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常識范文
時間:2023-04-24 08:56: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代文學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常識應借助于《中國歷史朝代表》(《中國歷史朝代表》以下簡稱《朝代表》)。為此,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論述自己的看法,望方家斧正。
一、熟記《朝代表》
我剛接高一語文課時,在課堂上遇見過這種情況,我提出問題,找三名學生回答,回答的結果是不同的。我的問題是:陶淵明是什么時期的詩人?甲同學回答:北宋。甲同學的回答顯然是錯誤的。乙同學回答:東晉。乙同學的回答是對的。我接著問乙同學:你能否說一下與陶淵明在同一時期的名人或名篇嗎?乙同學回答:不能。我又對丙同學提出了這個問題,丙同學回答:陶淵明是東晉田園詩人,《歸去來兮辭》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淵明同時期的名人有大書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蘭亭集序》,和陶淵明同朝代的有西晉的“竹林七賢”。丙的回答令我很滿意。我問丙同學:你怎么記得這么準確?丙同學回答:我很喜歡歷史,《朝代表》背得很熟,各個朝代的名人名篇我都記得很清楚。
丙同學思路清晰、記得扎實準確并且能廣泛地聯系,不僅僅是喜歡歷史的原因,更主要是對《朝代表》記得嫻熟而且能夠靈活運用。我從中得到一點啟示:丙同學喜歡歷史,所以重視《朝代表》,能準確地回答問題。如果讓不太喜歡歷史的學生也能把《朝代表》重視起來,那么,他們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常識不就很容易了嗎?所以,我的觀點是:要想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常識,首先要借助《朝代表》,并且要熟記《朝代表》。所謂對《朝代表》的熟記,不是讓學生機械地去記憶,而是讓學生相互聯系地去記憶。記住每個朝代的分支、每個朝代的更替、每個朝代的位置(誰先誰后)。最后達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頭腦中清晰地反映出哪個朝代在《朝代表》的哪個位置上,讓學生準確無誤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記憶之中。學生頭腦里有了這個《朝代表》做基礎,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常識,既覺得很有趣味,又能學得準確、扎實。
二、科學利用《朝代表》
科學利用《朝代表》是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常識的重要方法。1.找出位置。(把《朝代表》寫在語文筆記本的第一頁上。)讓學生先把學過的文學常識拿出來加以對照,看看哪些名家、哪些名篇著作出自哪個朝代。然后加以歸類,每個朝代共有多少名人、多少名篇、多少著作。它們在《朝代表》里處于哪個位置上。比如,《詩經》: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詩歌。學生們馬上就能在《朝代表》找到它的位置。還能找到時間與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辭》:屈原創作的詩歌體裁,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學生們就知道屈原是處在《朝代表》里戰國的位置上,在戰國這個位置上還有《莊子?逍遙游》、荀況《勸學》《孟子》《孫子兵法》《墨子》《韓非子》等諸子散文。2.放進位置。在語文課堂里,學生們隨時就會學到新的知識,如果與《朝代表》相關,就得馬上把新出現的名人名篇放進《朝代表》里相應的位置上,即把新學到的知識放進位置里。比如,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選自《史記》。《史記》,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然后讓學生們把作者司馬遷和《史記》放進《朝代表》的相應位置上――西漢。再如,“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一個漢樂府,一個北朝樂府。讓學生們把它放進《朝代表》里相應的位置上――漢朝和北朝。3.脫離《朝代表》演繹練習。俗語說:熟能生巧。學生心無雜念,記憶力好,思維不混亂,只要對《朝代表》反復練習,就能日久扎根。作為語文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引導,把學過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來,穿插提問,經常提問,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把筆記本上的《朝代表》深深地鑲嵌在自己的腦海之中,那些古代的名人名篇就會經常地在學生們腦海的《朝代表》里進進出出走來走去。他們的眼前就會經常出現孔子漫步春秋、莊子逍遙戰國、太史公秉筆西漢、太白詩吟李唐、蘇軾豪放北宋、關漢卿元朝鳴冤、施耐庵明修《水滸》、曹雪芹清唱紅樓等情境。
三、認識并融合《朝代表》和中國古代文學劃分的關系
學生背熟《朝代表》后,教師就應該有必要讓學生們知道中國古代文學劃分的情況。也許在掌握《朝代表》之前,學生們對“上古”“先秦”這兩個詞匯很陌生,不知道“上古”“先秦”是個什么歷史感念。掌握《朝代表》之后,學生們對它們的解釋就會頓開茅塞豁然貫通。盡管這樣,教師還得要向學生們解釋清楚《朝代表》和中國古代文學劃分的關系:
1.《朝代表》是具體的,它涉及的中國古代文學常識里的人物和著作都是具體的。比如,《資治通鑒》: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司馬光,北宋史學家;文學劃分是籠統的,它是指中國古代文學在各個時期的主要文學式樣。比如,“上古時期”:專指神話傳說。“先秦時期”:專指散文(歷史散文、諸子散文)。再如,“兩漢時期”:專指辭賦、樂府民歌、歷史散文。“魏晉南北朝時期”:專指詩歌。“唐宋元時期”:詩詞曲。“明清時期”:小說。
2.《朝代表》是基礎,是中國古代文學劃分的依據;中國古代文學劃分是建筑,它能說明中國古代文學式樣在各個歷史時期分布的情況。二者缺一不可。
四、學習《朝代表》旨在借助語文教學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和學生們講清楚,我們學《朝代表》背《朝代表》,主要從文學常識角度看問題,旨在對語文教學有幫助,并不是像學習歷史那樣詳細地了解歷朝歷代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比如商朝:只講我國出現了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有了文字,我們的文學才有了延續即可。如果再講什么青銅器、武王滅商等就跑題了。再如,周朝:周朝分西周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主要是《詩經》(西周到春秋時的詩歌)、孔子、老子;戰國時期主要是諸子百家散文著作。如果我們再講什么“井田制”“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那就把語文課堂真的變成歷史課堂了。作為教師,治學要嚴謹,師德要端正,課堂上不能漫無邊際東扯西拉,否則就會失去語文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也就無從談起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常識了,切忌把語文課當成歷史課來講。
篇2
自然,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手機、電腦的普及,當代大學生的閱讀方式、理解角度、價值判斷都呈現出明顯的社會化趨向,多數人是以“有用”或“無用”、能不能換取經濟價值來選擇學習對象,因此,對于距離現代較遠的古典文學存有隔閡,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高校辦學理念的轉變和學生興趣的缺乏直接將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帶入了尷尬和無奈的境地。針對前者,我們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從教者無力改變,但對于后者即提高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和效果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間和方法。如本文論述的教師以問題創設為途徑來提升古代文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即是有益的嘗試。所謂問題創設,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既要傳授古代文學基本知識、講解古代文學重要作品,又要結合目前的社會環境、學生的心智特點和學習習慣,有目的地創設一些有針對性的、淺顯但有拓展空間的問題,通過拋出問題,引起學生對于問題的興趣,從而誘發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創設所應掌握的技巧、原則和這一方法的實施步驟及注意事項,下面即以筆者在近年來古代文學教學中創設的部分問題和相關教學內容為例來加以論證。
第一,問題創設應打破常識的誤區———“唐詩三百首?”學生從小是從背誦《唐詩三百首》接觸、感知古代文學的,且常常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句子縈繞耳旁。因此,在學習宋代文學的第一堂課我提出的問題是:“唐詩有多少首?”絕大部分學生憑第一感覺地回答是:“唐詩三百首。”當然,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那接下來就要分析錯在哪里?老師和學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相應解決以下問題:唐詩現存到底多少首?依據是什么?為什么有“唐詩只有三百首”的說法?《唐詩三百首》是什么?同時結合馬上要學習的宋詩部分,還可以提出唐詩多還是宋詩多?宋詩現存有多少首?唐詩與宋詩孰優孰劣?等一系列問題。從常識入手提出問題,糾正學生以前在中小學階段形成的知識誤區,從而引導學生產生想要去探究問題正確答案的欲望,即探究知識的興趣。在這樣的興趣支配下,學生通過教師接下來的相關講授、分析,并結合以往所學,或許能對唐、宋詩概貌有一個直觀、清晰的認識。這是一例。類似問題還有:“蘇軾、辛棄疾是否創作婉約詞,李清照是否創作豪放詞?”學生以往中學階段學習形成的觀念是:蘇、辛是豪放詞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典型婉約詞人。因此,問題提出以后學生的回答仍然是一邊倒地的否定:“沒有,至少沒讀過。”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不要馬上給予評判,而是引導學生來一起解讀兩首作品: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研讀作品,學生既能體會到作家的人生況味,更能直接領悟到詞多樣化的風格和同一詞人對于不同詞風的駕馭。
第二,問題創設應以學生的體驗為本———“選林黛玉還是薛寶釵?”青年學子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期,對于個人情感和將來的對象充滿了好奇、憧憬和期待,在自我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型”。因此,在講到《紅樓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時,教師適時提出:如果你是男士,選擇將來的另一半,是喜歡多情的林妹妹,還是喜歡理性的寶姐姐?要回答這一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學生至少要明了一下幾點:1、通讀《紅樓夢》文本。2、細讀、精讀文本涉及林黛玉、薛寶釵的情節。3、理清林黛玉、薛寶釵與賈寶玉的關系。4、全面總結二人的性格特點。5、作出自我的選擇和說明理由。通過以上五個環節,學生對《紅樓夢》無論是整個故事還是局部細節都會有親身閱讀體會的經歷,并能從閱讀文本中感受經典名著的“經典”所在。同時,通過分析寶、黛、釵的性格特點和愛情糾葛,也有利于學生在崇尚“速食愛情”的當下形成正確、健康、積極的愛情觀念。如此通過創設問題、閱讀文本、自我認識再到思想提升,將古代文學的文學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對于糾正網絡和某些改編自古典名著的影視劇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第三,問題創設應以小見大、貼近生活———“什么是炊餅?”古代文學作家、作品存在的時代距離學生生活的21世紀比較遠,如何能拉近古代與現代的時間差距、如何能消弭文學世界與現實生活環境之間的界限,這就要求教師創設的問題也應從現實生活入手,找到古今的相通處、相似點。因此,古代文學教師在講到明清章回小說這一最貼近世俗生活的文學類型時,不妨以某一點為突破口,鼓勵學生探求其從古代到現代的演變及富有的歷史、文化意義。如講《水滸傳》和《金瓶梅》時,提出:“武大郎賣的炊餅究竟是一種什么面食?”小小一張“炊餅”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以下內容:宋代北方的飲食習慣、面食在中國的流傳特點、炊餅和今日燒餅(或煎餅、饅頭、蒸餅)的比較、飲食變化蘊含的文化意義。通過這一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充分體會文學、文化、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并能跳出書本的桎梏找到思考的著力點。在章回小說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講到《西游記》時,提問:“《西游記》中誰挑擔子?”多數學生從小對《西游記》改編的影視劇耳熟能詳,因此,給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沙和尚。”這個問題很小、很簡單,也是常識性的,對學生來說答案幾乎毋庸置疑,但卻不是真正的正確答案———豬八戒。為什么挑擔子的角色從小說中的豬八戒變成了影視劇中的沙和尚?這就要求學生去努力探求現代影視改編對于古典名著改編的原則、方法和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了解古代文學所具有的現代屬性。同時,還能將文本跟改編劇作之間存有差異的問題舉一反三,看看其他幾部古典名著的現代改編情況。這樣,既能促使學生閱讀小說文本,又能與學生感興趣的影視劇相掛鉤,可謂一舉兩得。
第四,問題創設還應突出古代文學蘊含的優秀人文精神和對學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積極作用———“屈原、司馬遷、蘇軾、辛棄疾、陸游、曹雪芹等教會了我什么?”
在2014年9月的新生開學典禮上,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不約而同地闡述了大學對于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楊玉良甚至說:“雖然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更重要的是一個悟道的過程。如果學校的教育只重視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么很可能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2]兩位校長的觀點代表了當今高校及教育管理機構的擔憂,即身處科技發達、物質豐富、生活便捷環境下的現代人,其道德素質卻明顯缺失,傳統的“愛國”、“誠信”、“孝道”等優良品質正逐漸淡出人們的思想深處。面對這樣的形勢,凝聚了中國古代寶貴精神遺產的古典文學、古代文化理應擔當起再次喚醒大眾優秀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古代文學教師在與學生一起品味古代先賢的作品時,應當結合作家所處的時代,對作家、作品做全面、客觀、正確地解讀和分析,學習滲透在字里行間深重的人文關懷:研讀屈原的《離騷》、辛棄疾的詞作、陸游的詩篇,透過文字陶冶個人情操,領會個人對國家和社會,需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對國家危難時刻的自我犧牲精神;研讀司馬遷的《史記》、蘇軾的詩詞、曹雪芹的《紅樓夢》等,深刻體會當個人深處逆境之時應當持有的正確、樂觀的心態———不怨天尤人,不氣餒、始終不放棄自我的人生和理想,百折不撓、積極向上。古人的人生經歷和文學表述,對當今大學生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健康的人生道德觀和提升自我的審美能力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積極、正面地示范和引導。為了完成古代文學在當代承擔的這一重大任務,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細化到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潛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要突出課程的人文性,還要避免枯燥、單調的說教,教師對于問題尺度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是機動、靈活和有技巧。
篇3
關鍵詞:古代文學教學 應用型人才 培養
在“建設應用型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如何整合文化資源、實現培養目標是當下眾多新辦本科院校關注的熱點。對于中文學科尤其是傳統基礎人文學科而言,如何轉變思維,實施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值得關注。本文以《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為研究對象,從教學實踐出發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轉型的需要
《中國古代文學》是大學中文系的傳統主干課程之一,長期以來在中文系課程體系中一直占據相當的比重,但也一直存在課時量少與教學內容多之間的矛盾,特別是近些年來課時被不斷壓縮,這一矛盾也隨之日趨凸顯。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在教學方式上多采取教師主講的形式,課堂基本由教師掌握,教學目的也更多趨向知識的傳授與積累。雖然這種傾向更多源自教師自身長期的學習實踐經驗,但在功利化目的日趨嚴重的當下,學生對此問題并沒有很深刻的認識。他們往往更看重的是這門學科是否能夠很快地在他們將來的工作中發揮作用。按照這一標準,古代文學基礎知識的積累在他們眼中逐漸淪為“無用”之功。對于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也更多被其他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所吸引。這一現象的出現,很值得我們思索,思考我們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到底走入了怎樣的困境,又應該如何轉變思維,更好地達到培養人才的目的?
在和學生座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對《古代文學》課程興趣的減少并非完全是因為教師的授課方式。事實上,大多數同學對古代文學的興趣依然存在。他們依然很喜歡接受先秦哲人的啟迪、唐宋詩詞的熏陶以及明清戲曲小說的世俗情懷。只是就業的壓力使得他們更喜歡選擇、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對自己更有用的學科上。古代文學課程對于他們而言就顯得實用性不大了。從專業分布來看,師范專業的學生對古代文學的學習熱情要高于中文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師范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古代文學課程對于他們的工作助益較大;中文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明顯呈多元化走向,主要從事與文科相關的工作;對外漢語專業學生精力則主要放在語言能力的提高上。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就可以對癥分析了。作為一所地方性的高校,我們對人才的培養主要是服務于地方,主要鍛煉他們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教育思維也要相應地從高素質精英人才的培育轉變到服務于地方的大眾型應用人才的培養上來。我們的教學應該始終堅持這一根本理念,一切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考慮,充分考慮到教學對象的年齡、性格、發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不把教師個人的經驗、觀點強加于他們身上,真正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長、學以致用。
二.解決的途徑
在培養地方性應用型人才教育目標的指引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應緊密圍繞學生的發展需要這一核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口頭與書面表達雙能力的教學課堂。如前所述,中文系專業學生不管是什么專業,其就業一般都與中文掛鉤,需要學生具備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兩種: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更多強調了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學生最需要的這兩種基本能力。知識儲備是基礎,這一點依然需要強調,但在形式上可以與學生雙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首先是教學內容與模式的轉變。古代文學的課時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問題因為專業設置等原因暫時無法解決,只能通過調整教學內容的方式進行緩解。對于一些文學常識內容盡量讓學生課前課后去閱讀,而把教學重心放在對經典作品的解析上。這一做法也是以往教師經常采取的處理方式,但效果并不是很好,無法保證學生自覺進行預習和復習,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處于懵懂狀態。為此,我們采取把常識與作品解析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模式上尋找突破點,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把每堂課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內容以作業的方式進行預先布置,每堂課設置幾個教學問題進行課堂討論。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督促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現在大部分學生對于課堂討論發言不很愿意,除了問題的設置因素外,沒有回答出問題會失面子占了大多數。多數情況下學生依然希望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所以利用這種方式可以逐漸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目的。當然,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采取了先抓領頭羊的做法,以比較認真且活躍的同學帶動起課堂討論的氣氛。課堂討論的習慣一旦養成,學生也就容易自覺去學習了。
其次是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學模式的轉變是基礎,是為了讓學生能自覺進行課前預習,但是如果教學方法沒有改變,只是簡單地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課堂討論,學生也很容易膩煩。在學生座談會中,也有學生反映教師老是讓學生說的問題。所以關鍵還是在如何讓學生真正對這門課產生興趣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學生的關注點。正如前面所說,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大都以實用與否為標準,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應該以此為目的。要讓學生感覺到上這門課對自身將來發展有用,學生的興趣就自然能夠持續下去。對于中文系學生而言我們對不同專業采取的教學方法有所不同,但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這兩個能力的培養要求則是一樣的。
具體來說,對于師范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其職業多為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更多是教師基本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我們采取的教學方法主要圍繞教師技能的訓練即口頭表達和書寫技能兩方面。前者主要訓練對經典文本的感悟鑒賞能力,教師講解基本方法,學生自主討論,在鑒賞作品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后者則每學期都會布置抄寫經典作品的作業,或簡體或繁體,以書法的要求來督促學生提高書寫技能。對于中文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就業形式比較多樣,如記者、編劇、作家、文化創意工作者等等。這些職業都對語言表達有著較高的要求。我們授課方法就更多偏重對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授課中我們有意識地向詩詞和戲曲兩方面教學傾斜,著重于學生歌詞創作能力和劇本編寫基本技能的培養。當今流行歌曲層出不窮卻水平高下不一,內容膚淺低俗的口水歌也并不少見。如何從中國古代詩詞中汲取營養,給流行歌詞注入古典元素成為我們詩詞教學改革嘗試的重要方向。我們讓學生先從古典律絕及填詞入手,嘗試詩詞寫作,進而將創作的詩詞作品改編成流行歌詞。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慢慢地那些對詩詞感興趣的同學就逐漸脫穎而出了。對于戲曲教學,我們也采取了相似的手段,但更注意引導學生加深對古代歷史文化、風俗人情、表達習慣等方面知識的了解。要編出一個好的劇本不犯臆度古人的毛病,這些知識不可或缺。對漢語國際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就業訴求多為涉外工作,因此古代文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由于這一專業古代文學的課時很少,我們基本上以作品為主線,注重作品的外部延伸,將其與各時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相勾連,讓學生了解古代文化中最經典精華的部分,進行古代文化的宏觀把握。其次要求學生能通一藝,如歌詞要能寫會唱,戲曲要能編會演,金石書畫能賞會鑒等。雖然要求高了些,但學生能明白其實用之處也就慢慢能接受并逐步提高了。
三.結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在新辦本科院校中古代文學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我們必須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將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作為教學核心,致力于古代文學的當代轉型,不斷探索課程和教學的改革途徑。經典的傳承只有在不斷地被闡釋被應用被接受的過程中才能擁有旺盛的生命活力,這也是我們在古代文學課程教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實踐中可以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詹福瑞.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大學學報,2000 (2).
篇4
論文摘 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包含《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兩門基礎必修課和一系列選修課,是中文系排名第一的主干課程。但和豐富的教學內容相比,《古代文學》課時卻被嚴重壓縮,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分配《文學史》與《作品選》的講解時間、各段之間的教學時間及各種文體之間的教學時間,爭取在有限的課時內,盡量完整和合理地講授出文學史和經典的文學作品。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包含《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兩門基礎必修課和一系列選修課。不計選修課,單從《文學史》和《作品選》來看,《古代文學》課程在整個高校中文系也是屬于重中之重的專業課。以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為例,在諸多專業課程之中,《古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學史》、《當代文學史》、《文學概論》等七門課程被定為專業主干(核心)課程。而從學分和課時設置來看,古代文學憑借16學分、288學時的權重,遠超排名第二的《古代漢語》和《外國文學史》[1],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文系第一主干課。但和古代文學大量的教學內容相比,排名第一的288學時仍然顯得捉襟見肘。從先秦到明清近代,數千年的文學史和汗牛充棟的優秀文學作品,遠非288個學時所能講畢。在此情形下,古代文學的教學想要面面俱到,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且大多數高校在《文學史》和《作品選》之外,還開設有多門選修課,由古代文學任課教師結合自身的學術專長,對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專門文體進行講解,開設了諸如《詩經》、《楚辭》、《史記》、“唐詩”、“宋詞”等選修課,以之輔助《文學史》和《作品選》的教學。故此,《文學史》和《作品選》的講授內容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而無需面面俱到。從課時分配來看,一般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段和唐宋文學段分配學時較多,元明清段分配較少。講授內容主要以作家介紹、作品藝術風格的分析、文學現象、文學史流派、文學理論、文體衍生變異等為主。
具體來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合《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為一體的課程:“史”是對文學發展脈絡的敘述,“作品”則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作為文學課的落腳點。大致說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時間,一般是平分給《文學史》和《作品選》,二者各占一半。具體到某一階段,則會有一些出入。例如在講授元代文學時,筆者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會在課后閱讀《作品選》中的戲曲作品,絕大多數學生對元雜劇絲毫不感興趣,也就沒有自主地去閱讀《作品選》。因此在講授元代文學時,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講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諸種文體之種,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詩詞。最為典型的便是唐詩宋詞中的一些名篇,有些篇目是學生在小學、中學的語文課堂上就學習過的,甚至有些作品在孩子入學之前,便被家長拿來作為啟蒙讀物來教授孩子。因此,學生對這些作品熟悉、有感情。而先秦段如《詩經》、《楚辭》等作品,因時代久遠,文字艱澀,學生閱讀時有較大難度,對其熟悉程度自然不能與唐宋段相比。而元明清段雖然閱讀難度降低,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唐、宋段相比,也大為降低,這既因學生對戲曲的興趣沒有詩、詞那么高,同時也因為有“一代之文學”之稱的明清長篇小說,篇幅較大。大學生的課后時間多花在對英語、計算機等科目考級、考證的準備上,他們不太愿意花過多時間去閱讀長篇小說。對于作品的陌生,使得一些學生在考試答卷時,只能空談一些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文學史概念、常識,而不能通過具體的作品來加以印證。因此在教授先秦、元明清段文學時,作品的講解便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間的分配上,也要適當傾斜于《作品選》,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作品的閱讀,找尋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僅僅止于被動地接受文學史教材所提供的結論。對于中學教材已選的一些篇目,不能因為學生已經學過,便一筆帶過;恰恰相反,對于大多數將來要走向中學講臺的高師學生來說,此類篇目更需要精講、細講。對一些重要的篇目,最好是要求學生背誦。事實證明,這一看似落后的教學要求,卻最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的道理在今天并不過時。
文學史的教學內容,大多數高校是按照從先秦到明清近代的時間順序講授。這種做法易于把握每段文學的總體風貌,但也容易遮蔽文體發生、演變的歷史。在按段教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突出文體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李炳海先生指出:“文學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在知識上具有系統性。不僅如此,這門教學還要有一定的深度,對于相關的文學現象,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具體落實到文體上,就是不僅要知道某種文體的生成根據、發展演變,而且要了解文體名稱的由來。而對于文體名稱進行追本溯源,正是文學史教學和研究的薄弱環節。”[2]以時間順序進行教學,并無不可,但要有意識地突出文體的變遷。比如,在講授到唐代近體詩時,要對歷代詩體的發展作一綜述,讓學生了解《詩經》、《楚辭》、漢魏古詩、齊梁新體詩以來的詩體演變軌跡,從而更好地理解唐代近體詩在詩歌史上的地位。又如,在講授元雜劇之前,應對中國戲曲的發展、成熟作一系統介紹,將中國戲曲成熟之前的諸種藝術形式如原始社會歌舞、春秋戰國的優伶伎藝、秦漢百戲、南北朝“代面”等歌舞戲、唐參軍戲、宋雜劇、金院本、諸宮調等略作介紹,指出以上藝術形式可以歸納為說唱藝術、歌舞戲、滑稽戲三類,而元雜劇正是在綜合這三類藝術形式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
另外,教師還應注意對教學內容的更新,關注學術界最新動態,及時將學界已經有定論的新成果加以吸收,不能一本講義用數十年而不變。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在介紹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著述時,說:“至于程晉芳在《文木先生傳》中說還有‘《詩說》若干卷’,可惜已失傳,只能從前人的詩文和《儒林外史》中看到只言片語。”[3]1999年,失傳已久的《詩說》被復旦大學學者周興陸于上海圖書館發現[4],這自然可以修正文學史教材的舊說。又如,《寒花葬志》是明代歸有光的散文名篇,還被選入了中學語文教材,但今天我們所見的版本實為刪節本,刪節本把寒花當做歸有光普通的侍女,遮蔽了她為歸有光之妾的事實。復旦大學鄔國平教授從上海圖書館所藏《歸震川先生未刻稿》中找到足本《寒花葬志》[5],補出今本所無的“生女如蘭”等重要內容,這就顛覆了對《寒花葬志》的傳統認識。在《作品選》教學時顯然也要將此成果及時加以吸收,對《寒花葬志》進行新的也是正確的解讀。如此教學,既能傳授學生最新的知識內容,也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研究型學習。
注釋:
[1]古代漢語和《外國文學史》均為7學分,126學時,見http://cllc.gxnu.edu.cn/wwwroot/jdnewsview.asp?id=733,2010年12月12日。
[2]李炳海:《關于中國古代文體的思索》,學術交流,2010年,第7期。
[3]袁行霈主編,黃霖,袁世碩,孫靜本卷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頁。
篇5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 課程教學 研究要點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閱讀(或名“選讀”,下文統稱為“閱讀”)課程,是在尊重文本固有的內容——作者及作品的情感基礎上,以關注學生閱讀個性的養成為出發點,通過構建廣闊的閱讀空間和組織多樣的閱讀活動,最終培養大學生的古典文學修養和相應的人文素質。通常來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閱讀”和“中國文學史”兩部分內容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教學。后者是中文系甚至其他相關院系傳統的必修課,其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必言。然而,長期以來,后者的獨立性甚至課程存在的必要性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特別是對當下的大學生而言,課程的吸引力不大。本文圍繞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閱讀課程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及其產生的原因與相應的對策三方面,對中國古代文學閱讀課程研究要點舉隅如下。
一、面臨的挑戰
1.社會大環境:文學邊緣化
從外部的社會大環境來看,文學日益邊緣化。當今社會,人心浮躁,熙熙攘攘,多為利往。在這重功利與實用心態的影響下,由于文學不能帶來直接的物質利益,故其重要性日益為人所忽視。目前是經濟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時期,商品經濟的實行不但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變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及其學習動機。高額的薪酬、豐厚的福利、穩定的工作成為絕大多數人的追求目標。即使是身處象牙塔中的大學生,也在考慮學以致用的問題。考量所學知識對將來畢業找工作有沒有用處、有多大用處,并以此來權衡和規劃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多少。結果很多文科學生,甚至低年級的大一、大二學生,就已經把精力更多地投入考研、考證、培訓班甚至駕照的學習中去。只是由于學校教學計劃的安排,為了完成學分順利畢業,學生才來到教室,心不在焉地聽課,甚至有的同學通堂在玩手機、打游戲、網絡聊天。這一點背后的尷尬和無奈,在中國古代文學閱讀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
2.學校小環境:課程被壓縮
在市場化和功利化專業設置的影響下,學校的許多基礎課程,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閱讀這樣相對似乎更為冷僻的課程,在大多數大學里更加變得似乎可有可無。中國古代文學閱讀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普遍受到嚴重消解,以至不得不讓出部分教學時間,甚至被直接砍掉,以保證那些市場反應靈敏、應用性強的時興課程。如前幾年的高級文秘、現在的播音主持等熱門課程的開設。
3.文學教育自身的斷層和割裂
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從入小學起就開始接觸古代文學作品,但是在其后直至步入大學后的十數年學習過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考試,因此在學習時采取的學習方式側重字詞翻譯和作品背誦,而忽視文學的審美愉悅作用。更為嚴重的是,長期的被動灌輸,導致不小比例的學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抵觸情緒。當步入高校再次面對古代文學作品時,積久成習的學習方式和慣性思維使得學生往往只是被動聽講,放棄了能動思考,更談不上對作品所蘊含的美學價值、人文精神的學術鉆研意識,因此對于作品的認識和理解非常膚淺、很少誦讀甚至根本不細致翻閱古代文學作品。
二、困境產生的原因
1.教育指導思想的制約:中文系培養的是學者而非作家
1925年,立志當作家的李健吾考取了清華大學中文系,時任中文系教授的朱自清先生對其說:“你是要學創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還是轉到外文系去吧。”三十年后,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迎接1955級新生入學大會上,系主任楊晦教授的迎新辭語驚四座:“北大中文系不培養作家,想當作家的不要到這里來。”兩處典故的語出文獻雖不可一一確證。但是,“中文系不培養作家”,這似乎已經成了大家今天的共識。雖然有的大學有這方面的努力,但或已經偃旗息鼓。如前幾年,浙江大學聘請金庸做博導,后來無疾而終。近年來,上海大學有“美男作家”之稱的葛紅兵教授開設的“創意寫作課”,其吸引力和能否改變中文系課程教學多年積習的具體效果也有待觀察。
2.教育實踐中的誤區:顛倒了“治學”和“教學”的關系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混淆甚至顛倒了古代文學的“治學”與“教學”的關系,側重對“治學”的努力,忽略了“教學”的要件,也很少考慮現在中文系學生的實際水平。現在這些大學生上古代文學作品閱讀課程之前所讀到的古代文學作品僅限于中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數人不能獨立閱讀古文,不少人甚至即使參看現代注釋也看不懂古代詩文。今天的古代文學教學如果還僅僅停留在以“治學”為中心,海闊天空地講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或只是泛泛地講什么意境優美語言清新,那么學生即使把文學史背得滾瓜爛熟,次次考試都得滿分,也無法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學的真髓和內涵。
2.教育實施者的刻意缺位:為了實現趨利避害的最大化
如今,教師在課堂上講文學史可以盡情揮灑,給學生以知識淵博、角度新穎、新見迭出、氣場十足的深刻印象;講作品選則受文本限制不得隨意發揮,沒有自己獨到的體驗和深厚的功底只能老生常談,令人生厭,甚至捉襟見肘、發言惟艱。所以講文學史容易出彩叫座,而講作品閱讀課程很難弄巧藏拙。同樣的兩極分化也體現在課堂下,體現在學術研究和教材編撰上。從事文學史研究可以名利雙收,選注或解析作品選則吃力不討好,成了明日黃花。在學言學,除去經濟利益的巨大驅動力不談,單純從做學術、培養學術交往圈來看,一套教材的編選,凸顯了主編者自己在主流學界的泰斗地位,大有登高一呼,從者云集的感覺。被邀編寫者或是主編認可其成就,或是被接納,也有蒙受知遇之恩,自感通過教材的編寫,從而進入掌握學術話語的階層。而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閱讀的研究者,由于人文學科凸顯個性化的自身固有特征和需求,你認為好,但很難得到別人的共鳴。更嚴重的是,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你越是說好,別人越是唱反調,最后孤芳自賞,斯人憔悴,或主動或被動地遠離了主流學術圈子。
三、對策及建議
1.結合時代特點,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對癥下藥。
當代大學生最需要的不僅是開啟學術殿堂的鑰匙,還有照亮人生旅途的燭光。在古代文學作品閱讀課堂講授實踐中,只有通過智慧的啟迪,才能有效地穿透“時光燧道”,使古代文學在當代社會中重新點燃生命的火光,也使當代讀者同古代賢哲直接發生心靈的碰撞。筆者認為,僅就這一點而言,以五千年文化為積淀、富含豐厚營養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所提供的精神大餐,無論實際的益處,還是吸引力,肯定超過社會上“心靈雞湯”快餐式的閱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打破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的無用之見,樹立其有用之貌。當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了長遠的期許后,其學習興趣就會被大大激發。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結合時代的特點,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并對癥下藥。
大學生多是90后的獨生子女,一方面他們被認為是未來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身上承載的責任不可謂不重,然而與重任相對的則是個體能力和素質的不足,甚至低下。除了專業知識以外,具體表現為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融入團體、抗壓能力差、不愿吃苦。有的學生,畢業兩年換了數十份工作,嚴重影響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和自信心的樹立。有的一蹶不振,閉門不出。更有甚者,因為一時受挫,就想不開,尋短見。此類事件,屢見報端和網絡,不勝枚舉。
在面對重大挑戰如何樹立正確的態度和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途徑,在古代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可以針對這一點有側重地進行教學。蘇軾《定風波》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之所以為蘇軾,正是因為他能從苦難中超脫出來,更樂觀從容地面對生活。從中可以學習到得出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對。
再如,講到大學生感興趣的愛情詩詞時,如晏殊《鵲踏枝》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可以聯系到柳永《蝶戀花》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還能夠聯想到辛棄疾詞作《青玉案·元夕》中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最后可以引申到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的“三種境界”,并引導學生就這三句話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理解。通過交流,讓學生認識到,任何成功都不會一蹴而就,它需要人定好目標,堅持不懈,絕不輕易放棄,最終希望的曙光會在前方出現。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語句,讓學生感受到意氣風發的恢弘氣勢,從而形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2.注意專業差異性的客觀存在
在進行古代文學作品閱讀課程的講授時,要注意他們專業差異性的客觀存在,有的放矢,進行有意識的教學調整。在授課內容的選擇上靈活機動,結合他們未來工作的需要,激發其主動探索的精神。
比如在給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講授《詩經》中的愛情詩歌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截取電視中常出現的鉆石廣告,分析其中廣告語諸如“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中包含的那種至死不渝的愛情寓意。并進一步指出,廣告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為它們代表了心靈深處的渴求與呼喚。古人那種“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情,其實正是現代人所不相信但又渴望得到的。好的廣告語的產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厚重的文化積淀以及對人類共性的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的,而這離不開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深度閱讀。
再如給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上課時,講授一些古代山水游記的同時,就可以展示一些電視上的游覽錄像,或者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來分析景點介紹詞編撰的優劣。由于編撰者的能力有限,景點介紹內容錯別字滿篇、常識性的錯誤屢見不鮮,這極大影響了景區的吸引力,可謂是“面目可憎”“大煞風景”。如果是教育基地,則非常嚴重地削弱了其教育意義。而相反,古人的山水游記名篇則言簡意賅,韻味無窮,詠之能歌,可品可賞,故能夠流傳千古,成為旅游勝地廣而告之的招牌語言。這些古代文學作品的重要性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是無可替代的。
3.對誦讀本位的回歸與改革
現在的大學校園,大多時候只能聽到朗朗的閱讀外文書籍的聲音,而以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為主的傳統經典誦讀不經意間已經成了“絕響”。即使是校園廣播里,除了卿卿我我的情歌,就是英語聽力廣播。可以說,古代文學的誦讀氛圍就整體而言,已經所剩無幾,而中國古代文學閱讀課程要順利展開,誦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誦讀是積累的捷徑,是把知識儲存起來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說:“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讀得多,積累得自然豐厚。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過程中,許多知識是需要記誦的。學生如果在閱讀中能記誦大量的古詩文精品,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辭暢意達、文從字順、精思于胸、下筆成章,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讓古代文學作品閱讀課程的教學走向健康的發展道路。
4.教師要動口也要動手,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一些博士生,數年間,可以寫出多達幾十萬字的厚厚專人或專書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然而實際上,他可能從來沒有讀完任何一種研究對象的作品注本,更不要說是全本、善本。不能全面掌握研究對象的文學作品,卻寫出了號稱煌煌大作的博士學位論文,這讓人覺得幾分滑稽和無奈,但卻反映了古代文學研究者的一個現實。多年來,各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主要是通過“中國文學史”課程完成的,教師只在課堂上天花亂墜地向學生講授一長串線索、一大堆概念、一大批作家,古代文學中的許多經典名篇卻很少通讀過,也很難讀懂。更不要說古代詩、文、詞習作了。有些教師表面看來口若懸河,夸夸其談。事實上,古代文學的精髓是什么,在哪里,他們自己很難知道,更談不上準確掌握并以之育人。教古代文學的教師自己沒有受到過詩詞寫作方面的訓練,成天被論文級別、課題經費折磨得心浮氣躁,致使他們沒有寫這些東西的心境,也就很難具備寫作古文舊詩的能力。大學中文系很多教古代文學的教師一輩子沒有寫過文言文和舊體詩,甚至一輩子沒有寫過一幅對聯,這對中國古代文學閱讀教學是非常不利的。高校提供給教師一個發展的平臺和空間,時間和精力的安排相對來說比較自由。教師在動口講授的同時,還要動手寫作。只有這樣,才能講得深,講得透,講得好!
篇6
高校學生在進入古代文學課堂之前,大多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古代文學課程相關知識。這種“先在”知識積累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從非正式途徑來看,大多與民眾對于民族傳統文化自覺或不自覺地重視與繼承有關;從國家規定的基礎教育標準來看,則和國民教育理念中對傳統文化愈發重視的趨勢直接相關。即使在現代社會,雖然社會形態和思想氛圍已經因為近現代以來的多次文化運動而發生了重大改變,但民族文化仍然以其深邃的內涵和強大的生命力深層次持續影響著整個民族的心理架構,并獲得了社會范圍內的廣泛認同。這導致了普通民眾中存在著強烈地延續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在性要求。此要求表現于民眾自發性教育及學習行為時,就體現為從精神和知識兩個方面的實際傳承行為。而又由于古代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主要承接載體,兩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民眾的民族文化延續要求就往往突出地表現于對古代文學知識的傳承方面。例如,唐詩宋詞中的部分名篇已經成為我國兒童啟蒙教育階段的必然內容“,背古詩”有時甚至成為家長教育子女的必然方式。而就當前我國大眾性暢銷出版物來看,古代文學類相關書籍也成為其中極受民眾歡迎的對象。在這種社會氛圍中,高校學生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自覺或不自覺地從多個渠道獲得了部分古代文學學科相關知識。不過,除個別有意識者之外,這種知識必然會因學習來源的多樣化呈現出零碎化傾向。
另一方面,從我國現階段基礎教育發展趨勢來看,傳統文化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其外在表現之一,就是初高中語文課本中涉及中國傳統文學和文化內容的篇目比重明顯增加。僅以當前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課本為例。此套教材高中版共34個單元,其中涉及古代文學文化方面內容的就占了16個單元,幾乎將近整個教材篇幅容量的一半。而就這部分內容所涉及的對象來看,其時間跨度縱貫了從先秦至明清幾乎整個中國傳統時間段,其文體類型包括了詩詞文乃至小說戲曲等古代文學和文化的主要承載體式,其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更是從表層的生活內容直至時事政治乃至民族思想哲理層面。這些教材內容的編排方式顯然是有著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企圖在內的。教育部所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對于當前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目標及評價標準的表述中就屢屢談及“,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并對學生的學習程度作出了具體要求“,誦讀古代詩詞”“,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很顯然,由于中國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文化史名篇往往就是文學史名篇,再加上詩歌本就是古代文學的主要形式類型之一,經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受教育者必然會在進入高校課堂之前獲得一部分有關古代文學課程的知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文學內容仍只是基礎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內容的一部分,這種附屬性地位決定了其所傳遞的學科知識信息仍呈現為非系統性和無序性。如上所述,高校學生必然會在古代文學課程學習方面存在著來源不一的“先在”知識積累。
教學活動是種互動的過程,學生的這種知識狀況必然會對教學產生或深或淺的影響。可以說,這種“先在”知識積累既使得大學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具備了一定的展開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課堂互動過程的開展,但另一方面“,先在”知識積累來源中那種無序化和非系統性的積累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首先“,先在”知識積累既使得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具備了一定的實施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課堂互動過程的開展。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中關于作品的學習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毫無疑問,這些作品中的絕大多數在文學史發展過程中具有極高的聲望和重要地位。也正是因此,它們其中的一部分篇目必然也會與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所獲得知識相關甚至相重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先在知識積累必然要對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及整個課程的教學產生一定作用。就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為例子,由于課本中明確談到,在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對作家的藝術個性有一定認識”“,掌握一定古代詩詞常識”“,掌握一定文言文知識,培養閱讀淺近文言文能力”“,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文學作品”等等。
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積累使得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就已經具備了與古代文學學科相關的一定的知識,具備了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基本認知能力,這無疑能夠使高校教師減少部分在基礎知識教學方面所花費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課堂互動過程的展開,這種益處是無庸置疑的。其次,不可忽視的是“,先在”知識積累的非系統性和無序性對于學生“知”、“情”、“意”這三方面的喚起存在著不良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的“知”、“情”、“意”被喚起而參與的一種過程。由于“先在”知識積累與學生的情感及知識的聯系比古代文學課程教學要早,這種現在的某種程度上固定化的認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業教學中情感的順利喚起和知識的有效深化。高校古代文學教學與民眾自發的認識及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不同,其目的,是要讓學生對于此門課程獲得系統性認知。這種認知過程本就與“先在”知識積累過程中的無序化狀態不同。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無序化階段所獲得最初印象往往會潛意識影響其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方式,這經常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引導增加了難度。
比如,部分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了“有句無篇”現象。由于某些文學作品在大眾傳播中已經耳熟能詳,有些名作經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使得學生對其形成了某種相對固定的印象,這容易導致高校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認知喚起方面的困難,有些甚至還影響到了對作品的整體性理解和對課程的全面認知。這種狀況的出現往往與學生以前學習階段所造成的認知印象中對作品的某一組成部分過于強烈而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從而阻礙了對作品整體性的認知理解和情感性認同有關。以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發現,由于在中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重點是在該作品的藝術特色方面,作品講解的重點就在于后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藝術境界的高妙和對于“護”、“送”兩字使用的“精煉巧妙”的理解,這使得很多學生對于此作品的印象多限于此,甚至形成了“前兩句僅是后兩句描寫的基礎,并不是很重要”的看法。這種看法無疑割裂了篇目整體,使得學生對全篇的理解支離破碎難以深入。更重要的是,使部分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課程時,在理解方法上出現了偏差,即重視單句而忽視全篇,甚至經過教師的再三強調和糾正,仍有學生難以完全擺脫這種認知行為。無可否認,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應試性教育的束縛有一定關系。本科以前教育中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種外在理解的強行灌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認知往往因之受到束縛,情感進入呈現出緩慢狀態。而且,無論是在基礎教育階段還是在日常活動中,學生的“先在”知識積累更傾向于以名篇佳作為中心,具有片段性傾向。
因此,還使得學生容易因為這種先在性印象的過于強烈而沖擊對于專業內容系統性的認識。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對象偏重于對文學大家名家的認知。能進入課本的作家,大多在中國文學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人教版高中課本為例,李白、杜甫、王維等這些著名文學家成為首選。而這類作家所能入選課本的篇目,除其藝術性思想性高超之外,也多數與該作品的社會影響力有關。如李白,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無庸置疑,其作品的浪漫主義風格也確實能夠代表中國古典詩歌的典范類型,若就李白創作的作品全體而言,能夠代表其浪漫主義詩風的作品為數并不少,但通觀多年以來的語文課本卻會發現,基礎教育階段屢屢出現的,卻總是《將進酒》等眾耳能詳的篇目。這種狀況的出現,顯然和該作品在中國民眾中的廣泛號召力有關。很多人未必能夠背誦《將進酒》全篇,但“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卻幾乎已經成為民眾習用的俗語。課本篇目的選擇,必然與這種社會因素有關。民眾自發性的知識積累也類似于此。前面已經提到過,對于古典名篇的背誦是民眾上下代之間進行文化傳承時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那么,所謂背誦對象,必然是具有著巨大的文化影響力。然而,高校教學首現要求的是專業知識傳遞的整體性,對于某些作品、某些作家或者文學史某個階段過于強烈的先入為主的印象,無疑都會對課程教學產生一定阻力。再比如“有篇無系統”現象。本科前教育階段中對文學名篇的認知是學生了解相關學科知識的主要來源,這本身已經使得名篇佳作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強烈印象,而高校中出于培養中學語文教師這一現實性目的,也把對名篇的學習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再加上當前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課時又一再被壓縮,更使得課程教學重點傾向于最具社會影響力的那部分內容,這容易使得學生對于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產生嚴重偏離:即認為,古代文學課程就是由這些名篇組成。這使得本課程的系統性學習要求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所以說,從學生知識積累的角度來看,他們自身現在的以對名篇名作的認識為基礎所形成的知識積累結構在無形中對于當前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產生了多方面影響,需要予以足夠重視。正是由于學生的先在知識積累確實對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存在著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在當前進行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就不能不對此因素加以考慮,有效利用其正面影響,消除其不利因素。首先,從古代文學內容設置的調整來看,應根據課程教學的系統性要求,對授課內容的重難點予以妥善安排。
如前所述,由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偏重于“名篇佳作”,這已經對于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產生某些不良的影響。然而,更讓人憂慮的是,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本身甚至還延續了這種偏重名篇佳作的傾向,甚至由此影響了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傳授。“以往的文學史教材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就是多突出名家、名著,往往將文學史變成了名著的集成。”[1]雖然在這幾年的教學改革中,已經有很多教材編寫者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最新的幾部文學史和文學作品教材如四川大學中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室編寫的《中國文學》、羅宗強、陳洪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等,均有意識的擴大了對于“史”的過程中的一般性作家的重視。但是,就總體情況而言,由于高校古代文學專業課程課時的普遍壓縮,名篇佳作依然占據授課內容的完全中心地位,文學知識的系統性廣泛性目標并未能完全實現。在面對這種不利狀況進行課程改革時,善加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以實現課程目標就成為一條出路。盡管“先在”知識積累對于高校授課效果有一定不良影響,但如前所言,其對于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仍是有重要作用的。高校教師應該通過對于現階段基礎教育內容的了解,在授課過程中對于內容的詳略做出調整,學生曾經接觸過學習過的部分內容,可以適當省略或只進行引導“,高校古代文學教師了解中學,首先要盡量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2]
篇7
關鍵詞: 學科館員 實踐工作 實例分析
學科館員是指圖書館針對某一學科專業的需要而指定的信息服務人員,這些人員能與對口單位建立聯系,在學科專業和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為用戶主動地、有針對性地收集和提供信息服務。
國外學科館員一般都應具備本科的某一專業學歷及圖書情報的碩士學歷,這樣就可以很精準地針對某一專業學科進行深度的情報服務。比如醫學學科館員既懂醫學又具備信息分析整理能力,以了解這一專業的國內外最新學術成果及學術動態等。國內各專業院所、高校的學科館員一般是圖書館派駐各院所的工作人員,專業未必對口,服務還不夠完全到位和精準,不過這一狀況在不斷改進完善當中。本人為圖書情報本科學歷,古代文學碩士學位,作為古代文學專業的學科館員,就這方面的工作做一些實例分析。
一、學科館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學科館員是針對某一專業學科的情報信息員,教育部也提出要重視培養高層次的學科專家,這里的學科專家即學科館員。學科館員不但要具備圖書情報學科的基本知識:采訪、編目、咨詢,還要深入了解某一專業學科的基本常識和學科發展動態。如古代文學這一專業學科,不但要具備古代文學史、古代文學批評史、古代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識,更要了解這一學科目前的發展狀況,最新的科研成果,學術動態等,以協助科研人員檢索查新,開展定題跟蹤服務,撰寫學科的熱點、難點等綜述述評,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學科秘書。
二、學科館員的初級服務內容:編目、文獻資源建設、參考咨詢
對于圖書情報資料人員而言,編目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工作能力,新到書刊的分編工作要及時準確,盡快地在學院網頁通報,以便師生及時了解新到館藏;熟悉館藏,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的文獻資料;熟練掌握各類電子版數據庫的檢索方式,幫助讀者在海量信息中精確篩選其所需的文獻資料。
本人在高校文學院資料室工作,要不定期地向各學科點發放與教學科研相關的圖書資料書目征詢意見表,還要同各大書商保持聯系,要求他們發來相關書目以供師生選擇;需要掌握本學科專業建設發展動態、了解學科所在院系研究人員情況、資料室該專業文獻資源館藏現狀等;撰寫本學科文獻資源發展政策,與采訪人員一道制定專業文獻收集的方案,并劃分文獻購置的優先級別;了解對口學科點的信息需求,聯系和組織院系教師、科研人員圈選文獻,參與推薦、選訂對口學科的紙本和電子資源,并及時反饋采訪處理情況;組織對電子資源的試用等。這樣可以將有限的圖書資料購置經費最大限度地利用,達到圖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參考咨詢是圖書資料人員每天都要面對的工作,除了口頭回答有關館藏內容、館藏去向、電子資源檢索的問題外,還要熟練利用各種網絡交流平臺,如郵箱、留言簿等回答讀者的提問;利用實時的交流工具,如QQ、msn等點對點、一對一地開展參考咨詢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興起的微薄,也被圖書館人密切關注,它可以即時圖書館、資料室的最新工作動態、新書報道、會議講座通知等;也可以發私信單獨咨詢,還可以一對多互動,同時回答多人的問題,回答內容也可以同時被多人看到。學科館員與讀者的這種互動式討論問題的方式,使得咨詢服務效率達到了最大化。
三、學科館員的中級情報服務:相關學科的情報信息搜集整理
1.教學科研重點參考書目的編制:例如國學方面,經過咨詢相關的專家學者及師生讀者,重點推薦了梁啟超開列的《國學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這是1923年梁啟超應《清華周刊》記者之約,擬就《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約160種。后來他又為“校課既繁、所治專門”的青年學生精簡此書目,開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2.重點期刊目次報道:將每月新到學術期刊或者作品選擇當前教學科研相關或關注度較高的論文或作品做一些目次報道;以便讀者了解某一學科最新研究情況。
3.教師科研論文全文數據庫:當月、當年的科研論文目次及全文數據庫;可以說明本院當年的整體學術成果和水平。
4.教師著作引文庫:在國內權威數據庫中檢索教師科研人員論文收錄和被引用情況,可檢索的數據庫有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庫(CSSCI)、中國引文數據庫等,并且創建教師著作引文數據庫。
5.學位論文庫:包括優秀的學士學位、所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以備后學者參考學習。
6.學科論壇導航:以國學為例,本文作者參考了一些大的搜索引擎,以及一些重點院校文學院的學術論壇,對相關的論壇做了一些總結或導航,質量較高的主要有:國學網,國學數典論壇,國學復興文化論壇,中華國學網等。
7.相關學科的電子數據庫搜集整理:除了各大高校圖書館購買的維普、cnki、書生之家等綜合性學術全文數據庫外,主要搜集整理專科的全文數據庫,如國學方面的質量較高的全文電子數據庫: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部電子期刊——文津流觴;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民國書庫;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漢書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等。
8.特色數據庫的創建:本文作者搜集了幾個985院校的文學院自建的國學數字化出版物,如北大文學院:中國歷代典籍總系統,全宋詩分析系統,全唐詩分析系統,二十五史研習平臺,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導航等;武漢大學文學院數字資源:新詩名篇賞析,大學語文精品課,文學典故詞典,古典名著;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藝思想數據集成;浙江大學文學院:冬至·中國傳統藝術賞讀會,等等。
無論是集成的國學電子數據庫還是自建的特色專科的國學數據庫,大都是非公開需要付費的,因此建議各個重點院校的文學院或者國家、省部級圖書館、各大科研院所圖書館都能夠踴躍地自建各種特色專科的數據庫,互通有無,共建共享,合理利用文獻資源。
四、學科館員的高級情報服務:“嵌入式館員服務模式”
網絡的廣泛運用,搜索引擎的不斷強大,使得讀者的信息環境、信息需求、信息獲得方式及途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讀者越來越依賴于網絡,圖書館在信息獲得方面已不能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要了。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用戶的信息需求呈現出越來越廣泛、深入和復雜的特點。這就要求學科館員服務必須達到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但就服務的深度而言,目前許多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往往還停留在對館藏資源的宣傳、論文的收錄查詢、數據庫的檢索教育等基于文獻單元的較淺的層面上,而科研人員、廣大讀者迫切需要的了解的是圖書館現有學科資源的分布、網上各類開放存取資源、數據庫的檢索技巧、學科導航、論文的撰寫及投稿指南、課題的查新與跟蹤等方面的信息。
基于這種網絡對圖書資料行業的沖擊,圖書資料部門做了各種有益的嘗試,以突破圖書館、資料室的物理、空間概念,力求圖書館服務真正發揮主動性、指導性,實現圖書資料人員的真正價值。所謂嵌入式館員即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深入到用戶研究的各方面,開展定題、跟蹤、學術動態的報道等工作,變被動的咨詢解答、搜集整理為主動的個性化、具體化服務,使得學科館員成為科研任務的一分子,同時不斷提升學術素養,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學術成果。
1.代查代檢,查新立項。提供深層次的參考研究咨詢服務,如直接參與教師科研立項時的情報收集工作,向教師提供代檢代查服務,電子文獻信息的檢索、引文檢索等服務。
2.隨時提供相關學術領域的一般信息(如會議動態、最新進展、學術成果、科研項目)。比如搜集整理古典文獻學方面近幾年的學術會議開展情況,到會的專家學者情況,形成的會議論文等,以便了解最新的學術動態;了解兄弟院校、各大科研院所最新的科研項目和學術成果,及時提供給科研人員,以免重復勞動。
3.開展個性化的定題跟蹤任務。定期從各種資源中收集該學科領域最新情報信息并及時通報給該學科的用戶群,通過學科館員所提供的各種情報信息,使教師能夠及時地跟蹤了解某一學科最新的研究動態。例如本人受到本院專家邀請,參與古代文學教學參考書的編撰,其中“近年來《聊齋志異》研究熱點評議”由本人撰寫。從《聊齋志異》的研究歷史中,前人的研究視角已覆蓋了版本、作者生平、作者思想內容、作品人物形象研究、藝術特征等方面,近年來的研究雖一方面仍然表現為關注一些傳統的研究命題,但在西方文藝思潮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雙重影響下,對《聊齋志異》的研究逐漸繁榮。
4.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態勢,培養學科館員敏銳的科研意識,捕捉最新的學術動態,主動為科研服務。目前國家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文化治國等政策的提出,形成了一股研究國學的熱潮,這種熱潮無疑給古代文學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眾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大量珍貴古籍的整理和修復;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怎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以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怎樣彌補青少年傳統文化的缺失,傳統美德在如今的物欲社會如何發揚,等等,都需要從國學內容當中去尋找,都是大有可為的科研命題。如:傳統文化與文學理論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與民族文化傳統,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傳統文化對法律制度的影響、現代化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對現代化管理的思考,傳統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等等,都是近年來學者們關注的熱點課題。學科館員要主動地做一些這方面的情報搜集工作,做一些質量高的三次文獻:如有關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重要論文目次報道、各重點科研院所、各大高校此方面的研究狀態和研究成果等,能夠對本院的科研工作做一些實質上的、有意義的參考和協助。
從一般的學科館員到嵌入式學科館員,對圖書館員無論是圖書情報的專業素養或者某一專業學科的專業素養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專業學科館員的職業前景就是學科文獻信息專家,通過不斷地學習,學科情報意識會不斷加強,科研能力會持續提升,學科服務視野不斷擴展,將捕捉到的信息分析、重組、整合,盡可能滿足讀者和科研人員的需求,也提高了本人的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嵐.高校院系分館館員的角色定位.圖書館建設,2009,(1):99-102.
篇8
關鍵詞:文化常識;語文教學;理解;知識體系
一、在高中階段進行傳統文化常識教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蘊含了這個民族優秀的精神,讓中華民族能夠一直傲立在地球的東方。但在中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經消失,外來文化不斷滲透,學生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理解日漸模糊。而在本應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教育階段,由于應試的壓力,教學只為高分的現象極為普遍。經典古文未能涵詠,詩詞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學生與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失之交臂。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教育領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在“古詩文閱讀”版塊中明確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核目標。
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常識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個做不做或者什么時候做的問題,而是一個當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關于高中階段傳統文化常識教學的內容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從時間跨度看,從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從內容上看,其主體應該是儒家文化,輔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態。
研究近年來,北大、人大、南大等國內知名高校國學院的培養計劃,可以看到教學內容從古代哲學、古代政治、古代經濟到古代文學、古代史學、古代民俗……包羅萬象,無一不有。然而,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中,現實的因素制約了我們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樣,將所有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教學內容。
以課程標準和2016年的新考綱的實際要求,筆者梳理了現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常識,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古代歷法常識。如古文中經常涉及到的紀年方式、計時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關常識。如《滕王閣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識。
3.古代姓名稱謂常識。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關知識。
4.古代職官常識。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職變動的詞語。
5.古代年齡的稱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齡的詞語。
6.古代的禮儀制度。如婚戀詩中涉及到的出嫁禮儀。
7.古代的節慶常識。如古代重要的節日的時間和主要的民俗。
三、關于教學途徑的一些簡單嘗試和構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學環境,一線教師們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往往是羅列出所謂“常見的文化常識”,然后讓學生們強行記憶。筆者所加入的各種教學交流群中,散見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識100題》。然而,我們知道沒有理解的記憶是根本無法長久的,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科學的。筆者在閱讀了大量的理論文章和相關經驗介紹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嘗試。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學資料拓展整合教學內容。文化常識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絕不是唯一內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要進行文化常識教學,首先就需要我們充分整合教學內容,將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識內容進行足夠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學習《寡人之于國也》時,遇到“申之以孝悌之義”,這時就可以針對“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僅如此,還可以從“四維”(禮、義、廉、恥)到“五常”(仁、義、禮、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演變,延伸到“孝”的地位在傳統文化中的日趨提升。并且講到古代越來越重視“孝”,是因為伴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社會的祥和與穩定功能日益突出。這樣,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相關的文化常識,也加深了學生對宗法制社會和自給自足的家庭經濟社會的認識。
2.注重理解,調動既有閱讀經驗和生活經歷加深記憶。沒有理解的記憶是無法長久的,靠死記硬背明顯不是積累文化常識的好方法。文化常識雖然是古代的,但是許多優秀之處依然被傳承了下來,鐫刻入了我們的基因之中。學生無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識,是因為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調動閱讀經驗和生活經歷。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彌補這些問題。
3.構建知識體系,讓思維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識不論講多少遍學生總是記不住,有些文化常識學生明明記住了但是一做題就出錯。歸根究底,筆者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沒有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知識雜亂無章。因此,我們有必要指導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體系。
4.通過實踐活動,鞏固所學內容。如果教學文化常識,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或者坐而論道,就顯得有些狹隘了。進行文化常識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進行文化常識教學,最后還是要學以致用。由此,進行實踐活動,也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
四、小結
在當下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在語文學科之中進行文化常識教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學文化常識,不應是急功近利的,而應真正站在樹立學生文化傳承意識的立足點上,讓學生了解、感知、傳承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本文所探討的一些教學途徑,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希望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通過理解記憶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并且能夠影響自身的價值觀和處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程達.語文學科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篇9
一、文學作品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體驗式教學指的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體驗式學習方法的優勢在于能夠將學習規律及知識認知能力作為依據,設計出接近于實際的教學情境,從而使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得以還原。因此在進行文學作品教學的過程中,體驗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體會原文的思想感情,還可以讓學生有效理解文章內容以及增強語文學習能力,這對于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交際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學素養的培養均具有重要意義。
二、文學作品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分析
1.構建情境,讓學生深刻體驗文學作品的意境
在語文課堂中構建教學情境是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創設情境,可以有效烘托教學氛圍,確保學生能夠融入文學作品情境,并由此觸動情感之弦,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在學習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增強情感體驗。例如在對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戶外進行學習,從而切身體驗“三味書屋”與“百草園”之間的實質區別,以便能夠認同作品所傳達的思想內涵。再如,對周敦頤作品《愛蓮說》進行教學時,如單純根據字面進行想象,則難以實現體驗式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營造實際場景,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察蓮花影像或組織學生到荷塘觀賞真實蓮花,讓學生能夠從視覺、感覺上體會原文所描繪的“亭亭凈植”、“不蔓不枝”之感,從而避免出現不理解原文字句的問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蓮花的高潔品格與作者對蓮的感情。
2.強化角色體驗及誦讀體驗教學,以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在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強化角色體驗及誦讀體驗,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效果。角色體驗指的是在課堂上讓學生選擇扮演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從而體驗人物情感與作品思想核心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但能夠使學生有效理解語文知識,同時還能夠培養合作意識以及改善交流能力。如在對《最后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在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扮演文中角色,并引導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充分融入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除了將角色體驗作為實施體驗式教學的方式之外,還應重視誦讀體驗教學,讓學生通過誦讀更好地體驗作品中的情感。例如在教授《黃河頌》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交響樂《黃河大合唱》,在播放音頻時,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意象進行體驗以及想象,感受黃河的寬廣與偉岸,并帶著體驗到的情感朗讀詩歌,從而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3.指導多元化體驗式閱讀,以便讓學生更好的欣賞文學作品
篇10
(1)讓自己愛上文學,做一個追求文學和藝術素養的求學者。大部分學習編導的同學的文學素養還是比較高的,底蘊不錯。
(2)在這個基礎上盡量多看一些包含基礎知識的書,假如沒有時間,最起碼語文課本里面需要背誦的古詩詞要會背,名家的經典散文要會背,還有中外知名的作家的作品要閱讀和了解,潛移默化的掌握這些作家的代表作品。
2、精讀和泛讀并行
(1)編導生看文學名著,不僅僅為了應對文藝常識考試,老師問你這個問題:“你喜歡什么書,喜歡哪本名著?”如果你連一本名著都沒有讀過,就比較尷尬了。
(2)在看的過程中精讀的文學名著不必貪多,最好選擇知名度比較大的小說,最好是近代的,比如茅盾的、魯迅的、張愛玲的等等。選擇幾本,把里面的故事、人物、主題全部弄清楚。然后再選擇一些書進行泛讀。大概了解書的內容就可以了,這些內容從網上就可以了解,建議把百度百科利用好。
3、多看經典的電影
(1)老師經常會問到,知名導演的電影作品,有時候會給出電影作品名字,讓你寫出或者選擇導演的名字。也有時候給出導演的名字,讓你寫出兩三部代表作品。復雜一點的問題會考察你對電影故事內容的掌握,比如給出四個選項,這四個選項都是關于戰爭的電影,讓你選出哪一部是關于越戰題材的電影。
(2)要應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在平時看電影的過程中積累,而且親身看電影的經歷比從書上了解印象更深刻,更有利于記憶。經典電影包括歷史評價高的、影響力大的、得過重要獎項的。
(3)可以先把中國導演從第一代到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作看看,再看一下豆瓣評分前100的電影,往年經常考的電影也要看看。
4、根據時間線索來記憶
(1)文藝常識的考察無非就是時間、人物名字、作品名字、事件。想要系統的記憶,最好的辦法是用時間這個線索把這些事件串聯起來。
(2)記憶的時候最好是按照歷史事件的發展來記。中國古代文學史散文創作經歷了先秦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漢朝《史記》和賦,唐朝“古文運動”和唐宋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競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發展;
(3)詩詞創作經歷了先秦《詩經》和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淵明、唐宋近體詩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和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詩派、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等的發展;
(4)小說創作經歷了先秦神話、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和軼事小說和譴責小說、唐傳奇、宋話本、明擬話本《三言》、《兩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說和譴責小說等的發展;戲曲創作則以元朝為其黃金時代,包括元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數兩種。 這樣記憶是不是更簡單了?
5、多查,互相印證,互為補充。
(1)目前市面上關于文藝常識的書很多,但有些知識可能存在一些爭議,比如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到底是哪一部?有學者說是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拍攝的《爵士歌王》,也有人說是1926年華納公司拍攝的《唐璜》。
(2)學習編導的高中生沒有時間去研究和查證世界電影歷史中的事件,但可以多看幾本包含電影知識的書,再決定哪一個作為背誦的固定答案。目前來看,文藝常識的書里面基本都贊成世界第一部電影是《爵士歌王》。
6、大聲讀出來
(1)想要強化文藝常識知識點在大腦中的印象,就把它大聲的讀出來。先將整句話讀幾遍,然后把關鍵詞單獨的讀幾遍。讀的時候,腦海中要根據它的意思來描繪它的畫面。
(2)舉個例子:奧地利的作曲家舒伯特被譽為“歌曲之王”。著名作品有《搖籃曲》、《小夜曲》。你先把這句話讀出來,然后再重復“舒伯特”、“歌曲之王”、《搖籃曲》、《小夜曲》這四個關鍵詞,在讀的過程中在想象一下舒伯特在拉小提琴的,沉醉這優美的音樂當中。
7、用自由聯想法復習學過的知識點
(1)在等車之類的無聊時刻,復習文藝常識知識點也許是很好的消遣。可以靠周圍事物來觸發靈感發揮你的自由聯想。
(2)比如你在等車的時候,看到對面廣場上有一個人坐在長椅上,手里拿著巧克力。通過這樣畫面你可以想象到《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里面有很多關于戰爭的情節,然后你可以聯想到美國的關于表現戰爭的優秀影片有《拯救大兵瑞恩》《戰爭之王》《拆彈部隊》《辛德勒的名單》等;
(3)通過《辛德勒的名單》想到它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通過這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獎項,想到奧斯卡頒獎,可以聯想到重要知識點歐洲三大電影節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4)當你身邊沒有書的時候、當你坐車旅行無聊的時候、當你在晚上躺在床上準備入睡的時候,聯想起來吧。
8、累積常考知識點,整理制作成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