。扎實開展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工作。
加大殘疾人脫貧攻堅典型宣傳力度。遴選一批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殘疾人脫貧典型,發揮殘疾人脫貧典型帶動作用。聯系電視臺、報社等媒體對脫貧典型進行宣傳,利用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進行宣傳。
篇4
上周,市里召開了全市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視頻會議,市里主要的經濟部門和各區縣都做了發言,幾位副市長也分別聯系分管工作做了發言,XX書記和XX市長都做了重要講話。會議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是一季度全市的形勢非常不好,壓力很大。從省統計局反饋的數據看,XX項指標中,我市有XX項指標沒有達到時序進度;XX項指標的增幅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我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目的就是傳導壓力,認清目前面臨的形勢,堅持問題導向,做好后面三個季度工作。
剛才,XX個部門和XX位副縣長都做作了很好的發言,尤其是XX縣長深入分析了當前形勢,細致布置下一步工作,突出了重點,明確了要求,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要認真抓好落實。
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正確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危機意識
一季度,我縣的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緩中趨穩,放在全市來看,表明上成績還不錯,但是這都是在低水平的增長,我們與其他區縣在總量上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主要表現有:一是指標完成不理想。只有財政收入、新簽項目到位內資指標達到時序進度,其余指標都沒有達到時序進度要求。而且與上年同期比,財政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等指標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二是投資持續下滑上。投資是個牽動性指標,直接影響其他相關指標,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今年以來,固投增速均呈負增長趨勢,且幅度是越拉越大。三是實體經濟增長乏力。尤其是在工業經濟上,工業經濟普遍疲軟,工業投資下滑,可以說是沒有了基礎,工業用電下降,可以說是沒有了運行,工業稅收減少,可以說是沒有了效益。
雖然這里面有受疫情影響的因素,但我們要防止以大環境不好掩蓋自身問題,不能以大而化之、老生常談的方式部署下半年工作。
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既有“三期疊加”,宏觀市場需求不足,發展速度調整等客觀因素影響,但不可回避是在主觀方面,我們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一是適應不了。在工作中,有些同志說起新常態都知道,可是面對新常態下的形勢跟不上,問題解決不了。二是擔當不夠。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態勢,不是勇敢承擔責任,主動深入一線,盡力解決問題,而是在工作中等待觀望,能拖則拖,推諉扯皮,甚至消極悲觀。三是執行不力。有的部門特別是有的經濟主管部門,不主動深入一線、深入企業問需問計,對縣委、縣政府安排的工作,缺乏釘釘子精神,落實上蜻蜓點水、不緊不慢,有的甚至是沒有過程,沒有結果。我們要求的是盡力而為的做,而不是勉為其難的做,
二、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增強行動自覺
對下一步工作,剛才XX縣長已經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這里我就不再重復,簡單強調一下幾個重點工作。
一是狠抓投資工作。以XX個市級重點項目和XX個億元以上項目為重點,開工一批,加快一批,建成一批,全力擴大有效投入,遏制投資下滑態勢,努力收窄下降幅度。要突出重點,搶抓窗口期、奮戰三個季度,加快推動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加大與上級部門對接,及時調整一批暫時不能開工的項目。要始終圍繞招商目標,按照“任務書”,繪出“路線圖”,列出“時間表”,對目前所有在談重點項目進行全面梳理,一企一策,逐個攻堅。要切實抓好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積極配合企業做好行政審批、項目投融資、土地流轉等工作,確保項目落地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
二是狠抓實體經濟。要抓點帶面,重點扶持大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健康成長。要強化政策扶持,圍繞各行業領域企業資金需求,搭建金融服務橋梁,精準推進銀企對接,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下沉一線,主動服務,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三要狠抓有序復學。復學工作是當前頭等大事,全社會高度關注,必須細之又細、實之又實、慎之又慎,嚴格執行“錯峰、錯區域、錯層次”要求,確保穩妥有序、萬無一失。要細化開學方案、防控方案、應急方案,確保不留盲區、有備無患。要緊盯疫情防控、教育教學、綜合保障、宣傳引導“四個環節”,特別是針對貧困學生,要給予必須要的幫扶保障,確保不讓一名學生掉隊。要守好家庭、校園、教室、宿舍、食堂“五道關口”,進一步突出重點,細化工作流程,做到定人、定時、定點,確保環環相扣、不留空當。
四要狠抓脫貧攻堅。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要積極克服疫情影響,針對剩余貧困人口和脫貧邊緣戶等重點人群,進一步壓實責任,統籌各方力量,用好各類資源,集中精力、鉚足干勁、科學調度、統籌推進,迅速掀起決戰脫貧攻堅的熱潮。要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退出的貧困村、貧困人口扶上馬送一程,過渡期內嚴格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確保脫貧攻堅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
五要狠抓環境整治。加強城市綜合管理,深化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加快數字城管一體化指揮平臺建設;鞏固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加強和規范小區物業、城市河道與公園廣場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創新整治方式,完善管理機構,強化屬地管理,推進環境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六是狠抓民生改善。要加快工程類項目的推進工作,能提前完成的,就盡力提前完成。確保民生工程任務全面完成。要著力抓好三小改造等一批群眾呼聲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民生事業,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七是狠抓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工作容不得一點放松,重點要做好用電、防溺水、森林防火等階段性工作。要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積極爭創全省食品藥品安全示范縣。強化網絡輿情監管,優化網絡輿論生態。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完善山洪、地質災害等預警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加強作風建設,切實增強責任意識
一是要強化目標意識。當前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缺口還很大,宏觀形勢依然非常的嚴峻,要克服甘居下游的思想,堅定完成目標的心里,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做好各項工作。
二是要提振精神狀態。要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找準問題癥結,提升狀態。要消除慵懶散狀態,動起來,快起來。也要有羞恥感,多點實干。
篇5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矢車菊”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鄉鎮扶貧辦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0年鄉鎮扶貧辦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一、脫貧攻堅成果、精準幫扶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我鎮2014年初次識別貧困戶2106戶5398人,貧困發生率12.09%,致貧原因主要為因病和因殘,通過幫扶當年脫貧208戶638人;2015年新增97戶266人,脫貧289 戶877 人;2016年無整戶新增,脫貧457戶1205人;2017年新增88戶255人,脫貧455戶1316人;2018年新增11戶42人,脫貧458戶1253人;2019年新增1戶2人,脫貧182戶398人;今年無整戶新增。經過幾年來自然新增核減后,目前系統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56戶5716人。截至2019年底剩余未脫貧戶52戶116人,因自然死亡4戶7人,2020年脫貧人口48戶109人。貧困人口發生率從2014年的12.09%降到0.22%。我鎮共2個貧困村,余塘村2016年出列,洪單村2017年出列。
二、主要做法
(一)特色產業扶貧。我鎮結合貧困戶家庭實際,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為每一戶具備發展種養業條件的貧困戶制定符合貧困戶自身發展的產業項目。今年系統標注具備發展種養業條件的戶共1218戶,已申報產業項目1279個,實施率100%。我鎮目前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進行土地流轉等發展的規模種養殖產業項目有蘆筍種植,花菜、娃娃菜種植,黃花菜種植,葡萄種植,桑葚種植,桑蠶養殖,蛋鴨養殖等。
(二)就業扶貧。通過摸排,我鎮有就業意愿的貧困人口共2966人,目前已經實現就業務工2966人,就業率100%。目前我鎮兩個扶貧車間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共帶動貧困戶28人(其中洪單村扶貧車間帶動24人)。組織開展技能培訓,今年四期累計培訓貧困人員225人。通過培訓使參加培訓的貧困人員每人都能掌握至少一門就業技術,為找到理想的就業崗位打下基礎。
(三)光伏扶貧。我鎮光伏扶貧項目共帶動貧困戶415戶。建有村級光伏電站兩座。
(四)中石化項目。中石化扶貧項目共投入350萬元,累計帶動貧困戶293戶,每戶每年獲取收益1200元(其中2020年100戶每戶每年獲取收益1440元)。
(五)長豐對接項目。2017-2019三年共投入資金523萬元,共帶動貧困戶408戶,2020年轉為村集體資金后帶動貧困戶402戶。 (六)生態林業扶貧項目:我鎮成立了10個生態林業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種植苗木1421畝,通過貧困戶入社,共帶動貧困戶555 戶。合作社每年預付給貧困戶苗木預定金每畝2000元,增加貧困戶收入。
(七)健康扶貧。通過“351”“180”健康扶貧政策的實施,使貧困人員健康得到保障,確保不會出現因病返貧的情況。每村建設了一個標準化村衛生室,一個殘疾人之家,鎮級建設一個殘疾人工作站,醫養大樓也已經建成,隨時可投入使用,做到小病不出村鎮,大病不出縣城,使群眾身體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八)教育扶貧。在教育扶貧工作中,西三十鋪鎮中心學校成立了以校長陳繼超為組長的教育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采取雙線包保方式,教師職工定期進村入戶,核實學生信息,宣講教育扶貧政策,向老百姓發放宣傳單,耐心解答老百姓提出的問題,讓他們明白教育資助的對象、資助的標準。對于因大病或重殘無法到校正常上課的特殊學生采取了送教上門的方式進行授課。通過數據比對、實施數據對接、疑點問題共同查證等方法,確保做到了“學段全覆蓋、標準最高檔、對象無遺漏”。
(九)社保兜底。對于因病或因殘導致全家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的特困人群,社保兜底是他們最后一道保障。我鎮本著應保盡保的原則,共納入特困供養貧困戶192戶,低保貧困戶479戶,殘疾貧困戶431戶。
(十)雙基建設。全鎮十個村各建設文化廣場一個。全鎮十個村實現自來水全覆蓋,確保飲水安全;電網完成升級改造,用電有了保障;道路建設從村村通變成組組通硬化路,85%以上農戶實現戶戶通硬基路,保證群眾出行方便;全鎮實現互聯網全覆蓋,農民書屋每村一個,豐富群眾農閑時的文化生活;村級主要道路實施亮化工程,都安裝了路燈,方便群眾晚間出行;大力進行綠化、環境整治和溝塘清淤,做到天藍、水清、路美。
篇6
為深入貫徹落實近期省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在“春季攻勢”基礎上進一步推動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根據省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結合我縣當前工作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行動時間
2019年5月至8月,共4個月。
二、攻勢目標
開展產業加速培育行動、基礎設施攻堅行動、兩房推進決勝行動、精神文明全覆蓋行動、就業扶持清零行動、問題整改銷號行動“六大行動”,全面徹底整改各級反饋及自查發現問題,基本完成“兩房”和基礎設施建設硬性任務,為年度43個貧困村摘帽、20907名貧困群眾減貧奠定堅實基礎。
三、攻勢重點
(一)產業加速培育行動
1.持續抓好主導產業。充分利用當地“小木耳”登上央視“大熒屏”的機遇,持續抓好木耳產業發展,窯鎮社區、金米村、金鳳村、杏坪社區、金盆村5個木耳菌包生產線全部投入生產,8月末發展木耳栽植8千畝、8千萬袋,產木耳4000噸,實現產值2.4億元。加快推進時光小鎮、云來谷等重大旅游項目推進,進一步推進旅游“四聯”模式,為貧困戶新開發就業崗位80個以上。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4萬畝,建設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1600畝,增加藥農收入平均達1600元以上。
2.統籌發展特色產業。立足區域特色持續推進構樹、光伏、土雞、生豬、水產等區域特色產業項目發展,8月底發展構樹種植4000畝、花卉種植1280畝、生豬12萬頭、生態雞養殖40萬只、水產養殖80萬尾,帶動5000戶貧困群眾增收;大力推進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有條件的貧困村特別是24個深度貧困村至少建一個光伏產業項目;鼓勵貧困群眾立足實際多點開花發展特色種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等“短平快”增收產業,全面實現長中短期增收項目對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全覆蓋。
3.大力培育帶富主體。全力打造國家級西川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鞏固提升省級農業園區,發展壯大縣級農業園區,新培育市級農業園區2個。大力培育扶貧龍頭企業和致富帶頭人,新培育龍頭企業2個,43個擬脫貧村每村至少培育3-5名創業致富帶頭人。
4.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深入推進“三變”改革,51個貧困村“三變”改革實現全覆蓋,按照“六型聯結、三七分配”(六型聯結即“三資”股份聯結、租賃分包聯結、產業領養聯結、勞務用工聯結、產品訂單聯結、開展服務聯結,三七分配指產業收益主要部分的70%用于貧困戶分紅,30%作為村社區集體收入)的脫貧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完成村集體經濟“清零”和提質兩大任務,8月底各村集體積累增收4萬元以上。(牽頭單位:縣農業局;配合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林業局、旅發委、經貿局、三變辦、供銷社、扶貧局,各鎮辦黨委政府)
(二)基礎設施攻堅行動
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水、電、路、視、訊、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建設8月底要基本完成全年建設任務,43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達到退出標準。
1.安全飲水工程。8月底前完成28個貧困村和11個非貧困村供水工程,并以村為單位出具安全飲水達標認定書(附水質檢測報告),確保全縣所有農戶生活用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牽頭單位:縣水務局;配合單位:縣發改局,各鎮辦黨委政府)
2.電力通達工程。全面推進農村電力通達工程,8月底基本實現生活用電入戶率及動力電到村率兩個100%目標。(牽頭單位:縣供電公司;配合單位:縣發改局,各鎮辦黨委政府)
3.村組道路建設。加大籌資力度,按照省市要求配足資金,搶抓建設工期,上足設備、人力和物資,8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度道路建設、修復、養護任務,確保縣域內所有建制村(社區)道路通暢。(牽頭單位:縣交通局;配合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各鎮辦黨委政府)
4.公共衛生服務。8月底前完成17個貧困村和6個非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達到“四室一房”、每個建筑面積100平方米標準。(牽頭單位:縣衛計局;配合單位:縣發改局,各鎮辦黨委政府)
5.公共服務設施。建成4G通信基站65個、光纖接入點9400個,實現移動通訊、數字電視、光纖網絡等縣域全覆蓋,24個公共體育項目基本建成,使貧困村基礎設施得到提升。(牽頭單位:縣文廣局、科教局;配合單位:縣發改局,各鎮辦黨委政府)
(三)兩房推進決勝行動
1.決勝易地扶貧搬遷。1374戶4960名集中搬遷安置對象安置房7月底前建設完工,達到國家規定的入住標準。372套由各鎮辦負責安置1人戶和2人戶項目加快建設力度,8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設任務。(牽頭單位:縣移民辦;配合單位:各鎮辦黨委政府)
2.決勝危房改造。908戶貧困群眾危房改造6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7月底竣工驗收并兌付資金,8月底前危改工程全部竣工、驗收達標并入住。(牽頭單位:縣住建局;配合單位:各鎮辦黨委政府)
(四)精神文明全覆蓋行動
全面推進扶貧扶志教育引導、規范約束、移風易俗、文明創評、公益救助、司法保障“六大行動”,著力培育自強勵志型、誠實守信型、文明有禮型、崇德厚樸型、互助友愛型、遵紀守法型“六型”農民,奮力實現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同步推進。大力開展“話脫貧、謝黨恩”活動,教育群眾對比新舊變化,感受脫貧帶來的實惠,從內心深處感謝黨的恩情,傳播脫貧正能量,摒棄等靠要思想。借鑒外地經驗,由縣委政法委牽頭制定我縣法治扶貧方案,對爭當貧困戶、分戶不贍養老人、阻撓工作、謾罵干部的,采取訓誡、治安拘留、公益訴訟等方式教育打擊,扶正社會風氣,做到干部學法用法、群眾知法守法,樹立起“爭當貧困戶可恥”的導向。(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政法委;配合單位:各鎮辦黨委政府)
(五)就業扶持清零行動
著力推進“3+3”就業扶貧,即: 拓寬就地就業、勞務輸出、公益崗安置“三個就業渠道”,實施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提升“三大提升工程”。8月底前創建市級就業創業扶貧基地1個、縣級就業扶貧基地10個、社區工廠8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2000人以上,通過寧商協作、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勞務輸出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公益崗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脫貧勞動力就業4000人以上。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實現貧困勞動力培訓全覆蓋。8月底前有勞動能力的擬脫貧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
(六)問題整改銷號行動
對中央考核、國家第三方評估、省第三方評估、省第一季度通報提出的4個層面17個方面的問題,我縣鎮辦會商研判及督查暗訪發現的問題,認真剖析根源,扎實自查整改,分類施策,對癥下藥,逐級建立整改臺賬、責任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做到“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責任人、一抓到底”,5月中旬基本整改到位,5月底前全方位整改到位,在6月份省級檢查驗收中走在全省前列。(責任單位:縣級各部門、各單位、各鎮辦)
四、行動要求
(一)夯實各級責任。縣上每季度召開一次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聽取各鎮辦、一委兩部十辦兩組責任單位工作匯報,掌握工作進展情況,作出決策,解決重要問題;指揮部一周召開一次調度會議,選擇性聽取工作匯報,解決具體問題,協調推進工作;各鎮黨委政府每周召開脫貧攻堅工作專題會,聽取村(社區)、工作隊匯報,指導、協調、推進本鎮各村工作。堅持指揮部日常辦公,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調度會,統籌協調、推進工作。
(二)保障資金投入。按照省上“每年中省專項扶貧資金安排對于深度貧困縣在正常增幅基礎上再提高20%,省級職能部門向深度貧困縣切塊下達的專項資金,年度增幅高于上年度10%,市縣區每年不低于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的要求,積極與上級對口單位溝通對接,爭取中省資金投入,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要求足額配套;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涉農整合資金優先使用在深度貧困村、基礎設施“三提升”和特色產業培育上。
篇7
記者采訪的喜德縣是涼山州11個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之一。這里居住著90%以上的彝族居民。自國家大力實施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政策以來,各族干部群眾為消除貧困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從平壩地區到二半山區再到高寒地區,在建起彝家新寨的基礎上,實施以合作社、種養大戶、龍頭企業“三個帶動”為主要方式的多元合作“造血”扶貧,讓不少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龍頭企業帶動:
“賣出去一瓶水就有一分錢進入貧困戶的口袋”
“現在咱們不勸酒了,改勸水!這里的清泉水是神靈賜予的寶藏。”
一來到喜德縣冕山鎮海拔2800米的小山村,村主任楊玉勇便熱情地將記者領到了由他私人出資創辦的四川省廣地飲品有限公司的辦公室。他取出一瓶還沒來得及貼上標簽的水遞給記者。“再過幾天就要貼標銷售啦!爭取銷量上億瓶!”
楊玉勇告訴記者,他已經將自己廠里10%的股份無償贈與小山村,用于脫貧攻堅。
楊玉勇是遠近出了名的實干家。前兩年,在外致富后的他響應家鄉脫貧攻堅的號召,帶著家底重回貧困的小山村,當上了村主任,搞起了產業扶貧。
“等山泉水正式開賣,每賣出去一瓶水就有一分錢進入貧困戶的口袋。如果每年能賣出1億瓶,兩元一瓶,按照10%的股份,村集體的收入將會是怎樣一筆巨款!”楊玉勇充滿期待。目前他提供了13個就業崗位給村里的貧困戶,“1800元的固定工資,再加上銷售提成,月收入基本能夠保證在3000元左右。”
除了吸引像楊玉勇一樣的企業家回報家鄉,喜德縣還采用“企業+養殖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積極引進鐵騎力士集團,建成年繁母豬1萬頭的規模種豬場,年出欄約22萬頭仔豬;引進新希望集團,企業負責投放仔豬、飼料、技術,并負責回收、銷售出欄豬,村“兩委”牽頭養殖大戶和貧困戶入股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承包寄養。以這些龍頭企業為引領,預計可帶動1萬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合作社帶動:
基金扶持摘“窮帽”
小山村曾是冕山鎮唯一的一個貧困村,全村332戶、1298人,其中建卡貧困戶就有39戶、158人。全村的耕地只有980畝,人均不到1畝。
2015年,經過長期走訪調查,定點幫扶小山村的四川省安監局與村“兩委”共同編制完成了《2015-2018年冕山鎮小山村精準扶貧規劃》,讓小山村的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這項規劃對于當時想造福一方還不知從何干起的村主任楊玉勇來說,也可謂是一場及時雨。在省安監局的大力支持下,小山村的黨員干部走出小山村參觀學習并對村里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最后,村上確定以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為主導,先后成立了以大戶為帶動的“喜德縣安幫大蒜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喜德縣安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核桃、大蒜,養殖山羊、綿羊。村里39戶貧困戶依托政府發放的30萬元產業扶貧基金全部免費入股。
楊玉勇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已建成分別存欄700只、800只和300只的羊圈基地。2016年,合作社@得12.4萬元的第一次利潤后,扣除村集體收益部分,剩余8萬元按股份分紅,貧困戶每戶分得848.86元。
“看那個正趕著羊的莫伍支,以前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家里有四個小孩,現在她和丈夫一起在合作社務工,每月收入2000元,做護林員每月800多元,加上合作社分紅,這個家庭年收入接近4萬元。”合作社帶頭人楊玉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除此以外,省安監局還贈與貧困戶每戶15只綠殼蛋雞,每只雞年產蛋200枚,每戶每年就有3000枚雞蛋可出售,省安監局負責以每枚1元的價格回收,預計能為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
這些實實在在的收益,讓小山村2016年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以合作社為帶動,不僅小山村成為成功范例,今年,喜德縣還在50個預脫貧村中成立了50個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幫助1000戶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
?大戶帶動:
從高山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喜德縣紅莫鎮瓦西村屬于彝族聚居村,全村有低保的298人,五保人員9人,孤兒7人,外出務工人員700余人,現有貧困建卡戶140戶,529人,2015年貧困戶人均純收入2530元。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瓦西村的村組干部硬是擼起袖子帶頭實干、苦干,讓瓦西村在2016年底如期實現了脫貧摘帽。
村民吉克阿來便是村里脫貧致富的一員,如今他已成了瓦西村的致富帶頭人,光是家里40畝烤煙的收入,每年都能夠維持在3萬元左右,家里還養著40頭羊,同時還種植著十幾畝花椒與核桃。
“以前哪里想得到能夠住上這么好的房子哦!”吉克阿來一見到記者便急忙打開自家的院門,邀請記者進房參觀,“這房子80多平米,硬是沒要我們一分錢,政府還讓我們在工地上打工,幫著修建房屋,每人每天120元。”吉克阿來說,要不是曾經的泥土房已經推掉了,真想帶記者上山去看看。“屋頂上瓦都沒有,全是蓋的木頭板,外面下大雨屋里就漏小雨,孩子大人擠一屋子,生了病也不敢下山去看。”
去年,通過幫助村里修建新居,吉克阿來賺了幾萬元啟動資金,再加上向村里申請到的產業扶持無息貸款,他風風火火地投入到發展產業中去,也慢慢從看天吃飯的貧困戶變成了村里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現在烤煙地還請了幾個貧困戶務工,我給他們每天80元工資,包中午飯。自己富起來了,也要帶領村里的兄弟姐妹一起致富啊!”吉克阿來由衷地說。
篇8
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根據中央、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就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和創業長效機制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就業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始終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健全穩定就業扶貧長效機制,著力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強化政府責任。把促進就業作為鎮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并制定促進就業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在發展經濟和調整產業結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技能培訓、提供就業援助等方面制訂具體措施。
2、強化責任考核。健全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將新增就業人數、落實交通補貼政策、強化就業服務和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等作為就業工作主要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責任,并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三、工作開展
1、持續做好產業就業培訓。圍繞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和就業需要,積極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崗前培訓、訂單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因人口至少掌握1-2門實用技術,提高就業能力和效益。支持返鄉、返村人員創業創新,創造就業機會,每村至少培育1-2名“返鄉創業帶頭人”和“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帶動更多貧困勞動力創業就業。
2、持續提高就業扶貧組織化。發揮X扶貧協作、x對口協作和大行業、大企業吸納勞動力的優勢,發揮村勞務工作站作用,完善勞務輸出精準對接機制,提高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通過開發公益崗位及崗位補貼、場租補貼、創業貼息貸款等方式,引進社會力量在移民安置點、人口集中區創辦或領辦社區工廠、扶貧車同及幼托養老服務業等,解決搬遷群眾和農村“三無”貧困人員、貧困群眾穩定就業,確保就近就地就業比例不斷提高。
3、持續完善職業培訓制度。建立健全適應農村勞動者就業創業需要和職業生涯發展要求的職業培訓制度,統籌利用各類職業培訓資源,建立以企業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為載體的覆蓋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體系,加強崗前培訓和就業技能提升培訓,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轉崗培訓和創業培訓,全面提高就業人員能力和水平。積極拓展本地企業吸納、能人大戶帶動等就業渠道,建立多元就業體系。
4、持續推進創業培訓實訓。鼓勵有創業愿望和培訓意愿、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勞動者以及處于創業初期的創業者參加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對獲得相應合格證書的依據相關政策給予創業補貼。
四、工作要求
1、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各村、各駐村工作隊要把中省的就業創業扶貧政策、措施和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不打折扣地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
篇9
武川縣是呼和浩特市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農業發展緩慢,土地沙化嚴重,地下水緊缺,農業科技水平低下,農業生產效益低迷,以“三麥一薯”(小麥、蕎麥、莜麥、馬鈴薯)聞名。由于長期以來靠天吃飯,加之旱坡地較多,農業生產力低下,農業科技水平不高,種田不賺錢成為不爭的事實。近些年來,武川縣委縣政府經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立了改善人居環境、建設首府后花園的城鎮建設目標,以“十個全覆蓋”為內容的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目標,以“六個大縣”和“六大產業”為內容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以脫貧摘帽為目的的精準扶貧目標。
近日記者在武川縣采訪時了解到,按照自治區“8337”發展戰略部署,結合呼和浩特市全面提升農牧業產業發展“三項重點”工作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引導農民改變傳統觀念和靠天吃飯種植模式,破解武川縣農業發展落后的瓶頸,成為武川縣委政府迫在眉睫的課題。近年來,在反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武川縣委、縣政府找到了適合武川實際的發展思路,食用菌種植成為武川縣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的方向。利用武川冷涼氣候的特點和中東部地區人均土地較多的實際,發展大棚食用菌種植在武川大地拉開了序幕。按照“做大龍頭、鞏固基地、打響品牌、拓寬市場、規模發展、確保增收”的戰略發展思路,武川縣委、縣政府利用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支撐,以服務為抓手,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產業脫貧攻堅戰。
武川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2年7月,第一批食用菌大棚建設在耗賴山鄉圪頂蓋行政村,開始進行試生產并取得成功。2013年以來,耗賴山鄉已建成食用菌大棚1200棟、生產線4條,采用液體菌方式進行菌群培育,制菌、滅菌、裝袋、保鮮、冷凍、烘干、腌漬、包裝,全部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在技術、設備上達到了食用菌產業全區領先、全國一流的水平,年生產菌棒能力達1500萬棒左右,初步形成了河北西、耗賴山、不浪梁、大豆鋪四大基地 。產品主要以訂單形式遠銷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福建等地。基地在運作模式上采用“扶貧合作社+能人”的形式,在勞動用工上以當地村民為主,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月平均工資2400-2700元。基本形成了“國有控股,扶貧參與;土地流轉,農民打工;專業經營、市場運作”的食用菌生產經營格局。
在食用菌發展過程中,武川縣有關部門堅持四個方面的發展原則:一是連點成線,以點帶面。以耗賴山鄉、哈樂鎮、上突亥鄉、可鎮為主要節點,沿交通干線建設食用菌示范點,連點成線,打造公路沿線食用菌經濟帶,推動食用菌產業帶狀延伸;以線帶面,輻射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規模化發展,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二是依托市場,公司化運作。按照公司化運營模式,激發企業自主經營活力,實行“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分區生產,單獨核算”的經營模式,推進食用菌產業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三是堅持惠農強農。立足精準脫貧,擴大產業覆蓋面,充分吸納貧困人口投入食用菌產業建設,不斷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確保貧困人口廣泛受益、穩定增收;四是注重實效。著力提升食用菌產業綜合效益,實現建設一處、成功一處、帶動一片、受益一方。
武川縣的冷涼氣候,為食用菌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所生產的食用菌質量遠超過全國其他食用菌產區。截至2015年底,全縣食用菌大棚共有3348棟(半畝大),涉及6個鄉(鎮),10個村委會,受益農民4000戶,受益農民1萬人。食用菌主要產品有滑子菇、木耳、香菇、平菇、姬菇、雞腿菇等品種。現在已經成功注冊了“塞上蒙菇”商標,并取得了食品安全QS認證。目前,“塞上蒙菇”市場銷售良好,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篇10
[關鍵詞]正確理解;五大發展理念;內涵;意義
[DOI]10.13939/ki.zgsc.2016.42.035
1 破解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難題需要創新發展理念
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中國靠資源和環境的消耗、外向拉動、投資拉動實現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長。而現在隨著國際形勢和資源的變化,外向牽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向了盡頭。原有的推動中國經濟發展30多年的動力已經衰竭。所以要實現經濟發展的轉變,就要由規模速度外延型向效益質量內涵型發展,需要創新發展的理念。
創新發展的理念需要培育發展新動力。首先是創新驅動,通過科技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來推動經濟發展,其關鍵點是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優化配置、效率配置,通過不斷搞創新,在競爭中取勝。市場經濟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國家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政府應該做好公共服務,建立統一的市場競爭規則,給企業平等的機會,營造制度公平的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政府如何做減法,如何創造良好的環境,如何使職能不錯配、不缺位、不越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把市場競爭比作運動會,政府就是跑道的修建者,規則的制定者,比賽的裁判員。政府環境和公共服務做好了,企業就在跑道上去跑,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所以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競爭體制,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必須解決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從完善體制機制、搞活體制機制入手,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
其次是產業政策要準,一是要通過中國制造2025戰略,做大做強制造業。從中國制造業形勢看,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認識到經濟不能空心化,不能虛擬化。中國雖然是制造業大國,但我國的很多高端的制造都依賴于進口,是制造業大國但卻不是制造業強國,所以對未來的制造業發展形勢,我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三步走戰略。二是要提高服務業。2015年服務業占比是50.5%,服務業主要是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比如說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還有要推動生產與服務業的融合,比如說眾包。三是要穩步發展生活業。比如文化旅游、醫療保健、養老等。四是要積極發展新興業態,比如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金融會展等。
最后是要靠內需拉動。擴大內需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主要是增加中下層的消費群體的購買力。二是腰包鼓起來,還要敢于消費。主要是完善分配收入改革,要建立保障制度,讓老百姓敢于花錢,對未來無憂。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改善產品質量、推動品牌的發展來拉動需求。
2 解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需要協調發展的理念
協調發展強調的是發展的整體性、包容性、平衡性和可持續性。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的同時伴隨著矛盾問題越來越多,比如說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失衡,也就是民生的失衡問題;還有規模與效益失衡,過去外向型的、速度的發展方式是三高一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還有區域和城鄉發展失衡,城市化的問題,我國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雖然很多農民進入到城市變為市民,但卻并不享有城市公平的醫療、社會、保障、養老等。所以說今天發展中的矛盾是失衡的矛盾,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均衡發展的理念。均衡發展強調發展的整體性、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用均衡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失衡問題。
首先應該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從制度設計到財政政策,再到金融政策等都應該一體化,不能只考慮城市或者只考慮農村,不能有二元。其次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地區經濟的發展,要考慮如何融入到國家區域開發的重點領域內,比如說“十三五”的重點領域如絲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經濟區。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還要加大對民生的投入。最后要硬實力和軟實力協調發展。中華民族未來的崛起不單單是物質上的強大,還為物質上的強大提供持久的、持之以恒的文化力,這種文化力就是精神文明的發展,比如說中國的教育。人們信仰的長期確立、觀念的培育、道德的重塑,需要在教育方面有所提升。
3 解決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的問題需要綠色發展理念
綠色發展目標指向就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發展。馬克思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懲罰了我們。現在環境和生態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每個人應該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綠色發展首先應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國土資源布局要合理,功能要協調配套。其次要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立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最后要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到了,治理環境污染的責任在于政府。政府有四大職能,調控,監管,服務,然后就是環境保護,也就是公共職能,全民的公眾力,由政府來執行。
4 拓展我國未來的發展空間需要開放發展理念
任何發展都是在一定的空間進行的,空間的大小,決定了發展的程度、發展的速度、發展的力度。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國都采取了相關措施促進經濟增長,發達國家紛紛采取再工業化,把制造業從國外轉移到國內。隨著全球格局的不斷調整,國際投資貿易規則和多邊貿易規則深刻調整,這也增加了全球治理的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要統一大市場,既然要統一市場,就要統一經濟規則。誰作為經濟規則的主導者,誰擁有經濟規則的話語權。過去是發達國家占主導,而現在是多元化格局,我國正在崛起。中國在國際規則制定中,需要有自己的話語權,實現自身的發展。開放發展的目標指向就是要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互惠互贏。
一是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全面整合協調沿海各國資源。“一帶一路”是政策的溝通、道路的聯通、貿易的暢通、資金的融通和人心的相通。通過“一帶一路”形成市場的開放性、統一性,由此激發市場的活力,作為利益的共同體,互利互惠地發展。“一帶一路”涉及的人口44億,占到總人口的63%,經濟規模21萬億美元,占到世界的29%,貿易和服務出口占世界的23.9%,“一帶一路”的市場潛力巨大。二是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提升臺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實現共贏發展。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引領經濟的話語權,更好地發揮制度話語權的作用,保護我國的自身利益。
5 分享發展成果的公平正義需要共享發展理念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逐漸加強。當中國的蛋糕越做越大的時候,人們更多的關心是公平和正義。改革開放30多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絕對貧困在減少,相對貧困拉大。人民的生活雖然都比以前改善了,但比富人來說距離也在不斷擴大。我國的基尼系數高達0.473,高于國際上0.4的警戒線。共享發展的目標指向就是公平正義,使全社會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地邁進,也就是蛋糕怎么分更公平,更合理,更有利于發揮每個階層、每個人的積極性。
一是實施脫貧攻堅政策,到2020年,“十三五”決勝小康時期,實現592個貧困縣、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二是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幾乎每個人都覆蓋到的低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就是說要立足國情,以保基本為優選目標,防止高福利傾向。三是強調制度的公平性,消除地區差別、行業差別、城鄉差別,未來要逐漸消除這種差別。四是注重責任分擔,合理均衡配置社各主體之間的責任,防止過分增加全體納稅人的負擔。
五大發展理念指出了中國在一段時期內的前進方向,正確認識和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和意義尤為重要,五大發展理念領航全面小康建設,是我們未來一段時期內發展和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實現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 上一篇: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總結
- 下一篇:意識形態工作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