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三年發展規劃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三年發展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校三年發展規劃

篇1

——山丹縣清泉學校三年發展規劃

(2017年8月—2020年8月)

山丹縣清泉學校創建于2016年8月,地處山丹縣城西北部,是山丹縣新城區開發中心地帶。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主要生源為近幾年來城鎮化建設由鄉村遷往城市的居民子女。

主體工程初步建成,學校的先遣班子就在雷顏俊校長的帶領下,依據當地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改的理念背景,準確定位了“尊重生命 學會生活 快樂生長”的辦學宗旨,以“育人為本 敬業為樂 成才為志”為校訓,緊緊圍繞“追求和諧教育享受成長快樂”的辦學理念,開啟了山丹縣清泉學校的教育教學之路。

2016年是山丹縣清泉學校的創始之年,2017年是山丹縣清泉學校第一個三年規劃的奠基之年,為此,學校特制定《山丹縣清泉學校三年發展規劃(2017年8月—2010年8月)》。

本規劃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發展的基礎與面臨的問題

第二部分:學校辦學理念闡述

第三部分:學校發展目標

第四部分:領域目標、實施策略、推進計劃及成功標志

第五部分: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第一部分發展的基礎與面臨的問題

一、學校整體情況分析

學校為新建校園,硬件設施基本齊備,塑膠操場,各班新配觸摸一體機,校園網絡,各功能室等一應俱全,為學生的快樂成長提供外部條件。

二、師資情況分析

學校現有教職工127人,其中男職工59人,女職工68人,教職工平均年齡為41.6歲。教職工中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學歷101人,專科學歷24人,學歷達標率為100%。但是由于新建學校在教學常規管理方面缺少制度性和規劃性,教師隊伍年齡偏大,思想相對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守舊,教學模式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學校發展的軟件急需解決的問題比較多,這是學校已有的現狀。

三、學生整體素質分析

2016年秋季學期,學校正式開校招生。目前共有學生2378名,其中中學部學生814名,設置18個教學班;小學部學生1564名,設置26個教學班。這些學生主要是從城關小學、東街小學、南關學校、山丹二中分流過來,家住新城區的農民子女。生源數量較多,但質量薄弱,加之大多數孩子為留守兒童,家中缺少必要的文化影響和有力的學識支持,導致大部分孩子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亟待培養。

四、內部管理條件分析

1.學校管理民主科學

學校正在形成一套規范、有序、民主的管理體系,《教職工常規管理細則》《教育教學管理細則》《教育科研管理細則》正在逐步完善,依法執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明顯凸顯,領導、教師關系融洽。

(1)德育管理方面。學校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先”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德育功能,打算系統構建 “三位一體”德育工作網絡,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2)在師資隊伍管理方面,制定修繕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師培養規劃,有計劃、分層次地將一批優秀教師納入學校骨干培養規劃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名師工程。

(3)教育教學管理方面。一方面學校以常規管理制度為基礎,規范老師們的教育教學行為,保證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實踐常規管理創新活動,對教師日常的備課、上課(含課后反思)、作業批改、學生學習過程指導和學業評價等,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課題管理將全程實施“技術性”管理,包括申報、論證、立項、實施、總結及成果答辯、推廣等等,并完善各級立項課題的申報程序,形成“校級研究專題——縣市級立項課題——省級立項課題”這一課題申報鏈,建設好“金字塔式”的課題申報支撐體系。

(5)課程管理方面。學校從課程體系設置、構建和諧教育,建立多元的教育評價生態系統、致力于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項行動等方面進行規劃,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其中,學科拓展型課程的常態化實施是學校課程管理中重點要做的工作。

2.社團活動豐富多彩

學校充分發揮現有教師自身的優勢與基本設施寬敞富裕的優勢,成立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如剪紙社團,書法社團,笛子社團,武術社團等19種之多,每周四雷打不動開展社團活動,負責領導實時督促,社團活動已成為常態化。

3.讀書氛圍悄然形成

學校有圖書室兩個,閱覽室兩個,每間均在160平米左右,有專人管理,每天下午課外活動向全校師生開放閱讀,形成了“閱讀有空間、閱讀有時間、閱讀有人帶、閱讀有人促”的“四有”閱讀氛圍

4.藝體工作全面推進

體育、藝術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以落實中小學生藝體項目“2+1”工程為中心,全面推進藝體教育工作。通過規范課堂教學行為,上好音體美課程,杜絕課堂上“大撒手”“放鴨子”現象;通過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切實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以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體育大課間活動、籃球比賽、足球比賽、跳繩比賽、隊形隊列比賽、鄉土體育活動等,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

5.社會實踐落實到位

學生以紅領巾志愿者和共青團志愿者為載體,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如為敬老院老師打理生活,開展啄木鳥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社會實踐活動等,并打算以此為契機,開展的科學小課題實驗研究,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科學實踐精神。

6.辦學基調初步奠定

建校伊始,我校堅持“尊重生命 學會生活 快樂生長”的辦學宗旨,旨在以“生命教育”為本真教育,著力營造“和諧、快樂”的校園文化,努力創建以體藝社團為基礎的“快樂校園”。積極開展質量監測和過程性評價、民主快樂進課堂、校園足球抓落實,語文晨誦、趣味數學、英語口語、書法藝術和科學實驗等學科課程,培養專業教師,建設活動場地,健全活動體系,制定一年抓規范、兩年上臺階、三年出成績的階段發展目標,為此需要建立豐富的校本課程、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校園文化。以學科拓展撬動課堂變革,實現課程由國家單一向豐富校本轉變、學生由全面向個性發展、教師由陳舊向創新發展。

五、學校發展面臨問題

目前,學校在現代學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名優教師培養、校本課程開發、辦學思想等方面雖有構思,但未定位,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體系和發展事態。雖具有一定數量的市、縣級骨干教師,但是骨干教師的作用還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校本教材的開放和研制工作還在胚胎狀態,所以學校的辦學面臨著一系列質的問題:

1.辦學規模控制的問題:由于學校地處人口稠密的新城區住宅中心,學區范圍大,學區內新樓盤眾多,隨著農村遷往城市的家庭越來越多,學區內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據標準化學校的要求,科學地控制學校的合理規模,使學校能夠穩步、健康地發展。

2.提升名優教師隊伍建設層次的問題:如何形成更有針對性的、適合不同層次、不同群體教師發展需求的隊伍建設模式? 在現有的市縣級骨干教師,數量較少,并且這些教師大部分年齡結構偏大,對優秀的中青年教師缺乏有效引領,尤其初中這一塊表現明顯,教研科研積極性不高,高原現象難以突破。如何探索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群體教師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建設策略、措施,激發學校每一位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和內在發展需求,培養更多的省、市、縣級骨干教師。

3.學校文化積淀不夠,“和諧”主題未突出的問題。由于學校為山丹縣新建校園,但是辦學規模在不到一年級的時間內迅速擴大,雖積極投入學校文化建設,搭建各類平臺以深入挖掘辦學理念價值文化、活動文化、環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但尚未形成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的學校文化特色,校園“和諧”主題文化和價值理念建設缺乏規劃。

第二部分學校辦學理念闡述

優質的教育應該是促進人人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生發展的教育。從建校至今,我們不斷實踐和提煉“三個增值”:

1.學生增值——良好習慣養成,素質修養提升,學業水平提高。

2.教師增值——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技能嫻熟,綜合素質提高。

3.學校增值——有形資產增加,教學質量提高,社會信譽提升。”這“三個增值”立足實現為每一個孩子的習慣形成和成長服務,為每一位教師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服務、為每一門學科和學科的特色發展服務,如果將來做得更好一點,為學校的長足發展和社會聲譽服務。

一、指導思想

遵循現代教育基本規律,以“生命教育”為本,全面開啟培育有生命活力、有生命靈性、有健康意志的未來一代的教育理想,進一步篤定清泉學校“嚴謹、求實、創新、高效”的教風和“自主、自信、樂學、善思”的學風,在管理機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構建“生命教育”的運行系統,以學校管理現代化、師資隊伍現代化和教育教學現代化促進形成適合清泉學校特點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

二、辦學理念

作為一所新辦學校,我們將圍繞“尊重生命 學會生活 快樂生長”的辦學理念進行思考和實踐,不斷完善“學生習慣養成,教師專業完善”的目標愿景,在今后三年中著力凸現以下辦學理念:

1.學校精神:質樸務實與開拓進取相融合的清泉精神

質樸務實是年青的清泉學校的風格,近一年來清泉校人以質樸無華的氣質、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兢兢業業地培育每一位學生;而開拓進取是清泉學校快速成長的前提,也是學校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未來三年中,學校要努力挖掘內外部的資源,因地制宜,改革創新,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2.學校辦學的邏輯起點與歸屬:生命教育

學校辦學的邏輯起點和歸屬,就是“人”。我們認為一所秉持為“尊重生命,學會生活”為辦學理念的學校,它所開展的一切教育實踐必須回歸到對每個個體生命的關注,對個體生命獨特性、惟一性的關注上來。未來三年我們將繼續堅持:育有生命活力、有生命靈性、有健康意志的未來一代。

3.學校辦學的戰略定位:學生健康、善良、多才;教師淳樸、寬容、嚴謹;學校平安、文明、和諧。我們將致力于推進習慣培養和專業提升的戰略,建成管理科學、隊伍優化、辦學規范、成績提升顯著的年輕學校。

4.學校使命:建設和諧校園營造和諧課堂打造和諧團隊 引領和美人生

5.教師形象:淳樸寬容、嚴謹求實

6.學生形象:德藝雙馨身心和美

第三部分學校發展目標

一、辦學目標

未來三年,我們將堅持走“和諧治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之路,著力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打造學科教育規范化,建設體藝教育特色化,逐步實現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穩步提升,把清泉學校建設成為管理科學、隊伍優化、成績提升顯著的縣級九年一貫制學校。

二、培養目標

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勞動、學會交流、學會做人,這是我們教育的起點和終點,未來三年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基礎扎實、全面發展、勇于創新”的健康人。

第四部分:領域目標、實施策略、推進計劃及成功標志

一、學校管理

(一)領域目標

在“和諧治校”和“民主辦學”的基礎上,努力實踐現代學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實以人為本、以校為本、講究成本和精細管理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邀請家長代表參與學校管理,督促學校管理向制度化發展,促進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構筑信息化平臺,提高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實施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深化團隊績效捆綁制度。從而使學校規模發展和內涵發展相統一,努力營造“和諧育人、快樂成長”的管理氛圍,實現“規范、提升、出效”的學校管理總體目標。

(二)實施策略:

1.深入實踐現代學校管理制度,促進管理走向民主化

實現教育民主化,必須走學校管理民主化的道路,這是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未來三年我們將以深入落實《山丹縣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為契機,逐步完善學校自我評價、自我反饋、自我監督機制;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薦和民主評優制度,作為學校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完善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收集家長信息,改進學校管理;建立崗位服務滿意率評價制度,把班主任工作評價權交給家長,把學校領導評價權交給老師,把教學評價權交給家長和學生。

2.出臺《山丹縣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促進管理走向標準化。

隨著社會和社會對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為保證清泉學校教育質量逐步提升,就要扎實落實學校的各項制度。學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夠保證優質教育質量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流程,讓學校從傳統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現代的“制度化、標準化”管理。未來三年,學校在不斷實踐、落實清泉學校教育思想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清泉學校教育的質量標準以及為實現這樣的標準需要完成的管理操作過程,以完善學校目標管理體系,力爭用三年時間編制出臺《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

3.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促進管理走向開放化

未來三年,學校將積極開發家長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通過強化家長委員會的職能,提高家長在學校管理中的參與度和決策權,吸引家長積極投入教育研究,參與學校課程建設,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的技術和理念,讓家長資源主動成為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資源。

4.推進網絡化管理,促進管理走向信息化

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發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可以通過大眾媒體傳播手段極迅速地傳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在這種形勢下,未來學校的管理必然向現代化的科學管理發展。未來三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網絡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應用,制作新的校園網和班級主頁,推進統一信息化辦公平臺,力爭做到無紙化辦公,使網絡成為管理、教育、教學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為學校師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臺。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7年12月:規劃《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構建現代學校基本制度;依托績效工資的實施,完善各項考核條例;形成學校和教師自主發展、自我評價機制;推進管理者隊伍建設和學校開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各項工作運作規范,逐步明晰和完善學校的辦學理念系統,形成共同價值觀和發展愿景。

2018年2月—2019年2月:初步形成《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推進現代學校制度;進一步形成學校和教師自我評價、自主發展機制;繼續推進管理者隊伍建設和學校開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達到辦公管理現代化,實現數字化校園、無紙化校務管理。

2019年3月—2020年8月:《出臺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堅持人本、校本和精細管理等現代管理制度的實行,營造“和諧育人、快樂成長”的管理氛圍,實現“規范、提升、出效”的學校管理總體目標。

(四)成功標志:

1.出臺《清泉學校質量管理手冊》,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和其它兄弟學校縮小差距,學生綜合素質逐步提高。

2.創建山丹縣管理規范化、質量提升快的標準化學校、省級快樂校園特色學校。

3.社區、家長、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滿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一)領域目標:

通過培育校風、培養隊伍、豐富內容、創新形式、拓寬領域等方法來構建“和諧校園,溫馨教室、精彩教育”德育大環境;100%中隊行規合格,鼓勵60%中隊形成特色;創建市縣級錐鷹紅旗大隊、德育先進校和家長學校。

(二)實施策略:

1.進一步提升全體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形成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加強班主任培訓,促進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建立主任團隊,發揮德育骨干引領、輻射和孵化作用,開展年輕班主任指導培養工作。力爭完善教師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并在學科教師隊伍中培養若干位德育意識和專業能力雙發展的領頭人,在班主任隊伍中培養若干位班級建設和教育教學能力雙發展的領頭人。

2.加強德育課程建設。發揮課程建設在學科德育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探索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形成一批以德育素養教育為主題的精品課。注重德育科研,引導教師針對當前德育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在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開展課題研究,切實發揮德育科研的引領作用。

3.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加強社會教育資源、學校課程實施與校外教育活動的有機整合,開展主題鮮明、生動新穎、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且為不同年級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校外活動;建設一支熱愛校外教育、具有奉獻精神、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校外教育師資隊伍;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并能與課內體系相融通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力求讓廣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健康成長。

4.加強家校合作,拓寬教育領域。充分發揮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通過強化家長委員會的職能,提高家長在學校管理中的參與度和決策權,進一步促進家長之間的教育交流,讓家長資源主動成為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資源,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不斷完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斷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以隊伍建設、學生個別心理輔導、教師心理輔導為工作抓手,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陽光小屋”心理輔導室和“私密信箱”平臺對個別心理有偏差的同學進行輔導與追蹤研究。加強心理輔導教師專業化培訓,樹立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輻射到每一個課堂,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安全文明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組織開展“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實德育常規教育,實施全員德育管理制度,落實學生多元德育評價,積極開展學生社團活動,100%中隊創合格中隊。落實德育素養教育主題德育細節,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塑造學生優良品性。

2018年9月——2019年01月: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和班級主題文化建設評比,做好特色社團建設,完善升級校園網、班級微信群、特色中隊創建活動,成立家長學校,做好學校心理輔導站和家長學校的創建活動,為學生提升能力,健康成長,豐盈個性搭建平臺。

2019年03月——2020年8月:通過培養德育隊伍、深化德育內容、創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學生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和心理健康達到市級德育特色校標準,德育素養教育成為學校的特色。

(四)成功標志:

1.德育隊伍精良,德育內容豐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樣。

2.形成清泉學校德育素養教育特色。

3.創建市縣錐鷹紅旗大隊、德育特色校和家長學校。

三、教學工作

(一)領域目標:

進一步深化以學習任務為載體的學科教學研究,形成符合學校實際并適應有效教學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繼承傳統教學常規管理優秀內容的同時,創新教學管理制度,在備課、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學習過程指導及學生學習評價等方面,形成一套保障課堂變革順利推進的教學常規管理體制,有效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建設優秀的教研組,實施三級課程體系,開發《剪紙》《腰鼓》《武術》等校本特色課程。

(二)實施策略:

1.以有效教學的課堂變革項目為契機,重視學科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

在未來三年內,學校將更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對有效教學的感悟和探究,引導廣大教師立足課堂教學進行課題研究,激勵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逐步體現出學習任務的改革思想和舉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體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規范教學管理,加強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一套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藝體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第二,各教研組繼續以“特色創建”為核心理念,通過團隊的相互溝通、支持、配合,將特色理念落實于具體的實踐中。通過“優秀教研組”、“教研組課題成果展示”等活動加大教研組特色建設力度,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將體育組的快樂大課間武術操,語文組的傳承經典、誦讀經典,數學組的趣味數學、美術組的剪紙、科學組的小小科學家等多個學科項目做成體系工程。

2.以課題研究為載體,開展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創新行動

在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中,以課題為載體,對教師日常的備課、上課(含課后反思)、作業批改、學生學習過程指導和學業評價等常規管理,進行積極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具體從五個方面入手:

第一,備課管理,通過研究備課方法,引導教師從“關注文本材料”向“研究備課方法”轉變。

第二,課堂管理,通過常規聽課,從“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向“研究教學問題”轉變,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第三,作業管理,通過改進作業管理的方法,引導教師從“關注評改狀況”向“注重作業分析”轉變。

第四,學習指導管理,通過對學生個體學習狀況的關注,從“關注學科成績”向“重視特殊學生發展”轉變。

第五,學業評價管理,通過多種渠道的建立和活動機制的完善,從“單一的學業評價”向“學科多元評價”轉變。

通過實踐探索,除了實現傳統教學常規管理“管”、“督”、“評”的功能之外,拓展教學常規管理的功能,體現教學管理的“理”、“研”、“引”,真正實現課堂變革背景下的教學常規管理從“督導指向”向“研究指向”轉變,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轉變。

3.以學生發展為本,建立差異的教育評價生態系統

基于“生命教育”關注生命個體個性成長的理念,學校努力構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評價生態系統,通過教育評價喚起學生個性化的表現,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我們提出“尊重生命 學會生活 快樂生長”的理念,在未來的三年中,學校將加強教育評價對多元化學生評優方案、發展性學生學業評價等方面的研究。

4.積極組織教研組長等學校領軍人物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提升個人素養和活動組織能力,進而提高教師開展教學研討的能力。認真研究教師培訓的新思路、新方法,積極開展校本培訓。

(三)推進計劃:

2017年8月——2018年8月:堅持及時、適度、多元的原則,學校通過聽課、常規檢查、考核、問卷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對教師工作進行全面評價。創新教學常規管理,以校本課程為依托,完善學校資源庫,帶動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以綜合學科進行跨學科教學設計、主題教學設計或特色項目教學設計,形成特色課程。

2018年9月——2019年8月:強化課堂教學中以學習任務為載體促進有效教學方式的轉變,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形成本校課堂教學風格。優化學校多元評價,推進活動評價、過程評價、綜合評價,組織相關經驗總結或論文交流。拓寬綜合實踐研究視野,充實綜合實踐課程教材;設立校園文化節,扎實開展讀書節、藝術節、科技節、數學節、英語節和藝體節,開發校本活動課程,申報精品校本課堂。

2019年9月——2020年8月:三類課程結構比例科學合理,基礎型課程教學滲透拓展型、探究型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礎型課程教學充滿活動。制定拓展型課程教學管理規范,推出若干教學骨干。深化新教育實驗系列讀書活動,舉行“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教育蘊含智慧”為主題的教學沙龍,開展老中青教師的教學技能比賽活動。學校教學資源平臺資源豐富,上傳、下載頻率不斷提高。

(四)成功標志:

1.學校被評為市縣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

2.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縮小與兄弟學校之間的差距。

四、教科研工作

(一)領域目標:

堅持“和諧治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 ”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學和常規管理工作與教育科研工作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小課題,人人參與課題研究,打造“精選題、真實踐、勤反思”的科研氛圍,實施科研課題與常態研究相結合的管理策略,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緊密課題與特色的關系,使課題服務于特色,使特色建設推動課題的研究,力爭三年內構建形成能持續推動學校發展的,逐步打響具有學校特色的科研專題。教師學術論文、案例發表、獲獎占教師總數20%以上,每年都有5個以上課題立項和結題,榮獲市縣先進教研組和教科研先進集體。

(二)實施策略:

1.建設成具有學校特色、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科研網絡體系。為了讓課題研究更切實、有效、深入,學校在擇定課題時要切準教學改革的熱點,凸現課題的前瞻性和推廣價值,確定一個今后三五年中對學校工作起導向作用的整體性、探索性的主干課題(省級課題、市重點課題),再圍繞這一主干課題,確立一批在張掖市立項的輔課題進行著力研究,各科參與課題研究,形成一個主干課題覆蓋下的系統的完善的課題研究網絡。課程方面以拓展型課堂研究為重點,課堂方面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文化方面以和諧校園文化為主線。

2.實施規范化的課題研究過程管理,提高一線教師教學研究的能力。

建設開題論證、中期檢查、結題答辯等課題“三段介入”常態化管理模式,對學校各級課題進行動態管理,積極推進學校一線教師課題研究規范化管理進程,保證學校教師的各類教研課題能夠正常開展研究工作,并能夠及時地給予技術上的指導和問題解決。加強研究成果的總結梳理,指導教師做好課題研究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工作,強化對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從而提升科研課題的研究特質與推廣價值。

3.豐富校本教研的內容和形式,組織好各種校本教研活動。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校實際的校本教研模式,把優秀教研組創建、教研組專題研究、年級段教學研討、學術沙龍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豐富校本教研的內容和形式,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扎實有效地推進教師個人專題研究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研究專題,并在適當調整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深入開展“個人專題”的研究工作,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常態化。

4.加大教育科研經費的投入力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廣和交流。

在人力、財力資源分配使用上適當傾斜,以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對質量比較高的課題成果給予適當的包裝。包括外請專家對課題成果鑒定及參與上級相關部門的成果評比,提供相關的成果推廣平臺,以宣傳推廣相應的研究成果。每年將教師的課題成果匯編成冊,及時反映學校課題研究成果及動態,針對教育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發表師生教育方面的言論,以傳遞課改經驗,宣傳成功案例,樹立先進典型,交流研究經驗,提升理論素養。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實課題研究的時間、地點、人員和經費,做好課題的成果撰寫;針對本年度張掖市市級獲獎的部分課題,積極申報省級課題。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問題,鼓勵教師申報年度小課題;至少有5個課題分獲市級獎項或通過省級鑒定。

2018年9月——2019年8月:進一步完善有關教科研工作制度,積極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定期聘請專家學者來校做學術報告,介紹論文、案例的撰寫及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定期召開課題結題會議,讓課題負責人匯報課題成果撰寫的進展,保證已經到期的課題要其按時結題。

2019年9月——2020年8月:教師的科研水平有較大幅度地提高,爭取有10%的論文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或在省級刊物發表;做好課題研究的考核評價工作;深入開展各類課題研究,構建科學評價體系,豐富教育研究成果,形成高效教學的優秀案例,積累研究成果,編寫一定數量的校本教材,充實學校內涵,努力形成學校特色。爭取參加展出我校的科研成果。

(四)成功標志:

1.教師的科研意識高,有一半教師能熟悉做課題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師在三年內參與過課題研究。

2.在學校的績效工資考核中,三年內逐步加重教科研的考核分,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中。

3.每學期都匯編《教師論文集》、《教師案例集》、《公開課教案》、《評課稿》、《教科研主題活動日匯編》。

4.三年內有5個或5個以上課題獲張掖市獎項,并能通過省級鑒定。

5.能根據課題的研究方向,編寫校本教材,申報精品課程。

6.在參加市級以上的有關論文、案例評比中,獲獎率占全校教師總數的15%以上,并且有10%篇教育論文在省級以上的刊物發表。

五、隊伍建設

(一)領域目標:

加強師德教育,強化師德考核。力爭三年內培養2名張掖市骨干教師,2名張掖市教壇新秀,2名張掖市教學能手。50%以上教師能夠能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開展研究性學習,各學科均有學科帶頭人。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教育發展和學校發展要求、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

(二)實施策略:

1.關注教師個體學習與成長過程的逐步完善,使教師成為自主的變革實踐者。通過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進行自我定位和自我發展設計,提供不同的學習方式支持教師發展,強調教師日常的、經常化的實踐與反思。以創建“清風校園”為契機,廣泛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提高教師愛崗敬業、依法執教、廉潔從教的意識;強化師德考核,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

2.建設優質、高效,具有特色的教師專業團隊,在平等合作的研究性變革實踐中促進教師職業生命內涵的重建。未來三年中,我們將旨在激發教師開展研究性變革實踐的內在潛能和動力的專業合作團隊。學校將繼續推進教研組、班主任、課題研究組等相關團隊建設,扶持因為有相近的專業興趣愛好、共同目標而形成的教師團隊,提升教師的生活品位和工作質量。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績評估體系,在堅持各項薪酬原則的基礎上逐步調整教師薪酬結構。我們將進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績評估體系,包括質量評估、教科研評估、滿意度調查、工作目標達成度評估、師德評估等定量評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師的獎勵,提高個人業績和團隊獎勵,提高承擔創新任務教師的獎勵,提高超工作量教師補貼。

4.構建“評”、“研”、“引”相結合的教師培養模式,倡導自由、寬容氛圍,促使有更多的骨干產生。三年中,學校將給更多教師表達自由的機會,以傳播其思想和行動;并積極拓展校外各種媒介傳播本校教師思想和行動的空間,為教師創造在更高層次的公共空間表達的機會;同時鼓勵教師投身教育科研,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展示評比活動,鼓勵教師參加各類教育學術組織,保護教師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8年8月:通過常態化的課堂教學研討、評選,優秀教研組建設等活動,把校優質課、全員賽課等課堂教學評比打造成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常態活動,探索培養骨干教師的系列化推進策略,在扎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盡快提升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同時,通過對課堂教學的研討,進一步提升學校已有骨干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爭取評選一到二名市縣優教師。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制定的教師專業發展培養計劃,組建學科工作室,完善分層培訓方案。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過三年努力,豐富內涵,擴大名師隊伍,爭取使更多的教師會以研究的眼光來思辨課堂教學,總結教師團隊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四)成功標志:

1.具有一支高度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的教師隊伍,社會評價良好。

2.各學科均有市級骨干老師。

六、校園文化

(一)領域目標:

以“尊重生命,學會生活,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為宗旨,完善學校“和諧教育”文化。結合學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制度文化;結合校園活動和校本課程開發,激活校園活動文化;挖掘環境文化,開發利用校園,美化、綠化、凈化校園環境,美化行為、綠化環境、凈化心靈,建設書香校園,創建山丹縣優美校園。

(二)實施策略:

1.聘請專家指導,整體架構學校的辦學思路,健全辦學理念等核心價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和諧”主題。

2.精細規劃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營造樓道書香氛圍,豐富主題班級文化,挖掘環境文化,深化“和諧”文化的環境內涵。

3.豐富社團活動、主題活動和學科活動文化等,建立活動文化,深化“和諧”文化的活動內涵。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不斷探索、深化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和辦學策略的全方位、個性化思考。精細規劃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營造樓道書香氛圍,豐富主題班級文化,挖掘環境文化,深化“和諧”文化的環境內涵。

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探索辦學思路、環境建設和活動文化的基礎上,深化校園精神文化塑造,以“做最好清泉人”為目標,在做最好自己的基礎上營造師生追求積極向上、勤奮敬業、終身學習的良好精神氛圍和價值取向,在教風、學風、校風的培育上有深化提高,注重班級文化和主題活動周文化建設。

2019年9月——2020年8月:繼續優化、深化學校環境文化、活動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和諧”文化建設為學校的核心內容,打造“和諧”校園文化特色,讓民主、和諧、美好的校園精神立起來,創建山丹縣優美校園。

(四)達成標志:

1.形成宣傳學校文化特色和樹立學校形象的學校特色的識別系統。

2.理念文化、環境文化和活動文化突出“和諧”主題。

3.建設山丹縣書香校園和優美校園。

七、校本課程

(一)領域目標:

校級領導和中層干部具有較強的課程建設意識和能力,形成學校課程建設團隊,規劃編制學科系列校本課程,能夠科學地評價課程實施的效果,根據課程實施的效果,科學調整課程計劃;充分整合挖掘校內外資源,利用學校已有的文化資源,設計開發出符合本校實際的校本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每個學科教研組都擁有自己的學科拓展類校本課程,學校的課程資源整體得以優化。

(二)實施策略:

1.通過課程理論和實踐的學習,采取請課程專家、外出專題培訓等方式,明確課程建設的內涵和價值目標,明確一方面堅持圍繞學校的辦學特色開發具有本校特點的校本課程;另一方面,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努力把辦學特色滲透到課程的有效實施過程之中。

2.深化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開設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課(即拓展型課程),并積極開展適合中小學生成長、富有時代氣息的活動,結合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科技節、英語節活動,保證活動參與面、參與效果,對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進行分析、提煉、整合,使其成為精品,使學校成為培養學生特長的示范基地,充分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涌現出一批批有特長的學生。

3.重視對教師特長的培養。圍繞學校特色學科(科學、體育、音樂、語文、數學),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增強教師的課程理論修養,為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提高自身課程開發能力奠定基礎。

4.開發校本課程,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對校本課程開發進行需求分析。針對我校學生實際,分析學校現狀,聘請專家指導,逐步編制社團活動教材,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建立校本課程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學校課程資源為基點,以開發與實施過程為主線,以學生發展為目的,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和內容,評價教師和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行為和體驗。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8年8月:豐富學科特色課程內容,形成特色學科的校本課程。培養有學校特色共識的教師群體,形成合力。圍繞學校特色,規劃社團整體工作。

2018年9月——2019年8月:探索特色教育的學科滲透,開展特色教學研討課,深化學科拓展型課程建設品牌。繼續開展校本培訓,提高體育、音樂、美術、科學、語文和數學等學科教師的專業技能。編制《剪紙》校本課程。

2019年9月——2020年8月:培養一批批特長學生,在科藝體等多項比賽中成績突出,每學年獲獎人次占學生數10%以上。

(四)成功標志:

1.涌現出一批批有特長的學生,每學年獲獎人次占學生數10%以上。

2.形成規范、完善的校本課程體系。

八、后勤服務與校園建設

(一)領域目標:

增強后勤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裝修專用教室,完善校園文化布置;繼續籌劃建設科技活動室、舞蹈室、心理健康室、智能教室、美術室、閱覽室、圖書室、實驗室等各科室,提升軟、硬件設施的層次,創建平安校園、現代化學校。

(二)實施策略:

1.加強后勤內部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2.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完善教學樓的走廊文化,提升文化氛圍,美化校園環境。

3.完善教學裝備,重視信息化建設。

(三)推進計劃:

2017年9月——2018年8月:建設科技活動室、舞蹈室、心理健康室。完善教學樓的走廊文化,提升文化氛圍,美化校園環境。

2018年9月——2019年8月:繼續籌劃學校智能教室、美術室、閱覽室、圖書室、實驗室、網絡中心的建設,學校網絡、教學設備等維修保養良好,后勤安全管理到位。

2019年9月——2020年8月:環境布置顯“大氣、儒雅”。檔案管理、財經管理工作規范之中顯優化。學校平安單位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關注工作細節,提升服務滿意率。

(四)達成標志:

1.校園美化、綠化到位,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明顯提高。

2.學校教育教育設施設備達到現代化學校要求,使用和維護良好。

3.后勤服務各盡職責,高效運作,師生滿意。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實施和管理本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將定期召開各級會議,積極學習本規劃,以取得全體教工的共識,將本規劃作為學校內部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動綱領,在工作中貫徹執行。

二、組織保障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規劃管理領導小組,具體實施“三年規劃”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領導、處室、教研組具體落實,全員參與。管理小組根據總目標和階段目標,負責本規劃的全程實施和管理。

1.規劃領導小組

組 長:雷顏俊

副組長:趙廣明、顧興榮、周艷春

組 員:毛文、靳強、陳輝明、王義勇、王琰、李文濤及各年級組長和教研組長

2.項目工作小組

全體教師

在學校規劃領導小組的部署下,根據本《規劃》的工作任務,落實校長全面負責規劃實施制,副校長具體分管制,中層部門執行責任制。

3.責任分工

教導部門:提升教育質量,探索有效教學的評價機制。

科研部門:負責課題運作,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政教部門:完善德育管理機制,建立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信息中心: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為數字化校園提供技術支撐。

總務部門: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財務部門:做好財務規劃,科學籌劃資金分配。

三、制度保障

1.暢通信息渠道,加強監督反饋。

在規劃的具體實施階段,學校規劃管理領導小組和各部門做好規劃的咨詢指導、檢查控制和調節平衡工作,及時糾正偏差的管理行為,形成領導接受老師監督的工作機制,齊心協力,保障三年規劃的順利實施。

2.測評成效,利益掛鉤。

及時作好規劃各階段的檢查測評工作。通過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標準,對各部門及個體的短期目標行為進行評估,將行為績效與實施獎懲結合,鼓勵先進,激勵全體,真正提高學校組織的整體效應。

四、環境保障

1.外部環境

協調好學校與上級主管部門、社區、家庭的關系,努力爭取政策支持、財力支持、輿論支持,爭取更多的專項資金,為學校發展創設優越的外部環境。

2.內部環境

充分發揚民主,積極調動全體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廣泛聽取教職工的合理化建議,上下一心,同心協力,積極營造和諧奮進的內部環境。

五、師資保障

加強學校行政班子的建設,各職能部門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團結協作”的良好氛圍。努力建設一支品德好、觀念新、學歷層次高、教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篇2

(一)辦學條件

**小學是一所具有400多年辦學歷史的農村名校。99年被命名為浙江省示范小學。目前,學校共有31個教學班,學生1794人,教職工83人,專任教師76人,市級骨干教師18人,中學高級職稱1人,小學高級職稱教師43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100%,專科以上學歷56人,占70%。學校校園規模較大,占地面積23332.6m2,建筑面積6953.6m2,綠化面積15600m2。學校布局合理,三區分明。教學區:專用教室和輔助用房配備完善,設施齊全。三機一幕、電腦、閉路系統、廣播系統、防盜系統、網絡系統滿足現代學校教育需要,整體教學設施走向現代化。生活區:學生宿舍寬敞明亮,擁有閉路系統、程控系統;學校廚房設備先進、齊全,餐廳清潔衛生。活動區:校園內環境優美、假山噴泉、鮮花環繞;生物基地內一年生機盎然,奇花異樹數不勝數;東側的綠化帶集宣傳窗、花草樹木為一體。籃球場、排球場俱全,除原操場外,還在后山新建了具有200米環形跑道,100米直跑道的新操場,并對山體進行了植被復綠。較好的辦學條件為學校成功實現現代化學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已有成績

2002年8月——2005年7月是學校實施依法辦學自主性發展的三年。全體教職員工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和奮斗,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學校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示范基地等80多項集體嘉獎。教育科研工作特色顯著、碩果累累,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級子課題1項,省重點課題1項,省規劃課題2項,臺州市重點課題1項,規劃課題3項,溫嶺市課題20多項。其中《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和《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體系的構建》相繼獲省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研究成果獲浙江省創新教育成果一等獎,并在今年7月份成功向長三角推廣。有6項學生團體科技研究成果在省、地級獲獎。學校榮獲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稱號,3名教師分別榮獲浙江省教育科研標兵、臺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臺州市教科新秀等稱號。學校舉辦的少兒乒乓訓練班戰功赫赫,20多人次省級比賽獲獎,2名隊員被省少體校正式入取,2名隊員被評為溫嶺市青少年英才稱號。學校多項教育創新改革項目開展扎實有效,學生素質全面發展質量高,市級以上素質比賽獲獎近300人次,教師素質專業發展步履快,逐漸向研究型教師轉軌,教師在市級以上文章發表及獲獎達300多人次,多名教師在市級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學校管理有特點,辦學有特色,學生有特長,為由“有特色的學校”發展為“特色學校”鋪墊了良好的基礎。成功的背后,我校積累了豐富的依法辦學自主發展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可貴的直接經驗),形成了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發展的操作辦法,為新一輪自主發展構建了強大的理論支持體系。

(三)面臨的挑戰

1、規模辦學的思想和辦學規模的現實存在著較為突出的矛盾。

⑴中心校(想分分不了):隨著辦學信譽的增強,就讀學生數的增加,造成了學生數和辦學規模的不相適應,由于辦學條件的限制,本該足夠開設40班以上的規模,而現在只能開設31班。

⑵下屬學校(想并并不了):仍存在著多、散、小的現狀,校網調整壓力大、困難重重,造成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教育質量的較難提升、影響城鄉教育發展的均衡化。

2、投入嚴重不足與高標準發展存在著較為突出的矛盾。

中心校現代教學設施逐步得到了改善,但教學輔助用房短缺,難以適應優質教育的需要;下屬各校現代教學設施的配備較落后(如下屬17所學校中有11所學校僅1臺電腦,17所學校均無整套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基礎建設陳舊落后(17所學校中僅3所被評定為市四有三化建設先進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的投入不足,遏制了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

3、學生班額較多,如何在大班額的前提下,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比較欠缺,仍需探討。

4、與市內同類學校相比,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較強,但市級以上名師欠缺,缺少真正的專家型教師,校本培訓中專家引領較薄弱,名師效應在我校得不到體現。

5、與市內、外名校相比,我校教師的教學理念仍較落后,學校學科教學的均衡化程度不高,重語數輕技能,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情感等現象還普遍存在。

6、與市內、外名校相比,我校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單一,學習水平整體不強。

(四)發展趨勢

結合國家、省、市教育發展要求確定學校發展趨勢:促進教育優質化、均衡化發展;以人為本、德育為首,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改革、推動創新,保持教育發展的活力;促進教育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貫徹依法治教精神,增加教育投入。

二、辦學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為指導,結合《溫嶺市教育改革與發展“十一五”規劃》和溫嶺市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倡導“以人為本、質量為魂、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教育法規為依托,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自主發展為目的;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校教育再次騰飛。

三、辦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實施名牌戰略,力爭在三年內達到師資隊伍優秀、辦學條件優越、校容校貌優雅、管理水平優勝、教育質量優異、學校特色鮮明的目標,真正成為市內一所教育現代化程度較高的以生物科技教育為支撐的農村科技教育特色名校。

(二)培養目標

從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善于合作交流、善于思考創新、善于實踐探索,健康快樂,活潑開朗,個性凸顯的少年兒童。

(三)分項目標

1、學校管理。實施管理最優化探索,豐富學校管理內涵,努力打造工作、學習、生活為一體的師生大家園。

05學年學校管理:創新現代學校管理機制,確保學校決策的科學定位和決策執行的務實到位,提高學校辦學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

06學年學校管理:以“服務”和“合作”為核心樹立現代辦學管理意識,打造合作型學校團體。

07學年學校管理:形成輕松、愉悅、民主、積極的學校管理的人文氛圍,使學校真正成為充滿和氣、充滿士氣、充滿朝氣、充滿才氣、充滿喜氣的教師大家庭。

2、教師管理。完善“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的教師培訓制度,建設一支具有高度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的適合學校自主發展的專業型教師隊伍。

05學年教師管理:制訂并實施“**鎮小學教師三年培訓規劃”(**鎮小學教職工師德創優三年規劃、**鎮小學教師優師工程三年規劃、**鎮小學新教師三年成長規劃)

06學年教師管理:實踐中反思、調整各項實施規劃,確保規劃實施有序、有效運行。

07學年教師管理:全面達成各項規劃目標,教師專業化程度較高。

3、教學管理 。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改革,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05學年教學管理:以減負增效為原則,大膽改革,積極創新,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機制。

06學年教學管理: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吻合的教學評價體系,體現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的統一。

07學年教學管理: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完善教學管理機制。

4、德育工作。實施德育“陽光工程”,把學生培養成一名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習慣,積極的情感,正直的人品——“陽光式”少年兒童,打造陽光校園。

篇3

區已通過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規劃評審與中期評審的高級中學(含完中)。

二、評審目的

通過對創建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學校開展發展規劃實施情況的終結評審,使學校認真總結創建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成績與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尋找并確立學校發展新的生長點,明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新目標;評選出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把創建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三、評審內容

依據《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終結評審方案》,圍繞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發展規劃、實驗項目等,重點評審以下內容:

1、依法辦學情況

學校嚴格遵守國家、市的有關教育方針、政策與法規,在依法辦學方面發揮表率作用。

2、規劃目標達成情況

學校發展規劃所確定的目標達到的情況,以及為實現目標所采取的措施和基本經驗。

3、實驗成果

學校實驗項目總體研究情況與實踐行為效果,在創建過程中充分發揮推動作用和在區域范圍內的影響力情況。

4、示范輻射情況

學校主動完成區域內的示范任務,積極帶動和支持辦學困難學校發展,在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改革等方面對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產生積極影響。

5、辦學水平提高程度

學校在實施發展規劃中所體現出來的自主發展能力,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程度,以及所享有的社會聲譽。

6、學校后繼發展的思考

在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對學校后繼發展新的生長點、主攻方向的認識程度,學校在后繼發展中所確立的目標以及采取相應措施的整體性思考。

四.評審程序

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終結評審以學校自評為基礎,主要是對學校近三年創建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情況進行自我評審。由學校向區教育局提交終結評審申請,經批準后進入評審程序。具體評審程序是:

1、采取學校自評與專家復評相結合的方法。在學校自評基礎上,專家進入學校進行復評,驗證學校自評結論的準確性。

2、在專家復評基礎上,經區教育局審核、公示等程序,最終評選出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

五、學校自評

經區教育局批準后進入終結評審的學校,應圍繞評審內容做好學校自評工作。

1、自評要求

⑴學校自評工作要發動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代表參與,激發他們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明確評審的目的與意義,把自評過程作為深化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建設的過程。

⑵依據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圍繞終結評審內容,突出依法辦學、實驗項目的先導作用和示范、輻射作用,進行三年工作的總結、回顧,

⑶在總結、回顧的過程中不斷地分析、提煉成功的做法、經驗,思考存在問題與不足的原因,提出進一步改進工作的對策思路。

⑷尋找與確立后繼發展新的生長點和發展目標,思考并初步形成學校后繼發展的整體性方案。

2、自評材料

⑴自評報告。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自評過程、主要成績與經驗、問題分析與發展思考。學校自評報告須經教代會審議通過,為全體教職工所了解,并形成共識。

⑵基礎表格。學校辦學規模、領導班子、師資隊伍、學生、設施設備、近年學校在德育、教學、體衛藝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等概況,可以通過表格形式簡要地反映出來。

⑶專項報告。采取座談會、個別訪談、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在對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歸納、綜合基礎上,根據學校發展領域、實驗項目、示范任務撰寫的自評報告。

⑷后繼發展規劃文本。學校依據校情,在對學校發展全面考察、分析思考基礎上所撰寫的新一輪發展規劃初稿。

3、資料準備

專家評審期間,學校需提供符合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自評結論的佐證資料(檔案資料),按照發展規劃領域和專項進行陳列。資料要完整(能反映整個創建過程)、確切(與自評結論相符)、規范(符合檔案管理要求)。并為專家查閱提供方便(提供資料目錄,有專人接待查閱,能清楚地回答問題)。

六、專家復評

1、評審時間

現場評審時間為兩到三天,由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評審工作小組與專家、學校協商后確定。

2、評審專家

由區教育局聘請市、區有關教育專家組成,一般為7至10人。

3、評審方法

一般采用閱讀書面資料、聽取匯報、實地考察、課堂聽課、問卷調查、座談會、個別訪談、查閱資料等方法。

4、評審結論

終結評審報告由專家組撰寫,并給出明確的評審結論。評審結論分為“通過”、“暫緩通過”兩類。

七、組織審核

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專家組提供的終結評審報告與評審結論進行審核,將審核意見提交區教育局審定。

篇4

關鍵詞 高等院校 十三五 事業發展 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識碼:A

高等院校事業發展規劃是指導高等院校一定階段內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研發展、校園建設、國際合作、黨建和思想政治等諸多方面工作的政策性依據和行為指南。2015年是“十二五”時期的收官之年,也是多數高校“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啟動之年,科學地做好“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意義非凡。

1“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的背景

“十三五”規劃是黨的十以來最為關鍵的五年規劃。黨的十明確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的目標任務。科學編制學校“十三五”規劃,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近期國家和北京市層面下發了一系列關于“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具體執行文件,包括《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直屬高校開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等。

2“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項目實施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引下,高等院校的“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項目將分為編制階段、執行和監控階段、總結階段。

2.1編制階段

高校事業發展規劃不是單一規劃,是規劃的集合。它應包括一個總規劃,還應包括專項規劃、學院規劃以及學科規劃等。事業發展規劃應是各子規劃的概括和凝練,各子規劃也是總規劃的支撐和保障,從而形成一個科學的規劃體系。事業發展總規劃可以包括發展形勢、發展目標、重點建設任務和保障體系,其中編寫重點是“重點建設任務”,應根據學校現階段發展的實際情況包含各項重點工作,如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辦學資源能力建設、國際化建設、大學文化建設等。

要切實提高目標、任務、措施體系設計的科學性,堅持定性與定量目標相結合,既有體現導向性的目標,又有可以量化、測評的目標,促進高等教育由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規劃基本定稿后需要廣泛征求師生意見和建議。

2.2執行和監控階段

“十三五”規劃的執行期應是2016-2020年,共5年。規劃的文本制定與實施監測是一體兩面,需要發展規劃部門統一負責進行。規劃的執行應結合各單位、各部門、各學院的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跟蹤規劃的執行進度,依照規劃文本并適時給予建議和干預。在規劃執行兩到三年期間,應組織專家進行規劃的中期檢查,對規劃文本中的定性和定量目標進行階段性的考評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和糾正,確保規劃的順利執行。

規劃的制定和執行必然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從制定開始到具體執行再到執行監控一定存在修訂和調整,這才是科學完整的良性循環。這種科學完整的良性循環可以是規劃執行的每個環節都更具效率和效果,避免執行偏頗、少走彎路,最終保證規劃的順利完成,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對內可考核、對外可評估。

2.3總結階段

事業發展規劃實施到中后期應著手組織進行階段性總結,既應包括取得的成績和成就,也應該對存在問題和困難的具體分析。科學嚴謹的總結對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

3問題與思考

事業發展規劃是學校在一定階段的戰略性指導,在實踐中,發展規劃不能保證學校的事業一定能成功,但是通過做規劃、執行規劃,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們會思路更加清晰,學校的事業發展則會更容易取得理想中的成就。所以規劃并不是可以解決學校發展所有具體問題的速效西藥,而是擅于宏觀調理、梳理脈絡、提升本質的中藥。總之,從學校管理層面,制訂和實施事業發展規劃是促進學校主動發展的核心策略,通過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引導,學校制訂出切合實際的規劃文本并加以貫徹落實,使學校獲得預期發展,正是其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 “大學戰略規劃與管理”課題組.大學戰略規劃與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一、一年來的重點工作情況

1.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

建設一支思想過硬、團結務實、能干事、干好事的領導班子,直接影響著學校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未來。對此,學院領導非常關心。在學院組織部的直接領導下,經過考察、評議,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推選陳皓、高喆兩名同志任副校長,成立了新的學校領導班子。新領導班子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學校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著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秉承老班子的優良作風,工作積極主動、任勞任怨,工作踏實,工作成效突出,圓滿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推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

2.中層管理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

今年暑期,經學院組織部批準,在自愿申請基礎上,經過民主評議、學校考核,完成了新一輪中層干部聘任工作。新的中層管理隊伍,是在過去三年磨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組合,有些崗位進行了調整,有些崗位也吸收了部分年輕成員。調整后各崗位工作人員很快進入角色,積極開展工作,用他們實際工作成效證實,這次中層調整是成功的,廣大教師和學校領導是滿意的。對學校中層管理,本年度進一步加強,改進目標管理中的過程管理,要求各科室不定期匯報、交流工作,“工作簡報”應用于過程管理是我們今年管理的一大亮點。我們還改進了中層科室考評方案,實行“群眾投票、領導打分、實績考察”的方式,實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有效的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管理效率。

3. 成功召開工會一屆三次會議,規劃學校第二個三年發展目標,完善學校制度建設

2009年暑期,我校隆重召開工會一屆三次會議,在熱烈、祥和、民主的氣氛中,教師代表積極為學校發展獻言獻策,共同謀劃學校發展,共商學校發展大計。會上通過了《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學校章程》《中層科室考評方案》《教師考評方案》等規章制度。《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為學校今后發展明確了目標,讓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又開始了新的征程。《學校章程》《中層科室考評方案》《教師考評方案》等規章制度,是我校制度建設再上新臺階的標志,是我們多年經驗的提升。

4.圓滿完成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濟寧學院黨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2009年3月至7月,學校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確保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專門成立了學習實踐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全體黨員會議,認真制定了《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關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整個活動緊緊圍繞“如何全面實施以校為本的新基礎教育改革”,“如何深入探索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小學教育完美結合的特色發展之路”開展。經過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上級“規定動作”,并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和活動實效上有所創新,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5.重點做好甲流防控,建設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今年,面對甲型流感不斷蔓延,威脅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利局面,全校師生一起行動,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絕不松懈,健全防控機構,制定防控方案,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制定《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預案》,加大力度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建立家校防控機制,堅持做好晨午檢和跟蹤調查,消毒,通風、零報告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控制了疫情,保證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6.加強班級管理,強化習慣養成教育,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

本年度,為深化學校發展,學校調整了工作思路,把工作的著力點落腳到“班級”和“課堂”。學校提出“德育以孔子仁愛思想為核心,以爭做少年君子活動為抓手”,重點落實在班級管理。為加強班級管理,學校組成以校長、分管校長、級部主任、班主任為主的德育隊伍;實行班主任交流月例會制度,總結推廣班級管理經驗,改進教育方法;抓好執勤隊伍建設,加強執勤總結、反饋、表彰;開展“校園志愿者”活動、“零廢紙活動”、“特色班隊建設活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等;充分利用校園之星評比、流動紅旗評比,進一步強化、規范班級管理。本年度還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班級主題班隊會觀摩活動,班級主題班隊會給教育一片新天地,給學生一個大舞臺,班主任老師的精心籌劃、良苦用心,孩子們的真誠執著、自信大方給每一位觀摩教師都留下深刻印象。

7、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系列活動。本學年開展了春、秋季運動會、校園吉尼斯比賽、舉辦了首屆水果節、開展了讀書月活動、第三屆全校學生才藝大賽,舉辦慶祝建國60周年師生書畫比賽、建隊六十周年“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等,成功改選了少先大隊委,加強了學生干部的管理。

組織開展了教工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籃球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等;召開了 “三八婦女節”慶祝及表彰大會;重陽節慰問退休教職工、組織外出活動,教師節慶祝活動等。

8. 增進學校、家庭、社會聯系,構建聯動新模式

09年上半年家長委員會成功進行了第二次改選,下半年又分級部適時召開形式不同的家長會。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為家長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專題報告,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增進家校溝通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學生成長。同時,外聘了曲阜市公安局、司法局、駐區部隊、地稅局等多家單位領導擔任我校校外輔導員,開展活動,增進交流,服務學校。

9.實施“決勝課堂”戰略,加強校本教研,提升科研水平,鍛煉教師隊伍

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考試等教學環節的管理,根據各班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加強重點學科、薄弱學科、重點年級、班級的質量監控與跟蹤管理,組織全體教師上好常規課、通評課,期末分項測評、業務檢查、家長、學生問卷調查穩步實施。本學年中,學科領導、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經常性進行跟班聽課,進行教學調研和指導,并專門召開了一年級和畢業班教師會議、教學研討會議。

繼續深化校本教研活動。“說、上、評”教研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精品備課夾”工程提升了教研水平;常規課堂教學的督査工作,促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經驗交流會和班主任管理經驗交流會,讓經驗實現共享;觀摩課、評優課、示范課等教學比賽和教學展示,讓課堂展示了風采。

繼續深化國家級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省級課題《走近孔子》、《我的月亮》等品牌課題的管理。本年度《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實驗》等五項曲阜市級課題順利結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結題申報工作也已完成。

持續開展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工程。一是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培訓。09年中,我校派出大批學科教師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參加了徐州全國“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會、南京“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數學、學校管理研討會、《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研討會等。二是鼓勵部分教師報名參加了濟寧市繼續教育網上培訓,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曲阜市教育知識競賽等。三是評選部分教師參加第一批電教骨干教師培訓等措施。加大了教師培訓力度,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0. 實施開放辦學,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及管理交流。

李校長到香港參加孔教學院儒學研討活動;朱彩霞老師到香港支教;我校與青島師范附屬小學、日照五蓮職小開展了三地的教學聯誼活動;和曲阜市書院街小學和田家炳小學的“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

我校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和建設先進經驗贏得了多方關注, 09年來到我校指導參觀交流的領導和同行絡繹不絕。我們迎接了美國、加拿大、臺北市、香港教育參訪團參觀訪問;接待了上海盧灣區、濟寧一中分校、梁山泗水等縣教育局三十多個參觀考察團。

我們還邀請山師大于教授、張茂聰教授、曲師大唐教授探討學校發展思路。邀請山東教育編輯部陶繼新教授來我校指導傳統文化建設工作。聘請LDC項目發起人康長運博士為我校顧問。

11.加強幼兒園管理,深化幼兒教育科研工作。

在做好幼兒園常規工作的基礎上,精心創設的環境,體現教育性、藝術性;充分發揮青年幼兒教師的優勢,針對幼兒的良好習慣養成、自理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等方面,設計長遠研究課題。針對幼兒特點,注意動靜結合、室內外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設計科學合理的幼兒系列游戲活動,通過不同層次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12、其他幾項工作

加強檔案和人事管理,建立起全體教師成長檔案袋,做好各項證件及各級業績榮譽統計和管理工作。加強財務管理,全面改進后勤服務工作。加強對外宣傳,更新網站,充分利用校報、網站、媒體,加大教育宣傳力度。開始籌建數字化校園建設,逐步實施無紙化辦公;開通了濟寧市教育局公文傳輸系統,到現在為止已經初步實現應用辦公現代化。學校一方面努力開源節流,一年來多方籌措資金,努力為學校進一步發展爭取更多的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篇6

一、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的目的

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要以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為準繩,以《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26號)精神為指導。

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以指導學校制訂發展規劃為起點,監督規劃實施過程為基礎,評價學校規劃達成度為重點,努力構建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學校自評和外部評價相結合、學校自主發展與行政監督指導相統一的學校評價機制,促進學校自主、持續發展。

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要充分尊重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的主體地位,促進建立完善的現代學校制度,增強學校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學校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內在機制,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二、學校發展性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引領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依法辦學、規范管理,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發展性評價強調縱向比較和過程評價,注重將學校發展需求與社會、學生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積極引導不同水平的學校在推進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形成辦學特色。

(二)主體性原則。評價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全校教職工的參與,激活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構建起自我評價機制,促進學校進一步增強自我反思、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合作性原則。評價強調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部門與學校、學校內部的評價者與評價對象建立起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工作關系,形成平等合作、相互協商、共同研究的氛圍。學校發展性評價需要社區、家長、學生的合作與參與,并將評價方案、評價結果通過適當的途徑向全校師生和社會公布,形成校內外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機制。

(四)適當性原則。評價以承認學校發展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為基礎,評價重點、標準、方法因校而異,引導學校在基礎階段目標實現后向更高階段發展,從而促進學校不斷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五)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注重對學校發展的縱向比較,鼓勵學校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讓學校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把評價作為學校發展的需要和動力。同時,把發展性評價與對學校的考核和校長任期目標考核有機結合起來。

三、學校發展性評價的指標設計

學校發展性評價指標由“基礎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兩部分組成。

“基礎性指標”是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法律、法規和我省有關規范要求制定的,體現了學校基本條件、學校管理和辦學基本要求等方面,具有法定性和統一性。

“發展性指標”是由學校依據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和辦學特色選擇提出。教育督導部門應通過督導評價,指導學校努力實現有關選定的發展性目標。

四、實施步驟

(一)制定發展規劃

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要組織學校進行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意義及方法的培訓。學校根據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和自身實際,發動教職工參與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和分年度實施計劃;教育行政部門及教育督導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指導所屬學校修訂、完善發展規劃。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目標須經教代會通過并在學校公布。

學校發展規劃原則上應與校長的任期相一致。

(二)實施規劃

學校將發展規劃中的總目標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標,并將年度工作目標設計為評價指標,分別落實到部門和責任人進行實施。學校要定期了解實施情況,教育督導部門、責任區督學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學校的實施情況進行隨訪指導。

(三)提出形成性評價(年度評價)

學校自上而下組織教職工開展自評,并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撰寫階段性自評報告;教育督導部門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研究信息資料分析,和責任區督學一起對學校的階段性自評報告進行認定,并向學校進行反饋,幫助學校進一步改進工作。

(四)確定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由學校對發展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自查自評總報告。在此基礎上,教育督導部門組織督學對學校發展規劃的實施進行終結性評價,撰寫督導報告,并向學校公布評價結果。學校在綜合自我評價和督導評價的基礎上提出自身改進措施并制訂新一輪的發展規劃。

(五)評價結果的運用

由教育督導部門將各校發展性評價結果以書面形式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作為學校年度工作考核、校長任期工作目標考核、任免、獎懲和評先評優以及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分配的重要依據。

五、工作要求

2009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各市、縣(市、區)要根據本地特點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并選擇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學校開展學校發展性評價,爭取三年內在所有的學校開展發展性評價工作。

各學校要重視學校發展性評價工作,建立學校實施發展性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認真組織教職工學習領會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意義、現代教育評價理論和操作規程。要依據基礎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等要素,科學制訂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辦學思想,體現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體現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學校發展規劃和分年度計劃目標。要建立規劃實施的目標責任制,把年度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列入教師的年度考核,增強教職工的主體意識和實施能力,提高規劃目標的達成度。要把自評作為促進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和促進教師與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校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學校發展規劃的階段自評制度,準確設定自評標準,嚴格規范自評程序,實現診斷、整改、提高的自我完善機制,形成學校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互動的教育督導評價機制。

篇7

【摘要】與年度預算不同,中期滾動預算強調的是延續性,將預算管理的視野從靜態的年度范圍擴展到動態的跨年度范圍。高校實施中期滾動預算,有利于管理層用長遠發展的眼光考慮問題,有利于學校收支計劃與中長期發展戰略保持一致,提高預算的可預見性和資金的使用績效。本文從高等學校年度預算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出發,引入中期預算新概念,對高等學校中期預算管理模式的實施提出系統思想,供實踐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校 中期滾動預算 管理模式

一、引言

作為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點,財稅體制改革是核心。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的財稅體制改革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從預算制度改革到稅制改革以及地方債務治理都成為了焦點話題。針對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強調了預算的范圍由平衡狀態、赤字規模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方面發展,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高等學校預算是管理層最重要的施政工具之一,通過將部門戰略規劃和政策重點轉化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促進學校戰略目標的實現。但目前高等學校的年度預算管理模式,存在預算時間跨度太短、事項決策不成熟以及考慮不周全等問題,年度預算模式難以成為管理層施政的理想工具,而中期滾動預算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就高等學校中期滾動預算做初步探討。

二、高校預算管理模式現狀分析

(一)高校預算管理成效

我國部門年度預算管理模式是從2000 年開始實施的,公辦高校作為國家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其年度預算管理模式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些成效主要有:高校依托政府財政預算管理模式,建立了相應的高校預算管理體制和內涵;有了相對成熟的預算編制方法和流程;基本具備了方便的預算執行和監督方法;整合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各類資金,基本滿足了上級財政部門要求的年度預算涵蓋范圍。在一段時間內適應并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我國高校的內涵式發展積累了很多改革的經驗。

(二)高校預算管理缺陷

一是預算管理體制方面:預算機構組織框架有缺陷;預算信息溝通不暢;學校決策、規劃與預算過程相分離;預算協調機制不靈活;缺乏資金預算管理的責任意識;缺乏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尚未建立有效的預算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作用空缺。

二是年度預算編制方面:年度預算的計劃性不強,準確性差。預算模式基本采用定額預算法和增量預算法,缺乏科學性。對于跨年度的項目,在年度預算里反映的只是項目的片段,而無法看到項目的整體情況。年度部門預算的全面性不足,高校普遍存在兩套預算的情況,同時,由于當前辦學經費的多元化,基于部門利益的驅動,存在局部辦學經費和項目游離于預算之外的現象。

三是預算執行監督方面:年度預算執行存在隨意性,預算指標控制缺乏剛性,頻繁調整,缺少嚴肅性,導致年度決算和年度預算相差甚遠。管理層重視預算額度控制,卻輕視監督預算支出的經濟性,預算執行過程沒有有效地監督控制。基本特征是年底突擊花錢、亂花錢的現象普遍,經費使用部門為了下年度預算額度不被削減,即使浪費也會花完預算,購置不需要的資產,造成資源浪費;對于跨年度的項目,由于項目進度與資金撥款進度存在不一致性,為了完成年度預算執行要求,頻頻發生項目資金挪用套用現象。損失浪費嚴重。

四是預算績效評價方面:教育主管部門以及財政管理部門都要求進行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很多高校也建立了相應的績效評價機制和實施辦法,但實施效果不佳。除了高校主觀上的不作為因素外,主要是由目前粗放型的預算管理體制造成的。決策、規劃和預算脫節,基本支出預算約定成俗,項目支出預算內容反映不全,學校一味追求預算執行率,導致評價實施辦法操作難,效果差,評價工作無從下手,只是敷衍了事。

三、高校中期滾動預算管理意義與作用

(一)中期滾動預算的發展

中期滾動預算,又稱“滾動式中期計劃”或“跨年度預算”。在國外稱為“中期預算框架”(MediumTerm Budget Framework)。將預算期限擺脫會計年度的限制,通過對部門收支的預測制定部門中期滾動規劃,經預算管理流程形成相匹配的跨年度預算收支方案,繼而優化部門資源的配置,實現部門預算的動態平衡。中期滾動預算的期限一般為3 年至5 年,每年更新一次,重點在于對政策變化進行調整。上世紀60 年代,聯邦德國為了應對國民經濟衰退而啟動了5 年財政中期計劃,90 年代后,法國、英國、美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家相繼采用了中期滾動計劃預算管理模式,目前,實施中期滾動預算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尤其是經合組織國家預算管理模式的重要構成部分。2008 年,財政部在河北省部分地區實施了三年滾動預算的試點工作。

(二)中期滾動預算的作用

實施中期滾動預算的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能夠促進高校預算管理體制的革新,有利于從制度上建立學校中長期規劃的財力保障機制;二是能夠優化預算支出結構,整合資金,集中財力解決重大問題,提前謀劃,能夠有效提高資源配置的前瞻性、計劃性和整體配置效益;三是能夠促進高校預算質量的提高,有助于改變目前“以收定支”的預算管理模式,通過結合學校中長期規劃實施項目庫建設,立足長遠,篩選預算項目,建立以項目配資金的模式,增強了跨年度預算的連續性,實現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四是中期滾動預算制度設計中包含了對預算實施的監督檢查,能夠促進預算項目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準確性,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就已經設計了更有利于加強預算控制,真正實現項目績效預算。總之,實施中期滾動預算,是構建高校預算管理新模式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管理層的執政能力,保障施政目標的實現;促進高校中長期規劃的準確性;科學實施高校資源綜合有效配置;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目標的實現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高校中期滾動預算管理新模式構建

(一)中期滾動預算的思路和原則

高校中期滾動預算的總體思路主要是:根據國家和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按照學校教育事業發展需要,依托學校項目庫系統平臺,確立報告年度為基年,向后順延3 ~ 5 年從而編制中期預算,同時將年度預算納入其中,貫通了年度預算的連續性。

高校中期滾動預算應遵循的原則:一是協調發展原則。中期滾動預算要與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規模、結構相一致,預算的編制應符合學校中長期規劃的方針政策,符合高校內涵式發展改革的方向;二是動態管理原則。在編制中期滾動預算時,應認真總結分析上期的預算執行情況,結合政策變化、形勢發展需要,及時對滾動期內的相關項目預算進行調整,并依據當前信息材料編制下一個滾動預算計劃。三是謹慎客觀原則。中期滾動預算編制必須要留有充分余地,以便于給后期年度預算留有余地;謹慎應對財務風險,加強債務預算管理;客觀分析后期發展趨勢和政策走向。四是績效預算原則。編制預算時即把績效考核方案納入,預算執行過程中跟蹤分析資金的使用情況,考核相關資金項目使用效能,構建基于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評價和評估的績效管理機制。

(二)中期滾動預算管理體制和平臺

實施中期滾動預算,體制保證和平臺建設不可或缺,高校必須要革新現行的預算管理體制,構建新型信息化平臺。

一是建立完善中期規劃管理制度,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修編管理辦法;學校中期滾動預算管理實施辦法;學校中長期項目庫建設管理辦法;學校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學校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等。

二是建立高效的中期預算編審機構,成立以學校財務部門為主,相關職能歸口部門組成的中期滾動預算編制工作小組;成立學校財經委員會和學校項目庫建設審核委員會,對學校中期滾動預算和中長期項目庫建設實施審核。

三是構建高校發展規劃信息化平臺,借助于數字校園平臺,開發基于erp 模式的高校資源計劃系統(URP),集成學校數字校園的所有信息化系統,提供信息共享,決策、計劃、控制與績效評價全方位的系統化管理平臺。針對中期滾動預算管理具體包括學校基礎信息數據系統、中長期發展規劃信息系統、項目庫建設管理系統、財務管理(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等。

(三)中期滾動預算主要內容

相比較于年度預算,中期滾動預算包含更多的內容。具體包括學校中期預算編制思路、原則及政策依據說明;學校上年度預算運行情況分析總結;學校在中期預算年度內教育事業發展預期目標分析;中期預算年度內國家教育財政經濟形勢研判,以及學校生源變動情況預測;預算年度收支安排及預算收支平衡,包括收入總量滾動預算和支出總量滾動預算;預算年度重點項目、既定支出安排及預測;依據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要求而編制的部門年度預算;學校財經管理改革與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和措施等。

(四)中期滾動預算編制方法

首先,確定預算項目責任單位。按照學校各部門(院系)的職能,可以分為教學類、學科類、科研類、實驗類、學生管理類、后勤服務類、產業類等單位。

其次,編制中長期發展規劃。各個預算項目責任單位結合各自的部門職能,研究制定相關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長期發展目標,結合學校可預見的財力,研究編制常規運轉開支計劃,制定重點建設領域和相關項目實施計劃以及實施時間進度,同時,每年定期對規劃進行必要的修編。強化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導性,增強發展規劃編制的科學論證,形成滾動預算規劃編制體系。

再次,建立中長期滾動項目庫。依據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做好項目的申報、細化、分類和立項等工作,對所有項目經過充分論證后納入項目庫,并且按照項目建設的輕重緩急結合學校財力進行排序,同時定期對項目庫進行更新和清理,建立滾動式的動態項目庫,形成滾動預算項目建設體系。

最后,編制學校中期滾動預算。按照中期滾動預算的編制原則,參考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結合上一期的預算指標完成情況,調整和編制下一期預算內容,全面測算預算期內的所有收入項目;對預算期內所有的規劃和事項計劃測算支出需求;從項目庫中遴選成熟的項目納入預算,并將預算期連續滾動向前推移編制跨年度預算,同時,按照教育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要求精準編制年度部門預算。

(五)中期滾動預算執行和監督

當年預算執行依照相關預算管理辦法執行。后續滾動年度預算的執行在于指導年度預算的編制,約束學校管理行為的運作,保持學校財經政策的持續發展。針對后續滾動年度預算必要的調整給予一定的靈活性。對于年度預算需要變更的,相應地后續滾動預算也需調整;上一年預算執行發現重大問題的,后續滾動預算也要進行調整;同時項目庫也需要調整。具體預算調整一律按照相關管理辦法流程進行,學校預算編制工作校組、項目庫建設評審委員會等按照權限各司其職,做好相關工作。

中期滾動預算的當年預算監督要依照相關預算管理辦法實施監督。學校預算編制工作校組應當依法接受學校財經委員會和教(職)代會對預算編制、執行的監督。應當適時向學校財經委員會和教(職)代會作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對預算調整和預算變更事項應按要求向學校財經委員會報批或備案。

(六)中期滾動預算績效評價

依據績效預算評價考核辦法,對滾動預算項目按照責任單位、項目執行期限和性質等進行分類,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評價指標,強調預算項目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的權利和義務,約定按照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對于跨年度項目或同類型項目,參考上一年度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項目預算的編制依據。

優化高校預算管理模式,實施中期滾動預算,是國家財政改革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中期滾動預算不是對年度預算的否定,包含了年度預算,并且服務于年度預算,增強了年度預算的連續性;同時,中期滾動預算也不是時間上的簡單延伸,而是一項革新性的系統管理工作。高校通過實施中期滾動預算,改善了預算管理的質量,真正實現了預算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和全面化,是實現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何謙. 三年滾動預算:瞻前與顧后[J]. 決策,2014(5):46-47.

[2] 趙玉華. 引進中期滾動預算原因的國際比較[J]. 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4):145-146.

[3] 王桂娟. 推進部門滾動預算改革的思路和要點[J]. 中國財政,2012(14):51-53.

[4] 李燕. 財政中期多年滾動預算借鑒與實施[J]. 財政研究,2006(2):26-28.

[5] 姚紹學,李小捧. 地方政府制定中長期財政預算的構想[J]. 財政研究,2004(8):40-42.

[6] Ed Campos,Sanjay Pradban,Ed Campos,SanjayPradban: Budgetary institutions and expenditure outcomesbinding governments to fiscal performance,publiceconomics division of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world bank[J]. Working Paper,1996(9):4-6.

篇8

認真學習《體育法》,貫徹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根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圍繞學校的各項中心工作,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體能和健康素養,初步形成北郊中學體育與健康各項目的模塊結構、評價體系,使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促進體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完善體育課余訓練工作制度,初步形成北郊中學體育訓練的特色,參加省、市體育比賽名列前茅。

二 工作目標

1

xx年秋季開學起,高一年級全面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國家規定健康教育和田徑項目必修外,根據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將體操(單杠、雙杠、支撐跳躍、技巧)作為我校的必修項目。選修項目有籃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民族舞蹈、乒乓球、羽毛球、武術等。高二、高三年級參照實施,到xx年年高中全部實施新課程標準,xx年上半年各年級做好實施的準備工作。(具體辦法見實施方案)

2

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努力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有機結合的課程結構,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無論學生選擇何種運動項目進行學習,都要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全體體育教師加強教學研究活動,對模塊結構的設計、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學形式的組織、教學手段的運用、教法學法的探討、學分評價的認定等新課題,要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究。通過教學總結和反思,形成北郊中學體育新課程教學和評價的特色。

3 4

根據新課程的實施方案,改革體育課外活動的組織和內容。針對學生住宿的特點,配合學校學生處、團委、學生會組建各個項目的體育活動俱樂部,引導學生自己制訂活動章程,自己組織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開展小型多樣的校內體育競賽活動。通過三年的摸索和總結,在學生提高自我管理的基礎上,建立開展各項活動的制度,并形成特色和傳統。使學生真正享受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帶給他們的快樂,養成自我終生鍛煉的良好習慣。

5

積極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貫徹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基礎工作,是衡量學校體育工作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具體工作,每個教師要充分認識實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三年中,每年的達標率要保持在98%以上,優秀率保持在40%以上。

6

加強學校業余訓練工作。進入新校區以后,寬暢的運動場地和設施,為業余訓練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根據現有條件,建立田徑、籃球、健美操、足球等學校代表隊,進行常年訓練和賽前集訓相結合,堅持"出成績、出人才"的原則,參加省、市比賽爭取良好成績。田徑隊要加強隊伍建設,在常州市星級高中比賽中要爭取前三名(田徑試點校除外),江蘇省(蘇南片)中學生田徑比賽要爭取前六名(試點校除外);籃球、足球參加星級高中比賽力爭取得好成績;健美操隊要發揚優良傳統,參加省、市比賽繼續取得優異成績。使北郊中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一流的辦學條件在省、市體育競賽場上有相應的位置和知名度。

三 工作措施

1

篇9

1.更新理念,提升道德精神與人生智慧

第一場報告是由上海電視大學教授、中央臺“百家講壇”主講人、孔子研究專家鮑鵬山為我們帶來的《孔子的教育》專題講座。半天的精彩演講,不僅沒有給人一點枯燥、困乏的感覺,而且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鮑教授主要以孔子為例,縱論古今,講述了技術、知識和價值這三者與人的關系。他認為,技術是人借以謀生的基礎,知識使人了解世界,從而讓自己處在這個世界有安全感。而價值則決定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著重講述了價值問題,指出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決定著這個社會是不是一個公民社會。他對“四十而不惑”有一個很好的解釋,說孔子到四十歲已有了明確價值觀和以此為基礎的判斷力,而此“不惑”,并不是說他什么都懂了,沒有不知道的。

他還認為,教育的標準不僅是教授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溫故而知新”,也就意味著老師最可貴的是判斷力和價值觀。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座,鮑教授用直白、犀利的語言,全面真實地還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氣質與精神,讓我們與會人員體會到其中蘊含的道德精神與人生智慧。

2.明確方向,注重特色發展與文化育人

第二場報告是由教育部國家督學、《人民教育》雜志總編傅國亮為我們帶來的《特色發展文化育人》精彩報告。重點闡述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具體論述了“特色發展是今后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均衡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可以走特色發展,文化育人。”、“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素質教育基本內涵給學生影響他一生的素質,終生受益的素質,即思想素質和思維素質。”、“每一所學校都是潛在的

特色學校”、“特色是文化,主旨是文化育人”等等。

3.同行交流,有心動更要行動

每位發言者都精心準備,報告精彩、生動。赴新西蘭、北京和海門學習團隊分別介紹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以及各自學習感受、感悟;竹山中學立足“探索走班教學新模式”,介紹了他們的成功經驗;陸郎中學圍繞“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介紹了他們的具體做法;東山外校高三年級組堅信“總有一種力量在催人奮進”,高考成績自然喜人;還有去鄉鎮幼兒園支教歸來的報告,讓我們與會人員真正領略了“支教讓青春綻放光彩”等等。通過同行交流,讓我們領略各家教育教學工作實、效果佳,讓我們心動之余,更要行動。

4.領導報告,催人奮進

朱局長的專題報告《江寧教育“十二五”發展展望》,抓住了兩個五年規劃交替時機,首先對“十一五”江寧教育發展進行了回顧,全面總結了五年來江寧教育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基本經驗;接著在客觀分析教育改革和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重點對未來五年江寧教育的發展進行了規劃設計,提出了“十二五”江寧教育的發展定位與愿景,即以“省內領先、國內有名、國際有影響”作為發展總定位和實現“讓江寧教育成為江寧的品牌,讓江寧人以江寧教育為豪!”的總目標;最后就實現這些愿景,提出了“教育優質化、教育品牌化、教育國際化、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師名優化”“五化”實施策略。

局長的每次報告都讓人耳目一新、備受鼓舞。尤其是每次報告中的一條條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建議和舉措,讓我們與會人員感覺有動力也有壓力,有方向更有信心。

二、幾點啟示

1.學校發展依靠什么

學校發展應依靠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教師發展需要提前謀劃,科學謀劃是成功的關鍵,因此學校應該及時制定教師未來三年發展規劃,需要制定教科研三年發展規劃。具體操作:可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校指導、開設講座;本學科組或喜歡教科研的教師坐下來進行教科研沙龍,針對課堂教學產生問題和困惑開展研討;圍繞省、市規劃課題開展研究,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備課模式、輔導學生模式等活動。

學生發展,必須要求學校首先制定一個符合學生實際、學校實情且可操作的辦學理念,因為辦學理念決定辦學的特色、學生的發展。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從培訓班主任、制定

學生在校行為規范,弘揚一些積極向上、發憤圖強、個性張揚、全面發展、特色發展等舉措,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學生發展。還通過活動開展,利用每天最后一節課,開展一些有意義、讓學生喜愛、終身難忘的活動,讓學生對學校有依戀感。真正做到規范辦學、實施素質教育就得強行推行一些措施,真正把時間空間還給學生,把興趣愛好還給學生,把體育美育還給學生。這樣的學校怎能不讓學生依戀,及時畢業了學生們也會常回來看看。

2.立足學校本色,追求學校特色發展

此次學習,被一種思想所沖擊:特色是一個學校的名片,它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對教育深入解讀做出的不懈努力。為此,我們必須彰顯辦學特色,做好“特色”這篇大文章。同時,我們在規劃學校特色時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1)整體發展原則。學校要在現有本色基礎上,不斷完善、提升已有的特色項目,進一步推動學校在其他領域融入特色發展的思想。

(2)共同參與原則。要求校長、中層干部、全體教職員工及學生共同參與學校特色建設,使規劃能凝聚全校師生的智慧和力量,從而讓特色發展目標內化為師生行動的動力。

(3)循序漸進原則。學校特色的打造應當是一個長期過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提煉學校特色的過程中,應依據學校的現實條件和基礎,不斷總結、反思、完善。

篇10

在這醞育著無限生機與希望的早春時節,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舉行*-0年第二學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校務委員會衷心祝愿全校師生在09年工作學習順利,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09年是學校新三年發展規劃的(09年至2011年)啟始年,定位是理解與和諧年,具體的目標是:學校師生理解與認同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努力形成和諧的干群關系、師師關系、師生關系,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系氛圍;形成想事業、干事業的良好輿論環境,形成有利于教職工成長與冒尖的工作環境,形成爭先創優的良性競爭氛圍;努力形成學校的教學工作、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工作和學校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和諧發展的態勢。

09年將迎來學校有特色班以來的第一次中考。考得好,將會極大地提高全校師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將會大幅度地提高學校的社會美譽度;但考得不好,將會極大地打擊全校師生的工作與學習的熱情,將會極大地影響社會對學校的評價。

09年還是學校主課題《自主發展教育研究》和德育主課題《走進學生心靈的德育》研究的啟動年,學校將堅持教科研興校與教科研興教的策略,充分發揮教科研在學校發展中的牽引作用。

09年還是校園的改造年,學校將爭取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校園改造工作,使我們生活的校園美化、綠化、香化、人文化。

09年還是二期課改的啟動年。為了使我校的二期課改工作開好頭,起好步,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需要我們做好務虛與務實兩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教師培訓的工作。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更好地完成09年的工作任務,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我談六個字:團結、務實、創新

所謂團結。就是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教職工與教職工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境高一格,胸懷寬闊,處事大氣,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全校師生緊緊地團結在學校校務委員會的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情往一起聚,我們啟秀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闖不過的水簾洞。就一定能夠圓滿完成09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所謂務實。就是全校師生要有一種真抓實干的意識與行動。無論是領導,還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了啟秀的今天與明天,自覺地做好本職工作。每一位領導都要深入到教師與學生中間,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所負責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每一位教師要以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高水準地上好每一節課,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理想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要本著對自己,對家長,對老師,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完成好每一次作業,特別是初三年級各科平均不及格的同學,更應該知恥后勇,發奮苦讀,不辜負家長和老師對自己的殷切期望,不給年級的升學與畢業成績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