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詩歌范文

時間:2023-03-30 03:02: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母愛的詩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母愛的詩歌

篇1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干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凱風》

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小樹心。樹心還細太嬌嫩,母親實在很辛勤。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粗枝條。母親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難回報。

篇2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注:指高粱餅子。

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臺電動的騙人機器,你也騙不過你的母親。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我的生命是從睜開眼睛,愛上我母親的面孔開始的。

篇3

“愛”,愛是什么?愛,是一句溫柔的問候。愛,是一個在你無助時,傷心時安慰你的人。愛,心靈受傷的時候一個創口貼。愛,是你心靈深出的一縷陽光。

在世上除了父母的關愛,最寶貴的莫過于程老師對我的關愛!程老師就像我的第二個母親一樣,給了我很多的關懷。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在我小學中最重要的時候遇到的老師,一個對我幫助最大的老師——程老師。程老師是在小學5年級轉過來教我們班的,那是我們都以為程老師是一個很威嚴,圣神不可侵犯的老師。是,沒但是這只是老師的一面,程老師還有溫柔的一面哦。有一次學校組織秋游,大家都去玩‘旋風騎士’,我很好奇也去玩了玩,可沒想到那么的嚇人,下來以后我一直哭,我看見了程老師飛奔而來樣子,忽然我仿佛看到了母親的身影,心中不由的溫暖起來。程老師抱著我一直安慰著我,這時程老師的聲音輕得像一陣風,又暖得像冬天里的太陽。讓我的那顆浮躁心慢慢的平靜下來。那時我見到了一個不同的程老師,一個溫柔的程老師。程老師讓我的心中激起一層層波浪,不能平靜的波浪,我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程老師,是威嚴的還是溫柔的?或許可能兩個都是吧。

我的心把波浪在世界的海岸上沖激著,以熱淚再在上面寫上“我愛你,這個世界上我的第二位母親。”

篇4

出庭指證母親入獄,傷心母親拒認親子

1980年,年僅22歲的陜西省平利縣女子郭地蘋不知道得了一種什么怪病,雙臂不停抽筋且不能活動,看了無數家醫院,都沒查出病因。第二年3月,就在郭地蘋感到絕望時,家住湖北竹山縣的李傳貴,一路行醫來到了她家。李傳貴憑借祖傳的醫術和偏方為其免費治療。在他的精心配藥和護理下,郭地蘋的雙臂果然恢復了。郭地蘋對李傳貴異常感激,并產生了愛慕之情。

隨后,兩人結為夫妻。婚后,李傳貴在平利縣城開起了一家中草藥鋪。妻子郭地蘋先后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李欣,小兒子叫李保鵬,一家人過著讓人羨慕的日子。

然而幾年后,李傳貴的藥鋪經營陷入了困難,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動不動就打罵妻子。每次父母打架時,李欣都帶著弟弟躲在墻角瑟瑟發抖。

1997年11月中旬,為躲丈夫打罵而外出打工的郭地蘋,因放心不下兩個兒子又回到了家。可不久,喝了酒的李傳貴因一點瑣事,用繩子把妻子吊起來打。12月13日下午,郭地蘋在床上躺了近兩個星期后,到縣城橋頭買了一包老鼠藥,悄悄放進了李傳貴最喜歡吃的辣椒醬和菜里。當李欣和弟弟爭著要吃菜時,母親卻把他們的筷子擋住。弟弟哭鬧不停,郭地蘋趁李傳貴到廚房去盛飯時,悄悄說:“我在里面下了毒,你們千萬不要吃。”

那一瞬間,李欣感到母親很可怕。幾分鐘后,李傳貴開始渾身抽搐,肚子痛得大喊大叫。郭地蘋看到這一幕后,悄悄溜走了,最后是李欣叫來鄰居,將父親送到醫院搶救。

接到報案,平利縣公安局很快就介入了。面對警方訊問,郭地蘋始終否認是自己毒殺丈夫。看著父親躺在醫院昏迷不醒,李欣內心非常矛盾。1998年4月23日,陜西省平利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庭上,李欣指證母親毒殺父親,最后法院以故意殺人(未遂)罪判處郭地蘋有期徒刑5年。

母親被判入獄后,父親經醫院搶救雖保住了生命,卻始終昏迷不醒。13歲的李欣內心十分愧疚,希望有一天母親能理解和原諒自己。他帶著年僅8歲的弟弟去投靠親友,卻被趕了出來,只得流浪街頭撿廢品求生。那個冬天,因弟弟哭著鬧著要母親,李欣只得帶著弟弟來到母親服刑的西安女子監獄。母子見面,郭地蘋對小兒子很親熱,卻面無表情地對李欣說:“以后你別再來找我。”

李欣原本想帶著弟弟在西安火車站附近撿廢品為生,希望等到母親出獄那天求得原諒。然而,一天李欣去買包子時,弟弟說要去重慶,隨后竟不告而別。把弟弟弄丟了,李欣心里異常愧疚,發誓要把弟弟找回來。

2002年1月23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郭地蘋的表現,作出減刑釋放的裁定。然而,郭地蘋出獄后沒有回家,而是隱居到了深山。

得知母親已經出獄,22歲的李欣決定先找到母親,爭取母親的原諒,然后一起找弟弟。然而,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母親呢?2003年3月,李欣的尋親之路,引起了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和重慶電視臺《拍案說法》兩個節目組的關注,兩個節目組帶著李欣,一行數人踏上了千里尋母之路。

一個月后,李欣在節目組的幫助下,終于查到母親已在陜西省白河縣清水鎮一個小村里安了家。然而,當李欣歷經艱辛找到母親時,他卻意外發現,母親跟一個叫羅光明的中年男人結了婚,身邊還有了另一個幼小的生命,是她的養女。

母親本來就不原諒兒子李欣曾經指證自己的事實,現在又得知他把弟弟弄丟了,她心中更是有許多怨氣,她甚至說:“誰叫你把弟弟弄丟了?你自己把他找回來。”李欣知道,經過這么多的事情,他很難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了,他只好傷心地離開了陜西。

倔犟母親病來如山倒,

大難降臨兒子擔當

找不到弟弟,認不了母親,李欣只得回到老家湖北竹山縣。他先找了一份做藥品銷售的工作,后又當起了保安,同時照顧著仍在昏迷中的父親。為省錢,他自己學會了針灸,每天早晚兩次按一位老中醫的指點給父親扎針。2006年春節前,昏迷多年的父親終于醒了過來。這個奇跡讓李欣興奮不已,他決定和父親一起找回弟弟。

2009年12月27日,李欣清理了自己的存折,發現已經有三萬多元錢了,他打算湊足四萬元以后,就找一家公司設計印刷尋親撲克,把失散多年的弟弟找回來。同時,他也希望找回弟弟之后,兄弟倆一起去找母親求得原諒。

兩天后的一個傍晚,李欣下班后剛回到公司宿舍,同事就在對講機里喊,“李欣,有人找你,速到公司大門。”這么晚了誰還來找自己呢?李欣邊往大門趕,邊在心里猜測。當他看到來找自己的那個人竟是繼父羅光明,心頓時縮緊了:“我媽沒出什么事吧?”

“你媽生病很長時間了,現在連床都起不了。”羅光明焦急地告訴李欣。

李欣來不及細問,跟公司請了假,和羅光明連夜往陜西趕去。在路上,李欣從繼父羅光明那里得知,母親出獄后身體一直欠佳,更不幸的是,一場大火將他們住的房子燒得片瓦不留,一家人只得住在村里的公房。繼父一直想把她的病情告訴李欣,結果每次都被母親阻止了。這次,繼父是自己悄悄跑出來找到李欣。

篇5

甲:太陽,沒有母親的愛溫暖;云朵,沒有母親的愛潔白;花朵,亦沒有母親的愛燦爛。即使世上什么都可以改變,唯有母親的愛不會變……

乙:享譽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兒女,用最動人與華美的詩詞歌賦贊美著母愛的力量,把縷縷詩行抒發在歷史的星空,幻化成博愛的樂章!

甲:是的,在這樂章里,我們聆聽到了母愛的強悍音符與柔美清唱。她創造了所有與生命相關的奇跡。那“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不知感動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

乙:那三江四海五湖水,淌不完母親對兒女的冷暖情長;那三山四嶺五岳松,抒不盡兒女對母親的綿綿情意。母親,是您,創造了生命最偉大的力量;是您,延續了人性最博大的品格。您就是愛的代名。

甲:母親節是世界的,今天,我們融入在這塊詩的國度里,吸取著先祖們對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懷著古老的“孟母三遷,斷機教子和岳母刺字”。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母親節,是每個民族的,是中國的。

乙:籠罩在這個有著濃郁文化底蘊的詩的國度里,我們暢游在海河畔,讓母愛的陽光,溫暖一生成長;讓母愛的力量,鼓舞創造輝煌。值此《母親節》來臨之際,讓我們把心底的頌歌獻給您——

甲乙合:母親!

朗誦階段串詞:

甲: “感恩母親·放歌心聲” 詩歌朗誦會由天津市朗誦藝術/,!/協會、天津市郵政函件局、今晚報文化部、自來水集團、大緣網、天津詩社籌備組等六家單位聯合舉辦。是集詩歌與朗誦藝術的有機結合,朗誦會的舉辦,經過精心籌備、詩作征集和朗誦人員對朗誦作品的選擇,今天會有25個朗誦節目在這里與大家共同分享。

乙:非常值得期待,我們已經躍躍欲試了。我想在座的每位嘉賓都心懷著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和對詩歌藝術與朗誦藝術的熱愛相聚在這里,下面,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六家主辦單位,獻給出席此次朗誦會的所有嘉賓和各界代表,謝謝你們!

__*

結尾串詞:

甲:攫一縷五月的鮮花,給母親編一個五彩的花環,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愿母親的心情像花兒一樣永遠快樂綻放,愿母親的笑臉象花兒一樣永遠靚麗。

乙:母親,您是一股清澈的甘泉,我是一棵綠油油的禾苗,您涌進我的心田,將甜甜的泉汁灌輸給我,滋潤著我。

甲:母親,您是早晨的太陽,我是一株剛冒出嫩芽的小草,您用柔和的光照射著我,使我生機盎然,溫暖著我。

乙:老舍說: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甲:雨果說: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乙:摘一顆星,采一朵云,裝入思念的信封里,獻給您——在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甲:品一口海河畔的水,望一眼泥人張的情。詩歌藝術在母親的懷抱里醉了不老的鄉情。

篇6

一、意象的選擇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寄托主觀情思。如舒婷《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詩人從不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發現美。如“老水車”“礦燈”“路基”“駁船”,這些精心選擇的新穎獨特的意象,幾乎很難在此前贊頌祖國的詩中找出。詩人采用了意象疊加(如老水車、路基、駁船、蛛網、古蓮、笑渦、起跑線等等)和強化(如深深、掛著眼淚的、新刷出的等等)的手法,表達出祖國從苦難到新生的發展過程,使不可感的主體的情感,變成了可以用五官感知,看得見(如礦燈)、摸得著(如隧洞)、聽得到(如疲憊的歌)的情感,激活了讀者的想象,使詩歌更為生動可感。

“祖國”是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這一概念產生詩意?正如一位俄羅斯作家說:“祖國,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著燈的窗戶……”那么拓展開來就是:“祖國,是祖父老屋后那青翠的竹園;祖國,是家鄉小鎮那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祖國,是雨點打在門前芭蕉葉上的聲音;祖國,是屋檐下掛著的那成串的辣椒……”“青翠的竹園”、“青石板鋪就的小路”、“雨點打在門前芭蕉葉上的聲音”、“屋檐下掛著的那成串的辣椒”,這些意象賦予了“祖國”這一詞語豐富的內涵及詩意。顯然選擇富有特征的意象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是建立詩意的第一步。

二、意象的表達

選擇了新穎獨特的意象,還要思考如何表達才能體現真正的詩意。詩要高度地概括生活,這就需要用最精煉的語言去刻畫鮮明的藝術形象;詩要抒發強烈的感情,就需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強化詩的感情。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象征、對比、夸張、對偶、擬人、反復等。如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運用擬人手法賦予丁香人形象容顏,從而和“雨巷”、“我”等意象構成全詩美好而朦朧的意境。再如《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每節詩末都用“祖國呵”來抒情,但這四個“祖國呵”所抒之情并不一致,第一個抒發了詩人難以言狀的悲哀之情;第二個蘊涵著詩人的幾多痛苦和希望,前三個是詩人對祖國母親的壯麗誓言,第四個是詩人對祖國美好未來感到無比自豪時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喚。這首詩在“祖國呵”的反復中表達了詩人對祖國豐富、細膩的感情,在藝術效果上詩人的感情由低沉嘆息逐漸轉向高亢熱烈,呈現出情感的動態變化之美。

母愛是寫作中常常遇到的話題,那么怎樣把母愛詩意化?運用修辭把選擇好的意象表達出來是體現詩意的正確途徑,什么是母愛?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通過仿句練習我們也可以寫出詩一般的語句:母愛是在孤寂的深夜里那一杯熱牛奶的溫暖;母愛是放學時永遠駐立于路口的等待;母愛是在我們成功時那綴滿欣慰淚花的笑容;母愛是我們因失敗而選擇逃避時那堅毅的眼神……再把這些動作、語言、神態等進行拓展、細化、延伸,我們的作品也會充滿感染力。所以說意象的表達通常要借助修辭來實現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最終才能形成詩意的文章。

三、意象的升華

再美好的意象、再華麗的表達,如果沒有真實的情感就缺少了詩意的靈魂,無論怎么寫,都只能是一潭死水,不可能成為透著靈氣的一泓清泉。如艾青的《北方》,創作于日寇的炮火逼近黃河的時刻,深深的憂憤、飽滿的詩情噴薄而出,所以詩中選取的都是灰暗、悲涼的意象,如“暗淡的灰黃的沙霧”、“荒漠的原野”、“頹垣與荒冢”、“孤單的行人”、“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這些灰暗、悲涼、陰郁的意象與詩人的內心的沉重、憂郁、悲涼、壓抑之情相映襯,相關照,情景相生,互為交融,產生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例如《家鄉的樹》原稿:“家鄉老井邊上有一棵樹,已經很老了,它為爺爺的童年遮風攔雨,為爸爸的童年投下陰涼,也是我童年的港灣。”對家鄉老樹的深摯感情被寫得很平淡,如果能尋找恰當的意象,把對故鄉的一片深情投射到能產生溫馨、依戀、感激、思念等感覺的物象上,會產生不一樣的閱讀效果。修改成:“老井邊站著一個你/幾只小雞在你的腳邊啄食著歲月/你微笑地看著/小貓在你的身軀上小憩/你‘噓’了一聲/怕吵醒了它/村人在樹下思考/你投去一片陰涼/你把你印在月亮上/讓遠方的我 仰頭便看見你的笑容”選擇獨特意象,借用恰當修辭,升華真情實感,詩意便盎然而至。

篇7

①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②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以“媽媽,我想說愛您”為題,寫一段話,準備在班里交流。閱讀冰心表現母愛的詩篇。查閱有關冰心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金色花》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發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體味詩歌感情基調上,控制好語速、節奏和重音,提高朗讀質量。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詩的能力。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聯想和想像在詩歌中的作用。

教學設計

導入

母親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人類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現在請同學設想向母親表達愛意的方式,然后以“媽媽,我想說愛您”為題,說一段話。(學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學回答)同學們說的很好,都向母親傾訴了自己深深的依戀之情。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表達母子之間親密感情的散文詩——《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詩人、作家泰戈爾,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叫、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檢查生字詞(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播放音樂配音),學生仿讀。(教師的朗讀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

(過渡)同學們仿讀得很好,自己讀一讀試試。

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學生讀不好,教師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例:“我不告訴你,媽媽。”孩子撒起嬌來了,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皮的語氣。

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在這首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詩中,作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變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為什么“我”那么快樂,那么天真,那么活潑,那么可愛?(學生回答:因為孩子沐浴著母愛。)他是怎樣回報母愛的呢?

[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問題。

①“我”通過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怎樣表現的?

②“我”為什么想像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黃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變成金色花為什么不愿讓媽媽知道?

④“我”和媽媽各是什么性格?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交流

體驗反思

(過渡)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著我們。學習這首詩,你從中感悟到什么?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

(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過渡)詩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母子情深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朗讀課文

作業

背誦課文,準備朗誦比賽。

小結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詩,是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畫。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多讀,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發想像,讓學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既發展學生的個性,又發展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紙船》

這是一曲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深情的呼喚。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

教學步驟

導入

同學們,你可知這小小的紙船曾滿載著一個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紙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學,在遠離祖國的太平洋上,眼含熱淚、專心執著地疊著一只只紙船,然后一個一個拋放在海里。希望總會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親身邊。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就是以紙船寄托對母親的眷戀之情,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同學們要想感悟詩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讀詩歌。

朗讀詩歌

①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或仿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要求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進入詩的意境,要讀得深情、低沉。)

②朗讀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劃分節奏、劃出重音。

(過渡)教師進行朗讀指導,學生運用朗讀方法再次齊讀,直至背熟。為進一步理解詩歌打好基礎。

整體感知

教師適時提出: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學生歸納總結)這是遠離家鄉的游子對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母親深情的歌。

[教師導學]

古今中外表達母愛的詩作很多,但這首詩卻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詩人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游戲世界找到一個可以寄托對母親無限思念的物品——紙船,并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全詩共三節,每節各表達了什么內容?

[合作探究]

第一節寫疊紙船;第二節寫拋紙船;第三節寫紙船進入母親的夢鄉。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①你能想像出詩人在什么情形下寫的這首待?

②第一節中哪些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

③詩人明知紙船不能流到母親哪里,為什么還要不停地疊?

④第三節是詩人展開聯想,這一想像有何特點?有什么作用?紙船,并以

(教師提出以上問題,引導學生多角度感悟課文,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可參與,學生全班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

[教師小結]

海浪濤濤,天風吹卷,郵輪在巔簸中駛向一個陌生的國度。詩人此去遠涉重洋,相隔萬里,何時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沒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詩人不停地疊紙船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紙船雖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人母親的夢中。這一想像新奇、大膽,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的強烈思念,對母親深情的愛。

(過渡)詩歌的語言是凝練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問題研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有深度、難度的組內不能白行解決的問題,可提出來全體同學共同探討。(學生討論,提出共性問題。學生交流,學生只要說的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鼓勵。)

[教師小結]

這首詩構思新穎,詩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發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作業

《金色花》和《紙船》這兩首詩都借助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抒發對父母親的愛。寫在練筆本上。

篇8

一、創設情境,營造“美”的氛圍

師:最近,我聽了一首歌叫《兒行千里母擔憂》,很受感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仔細聽聽,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1:慈祥的母親。

生2:關愛孩子的母親。

師:是呀,母愛是偉大的。因此,古往今來,人們對母愛的贊頌從未停止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游子吟》也是如此。

根據古詩的特點,創設情境是古詩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詩的特點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美”。因此,只有創設出美的課堂情境,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好的效果。本課一開始就播放歌曲《兒行千里母擔憂》,把學生帶到母子離別的情境中,找到了古詩教學的切入點。

二、有效誦讀,體味古詩的“美”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說明學習古詩的有效方法是讀。誦讀能體會古詩的句式整齊、節奏明快、音韻優美的特點;還可以品味出古詩詩中有畫、寓情于景、思想深刻的特點。可見,古詩教學以誦讀為主的做法,遵循了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規律。如何有效誦讀呢?

第一,明確讀的目標。

師:詩人孟郊吟誦什么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古詩,把古詩讀通順,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

指名學生讀。教師相機點評:

①你的字音讀得真準,如果你把節奏放慢就更好了。

②你讀得字正腔圓,節奏也把握得很好。

③你不但讀得有板有眼,還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豐富讀的形式。

師:老師也很想把這首動情的詩歌讀給大家聽聽。(教師范讀)

師:想像老師這樣美美地讀一讀嗎?(教師領讀)

師:我們一起合作讀一讀吧。(師生對讀)

師:大家一起讀一讀,邊讀邊根據你的初步理解,想象畫面。(全班齊讀)

本片段通過教師范讀,把握情感基調;師生分層對讀,讀準節奏;全班想畫面齊讀,整體感知。這樣既豐富了讀的形式,又達到把握音韻節奏和情感基調的目的。

第三,理清讀的層次。

從讀的層次來看,可以分為初讀、品讀、誦讀。初讀要求讀正確,即讀準字音,不讀破詞語;品讀要創設情境,抓住重點詞句,讀出畫面感;誦讀要讀出詩情,熟讀成誦。在品讀《游子吟》中,我通過反復的創設情境引讀,達到誦讀的目的。

師:是啊,兒子走多遠,母親的視線便走多遠。沐浴著母愛的陽光,讓我們一同道出游子的心聲――

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用心感受溫情,用愛傳遞感激,讓我們傾聽心中的愛,高聲誦讀――

以上教學雖然整個過程都是“讀”,但是講究讀的有效性,做到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表達。

三、自主創造,再現古詩的“美”

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古詩教學也一樣,要想讓學生理解古詩,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讓學生對古詩進行再創造。如,給古詩配上合適的音樂和畫面。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畫、一段樂曲。學生能找到相應的樂曲和畫面就說明他已經充分理解了詩的“情”和“境”。如,在把握詩歌的情感后,播放不同的樂曲,讓學生選擇一首為本詩配樂。《游子吟》是一首表現母子情深的詩歌,學生對詩進行了再創作,就會對詩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入情入境也就水到渠成了。還可要求學生創作插圖,詮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含義。這些創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了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四、豐富積累,鑒賞古詩的“美”

古詩固然美,但是如果離開了人們的欣賞,它的美便無從談起。第三學段必須培養學生的初步欣賞能力。在《游子吟》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透過景物悟情”的環節,就是借助插圖中小草無法報答陽光的情景來感受詩人那種無法報答母親的愧疚情懷,效果很好。提高學生古詩鑒賞能力要從兩個方面下工夫。

一是豐富古文化的積累。如,在課后拓展孟郊的其他詩歌,如《游子》《別老母》,使《游子吟》的詩畫得到延伸,詩意得到了拓展,并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母愛詩篇,詩情得到升華。

篇9

去天堂的路,太黑了,

媽媽怕你,碰了頭。

快,抓緊媽媽的手,

讓媽媽陪你走。

媽媽,我怕!

天堂的路,

太黑了,

我看不見你的手。

自從,倒塌的墻,

把陽光奪走,

我再也看不見,你柔情的眸!

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沒有憂愁。

沒有讀不完的課本,和爸爸的拳頭。

你要記住,我和爸爸的模樣,

來生還要一起走。

媽媽,別擔憂。

天堂的路有些擠,有很多同學朋友。

我們說,不哭。

哪一個人的媽媽都是我們的媽媽,

哪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

沒有我的日子,你把愛給活的孩子吧。

媽媽,媽媽,你別哭。

淚光照亮不了,我們的路。

讓我們自已,慢慢地走。

媽媽,我會記住你和爸爸的模樣。

記住我們的約定,來生一起走。

(摘自2008年5月24日《參考消息》第7版)

這是一首用血和淚凝成的詩歌。作者用真切感人的語言,為在大地震中遇難的孩子們悲傷,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震救災精神贊嘆。

“5.12”四川汶川8.0級地震,伴隨著天崩地裂,無數生命戛然而止。一個個生命的消失,讓我們體驗到生命的脆弱;一聲聲悲痛的呼喚,讓我們領會到人間的真情。災難中的人們用悲愴譜寫出人類最壯麗、最無私的、愛的樂章,讓我們感受到恐懼、痛苦;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愛的力量。

一、真摯的母愛

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崇高的愛。大難來臨,不管環境如何惡劣,不管自身多么危險,媽媽想到的總是孩子。“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這急促的呼喚,真切地表現了母親愛子的急切之情。“去天堂的路,太黑了”,讀到此句,更讓人傷心欲絕。地震已奪走了孩子的生命,但媽媽依然關愛著自己的孩子。媽媽害怕孩子“碰了頭”而提出“讓媽媽陪你走”,多么可敬的媽媽啊。我們可以想象,這位媽媽心如刀絞,悲痛萬分,但仍呵護著孩子,愿意舍棄生命陪伴孩子。“你要記住,我和爸爸的模樣,來生還要一起走”,這是生與死的約定,這是世上最傷情的叮囑。真摯的母愛,山河也為之動容。仿佛讓我們再一次看到,地震中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軀護衛著孩子。媽媽去了,但身下的孩子得救了。包裹孩子的被子里放著一部手機,上面有一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記住我愛你。母愛,是世間最神圣、最高貴的。媽媽用最樸素的情懷,釀制世上最燦爛的陽光,譜寫了世上最感人的篇章。

二、無私的大愛

地震,無情地奪走了無數孩子幼小的生命。生命有限,精神永恒。孩子們在危難面前,是那樣的恐懼無助,又是那樣的無私偉大。

“媽媽,我怕!”,在墻倒屋塌之時,恐懼充溢于每一個孩子心中。一個“怕”字,真切真實地揭示了孩子們的心理。“我看不見你的手”,也看不見“你柔情的眸”,危難之中,孩子在尋找至愛的媽媽,但由于“太黑”而無法找到。此情此景,讓人欲哭無淚。可愛而又可憐的孩子,小小年紀卻遭受如此巨大的傷害,怎么不讓人淚如泉涌。

“媽媽,別擔憂”,多懂事的孩子啊,身受傷痛卻寬慰媽媽。“我們說,不哭”,大難時刻,孩子們無比堅強,讓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哪一個人的媽媽都是我們的媽媽,哪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幼小的年紀,寬闊的胸懷,體現了“老吾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沒有我的日子,你把愛給活的孩子吧”,這是無私的大愛,這是人性的光輝。孩子失去了生命,想著的卻是別的孩子。這聲音是微弱的,卻感天動地,激勵著每一個活著的人,要用自己的雙手,用寬廣的胸懷,讓痛苦在愛的包圍下融化,讓失去親人的孤兒及傷殘者在愛的陽光下忘卻悲傷,讓千瘡百孔的災區早日重現輝煌。

詩歌的悲情感動著每一位讀者,同時詩歌的魅力還來自于詩歌的對話形式。母與子兩次悲傷對話,悲切地敘說了母子生死別離的情景。這是一次跨越生死的對話,對話包含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增添了詩歌悲愴感人的力量。

篇10

兒童詩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純真和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審美享受是妙不可言的。兒童詩教學的對象是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孩童,我們要領著這些懵懂的孩子:推開兒童詩的大門,牽著孩子的手,走進兒童詩的殿堂,美美享受這世間最純潔的語言、最美妙的歌聲!推開兒童詩的大門,引著孩子的心,貼近兒童詩的脈搏,輕輕觸摸詩情深處那輕盈、空靈的羽翼!

借助多媒體能融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多種表達形式于一體的優勢,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領略兒童詩中的音樂美、繪畫美、語言美、意境美。在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多種手段營造、渲染的獨特氛圍中,能叩開孩子心靈的大門,將學生領入詩歌的意境中去,無疑能觸摸到詩歌深處情感的羽翼。

一、借助畫面,形象感知

兒童詩的語言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點,再加上學生知識儲備、生活閱歷的有限性,理解、感悟兒童詩對于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而在多媒體課件中,如果能借助畫面,在屏幕上展現詩歌中所描繪的事物,讓學生感受能撞擊視覺效果的畫面,調動學生無所不能、無所不及的聯想和想象,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樣就可以將學生引入到與即將學習的內容有關的情景之中,很容易調動學生的思維,將比較容易地體味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學三年級的校本教材《童詩如畫》中的《母愛》時,我出示了一幅圖:母親拉著孩子的手。這是一個特寫鏡頭,略去了人物的面容、穿著、表情、動作,只有一只母親的大手握住了孩子的小手。畫面一展示在學生面前,就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那只母親的手是多么的溫暖啊,她的體溫傳遞到了孩子的手心;那只母親的手是多么的寬大啊,她的博大包容住了孩子的手掌!在這一撞擊眼球的形象展示下,學生也被一層無形的母愛暖流蕩滌著心扉。一幅圖,就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二、借助聲音,觸發詩情

一首詩,就是一首歌!一首詩,就是一片情!或熱情奔放,或悲戚感傷,或激昂高亢,或情意濃濃……無論是哪一種情感,都深藏在文本深處,都回蕩在讀者心懷。在兒童詩教學中,如果能適時、妥帖地運用好多媒體,以抑揚頓挫、風格各異的音樂為媒介,打磨出藝術化的朗讀,就可以把書本上無聲的文字語言轉化為有聲的情感符號。在這一轉化的過程中,既能鮮明地勾勒出兒童詩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又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兒童詩作品中強烈的思想感情。聲音的介入,不僅能化解教師講解而無法盡情表達詩情的困惑,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學生,讓他們在忽急忽緩、忽高忽低、忽揚忽抑的聲音變化中感知詩的節奏、情感脈絡,為觸摸到詩情的羽翼開拓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在教學《母愛》時,課間的十分鐘我就在班級播放了班得瑞的《童年》。這首與詩歌內容及情感相契合的樂曲,先聲奪人地一下子就扣住了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的思維、興趣、情感都集中到我所創設的音樂情境中來了。此時,雖未上課,但情已入境!

在這舒緩柔情的音樂聲中,老師聲情并茂的導入因為有了音樂的推波助瀾,再一次叩擊著學生的心扉:當生病臥床,母親為你倒來熱茶時;當獲得進步,母親為你豎起大拇指時;當委屈哭泣,母親把你摟在懷抱里時……你的心窩里,什么感覺?當林立的小手紛紛舉起,一個個帶著溫情的詞語――溫暖、甜蜜、快樂、感動、幸福……蹦出時,我知道,孩子們的詩情已經在音樂的催化下融化了。此時,情未至深,但一觸即發!

當我出示了整首詩:

母愛,

是一只手,

在我跌倒時,

扶我起來,

給我鼓勵。

母愛,

是一盞燈,

在我迷路時,

照亮前方。

母愛,

更是一把鑰匙,

打開知識的大門,

讓我在書的王國遨游。

《眼淚成詩》的音樂響起,舒緩柔美、稍有低沉的二胡樂曲,似乎在緩緩道來:母愛,也正是如此的深沉!老師的配樂朗誦,再一次將詩情的波瀾掀起,孩子們心中蕩漾的詩情在不斷地升溫,不斷地漲溢,即將噴薄而出了!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光芒,他們徜徉在這曼妙的音樂世界中,多么想高歌一曲啊,多么想放聲一唱啊!此時,老師適時的點撥即可力鼎千斤,就能水到渠成地引領孩子感悟到兒童詩中蘊藏的情感。此時,情已至深,意韻無窮!

三、源自生活,點石成金

教師的手中應該握著一根魔棒,能點化孩子的生活體驗,讓其脫胎為耀眼的詩句。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的血脈情緣根植在生活中,但又是高于生活的。生活中的點滴感動都可以寫進詩里,美妙的詩句其實就來自真實的生活。