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專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0:49: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測繪專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測繪的本質和內涵,接著介紹了在現代測繪的背景下測繪人才培養所出現的問題,最后具體從各個角度探討了測繪專業人才培養的措施。
關鍵字:測繪工程現代測繪人才培養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必將充滿各種競爭,無論是政治、軍事的競爭,還是經濟、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別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學校肩負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開展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現代觀念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對高等院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并為應用型測繪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意見。
一、現代測繪的內涵
從現代信息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或全球變化;其產品制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測繪學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上將測繪學(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為一個新詞,以準確反映學科實質,Geomatics一詞由此應運而生。隨后,有關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地學界成為熱門話題,由于對其含義理解不同,其中文譯名將它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已基本得到認同。不管人們對Geomatics的含義如何理解,根據ISO的標準定義和國際測繪聯合會(IUSM)對。測繪學。的定義,兩者的含義是基本類同的,只不過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間信息的范圍更寬一些。Geomatics更準確地描述了測繪學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地球空間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點,因而發展和提高了測繪學的研究和工作領域,符合現代測繪學發展的實際。現代測繪工程的核心技術是空間技術,包括GPS、衛星遙感和航測,測繪的范圍從地面擴展到整個近地空間,加之通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使地球空間信息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比傳統的測繪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適合于納入數字地球的理論和技術框架。隨著數字地球構想的實施,測繪學面臨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傳統的或現代測繪學將以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學分支學科之林,以更強的活力向前發展。
二、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
當前測繪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及目標定位中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為:在課程內容整體設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重視研究社會的需求,因人設廟、因人保廟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課程結構安排上表現出重技術課程、輕管理課程,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后適應能力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橋施工一線的畢業生。沒有很好地緊貼市場,國家經濟發展迅速與測繪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反應相對遲緩的矛盾仍然存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場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技術應用型、復合型測繪人才沒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和目前專業框架、格局相對單一的矛盾。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測繪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一項先行性、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技術性。面向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北京申辦2008奧運成功、數字地球、數字中國、數字省區、數碼城市的建立、中國成功加入WTO、注冊測量師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測繪主體體制及運行機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對測繪市場及測繪教育帶來了空前發展的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具體來說,現代社會對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上,正從過去的技術型向市場技術應用管理型轉變。主要表現為:三個高技術的綜合運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公關能力、職業遷移的能力)、三大意識的形成(市場經濟主體意識、工程質量管理意識、國際競爭合作意識)。因此重視和加強對測繪工程專業應用性、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研究,提高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
三、測繪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1.測繪學科研究的方向
測繪學科是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間對象的定位、描述和表達,動態變化與監測,并將所獲得的各種空間信息進行加工、存儲與處理,使之綜合應用于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中所形成的一門學科。測繪科學既是地球學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門工程應用學科,她服務于各種工程建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種民用工程、礦山工程、海洋工程、軍事工程、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等領域。
隨著空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測繪學科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革命,并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產業。面向二十一世紀,測繪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自動化、實時化、數字化、智能化;測量數據管理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測量數據傳播與應用網絡化、多樣化、社會化、廣泛化。GPS技術、GIS技術、RS技術及其集成是測繪學科的前沿領域,也是未來數字地球的基礎。
2.注重課程設置
現代測繪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空間信息,而以空間信息理論為核心的測繪學科,與地學、生態、環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關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現代測繪高新技術,往往是多種專業技術的綜合系統,只有將各類知識融匯貫通,構成有機的知識網絡,才能適應現代科技相互交叉、滲透、移植的特點。而傳統的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性過強,學科領域單一,知識結構面太窄,特別缺乏相鄰的專業知識,這種知識結構顯然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應用型測繪專業人才,我們認為課程設置應根據目前的國情、市場經濟的要求,既要考慮測繪知識的系統性,又要兼顧學科的綜合發展趨勢具體應設置的主要課程如下:基礎及公共課:包括數學、物理、政治、外語、大學語文、文獻檢索、計算機基礎、計算機高級語言、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法律基礎、體育等。測繪專業課:包括測量學、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大地測量學基礎測量平差基礎、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測量原理及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等。相關專業課:包括城鎮規劃、自然地理學、采礦學工程與工業攝影測量、土建概論、數據通訊與模式識別。
3.注重工程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與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較,。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具有以下4個主要的特點: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成熟和實用的知識,而相對忽略對學科體系的強烈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應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也是以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以大工程為背景,在能力培養別突出對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比較而言,對于科研開發能力就沒有更高的要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加強調與一線生產實際的結合,更加重視生產實習這個教學環節,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而對于研究型人才培養中在理論上給予特別重視的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則更重視與工程實踐地結合,或者用綜合實踐代替。應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識(求真務實、嚴謹規范拼搏進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地培養,建立科學的發展觀,能夠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科學活動是認識世界地活動,工程活動是改造世界地活動,在工程活動中能夠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尤為重要。要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創新精神、增強其創新意識、激發其創新愿望、提高其創新能力,以便他們更好地與各自的專業相結合而創造地學習,即在學習中進行創造,在創造中深入學習,把自己培養成為富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
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測繪工程專業同其它專業相比尤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筑一個合理的實踐能力體系,并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包含三個方面。第一,受實驗學時的限制,很多實驗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親自動手,因此,應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時間,讓每個大學生都能經過多個這種實踐環節的培養和訓練,這不僅能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技能與實踐能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很有好處。第二,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比較強的實踐環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實踐環節應盡量與測繪單位的生產實際相接合。測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生產服務,因此,實踐環節必須要面向實際的生產應用,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教育部門與生產單位共同努力去創建一個良好的互動機制。
總之,探索對于測繪人才的一種合理的培養模式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測繪專業教育者應該從多個角度探索測繪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的測繪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新洲對21世紀測繪教育的初步思考[J]測繪通報,1999
[2]張曉川,等面向21世紀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交通高教研究,2000.
篇2
[關鍵詞]測繪 聯合培養 碩士研究生 思考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277-1
1引言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高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已不能滿足日漸增長的研究生數量及培養質量要求。高校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逐漸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是以工程應用為自身特點,以培養工程技術和技術管理類型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在聯合培養模式下,高校與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能夠相互合作,不僅降低了培養成本,更提高了培養質量,是加快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
近年來,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作為一種新型的培養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企事業單位之間逐漸興起。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方案的確定上主要突出“測繪工程應用”的特點,學生所學課程除國家教委規定公共基礎課外,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設置上靈活多樣,緊密結合測繪地理信息生產、科研特點,既滿足國家教委對工程碩士課程設置的要求,又實實在在讓學生學到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業務急需的知識。雖然培養方案和管理體制尚有待進一步改進,合作機制仍需完善,但該培養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各培養單位之間交流,充分利用優質教學、實踐資源,有效提高培養質量、降低培養成本。因此,逐漸被廣大高校和科研企事業單位所認可。
3聯合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總體目標
聯合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總體建設的目標是:“形成以高校為主體、以單位為依托、以培育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研究生為努力方向,參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多樣化、協作監督制度化的聯合培養模式。”
顯而易見,總體建設目標的形成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形成并實現多個子目標,才可以順利達成。
3.1以高校為主體
研究生來自高校,始終離不開高校培養,高校具備強大理論教學和師資力量優勢,高校尤其是地方合作高校是建設好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基礎,要充分發揮高校在聯合培養基地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3.2以單位為依托
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企事業單位在研究生聯合培養中的設備、資金、創新、場地等方面優勢,單位指導老師長期從事具體測繪地理信息生產科研工作,相比較高校指導老師,有一定的實踐業務優勢,可實現更加全面均衡地培養研究生。
3.3以學生為基本
以培育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研究生為努力方向,培養研究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根據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最新需求確定內容,如天地圖、數字城市、地理國情普查等大型項目,讓研究生參與項目的設計、建設、驗收等關鍵環節,全面提高研究生學術和實踐能力。
3.4參與主體多元化
測繪地理信息單位的業務范圍和工作領域隨著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拓寬,地理信息系統、遙感、三維建模、海量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等方面技術持續發展,給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帶來了多個研究主體,為聯合研究生培養開啟了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3.5運行機制多樣化
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競爭性的市場機制,最終實現研究生培養對接市場需求,基地建設的制度化、單位對基地建設的內需化。同時,采用教育、咨詢、開發、服務、共建實體等多種形式,將多元主體的作用發揮出來。
3.6協作監督制度化
為更好保障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法權益,有效提高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同時對聯合培養單位的效益有所保障,必須在高校和聯合培養單位之間建立起協作監督制度,實現高校、單位、研究生三方相互監督的培養機制。
4測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
4.1實行雙導師制
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聯合培養碩士生,學校聘請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副高職稱人員擔任校外導師,一般校內導師負責學生基礎理論指導,校外導師負責學生實踐環節,雙方共同指導學位論文。
4.2合作項目聯合指導
校內外單位合作承擔科研項目,以項目為依托共同培養研究生,通過開展項目科研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專業碩士實踐能力提高的目的。
4.3畢業論文相互審核制
為切實提高論文質量,對于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嚴把撰寫論文各個環節的質量關。聯合培養院校和科研生產單位專家參與研究生開題報告、論文中期檢查、畢業論文審核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嚴把學位論文出口關,在畢業論文審閱過程中,先有聯合培養院校和基地導師進行指導審閱,再以盲審的形式送外校導師或基地導師審閱,二級把關,確保論文質量。
5聯合培養模式下的幾點不足和思考
篇3
關鍵詞:測繪,不動產估價思考
一、概念
1.1、測繪的概念
測繪是指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極其屬性等進行測定、采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測繪可分為若干分支學科:如大地測量、攝影測量、地圖學、工程測量、海洋測量學等。其中工程測量學又可分為控制測量、房產測量、地籍測量、地形圖測量、施工放樣、變形監測等等。
1.2、不動產估價的概念
不動產估價是指對房產、土地、森林、構筑物等不動產進行價值評估。其是以不動產為對象,由專業估價人員,根據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選用適宜的估價方法,在綜合分析影響不動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對不動產在估價時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進行估算或判定的活動。其意義在于:為不動產市場交易提供客觀標準;不動產資產的價值化更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公平賦稅等。
二、測繪在不動產估價中的作用
2.1、房地產測繪與不動產估價
房地產測繪與房地產估價是城市房地產管理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其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和資料。
房地產測繪可提供房屋、土地及其房地產的自然狀況、權屬狀況、位置、數量、質量以及利用狀況,為城鎮規劃建設、土地管理、房產管理以及保護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準確、可靠的測量數據和資料。其主要內容包括:房產平面控制測量、房屋調查、房屋用地調查、房產圖測繪、面積量算、變更測量。
它們分別從不同角度來描述和表達房地產,測量結果是房地產價格評估的主要法律依據之一,二者具有密切的聯系。論文大全。尤其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農村集居地的拆遷工作中,房產測繪成果已直接成為拆遷評估的首要依據,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2.2、地籍測繪與不動產估價
地籍測繪是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和調查土地及其上附著物的權屬、位置、數量、質量和利用現狀的測繪工作。地籍調查是為了取得土地權屬和土地利用現狀等基本地籍資料而組織的一項系統性的社會調查工作。其基本任務是查清宗地或地塊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權屬、權源、地號、等級、面積、使用者、利用狀況、土地質量等。
地籍測繪完成各類圖件:基本地籍圖、宗地圖、土地利用現狀圖、權屬界線圖等。其中宗地圖是土地證上的附圖,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對土地的使用或擁有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證,也是處理土地權屬問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圖件。
為此,地籍測繪提供了估價必須的各類地籍要素,給不動產估價提供了客觀依據。
三、測繪知識是估價人員必備的
3.1了解測繪技術的必要性
不動產估價需具備專業的估價人員,其不僅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估價實踐經驗、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還需掌握相關政策、法律法規、開發經營、經濟、城市規劃、建筑等方面的知識,其中對測繪知識的了解也不容忽視。
當估價人員正在為某地塊(房產)進行估價時,有時更多關注相似案例的單價、資本還原利率的選取、成本項目的統計等,最終用單價乘以地塊(房產)面積得出總價值。卻容易忽視此地塊(房產)面積的準確性,從而不能得出準確的不動產價值;
當評估人員根據不符合現勢的地籍測繪圖紙進行評估時,使用了已變更的界址點所含面積,已變化的房屋層高、層數、地理名稱、門牌號等地籍要素信息,或者對地圖的符號意義、地籍區號、宗地號等理解不夠,也不能準確的評估出不動產價值。
所以估價人員除了須進行現場踏勘外,應對測量圖紙的文字標注、比例尺、圖示符號等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還應掌握圖解量算等基本的測繪技術。
3.2了解測繪誤差的必要性
測繪工作是由觀測者使用某種儀器、工具,按照規定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進行的。不論觀測者多么認真負責,技術多么熟練,使用的儀器多么精密,觀測方法多么合理,誤差是必然產生的。對同一個量進行多次觀測,其結果總是有差異的,如往返丈量某段距離,或重復觀測某一角度,其結果往往是不一致的。這種差異的出現說明觀測值中有測量誤差存在。測量過程甚至存在測錯、讀錯、記錯等粗差。論文大全。
評定測量結果的精度高低,是用其誤差大小來衡量的。評定精度的標準,通常用平均誤差、中誤差、容許誤差和相對誤差來表示。
測繪單位根據業主的要求合理確定誤差大小,根據測繪規范要求確定合理的測量方法進行測繪的。論文大全。如1:2000的測量圖紙,其點位中誤差為圖紙上的0.1mm,即20cm,那么其允許誤差為3×點位中誤差,可達60cm。此圖如果作為宏觀規劃是完全可行的,但估價人員將測繪單位提供的1:2000測量圖紙作為土地及房產評估的依據時,則就出現較大的價值偏差。必須進行逐邊量取尺寸,方可作為評估依據。
所以由于測量誤差等因素的存在,估價人員需對測繪單位提供圖紙上的土地(房屋)面積、尺寸等真值的“可信程度”進行考量。
四、總結
不動產價值量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大,為了提供準確的交易參考依據,估價人員應當掌握關聯專業知識、特別測繪知識,是很必要的。估價人員學會對委估價方提供的測繪資料加以分析、甚至懂得現場校對修測,這樣能避免不必要地邀請測繪專業人員去現場幫助,從而增加評估項目成本之負擔,同時又為不動產之估價之精確可信準備了必要前提條件,很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洪亞敏,呂萍.土地相關經濟理論和法律[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10月
【2】 朱道林,鄒曉云等,不動產估價[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篇4
【關鍵詞】土地整理,測繪,分析探討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整理,相對而言,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系統性,是一門需要綜合多方因素進行考慮的土地資源管理性工作。加強對土地資源管理測繪管理是確保整個區域內部各種土地資源實現總量平衡管理,確保整個區域內部的土地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現階段,隨著對各種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嚴格實施土地資源的測繪管理工作,確保土地資源測繪數據的公正客觀性,對于區域土地資源的整體整理規劃,實現土地資源管理的科學合理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土地整理不同階段的測繪分析
1.土地整理前期決策階段的測繪
(一)關鍵點的測量不可少
通常地形測量中,一般是先整體、后局部式的測量,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畫成網格式測量,根據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測點,由整體到局部展開,測量預先畫定的點,其他的點基本采用內插的方式。在成圖后,依據測點,勾繪出等高線,在這中間,就已經存在了一個假設,就是點與點之間的變化必須是平緩的,不能有較大的起伏,但實際中這種情況很少,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畫密網格。土地開發整理前期準備工作中的測量也采取這種方式,它主要是測量關鍵點,不事先畫定網格。關鍵點指的是高程趨勢的變化點,如坡頂、邊坎邊。舊村復墾的測量關鍵點尤為重要。
(二)坎上坎下均測
在地形測繪中,往往只測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測量坎下的位置和標高,這在土地開發整理中,難以給以后的設計及概(預)算提供準確的數據。筆者特別強調對各種土坎要細分,注明坎頂、坎腳線的位置和標高,特別對于緩坡坎,注明坎頂線與坎底線的位置和標高,有時特別重要,因為這影響土方計算的準確性。
(三)細部測量注明。
所謂的細部測量注明與平常所說的細部測量不同。平常的細部測量是指局部區域中詳細的測量,僅僅是為了提高測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細部測量更為詳細,包括墳穴、樹木、房層的面積及新舊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積率,這些都關系到以后拆遷、征地補償費的計算。細部測量在舊村復墾、舊城鎮改造中顯得非常重要,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①準確記錄樹木包括果樹的種類、年齡,墳穴、房屋的位置與面積、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積率等;②準確記錄水塔、管線的長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別是對學校、廟宇及舊村委會等要作詳細記錄,這有利于以后的設計方案的選擇。
2.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階段
在整個土地資源整理規劃過程中,對土地資源的專項規劃階段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專項規劃的基礎圖件從實質上而言是現階段土地資源的整體利用現狀情況的綜合圖件,因而,一般都需要在土地資源利用現狀的圖件上做出合理的規劃,并制定住土地整理開發的專項規劃圖。在筆者多年的土地資源整理經驗過程中,一般而言,對很多在市縣級的土地資源進行整理規劃過程中,在制作規劃圖件時候,都有著比較嚴格統一的比例尺。在我國現階段一般都是用1:5萬-1:20萬,這是基于我國相關的測繪部門所規定的中小比例尺航測地形圖的各種規定的基礎上,并結合具體的土地資源實際調查,并充分結合航片和測繪片,在眾多專業測繪人員協作下共同編繪而成。對土地資源整理展開實際調查,是整個土地資源專項的規劃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調查測繪過程中,要結合潛力調查圖,按照1:1萬的土地詳查圖做為工作底圖,并要進行對土地資源的實際調查而開展工作。
3.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階段
在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過程中,對整個土地資源中的土地面積和土地的長度,高程等相關的數據沒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因而,一般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在專項規劃過程中所制定的圖件作為工作的地圖,但是,要注意的是,比例尺一般都不能夠用1:1萬或者1:5萬進行。當項目進行規劃設計時候,對土地資源的長度,高程,面積等各方面的測繪數據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性都將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規劃和一些具體的設計情況,比如一些溝林,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同時,整個工程的概預算和土方的計算的精確度都有著十分直接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一般而言,都對比例尺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在筆者的測繪經驗中,一般而言,都會讓實際測繪過程中的比例尺在1:2000之上,并要將全要素的地形圖作為基礎上進行底圖設計。
4.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施工及管理階段
當項目已經進行施工時候,土地測繪單位要為施工單位提供嚴格精確的測繪數據,如此,可以讓施工單位可以做出更好的施工設計和施工規劃,可以結合具體的測繪數據對整個工程做出比較科學合理的控制點石。在這個環節,可以使用工程施工放樣測量的方式,結合具體的工程施工設計,和相關的測繪圖件做出施工決策,如此,可以保證施工環節更順利的進行。當一個項目已經竣工的時候,在提交竣工圖時候,竣工圖的比例尺要能夠和土地整理規劃時候所制定的設計圖紙的比例尺一樣,從總體而言,在這個階段對測繪的數據的精確度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
三.結束語
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加強對土地資源的測繪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是進行土地資源合理化,可持續利用,科學規劃的基礎和關鍵性環節。因而,在各種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具體工程實際情況,找出各個階段的測繪特點,充分綜合利用各種測繪手段和測繪工具,嚴格控制各種費用成本,在充分滿足對各種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規劃的基礎上,做到測繪的成本最小,并從土地資源測繪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測繪的真實客觀性。如此,可以促進整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規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張金亭 試論土地整理測繪 [期刊論文]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ISTIC -2006年1期
[2]張奇 胡石元 施秧秧 朱彥剛 GPS-RTK技術在土地整理測繪中的應用探討[期刊論文]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08年2期
[3]馬廣濤 董方曉 CORS技術在土地整理測繪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6期
[4]胡貴平 胡金華 提高GPS測量在土地整理測繪中的定位精度 [期刊論文] 《江西測繪》 -2008年3期
[5]劉國良 論測繪技術在土地整理的特點應用 [期刊論文]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1年7期
篇5
(一)教學內容延遲
現有的測繪專業英語教材五花八門,參差不齊。知識覆蓋面狹窄,沒有擴展到整個測繪學科;內容陳舊,如“surveying”已被“geo-matics”代替;測繪專業前沿知識涉及過少,如InSAR技術,3S技術等。內容的延遲無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落后
由于測繪專業英語其特殊性:目前測繪專業英語仍然停留在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忽視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缺乏師生間的互動。缺少對現代教育技術(錄像、網絡、多媒體等)的運用,課堂氣氛毫無生氣。
(三)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無論從何看起,對測繪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都不夠,很隨意,多為考查課,甚至有些學校沒有開設測繪專業英語。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僅限于筆試、隨堂測試、翻譯文獻而已,學生應付了事,對于聽、說、讀、寫都未涉及,沒有重視考核測繪專業英語的實用性。因此,最終學生沒有從測繪專業英語中受益很多。
(四)師資力量薄弱
一般情況下,測繪專業英語多由工程測量專業課教師或普通公共英語教師來講授。專業課教師熟悉測繪專業知識的應用,可以將現有的先進測量方法、技術進行好的講解,但是缺乏語言教學的規律、技巧,英語功底弱,口語水平差;普通公共英語教師雖有較好的外語基礎,但欠缺測繪專業理論、方法,測繪專業詞匯與普通英語的含義相差甚遠;不能很好的引用測繪相關案例,因此,能將測繪專業知識與英語語言技巧相結合的專業英語教師非常匱乏。
二、改進措施
(一)教學內容
針對高職高專學校工程測量專業,應該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因地制宜的選擇測繪專業英語教材、或由教師自己編寫教材,循序漸進的安排內容;將學生實習中所用的儀器、軟件說明加入教學內容。如索佳GPS工作原理的原版英文說明書,其中包括GPS工作流程,故障分析及解決方法;在文章的選擇上不僅考慮到測繪專業知識的應用,還應將語言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的練習加入教學內容,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閱讀、理解、翻譯。
(二)教學方法
對于測繪專業英語,不可簡單的當成一門翻譯課,也不應是教師滿堂灌,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形式。加強學生對常用測繪專業術語的記憶,使學生掌握基本測繪專業詞匯。如:opticalplummeteyepiece:光學對中器;elevation:點的高程;crosshair:十字絲;多元化教學,組織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既直觀又形象;授課內容不局限于課本,對測繪領域的前沿知識進行拓展,以及相關科技論文的書寫格式、方法進行介紹。使學生不僅會看文章,還會寫文章。
(三)考核方式
改變測繪專業英語考核方式,突出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聽、說、讀、寫、譯均為考核的重點。就高職學生而言,技能培養尤為重要,測繪專業英語均為考查課,因此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查:1)課堂表現:口語的表達,對課堂任務完成的總體情況來權衡。2)課外實訓:讓學生在動手的同時用英文來描述操作過程。3)課外作業:對于測繪相關英文文獻的閱讀,翻譯,以及簡單的摘要寫作。4)英文演講:學生自行選擇較感興趣的測量儀器操作,測量軟件或者先進測量技術用英文演講,可以用測繪專業術語及英文常用表達來陳述自己的觀點。最終綜合以上幾點評定成績。這樣,既能讓學生熟悉測量專業英語詞匯,又使學生增強了英語閱讀能力,還可以提高對英語的寫作能力。
(四)師資力量
加強對授課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水平。增加對外文文獻的閱讀,對常用測繪專業術語熟練掌握;對專業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加強口語練習;讓教師到工程項目去實踐,了解測繪相關最新動態,為課堂提供更多素材,實例。
三、結束語
篇6
測繪工程專業的培養要求是立足于對地觀測與衛星導航等國家重大需求以及現代測繪發展趨勢,按照全面具備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的3個二級學科(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的專業素質規劃課程體系,一、二年級實行測繪通識教育,三、四年級按照大地測量學與衛星導航、工程與工業測量、航空航天測繪、地理信息工程等4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各方向學生在對應的專業方向課程里選課),要求畢業生掌握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衛星導航定位、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工程、數字化信息工程建設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成為“高品質、國際化、創新型”高級測繪工程專業人才。
二、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與課程體系
1.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傳統的教學計劃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體,以課程設置為主線。在構建2013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時,基于信息化測繪的特色,跳出了傳統教學計劃的框框,以素質教育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重塑了測繪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測繪工程專業2013本科培養方案的制訂遵循了以下5個原則:1)強化通識課程體系,促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實施研究型測繪工程專業教育。2)打破學科壁壘,構建測繪工程專業和相關學科專業的共同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優化課程體系和結構,培養復合型寬口徑高素質人才。3)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改進實踐教學方法,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注重因材施教,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創造條件,提供多樣選擇和路徑,大膽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5)加強專業和課程創新探索與國際化建設,加大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的引進力度,培養學生領導能力與國際視野。2.構建創新型、復合型課程體系2013測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結構總體分為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三大部分。通識課程除“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形勢與政策、國情教育與社會實踐”以及“英語、體育”課外,還包括交流與寫作類、數學與推理類、人文與社會類、自然與工程類、藝術與欣賞類、中國與全球類、研究與領導類等七大領域,要求學生在每個領域選修一定的學分。交流與寫作類課程有“表達與溝通”“科技寫作”“PracticalEnglishWriting”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交流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數學與推理類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C語言程序設計”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數學素養、統計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人文與社會類課程有“道德、法律和公民意識“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四書》導讀”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人文價值判斷能力,提高對自身和社會深入思考能力等;自然與工程類課程有“地球科學概論”“大學物理”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用自然科學和工程的方法分析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等;藝術與欣賞類課程有“音樂欣賞”,主要是培養大學生藝術素養與欣賞能力等;中國與全球類課程有“中國文化概論”“西方哲學史”“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主要是培養大學生了解中華文明,開闊世界眼界、國際化思維、戰略思維等;研究與領導類課程有“組織行為學”“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網絡信息檢索”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專業課程有分學科基礎(平臺)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實驗和實踐性課程3大系列。學科基礎(平臺)課程有:測繪學概論、GNSS原理及其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原理與應用、數字地形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地圖學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UNIX/LINUX操作系統。專業主干課程:攝影測量學、物理大地測量學、大地形變測量學、空間大地測量學、工程測量學、變形監測數據處理、工業測量、航空與航天成像技術、數字攝影測量學、數字圖像處理、GIS工程設計與實踐、空間數據庫原理。實驗和實踐課程:數字測圖實習、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課程設計、大地測量課程設計與實習、工程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GNSS測量與數據處理實習、遙感實習、數字攝影測量實習、物理大地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大地形變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GIS課程設計與實習、空間數據庫實習、畢業設計。10門學科基礎(平臺)課程是測繪工程專業所有專業方向的必修課,其中“測繪學概論”等8門課是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定的測繪工程專業的必修課,而“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UNIX/LINUX操作系統”這兩門課主要是針對信息化測繪要求加強計算機編程能力而增設的。專業主干課程、實驗和實踐課程則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專業方向必修的課程,另一部分則按專業方向分模塊設計,具體情況見表1。在專業主干課程、實驗和實踐性課程中我們加大研究型課程的力度,每個模塊的專業主干課程都配有課程設計或實習或者兩者兼之,老師在主講此類課程時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同時采用啟發式教學,留問題讓學生思考,一些問題的答案往往可以通過課程設計或者實習得到解決,這種主干課程配課程設計或者實習的模式實際上就是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為加強專業的國際化建設,我們加大了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的引進力度,在專業課程系列中,開設部分全英文或者雙語課程,這些課程的教材大部分應用國外先進的原版教材,主講這些課程的主要由學院聘請的外籍教授或有留學背景的教授、副教授。目前開設的課程有“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er-rortheoryandleastsquareadjustment)”“GNSS原理及其應用(GNSS: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大地測量學基礎(fundamentalofgeodesy)”“工程測量學(engineeringgeodesy)”“物理大地測量學(physi-calgeodesy)”等。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畢業需要的學分是150學分,其中通識課程學分是66.5,占總學分(150學分)的44.3%,專業課程學分80.5,占總學分的53.7%。在專業教育中,其中必修課程學分39.5,占專業教育學分的49.1%;選修課程27學分,占專業教育學分的33.5%;集中實踐教學8學分,占專業教育學分9.9%;畢業論文或設計6學分,占專業教育學分的7.5%;各專業方向的實踐教學總學分(含畢業設計、課間實踐教學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情況是:大地測量學與衛星導航方向27.1學分,占總學分的18%;工程與工業測量方向29.8學分,占總學分的19.9%;航空航天測繪方向29.5學分,占總學分的19.7%;地理信息工程方向28.5學分,占總學分的19%,具體見表1。任意選修課程是作為專業補充或個人興趣愛好而由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學院鼓勵學生跨院(系)、跨專業選修課程,學院對學生的選課給予必要的指導,培養方案中有3學分的任意選修課程,占總學分的2%。此外,我們注重因材施教,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創造條件,提供多樣選擇和路徑,將創新教育納入課程體系,規定本科生在學習期間獲得的創新學分可以作為任意選修學分。
三、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特色
武漢大學測繪工程專業2012年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以“面向工程、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以測繪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為培養依據,以測繪行業發展對工程技術人才需求為導向,與測繪企業密切結合,整合已有的專業課程,強調寬口徑、厚基礎,不細分專業方向;以卓越測繪工程師和注冊測繪師后備人才為培養目標,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扎實的測繪工程理論基礎,具備較強的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全面的測繪技術,熟悉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具備卓越的解決測繪工程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擁有測繪產品社會化服務的專業技能;加強工程實踐環節,采用“3+1”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有一年時間在企業學習、實踐,實行校企“雙導師”制,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創新意識、測繪專業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成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復合型、創新型人才。2013版培養方案,對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方案也進行了修訂,其中學科基礎(平臺)課程與測繪工程專業相同,而專業主干課程(包括物理大地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數字圖像處理、GIS工程設計與實踐和空間數據庫原理)則涵蓋測繪工程專業的4個專業方向。實驗和實踐課程進一步得到了加強,共分3個模塊。一是工程基礎實習模塊,有“數字測圖實習”“大地測量實習”“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課程設計”和“地圖編制實習”;二是工程專業實習模塊,有“GNSS測量與數據處理實習”“物理大地測量學實習”“工程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攝影測量與遙感實習”和“地理信息系統實習”;三是工程綜合實習模塊,有“管理與市場開發實習”“測繪專題”“專業實習”。第三模塊的工程綜合實習以及本科畢業設計都將在企業完成。實踐教學總學分(含課間、集中實踐及畢業設計環節)是37.3學分,占總學分的24.9%,明顯高于其他4個專業方向的實踐教學所占的比例。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代表了工科教育的發展方向,它也與世界先進的工科教育理念相接軌,其最大的特色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篇7
論文摘要:由于測繪技術和儀器設備的發展,測繪生產單位急需大批掌握新技術、新儀器的一線作業技術人員。發展測繪高等職業教育是解決測繪生產單位一線技術人員短缺問題的最佳途徑,測繪高等職業教育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應從加強高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實習設備、加大教學和生產實習量,突出專業重點、加強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等方面推進測繪高職教育。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各項與測繪專業密不可分的建設也在迅速發展,因而各行各業對測繪高職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眾所周知,只要搞建設,就需要搞測量。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加,測繪高職教育所培養的技術人才,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有生力量。許多建設施工企業如鐵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石油管道工程等各大工程生產單位,都需要大量的測繪高職技術人才。近幾年,我們把測繪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優秀畢業生輸送到各類建設施工單位,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為進一步拓寬測繪高職人才的就業渠道打下了基礎。在此基礎上,筆者試對高職測繪人才就業市場進行探討。
1關于測繪高職人才市場的調查及分析
測繪高等職業教育主要為測繪生產部門培養中高級測繪技術人員,而培養出的學生是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就要看測繪市場對用人的要求。為了更好地了解市場的用人情況,筆者先后走訪了幾家測繪生產單位,并與一些單位領導進行了交談,了解了一些測繪生產部門的用人情況,同時請各測繪單位填寫了用人情況調查表(見表。此表共發出份,收回7份,其中具有甲級測繪資格的單位5份,具有乙級測繪資格的單位2份。通過對調查內容所占比例的技術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果。
從表1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第1項中的各個內容與其他部門相同,測繪一線生產技術人員占50%左右,對于第2項“學歷層次情況”,大專及中專人員平均占70%左右。這說明大中專畢業生仍然是測繪工作的主力軍。在第四項調查中,需要掌握數字化成圖技術及GPS衛星定位測量技術的工程測量專業技術人員為最多,占所調查單位的85.7%。而大地測量專業類型的技術人員需求者較少,幾乎為零,這可能與調查的單位有關(在調查的對象中沒有大地測量隊)。對于航測和制圖專業的人才,需求者差不多,當然這也與調查單位的工作性質有關。在第5項調查中,對于實際操作及動手能力較強的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需求者為最多,達到100%,組織管理人才次之。通過4,5項調查可以看出,掌握先進工程測量技術的業務人員最受測繪生產部門青睞。第6項主要調查教育部門從哪些方面對在校學生加強教育。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教育和實際操作及動手能力應加強,幾乎占所調查單位的100%。除此之外,基礎知識理論學習也不能忽視,此項占調查單位的57%以上。
通過上述調查分析可知測繪生產部門的基本用人情況,同時也折射出整個測繪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由于多數用人單位都需要引進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專業技術人員中,中專的學歷層次在目前來看有些偏低,本科及研究生學歷人員又不安于生產一線工作,同時單位還擔心留不住人。所以大專生比較適合生產一線工作。他們具有一定基礎理論,又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應該成為測繪生產一線的主力軍。那么如何培養具有優秀才能的高職生呢?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
2關于測繪高職教育的幾點建議
2.1加強高職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職教師主要來源于本科院校畢業生、研究生其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基本具備條件。但是他們一般沒有經過專門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學習,專業實踐經驗和教學基本功相對薄弱,需要進一步培養,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學習。
(1)強化教學基本功的訓練。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師多來自非師范類院校,所以對教學規律、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的掌握還不好,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高職教師,仍需要對教學理論等知識進行系統培訓。學校可采取組織考核或知識競賽等方式促進教師學習。
(2)提高學歷層次。教師的水平直接決定學生的水平。提高學歷層次,這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師資隊伍結構改善的需要,也是高校學生掌握前沿技術的需要。
(3)更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測繪技術的不斷發展,儀器設備的迅速更新,測量方法與手段的增加和改進,促使高職教師必須加快知識更新的步伐,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擴大知識視野。高職院校應該為教師的知識更新創造良好的條件(如有計劃地組織教師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培訓等)。
(4)參加工程實踐鍛煉。由于高職教師多數來自普通本科院校,沒有參加過工程實踐鍛煉,而高職培養出的學生要迅速適應測繪生產的需要,則必須有具備良好專業技能的教師,所以教師參加工程實踐十分重要。學校要安排教師不定期地參加工程實踐,使其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把實踐經驗充實到教學理論中去。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適應市場需求的高職生。
2.2完善實習設備,加大教學和生產實習
如果說高職教師的水平是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軟件,那么實習設備無疑是硬件。由于測量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等特點,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必須加強測繪教學的硬件建設,為教學實習提供必要的條件。例如,對于工程測量教學來講,各種精度指標的全站儀,單、雙頻的GPS衛星定位接收機,成圖所用的繪圖儀、計算機等設備應充分滿足學生實習的要求。根據調查可知,數字化測圖已經逐漸取代了常規的平板儀測圖,所以在教學實習中,要多進行數字化成圖實習,把用于數據采集的全站儀作為一種常規的教學儀器。因此全站儀的數量應該足夠多,以滿足學生實習的要求。同樣,在控制測量中,GPS接收機已經在測繪生產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應加大GPS衛星定位技術的控制測量實習,像常規經緯儀所測的三角網或導線網測量等傳統實習可以適當減少。從對人才需求的調查分析表1的第4項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掌握數字化成圖及GPS衛星定位測量技術的工程測量專業方向的學生需求量最大,所以在教學中更應加強這兩方面的實習量,使高職學生畢業就可以直接從事野外實際生產。
另外,測繪高職教育也可以實行“雙元制”教學。“雙元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和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形式。它是德國職業教育的基本形式。“雙元制”職業教育下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測繪高職教育的學校可以和一家或多家測繪企業實行聯合辦學,進行“雙元制”職業教育。這樣既可以節省教學的實習經費,又可以幫助單位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建設。
2.3突出專業點,加強基礎知識理論學習
現代測繪設備的迅速更新和改進、野外測繪方法的不斷變化,使得教學內容也不斷發生變化。光學經緯儀、光學平板儀等逐漸被淘汰,因此在授課時應減少對這些內容的講解,增加新設備、新的測繪方法的內容。例如在地形測量中,以數字化成圖代替大平板成圖,以全站儀光電圖根導線代替圖根線形鎖;在控制測量中,以GPS衛星定位控制網逐漸取代常規的三角網、導線網;在平差基礎中,以計算機計算取代手工計算,把手工計算的實習量轉移到計算機平差計算中來,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各種平差軟件的使用方法;在工程測量中,用全站儀的放樣代替光學經緯儀的放樣;在制圖測量中,以計算機制圖取代手工制圖,等等。
總之,專業課的學習應突出重點、學以致用。重點是什么?重點就是先進的測量技術。測繪高職院校只要時時刻刻以掌握最現代的測量方法和最先進的測繪儀器為宗旨,處處以測繪市場為核心,就能避免“學校學的內容在生產中用不到,在生產中用到的知識在學校里又沒學”的現象發生,也才能培養出適應生產需要的優秀高職人才。
培養優秀的測繪人才,除了加強專業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培訓外,還應使學生加強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從調查結果分析表1中可以看出,超過57%的單位建議教育部門對學生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基礎理論課是指高等數學、大學基礎英語、計算機基礎理論等課程),因為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學好專業理論。事實亦證明,各著名的高校之所以培養出的學生強于其他院校,也主要取決于他們具有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的鋪墊。基礎知識在將來的求學深造、生產科研、軟件開發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測量平差理論研究、平差軟件應用與開發中都離不開基礎理論知識。因此,在教好專業課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
篇8
關鍵詞:測繪工程;現代測繪;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TB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20(C)-0175-01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必將充滿各種競爭,無論是政治、軍事的競爭,還是經濟、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別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學校肩負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開展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現代觀念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對高等院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并為應用型測繪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意見。
一、現代測繪的內涵
從現代信息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或全球變化;其產品制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測繪學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二、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
當前測繪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及目標定位中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為:在課程內容整體設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重視研究社會的需求,因人設廟、因人保廟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課程結構安排上表現出重技術課程、輕管理課程,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后適應能力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橋施工一線的畢業生。沒有很好地緊貼市場,國家經濟發展迅速與測繪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反應相對遲緩的矛盾仍然存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場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技術應用型、復合型測繪人才沒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和目前專業框架、格局相對單一的矛盾。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測繪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一項先行性、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技術性。
三、測繪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1、測繪學科研究的方向。測繪學科是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間對象的定位、描述和表達,動態變化與監測,并將所獲得的各種空間信息進行加工、存儲與處理,使之綜合應用于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中所形成的一門學科。測繪科學既是地球學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門工程應用學科,她服務于各種工程建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種民用工程、礦山工程、海洋工程、軍事工程、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等領域。
隨著空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測繪學科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革命,并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產業。面向二十一世紀,測繪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自動化、實時化、數字化、智能化;測量數據管理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測量數據傳播與應用網絡化、多樣化、社會化、廣泛化。GPS技術、GIS技術、RS技術及其集成是測繪學科的前沿領域,也是未來數字地球的基礎。
2、注重課程設置。現代測繪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空間信息,而以空間信息理論為核心的測繪學科,與地學、生態、環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關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現代測繪高新技術,往往是多種專業技術的綜合系統,只有將各類知識融匯貫通,構成有機的知識網絡,才能適應現代科技相互交叉、滲透、移植的特點。而傳統的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性過強,學科領域單一,知識結構面太窄,特別缺乏相鄰的專業知識,這種知識結構顯然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應用型測繪專業人才,我們認為課程設置應根據目前的國情、市場經濟的要求,既要考慮測繪知識的系統性,又要兼顧學科的綜合發展趨勢。
3、注重工程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與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較,。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具有以下主要特點: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成熟和實用的知識,而相對忽略對學科體系的強烈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應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也是以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以大工程為背景,在能力培養別突出對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比較而言,對于科研開發能力就沒有更高的要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加強調與一線生產實際的結合,更加重視生產實習這個教學環節,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而對于研究型人才培養中在理論上給予特別重視的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則更重視與工程實踐地結合,或者用綜合實踐代替。
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測繪工程專業同其他專業相比尤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筑一個合理的實踐能力體系,并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
總之,探索對于測繪人才的一種合理的培養模式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測繪專業教育者應該從多個角度探索測繪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的測繪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信陽商城縣建設局城鄉建設規劃設計所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摘要】我校在數控加工專業的教學中引入了項目教學法,通過幾個典型的案例教學,貫穿了三年的專業理論與實習的整個學習過程,串起了本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有效地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通過此項學習改革,也擴展了同學們的專業技能知識面,增強了同學們就業適應能力,拓寬了就業面。
項目教學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選擇典型項目,采用類似科學研究及實踐的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師生通過完成若干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這種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教育手段,貫穿新的教育理念,以職業能力作為進行教育的基礎、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以通過職業分析確定的綜合能力作為學習的科目;以市場對專項能力的需求方向作為安排教學計劃的依據。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為主體的局面,學生按照項目任務的要求劃分成若干個項目小組,通過小組的分工協作,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完成項目任務,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式學習,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一、實習教學概況
幾年來,我校秉著“強化技能訓練”這一指導思想。對實習教學變系統為實用,變課題為項目。以項目實踐為主線,貫穿必需的專業理論知識;以行為導向為主要方式,落實相關的技能要點;以完成產品、工件為載體,培養現代工人所應具備的良好素質。通過完成一個個產品,使學生在生產實踐中獲得勞動的成就感,同時掌握各種應有的生產加工技能。進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把專項操作技能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計劃
我們根據上述指導思想,確立了幾個項目教學內容,貫穿三年的專業理論與實習的整個學習過程。下面介紹一個比較典型的制作實例——機用虎鉗。
1、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機械制圖》的學習后期進行裝配體的測繪,安排機用虎鉗裝配體的測繪。目的:通過裝配體實物——機用虎鉗的測繪,培養學生的零件測繪能力和中等復雜零件圖樣、較簡單裝配圖的繪制能力和識圖能力;掌握測繪的基本方法與步驟,并鞏固公差配合等知識。完成本項目所需學時:1周
2、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AUTOCAD》的學習中后期,要求同學們把上一學期自己測繪所得的手繪零件圖與裝配圖運用AUTOCAD繪圖軟件抄畫進電腦里,并把部分圖樣進行打印出圖。目的:通過抄畫自己測繪的機用虎鉗圖樣,并打印出圖的實踐。以提升同學們的AUTOCAD繪圖的基本基本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圖和繪圖能力,達到全面落實本課程的學習任務。完成本項目所需學時:1周
3、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Pro/E》的學習中后期,要求同學們把前一學期自己測繪所得的手繪零件圖與裝配圖用機械專業軟件Pro/E進行三維造型。目的:通過機用虎鉗的三維造型練習,達到能熟練掌握使用專業軟件進行零件的幾何造型的方法。完成本項目所需學時:1周
4、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的數控加工生產實習中,利用校內現有的各種加工設備加工機用虎鉗的全部零件,并進行裝配。在加工中涉及的工種包括:鑄造、普通車工、數控車工、鉗工、普通銑工、數控銑工(加工中心)等。目的:結合《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內容,落實各工種的實習內容。熟練掌握主要工種的基本操作技能;鞏固各工種所要掌握的相關工藝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本項目所需學時:6周
5、第三學年第二學期為學生的下廠頂崗實習與畢業就業準備工作。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要求與步驟
對本專業的項目教學法我們的主要要求是:能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中級數控車工、中級數控銑工應具備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實習興趣及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通過學習學生應能達到:
(1)熟悉機械加工常用設備的結構并掌握設備的操作技能。
(2)掌握中級數控車工、中級數控銑工(加工中心)量具、精密量具和量儀的結構、原理,并掌握用其進行測量的技能。
(3)掌握數控車工、數控銑工(加工中心)基本技能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4)能熟練進行各有關計算,會查閱相關技術手冊和國家標準。
(5)能熟練掌握使用機械專業軟件。
(6)能正確制訂機件各零件的加工工藝與裝配工藝。
(7)在實訓中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在每個階段、每次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一般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1)項目的確定:向學生宣布在規定的時間內要完成的項目。
(2)制定計劃:根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確定工作步驟和順序。
(3)實施計劃: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內的分工及小組成員間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方案和順序展開工作。
(4)成果展示:項目計劃的工作結束后,對形成的成果進行展示。(5)評估總結:主要根據每個學生在該項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進行評價。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
四、結束語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改變了過去我校專業理論教學與實習訓練中的諸多不足。過去,同學們能完成一些單項的訓練,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差,在學習中依賴性較強,習慣于按教師的要求完成實習任務,學習主動性差,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通過完成項目任務,把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實習訓練與生產實際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培養了同學們的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在各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又增加了多種實用性技能的學習與訓練,讓學生在校的操作技能訓練的面更廣,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獨立生產能力,也為同學們在將來職業生涯中的職業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同學們就業后,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參考文獻
篇10
一、本年度完成的主要工作
1、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
在各系(部,中心)的積極配合下,完成各專業實驗室的設置方案和2010-2011學年度的實驗室建設計劃編制。新建了招標實驗室;擴建了園林園藝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多媒體企業信息化實驗室,現代制造技術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物理實驗室,測繪實驗室等15個實驗室;改建了CAD/CAM實驗室。涉及建設項目70項,教學設備固定資產值新增980萬元。并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儀器設備的分類登記,建賬等工作,現有教學設備總資產已達8450萬元。完成本年度實驗室建設計劃。
在教學設備采購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學院的有關規定辦理,精心組織,嚴把質量關,確保采購設備的良好性價比。能夠做到廉潔自律,無違紀行為。
及時協調維護,維修好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在95%以上,確保實驗,實習正常進行。
平時能夠到各系(部)實驗室,實地了解實驗室管理和實踐教學情況,積極協調解決問題,確保實驗室管理和實踐教學規范有序。
2、實踐教學管理工作
(1)為了進一步規范實驗課教學,提高教師實驗課教學水平,本年度組織了3節實驗教學觀摩課;舉辦了教師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開發競賽;對65門上學年評估中存在問題及新開實驗課程進行了再評估,確保實驗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2)在做好2101屆本,專科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規范工作的基礎上,著重加強了過程管理,根據不同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計劃進程,抽查了教師的指導情況,集中進行了中期檢查,對最后完成的畢業設計(論文)組織進行了抽檢和評優,評出院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23篇,并推薦《試論"禮"與"情"對《詩經·國風》思想內容的影響》等12篇畢業設計(論文),參加省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目前省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正在進行中。
(3)組織各項競賽活動和實踐創新活動
配合相關系(部)組織了《宿遷學院第三屆廣告藝術大賽》等院級的競賽七項;組織參加了《第三屆江蘇省高校測繪技能大賽》,《第十一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等十項院級以上競賽,均取得良好的成績。
組織"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工作,2010年申報省級項目10項,院級項目45項,評審結題的省級項目8項,院級項目28項。
本年度首次在本科生中實行創新學分制度。從①學術論文類,②科研項目類,③發明創造類,④學科競賽類,⑤社會實踐類,⑥專業技能類六個方面接受學生的創新學分申請,共有524人次申請創新學分,經核查后共有500人次獲得創新學分。
通過開展多學科的競賽,實踐創新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增強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3、做好教學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配合資產管理科管理全院教學固定資產,完成資產驗收,登記,核查,報廢等工作。對全院的教學固定資產每年全面核查一次,掌握教學儀器設備的完好狀態及運行情況,為設備的更新,實驗室的建設提供決策依據。
4、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參與組織學期的教學檢查,以及教學評比,專業評估,計算機等級考試,大學英語4,6級以及應用能力考試等工作。
5、支部工作
作為支部書記,能夠較好地履行直接責任人的職責,積極組織"爭先創優","最佳黨日"等多項活動,完成院黨委布置的各項任務;貫徹好""制度,認真組織本支部的政治學習,提高了黨員的政治素養,增強了支部的凝聚力。
二、個人的其他表現
1、平時能夠學習政治理論及時事政治,提高了政治理論素養,增強了宗旨意識,能自覺遵守和執行黨的紀律及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與同事真誠相處,坦誠交流,關心同事,關愛學生;具有團結協作精神,能夠配合各處,室做好有關工作,主動為各系(部)教學工作做好服務。
2、能夠自覺遵守學院的作息制度,保質保量地完成實驗室建設,確保實踐教學正常有序運轉。
3、平時能加強專業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虛心向老領導,援建的干部,老師請教,學習。理論和知識水平都取得了切實提高,能力和效益不斷提升;掌握了一定的高校教學管理知識,具有一定實際管理能力,工作認真,勤奮,能夠做好本職工作。
三、存在問題
本年度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離領導的要求和同志們的希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在管理方面還缺乏經驗,工作中考慮問題深度,廣度不夠,有時處理問題不夠妥當。需要今后不斷努力學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