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戰爭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6: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戰爭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縣級政府 績效管理 基礎模型 展望
1.前言
奧斯本和蓋布勒指出:“測量能推動工作;若不測定效果,就不能辨別成功還是失敗;看不到成功,就不能給予獎勵;不能獎勵成功,就有可能是在獎勵失敗;看不到成功,就不能從中學習;看不到失敗,就不能糾正失敗”[1]。政府績效評價既是改善縣級政府績效的依據,同時又是采取有效措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動力。但政府績效評價并不能解決政府存在的所有問題,因為“績效評價本身不但是一個由各參與者策略所組成的靜態博弈,更是一個由內生化參數,即社會發展程度、利益博弈關系、社會資本積累以及公民共同信念體系等各個復雜變量之間演化博弈的結果”。[2]
近年來我國各地縣級政府紛紛掀起“政府績效管理”的熱潮,模式五花八門,在繁榮中混亂無序。在欣喜我國公共部門績效評估實踐發展如此迅速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正視近年來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研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3],其中之一就是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理論研究居多,個案研究較少[4]。國內學術界對縣級政府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5]和平衡計分卡在縣級政府績效管理中應用[6]做了分析,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學者對縣級政府績效管理的各種模式和現象做系統的分析歸類。本文以政府績效評價的基礎模型為視角,運用多案例和文獻分析方法,擬在繁多的種類和模式中梳理出縣級政府績效管理的一般規律,分析其特點和問題,期望得出一些有價值的認識,對我國縣級政府績效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有所啟示。
2.縣級政府績效管理實踐呈現的特點
2.1采用單模型的為非試點縣,采用多模型的特征不顯著
基于多元主體治理的視角而言,政府績效評價所采用的模型越多,對整個縣級政府的評價越為科學。從圖表得知,同時具備三個模型的縣域中,試點縣和非試點縣平分秋色;同時具備兩個模型的縣域中,試點縣有3個,非試點縣有4個;單個模型特點的縣域中,都是非試點縣。從評價的成本而言,模型越多成本則越高,采用單模型的一般為非試點縣,說明政治支持(試點)會大大增加財政支持(采用多模型評價),也說明政府績效評價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上級,尤其是國家層面。
2.2評價的組織者以政府部門為主,第三方組織的較少
大多數縣域的政府績效評價的功能主要為考核、民意調查和輔助決策,從六個模型的劃分入手,以評價為視角,此類評價主要由政府部門來組織,屬于內部評價。而由第三方組織的治理型評價、參與型評價和監督比較型評價偏少,說明第三方組織的作用和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僅僅充當了政府的一個評價工具,而沒有發揮參與和治理的功能,也反映了公民社會發展程度較低、政府的外部評價缺失。
2.3各地差異明顯,管理水平懸殊
由于領導重視程度、地理位置差異,各地在實施政府績效管理中表現出的水平差異懸殊,例如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還僅僅停留在“行政績效管理”的探索階段,寧夏省銀川市賀蘭縣還停留在干部績效考核排名公示階段;但是廣西省柳州市鹿寨縣、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等地已經在全縣實現了縣直部門、鄉鎮街道、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全覆蓋的考核評價。此外,新疆省昌吉州奇臺縣盡管地處西部,但是其無論在考核的范圍、主體和機制等方面都達到全面和成熟,可能是由于實施時間較近,直接利用各地的經驗和教訓,實現了彎道超車。
2.4省市大力推動,先試點后推廣
北京市為不斷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推動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高效落實,在全市推行政府績效管理,海淀區響應號召啟動政府績效管理, 率先制定了《海淀區政府績效管理辦法》。2009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鹿寨縣為績效管理與考評體系建設試點縣,鹿寨縣積極推行,最終探索出“四位一體”的政府績效管理體系;新疆省按照建立示范、參照可比、各級聯動、基礎良好的原則選擇奇臺縣開展首批試點工作,該縣立刻制定《奇臺縣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其他各地也呈現出類似的特征,在全省全區或全市全州推行之前,往往選擇一到兩個縣作為試點以積累經驗,然后在全區推廣。
2.5成立專門機構,積極探索實施
各縣在推行政府績效時,成立專門的“政府績效管理領導小組”,往往由縣委書記或縣長直接擔任組長,下設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這使得績效管理獲得強大政治支持,減少了推行過程中的阻力。在經過一段時間探索之后,各地迅速進行總結其經驗,推廣其模式。各地紛紛以本縣域名稱或其他簡單明了的字眼來命名其績效管理的成果,如“灌南模式”、“岳陽模式”、“三位一體”和“四位一體”等等。
2.6政府機構與專業機構密切合作
為了減少推行難度、增強政府績效管理的科學性,各地開始于科研單位、商業機構合作,由專業機構為本縣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并培訓專業的績效管理干部。凡是與專業機構合作的地域,其政府績效管理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深度廣度上,都超過了縣政府自身探索推行的縣域。例如江門市鶴山市與華南理工大學政府績效評價中心合作、佛山市順德區與上海元方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政府績效管理與考評電子系統”、撫順縣與復旦大學公共績效與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岳陽縣與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而這些地方在政府績效管理的實踐中大大領先于其他縣,本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各個領域到了改善和提高,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3.對縣級政府績效管理實踐的展望
3.1多模型綜合運用,第三方積極參與組織
提高政府績效和實現社會多元治理是未來政府面臨的挑戰。政府績效評價的六個模型各有其功能和問題,為不斷提升政府績效、降低績效損失、平衡各主體價值訴求,為提高政府績效評價的權威性和科學性,多種模型的綜合運用是其必然選擇,從評價的視角而言,至少應有兩種評價組織者同時存在,即由政府部門組織的內部評價和由第三方組織的外部評價。對于未來政府的績效評價模型而言,應該是建立在一種治理理念之上的,由政府、公民社會、企業、非政府組織共同構成的,以溝通、互動、共識為基礎,既能實現預期的導向功能又能將績效損失最小化的一種評價模型。[7]
3.2縣級政府績效管理呼喚頂層設計
我國政府績效評價研究和實踐起步不久,缺乏制度性保障(鄭方輝、覃事燦,2010)。北京大學周志忍教授也指出:“我國的政府績效管理顯示出很強的‘自發性’,迄今為止也未能形成統一的模式和實施規范[8]”,政府績效管理的全國性文件和指導意見還沒有,各地一般由縣委和縣政府的政策文件推行,缺乏法律剛性。“如果不從制度安排上,從完善法制建設著手,包括立法、司法、一些政府法規的制定等。如果沒有這些法律的支撐,永遠走不出按照政府官員的好惡和實用主義需要的怪圈,不可避免地走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道路[9]”因此,縣級政府績效管理在國家層面,應該從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上下功夫。
3.3要防止縣級政府績效管理變為運動式、簡單化管理
政府績效管理有著獨特的科學性,契合新公共管理和科學管理的理念原則。要防止有的地方出現的借“政府績效管理”之名,推行“效能風暴”、“萬人評政府”等“運動式”、“突擊式”[10]管理,也要防止有的地方把“評比”、“督查”、“匯報”等簡單劃歸為政府績效管理,這樣不僅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會挫傷公務員的積極性、增加結果的人為操控性,不利于建設效能政府。政府績效評估“穿上各種各樣的彩色外衣后被無情地‘嫁接’在形形的運動上,其命運必然是曇花一現,追求的還是短期利益,這不僅有悖于績效持續改進的宗旨,而且會成為政府績效持續性改進的主要障礙。”政府的一切行為首先要體現其公共性的特質和要求,脫離了公共價值的“政府績效”缺失靈魂,沒有意義[11]。
3.4研究機構要展開廣泛的調研并與政府密切合作
政府績效管理雖然在中央和部分省份得到了積極呼應,但縣級政府的理論和技術研究還未跟上實踐的步伐,在CNKI學術期刊庫中以“縣級政府”和“績效管理”作為主題詞搜索(2012年6月25日),僅有8條搜索結果,有效的論文僅有4篇。國內僅有少數幾家科研單位(蘭州大學、復旦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和少數學者(包國憲、方振邦、王輝等)在縣級政府績效評價與管理方面有專門的研究,其他的研究機構和人員都集中在省級政府、公共項目、績效預算等領域。中國有兩千多個縣級政府,而縣級政府承擔著政府大多數的職能和業務量,其實踐亟待理論界的指導和參與。學術性研究機構和商業性研發機構在信息、技術和人才方面有著絕對優勢,有責任為縣級政府培訓政府績效管理方面的專業干部、提供信息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從技術視角和外部評價給政府績效管理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公營部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128―136
[2]郎玫,包國憲.博弈視角下政府績效評價模型選擇的理論優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19
[3]尚虎平.美國與中國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研究的比較――基于《公共管理評論》與《中國行政管理》2002-2007年數據[J].科研管理,2009(3):56-66
[4]謝凌,吳紹琪.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研究述評[J].科技咨詢導報,2007(17):183-184
[5]王輝,蘇立寧.縣級政府績效評估的成就、問題及其改善[J].中國行政管理,2006(12):19-21
[6]方振邦.平衡計分卡在我國縣級政府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理論探討,2008(4):134-139
[7]郎玫,包國憲.博弈視角下政府績效評價模型選擇的理論優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19
[8]周志忍.公共組織績效評估:中國實踐的回顧與反思[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48(3): 26-33
[9]張鵬.政府績效評估呼喚頂層設計[N].中國青年報,2012年2月20日(07)
篇2
第一條為了加快上海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按照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規定,經認定的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除享受《若干政策》、國家及本市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外,同時執行本政策規定。
第三條本市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的認定機構和認定程序,由市信息辦會同市計委、市經委、市科委、市外經貿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質量技監局等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二章軟件產業
第四條由市政府安排5億元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軟件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軟件項目、軟件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并為相關國家項目提供匹配資金。
在上述資金中,專門設立風險種子資金,與國內外各類創業基金、投資公司、上市公司等建立風險投資機構共同投資軟件產業。
第五條市經委、市科委、市信息辦等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每年從其掌握的各類科技發展資金中安排不低于25%的資金,用于支持操作系統、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平臺、開發平臺、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大型應用軟件系統等基礎軟件和共性軟件項目的研究、開發。
第六條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建立的各類科技風險投資機構要加大對軟件產業的投資力度;鼓勵其他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對軟件產業進行投資。
由市重組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的工作。
第七條凡在滬注冊并繳納所得稅的企業用2000年1月1日以后企業稅后利潤投資于經認定的本市軟件企業,形成或增加企業資本金,且投資合同期超過5年的,與該投資額對應的已征企業所得稅本市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級財政給予支持。
第八條浦東軟件園、上海軟件園、國家信息安全(東部)基地和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內的軟件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0%的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級政府在專項資金中支持相關園區、基地,用于園區的建設和發展。
第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簡化審批手續,對軟件企業的設立實行登記制。
第十條由政府投資的項目,軟件系統價格在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采取招投標方式進行。
政府機構和預算撥款的事業單位購買涉及國家安全的軟件產品,采用政府采購的方式進行。
軟件安全產品經國家信息安全認定機構認定后,方可在本市銷售。
第十一條有關部門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盜版行為,并配合司法機關維護知識產權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
各級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必須使用正版軟件。
各級財政在每年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用于政府機構和預算撥款的事業單位購買正版軟件。當年不購買正版軟件的,予以調減相應預算。
第十二條本市建立軟件產品出口的互聯網專用通道。通過專用通道出口的軟件產品,經海關確認后,可按有形貿易方式進行收付匯核銷和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第十三條企業進口軟件(含軟件技術)再開發后出口的,經海關核準,對該進口軟件(含軟件技術)采取適當保稅措施或按加工貿易辦法辦理。
第十四條經認定的軟件企業,按有關規定享有軟件進出口經營權。
市外經貿委、市經委等部門和上海實業(集團)公司所屬各海外公司要支持軟件企業到境外開設分支機構,并在設立和辦理手續等方面對這些企業給予指導和協助。
第十五條對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設計人員的獎勵,經市信息辦報市政府批準,免征個人所得稅。
企業以實物形式給予軟件人員的獎勵部分,準予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第十六條軟件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經評估驗資后,可作為無形資產追加本企業的注冊資本金。
第十七條軟件企業人員出國,可實行一次審批、一年內多次有效的辦法;需要經常派員往返香港的軟件企業,可申請辦理多次往返香港的手續;無行政主管部門的軟件企業人員出國(境),經市信息辦確認,可以通過因公渠道辦理出國(境)手續。
第十八條高等院校要加強計算機、軟件等專業建設,允許在校學生轉向軟件專業,允許在校學生到企業從事軟件開發,對成績突出者,可給予學分。
高等院校在與軟件專業相關的課程教學中,實行“雙語”教學。
第十九條鼓勵境內外高等院校、教育機構、著名軟件企業合作辦學或建立軟件職業培訓機構,培養軟件人員。
軟件人員的培訓,納入本市智力引進計劃。在智力引進項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軟件人員參加培訓。
第三章集成電路制造業
第二十條新建的芯片、掩膜、封裝、測試等集成電路制造及相關項目,經認定,屬于技術先進、市場前景好的,由地方財稅比照鼓勵外商對能源、交通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扶持。
第二十一條將新建的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項目,列為市政府重大工程項目,對其建設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的人民幣部分,提供1個百分點的貸款貼息。
第二十二條對新建的集成電路芯片生產項目,自認定之日起3年內,免收購置生產經營用房的交易手續費和產權登記費;免收該項目所需的自來水增容費、煤氣增容費和供配電貼費。
第二十三條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機場等單位建立全天候預約制度,為集成電路企業進出口貨物設立特快專門報關窗口,提供10小時內取、發貨便利。
第二十四條由市重組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的工作。鼓勵集成電路企業參與上市公司資產重組。
支持上市的集成電路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增發等方式,擴大規模。
第二十五條本政策規定中第七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對軟件產業的有關政策,亦適用于集成電路企業。
第四章集成電路設計業
第二十六條由市科委制定專項資助計劃,安排經費建立IP庫(集成電路設計構件庫),并構建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平臺,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設計服務和性能、質量的評測認證。
鼓勵電子整機產品生產企業與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
第二十七條境外企業向國內企業轉讓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等使用權或所有權,其中技術先進的,經同級財稅部門核準,免征預提所得稅。
篇3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于過五關斬六將”“孔明計草船借箭”……
但最有趣最精彩的還是“孔明用計草船借箭”。因為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就是看的這個故事,這個故事非常令人回味。于是先來了一個“當頭炮”之后便讓我喜歡上了《三國演義》。這篇故事的大意是:“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從而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這讓我感到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諸葛亮足智計謀,料事如神,寬宏大度,謙虛禮讓的大將風度。使得氣量狹窄,妒才忌能,才氣輸諸葛亮一籌的周瑜不得不嘆服。
第二個精彩故事就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因為這片故事驚險,勇猛,氣魄!于是又給了我一個“下馬威”。這篇故事主要講了:“關于來到東嶺關,守將孔秀不放行,說他沒有曹丞相批文。關羽怕耽誤行程,提刀斬了孔秀。之后也提刀斬了大守韓福,汜水關守將卞喜,滎陽太守王植,夏侯驚和蔡陽。這表現了關羽的勇猛和大義凜然。每次我看到這篇故事都會望著天花板默默地祈求道:要是我能擁有關羽一點神氣勁那該多好呀!我的弟弟也是非常喜歡這篇故事,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每次我一給他念,他總是會手舞足蹈的亂跳,仿佛沉浸殺敵的境界里。
“晉國建立三國統一”這篇也非常宏大精彩。它是《三國演義》的結尾。便給我了一個“雙炮僵”僵住了我那貪玩的心,變成了一個穩重的心。故事的主要內容講的是:司馬昭殺了魏帝曹髦,立曹奐為帝,改年號為景元。姜維一面約東吳起兵,一面興師討伐司馬昭弒君之罪,經過一番斗志斗勇晉軍順利拿下江陵重鎮,直指建業。孫皓于是學劉禪晉,并隨軍去洛陽面君。司馬炎封孫皓為命侯,命他在洛陽居住。從此,晉國建立統一的政權,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篇故事讓我對三國大局久久不能平靜的心終于平靜下來……又讓我那顆寂寞的心又熱鬧了起來,因為我找到了一個新的伙伴——歷史故事。
篇4
[關鍵詞]《金陵十三釵》;電影;女性形象;塑造
一、背 景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導演的一部以為歷史背景的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在電影中只是以歷史為開篇,為電影奠定基調,并沒有過多涉及的戰爭場面,而是選取了其中的一個“安全點”,即一個暫時未被占領的天主教堂為故事發生的地點來展開電影情節敘述。1937年被日軍攻破的南京城中,的軍隊無力防守,大舉撤退,空留一城無助的百姓。故事就發生在南京少數依然還算安全的一座教堂里。一個為了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十幾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共同面對的故事。在這段歷史過往中女人們展現了各自的人生際遇,體現了女性在那個時代的悲慘境況,同時也通過這些故事體現和表達了女性對美好的向往,由此而塑造了眾多的女性形象。
二、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孤島”,上演著發生在女學生和風塵女子之間的故事。隨著電影的播放,讓我們細數在《金陵十三釵》中出現的那些獨特、鮮亮的女性形象。這部電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兩種身份的女性各自承受的來自對方的視覺沖擊、生活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在戰爭的洗禮中逐漸融合的過程。一邊是教堂中純潔如天使般的女學生,另一邊是在風塵中摸爬滾打的風塵女子,二者之間的女性形象的對立與交融也是這部電影值得我們深思之處。
電影是以戰爭為故事開端的,在硝煙和大霧中一群女學生倉皇奔散逃走。整部電影是以女學生書娟的口吻來敘述故事情節的,展現了一個女學生眼中片面的歷史存在。也從單方面的角度講述了那些風塵女子的故事,使得她們的形象更加真實分明,而不僅是歷史中拂去顏色光輝的存在。電影開始,驚慌逃散的女學生從畫面左邊進入,結尾時以載著女學生的卡車向右面行駛的場景結束。左進右出,故事娓娓道來。
以書娟為首的三個掉隊的女學生,由于藏匿地點被日軍發現,名為小珍的女孩不幸被日軍槍殺。在慌亂與無助中,書娟和同行的另一個女伴遇到了前去教堂的美國人約翰,并且隨其一同回到了教堂。女學生們為了死去的小珍而傷心哭泣,電影中借約翰之口所說出的“I kown it is hard,all of you have seen enough tragedy for lifetime today”,可以看出,她們不過是一群經受了太多打擊、無助無奈的孩子罷了。她們在教堂里為了失去的朋友痛哭流涕。
此時,教堂門外,帶著琵琶、拖著箱子的風塵女子們登場。迫切的敲門聲,耀眼的紅唇,精心修剪的眉形,畫得挑起的眼角,蓬松又規整的卷發,斑斕的絲綢旗袍……她們就在門外,說著南京話,叫喊著開門,粗暴的樣子不禁讓人驚訝。其中的一個名為玉墨的女子,在門前手持素鏡,整理衣著頭發。她們夸張靚麗的外形與門外的戰爭殘骸的硝煙大霧形成鮮明的對比,仿佛戰爭與她們無關,她們就如歌舞升平的幻境一般。由于她們不被放行,便斷然翻墻而入,于此于彼都毫無形象可言,只是卑微地求生存。在進入教堂之后,看到了洋人也是親熱地打招呼,玉墨更是風情萬種,對約翰拋出飛吻,這一舉動使得約翰心猿意馬。在此時,女學生們也透過教堂五彩斑斕的窗戶從里邊看著這些“秦淮河的女人們”。女學生們知道她們的身份,也從心底排斥她們。們住進了教堂的地窖之后,就把秦淮河的一切都帶了進來,除了沒有生意之外,生活毫無變化。她們依舊撫琴詠樂、打牌聊天、互相嬉笑,仿佛地窖就是秦淮河,那個紙醉金迷、無憂無患的極樂之所。關于南京,關于國家的生死存亡,這一切都與她們無關,“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和這些風塵女子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住在教堂光明區域內(非地窖)的女學生們,她們矜持、傲潔,她們自尊的活著就是對另一方的一種諷刺。兩種對立的女性形象,她們之間的矛盾也在逐漸分明。
三、電影中女性矛盾的鈍化
女學生們覺得風塵女子們骯臟不堪,沒有道德可言,從心底看不起她們,排斥她們。當她們手持煙斗、衣衫不整、浪蕩地從地窖里走出來并且說自己是幼兒園老師的時候,女學生便毫不留情地說“不要臉”。純潔和骯臟的對立,是二者的矛盾之一。
幸存的李教官將一位瀕死的小戰士浦生送到了地窖,希望他最后能躺在一個溫暖的地方。在地窖里,風塵女子們冷嘲熱諷,甚至怕弄臟了自己的衣服,從這些細節可以窺到浮華表面后,風塵女子身上的劣根性。玉墨追上去的解釋,也是一個安慰。同時也為她們后來的慷慨赴義做了鋪墊。
在這教堂中,女學生和風塵女子的格格不入點燃了新的矛盾。女學生們嫌風塵女子們骯臟、齷齪,連廁所都不想與其共用,最后導致矛盾激化,對立的兩方發生了爭吵打斗。這場內部之間的戰爭由日本人的突然介入而終結,同時終結的還有一個女學生的生命,就在風塵女子面前終結的生命,鮮血四濺。面對日軍,逃到地窖的玉墨堅持打開地窖的門,希望女學生能進來避難。但是由于暴露在日本人的面前,女學生在選擇藏身之處的時候,選擇避開了地窖,引走了日本軍,這一舉動無疑是救了地窖中的所有人。聽到女學生們的凄厲的慘叫,躲在地窖的暫時安全的她們內心忐忑不安。在日軍離開之后,看著死去的兩個女學生,她們也于心不忍,在道歉,在感謝。但是,女學生這一方卻并沒有完全接受。從這一場景,我們可以看到二者的矛盾慢慢鈍化,在面對日軍的時候,她們是同一戰線的。
在掩埋戰士浦生的尸體時,女學生與風塵女子都在教堂里偷偷地看著。“其實,這些釣魚巷的,心也不壞。”這句由女學生口中說出的話,正是兩個對立形象的關系柔和化的象征。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是以玉墨和書娟為首,一個是故事的敘述者,一個是故事當中主要的女性角色。玉墨經歷坎坷,她也曾是教會的學生,學習了6年的英語。在13歲那年被繼父,開始涉入風塵之所。她悲慘的人生經歷也是展現她女性形象悲劇的一面。
隨著電影的進行,故事進入另一個情節。關于豆蔻和香蘭的故事。她們外出回妓院拿琵琶弦,想要彈琵琶給浦生聽。豆蔻曾經說,想要浦生娶她,為他母親討飯也可以。豆蔻只想要一份安定的生活,不想再在風塵中沉浮,想要一個女人的生活。浦生的死,讓她覺得必須得為他做點什么,哪怕只是彈一曲,用自己的琵琶,就算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為他彈這一曲。最后她們都死在日軍手里,受盡。鮮血染紅的琵琶弦代表著她們的生命,她們誓死捍衛和守護的東西。雖然和浦生只有短短幾天的相處,但還是毅然決然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妓院。這時的她們是偉大的,閃耀著光芒的。
隨后,日軍來教堂聽女學生們唱詩,由于蚊子(風塵女子)跑出地窖尋貓,導致她暴露在日軍面前。這時,書娟急中生智,把蚊子拉入女學生的隊伍,從而保全了她的性命安全。但這只是暴風雨的前奏。隨后,日軍邀請教堂唱詩班出席占領南京的慶功宴,所有的女學生,包括蚊子在內的十三個都必須出席。這只是一次冠冕堂皇的邀請,實際的情況,日軍的企圖,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女學生們在書娟的帶領下,趁著夜色,爬上高樓,想要自盡。她們想要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和貞潔。正在此時,玉墨站了出來說愿替學生們去赴宴,“有姐姐們呢,不要怕”。她們來到教堂,只是為了生存,曾經出賣肉體也是為了生存。她們只是在求得一絲最卑微的生存空隙罷了,然而此時此刻,她們愿意為了相識不久的女學生們站出來。就這樣,生活在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一群女人們站出來了,為了保護別人,她們愿意獻出生命。
四、悲壯的生死抉擇
電影的最后,當她們被約翰化裝成十幾歲的女學生的時候,她們是何等地欣喜,她們是何等地希望自己是這樣的生活著,而不是在風塵中沉浮。當約翰幫她們變完裝,她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誰最好看時,那場景甚至有些歡樂和熱鬧,但是對于觀眾來說,看著她們洗盡風塵,干干凈凈的樣子,誰都會覺得心中一緊,想要掉淚。這是她們最原始的模樣,她們也曾經這樣單純過。還記得她們說過的話:“我像你那么大,接客都不知道接了多少回了。”“替姐姐好好活。”“我媽要是活著,看到我這個樣子,不知道有多高興呢。我媽說,我們家就是缺個念書的人。”這是她們的心聲,她們的痛與夢。在她們身上,可以看到女性對于美好純潔的一種單純的向往和憧憬。
在上車的時候,蚊子不禁大喊“我不是女學生,我不去,我不去”,這是她心里的聲音,她害怕,她恐懼,她們并不是勇敢到可以獨自面對日軍。最后,“金陵十三釵”坐在卡車上,卡車緩緩駛向遠方,玉墨她們坐上卡車的樣子,成為一種時間定格,就那么樣美美地定在那里,不焦急,不難過,就這樣靜靜地被帶走,在這定格中顯露出一種悲壯。
電影最后一幕,書娟的眼中再次出現了五彩斑斕的教堂窗戶,窗外十幾個風塵女子她們身著五顏六色的鮮艷旗袍,風姿綽約,從遠處緩緩走近,她們的樣子逐漸鮮明,身后的若隱若現的光影烘托了她們的光芒四射。她們的美是無與倫比的,是絕代芳華的。同樣,當她們摔碎鏡子的時候,她們是英雄,她們是視死如歸的,仿佛只是去赴一場盛宴。鏡子摔碎的場景被放慢,慢到可以看清楚每一個碎片紛飛的樣子,和她們一樣美,一樣光鮮亮麗。
五、結 語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戰爭史詩電影,影片以一群在戰爭中處于絕對弱勢的女性為主體來表現在災難中人性的閃光點。在這部電影中,通過“女學生”和“”這兩個角度來塑造刻畫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從她們的對立到漸漸交融到互相扶持、休戚與共,在特定的戰爭年代的歷史背景下發生在她們之間的故事,使得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豐滿光盈。戰爭是殘忍的,沉重的,令人不堪回首的,這些閃爍著光芒的女性形象的存在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但是她們終究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擔當,她們沒有逃避,盡管之前的她們只是卑微地求生存。但在她們的壯舉之中,可以看到在戰爭中,在血與淚中,我們僅存的光明與希望。
[參考文獻]
[1] 侯克明.女性主義背景的英雄主義敘事——《金陵十三釵》從小說到電影的文本轉移[J].電影藝術,2012(01).
[2] 蘇妮娜.別讓藝術淪陷在話語的迷津——對《金陵十三釵》批評話語的觀察[J].藝術廣角,2012(02).
篇5
《戰馬》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作者以一戰為題材,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于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一匹棗紅色的小馬,它本來有媽媽的呵護,而它卻被主人賣給了一個酒鬼,酒鬼的兒子艾伯特,非常喜歡這匹漂亮的馬,他給這匹小馬取名喬伊,并跟這匹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之后喬伊和艾伯特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惜,艾伯特酒鬼的父親,由于急用錢,賣掉了喬伊。殘酷的一戰爆發了,戰爭離他們越來越近,被賣掉后的喬伊一直生活在部隊里,出類拔萃的喬伊一次次完成上尉分配的艱巨任務,戰爭使它失去了最好的知己---尼科爾斯上尉和優秀的戰友——托普桑,喬伊格外悲痛。
艾伯特為了找到心愛的喬伊,便去參軍,喬伊在一次完成任務的途中,受傷了,得了嚴重的破傷風,善良的英國士兵帶喬伊去獸醫治療,竟然遇到了老朋友艾伯特,驚喜萬分,喬伊在艾伯特悉心照顧和精心治療后,身體很快康復了。
幾個月后,戰爭離他們越來越遠了,戰爭結束了,艾伯特帶著喬伊回到了家鄉——英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篇6
設計理念:融情于理,情理交融,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用積極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當前國際國內重大熱點問題和教材的有關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激情,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創設情境――走近戰爭
課前談話:馬上周末了,這個雙休日同學想做什么呢?
導語: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里,戰爭仿佛離我們很遠。但是戰爭的魔影始終伴隨著人類。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耳畔的槍炮聲,走近戰爭。(觀看“戰爭”圖片。)同學們,這些讓我們觸目驚心的場景是什么帶來的?對,就是戰爭!(板書)古往今來,無數的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爭給兒童帶來了什么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喚起學生對快樂假期的向往,引發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幸福感,為后面理解戰爭中兒童的苦難生活做情感鋪墊,使課堂和學生生活保持密切聯系。而戰爭中殘酷的畫面與兒童現實的生活產生的巨大落差,有助于激發學生深入了解“戰爭”的學習興趣。
探究共進――走進戰爭
戰爭給兒童帶來了什么 第一步,聽戰爭中兒童的心聲,放錄音《爸爸媽媽再也回不來了》(伊拉克戰爭中兒童的聲音)。提問:這位兒童心聲中哪句話讓你印象深刻?為什么?是什么讓他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溫暖的家,失去了幸福的童年生活?第二步,感悟截然不同的童年。導語:在60多年前,有這樣一位小女孩,她天真活波可愛,卻過著和我們不一樣的童年。大家一起打開76頁《請把我埋得淺一些》,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童年。思考:小女孩為什么要求劊子手把她埋得淺一些呢?小組合作:分組選擇其中的一個角色說一說。第三步,戰火中兒童災難深重。出示一組戰爭中兒童圖片和小資料。最后定格為一張被槍彈擊碎玻璃后的兒童的眼睛。導語:其實在戰爭中遭受災難的,又何止他們呢?這里每一張照片背后都隱藏著一段戰爭中兒童悲慘的故事。每一組數據都是觸目驚心的。提問:透過這雙眼睛,我們能感受到什么呢?走進他的內心,他在看什么?又在想什么?第四步,小結。緊張、恐懼、不安、哭泣……這就是戰爭中的兒童,讓我們帶著對戰爭中兒童的同情之心朗誦這段文字。
戰爭給世界帶來了什么 戰爭不僅僅會給兒童帶來傷害,也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太多的災難。請同學們閱讀77頁的資料,和同桌一起完成先學單,再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提問:哪些數據或者資料讓你感到震撼?兩次大戰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二戰以后40多年間又發生了多少戰爭?這些戰爭除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還帶來了怎樣的新的危害?誰來說說。小結:20世紀是一個動蕩不安的世紀,在那硝煙彌漫的日子里,戰爭惡魔們制造和導演著戰爭。瘋狂的戰爭機器一刻不停地開動著,給世界留下了深重災難。(板書:災難深重)
設計意圖:以“情”為線,將教材中的資料、圖片、故事串起來,通過層層深入的情感渲染,幫助了解到戰爭中兒童所受的苦難,使同情之情油然而起。為使學生的情感和認知得到升華,巧妙利用教材中一張伊拉克兒童透過破碎的玻璃驚恐望著窗外的眼睛的照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反饋提升――反對戰爭
先看著這些圖片,讀著這些故事,分析著這些數據,不禁要問:“戰爭何時了?”(板書:何時了)接著,教師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當我們在這里幸福快樂地學習著的時候,就在此時,就是現在,遠在中東的敘利亞人民正處于戰火之中,成千上萬的人因戰爭而失去生命,成千上萬的人因戰爭而流離失所。在這兒,我們忍不住要問――”學生齊讀課題。然后,教師引導:“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那些發動戰爭的人們說些什么?”最后小結:是的,戰爭是人類的最大災難,所以我們期盼和平;讓我們站起來、高聲說出我們的心愿。
設計意圖:兒童的情感一旦激活,便如汩汩之水。教師因勢按照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合理拓展了教學內容,從教材中所記述的過去的戰爭延伸到當下的戰爭和祖國周邊的安全形勢,雖然是簡單延伸,但是,因為六年級的學生對時事政治有一定的認識基礎,這樣就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和平生活來之不易,從而引發了學生珍惜和平、譴責戰爭的深刻情感體驗。
課后延伸――遠離戰爭
篇7
關鍵詞:愛情;戰爭;死亡;悲劇
有言道“男人的夢想是征服全世界,而女人的夢想是征服她所愛的那個男人。”作為20世紀最出名的法國女性作家之一,杜拉斯作品的永恒主題就是那:談了又談的愛情,絕望的愛情。杜拉斯曾說過:“或許愛情的遙不可及才顯得彌足珍貴。”
杜拉斯絕不是一個生活在自己愛情世界中的小女人,她對外部世界好奇而敏感,尤其是對殘酷的戰爭,對她而言,戰爭是光明的背景上的黑暗,是和平年代的白底上大紅色的污跡。于是,當需要她寫一部關于廣島的故事時,《廣島之戀》這部夾雜著愛情和戰爭的劇本應運而生,劇本的構思是這樣的:記憶是遺忘的一種形式,只有當記憶本身徹底完成使命后才能實現徹底的遺忘。劇本表面上為讀者講述了女主人公的兩段戰爭陰影下的愛情,一段在內韋爾(法國),而另一段在廣島(日本)。但其實,第二段在廣島的愛情只是內韋爾愛情的重現,11年后,面對她的日本情人,這個在廣島拍攝一部關于和平電影的女演員,又處在了一種與她在戰爭期間和德國士兵一起經歷過的境遇之中。《廣島之戀》的整個過程就是她發現這種相似性,了解它并且擺脫它的過程。
一、戰爭中的愛情
那是在內韋爾,1944年初,戰爭還在進行。年輕的姑娘遇到了德國士兵。他的手被燒傷了,姑娘替他包扎,這個敵人向姑娘道了謝。整整一個月,他一直跟著她,兩個年輕人就這樣相愛了。這愛情注定是一場悲劇,他們的愛情一直被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敵人的身份不可變,戰爭不可變,輿論不可變,但愛情就可以改變嗎?戰爭結束時,德國士兵被殺害。因為愛上國家的敵人法國姑娘被剃了光頭,游街,關在地下室8個月之久。事過境遷,女主人公極力想忘記那段痛苦,她曾說:“為了我自己,我曾竭盡全力,每天同那種根本不再懂得為何要回憶往事的恐懼心理作斗爭。和你一樣,我忘記了……”但原來堅信的永恒之物――愛情,曾經的瘋狂真的會被遺忘嗎?對于這個內韋爾的小姑娘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她永遠的停留在了這被戰爭摧毀的愛情中,而對這愛情的癡迷使她患上了一種絕癥。
激起回憶的不是時間,而常常是空間,在廣島,她再一次看到了那殘酷的戰爭場面“經戰火焚燒的鋼筋。被炸斷了的鋼筋,變得像肉體那樣不堪一擊的鋼筋。……那是一張張飄飄蕩蕩、殘存的人皮,還帶著清晰的蒙難的痕跡……”雙腳踩在這土地上,這樣的支離破碎似曾相識,在這片陌生卻又熟悉的土地上,法國女人得到了重生。在劇本的結尾,法國女人面對沉睡的廣島興奮大叫:“我將忘掉你!我已經忘掉你了!你看,我竟然忘掉你啦!你看我呀!”在這一刻,法國女人終于拋下了吞噬她幸福,占據她生命的痛苦回憶。她愛的并不是這個日本男人,他只是德國情人的替身和幻影。通過這樣一個東方靈媒,法國女人得以和她死去的情人對話。當她己成功地遺忘了過去,日本情人也就喪失了作用,他的命運只是被無情的遺忘,在法國女人的內心始終無法忘卻昔日那充滿了激情的愛情,所以她一直在等待,等待昔日的激情重現。當一切被喚醒,重溫激情后,也就到了一切恢復平靜的時候。“被剃光頭得內韋爾的小姑娘,今晚我要把你遺忘。廉價的故事。”“遺忘將漸漸把你全部吞沒。到那時,你將變成一只歌曲。”詩意的語言,無情的遺忘,重新看到了痛苦,于是不再流浪。
二、死亡威脅下的愛情
談到死亡與愛情的關系時弗洛伊德說:“只有在人們出現死亡意識時,才能真正領悟到的意義,只有在面臨死亡的時刻,才能夠體會到極致的愛。”《廣島之戀》中內韋爾的真愛與死亡緊密相連,杜拉斯讓人物從死亡中體會極致的愛。死亡,一個從古至今的話題,在死亡的威脅下人們探討生命的意義,缺少了死亡,生命將變得不再值得眷戀,沒有死亡,生命將永遠達不到完美的終點。但愛情不會因死亡而消失,也只有愛才能超越死亡,使生命展示出永生的活力,這是自然的輪回。在愛中,生命就散射出耀眼的光芒使人的激情活力四射。杜拉斯在《廣島之戀》的故事中沒有安排男女主人公以身殉情,讓愛情沉浸在死亡之中,她選擇讓女主人公在體味死亡的殘酷無情后重生,從而擁有更具韌性與強度的生命。愛情最終戰勝了死亡得以復活,也就這是杜拉斯所描述的“將這種恐怖納入愛情之中,使之從灰燼中復活”。“螞蟻、蚯蚓紛紛鉆出地面。”“廣島重又遍地鮮花。到處是矢車菊和菖蘭,還有牽牛花和三色旋花,這些花以花卉中迄今未見的非凡活力從灰燼中復活。”
三、悲劇的愛情
《廣島之戀》的故事有著杜拉斯作品中一脈相承的悲劇性――求之不得的愛情。從悲劇美學的考慮來說,有什么比寧愿舍棄生命的愛情悲劇更能引起美感的效果?更能引起讀者的同情、共鳴于感動?這似乎很符合常青常理。但杜拉斯卻不大信奉這種常情常理。她很少在自己的作品里寫以死忘為結束的悲劇,取而代之的是她有意識的以感情上的傷痛來代替肉體上殉情的傷口,即使是在《廣島之戀》中,痛不欲生的內韋爾少女也沒有走上殉情的這一步。杜拉斯總是讓她的人物能經得起悲劇事件的打擊,總是把痛苦維持在她們所能承受的限度里而不至于使她們活不下去,雖然不曾死去,但卻在身體和精神上留下了永久的傷痛,這種傷痛將一直伴隨著他。這種伴生的傷痛隱隱的存在于整個作品之中,并為作品奠定了哀傷惆悵的基調。這種哀傷惆悵基調的美學追求,與傳統文學中那種要悲到極點,悲到盡頭,悲“滿”的美學追求相比,情人沒有死亡,那么,痛苦也就沒有死去,它將長久的纏繞著沒有死去的情人,當然也就使讀者隨之得到一種悠長的感動,對人物產生一種持續的掛念。以內心的傷痛代替現實的死亡,這是杜拉斯在其作品中刻意安排的情節,這種相愛卻注定分離的命運是人類的困惑和生命的劫難。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她創造了另一種愛情模式:不狂喜,不痛苦,不像是活著但也沒有死去。在《廣島之戀》中,法國女人因為在戰爭中與敵國士兵相愛,戰爭結束后她被剃了光頭發,關進地窖,“由于沒有其他東西,(她)就吃硝石,石頭里的鹽,吃墻,她也親吻墻壁,她生活在墻的世界中,對一個男人的回憶埋藏在這些墻里,溶入在石頭、空氣和泥土中。”在這暗無天日的地窖里,女主人公被徹底孤立,毫無自由可言更看不到任何出路。在這樣的境遇中,生命是無意義的,人生是孤獨的,也是最具悲劇性的。不能感受到得痛苦才是極致的痛苦,杜拉斯的這種“幾乎無事的悲劇”才讓人更深刻的體會到生活的悲。
《廣島之戀》一部人們看了又看,說了又說的劇本,戰爭中的愛情,死亡威脅下的愛情,被道德譴責的愛情,悲劇的愛情,不同于其他作家筆下愛情的生死相隨,《廣島之戀》的愛情是悠長的痛苦,杜拉斯這個描述愛情的大師呈現出的是多層次的,讓人可悲可嘆,成就一種不同以往的經典。(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瑪格麗特?杜拉斯著,譚力德譯.廣島之戀[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篇8
他說:“我該去了。我所有的傷痛都將在這一刻煙消云散。”
對這樣一個日本老人的采訪讓我深思良久。那是一個背負著沉痛的十字架的人;一個被記憶折磨得遍體鱗傷的人。他在用懺悔為自己的靈魂縫補著一塊塊補丁。
他在自己晚年的日記中寫道:“自從戰爭結束后,我就變成了一個痛苦的回憶者,在黃昏的墻邊栽種懺悔的樹。在不忍回首的記憶中。我慢慢老去,老在自己的傷口里,沒有一個人來說一句安慰的話;我死了,死在自己未泯的良知里,沒有一個神來對我說‘阿門,天堂的路為你鋪展’……”
這是一個痛苦的老人,他帶著懺悔的心情向人們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戰爭的故事,他到處演說,勸誡人們不要忘記戰爭給人們心靈烙下的傷疤,“就像一把刀子,每個夜晚都來剜你的心”他說。
他的足跡遍布日本,他的聲音漸漸沙啞,但勸誡的心永不停息。
當我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時,他只說了一句――
為了走進天堂。
然后我便在他那里聽到了一個關于天堂的故事。
在天堂的入口處。始終站著兩住天使。他們負責檢查年齡,因為進入天堂是有年齡限制的。
在上帝那里,對時間的算法與人間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人在戰場上打仗的時間不算,在監獄里度過的時間不算,喝醉酒昏睡的時間不算。浪費別人的時間不算……總之,凡是不屬于你自己,碌碌無為地度過的時間都不算。對于不足齡的人必須重返人間,讓悔恨伴隨他繼續生活。所以。有些人活了100歲,在天堂那里他也只是個孩子。也進不了天堂。
老人的經歷給這個關于天堂的故事作出了精彩的詮釋――
篇9
[關鍵詞]《金陵十三釵》;創傷;電影;普世主義
課題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后九七’香港電影的文化認同研究”(項目編號:13Q138)。
一直以來,關于“”的歷史記憶都是現代中國人一段無法化解的悲情。“南京”所裹挾的歷史記憶不僅關乎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更是與普通民眾的屈辱和憤怒緊密相連。刻骨的創傷和夢魘般的回憶,始終侵擾“活人的頭腦”,它已成為銘刻在中國人靈魂深處的無法擦抹的精神創傷,也毫無疑問地成為現代中國百年悲情的縮影。正緣于此,如何恰如其分地敘述“南京”,如何呈現這慘絕人寰的人類浩劫,便成為電影史上一個不折不扣的藝術難題,亦是意識形態交鋒中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一、“大屠殺”敘事與“抗日”的視角
相信大多數人還對那部引起諸多爭議的《南京!南京!》記憶猶新,陸川電影的普世主義觀念所引起的情感不適至今仍然令人耿耿于懷。其實不僅僅是陸川,對有關“”的電影稍作回顧便可發現,此類敘事無一例外地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作為中國第一部“”題材的電影,1987年的《屠城血證》(羅冠群執導)便包含著那個時代所特有的啟蒙主義印記。電影中所有的“抵抗”都是為了保全殺人照片,以此作為“屠城血證”,期待著將它公布于世界,為浩劫中的死難者昭雪伸冤。現在看來,這種主體的錯位極其明顯。同樣,1995年的《南京1937》(吳子牛執導)雖嘗試以人性的觀念消解簡單的階級論觀念,以個人主義視角展示歷史而有著許多新穎之處,但以日本女性切入歷史的方式其實并不為當時的人們所認同,放映不久便湮沒無聞。直到2009年,陸川的《南京!南京!》開始試圖尋求藝術突破,在吳子牛的基礎上改進,以懺悔的日本士兵的角度來呈現這場慘烈的浩劫。然而,“角川視角”所體現的一廂情愿的“懺悔”卻引起了巨大的爭議。①因此,如何講述“南京”,如何平衡商業電影的吸引力和政治電影的接受性之間的關系,如何講述自我的主體性和必不可少的普世主義情懷,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現“南京浩劫”的重要問題。考慮到電影題材所包含的敘事難度和巨大風險,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能夠獲得主流評論界的積極評價,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成功了。
電影《金陵十三釵》由著名作家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在小說版本中,作者通過敘述人書娟的個人回憶展開,穿過幽暗的歷史,講述一群的人性故事。小說中,嚴歌苓以女性主義的筆法敘述了最卑賤的女性——秦淮河的與最高貴的女性——唱詩班的女學生之間的情感的沖突,并以卑賤者的顛倒演繹了一曲人性的悲歌。經過著名作家劉恒的操刀改編,電影版的《金陵十三釵》依然保留了小說的主體情節,即網友們所戲稱的“抗日”的故事。這個聳動的元素所勢必帶來的欲望化的想象,連同“”所攜帶的震撼影響,迅速使《金陵十三釵》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事實也證明,以秦淮河的故事切入“”的殘酷歷史,這種獨特的敘事角度打開了電影豐富的藝術空間和人性維度。
二、“拯救”主題與人性光輝的展示
盡管早在電影上映之前,著名批評家朱大可先生便以“愛國主義”為題,指責電影借助艷麗的旗袍和們扭動的腰肢為噱頭,在“身體敘事的狂歡”中尋求商業片“發國難財”的方式。②但坦率來說,在這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對市儈哲學的一味批判,并期待任何電影都以拒斥商業化的態度而自說自話,顯然并非切合實際的批評態度。相反,拋開影片商業化的基底,撇清故事所包含的意味,從中發現電影的可取之處,或許才是面對電影的真正理性的姿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更多的批評家傾向于用“中規中矩”來概括這部電影。恰如人們所說,影片最大的沖突點,在于“十三釵”挺身而出,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保護女學生安全撤離。在此,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種“替死”的做法,表現出“十三釵”對世俗偏見的抵抗。
以戰爭做背景,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在切實實踐每一個個體的“救贖”。面對戰爭,面對大屠殺的絕境,每一個人都得到靈魂的拯救,每一個卑微而又偏執的個體,都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洗禮,人性的光輝得到綻放。電影之中,不僅僅是那群“風塵女子”,甚至每一個個體,都在危難的情勢之中展現出了人性的光輝。由好萊塢影星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約翰·米勒,這位在《太陽帝國》(1987年,斯皮爾伯格導演)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男孩,似乎從多年前的上海來到了1937年的南京。這位貪財好色、嗜酒如命的入殮師,居然奇跡般地扮演了神父的角色,而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這位流浪漢穿上神父的衣服后,居然像一位真正的神父那樣,開始維護生命的正義和靈魂的純潔。于是,一個是粗鄙的美國二流子,一個是風塵的秦淮女子,他們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成全了彼此的“救贖”。
而佟大為扮演的國軍軍官,無疑是電影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只差幾步就能出城”的情況下,他做出了生死攸關的抉擇。在此之中,一個抵抗的中國男人給人帶來的血脈噴張的力量,雖說不能消弭隨后的“屠殺”給觀眾帶來的恥辱和挫敗感,但這種“抵抗”所帶來的希望,至少沖淡了影片彌漫的血腥給人造成的不安。佟大為和他為數不多的殘部,列隊迎著子彈掃射炸飛日軍坦克的一幕,不管是否出于虛構,都在抒發觀眾情懷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甚至是那群受到眾人保護的女學生們,當她們一直所鄙視的們最后成為她們的“替換者”時,這群睥睨一切的女學生們也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刻骨的“成長”和教益。除此之外,曹可凡飾演的孟先生,就像《南京!南京!》中的范偉飾演的唐先生一樣,都以起初猥瑣,最后悲壯的軌跡,演繹了“漢奸”終成英雄的救贖之路。而那位尚未成年的喬治,也在關鍵的時刻勇敢地挺身而出。這些普通人的情感變化,無一不是戰爭所激發出來的崇高情懷,這些都是人性光輝的展示。
三、國際視野與普世語法的“癥候”
作為一位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導演,張藝謀在電影商業化的追求之外,其實有著極為明顯的藝術野心。他迫切地希望得到世界主流文化的承認,這種傾向早在《英雄》中便已產生,而在《金陵十三釵》中,躋身西方主流的欲望更加強烈。從整個敘事元素來看,《金陵十三釵》可被看作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影片,一部“非常奧斯卡”的電影。相對于小說,電影的敘事清晰地顯示出目標定位。原著中的老神父被貝爾飾演的年輕的玩世不恭的“流浪漢”所代替,“這種改變帶來的不僅僅是好萊塢一線男星出演的標簽,不僅僅是他的到來對于這個商業奇觀的標志性意義,他更為直接的作用在于為電影文本提供了一個主動的主人公,一個充滿行動的人物;并且,他從玩世不恭的男人到悉心的保護者、溫柔的愛人與沉默的英雄的巨大轉變,承擔著將情感推向的重任。”另外,其他人物出場與最后情節的改變,即每一個都得到“救贖”的結局,便是典型的好萊塢敘事電影的人物發展模式。而電影本身也以“保護女學生”為宗旨,巧妙地消解了國族的、宗教的與傳統的宏大敘事,從而在一種商業背景中突出了單純的人性主題。
這確實是一部最與國際接軌的敘事題材,這里不僅僅指的是“穿著旗袍”的“異國情調”,而是更為內在的“自我西方化”的過程。從那部無數人致敬的《辛德勒的名單》,到波蘭斯基的《鋼琴師》,再到施林克深受歡迎的小說《朗讀者》,中國作家和導演一直希望將“”的故事也寫進這個關于戰爭和人性,殺戮與情感的世界主題序列。以個人在戰爭中的拯救與犧牲,來反思這場戰爭,以人道主義的光輝和宏觀悲憫的視角拉開歷史的圍幕。《金陵十三釵》無疑符合這種國際化的創傷敘事模式。甚至張藝謀的作品打磨得更細膩,鏡像語言服從感很強。盡管這部從生產、宣傳,到銷售發行,都瞄準了國際市場的電影產品,有著極為精美和感人的藝術形式,但其做作的痕跡還是極為明顯的。電影劇本的改編凝結著嚴歌苓、劉恒、周曉楓等一流團隊的勞動成果,但劇本的打磨卻仍欠火候。諸如人物情感的變遷稍顯突兀,情感的自然流露受到限制等問題,被挑剔的網友們毫不留情地指出。如評論所詬病的主角約翰,一個貪婪的酒鬼、一個輕浮的色鬼、一個玩世不恭的無神論者,其人格的升華似乎在一剎那之間便驚人完成;而豆蔻們尋找琵琶弦一段近乎兒戲的“出逃”;學生們面對們換衣服的場景時出現的如釋重負的歡笑,都有著極為牽強的痕跡。另外如電影的結尾,相較于小說的結尾,少了劇情的交代,似乎不符合中國傳統敘事的表達。這些敘事的瑕疵也讓人懷疑張藝謀在急功近利的好萊塢路線之中,其內心對藝術和歷史的忠貞程度。
影片最后結束于約翰駕駛著滿載女學生的大卡車離開暮色中的南京城,這種逃離的敘事以一位白人男性的成功拯救而告終。當然,這一方面是出于電影講述故事的需要,需要一個貫穿式的英雄人物,另一方面的確會迎合西方觀眾的接受習慣,由西方明星扮演的白人形象,成為最終的拯救者,這是符合西方觀眾的接受習慣的。然而,這樣的結尾其實是對小說原意的巨大“冒犯”。在嚴歌苓的小說之中,玉墨作為戰后的幸存者,她以毀了容的面貌出現在1945年南京審判的現場,并由她指證當年日軍的南京暴行。在此,小說也以巨大的“敘事空白”已然說出了當年12位姐妹們赴宴之后凄慘的結局。這種小說與電影之間“中外有別”的修改,似乎已經說明我們如今所深陷的南京敘事的主體性窘境。就張藝謀而言,他為了成就救贖者的人性光芒,而不敢面對小說中所揭示的更為悲慘的結局,恰是為了建構其普世主義語法的完美外觀,但這正是“”敘事的問題所在。因此,盡管在大多數人看來,《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在《活著》以后最好的影片,但作為一部敘述“”的電影,它所承擔的民族寓言和化解創傷的命定功能,依然讓人疑竇叢生。正像評論者所說,我們看到各種電影敘事的視角集中在拉貝、安全區的美國人、日本士兵、假神父與真身上,未來我們還可能看到魏特林的故事、福斯特的故事,卻極難完全在本土視角下尋找到拯救者的形象,“書寫純正的民族神話,至少在南京不行”③,蘊涵在此的問題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關于“”的敘述,純正的民族主義神話早已破產,而絕對的普世主義視角卻也不能說毫無問題。在“”的電影書寫越來越進入主流視野的今天,如何在民族性中凸顯普遍性,而非使民族性消融于普遍性,這恐怕是此后的“南京”敘事亟待克服的歷史窘境。對此,在《金陵十三釵》所開創的徹底的好萊塢路線之外,是否有一種更為有力的敘事形式,恐怕是以后的電影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注釋:
① 徐剛:《一場未遂的歷史對話——關于電影〈南京!南京!〉引發的爭議》,《粵海風》,2009年第5期。
② 朱大可:《十三釵的“愛國主義”》,原載于《南方都市報》,2011年12月13日,參見“朱大可新浪博客”。
篇10
這是一部把全世界的目光都鎖定在英國德文郡的一個小村莊的電影。它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溫馨感人的故事。
這部影片以一戰為背景,簡述了,一匹名叫喬伊的馬和男孩艾爾伯特之間關于勇氣,忠誠,和平與友愛的故事。影片共有兩條線索。一條是男孩艾爾伯特為了尋找被征去打仗的愛馬喬伊而義無反顧的走上戰場,另一條則是小馬喬伊在戰爭中經歷種種殘酷與感動。
影片以一望無垠的綿延山脈和天地相接的壯美晚霞開頭,伴以深沉優美的英格蘭音樂,給人一種震撼而又寧靜的感覺。在這里,艾爾伯特與喬伊相遇了,自此,兩個生命緊緊相連。影片最先感動我的地方是幼小的喬伊在艾爾伯特的一聲聲呼喊下冒雨開墾出一大片荒地的那一幕,圍觀的人無不感到不可思議,但正是因為艾爾伯特與喬伊之間的相互信任,使他們完成了這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隨后,一戰爆發,喬伊被征當為戰馬。它顛沛流離,幾經生死,屢屢換主:騎著它沖鋒陷陣的英國隊長尼克爾斯,與祖父相依為命的小女孩艾米莉,聯手救下它的英德士兵······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些人有的幸存,有的死了。戰爭帶給各國人民的苦難都一樣。像英德士兵聯手救下喬伊時,每一句話其實都表現出了他們對生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厭惡。所以他們才會對在無人區幸存下來的喬伊施以援手。被帶回軍營的喬伊即將被打死的時候,艾爾伯特奇跡般的與之相逢,這一幕感動所有在場的士兵們,在轟隆作響的戰場中,我們仿佛聽到了愛的贊歌。他們的友誼穿越戰火,跨越海峽,無懼生死危難仍然篤定如初。此時,艾爾伯特當時那看似脆弱的承諾終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