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3-04-11 05:4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荷花淀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荷花淀教學反思

篇1

1用問題鋪墊情景,讓情景更深入

以情促學是情景教學的目的所在,在情景的創設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情景的趣味性、知識性、啟迪性,還要配合問題等形式進行鋪墊和啟迪,讓學生對情景的觀察更仔細、體驗更深入.比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配合以下問題鏈來達成以上效果。

問題1:冰塊放在你的手里,你發現了什么?(生回答:手濕了,而且感覺到冷)

問題2:在剛才這個過程中物質由什么狀態變成什么狀態?(生回答:固態變為液態)

師:我們把這種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稱之為熔化。

問題3:那么你生活中有哪些熔化的例子嗎?(生回答:夏天吃雪糕、冬天雪的熔化……)

在此,學生不僅深刻體驗了冰熔化的過程,還能在教師的引領下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能在這樣的情景引領下,很好的構建了熔化的概念,這種概念的構建不僅深而且透。

2用問題引領思維,讓探究更明確

[HJ1.63mm]實驗探究是初中物理課堂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主要手段和形式,在解決這類問題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明白探究的注意點、轉折點、思維點、易錯點等等,而這些突破口又不能直接告知學生,也不能直接讓學生去記憶某些注意點,老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這些細節,激發學生對相關環節的思考,以此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來達成對細節的理解.比如在本節課堂中,我們需要突破多個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鏈來突破以下環節:

問題1:老師給你一個特殊的合金,讓大家一起體驗一下它的熔化過程,在體驗的過程中,大家注意觀察熔化的過程具有什么特征?(此處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是低熔點合金,該合金在70 ℃就能熔化,于是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會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合金慢慢地由固態變成了液態,由原先具有固定的形狀到沒有固定形狀.)

問題2:那么你是怎樣判斷一個固體已經開始熔化了呢?以冰熔化,蠟熔化為例,談談你的看法。

生:冰熔化時,有水出現,蠟熔化時慢慢變軟,再變成液體。

問題3:很好,老師的試管中有一些沒有熔化的碎冰,你能給大家示范一下嗎?

(學生上來邊講邊演示,即發現碎冰中有水滴或水泡出現就可以說明此時冰已經開始熔化)

問題4:那誰能幫我來示范一下,如何判斷蠟開始熔化呢?

(學生上來,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蠟加熱,剛加熱,試管底部的蠟很快變得更紅更透亮.用玻璃棒攪拌一下,底部開始松動,此時開始熔化.)

問題5:此時溫度計還被固定在蠟塊的中間,溫度幾乎沒有變化,而與之相反的是,底部的蠟已經全部熔化完了,這該怎么辦呢?

生:用石棉網給他們加熱?

問題6:石棉網能讓蠟燭的側壁也受熱嗎?

(此時教師結合學生的反應,引導學生去理解水浴法可以讓被加熱的物體受熱均勻.)

問題7:如果老師要研究冰和蠟的熔化特點以外,我們除了要時刻關注他們各自的狀態變化以外,還要關注哪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呢?

生:溫度。

問題8:很好,那么我們一會兒在測量冰熔化實驗的過程中,你們四人一小組,準備怎么分工呢?

生:一個記時間、一個讀數、一個告知狀態,分別為固態、固液共存、液態.另一個負責記錄和監督。

到此,學生對整個實驗探究的注意事項已經非常清楚,此時老師還要提醒大家幾個注意點:(1)采用水浴法注意安裝的順序;(2)在當下的室溫條件下,冰在室溫環境下自然熔化更易于獲取科學合理的實驗數據。

3用問題啟迪智慧,讓分析更透徹

實驗數據分析是考察學生的分析能力的一條主線,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們的重點不僅僅是讓學生經歷冰和蠟的熔化實驗,還要讓學生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多元化分析獲取冰和蠟熔化的異同點,在達成對熔化的深入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而問題的呈現可以很好地啟迪學生在這個環節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比如在學生完成數據后,我們就通過問題來引領學生的思維,冰和蠟熔化的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

問題1:你能結合表格數據概況說一下冰和蠟的熔化特點嗎?

(學生竊竊私語、有些疑惑)

問題2:冰哪個時間段在熔化?

生1:1分鐘到2.5分鐘。

問題3:蠟那個時間段在熔化?

生2:一直在熔化。

問題4:你能結合這個概況說一下冰和蠟的熔化特點嗎?

生4: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

問題5:通過表格數據我們分析起來比較復雜,你有一種更直觀、更明了的方法來表達冰和蠟的熔化特點嗎?

生6:采用圖像法來表示。

師:很好,那么請大家將你所測到的冰和蠟的熔化數據轉化到我們的T-t圖像中,然后結合圖像來分析冰和蠟的熔化特點。

到此為止,學生很快就繪制了如圖1所示的熔化圖像,于是老師再進行深一步的問題和引領,以此促使學生對熔化的進一步理解和飛躍。

問題6:你能結合圖像再次總結一下冰和蠟的熔化特點嗎?

生7:冰在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吸熱,但是溫度會保持不變,而蠟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地吸熱,但是溫度卻在不斷地上升。

師:很好,在物理學中,我們把類似冰這類物質,稱之為晶體,把它們在熔化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溫度稱之為熔點,而類似蠟這樣的物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因此這類物質稱之為非晶體,它們沒有保持不變的熔化溫度即沒有熔點.接下來,老師繼續提問。

問題7:由此可知,冰和蠟的熔化條件分別是什么?

篇2

進行情感教育,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教學內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冊語文課本中,幾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這些課文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幾種:第一類,表達對祖國、故土、人民的熱愛之情。如《雨中登泰山》、《土地》、《荷花淀》、《故鄉的榕樹》等。第二類,表現一種至愛親情。如《項脊軒志》、《祭妹文》等。第三類,表現忠貞不渝的愛情作品,如《與妻書》、《荷花淀》、《孔雀東南飛》等。

對第一類篇目,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講一些應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大道理。依據學生這時期的心理特征,對說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這類課的學習與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來。作為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心理,講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現階段留學歸來報效祖國的年輕學子,名人回報祖國的具體行動、言語及落葉歸根的想法等。講清楚作為一個公民為什么應熱愛祖國,熱愛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講大話。這樣,再結合讀、講、寫,學生接受起來是不會有抵觸情緒的。

對第二類篇目,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除了緊扣課文的內容,仍要輔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現階段中學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們同父母的所謂隔膜、代溝問題,把中華民族瞻養父母的傳統思想,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之情貫穿于教學之中。讓學生通過對這類課文的學習,樹立一種美好的、正確的人際關系思想。

第三類篇目,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也是我們想著重談談的問題。面對這類課文,學生一方面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種“等著瞧他怎樣講”的心理。過去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這個問題多有忌諱,往往顧左右而言他,輕描淡寫地一晃而過。這種“回避或禁錮”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們對愛情的興趣,以及對愛情的涉足與嘗試。這對中學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的看法是,現代傳媒及文藝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學生成熟早,中學生早戀也似乎成了一種風氣。那么何不抓住這類課文來一個“借題發揮”正確引導呢?如果中學生走入社會沒有愛情方面的知識,沒有正確的愛情道德觀,就很難正確對待愛情。因此,語文老師應轉變教育思想,不視愛情問題為,針對中學生身心及思想行為特點,引導中學生小心踏入這片圣潔的土地。因而在上這一類課文時,我們不應回避愛情這個字眼。如講到《荷花淀》的愛情內容,用愛情故事里奏出的樂觀主義,英雄主義贊歌感化學生。講《孔雀東南飛》時讓學生明了愛情表現出的崇高美德:真誠、摯愛,負責和奉獻精神。講《與妻書》時,闡明國家和小家的關系,從作者令人動容的娓娓敘述中表現出對妻子對國家的摯熱濃情。這樣,結合課文我們一方面講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愛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戀導致學業失敗的實例(當然也不回避早戀成功的實例,但一定要強調它們的比例)講清什么是所謂的愛情。與此同時再進行兩次關于早戀的討論會,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論,但教師要歸納總結,談清自己的看法,曉之以理,讓學生從理性上認識什么是愛情,從道德上認識愛情的真、善、美與假、丑、惡,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這樣,學生消除了神秘感,也從老師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顯的。

二、教學方法方面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實踐問題。它對教師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它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博愛、寬闊、敏銳的心。而博愛、寬闊、敏銳的心則涉及到一個教師的人品修養。因而,在教學方法上,對學生,特別是對差生,教師應注意自己的態度,應竭盡全力理解自己的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而動搖、徘徊時,要給以鼓勵。對學生的思想要透徹地了解、掌握,工作應反復做。學生的一些活動,應給予積極的支持和認真的引導。這引導應把它看作是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環。要在對學生深入細致的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因人而異的耐心指導。對學生的每一點健康的情感內省和表達給予充分肯定,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幫助那些還處于自我封閉狀態的學生從情感的天地中走出來。讓學生在講、讀、寫、說中成為更加樂觀,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廣泛同情心的人,從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質。

篇3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認為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同時,應充分注意和重視中學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對于情感,我們不能簡單地看著一種一般的心理品質。作為主體對于自己所認識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態度的體驗,它幾乎和一切心理品質相伴隨,感知與觀察、理解與思維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隨情感活動。情感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其它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

其次,中學生正處于一種情感迷茫狀態,這是一種無法忽視的客觀現實。一般來說,這種情感迷茫狀態從初中開始出現,到高中階段便十分明顯。伴隨著青春期的開始,封閉型的心理狀態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獨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時帶來了,而社會、家長、自身的壓力及日益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名目眾多的各種考試帶來的心理壓力,都使這種情感迷茫(或稱饑餓)狀態無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對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證他們的情感得到良好的發展。

第三,從課程的本質特征來說,語文課與別的自然學科的課不同,它與情感教育的聯系很緊密。它兼有認知訓練和非認知訓練兩方面的內容,因而它對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國優秀的傳統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當然,我們所說的情感教育絕不等同于傳統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而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和個性的完善。中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與政治思想及美育有著很重要的聯系。

怎樣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這與其說是一個理論問題,還不如說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實踐問題。它無疑和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和教學方法的關系似乎更為密切。它對教師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博愛、寬闊、敏銳的心。

進行情感教育,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下面談談我們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教學內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冊語文課本中,幾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這些課文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幾種:第一類,表達對祖國、故土、人民的熱愛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長江三峽》、《土地》、《荷花淀》、《故鄉的榕樹》等。第二類,表現一種至愛親情。如《項脊軒志》、《祭妹文》等。第三類,表現忠貞不渝的愛情作品,如《與妻書》、《荷花淀》、《孔雀東南飛》等。還有其它的如表現氣節的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對第一類篇目,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講一些應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大道理。依據學生這時期的心理特征,對說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這類課的學習與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來。作為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心理,講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現階段留學歸來報效祖國的年輕學子,名人回報祖國的具體行動、言語及落葉歸根的想法等。講清楚作為一個公民為什么應熱愛祖國,熱愛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講大話。這樣,再結合讀、講、寫,學生接受起來是不會有抵觸情緒的。

對第二類篇目,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除了緊扣課文的內容,仍要輔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現階段中學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們同父母的所謂隔膜、代溝問題,把中華民族瞻養父母的傳統思想,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之情貫穿于教學之中。讓學生通過對這類課文的學習,樹立一種美好的、正確的人際關系思想。

第三類篇目,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也是我們想著重談談的問題。面對這類課文,學生一方面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種“等著瞧他怎樣講”的心理。過去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這個問題多有忌諱,往往顧左右而言他,輕描淡寫地一晃而過。這種“回避或禁錮”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們對愛情的興趣,以及對愛情的涉足與嘗試。這對中學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的看法是,現代傳媒及文藝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學生成熟早,中學生早戀也似乎成了一種風氣。那么何不抓住這類課文來一個“借題發揮”正確引導呢?如果中學生走入社會沒有愛情方面的知識,沒有正確的愛情道德觀,就很難正確對待愛情。因此,語文老師應轉變教育思想,不視愛情問題為,針對中學生身心及思想行為特點,引導中學生小心踏入這片圣潔的土地。因而在上這一類課文時,我們不應回避愛情這個字眼。如講到《荷花淀》的愛情內容,用愛情故事里奏出的樂觀主義,英雄主義贊歌感化學生。講《孔雀東南飛》時讓學生明了愛情表現出的崇高美德:真誠、摯愛,負責和奉獻精神。講《與妻書》時,闡明國家和小家的關系,從作者令人動容的娓娓敘述中表現出對妻子對國家的摯熱濃情。這樣,結合課文我們一方面講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愛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戀導致學業失敗的實例(當然也不回避早戀成功的實例,但一定要強調它們的比例)講清什么是所謂的愛情。與此同時再進行兩次關于早戀的討論會,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論,但教師要歸納總結,談清自己的看法,曉之以理,讓學生從理性上認識什么是愛情,從道德上認識愛情的真、善、美與假、丑、惡,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這樣,學生消除了神秘感,也從老師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顯的。

二、教學方法方面

在前面筆者已說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實踐問題。它對教師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它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博愛、寬闊、敏銳的心。廣博的知識與教學內容聯系似乎更緊,它幾乎可說是一個純知識的問題。而博愛、寬闊、敏銳的心則涉及到一個教師的人品修養。中學生時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穩定的。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有一觸即發的豐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夠的自持力。他們希望在老師、同學面前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們要求老師尊重、信任、理解他們。他們憧憬將來成為有價值的人,更期望人們承認他們的價值的存在。但由于處境不同,加上個性的差異,有很多學生在渴望認同的同時又怕失敗,怕被拒絕否定。這種不被人理解的孤獨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師的態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導致不堪設想的后果,而這種影響也許是終生的。因而,在教學方法上,對學生,特別是對差生,教師應注意自己的態度,應竭盡全力理解自己的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而動搖、徘徊時,要給以鼓勵。對學生的思想要透徹地了解、掌握,工作應反復做。學生的一些活動,應給予積極的支持和認真的引導。這引導應把它看作是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環。要在對學生深入細致的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因人而異的耐心指導。對學生的每一點健康的情感內省和表達給予充分肯定,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幫助那些還處于自我封閉狀態的學生從情感的天地中走出來。讓學生在講、讀、寫、說中成為更加樂觀,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廣泛同情心的人,從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質。

篇4

關鍵詞:欣賞文學;教學情境語文教學;學科整合

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圖畫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厭倦和枯燥的感覺。所以在適當的時機用圖畫創設情境,既學的藝術性,提高教學效率。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的圖畫形式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滿足學生對主要有插圖、掛圖、照片、卡片、簡筆畫、圖表等。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文學是一種藝術,美術也是一種藝術。在一定程度上藝術是相通的。詩畫合一,將語文與美術巧妙融合,增添語文教學的繽紛色彩,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同時也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達到語文與專業學習雙贏的目的。

一、案例描述

孫犁的《荷花淀》用詩一樣的語言,創造了詩一般的意境。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這篇小說來說,卻是文中有畫,文中有詩,這實在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詩化了的,如同人間仙境般的有著無限開闊境界的荷花圖。這正是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點之一確定為學習通過景物烘托、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寫法,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學習第一部分“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的時候,在范讀、集體朗讀,充分感受作品優美、清新、寧靜的風格的基礎上,我提問:請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回答作品展示的時間、地點。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月亮、小院。這兩個問題的確很簡單。有的學生開始低頭看書,有的看著我,期待下一個問題的拋出。而我卻用粉筆在黑板上隨手畫了一個彎彎的月亮,并且畫了一道柵欄來表示小院,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有的疑惑,有的好奇,有的開始討論,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了。于是我問誰能把這幅畫的人物補充完整?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最后一致推薦美術科代表來完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水生嫂編席的畫面逼真極了。在他的帶動下,有的學生有了躍躍欲試的沖動。接下來的教學就特別輕松,精彩不斷呈現。那“新鮮的荷花香”彌漫了整個教室,仿佛有一股股清新的氣息撲鼻而來,大家沉浸在這一愉悅之中。又如《景泰藍的制作》一文,學生在學習“制胎、掐絲、點藍”等形象性制作工序時,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昏昏欲睡,這時,可以出示表現景泰藍工人工作場景和景泰藍制品,由于生活閱歷和環境的局限,學生會對課文所描寫的某些的有關圖畫內容覺得陌生、枯燥、無法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恰到好處的圖畫則可以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將文字與圖畫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

就是這樣一個由文字轉化為圖畫,再現情景的環節,使學生更好地走進了文本,同時又跳出了文本。他們的智慧正在釋放,情感正在碰撞,動態生成的無窮魅力不斷地展現。

二、教學反思

(1)尋覓結合點,發現專業魅力

學科整合是新課程標準的綜合性目標。在中職教學中,學生普遍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對文化課缺乏興趣,學科的整合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尋找到語文課與美術專業的結合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專業發展,達到語文與專業發展雙贏的目的。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自古以來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美術專業知識,可以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經歷走進文本,又跳出文本的過程,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2)搭建大舞臺,綻放學生美麗

相信學生,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搭建一個足夠大的平臺,那么他們將釋放無盡的潛力和魅力,我們的教學會成為一種藝術,會充滿青春的活力,會有令人叫絕的“柳暗花明”,會呈現出不曾預期的美麗。

篇5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教師們認識到:深化教學改革,特別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是推進素質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問題。目前,在課堂教學上,“少”、“慢”、“差”、“費”等現象還很嚴重。這種現象導致了學生不愛學習、不懂學習、不會學習。不少學生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因而產生了厭學心理。因此,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必須改革課堂教學。

通過對傳統教育教學得失的反思,人們認識到,“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講到尾”的現象早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采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迫在眉睫。

二、電化教學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

我們知道,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吸收信息,而這些,大腦起決定性的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在結構上幾乎分為結構相等的左右兩個部分,“大體說來,大腦左半部分主要起處理語言、邏輯、數學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謂的學術學習部分。大腦右半部分處理節奏、旋律、音樂、圖像和幻想,即所謂的創造性活動”。大腦的這兩個部分“將抽象的、整體的圖像與具體的、邏輯的信息連接起來”(《學習的革命》)。不可否認,教學中,嚴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腦的發揮,然而,長期下去,右腦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忽視。所以,我們應該在運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那些直觀的、形象的、活動的而又帶有思辨的現代化媒體引入教學,充分發揮右腦的功能,通過直接思維、發散思維、形象思維,同時開發學生左右腦的功能,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電化教學的初步嘗試

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的文質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更有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有的描寫山川景物等自然風光,抒發作者的贊頌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動的藝術形象,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社會的風貌,從而激發人們的同情、贊美或憎惡。文學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規律創造出來的美的對象,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感知、體驗、欣賞、鑒別作品的情感和藝術形象,使其語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同步提高。

任何作品都離不開語言。文學語言具有獨特的特點,即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含蓄性。優秀的作家,正是通過對聲、色、形、情等方面的描繪,來感染讀者的。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抓住這些,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語言特點,強化其作用,營造作品的情感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

利用語音手段,輔助教學。茅盾先生的小說《春蠶》中,描寫小輪船的汽笛的聲音是:“嗚!嗚,嗚,嗚──”,只用了四個字,三種標點符號。如果我們把它單純作為科學語言來看,則啟發讀者的感官,讓其聯想,具體說明了老通寶被第一聲汽笛從沉思中驚醒,隨即他又聽到了兩聲短促的汽笛叫聲。再進一步分析,這四個字,三種標點符號,反映了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經濟滲透已經深入到了我國的農村,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社會現實,揭示了老通寶以及千千萬萬個勞動人民貧窮落后的根源。學習這一段時,教師請同學們朗讀,并錄下音,反復比較,然后再進行分析,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再如白居易的名詩《琵琶行》,其中一大段通過描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里邊十四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聲如裂帛”──,在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調動了人的視覺與聽覺。這里,作者不僅表現了再現音樂的才華,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萬化,展現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為下面的述說身世作了音樂性的渲染。學習這首詩,有的學生可能會對這些描摹理解不深,但我們如果借助CSC備課系統的多媒體朗讀,便可使學生進入到一種放松的狀態中,進行聯想、比較,學生理解起來就方便多了。

利用幻燈片、錄像片,輔助教學。魯迅先生的《藥》中,描寫一群人觀看殺夏瑜的場面時,這樣寫的:“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對這群看客,要是制作一張幻燈片:一邊是一只被手提著的鴨子,一邊是一群伸長頸項的人。制作時再夸張一些,教學中一放,不用教師多講,學生就會有一個形象而深刻的印象。

孫犁的《荷花淀》第二段:“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也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制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這一段描寫,如果不深入分析,輕易地忽視過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目的。這段文字,前半部分描寫了白洋淀水鄉的遼闊無垠以及盛產蘆葦的富饒景象;而后半部分卻是通過大家對白洋淀席的贊譽,表現白洋淀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理解到這個程度還是不夠的,還要深究此處的描寫同表現作品的主題以及展開情節的關系。因為,水鄉是這樣的美麗富饒,白洋淀人民又是這樣的勤勞智慧,那么,當日本鬼子的鐵蹄踐踏這塊美好的土地、威脅著這些勤勞勇敢的人民的時候,只要稍有一點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人,能不奮起斗爭、保家衛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和侵略者進行殊死的搏斗嗎?以水生為代表的年輕人的參軍,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年輕婦女們在斗爭中的鍛煉成長,都是在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中出現的。這里的景物描寫,起到了突出作品主題、促進情節發展的作用。學習時,如果先放一段錄像,既能給學生一個生動形象的印象,又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為語文教學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各種教學軟件的開發、推出,大大方便了教師與學生。把計算機引入課堂教學,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如學習《風景談》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計算機制作六幅畫面,借助聲、像的巧妙結合,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沙漠駝鈴”一幅畫面,先推出自然風光──遼闊、平坦、空曠、寂靜、燥熱、單調的沙漠;然后,推出人的活動──駝隊出現,聲色俱備,頓時使荒原充滿生機,從而突出“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這一主題。

篇6

【關鍵詞】語文施行創新教育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而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我們的語文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要創新,教師的觀念改變是關鍵。同時,要建立與學生學習方式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方式,而作為踐行創新教育的基地,班級建設的觀念和方法也應有所改變。

一、轉變教育觀念的必要性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創新,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這個任務顯得更為艱難,也更為急迫,而這一切的關鍵,必須是我們教育觀念的轉變。

在這場教學改革中,學生才是學校教育的主體。以學生為本,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的學校教育,要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自信,讓學生在自尊、自信中學會自愛、自強。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場改革,改變了過去教師向學生單方面傳授和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教師不再是教書匠,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學生學習的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創新的過程。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使其勤于動手、樂于探索,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學習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服務于學生的發展,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幫助學生具有適應社會,應對社會的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生要“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存”,以達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在這場教學改革中,教師是學校教育的踐行者。作為這樣一場變革的引領者,首先,自己要有與教改實踐相匹配的教育觀念。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下,應具有“學生觀”,即當前的學校教育,應該是全面發展學生,而不是塑造學生。其次,在教改實踐中,教師還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你要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具有一桶水。其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必須懂得一些“教”的藝術。記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是為了不教,”教師應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而不是僅僅把書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給學生學的方法,給他一把鑰匙,即授之以漁而非予之以魚,可以讓學生受用一輩子。除些之外,培養學生的激情和好奇心,教會學生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著重對學生的藝術教育。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處在教學改革前沿的教師必備的知識。另外,教師還必須從圣壇走下來,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由神回歸為本來的自然人。

二、改變學習方式的迫切性

既然倡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理,我們也要倡導教師以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方式。所謂“合作”就是指要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倡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全面合作,教師由過去教材的代言人,掌握知識的權威,課堂的掌控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探究活動的幫助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所謂“探究”是指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知識的灌輸過程,或者無意義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自由批判,反思的過程,一個生成建構知識的過程[1]。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對知識點感興趣了,才會進一步的想去了解它、探索它的價值和意義。其次,學生還應該對所學知識、大膽質疑,這種發現教學,是以智力多邊互動為主的教與學的教學活動。第三,師生合作、探究,解決疑難,“學從疑生,疑解則學成”。在合作探究中,解決疑難,解決問題,這才是探究教學最本質的意義,也是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迫切需要的。

案例: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荷花淀》部分課堂實錄:

教學重點之一: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點

我設計:讓二組同學分角色表演第一節中“夫妻話別”部分,通過對比體現了水生嫂怎樣的心理,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1、第一組男女同學表演課本第一節“夫妻話別”。2、讓第二組男女同學改寫對話,再演“夫妻話別”。(丈夫很晚才回來……)

女:(抬頭、瞪眼)死到哪里去了,這么晚回來!沒你的飯了。男:(坐在臺階上)吃過了,你不要去拿。

女:(坐在席子上,臉有些紅漲,話也有些氣喘)有事快說。我就知道,這么晚回來一準沒好事。

男:(咧嘴笑了)你看你,盡瞎猜。爹呢?

女:你還有爹呀?早睡了。

男:小華呢?

女:別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給我痛快點。

男:(小聲)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怔了一下,站起來,并不看水生的臉)不就是這么點事嘛,還又是問爹又是問小華的,婆婆媽媽不直說。我給你弄飯去。

男:(一把拉住她)我吃過了。今天在縣里開會,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眼里閃著淚光)就你積極。這次你去,不多打幾個鬼子,不要回來見爹和我。

明確:改寫后的水生女人同原作的水生女人有共同點:內心不舍又深明大義,支持丈夫參軍。不同點:前者溫柔、賢淑、羞怯、質樸、進步、體貼;后者快言快語、潑辣、直爽。如果說,后者像火,那么前者就是水。

通過對比,水生嫂的形象更鮮明,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辨析作品人物性格的能力。[2]

當然,“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只要適合知識傳授,適合與學生合作、探究,適合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創新是推進教學發展的永不枯竭的動力。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區,創新教育更是亟待落實的問題,只有我們的觀念轉變了,教學方法更新了,提升了,才能在這場教學革命中成為實踐者、先行者。也只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規律,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使學生成為一個具備相應新知識和能力的獨立的個體。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推進的問題與反思》作者陳旭遠[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7

一.兩個智慧

之一:區別“話題”與“問題”的智慧

語文教學中的“話題”與一般意義上語文教學的“問題”是有區別的。什么是話題?話題是談話的中心,談話時所涉及的范圍,以及引發談話的由頭。話題不是一個單向被動的你“問”我“答”的過程,而是立足把握文本精髓和激話學生語文思維的“核”、由這個“核”延伸,輻射開去,針對編者意圖和教材能力訓練點有的放矢的“談話”。這種“談話”提供的只是交流的話引子,無所謂指向性的“標準答案”。它關注的是每位學生自由地、有個性有創意地解讀和表達的過程,它提供的是讓“教師――文本――學生”三者之間碰撞溝通、平等對話。它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理念。

之二:駕御教材,梳理文本、挖掘文本,尋找“話題核”的智慧

很顯然,教師課前挖掘文本內涵,深入到小說文本的肌理中去,找到激活學生學習情趣和語文思維的“話題核”,這是小說教學成敗的關鍵。什么是“話題核”?怎樣深入到小說文本的肌理去找到這個話題核呢?舉《故鄉》的例子予以說明。

通讀兩遍小說文本,我們會整體感知小說構思的輪廓:通過一個“比”字,突出一個“變”字。再搜索中國二十年風云變幻的背景信息,深入探究作品的深層意蘊,就可以挖出一個“總根子”:的不徹底性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是造成農村破產農民貧困的原因。仔細研讀結尾的四段文字,我們讀出了“新生活”、“希望”和“路”這三個關鍵詞。這三個關鍵詞,引發了“我”的三個思考:宏兒和水生究竟應該有什么樣的新生活?故鄉的希望在哪里?今后的路該怎樣走?這里結構全文的“比”字和“變”字,體現作品主題的“總根子”和“新路子”就是能開啟《故鄉》教學思路和學生語文思維的“話題核”。然后圍繞這些“話題核”便能生成相應的一連串的話題:

⑴初讀課文:課文中描繪了兩個故鄉,一個是兒時“記憶的故鄉”,一個是“現實眼前的故鄉”。你對這兩個故鄉的整體印象是什么?能否分別用兩個字來概括作者的構思特點?

⑵精讀課文:課文主要進行了哪幾組對比?對比的目的是什么?導致農村破敗,農民痛苦的總根子是什么?

⑶品讀課文:“我”別離故鄉時,圍繞“新生活”、“希望”和“路”這三個關鍵詞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提出了三個社會命題:宏兒和水生究竟應該有什么樣的新生活?故鄉的希望在哪里?今后的路該怎樣走?你能否站在作者的角度,以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知識分子的身份替他思考?

這是閱讀教學的“抱西瓜”,下面我們再進行閱讀教學的“揀芝麻”工作:

⑷推敲課文: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能否與括號里的詞語互換?為什么?

①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陰暗)了……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躺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生氣)。

②我的母親早已迎著(趕忙)出來了,接著便飛出(跑出)八歲的侄兒宏兒。

句中帶點的字就是“話題核”,題目要求就是圍繞話題核生成的話題。因此,是先有“話題核”后有“話題”。這和先有種子后植樹是同一個道理。

二.兩個實施三維對話的策略

策略之一:小說教什么的策略

接觸語文才會認識語文,認識語文才“會學”語文;接觸小說才會認識小說,認識了小說才“會讀”小說。很多語文老師,沒有聯系生活的教學理念和頭腦,沒有探究過體悟過語文的本能、本質,沒有語文教學思維,一味地跟著編者人云亦云的埋頭拉磨,結果是:把自己拉成了只會圍著磨盤打圈圈瘦骨嶙峋的“老黃牛”,但終究也沒找到教語文和學語文的出路。最后,只有讓自己的生命在“蠟燭”似的銷毀中流淚――因為始終照亮不了自己的內心,也照亮不了別人前頭未知的路。這是語文教師的悲哀。

探討教什么的問題,其實就是探討學什么的問題。學生學什么最管用最有價值,我們就教什么。不同年齡、不同閱讀層次的學生,對小說的認識水平和學習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材施教”,是認識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方法論;“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是實踐論。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就是最地道的教什么策略。

第一,要教他們了解一點閱讀的原理。

閱讀實踐告訴我們:你閱讀的文本是作者的創作思想、藝術和寫作思路的呈現。文本本身有它的邏輯思路。如果你閱讀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話,你的閱讀思路將和作者寫作思路在做同步同軌的思維運動。劉勰在《文心雕龍》里強調寫作時“意要稱物,文要逮意”。他揭示了寫作的雙重轉化規律:“物”――“意”――“文”。在閱讀的過程中,首先是我們的視覺準確地捕捉閱讀文本的信息,然后把我們大腦判斷辨別理解得到的閱讀之“意”,去“逮”作者的創作之“意”,最后再聯想作者所表現的生活現實之“物”,悟出作者從原生態生活中提煉榨取出來的“汁液”,即創作初衷(小學叫“中心思想”,中學叫“主題”)。其實,我們說的閱讀活動是在做作者寫作活動的反向思維運動。其思維流程是:“文”――“意”――“物”。

第二、要教給學生認識什么是小說。

1.小說是文學作品,是藝術的范疇。“文學就是人學”,藝術的就是美的。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藝術以潛移默化的形式,熏陶人,感染人,影響人。其目的在于引導人們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哪怕只有那么一瞬間的創造美的沖動。因此對小說主題的揭示,一定要引導學生聯系作者固有的生活經驗(創作背景)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去美美的讀,美美的感受、美美的體驗,而不能把教師公式化的語言、教參的語言定律強加給學生,代替學生的自主體驗和感悟。

2.小說是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言為心聲”。小說的語言不外乎“敘述人語言”和“人物語言”兩種。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文本語言,揣摩小說語言的表現藝術,感受藝術形象的同時,還要進入作者和人物的內心去作一番設身處地的考量和探究。

3.小說是敘事性的作品,有明晰的敘事線索,完整的故事情節。因此引導學生讀小說,首要的問題是讀,通過讀,引導學生弄清小說的敘事線索,梳理情節發展的脈絡,為理解小說的主題作鋪墊。

4.小說是寫人的作品,人的活動離不開特定的社會背景和賴以生活的自然空間,人物生活的背景決定人的思想、性格和智慧。因此對小說人物所處的社會背景、生活環境要有必要的補充和交代,人是社會的人,物是社會的物。人物的性格、思想、情趣必然烙印有社會的印記。知人論世、一分為二既是辯證法又是方法論。溫總理2009年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聽《蘆花蕩》這課后進行了評課。他說教師沒有介紹作者及其背景很遺憾:“孫犁是河北安平人,他一直在白洋淀一帶生活,1937年參加抗日,所以他才能寫出像《蘆花蕩》和《荷花淀》這樣的文章。講作者的經歷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作品源于生活。孫犁于1937年冬參加抗日工作以后,到過延安,然后陸續發表了反映冀別是白洋淀地區的優秀短篇小說,其中像《荷花淀》《蘆花蕩》都受到好評。”總理語言很平靜,但平靜之中蘊涵著冷靜的教誨。我們語文老師也應該思考:語文到底要教會學生什么?筆者認為,不外乎教會學生學文――學用漢語準確的表達思想感情;學人――學做一個有智商、有情商、有修養、有科學素質、有生活品位的健全的現代人,做一個熱愛漢語語言,具有漢民族風格和人格的地球人。語文教學必須著眼生活,必須治本。

5.小說是寫人的藝術作品,藝術重在真實和感人,環境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是小說藝術水平高低的標尺。因此引導學生讀懂環境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怎樣使環境典型,怎樣使人物典型既是小說教學的重點又是小說教學的難點。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編了《小說妙喻八字歌》來引導學生感知小說。用語地道,對學生認識小說,讀小說,寫敘事文很有幫助。人物是小說的心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外貌是性格的牌子,神態是習慣的孩子。表情是心靈的影子,語言是心靈的鏡子。行動是心靈的仆人,心理是行動的導游,景物是心情的伴娘。情節是生活的濃縮,環境是人物的舞臺。線索是小說的中樞,細節是小說的血肉。結構是小說的筋骨,主題是小說的魂魄,小說是生活的使者。

策略之二:小說怎么教的策略

用一句話概括:打造平等對話的閱讀磁場,捕捉三維對話的“話題核”。什么是對話?對話是一種語言交流。平時,我們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說話就是對話,其實不然。請看下面這個例子:小明起床后,漱洗完畢,和媽媽一起吃早飯。他咬了一口鮮美的包子,興致勃勃地告訴媽媽:“今天我的同桌小華過生日,我已經為他準備了一份生日卡,不知道其他同學會給她什么禮物?”媽媽看著兒子嘴里塞得滿滿的包子說:“吃東西說話當心噎著,時間不早了,抓緊吃完。”乍一看,小明和媽媽是在一起交流“對話”。但仔細推敲,我們發現兩個人的談話沒有必然的聯系,不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的:小明的話題是同學的生日,媽媽的話題是擔心小明吃包子噎著。由此看來,對話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它是雙邊或多邊的;有著共同關心的話題;一方的說話內容必能引起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流反饋。

對話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對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交際活動的基本方式。而在我國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是缺乏對話的。所謂對話教育,是在反思傳統的灌輸教育和現代的園丁教育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以“教師為中心”,只要“教師表演”,只有“尖子生觀看”,而把其余的大批學生當作“處理品”的灌輸教育,已經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成了一種被動而痛苦的事情。園丁教育雖然在挖掘兒童潛質,鼓勵個性發展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卻被“自然、自我、自主、自由”的發展模式緊緊束縛著手腳,“只看樹木,不見森林”,“自主”有余,“合作、探究”不足,整體發展、和諧發展欠缺。而對話教育則是一種以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相互作用的途徑來達到學生自主和自由發展的教育。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可以而且應該通過對話的平臺,通過心靈的碰撞,感覺自己正在接受新的教育,收獲了新的東西。課堂對話教育因為加強了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激勵作用,使師生的身心在以文本為介質的聯系中得到最大值的愉悅和長足的發展,而且也在對話造成的“邊緣領域”獲得了各自的創新和創見。

小說教學怎樣實施三維對話策略?舉《孤獨之旅》(人教版九上語文教材)的教學課例說明。教學流程簡介如下。

1.走進文本,追尋話題之“核”:踏上杜小康的孤獨心路。第一步,學生聽錄音,邊聽邊畫出10處描寫杜小康走出孤獨心理的句子。師生一起歸納總結。(略)話題核:孤獨之旅。話題訓練點:環境描寫襯托心理描寫。第二步,話題設計:跳讀課文,找出描寫鴨群、蘆蕩、風雨的句子,想想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

2.探究文本,扣緊話題之“扣”:品味孤獨,在孤獨中成長。話題設計:結合杜小康所處的環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動,說說小說標題“孤獨之旅”的含義。(研討與練習一)

3.拓展文本,構建“三維對話”閱讀磁場:體驗孤獨,訴說孤獨之音。話題設計:之一,孤獨之旅,其實是杜小康經歷牧鴨的成長之旅。你最想說的一句心里話是什么?能否對小說中的人物作點評價?(主題和人物形象的把握)之二,環境弄人,環境也造就人。杜小康和我們年齡相當,他的孤獨心路旅程一定深深地打動了你的心。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在哪里?你有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和感受?之三,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過孤獨,試以“我的孤獨”為題,學習課文用環境描寫襯托人物心理活動的寫法,寫一段話,字數不限。

課例簡評:教師在研討與練習三原有字句的基礎上,增補了“學習課文用環境描寫襯托人物心理活動的寫法”這條要求,把握住了編者的意圖,明確了訓練目標,讓學生學有法,仿有例,練有效。“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要把例子用足,用活,用好,卻不那么簡單,必須在透析例子的前提下整活例子,有時還要改編例子,修補例子。基于此種認識,筆者沒有追時髦,宣揚“四維對話”的論調。如果過分的強調學生與編者的對話,豈不束縛了讀者閱讀文本的語文思維?語文教學的對話應該必須是這樣的:備課環節:教師――編者――學生;課堂環節:文本作者――教師――學生;作業環節:編者――教師――學生――文本。本文探討的是課堂教學環節,所以,議題的重心放在“文本――教師――學生”三維對話這個層面上。

課堂上,教師成了教與學的媒介,學生的兄長。教師引導學生尋找到“話題核”后,相機拋出的話題,在學生心靈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共振,溝通了文本與學生的對話渠道,把編者的教學意圖延伸拓展于學生的生活之中進行操練,以求得教與學的最大值。實際上,達成了編者、作者、教師、學生的四維對話磁場效應。如出水之芙蓉,不著半點修飾,就讓學生帶著自己原生態的生活,原生態的感情參與到一種文本再創造的藝術創作活動中去了。探究其閱讀教學的心理過程應該是這樣的:靜靜地忘我地走進文本(感性的純純地讀)――跳出文本找回自我(理性的癡癡地想)――聯想生活奏響和弦(詩意的心心相印地品)――激揚文字一吐為快(全身心的美美地寫)

篇8

師:今天繼續學習魯迅小說《祝福》(在黑板正中寫了兩個大大的“祝福”,在其右下方添了一個句號)。大家說說看,這句話表示什么含義呢?

生:表示這篇小說告訴讀者一個關于“祝福”的故事。

師:很好,哪位同學來復述一下這個關于“祝福”的故事?

(學生復述故事完畢。)

師:同學們都知道學貴有疑的道理。學習就要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又在板書中“祝福。”的后面又加上個大大的“?”)。

生:(七嘴八舌,爭先恐后)既然“祝福”是魯鎮民間祈求一年好福氣的風俗,那么魯迅為什么把祥林嫂悲慘結局放在這里寫?

生:為什么祥林嫂那么虔誠地捐了門檻,四嫂還是不讓她參與祭祀?

生:在“我”與“祥林嫂的故事”這兩個事件中,除了故事情節上的聯系以外,還有什么內在聯系嗎?

生:聯系時代背景,作者以《祝福》為題,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師:幾位同學提問的質量比較高,但要做出正確的解答,還要深刻理解全文。

(學生爭論、主動探求、發言踴躍。)

師:(在“祝福”后面又添上了一個醒目的感嘆號“!”)這就是本文的主題。

生:魯迅把祥林嫂悲慘結局放在魯鎮中“祝福”的氛圍里,是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為了突出反封建、反封建禮教的主題。

生:四嫂之所以還是不讓祥林嫂參與祭祀,是因為,封建禮教思想在魯鎮人民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暗示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

生:“我”與“祥林嫂的故事”這兩個事件中,除了故事情節上的聯系以外,還有一層內在聯系――那就是“我”也在有意無意地充當了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劊子手”角色。

于是這堂課的板書我只是留下了如下內容:祝福。

課后,我反思了本課教學過程,在得意于自己杰作的同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語文課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應該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發孩子身上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學家朱紹禹先生曾經指出:“教師的基本作用在于創造一種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那么如何創設情境?怎樣創設好情境呢?筆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以下幾種方法值得一試。

一、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為例子,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學生雖然年少,生活閱歷也不豐富,但他們處在十五六歲這樣的花季年齡,站在人生的第二起跑線上,對生活充滿著熱望,同時也從學校、社會、家庭等方面積累了這樣或那樣的生活經驗。聯系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寶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朱熹語)就是這個意思。

如我在教《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為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迅速地在黑板上寫下了如下內容:

人 物 生 卒 年齡 大戰時(公元208年)年齡

曹 操 155~220 66歲 54歲

劉 備 161~222 62歲 48歲

孫 權 181~251 71歲 28歲

諸葛亮 181~234 54歲 28歲

周 瑜 175~210 36歲 34歲

魯 肅 172~217 45歲 37歲

(學生看后,議論紛紛。)

生:啊,原來是赤壁之戰時主要人物的生卒年代和大戰時的年齡比較表呀!

生:我還一直以為諸葛亮比周瑜大呢!

生:我見過的三國人物的藝術形象中,諸葛亮是比周瑜大的。

生:電視里就是這么拍的。

生:我好像在哪兒看到過周瑜年長的記載,當時我還不信呢!

看到學生們興味盎然地進入情鏡,我適時適地進行了如下點撥:

師:《三國演義》中實際是冤枉了周瑜,他并不是書中描寫的那般心胸狹窄。由于書中對周瑜那栩栩如生的描寫,讓讀者在他的年齡上產生了錯覺。事實上他比諸葛亮大6歲。這么說吧,當年周瑜在孫權帳下執掌帥印的時候,諸葛亮還是個農村的“待業青年”呢!

就這樣,在學生們眉開眼笑,樂不可支的氛圍中,我水到渠成地亮出了授課的宗旨:閱讀懷古詩歌,一定要明確史實與小說的差異,學會區分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加工。

二、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藝術。音樂通過對樂音有組織的(節奏、節拍、調式、旋律)安排構成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

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播放音樂也是一種重要手段。如在教《揚州慢》時,我提著雙卡錄音機走上講臺,學生們來神了。我說,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在湖北出土的古樂器編鐘,現在被整理復制成功,并于最近舉辦了古樂編鐘音樂會。下面就請大家欣賞一段編鐘古樂。

編鐘古樂響起,古樸悠揚,聞所未聞。這時我忽然“咔嚓”一聲關掉錄音機,迎著學生們驚詫的目光,亮出本意:我們今天學習姜夔的《揚州慢》。姜夔精通音樂,相傳他又很愛聽編鐘,這首《揚州慢》的詞調就是他自己的創制并和樂吟唱的。今天,我們就和著這編鐘古樂,同姜夔老夫子一道來吟唱《揚州慢》吧!

就這樣我巧借編鐘古樂錄音,反復播放,渲染氣氛,讓學生在空靈哀婉、如泣如訴的古樂聲中領悟到詞中那悲涼痛惜的愛國情感。

三、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前面,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話”好像就是自己“說”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親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學習的輕松。

例如:在教授《語文讀本5》中的《荷花淀》時,我將課文中的幾個人物分別指定給不同的學生,讓他們以該角色的身份朗讀課文,再另外請一名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朗讀課文中那些連綴角色之間關系的文字,以便使分角色朗讀構成一個整體。這樣朗讀之后,學生們既可以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又起到“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的藝術效果。同時課文中水生、水生嫂、幾個青年女子的形象,也都栩栩如生地出現在學生們的眼前,使學生感到課文中的事就好像發生在課堂上一樣。

四、借助圖畫再現情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揭示了詩與畫的相互關系。我認為,這兩句名言同樣揭示了文和畫之間的關系。這不僅因為詩是文的一部分,而且因為當人們用文字來狀物、敘事、寫人、繪景、表情達意時,總是有“境”的,“作者胸有境”,那“境”就是畫。無論是“為文造境”,還是“為情造境”;是“有我之境”,還是“無我之境”,總是有“境”在,那“境”就是畫。可見,文與可畫也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可以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

仍然以教讀魯迅的《祝福》為例:在進行到最后小結時,我運用簡省的線條,緊扣小說情節、人物、環境三要素,以波浪線的方式,形象地顯示了情節的序幕、開端、發展、、結局和尾聲,再現了祥林嫂的主要經歷。

(序幕)(開端)~~~(發展)~~~()(結局)(尾聲)

[所見所聞] [半生的片斷] [悲情所感]

五、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重點在演示過程,讓學生認識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既能幫助學生明白事理,也能增進學生的實感體驗,有利于語言表達。

篇9

關鍵詞:衛校;語文小說;教學方法

小說單元教學是衛校語文課堂的重頭戲,從篇幅來說,小說比詩歌、散文、戲劇要長一些,講解所需時間也較多。此外,小說因其特有的文學形式,涵蓋的藝術元素更多更復雜,鑒賞和分析起來也更有難度。因此,衛校語文課堂小說教學一般避重就輕,教師分析一下小說故事梗概、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就可以了。有研究者認為“中職小說教學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很難突破時空界限,體會發生在主人公身上跌宕起伏的故事,迫使教師降低教學難度,縮小教學范圍。小說教學僅僅停留在情節知曉、人物感知、環境了解的階段”[1]。因此,探討衛校語文小說的有效教學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1主題分組討論主

題是小說的靈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分析小說主題成為核心內容。只是目前“小說教學的終端結果最具有預定性,從敘寫了哪些情節、采用了多少手法到塑造了什么形象、表達了何種主題,不僅已成為教學的一種構架,而且所有的說法也口徑一致”[2]。比如,《哦,香雪》一文在課文導讀前就把小說的主題定了性———通過北方小山村臺兒溝通車前后的對比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改革開放初期愚昧與開化、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城市文明與自然鄉村關系的思考。其實,小說主題不應該被欽定、被定型,而應該是開放性的話題。教師要“開掘出更多的有說服力、有影響力的通道,以激活學生解讀小說的情趣,使其原有的欲知的興趣逐漸升格為更進一步的欲會的樂趣”[3]。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自由發表對小說主題的看法,探討已有主題說法之外的體會和見解。因此,《哦,香雪》一文除了文化開放這個主旋律外,還有自然美、語言美、人性美這些線條,也是可以與原來的主題相媲美的。

2語言修辭分析和改寫

小說語言修辭有很多種,如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作家語言準確、生動有力的美感來源,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在語言表達上追求語言藝術化的自覺性”[3]。仔細分析揣摩小說中的語言修辭,更能夠理解作者的用意。在《荷花淀》中,水生第一個報名參加地區隊的時候,他老婆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把水生老婆愛護老公的細膩、含蓄的心思表達了出來。當水生他們幾個男人入隊之后,女人們不放心,聚在一起商量要去看他們,有一個女人的理由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其實,這個人就是牽掛自己的男人,擔心男人在外面出事情,但是又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能拿“衣裳”作托詞。作者通過微妙的語言修辭,把夫妻情深淡淡地抒寫出來。教師在講解這些段落的時候,一是讓學生分析揣摩,二是讓學生進行改寫,通過改寫加深對小說的認識。在改寫過程中,不硬性追求語言的華麗,只要準確生動、真情實感流露就可以了。朱光潛在《談文學》中就說過:“所要求的是語文的精確妥帖,心里所要說的與手里所要寫出來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張,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因此,在語言修辭分析和改寫時,除了注意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外,還要注意真實準確的語言表達。

3分角色朗讀

小說不僅僅是語言的園地,更是情感的世界。教師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帶領學生閱讀和審視作品,會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如果要真切地融入小說的情感世界,感受人物的語言、心情、思想,那就要假想自己是小說里面的一個人物形象,與它一起喜怒哀樂,沒有距離地觸摸當時的社會環境,同呼吸共命運。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有研究者稱,“要使學生內在于作品,將自我投入到作品世界中去,達到忘我的狀態,作為感知對象的內在品質與魅力和感知主體同在。從中職生的心理水平和認知特點考慮,在課堂分角色朗讀小說,不失為幫助學生進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提高學生對作品的心理感悟的有效手段”[4]。例如,《一碗清湯蕎麥面》中母親4次向店老板要面的時候,口吻和面的數量都不一樣,兩個孩子的神情和穿著也不一樣,店老板和老板娘的態度也不一樣。在教學中,可以請4組學生扮演母子3人、老板、老板娘,在不同情景中重現當時的人物對話,通過對話和朗讀,把暖暖的人情氛圍營造出來,把握小說的主旨。

4情節續寫和改編

情節是小說的腰椎,“腰椎”少一塊,整個劇情就會散架。教學中讓學生明白小說原有的故事情節是基本任務,如果能對原有的情節進行續寫或者改編,那就是對故事的更新和思想的升華,是一種創作。小說有獨特的文學表現形式,它就像一個堡壘,結構有骨感、立體感,教師可以靈活處理,選擇小說的一個點,抓住堡壘的一個突破口,設計出一條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教學路徑,讓課堂更有藝術感。在小說《項鏈》中,作者莫泊桑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說進行續寫,可以寫瑪蒂爾德對自己虛榮心的懺悔;可以寫瑪蒂爾德還請債務之后重新回到那燈火通明的舞臺,繼續虛榮下去;可以寫佛來思節夫人把差價還給瑪蒂爾德,瑪蒂爾德迷途知返,重新過上好日子。結尾有很多種,不拘泥于任何一種想象,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小說整體的情感邏輯就行。情節不僅可以進行續寫,也可以進行改編。比如《哦,香雪》一文中,可以變換香雪和鳳嬌的人物角色,把香雪改編成一個喜歡交換化妝品、看“北京話”的人物,把鳳嬌變成一個熱衷交換學習用具、要讀書上進的女孩子,將這兩個變換了角色的人物的命運續寫下去。情節續寫和改編是一個高難度的教學要求,但也是一個極好的教學突破口,續寫好或改編好一個情節,可以說小說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

5課外拓展閱讀和寫作

由于篇幅限制,語文課本中選用的小說篇目基本上是短篇小說,即使是長篇小說也只是節選部分章節,這對完整地理解小說主題是不夠的。尤其是現在網絡小說越來越多,許多新的小說元素不斷增加,使傳統的小說理念受到了沖擊,小說有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小說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還應該擴展到課堂之外。比如,現在有很多青春文學,其思想情感緊貼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相應的青春文學,開闊視野,既學習到新的藝術手法,又加深了對生活的感悟。除閱讀外還可以進行寫作,讓學生嘗試寫短篇小說或小小說,在創作中串聯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對小說有立體的認識。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通過寫作培養想象思維,用心觀察生活,并自由地把所見所想表達出來,形成有個性、有創意的文字作品。學生進行小說創作,不僅可以鍛煉寫作能力,還可以加深對小說藝術的認識,兩全其美。總而言之,衛校語文小說有效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且各種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深化學生對小說藝術的認識。因此,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發揮更多自主性,培養創造精神。也只有這樣,小說課堂才有活力,學生才能領悟生活和人生的藝術美。

參考文獻:

[1]林顏仙.中職語文小說教學現狀與反思[J].職業教育研究,2006(1):107-108.

[2]沈中堯.小說主題的開掘與提煉[J].新語文學習,2006(3):51-53.

[3]許海芬.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小說教學策略的探討與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1(1):210.

篇10

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把每年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其目的在于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以及思想大師們。然而從眼下情況來看,教師的閱讀不容樂觀。我曾對四所教師人數在50人以上的學校中小學教師做過問卷調查,結果是:閱讀報刊的教師為36%,閱讀名家作品的為18%,閱讀科普類圖書的為6%,還有40%的教師很少閱讀或者不閱讀,其中有近50%的教師選擇的是網上閱讀,只有年齡在45歲以上的教師選擇紙質閱讀。現實生活中的教師閱讀現狀的確令人擔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閱讀的消遣性。具體表現在以消磨時光為目的的淺性閱讀。現實生活中,為數不少的教師根本不理解閱讀中外名著的實際價值,甚至面對圖書館上萬本書而覺得茫然,不知道該讀什么書,以為當教師能夠把教科書上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就萬事大吉。我曾接觸過數名“90后”的年輕教師,他們在大學學的是理科,上學期間只熟悉數理化解題技巧,對文科東西基本排斥。參加工作后,年復一年地在公式定理上寫寫畫畫,從不花時間去閱讀,很少與文字打交道,提筆忘字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他們偶爾也翻些報刊,無非是想消遣而已,難怪連年終總結也從網上下載。還有這樣一所學校,每年訂閱的教學期刊除了幾位年歲稍大的教師閱讀外,大多數年輕教師只去瀏覽《讀者》《青年文摘》《意林》一類的刊物,對專業性強的刊物很少閱讀,此種現象絕非個別。教師不能系統地精讀名著,只是蜻蜓點水,人生的品位,自然也就低得多了。曾有一位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為什么要讀書?讀書與工資有什么聯系?”當下,有不少校長在呼吁教師要讀書,可有幾個校長在讀書?教師要求學生讀書,又有幾個教師自己在讀書?作為一名教師,身上沒有書卷氣,還有什么當教師的底氣,還怎么能稱得上合格教師?

第二,閱讀的功利性。表現在閱讀的目的直接為學科教學服務。有的教師把教學當作一種副業,能應付過去即可,表現在閱讀上,則是把工具書和教學參考書作為閱讀的主要對象,遇到生字需要字典,課文分析需要參考書,除此之外,認為閱讀就是浪費時間。倘若不是一線教師的話,連工具書也沒有必要去閱讀。只要稍加留心的話,你可以發現圖書館里的字詞典和教參很少能長久地放在書架上,而那些名著和科普類的圖書則是束之高閣,布滿蛛網灰塵,無人問津。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教師看來,教師教學必備的教學工具書對教學有利,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有好處,有助于自己的職業需求,讀其他書不僅浪費時間,短期內看不到有什么價值,倒不如看看股市行情、玩玩游戲、聊聊天更有助于放松心情、增加收入,如是,讀書有什么用?

第三,閱讀的追時性。表現在棄紙質而趨網讀。現代社會進入網絡時代,網絡沖擊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已患了網絡依賴癥,當你走進校園之后,不經意間會看到一些教師“低頭族”,他們在走路時看手機,甚至開會時還在上網,蹲廁所也在網上,網上購物、網上聊天、網上交友,一刻鐘也離不開網絡,成了典型的“網蟲”“網癖”。在這些教師看來,網上閱讀是最便捷的閱讀,不需要攜帶書籍,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去選擇閱讀內容,互聯網的海量存儲讓他們驚嘆不已。殊不知,許許多多的網上讀者卻不知不覺地走進了“淺閱讀”的深淵,他們很少去深入思考,根本不去思考文章字詞句,從不推敲其結構的優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武俠小說的一招一式、言情小說的風花雪月上,至于文章的文學性和思想性很少去思考。這種閱讀,顯然忽視了紙質文本以其傳統的優勢讓讀者在反復的品悟中升華精神,可以使讀者將自己的即時感受加以批注留下反復咀嚼的余地,可以培養人們的系統思考和判斷能力,把閱讀當作了消磨時間的寄托。

第四,閱讀的拒斥性。表現為有的教師從不閱讀任何課外書。在一些教師看來,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無任何意義的活動,既浪費時間又看不到收益,倒不如集中精力思考一些商業活動。倘若你稍加留心的話會吃驚地發現,有個別教師一年不進一次圖書館,從不翻閱報紙,即使是新聞,與自己無關看不看都可,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沒有閱讀體驗也覺得很正常,把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的閱讀需求拋在九霄云外,甘心墮落為一個社會人,與無知為鄰,向愚昧靠攏,背離了自己當初在師范讀書時的“學高為師”的明訓,何談為人師表?

一、閱讀:情感不再荒涼

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說:“我在書里結束我的生命,也將在書里開始我的生命。”卡萊爾也說,書籍里橫臥著歷史的靈魂。那些閱讀里構建的世界,正是通過閱讀者,在看不見的時空里,向書寫者伸出了手,掏出了心,完成了河流與河流、風與風、大地與大地的相親相擁。一名教師的閱讀史,成就了他精神上的浩瀚。閱讀一本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且高尚的人進行促膝交談,書中人物所呈現的道德思維、職業觀點以及他們人生的追求,會引起讀者的共鳴,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形成獨一無二的個性特點。教師通過廣泛地閱讀,在茫茫的知識海洋里尋找偶像,尋找知己,與書中的人物一起或歌或悲,或喜或怒,去體悟生命長河中的高山流水,品味人生歲月中的苦辣酸甜。記得我在上小學五年級時,教語文的張老師特別喜歡讀書,鼓勵我們去讀書,他每次上課之前,利用三分鐘時間給我們講起書中的故事,講得大家興趣盎然,沉醉其中。就在那個時候,我通過閱讀知道了“水滸”“三國”“聊齋”;知道了莎士比亞、高爾基和巴爾扎克;體會到了“高玉寶”的辛酸;看到了“收租院”的血淚,摸到了“荷花淀”的蘆葦。即使在將要參加高考的緊張歲月,我還讀了《愛迪生》《十萬個為什么》等書;到了大學,又和圖書館結下不解之緣,一個學期二十本書的目標,期末保證完成。遇到特別喜愛的書,那真是廢寢忘食,如《啼笑因緣》《第二次握手》,只需一天的時間就能讀完。參加工作之后,我又認真閱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孫漂流記》《人生》等名著,讀這些小說的時候,我時而高興地歡呼雀躍,時而悲傷得淚流滿面,時而為英雄的壯舉熱血沸騰,時而為那些忘恩負義之人義憤填膺。通過閱讀,保爾那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勉勵我在三尺講壇無怨無悔;魯濱孫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促使我去直面人生路上的困難和挫折;《人生》主人公的離合悲歡告訴我如何來面對家庭、面對人生。我從小說中學會了怎樣做人、如何來面對生活,并通過多種渠道向學生表白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成長。

二、閱讀:遠離職業倦怠

閱讀是教師遏制職業倦怠的最好方法,從閱讀量的多少可以知道一名教師是否存在倦怠和倦怠的程度高低。我們知道,職業倦怠是扎根教師身上的一種頑固疾患,不想辦法醫治,不僅對教師本人有害,且像瘟疫一樣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很多專家對教師職業倦怠提出過許多遏制辦法,我以為閱讀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生活中,我曾經遇到這樣一位教師,他今年48歲,教書已經25年了,現在仍然擔任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我問他教書的感受,他這樣說了一番話:“每天是學生、家長、校長;每天是備課、批改作業、考試;每天是教室、宿舍、辦公室。教師就像一個人在窄窄的樓道里爬樓梯,壓抑、無趣可又無法停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聽了他的話后,我認為他是一個職業倦怠癥重度患者,我問他:“除講課之外,你平時都看點什么書?”他說:“有十多年不看課外書了,覺得看那些沒用。”我告訴他:“建議你每天讀點書,最好是名著,一年后你的想法會不一樣。”其實,教師要想使自己精神充實,生活有幸福感,不至于在荒漠上空度人生,唯一的辦法就是閱讀。首先,閱讀可以拓寬思維空間。不閱讀的教師,他的思維空間是一本教科書、一摞作業本,眼睛緊盯著柴米油鹽,經常閱讀的教師思維空間則是遙遠的古代、廣闊的宇宙、四極八荒、天涯海角,歷史人物、英雄史詩、善惡美丑、苦辣酸甜在心中涌動,他的思想會變得豐厚充實。其次,閱讀可以使教師找到自己心中的偶像。竊火給人間的普羅米修斯、身殘志堅的海倫·凱勒、堅強不屈的保爾,還有富貴不的蘇武、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堅挺脊梁的魯迅和朱自清,都是文耀眼明星,他們都有著無數的跟隨者,反復品讀英雄故事,會使你超凡脫俗。最后,閱讀可以使教師知不足而自強。教師如果放棄閱讀常常會變得自滿自足,會成為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自卑感也會蕩然無存。一位智慧的教師,常常是在閱讀中反思,在反思中閱讀,廣泛吸收前人的知識,使自己的知識面變得既寬又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承諾“學高為師”的銘訓,不斷地為生命注入活力,集中精力去培養和全面發展學生,如此還會職業倦怠嗎?

三、閱讀:豐厚教師底蘊

中小學教師是事業的傳遞者,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師的責任就在于把前人積累的經驗傳給下一代,使之成為事業的棟梁。唐朝韓愈曾把教師的責任歸結為“傳道、授業、解惑”,其中“傳道”就是教師的文化傳遞責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學識淵博的教師孜孜不倦地傳授,才得以源遠流長,一脈不斷,而傳播這些文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徑則是師生的廣泛閱讀。

我以為教師的文化傳遞責任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道德的傳承責任。教師要使學生熟悉并踐行人類的優秀品質,教給學生做人的規范,就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來對其加以引導,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教給學生通過閱讀來提升修養的方法。實踐證明,一位高明的教師,不是靠說教來告訴學生如何加強道德修養,而是鼓勵學生在閱讀感悟中提升自我。

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讓學生通過閱讀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對于初中的學生,每學期開學我會推薦一些中外名著,諸如《駱駝祥子》《朝花夕拾》《紅巖》等,這些都是學生陶冶情操的最好教材,引導他們去閱讀,讓他們通過閱讀在潛移默化中繼承前人的優良傳統,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養就人生美德,具有愛國情操,凸顯昂揚銳氣,充盈浩然正氣,展現廣闊胸襟,實現人生修養的飛躍。

第二,知識的傳播責任。向學生傳播知識是教師一以貫之的歷史責任,它包括讓學生掌握單一學科知識、綜合知識、信息技術知識、溝通交往知識和對問題的研究知識。教師要教給學生這些知識,就必須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一位教師依靠在師范院校學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特別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知識更新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需要教師不斷地讀書學習才能擔負起傳播知識的重任。試想一下,教師憑著在學校閱讀幾本書(況且有的教師在學校并非優等生),在崗位上又不去刻苦學習,本來不多的知識隨著歲月的流逝又消失了許多,以此來面對現實生活中有著豐厚閱讀積累的學生,并給他們傳授知識,豈不是誤人子弟?教師要擔負起知識傳遞的責任,就必須堅持讀書,讀書,再讀書,學習,學習,再學習。

第三,品行潛移默化。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應該是道德卓越的優秀人物。”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崇拜的模范。”在中國人傳統的思維中,教師是品德高尚、知情達理、富于同情心和正義感的化身,其言行舉止都是做人的楷模。教師作為知識分子代表除了具有傳播文化知識的責任之外,還必須是道德的模范。教育部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對教師的職業行為有明確的規定,要求教師要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達到這些要求,教師必須經常性地加強自身修養,承繼先人們高尚的道德風范:陶行知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孫維剛對事業的執著,譚千秋在地震到來時所表現出的大愛,魏書生的民主教學,這些都是教師為人師表的標識。教師在日常閱讀和長時間的精神歷練中養成的關心他人,批判精神,追求真理,熱愛祖國的高尚品德,必然會潛移默化,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