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主要內容范文
時間:2023-03-16 18:22: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昆蟲記主要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玻璃池塘水中原本潛伏著一打水甲蟲,它們游泳姿態激起了我極大興趣。有一天,我無意中撒下兩把石蠶,正好被潛在石塊旁水甲蟲看見了,它們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蠶小鞘,里面石蠶感覺到此次來勢兇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蟬脫殼妙計,不慌不忙地從小鞘里溜出來,一眨眼間就逃得無影無蹤了。
(2)石蠶并不是十分擅長游泳水手,它轉身或拐彎動作看上去很笨拙。這是因為它只靠著那伸在鞘外一段身體作為舵槳,再也沒有別輔助工具了,當它享受了足夠陽光后,它就縮回前身,排出空氣,漸漸向下沉落了。
篇2
讀書是學習,讀書是充實,讀書是體味文化,讀書是回顧歷史,讀書是精神的旅行,讀書是思想的馳騁,讀書是與前人會心的交流,讀書是自我靈魂的感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初中生必讀書目,供大家參考。
初中生必讀書目七年級必讀名著
1.《繁星》《春水》
冰心
2.《伊索寓言》
(古希臘)伊索
3.《童年》
(蘇聯) 高爾基
4.《魯濱遜漂流記》
(英國) 笛福
5.《昆蟲記》
(法國) 法布爾
八年級必讀名著
1.《朝花夕拾》
魯迅
2.《駱駝祥子》
老舍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4.《海底兩萬里》
(法國)凡爾納
5.《名人傳》
(法國)羅曼?羅蘭
九年級必讀名著名著
1.《傅雷家書》
傅雷
2.《培根隨筆》
(英國)培根
3.《格列佛游記》
(英國)斯威夫特
4.《簡?愛》
(英國)夏洛蒂?勃朗特
5.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吉檀迦利》
6.《水滸傳》
(元末明初) 施耐庵
閱讀方式有哪些1.快速泛讀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里講的泛讀是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和掌握書中的主要內容就可以了。要確定一個明確的讀書定額,定額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切實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讀20頁,一個學期以18周計算,就可以讀21本中等厚度的書(每本書約120頁)。
2.計時閱讀
課余要養成計時閱讀的習慣。計時閱讀每次進行5~10分鐘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快速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一長,容易疲勞、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閱讀時先記下“起讀時間”,閱讀完畢,記下“止讀時間”,即可計算出本次閱讀速度。隨手記下,長期堅持,必定收到明顯效果。
3.略讀
略讀又稱跳讀或瀏覽,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統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00到4000個詞。
篇3
一、課內指導方法,教會學生閱讀
(1)課堂上注重方法指導
“得法于課內”,教師要在課內嚴格進行閱讀訓練,讓學生學會閱讀,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掌握幾種基本的讀書方法,如精讀法、略讀法、跳讀法、批注閱讀法等。同時還教給學生一些常見的讀書方法,如:
1.學會先讀前言、后記和目錄。對這本書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寫作目的和大致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以更好的讀懂這本書。
2.做到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略讀全書,有助于整體把握主要內容。書中的精彩部分,還需要細讀精讀。兩者結合,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3.不動筆墨不讀書。可以寫摘要,做批注,做筆記,寫心得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4.平時積極閱讀課標推薦的優秀書目,在此基礎上,可以欣賞由名著改編的電影、電視等,以豐富閱讀經驗。
5.在閱讀過程中還要注意利用工具書和有關參考資料,以加深理解、拓展視野。
(2)課堂上提倡自主閱讀
閱讀活動是作者與讀者之間心靈的感應與對話。要實現讓學生“學會閱讀”這一目標,必須要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我們在閱讀課上要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提倡閱讀的自主性、開放性、創造性和主體性。現行語文課本上都有一些略讀課文,老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己感悟。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一個人、尤其是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可以使人獲取信息,汲取知識,還可以給人帶來自我充實、自我提升的機會,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生活。所以我們在組織進行課內閱讀時,要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主要包括帶著明確目的去讀書、按計劃讀書、讀寫結合、讀思結合、善用工具書等。
二、課外拓展空間,廣泛閱讀
營造書香校園,建立書香班級,多渠道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
(1)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現有的資源,讓學生閱讀優秀書籍,實現資源共享。
(2)建立班級圖書角。讓學生自己捐一本或幾本好書,享受向圖書角借閱圖書的權利,形成資源共享;圖書角由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保證借閱活動能正常開展。
(3)利用好網絡資源。讓學生建立自己的校信通博客,以此為平臺,學著在網絡上交流,閱讀,寫作。課下為學生推薦優秀網站,讓學生從網絡中進一步感受生活、認識生活。
三、尋求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鏈接
(1)課前拓展閱讀
課前拓展閱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文本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這種課前拓展性閱讀,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了一堂很好的課前閱讀課,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的課前拓展性閱讀,不但使學生積累了閱讀知識,而且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文本儲備了知識能量。如我在教《回自己的祖國去》一課時,先讓學生在課下搜集華羅庚等愛國人物的故事,課上以自讀為核心,然后交流相關資料,很輕松的完成了這一課。學生也有效地進行了課下閱讀。
(2)課后拓展性閱讀
如學完《和時間賽跑》這一課,可以向學生推薦霍金的《時間簡史》;也可以推薦《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讓學生從這些人物身上汲取前進的力量。學完《蟋蟀的住宅》,可以向學生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等,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做好課內課外的鏈接閱讀。
四、重視閱讀評價,在語文活動中深化閱讀
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筆記,開展手抄報大賽,舉辦讀書會,評選讀書小明星等,使學生能保持持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
1.舉辦讀書交流會,交流讀書心得。
2.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活動。讀書筆記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好詞好句的摘錄,可以是文章梗概的記錄,可以是對書本的評價。展評的過程本身也是積累方式的推廣過程。
篇4
一、讀前推薦,為學困生課外閱讀尋找切入點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探索,并在探索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我以學困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按照學困生的閱讀能力和個性特點因人而異地“量體裁衣”,將各類課外讀物帶到他們面前。
學困生小越雖然學習成績不好,卻特別喜歡研究昆蟲和動物,常常趴在地上看蟲子,一看就是半天。在一年級時,我推薦他讀繪本《聽動物講故事》《聽昆蟲講故事》《聽恐龍講故事》《聽海洋生物講故事》。這套書畫面精美,畫上的動物栩栩如生,書中以動物的口吻自敘動物世界的秘密。小越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套書,對它愛不釋手,看了一遍又一遍,還經常追著問我:“老師,你知道鳥兒為什么會飛嗎?”“老師,你知道大象的鼻子有什么用嗎?”到二年級時,我看到他對動物還是如此著迷,又推薦他看《十萬個為什么》中的動物篇和法布爾的《昆蟲記》;三年級時,再推薦他看西頓動物小說。小越媽媽說:“以前,小越只知道看電視,玩電腦游戲,現在一有空就捧著書讀。”
學困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一般都比較差,只有讀著自己喜歡讀的書,他們才能真正喜歡上閱讀,要根據學困生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為他們推薦他們喜歡看的書。只有這樣,學困生才會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
二、讀中同行,為學困生的課外閱讀建立支撐點
學困生做事情沒有恒心和毅力,在閱讀上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人指導,他們就不知道閱讀的方法,就不能在閱讀中及時收獲樂趣和體驗成功,就會漸漸失去閱讀的興趣。所以,學困生的閱讀,要有教師的陪伴與指導,幫學困生掌握閱讀方法,為學困生的持續閱讀建立一個支撐點。
1.組成書友會,與學困生結伴同讀
我和幾個學困生組成一個書友會。每個月,我們共讀一本書,讀完后聊聊書中最有趣的事兒,最喜歡的故事人物。每周,我們各讀一本書。讀完后為此書寫“導讀卡”,或是介紹本書主要內容,或是寫下本書提綱,或者設計問題讓后一位讀者回答,或是把自己的疑問留下,請后一位讀者指教。
2.指導方法,教學困生學會閱讀
課外閱讀大多是學生在課外獨立完成,如果沒有好的閱讀方法,學生只能是在浩瀚的書海中“盲目走一回”,也不能從閱讀中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因此,老師在與學困生共同閱讀的同時,還必須教給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使他們對閱讀保持持久的興趣,最終在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
常言道:“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當與畫畫、抄抄、寫寫相結合。一些優美詞句、格言警言、趣聞妙談,可畫一畫,抄一抄,甚至背一背,以此方法積累語言材料,充實自己的語言倉庫,為口頭表達與寫作服務。
有些特別經典的句式,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如我與小欣讀《逃家小兔》時,我引導她注意到“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反復出現,讓繪本的語言讀起朗朗上口而又富有節奏。當她反復閱讀品味后,我引導她進行仿寫。
師:“現在老師來當兔媽媽,你來當小兔子,我們也來玩一場愛的游戲,好不好?”
(小欣撓撓頭,想了一會兒)
生:“如果你變成園丁,我就變成星星,高高地掛在夜空中,讓你摸不到我。”
師:“如果你變成星星,我就變成云朵,讓你累了的時候,可以躺在我懷里休息。”
生:“如果你變成云朵,我就變成小魚,游在小河里,讓你找不到我。”
師:“如果你變成小魚,我就變成水草,讓你在我的懷里嬉戲。”
生:“如果你變成水草,我就變成風箏,飛得遠遠的,讓你看不見我。”
……
師:你說得真好,我們一起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吧。
這樣品味語言和模仿寫作,既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還有助于學困生建立語言的模式,讓他們在以后的閱讀中,有意識地關注文本的語言形式,為以后的表達與寫作服務。
除了抄寫、仿寫外,還可以讓同學們寫寫書中最有趣的情節,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故事人物,概括故事內容,列列故事提綱,續寫創編故事,寫一寫讀后感……讀與寫的結合,不但將學生引入廣泛閱讀、深度閱讀,還積累了好詞佳句,為寫作積累了素材,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還不知不覺提高了寫作水平。
三、讀后分享,為學困生的課外閱讀營造歡樂點
小孩子都喜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喜歡在活動中展示自己,學困生更加希望能通過活動得到肯定,從而樹立信心,以便能在同學們面前“揚眉吐氣”。筆者將課外閱讀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在一起,吸引學困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幫助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困生在課外閱讀中體驗書籍給他帶來的歡樂。
1.午間故事,讓學困生大聲讀出來
午間閱覽的最后十分鐘,是我們雷打不動的故事時間。以前,這個時間只是老師和幾個學習最優秀的學生讀故事給大家聽,現在我也給學困生一個展示的機會。當然,學困生準備故事的過程是需要老師幫助的。我利用中午午休時間幫助幾個學困生準備故事,從認準每一個字,讀清每一句話開始,到后來,根據故事情境加上表情和動作。時機成熟后,我讓他們把故事大聲讀給同學們聽。在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中,我看到他們喜不自禁的笑臉。
2.讀書課,讓學困生大方交流
每一個學期,我們班會選擇一套書,讓班級共讀。三年級上學期,我們班的共讀書目是曹文軒的《我的兒子皮卡》系列故事。每讀完一本,我們都會開一節讀書課。有時我們在操場上坐成一圈,隨心而不隨便地聊著、笑著;有時我們分小組根據書本內容出題,拼命想要考倒別的小組……
篇5
關鍵詞:初中;名著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6-0083-02
經典名著,穿越時空,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巨大的藝術魅力會讓青少年終生受益。青少年正處在認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質養成的重要時期,閱讀,尤其是閱讀經典名著,對他們的發展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意義。語文課標中要求初中生"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名著閱讀應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那么,應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名著呢?筆者談談淺見。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悅讀"名著
名著閱讀的引導要有趣 。葉圣陶先生強調教師要"多方善誘導",轉變學生的閱讀方向,激發他們對名著的濃厚興趣,才會實現名著的"悅讀"。
1.1課文引路,"誘"讀名著。有的課文是名著的節選,可把它們作為引子,誘導學生進入名著神圣的殿堂。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選了《魯濱孫漂流記》中的《荒島余生》,九年級上冊選了《水滸》中的《智取生辰綱》和《紅樓夢》中的《香菱學詩》,它們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文筆深得學生青睞,再通過朗讀比賽、編演課本劇等形式深入展現其魅力,便會吊足學生的閱讀胃口,這時教師再因勢利導,推出原著,會有意想不到的閱讀效果。
1.1.1要將節選自名著的課文講得精彩生動,利用它們吊起學生閱讀原著的胃口。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我發現學生對生機盎然的百草園充滿向往之情,對能講美女蛇故事的阿長產生極大的興趣和好奇,我順勢對學生說"這篇課文選自魯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魯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大家閱讀原著。"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到名著面前,使他們對作品有一種向往和期待,讀起來自然就有親近感。
1.1.2要善于營造閱讀名著的氛圍。如,開展語文課前三分鐘"推薦活動",每堂語文課前,由一名同學向全班推薦名著的經典片段或一位名作家,并寫出百字左右的推薦語參與評比,每周組織學生選出一名優勝者的文章,貼在班級宣傳欄供全班閱讀。時間長了,名著成了大家關注、交流的話題,成了大家心靈的需求,學生覺得,不讀點名著,似乎挺沒品味。
1.1.3運用新型資源有效地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讀書時間"等節目,名著改編的電影、電視劇,都可以用來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2媒體造勢,"引"讀名著 。許多名著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如:我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有同名的電視連續劇;散文集《朝花夕拾》有對應電影《風雨故園》;小說《童年》有對應電影《我的童年》……在讀某部名著前,先組織學生在光影世界中"閱讀"--觀看有關影片或電視劇片段,再設計相關的語文活動,通過層層渲染、不斷造勢,吸引學生去讀文本。
1.3開展活動,"促"讀名著。初中生思維活躍,但看問題缺乏深度,思維的表面化導致了閱讀的淺層次。教師應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引導學生敲開語言的物質外殼。通過讀書報告會、撰寫頒獎詞、手抄報展覽、名著故事會、誦讀大比拼等活動,促使學生閱讀名著。
2.教給閱讀方法 ,會讀名著
文學名著,顧名思義是中外文學史上有定評的,在語言運用方面具有示范性特征的重要作品,是經過讀者反復篩選,嚴格檢驗的藝海明珠。讀名著不同于瀏覽淺顯易懂的通俗讀物,要讀出成效來,就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1要關注序、跋和目錄。讀名著前先閱讀書前的序和書后的跋,能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全書的大概內容、時代背景、作者情況和寫作意旨,快速有效地理解作品。文學作品往往結構復雜,頭緒繁多。讓學生瀏覽全書的目錄,可以提綱挈領地把握全書的結構,提取內容要點。
2.2要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略讀、瀏覽重在培養學生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和從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教師可指導學生先用略讀、瀏覽的方法通讀全書,弄清主要內容、情節和人物關系或作品的主要觀點。精讀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對名著中的重要細節、精彩片段、話外之音,要引領學生靜心細讀,和他們一起去品味其構思的奇巧,揣摩其布局的精妙,欣賞其語言的優美等,來獲取情感體驗和藝術熏陶。
2.3要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歷代學者總結出來的讀書經驗,要求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做筆記可幫記憶、儲資料、促思考、提效率。它包括:
(1)圈點勾畫寫批注。小到字詞,大到書的重點、難點都可在書上畫線或做上各種符號圈點;稍縱即逝的零思碎想,亦可記在書的"天頭""地腳"或其他空白處成為眉批、腳注或旁批,以備參考。
(2)日積月累作摘抄。讓學生摘錄妙詞佳句、歷史典故等,經常翻閱,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摘抄的基本形式有:語錄式摘抄,提要式摘抄,賞析式摘抄,研究式摘抄,組合式摘抄。
(3)條分縷析列提綱。指導學生概括出所讀名著的要點、框架或故事梗概,或者指導學生寫出某一章節的提要和基本內容,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4)評析歸納抒心得。學生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或有感而發補充論證,或評論得失指摘錯誤,或自悟自得抒寫情感,可隨時將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產生的想法寫作成文。
3.引導自主閱讀,善讀名著
名著閱讀應是自覺的行為,只有主動閱讀才會有獨立深思和自由人格。
3.1倡導自主閱讀,要鼓勵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名著具有內容的豐富性和多義性。恩格斯在《致瑪·晗克奈斯》一文中說"在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里,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后的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閱讀是一種個體行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本名著,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解讀,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同樣的書,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感悟,同樣的學生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體會。我們要允許學生自主體驗,自主思考,自主發現,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們。
篇6
這組調查數據顯示,我校絕大部分初中生不能堅持閱讀完整本原著,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種閱讀現狀下,老師和學生為了應對中考名著檢測,必然用練習代替讀原著,這種現象被稱為“偽閱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地市中考名著檢測題以“文段閱讀題”或敘述故事情節為主,這些考題力爭杜絕“偽閱讀”,引導學生回歸名著“真”閱讀,即從頭至尾讀原著。要實現名著“真閱讀”,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落實閱讀任務。下文,筆者將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有效落實名著“真閱讀”。
一、閱讀時間的落實
保證適量的閱讀時間,是實現名著“真閱讀”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本校抽樣調查顯示,造成學生課外閱讀的最大困難是作業太多,沒時間和精力閱讀。解決這一矛盾的較好方法是教師進行作業內容的調整,把名著閱讀納為學生的語文常規作業,確保學生每天有至少15分鐘的名著閱讀時間。為此,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課文相關的讀讀背背的任務爭取在課堂上多完成一些。這樣,名著閱讀不占用學生其他科作業時間,家長才會支持,學生也樂意完成閱讀任務。
二、閱讀計劃的落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師生必須落實閱讀計劃,既能明確閱讀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又能有效地督促閱讀進度。
首先,落實學期閱讀計劃。結合課本“名著導讀”,明確本學期要閱讀幾部名著,同時明確每部名著閱讀完成的大致時間。如八年級上冊“名著導讀”涉及《駱駝祥子》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兩部作品,期中考前閱讀《駱駝祥子》,期中考后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其次,落實每部作品的閱讀計劃。
1.明確閱讀目標。從頭至尾讀完整本原著;及時做讀書筆記;能初步領悟作品的思想內涵,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迪。
2.明確閱讀量和閱讀進度。明確每天的閱讀量有兩大依據,一是學生的平均閱讀速度,二是學生每天需安排的最小閱讀時間。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45萬8千字,筆者任教班級學生平均閱讀速度為450字/分鐘,每天安排15分鐘的閱讀時間,10分鐘左右的做讀書筆記的時間,這部名著需要68天才能讀完。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公式“總頁數÷68=?”,得出每天閱讀的頁數,然后要求學生填寫日期進度表,明確每天的閱讀進度,也方便教師和家長的督促、落實。
三、閱讀方法的落實
1.落實基本的閱讀方法。教師應加強對基本閱讀方法――精讀、略讀和瀏覽的指導和落實。閱讀一部名著,用瀏覽的方法看序、跋、目錄、索引、后記等內容,了解作者的重要主張和書的大綱架構。對每天要完成的閱讀內容先用略讀的方法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整體感知所閱讀章節的內容要點,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再用精讀法,或閱讀經典情節,理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或研讀重要語句、揣摩重點字詞,或理解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
2.落實做讀書筆記。培根說:“做筆記使知識準確。”教師必須落實做讀書筆記,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1)落實讀書筆記的格式和形式。學生須掌握讀書筆記的基本格式。除了文章內容,還要注明作品出處,包括書名、作者、版本、頁數和日期,以便日后引用時查找核對。名著的文體不同,讀書筆記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如詩集《繁星?春水》的筆記形式可以是摘錄經典詩句并加以賞析,或寫讀后感;科學小品《昆蟲記》的筆記形式可以是“敘事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征”;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筆記形式可以是概述情節并注意摘抄名言,或分析人物形象,或寫讀后感。
(2)落實讀書筆記的內容。每讀一部名著,教師可以給出讀書筆記的范例,引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如小說的讀書筆記,概括內容時要注意寫清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還要注意準確記錄小說的細節內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第一章,大部分同學做的讀書筆記很簡單:“保爾報復神甫,把煙末撒在了神甫的復活節用的發面里,被學校開除了。他到了車站食堂工作。”教師示范如下:“十二歲的保爾因打架被神甫帶到了高年級上課(事情的起因),保爾對《圣經》和生活的出入有所質疑,神甫把他打得鼻青臉腫。保爾因為報復神甫對他的侮辱,把煙末撒在了神甫的復活節用的發面里(事情的經過),被學校開除了(事情的結果)。他到了車站食堂工作。每個月八個盧布(細節內容)。領班弗羅霞告訴了保爾的工作內容:倒開水、燒開水、擦刀叉(細節內容)”。學生學習范例,堅持做完了整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既鍛煉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也為快速回憶名著內容提供了線索,還為解答試題積累了寶貴的素材。
(3)落實讀書筆記的完成。做讀書筆記是艱苦的,教師不及時跟進、落實,學生很容易半途而廢。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措施檢查讀書筆記的完成情況。可以一周安排一次檢查,查看讀書筆記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內容是否有缺漏;也可以在閱讀交流活動中巡查,并要求及時糾錯和補缺補漏;還可以請讀書筆記做得較優秀的同學當老師的小助手,隔兩三天檢查一次同學們的讀書筆記,幫助做讀書筆記有困難的同學,并督促其及時跟上閱讀進度。
四、閱讀內容的落實
教師同樣要采取多種方式落實閱讀內容,防止半途而廢現象的發生。落實的方式主要有:
1.課前五分鐘名著閱讀交流。據筆者實踐,利用課前五分鐘語文活動時間進行閱讀交流,是落實閱讀內容的主要途徑。交流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促進交流活動順利進行:
(1)根據名著的文體特征采取適當的交流方式。詩集《繁星?春水》適合讀、背、賞析;傳記《名人傳》更適合說說自己的感悟;散文《朝花夕拾》適合提出閱讀疑問,師生一起解答;小說《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等,適合概述或復述故事情節。
(2)每天定人、定量、定時。一般是按座號每天安排兩位同學到講臺上與大家一起交流;提前告知每位同學交流內容的起始、結束部分;每位同學交流時間為兩分鐘左右。對能力較弱的同學可降低要求,比如可以讓他們用復述的方式,完成普通同學二分之一的交流任務。
(3)要求并鼓勵學生敢說。每次交流任務結束,教師應對學生的聲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晰、表情(包括肢體語言)是否自然等方面加以點評,評價時以鼓勵為主,激勵引導學生敢開口說,敢聲音洪亮地說。
(4)及時糾錯或補缺漏。每位同學交流內容結束,座位上的學生或指出講臺上同學概述內容的錯誤之處,或補充其遺漏之處,或解答疑問,教師則要及時糾正或補充學生讀書筆記上的錯誤、缺漏之處。
2.檢查讀書筆記。這點,上文已經提到,不再贅述。
3.適量的檢測。檢測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遷移。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使用有閱讀練習題版本的學生與全班同學共享閱讀練習題,加強對章節內容的掌握和答題能力。整本書閱讀結束,教師要精編檢測題,編寫的檢測題要廣,要細,要重點突出。“廣”是指試題涉及的內容全面,涉及作家作品、主要內容、典型事件、寫作特色、閱讀感受和體驗等。“細”是指對名著的主要情節要注意細節內容,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是保爾在什么境況、什么時候說的。“重點突出”是指針對考題“深閱讀”的傾向,重點訓練學生對情節的概括和表述能力、對經典語段的鑒賞評價能力。同時,教師要落實檢測題的復習和鞏固。復習方式可以是同學之間在課間互相抽查;也可以是利用課前五分鐘活動時間,教師進行抽查和點評;還可以是學生結合讀書筆記的內容,對檢測題進行補充,出題考同學。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實現名著“真閱讀”,師生都需要韌性,教師要進行有效落實,學生要堅持閱讀,日復一日,學生養成了終身受用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名著閱讀就不再是學生考試的障礙。
參考資料:
- 上一篇:自我鑒定畢業生登記表
- 下一篇:寫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