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賞析范文

時間:2023-03-15 02:52: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路難賞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行路難賞析

篇1

1、這篇文章為李白的《行路難》其一,據析此詩寫于李白離開長安之時,其心中充滿了苦悶、悲傷、茫然、抑郁。愛酒的李白在此時拿起酒杯卻停下、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配件四顧心卻茫然。

2、緊接著正面寫出欲渡黃河時冰雪塞川、將登太行時大雪漫天。然后運用了呂尚、伊尹的典故,表達了自己的信心。想到他們在仕途上也不順利但最終卻大有作為,增添了自己的信心。最后兩句直抒胸臆。前路艱難,不知方向,但總有一天會長風破浪,掛起云帆,橫渡滄海。

3、表達了詩人心中的堅定信念,對未來充滿信心。此詩既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悲憤郁悶,又寫出了在仕途上的郁郁不得志,但最終仍是充滿信心,相信未來。這樣的樂觀精神、堅定信念值得我們學習。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賞析:

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容看,應該是寫在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篇3

謝客拾海月。全文: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譯文:屈原見江邊紅楓而悲吟,謝靈運想去拾海月。屈原抱石沉下瀟湘,謝靈運掛帆遠渡大海。時運蹇屈的我也想訪問前輩的足跡,獨自駛向茫茫大海的盡頭。古人沒有機會再見,如同浮云一去不回。我愿意玩弄海中倒景,從此修煉真骨金身。登天臺華頂峰望斷蒼茫大海,窺探遠處蓬萊島的奧妙。不知道歲月是如何消失,反覺得綠樹紅花早衰。也不再有釣鰲的心事,也不想當官的事兒。

賞析:《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是作者賜金還山以后所作,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詞:每日一詩;積累;有效訓練

古詩,是美文學,是文學的精華,是學生高尚的精神伴侶。古詩之于我們,在于能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讀之可以娛目,吟之可以娛耳,味之可以娛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在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古典詩歌鑒賞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學生在鑒賞詩歌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深厚,可以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豐富精神,陶冶性靈,厚實文化底蘊,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那么,怎樣提高學生古詩鑒賞能力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平時積累,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筆者以課前三分鐘為主陣地,開展古詩詞鑒賞活動,將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訓練貫穿到平時的“說、讀、聽、寫”中,收到較好效果。

一、“說”“讀”結合

每天以課前三分鐘為主陣地,組織學生賞析詩歌。全班按學號輪流,每日一生,每日一詩。要求學生課前精心準備,并且課前要把詩抄在黑板上,上課前三分鐘讓輪到的學生上臺賞析,其他同學及時記下詩歌,及時記下詩中最突出的“欣賞點”(諸如詩歌的語言特點、結構、思想感情、表現手法、風格等),如齊己《早梅》“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這首詩最突出的欣賞點是“一”字。為什么不用“數”而用“一”?因為題目是“早梅”,“一”字才能確切地表現出梅花一枝獨放,凌寒獨自開的傲雪形象,用“數”字就顯不出“早”字了。又如杜甫的《絕句兩首(二)》“江碧鳥逾白,青山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首詩的欣賞點是表現色彩的詞,“青”“欲燃”,“碧”“白”,對比鮮明,“燃”字,形象地表現了山花爛漫,色彩鮮艷的特征,不著“紅”字,但比“紅”字更形象、生動、逼真,萬綠叢中紅花簇簇的美麗圖景如在眼前。“欲”字寫出了花開的過程,極具動態感,賦予靜的花動態的美。再如賀鑄的《青玉案》:“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首詞抒發了作者下野后不被人們注意的慨嘆,內心顯得落寞、悲涼。作者疊用三個精警、新奇稍帶夸張的比喻:“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種“閑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廣,綿綿不絕,不可消釋,寫法上化虛為實,真乃神來之筆。

每日記下的詩歌,要求學生會讀會背。最好是當堂成誦,當堂不過關的課外擠時間背誦。平時鼓勵多讀、多背誦優秀的詩歌。流傳到今天的詩,大多語言精練,言簡意賅;想象新奇,意境幽遠;音律和諧,辭格豐富。有的淡筆白描,有的清麗婉約,有的風格豪放自成一家……這一首首名篇,一行行佳句,唯讀得多,背得多的人才能體味和養成屬于自己的鑒賞能力,才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朱自清說過:你讀過三百部詩,一句也沒有背下來,還是別人的,倒不如背一本詩,背了才是你的。不錯,讀詩要講究背功,背既是積累貯藏的過程,也是提升感悟能力的過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詩,需要咀嚼涵詠背誦才能讀出自己獨到的心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吟”。

二、聆“聽”提高

這一環節既包括課前三分鐘學生在講臺講,其他同學邊聽邊記,學習積累鑒賞詩歌技巧的過程;也包括老師適時選取精典的詩歌賞析給學生聽的過程;還包括老師向學生介紹常見的詩歌鑒賞方法的過程,讓他們在聆“聽”中學習、領悟詩歌鑒賞的基本技巧,從而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利用課前三分鐘逐步向學生滲透一些詩歌鑒賞知識。

(一)抓住意境與意象

意象是浸染作者感情的物象。鑒賞詩歌時必須先明確,作者是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的,所以讀詩要讀懂意象。另外,我們須明白傳統的審美習慣,古詩詞中出現的意象有它們固有的意義。如松竹梅是歲寒三友,象征人高潔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鳥象征自由;楊柳,傷別懷遠;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猿猴:哀傷凄厲;雞、狗,生活氣息,田園生活濃郁;西風:表現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的情懷;孤雁:表達思鄉、思親;燕子:表現春光美好,傳達惜春之情,也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現時遷,抒發昔盛今衰,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

(二)、了解表現手法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平時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如烘托、抑揚、用典、虛實、象征,以靜襯動、以動襯靜等,有助于披文入情。另外還必須掌握一些修辭方法及作用。如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夸張是為了強調突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對偶能增強詩的音樂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增強了詩句的形式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三)、通曉典故

運用文學典故是古典詩歌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詩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歷史故事、傳說、神話故事、小說和詩文掌故。古典詩歌中的典故被詩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典故往往給今天的讀者造成不少麻煩,不把典故弄清楚,就打不開詩意的竅門。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查清、理解詩歌所用典故的出處及含義,搞清作者用典意圖,即作者想通過典故表達什么思想感情,進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如:李白的《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②。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③。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④。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⑤。

“閑來”二句:古代傳說,姜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磻溪(今陜西寶雞東南)釣魚,伊尹見湯之前,夢見自己乘舟經過日月之邊。這里把兩個典故合用,表示人生變幻難測,世事茫茫,渴望得到重用。長風破浪:出自《南史•宗愨傳》:“宗愨少時。叔父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通過黃河冰塞、太行雪滿表現世路的坎坷艱難,最后仍抱著幻想,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理想施展抱負,雖然苦悶但不失去信心,給人以激勵。

(四)、知人論世

《孟子萬章下》云:“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意為要了解一個人寫的詩書,就要了解這個人,了解他所處的時代特點。我們指導學生讀古詩、鑒賞古詩,就必須讓學生學會知人論世,了解詩人及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詩人生平經歷、詩歌風格。

如:辛棄疾《江郎山和韻》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作者辛棄疾一生致力抗金,收復河山,但屢遭當權者猜忌,仕途坎坷。這詩是他流放江西多年,在重受宋光宗召見,赴京面圣時經過江郎山時所做。由此可見詩人心情復雜,對此次面圣頗有期盼之感,但也多少流露出對朝廷某些當權小人的擔憂。詩人的夙愿是抗金,重建大宋河山。了解這個背景,“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抒發了什么感情,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詞人追求卓立,正直的品質;表達了詞人渴望建功立業,重建大宋河山的夙愿。從詞中可讀出詩人雄奇的膽略與坦蕩無畏的氣魄。

(五)、品味詩歌語言

詩歌的語言形象凝練,富有節奏感、動態感、色彩感,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古人講究煉字煉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一詩千改始心安”(袁枚)。許多千古流傳的詩句正是詩人推敲錘煉的結果,指導學生鑒賞詩歌時,必須讓學生抓住詩人運用的富有表現力的妙字佳句,有助于學生了解詩歌的意境、主題。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的“綠”,詩人最初用“到”,后改為“過”,又改為“入”,再改“滿”,最后定為“綠”,“綠”字為什么好呢?“綠”能讓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機,讓人聯想到春風吹過,綠遍江南大地的美景,把看不見的春風轉化為可視可感的鮮明的視覺形象。詩人此時正奉召回京實施變法之際,詩句用“綠”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喜悅的心情和諧一致。

三、“評寫”深化

“寫”是“說、讀、聽”的深化。最初對古詩詞的鑒賞,同學們往往借助于名家的賞析文章,如他們往往參考《唐詩三百首鑒賞》《宋詞三百首鑒賞》。一學年后,同學們對古詩詞接觸多了,對古詩詞有了“感覺”,筆者就向同學們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課前寫好100-200字左右的詩歌鑒賞文字,在課前三分鐘上臺脫稿講;有時,筆者選擇簡單的古詩,要求學生在課前三分鐘寫簡短(一百字之內)的賞析文字。這樣,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名家牽著走——自己摸著石子過河——學會輕松獨立地走。由于長期積累,學生對古詩詞的悟性提高了,鑒賞水平也相應提高。平時要求學生每讀一首詩之后,將自己對詩歌某一方面(如遣詞造句、結構、表現手法、思想內容等)有獨到的體會馬上記下來,鼓勵學生發現詩中獨到的“美”,培養創新意識。下面摘錄幾段學生的賞析文字。

某同學七年級時賞析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是盛唐名篇,被王國維推為唐七絕的壓卷之作。我喜歡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詩人自上而下,描繪遠景,寫得雄奇高遠。黃河奔流于西北高原,從下游看好像從白云飄蕩的天際傾瀉而下。”

一同學八年級時賞析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一首情意綿綿、感人肺腑的送別詩,詩人通過對送別環境的刻畫及氣氛的渲染,表達出依依惜別之意。首聯寫景,兩句對偶,不著“送別”二字,但依依惜別之情流于筆端。“橫”字寫出青山的靜,“繞”字寫白云的動,動靜結合,用詞準確而傳神。尾聯寫離別時的場景,惜別已到“落日”時分,萬般無奈,朋友間揮手作別。“蕭蕭班馬鳴“一句,借離群之馬的鳴聲來寄托他和友人的離情,斑馬的鳴聲回蕩在青山白水間,令人回味。”

此同學主要從詩的思想感情和寫法角度進行賞析,通過“評寫”深化了對詩歌的理解。

又如一同學九年級時賞析杜甫的《旅夜書懷》,小作者知人論世,抓住本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主要特點進行賞析,自有其獨到的理解。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在成者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加上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凄孤無依,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詩中通過寫景展示他眼前的景觀和情懷,象江岸細草一樣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寫景雄渾壯闊,遼闊的平原,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反襯出詩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沛流離的凄慘心情。‘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這是詩人‘感懷’,有點名聲哪里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杜甫的休官,主要是遭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這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自己飄然一身象廣闊天地間的一只沙鷗,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輾轉江湖,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不定、孤苦無依的感傷,字字血淚。”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提高初中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關鍵在于平時積累。以課前三分鐘為主陣地,開展古詩詞鑒賞活動,在“說、讀、聽、寫”訓練中,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也漸漸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有了長進。因為多“讀”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說”給每一位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機會,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膽量,也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聽”讓學生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鑒賞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寫”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訓練,可以說,每日一詩,每天進行這樣的訓練會收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篇5

【關鍵詞】語文;高中;選修;教學;體會

現在的高中語文課程分必修與選修兩大部分。必修五個模塊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半學期完成;選修課程也有五本書,教學任務很重,時間很緊張。因此,我們應積極探索,找到正確合理的處理方法。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

如果說必修課的教學理念應該主要以教師的“教”為主,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引導夯實學生的基礎,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發展。那選修課的教學理念則應以學生的“學”為主,要使學生借助于必修課所學的知識和能力來選擇性地學習,以發展自己的個性。教師應該樹立這樣的教學理念:選修課應該讓學生自己“學完”,而不是由教師來“教完”。教師只有真正進行這樣的教學觀念的轉變,選修課的教學才能真正變得有價值、有意義。

例如在學習選修教材中的中國古代詩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賞析指導》指導學生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如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屈原的《湘夫人》、鮑照的《擬行路難》、杜甫的《蜀相》以及陸游的《書憤》等詩歌,讓學生學會如何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來鑒賞中國古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如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及杜甫的《登岳陽樓》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來鑒賞中國古代詩歌的“景和情”。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通過誦讀、相互探究和討論、自主搜集資料以及舉辦詩歌朗誦會和嘗試寫詩等方法,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詩歌的能力。

二、教學要有選擇性和側重性

選修課的教學不能像必修課的教學那樣每篇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選擇性和側重性。選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我們可以從幾大模塊中選教幾篇。有的要精讀,有的略讀。比如《先秦諸子》中,可以這樣選教的:《論語》《孟子》《莊子》選段可以精讀,至于這本書中的其它幾章節的內容,可以只選擇一兩節有代表意義的選段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一下先秦中其它學派的各自主張以及散文特色就足夠了,不必面面到。

三、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選修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選擇性的學習來發展自己的個性,因此,在具體教學時應該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充分保障學生學習和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充分地加以運用,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例如,學習古代詩歌時,翻譯詩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一名學生對詩歌的字面意思都無法理解,也就無法進入對詩歌的深入鑒賞。在選修課的學習中,教師應培養學生自主翻譯詩歌的能力,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翻譯,相互糾錯,取長補短,力求讓學生自己弄懂整首詩的意思。對翻譯中的難點和疑點,教師只要點撥一下即可。

四、要突出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在選修課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中國古代詩歌欣賞”部分一共有三個單元。這三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分別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為了使學生能夠自主賞析好這三個單元的詩歌,教師必須重點上好三個單元的“賞析指導”和“賞析示例”。教師必須給學生做好學法指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賞析的能力和效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果我們在“賞析指導”時講清了學習方法,在“賞析示例”中作好了賞析示范,那么學生在“自主賞析”詩歌的時候,一定能夠大大提高對古代詩歌的鑒賞效率。

語文新課程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增設選修課程。選修課程的設置其實是讓學生在必修的基礎上通過多樣的自主選擇來提高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促進他們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相比,應該說給予學生更開放的空間,更廣闊的天地,更優越的條件,更能體現對學生能力差異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的尊重,我們一定要合理地利用這一課程,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篇6

任何一項學生喜愛的事情沒有做不好的。在古典詩詞教學中,應該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引導學生去喜愛古典詩詞。

一、以點帶面,激發興趣

學生對古典詩詞的了解大多僅限于“詩眼”。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像這樣膾炙人口的名句,在古典詩詞中不勝枚舉。將每句所在的完整詩詞抄寫給學生,加以分析、講解,將會加深他們的印象和理解。同時,讓學生背誦這些詩詞,擴充對古典詩詞的記憶容量。記得多了,也就有了學習興趣;記得多了,就會觸類旁通,也就具備了賞析其他詩詞的基礎和能力。

二、由少到多,拓展興趣

“李杜詩篇萬口傳”。李白、杜甫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詩人,從兩位詩人流傳下來的名句入手,請學生到課外去查找出處并抄寫出完整的詩篇。這樣不僅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能力,在查找的同時,也進行大量的閱讀,對古代詩詞就會產生濃郁的興趣。如李白的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杜甫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讓學生從這些作家的名句、名篇入手,大量接觸古詩詞,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對某一作家的詩作進行整理,如整理蘇軾大氣磅礴的豪放詞,整理李清照婉約含蓄的詩作,也可整理不同作家歌詠同一事物的詞,如詠雪詩、詠梅詩等等。

三、由今知古,加深興趣

學生對于三毛、瓊瑤的作品都很喜歡,為揭開這些作品神秘的面紗,讓學生看到這些作家深厚的文學底蘊,將三毛《夢里花落知多少》介紹給學生,作品的題目正出自《采桑》的典故,“春日起每早,采桑驚啼鳥,風過撲鼻香,花開落,知多少”和孟浩然《春曉》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瓊瑤的作品《在水一方》的主題歌“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愿順流而下,尋找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中央”。這段歌詞正是《詩經》中《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來”的白話譯文

一代偉人的詩作,以及反映革命戰爭生活的影視作品也是學生喜愛的。如《中國命運的大決戰》的主題曲的創作正是受到了的詞《沁園春?雪》的影響。老師將這些詞語名句的意蘊和背景講給學生,再聯系作品,便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篇7

古代詩詞,我們知道它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是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是詩人情感的傾瀉,也是詩人智慧的結晶。正如孔子所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賞析好的詩詞,可以幫助人們認識社會,豐富閱歷,美化心靈陶冶情操。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把注重知識傳授轉變到注重培養能力上來,在詩詞賞析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探究詩詞,讓學生激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會去死記硬背,唯書唯師是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

一、標題入手

俗語說:看報看題,讀書讀皮。許多詩詞的主旨常常通過標題即可體現。詩題中的一些諸如“怨、哀、恨、喜、送、別、憶、贈、答”等字眼,即有鮮明點睛作用。如《行路難》、《夢江南》、《天凈沙?秋思》、《別云間》《相見歡》等,觀其標題,已可略知其情感傾向和內容旨要。

二、找準詩眼

詩眼就是集中體現該詩情感及藝術水準的詞句,詩歌就是通過這些關鍵詞來點明該詩的思想感情。如杜牧《泊秦淮》,詩眼就是“猶”字上,蘊含豐富的情味,令人生發聯想,生發憂慮之情,作者對國家的關切和憂慮,對世道的憤慨,盡寓其中。再如李商隱的《無題》,詩眼就在“別”字上,描寫了別離的傷感和別后悠長的思念,表現了詩人對所愛好執著而纏綿的強烈感情。

三、反復吟誦,披情入文

俗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詞賞析一如散文賞析,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包括認知、想象、記憶、思維。帶著情感去閱讀,思考體會作者在此時此境中會有何思何想。反復誦讀,整體感知,理解詩文的詞義、句義,把握詩的內容。再通過反復誦讀,領會詩歌的感情美。作品蘊含的究竟是悲?是歡?是憂?是喜?通過認真地讀去細細地揣摩。讀時應讀出情感,讀出節奏,讀出含蓄,讀出韻味,這就是美讀。如《觀滄海》是曹操凱旋而歸,途中登臨碣石。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那種躊躇滿懷、壯志凌云的氣概凝聚于筆端,揮灑在字里行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想象奇特的詩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抒發了自己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朗讀時,自然用高亢喜悅的語氣,讀出詩人的沉浮,讀出詩人的豪邁,讀出詩人力挽狂瀾、主宰一切的雄心。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才能引人入勝,激發學詩的樂趣。

四、分析意境,發揮想象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可以借助景與情的對應規律,分析詩中景物描寫所折射出的感情,并進而判斷全詩的感情。欣賞詩歌,就必須張開想象的翅膀,借助形象思維的方法,再現其中的事物,領會詩歌的意境,倘若缺乏想象,就不會有真正的藝術感受。如《如夢令》,李清照在這首詞中描繪了一次郊游流連忘返的經歷。全詞僅33個字,郊游的趣味、景象卻寫得栩栩如生,如臨其境。從字面看,出現的景象似乎只有溪亭、暮日、藕花、鷗鷺和醉人。但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我們會發現一道道情趣盎然、絢麗多彩的景觀:遠處是一座掩映于落日余暉中的溪亭;近處是一位醉入藕花叢中的女子。伴隨在女子周圍的是亭亭玉立的紅花,搖曳多姿的綠葉,展翅驚飛的白鷺,幽深湛然的湖水。色彩清新,情致動人,景象優美!詞中一個“誤入”,一個“驚起”,使動景靜景交相輝映,聲音色彩融為一體。作者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熱愛,既描繪了美的境界,又展示美的心靈。

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這首詞是作者被免職閑居江西上饒所作的一首詞。在一個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潔,照耀如同白晝,棲息在綠枝杈上的喜鵲,以為日光照臨了,“呀呀”地驚飛起來,從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樹杈還簌簌作響呢!清風徐來,樹枝輕搖,驚得沉睡的夏蟬也在深夜里鳴起。在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們詞人踽踽獨行于黃沙道中,耳聽著蟬鳴鵲叫,鼻聞著稻花的馥郁芳香,青蛙也為他奏起歡快的交響曲。就從這青蛙的一片合唱聲中,我們詩人已聽到豐收的消息。明月、清風、驚鵲、蟬鳴、稻香、蛙聲,詩人看到的、嗅到的、觸到的卻令人心曠神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筆調生動、活潑、歡快、靈活,勾勒了一幅江南夏夜圖。它充滿詩情畫意,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

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感知直觀提供的形象與鑒賞者腦中儲存的其他表象,意象相融合,往往出現新的形象和相應的審美情境,從而產生審美頓悟,只有在這時,文學鑒賞才能獲得好的效果。

五、聯系生活,啟示人生

篇8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文教學;朗讀訓練;背景資料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10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2

文言文和古代詩詞是傳統文化得以弘揚和傳播的重要載體,其燦若星辰,是傳統文化寶庫中一串串寶貴的珍珠。要想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學習古文是必不可少的。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著很多的文言文和古詩詞,這些文章文質兼美,千古傳誦。但是對于年僅十幾歲的初中生而言,卻太過高深和晦澀。很多初中生對于古文是談之色變,這一問題亟待解決。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而言,應積極改革和創新古文教學,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

一、強化古文的朗讀訓練

葉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語言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離開了語感,一切說寫都無法進行。”的確如此,語文是十分講究語感的,古文更是注重語感。而朗讀則是強化語感的重要途徑,其不僅對于語感有重要的提升作用,還對文言文的文意有著一定的作用。教師應先指導學生讀法,只跟句子語氣有關的虛詞都可以輕讀,不僅跟語氣有關而且跟句意有關的虛詞才需要重讀。文言文的朗讀和疏通文意是密不可分的。有的文章在掌握內容大意、理解難字句的基礎上反復朗讀,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意的理解,積累文言詞匯,而且還有助于語感的培養。

二、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

古文的表達方式與詞匯都與現代的語言有著很大的不同,也會有很多生僻的字,令學生一頭霧水。如果都是憑著教師的教學來掌握,會比較繁瑣,也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工具書來學習古文,理解古文的大致內容。對此,《語文課程標準》也有明確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當學生遇到無法理解的字詞,教師不必急于解答,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閱工具書,并養成習慣。應該讓每位學生手中擁有一兩本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這些工具書對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解釋都是比較詳盡、準確的,學生在翻閱工具書的時候,可以掌握生字詞,還能夠拓展延伸相關內容,了解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同時也大大積累了古文的詞匯,充實豐富了文言的詞義倉庫,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葉圣陶告誡我們“教是為了不教”。文言文教學也應“授人以漁”,教會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益。文言文的語言知識零碎而龐雜,如字音、詞義等,多數要靠一個一個地去理解、體會,因此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是十分有必要的,初中學生可以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初識文章,試著翻譯,做到能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明白通順,并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這樣一來,古文的學習難度會有所降低,學生的學習信心會大大提高。

三、拓展古文的背景資料

古文的寫作雖然年代久遠,但是很多背景資料是有證可查的。古文的學習過程中,寫作背景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很多時候通過寫作背景我們可以獲知古文的中心思想和寫作動機,了解很多關于所學文章的相關知識。為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多補充一些背景資料,對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作者自身的處境等進行分析和挖掘。比如在講《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補充《戰國策》的相關知識。《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文獻,善用比喻,長于說事,喜歡采用渲染夸張的方式突出各方辯論,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由此可以得知《鄒忌齊王納諫》也是側重于觀點的表達過程(類比推理的思維方法),而不是對鄒忌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四、進行細致的寫作手法分析

古文中經常會選用一些寫作手法來增添文章的色彩與韻味,但是學生可能對這些寫作手法并不了解,也不會解讀。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古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細致的分析,一方面強化對古文修辭的賞析,一方面強化學生對古文修辭的體會。通過這樣細致的寫作手法分析,學生對于古文能夠增進認識。

(一)強化對古文修辭的賞析

在古文的寫作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主要有擬人、比喻和夸張等,教師強化學生對古文修辭的賞析,能夠使學生領會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運用夸張手法來展現了詩人的綿延無絕的愁思,甚為形象。又如:李白《行路難》中有句詩“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詩人將“冰塞川”及“雪滿山”來喻自己面前路途艱險,荊棘叢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

(二)強化學生對古文修辭的體會

僅僅是賞析古文的修辭手法是不夠的,如果學生沒有更深入的體會,古文的學習也是淺嘗輒止的。比如,賀鑄《青玉案》“試問閑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中,“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說它多少多大,我們很難有具體的印象。這時詞人卻將它化為具體形象的“風絮”和“梅子黃時雨”,而且連用比喻寫“愁”多,同時“煙草”“風絮”“雨”還渲染了一種氣氛,烘托了愁情。在此,教師應該用語言來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學生設身處地,真切地體會到詞人的愁緒。

篇9

【關 鍵 詞】 課堂教學;閱讀;寫作;讀寫一體

閱讀與寫作,歷來相輔相成,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二者不可分離。但是當前語文教學流弊之一就是讀寫分離。這有悖于語文教學規律的現象,已經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和學生整體讀寫素質的降低。語文的學習過程,應該是為寫而讀、由讀導寫,再到由寫促讀,最后到由讀創寫的讀寫互動的生態結構建構過程。

一、立足教材,讀中學寫

在閱讀教學中,確立目標,設計課堂流程時,我們要關注文本讀與寫的關聯,每堂課都設計一個或幾個與文本相關的小寫作題目,既能促進知識、觀點和方法由讀到寫的內化,又給學生留下自主理解、個性表達的足夠空間。當然,文本特點不同,讀寫結合的實施的方式也不同,這里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一)從文本中探索寫作的有效方式

如散文教學,以《故鄉的榕樹》《故都的秋》《亡人軼事》《項脊軒志》為例,通過精讀、研讀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品讀語段,透過生活細節體會作者在日常瑣事的記敘中所蘊涵的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人事滄桑的感慨;專題小結,從寫作的角度讓學生探究這類散文給我們的寫作啟示。指導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去閱讀,去感知作者選材的藝術性(生活化、平民化、個性化),布局謀篇的技巧(回憶和現實的穿插、細節的處理、烘托和襯托、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等)和遣詞造句的準確、精美等等。指導學生寫人敘事類散文的寫作思路:審讀文題――選準角度――課文借鑒――列寫提綱――快速行文――依標修改。這樣,學生就能深入地領悟到名家寫作的意趣,學到許多自己心領神會的知識,結合自身對往事或對故鄉的體驗,再動筆寫寫人敘事、寫景抒情的文章來,自然文質兼有。在這類散文的教學中,讀與寫的結合由感知到賞析到內化到表達,或明或暗,貫穿始終,學生的讀寫能力將相得益彰。

(二)對課文素材做有效利用

除了對教材素材的直接引用外,仿寫、想象、再現、多角度立論等也是對教材素材成功運用的好方法。如教材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文言文,除了歸納整理文言詞法、句法的知識,訓練斷句、譯句的能力外。更要注重挖掘它們對學生寫作的重要價值。史料文章多為記敘文,重在對人物刻畫和場景的描繪,對人物生平材料的選用與組織,可用于仿寫。

二、整合資源,以寫促讀

寫作必然會促使學生去讀更多的書,“書到用時方恨少”,寫然后知不足,這就引導學生去有目的地讀書和思考,形成寫、讀、思的良性循環。為寫而讀,比泛泛而讀,自然其功效要大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又何嘗不能帶動和促進閱讀。

“以寫促讀”式就是在閱讀教學中,從寫作的角度切入,并緊扣這個切入點展開教學,通過多層次多樣化寫(說)的訓練促進對文本的理解,進而完成閱讀任務,悟化寫作能力。當寫作需要概括大量的事物或現象,尋找完美的表達手法或表現形式時,才會推動閱讀;或者說寫作的難度比較大,知識面涉及很廣的時候,才能進一步的推動閱讀。寫作的創作因素、研究因素越多,閱讀的動力就越大。所以,為了使寫作能有力地促進閱讀,老師要讓學生在傳統的摘抄、仿寫、續寫、改寫、寫讀后感的基礎上,逐步增加作文的創作性因素和研究性因素。如對《史記》的教學處理,布置學生以下選題:“以所學文章為例,分析《史記》人物刻畫的藝術特色”“結合相關文章,談談《史記》的敘事藝術”“選取命運相近的一組人物(如蕭何、張良),討論人物性格對人物命運所產生的影響”“探討《史記》人物的生存價值觀”“探討《史記》諸多人物身上所體現的百折不撓的精神”等,再如現代文教學中這樣的命題“從崔鶯鶯、林黛玉到祥林嫂看中國女性的叛逆精神”“從《邊城》《祝福》中歸納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不同的態度”“從《行路難》和《登高》詩酒的意象中研討李杜詩不同風格”“論辛棄疾詞剛柔相濟的藝術風格”“陸游與辛棄疾的愛國詩詞比較”“從蘇文中看蘇軾的出世和入世”這樣的寫作,或綜述,或單論,或橫向比較,或前后串說,或涉及主旨內容,或關注語言表達,除了促進學生全面科學地吸納所讀的文本內容,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和縝密性外,學生的讀寫能力也一定會得到切實提高。

當然,以讀寫結合方法還有很多,以上的例子也許比較單一。但如果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讀寫一體化的教學觀,堅持做到以寫促讀、讀寫相結合,那么一定會引導學生通過不斷的讀寫實踐,逐步實現讀寫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張偉潔. 讀寫一體化優化語文教學[J]. 大觀周刊,2013(13).

篇10

關鍵詞:國學唱歌集;新學堂歌;古詩詞歌曲

1905年,李叔同所編《國學唱歌集》[1]由上海中新書局國學會出版發行,在當時新興學堂廣為傳唱,其中收錄古詩詞歌曲15首,成為20世紀初葉學堂樂歌創作中古詩詞歌曲的代表作。2006年,谷建芬作品集《新學堂歌》[2]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發行,在全國部分城市中小學校園推廣,其中收錄古詩詞歌曲20首,成為進入21世紀中國古詩詞歌曲創作的新收獲。百年時間,同樣是在上海,從《國學唱歌集》到《新學堂歌》的出版發行,中國古詩詞歌曲校園化創作經歷了歷史與文化的深刻的嬗變。

所謂“學堂樂歌”,一般是指清末至民國初年中國的學校歌曲,多為選曲填詞、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為主。后,“廢科舉,辦新學”的思想在國人心中蕩漾。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確定新興學堂開設“樂歌”一科。1903年,沈心工在其任教的南洋公學附小開設樂歌課,1904年編印了我國近代最早的學堂樂歌教材《學校唱歌集》。同一時期,李叔同也先后創作了大量的學堂樂歌,成為這一時期學堂樂歌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學堂樂歌被認為是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開端,影響深遠。

據目前的考證情況,李叔同創制的歌曲有近百首,其中有不少古詩詞歌曲。《國學唱歌集》是由李叔同本人結集出版的唯一一部歌集,收錄歌曲21首,其中15首為古詩詞歌曲,包括《葛u》《繁霜》《黃鳥》《無衣》《離騷》《山鬼》《行路難》《隋宮》《揚鞭》《秋感》《菩薩蠻》、《蝶戀花》《喝火令》《柳葉兒》和《武陵花》,涉及《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和昆曲等,分為“揚葩”“翼騷”“修詩”“ご省焙汀暗搶ァ蔽宀糠幀T詒臼樾蜓災校李叔同表達了明確的創作理念:“樂經云亡,詩教式微,道德淪喪,精力災摧。三年以還,沈子心工、曾子志虢檣芪骼鐘諼已Ы紓識者稱道毋少衰。顧歌集甄,僉出近人撰著;古意微言,非所加意,余心恫焉。商量舊學,綴集茲冊,上溯古《毛詩》,下逮昆山曲,靡不鰓理而會萃之;或譜以新聲,或仍其古調,顏曰《國學唱歌集》。”

從創作立意來看,《國學唱歌集》旨在弘揚國學,匡時救弊。李叔同這組古詩詞歌曲的創制顯然有感而發:“樂經云亡,詩教式微,道德淪喪,精力災摧”,雖然來自傳統詩樂說,但并不是古人無關痛癢的詩教理論翻版,顯然有感于清廷腐敗、國力衰頹,欲借音樂弘揚道德、振作國威;之后談及學界音樂創作狀況,雖然欣喜于沈心工、曾志氳熱私檣芪骼種努力,但又有感于近人撰著頗多而“古意微言,非所加意”,欲借茲冊弘揚舊學,這也是這部歌集命名之義。此外,1905年6月6日《時報》刊登的廣告《李叔同氏之新作――〈國學唱歌集〉(初編)》中有“慮懷舊之蓄念,振大漢之天聲”的語句[3] [P808],可作旁證。

歌集中的每首作品都有著明確的寓意,與作者的時代憂患意識相關:《葛u》表達世衰民散之際背井離鄉者孤苦無援的痛苦心境,《無衣》表達外敵入侵時將士們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精神氣概,《離騷》表達的是堅持真理、九死不悔的愛國品質,《行路難》表達的是直面坎坷、不屈不撓的人生姿態……這些古典詩詞在這里都可謂借古喻今。“ご省輩糠種械摹逗然鵒睢肥欽15首歌曲中唯一一首作者自作歌詞的作品,李叔同寫道:“故國今誰主?胡天月已西。朝朝暮暮笑迷迷。記否天津橋上杜鵑啼?記否杜鵑聲里幾色順民旗?”作者面對祖國之衰頹內心的憂懼之情溢于言表。這15首歌曲“上溯古《毛詩》,下逮昆山曲”,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亦足見作者的匠心所在,欲從歌集整體上顯示國學體系之宏闊完善。

從創制手法來看,這些古詩詞作品“或譜以新聲,或仍其古調”。遺憾的是,每一首歌曲均未標明詞曲作者,使得“新聲”與“古調”的出處難以一一落實。關于“古調”,錢仁康先生認為《國學唱歌集》中“真正用古典詩歌‘仍其古調’的,只有第十五和第十六曲,即《長生殿》‘酒樓’折的《柳葉兒》和‘聞鈴’折的《武陵花》。前者為尺字調(上=C),一板一眼;后者為小工調(上=d),一板三眼加增板。譯譜的調高和節拍與原譜不盡相同……”[4]另據錢先生《學堂樂歌考源》一書考證,《無衣》曲調采自美國作曲家薩拉•哈特(Sarah Hart)所作的贊美詩《小小水滴歌》(Little drops of water),《行路難》曲調則采自美國藝人歌曲(Minstrel Song)《羅薩•李》(Rosa Lee)。除以上四首歌曲的曲調來源有明確說法外,其他11首歌曲的情況尚未明確。陳凈野在《李叔同學堂樂歌研究》一書中說:“據筆者分析,其中一些歌曲的旋律具有明顯的西洋大小調的特點,如《繁霜》《離騷》《山鬼》《隋宮》《秋感》等。”[5][P36]這樣看來,這里的“新聲”顯然是指西洋曲調,并且選曲填詞是其中重要的創作方式。

選擇西洋曲調填入中國古典詩詞,這種特殊的中西結合制曲方式究其原因,一是受傳統文化影響,一是為時代風潮浸染。唐宋以后,歌唱藝術漸趨繁盛,詞曲創作的基本方式便是“填詞”,即根據已有詞牌、曲牌填入新詞用以歌唱,而有些詞牌、曲牌就來自異域。李叔同選曲填詞的創作手法顯然就是這一傳統制曲方式的延續。至于大量選擇西洋曲調來填詞配歌,這種做法在20世紀初學堂樂歌的創作中司空見慣。以學堂樂歌的創始人沈心工為例,他于1904―1907年所編的三部《學校唱歌集》中絕大部分歌曲都是采用日本歌調的填詞之作。據錢仁康先生《學堂樂歌考源》一書考證最早的一首學堂樂歌《體操》(后更名為《中國男兒志氣高》)的曲調即來自日本歌曲《手戲》。此外,德、法、英、美等國家的許多歌調在當時也被填上中國歌詞用以演唱。選曲填詞的創作手法是李叔同學堂樂歌的慣用手法,我們并不懷疑李叔同的作曲能力(由他作詞作曲的《春游》等經典作品便是有力的證明),由于當時學界傳播西洋音樂、改造國樂聲勢浩大,中國古代詩詞配以西洋曲調演唱便成為這一時代風潮之下“拿來主義”的特殊產物。

弘揚國學,選曲填詞。顯然,在李叔同《國學唱歌集》的創作中,詩詞位居首要,樂調位在其次。這一創作理念與劉勰在《文心雕龍•樂府》中所言“詩為樂心,聲為樂體”[6][P133]的傳統觀念完全一致,同時又顯示著20世紀初葉“西學為體,國學為用”的文化心態。這是學堂樂歌時代中國音樂工作者在這個歷史轉型關口渴望留住古老文明的焦慮,也是他們在這個文化嬗變關口渴望溝通世界的姿態。

時光荏苒,隨著“學校”取代“學堂”,“音樂”代替“樂歌”,當年盛極一時的“學堂樂歌”逐漸被人淡忘,《國學唱歌集》也很少再被提及。之后的學校音樂、校園歌曲創作中,古詩詞的聲音漸趨式微。2006年,谷建芬《新學堂歌》問世,喚醒了一份塵封已久的歷史記憶,也喚醒了一塊荒蕪已久的藝術園地。

從創作立意來看,《新學堂歌》是作曲家谷建芬在古稀之年獻給孩子們的一份厚禮。作為一位音樂工作者,谷建芬因自己曾忽視為孩子們創作而內疚,也為孩子們在流行歌曲的熏陶下異化而焦灼。她曾深情感慨地說:“我身為作曲家,很長時間,我忘了孩子,我慚愧!是孩子們的歌聲教育了我,是孩子們給了我許多許多……”“中國樂壇現在每個月有三四千首新歌面世,但3.6億兒童卻很少分到一杯羹。看到電視模仿秀上,孩子們不是唱‘周杰倫’就是‘蔡依林’,我覺得不可思議。那些孩子們的表演痕跡太重了,既不天真也不可愛。”“通過寫兒歌,我找到了自己的養老方式。”[7][P40-41]在《新學堂歌》唱片文案中,谷建芬揮筆寫下:“親愛的同學們,古詩詞是祖先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它像粒粒種子播撒你心田,滋潤你心扉。愿你讀它、唱它、思索它……”顯而易見,《新學堂歌》這組古詩詞歌曲的創作并非特別著眼于國學,而是表露著創作者美好的意愿:為了孩子。

在選詞方面,《新學堂歌》題材多樣,不拘一格:既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之類的勵志詩,也有“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之類的閑適詩;既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之類的風情詩,也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之類的感懷詩;既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之類的抒情詩,也有“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之類的游戲詩;既有“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之類活潑可愛的兒童詩,也有“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之類細膩委婉的情愛詩,等等。從這些作品的選擇來看,創作者并未像《國學唱歌集》那樣追求古詩詞本身完善體系的建立,而是從孩子們的需求角度入手精挑細選。

周玉明在《谷建芬與“新學堂歌”》一文中談到:“谷建芬挑選古詩詞進行作曲的標準是古詩詞必須具有韻律、適合以音樂形式來表現。”“谷建芬譜的古詩詞歌曲,有一些并不拘限于孩子們的世界,而是孩子唱給大人聽的,如《賦得古原草送別》就帶著離別的憂傷凄美。古詩詞呈現給我們的感情是豐富的,她不主張為了寫成青少年的歌曲,就把其中的感情因素去掉,只取其表面。她認為孩子們能夠全面吸收古詩詞的營養,這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好處。”[8]谷建芬的選題觀念頗見個性,并未將古詩詞歌曲校園化創作狹隘地局限于“古代兒童詩”的范疇,并不拒絕憂傷的情緒以及沉重的主題,而是在適合音樂表現的基礎上關注作品的人文價值、藝術價值、傳播價值,特別是接收對象――少年兒童生活視野的廣闊性和審美需要的豐富性。

從創作手法來看,谷建芬《新學堂歌》從少年兒童這一受眾群體的特殊需求入手選詞譜曲,詩與樂的關系不是簡單的配合,而是密切的融合,作品顯示著古今中外跨界意識,同時也體現著曲風的兼容性與創作者個性的辯證統一。

谷建芬可謂中國當代音樂界一株藝術長青樹。在她此前的創作中,有《那就是我》《春之歌》《綠葉對根的情意》之類優秀的藝術歌曲,有《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校園的早晨》《腳印》之類活潑的通俗歌曲,還有《媽媽的吻》《世界需要熱心腸》《晚報歌》之類時尚的流行歌曲。特別是此前已有《滾滾長江東逝水》等古詩詞歌曲的創作經驗與《采蘑菇的小姑娘》《歌聲與微笑》等少兒歌曲的創作基礎,此次《新學堂歌》的創作自然容易駕輕就熟了。

谷建芬的每一首“新學堂歌”都有著明確的整體構思意識,能夠根據作品的內涵創作相應風格的曲調,呈現出精致優美的意蘊。例如《賦得古原草送別》之蘊藉感傷,《清明》之清新細膩,《江南》之活潑歡快,《一字詩》之風趣詼諧等等。谷建芬創作的歌曲常被視為“通俗歌曲”,甚至因其廣為傳唱還被劃歸“流行歌曲”。事實上,她的許多作品都是“跨界歌曲”――既有“嚴肅音樂”之特色與技巧,又不失“通俗歌曲”之靈性與味道;常被視為“學院派”,又非曲高和寡,的確難能可貴。在這組《學堂樂歌》的創作中,谷建芬貫有的裝飾音與和聲手法的運用嫻熟巧妙、俯拾即是,頗顯藝術歌曲特色;為避免創作與時代脫節,適應今天孩子們的特點,她在創作意加入了吉他、打擊樂等元素,使得歌曲包含著流行潛質;歌曲大多一字配一音,既適合童聲特點便于學唱,也和古詩詞吟誦“一字一音”的作法暗合;很多歌曲采用傳統的五聲音階創作,歌曲編配中使用了簫、笛、琵琶等民族樂器,或相伴相依,或即時點綴,渲染了民族特色。作為兒童歌曲,這些作品簡單易學、瑯瑯上口,然而這些歌曲又不是同一曲調的簡單重復,而是有著豐富細膩的變化,大多還有不同聲部的合作,簡約而大器,既適于個人哼唱,又可作合唱表演。

谷建芬《新學堂歌》作曲在藝術化、流行化及民族化諸方面都能兼顧,顯現出中國古代歌詩藝術再生產方式的跨界性。但風格的兼容性并不意味著作曲家創作個性的缺失。恰恰相反,谷建芬的音樂向來以個性為特色:沒有對世俗的曲意迎合、沒有對功名的刻意求取,清新的曲風、明凈的涵質、跳躍的音符、流暢的旋律以及優雅的氣息,呈現出的是進取的風貌、健康的心態、對于真善美的執著追求以及一顆慈愛之心。她用富于真情與活力的音樂藝術向她的傳播者傾訴著人生的信念――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新學堂歌》在古詩詞歌曲校園化創作方面無疑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在立意方面,著眼于文化,更服務于孩子。在藝術方面,以“巨鯨吸百川”的勇氣借鑒古今中外的音樂藝術,在兼收并蓄中完成創作者個性的表達。這是當代音樂工作者在新世紀新形勢下使命感與責任感的藝術宣言,也是他們面對時尚文化與音樂市場接受挑戰的勇敢姿態。

從李叔同《國學唱歌集》到谷建芬《學堂樂歌》,古詩詞歌曲校園化創作經歷了百年間歷史與文化的深刻的嬗變。兩位創作者都是在某種危機意識之下選擇古詩詞歌曲創作服務于校園文化的建設,著眼點從文化移向受眾,創作手段由選曲填詞發展為選詞作曲,詩與樂的關系從配合發展為融合,樂風由西洋模式為主發展為古今中外跨界。我們在這一嬗變中覺察到中西文化從碰撞到交融的歷程,更在這一嬗變中感受到中國音樂人作為社會文化工作者的執著、勤奮、睿智以及面對挑戰表現出的堅毅的勇氣。

參考文獻:

[1]李叔同.國學唱歌集[M].上海:中新書局國學會,1905

[2]谷建芬.新學堂歌[CD].上海:中國唱片上海公司,2006

[3]郭長海.中國近代文學史證――郭長海學術文集下冊[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錢仁康.李叔同――弘一法師歌曲全集[M].上海:上海音

樂出版社,1990

[5]陳凈野.李叔同學堂樂歌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7

[6][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譯注[M].南京:江

蘇教育出版社,2006

[7]劉長容.用高雅的音樂去愛青少年[J].武漢:學習月刊

2007年第3期

[8]周玉明.谷建芬與“新學堂歌”[N]上海:文匯報.2006-

05-31

作者簡介:

仇海平,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文學博士。

前期相關成果:

論文《中國古代歌詩之藝術再生產發展現狀分析》,《藝術百家》2008年第2期;

論文《琴心琴韻古色古香――姜嘉鏘演唱的古代歌曲〈陽關三疊〉評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